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智慧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系统集成建设方案

智慧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系统集成建设方案

智慧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系统集成建设方案
智慧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系统集成建设方案

【智慧国土】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大数据平台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7)

1.1 背景 (7)

1.2 项目依据 (12)

1.3 建设原则 (13)

1.4 现状与差距 (14)

1.5 项目目标 (17)

1.6 项目内容 (18)

1.7 项目建设必要性 (19)

1.7.1 增强国土资源信息掌控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的需要 (22)

1.7.2 提升行政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23)

1.7.3 有利于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24)

1.7.4 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 (24)

1.7.5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的需要 (24)

1.7.6 提升XX省地灾监测与防治水平的需要 (25)

1.8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26)

第2章总体设计 (27)

2.1 总体框架 (27)

2.1.1 “一张图” (29)

2.1.2 综合监管平台 (39)

2.2 设计原则 (40)

2.2.1 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 (40)

2.2.2 创新性与先进性原则 (41)

2.2.3 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41)

2.2.4 开放性与合作性原则 (41)

2.2.5 易用性与完整性原则 (42)

2.2.6 统一化与一体化原则 (42)

2.2.7 安全性与稳定性原则 (43)

2.2.8 整体性与渐进性原则 (43)

2.3 技术路线 (43)

2.4 技术特色 (45)

2.4.1 统一GIS平台 (45)

2.4.2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47)

2.4.3 基于共相式GIS的国土GIS应用 (50)

2.4.4 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系统体系架构 (52)

2.4.5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流程性业务处理 (55)

2.4.6 增强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决策应用 (57)

2.4.7 可视化综合监管模式 (58)

2.4.8 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 (58)

2.4.9 通过ESB实现服务的集成 (59)

2.4.10 构建全省国土GIS云雏形 (60)

2.4.11 采用插件技术便于集成和扩展 (60)

第3章建设内容 (62)

3.1 “一张图”系统建设 (62)

3.1.1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 (62)

3.1.2 “一张图”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建设 (93)

3.1.3 “一张图”应用服务建设 (116)

3.1.4 “一张图”政务审批辅助系统建设 (122)

3.1.5 三维综合应用系统 (125)

3.2 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127)

3.2.1 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目标 (128)

3.2.2 监管平台建设任务 (130)

3.2.3 综合监管建设内容 (130)

3.2.4 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133)

3.2.5 土地资源综合监管系统 (142)

3.2.6 矿产资源综合监管系统 (187)

3.2.7 地质环境综合监管系统 (198)

3.2.8 地质灾害综合监管系统 (200)

3.2.9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综合监管系统 (205)

3.2.10 行政效能监管系统 (209)

3.2.11 社会舆情监管系统 (210)

3.3 项目运行支撑环境建设 (216)

3.3.1 网络存储环境建设 (217)

3.3.2 操作系统选型 (221)

3.3.3 项目数据库环境建设 (222)

3.3.4 GIS平台建设 (222)

3.3.5 数据容灾备份 (222)

3.4 安全保密体系建设 (226)

3.4.1 安全保密要求 (226)

3.4.2 建设策略 (228)

3.4.3 安全保密措施 (229)

3.4.4 安全保密建设主要内容 (230)

3.5 系统总集成 (235)

3.5.1 总体描述与功能框图 (236)

3.5.2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236)

3.5.3 具体内容 (251)

3.5.4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252)

3.5.5 项目成果交付 (266)

3.5.6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269)

3.5.7 项目服务承诺 (275)

第4章施工组织设计 (280)

4.1 项目管理方案 (280)

4.1.1 组织领导与管理 (281)

4.1.2 项目专家小组 (281)

4.1.3 项目技术小组 (282)

4.2 项目质量保证 (284)

4.2.1 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284)

4.2.2 培训方案 (289)

4.3 项目进度安排及控制措施 (292)

4.3.1 项目进度 (292)

4.3.2 项目控制措施方案 (295)

4.3.3 保障措施 (301)

4.3.4 施工安装能力 (303)

4.4 项目管理体系 (309)

4.5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18)

4.6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96)

4.7 施工资源配置 (404)

4.8 本项目实施时间进度表 (416)

4.9 劳动力、施工机具配备计划 (417)

4.9.1 劳动力计划安排 (417)

4.9.2 施工主要设备及进场计划 (419)

4.10 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428)

4.10.1 质量目标及质量控制指导原则 (428)

4.10.2 质量保证体系 (428)

4.10.3 质量保证措施 (437)

4.10.4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443)

4.10.5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446)

4.10.6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457)

4.10.7 创优计划 (461)

4.11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465)

4.11.1 文明施工措施 (465)

4.11.2 环境保护措施 (467)

4.12 安全施工措施 (473)

4.13 与各方的协调和配合措施 (510)

4.13.1 与发包人的协调及配合方案 (510)

4.13.2 与监理单位的协调及配合方案 (513)

4.13.3 与业主方的协调及配合方案 (513)

4.13.4 与各分包人的协调及配合方案 (515)

4.14 成品保护措施 (517)

4.14.1 概述 (517)

4.14.2 成品保护的目的及原则 (517)

4.14.3 成品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518)

4.14.4 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518)

4.15 培训计划 (523)

4.15.1 系统培训 (523)

4.15.2 培训对象 (523)

4.15.3 培训目标 (523)

4.15.4 培训分类 (524)

4.15.5 培训流程 (525)

4.15.6 培训组织实施与管理 (525)

4.16 售后服务 (526)

4.16.1 保修期内售后服务承诺 (527)

4.16.2 系统保修期内的定期维护 (529)

4.16.3 保修技术力量表 (530)

4.16.4 售后服务 (530)

第1章概述

1.1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的加快,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积极应对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国土资源部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力推进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2016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工作现场会,明确,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金士工程二期的总体思路与工作内容;2018年6月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

综合监管系统和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构筑以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实现国土资源的全程监管和高效配置;2017年9月27日国土资源部在湖南长沙召开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就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湖南、贵州、上海、天津等省市在国土资源信息化规划、建设和应用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他一些省市也快速跟进,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形成了领导重视、整体布局、快速推进的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XX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XX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现辖太原、大

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

XX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现有耕地7000多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XX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在全省100多个县(市、区)内。

近几年来,XX省高度重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国十资源部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在信息化基础建设、电子政务及业务系统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统筹规划力度不够、系统及数据建设标准不统一、资金投入分散、应用程度及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在2016年3月25日召开的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厅党组提出要充分认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尤其要在“一张图”工程建设、监管平台的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建立信息化应用考核制度,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综合监管能力。

1.“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建设建设背景

开展全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形成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时落实中央领导、部领导和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行动和步骤,是要解决当前国土资源监测监管和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信息化瓶颈问题。通过对汇交、采集、更新、积累的各类土地、矿产和地质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和挖掘,建设

一个集中管理、安全规范、充分共享、全面服务的核心数据库,充分发挥其在国土资源形势分析、资源监测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参与宏观调控、辅助决策支持及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作用。这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社会服务具有重大和全局的意义。

在宏观层面上,国土资源“一张图”为满足国土资源和宏观调控、资源监管、形势分析、辅助决策支持和社会化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所必要的政策、机制、数据以其管理、技术、标准、应用和服务的总和。在微观的层面上,国土资源“一张图”是实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汇交、存储、处理、应用、分析、挖掘和安全备份等管理服务的数据集成环境。

从业务管理来看,国土资源“一张图”是面向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目标,基于统一基础地理空间参考,对土地、矿产、墓础地质和地质环境等各类资源专业信息的综合集成和展示,是全国展示国土资源状况的“电子沙盘”。

从数据内容来看,国土资源的“一张图”是基础地理、土地矿产,基础地质和地质环境等多专业数据,按照统一空间定位基准、统一分类编码、统一命名规则、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统计口径等要求,按照管理和服务需求,从各类专业数据库经过抽签、转换盒加载(ETL)过程形成的国土资源综合数据库及其相应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利用数据调用接口方式或WEB Service方式提供的数据服务。这个综合数据库及相关的数据服务实际上就是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它在内涵上概括了土地、矿产、基础地质和地质环境等国土资源管理各专业领域和管理全过程的数据。选

择和确定核心数据的基本原则:一是全面支撑国土资源监管和管理行为、参与和宏观控制和辅助决策所必须的数据;二是全面客观反映国土资源管理职责的权威数据;三是有利于不同专业领域数据进行综合集成展示。

因此,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形成和内容上是统一的。“一张图”侧重于概念,是形式上的展示和表现,反映在前台的用户体验层面,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及管理行为可以以“一张图”的形势表现出来。鉴于土地、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管理需求和业务差异甚大,管理应用和服务中“一张图”的基础地图不尽相同。核心数据库注重内容上的数据和集成,体现在后台的数据管理层面。它需要针对国土资源业务管理的需求。从大量的各专业数据库中提取出相应的数据集,按照统一的标准加工整理入库,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资源监管发挥实际效能的核心数据库。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国土资源“一张图”的优势在于各类信息的高度集成,其应用和服务也主要体现在资源监管、宏观调控和信息服务的高端层面,其作用还能替代国土资源日常管理业务所依附的各类应用系统及其数据库。

2.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背景

国土资源监管的对象复杂,监管范围广阔,任务繁重,对社会公众的需要越来越高。必须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对国土资源管理行为、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行业动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并提供分析预警和辅助决策。通过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监管平台),创新监管方式,严格规范管理,提

高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人为干预,构建廉政建设惩防体系,提高参与和宏观调控水平。

监管平台建设已有一定基础。国土资源部建立了覆盖土地“批、供、用、补、查”的土地综合监管系统,初步建立了全国遥感影像“一张图”本底数据库,矿业权实现统一配号,矿产资源综合监管的思路逐步明确。部分兄弟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筹并整合业务系统,建立了综合临管平台, 并以运行机制为保障,通过检测指挥中心实现日常化运行和检测监管。一些市级国土管理部门整合各类国土资源信息,建立覆盖小地区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在“以图管地、管矿”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为适应国十资源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式根本转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监管平台建设,覆盖国土资源全业务,贯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本方案的宗旨就是对监管平台的内涵和范围作出规定,提出建设目标,梳理各级监管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监管平台的建设任务和方式。

2015年6月以来,国土资源部连续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规范创新管理,提出了“六大目标”,“七大任务”,明确了建设任务“时间表”:2010年,基本建成“一张图”本底数据库,完成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指南的制定,实现各专业统计,综合统计成果信息的综合监管平台汇总、生成和分析,将银行国土信息查询服务覆盖到全国105个重点城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2012年前,实现四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行政办公和行政审批网上运行。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81号)的精神,加快推进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确保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我省编制了《XX省“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1.2项目依据

(1)国土资源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专项规划》(计规划【2002】1172 号)。

(2)《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和203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任务是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

(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14】28号)第二十五条提出,“组织实施“金土工程”,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建立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网络”。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设书的批复》(发改高技【2015】933号)。

(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文件(国土资厅发【2015】116号)批复抓紧编制当地的“金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现行固定资产投资审批程序,报当地主管部门审批。

(6)2014年1 月,曾培类副总理明确提出要实施“金土工程”并强调:“国土资源信息化大有可为。目前取得了较大进展,希

望进一步加大运用,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地上查、天上看、网上查,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2014年10 月 22 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要求要组织实施“金土工程”。

(7)关于印发《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41号)。

(8)国土资源部《“金十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建议书》。

(9)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技术信息于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2】81号)。

1.3建设原则

“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任务重、资金投入大,在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高点定位,统筹规划。在总体设计上,要按照“全省一盘棋”的建设思路,搞好顶层设计,系统设计要覆盖国土资源管理全业务、全流程;在技术选择上,要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化建设技术手段,确保系统建设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2、协同开发,优化集成。在总体方案的实施中,要按照国际国内开发标准,建立协同开发管理体系,从总体上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统一协调,实现异构平台、多业务系统、海量数据以及多个不同建设单位开发成果的有机衔接、互联互通、高效运转及优化集成,确保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开发管工作中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3、整建结合,边建边用。坚持整合改造与开发建设并重,在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开发建设新的系统,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边建设、边应用,通过实践促进系统完善和提高,形成系统开发与业务应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统一领导,稳步推进。在厅党组的直接领导下,集中厅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力量,积极稳妥地推进“一张图”工程建设工作。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统筹资源、集中资金,科学安排、有序实施。

1.4现状与差距

近年来,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厅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以实施“金土工程”一期和“数字国土”工程为依托,以XX省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为主线,按照统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立是于网络、数据库和业务系统开发应用,逐步建设统一的技术支持环境,推动了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2015年1月厅电子政务系统正式运行,实现了省厅网络化、无纸化办公。2017年8月《XX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试点建设》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该项目不仅规范了政务市批报件工作,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而且推进了全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进程。2017年12月14 日召开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理清建设思路,明确了目标任务,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2018年1月,XX省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圆满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2018

年11月“数字国土”工程网络系统的验收,标志着陕西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具备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是XX省国土系统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新起点。2018年12月部、省、市联网的建设用地审批报盘及备案系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在全省部署完成并投入运行。2017年3 月,省厅召开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对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作进行重点部署,绩效完善和延伸全省国土资源业务网络;构筑XX 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体系;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网上运行和互联互通;构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国土资源门户网站体系建设,全面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加强国土资源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全省电子政务整体构架基本形成,技术体系逐渐完善。省厅在认真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将公文管理与业务审批系统相结合,初步建成了综合电子政务平台,主要行政审批业务实现了机关电子政务网络化审批,形成了接办分离、流程规范、时限明确、高效运转的网络化行政审批模式,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

2.业务系统部署运行

部、省、市联网的建设用地审批报盘及备案系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等已在全省部署,以网络审批、监管为主线的业务系统逐步运行;省厅和部分市局开展了多项业务系统建设。

3.业务网和视频会商系统

在省厅及市局、厅直属事业单位建成局域网,形成了内外物理隔离的网络体系,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建成了国土资源业务网和视频会商系统并投入使用。

4.数据中心运行环境建设

按照国家信息化标准建设了中心机房,配备了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的高性能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例络安全设备和数据库,建成了数据中心所需的基本软硬件环境,为下一步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基础软硬件环境。目前按照“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理念,开始了XX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

5.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积累

目前应用于电子政务和业务审批的有第二次土地调查完成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基本农田数据库,以及矿业权数据库和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1:50000、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多种分辨率遥感数据库也已建成,积累了包括测绘、遥感、土地、地质、矿产、地质环境等大量基础数据,可以为国土资源业务管理、资源监管、预警预报和社会服务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6.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网站建设得到加强,省厅及11个市、100多个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先后建立了门户网站和信息网站,基本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的需要。

尽管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与部里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1.统筹力度不够,应用程度不高。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管理,规划约束力不强,业务系统存在重复开发、低水平开发现象,系统间相互独立,总体应用程度不高。

2.数据分散管理,无法统一应用。尽管国土资源部门积累了海量的基础数据,但由于数据分散在各单位,数据标准不统一,缺乏数据共享机制,影响了数据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共享应用。

3.资金投入分散,综合效益不高。信息化建设资金主要以项目形式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信息化的发展。但不同的业务部门根据需求立项后,由不同的单位承建,相互之间缺乏协调,自成体系,独立运行。项目完成后缺乏运行维护经费,致使一些信息化建设项目没有很好的应用起来,升值无法使用。

4.缺乏统一开发应用技术环境,标准执行不严。有些部门未按照全省统一的技术标准建设业务系统和数据库,造成系统之间不能协调运转、数据难以共享。

1.5项目目标

“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建设总体部署和厅党组的要求,整合信息资源,构筑以科技信息于段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全业务、全流程网上运行和监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高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效能和社会化服

务水平,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步入全国先进行列。

“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构建环境,建立“一张图”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集成相关数据和应用,建立集信息采集与动态监测、信息对比核查、信息综合分析研究功能于一体的监管平台,使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土地“批、供、用、补、查”、土地登记、地价监测,以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年检、资质、地质资料汇交、矿山环境、矿山土地复垦、地质灾害监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等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管理体系,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深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防腐体系,优化社会服务,树立国土资源系统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新形象。

1.6项目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

1、建立XX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开展“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和应用服务建设。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按照国土资源部统一标准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等,构建科学合理的数据框架、服务框架和运行环境。开发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展全省“一张图”的应用服务。

2、完善行政审批应用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厅机关电子政务建没,主要包括电子政务市批项目业务图形数据完善及开发,整合提升现有行政审批系统。

3、健全业务管理应用系统。深入开展国土资源业务梳理和需求调研,健全完善各类业务管理,为实现省、市、县国土资源管理全业务网上运行奠定基础。

4、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整合相关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建立贯穿国土资源管理业务、覆盖管理各环节的综合监管系统,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监督管理水平。

5、升级改造网络基础环境。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健全完善覆盖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业务部门的网络体系;做好中央机房及监控指挥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

6、建立健全安全保密体系。按照国家关于安全保密的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要求,建立完善安全保密规章制度和技术措施,建立异地灾备中心。

7、建立健全标准规范。要严格遵循国家和国土资源部已有标准,针对“一张图”工程建设的需要,面向数据资源整合、加工处理和业务系统及安全系统建设等,制定相关实施细则。

1.7项目建设必要性

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的重点任务是开展全省土地资源“一张图”的建设,形成核心数据库,他是夯实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及时和加速发展的引擎。以宏观层面来看,全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是为了满足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资源监管、形

势分析、辅助决策支持和社会化信息服务提供数据支撑所必须的政策、机制、数据及其管理、技术标准、应用和服务的总和。从微观层而来看,它是实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汇交、存储、处理、应用、分析、挖掘和安全备份等管理和服务的数据集成环境。因此,国土资源“一张图”时面向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目标,基于同样基础地理空间参考,对土地、矿产、基础地质和地质环境等各类国土资源专业信息的综合集成和展示,是全国展示国土资源状况的“电子沙盘”。

目前,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厅党组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数据资源的不断积累、技术的日益创新、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和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这些都为“一张图”建设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但是,我门也清楚地认识到,“一张图”建设将是一项长期、巨大和复杂的信息工程。除了政策、机制和管理等因素外,在技术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的总体机构包括数据构架、服务构架、运行环境和政策构架。数据构架,核心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以及数据整理、建库的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等,它是“一张图”建设的核心内容。核心数据库是从各类专业数据库中经过抽取、转换盒加载(ETL)过程形成的综合数据库,以及利用利用数据调用接口方式或WEB Service方式提供的综合数据服务。为此,需要开展数据资源规划和整合,理清形成核心数据库所需的数据源,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数据加工、整理、入库,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发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进行高效管理。据初步调研和统计,目前纳入核心数据库的数据来源有十几个数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

南长街区无锡 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方案(草案)智慧传递文化便捷提升活力 无锡上铉文化方案策划/无锡登极科技技术支持

项目概述章第1项目背景 1.1.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提出的智慧旅游平台(SMART TOUR PLATFORM,以下简称STP)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南长街旅游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STP在技术上立足于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实现在目标人群中实现主动感知南长街旅游资源、商业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各种信息互动,方便景区管理者、商业单位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对流,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南长街景区更加优质的服务。STP有以下4个特点: 1.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公共设施、商业单位物联成网,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2.充分整合——实现全区景点、商业单位、交通等资源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多渠道系统接入(如二维码、3G系统等),完成STP的多元性整合。 3.协同运作——基于STP,实现南长街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本区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4.创新技术——我们采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3G、及智能互动技术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南长街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系统设计依据 1.2.《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详细

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方案 第一章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 旅游集散中心狭义上是以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形式存在的、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产品的组织实体。同时, 旅游集散中心又是整合旅游资源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一个旅游资源整合系统和 1.1.游客集散服务功能 对于外地来京的游客,先在中心汇集,就地换乘旅游专线后再去

往旅游目的地。 对于本地出京游客,则提供一个休整的集中地。 对于本地居民,则是“食住行游娱购”齐备的休闲地。 1.2.旅游中介服务功能 交通、旅行社、景点景区、宾馆饭店等服务部门可以在集散中心设立派驻机构, 通过这一中介环节, 为游客提供导游指南、代售景点门票、办理住宿登记等“一条龙”服务。 而集散中心的线下服务网点包括集散站和集散点。其中集散点将延伸到所有的交通枢纽、大型商业场所、大型社区以及各大停车场区。 1.3.旅游活动组织功能 旅游集散中心还是自助旅游活动的组织方,提供带团自驾游等多种灵活的自助旅游活动,吸引兴趣相同的游客,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和旅游常识。

拟建立汽车营地,为房车或其他车辆及人员提供休息、娱乐及服务的场所,营地包括房车停车场、帐篷露营场、木屋式营地、大型房车营地、商务中心、会议中心等等。 1.4.区域交通枢纽功能 1、建设“灰线”观光巴士系统。面向市旅游,连接各大景点的循环线双层旅游观光BUS,实行“时限票价、无次数限制”。 2、建设电瓶车运营系统。电瓶车系统与“灰线”BUS、自行车一起,构造起绿色交通立体网络,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游客和居民娱乐、健身、购物的交通需求。 电瓶车除作为交通工具外,还将通过视频、音频向乘客传播旅游;通过车载终端,实现乘客诱导、消费预约等贴身旅游服务; 电瓶车系统建设中,还将建设电瓶车运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时指挥调度,监测电瓶车车运行轨迹; 3、旅游交通诱导。定期发布旅游热点、景点客流情况、周边路况、并根据路况为驾车游客选择最佳路径。 4、停车场管理调度。对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停车场进行统一调度,

智慧环卫建设方案

智慧环卫建设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环卫由最早的肩挑手抗到如今可以简单的分成如下几个历程; 第一阶段:实现作业机械化;从“劳动力密集型”转为“机械设备密集型”。 第二阶段:实现运营市场化;从“政府职能”转为“企业化运作”,制定标准和监督检查成为工作重心,引入企业化的绩效考核; 第三阶段:实现城乡一体化;作业任务加重,管理任务和投入增加,需要新的管理手段,解放、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第四阶段:随着人民对环境卫生较高需求,促使管理走向精细化,同时提高了管理的复杂度和难度。 智慧环卫建设意义 根据环卫的发展历程第四阶段内提出的环卫管理走向精细化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管理难度,同时面对如今环卫资源发展的瓶颈,就需要提高执行效率,提升环卫垃圾处理能力。

智慧环卫建设目的 智慧环卫建设的目的就是针对城市环境卫生部门日常工作和业务的特点,对业务的相关数据实现自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为管理部门提供空间与非空间的信息服务,使环境卫生的各个主体的各项活动和行为将能够在网络化的数字空间中合理、高效、有序地进行; 使繁杂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变的条理化、精细化,能够更快捷有效地处理各类常规及突发事件,使城市环境卫生各项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规范。从而提高生产作业数据监察督办能力以及提高安全生产防范能力;

智慧环卫架构设计 设计约束原则 1.经济性: 系统在保证性能强大、先进的同时应考虑经济性,保护原有投资,充分利用成华区政务现有信息化成果,选用具有最佳性价比的产品。 2.可靠性: 系统总体设计必须將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确保系统可靠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 3.完备性: 系统总体设计需要保证系统功能和人口信息数据的齐全、完备,不可遗漏。 4.标准化: 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国际、国内和成都市既定标准,尽量杜绝私有协议、标准,保证系统后期扩展、升级的便利性。 5.可扩充性: 任何信息系统需要按照业务开展的需要不断调整、演变,系统设计应充分采用模块化、组件化设计,便于系统后期的改进与扩充。

智慧医疗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医疗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1

目录 系统总体设计 (3) 设计目标 (3) 设计思路 (5) 总体结构设计 (7) 逻辑架构 (7) 物理架构 (7) 方案特点 (10) 高清技术的应用 (10) 高效编码技术的应用 (10) 智能技术的应用 (10) 高效的存储方案 (10) 系统扩展性、兼容性行强 (11) 系统集成及开放性好 (11) 多系统应急联动指挥 (11) 智慧医疗综合监管平台 (13) 平台设计概述 (13)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15) 平台整体架构 (15) 功能模块构成 (16) 核心管理模块 (18) 服务功能模块 (19) 扩展功能模块 (22) 定制集成服务 (23) 集成接口 (24) 客户端 (24) 平台子系统功能 (25) 1

视频监控子系统功能 (25) 报警管理子系统功能 (33) 车辆管理子系统功能 (35) 大屏控制子系统 (40) 综合查询子系统 (43) 应用维护子系统 (44) 地理信息子系统 (54) 智能巡检系统 (57) 平台对接设计 (60) 接入第三方设备 (60) 与其他业务平台对接 (63) 成功案例 (6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66)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67) 2

系统总体设计 设计目标 医院综合安防系统采用高清视频监控、智能图像分析、车牌识别、RFID/NFC与报警管理等技术,实现整个院区的综合监管,实现全网调度、管理及智能化应用,为用户提供一套“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高集成”的安防综合监管系统,满足用户在综合安防业务应用中日益迫切的需求。 本方案立足于建成统一的中心管理平台。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全网统一的安防资源管理,对视频监控、车辆管理、门禁管理、报警管理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远程参数配置与远程控制等;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全网统一的用户和权限管理,满足系统多用户的监控、管理需求。本方案通过对院区进出人员、车辆、突发事件和规章制度的监管,实现医院院区安防业务的全方位“四维一体”安全管控。具体表现在: ?管人员:对凡是进出院区的人员进行录像记录和权限管理,通过高清的视频监控,结合人脸识别、门禁管理、电梯层控等系统,对院区内所有的重要公共区域中的所有人员的出行进行全面的合理的监督管理,做到“进出划分权限,出入视频留影,事件有据可查”。 ?管车辆:对凡是进出院区的车辆进行抓拍记录和收费管理, 3

旅游信息化平台方案设计

旅游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1、总体需求 ◆支持政府部门办公和管理 ?满足相关政府部门推动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的行政办公需 求、行政管理;各类信息方便查询、统计,并逐步提供多维分 析和决策支持。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景区) ?服务于旅游目的地的基本需求是逐步实现整合营销、整合服 务、统一管理,消费者可以通过先进的目的地营销平台,在获 得相关旅游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旅游产品信息、服 务信息和配套资源的情况;旅游企业和主管部门可实现整合营 销、服务和管理。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渐达到在需要的时候、在任何 时间和地点均能获得相关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都能查到相应的旅游信息,能够预定相 应的旅游产品和享受旅游信息服务。通过呼叫中心、在线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基于网络的现代化信息沟通交流手段,使用多

种客户端和信息终端,均能获得所需要的相应旅游信息和服 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门户网站,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吃住行 游购娱的信息和服务。 ?通过相关旅游信息化平台,可随时随地方便地与相关部门、单 位进行交流、沟通和获得及时地信息反馈。 ◆服务于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 ?可通过平台方便地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和运营; ?可方便地享受旅游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服务; ?可通过平台进行高效、有序的管理和信息沟通、交流; ?可方便地获取和应用平台提供的全面的经营、管理、市场信息 和数据,以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可方便地获得平台提供的电子商务服务,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更好地与行业合作伙伴密切配合,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2、系统初步设计 旅游信息平台是集食、宿、行、游、购、娱旅游相关产品管理、诚信认证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管理系统,提供游客最全面、最权威的旅游信息查询与旅游产品订购服务。 旅游信息化的落实将从构件化与集成化的角度出发进行体系整合,采用先进的技术架构和构件化的建设模式,应用功能的实现在一体化应用支撑平台的基础上完成;各类应用利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管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

目录 1简介............................................................... 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 2.1简介............................................................ 2.2系统架构........................................................ 2.3系统特点........................................................ 3环境数据中心....................................................... 3.1环境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3.2水资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4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4.1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4.2大气复合污染(灰霾)监测解决方案................................ 4.3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系统解决方案.................................. 4.4水质重金属污染源监测解决方案.................................... 4.5固体废物监管解决方案............................................ 5环境预警预报系统................................................... 5.1大气环境预警预报系统解决方案.................................... 6环保应急管理系统................................................... 6.1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7成功案例........................................................... 7.1LIMS实验室管理平台............................................. 7.2长株潭大气污染管理平台.......................................... 7.3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综合管理系统............................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智慧旅游平台解决方案-D

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智慧旅游平台解决方案

第1 章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 装备改造和提升旅游业,正在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型科学技术不仅创造出大量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需求,引导新的旅游消费,还将极大地推动服务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我们提出的智慧旅游平台(SMARTOUR PLATFOR,M以下简称STP)是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推动某某旅游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将促进 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兼容,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经营方式和旅游管理方式,将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发展,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STP 在技术上立足于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 或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实现在目标人群中实现主动感知某某旅游资源、商业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实现各种信息互动,方便景区管理者、商业单位和旅游 者之间的信息对流,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某某景区更加优质的服务。STP有以下 4 个特点: 1. 全面物联——智能传感设备将旅游景点、文物古迹、公共设施、商业单位物联成网,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

2. 充分整合——实现全区景点、商业单位、交通等资源物联网与 互联网系统完全连接和融合,将数据整合为旅游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多渠道系统接入(如二维码、3G 系统等),完成STP的多元性整合。 3. 协同运作——基于STP,实现某某区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关 键系统和谐高效地协作,达成本区旅游系统运行的最佳状态。 4. 创新技术——我们采用目前先进的云计算、3G、及智能互动技术设施之上进行科技、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为某某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2. 系统设计依据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 《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智慧环保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 智慧环保采用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传感设备应用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中,通过“环保云”技术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同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以更加精细和智能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概括的讲,智慧环保包括“感、传、用”三大部分。 感:利用任何可以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的设备、系统或流程,实现对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辐射等环境因素的“更透彻的感知”; 传:利用环保专网、运营商网络,结合3G/4G、卫星通讯等技术,将个人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存储的环境信息进行交互和共享,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用:以云计算、虚拟化、空间地理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手段,整合和分析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的环境信息,实现海量存储、实时处理、深度挖掘和模型分析,同时建立面向对象的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服务门户,为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辐射管理等业务提供“更深入的智能化和更智慧的决策”。 智慧环保平台TOP图:

智慧环保关系TOP图

智慧环保功用TOP图 通过以上TOP图,智慧环保平台是由前端设备、数据中心、后端平台三大部分组成,从而可达到以下几个功能特点: 1.数据实时上传: 通过前端的环境监测设备,实时收集数据,以直观数值进行上传,上传过程中无法人为修改数据,无法作假。 2.数据统一存储: 所有数据上传到市级数据中心进行存储、管理,数据各级互联互

通,以一厂一档管理以排污申报数据为基础,结合其它相关数据建立实时、完整的污染源档案,具体包含污染源的基本信息、属性信息、排放口信息、污染治理设施信息等相关数据信息,可动态关联环境管理数据库中的其它相关外部数据库。 3.数据实时分析报警: 数据中心对所有上传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现不达标或超标的数据进行报警并推送现场实时画面和数据。 4.工作实时调度: 发现异常情况,在高级、县级调度中心报警,市级下达工作任务及指标至县级调度中心,根据任务情况、车辆位置及行进轨迹、人员位置等信息进行综合调度,完成各类执法管理任务。

行政事业单位综合办公管理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党政事业单位综合办公管理平台》 建设方案 一、方案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微机及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党政事业单位综合办公管理平台》是实现单位部各个部门之间以及外部之间办公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流动与共享,实现科学决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系统。它的总体目标是:“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一个覆盖多部门的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政府与其他专用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政府行政办公信息网络,为领导决策和办公提供服务,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 二、《党政事业单位综合办公管理平台》应用特征 建成的《党政事业单位综合办公管理平台台》与一般意义上的事务处理系统以及其他通用办公系统相比具有以下应用特征: 1、工作流程的处理环节分布在党政事业单位各个职能部门中,需要部门之间的协作才可以完成; 2、工作流程可以跨越多级、多个部门; 3、系统各部分联系紧密,各部门工作流程交叉联接; 4、工作流程有一定的规性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5、公文处理安全性要求高; 6、系统横向覆盖政府职能部门,纵向连通这些单位有较频繁的信息交互,系统用户分布广、层次多。

三、《党政事业单位综合办公管理平台》设计思想 1、先进性与发展性原则 本方案采用当代最新技术,建立一种开放的现代管理和办公环境,它以TCP/IP、广域网互连、路由、防火墙和网络管理技术为核心,全面基于Microsoft技术平台,采用B/S架构,结合XML、Web service技术,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和发展性。 2、实用性原则 本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机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特点和结构,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采用有限的投资,实现楼局域网现有要求,并为将来与各市、县组成广域网,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的多媒体传输,提供IP 及Internet服务,网络会议等预留接口并提供较高的系统扩充性和升级性。 3、标准化原则 本方案在软件开发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设计规进行。采用开放技术、支持标准协议,保护已有的设备投资、提高设备的互操作性。 4、可维护性原则 本网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应尽量做到简单易行。系统运行后,维护工作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本设计充分考虑维护工作的需要,设计通用化、模块化,并提供充分的培训,大减少了维护工作量,降低了维护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5、整体性保障原则 “党政事业单位综合办公管理平台”是建立党政事业单位的数字神经系统,各级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本系统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它与各个业务管理子系统的数据接口,充分利用原有系统,保护原有投资。 6、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原则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办公业务扩展升级和组织机构扩充,采取积木式结构设计,使系统容易扩展和升级。系统具有灵活的扩充能力,模块扩

智慧环保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背景及意义 (4) 二、目标与内容 (4) 2.1. 项目目标 (4) 2.2主要研发内容 (5) 三、思路与方法 (6) 3.1总体技术路线 (6) 3.1.1业务系统的分析 (6) 3.1.2 云存储平台搭建 (7) 3.1.3传感器数据分析与处理 (7) 3.2 总体技术架构 (7) 四、进度安排 (8) 五、成果及效益 (10) 六、PM2.5云监测系统前端方案 (11) 6.1.概述 (11) 6.61.1背景 (11) 6.1.2意义 (11) 6.2.设计 (12) 6.2.1 系统架构 (12) 6.2.2 传感器 (15) 6.2.3 计算 (17)

6.2.4 采集部分 (19) 6.2.5 通信部分 (20) 6.2.6 电源部分 (21) 6.3.特点 (22) 七、PM2.5云监测系统后端方案 (24) 7.1. 概述 (24) 1.1背景 (24) 1.2意义 (25) 7.2. 设计 (26) 7.2.1 系统架构 (26) 7.2.2系统可靠性与扩展性 (28) 7.3.特点 (31)

一、背景及意义 目前环保局已经拥有包括“阳光政务系统”、“12369 投诉系统”、“排污申报收费系统”、“污染应急指挥控制系统”、“机动车排气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危险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核与辐射管理系统”在内的多套业务系统,可进行业务审批、意见收集、任务指派、排污申报与收费等各项业务功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这些系统各自为政,数据无法有效共享与集成,导致同类数据在不同系统中存在冗余和不一致问题,同时这些系统间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导致数据保存不规范、不完整。 这些数据的冗余、不一致和缺失使得在日常业务工作中,虽然各系统能发挥自己的做用,处理各自业务功能,但各系统中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融合,不能支持全局的数据应用、处理和分析功能,导致出现明明有数据可是却无法找到,无法使用的局面。 通过本次项目研究,一方面利用信息网格技术,动态集成现有系统的业务数据,打破各系统间隔阂,解决环保局范围内各系统的数据集成问题,实现全局范围的数据共享、分析与使用。另一方面,利用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打造一个具有高容量、高可维护性、高性价比、高容错的云平台,支撑海量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二、目标与内容 2.1. 项目目标 本次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建立一个集成环保局范围内各在用系统的平台,该平台集成各种环保相关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数据、用户投诉数据,以及来至传感器的各种声、光、气、水、温数据。该

智慧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系统集成建设方案

【智慧国土】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大数据平台 设 计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7) 1.1 背景 (7) 1.2 项目依据 (12) 1.3 建设原则 (13) 1.4 现状与差距 (14) 1.5 项目目标 (17) 1.6 项目内容 (18) 1.7 项目建设必要性 (19) 1.7.1 增强国土资源信息掌控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的需要 (22) 1.7.2 提升行政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23) 1.7.3 有利于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24) 1.7.4 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 (24) 1.7.5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的需要 (24) 1.7.6 提升XX省地灾监测与防治水平的需要 (25) 1.8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26) 第2章总体设计 (27) 2.1 总体框架 (27) 2.1.1 “一张图” (29) 2.1.2 综合监管平台 (39) 2.2 设计原则 (40) 2.2.1 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 (40) 2.2.2 创新性与先进性原则 (41) 2.2.3 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41) 2.2.4 开放性与合作性原则 (41) 2.2.5 易用性与完整性原则 (42) 2.2.6 统一化与一体化原则 (42) 2.2.7 安全性与稳定性原则 (43) 2.2.8 整体性与渐进性原则 (43) 2.3 技术路线 (43) 2.4 技术特色 (45) 2.4.1 统一GIS平台 (45) 2.4.2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47) 2.4.3 基于共相式GIS的国土GIS应用 (50) 2.4.4 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系统体系架构 (52) 2.4.5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流程性业务处理 (55) 2.4.6 增强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决策应用 (57) 2.4.7 可视化综合监管模式 (58) 2.4.8 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 (58) 2.4.9 通过ESB实现服务的集成 (59) 2.4.10 构建全省国土GIS云雏形 (60) 2.4.11 采用插件技术便于集成和扩展 (60) 第3章建设内容 (62)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智慧环保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建设方案 138

目录 智慧环保云方案 (5) 一、背景及意义 (5) 二、目标与内容 (6) 2.1项目目标 (6) 2.2主要研发内容 (6) 三、思路与方法 (7) 3.1总体技术路线 (7) 3.1.1业务系统的分析 (8) 3.1.2云存储平台搭建 (9) 3.1.3传感器数据分析与处理 (9) 3.2总体技术架构 (9) 四、进度安排 (11) 五、成果及效益 (12) PM2.5云监测系统前端方案 (13) 1.概述 (13) 1.1背景 (13) 1.2意义 (14) 2.设计 (15) 2.1系统架构 (15) 238

2.1.1总体架构 (15) 2.1.2部署方式 (17) 2.2传感器 (18) 2.3计算 (20) 2.4采集部分 (22) 2.5通信部分 (23) 2.6电源部分 (24) 2.6.1锂电池供电 (24) 2.6.2太阳能供电 (25) 3.特点 (26) PM2.5云监测系统后端方案 (28) 1.概述 (28) 1.1背景 (28) 1.2意义 (30) 2.设计 (31) 2.1系统架构 (31) 2.1.1总体架构 (31) 2.1.2系统架构功能 (32) 2.2系统可靠性与扩展性 (33) 2.2.1系统扩展性 (33) 338

2.2.2系统可靠性 (34) 2.2.3数据查询与统计分析子系统 (35) 3.特点 (37) 438

智慧环保云方案 一、背景及意义 目前环保局已经拥有包括“阳光政务系统”、“12369投诉系统”、“排污申报收费系统”、“污染应急指挥控制系统”、“机动车排气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危险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核与辐射管理系统”在内的多套业务系统,可进行业务审批、意见收集、任务指派、排污申报与收费等各项业务功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这些系统各自为政,数据无法有效共享与集成,导致同类数据在不同系统中存在冗余和不一致问题,同时这些系统间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模式,导致数据保存不规范、不完整。 这些数据的冗余、不一致和缺失使得在日常业务工作中,虽然各系统能发挥自己的做用,处理各自业务功能,但各系统中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融合,不能支持全局的数据应用、处理和分析功能,导致出现明明有数据可是却无法找到,无法使用的局面。 通过本次项目研究,一方面利用信息网格技术,动态集成现有系统的业务数据,打破各系统间隔阂,解决环保局范围内各系统的数据集成问题,实现全局范围的数据共享、分析与使用。另一方面,利用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打造一个具有高容量、高可维护性、高性价比、高容错的云平台,支撑海量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538

旅游建设方案(20201114150606)

XX旅游建设方案 xx旅游系统是紧紧围绕“ xxxX勺建设而提出的应用系统系统建设,借助于数 据挖掘、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实现xx旅游业XX、快速发展,着重 立足于以游客为中心”的多部门协作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 应用系统。通过对XX旅游业的总体分析,对xx旅游系统的建设我们将着重从以下 体系的建设实现XX旅游系统的总体应用。 综合信息采集体系 XX旅游系统的建设首先是以游客为中心的应用系统的建设,所有的应用服务首先都是以游客信息的获取为基础,而后才能借助相应的信息手段,实现对游客的一 对一沟通。因此,我们系统的建设重点将以游客会员制为基础的综合信息管理平 台。对于如何保证让游客方便快捷的成为系统会员,并且能满足对所有游客的服务 需求。我们将重点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让游客知晓我们的系统,提供通过多种方式和 渠道方便用户注册成为我们系统的会员,享受我们的服务。 通过对游客人群的综合划分,一般游客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即团队游客和自由散客。对于团队游客,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强制旅行社录入游客信息,在录入游客信息的时候默认为其开通会员信息,并将开通信息以短信或彩信的形式推送给用户,让用户知晓该信息,或者直接通过旅行社派发游客卡,让游客可以在XX 便捷的享受刷卡”服务,通过刷卡及时定位游客的信息,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对于自由散客由于其流动性强,旅行的时间和路线也较为不规律,从而让我们很难获取该用户的信息,让其成为系统会员。因此,对于这部分的游客我们重点通过网站和车站、景点、游客咨询中心建立信息采集系统。互联网上可以让用户直接享受预定服务,并配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用户实行预约旅游” 一方面便于我们收集用户资料,另一方面为景点分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在车站或景点等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我们可以建立咨询服务点,在游客进行相关咨询的时候由人工进行宣传或代为注册成为系统用户,并向其发放旅行服务卡,使其成为系统会员,从而满足我们对其服务需求。 多级应用体系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对于游客的综合服务管理当前已经不再局限在某一集体或职能部门之内。因此,如何对游客进行标准的、统一的服务将是建立本系统的主要

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 为确保放管服改革系列举措在我市落地生根,以信息化手段支撑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工作开展,根据《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大政发〔2016〕45号)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大政发〔2017〕25号)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持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强化监管手段,以科学有效地“管”促进更大力度地“放”,以信息化平台保障事中事后监管衔接有序、部门协同、信息共享、科学有效,为实施市场主体综合监管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对标上海、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平台建设经验,2017年底前,根据政府部门监管职责,编制市场主体监管职责目录,并实施动态管理;建设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一期)工商地方建设部分(大连市)(以下简称法人库),为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法人基础

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服务。2018年底前,在法人库的基础上,建成大连市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以下简称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开展“双随机”监管抽查。2020年底前,在共享交换平台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市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市12345网络热线诉求平台、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已有资源,初步建成大连市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以下简称综合监管平台),逐步构建起市、区市县(先导区)两级事中事后综合监管体系,形成“覆盖全市、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系统。推动部门联动和联合惩戒,增强监管合力,提升综合监管水平。 三、功能定位 综合监管平台是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实施协同监管的应用平台,政府各部门可依托该平台开展相关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并实现涉企信息在市场主体名下的归集,通过信息有序共享和应用,为实施市场主体综合监管奠定基础。综合监管平台是法人库的重要应用,是市一体化政务服务综合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与法人库的关系 法人库是基于省工商局回传的市场主体数据,归集全市各级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形成的数据库。法人库

1智慧环保行业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行业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实施环境保护,需要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环境保护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其中,及时发现污染苗头和捕捉污染源,是有效实施环保监测的重要环节;而迅速、准确地反映污染状况,是正确判断和处置污染事件的关键,特别是突发重大污染事件发生时,往往需要远程调度和及时协调社会各方面应急力量,统一指挥领导,快速反应,更加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到前方现场信息,并传递给环保指挥机构作为分析决策的依据,以便于及时做出合理的指挥调度。 系统目标 通过建设环保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对各个环保检测点视频的集中监视和控制,同时建设集中录像系统,实现对前端视频数据的集中录像,便于取证和查询。本系统将和环保在线检测系统数据库实现互通和连动,提高系统应用效率。 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主要采用数字视频技术,同时结合多种网络技术构架整个系统。数字监控系统适应范围较广,可利用各种数据通信网络如:通用的IP网络、SDH、DDN、ISDN、El、XDSL、ATM和无线网络等。在数字监控方式下,采用视频服务器将前端视频等以H.264或MPEG-4格式压缩构,再通过宽带网络平台(10M 或100M )传输数据,最终通过监控中心的数字存储设备、支撑软件等构成一个数字视频监控的大平台,为最上层的应用提供服务。该平台支持分布式结构、支持并发访问,采用全数字化处理,整个系统达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是本系统的基本建设架构。 在各个环保检测点安装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实现视频数据的压缩和网络传输,数据通过自建或租用网络(在一些网络难以达到的区域,可采用无线方式)传送到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配置数字化的大屏幕服务器,实现对视频数据的解压缩和显示,也可在相关的部门例如污控处和信息中心等工作人员的计算机上安装相关监控软件实现视频监控。 图像监控 1.系统兼容MPEG-4及H.264图像压缩标准,可根据视频数据流自动进行标准适应。 2.和环保数据库紧密结合,用户在监控实时图像的同时可获得现有检测点的信息,检测数据直接在视频上叠 3.系统兼容G.711、G.723等多种音频压缩格式,音视频有较好的同步效果。

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方案

旅游门户网站建设方案 前言 旅游借助互联网,能够解决传统旅游业不能解决的适应游客行、吃、住、游、玩一体化的需求;同时还由于旅游也作为一个整体的商业生态链,涉及到旅行服务机构、酒店、景区、交通等等,利用互联网可以将这些环节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可以大大提高服务的水平和业务的来源。 一方面,互联网为传统旅游业提供新的机遇及提高服务水平和运作水平的手段,另一方面,大多数没有开展网上业务的中小旅行社则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商务流程设计方面,我们遵循以客户为导向的理论,紧密围绕将旅游网站建设成为客户服务和信息咨询平台、销售平台、营销平台这三个出发点。 第一部分:网站主要介绍 一、网站定位 网站属性:旅游行业门户网站 实现目标:专业大型、中型旅游网站。网站具有旅游信息咨询交流版块、旅游B2C商务预订版块、旅游B2B电子商务交易版块或偏重其一,成为北京及周边最好的旅游网站之一。 具体而言就是:

1、对旅游信息进行及时的宣传,特别是旅游发展的最新信息和动向。 2、通过订门票、订酒店、订线路、销售景区商品为旅客提供完善的网上服务。 3、为旅客提供旅游服务及沟通平台。 4、建立完善的服务跟踪体系,及时了解旅客的意见及建议。 二、建站原则 1、以目的地为核心 旅游资讯网站以目的地为核心的原则进行信息组织。信息内容的组织、网站的设计、信息的表现形式等都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 2、以游客为中心 网站遵循以游客为中心的原则建设,信息的提供根据游客的需求制定。把游客放在服务对象的第一位,所有信息内容都以游客的需求为第一需要。要做到条理清晰、能够让游客快速查找到需要的信息。 3、旅游描述的专业化 在组织旅游信息内容时,涉及到旅游专业词汇时,要使用行业内的标准词语,使旅游信息更加规范化,专业化,从而提高信息查询的便捷性。 4、检索的便捷化 网站的信息之间、功能之间必须体现关联性。要做到信息要素之间的关联。信息内容的检索要便捷,让游客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5、增强游客互动性

×××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大学 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参考方案】

版本历史 版权声明和保密须知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Copyright ? 2012×××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目录 第一章概述 (7) 1.项目目标 (7) 2.设计原则 (8) 第二章×××大学运维体系建设方案 (10) 1.×××大学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思路 (10) 2.×××大学运维管理体系建设原则 (10) 3.×××大学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方法 (11) 3.1.以运维所服务客户的需求为导向 (13) 3.2.以运维团队日常业务场景为中心 (15) 3.3.以七位一体流程可执行性为基础 (16) 3.4.基于落地执行的流程表单化设计 (18) 3.5.关注推进障碍的分阶段推进方式 (19) 4.×××大学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流程 (21) 4.1.项目启动规划 (21) 4.2.宣贯和认知培训 (24) 4.3.现状评估 (26) 4.4.体系和流程设计 (29) 4.5.体系试运行阶段 (51) 4.6.认证 (53) 第三章×××大学IT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56) 1.1.方案架构 (56) 1.1.1.总体架构 (56) 1.1.2.软件实现 (58) 1.1.3.系统接口 (59) 1.1.4.架构特点 (60) 1.2.统一门户子系统 (61) 1.2.1.信息主管领导内容展示 (62) 1.2.2.运维人员内容展现 (62) 1.2.3.一般用户内容展现 (62) 1.3.IT运行监控子系统 (63) 1.3.1.基础平台功能 (63) 1.3.2.网络设备管理 (65) 1.3.3.服务器监控管理 (68) 1.3.4.存储监控管理 (70) 1.3.5.数据库监控管理 (71) 1.3.6.中间件监控管理 (71) 1.3.7.web与应用监控管理 (73) 1.3.8.虚拟化监控管理 (73) 1.3.9.IP地址管理管理 (74) 1.3.10.信息点管理 (76)

智慧环卫建设方案

智慧环卫建设方案环卫发展历程 环卫由最早的肩挑手抗到如今可以简单的分成如下几个历程; 第一阶段:实现作业机械化;从“劳动力密集型”转为“机械设备密集型”。 第二阶段:实现运营市场化;从“政府职能”转为“企业化运作”,制定标准和监督检查成为工作重心,引入企业化的绩效考核; 第三阶段:实现城乡一体化;作业任务加重,管理任务和投入增加,需要新的管理手段,解放、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第四阶段:随着人民对环境卫生较高需求,促使管理走向精细化,同时提高了管理的复杂度和难度。 智慧环卫建设意义 根据环卫的发展历程第四阶段提出的环卫管理走向精细化就必须提高管理水平,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管理难度,同时面对如今环卫资源发展的瓶颈,就需要提高执行效率,提升环卫垃圾处理能力。

智慧环卫建设目的 智慧环卫建设的目的就是针对城市环境卫生部门日常工作和业务的特点,对业务的相关数据实现自动化、规化、标准化的管理,为管理部门提供空间与非空间的信息服务,使环境卫生的各个主体的各项活动和行为将能够在网络化的数字空间中合理、高效、有序地进行; 使繁杂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变的条理化、精细化,能够更快捷有效地处理各类常规及突发事件,使城市环境卫生各项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规。从而提高生产作业数据监察督办能力以及提高安全生产防能力;

智慧环卫架构设计 设计约束原则 1.经济性: 系统在保证性能强大、先进的同时应考虑经济性,保护原有投资,充分利用成华区政务现有信息化成果,选用具有最佳性价比的产品。 2.可靠性: 系统总体设计必须將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确保系统可靠运行的相关保障措施。 3.完备性: 系统总体设计需要保证系统功能和人口信息数据的齐全、完备,不可遗漏。 4.标准化: 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国际、国和市既定标准,尽量杜绝私有协议、标准,保证系统后期扩展、升级的便利性。 5.可扩充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