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学术思想史考查

中国学术思想史考查

1.简述魏晋玄学的三个阶段

一般认为:魏晋玄学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曹魏正始时期,被称为“正始玄学”,以何晏、王弼为代表。其基本思想特征是贵无,主张“名教出于自然”. 《晋书·王衍传》称:“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在王弼等人看来,名教乃圣人无心之产物,亦即自然之道的体现。自然为本,名教为末,二者为本末体用的关系。本末一体,所以名教的产生是完全合理的,也是必然的。

第二阶段是“竹林时期”,处于魏晋易代之际,基本思想特征是崇尚自然无为,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竹林玄学的基本思想,一是齐物,代表作有阮籍的《达庄论》;二是否定礼法,代表作有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三是“越名教而任自然”,代表作有嵇康的《释私论》。

第三阶段是晋元康、永康时期(291—313),以向秀、裴頠、郭象等人为代表,基本理论是“崇有”、“独化”,主张“名教”即是自然。被称为“中朝玄学”。中朝玄学的基本观点,首先,在本体论上,向、郭反对“贵无论”以无为本、有生于无的观点。郭象提出“独化于玄冥之境”论,指出:“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认为事物是自生、自化和独化的,但彼此之间又是有联系的。然后,他们进一步论证了儒家名教存在的合理性,调和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的矛盾。在他们看来, 现实社会的一切等级秩序、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亦即“名教”,都是自然的、合理的,无须作任何的改变,人们也无需怀疑它们。

2.朱熹陆九渊思想之异同

共同点:承认“理”的至高无上、统摄万物的基本属性。

不同点主要有二:
一是“理”在何处?朱熹认为是“天理”,存在于“天”上——即超自然超人类的客观世界之中;陆九渊则认为是“心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即人的主观意念之中。这是两人最根本的分歧。
二是如何寻找和掌握“理”?朱熹主张必须“即物穷理”,也称“道学问”,要通过学习研究具体事物的表里粗精,再通过读书来掌握;陆九渊则主张用“简易工夫”去知本知心,通过内心的反省就能找到和掌握“理”的奥义。
这两个差异只是表面上的,是在共同承认“理”为最高范畴、共同承认并运用宋学方法的前提下“各得其性禀之所近”(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卷一《安定学案》)的结果。

朱熹、陆九渊

侧重义理的定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称为“考亭先生”。
朱熹:“今言诗不必作,且道恐分了为学工作。就到极处,当自知无益”;“才要作文章,便是枝叶,害着学问”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在贵溪象山居住讲学,自号“象山居士”,人称“象山先生”,又因书斋名“存”,学者称“存斋先生”。
陆九渊:“此心此理,我固有之”;“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

朱熹:理本论,天理派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此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是在这里”,“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陆九渊:心本论,心学派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一心也;理,一理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