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书法艺术鉴赏

中国书法艺术鉴赏

中国书法艺术鉴赏
中国书法艺术鉴赏

浅谈中国书法艺术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认识、研究、分析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艺术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从中国书法艺术起源及发展、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重点讨论了书法艺术对于音乐、建筑和现代生活的影响,强调中国书法艺术的实用意义和价值,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与意义,从而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起源与发展;特点;影响

Simple Analysis of 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bstract] Chinese calligraphy is the art treasure of China and is admired by the whole nation with pride. To inherit this gorgeous culture and improve our art accomplishment, it is meaningful for us to know, study and analyze it.

This article studies Chinese calligraph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influences. Moreover, the article lays emphasis on its influences on music field, buildings and modern life, highlighting its practical meanings and value.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make readers feel the beaut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hen to promote it.

[Keywords] Chinese calligraphy; origin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influences

1. 绪论

1.1文献综述

书法艺术在中国研究历史悠久,从文字出现之时起,对书法艺术的研究也开始了。千百年来,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学者大家数不胜数,著作也多如繁星,如刘熙载的《书概》、韩玉涛的《中国书学》、伍立扬的《书法性格》等等。总的来说,国内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深入,但是个别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钻研。

但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对中国书法的研究就显得单薄了许多,特别是欧美的书法大家的惊世之作就更是少之又少。日本的“书道”和韩国的“书艺”与中国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早是汉字直接引进),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稍微多些。但是相对而言精通者也不多。

1.2研究框架

本文主要研究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其丰富多样、静中有动、书为心画的特点和它对音乐领域、建筑设计、现代生活的影响,目的在于认识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与意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艺术素养。通过网上查找资料、阅读参考名人大家的关于书法的著作等方法,经过独立思考分析,在此与读者分享个人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浅见。

1.3术语说明

书法,即汉字书写的一种法则。书法艺术,就是循此汉字书写法则之道所创造出来的,用于宣泄、表达情感或者满足其他主观需求的文化现象。汉字书法艺术为汉族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有“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美称。

书为心画,出自刘熙载《书概》“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意思为书法是书写者思想情感、修养素质的表现。

“墨乐”,指的就是毛笔在宣纸上运动时产生的“音乐”,现代的墨乐艺术通常以书法和各种乐器结合的表现形式展现。

2. 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1史前时期——萌生

书法艺术的萌生始于汉字的出现。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研究,汉字起源于距今约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刻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这些符号已区别于花纹图案,意味着汉字的雏形已形成,此时书法艺术也开始萌生。

2.2殷商时期——奠基

随后在约公元前1300年的商朝,主要作为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刻在龟甲、动物骨头上的甲骨文应运而生,虽然那时没有明确的书法艺术概念,但书刻者对汉字

的美的领悟和创造,已经为书法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甲骨文比较原始,艺术的韵味却已十分浓厚。它对物象的撷取简明扼要,显示出书刻者观察事物、捕捉形式能力的高超,而且已具有相当程度的形式美规律,体现出了书刻者的艺术思维。

2.3春秋至秦——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政治分裂的局面下,文字出现了地域多样化,有的地区甚至出现装饰化的风格。据史料记载,当时“宝”的写法,就有194种形态。有的字体柔婉流动、疏密夸张,有的体势纵长,有的结构狂怪,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优美的小篆就是在此时诞生的。秦人在西周的文字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提炼,最终创造出点划均匀、结构严密的小篆。相比甲骨文,小篆的笔划较细,有“玉箸篆”之称而字形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这是书法艺术上的一步重要跨越。

后来秦统一中国,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使得小篆成为官方应用字体,这使得文人墨客只能专注于研究篆书,从而促进了小篆书法艺术的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作品越来越多,作为书写工具的毛笔也得到了发展,毛笔的发展又逐渐促使篆书盘曲蜿蜒、取象自然的结构被解散为用笔划组织排布的新结构。由此最终孕育出新的字体——隶书,同时草书、楷书、行书的一些形式因素也出现了,书法艺术的字形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1]

2.4两汉时期——成熟

汉代开始,贵族和知识阶层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更多地认识到了它作为艺术(而不仅是记录工具)的魅力。在西汉宣帝前后隶书趋于成熟,章草也逐渐成熟并得到普及和应用。隶书的结构虽然主要仍采用横平竖直、左右对称、均匀等分等原则,但撇捺的存在有了更多艺术发挥的可能性。另外,隶书的字形基本摆脱了象形的局限,向自然的精神意蕴方向前进,这正正是书法艺术所追求的,有力地证明了书法艺术的成熟。

2.5魏晋唐宋——鼎盛

东汉后期在草圣张芝的影响下,一批艺术家放弃传统重事功而轻文艺的价值取向,而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与现实政治功业关系并不密切的草书中,从而掀起了一股书法的热潮。后东晋时期盛行玄学,艺术者在动荡的现实中寻求思想精神的适意,书法作为一种寄托的艺术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唐代极强的文化包容性又进一步把书法艺术在东晋的基础上推到了新的顶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华景象。唐后期,书法艺术被视为“六博之上、文章之下”,成为“雅玩”,宋代倡导理学,导致书法艺术尚意,涌现了苏轼、欧阳修等书法名家。总而言之,魏晋唐宋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而伴随着艺术实践的开拓创造,书法艺术理论的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6明清时期——融汇

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日益发展,统治阶层强大的思想专制反而导致了思想上的个性解放思潮,这种变化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法家们对前人的书法作品进行了大胆的改变和融合,各种书风涌现,包括融入画法与篆隶意味的书风等等。同时,碑、帖之间相辅相成,逐渐融合贯通,书法艺术进入了融汇的新阶段。[2]

3. 书法艺术的特点

3.1丰富多样

从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到秦汉的篆书隶书草书到汉代以后的行书楷书,可以明显看出汉字从萌生开始,简化就成为了一个趋势,书法艺术总体来说也如此。但是,简化并不意味着书法艺术就逐渐丧失表现力和表现形式,因为汉字的结构是可塑的,方圆、长短、正斜都不是固定的。以隶书为例。与小篆一样,隶书结构虽然仍主要采用横平竖直、左右对称、均匀等分等原则,但无论点划还是结构,都有了更多地进行艺术发挥的可能,特别是撇捺,左波右磔,有如鸟类的双翼,翩翩飞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3]

另外,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也为书法艺术的丰富多样做出了贡献。与其他书写工具不同,毛笔笔头蘸墨之后能形成一个锋尖,书写时又能随时铺开、聚拢,而且书写的方向、力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使得书法艺术能够出现无穷的多样性。

3.2静中有动

中国书法艺术是纸上艺术,只能静静观赏,不能像电影艺术那样给人动态的视觉享受。但实际上,只要仔细寻绎,都有可能从其最终形式中找到运动过程的痕迹。虽然汉字书写讲究章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逆性,点划书写的起、行、收的各个环节和字形书写的笔顺、章法安排的前后顺序,都有基本的规范,但这种规范并不会束缚书法家的挥毫泼墨。例如草书,梁武帝萧衍在《草书状》中说草书“有飞走流注之势”,宋曹说“草书贵通畅。种种笔法,如人坐卧、行立、奔趋、揖让、歌舞、擘踊、醉狂、颠伏,各尽意态,方为有得”。另外,还有名人大师认为中国书法中蕴含着“韵律”,如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徐悲鸿先生说:“中国书法……有如音乐之美。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由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的确静中有动,博大精深。

3.3书为心画

与其他艺术一样,毋庸置疑书法是与作者的心连在一起,必然反映其心智、性情、修养乃至技术能力等方面的特征,明代董其昌谈论临摹古人书帖时说道,“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可见“观其字如见其人”的说法不假,唐以后及今人关于杜甫的画像,均清瘦瘦古,杜甫本人在书法上也确是“书贵瘦硬方通神”。

另外,书法反映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就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书法可以临摹,但是即使是名师大家也绝对无法模仿还原出无差异的作品。如果不信,试想一下,若能做到复制出一样的作品,原作还会拍卖出天价吗?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的原作还有意义吗?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俓侹不遒,刚佷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性,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因当时的心情不同书写出来的字还会有所不同,更何况不同人在无法准确把握原作者当时心情的情况下临摹的书法作品呢?所以正如刘熙载在《书概》中

所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

4. 书法艺术的影响

4.1书法与音乐的结合——“墨乐”

”墨乐”,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名词,很多人对其了解不深甚至连这个词都未有所闻。所谓“墨乐”,指的就是毛笔在宣纸上运动时产生的“音乐”。根据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所说,他在准格尔大沙漠边缘当兵的时候,经常在沙漠里用干枯的骆驼刺练习书法,体会古人所说的“锥画沙”、“屋漏痕”的审美感受。有一次,骆驼刺划在沙上所产生的“沙沙”声让他突然产生一种灵感:如果把“锥画沙”的声音录下来,一定是非常美妙的音乐,而毛笔在宣纸上的书写所产生的“音乐”,一定会更柔和、更丰富、更动人。这就是“墨乐”的缘起。在后来的书法创作,尤其是狂草创作过程中,他常常一边书写,一边屏住呼吸,用耳朵去倾听毛笔和宣纸摩擦形成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声音,这样一来,书法创作不仅是用眼睛和手来营构静止的视觉世界,同时也可以用耳朵去体会绝妙音乐的演绎过程。笔锋从纸上划过的“音乐”,不仅丰富了书法形式上的节奏变化,推动、强化了他的创作欲望,而且更容易进入“心手相师”的忘我的创作境界。[4]

在2005年大英博物馆的演讲剧场、2011年的“墨乐巴黎”系列文化活动、韩国的“2012中韩创新城市文化产业论坛”上,中国书法与多种乐器进行了精彩对话与完美融合,代表中国智慧和独创精神的艺术盛宴——“墨乐”大放异彩,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现代价值和生命力,也引起了世界各国观众的深度思考。

4.2 书法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阿拉伯文书法常在伊斯兰古典园林中常与建筑结合,日本书道文化常以作品的形式出现在庭院中,同样,中国书法也对中国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为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建筑的奇迹——中国古典园林上。

单从一个“活”字来看,中国书法艺术就对古典园林影响深远。中国书体变化颇多,虽然点画书写上要遵循章法,但粗细方圆都无定式。书法注重方圆的综合运用,起收笔极尽变化,粗细搭配得当,规矩中不失生动,特别是草书,流畅洒脱,气势连贯,意象万千。总的来说,书法贵在一个“活”字,否则就会如王羲之所说“平直相似,状若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求其点画耳。”中国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大多为文人,他们深受书法的影响,苦心经营园林中的“点画”山、石、水、木、建筑,求得一个“活”字。例如古典园林中波浪形的景墙,假山堆叠中采用悬、挑、跨等手法,均是为了给人以动态之美。又如在曲折的游廊的两边,造园者绞尽脑汁设计两侧的景观,为的就是使游人左顾右盼而得景,形成连续的画卷。

[5]

与中国书法一样,古典园林建筑讲究虚实结合。书法在布局时忌平、忌齐、忌均,讲究宽窄疏密的变化,产生出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这点在草书中的体现最为明显,可谓是“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刘熙载《艺概》中说“直者不动而曲者动”,也说明了书法有“忌直贵曲”的审美情趣。同样,古典园林讲求“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四曲折四字也”。园林中水面的面积一般较大也较集中,形成的虚空间与建筑亭子等形成的实空间虚实相应,

使得空间意境包罗万千。布置景致不得一览无余,或用分景、隔景、障景的手法,由经曲折、明暗对比之后进入豁然开朗的主要空间,取得欲扬先抑的效果。

书法艺术讲究意境美,讲究“神采”,这是一种贯穿全篇的气质和精神,由书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他对客观现实的美的感受来创造。例如,天下第一行书的王右军的《兰亭序》是由变化的一个个形体各异的字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通篇呈现出一种自然流畅平和婉转的美。而狂草突破了方块字的束缚,形更为自由了,连笔一气呵成,线条的流动几乎达到了高度自由的境界,抒情意味更加强烈,给人的心灵与视觉震撼极大。书法艺术修养极高的园林设计者在造园时,也在园林中融入了其思想感情、审美理想,力求达到意境美。如“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苏州园林,以其飘逸潇洒、空灵婉约的气质让人沉醉。纯净、内敛是苏州园林空间意境之一,园林建筑多为灰瓦白墙的冷色调,形成一幅幅“粉墙为纸,树为绘”的淡逸清新的水墨画,意境美不胜收。

4.3书法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书法艺术品所具有的社会教化与审美价值、文化承载与传承价值及人类意象思维开发的科学价值等所产生的社会功能使得其具有了使用价值[6]。书法艺术品不仅是艺术者、鉴赏家的收藏,而是渐渐变得既可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日常生活中,在图书馆、酒店大堂等公共场所都不乏看到书法艺术品的身影,它还逐渐进入到普通家庭中,成为了室内家居的装饰品。

另外,书法艺术赋予了现代签名设计许多灵感。签名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能写出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签名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书法艺术,无论在何种字体还是风格上,都能为现代签名设计提供极大的帮助。无论是在静谧的公园里、喧闹的街道上,还是在互联网上,都不少见设计签名的服务,这是一种新兴的服务业,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与人们的价值审美取向。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汉字萌生与发展的,经历了萌生-奠基-发展-成熟-鼎盛-融汇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与文化特色,为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力材料。中国书法艺术丰富多样、静中有动、书为心画的特征反映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中国人民的智慧。中国书法艺术在音乐领域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墨乐,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而其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则既展示了书法的魅力,又加深了园林建筑的文化内涵,另外,书法艺术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其相关行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硬笔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书法渐渐被人们所轻视甚至忽略。希望有更多的大师名家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研究,政府及相关机构也应加大书法教育力度,宣扬书法之美。而每一位中华子女也应当自觉地学习书法,学会欣赏评价,让书法艺术这一中华骄傲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汤大民. 中国书法简史[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55-56

[2]汤大民. 中国书法简史[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81-284

[3]王元建. 书法与书法欣赏[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84-91

[4]王志. 书法影响世界文化的中国元素[N]. 中国改革报,2014-11-03

[5]欧江. 草书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之关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6]周德威. 书法美学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九大书法名家毛笔字书法作品欣赏 1.兰亭序(王羲之) ★《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当中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被历代书法家尊为“书法第一”,成为读书人写字必习的范本。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 2.中秋帖(王献之) ★大清乾隆帝称道的“三稀”墨宝之一,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为王献之独创. 3.颜真卿书法 ★《多宝塔碑》为其独创“颜体”楷书的代表作,字体匀称丰腴,庄重劲美,气势雄厚。 4.郑板桥 兰竹圣手书画怪杰。清代诗人,书画家,摇晃“扬州八怪”之一。为人恃才傲物。他的书画以“清、劲、怪”遗世,给了后人很独特的美学启示。他的书法很“另类”,筛检真草隶篆用笔,独创一体,自称“六分半书”;字形变化多端,章法诡谲有致,摇曳多姿,真可谓是书中奇宝,性情大自由的“表演秀”。 5.刘墉 心口锦绣的“罗锅宰相”。清代乾隆年间宰相,善书好文。书法与王、梁、翁并称“清初四大家”;初师从赵孟兆页、董其昌,深得其中三昧。中年学颜、苏,晚年又潜心于北朝碑版,终于凭借坚实的功力,蜕变成独具个性的一人大家。刘墉书法笔短墨厚,体势少变,曾遭行内非议,甚至讥之为“墨”。这说明认识刘墉书法是需要很高眼力的。清代习颜者众,大多得其形意,而真正夺其神髓者仅刘墉一人。用颜字距度而略作柔婉,正得魏晋小楷精华蕴蓄的风致;墨浓势厚而结体宽舒,更显从容不迫包罗万有之佳妙. 6.唐伯虎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明代书画家,在民间颇富传奇色彩。唐氏绘画初师周臣,尤精山水人物,与沈、文、仇合称“明四家”。书法源于赵孟兆页,写得圆转遒丽丰润优雅,形成劲骨于内美

中国书法名词解释大全(1)

中国书法名词解释大全 时间:2010-10-20 17:57:12作者:书法欣赏来源:书法欣赏查看:5515评论:0 内容摘要:书法名词解释书法: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通常以毛笔为书写工具,讲究执笔,运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韵味等。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书法家运用书写的技法,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内心的感情,创造美的意境。中国的书法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艺... 书法名词解释 书法: 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通常以毛笔为书写工具,讲究执笔,运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韵味等。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书法家运用书写的技法,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内心的感情,创造美的意境。中国的书法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日本称书法 为“书道”。 法书: 指有规则,有法度,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因而可作学习范本的书法作品。通常称 他人书作为“法书”时,则含有尊重之意。 翰墨: 与“笔墨”同义。翰,原指羽毛,借指毛笔,文字。翰墨,即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真迹: 由名家亲自书写或绘成的书画作品。 甲骨文: 殷商时代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王朝都城遗址,故又称“殷墟文“。因使用刀刻,而称”契文“;因刻于龟甲或兽甲之上,而称”龟甲文“;因文字为记载占卜,祭祀之类活动,而称”卜辞“。是可辨识的最古的汉字。 金文: 殷商至汉代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铜在古代称金,故程“金文”。古代铜器一般分礼器和乐器两类,礼器作祭祀用,以鼎为代表;乐器作演奏用,以钟为 代表。古代以钟,鼎代表所有铜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 石鼓文: 指唐初在今陕西宝鸡三原发现的十块鼓形石头上所刻的文字。石鼓,为鼓形的石头,非石头制作的鼓。据近人考证,石鼓为公元前八世纪秦人所制,文字为秦人 所刻。十块石鼓每块上刻一首四言诗,记载秦国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石鼓文是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 籀文: 又称“籀(zhou)书”,“大篆”。是介于甲骨文于小篆之间的一种字体。相传周宣王太使籀作大篆,故取籀为名。石鼓文为籀文的代表作品,故石鼓文又称为“籀 文”。 大篆: 广义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用的六国文字。狭义专指籀文。 小篆: 又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用的字体。相传是李斯在大篆基础上加以整理,简化而创制的。小篆的特点是形体偏长,线条园匀齐整。今存的<<泰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秦始皇诏版>>等皆为小篆代表作。 玉箸篆: 篆书的一种,仅指小篆而言,其特点是笔道圆润温厚,形如玉箸。此种篆书始于秦代。后亦有一“玉箸”形容书家用笔圆浑遒劲者。 铁线篆: 小篆的一种。因用笔圆活,细硬如铁,笔道如线而得名。如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书法史上即称之为“铁线篆”。 隶书: 又称“佐书”,左书“,”史书“。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形体取横势。隶书开始形成于战国晚期,汉魏时成为通用字体。隶书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15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啄木鸟大班音乐教案小树叶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啄木鸟 【设计意图】 本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三《桃花朵朵》中的次主题二”莺歌燕舞”。这首乐曲属于三段体意大利民歌音乐,A段乐曲节奏平稳(可理解为啄木鸟在大森林里寻找生病的大树);B段乐曲节奏跳跃(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为大树治好病围绕大树欢快的跳舞)。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时采用三幅图画作为欣赏线索;利用”欣赏不同图画”帮忙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选取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画)、运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乐曲的内涵及旋律的美。 【活动目标】 1、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和形象。 2、幼儿在理解音乐资料,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准备】 《啄木鸟》音乐磁带、三幅森林的情景画(啄木鸟飞在森林中寻找、啄木鸟为大树治病、啄木鸟开心的飞舞)、大树模型、啄木鸟头饰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理解音乐和形象。 难点:幼儿在理解音乐资料,分辨音乐旋律变化的基础上,尝试用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有个医生技术高,尖嘴好像手术刀。啄开树皮把虫瞧,叼出蛀虫一条条。”引出树木医生―啄木鸟。 2、出示三幅森林情境画,引起幼儿音乐欣赏的兴趣。 幼儿啄木鸟这天又去干什么了呢 出示第一幅图画:在大森林里,有一只啄木鸟,它飞来飞去。它正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寻找生病的大树(重点突出寻找一词)

出示第二幅图画:啄木鸟找到了生病的大树。它把自己尖尖的嘴巴,放入因生病而痛苦不堪的大树身体里,用力的啄(重点突出捉虫) 出示第三幅图画:啄木鸟围绕大树飞舞(重点突出啄木鸟与大树的高兴 3、引导幼儿欣赏《啄木鸟》音乐。 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有一首音乐讲的也是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故事,你们听啄木鸟是怎样给大树治病的 4、请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并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 5、请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教师利用三幅情境图和肢体动作配合,引导幼儿理解音乐资料,感知旋律的变化。 6、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1)啄木鸟在森林里,它不明白哪棵树生病,它会先怎样样(寻找)让幼儿自由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如:边学飞,便睁大眼睛;飞左飞右… (2)找到生病的大树,发现虫子,开始捉虫了,它怎样捉虫呢(捉虫)可加语言”笃笃笃”,随音乐节奏做捉虫动作。 (3)捉虫后我们听到了欢快的旋律,猜一下他们都感觉怎样样(高兴),用肢体动作表现,如:挂着笑容欢快的飞舞、翩翩起舞… 7、师幼互动,分不同主角表演。 教师或个别幼儿扮大树,其它幼儿扮啄木鸟,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8、分组随音乐进行群众表演,教师指导。注意演大树的幼儿,必须表现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兴比较。 9、活动结束,幼儿学啄木鸟飞出教室。 【活动延伸】 可在表演区创设森林情景,投放啄木鸟头饰继续表演。 【活动开展小感】 音乐欣赏活动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仍然十分具有难度。在幼儿毫无所知的状况下,让幼儿欣赏这段音乐,他们很难听出什么,更不用说到达预想目标了。 而设计本活动,我们首先谜语导入,引出主角;然后运用情景画、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明白是啄木鸟给大树治病的故事;之后,让幼儿欣赏音乐,他们便能

《书法欣赏》教案

《书法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 2、认识汉字的特点与书写艺术特点。书法就就是写字之法,即就是以汉 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1 、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 2 、认识汉字的特点与书写艺术特点。 3 、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介绍书法的VCD光碟等。 教学过程: 一、讲述关于汉字与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 书法就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就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什么就是书法。 书法, 就就是写字之法, 即就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人类为生活、生存而创造了文字,并使文字的形式——书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行书等。每一次书体的变化,都使它的服务范围拓宽,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汉字的式样,在越来越统一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精美,这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书法。再加上汉晋以来统治阶级对这一艺术的大力倡导,在人民群众中也有了广泛的影响。我国历代出现了许多书法家,她们留下了大量的名帖与墨迹,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花朵。 书法源于汉字, 汉字就是书法的基础。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线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把思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 、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一般来说有三方面因素: 其一,汉字的表意性。汉字从象形开始,就是表意的。“依类象形”,“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关于中国书法的自我鉴赏

关于中国书法的鉴赏 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基础,其实包括创作者和欣赏者二个方面。近几年来,随着书法创作观念的更新,书法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为从过去对书法技法的研究,转向了作品创作主体的书法意识的把握,在艺术思想上有了重要飞跃。从而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意境更为深远。于是,书法欣赏也就成为了一个高要求的艺术活动,即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如何去把握作品、理解作品,沟通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情感。也就是说如何使书法创作水平和书法欣赏水平得到同步提高。 古人言:“书为心画”,一件书法作品的诞生,无疑是作者情感、志趣、意愿的表露,或多或少、或显或隐。而任何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之所以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借助线条的挥舞,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精神气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又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就书法而言,黑白相映的作品是静止的,显示的却是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形象,然而这一切看来都是静止的,需要欣赏者去感悟、去体味。 不同的人情趣不同,爱好不同,加之审美观的不同,导致了书法欣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很小,有时甚至很大。一件粗头乱服、率意天真的行书作品,在有人看来可能是草率杂乱的,而一件呆板僵死的楷书作品,在他看来却是端庄俏丽的,至如已脱离实用的功能、真正作为艺术欣赏的草书作品,一般的欣赏者除了只注意到它凌乱的线条之外,实在看不出它更多的优劣。就书法艺术本身而言,它是高度抽象的造型艺术,一切信息全部蕴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凭欣赏者去感受。巴尔扎克说过:“艺术作品就是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就书法欣赏来讲,从事书法创作的人,这种欣赏差异就小得多,因为其本身的创作实践,就已经积累了这方面的知识,他懂得了书法作品的“美”在何处,以及构成书法美的诸多条件和因素,最重要的是作者掌握了书法欣赏的方法。然而就书法欣赏的群体而言, 书法创作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次要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广大的欣赏者,是非从事书法创作的广大群众。他们才是书法欣赏的主体。

书法艺术赏析 (1)

华师《书法艺术赏析》离线作业 1、试论述书法精神性价值的内涵。(50分) 答:纵览当下,书法界一片欢腾,但是我们如果能够理解古典书学的精神,便不会对当下的热闹欢心鼓舞。偶尔和朋友聊天,说道书法是不是必然要消亡。有人说,计算机的普及,书法退出日常书写领域,就是消亡的开始。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是没理由书法在纯艺术的领域得不到发扬广大啊。这些观点的人,都还抱有书法是写字的基本观念。我在这里不想争论书法是不是艺术,这个问题太无聊。我只是从对书法史和书论的阅读中,梳理出一条精神脉络。这条脉络是书法得以延续的核心。我们将可以看到书法从汉末的日常书写中脱离出来,获得了意义的充实,在“师古”(应该叫“师法”更为合适。区别于后人所理解的“师古”。)的浪潮下,开始了古典书学技术层面的总结。而又在“师心”的理论开发中,获得了主体境界的提升。创作主体的主体境界的拓展,是古典书学创作论的重要发见。将书法家从抄写的技术人员——书吏,提升为艺术家,其中必然有对主体心性问题的发掘。也就是说要从一个经验性的人格提升为超越的人格。艺术方从技术,进于道。 写字即写志,书如其人,几乎所有书法理论都注意到了书法与其创作者的紧密联系,姑且不论这种理解的正误,但这足以表明中国传统的书学思想和文化观念。不但书法如此,诗歌、绘画也是用以表现作者主观世界的重要形式,是用以抒情写志的重要方式,而以书法表现得最为突出,因为书法在审美上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统一:书法是用以表现文字的艺术,而阅读一段本身具有意义内涵的文字正是一种时间性的审美;从整体去观阅一幅书法作品,又能够获得空间上的美感。但诗歌和绘画却只能单独地通过时间性和空间性来表现美,这一点德国思想家莱辛在他那本著名的《拉奥孔》中有着极为详尽的描述。所以,书法艺术成为中国文人乃至所有中国人抒情冶性的必需手段,尤其是在古代以毛笔作为唯一书写工具的时代,通过书法来表达生命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上的重要需求。 2、试论述书法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内涵。(50分) 答:书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无数书法家所创造的风格多样、绚丽多彩的书法艺术,汇成中国文化的大潮,影响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新人。因此,要研究和鉴赏书法,进行书法创作,就必须从研究中国文化入手,强调临帖习字和读书阅世的关系,充分认识文化修养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书法的精神实质。 书法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经过先秦两汉的孕育,魏晋南北朝的发端,隋唐五代的成熟,宋元明清的守成和中兴,汇成一股书法文化之流,一泻直下,波澜壮阔。这期间出现了无以胜数的书法名家,各领风骚;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不断成熟并发展,风格多样;书学理论研究日渐深入,各种书学论著先后问世,浩如烟海。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核心和魂灵。书法艺术的惊人之处,在于集中地表现了文学的内容和情感的世界,是一种集诗词文赋、笔情墨趣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她把线的运用,表现到一种超妙入神的境界,达到了真正的抽象艺术的高峰。 古代书法实用与欣赏并重,先重实用,后讲欣赏。由于实际书写的需要,大凡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都经过严格的书法训练,写得一手端庄优美的书法。加上传统文化的教育,书法环境的熏陶,社会风气的影响和科举取士及国家的提倡,使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古代文人学士,无不精通书法,或尊崇二王,或师法颜、柳,或追随苏、黄,或出入董、赵,风格多样,各显千秋。古代文人,琴、棋、书、画大多兼通,或书画兼擅,或书、画、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了解重要的书法家和流派,了解中国文字的源流以及书法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的不同流派及表现形式;对书法作品的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3、情感目标:对书法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关注和尊重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形式、艺术语言和审美取向,了解中国文字形成的源流和发展的历史,领略文字书写的艺术美,认识书法艺术与一般文字书写的区别。 教学难点: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特征,理解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和造型美。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教材。 学生用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1、直接板书课题:书法的艺术欣赏(板书)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阅读,粗略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 2、提问: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书法。什么是书法?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书法:“书”中国文字;“法”是书写者内涵、性格、精神的一种体现,一种书写文字的方法,即书写方法。(板书)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写字是艺术,可是,写字却不一定是书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这是人类艺术产生的极源。同样人们在书写活动中,也有美的追求,希望把字写得漂亮,而这种对美的追求以前是处于本能,后上升到自觉的一种行为,所以产生了书法这门艺术。本课主要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分析、评述一件书法作品,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

书法欣赏教案

书法欣赏教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书法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 2、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书法就是写字之法, 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1?、正确认识书法的含义。 2、认识汉字的特点和书写艺术特点。 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介绍书法的VCD光碟等。 教学过程: 一、讲述关于汉字和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 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什么是书法。 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 艺术。 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人类为生活、生存而创造了文字,并使文字的形式—— 书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行书等。每一次书体的变化, 都使它的服务范围拓宽,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汉字的式样,在越来越统一的基础 上,变得越来越精美,这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书法。再加上汉晋以来统治 阶级对这一艺术的大力倡导,在人民群众中也有了广泛的影响。我国历代出现了许多书法家, 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名帖和墨迹,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花朵。 书法源于汉字,汉字是书法的基础。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线 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把思 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 .汉字书法艺术的形成一般来说有三方面因素:

书法篆刻艺术欣赏

书法的艺术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欣赏、分析、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展开研究、分析、讨论、评述,增加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的能力。对习惯于欣赏纯具象美术作品的学生而言,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完全是具象与抽象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对其的学习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书法与篆刻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画、结构(结体、章法)、墨色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汉字的艺术样式。 书法与篆刻是视觉造型艺术,是以汉字形体为审美意味表现的媒介、载体,它不直接模拟客观物象,不再现、反映具体的自然、生活场景,具有抽象性的造型特点。 书法与篆刻不同于具象绘画,不模拟、再现客观物象,它又不同于纯抽象绘画,脱离文字结构形式。 书法与篆刻艺术形象是“形”、“势”、“义”统一的文字造型形象。其“形”是以汉字形体为基础的抽象形象。汉字形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造型审美条件,书法文字形象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体。其“势”决定了书法形象的时序性定向连续空间。书法的空间形式具有时间性、运动性,书法造型结果凝结着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过程性特征。其“义”使书法形象成为形、义兼备的综合审美形态,字义因素对书法造型形式和审美情感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书意与文义的和谐统一是书法美的理想状态。 书法与篆刻以汉字为表现载体。汉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字体不断演变,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 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书法作品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的精品供学生欣赏,并对八种字体的演变及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作了概括的介绍。第二部分为篆刻艺术作品欣赏。课文对篆刻的意义、篆刻艺术的沿革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展示了各朝代的、各种风格的、不同形式的篆刻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本课学习内容表现形式为学生常用的文字书写,学生最为熟悉。但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欣赏评述,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演变,帮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演变,而是历史文化的凝缩和表现,是中

高一美术《中国书法艺术》优秀教案模板

高一美术《中国书法艺术》优秀教案模板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 1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 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 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 出现。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升学生对书法 的理解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度 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理解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 相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用具:

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的第 8课我们以前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理解。 二、新授: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 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很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 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高中美术教案+高一+中国书法艺术

[美术教案] 高一中国书法艺术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1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另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 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用具: 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的第8课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钟鼎文——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2)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如何欣赏中国书法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材料一 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由中国方块文字生发出来,凭借视觉语言,通过线条技巧、字体样式、章法布局和风格特征来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 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从字体的演变发展来看,中国文字大体经历了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秋战国时期金石竹帛文、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等六个阶段。从字体的审美角度来看,汉字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篆、隶、楷书,它们结构均衡内敛,如雄兵列阵,壁垒森严,具有静态美;另一类是行、草书,它们结构欹斜飘展,如花飞花发,云卷云舒,具有动感美。正如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的:“书凡两种:篆、隶、楷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 正是汉字深奥玄妙、变化多端的形态,扩展了我们对书法艺术摹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由此产生了中国历代的书法大家。汉字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创作已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常态,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群体。历经唐宋元明清时期,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邓石如等众多书家群星灿烂,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成为后世临摹和借鉴的典范。 正如古希腊艺术遵循“黄金分割”一样,汉字也有其独特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组织。故而在书法的表现上,历代书家都注重字的形体结构,遵循一定的法则。所谓“点画调匀,上下均平”“左缩右伸,画短直长”就是对书法形体构造很好的概括与归纳。当然,书法单纯地追求稳妥、均衡和秩序,易导致法度森严,压抑人的情感,束缚人的创造。因此,精神上的审美追求构成了书法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自书法艺术产生以来,历代书家都强调书法创作是情感的抒写过程,是对自然理想化的摹写。他们在书法临摹与创作过程中,注重心灵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据《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仰天”与“俯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思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书家的文化性格特征,甚至直接被用来作为书法审美的基本原则。从汉唐时期开始,书法又始终围绕着“载道”这个轴心。《说文解字》

选修书法鉴赏答案

1.中国书法的主要特色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 用墨色的线条力度、质感、节奏、立体、动感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书写艺术,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特色。 我认为毛笔是书法当中必不缺少的工具,它由千百根细小毫毛组成,拥有多维,可以收放自如,当然写起来也有几分洒脱之感。历史,书法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是当时古代书写方式之一,深受人的爱戴。种类,书法的种类有很多,每一种都拥有自己的独特美感,各有各的特色。 2.什么是甲骨文?并简叙甲骨文的风格特色?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3.《曹全碑》《张迁碑》的风格特点,并做简单的分析? 《张迁碑》是汉隶书笔系统的代表作,起笔方折厚宽,转角方圆兼备。《曹全碑》用笔以圆笔为主,暗合隶法,兼以方笔。点画笔笔劲建而不含糊,有向有背,随字异姓。《张迁碑》在体态上多取横势,字形以扁平为主,同时以长,方为辅,风貌古朴。在横向上比较开张,纵向上则较为收敛。《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字力形,疏朗平镇,中宫紧缩,体式多呈现扁方,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

中国书法艺术鉴赏

浅谈中国书法艺术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认识、研究、分析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艺术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从中国书法艺术起源及发展、特点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分析,重点讨论了书法艺术对于音乐、建筑和现代生活的影响,强调中国书法艺术的实用意义和价值,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与意义,从而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起源与发展;特点;影响 Simple Analysis of 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bstract] Chinese calligraphy is the art treasure of China and is admired by the whole nation with pride. To inherit this gorgeous culture and improve our art accomplishment, it is meaningful for us to know, study and analyze it. This article studies Chinese calligraph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and influences. Moreover, the article lays emphasis on its influences on music field, buildings and modern life, highlighting its practical meanings and value.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make readers feel the beaut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hen to promote it. [Keywords] Chinese calligraphy; origin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 influences

《书法欣赏》教学设计

《书法欣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书法家的风格特点及书法评价标准,能够结合书家的人格、精神等对书画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认知、体验、练习、展示、评述等完成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书法的艺术美,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如何评价书法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书法的字如其人以乃精神风貌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室的影视设备,电脑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提问:书法是什么?书法工具有哪些?中国书法的书体演变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引入关于汉字和汉字书法的有关知识。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凝聚着炎黄子孙的无穷无尽的智慧,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1.什么是书法。 书法,就是写字之法,即是以汉字为对象以毛笔及各类硬笔为表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2.中国文字书法的发生的诸因素。人类为生活、生存而创造了文字,并使文字的形式——书体不断发展变化,如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行书等。每一次书体的变化,都使它的服务范围拓宽,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汉字的式样,在越来越统一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精美,这样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书法。再加上汉晋以来统治阶级对这一艺术的大力倡导,在人民群众中也有了广泛的影响。我国历代出现了

许多书法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名帖和墨迹,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光辉灿烂的花朵。 书法源于汉字,汉字是书法的基础。汉字的产生,也就孕育了书法艺术的因素,如以线造型,以及匀称、平衡、变化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先民们仰观俯视,审美地观察世界,把思维、观念、追求寄托在这些刻划线条。 二、介绍书法欣赏的有关内容(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1.书法欣赏的特点。 (1)书法欣赏的再创造。 欣赏者欣赏书法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学识修养在感受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书法作品进行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但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简约的线条艺术,它不应言,也不具象,仅以一线或浓或淡、或枯或润的墨迹,表达书者情思。可以说,任何一种艺术欣赏都是艺术的再创造,但欣赏书法的再创造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看小说可根据自己生活经历想象出书中的情景、气氛和人物相貌,看绘画则可以所绘形象跟现实物体建立起一种对应的联系。书法更接近于音乐,有人称书法为“无声之音”,音乐的要素一是旋律,二是节奏。书法也一样,每一笔每一字都是在不同的轻重缓急中有节奏地写出来,而每一行每一篇忽如“奔雷坠石,鸿飞兽骇”,忽如“山崩海啸”,忽如光风明月。这正象音乐中的不同旋律和不同乐曲。音乐可以表现喜、怒、哀、乐,可表现激昂、忧伤、悲壮、恬静各种不同的感情,书法亦然。各种艺术都应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我们以为文字内容就象歌词,表现文字内容的书法就象为歌词谱曲。曲谱要尽可能地去表现歌词(文字)的内容。这样的书法既可以与文字内容一起欣赏,也可以独立欣赏书法。单看书法也有欣赏价值,但不够完美,因为连同文字内容一起欣赏是民族传统习惯。比如我们用“瘦金体”去写岳飞的“满江红”,如果连同“壮怀激烈”的内容一起去欣赏,就很难令人满意了。总之,书法欣赏具有再创造的特点。 (2)书法欣赏的模糊性。 书法欣赏的模糊性是什么?首先是线条的抽象性。中国书法中的线条,是书法者内心感情活动的轨迹,它区别于几何学上的线条,它活生生,有感情,有力量,有形象。但它究景是什么情调和意趣,难以确指。例如,一横,在欣赏者眼里,可以看作“千里阵云“,也可看作是“一条钢筋”;一点,可以是“高峰坠石”,也可以是“平地砖头”。很难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是因为书法欣赏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或叫“朦胧感”。只是道出大致的感觉而已。 书法欣赏的层次,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审美力的高下。由于书法欣赏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书法艺术欣赏论文

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 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和探究书法艺术的文化和内在涵义。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了解书法中所蕴含的丰厚文化。 中国书法“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8] 。其产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表现对象-—汉字;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但是,作为一种“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9 ] ,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必然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条件、典章制度、精神生活发生联系。中华文化是中国书法得以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书法发展的营养土壤和生存环境,更是中国书法最深层的表现对象。而在文化中最稳定的就是文化思想,所以,钟明善先生就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8 ]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重要基础的笔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可以这样理解。 从应用文字的书写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是独特的。从它的书写对象———汉字的产生,到书法艺术技法的积累,从书法风格的变迁,到民族思维方式的寄托,无不是处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之下,无不是以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现实存在,体现着中华文化的艺术精神。 再来我们就说说其文化内涵。中国古代书法中体现书法其自身文化内涵的数量很多,且大部分是语录式的,采取诗话的体例,把古代的材料加以整理,根据材料,个人认为书法学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种。 (一)喻物性。最早的书法内涵,用自然之美来说明书法的美,用比喻为主要的论述方式。这种书法内涵包括对人、书体、笔画等的比喻。如对人,描写王羲之的有:“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对书体,“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对笔画,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形容点画的词语有:“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点,如高峰坠石”等等。都是用一种比喻的方式来描写书法学的。 (四)缘情性。我们认为书法学的内涵是可以表现内心感情的。如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