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浙江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docx

浙江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docx

浙江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docx
浙江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docx

浙江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下面是某中学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提出的目标图,其中画圈的是最先需要培养

的素质。请就其中社会参与方面的要求写一段文字说明,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

过 100 字。

【答案】从社会参与角度看,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有责任担当意识,又要有实践创新能力。

责任担当先要从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做起,再延续到国际理解;而实践创新则要培养劳动意

识、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的能力。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这

类题目解答时用语一定要简洁、连贯、准确。做题时注意图片中的“全面发展的人”“其中画圈的是最先需要培养的素质”,以及圆中文字等要素。

故答案为:从社会参与角度看,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有责任担当意识,又要有实践创新能力。

责任担当先要从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做起,再延续到国际理解;而实践创新则要培养劳动

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的能力。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

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

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2.下面是将要在山西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会徽“山河”,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汉字及英文单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

顺,不超过 120 字。

【答案】构图要素:“山西”书法字形,跑道(泳道)。寓意:跑道(泳道)表达了运动

拼搏的内涵。书法字形点明了举办的地点;会徽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行

山和吕梁山,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 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解析】【分析】本题徽标是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会徽“山河”,举办地是山西,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由举办地是山西,可分析出整体构图是“山西”的书法变体,点明了举办的地点;由“山河”可分析出在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行山和吕梁山,

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由“青年运动会”可分析出“跑道”的要素,表达了运动拼搏的内涵;由“会徽整体使用五环色彩”,可分析出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故答案为:构图要素:“山西”书法字形,跑道(泳道)。寓意:跑道(泳道)表达了运

动拼搏的内涵。书法字形点明了举办的地点;会徽上下部分呈现出山峦的形态,分别代表太

行山和吕梁山,横的线条代表穿流而过的汾河, 体现出山西“表里山河”的特点。五环色彩的使用,融入奥林匹克体育精神,也象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文转换的能力。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

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

结变化的规律。

3.下面是淘宝购物过程示意图示,请把这个图示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语言连贯,不超过 l00 个字。

【答案】买家登录淘宝网页,选中所要购买的宝贝,拍单给商家,同时付款给支付平台暂

存。商家接单发货,物流运送派件,买家收货后确认付款,平台付款给商家,买家对这次购

物进行评价,商家对评价作出回应。

【解析】【分析】本题的陈述对象是“淘宝购物的过程”,涉及到买家和商家,属于买家的

信息有:登录、选中宝贝、拍单、付款、收件、确认付款、评价;商家的信息有:收款、发货、

物流、派件。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即可。

故答案为:买家登录淘宝网页,选中所要购买的宝贝,拍单给商家,同时付款给支付平台

暂存。商家接单发货,物流运送派件,买家收货后确认付款,平台付款给商家,买家对这

次购物进行评价,商家对评价作出回应。

【点评】考核图文转换。审清题干,勾画要点,明确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流程图。然后解读

图表,确定起点和层次包含关系。注意看清箭头的方向和每一个方框或者圆圈里的内容,

不能遗漏。再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用合适的关联词进行连缀。注意表述准确连贯完整,

检查字数。

4.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要。下面是“ofo和摩拜单车月度和日均活跃用户对比”图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出统计结论(不出現具体数据),不超过100 字。

【答案】两家的活跃用户都是从2016 年 8 月起开始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摩拜单车新进入

北京、深圳和成都后当月的日均活跃用户增长非常明显。ofo 在 10月走出校园之后增长加

快,但是增速慢于摩拜单车。

【解析】【分析】概括本题的思路是先从整体上比较两家的异同,本图表要注意的有效信

息有:红线代表“ofo,”绿线代表“摩拜单车”,横坐标表示月度和纵坐标表示日均活跃用户

数,然后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从图表中的数据看,ofo的活跃用户从 2016 年

8 月的 1.06万户到 9月增长到6. 97 万户,摩拜单车的活跃用户从2016 年 8 月的11. 24 万户到9 月增长到 30. 34万户,两家都是从8 月份之后增长快速;然后再分别比

较两家的日均活跃用户数,摩拜单车8 月进入北京当月活跃用户达到11.24 万户, 9 月进

入广州后当月活跃用户达到43.87 万户, 11 月进入深圳和成都后当月的日均活跃用户达

到 81.27 万户,增长非常明显;ofo 在 10 月走出校园之后 11月、 12月、 2017 年 1 月这

几月数据显示增长明显加快,但是增速比摩拜单车慢,由此概括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两家的活跃用户都是从2016 年 8 月起开始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摩拜单车新进入

北京、深圳和成都后当月的日均活跃用户增长非常明显。ofo 在 10月走出校园之后增长加

快,但是增速慢于摩拜单车。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所给图表是一张思维导图。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首先

审清题干,勾画出要点;然后解读图片,确定中心主题,找出主干分支及子分支,确定内

容。表达时要注意准确连贯,内容全面完整,思路清晰。

5.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完成题目。

北京时间 2 月 25 日上午,第 91 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华裔女导演

石之予执导的 8 分钟动画短片《包宝宝》,喜获最佳动画短片奖!

“家庭”与“爱”,一直是石之予动画所关注的主题。这部时长仅 8 分钟的动画片《包宝宝》,将中国美食包子塑造为一个人格化的宝宝形象,细腻描写了一个中国母亲与孩子间

的互动:年幼获得母爱的呵护与陪伴、青年期产生的对母爱的隔阂与疏远,最终母子相互

理解,家庭再次洋溢着幸福。

《包宝宝》以其细腻的描述、大胆的想象、感人的剧情,打动了无数人。短片除了展现

中国的美食文化,还有很多非常贴近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元素,例如,加拿大唐人街菜市场

的中文标牌、点心店墙上的财神挂历、厨房里的酱油辣椒酱、碗碟的花纹样式、公园里打

太极的身影。

(1)结合动画海报和文字内容,谈谈动画短片的题名——“ bao的”内涵。

(2)有人说,《包宝宝》所讲述的故事是典型的中国式亲情,依据文本你如何看待这种中

国式亲情?(不超过 80 个字。)

【答案】( 1)这部动画短片“bao”含义:一是指中国的食物包子;二是汉字的“宝”的发

音,意指宝贝,宝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三是指包住、掌控的意思;四是指包容与理

解。

(2)中国式亲情体现了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关于

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解析】【分析】(1)结合海报《包宝宝》的画面内容及寓意具体分析。漫画的主体是一

个包子,漫画中有“bao”拼音字符,其中“o是”一个抽象的包子形状,照应漫画标题中

“包”,首先它代表了中国食物;同时该拼音又与汉字“宝”谐音,把中国美食包子塑造为一

个人格化的宝宝形象;包子上面有一个揭开的笼屉,笼屉代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保护,

联系创作者作品中表现的“家庭”与“爱”的主题,“包”既指“包住”,又有“包容”之意。( 2)《包宝宝》是华裔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8 分钟动画短片,表现的是“家庭”与“爱”的主题,所讲述的故事是典型的中国式亲情,这部短片以感人的剧情,打动了无数人,符合中国

家庭的经营理念,家庭关系稳定和谐,幸福团圆是每个家庭的期望所在;亲情是家庭中最稳

固的根基,父母关爱子女,包容子女,子女也应理解父母,这才是正常的家庭关系;

中国式亲情不是溺爱,而是关爱,是一家人相亲相爱;不是一方无条件的付出与牺牲,而是

双方沟通交流的和谐共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该放手时也要放手,给孩子成长的空

间,以“幸福团圆”为主旋律。考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注意字数限制,不超过80 字。

故答案为:⑴这部动画短片“bao”的含义:一是指中国的食物包子;二是汉字“宝”的发音,意指宝贝,宝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三是指包住、掌控的意思;四是指包容与理解。

⑵ 中国式亲情体现了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关于

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点评】⑴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注意审题,明确

要求,要看清海报画面组成要素,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结合文字内

容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⑵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

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

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6.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

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 个字。

【答案】示例:在高二阶段,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

学习;然后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最后,在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还按以上流

程解决。

【解析】【分析】该流程图表现的是高三的学习过程,该学习过程首先应该从自学开始,

通过自学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听课和讨论找出规律,并在练习中再次发现问题,然后进一步

掌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关注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在图表中箭头标志着每一个环节。

把每一处箭头前后的文本内容及其逻辑关系表述完整、准确、严谨即可。

故答案为:在高二阶段,首先应通过自学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展开讨论或听课学习;

然后由此发现规律;并在练习中加以运用;最后,在练习中发现的问题,还按以上流程解

决。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抓住图文的关键点。审清题干,明确答题的

方向,分析图文中的重点词、结构顺序等,客观写出其中的内容。

7.这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请根据给图表总结出遗忘的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谈谈

你的学习方法。

【答案】规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学习方法:① 我们学过新知识后,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② 复

习次数要先密后疏。最初的复习次数相对要多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的次数可以少

些。③ 长时间后的过度复习就没有必要,反而会伤害身心。

【解析】【分析】这道题有两个小问,先分析第① 小题,读图: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

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发现,在一天之内,学

习内容保持的百分率变化为:刚刚记忆完毕是100, 20 分钟以后是58. 2, 1 小时以后是44. 2, 8—9 小时以后是35.8 , 1 天以后是33. 7,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

习,就只剩下原来的33. 7%。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两天至第六天,学习内容保持的百分率

在 27. 8—25. 4 之间,这就表明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结合以上的分

析,概括的规律为: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鉴于对遗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

可以是这样的:学过新知识后,一定要在遗忘最快的一天之内及时复习,做到当天的内容要

当天复习。鉴于最初遗忘速度很快,最初的复习次数相对要多一些。随着时间的推

移,遗忘逐渐缓慢,那么复习的次数可以减少一些。另外,过长时间以后的过度复习就没

有必要了,因为这样的话不仅效果不好,还浪费时间。

故答案为:规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学习方法:① 我们学过新知识后,要“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② 复习次数要先密后疏。最初的复习次数相对要多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的次数可以少

些。③ 长时间后的过度复习就没有必要,反而会伤害身心。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判断图文的特点。分析图文的特点,分割图

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再把内容组合起来。

8.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完成题目。

北京时间 2 月 25 日上午,第 91 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由华裔女导演

石之予执导的 8 分钟动画短片《包宝宝》,喜获最佳动画短片奖!

“家庭”与“爱”,一直是皮克斯动画所关注的主题

《包宝宝》以其细腻的描述、大胆的想象、感人的剧情,打动了无数人。短片除了展现中

国的美食文化,还有很多非常贴近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元素,例如,加拿大唐人街菜市场

的中文标牌、点心店墙上的财神挂历、厨房里的酱油辣椒酱、碗碟的花纹样式、公园里打

太极的身影。

(1)结合动画海报、文字内容与个人理解,谈谈动画短片的题名“Bao的”内涵。

(2)有人说,《包宝宝》所讲述的故事是典型的中国式亲情,你如何看待这种中国式亲

情?(不超过 80 个字。)

【答案】( 1)这部动画短片“Bao”的含义:一是指中国的食物包子;二是Bao 实喻汉字

“宝”,发音相同,意指宝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三是指包住、掌控的意思;四是指

包容与理解。

(2)中国式亲情体现了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关于

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解析】【分析】( 1)要注意探究 Bao 的多义内涵。字面上:中国美食包子、发音上:

人格化的宝宝形象。深层含义“呵护与陪伴” “相互理解”,可以得出“包容与理解”;“青年期产生的对母爱的隔阂与疏远”,母爱有时候是一种变相的掌控和控制。

( 2)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简明扼要地谈谈对中国式亲情的看法,言

之成理即可。根据材料内容,“发音上:人格化的宝宝形象。深层含义‘呵护与陪伴’”,可以

围绕中国式亲情进行探究,解读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

容与放手。

故答案为:⑴这部动画短片“Bao”的含义:一是指中国的食物包子;二是 Bao 实喻汉字“宝”,发音相同,意指宝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三是指包住、掌控的意思;四是指包容

与理解。

⑵ 中国式亲情体现了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关于

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点评】⑴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注意审题,明确

要求,要看清海报画面组成要素,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结合文字内

容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⑵ 图表类题解答提示:

1.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4.答题步骤

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

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9.下面是一幅关于“人类发展预估”的图示,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

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 个字。

【答案】示例:现在,人类发展正处在一个由慢到快的转折点。如果用过去或今天的发展

速度预测明天,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以指数级速度,才能正确预测人类未来的发展。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题干要求,明确图表的内容。其次,分析曲线的

特点,抓住曲线所体现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着重抓曲线变化的关键节点前后的数据变

化。最后按照题干要求,组织语言作答。分析这条曲线应抓住关键时间节点“现在”,“现在”是人类发展的一个由慢到快的转折点,根据图中的文字可知,人类随着时间的发展,如

果用过去或今天的发展速度预测明天,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以指数级速度预测明天,

才能做出正确预测。

故答案为:示例:现在,人类发展正处在一个由慢到快的转折点。如果用过去或今天的发

展速度预测明天,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有以指数级速度,才能正确预测人类未来的发展。

【点评】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

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

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

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

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10.宁波作为一座江海交融的大港之城,一座充满活力的商贸之城,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

城,一座宜居宜业的和美之城,无论过往还是当代,都有很多值得记忆的城市元素。今

天的宁波需要一个独具特色的标识,来形象地诠释“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为此,宁波市

曾公开征集城市形象标识,以下是其中一个入围作品。请根据构图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说

明该标识的创意内涵。

【答案】构图特点;该图由“中国龙、马头墙、画卷、浪花、天封塔”等元素组合而成。创意内涵:中国龙,表示出宁波有舞龙的传统,它是甬城乡一带流传最广,历来有乌龙祈

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风俗;马头墙,演绎出粉墙黛瓦的古居民建筑特色;画卷,寓意

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一天一阁;朵朵浪花,体现出宁波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特征,

表达了商贸都会的繁荣和昌盛,彰显了宁波东方大港的城市风采;天封塔,体现了宁波自

然景观特色,昭示了宁波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标识整体充分体现了“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主题形象,写意出江南水乡——宁波独特的民族风情。

【解析】【分析】标识的标题“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构图要素有“中国龙、马头墙、画卷、浪花、天封塔”,据此分析每一个要素的寓意,并分析整体的语意。标识整体充分体现

了“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主题形象,写意出江南水乡——宁波独特的民族风情。

故答案为:构图特点;该图由“中国龙、马头墙、画卷、浪花、天封塔”等元素组合而成。创意内涵:中国龙,表示出宁波有舞龙的传统,它是甬城乡一带流传最广,历来有乌龙祈

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风俗;马头墙,演绎出粉墙黛瓦的古居民建筑特色;画卷,寓意

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一天一阁;朵朵浪花,体现出宁波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特征,

表达了商贸都会的繁荣和昌盛,彰显了宁波东方大港的城市风采;天封塔,体现了宁波自

然景观特色,昭示了宁波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标识整体充分体现了“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主题形象,写意出江南水乡——宁波独特的民族风情。

【点评】本题是图文转换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对照变化图,明确图表的内容,

最后根据曲线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语言对变化图进行表述.本题失分的原因是:对变化图的

内容表述不准确,或者遗漏变化图中的内容。

图文转换练习及答案

“图文转换”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1、下图为漫画《有感于“孔雀东南飞”》。请描述漫画的内容及内涵。(10分) 参考答案: 描述:在西部这片干涸贫瘠的土地上,天空中有一只孔雀正在往东南方向飞翔,地上的一只麻雀看到这种情景后,对另外一只麻雀说:“哥们儿,要不咱也跟着飞。” 内涵:西部留人难,别说孔雀,现在连麻雀都要向东南飞了。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作者想表达什么?根据画面内容拟一条公益广告。(15分) 答案:斑驳的黑板上排列着白色粉笔书写的稚嫩汉字;这是贫困地区儿童某一天的“课程表”。表上安排的7节课全是有关生计的劳动。 作者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贫困地区的学生无法正常地接受教育,呼唤社会给予孩子们真切的帮助。 扶贫助学,还孩子一张真正的课程表。

关爱贫困孩子,共享学习生活。 您的帮助将让孩子们品尝知识的甘甜。 3、丰子恺的漫画用笔简洁,平淡中有无限的韵味。 (1)请以“人散后”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这幅漫画“闲适”或“凄清”的意境。(50字左右)(10分) 闲适:1.人散后,新月依旧舒眉头,清风恰似你的温柔。人走香却留,芬芳飘满楼。月淡如水,心静似水,虽散不寂寞,相约到永久。(46个字) 2.人散后,茶温尚热,笑声还在屋内回荡,真情仍在壶中升腾。夜色如洗,心灵在茶杯 中舒展;月光如水,友情在静谧中沉淀。(45个字) 凄清:1.人散后,茶杯里还存有未尽的话语,藤椅上还残留相聚的温度,空气里还飘扬轻盈的歌声——此刻却都在提醒我“人去楼空”,只留残月可对酌。(55字) 2.人散后,椅空、茶冷、夜凉,四周一片空灵;热闹远去,冷清即登场。望苍天,月如 钩,一股离愁涌心头。一个人的舞台,只有寂寞在喝彩。(53字) (2)从表现人物角度,评析这幅画运用什么方法描绘出特定的意境?(60字左右)(10分)这幅画笔法疏朗、意境深幽,用侧面衬托的手法,以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表达友人相聚后清静的心境,展现恬淡、清朴的生活情趣。(63个字) 4、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参考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解析: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由此可看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

语文阅读理解三种文体答题技巧与方法

胡丰阅读理解技巧 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方法 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求齐全(分值)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3、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插叙作用: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原由,为后文作铺垫。为….补充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合二为一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 7:开头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倒叙)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景物描写) 8:结尾作用 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思,引入深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人物评价) 摘文中词语,看具体描写,看所写事件,从不同角度全面概括 10:概括事件:人(主人公)+事(起因+经过+结果)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描写)……..事(物、景),揭示了…….的道理。 歌颂了……的品质(现象),表现了我…..之情,呼吁大众…..。 11:心情或心理:因……(语境概括)而……(心情概括)的心情或心理。 12:详略作用:详写…….,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突出了文章….的中心13: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 比喻句:将…..比喻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拟人句:把….拟人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的特点、 排比句:增强了气势,使语言酣畅淋漓,使感情更加强烈。 对偶句: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和谐,铿锵悦耳。 描写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心理(性格,品质,形象)等。 哲理句:点名中心,深化主旨,升华感情,揭示了…..的哲理,给人启迪或教育。14: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照应,铺垫,象征,欲扬先抑,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对比:通过…..与…..什么对比,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衬托:用…衬托…..,鲜明地突出了….的形象。 照应:相似性照应,对比性照应,因果性照应。

语文答题万能公式 改

高考语文答题万能公式改 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六、记叙的顺序: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细节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十一、引号的作用: 1、表引用; 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 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表强调。 十二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十三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十四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十五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十六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十七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最新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请把下面关于“思维导图”的示意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思维导图一般借助PC端、移动端等工具,运用手绘或使用软件等方法完成,具有清晰、直观、有色彩、可发散等特点,其用处为:记忆、学习、整理、思考等。 【解析】【分析】本题图文比较简单,从给出的图片可以看出,中心是“思维导图”,这道图文转换题可以这样描述:思维导图一般借助什么工具,运用什么方法完成,具有什么特点,其用处是什么。 故答案为:思维导图一般借助PC端、移动端等工具,运用手绘或使用软件等方法完成,具有清晰、直观、有色彩、可发散等特点,其用处为:记忆、学习、整理、思考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这类图示转化为文字的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2.下面是抽样调查的一般流程示意图,某中学计划对高一年级学生体重进行抽样调查。请根据流程图,选择一种抽样方法,替该中学设计一个具体调查方案。请将你的调查方案写成一段文字,要求表述准确,语言简洁、连贯,不超过105个字。 【答案】示例一: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本校高一年级学生体重情况,调查对象是高一全体学生,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个(或几个)班级,统计整理抽样数据后对数据进行校正、拓展和有效性检验,最后得出学生体重情况。

2019高考图文转换训练题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图文(表文)转换训练题 1、《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已经生效八年了,但目前仍存在烟草企业不积极履行公约相关内容的行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昨日发布了“在知道吸烟会引发多种疾病的前提下,是否还会吸烟”的调查数据。请把下面的图表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2、阅读下面的清华大学有关自主招生调查统计表,然后回答问题。(4分) 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在百分之三十的自主招生名额中的分布情况 (1)根据图表内容,得出结论。(不超过26字) (2)针对自主招生的现状,提出一条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3、请根据右边的示意图,对广州新体育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6分) 4、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图表,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文字。 美国心理学家布克和诺非尔想通过心理学实验来探究学习成绩的知晓情况与学习动机间的关系。他们将两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18天实验,观察学生在这期间的学习成绩变化来找寻基中规律。学生在前九天,A组知道自己的成绩,B 组不知道,从第十天起,再用相反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见下面图表)①结果显示, ②由此见。(每处限 25 字以内作答) 5、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2016年9月13日在京发布。根据下图,简要说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90字。(5分) 6、下面是“中国家长妈妈和爸爸对家庭教育中关注问题的态度对比”调查结果,请根据图表信息,概括所反映出的几点结论。(不需要运用具体数据)(5分)

7、下面是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6个字。(6分) 8、下面是“2017年春季白领跳槽意愿”调查图。请用一段话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信息。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100个字。(5分) 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6分)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X群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10、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⑴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2分) ⑵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3分) 11、科学家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图),请你用简洁语言概括表述这种激励模式(50字左右).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中考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7.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教学设计 最全语文万能答题公式.doc

最全语文万能答题公式 导读 语文阅读在语文考试中算是失分大项了,不仅阅读量大,对答题要求也挺高的。现在小编整理了语文阅读中最常见的问题及最易得分的答题公式,虽然稍显死板,但拿到高分是没问题的!武汉优秀语文教师都点赞哦~ 家长们一定记得为孩子收藏!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某句话中的某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某句话中某几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统编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复习题(附答案)50

统编高考语文图文转换复习题(附答案)50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下图来自《2017年中国健康调查数据:肥胖指数再度飙升17%》。请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概括介绍16—18岁青少年饮食习惯发生的变化,并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如此变化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 下图分别为青少年吃早餐和吃夜宵的数据统计 【答案】16—18岁青少年相对于其前年龄段的人,吃早饭的有所减少,而吃夜宵者明显增加。不吃早餐,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而常吃宵夜的人摄入的热量难以消耗,容易引起脂肪堆积,长时问则导致肥胖。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概括介绍16—18岁青少年饮食习惯发生的变化,并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如此变化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提供了明确的对比方法,经过读图对比发现,16—18岁青少年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吃早饭的量有所减少,但是吃宵夜的增长明显。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说下不良影响,这个可以借助题干中的《2017年中国健康调查数据:肥胖指数再度飙升17%》来理解,不吃早餐,易导致消化不良,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吃宵夜多的话,晚上运动量小,摄入食物难以及时消化,就会变成脂肪,长时间如此就会导致肥胖。 故答案为:16—18岁青少年相对于其前年龄段的人,吃早饭的有所减少,而吃夜宵者明显增加。不吃早餐,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和智力正常发育;而常吃宵夜的人摄入的热量难以消耗,容易引起脂肪堆积,长时问则导致肥胖。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

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下而是某电商企业的“客户订单修改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买家提出订单修改要求时,客服立刻确认是否发货。如果已经发货,通知售后跟进,联系买家,协商解决;如果没有发货,立即按买家要求修改订单并通知发货组处理,然后将处理情况反馈给买家。 【解析】【分析】此题注意“买家提出订单修改要求”“通知售后跟进”“联系买家,协商解决”“修改订单并通知发货组”“反馈给买家”等关键环节和“是否发货”的两个分支。 故答案为:买家提出订单修改要求时,客服立刻确认是否发货。如果已经发货,通知售后跟进,联系买家,协商解决;如果没有发货,立即按买家要求修改订单并通知发货组处理,然后将处理情况反馈给买家。 【点评】该题考查流程类图文转换的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内在联系,重点把握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事理上的因果关系,注意发展变化所依赖的条件。接着明确答题要求,关键明确答题范围、内容、字数、遣词造句、表述角度与表达方式等。最后精心组织语言,注意表示次序、方位、事理等词语的选用。 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案】这幅漫画题为“闻过则改”,漫画内容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图一人指着一个缺口向上的篱笆说:“这儿有个缺口。”下图呈现的是将上图的篱笆倒置过来,讽刺不作真心改过(不抓关键,从本质入手改正缺点),只搞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

小学语文阅读题型和答题方法大总结

小学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 1、理解加点字、词,体会句子的含义 2、概括文章(段落)的主要内容 3、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4、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以及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如何读懂文章 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读懂文章”:即读完文章后,(1)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例如: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答题方法:应先答出本来意思,再答出在文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 2、直接理解加点字、词,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举例:《梅花魂》中祖父“轻轻地用刀片刮去,慢慢地抹”这几个词体现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你如何理解这几个词?) 方法:解释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结合文章中心。 3、加点字、词换成另外的字、词,好不好? 4、加点字、词删去,好不好?

方法(3、4):表态,解释原字、词的意思,在句子中有何表达效果,换(删)有何效果,所以不能换(删)。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用得很好,可不可以将它换成“吹”字?为什么? 答:不可以。(表明态度)“绿”在文中是作为动词,有“吹绿”“染绿”的意思,(解释字的意思),更能体现春风所带来的生机(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而“吹”只是表示春风的动作,如果换了就不能体现这种生机,所以不能换。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所谓“字面+中心”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方法: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举例:《窃读记》中国学老师说的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如何理解这句话? 成长需要物质和精神都有保证,吃饭保证了我们在身体健康方面的成长,而读书保证了我们的精神方面也会成长,二者缺一不可。 2、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也可问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方法: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例:小溪唱着歌,欢快地跑向了远方。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溪的水声悦耳,充满生机活力。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例: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有再来再生的时候,从而更强调了时光的匆匆和珍贵。

最新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最新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 阅读理解一直是语文考试中失分的重灾区,面对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理解文章意思的同时,在答题技巧上面也应下点功夫。今天小语整理了一些阅读理解中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希望对孩子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及文章含义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 它本身的作用; 2 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 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 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解析】【分析】画面显示的是一个年轻人记得的节日:“5·17”谐音“我要吃”,名为“吃货节”;“5·18”谐音“吾要发”,名为“理财节”;“8·8”名为“爸爸节”;“11·11” 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名为“光棍节”。但对于传统的节日“七夕节”却无印象。由此触发的应该是对传统节日的一些思考,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故答案为: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 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 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读懂图示的意思。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即可。这幅漫画由一个人和几个节日组成,这几个节日很明显不是中国传统节日,而是根据数字的谐音或形象臆造出来的,所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对这种现象的看法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有理即可。 2.赵老师因为班上同学成绩不理想经常批评大家,结果适得其反。班长郝思同学看到下面流程图,认为可以借之给赵老师提出相关建议。请你以郝思的名义给赵老师写封短信,要求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正文不超过120字。

高考图文转换题例谈及训练

高考图文转换题例谈及训练 赛文学校黄金 图文转换综合考查对材料的的分析能力,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高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图表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5、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观点态度。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到不同的知识领域。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图表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已把对图表认读和图文转换作为一种能力型题融入考试试卷中。如综合科目中的图表分析题,语文科中语言运用题——把图表内容转换成相应文字。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在平时教学和复习备考中,要加强这种题型的能力训练。笔者就语文科中图表文转换题来解剖一下其答题思路。 一、能力测试趋向及要求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公式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公式 一、第一段作用:两方面①内容:从本身和主题两方面说②形式:结构和手法。 答题方法1、交代故事发生背景,人物所处环境 2、引出下文故事情节,为下文做铺垫 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引人入胜 二、分析人物形象:①小说中人物身份、地位②通过外貌、语言、行动揣摩人物心理③注意小说活动的历史背景④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以上四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另外,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 答题方法:——是——的—— 例如:某某是一个敢爱敢恨、勇敢执着、爱憎分明……的农民形象 三、环境描写作用: 答题方法: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时令、地点等;渲染——的气氛;表现烘托人物——的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四、情节的作用 情节的作用一般有: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提供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答题方法:……情节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五、修辞手法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只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六、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生动真实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开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的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讲课教案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 能公式

语文答题万能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统编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附答案)

统编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练习题(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请把下面关于“思维导图”的示意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案】思维导图一般借助PC端、移动端等工具,运用手绘或使用软件等方法完成,具有清晰、直观、有色彩、可发散等特点,其用处为:记忆、学习、整理、思考等。 【解析】【分析】本题图文比较简单,从给出的图片可以看出,中心是“思维导图”,这道图文转换题可以这样描述:思维导图一般借助什么工具,运用什么方法完成,具有什么特点,其用处是什么。 故答案为:思维导图一般借助PC端、移动端等工具,运用手绘或使用软件等方法完成,具有清晰、直观、有色彩、可发散等特点,其用处为:记忆、学习、整理、思考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这类图示转化为文字的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兼顾图示中的各个要素。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 2.下面是公益项目在某基金会互联网公益平台上运营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答案】个人或组织在平台发起的项目由基金会审批,不符合条件者将不被批准;符合条

件但材料不全者补全后再重新申请。符合条件的项目上线、并由监督组全程监督;募款结束后所得善款使用情况要由审计组全程审计,并在平台永久公示。最后,在项目结束后材料要归档。 【解析】【分析】本题的陈述对象是“公益项目”,表述时一定要注意顺序,先审批,审批后上线,接受全程监督,募款结束后应该在平台永久公示,最后要将材料归档。要注意语言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个人或组织在平台发起的项目由基金会审批,不符合条件者将不被批准;符合条件但材料不全者补全后再重新申请。符合条件的项目上线、并由监督组全程监督;募款结束后所得善款使用情况要由审计组全程审计,并在平台永久公示。最后,在项目结束后材料要归档。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文的转换能力,注意认真分析图文的内容。理解题干,分析图文,把图文分割成几部分分别分析概括。 3.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每条不超过25个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负荷)加大。 【解析】【分析】由图表可知,人平躺时腰椎受力为25,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为220,人在站立时腰椎受力为100,人在站立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50,坐着时腰椎受力为140,坐着身体前倾时腰椎受力为185。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 故答案为:人在平躺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小;人在站立负重前倾时,腰椎受力(或:负荷)最大;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身体前倾使会腰椎受力(或:负荷)加大。

培优图文转换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下图是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10个字。 (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1)总体不断提高;中间有起伏;增幅渐小(增幅渐慢或前快后慢)。 (2)练习能不断提高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缓慢时要设法寻求突破。 【解析】【分析】(1)本题是曲线图,考生要关注曲线的变化情况。从题干来看,这是成绩曲线图,从整体来看,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加,成绩整体上是不断提高的,但在提高的过程中也有起伏,而且一开始的增幅比较快,到后来增幅变小,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特点; (2)针对第一问概括出来的特点,考生可以谈启发,从图上来看,练习的过程中有起伏,但从整体来看,成绩还是在不断提升,这就告诉考生,在练习时如出现起伏不要灰心,因为这是难免的,要保有信心,当进步变慢的时候,还要寻找突破口。考生围绕这些方面拟写启示即可。 故答案为:⑴总体不断提高;中间有起伏;增幅渐小(增幅渐慢或前快后慢)。 ⑵练习能不断提高成绩。成绩有起伏是难免的,不要失去信心。进步缓慢时要设法寻求突破。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将图中所有的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要根据这幅图中数据变化分析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然后根据标题“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联系数据组织答案即可。第一问,练习成绩的变化,从曲线图看,总体是不断提高的,曲线有波动,表明也会有起伏,从曲线图的末端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幅变慢。第二问,可结合着第一题的三个特点来答。从整体看,练习的确能不断地提升成绩。偶尔有波动起伏是正常的,要有信心。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多,进步慢可想方法突破。 2.阅读漫画,完成后面的问题。

语文答题万能答题方法公式

语文答题万能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万能公式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万能公式 (一)修辞手法得作用: (1)它本身得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得注意与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二)某句话在文中得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三)句子含义得解答: 这样得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得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得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得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得(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就是一一对应得关系。 (3)这些词就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得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就是什么,它得特点就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得问题就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