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思政课》微电影教学学生感悟

《思政课》微电影教学学生感悟

微电影《沙子与珍珠》总结

小组成员:丁磊、邱科科、赵晗阳、戴旭、田文娟、詹远辉

指导教师:刘永艳

大学生就业问题早已成为社会问题中的重要一环。年复一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四处奔波。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万,创历史新高,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与大幅增长的毕业生数量相比,每年的新增岗位可谓是杯水车薪,严峻的就业问题摆在我们每一位大学生与准大学生的面前。

这部微电影中,我们以大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毕业后普遍会遇到一个社会性问题: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两年后可能我们这一批人也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视频中,我们的注重点在于如何正确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剧中主要人物的一番对话引出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当才华支撑不起野心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提升自己的才能,完成沙子到珍珠的蜕变。这是我们的落脚点,也是我们对自己以及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思想上的激励。总之,这部微电影不仅是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反思,也是向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传递一种正确的就业观。

一部微电影的拍摄,有前期策划,包括剧本的创作、场地的选择、服装道具的准备等,到了中期具体的拍摄,最后到后期的剪辑,每一个步骤都不简单。在前期,小组成员就在一起讨论过多次,究竟要怎么拍,要以什么为线索,谁来做演员,需要什么道具,这一系列的前期准备都通过小组成员出谋划策,最终决定下来的。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几乎每一个神态和动作都是我们争论甚至争吵的结果,大家各抒己见,力求我们的第一部微电影达到完美。由于是第一次拍摄,所以会有很多难忘的时刻,剪片之前,我们先后经历了小组讨论、编写剧本、准备道具、找场景等过程,讨论时思想不断碰撞,一次次产生新的想法,大幅度修改剧本,最后修改而成的成品,不可谓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拍摄的过程和想象中的有很大差别,本来以为是件很高大上的事情,没想到

却是个体力活儿。拿三脚架,背各种包和重物,让我们真实的体会到那些影视剧组拍摄唯美画面背后团队的辛苦。办公室应聘这一场是我们的重头戏,大段的台词也着实为难了我们的演员,也正是因为经常会出现台词的错误,因此应聘这场戏是我们笑场最多的一次,记忆非常深刻。还值得一提的是,剧本里有一段环卫工人与主人公的对手戏,原本想邀请真正的环卫工人出演,但是为了不打扰环卫阿姨的工作,我们只是短暂的向她们借了笤帚和簸箕,阿姨还热心的帮我们拍了剧组合照,十分热情,让我们很是感动。拍摄过程中针对现实情况我们也展开了讨论和试验,从而作出了相应调整。后期制作的同学也是相当有心,在剪辑和配乐上下了一番功夫。不可否认我们的摄影技术和演技有所欠缺、不够成熟,但大家真的很努力。

微电影是影视制作的衍生产物,是时下很流行一种新兴的媒体表现形式,思想政治课结合这种电影制作方式不可谓不是一种巧妙的创举,它赋予了平时看似有些单一的思想政治课一种全新的内涵,通过这样的形式,使我们在了解社会现状的同时也多了解和掌握了一门新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基于“就业”

这个主题,在讨论和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许多当下就业形势的资料,包括自己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等,未来严峻的就业形势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此外,由于这次实践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我们小组是以男女跨班级的形式组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小组六个成员从叫不出彼此的名字到一点一点地合作磨合,一次又一次的开会讨论、定稿修改,加深了我们六个人的友谊,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真正让我们体会到了“单翅不成鸟,孤木不成林”的道理。

微电影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和成长的轨迹。在剧本打磨期,设置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大纲是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观摩了大量优秀的微电影,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如何通过镜头的设计来传递我们想要表达出的思想。在拍摄期间,尽管并不专业,却不妨碍我们的创作激情,努力地完成每一个镜头,研究机位图的构建、人物运动和摄像机运动的轨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剧组分工和现场调度问题尤为重要。全组只有六人,对于完成整个微电影的拍摄来说远远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往往一人身兼数职,而这一切的有序进行则依赖于我们的不断沟通和协调。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提升的不仅仅是基本的拍摄技

巧,更有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协作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们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因此在以后工作中接触单反相机和视频制作是在所难免的,这次拍摄对我们有更加实质性的意义,让我们得到了平时书本知识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也会对以后我们的专业学习和深入这方面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以微电影创作的形式完成思政课实践活动,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认识上的一种升华,也是在我们专业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统一。一部微电影,折射出的不仅是我们想要传达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还有我们自身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

微电影《十年》总结

小组负责人:李梦玲

指导教师:齐改哲

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拍摄电影是我们的专业,但是以我们的专业去完成一个非专业的课程,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尝试和创新,因此有惊也有喜。相对于其他同学,拍电影对于我们而言无疑是少了很多困难,但同时也让我们压力倍增。如果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还无法很好地完成作业,那对于我们来说显然是没有努力,会有愧于所学专业,也会辜负老师的期望。

我们组一共有6位同学,完成作业过程中,我们集体构思剧本,集思广益,最后将剧本的主题定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我们的电影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家境贫困,但是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为创业奋斗,最终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励志主人公。而另一位却与之正好相反,依仗着家长的庇荫,在大学消极度日,一事无成的反面主人公。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大学期间,许多同学已经没有了高中时候的拼劲儿,变得无所事事,甚至有的同学出现逃课的行为。我们希望能拍摄出一部微电影,预以警示和激励。在大学期间,努力拼搏仍然十分重要,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目标,有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有回报。反之,如果只是“啃老”,必定是虚度年华,荒废人生。

微电影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深得我们的喜爱和认可,在参与实践、和体验中,我们感受颇深,收获多多。

第一,在实践体验中收获了成长。微电影虽然“微”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完成一部作品需做大量工作。作为导演不仅要选剧本,挑演员、定场地,还要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情绪,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保证作品按质量如期完成。拍摄过程中有些问题大家意见不一致,有争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影响拍摄,而是在争执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这次实践课让我们成长了许多,丢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懂得

了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了包容理解和尊重,学会了合作协调和沟通,使我们成熟了很多。

第二,在实践历练中提高了思想认识。通过拍微电影方式学习思想政治课,不仅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中的学习、历练,更让我们我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我们常常被剧中的故事所打动,被角色的表演所震撼。作品惊醒了自己,也教育了自己。我深深感到:拍摄的过程,是净化灵魂、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第三,在运用新技术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思政课教学运用互联网、微视频的方式大大激发我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果。视频的整理是个技术活,拍摄,消音,剪切拼接视频,加字幕,这是我们的专业,非专业的课以我们的专业学习实践,让我们体会到专业的重要性,实现了学以致用。步入信息时代,走进互联网让我们学习的动力倍增,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网络新技术,实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和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双赢。

第四,在劳累的汗水中收获了快乐。采用微电影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累并快乐着。由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的场景有很多,饭店的拍摄空间很小,还要和负责人沟通,加之演员不够,请组外的同学友情出演,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即使这样,同学们都没有放弃,力求做到最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觉得再难的事情,只要开始去做就变得简单。这次拍摄一步加深了我对实践出真知的认识。任何事情在没有实践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任何情况在经过后都能解决。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有了获得感,苦累也幸福。

最后,在合作中加深了友谊。在微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们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保证了拍摄工作的高效率。虽然一人分饰几角,工作繁杂辛苦,但大家同心协力,出主意,想办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任务。使我们团结合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家更加默契,更加团结,也让我们加深了友谊。

一部小小的微电影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却是我们花费了无数个几分钟做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拍微电影就不能发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只有在生活的启发下才会加速成熟,向着“四有”青年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微笑迎接

成长的到来!拍摄完成后,我真正体会到梦想是什么,活着即为梦想而生,也许梦醒来就是我们的明天。拥有梦想,让我们的心更加明朗,那么有梦想就要勇敢追梦,用汗水浇灌过的梦想之花才会更加漂亮,前行追梦的路上,不免总有许多的挫折,无疑要付出千万倍的汗水,才会收获绝美的梦想之花。李白追梦,宁下铁杵磨针之汗水,换取秀口一吐,半个盛唐,活出诗仙的漂亮;祖逖闻鸡起舞,勇敢追梦,活出中流击水的漂亮;李时珍跋山涉水,勇敢追梦,活出绝世本草的漂亮;为了追梦,不辞艰辛,付出再多的汗水也无妨,坚持追梦,终将活出自己的漂亮。

微电影《大学生了没》总结

小组成员:郝荔、刘龙凤、南迎旭、江轶楠、宗雪、王佳悦

指导教师:王海

1、导语

首先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拍摄微电影的机会,这是我们第一次拍摄属于自己的微电影,为五彩缤纷的大学又填一抹绚丽的颜色,这种回忆更是弥足珍贵。在紧张的筹划与拍摄后,完成了我们第一部的专属微电影——《大学生了没》。

2、作品主题与意义

此微电影主要反映了当下“纯大学生”的现象:低头族、月光族、逃课成瘾、考试只求不挂等,与转折后大学生的努力拼搏、充满正能量形成强烈对比,来怀念我们的“匆匆那年”。

3、难忘经历

首先,在暑假时我们便开始整理剧本故事大纲。初期,主题迟迟未定,这主要是由于像“爱国主义核心、反映当代大学生”等较宏观的作业要求使我们感觉很迷茫,无从下手。之后我们沉静下来,认真思考并查阅资料以求理解这些思想真正的核心。更重要的是,我们为拍摄出新颖故事题材,拒绝网上那些雷同剧本,决定标新立异、大胆创新,这无疑给我们的前期工作又增添了很大的困难。故事源于生活,我们坚信这一点,所以在决定开始创作时,留心生活的每一处便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公交站台、街上的宣传栏,都是我们故事思想的源泉。这在无形中也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积极地生活态度,什么才应当是真正的当代大学生。

其次,在拍摄此次微电影之前,除了上课我们几乎没有过早起,更从未用心感受过大学生朝气蓬勃的清晨,只是来去匆匆。此次活动为了拍摄晨景,我们是“史无前例”的一早就起来用相机来记录下这些青春的画面,真真切切的用心去感受了一回大学的清晨。

同时,在技术方面我们也是突破了种种难关——

①慢动作:因为我们想要做出酷炫的开场效果,但我们没有专业的拍摄设备,只有手机,所以想做出预想效果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调整,一次次的想办法,最终虽不完美但已很接近了我们预先想要的效果。我们的各种idea天马行空、横冲直撞。

②字幕合成:打字幕是一项非常繁琐而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缺乏实战经验,在前期创作剧本时,语境的和谐等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周全,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台词会即兴发挥,这就给后期字幕的编辑造成了很大困难。字幕需要一字字的进行输入,我们分工合作,一人观看视频进行“听”的工作,并进行口述,另一人负责将它记录下来,并标记视频的时间节点,最后再与视频一一对应,这着实耗费了不少功夫。

最后,在增进感情方面,此次微电影的拍摄,让我们感触最深的,不是一些情节设计,也不是一些逗趣花絮,而是我们六人的感情增进了一大步。我们平常会一起上课,会在宿舍讨论些八卦、讲讲笑话,但很少会“一本正经”的讨论事情,而这次的微视频不管是剧本的编写还是视频的拍摄以及后期的剪辑,我们都会一一讨论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尽管有时候会争的面红耳赤、会争论到深夜,但是不知不觉中,感情也更加深厚。尤其我们已是大三的学生了,我们都面临着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实习等现实问题,在一起无忧无虑“侃大山”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我们感谢这个活动,感谢这个夏天。

4、收获体会

首先,以微电影的方式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我们深刻的感觉到思政课以“微电影”的形式比较新颖,在此之前我们从未有过自己制作视频的经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算是一种新尝试。也让我们在思想上有了高度的重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大家各展所长,尽心而为,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是一个难得的体验。在微电影中大家都踊跃创新,力求我们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作品的完成,需要很多人的配合以及帮助。这就促使我们去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这是一种非常能提高我们沟通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

其次,当拍摄小组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我们在人员分工、剧本改编、拍摄方法、拍摄技巧以及对于整个影片的发展脉络都存在较大的争议。问题接二连三的暴露使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总结和反思,最后达到一致认同的效果。拍摄感触最深的是我们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遇到困难想方设法一起克服的默契。

再次,为保持影片的观赏性、有趣性,并使影片的节奏不过于拖沓,而让观众产生沉闷感,在大家一起努力后,对影片进行了两次比较重大的修改,不断完善分镜头的细化,终于达到了大家一致满意的效果。而背景音乐的剪辑当面,也经过多次修改,最后才与影片理想的结合起来。

最后,在影片中,慢动作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呼应,是本影片的最精彩之处,既渲染了气氛,又烘托了情感,最后六个人背影的慢动作更是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给观众极强的观赏性,这也是集大家思想的成果。

也许,我们的作品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也许,我们应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仍为这种默契与尝试而深深感动。结局最后,当六个人的背影渐渐远去,接近尾声时,那份来自于影片的感动和来自于拍摄小组成果的感动油然而生,随着背景音乐萦绕心中,收获至深,情真意切。大学的生活也许已进入了倒计时,但感动永远不变。

我们,感谢这部电影。

我们,感谢这座校园。

我们,感谢这个夏天。

微电影《城市美容师》总结

小组成员:宁婉如、赵欢、彭迪

指导教师:蔡征超

一、剧本立意

主题:通过呈现环卫工人的日常工作,体现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苦和环卫工人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表达对环卫工人的崇高敬意,并且,通过展现生活中随处倒垃圾的现象,呼吁大家爱护环境,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关爱环卫工人从一点一滴做起。

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就业远远不限于“三百六十行”,而且早已不分什么“三六九等”,尤其是我们的环卫工作早已被世人公认为“神圣”的职业,但是社会还是普遍存在着对环卫工人工作的偏见,环卫工人不被尊重,生活得不到保障,等等。录制《城市美容师》旨在把环卫工人最真实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呈现给社会,呼吁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价值,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环境,尊重环卫工人。

二、环卫工人现状

收入低,年龄老化,流动性高;一位环卫清扫队管理站工作人员称,低工资加上繁重的工作量,直接导致了现在环卫工人的窘迫现状,那就是“年龄老化,招不来人,更留不住人”。据了解,现在一线清扫保洁环卫工人平均年龄超过55岁;为捡一张纸,他们往往会意外受伤,部分城区的道路保洁按照“六净五无”的作业标准对每名保洁员进行绩效考核,重点路面垃圾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如果上级巡查时发现路面上垃圾长时间滞留,保洁员就有可能被扣发绩效工资。然而,有时为了去捡路上的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保洁员往往就会意外受伤,仅2014年保洁员发生的交通意外伤害案件就有84起。

我们期待多一些实际的支持举措:可将垃圾中转站、公厕等改造配套设立环卫工人休息室,并发动沿街单位、临街商铺主动提供爱心休息站,在中心地段设立供环卫工人吃饭喝水避雨取暖的休息站,让“城市的美容师”在这个冬天不再

寒冷、孤独。

三、难忘经历

(一)大年初五,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我们小组却发现,环卫工人早已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进行日常工作,可是这几天的工作量比以前最明显沉重了很多,街道上落满了烟花爆竹的纸屑,沿街走一遍就会发现鞭炮纸屑遍布了一路,几乎没有空余的地面。环卫工人蹬着三轮车,后边托着沉重的垃圾箱走在寒风里,和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些纸屑和垃圾箱,环卫工人普遍高龄,本应该在新年里合家欢聚,颐享天年的时候,却默默地在寒冷的街道上为大众的生活环境做着贡献,新年放鞭炮是一种庆祝喜悦的方式,无可厚非,但从关爱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的角度出发,如果少放一些鞭炮,或者主动清理纸屑,那么环卫工人就能少一些工作量,也能多一些家人团聚的时间。

(二)正月十六,街道上的人多了,超市和商场人来人往,我们拍摄小组来到超市门口捕捉到了一个细节,在超市门口有一家人在超市门口,全家出动,在超市里买了生活用品和食品,全家人穿着新衣,妻子抱着孩子,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床糖葫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在他们身后就停留着一位环卫工人,环卫工人扶着脏兮兮的垃圾车,在超市门口停留休息,身穿工作服,陪伴他的只有扫帚和铲子。看着这个画面我们小组的人都感到心酸,心疼这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的美容师,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尊重环卫工人,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怀。因为城市的整洁,除了与市政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有关外,更重要的就是依赖环卫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家少丢一次果皮纸屑,少一些乱吐乱倒的行为,这既是对环卫工人辛勤劳动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对他人人格的尊重。环卫事业绝不是环卫工人自己的事,我们都应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一起来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职业无尊卑,品格有高下,现代文明城市离不开环卫工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让我们都来关心、支持环卫事业,尊重环卫工人。

(三)我们小组有三个人,因为视频是在寒假拍摄的,可是我们三个的家却不在同一个地方,距离也不近,我们商量好题材后,决定要在我的家附近拍摄,另外两位成员来我家,开始的时候,因为路比较远,其中一位的家人并不同意让

让她坐火车从沧州来到廊坊,但小伙伴因为拍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说服了他的父母,最终来到了我家,可以看出,我们小组的每个成员都非常有热情,富有责任感,不论结果如何,这种精神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感动。

四、收获体会

学校以微电影的形式开展思政课,形式新颖,教育效果显著。

第一,形式创新,激发学生兴趣,在上大学以前,我们大多说人应该没有接触过拍摄微电影,这次思政课给了我们一个探索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兴趣,让我们有更大的动力去创作,

第二,通过拍摄和制作微电影,我们又获得了很多技能,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学习剪辑技术、拍摄技术和剧本编写。通过不断的探索学习,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第三,这次微电影制作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团结合作,小组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不管拍摄的技术是否提升,拍摄效果如何,彼此帮助,共同配合的过程就已经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合作,友爱和包容。

本次思政课和以往的教学不同,它以“中国特色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让同学们以微电影的形式提交自己的学习成果,在我看来,形式新颖,命题自由,有利于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自由发挥,亲身制作微电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将生活与课堂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接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比单纯的听老师在课堂里讲说,学生以书面的形式提交作业的形式更有带动性,更有意义。

微电影《孝新》总结

小组成员:崔玉婷、曹宛彤、宁卉芳、田月、王婧、翟燕、孙楠

指导教师:焦彦芹

一、剧本立意

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为了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我国的中华传统美德——孝道,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城乡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响应国家扶持农村的新养老政策,我们特地用微电影的形式来展现当今时代下的新孝道。当今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孝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老人们所面临的无奈现状有待解决,希望借此能给子女在养老问题上敲响警钟,同时也希望养老问题能得到社会的关注。新时期要赋予孝道新的内涵。新时期,新孝道,等待我们进行新的传承。

二、难忘经历

创作、拍摄等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成长经历、思想变化:

编剧在创作中,是在学院组织的一次探访敬老院志愿活动中受到了启发,当编剧身在养老院中,感受到了养老院欢乐和谐的气氛,便彻底改变了编剧印象中的养老院的态度,编剧本身生活在农村,又联想到了编剧村里面人们对把老人送到养老院行为的老旧看法。发现应该取材于生活,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城乡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响应国家扶持农村的新养老政策,用微电影的形式来展现当今时代下的新孝道。

三、收获体会

在当今社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呈激增趋势,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离开土地、离开亲人,从而导致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

孝新,其实是孝心的新形势,何谓孝心?人们常说养儿防老,顾名思义是养

育儿子防备年老,亦泛指养育子女以防老年无依靠。当前,养老模式还局限在“家庭养老”模式中,这是养儿防老的因果循环。如何整合社会养老资源,分解家庭养老负担,还需行政力量的干预,助推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但是,仅仅靠行政力量的干预是不够的,只有广大人民参与进来,共同支持才可能在社会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可谁知,社会发展太快,建立农村养老院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植,养老院的设施与服务变得越来越好,而当初那个不情不愿的老太太已经拥有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乐在其中。

事实上,关于农村养老问题,中共十六大报告就早已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10月份,《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明确:“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

但人们的观念时至今日一直转换不过来,通过《孝新》的拍摄,我们团队从自身做起,向家人与朋友宣传新型制度,有的成员一开始虽然不太能接受,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实地走访了几家养老院,见证了那里真实的环境氛围与硬件条件,正是这种可贵的自身思想转变才让我们拍出这种用心的片子,这同时也要感谢“思政课”理论加实践的有机结合,让我们在不仅在思想上接受先进的思政理论,而且在自己有感而发,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拍出想要传达的理念,化抽象为具体,为这个社会“发声”。同时,也让自己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

而我们,想借此《孝新》抛砖引玉,做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的推动者,带动更多的人群参与进来,重视起来。减少空巢老人现象,减轻国家负担,改变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

微电影《曙光》总结

小组成员:王梓瑄、任帅、张艳琦、贾培垚

指导教师:任娟玲

《曙光》是以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为线索展开的毛主席当年在城南庄的革命故事。正值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选取老革命家的革命故事为基调,通过对先烈的缅怀,对圣地的拜访,让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对革命精神加深理解,弘扬并宣传红色革命精神。

创作的过程无疑是难忘的。由于组内有两位广电专业的同学,所以拍纪实类的片子是我们的本行,这样片子的类型很容易被确定下来。选题是整个片子的灵魂,选题是我们讨论的最长时间的。经过几番讨论我们还是没有结果,突然想到了我的家乡阜平有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而2015年又是反法西斯70周年,这个主题跟时代背景又相契合,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同意这个选题。我们确定了选题,写好了初步的策划,但是刚开始正式拍摄就吃了一碗闭门羹。坐落于城南庄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因为主场馆装修而使得整个园区不对外开放。这让整个团队的激情被打消了一半。作品开学第四周就要上交,但是场馆最早得十月份开馆。我们只能找了各种关系跟工作人员商量,最终同意让我们入馆,但是正在装修的主场馆与我们“擦肩而过”。所以我们只能立即改变原有的策划,不能再以主场馆为核心,而是聚焦于纪念馆延伸出来的故事。紧锣密鼓的商榷修改之后,拍摄才得以正式开始。

当时是炎热的盛夏,园区的花草旁很容易招惹蚊虫,我们每个人都被咬了无数个包。在景色都取完我们准备离开时,我们在旧居却意外遇到了三位参观者。由于园区没有处于开放状态,所以只有我们这两拨外来人。我们很自然的交流起来,这才得知这三位中最为年迈的老奶奶是当年红色革命军的妇女队长,也是跟工作人员好说歹说才让进来的。而对于我们而言,遇到这位老奶奶我们感觉是“天赐良机”,所以我们立马跟人家商量能不能参与我们的拍摄,对方很开心的答应了。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当年参与过革命的前辈,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这位老

前辈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片子添一抹亮色。

还要感谢的人是片中的赵大爷,当我们联系到赵大爷之后,赵大爷也是很快答应了我们。对于我们的拍摄要求,赵大爷全力配合。在拍摄中,赵大爷还有好多自己拍摄的想法与我们交谈,气氛相当融洽。在为我们讲述毛主席在城南庄的遭遇时,赵大爷更是滔滔不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还拿出了阜平县志让我们翻阅,想让我们有所启发,更加了解当年的事件和状况。

在我们看来,用拍摄微电影的方式来上思政课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按照我们的想法,思政课应该是老师在台上一直不停的讲啊讲,是一种“灌输”.但是用拍摄微电影的方式,第一会使这门课更加生动,不会像我们固有想法那样的枯燥,会更加灵活。第二,拍摄微电影会化“被动为主动”,同学们会为自己的微电影尽心尽力,所以会更加投入,进而会从中获得传统课堂中不能获得的东西。比如拿我们组来说,我们实地参观了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亲眼看到了当年国民党轰炸时投放的炸弹留下的弹痕,亲眼见到了当年亲身参与革命的前辈,亲眼见到了当年毛主席,周恩来等先烈所生活、战斗的地方,这种直接的视觉冲击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是可贵的,这给我们的感染力是什么课堂也不能带给我们的。如果把这一切都局限在一间教室内,我感觉我们不会对“革命先烈”“红色精神”这些“老生常谈”的话有什么更深的理解。

我们组一共有四个人,都住在同一屋檐下,但是第一次全心全意的共同做一件事真是第一次。从一开始的讨论商议,到实地拍摄,到后期剪辑,我们互相看到了每个人不同的一面,每个人的特长,每个人的专注,每个人的细腻都让我们对彼此“另眼相看”。这也无疑对我们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明白了团结一致的重要作用。

微电影《勿忘初心》总结

小组成员:邓璐、徐洁婷、齐艳红、许令艳、陆燕华、兰玲

指导教师:李新艳

当代大学生大都没有目标,缺少前进动力,本该经常在图书馆、自习室出现的我们,却白天在打游戏、逛街、上网,如果不具有学分的存在,恐怕大多数人连社团都不愿意参加,似乎每个人上大学只是为了那一份所谓的文凭,四年的时光不仅没有为自我的良好前程打下基础,反而养成了好吃懒做等许多的坏习惯,而这最美好的四年本应是设定目标,在青春的时光里做让自己未来都不会后悔的事,然而我们却在最美好的年纪选择了安逸,选择了颓废。在我们小组一起最初构思作品的时候本想拍一部描写大学生美好生活的电影,但在取材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所认为的“美好”不过是宅在宿舍里打游戏、购物、看网剧甚至逃课,于是我们临时更换了微电影的主题,希望能通过这部作品使同学们重拾自己最初的梦想,不忘初心。在食堂、超市乃至繁华的大街上取景,看到拥挤的人群,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小时候,有人想当科学家,有人想当飞行员,大家会对他们伟大的梦想报以掌声和鲜花,想想现在呢,如果你身边有人和你说想当科学家,恐怕你心里只剩下嘲笑和不屑了吧。那么,还记得你最初上学的时候的梦想吗,现在想起当初的那个自己是会觉得愚蠢还是惭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我们微电影的主旨,也是我们最想表达和传递给所有人的一种正能量。

一开始,我觉得拍一个小小的微视频会很简单,拍几段动图,拍几个场景就可以了。真正做起来却发现它并不是件容易事。从确定主题,拍摄过程,制作,刻盘每一步都不简单。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拍摄和制作的过程。

《勿忘初心》的选材必须是人与景相互衬托才能更加生动地表达主题。我们在一起拍摄的情景,让我难以忘记。忘不了傍晚的阳光照射在食堂电梯上的那种难于言语的宁静;忘不了为了拍摄一些漂亮的景色而跑到楚河汉街取景;忘不了在学校一教后为了确定角度而骑着自行车一圈圈的拍照;忘不了拍摄过程中的嬉

笑欢闹,欢声笑语;同时也忘不了刚开拍时的生硬,没有专业的拍摄技巧,便使用手机设置,远近拍摄来带来不同的视觉定格实物引人思考。那段时间手臂因为经常举着手机而酸痛,却没有人喊累。一起讨论,一起拍摄,一起筛选,有笑语也有辛苦。

在制作过程中,开始只是机械式的剪辑,结果不是很理想,于是我们一遍遍的剪辑。直到后来,从情感出发,结合台词,试着合理利用滤镜效果,遮晕效果,才将氛围营造得大家都比较满意。

小时候觉得光盘是个奇妙的东西,承载好多歌曲和视频。现在我们把自己拍的东西,可在一张光盘上。刻制完成后,看着一张小小的碟,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这里面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凝聚着我们的汗水,那样的心情,我感觉我是不会忘记的。

感谢河北大学思政课《幸福阳光》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这种时间与教育相结长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特别是当今的网络时代,学校掀起了一场微电影与思想政治课相遇的热潮。那么同学们会与微电影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我校微电影以《幸福阳光》为起点,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又在哪里。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一直以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是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经过岁月的流年以后才明白,幸福可以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而我们的团队所创作的《勿忘初心》所要追求的幸福是,要坚持自己的初衷,不要因为名利,虚荣,诱惑而迷失自己。《勿忘初心》的主线是从开始上大学时的充满希望到倦怠到后来的迷茫。追求幸福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获得收成当然是件幸福的事,但播种和耕耘的过程难道不也是幸福吗?的确,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才能增强认知幸福和传递幸福的能力。正是在重视主体体验的思政课教学探索中,老师和同学一起打开了领悟幸福的微电影之门。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受益很多,合作精神是我们整个团体的灵魂,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都是一直按着剧本在走,对于剧本中的不足之处我们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即使有的时候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我们团队中也不缺乏创意者,我们可以通过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添加一些有创意的东西,让我们更能接受。在此过程中让

我们明白了,无论身在何方,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对于别人的意见我们要虚心的采纳和接受。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团队协作能力至关重要,所谓团队协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