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专栏评论)【圣才出品】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专栏评论)【圣才出品】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专栏评论)【圣才出品】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专栏评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二章专栏评论

2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庖丁解牛)】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

考点一:专栏评论(见表22-1)★★★

表22-1 专栏评论

考点二:新闻时评(见表22-2)★★★

表22-2 新闻时评

考点三:思想评论(见表22-3)★★

表22-3 思想评论

考点四:微型评论(见表22-4)★★

表22-4 微型评论

22.2 课后习题详解

1.专栏评论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兴盛起来的?

答:(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新闻改革的稳步推进,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百花园里,催生出一朵鲜艳的奇葩——专栏评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按语等评论形式基本上是专业新闻工作者耕耘的园地,专栏评论除新闻从业人员可以撰写以外,还为广大业余通讯员和公众提供广阔的天地。

(2)媒体上的这一新生事物,最令人注目的是《人民日报》的“今日谈”。1980年1月2日,在《人民日报》一版的右下角出现一个新的专栏“今日谈”,刊载王朴写的三篇短文《“锄头柄”与“栋梁材”》《岂可削足适履》《集腋可以成裘》。这三篇短文,以其来自生活的选题、侃侃而谈的说理和清新活泼的文风,立即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在新闻界内部也引起热烈反响。

(3)这种一举数得、广受欢迎的短文和栏目,仿佛评论园地里绽开的一束报春的小花,顷刻间迎来百花盛开的喜人局面:

①《人民日报》二、三、四版相继办起专栏评论。

②其他中央级报纸和各省、市、自治区及很多地、市报纸,包括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先后办起大大小小的专栏评论。较有影响的有创办于1978年1月的《哈尔滨日报》的“大家谈”,创办于1978年7月的《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以及后来陆续问世的《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青年观察家”和《河北日报》的“杨柳青”等。以三五百字小言论见长的专栏评论,较有影响的除“今日谈”外,则有《辽宁日报》的“每事议”、《北京日报》的“文明小议”、《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解放日报》的“新世说”、《文汇报》的“虚实谈”和《新民晚报》的“今日论语”等,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辟这种专栏。这是当前最受欢迎的评论形式,因为这种评论形式让群众走上论坛,直抒胸臆,反映了政治上的清明,同时也体现了群众办报的路线。

2.专栏评论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答:20世纪70年代末,专栏评论在我国出现。专栏评论除了新闻从业人员可以撰写以外,还为广大业余通讯员和公众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专栏评论的显著特点包括:

(1)取材广泛是专栏评论最显著的特点,大至国家大事,小至油盐酱醋、衣食住行,都可以议论。

(2)篇幅短小精悍,密切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面向普通人发言,由普通人发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3)都是个人署名的评论,更便于显露作者个人的风格特色。

(4)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为例,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鲜明的“今日感”,即时代感,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心声。

②敢于抨击时弊,敢于揭露以权谋私、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较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③文风朴实,语言清新,形式活泼。

3.“时评热”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催生的?

答:当下方兴未艾的“时评热”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新闻本初意义上的回归

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报道很看重,而对新闻的分析与评论较为忽视。但随着读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需求的信息不仅是“量”的诉求,更重要的是“质”的诉求,特别是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读者的阅读方式也由传统的“有序式阅读”向“跳跃式阅读”发展。

(2)满足公众话语权的必然产物

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让广大受众也介入“品头论足”的社会生活,给公众提供自由表达的话语平台,是当代媒体人的共同责任。

(3)应对网络媒体挑战的一种现实反映

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媒体挑战的主要之策,是以“内容为王”,即在内容生产上下工夫,特别是在向受众提供对新闻的深入分析与权威评论上下功夫。新闻时评,正是因为有上述赖以生存的自由空间,才得以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才催生了一个与社会生活同步发展的“时评复兴时代”。

4.何为新闻时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1)新闻时评,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它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时评的“时”,不仅是新闻时效的“时”,更应是“时事”的“时”“时代”的“时”。当下时评的最大魅力在于,说当今社会之热点,抓民众关心之焦点,破群众生活之难点,解民忧、释民惑、达民意,从而影响和引导受众,使人们对社会现象作出是与非的理性分析和正确评价,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2)与传统新闻评论相比,新闻时评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①应时而评,新闻性强

时效是时评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人称目前的时评为“新闻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时评以新闻为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如果离开那些有较大价值的个别的、具体的新闻事实,如果不在第一时间发言,这样的新闻时评就失去自身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b.论点的原创性和分析、论证过程的创新性,都比传统的新闻评论更具优势。

②缘事而发,寓理于事

缘事而发,要求以新闻事实为由头,因事抒感,有感而发;寓理于事,要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性、补充性叙述和点评来说理,而不是天马行空,长篇大论。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