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编创的传统性探索_卢玉梅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编创的传统性探索_卢玉梅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编创的传统性探索_卢玉梅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编创的传统性探索_卢玉梅

120〉〉学术论坛 2014 · 07ART EDUCATION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各门类艺术均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作品、表演、编创等各方面都有着长足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编创而言,在诸多作品问世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争议,不同民族、地域,其舞蹈形态、形式均有差异,这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舞蹈创作的样式主要有三种:原形式、借用式与解构式。在当代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中,由于现代与传统的激烈碰撞,民族文化与艺术观念呈现出了多元并存的新形式,多种思想形式的碰撞,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在创作方面对于文化内涵的价值取向出现了较为模糊的地带。创作的过程中,大多数编导选择了现代的编创模式、技法以及观念,加上民族民间舞传统的艺术风格、特征、形态等的融合,以此作为编创作品的主要方式。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度”却很难把握,且由于文化的差异性,编导在编创作品时往往容易忽略作品的本质核心。在编创时从实际的经验来看往往会更注重强调形式感和技法的呈现,对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却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在创作时无法深入表达所思所感,从侧面来讲这亦是众多编导心中的难题。随着多年的教学和编创实践,笔者发觉民族民间舞蹈已消失其传统性,可用的语汇越来越贫乏,并且离生活越来越远。我们想要做出既保留传统文化内涵又有创新意识的作品,必须深入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舞的本质是来自人们千百年的信仰和劳作方式,所以实地采风体验是民族民间创作的必要过程。

一、作品编创动作素材的传统性

语言是承载民族文化的符号,作用在舞蹈之中,就是最基本的舞蹈动作。各民族的舞蹈动作语汇包含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形象与风格,它是区分各民族舞蹈特征的关键。民族民间舞的创作过程中舞蹈动作是实践创作的重点,舞蹈语汇的运用要精准、合理,富有变化地进行编创,实则需要编导在尊重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注重民族舞蹈语言先在性的前提,从而进行创作。

诚然,由于现代观念的融入,大多数编导将时间、精力集中在编舞技法的习得与运用上,技法是否巧妙新颖往往是他们更为在乎的,而对于传统的民族舞蹈语汇的学习则是少之又少,遇到舞蹈语汇匮乏的问题时,往往将原有的民族舞蹈动作进行拆解组合,随意拼贴连接,完全不遵循民族舞蹈语汇自身的结构与规则,造成了一些原则性硬伤、本质错误与传统的流失。

在面对舞蹈动作素材的传统性问题上,我们可以大致从以下两点来入手,以此增强民族民间舞编创中的传统性因素。

(一)传统教学组合

对传统性教学组合的注重,主要是要求编导熟练掌握现有的教材内容,尤其对传统教学性组合的掌握,将日常规训的舞蹈动作经过加工整合,运用到舞蹈作品的编创中,从而实现由教学到编创的转化,使得具有传统性的民族民间舞蹈语汇被更多的观众所知晓,提升观众对民族民间舞传统性编创的认知度。

“在北京舞蹈学院山东‘海阳秧歌女班教材’建设中,职业舞者张荫松老师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1959年开始)整理出了‘船在海上走,人在船上摇’的训练系统。一个‘滚浪’练习要涉及身体投射的四个方位以及立面与平面的关系,并且要具体到‘五花滚浪’‘正缠头滚浪’‘反缠头滚浪’和‘砍浪’练习中。在身体局部训练上,手脚之外躯干的‘拧’还要再元素化为‘提拧’(训练上下)、‘磨拧’(训练平面)、‘裹拧’(训练由内而外)、‘摆拧’(训练探身而出)组合。其中,不仅原生舞蹈中的‘翠花’‘王大娘’‘丑婆’性格化语言要融入其中,男子‘货郎’‘锢漏’的动律也要被吸纳。”①由此可见,在一些传统性的教学组合中,包含了丰富的民间传统性动作元素,它们是由民间艺人从民间直接提取和整理而成的,保存了较为质朴和纯粹的民间舞蹈风格和舞姿形态。编导在编创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时,可以从中提取所需的传统性动作素材,保留优秀的传统动作风格样式,使作品具有更加浓厚的民族性特征。

(二)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借鉴

编导在编创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时,可以对原生态民间舞蹈进行学习与借鉴,拓宽舞蹈动作语汇来源的视野。如今的民间舞蹈创作大多借鉴现代舞的编舞技巧、技法,编导在具体编创实践的过程中,仍需要守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本质特征。

民间采风,从生活寻找传统,是当代编导最为缺失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编导对当地的民族文化风俗有了深入了解后才会更贴近生活,有身体力行的体验时,呈现在舞台上的就不会只是灯光、音效和华丽的各族服饰。当编导们深入了解原生态的民间舞蹈形态时,不仅可以感受强烈的舞蹈生命力,同时可以将民间的生活体验融入编创之中。在原生态民间舞蹈中,其动作形态的风格和律动有着鲜明的表现,编导能够更加容易地直接掌握和运用;在群体性的舞蹈当中,原生态民间舞可以为编导提供丰富的场图、调度等形式,为民族民间舞蹈的编创提供传统性的依据;此外,在原生态民间舞蹈中的一些生活形态或功能性的动作,是当地民众最为真实、质朴的情感体现,亦可成为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中的有力借鉴。编导通过对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的借鉴和吸收,能够使其对舞蹈作品本身的结构构建合理化,使编创的作品更具有说服力。

二、作品题材与内容的传统性

(一)民间诉说的回归

中国民族民间舞是源于各民族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形成于人们日常的耕种、庆典、祭祀、宗教、节日等活动之中,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现如今,编导在编创民族民间舞时,更多选择了社会当下的生活现象和状况作为出发点,而凤毛麟角的民族风格性动作只是作为点缀存在于作品之中,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仿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民族土壤,难于表现民族民间的风格特点与时代风貌。由此看来,在编创作品的文本中,首当其冲的要回归民间的乡土,诉说民间的事情,讲述民间的故事。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创作中,题材和文本的选择十分重要,编创一旦脱离民族文化的基础,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华丽多变,不了解民族文化习俗,单纯的“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很难创作出令人感动的舞蹈作品。在舞台上呈现的优秀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经过时间的洗礼,依旧是舞台上的经典之作,它们毫无例外都是在对民族文化尊重的前提下,在强烈的民族体验中创作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编创的传统性探索

□ 卢玉梅

【内容摘要】就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编创而言,编导在创作的过程中,大多选择了现代的编创模式、技法以及观念,加上民族民间舞传统的艺术风格、特征、形态等的融合,以此作为编创作品的主要方式。文章则以此为论点,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在多元的创新的现代意识中仍旧要有传统性的保持,更要注重编创传统性的探索,从而引起反思。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传统性 动作 题材 意识形态

121

出的作品。例如,张继刚编导的《黄土黄》《俺从黄河来》《一个扭秧歌的人》等作品,表现了黄河岸边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对新生活的呼唤、企盼、追求与坚持,以及编导对家乡的黄土地和乡亲父老的怀念之情,由于强烈的现实生命情调与深刻的文化主题形象的重合、真诚人物性格与质朴动作语言的交融、独特主题动机与崇高精神内质的共存,使得这些作品均选择了贴近乡土气息的文本,令人在观赏作品的同时,融入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让人过目不忘,记忆深刻。

(二)民间信仰的寄托

“亨廷顿认为语言和宗教是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而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形式(舞蹈语言)与内容(舞蹈表达)则是界定它自身存在的基准,如何用本民族的舞蹈语言,借鉴使用现代的编创技术,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内涵是现今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所必须思考的。”②在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编导们往往忽略了对民间信仰的认知与尊重,有些舞蹈作品的动作形态、调度场图、名称内容涉及相应民族的精神信仰与宗教仪式等方面,编导却摒弃了作为支撑舞蹈动作、调度等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只是单纯地保留了舞姿造型这些外化层面的浅层内容,有的甚至将其原始的舞姿形态进行主观的改变与创新,甚至与原始民间信仰背道而驰,从而使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属性,实则是有名而无实的作品。

对信仰的尊重与表达,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应始终坚持的原则之一,同时也是作品创作者体现传统性的精神意识形态的外化,编导在编创时首先要尊重这一前提。“在《云南映象》的品牌塑造中,杨丽萍的创作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是发现原汁原味的民间舞蹈,并在原有的动态基础上进行节奏和造型的蕴色。例如,《烟盒舞》里的‘蚂蚁走路’‘青蛙翻身’‘蜻蜓点水’‘昆虫交合’那些对动物的直接模仿来自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求偶、生殖舞蹈;而花腰彝族《海菜腔》中的‘拍手舞’,在杨丽萍的加工后节奏更丰富。正如杨丽萍所言:‘我的工作本来就不需要去编什么,我的工作是去整合’。可贵的是,她的整合不但没有削弱民间原生形态舞蹈的意味所指,而且能够以舞台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带来更大的震撼。其二,是建立在她的民族信仰上的舞台创作舞蹈。例如,《月光》《女儿国》《雀之灵》等。其中,《月光》倾诉了女人如月般的圣洁;《女儿国》吟唱着高原女人一生的辛劳,《雀之灵》则以孔雀作为化身并达到灵性的升华。”③结语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应当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方向掌握,尤其要注重对于民间舞传统性的保留。在创作的过程中,编导应以尊重民族民间舞传统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与表达,其中可以从传统性民族民间舞教材、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等提取所需的传统性动作素材,在作品的题材与内容中可以回归民间诉说、尊重民间信仰等方式,以此作为保存民间属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中对于传统性的探索,需要在传统性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以传统为核心展开创作,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编创才不会被现代的洪流所吞噬,从而保留民族民间传统性的本质。

注释:

①张素琴,刘建.舞蹈身体语言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68.

②王振威.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困境解脱的应对措施[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6):51.

③许恩.在传统与现代中徜徉——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当代民族性意识[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4):88.

作者单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舞蹈系

(责任编辑:鞠向玲)

(接第115页)她对骑士追梦无悔的态度转变充分证明了梦想和信念可以改变世界并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的戏剧主题。最后,我们还注意到剧中的塞万提斯由渺小到崇高的形象转变也让该剧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初入大牢的塞万提斯当面对吉凶未卜的宗教审判和穷凶极恶的囚犯恐吓时常常表现得胆小和懦弱,但在讲完骑士的传奇经历后,最终能够勇敢地直面即将到来的审判。此外,最后一幕囚犯们以众赞歌的形式演唱主题歌来为塞万提斯加油打气的举动,也为梦想照进现实的崇高意象写下了鲜明的注脚。由此可见,该剧的创作意图显然并非在于展现主人公滑稽与荒唐的喜剧形象,相反的是,通过对唐?吉诃德和塞万提斯可贵的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塑造,意在使观众产生肃然起敬的感受。

张兰阁先生在《戏剧范型》一书中对悲剧精神做出了深刻的阐释:“悲剧精神是创作主体的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崇高这个美学范畴在戏剧上的具体表现。它表现为主人公在毁坏的世界里艰苦斗争中体现的人类尊严和高尚品质,它包括人的各种勇气和闪光的精神素质”。④应该说,音乐剧《梦幻骑士》恰当且完美地传达了角色人物对人性价值的永恒追求和颂扬,观众从中可以体味到悲剧精神蕴含的壮美与崇高所带来的审美愉悦。还需指出的是,这部音乐剧创作的特定历史语境,似乎也为我们探寻其人文意蕴留下了蛛丝马迹。众所周知,上世纪6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显得格外的沉重和压抑。无论是总统肯尼迪遇刺、还是越战的阴云密布以及民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内外交困和危机四伏,都使美国乐观自信的民族精神备受打击。从某种角度上看,或许是剧作家戴尔?华瑟曼用心良苦,由于注意到塞万提斯和唐?吉诃德的“骑士梦”与20世纪的“美国梦”有着异曲同工的妙趣——都具有鼓舞人心的“正能量”,因而试图通过这部艺术作品告诫自己的同胞们不该为暂时的遭遇和困境而消沉。

结语

《梦幻骑士》不是对小说《唐?吉诃德》的重复言说,更不是对作家本人的真实描绘,而是通过音乐剧的载体对塞万提斯和他塑造的可爱骑士的光辉形象做出的崭新诠释。更为重要的是,该剧极富特色的“戏中戏”表现手法、别具一格的西班牙音乐风情及其蕴含的悲剧精神和崇高意味,建构了一个非凡的审美空间,从而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感动。

注释:

①Wasserman,Dale. The Impossible Musical: The Man of La Mancha . Applause Books,New York. 2003.vii.

②栾志弘,苏前忠.浅析西方音乐剧中的表现手法—“戏中戏”[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4).

③Scott Miller. The Director’s Guide to Musical Theater. Portsmouth,NH,New York. 1996.P148.

④张兰阁.戏剧范型—20世纪戏剧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5.

作者单位:栾志弘,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朱婕,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概况

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概况 上了八课时的舞蹈鉴赏课程,通过老师的课上的讲解及平时的一些积累,对我们国家的一些民族民间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现在就我的一些认识及我搜集的一些相关资料说说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概况。 首先,什么是民族民间舞呢?民间舞蹈是指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的劳动和斗争生活,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人民群众不断加工创造而形成的。 喜欢看古装剧的同学应该知道有一部电视剧叫做《耀舞长安》,这部电视剧说的就是宫廷雅乐的一些概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义初期,统治者们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同时为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培养了一批舞者,也就是女乐,供贵族们欣赏娱乐,在周代更是制定了一套宫廷雅乐体系,宫廷舞蹈在这时红极一时。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专制性,人民所受压迫很重,广大老百姓整天要生计奔波劳累。没时间参与娱乐游玩中来,导致在这时期民间舞蹈之所以没能被社会普遍所接受,因此即使有少数的民间舞蹈被采纳最终也经过加工改编变成了宫廷舞蹈,加之官技们服务的对象是王公大臣,即使她们来自民间,但受权贵思想的影响,审美趣味也被打上了宫廷的烙印。因此这一时段的民族民间舞虽在发展,但影响不大。这也是老师上课时说到过的一个方面。 但是当奴隶社会逐渐瓦解时,不受大众所接受的宫廷雅乐逐渐衰败,而根植于民间的舞蹈开始发展。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秦朝的统一,百姓生活相对安定,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娱乐当中,同时统治者们愿意更多的与百姓接触,将大量新鲜活泼的民间艺术引入宫廷,使其更好的发展。 后来随着人民生活素质的提高,民族民间舞蹈一度成为了舞蹈艺术的主流。一九四九年中华共和国人民成立以后,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舞蹈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五十年代初,舞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如今,中国的民族民间舞更是备受关注,就比如在我们学校的舞蹈大赛中,民族民间舞是备受观众热捧的一个舞蹈类型,这也将有助于我国民族民间舞发展。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动律,并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 2、能学会藏族踢踏舞六个基本动作,并在学习基本动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 对基本体态和动律的肢体体验。 3、能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4、能了解藏族舞蹈的主要分类。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体态、动律的准确掌握,并能将其贯穿始终。 2、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藏族踢踏舞是用脚踏音乐的节奏来舞蹈,其步法的变化,一般是与音乐节奏的变化相协调。因此本课以节奏为线条,贯穿舞蹈动作教学的始终。在动作的学习中,采取自己探索步法、给舞步取名等多种方式,不断巩固体态和基本动律,加深学生对舞步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并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采取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完成的方式来进行,既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设计情景导入: 1、了解学生的经验准备情况: 师:同学们,听说过“踢踏舞”吗? 生:答(播放课件) 师介绍:大家刚才看到的是爱尔兰踢踏舞,在国外,踢踏舞主要分为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是爱尔兰的一种民间舞蹈。 2、情景设计,教师示范导入课题 师:我们中国的民间舞蹈中也有踢踏舞。前不久,老师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跟当地人民学了一小段踢踏舞,现在我跳给大家看一看,请你们来判断一下,老师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在体态、动律上有哪些特点?(教师示范)生:藏族。 师:对了,刚才老师所跳的,就是藏族的“堆谐”。 “堆”是指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定日,拉孜,萨伽等地势较高的地区。而“谐”在藏语中就是舞蹈的意思。所以,堆谐的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人民所跳的农区自娱性圈舞。 由于它的舞蹈中有许多踢和踏的动作,因此也被称为藏族踢踏舞。(出示课件:课题名称) 二、藏族踢踏舞的学习 (一)基本体态及动律的学习。 1、找出藏族舞基本体态及基本动律,并练习。 师:看了老师跳的这段藏族踢踏舞后,请你们说一说藏族舞在体态和动律上有什么特点?老师的上身是怎样的?是直立的?还是前倾的?是紧张的?还是松弛的? 生:上身松弛,略微前倾 师:膝部动作有什么特点? 生:膝部有连续不断的颤。 2、探索藏族舞基本体态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 师:那么藏族舞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呢? 生:…… (2)观看图片 师:现在,老师就给大家看一组我在西藏采风时所拍到照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其中探寻出藏族舞动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藏族踢踏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藏族踢踏舞 教学目标: 1、能主动探索藏族舞蹈与生活的关系,并掌握其舞蹈风格的主要分类。 2、能初步掌握藏族踢踏舞的风格特点。 3、能初步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并用所学动作创编一个小组合。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藏族舞的基本动律。 2、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1、连续不断、有弹性的“颤,以及上身的松弛、随动。 2、“颤”动律的贯穿。 3、把握踢踏舞基本动作节奏、风格。 教学设想: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风格及动律的把握非常重要,于是我设想通过探究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律及体态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动作而学动作,而是通过对生活的了解来学习舞蹈,从而始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便于他们更加迅速,更加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 由于学习的是藏族踢踏舞,所以在动作的学习中,我采取了老师示范,学生观察踏法、听辩节奏及强弱规律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踏法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舞步和不同的节奏,也造成了强弱规律的不同。师生互动。采取载歌载舞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练习过程多样化。让学生根据动作特点,设计不同练习方式。为后面的自主编排队型打下基础。 创编环节的设计是模拟藏族人民跳堆谐的场景,因为堆谐就是一种农区自娱性圈舞。采取老师提出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创编的方式,既让学生体验了舞蹈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组合的创编中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舞蹈道具(长袖)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计、课堂导入: 1、观看三段藏族舞蹈片段,分别为藏族的弦子、锅庄、踢踏舞。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舞蹈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学生回答:藏族。 2、比较三种藏族舞蹈的异同,找出藏族踢踏舞基本体态的特征。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这三段舞蹈分别属于藏族舞中的哪一种? 学生回答:…… 师:这三段舞蹈分别是藏族舞中的,弦子、锅庄和踢踏舞。那么,这三种藏族舞分别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弦子:柔美开朗。锅庄:豪迈粗犷,洒脱奔放。踢踏:欢快热烈。 师:那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回答:上身略前倾,很松弛,膝部有连绵不断的颤,舞袖。 二、学习与创造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体验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堂体验 从小我就对舞蹈有一种特殊的热爱,认为跟随音乐相和舞蹈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体现,更是情绪的一种外向释放,更何况这种艺术形式动静结合,可以培养小女孩的形体美和独特气质。因此我在小学期间一直学习民族舞,虽然后来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但我心中对于舞蹈的热爱从来没有泯灭过。近两年一直举办的中美舞林大赛我更是期期不落,尤其喜欢中国的唐诗逸和张傲月,每一期都不仅能给我美的感受,让我惊叹于舞蹈家们精湛的技巧、沉浸于他们饱满的情绪、折服于他们行云流水的动作,更让我有一种心潮澎派的感觉,真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用舞蹈展示自己的情绪。到了大学终于有机会进入啦啦操队,并跟随老师学习了一些爵士、街舞以及现在流行的韩风的舞蹈等,虽然学习起来也算得心应手,但内心深处总少了一些小时候的影子和觉得自己很美的自信的感觉。终于在大三的时候,抢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这门课,着实让我期待了一个假期。原以为这门课归在艺术的学分中,只会涉及理论知识,却没想到,是真正的学习组合跳舞,这让我兴奋不已,暗下决心,一定要一次不落地上好这门课。 第一节课便有一个意外之处:老师要我们一边跳舞一边唱歌相和,这仿佛让我见到了古代节日集会时大家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的场景。虽然歌曲的词我时至今日还不理解,但可以从那简单的哼唱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喜悦之情。还有一节课,老师让我们看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的技巧大赛,朝鲜族舞蹈、秧歌、蒙古族舞蹈等精彩的舞蹈纷至杳来,真真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安徽花鼓灯,“小花场”那种双人或三人即兴表演的有人物、情节的小舞剧。这种表现男女相互爱悦、嬉戏逗趣的情景,表演起来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整体情绪热烈奔放,节奏形式多变,明快紧凑,感染力强,让我兴奋不已。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通过向我们描述各种动作所代表的含义的方式,让我们将舞蹈动作与少数民族服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相串联,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更容易记忆动作,掌握动作所传达出的感情。比如:藏族人民解放较晚,之前一直处于农奴制的社会中,这种长期的压迫和剥削生活使他们有一种谦卑的习惯,因此跳舞时不会有一副挺胸抬头、得意洋洋的体态,多为又松胯、弓腰、曲背、弯膝、“一边顺”的样子膝盖部位还会有放松连续不断的小而快的颤动、或者是有弹性的颤动、还有连绵柔韧的屈伸。又或者藏族人民生长于青藏高原,性情纯厚致善、端正诚实,崇拜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因此他们的舞蹈也是婉转豪放、热情稳重,经常有很多踢、踏、悠、摆的动作,看起来潇洒灵活,第一个组合中有一个分别向两侧斜后方撤步,同时展开双臂的动作正是模仿草原的雄鹰。还有一个我最喜欢但却经常做不好的动作:勾脚抬腿,就好像勾起裙摆做出一个欢迎的动作。新疆舞则与藏族舞迥然不同,学习新疆舞过程中老师总是跟我们强调体态昂首挺胸,抬起鼻子,立腰、拔背,给人一种高傲、外向的感觉。在学习基本步法时,让我们感受仿佛头后又一根大辫子在摇摆,以培养我们的神韵和仪态感。还有一个双手手心朝内,高举胳膊过头的动作,就仿佛是在迎接太阳又或是在表达对神明的尊敬,老师运用了读书这一比喻,立刻将遥远的少数民族生活情境拉近到了眼前。再比如新疆舞中一边以脚尖打拍子一边左右轻轻摆头的动作就像在轻轻嗅花。而有时手部灵巧的翻腕、绕腕,以及“先正看而后低手闭目”的眉眼运用又一瞬间让人感受到了小女儿家的娇羞。仔细想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本身就是集合多民族人民情感和生活主题意义的舞系,它本身就是最直观体现以人为本,深刻体现各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及人们的思想感情的最好样板。更何况,舞蹈的历史源远流长,伴随着历史长河的发展,民间舞蹈还体现了巫术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继承性、群众性、娱乐性,其文化发展的感情色彩性,以及在当代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发展的多元性都给我们以一种其他民族舞蹈无法替代的民族情节在,这是芭蕾的古典优雅、hip-hop的动感嘻哈、热烈奔放的拉丁都无法比拟的。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民间舞 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 三本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中国舞蹈教育的基础训练课之一,它和其它的舞蹈训练课共同承担着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传 承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天职。 四适用专业:舞蹈表演 五设置目的:中国民间舞是民族舞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八个民族十几种风格迥异舞种的学习,使学生在身体各部位表现力及舞蹈意识等 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 六教学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 藏族 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藏族“坐懈胯”上松弛颤、摆、悠的动态、动律、动势特征,准确地把握藏族舞蹈的体态.韵律、节 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膝部或连续不断或小而快的颤动或屈伸。 难点:1.动作中保持提胯、拎腰、沉肩的基本体态; 2.膝关节颤动、屈伸时的柔韧和弹性 第一节基本概念(一二节内容1——5周完成) 一脚位:1双脚稍分开的正步位2八字位3丁字位4靠步位5踏步位 二脚形:1绷脚2勾脚 三基本体态丁字步站好,双膝稍弯,靠重心脚懈胯,双手扶胯,上身松弛略向前倾,眼睛平视。 四手臂形态手臂松弛,手指轻轻并拢,指尖下垂,要有长袖的感觉。

第二节踢踏 一手的动作1交替划圆2摆手 二动律1“8”字晃动2摆3颤膝 三步伐 1 基本步(一二三)2退踏步3连三步4抬踏步5嘀嗒步6后退步(七点连续)7摆步8悠踢步 9胯悠步10跳分步11二三步 四短句1开头步2结束步3悠踢步4胯悠步5跳分步 第三节弦子(6——10周完成) 一动律1曲伸 二步伐1靠步2靠点步1)靠点靠2)靠点悠3平步4收步5撩步6三步一撩7二步踏步9刨步10 颤点步 第四节组合(11——15周完成) 一踢踏舞部分1库玛拉组合2恰地宫保组合3青稞丰收组合4快乐青年组合 二弦子舞部分1尤子巴母组合2牧羊女组合3弦子组合 一年级第二学期 东北秧歌 教学目的:通过对东北秧歌舞蹈的学习,使学生掌掌握东北秧歌“稳中浪稳中俏稳中艮”的动律特征;准确地把握东北秧歌舞蹈的体态韵律、节 奏特点及肢体协调运用的能力。 重点:要突出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难点:“艮劲儿”步、上肢“扭”、手腕“花”的协调把握,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重心”的步伐要点,“点紧促,线延伸”“稳中浪浪中艮艮 中俏”的节奏处理。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xx民族民间舞蹈教案 【篇一: xx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案】 篇一: xx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资料全部 xx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第一级 1、小熊舞(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 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 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关键动作:前舔、后含、耸肩。 教学提示: 1.以模仿小熊、表演小熊为主,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 2.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 2、xx(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 以儿歌的唱词引领学生进入模仿状态。 关键动作: 滚动(躺地滚动、坐地滚动)、舔胯。 儿歌:

西瓜圆又圆,红瓤黑籽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 3、球球操(儿童舞蹈) 教学目的: 以训练腰为目的,通过模仿小球的形态,训练前、旁、后腰以及背肌的能力。关键动作: 卷腰、胸腰、旁腰。 教学提示: 1、通过坐地及站立两种不同的状态,训练学生胸腰、中腰以及旁腰的柔韧度。 2、坐地向后卷腰时,要将脊柱最大限度拉伸。站立下胸腰时,要感觉上、往远。4打花巴掌(汉族风格) 教学目的: 在欢快的儿歌声中,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方位感。 教学提示: 1、打巴掌时,以手心交叉击打并带有弹性,眼随手动。 2、体前上、中、下的方位要明确;上----头部的斜上方;中----身体的中轴线;下----腹部的斜下方。儿歌: 打花巴掌儿呔,正月正,老太太爱逛莲花儿灯,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花儿呀, 穿纸莲呀,xx呀海棠花儿呀; 打花巴掌儿呔,二月二,老太大爱吃白糖棍儿,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花儿呀,

穿纸莲呀,xx呀海棠花儿呀; 打花巴掌儿呔,三月三,老太太爱抽关东烟, 烧着香儿呀捻纸捻儿呀,茉莉花儿呀, 穿纸莲呀,xx呀海棠花儿呀, 茉莉花儿呀,海棠花。 5、蜗牛(儿童舞蹈) 儿歌: 蜗牛出洞串门子,背着一间小房子,雷声隆隆下大雨,蜗牛拍拍小肚子,雨点来了我不怕,我会躲进小房子。 以儿歌带领学生在没模仿小蜗牛缓慢的爬行中,对学生脊柱进行抻、拉、含、仰的训练,并在手臂 交替划圆运动中,进行手机抡、拉、抻的训练。 关键动作: 软手 提示: 1、团身时,尽量将身体收成球状,再将脊柱最大限度进行抻、拉、含、仰。 3、手臂做抡、拉、抻时,要贴身体走立圆路线,手尖尽量往远够。 六、我的小手手(儿童舞蹈) 主要舞蹈动作取材于东北秧歌的“绕花”组合,它以训练手腕的灵活性为主,为今后学习东北秧歌手绢动作进行初步的训练。组合以手位不同方向的交替变化,配合手腕动作,结尾时要启发孩子自由发挥变换各种造型,训练手腕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案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案 艺术系 2010—2011第一学期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案(一) 课程类型:实践课 授课课题:藏族民间舞之颤膝动律综合训练组合(一) 授课时间:周三、周四、周五 授课对象:舞蹈四、五、六、七班 授课老师:贾海蓉 授课地点:舞四 教学分析: 1、教学对象的就业岗位与能力分析 能力分析:舞蹈一班是舞蹈表演专业班,他们通过多年的舞蹈专业学习,已具备较丰富的舞蹈知识和技能以及一定的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 能力。 就业岗位分析:舞蹈表演专业班组要为学校、幼儿园、文艺团体、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以及企业艺术团提供从事舞蹈表演、编导、艺术 指导和专业教学的应用型舞蹈专科人才。 2、本节课与学生就业岗位的衔接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无论是自身表演亦或是教学都 能够较准确的运用藏族民间舞中的颤膝动律,并能讲出它的动律特点和 风格。为学生的民舞技能打下基础,从而在就业岗位上完成民族民间的 教学和表演,为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舞作出贡献。 3、本节课与学生实际水平的衔接点

舞蹈表演一班的学生,大部分已有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也初步完成了藏 族民间舞动作语汇的积累,故进入专科后所进行的教学会在学生已有基 础上加大深度和难度。应该说是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合的。 4、本节课的主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a、理论知识:藏族的文化背景以及藏民族舞蹈的种类 b、实践能力:藏族民间舞的颤膝动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藏族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藏族舞蹈的基本风格、 动作特点等,扩大学生舞蹈的眼界,提高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把握藏族民间舞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下肢上下运动的方式。以及膝部不同性质的颤动和屈伸。并由慢至快、由小 至大、由轻至重的变化中,让学生能够逐渐把握不同节奏中不同舞 姿的风格,以及表现舞蹈风格的准确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民间舞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还能塑 造美的气质,提高素养。并引导学生从言行举止、谈吐、行为规范 上都有内在美的要求。 教学重点:藏族民间舞颤膝动律的学习以及藏族民间舞基本体态的把握。教学难点:能够松弛、自如、灵活、重拍向下的颤动膝盖。 教学方法:欣赏法、对比法、讨论分析法、体验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音响、光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由中国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主编,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十余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由中央民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歌舞团等多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以“素质教育和愉悦教育科学统一”为出发点,以“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普及、发展和满足青少年对舞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宗旨,使学生在快乐的舞蹈学习中训练形体、培养气质、建立自信并提高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对各地区、各民族的舞蹈、音乐及风俗文化的了解,感受并传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民族文化。2004年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将此教材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审核备案,成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开考专业:中国民族民间舞。 2016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组织并团结北京及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的专家、教授及舞蹈家,经国家相关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成立“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简称CFA)。 2019年经文化和旅游部审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批准,同意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开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专业代码020102。自此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将全部事务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正式转至“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到底要不要考级?很多家长会有如此疑问,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舞蹈考级对于学舞蹈孩子们的好处: 1、获得国家权威证书 凡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程并通过考试评定者,颁发由文化部认证、编号、管理,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考级委员会签发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证书",并录入文化部社会艺术考级中心数据库备案,由考级中心官方网站提供真伪证书查询。 2、聆听考官专业点评 考级中心不仅有以潘志涛教授为首的教材编创团队,以张继钢、杨丽萍等十几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而且还有上百位来自各专业院校和艺术院团的权威考官,他们都持有由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资格证,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和专业的知识。 3、激发孩子进取意识 考级会让孩子有更明确的前进目标。小孩子从小引导他们养成有奋斗目标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舞蹈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开发智力,优美形体,还能锻炼少儿的坚强意志,使她们逐渐养成恒心和耐心。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的安排上,每个级别都有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舞目,这也将激发孩子们渴望了解学习更多种民间舞蹈的兴趣,让他们自发的把舞蹈坚持学下去。 4.提升孩子表演能力 在每次的考试中不断提高表演水平,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在更多场合展示自我,拥有自己更广阔的一片天地。 5、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通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等级考试,能够获得在舞蹈方面的长足进步,获得12级证书的学员就已经具备了艺术特长生或专业学习舞蹈的资质。她们可以跳着民族民间舞考上清华和北大,也可以选择考取专业舞蹈院校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6、检验教师教学成果 凡获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均经过考级中心严格的培训及考核,凡没有获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所教授的学生,不能参加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定期组织的考级;学生参加考级的成绩(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将是该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最直接反映。每次考试后,考级中心的考官也会根据学生考试情况对教师进行讲评,指出其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在下一次的考试中进行检查,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小熊舞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河南省许昌市培训时间:2012年10月4—7号 培训级别:1—3级答卷人:罗方雪 一、请完成一份教案,要求如下: 教学对象:4—6岁儿童 授课舞目:一级舞目---小熊舞(儿童舞蹈) 教案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步骤等 教学目标: 1、模仿小熊的动作特征:席地而坐、舔掌心、吃蜂蜜等突出小熊憨态可掬的形象。 2、围绕突出小熊的特点而展开的训练。以此激发小朋友们对小动物形象进行模仿学习的兴 趣。 3、训练孩子上身的含、冲、靠、腆这四个动势,以及点指、耸肩、扩指、跪地爬等动作。 通过这些动作训练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手位、手形和上身的基本动势。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难点: 1、关键动作:.盘腿做含展动作时,上身要经过直立状态(切不可抠胸、缩脖子)。

2、要强调五个手指用力张开。耸肩时重拍向上,去找耳朵。 3、表现小熊刚刚睡醒时的状态,捉蜜蜂时的调皮和吃饱后的满足。 教学步骤: 1、导课: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握好基本动 律以后让小朋友们想象刚睡醒的样子(打哈欠、揉眼睛等)、还有吃饱后拍拍小肚子,最后让小朋友想象小熊的形象并把它加入到舞蹈中。也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将动作串联起来。例如:寒冷的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一只刚刚经过冬眠的小熊在树洞中慢慢性来咯额。伸出洞来感受一下温暖的阳光,忽然觉得空了一个冬天的肚子饿了,就钻出洞来寻找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吧。这时它看到了三只小蜜蜂,有蜜蜂,当然就有蜂蜜啦!小熊高兴极了!几只可爱的小熊爬着聚拢到一起,伸出小熊掌不停地捞起蜜蜂,放到嘴里舔一舔,真甜啊,吃的好高兴啊! 2、按音乐分段教、练: 前奏 【1】1-8 四人一横排,体对一点,盘腿坐地,右手撑头成睡觉状,左手扶膝盖。 【2】1-6伸懒腰,表现冬眠后出醒的小熊。 7-8上身立直,双手扶膝盖。 第一遍音乐 【1】1-4上身前腆,目视一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