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宽容_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

宽容_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

宽容_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
宽容_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

宽容———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

刘曙辉赵庆杰

理论与现代化

THEORYANDMODERNIZATION

2007-1Jan,2007

2007年第1期NO.1,2007

作者简介:

刘曙辉(1978-),女,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邮编:100084赵庆杰(1976-),男,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邮编:102249

摘要: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宽容的德性,但宽容因其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却面临挑战;只有明确分析宽容概念之后,我们才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好地培育宽容精神。宽容需要一定条件。宽容是行为者对于他(或她)所不赞成或不喜欢的人及其行为或信仰有能力制止却不制止的一种克制。我们可以从行为者是否有否定反应,区分宽容与冷漠;从行为者是否有能力制止,区分宽容与默许;从行为者克制的理由,区分宽容的三种姿态,即出于恩惠、出于尊重个人权利和出于承认;在审问克制的道德正当性的基础上,指出宽容的“悖论”正是宽容之难。

关键词:和谐社会;宽容;否定反应;能力;克制

中图分类号:B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7)01-0061-06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际上这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个永恒目标。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生活诸要素或方面已然达到融洽互动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或社会发展状态[1]。只要社会还存在差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避免冲突和暴力、最终取得平衡与和谐就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需要重视制度安排,也需要重视公民道德德性的培育;既需要重视正义、公平与平等价值,也需要重视宽容德性。宽容的目标是在差异中共存,这一点与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统一的。尽管人们对提倡宽容德性这一点基本上没有异议,但是对宽容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似乎还认识不足。

如今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宽容”这个词汇,英格丽德?克里波尔在《宽容与认同》一书中,总结出人们谈论宽容的八种形式,包括社会—文化交往实践,一种人格类型的特征,一系列非暴力、开放、欣赏多样性的态度,群体之间的实际的妥协,法律结构,政治学

说,个人权利原则和个人道德德性[2]。应用的广泛同时也显出使用的芜杂。正是这种广泛性与芜杂性,再加上人们对究竟哪些事例属于、哪些事例不属于宽容讨论的对象也缺乏共识(例如同性恋问题),使得迄今为止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学术界对宽容确切的涵义是什么还是有些模糊不清,更遑论实践中如何应对宽容问题。笔者认为宽容面对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其概念本身。基于此,本文从已有定义中总结出宽容的三个条件,即否定反应、能力和克制,得出“宽容是行为者对于他

(或她)所不赞成或不喜欢的人及其行为或信仰有能力制止却不制止的一种克制”这一定义,并对这三个条件进行分析。

一、何谓宽容

下面我们首先列举国内外学术界对宽容做出的几种定义,期望从这些定义中找出大家公认的方面,进而得出宽容的定义。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伦理学小辞典》中写到,

宽容是基于平等的自由精神表现出来的对所不赞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爱好兴趣的容忍和尊重[3]。在定义的基础上,该词条还从宽容的范围和主体进行了分类:从范围看,包括宗教宽容、政治宽容和道德宽容;从主体看,宽容有个体宽容与社会宽容之分。个体宽容指个人对他人不同思想与行为的理解与尊重;社会宽容指社会集团之间的相互平等接纳与尊重,以及一个社会的结构与制度对不同成员、不同集团、不同意见平等相待,并能提供一个彼此平等对话、交流、论争的环境。该词条强调宽容的出现是行为者对他人及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爱好兴趣的不赞成,也强调了行为者的容忍和尊重,但是假如行为者是因为无力干涉他人而容忍,而不是有能力干涉而选择不干涉,这是否还是宽容?

差异性使得宽容成为必要,而宽容则使得差异性得以不受无理压制而存在,其中差异性包括文化、宗教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性。沃尔泽从差异性的角度对宽容做了比较宽泛的定义,在《论宽容》中,宽容被描述为一个对待差异性的态度

“连续谱”。宽容首先被理解为一种态度或心境,纯粹是为了和平而顺从地接受差异性。第二种对待差异性可能采取的态度是被动的、随和的以及无恶意的冷淡。第三种态度产生于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容忍,对

“那部分人”拥有各种权利予以原则上的认可,虽然他们以某种默默无闻的方式来实现这些权利。第四种态度表现为对别人的坦率、好奇甚至尊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向别人学习。最后一种态度是积极拥护差异性[4]。正如沃尔泽本人指出的那样,该书的主题是宽容,但更确切地说,是

“关于有着不同历史、文化和认同的群体之间的和平共处,这种和平共处正是宽容所带来的”[5]。与其说他是在定义宽容,不如说他是在探讨在具体的情景下如何由宽容达到在差异中和平共处的目标,他后文中对五种宽容体制,即多民族帝国、国际社会、联盟制、民族国家和移民社会的具体讨论就明确表明了这一点。此外,他把被动的、随和的和无恶意的冷淡(indifference)以及积极拥护差异性也归入宽容。宽容与冷漠的区别我们后面再具体讲。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如何看待宽容与差异性的关联。宽容使得差异性得以存在,差异性使得宽容成为必要,这是沃尔泽在《论宽容》中对两者关系的一个概括。但是,他同时也指出为宽容辩护并不等于为差异性辩护。差异性是宽容存在价值的事实前提,但宽容的目的不是差异性本身,而是着眼于人们在差异性的现实境况中如何共存。积极拥护差异性可能不会导致不宽容,但是这样的一个态度并不必然能教会人们如何与差异性共处,一个简单的理由是并不是差异越多越好。在宽容的讨论中,差异性之所以得到特别关注,并不是说差异性本身具有重要性,而是因为差异性对持有差异者而言是重要的,而在实践生活中忽视甚至蔑视这种差异性,将会导致实际生活中不义的产生。

相比而言,科恩在《宽容是什么?》一文中给出的定义更加全面。他在文章第一部分指出宽容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得出八个宽容定义的条件;在第二部分连接各个条件,得出宽容是指在多样性情境中,行为者认为有力量去干涉而不去干涉敌对的他者及其行为的一种有意识、有原则的克制[5]。但是他对toleration和tolerance的区分使得在其定义中没有包含宽容的态度或德性。他认为,tolerance除了有宽容的行为的意思以外,还有另两种意思,一种仅仅是忍耐,一种则是道德态度或德性。为了简便,他用toleration指宽容的行为,endurance指忍耐,tolerance指宽容的道德态度或德性,而且明确指出他所探讨的是宽容行为(behav-ior),而不是态度(theattitude)[5](76~78)。但是我们在谈论宽容时,不仅讲宽容的行为,也讲宽容的态度或德性。固然有某个人没有宽容德性却做出了宽容的行为的情况,但是只有具有宽容德性的人才能始终如一。

从以上几个不同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宽容的三个条件,即否定反应、能力和克制。基于此,我们把宽容定义为行为者对于他(或她)所不赞成或不喜欢的人及其行为和信仰有能力制止却不制止的一种克制,其中克制可以在行为意义上讲,也可以在态度或德性意义上讲。

二、宽容条件之一:否定反应

否定反应是宽容的前提条件,宽容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行为者对行为对象有一种否定反应,或者

不赞成,或者不喜欢。这种否定反应可能只是行为者的一种心理反应,也可能是行为者基于一种确信,即他(或她)是真理的持有者,而行为对象则是站在真理的反面。对于前一种情况,我们以同性恋现象为例。有些人对同性恋的排斥与其说是他们判定同性恋是一种道德恶,还不如说是一种不习惯,一种别扭感,与道德正确、道德真理无关,也与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无关。但是,很多情况下,这种否定反应是出于行为者认为他者是错误的,而自己是正确的。这种出于对掌握真理的确信,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对他者的劝说乃至强制和压迫。对真理的确信往往成为不宽容的前奏[6]。中世纪的宗教战争和宗教压迫正是这方面的例子。某一宗教认为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是通向天国的救赎之路的唯一领路人,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强制别的宗教团体成员接受自己的主张,甚至压制、消灭别的宗教团体就成为了一种正当。而如果每个宗教团体都自以为是,冲突甚至战争也就无法避免。

从行为者是否有否定反应,我们可以把宽容与冷漠相区分。例如,我看见某人在打篮球(我对打篮球没有兴趣),我没有妨碍他(或她)就走过去了,我们不能说我宽容了这个行为。理由很简单:只有当我们遇到某个东西不赞成,至少不喜欢它时,我们才可以认为我们自己是宽容的。一些否定的反应对于把不干涉当做宽容来说是必要的[7](71)。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意某些事情,才可能进一步说我们宽容还是不宽容。拿同性恋现象来说,如果你持赞成或者无所谓的态度,这都已经不属于宽容的范围。但是我们却容易把两者混淆。诚然,就不干涉别人及其行为或信仰这一结果而言,两者是相同的。但是,在宽容的情形中,行为者对行为对象有一种否定反应,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将会引发行为者对行为对象的干涉。而在冷漠中,因为行为者根本不关心,不干涉是理所当然,与道德无涉。

因为行为者的否定反应,某种行为或态度得以跨入宽容的门槛,但是我们有必要追问这种否定反应是否有理有据。这一问题的解答依赖于对被宽容对象进行道德判断。例如,某人打了我,打人是不对的,那么我因被打这件事情所产生的否定反应就有根有据。但是如果某一行为或信仰不是错的,或者无所谓对错,例如,伊斯兰妇女戴头巾,这时候我所产生的否定反应就是无根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根据的否定反应大量存在,只要行为者没有进一步采取类似制止的行动,我们还是承认此时的克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此外,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克制的道德正当性的判断。

三、宽容条件之二:能力

能力是宽容的辅助条件。如果行为者对行为对象有否定反应,最直接的做法自然是采取行动制止他者继续某种行为或者某种信仰。但是行为者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制止,则成为宽容与默许(acquiescence)之间的区别。假如行为者没有能力制止,那他(或她)的无所作为(不干涉)只是出于无奈。一旦行为者没有制止的能力,就不存在他(或她)进一步选择干涉还是不干涉的问题,也就不存在宽容与否的问题。

能力条件尽管对宽容是必要的,但是它也使得宽容易于沦为一种强者对弱者的施恩行为。此时行为者不是出于对他者的尊重,也不是出于对差异本身的热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不愿意成为宽容的对象,而成为宽容者眼中的弱者。如何消除被宽容对象因宽容者可能自恃强大而生的戒心?宽容者本身心态的改变是一方面,他(或她)需要在反省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自我,并在重新检讨反省和演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自我;另一方面,宽容双方在信任基础上进行交往和对话也至关重要。只有双方都愿意与对方在同一社会生活,相信对方不会妨害我们自己的追求,也不会破坏维持社会的基本结构,更不会利用我们愿意与他们合作这一点来获利,在这个基础上宽容双方清醒平等的交往和对话,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宽容的能力条件带来的消极效应。

四、宽容条件之三:克制

所谓克制,就是行为者选择不去妨碍敌对的他者及其行为或信仰,尽管他(或她)有能力去制止。克制是宽容的决定性条件,行为者克制的理由直接影响宽容的姿态,克制的道德正当性也直接影响宽容的正当性,而所谓宽容的

“悖论”则是由对克制进行道德正当判断的复杂性所致。

1.克制的动因

大致来看,克制的动因有三种,即出于恩惠、出于尊重个人权利和出于承认。出于恩惠的宽容,局限于行为者自身;出于尊重权利的宽容,着眼于被宽容对象;出于承认的宽容,则既着眼于被宽容对象的特殊性,也着力于重新构造一个自我,即行为者如何重新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不同的理由,不同的姿态,相同的是三种都是宽容。

第一,出于恩惠。因能力条件之故,宽容有时被看成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容忍,一种恩赐。在政治领域,这种宽容体现为多数人对少数群体的容忍。恩惠的概念在基督教里面主要是讲关于神恩与救赎的问题,这里借用这个词,是强调这种宽容只是一种施与。在宽容者看来这不是被宽容对象所应得的,而且这种施与也不是自己的义务,因而在宽容者与被宽容者之间人为地制造了一种无形的不平等,是对被宽容者本身的不尊重,往往令他们反感。而且,它很不稳定,可能某时某地某人会做出一些宽容的行为,但是彼时彼地他可能做出不宽容的行为,宽容还是不宽容要看他是否愿意施恩于被宽容者。所以这种宽容的姿态难以保持。

第二,出于尊重个人权利。自由主义把宽容作为一条处理公众事务的原则,主要因为它重视自由和个人权利。对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视体现在宗教信仰等问题上,就是良心自由和国家中立。自由主义对宽容的论证主要基于自主性(autonomy)。一方面,宽容之所以被证明是一种道德原则或道德善,是因为它保护了个人追求他(或她)自己的信仰、欲望和选择。一个人可能不赞成或不喜欢另一个人的信仰、生活方式或群体成员身份(collectivemembership),但是我们必须尊重它们,因为它们是个人所需要和选择的。因为我们尊重他人作为自主性的源泉,故抑制自己而不把我们的想法强加于他们。这一逻辑同样证明自由国家的中立性这一公共价值的正当性。在各种宗教信仰或生活方式之间保持中立,对它们既不偏袒,也不贬抑。这种中立性是建立在公私划分的基础上,是对归入私人领域的宗教信仰或生活方式采取中立态度。这种中立性是一种价值优先前提下的中立性,国家的不干涉是以这些宗教信仰或生活方式满足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如不伤害原则。只要某人的信仰或生活方式对他人不构成伤害,国家或政府就不会过问。

这种出于尊重个人权利的宽容使得个人得以获得良心自由,对一些等级森严的宗教团体中的个人是一种基本的保护,使他们的改变信仰得以可能。但是这种宽容是一种不干涉意义上的消极宽容,它不能很好地回答下述两个问题:其一,对那些不承认自主性价值的团体而言,宽容如何成为可能?其二,自由主义对个人平等权利的确认是基于公民身份,而对那些不具有完整公民身份(fullcitizenship)或没有公民身份的人来说,如何有力地抵抗现有制度和多数人对他们的不宽容?至此,我们对这个时代所需的宽容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一方面需要建立在保证个人平等权利基础上的宽容,另一方面需要能够充分应对当今各种文化、社会团体提出的共同身份要求的作为承认的宽容。

第三,出于承认。承认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今一些被边缘化、被压迫的少数群体要求公开展示他们的差异性,例如种族、宗族或性取向,其中隐含着对其合法性的确认,具有一种标志性意义(symbolicmeaning)。出于尊重权利的宽容只是解决了个人的平等自由问题,而当今宽容问题中存在风险的是少数群体的受到平等尊重和社会地位问题,这个时候公共宽容就不能只从不同自由体制和不同文化或实践的相容性角度来应对,而要从争论的角度来应对,这种争论围绕通过对差异性的公开承认把不同的认同和它们的持有者包括到国家组织中来[7]。如果说出于尊重权利的宽容解决了个人在信仰或生活方式等问题上的自主性,那么出于承认的宽容则试图解决团体所要求的公平进入[8]。

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宽容与认同(identity)的关系。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认同可以成为不宽容的理由。例如,某些等级制的种族群体所要求的国家对他们内部事务的不干涉,往往是要国家容忍他们内部的不宽容,例如否定自己的成员有改变宗教信仰的权利。要使认同为宽容提供支撑,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其一,重新界定认同的概念。明确建立认同的基础是与更大

的社会相脱离还是融合,目的是试图消除历史中的歧视对自己的成员在经济、政治地位特别是自信心上的不良影响,还是为了保护自己内部的不宽容?对于消除歧视这一点,有人主张通过再分配来解决。诚然,这可以解决经济上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决政治歧视,例如重新分配选举名额,但是这种再分配能否消除人们因是某个团体的成员而受到的心理上的歧视,乃至最终缺乏竞争的自信?我们不能夸大一个团体成员的自信受外界对这个团体的整体印象的影响程度,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影响的存在,特别是当外界对某个团体有否定评价时,该团体中的某个成员得到的很有可能也是否定评价。其二,重新界定承认的范围。在当今关于差异政治、承认政治和文化多元论的讨论中,承认主要应对的是群体身份(collectiveidenti-ties),但是这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应对不同群体身份诉求之间的矛盾,如对种族群体的差异的承认,同时就侵犯了女性的平等权利;二是如何保障群体成员不受歧视。综合考虑基于个人权利的宽容和出于承认的宽容两者的优势和劣势,我们需要扩展承认的范围,既要确认基于个人权利基础上的个人性(in-dividuality)的重要性,承认个人的自主性,也要确认群体身份的特殊性,以及群体身份对个人的塑造和影响。前者与

“我们是谁”相关,后者与

“我们是什么”相关,两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既不能抬高个人性而漠视群体身份的差异,也不能强调群体身份的差异而抹杀个人的特殊性。

2.克制的道德正当性

克制的道德正当性与否定反应的正当性相关,而否定反应的正当性又与对被宽容对象的道德判断相关,所以克制的正当性间接地与对被宽容对象的道德判断相关。而克制作为宽容的决定条件,其道德正当性也决定了宽容的正当性。所以要判断宽容的正当性,与对被宽容对象的道德判断不能分开,但是这也为宽容的内在

“悖论”埋下了种子[9],而宽容的“悖论”正是宽容之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构建和谐社会不能简单地提倡宽容精神,而要具体分析宽容的内涵、条件以及局限性。处于漠视和不宽容之间的宽容能否成为一种真正的德性?在这一点上存在不少争

论。如果被宽容对象本身是错的,那么我们就有正当理由反对它,也通常有理由去干涉其实践;如果被宽容对象是对的,我们就没有正当理由去反对某事物,而应该赞成这种实践,此时我们无需谈论宽容。在这两种情形中,宽容都没有存在空间。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宽容正当性的论证:

第一,如果被宽容对象是错的,那么否定反应就有根据;

第二,如果否定反应有根据,那么克制就是正当的;

第三,如果克制是正当的,那么宽容就是正当的。

或者:

第一,如果被宽容对象是对的,那么否定反应就没有根据;

第二,如果否定反应没有根据,那么克制就不是正当的;

第三,如果克制不是正当的,那么宽容就不是正当的。

在第一种情形中,我们不仅承认被宽容对象是错的,而且承认宽容是正当的,这就出现了宽容的

“悖论”。在第二种情形中,宽容则成为一种不必要的东西。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宽容的

“悖论”。首先,宽容的“悖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宽容正当性论证逻辑的复杂性。第一,人们在判断被宽容对象对错的标准的有无、是什么、如何制定上都存在争议。如果有标准,是什么?如何制定?这是不是一个基于多数人模型制定的标准而本身就隐含着歧视?例如,当今一些国家的文化多元论政策所采纳的宽容标准就是基于多数人/少数人的模型,所谓的

“不同”与

“正常”都是从多数人的角度来界定的。如果没有标准,如何谈论宽容的正当性?一个没有原则可循的宽容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第二,行为者的否定反应的正当性是否必然构成制止被宽容对象的理由?这与罗尔斯所说的对不宽容者的宽容问题中的第二个相关,即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各种宽容团体有权利不宽容那些不被宽容者?他的解答是,虽然不被宽容团体自身没有权利抗议对它的不宽容,但只有当宽容者真诚地、合理地相信他们自身和自由制度的安全处于危险之中时,他们才应该限制不被宽容团体的自由。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宽容

者才可以压制不被宽容者[10]。也就是说,宽容者对宽容对象的不宽容同样需要求助于标准的确立。其次,宽容的

“悖论”的出现让人们重新思考宽容的局限性问题。一方面,在可宽容与不可宽容之间我们需要求助于正义这一更为基本的价值;另一方面,宽容对其他价值也具有依附性。最后,如何应对宽容的

“悖论”?一个通用的解决办法是主张宽容依赖于怀疑论(skepti-cism)或者人性的易错(humanfallibility),前者是洛克的观点,后者是密尔的观点,两人都是在宽容与真理的关系上做文章。但是怀疑论和人性的易错都不能单独成为宽容的论据。怀疑论因为本身的立场取消了它与其他论据相结合的可能性,而人性的易错则可以与其他的论据相结合共同为宽容提供支撑。或者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宽容的悖论并不必然取消了宽容的合法性和必要性,只是提醒人们注意宽容的界限和局限。而且即使人们认为宽容不可能,我们还是会承认宽容是必要的,因为比起那些对对象的强制、压迫和暴力而言,宽容毕竟还是稍胜一筹,至少为存在着差异的宽容双方的共存留下了空间。

以上我们逐个分析了宽容的三个条件,明确了宽容不是冷漠和默许,也区分了宽容的三种姿态,并且重点考察了因为克制的道德正当性和判断的复杂性所引发的宽容的

“悖论”。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对宽容问题的复杂性与其概念本身密切相关这一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只有澄清了宽容概念中的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进一步应对实践中纷繁复杂的宽容问题,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培育一种真正的宽容精神。

参考文献:

[1]万俊人.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J].道德与文明,2005,(3).

[2]IngridCreppell.TolerationandIdentity[M].NewYorkandLondon:Routledge,2003.21.

[3]朱贻庭,等.伦理学小辞典[D].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4]迈克尔?沃尔.论宽容[M].袁建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69.

[5]AndrewJasonCohen.WhatTolerationis[M].Ethics115,2004.78-79.

[6]RyszardLegutko.SocietyasaDepartmentStore:Criti-calReflectionontheLiberalStates[M].Lanham,Md:LexingtonBooks,2002.21-34.

[7]AnnaEliasbettaGaleotti.TolerationAsRecogni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6.

[8]SheldonLeader.ThreeFacesofTolerationinDemocra-cy[M].JournalofPoliticalPhilosophy,4,1996.45-67.[9]MichaelJ.Sandel.MoralArgumentandLiberalTol-eration:AbortionandHomosexuality[M].CaliforniaLawRe-view,Vol.77(1989).521-538.

[10]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14-219.

责任编辑:王之刚

社会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1-4全)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___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___。 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需要____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8.社会需要是人们的___社会关系____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_需要层次论_______。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关键环节。 12.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3.___社会关系____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 ____语言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 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 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3.“工作安定”属于( B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 C.归属的 D.自尊的 4.“镜中自我”是( B )提出来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 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摘要:和谐社会的提出拥有极其深厚的哲学基础,这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和谐社会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使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在对和谐社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理论创新 一、和谐社会的概述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关系着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等和谐社会理想的弘扬。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要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准确的理解。具体而言,和谐社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法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将民主法治加以充分发扬,在此基础上,促使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得以确切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其次,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即指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以确切维护及实现。再者,诚信友爱。即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能够相互帮助、诚实守信,实现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一)辩证唯物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上世界应当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应。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进而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构成了人们准确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过程。基于该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当唯物的,而且也应当是辨证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普遍联系于一体,是永恒发展的。这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揭示了社会的结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辨证关系。 (二)矛盾观 1.矛盾观 矛盾是对立统一体,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期间的矛盾不同。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统一。社会的基本矛盾,构成了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的性质不同,其基本矛盾也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和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新的,社会的机构、内涵、构成也是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并不是私有制,其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方面,构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不应当是对抗性的,而应当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1

哲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有史以来的哲学理论多种多样,层出不穷,这是哲学的存在论形态;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哲学”,则是指哲学的价值论形态。 2、关于哲学最具原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界定,当首推爱智慧说。 3、学科的根本特点,在于体现人类认识和知识的公共性。 4、现实的主体形式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是学说的特点。 5、学说的内容常常超出纯粹科学和知识的范畴,而表现为一定的多样化,例如, 各种人文社会学说体系中,通常都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属于学术系列的内容,即关于学科公共内容的叙述和问题解答;二是属于价值系列的内容,即反映特定主体 的现实立场、生活视角、思维个性、价值取向等特殊性的内容。 6、中国传统的学科设置,曾是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莱划分的“孔门四科”,或以“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词章之学”为内容的“儒学四门”,或以“经、史、子、集”为对象的四大部,等等。经学或经史之学,历来被看作是中国的哲学。 7、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哲学,正式取消了经学科,将其内容分解到史学、哲学及文学等门类之中,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得到确认。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 均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柏拉图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基本领域——( ABCD )、美学等,阐述了哲学的核心 问题和框架,奠定了哲学大厦的基本蓝图。 A.本体论 B.认识论 C.伦理学 D.政治学 2、培根认为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有记忆、想象和理性三种,相应地,人类知识也可分为( ABC )。 A.史学 B.诗学 C.哲学和科学 D.文学 3、通常构成哲学对象的有下列基本视域。( ABD ) A.物的世界 B.人的世界 C.神的世界 D.概念世界

以良好学风促和谐班风

以良好学风促和谐班风 ——学风建设浅谈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可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形态的形成,对于个性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个人认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大致应具有这样的特点:学风严谨、班风积极向上、同学团结友善、师生关系和谐平等。 其实,这样的理念相信我们在座各位都早已认识到。但问题是怎样将一个新组成的家庭经过自己四年的管理达到此目标,且越早越好呢?说实话,这个问题太大,变数太多,一言两语谁都说不清,一时半会儿谁都难做到,但大家又都一直在做。我想,这就是我们有必要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的原因吧。学校让我今天与各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交流,并非因为我做到了,恰恰是因为去年的我困惑最多,困惑中的我在无奈中尝试了很多,所以心得体会也很多,效果变化在学生身上也体现了一些,当然有好有坏。所以,我的体会比较真切而新鲜罢了。 我想先引用09年暑期我的“新学期工作计划”中的片段,让大家了解一下我班预备这一年结束时的状态以及我当时的一些思考。 总体归纳,现在我班的主要特点有: 1、一日行规的基本习惯已养成。 2、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高涨。 3、班级缺少一批各方面都堪称表率的“领头羊”。 4、与行规习惯的进步相比,学习习惯就成了我班的最大弱势。(1)课堂上听课效率差,习惯自由散漫;课后作业完成速度慢、质量低,最关键是常常交不齐。除了一两个小学就长期无良好学习习惯的外,还有大批同学都出现过不该出现的各类学习习惯问题,甚至包括大部分班干。因而,班里虽有一些智力较好的孩子,但因为心智的不成熟、习惯的散漫,最终各科成绩都受影响。 (2)第二学期随着班级管理新模式的启动,班干的自身规范有了进步,班级的整体气氛略显沉稳,期末考试班级成绩就有了明显进步,这也说明学习方面的管理还有较大空间,潜力还可挖掘。 具体举措有: 1、继续推进“班级网络化表格管理”模式。(发展严谨、创造的班级内涵。) 3、加大对班干的培养、管理力度。(发展积累、坚持、团结、严谨的班级内涵。)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从哲学的视域与维度出发理解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内蕴着的价值目标,对这一价值目标的“意义”表达是“社会理想”的实质所在。其次,“和谐社会”是评价“现实”、导引“现实”的标准,一方面它是对现存状况的“否定和批判”,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未来”状况的“揭示和确立”。 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是如何解决好矛盾,使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之间的冲突得到恰当的处理,从而保持和谐。和谐社会不等于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恰恰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和谐。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等,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

和谐社会需要宽容作文800字

和谐社会需要宽容作文800字 本文是关于需要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中,少了“和谐”这个词是不行的,有关“和谐”的思想源源不断。有了和谐便有了新中国的诞生,便有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生命和谐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和优良传统! 读了《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学校》这本书,篇篇扉页,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使我深深地感到:友谊、快乐、诚实、宽容是多么的珍贵!它们将主宰人类的一生。从书中,我不仅体会到了和谐的重要,还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为构建和谐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翻动着书页,突然,目光落在一个醒目的标题上“宽容待人”。这不是做一个小主人的条件之一吗?宽容是一种美,一种难得的美。深邃的天空忍住雷电暴雨的肆虐,才会有了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辽阔的大海容忍了惊涛骇浪的猖獗,才有了浩淼无垠。安德鲁?马修思也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脚跟上,这就是宽容”。这些都说明了宽容是美。我捉摸着,在校园里、在社会中,难免会与人发生争执和纠纷。面对他人,我们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为了一点小事而伤了和气,是不值的。有人说过:“退一步海阔天空”不是吗?相互谦让,宽容对方,留给自己的却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由这里我还想到了一个故事: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男子单杠决赛中,二十几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以连续腾空抓杠的高难度动

作,征服了全场的所有观众。可是,裁判以涅莫夫落地时一个小小的失误只给了他9。725分,这激起了全场观众无比的愤怒。涅莫夫却以他宽阔的胸怀,让中断了十几分钟的比赛得以继续进行。难道这不是他宽容待人的魅力所在吗?听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也应该宽容待人呢?会不会捎给对方一个会心的微笑呢? 厚厚的一本书,在我脑海中不停地翻滚,时时浮现出与人和谐,与自然和谐,与集体和谐,与生命和谐的美好景象! 不是吗?宽容待人、诚实守信、崇尚和谐、友爱相处、真诚待人、热爱祖国……这些都是一个和谐小主人的必要条件呀!我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少先队员,生活在校园中,是学校的小主人,在党的关怀和引导下,我倍感亲切。我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争做和谐社会的“五好”公民!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人际关系学的10个和谐“音符”

人际关系学的10个和谐“音符” 人际关系学的10个和谐“音符” 卡耐基说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这笔财富呢?换言之,我们应如何来奏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乐章呢?下面是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守的10条基本原则,也是和谐的交际不可或缺的10个基本“音符”。 一、平等 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知识多寡、贫富差距、身体强弱、年龄长幼、性别不同,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绝不能把自己高抬一寸,把别人低放一尺,有意与对方“横着一条沟,隔着一堵墙”,给别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之感。如果在交际中出现以权压人、以势压人、以强凌弱,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把别人看得一钱不值,那就根本不可能有人人平等,不可能有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二、尊重 渴望受到尊重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所有的人,不管其地位高低贵贱,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我们不仅要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的个性习惯、他人的权力地位、他人的情感兴趣和隐私,还要尊重彼此存在的外显或内在的心理距离,不要轻易地去突破它,破坏它,否则就是对对方的冒犯,势必造成对方的戒备、反感和疏远。

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挫伤一个人的自尊心,他会以十倍的疯狂、百倍的力量来与你抗衡。其实做到尊重别人并不难,有时只需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声敬称、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一张不刨根问底散布流言蜚语的嘴巴,就会给别人的心情带来阳光和温暖,当然也会为您自己带来真挚的友谊与和谐的交际。 三、沟通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说:“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那么,与表白如影随形的便是人际之间的沟通。只有沟通,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同时自己也才能了解别人;只有沟通,才能不断增进彼此的理解,从而减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越是不作沟通,越是有意设防,就会越难使人心达到交融,沟通需要主动,一味地等着别人与自己沟通,等不来“好人缘”。能沟通不等于会沟通,善于沟通者知道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采取不同的交际方式,懂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沟通总是与口才紧密相连,口才能为你的沟通铺平顺畅的道路,能帮你的交际书写和谐的华章。 四、宽容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的性格,特长各有差异,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不能强求一致。人与人要和谐相处,就要有求同存异、相互谅解、不求全责备的宽广胸怀。既然我们自身都不完

社会学概论考试必备试题和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C.《实证哲学教程》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 B )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 会学》一书( 1902 年)。 B 章太炎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C 孔德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是(C) C 斯宾塞 5、严复将斯宾塞的( C)译作〈〈群学肄言〉〉。C 社会学研究 6、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 D ),得到迅速和持续的发展。 D 美 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B。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8、中国社会学者独立进行的社会调查始于1923 年( B)指导学生对民众生活费用的调查。 B陈达 9、 1913 年,美籍教授首先在中国教会学校(C)创办了社会学系。 C 上海浸洗学院 10.“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A) A 享乐主义 11、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B ) 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D 继续 社会化 13、在研究个人社会化的各个角度中,下列哪个角度研究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D )D 气候的角度 14、弱智儿童教育,也称(B) B 再社会化 15、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C)C.角色中断 16 广义社会群体的观点是由( C )最早提出来到。C、滕尼斯 17、构成群体的最低限度的人数是( B )B、两人以上 18、( 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态。B、血缘家庭 19( C)指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C、内群体 20、家庭的本质关系是(A)A、婚姻关系 21 社会分层最初的历史动因是:( B)。 B 、社会分工。。 22 提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的学者是:( B)。 B、韦伯。 23 社会流动的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A、索罗金。 24 社会引起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C)。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5 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指:( D) D、事实不平等。 26 在阶级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分层是:( B) B 阶级分层。 27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分层的特点是:(A ) A 、等级制。 28。社会流动的实质是:( A ) A 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 29 最先使用“社区”一词的是德国社会学家( B) B 滕尼斯 3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 D) D 城乡协调发展 31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B ) B 逆城市化 32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道路所采取的基本方针是(C) C 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33 风俗、习惯、道德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能称为__B__,而不能称为社会制度。B、社

促和谐年度最新标语

促和谐年度最新标语 一 1、明礼诚信和谐之基,守望相助平安之本。 2、践行荣辱观念,培育社会公德,养成良好习惯。 3、心中一把平安锁,胜过万重防盗门。 4、讲究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 5、人美景美社区美,靠你靠我靠大家。 6、有防无患莫放松,睡前检查一分钟。 7、提升文明素质,乐当文明使者。 8、人人都是文明形象,事事关乎社区和谐。 9、多一点关心,家人更和气;多一些宽容,家庭更和睦;多一份责任,社会更和谐。 10、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11、寻找老邻居、结识新邻居、感谢好邻居。 12、一事一理重和谐,一言一行讲文明,一日一年有平安。 13、文明管住腿,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14、人与人互相照应,家中无人似有人。 15、健康校园,携手打造,文明风尚,同声倡导。 16、讲奉献从小事干起,做好事从点滴开始。 17、社区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18、手拉手创洁净家园,心连心建和谐社区。 19、弘扬社会公德,树立文明新风,共创和谐社区。 20、创建和谐我参与,社区成果我受益。 21、相互多礼让,社区更和谐。 22、请勿乱倒垃圾污水。

23、你也奉献,我也奉献,大家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 24、防窃又防盗,门窗最重要。 25、多一份防范,少一份隐患。 26、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27、创建平安新环境,构建和谐新社区。 28、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9、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30、争做道德公民,建设和谐家庭。 二 31、争做文明居民,创建和谐社区。 32、家庭平安,幸福之源。 33、留心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34、防范为生命保驾护航;警惕为安全站岗放哨。 35、防患未然才能长治久安。 36、爱护公共环境,不准高空抛物。 37、和谐家园,你我共同建设。 38、请不要把垃圾杂物丢进电梯轿厢内。 39、和谐与我同在,我与文明同行。 40、让我们把温馨带走,把真爱留下。 41、打造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 42、理解是家庭的支柱,宽容是和睦的根基,平安是全家的福气。 43、“小家”平安幸福,“大家”和谐进步。 44、胸怀社区心事乐,腹有诗书气自华。 45、家和邻睦社区兴,同心建设文明城。

以生活需要宽容为话题的高中议论文800字

以生活需要宽容为话题的高中议论文800字 宽容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所以,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宽容。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以生活需要宽容为话题的议论文800字。望对你有所帮助! 生活需要宽容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宽容”一词。宽容的意思是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怨恨、仇恨等,有“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等等劝世良言。这无非是劝诫世人,生活中遇到不平、气愤、怨恨时,不宜一味的结怨结仇,施展报复,不是原则性的家国大仇皆宜宽容化解。 宽容对于国家来说,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宽容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的原则、交往的智慧、修养的境界。宽容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所以,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宽容。 一、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有关宽容的故事举不胜举,给人以启发、教益。 比如:负荆请罪的故事。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

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这则故事,堪称以大局为重、宽容互谅的典范。 又比如: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再说说彭德怀的宽容。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从以上的事例中,宽容者对有违常理的人或事不计较、不追究,对不慎犯了大错能宽容、理解、放下。以宽容方式去化解恩怨,这无疑是凝聚力量,成就大业的处世智慧。 二、 西方文化对“宽容”的理解似乎更趋理性。多年前,阅读《包容

5.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和谐文化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需要。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经济不发展,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就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样不可能实现社会和谐。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包含着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现代社会,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还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那种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提高,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代价的做法,是与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发展背道而驰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人们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二、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文化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发生在国际而且发生在国内。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有利于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壮大,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效避免因认识差异引发社会动荡;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三、建设和谐文化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的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思想文化、道德规范对人际关系具有调解和整合的功能,社会越是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越需要发挥思想文化、道德规范沟通思想感情、调节人们行为、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文化强调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反对相互敌视、相互欺诈、相互对抗。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能够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能够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处事准则,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互谅互让、友好协商,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本做63分

课件名称: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本做63分 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斗争哲学讲的是矛盾斗争性,和谐哲学讲的是矛盾统一性或同一性。(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加强管理就会失去和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补充。(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4题、以人为本就是人人和谐,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5题、建立和谐社会,就不能讲矛盾,不能讲斗争。(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现阶段中国的和谐哲学。(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和谐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只提倡阶级斗争。(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发展和进步。(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9题、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革命不能直接解决国家发展的问题,只是为国家发展创造一个前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和谐哲学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社会状况目前发展的()。(单选题)(分值:3) A.斗争性 B.知识经济时代 C.阶段性 D.实用性 第12题、“好事要办好,实事要办实”是()的具体表现。(单选题)(分值:3)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管理科学 第13题、本质上说,管理就是搞()。(单选题)(分值:3) A.和谐 B.创新 C.变革 D.守旧 第14题、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应该包括()。(单选题)(分值:3) A.黑格尔文化 B.中国传统文化 C.现代文明 D.科学技术 第15题、在中国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原则是( )。(单选题)(分值:3) A.改革 B.和谐 C.开放 D.发展 第16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单选题)(分值:3) A.以人为本 B.改革开放 C.邓小平理论 D.统筹兼顾

和谐社会我们能做些什么

和谐社会,我们个能该做些什么? "和谐社会"是眼下听到的最频繁的词汇,国家中央在倡导,地方政府在响应.但是作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对于所谓的"和谐社会"又知道多少,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和谐”是什么,是全国一同,还是各有不同.对于"和谐"社会,鄙人认为有两种现象,一种是社会各阶层分化严重,矛盾遍布,但是人民安于现状,是为和谐;另一种,则是社会各阶层无差别化,社会秩序规范,人民安居乐业,是为和谐.显然,我们如今倡导的是后者.但是,在中国的政界有句话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实践中,导致前者情况的可能,也不是不存在."和谐"社会是政府国家给予的社会,还是人民自己的创造的社会,又是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是政府给予的那样的社会就可能是前面提到的前者,反之,就是后者.毫无疑问,我们要的和谐社会是后者. 下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首先,我们应该知情,就是了解什么是和谐社会,这是前提.再者,就是监督政府的施政行为.第三,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 “和谐社会”说到底是要建立一个人治的和谐社会,还是建立一个"法治"的和谐社会.前者,古代叫"仁政",是一种国家给予的行为;后者,在西方叫"市民社会",是百姓自己争取的结果.鄙人觉得现在所谈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后者,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应该做到前面三点.可能前面三点过于笼统,具体的说来,我们应该多了解国家的政策法律,培养一种意识,我觉得这是一种基本的国民素质.古人尚且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们已经是步入 21世纪的公民了. 至于监督政府行为,这本是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但是我们好好的用了吗?没有.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使用,从而纵容了政府,使他们越来越事无忌惮.还有,我们缺少自己的维权意识,当我们的权利被侵犯时,我们选择沉默还是选择抗争,结果迥然不同.我们会有今天的局面就是在面临这种抉择时我们选的往往是前者.而如今在缔造和谐社会中,我们应该选择的是后者. "和谐社会"到来了,我们要有"法的意识,法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和谐社会的主体.现在,和谐社会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是选择放弃,让国家政府给以计划图纸,还是自己来绘画和谐社会的蓝图,全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和谐,它在千万亿人的手中奔来又去,似乎没有人不知晓它;和谐,仅仅是两个字,却又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坐到。拥有和谐,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它,然后去彻底地深入,最后才与它做朋友。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善良的一面,和谐是要用人心善良 去实现的。 大同社会,和谐社会,从古到今,人们都倡导和谐。人们是向往和谐的,因为和谐能

构建人际和谐八音符

为人处世,构建和谐的八音符 舒博 构建和谐社会、搭建人与人之间友善沟通的桥梁,既是基层干部的热切期盼和迫切希望,也是提高干部队伍亲和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要和基础条件。干部队伍中基层与机关、上级与下级之间在生活和工作的交往中须唱响以下八音符,以奏响和谐关系、干群团结之乐曲。 平等。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每一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上下、高低、贫富和贵贱之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世界范围内各国奴隶制度的消亡就证明了这一点。没有人是天生的奴隶,生来就低他人一等,没有人任由他人指使却生来没有自己的思想,这一思想已被普遍承认。 在现实社会,有些人以自己的人生观和思维追求凡事绝对的“平等”,显然是自私和不合实际的。人在大自然刮风下雨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人在社会或阶级中肯定不会完全平等。有些喜欢攀比别人过分追求事事平等,从不考虑自己所追求的“平等”合不合理,往往容易陷入极端思维中,所以会出现新闻播

出过的仇视社会行为,造成对社会的危害,这也是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因此,政府一直着力于改进工作作风,力求社会公平、人人平等,以减少极端仇视社会的事件发生,创建平等和谐的社会。努力实现人人生而平等这一世界通用格言,实现人类的终极目标。 宽容。“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古代这句话到如今仍然流行。上下级、同事之间每天都在一起共事,共事就要讲究宽容“二字”。每当遇到问题时,要相互商量;每当出现问题时要相互包容;每当问题棘手时更要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古训。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尊重。佛洛伊德曾把人的生存划分为了七个层次,其中,尊重是第一层次。因为,无论是谁,它的人格都是第一位的,都是值得尊重的。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基层干部渴望领导尊重、下级渴望上级尊重、干部之间也渴望互相尊重。这既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要求,也是实际生活中的需要。无论是在工

社会学概论作业1-5

社会学概论作业1-5

2010年社会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社会”一词源于(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D ) A.弗洛伊德 B.莱格 C.米德 D.马斯洛 3、“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B ) A.冲突 B.竞争 C.合作 D.顺应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 D ) A.再社会化 B.特殊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5、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B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密切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 6、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C ) A.泰罗 B.法约尔 C.麦格雷戈 D.梅奥 7、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A )

A.帕森斯 B.斯宾塞 C.库利 D.丁伯根 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 C ) A.迪尔凯姆 B.帕森斯 C.韦伯 D.吴文藻 9、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C )A.制度化优先 B.制度化冲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设 10、手段——目标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 B )” A.逃避行为 B.形式主义 C.创新 D.反叛 11、对贫穷的定义更具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 A ) A.经济学定义 B.政治学定义 C.社会文化的定义 D.环境学定义 12、社会保险是(B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 C.社会福利 D.人身、人寿保险 13、“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这是社会变迁那种理论的观点。( A )

宽容_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

宽容———和谐社会的德性基础 刘曙辉赵庆杰 理论与现代化 THEORYANDMODERNIZATION 2007-1Jan,2007 2007年第1期NO.1,2007 作者简介: 刘曙辉(1978-),女,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邮编:100084赵庆杰(1976-),男,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邮编:102249 摘要: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宽容的德性,但宽容因其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却面临挑战;只有明确分析宽容概念之后,我们才能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好地培育宽容精神。宽容需要一定条件。宽容是行为者对于他(或她)所不赞成或不喜欢的人及其行为或信仰有能力制止却不制止的一种克制。我们可以从行为者是否有否定反应,区分宽容与冷漠;从行为者是否有能力制止,区分宽容与默许;从行为者克制的理由,区分宽容的三种姿态,即出于恩惠、出于尊重个人权利和出于承认;在审问克制的道德正当性的基础上,指出宽容的“悖论”正是宽容之难。 关键词:和谐社会;宽容;否定反应;能力;克制 中图分类号:B8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7)01-0061-06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际上这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个永恒目标。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社会生活诸要素或方面已然达到融洽互动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或社会发展状态[1]。只要社会还存在差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避免冲突和暴力、最终取得平衡与和谐就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需要重视制度安排,也需要重视公民道德德性的培育;既需要重视正义、公平与平等价值,也需要重视宽容德性。宽容的目标是在差异中共存,这一点与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统一的。尽管人们对提倡宽容德性这一点基本上没有异议,但是对宽容概念本身的复杂性似乎还认识不足。 如今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宽容”这个词汇,英格丽德?克里波尔在《宽容与认同》一书中,总结出人们谈论宽容的八种形式,包括社会—文化交往实践,一种人格类型的特征,一系列非暴力、开放、欣赏多样性的态度,群体之间的实际的妥协,法律结构,政治学 说,个人权利原则和个人道德德性[2]。应用的广泛同时也显出使用的芜杂。正是这种广泛性与芜杂性,再加上人们对究竟哪些事例属于、哪些事例不属于宽容讨论的对象也缺乏共识(例如同性恋问题),使得迄今为止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学术界对宽容确切的涵义是什么还是有些模糊不清,更遑论实践中如何应对宽容问题。笔者认为宽容面对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其概念本身。基于此,本文从已有定义中总结出宽容的三个条件,即否定反应、能力和克制,得出“宽容是行为者对于他 (或她)所不赞成或不喜欢的人及其行为或信仰有能力制止却不制止的一种克制”这一定义,并对这三个条件进行分析。 一、何谓宽容 下面我们首先列举国内外学术界对宽容做出的几种定义,期望从这些定义中找出大家公认的方面,进而得出宽容的定义。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伦理学小辞典》中写到,

让和谐的音符在高中政治课堂飘荡

让和谐的音符在高中政治课堂飘荡 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和谐的政治教学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这一点对于非知识性地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是至关重要,那种粗放地、机械的、硬邦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是无法让学生实现体验学习的过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目标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准则,它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政治教师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将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朋友。“温和、微笑、宽容、认同”,是实现和谐课堂的八字法宝,自然、活泼的课堂导入,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时时融合等已经成为政治教学的有效程序,那么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呢,教学实践证明现代高中政治和谐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操作: 一、构建一种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氛围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现代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学生。因而,-切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言行都应该鄙弃。师生之间也是一种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教师应该与学生在朋友的基础上,彼此进一步发展成为知己;并努力创造最高境界,争做学生思想言行的楷模。师生关系还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师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具有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搭建两个舞台 在和谐课堂中,实现师生平等,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展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舞台教师承担着传光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的神圣使命。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需要有令学生心悦诚服的权威。这个权威不是靠力量、权势建立起来的,而是靠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把自己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充分展现出来,对学生的影响将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受益终生的。教师应把课堂作为展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舞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

社会学必备哲学基础

社会学必备哲学基础 有影响的主要是近代西方哲学 哲学的三类问题 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 知识论分为经验论和理性论。 (马克思单列) 主要两大纠结点 经验论 在经验论与理性论(即唯理论)的长期论争中,经验论由盛而衰,理性论有抬头的迹象。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期,在英美哲学界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是由A.孔德开始,由B.A.W.罗素发展起来的分析经验论(见分析哲学)。实用主义以及欧洲大陆的其他一些哲学流派也倾向于经验论。这一时期,理性论仅仅在新经院哲学(见新托马斯主义)中还有点影响。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运动,力图恢复理性论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而对经验论最沉重的打击,是来自心理学方面。蓬勃发展起来的认识心理学派,给理性论提供了反驳经验论的最有力证据。按照认知学的看法,心灵完全不是一块白板,即使最简单的知觉也受认知作用的影响,决不是单纯接受来自外界的刺激。一个意象更是信息储存与检索的复杂操作,经验论者所设想的那种纯粹的经验或观察并不存在,人们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中,认知的模式或范式起着决定的作用。 科学实在论根据新的物理实验结果对经验论所作的批评,也为理性论的复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经验论者不仅忽视了心灵或理性的作用,而且还否认或怀疑外物,即那些不可观察的“理论对象”的存在,并以可观察性作为实在性的标准。大多数科学实在论者反对经验论主张的这种观点,有些实在论者还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认为科学哲学中最后的裁判员不是理论,而是实验,不是我们怎样思想,而是我们如何行动。在他们看来,能够产生效果的理论对象,即使本身是不可观察的,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们是实在的。经验论和理性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易位,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