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移动通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移动通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移动通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移动通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移动通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移动通信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

3 3G 3rd generation 第三代

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合作项目4 4G 4th generation 第四代

4GMF 4G mobile forum 第四代移动论坛

A A

B access burst 接入突发

AC admission control 接纳控制ACCH associated control channel 随路控制信道ACH access channel 接入信道

ACK acknowledgement 应答

AFC 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自动频率控制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自动增益控AGCH access grant channel 接入允许信道AKA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认证和密钥协商

机制

AM amplitude modulation 调幅

AM acknowledge mode 确认模式

AMC adaptive modulation coding 自适应调制编码AMR adaptive multi rate 自适应多速率ANM answer message 应答消息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发请求AS access slot 接入时隙ASK amplitude shift keying 振幅键控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转移模式AUC authentication centre 鉴权(认证)中心

B B3G beyond 3G 超(后)3G

BB Base band 基带信号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BCH broadcast channel 广播信道BPSK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二进制相移键控BS base station 基站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BSC binary symmetric channel 二进制对称信道BSS base station system 基站系统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信机

续附录A

缩写英文全拼中文词汇

C CAI common air interface 公共空中接口CAT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中国电信技术研

究院

CB cell broadcast 小区广播

CBC cell broadcast centre 小区广播中心CBS cell broadcast service 小区广播业务CCH control channel 控制信道

CCIR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adio

国际无线电咨询

委员会

CCITT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telegraphy and telephone

国际电报电话咨

询委员会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CEPT 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欧洲邮电行政大

CG counting gateway 计费网关

CM connection management 连接管理

CN core network 核心网

CPCC

H

common power control channel 公共功率控制信

CS circuit switch 电路交换

CT- 2 cordless telephone second generation 第二代无绳电话CTCH common traffic channel 公共业务信道

CWTS Chin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group 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

D 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动态信道分配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专用控制信道DCF

E dedicated control function entity 专用控制功能实

DCH dedicated channel 专用信道

DCN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数字通信网络DCS-

1800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t

1800MHz

1800MHz数字通

信系统

DECT 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 telephone 欧洲数字无蝇电

DFE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判决反馈均衡器DHO diversity handover 分集切换

DL downlink 下行链路

DLC digital link control 数字链路控制DM disconnect mode 非连接模式DOA direction of arrival 到达方向DPDC

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专用物理数据信

科技服务工作的管理及创收分配办法

科技服务工作的管理及创收分配办法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提高全院教职员工参与科技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我院科技服务工作的发展,改善学院的办学、科研条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特制定如下管理与创收分配办法。 一、管理办法: ⒈科技服务的主要内容为:横向科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含非学历证书的技术培训)等符合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可从事的科技服务活动。 ⒉学院所有科技服务合同一律到学院科技工作主管部门登记立项、编号,财务部门据此编号进行建帐,实行统一归口管理(见附件1)。 ⒊各种科技服务项目均应签订有关合同,该合同院内保留三份,任务接受部门(包括系、信息中心、处室等),科技主管部门、财务部门各执一份。 ⒋科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检查项目的完成进度和合同执行情况,协助解决项目进程中的有关问题。 5.项目的完成以院财务部门结算工作结束为准,项目完成后才可进行创收分配。此前只能预支必要的项目支出。 二、创收分配方法: ⒈创收金额的核定: 科技服务的创收金额(毛收入)=项目合同金额-项目专用设备购置费和主材购置费-学院资源占用显性成本-以合同形式出现的外单位协作费和鉴定费-税金 ⒉创收金额的分配: ⑴非培训类科技服务:创收金额扣除3%的中介费和5%的管理费(交学院),余下部分学院与部门按2:8分成(即学院提成20%,部门留80%)。 ⑵技术培训类:创收金额扣除3%的中介费,5%的管理费,余下部分学院与部门按4:6分成。 ⒊各部门在所得费用中包干使用。部门应留出包干费中的10%作为部门科技发展基金,该基金使用权归各部门。 ⒋上述创收金中转入校基金部分的数额,60%转作奖励福利基金,30%作校发展基金,10%作科技主管部门开发基金。 5.科技主管部门开发基金的用途与管理: ⑴用作科技主管部门日常办公费、业务费及其它必需的开支。 ⑵用作对外业务往来活动费。 ⑶上述费用开支每年由科技主管部门提出预算,经分管院长审批后,报院财务部门备案,由科技主管部门掌握使用。 6.创收分配的支付程序:先由承接项目负责人(或部门)经科技主管部门核定分配比例,再由院财务部门进行结算,然后再到科技主管部门核准、清项,经主管院长批准后由财务部门支付清帐。 三、本院各部门及所有专职教师或工作人员从事的科技服务项目必须按上述有关规定归口管理,对于未归口管理的项目,学校将不承认项目成果的一切待遇。 为了推动我校科技服务工作的顺利起步,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凡2005年12月31日前在本校科技主管部门登记立项的所有科技服务项目,实行“学校免提成”的优惠政策(显性成本除外)。

某新建移动通信基站技术的应用探讨

某新建移动通信基站技术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23T10:42:26.6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丁群清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这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科研工作者即是挑战,更是机遇。 广东和新科技有限公司 51064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这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科研工作者即是挑战,更是机遇。本文主要是对于某新建移动通信基站技术的应用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探讨以及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保证其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移动通信铁塔;基站设计;共址建设;天线设计 一、引言 对于新建移动通信基站技术的应用来说,国内外对其相关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是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之中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管理部门层面并没有对其进行十分高度的重视力度,导致相关的科研资金并没有到位,使得相应的情况没有能够得到更好的进行。而且这个方面的科研工作者的数量对于我国现有的科技力量来说并不是十分的充分,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职业工作者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之中认真负责,不断地将自我的创新意识以及管理意识所进行提升,所以相关的科研工作者以及管理人员应该这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及角度所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绝大一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分析新建移动通信基站技术的应用的越来越准确,充分地保证对其的研究能够更好更快的进行下去。在新理论研究建立之后,应当立即对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的普及以及技术上的讲解,让员工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如何进行日后的研究工作,同时还要进行人员的扩充,对人才进行储备工作,可以进行岗位培训,选择最适合的人来进行任职,并且在管理制度上进行激励,使员工在工作当中增加动力,应当将优化人员配置提上日程,使工作能够更好更快的进行开展。 可像其他的成熟企业进行学习,对于人员的技术要求职位选拔以及岗位合理分配的原则等,成熟的企业一般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多次的尝试实施,总结了多种经验,而经验正是我们目前所缺少的,所以我们可以向他人进行借鉴,然后在应用当中慢慢总结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人们对于事情通常会以小处着手,但是很多时候也需要放眼于高处,在同一个平台和不同的平台能带来的资源和知识是不同的,所以企业也应当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不要局限于此,不要将目标全部放在技术人员的身上,对于自身也要进行提高,给自己制定提升计划,这样才会带给工作人员更多的理论支持。 二、关于某新建移动通信基站的工程项目背景的简述 以某新建设铁塔移动通信基站工程项目为例,为切实确保此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任务所要求的路段的高铁覆盖,依照无线通信技术专业关于天线挂高的相关具体目标要求,确定移动通信基站铁塔塔高为二十米起步以及十米进阶。经过开展工程项目现场的实地勘查调研工作,此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任务所要求的路段附近都是周边农户种植作物的农田,缺少可以直接使用的现成方便的建筑物,而若是自行开工建设杆塔的话,就会直接引发当地周边村民的反对,并且还会迎来移动通信工程项目征地补偿非常高、外电进行引入以及冲积土质自然环境中的下桩基工作环节工程施工作业难度大等诸多棘手的问题,当然也正是由于当地的附近村民对移动通信基站工程建设的不支持甚至对抗,所以导致对此处移动通信基站站点的工程项目选址工作长时间处于停滞的状态。如果不能够尽快地解决存在其中的问题,就会延误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甚至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此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用铁塔是跨线式铁塔,直线距离为四百七十米,肉眼目视所及的高压线的最低参考点高度大约是六十米。经过开展模拟检验测试评估分析工作,得出若是可以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工程的高压输电铁塔四十五米高处安装天线的话,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工程的输电铁塔的位置就能够达到新建铁塔工程项目的建站任务目标。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站任务目标的时候保证合理的参考点高度以及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工作,保障其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 三、关于移动通信基站技术的相关探讨 在移动通信基站工程项目施工的共址建设模式下,对于通常的场景来说,移动通信基站需要进行安装的相关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移动基站所用的天线部分、馈线以及光缆部分、一体化机柜部分、射频拉远单元部分以及基带处理单元部分。对于移动通信基站共址电力铁塔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场景来说,必须要考虑到工程整体的组网,移动通信基站选用拉远模式进行基站的建设,BBU被安装在移动通信基站的近端中心机房内部。移动通信工程铁塔一侧一定要安装的关键设备主要有电线部分、RRU部分、馈线以及光缆部分。经过移动以及电力双方之间的协调沟通,移动通信基站相关设备的具体安装准则有以下内容: (1)最大程度地减低移动通信基站工程铁塔上相关设备的数量以及重量,减少移动通信基站工程铁塔上的负荷以及上塔的任务量。 (2)强电相关设备不可以上塔,塔上不可以进行电源线的布设。否则将会在建设过程之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出现,延误整体进度。 (3)塔上所有设备以及线缆都必须选取安全稳定的固定方式,进而确保在岭南地区的特殊气候侵蚀环境下,三年内不需要对相关固定件进行更换。在上述这些基本准则的约束下,移动通信基站工程输电铁塔相关设备安装方案有以下内容: (1)为达到高铁覆盖的2G网络或3G网络任务目标,移动通信基站选取GSM900,LTE-F以及LTE-D三系统方案。 (2)每个移动通信基站工程铁塔基站运用一台华为的RRU以及两台中兴的ZTE8984 F/D射频单元,运用两副通宇8802690 M全频段天线,其中天线一定要安装在移动通信铁塔上,华为的RRU一定要安装在移动通信工程铁塔下,RRU以及天线使用馈线必须进行连接。并且要注意2G网络信号必须在RRU侧进行功分,4G网络信号必须在RRU侧进行合路,为切实保护好RRU设备,在移动通信基站工程铁塔下的位置必须安装一套一千八百毫米乘以九百毫米再乘以两千一百毫米尺寸的落地机柜来加强保护。 (3)每座移动通信铁塔上安装的两副天线之间的连线要和住宅小区的方向实现平行,每副所用天线必须通过四根馈线和移动通信铁塔下的RRU设备相连接,每根馈线的长度尺寸大约为五十五米。考虑到RRU设备和所用天线之间的馈线距离比较的长,所以在载荷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要优先选取7/8规格的馈线。 (4)在移动通信铁塔支架上进行天线的安装,安装高度要距离地面四十米的距离,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所运用的杆塔都一定要选用GD02,安装的位置要大约在变坡的位置周边。选取这样的安装位置关键是考虑到能够更高质量地面对住宅小区方向产生比较好的信号辐射

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docx

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2005年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 一级操作试题——D卷 一、Windows基本操作(共10分) ⑴在Winkt文件夹下面建立Exam_D文件夹。 ⑵在同学考号文件夹范围查找“calc.exe”文件,并在Exam_D文件夹建立它的快捷方式,名称为“计算器”。 ⑶将Winkt文件夹中所有以H开头的文件移动到Exam_D文件夹。 ⑷在同学考号文件夹范围查找“Computer.bmp”文件,并将其改名为“计算机.bmp”。 ⑸在同学考号文件夹范围查找Test文件夹,将其移动到Exam_D文件夹。 二、字、表、图混排操作(共20分) ⑴编辑、排版操作 打开Wordkt文件夹下的Wordd.doc文件,按如下要求进行操作: A.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页眉、页脚均为1厘米,16开纸。 B. 页眉文字:“MPEG-7描述接口”,楷体,五号,居中。 C. 排版 将文章标题“MPEG-7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设置为首行无缩进,居中,黑体,三号字,段前距0.5行,段后距0.5行。

D. 文章的正文部分(除文章标题之外的全部内容)左、右都缩进2字符,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章,宋 体,五号字。 E. 在文章的最后绘制如图1所示的图形(不包括 图 注),要求: ·椭圆的高2厘米,宽5厘米,填充黄色,线条为红色, 1.5磅。 ·矩形框的高0.8 厘米, 宽3厘米,字体为宋体、5号,居中。 ·将图形组合,并相对于页面居中。排版样文如图2所示。 将编辑后的文档以原文件名存盘。 ⑵表格操作 建立一新文档,制作一个4行6列的表格,并按如下要求调整表格: ·第1列列宽3厘米,其余列宽为1.5厘米。 ·所有行高为固定值1厘米。 ·按右表样式合并单元格。 特征提取 检索工具 标准描述 图D-1 MPEG-7的处理 图D-2 排版

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

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方案v3

永嘉智慧交通顶层设计和一期实施方案 一. 永嘉智慧交通总体建设任务 1、建设交通指挥中心,统一永嘉县智慧交通所需要的场地、基础设施以及软硬件支撑平台。 指挥中心建设包括大屏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主机系统、网络系统和安全系统等,用于日常的监控与应急指挥。另外还需要采购统一的电子地图和地图服务、统一认证、数据交换平台等支撑系统。 2、整合各类交通数据资源,建成“4+1”的数据资源模式。 这里的“4+1”指的是在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交通质监站4个业务单位建设数据分中心,负责采集和整合各类行业管理的基础和业务数据,并由业务单位数据分中心汇总到交通局层面,形成1 个永嘉县交通综合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对全县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对外交换数据的功能。 3、建立公路、运管、港航、交通质监四大业务板块行业监管应用系统 在各数据分中心的基础上,针对公路局、运管局、港航局、交通质监站,分别建设公路管理、道路运输、港航管理、交通工程质监四大业务板块的综合行业监管系统,采用图表、仪表板、电子地图的各种直观方式提供效能、行业管理、行业安全和公众服务等都方面的即时概况,为业务板块和各级工作人员提供即时信息,从而提高工作的反应速度,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绩效。 4、建立综合智能监控与应急处置平台。 智能交通的监控系统包括“动静结合”两方面监控内容:主要是由基础设施智能监控(静态的客运场站、桥梁、公路、航道和气象等内容的监控)和运载工具智能

监控(动态的两客一危、船舶、出租车、移动终端等内容的监控)组成。 可视化的车船动态位置监控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建立车辆GPS 监控和船舶AIS 监控。GIS 基础应用提供地理信息基础应用功能,收集各种道路、隧道、桥梁、客运场站、码头等地理资源信息;整合行业内的GPS 系统资源,包括客运出租汽车、城市快运、危险货物运输车、长途客运车、公交车、移动执法车等车载GPS资源,建立统一的车辆GPS 动态位置监控;据AIS 管理和使用规范,统一接入标准和通讯协议,接入客运船舶AIS 资源,建立船舶AIS 动态位置监控; 建立日渐完备的应急预案库,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联动协调机制,包括对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突发公共事件、抗洪抢险救灾、交通战备保障、节假日运输量激增时期等事件的应急指挥。 5、建立综合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包括公路、运管和交通综合信息辅助决策 采集公路、运管、港航和交通局各个子系统记录的数据,分析其中的相互联系、重点信息的出现频度、数量等,进行深层挖掘研究探究规律,为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做出科学决策提供统计分析依据; 6、建设公众出行服务平台 实现全县各交通车、船站场在线联网售票,及时提供各类公路、水路交通状况及出行路线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为公众出行提供信息服务,为外来人员提供便捷的一站式交通服务。 以交通服务大集成为理念,集成全县现有所有交通服务,并开发一些新的亮点功能,成为全县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的统一提供者,并通过手机APP、微信、门户网站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便捷、完整、实时、动态的交通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只需要

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方案

移动通信基站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概述 随着铁塔公司的建立,基站及其配套机房、电源等将成为铁塔公司的技术要点,本文主要从基站设备安装、线缆布放、电源配置、天馈线安装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同时介绍了铁塔类型、施工工艺、标签规范等方面,是4G基站建设中不可多得的经验总结。 一、设备基站主要设备安装、各类线缆布放示意图基站内部设备安装示意图; 1、基站设备安装场景展示; 图-1 图-2 图-3 1.1基站场景电缆走线槽道安装简析(图-2); 1.1.1电缆走道及槽道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左右偏差不得 >50mm。 1.1.2水平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得>2mm,垂直槽道垂直度偏差不

得>3mm。 1.1.3电缆走道安装牢固稳定,具备防震功能。 1.1.4电缆应有序地绑扎在走道上。 1.2基站内部走线槽道布线安装(图-3) 1.2.1.1信号线的布放 1.2.1.2布放的信号线应平直,无扭曲打结,转弯处应自然圆滑, 符合设计要求。 1.2.1.3屏蔽线外层应与接地体连接可靠。 1.2.1.4芯线应无损伤,焊点光滑、均匀,无漏焊、虚焊、错焊。 1.2.1.5系统控制器到信道机的电缆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产品说明 书的要求。 1.2.1.6信号线、高频馈线、电源线应分开布放。 1.3电源线和地线的安装(图-3); 1.3.1电源线和地线安装方法: 根据电源线和地线的实际走线路径量得所用电源线和地线的长度,分别裁剪-48 伏电源线和工作地线、和保护地线;用 裁纸刀剥开电源线和地线的绝缘外皮,其长度与铜鼻子的耳柄 等长。用压线钳将铜鼻子压紧,用热缩管将铜鼻子的耳柄和裸 漏的铜导线热封;不得将裸线漏出.将电源线的一端与BTS 机柜 的电源接线柱固定,电源线沿走线架整齐布放,并用扎带绑扎,另一端和电源柜的接线排连接。 1.3.2电源线的区分: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维护手册样本

移动通信基站设备 维护手册 (一分册)

青海盛泰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移动维护中心 二O一三年九月 1 概述 1.1 编制背景 1.2 编制单位 2 基站及配套设备例检维护原则 2.1例检周期 2.2巡视规定 2.3巡检内容 2.4基站例检前准备 2.5进站规定 2.6基站例检维护项目检查流程图 2.7基站例检维护项目检查 2.7.1基站周边环境及物业检查 2.7.2监控系统告警检查 2.7.3基站油机检查 1.2 基站防雷及电源巡检 1.3 基站蓄电池组检查 1.4 空调设备检查

1.5 基站GSM、传播系统设备 1.6 板件资源、固资 1.7 接地检查 3 基站寻常维护巡检表填写规范规定 4 小油机维护操作手册 1.8 油机使用维护规程 1.9 起动运营前检查工作 1.10 试机运营检查工作 1.11 停机环节 1.12 小油机巡检表格填写 1.13 基站钥匙管理

1概述 1.1编制背景 为更好地做好基站寻常维护工作,提高基站维护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基站存在隐患问题,结合青海移动基站维护实际状况编写了本手册。 本手册重要针对维护单位基站寻常维护巡检编写,力求让每位维护人员依照本手册即可完毕基站寻常维护巡检工作,随时巡视检查现场,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提高基站维护质量。 1.2编制单位 青海盛泰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重要审核人:祁国胜

重要起草人:杜常福 主编单位:青海盛泰通信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重要审稿人:祁国胜、杨文忠、赵有元、胡勋。 2基站及配套设备例检维护原则 2.1例检周期 1.对于基站综合维护服务,宏基站每月巡检一次,每月另巡视一次,边际网 基站每季度巡检一次,偏远基站按需安排巡检工作。偏远基站以及其他某些 距离维护单位较远、行车不可直达或行车时间较长基站。对于室分系统综合 维护服务,宏基站每月巡检一次,其他基站每季度巡检一次。 2.年检重要是按需安排执行。 2.2巡视规定 1.巡视基站内各种设备与否正常运营、基站高低压线路、基站卫生、基站内 设备及周边环境与否存在安全隐患,重要涉及影响机房设施、天线、馈线、屋面立杆、走线架、接地线、机房漏水、机房周边排水,以及铁塔基本周边 环境发生施工挖土、打井、挖沟和回填土流失等安全问题。 2.负责机房环境安全检查和放置有效灭火器、挂有进入机房四十字方针、基站 故障解决流程图、灭火流程图及各类警示牌。 3.在进行巡视时发现问题,应及时组织检查和排除隐患或故障,同步向移动 有关负责人报告。

技术服务工程师薪资结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技术服务工程师薪资结构 篇一:技术服务工程师职位说明书 篇二:腾迅集团技术服务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腾迅集团技术服务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1.目的 为了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技术服务人员有效的职业晋升通道,更好地调动技术服务人员在产品推广和技术服务过程中的 工作积极性,激发技术服务人员的创造力,稳定技术服务人员队伍,推动公司整体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2.范围 本办法对技术服务人员的内部职称等级、收入构成、考核办法等内容进行了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技术服务人员(包括技术服务主管)。3.定义 技术服务人员指为客户提供产品应用技术服务指导、系统性地与客户一起分析和解决存在的生产技术问题、解决产品在应用方面的投诉、配合公司内部进行应用试验和提出改

进方向、为业务员开拓市场提供产品应用技术支持和新产品试用报告、为技术服务人员研发及改进产品提供市场技术信息和提出新产品性能技术要求的技术人员。4.职责 4.1总经理:批准技术服务人员激励体系暂行办法,审批内部职称评定结果。4.2经营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内部职称评定结果提出意见或建议,并进行会签。4.3人力资源部:负责内部职称证书发放、工资调整及核算。4.4财务部:监督技术服务人员激励体系暂行办法的实施。 4.5客户服务部:核算技术服务人员首单提成,提供相关服务和咨询。 4.6营销部:分别拟订技术服务人员激励体系暂行办法中涉及其部门的具体规定。4.7内部职称评定小组:由事业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和产品经理组成,负责技术服务人员内部职称的评定。涉及被评定者本人时,应采取回避。 5.持证上岗规定 5.1为了保证对外技术服务的质量,从事技术服务岗位的人员最低必须取得公司内部技术服务人员技术员职称,方可单独对外从事技术服务工作。 5.2新进技术服务人员经过实习、跟班,在试用期满一周前必须经过内部职称评定小组评定,最低取得公司内部技术服务人员技术员职称方可转正,否则不得转正。 5.3新进熟练技术服务人员可不设实习期,直接由内部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快速与城市道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现有的交通管理模式与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切实解决城市的投资环境,制定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规划,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建设的当务之急。 目录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在城市交通中主要体现在微观的交通信

息采集、交通控制和诱导等方面,通过提高对交通信息的使用和管理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主要是由信息采集输入、策略控制、输出执行、各子系统间数据传输与通信等子系统组成。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和路面信息,策略控制子系统根据设定的目标运用计算方法(例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计算出较好的方案,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子系统(一般是交通信号控制器),以引导和控制车辆的通行,达到预设的目标。所谓智能交通,主要是通过综合手段,对城市道路通行进行智能化管理,包括根据通行情况实时指挥车辆通行顺序、疏导道路拥堵的智能化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基于英唐众创

方案公司研发的地图数据,整合多源交通出行信息数据、路网运行信息、高速公路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等各类动态信息,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汇聚。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成,将满足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全国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将提供权威的电子地图服务;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自动接入的实现,将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的汇聚。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充分整合、简化公安交警现有业务流程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建设面向交警业务,具备交通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智能交通系统,

移动通信基站巡检流程

巡检工作规范 各位同事:在巡检工作中,各项工作要仔细、认真,做好并落实好每件事;不允许发生任何差错。 一、工作过程 ●检查馈线窗是否漏光; ●填写巡检资料; ●检查C、G网、电源机柜等运行情况及设备卫生; ●检查环境监控是否上传; ●测量天线方位角、下线角(天线抱杆是否倾斜) ●基站围墙内除草; ●围墙门、机房门及锁是否能正常开启; ●巡检小组每组固定人员为4名(技术工作人员3名、司机1名) ●对基站发现的问题一律拍照 二、巡检工作的安排 ●记录设备运行状况,不在维护范围之内的设备运行情况也将做简单的记 录; ●巡检时,每个巡检小组必须带齐工具、仪表、材料配备,避免巡检过程 中由于工具、仪表、材料不足影响巡检质量; ●每个巡检周期召开巡检总结会,总结巡检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巡检经验 资料库。 三、巡检工作流程 为保证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维护队伍将严格按照巡检流程进行巡检工作,维护部将对基站进行定期检查。 合理安排巡检路线

2填写进站时间不正常正常 不正常 ●进入机房前,电话通知监控机房即将进入机房,并告知进入机房的目的;●进入机房,先在不开灯的状态下,观察机房内是否有漏光现象(馈线窗、空调管引出处等)如果有漏光现象,即采用胶泥、胶布等有效措施进行密封;反之,即开灯,填写进站时间,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如发现设备故障,在确定能解决情况下,进行故障处理;反之,即通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请求解决方案,进入故障抢修流程;在故障解除前,未经许可不得离开现场,故障解除后,进入巡检流程; ●按照巡检内容及要求进行巡检工作,并按要求填写巡检表格(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各种表格记录必须填写一致); ●检查机房内、外其他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填写机房出入登记表(填写时,必须使用规范字体、格式,严禁在其他安全隐患栏中填写OK 以及√现象,必须如实填写,如无安全隐患时,即填写“正常”); 四、巡检内容: ●必须按照标准格式作好详细的文档记录(严格按照巡检流程记录,要求到场 带齐工具、仪表、材料配备、钥匙 拨打电话,通知交换机房 观察设备运行情况进入机房 按照巡检内容,进行巡 检工作,并作巡检记录 电话询问基站运 行情况检查其他设备运行情况 填写机房出入登记表 离开机房 故障处理 故障抢修流程

技术服务公司绩效考核办法

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目录 1、总则 (3) 1.1目的 (3) 1.2绩效管理循环 (3) 1.3绩效管理原则 (4) 2、绩效考核组织 (4) 2.1领导小组 (4) 2.2执行部门 (4) 2.3考核周期 (4) 3、绩效管理环节 (4) 4、考核标准、考核者 (5) 4.1考核标准 (5) 4.2考核者 (5) 5、部门考核 (6) 5.1指标确定 (6) 5.2考核评定 (7) 6、部门经营班子人员薪酬与考核 (7) 6.1部门经营班子人员薪酬方案 (7) 6.2部门经营班子人员考核方法 (8)

6.3技术骨干考核方法 (9) 6.4业务人员考核方法 (9) 7、绩效计算 (10) 8、考核结果应用 (11) 9、附则 (11)

1、总则 1.1 目的 本制度旨在有效、规范的推行某公司各业绩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本制度以某公司经营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为指导,以各业绩部门经营管理为基础,通过对业绩、态度等的评价,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实现某公司业绩的持续改进,并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留用、晋升、加薪、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 1.2 绩效管理循环 某公司绩效管理循环如下图所示。

1.3 绩效管理原则 (1)契约化的目标设定原则; (2)评判标准事前约定原则; (3)谁负责谁评价、谁执行评价谁的原则; (4)业绩考核只关注“结果”,不考虑“原因”原则。 2、绩效考核组织 2.1 领导小组 某公司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经理组成,负责考核政策的制定、异议的仲裁及 考核过程的监督等。 2.2 执行部门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为绩效管理的执行部门,负责绩效管理的组织、培训、资料准备、数据汇总、政策解释、沟通协调、总结等。 2.3 考核周期 某公司绩效考核周期原则上为季度;每个月进行绩效数据反馈并做经营分析汇报,年终进行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评定和执行。 3、绩效管理环节 某公司绩效管理的主要管理环节,如表所示。

(完整word版)广州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服务项目需求方案

广州市智慧交通总体规划设计服务 项目需求方案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2018年5月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广州市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广州作为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4年,由工信委牵头,广州市位列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前十名,荣获智慧城市应用创新奖。《广州市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建设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基本建成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 面向新时代,为实现《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中提出的城市发展定位,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坚持创新和需求驱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搭建“创新引领、协调运作、绿色集约、开放合作、共享智慧”的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其中,创新引领是驱动引擎,协调运作是内部机制,绿色集约是生态模式,开放合作是产业体系、共享智慧是以人为本。 二、广州市智慧交通概况 1、智慧交通的定位 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是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先决基础条件,关系着城市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人口迁徙,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教用等众多方面,直接引导着城市的构建

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安全、高效、绿色的交通出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部分,智慧交通已成为“治愈”大城市病、解决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有效途径。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涵盖“中枢神经”智慧管理、“骨骼血管”智慧产业和“四肢感官”智慧民生三大领域,涉及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处于智慧民生领域的智慧交通,直接支撑引领智慧民生各项智慧服务提质增效,辐射带动智慧产业资源调配、区域布局,为智慧管理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来源和成效反馈,形成智慧城市的“主动脉”。 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中的主要定位 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体系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优先、重点建设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的“领跑者”,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通过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慧交通为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智慧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智慧交通推动交通运输效率、安全、绿色等方面的提升,为城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领域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17T10:42:34.8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作者:蒋秀明娄冬阳 [导读] 随着现代的不如今的通讯范畴中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的热门技能是移动通讯。首先对天线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天线的特点及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天线在移动系统中的应用。 蒋秀明娄冬阳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如今的通讯范畴中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的热门技能是移动通讯。首先对天线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天线的特点及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天线在移动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移动通信;天线;技术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现代化信息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尤其是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其应用范围已扩大至各个领域。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完善及移动智能设备的支持,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近年来,各大移动通信企业在不断扩增通信基站的数量,这也为通信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1 天线基本原理 目前的天线技术均是利用了自适应天线阵列的原理。其过程为:天线阵列接收到信号以后,经过反馈控制系统。这一反馈控制系统是由处理器和权值调整算法组成的。经过反馈控制系统之后,通常会利用特殊的算法对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信号的判断以及判断出信号干扰达到的方位角度。分析完之后,分析得出的信号会作为天线振元的激励信号。以此为基础,我们会调整与天线阵列相关的辐射方向图、其他参数以及频率响应等。通过对天线阵列的利用,我们可以将波束进行有效合成,并对波束进行明确的指向,进而生成相对独立的波束。这—过程结束之后,其方向图会得到一定的调整,调整方式是自适应调整。除此之外,还要对信号变化进行跟踪,并将干扰的方向调整为零值,极大地消除干扰。最理想的状态是使干扰为零,以此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从而达到无线信号质量和增加系统容量的目的。以上的过程基本为天线的整个工作原理[2]。此外,天线引入空分多址(SDMA)方式,根据信号的空间传播方向不同,区分用户。因此,天线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有点,基于天线的优势和特点,天线技术成为了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辅助技术,为移动通信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保障了移动通信整体品质的提升。 2 天线的特点及作用分析 2.1 能够有效抑制干扰信号 在移动通信中,干扰信号的产生原因较多。如果不能有效屏蔽并抑制干扰信号,将会影响移动通信的整体质量,使移动通信的信号受到严重影响。天线的研发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对干扰信号产生了有效抑制,不但提高了移动通信的信号传输质量,还满足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要求,达到了移动通信数据传输目标。 2.2 抗衰落性较好 在移动通信中,高频信号衰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信号衰落之后不但会影响通信质量,也会影响移动通信设备的通话效果。而天线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天线通过控制信号接收方向,采用分级技术,抑制了高频信号的衰落,提高了高频信号的传输质量,满足了移动通信的发展需要,具有较好的抗衰落性。 2.3 能够有效实行移动定位 相对于传统天线,天线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有效的移动定位,对移动通信设备的具体位置进行跟踪记录,保证信号传输的畅通。目前,这一功能依靠2 个以上的信号传输基站即可实现。天线提供的移动定位功能对提高移动通信的功能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移动通信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选择方法 移动通信企业在建造移动通信基站,选择基站天线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例如地形条件、覆盖面积、服务要求等等,这些因素都关系着移动基站的服务质量。应避免这些因素对网络服务造成的不必要影响。在人口密集程度较高的高话务量地区,所选取的基站天线一般为双极化天线和电调天线。同时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应考虑基站建设的区域性,以提高基站区域的适宜性[1]。在高话务区域,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一般存在较高的呼损,其区域的基站天线倾斜角度相比于其他地区较大,干扰程度也非常大,甚至导致天线的方向图出现变形、失真等现象。基站天线的倾角度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移动通信企业必须解决基站天线倾斜角略大的问题。为此,缩短基站距离,加大天线下倾角是解决倾角度过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将天线的倾角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以防止天线方向图变形。机械天线、电调天线和双极化天线的使用,应根据话务量的疏密程度来确定,以免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扩建通信基站、选择基站天线时,移动通信企业应制定一个严格的标准,使所建造的移动基站既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的服务要求,同时又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基站的天线安装必须从整体上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移动通信基站的服务质量,但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实际的工作要求。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应全面地、多角度地考虑控制措施,在提高天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为地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但更多的还是安抚附近居民的抵触情绪。针对基站天线的安装,移动通信企业所制定的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天线的裸露部分,为了消除附近居民的抵触情绪,应美化天线。天线美化不仅能够为附近居民提供生理与心理上的安全保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号的干扰,提高了通信基站的信号质量。另外,基站天线裸露部分的美化,为天线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天线不受环境侵蚀,提高天线的使用寿命,间接提高基站天线的经济价值。其次,针对低层建筑类的通信基站,需要优化天线的安装技术方案。这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例如基站覆盖的区域面积等,通过这些,合理、规范地调整天线的高度和倾斜角,从而提升天线安装的科学性。基站的覆盖面积是通过基站的无线倾斜角控制的。这种天线的安装设定,不仅是因为它的可操作性,同时也是因为其安装工序简单、周期短,覆盖面积广,同时也能有效地提升基站信号强度及服务质量[3]。但在设计操作过程中,天线的倾角度并不是越大越好。随着天线倾角

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

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 下面是某企业为技术服务人员制定的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供读者参考。 技术服务业务提成方案 一、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人员工作主动性,提高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售后服务工作,使公司的技术服务在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和规范化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技术服务工作说明 技术服务业务主要分为客户服务和客户开发两部分,二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示。 1.客户服务工作 (1)负责公司管理客户及独立开发客户的耗材、年保、大修、其他产品的销售。 (2)负责管辖区域内管理客户的走访、保养、维修、耗材销售、送货、收款、签订续保合同、大修机的接修、新客户的开发。 (3)客户的分类,保养维修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2.客户开发工作 (1)负责新开发客户的耗材、年保、大修、其他产品的销售。 (2)负责管辖区内的客户开发,包括公司管理客户的二次购机、复印机销售、新机销售、老用户维护、新签年保、回流用户的耗材销售。 3.技术服务人员不得介入签约经销商使用原装耗材的用户,不允许对经销商销售配件、耗材。 三、技术服务人员薪酬构成 1.技术服务人员工资构成:基本工资+奖金。 2.基本工资按照公司工资制度计算,奖金依据技术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得分计算。 3.技术服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参照公司人力资源部发布的《技术服务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四、奖金计提方法

1.客户服务团队:所有奖金全部计提到团队,按当月团队可分配奖金总额与团队成员实际考核分值分配团队成员奖金。具体奖金计提方法如下表所示。 客户服务奖金计提方法 2.客户开发团队:所有奖金全部计提到团队,按当月团队可分配奖金总额与团队成员实际考核分值分配团队成员奖金。具体奖金计提方法如下表所示。 客户开发奖金计提方法 五、直销奖励

【智慧交通】交通信息化设计建设方案(智慧交通系统集成)

【智慧交通】交通信息化设计建设方案(智 慧交通系统集成) 1.系统建设指导方针 将最大限度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业务发展趋势,重视数据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开发与实施并重,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充分与各应用部门进行全面的交流与合作。系统可实现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规范监测项目的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实现监测数据的统一归档和智能分析,使得技术状态评定有了更充分的依据。 系统建设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系统基于先进的硬件构架和软件平台,创造性地集成了当今计 算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系统的整 体先进性。 2.可靠性:系统硬件均选用成熟、稳定的产品,经历过严格的测试,能满 足恶劣工作环境下长时间可靠运行的要求;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 信息安全、用户接口管理等相关技术,进一步保证系统具有超强容错性 和长期稳定性。 3.开放性:系统基于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和标准化的设计模式,系统的网络 协议、数据库操作、产品的集成和开发工具都遵循业界主流标准,确保 与现有系统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连接,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的开放性。 4.扩展性:系统硬件组合方式多样,功能配置灵活,具有强大的"组态"功 能;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软件设计模式使得系统可方便地进行升级和外部 扩展,不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5.易用性:系统基于人性化的图形操作界面,简洁、友好、直观,用户易 学易用。

2.整体业务需求 用信息化手段来协助开展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通过监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来实现海量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自动化,实现地铁保护监测工作的统一化、规范化、自动化和科学化;通过信息资料共享,能够及时掌握全市的地铁运营状况,具体拟包括以下几项业务需求: (1)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信息挖掘收集目前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历史常规健康监测、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资料及技术文件,为数据整理及分析作资料准备。 (2)建立及维护城市轨道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 根据整理的常规及专项监测资料,利用现有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外部项目的监测成果,对在控工点变形监测成果(沉降、收敛变形等)进行建档、存档工作,初步建立城市轨道已运营线网地铁保护专项监测成果数字档案,并于服务周期内进行定期维护。 (3)对重大影响类的外部项目安全评估,配合提供历史监测数据等输入条件,对地铁影响判定为特、一级等对地铁有重大影响的外部项目,配合提供地铁既有结构的监测资料,供评估单位分析外部项目施工对地铁结构安全的风险及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 3.系统架构 (1)城市轨道建设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 技术标准与规范是信息平台建设的保障,指为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而制定的软硬件接口协议、数据格式标准、系统建设和运行规范等,用于实现现场巡检与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图像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应用协作。 (2)网络层 网络是信息平台建设的神经,用以构建各级节点、监控平台、应用系统之间

可移动通信基站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目录 1. 可移动通信基站综述................................................ - 1 - 1.1. 项目背景.................................................... - 1 - 1.2. 可移动基站简介.............................................. - 2 - 1.3. 可移动基站应用定位.......................................... - 3 - 2. 可移动通信基站的特点.............................................. - 3 - 2.1. 方便的安装、维护和监控...................................... - 3 - 2.2. 紧凑的结构设计.............................................. - 4 - 2.3. 灵活的组网应用.............................................. - 4 - 2.4. 灵活的供电设计.............................................. - 4 - 3. 可移动基站系统结构................................................ - 5 - 3.1. 系统结构组成................................................ - 5 - 3.2. 系统配置.................................................... - 5 - 3.2.1. 箱体系统 ............................................... - 5 - 3.2.2. 铁塔及天馈系统 ......................................... - 9 - 3.2.3. 通信系统 .............................................. - 12 - 3.2. 4. 电源系统 .............................................. - 14 - 3.2.5. 监控安防系统 .......................................... - 20 - 4. 可移动基站系统参数及技术指标..................................... - 22 - 4.1. 环境条件................................................... - 22 - 4.2. 系统参数及技术指标......................................... - 22 - 4.2.1. 基站箱体系统 .......................................... - 22 - 4.2.2. 铁塔及天馈系统 ........................................ - 23 - 4.2.3. 通信系统 .............................................. - 26 - 4.2.4. 交流系统 .............................................. - 27 - 4.2. 5. 直流系统 .............................................. - 28 - 4.2.6. 接地系统 .............................................. - 29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