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_王克非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_王克非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_王克非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_王克非

语言技术与外语教学研究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

王克非1

,秦洪武2

,王海霞

2

(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2.曲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本文通过语料呈现实验探讨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显示,学生在观察语料后能够归纳和总结出有意义的翻译技巧,并能据此评估或反思自己的翻译行为。实验表明,在翻译课堂教学中使用语料资源有助于自主学习和发现式翻译教学环境的创建,也有助于学习者形成

稳定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发现式学习;语料呈现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07)12-0003-0006 近20年来,语料库的创建和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应语料库大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建,起步较晚,但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欧美,这类语料库有十多个,涉及近20个语种,如H ansard(法-英对应语料库)和ENPC (英语-挪威语对应语料库)(V ron is 2000:14-15);在中国,有中科院计算所的大规模汉英对应语料库、北京大学的/B ABLE 汉英平行语料库0,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该库现有可检索语料2千万字/词以上,见王克非2004a),后者是本项研究使用的主要工具。对应语料库的创建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用于语言与翻译研究,二是用于外语教学。用于前者的研究成果丰富,涉及语言对比、双语词典编纂和翻译研究(Lav i o sa 1997;Baker 1999;Serpellet 2000;H unston 2002)。用于后者尤其是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也已取得不少成果,如Zanetti n 1998、Pearson (2003:15-24)和Bernardini (2004b :97-111),但大都研究平行语料为翻译训练提供的可能的资源和手段,还没有研究探讨大型对应语料库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1 研究内容

有关运用语料库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而将对应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则是刚刚开始(Bo w ker 2003;Ber nardi n i 2004b)。从理

论上看,语料库用于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环境的创建(Bernardini 2004a :22;秦洪武、王克非2007)。自主性学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研究性学习和发现式学习(learning as discovery)。前者假定学习者和教师研究兴趣相投、研究能力相当;后者则鼓励学习者自行调节兴趣点,并给他们提供机会来提高自己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两种语言的特征和差异有敏锐的觉识。本文认为,研究和发现虽不矛盾,但在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翻译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发现式学习这一提法更合适一些。

近年来,国内也有研究关注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有些研究探讨了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用途(郭红2004;于连江2004;王克非2004b),但还没有研究系统地探讨对应语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也没有研究关注学生对于语料使用的态度。鉴于此,我们以/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为翻译教学平台,探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翻译语料用于翻译教

作者简介:王克非: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

秦洪武: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王海霞: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收稿日期:2007-03-18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大型英汉对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平台0的阶段性成果(编号05BYY 013),并获得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编号Bsqd2007022)。

#

3#第118期2007年12月

外语电化教学

C AFLE

N o .118D ec . 2007

学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

2研究设计及步骤

实验使用的翻译语料全部取自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

语料呈现实验分为两步。第一步要求受试观察真实翻译语料;第二步让受试将自认为有意义的发现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鼓励同学之间(一般为同桌)通过商讨共同完成观察报告。

2.1参与者

参加本次调查的是某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3个班,136人)和一年级研究生(35人)。这些学生都在学习翻译,此前没有接触过语料库。本研究主要观察学生对语料呈现的整体反应,因此,个体和性别差异未列入考察范围。但是,鉴于语言水平可能影响到语料库的使用,在整理数据时将研究生和本科列为对比分析的对象。

实验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的受试是本科四年级3个自然班的学生,呈现的汉英对译语料涉及汉语动词与英语介词in/at间的对译关系(呈现给1、5班),以及汉语动词与over/w ith之间的互译O关系(呈现给2班)。为利于把握受试对语料的反应,实验使用的对应语料由教师课前筛选。在呈现语料时,教师不对学生做任何暗示,以保证学生自主做出判断。第二次的受试是本科四年级学生,第三次的受试是一年级研究生,这两次实验使用的翻译语料都是汉语句群的英译P。以上三次语料呈现方式相同。具体步骤为:

(1)语料呈现)))刺激:将语言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关键词或结构的翻译对应项。语料由教师挑选(也可以应学生要求或建议学生自行检索)。

(2)学生浏览语料:学生通过考察语料建立自认为有效的形式)意义关联。

(3)提示学生记录他们的心得和他们认为有意义的发现。

(4)要求学生回答一个开放性问题:观察语料后你有什么心得或发现?

让受试回答上面的开放性问题有两个目的:一是考察学生对语料呈现的态度;二是观察学生在浏览语料时关注了哪些对翻译教学有意义的问题。

2.2数据收集

本项研究呈现的语料量为1500~1700个汉英字词(汉语字与英语词比率为1.6B1),学生可在10分钟左右浏览完毕。阅读完毕,教师要求受试回答一个开放性问题:观察语料后你有什么心得或发现?教师建议报告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完成,长短不限。学生的回答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给老师,供下一步进行归类和分析。

2.3数据分类

鉴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开放式的,我们采用吴一安(2005)使用的主题一致分析方法对学生回答的内容进行分类,分类后再整理出受试关注的内容细节。这些内容以提及频数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附录中的六个统计表。

2.3.1受试对语料呈现的态度

三次实验的对象都是英语专业的学习者,他们正在学习汉英翻译。报告显示学生对于汉英翻译时的处理技巧比较敏感,而且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语料呈现的态度。如:

(1)英语介词很有用处,有时比一个句子表达得还要清楚。

(2)看似挺难的汉语句子,用英语的介词短语简简单单就译出来了,而且带有原文的韵味,其乐无穷。

(3)平时翻译时意识不到用英语介词使译文简洁。

(4)翻译不仅要靠大的英语词汇量,还要学会灵活使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词汇和语法。

(5)看这些汉英对译很有趣,也感觉很有用。

可以看出,受试在观察语料后不仅能够意识到语言运用问题,还能够反思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翻译能力,有的甚至指出需要调整自己的语言学习方式。总的说来,学生对翻译语料呈现的反应是正面的。

2.3.3报告内容的分类

我们把受试报告的内容分成四类:技巧觉识、功能

#4 #

O

P

如:

隔壁绍兴戏唱完了,你就打鼾,好利害

A ft er the Shaohsi ng opera w as[over],you s t art ed s nori ng your head off

韩孟翔狡猾地笑着回答,把手杖一挥,就沿着那水门汀向南走,却故意放慢了脚步

he repli ed[w ith]a sly gri n,t hen turned aw ay down the street,s w ingi ng h i s stick,t hough he w as caref u l not to w al k too fast

如:

s=4B1>

是一条快船。

单趟直放,不过半天多,就到了;

就是颠得厉害。

骨头痛。

It p s a fas t boat and d idn p t stop on t he way,and w e d i d t h e j ou rney i n half a day,but it did roll terri b l y,and m ade m y j oi n ts ache.

认识、语言差异和评估(对翻译手段的评价)。

(1)技巧觉识:受试注意动词与介词之间的转换关系,也注意到汉语句群在英语译文中的组合方式。这说明受试具有从对应语料中觉识到翻译技巧的能力。

(2)功能认识:受试注意到一些英语的介词能够引入时间、状态、年龄、同时性等背景信息,还注意到英语连词、从句在语言组织上的独特作用。这说明受试对技巧的觉识与他们对词汇和语法功能的认识是相通的。

(3)语言差异:有些受试注意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4)评估:学生注意到了某些翻译处理方式产生的文体效果和语言运用的灵活性,说明学生对翻译技巧有评价能力。

以上分类说明,在呈现汉英翻译语料后,受试对于翻译技巧、词汇)语法功能、语言差异比较敏感,同时也注意到了翻译技巧的运用效果。这些都表明,受试能够有效地观察和评价翻译语料,翻译语料呈现的作用是积极的。

3结果与分析

3.1第一次呈现的语料

第一次语料呈现后,收到的64份报告中有41份(占64%)提及汉语动词和英语介词短语在翻译中的转换问题(见(附录)表1~3)。表中显示,有关技巧觉识方面的内容出现频率最高,也最集中。统计还显示,受试对于介词的功能也做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但多停留于对共现词项的描述,不如对技巧的觉识那么集中。另外,表1~3显示,受试陈述个人对译文的评价时主要涉及文体效果(19次)和介词使用的灵活性(6次)。

统计还显示,受试对于不同类型的介词有不同的认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over、w ith这两个介词的表达功能上。表3显示受试注意到介词的功能是引入背景信息,说明部分受试在观察翻译时已发现汉英翻译时动词与介词转换的内在依据,同时也注意到英语在表达背景信息时可以使用与汉语不同的语言手段。上述内容表明多数受试能从呈现的语料中归纳出有意义的翻译内容,并能给予比较合理的解释。

当然,受试报告中对于译文的评估有失偏颇。如表1有2份报告、表2有1份报告认为,汉语生动、英语单调。做出这一概括的主要依据是:呈现语料中的汉语动词群都转换成了英语译文中的/介词+名物化0短语形式。但这是一种误解,教师需要对此做出分析和说明。

面对成批出现的语料,只有少数受试明确而具体地提及英汉语言之间差异,说明大多数受试还不能在更抽象的层面上思考语言差异问题。

3.2第二次呈现的语料

表1、表2、表3与(附录)表4、表5之间存在有趣的差异。表1、表2、表3中的主要内容是词的运用和功能,而表4、表5则主要涉及句子和句际关系。显然,观察语料的类型不同,受试关注的内容也就不同。比如,呈现的多为句对应语料时,受试关注的重点在词和词性(见表1、表2、表3);当呈现内容为句群对应语料时,受试则将关注的重点调整到衔接手段的使用上(见表4、表5)。总之,受试能够根据呈现的材料来调整自己的注意焦点。但表4、表5也显示,个别受试的归纳和概括还有些问题。比如,有受试认为英语译文比汉语原文逻辑性更强。这一判断只是依据连接词使用的数量,但逻辑性的强弱不是凭连词使用的数量来判断的。

本科生受试的报告显示出他们对语料感兴趣,也能捕捉到潜藏在译文后面的翻译技巧。这至少可以说明,本科生能够通过观察翻译语料、归纳并通过讨论来学习翻译技巧。这些技能和心得在初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提供语料,但归纳和总结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语料的呈现可以有效地帮助翻译学习者获得翻译技能、提高翻译水平。

此外,语料呈现还有助于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注意自身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有受试在报告中写道:翻译不仅要靠大的单词量,还要学会灵活使用我们已经掌握了的词汇。

有个别受试甚至还觉察到自己的语言直觉和实际运用之间有距离。如:

我学了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发现一个简单的介词有不同的意思和功能。一个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译文处理技巧很精彩。看来我还要学更多的东西。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我们译出好的译文。

分析真实文本可使学生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增长见识,这有利于学习者承担真实的翻译任务。观察语料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动机,还有助于学生适时调整翻译学习方式,提高对翻译技巧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一般说来,通过考察一个词或者结构的多个翻译例证,个别性的因素就会被规律性替代;有动因的翻译策略累积起来就可使学习者感知到一般的型式并形成有意义的概括。

3.3第三次呈现的语料

#5

#

第三次呈现的语料与第二次相同,但受试不同。这一次的受试是一年级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生。表6(见附录)显示,受试对于翻译技巧细节的捕捉比本科生(表5、表4)受试更细腻。而且,他们对于语言事实抽象能力更强。比如,受试在报告中使用衔接手段、重构、从句这类术语来表述问题,而少用生动、地道等含混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3.4报告反映出的问题

呈现语料可能引发不当的归纳和概括,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语料呈现的数量有限,无法涵盖与某一语言项目相关的所有情形;二是限于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受试还无法深入思考语言和翻译问题。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但教师应该适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尽可能全面地观察翻译和语言现象。

本次实验使用的语料是教师检索后筛选出来的,还不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检索。因此,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要想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力,就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检索、获得和研究真实语言素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为学生作为/研究者0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而不只是重复或者评估别人的研究(Leech1997:10)。

目前在课堂上只是以电子文本或者检索软件的KW I C形式呈现翻译语料,这样的呈现方式完全由教师控制,过于机械、单调。鉴于此,创建方便、迅速的语料检索和应用环境,并实现学习者按照个人的需求检索、考察、探讨和使用语料,是对应语料库有效应用于翻译教学的关键。4小结

Ber nardi n i(2004a:31-2)指出,语料库和语料分析工具似乎为发现式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工具。规模较大的对应语料库能为翻译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翻译素材,为灵活运用翻译技巧提供重要的参照资源,也为建立良性的课堂互动提供重要的物质环境,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与技巧密切相关的形式-意义关联上。发现式学习本来不是基于语料库的,但语料库却能够有力地促进自主学习环境的建立。

学习者的观察结果可能是局部或者经验式的概括,但这一观察结果可以通过新的证据来检验、修改和丰富。从外语学习和翻译技巧觉识上看,学习者大量观察双语对应语料后可能对搭配、语义偏向和语义韵等现象更加敏感;翻译技巧和策略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讨论逐步形成,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稳定、持久和灵活的翻译策略。传统上,教师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面对教材中数量有限且少有例外的零散范例,学生往往会盲目接受教师所陈述的规定性很强的翻译技巧,而翻译质量评估则完全依赖教师的直觉判断。这些都无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翻译技巧的能力。使用语料库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它允许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自主且有针对性地选择语料并藉之做出概括或解释,充分发挥其自主捕捉翻译技巧和自主构建翻译策略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应语料库的应用有助于提升翻译教学的效果。

附录:受试报告的分类和统计

附1.1第一次呈现的语料:汉英翻译时介词短语的使用

表1汉语中的动词表达转换为英语i n、at引导的介词短语(本科四年级1班,共收取报告24份)

报告内容分类

技巧功能差异评估

动词与

介词转

有些需要

更大语境

才明白

A t表同

时性

A t表时间

点,i n表时

间段

A t引出一

个行为

A t/i n可以

表达年龄/

状况

I n可表

方位、状

英语多介词,汉

语多动词

反思自己

的翻译

英语介词

用法灵活

汉语生动,

英语单调

文体

效果

频次18117141111223表2汉语中的动词表达转换为英语i n、at引导的介词短语(本科四年级5班,共收取报告21份)

报告内容

分类

技巧功能差异评估

动词与介词转

A t表时间点,i n表

时间段

A t/i n可表年龄/状

I n可表方位、状态

英语多介词,汉语

多动词

文体

效果

英语介词用

法灵活

汉语生动,英语

单调

频次103561821 #6

#

表3汉语中的动词表达转换为英语over、w ith引导的介词短语(本科四年级2班,共收取报告19份)

报告内容

分类

技巧功能评估

动词与介词转换over表时间Ov er/w it h可以表达状态介词引入背景信息文体效果用法灵活

频次13217134附1.2第二次呈现的语料:汉语句群的英译

表4本科四年级5班,共收取报告20份

报告内容

分类

技巧语言差异评估

汉语短句译为英语

小句

英译文添加了连词

用介词引入从属性

行为

用分词短语表达从

属性行为

英语句子比汉

语长

汉语省

略多

英译文逻辑性

更强

文体

效果

频次111568218

表5本科四年级2班,共收取报告17份

报告内容

分类

技巧语言差异评估

汉语短句译

为英语小句

英译文添

加了连词

用介词引入

从属性行为

添加/改

变主语

语序

调整

重新

组合

反思自己

的翻译

英语句子比

汉语长

汉语省

略多

汉英比英汉使用

技巧更多

英语译文逻

辑性更强

频次612225412111附1.3第三次呈现的语料:汉语句群的英译

表6研究生一年级,共收取报告22份

报告内容分类

技巧语言差异评估遣

汉语短句译

为英语小句

英译文添

加了连词

译文使用副词表

达原文的行为

汉语重复而译

文使用代词

使用

从句

使用了原文没

有的衔接手段

调整语

序/重构

背景与

前景

添加/改

变主语

英语句子

比汉语长

汉语少用

衔接手段

介词使英

译文简洁

频次111115364414649

参考文献

[1]Baker,M.T he ro le of co rpo ra i n i nv esti g ati ng the li nguisti c

behav i our o f pro fessiona l translati on[J].Internationa l Jour-nal o f Corpus L i ngu istics,1999,4(2):281-298.

[2]B ernard i n,i S il v ia.Co rpora i n the classroom:A n overv ie w

and som e re fl ections on future deve lop m ents[A].In John

M c H.S i ncla i r(ed.)H ow to U se Corpora i n L anguage

T each i ng[C].Ph ilade l ph ia:John B en j am i ns Pub lishi ng

Co,2004a:15-38.

[3]Bernardi n,i S il v ia.Corpus-aided language pedagogy for

translator educati on[A].In K irsten M a l m k j·r(ed.)

T ransl a ti on i n U nderg raduate D egree P rog ramm es[C].Am-

sterdam:John Ben j am i ns P ublis h i ng Company,2004b:97-

112.

[4]Bowker,L ynne.Co rpus-based app licati ons f o r translator

tra i n i ng:Explor i ng t he possi bilities[A].In Sy lviane G rang-

er et a.l(eds.)Corpus-based A pproaches t o Contrasti ve

L i ngu i stics and T rans l ation S t udies[C].Am ste rda m-N e w

Y ork:Editi ons R odop i B.V.,2003.

[5]H unston,Susan.Co rpora in A pp lied L i ngu istics[M].C a m-

bridge:Ca 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2002.

[6]L av i osa,Sara.H ow co m parable can c'o m pa rable corpora'be

[J].T arg et,1997,9(2):289-319.

[7]Leech,G eo ffrey.T eachi ng i n l anguag e co rpo ra:a conver-

gence[A].In G erry K now les,T ony.M cEnery,Stephen

F li ge l stone,A nne W ichm an(eds.).T each i ng and L anguage

Corpora[C].London:L ong m an,1997:1-22.

[8]Pearson,Jenn ifer.U si ng parall e l tex ts i n the translator tra i n-

i ng env iron m ent[A].In F eder ico Z anetti n,S ilv i a Berna rdini

&D o m i n i c S te w art(eds.)Corpora in T ranslator Educati on

[C].M anchester:St.Je ro m e,,2003:15-24.

[9]Serpe llet,N o?ll e.M andati ve constructi ons in Eng li sh and

the ir equ i va lents in F rench:applying a b ili ngua l appro ach to

the theo ry and practi ce o f transl a ti on[A].In Bernhard

K e tte m ann and G eo rg M arko(eds.)T each i ng and L earn i ng

by D o i ng Co rpus A na l y si s.P ro ceeding of the Fourt h In terna-

ti onal Conference on T eaching and Languag e Corpora[C].

Am sterda m-N e w Y ork,,2000:345-360.

[10]V e ronis,Jean.F rom the R osetta stone to the infor m ati on

soc i ety:a survey o f para llel tex t processi ng[A].In Jean

V ronis(ed.)P ara lle l T ex t P rocessi ng:A lignment and

#7

#

U se of T ranslati on Co rpus[C].Cordrecht:K l u w er A ca-

de m ic Publi shers,2000.

[11]Z anettin,F ederico.B ili ngua l comparab l e corpora and t he

tra i n i ng o f translators[A].M e ta,1998,(4):4-14. [12]郭红.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一种尝试[J].外语界,

2004,5:54-61.

[13]秦洪武,王克非.对应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理论

依据和实施原则[J].中国翻译,2007,5:43-48.[14]王克非.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制与应用[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a.

[15]王克非.双语对应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用途[J].外语

电化教学,2004b,6:27-32.

[16]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5,3:199-205.

[17]于连江.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

学,2004,6:40-44.

U si n g Parallel Corpus i n T ransl ation Teach i ng

WANG K e-fei1,QI N H ong-w u2,WANG H ai-x ia2

(1.Be ijing Fore i g n StudiesU niversity,Be ijing100089,Ch i n a;

2.Qufu N or m a lU niversity,Qufu,Shandong273165,Ch i n a)

Abst ract:Th is paper approaches the effects of app l y i n g para lle l co r pus in translation teach i n g.The authors fi n d a-f ter parallel co r pus presentation that t h e learners can induce or generalize translati o n techn i q ues by the m selves and reflect on the ir o wn translati o n behav ior.The corpus presentation experi m ents conducted i 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app lica-ti o n of para ll e l corpus to translation teach i n g contributes to t h e building of env iron m ent for autono m ous learn i n g or learn-i n g as d iscovery,and to the for m ati o n of steady translation techn i q ues.

K ey w ords:Parallel Corpus;Translation Teach i n g;Lear n i n g as D iscovery;Corpus Presentati o n

简讯

N e wC l ass DL900V,语言实验室中的又一朵奇葩

北京东方正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语言实验室专业生产研发企业,公司推出的语言实验室设备都深受用户喜爱。在2006年推出了高性价比的二享一产品DL500K以后, 2007年,又在产品的精尖方向再迈出一步,推出语言实验室中的又一朵奇葩:外语情景教室)))Ne wC lass DL900V可视化外语情景训练平台,为外语口语训练和交际训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

NewC l assDL900V数字语言实验室产品具备了NewC l assDL 系列的所有产品的精华功能,同时借鉴专业同声传译系统DL760的可视同传功能,把可视教学延伸到了DL900V产品中,达到了/见其人,闻其声0的理想教学境界。一些学者认为,过去几十年的传统外语教学中,很可能造就了一批批读写能力强、听说能力差的/哑巴0和/聋子0。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教师y学生0的单向传授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即便有一些让学生自己操练口语的机会,也往往流于形式,带有明显的重复性和程式化的痕迹,学生的语言能力往往只能应付考试,却无法应用到生动、复杂的实际环境中。所以有人曾这样评价过语言实验室功能方面的弱点:教师的肢体语言缺少表现,语言传递效果欠佳。现在有了DL900V,老师们的担心解除了。

NewC l ass DL900V系统的教师单元由这样一些设备组成:教师终端、耳机麦克组、系统控制主机、两台联拼显示器、摄像头、中央控制器、各种音视媒体节目源输入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教师操控系统训练平台,监控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课堂情景教学训练。外围媒体设备通过中央控制器连接到系统中,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学生单元由学生终端、耳机麦克组、显示器和摄像头组成。学生单元图形化界面可用鼠标进行各种操作,操作简单快捷。学生终端左侧配有USB接口,方便口语录音及音频材料随时下载到U盘或M P3播放器中。

NewC lass DL900V作为可视化外语情景训练平台,是因为其支持的语言学习功能可以在处理音频信号的同时,全程同步并发处理视频信号,把授课端(教师)的图像和发言人(学生)的图像与语音信号一起,在系统中广播传输,发言人的面部表情、发音口型清晰如在眼前,如此示范绘声绘色,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充满乐趣。可视功能体现在:可视同传训练、可视分组会话、可视聊天、可视电话对讲、可视电影配音等,这些可视功能的加入,对外语情景教学又是一个领先的技术创新。

DL900V仍具备NewC lass普通语言室的所有值得品味的一流技术和性能。如高压缩的双轨M P3录音、自主学习中对U盘的广泛支持、专业的媒体播放器、即时的录音回放点评等优秀功能。在/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0的现代教学理念倡导下,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DL900V外语情景教室必将推动这一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发展。

外语情景教室)))N e wC lass DL900V,将语言实验室推入可视时代!(郝桓成)

#8 #

语料库翻译学_问题与展望_龙绍赟

江西社会科学2012.12 244 语料库翻译学:问题与展望 ■龙绍眖语料库翻译学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性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营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 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颠覆了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拓展和深化了翻译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然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也存在内容上的缺陷。因此,未来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构建并完善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发挥其方法优势,突破自身的缺陷,实现其发展预期。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跨学科属性;代表性;应用文体;深度与广度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12-0244-05 龙绍眖(1969—),男,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江西南昌330022) 20世纪以来,描写性译学悄然兴起,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Mona Bake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相继将语料库应用于翻译学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译学研究范式—— —语料库翻译学。语料库翻译学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与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主张从大量翻译事实或现象出发,在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来阐明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翻译活动的制衡因素,有效地弥补了定性研究的缺陷与不足。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语料库翻译学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并发展为翻译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和深度等层面还有很多不足,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概况 语料库翻译学,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系统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等内容的研究。[1]语料库翻译学最早由Mona Baker于1996年正式提出[2],Tymoczko将该领域的研究命名为“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语料库翻译学研究)。[3]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性译学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Sara Laviosa认为: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连贯的、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范式。该范式涉及翻译理论、描写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业已成为当代描写性译学研究的新范式”。[4]相应的,语料库翻译学具有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特征,即语料库方法的运用与注重描写与实证。[1] 语料库翻译学已成为语料库翻译学区别于传统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应属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不同于以学者直觉和

基于COCA语料库和CCL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探索

基于COCA语料库和CCL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探索 南京大学 常熟理工学院 朱晓敏 提 要:从上世纪80年代起,作为一种研究语言现象和语言本质的新模式,语料库语言学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语料库已经渗透到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翻译研究领域里使用的语料库多为双语平行语料库和翻译语料库。单语语料库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尤其是与翻译教学相结合,是一个鲜有人探索的未知领域。在课堂上使用可以免费获取的美国杨百翰大学的英语单语语料库(CO CA语料库)和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汉语单语语料库(CCL语料库)能改变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为翻译教学的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料库,COCA,CCL,翻译教学 一、引言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种全新的探究语言现象和语言本质的方法,语料库语言学在上世纪80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韩礼德(1993:24)曾指出: 语料库语言学将数据收集与理论论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引自王克非,2004:4)。 根据收集语料的语言种类,语料库可分为单语语料库(monolingual corpus)和双语/多语语料库(bilingual/multilingual corpora)。前者仅采用一种语言的语料,通过大量收集本族语者的语言实例而建成;而后者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文本构成的语料库,它可以有对应/平行的、类比的和翻译的三种形式。 单语语料库的研发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由夸克等人在伦敦大学率先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料库,即 英语用法调查(Survey of English Usage)。到目前为止,比较大型的英语单语语料库有BNC英国国家语料库,CBECobuild 英语库,Brow n布朗语料库,美国杨百翰大学M ark Davis教授主持的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简称COCA语料库),汉语的有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的CCL汉语语料库等。国际上双语/多语语料库在近十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比较早的双语语料库有20世纪90年代早期建立的英语-挪威语双语平行语料库和英语-意大利语双语平行语料库,以及后来建立的英语和德语,英语和法语等双语语料库。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汉英双语语料库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近年建成的达3000万字词的通用汉英语料库。国际上多语语料库有T he ECI M ultilingual Corpus多语种语料库(The ECI M ultilingual Corpus,简称IECI/M CI),近1亿字,包含了欧洲主要的语言及土耳其语、日语,俄语、汉语和马来语。而国内目前多语语料库的研究开发还是空白。 二、传统翻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的出路 我国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即 理论讲解!举例验证!结论巩固,曾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翻译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仍然是现在翻译行业的主力军。他们拥有扎实的中、英文功底和孜孜不倦的翻译探索精神。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的翻译教学难以适应新的挑战。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专业八级考试中翻译部分的得分来看,传统翻译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翻译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听记为辅。学生只记得了抽象的翻译技巧,其实际的翻译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其次,讲授的内容受教材限制,例句少且多为人造语境,学生感觉枯燥,难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最后,课堂信息输入量小。 粉笔+黑板+教材+课后翻译练习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容量小,节奏缓慢。要改变以上现状,就要 实现翻译课程结构的科学化,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输入量,让学生在教师提 本文是南京大学2009年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课题 基于网络的英汉/汉英平行语料对自动获取(项目编号2010CW02)的前期研究成果。感谢匿名评审人员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_1993_2012_宋庆伟(DOC)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2013 No. 2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20年述评( 1993—2012) 宋庆伟匡华吴建平(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61) (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 CNKI) 1993-2012年外语核心期刊中关于语料库翻译学的学术论文为样本,从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和应用研究等六个方面对国内近20年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历史进行钩沉,梳理其主要研究脉络和现状,总结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趋势,以期能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全景式的概况。作者认为,当前研究还存在诸如研究内容与视角比较狭窄,跨学科性研究不足,定量研究层次不高和语料库( 特别是口译语料库) 建设和研究相对滞后等问 题,亟待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 翻译共性; 译者风格; 口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9358( 2013) 02-0025-06 1 引言到翻译研究当中,使语料库翻译研究迅速发展,逐步 近几年,语料库翻译学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和描成为描述翻译研究中的一种新范式( Laviosa,1998: 写翻译理论的发展和融合迅速成长起来。从发展历474; 2002: 22)。基于语料库的研究为翻译学提供程来看,她还非常年轻,从1993年Mona Baker发表了新的方法和思路,现在学界形成的共识是利用语语料库翻译学的开山之作《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料库进行翻译研究是一种不可或缺且可靠的手段。究: 启示和应用》至2012年,刚刚走过了短短的20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语料库翻译学即语料库语言学年。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几乎与国外同步,肇始于和描写性翻译研究的相加,二者的结合可以说是相1993 年,代表作为杨惠中《语料库语言学与机器翻得益彰,在当今翻译研究注重描写和实证的趋势下,译》一文。如今,国内语料库翻译研究已初具规模,语料库翻译学应运而生。语料库翻译学以翻译本体在翻译共性、译者风格和语料库建设等诸方面都取为研究对象,从大规模翻译文本或翻译语言整体入得了可喜的进步,Tymoczko( 1998: 652) 曾大胆预言手,采用语内对比与语际对比相结合的模式,对翻译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将是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探索翻译的本质。( 王克非、近20年,特别是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语料库翻译学黄立波,2008: 9-14) 的专著和论文,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 金对该领域的研究也进行了倾斜。鉴于此,笔者认 3 数据采集 为极有必要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为近几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发展迅速,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以中国知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拓展,发表文章数量逐年( CNKI) 近20年来外语核心期刊中收录的有关语料增加。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趋势,笔者统计了近20 库翻译学的学术论文为基础,借以梳理其研究现状、年( 1993-2012) 中国知网收录的外语核心期刊中关分析成就和问题并展望发展趋势。于语料库翻译学的文章,该统计涉及2012-2013年 版CSSCI外语类来源期刊( 包括扩展版) 共15种,2 语料库翻译学基本原理收集有关文章共97篇,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Mona Baker( 1993)开创性地把语料库方法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市科委课题“英汉双语平行句对应语料库建设”( 编号: 08dz1501100) 的阶段性成果。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秦洪武 教授的悉心指点,谨致谢忱! [收稿日期]2013-02-20 [作者简介]宋庆伟,厦门大学博士生,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语料库翻译学、双语词典编纂与翻译; 匡华,山东大学外 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 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吴建平,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翻译学与双语词典学。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Mona Baker 1993 语料库翻译学文献

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ona Baker Cobuild, Birmingham Abstract The rise of corpus linguistics has serious implications for any discipline in which language plays a major ro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act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corpora is likely to have o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as an empirical phenomenon. It argues that the techniques and methodology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f corpus linguistics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merging disciplin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its theoretical and descriptive branches. The nature of this impact is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and brief reference is made to some of the applications of corpus techniques in the applied branch of the discipline. 0.Introduction A great deal of our experience of and knowledge about other cultures is mediated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translation, including written translations, sub-titling, dubbing, and various types of interpreting activities. The most obvious case in point is perhaps literature. Most of us know writers such as Ibsen, Dostoyevsky and Borges only through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ir works. But our reliance on translation does not stop here. Our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al issues, of art, and of various other areas which are central to our lives is no less dependent on translation than our understanding of world literature. Given that translated texts play such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our experience of life and our view of the world,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hy translation has traditionally been viewed as a second-rate activity, not worthy of serious academic enquiry, and why translated texts have been regarded as no more than second-hand and distorted versions of …real? text s. If they are to be studied at all, these second-hand texts are traditionally analysed with the (233) sole purpose of proving that they inevitably fall short of reproducing all the glory of the original. A striking proof of the low status accorded to translated texts comes from the young but by now well-established field of corpus linguistics. A recent survey commissioned by the Network of European Reference Corpora, an EEC-funded project, shows that many corpus builders in Europe specifically exclude translated text from their corpora.1 This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内容

研讨五语料库翻译学 1. 什么是语料库翻译学? 2. 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基础? 3.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4. 什么是翻译共性? 根据研究课题的来源,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分为三类。 第一类源自传统译学研究,包括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翻译史、翻译教学、翻译实践、机器翻译和口译等领域的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以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研究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课题。这些课题具体为: 1) 意象和人物形象的再现与变形,2) 文学风格的再现与重构,3)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4) 译者风格,5) 文学作品空白和未定性的翻译,6)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7) 误译和漏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史研究利用历时性平行语料库对名家译作进行文本分析,揭示翻译家在翻译策略应用、翻译风格和翻译语言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目前,翻译史研究大多将翻译家的观点或言论视为客观现实,满足于翻译事实的罗列,对于翻译规范和历史语境关注不够。事实上,翻译家的所做与所言往往不一致,翻译家所言并不能反映其翻译作品的特征。此外,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行为,受特定规范的制约。这些规范因时代或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利用语料库分析翻译文本的具体特征,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可以阐明翻译家的所作所为,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另外,该领域的研究还通过提取语料库的篇头信息,对于具体某一历史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客观描述。这些信息包括出版商、出版时间、作品主题、译者姓名和性别等内容。应当指出,语料库翻译学与翻译史均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描写,重视还原语境方法( contextualization) 的应用。这些共性为语料库在翻译史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作为空间。 以上研究均属语料库翻译学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机器翻译研究都是应用层面的研究。前者侧重于探讨语料库在翻译评估、翻译教材编写和翻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后者主要关注双语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翻译策略和方法的应用等问题。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研究是指利用语料库的核心技术,建设具有海量信息的知识库,以满足机助翻译或自动翻译的需求。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侧重于分析口译语料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层面的特征,研究口译语言特征、口译规范、口译策略和方法等。该领域的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实践层面的分析。 第二类研究领域源自描写性译学研究,涵盖翻译共性、翻译规范和批评译学等领域的研究。 翻译共性是指由于翻译过程而形成的翻译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原创文本的特征,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差异无关,具体表现为显化、隐化、简化和范化等。翻译规范是“译者在具体时间或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做出的规律性或习惯性选择”。“翻译规范是关于翻译作品和翻译过程正确性的规范,体现了具体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关于翻译的价值观和行为原则”。翻译规

浅析语料库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浅析语料库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摘要】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在当今已进入一个全新模式,多种语料库被开发应用在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等实践领域当中。本文对语料库的概念以及某些种类语料库在翻译活动中具体实用情况做出分析,揭示语料库对于翻译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双语语料库;平行/对应语料库 An Analysi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Corpus to Translating Research CHEN Dan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Liaoning 118000,China) 【Abstract】Translating research based on corpus has stepped into a new mode today,and many kinds of corpora are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practical fields of manual translation and machine translation.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oncept corpu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corpora in translating,which exemplify the significance of corpus to translating research. 【Key words】Corpus;Translating;bilingual corpus;Parallel corpus “语料库”的英语单词corpus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body,有“全集”的含义,即“语料的集合”。有的学者认为语料库是基于形式和目的的存储于电子数据库中的文本集合,是描述自然发生语言的集合;也有人认为它是按照明确的语言学标准选择并排序的语言运用材料的汇集,旨在用作语言的样本。国内语料库学者杨惠中对语料库的定义做了较为详细的界定。他指出,“语料库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 语料库所收集的语料是真实、自然的语言。不同于普通的文本数据库,它的设计和建设是以系统的理论语言学原则为依据,并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语料库的结构严格依照既定程序设定,以一定研究目的为基础,按学科或语篇类型分类存储。语料库中的语料必须符合科学的语言研究,语料可以随机抽取或按统计学方法采集。 语料库的类型和分类标准很多。按用途分,语料库可分为通用语料库(general corpus)和专用语料库(specialized corpus);按语料选取时间,语料库可分为历时语料库(diachronic corpus)和共时语料库(synchronic corpus);按不同结构,语料库可分为平衡语料库(balanced corpus)和自然随机结构语料库(random structure corpus);按语料库的性质,语料库可分为原始语料库(raw corpus)和标注语料库(annotated corpus);按语言种类,语料库可分为单语语料库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教学 翻译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传统的翻译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中心,以翻译教材为学习载体,学生在上完课之后很难具备一定水平的翻译能力。针对于此,我们把双语平行语料库及相应的检索功能引入到翻译教学当中,以提高翻译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标签:双语平行语料库;翻译;教学 双语平行语料库是指使用两种语言撰写相互间具有翻译关系的文本的集合平台,与普通的词典相比,这种翻译方法更加准确、便利、快捷,更新速度快,可以提供大量真实的双语对译语料以供学习者查询。 何安平指出,将语料库引入翻译教学,会改变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比如互动式学习、开放式学习和分析归类型学习,这一系列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塑造的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 本文例句所使用的双语平行语料库是指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双语平行语料库。 1.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词汇翻译 曾有人提出,平行语料库最典型的应用范围之一是双语词汇教学。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在很多时候英汉两种语言不存在一一对应的词汇,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这就意味着这个词有多种译文;而且,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有的词被赋予固定的意思,这又是新的译文。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以汉语“克服”一词为例,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汉语双语平行语料库中检索,发现24处“克服”一词中,有15处翻译为overcome。在学生学习完这24个例子后,他们就会明白,在以后的翻译中,不是所有的“克服”都用overcome翻译,在其他情况下使用cope with,fight down,get rid of 等会更加贴切。 学习者可以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真实语境平台,找到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地道翻译,既丰富了词汇量,快速准确地译出对应语,同时可增强语感,提升双语翻译能力。 2.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句式翻译 有时候,学生会感觉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中一些句式很难理解,至于翻译更是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双语平行语料库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特殊句式翻译例句。我们以英文中“it is said that”为例。这是英语中常用的句式,很多学生张口就翻译为“据说”,好像也没有人怀疑过;包括我本人在接触双语平行语料库之前,见到it is said that也随口就翻译为“据说”。但是,笔者通过双语平行语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_王克非

语言技术与外语教学研究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初探 王克非1 ,秦洪武2 ,王海霞 2 (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2.曲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摘 要:本文通过语料呈现实验探讨双语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实验显示,学生在观察语料后能够归纳和总结出有意义的翻译技巧,并能据此评估或反思自己的翻译行为。实验表明,在翻译课堂教学中使用语料资源有助于自主学习和发现式翻译教学环境的创建,也有助于学习者形成 稳定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对应语料库;翻译教学;发现式学习;语料呈现中图分类号:H 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07)12-0003-0006 近20年来,语料库的创建和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应语料库大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建,起步较晚,但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欧美,这类语料库有十多个,涉及近20个语种,如H ansard(法-英对应语料库)和ENPC (英语-挪威语对应语料库)(V ron is 2000:14-15);在中国,有中科院计算所的大规模汉英对应语料库、北京大学的/B ABLE 汉英平行语料库0,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该库现有可检索语料2千万字/词以上,见王克非2004a),后者是本项研究使用的主要工具。对应语料库的创建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用于语言与翻译研究,二是用于外语教学。用于前者的研究成果丰富,涉及语言对比、双语词典编纂和翻译研究(Lav i o sa 1997;Baker 1999;Serpellet 2000;H unston 2002)。用于后者尤其是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也已取得不少成果,如Zanetti n 1998、Pearson (2003:15-24)和Bernardini (2004b :97-111),但大都研究平行语料为翻译训练提供的可能的资源和手段,还没有研究探讨大型对应语料库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1 研究内容 有关运用语料库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而将对应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的研究则是刚刚开始(Bo w ker 2003;Ber nardi n i 2004b)。从理 论上看,语料库用于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环境的创建(Bernardini 2004a :22;秦洪武、王克非2007)。自主性学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研究性学习和发现式学习(learning as discovery)。前者假定学习者和教师研究兴趣相投、研究能力相当;后者则鼓励学习者自行调节兴趣点,并给他们提供机会来提高自己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对两种语言的特征和差异有敏锐的觉识。本文认为,研究和发现虽不矛盾,但在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翻译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发现式学习这一提法更合适一些。 近年来,国内也有研究关注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有些研究探讨了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用途(郭红2004;于连江2004;王克非2004b),但还没有研究系统地探讨对应语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效果,也没有研究关注学生对于语料使用的态度。鉴于此,我们以/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0为翻译教学平台,探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翻译语料用于翻译教 作者简介:王克非: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 秦洪武: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学。王海霞: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收稿日期:2007-03-18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大型英汉对应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平台0的阶段性成果(编号05BYY 013),并获得曲阜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编号Bsqd2007022)。 # 3#第118期2007年12月 外语电化教学 C AFLE N o .118D ec . 2007

《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用途》评述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6 至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号 姓名 题目《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用途》评述 课程名称语料库语言学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入学年月2016年9月 培养方式 全日制□非全日制

题目:双语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用途。 作者:王克非,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现任《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翻译研究。 研究问题: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成的通用汉英平行语料库为例,探讨如何在翻译教学中运用双语平行语料库、如何处理翻译教学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关系、双语平行语料库对译者有何帮助、以及译者如何在翻译教学中运用双语对译检索(词语的对译检索、结构的对译检索和语句语篇的对译检索)时找到合适的对译,提高他们的英语语感,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建成的通用汉英平行语料库(3000万字词)为例,探讨它在翻译教学上的用途。首先,本文作者采用了随机抽取的方法对克服(overcome)和找(find)进行了检索,找到了他们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用法;然后作者通过举例说明汉语中把字句结构的三种形式如何在英语中翻译;最后作者从台湾大学高建明所建的英汉平行语料库中,以“他心情很低落”为例,从语料库中找到相近的中英文短句、句子,找到了表示“心情低落”的各种不同词汇和方法。 结论:在翻译的教学和实践中,双语平行语料库和检索工具的运用不仅给译者提供了方便,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种科学、多样的翻译方法。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不同版本的对译中互相学习。这表明双语平行语料库是翻译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应当引起

王克非 语料库翻译学的几个术语

2007年11月第23卷 第6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Nov.,2007 Vol.23 No.6语料库翻译学的几个术语 王克非1 黄立波2 (1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21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提 要:语料库翻译学,即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关注翻译共性问题。主要阐述语料库翻译学关于翻译共性研究的几个术语,并评介相关论点。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共性;简化;显化;隐化;范化;整齐化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7)06-0101-05 Ter m s i n Corpus2Ba sed Tran sl a ti on Stud i es WANG Ke2fei HUANG L i2bo Abstract:Issues of translati on universals have recently been discussed in cor pus2based translati on studies.The paper ex2 pounds s o me ter m s in this disci p line including translati on universals,si m p lificati on,ex p licitati on,i m p licitati on,nor maliza2 ti on and leveling out,and makes brief co mments on the vie wpoints inv olved. Key words:cor pus2based translati on studies;translati on universals;si m p lificati on;ex p licitati on;i m p licitati on;nor malizati on; levelling out 语料库翻译学,又称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是近十多年随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分支,包括方法论或工具层面上的应用研究、描写性研究和关于翻译特征的抽象性理论研究。它在研究方法上以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为指导,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以双语真实语料为对象,对翻译进行历时或共时的研究,代表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产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本文讲解这一学科有关翻译共性研究的几个基本术语,希望有助于读者的了解。 一、语料库翻译学 语料库翻译学是指根据特定的研究目标,建立以真实翻译语料为主的语料库(包括单语类比语料库(monolingual co mparable cor pus)和双语/多语平行语料库(bilingual/multilingual parallel cor pus)、翻译语料库(translati onal cor pus)等几种类型)。这类语料库在标注上比一般语料库复杂。如翻译语料库需要对翻译文本、译者信息等要素加以详细标注,对应语料库需要对两种语料作句子或某种层级上的对齐处理,类比语料库需要对文体、主题、作者、译者等要素加以标注。语料库翻译学以电子文本为基础,以计算机统计为手段,对各类翻译现象进行大范围的或特定范围的描写,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探究两种语言及其转换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分析和解释翻译现象或验证关于翻译的种种假说。从本质上讲,语料库翻译学是描写性翻译研究(Descri p tive Translati on Studies)与语料库语言学(Cor pus L inguistics)相结合的跨学科产物。 语料库用于翻译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Lavi osa,2002:1,21),但通常认为,Baker (1993:233-250)的“Cor pus L inguistics and Transla2 ti on Studies:I m p licati ons and App licati ons”一文是语料库翻译研究范式(Cor pus2based Translati on Studies Paradig m)开始建立的标志。1998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主办的翻译研究季刊MET A出版了Sara Lavi osa主编的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专号MET A43 (4),从理论阐释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宣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翻译研究范式。以Baker(1993)为标志,语料库翻译学可划分为前语料库和基于语料库的两个时期(Lavi osa,2002;O l ohan, 2004),前者是指大规模机读翻译文本用于翻译研究之前,通过人工采集原文和译文文本,并对与翻译有关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的时期。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范式产生以来,其研究范围覆盖了从翻译过程到翻译产品的各种翻译现象,特别是翻译共性(Translati on Universals)、翻译过程(translati on p r ocess)、翻译转换与规范(translati on shift and trans2 lati on nor m s)、译者文体(translat or’s style)、翻译教学等诸多方面。新的研究方法促进范式的形成和发展, 1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