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业经济学练习习题.docx

农业经济学练习习题.docx

农业经济学练习习题.docx
农业经济学练习习题.docx

农业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D)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

C.农业生产的周期长

D.资金需要量小

2.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阶段开始于(D)

A.1978 年

B.1990 年

C.1989 年

D.1992 年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A)

A. 日本

B.美国

C. 法国、德国

D.加拿大

4.下列哪一个不是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C)

A. 企业资金按股形成

B.企业利润按股分配

C. 企业财产属全民所有

D.职工工资按劳分配

5.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C)

A. 中国

B.中等发达国家

C. 欧美发达国家

D.欠发达地区

6.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D)

A. 适应性

B.可塑性

C. 独立性

D.依赖性

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气候资源的是(A)

A. 降水

B.地表水

C. 地中水

D.地下水

8.级差土地收入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B)

A. 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C. 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9.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有两种:①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劳动消耗;②劳动消耗/农产品产量或产值。下列观点正确的是(B)

A. ①不正确

C. ①和②相互矛盾B.①正确

D.①和②都不正确

10.流动资金利用效果是指企业所占用的流动资金与生产经营成果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衡量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是( C)

A. 产值资金率

B.资金利润率

C. 流动资金占用率

D.流动资金周转率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D)

A. 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 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 A)

A. 化肥

B.农药

C. 农业机械

D.农膜

13.根据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关系是(D)

A. 价格下降,供给量不变

B.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C. 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

D.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14.政府对农产品流通宏观调控手段中,价格杠杆属于( B)

A. 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 法律手段

D.其它手段

15.农产品因大小、轻重、颜色不同而产生的价格差额属于农产品质量差价中的(D)

A. 品质差价

B.品种差价

C. 等级差价

D.规格差价

16.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办法是(B)

A. 降低农产品成本

B.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C. 提高土地生产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7.国家利用价格杠杆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法是(C)

A. 降低银行利率

B.收取服务费用

C.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D.提高公务员的工资

18.1978 以来,农业消费结构最根本的变化是(B)

A.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B.恩格尔系数下降

C. 消费的区域差异显著

D.食物支出比例上升

19.农林特产税的计税依据是农林特产品的(A)

A. 实际收入

B.总产值

C. 净收入

D.利润

20.形成农业生产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是(B)

A. 自然资源

B.农业生产要素

C. 生态环境

D.市场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

1.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包括(ACDE)

A.精干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

B.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C.庞大的农业科学工作者队伍

D.受过专业教育的广大农业劳动者

E.庞大的农业管理专家和农业推广专家队伍

2.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有(ABCE)

A.制定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B.维护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秩序

C.调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

D.制定农业企业的生产计划

E.保护农业发展中的私人产权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有(AE)

A. 土地辽阔

B.类型多样

C. 山地丘陵面积小

D. 平原面积大

E.分布均衡

4.影响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因素有(ABCDE)

A .技术能力和觉悟水平 B.人地比例

C.农作制度 D.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状况

E.劳动组织和劳动报酬

5.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ABCDE)

A. 农机具老化严重

B.农机结构严重失调

C. 农机化法规建设滞后

D. 服务体系不完善

E.机械化的技术难度大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联营经济 :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

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

2.农业固定资金:是指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是垫支在劳动资料上的资金。

3.农产品内部比价:指统一时间,统一市场上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4.农业税:是以农业收入为征税对象,向从事农业生产并取得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

一种税。

5.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四、判断分析题

1.家庭经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错) 因为家庭经济可以容纳较现代化的生产力,实践证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是农业的最佳形式。

2.期货成交额比商品的实际数量大得多。(对) 。。

3.现阶段,按劳付酬而出现的差别,是公平的表现。()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为什么说农业人口不断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有什么特点?

3.农业科学技术有何特点?

4.简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六、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

1.如何用生态平衡的理论指导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论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 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D

2.D

3.A

4.C

5.C

6.D

7.A

8.B

9.B10.C

11.D12.A13.D14.B15.D

16.B17.C18.B19.A20.B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1.ACDE

2.ABCE

3.AB

4.ABCDE

5.ABCDE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15 分 )

1.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

2.是指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是垫支在劳动资料上的资金。

3.指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4.是以农业收入作为征税对象,向从事农业生产并取得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

税。

5.是指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四、判断分析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

1.×

因为家庭经济可以容纳较现代化的生产力,实践证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是农

业的最佳形式。

2.√

因为期货交易大多属合同买买空卖空的投机者,反复多次转手倒卖,而导致上述现象发

生。

3.√

现阶段,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由于人们在劳动能力、劳动贡献和劳动成果方面存在差

别,因此,收入也该有差别,这恰好是公平的表现。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非农产业的收入明显高于农业部门,对青年农民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

②农业内部生产规模扩大缓慢,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必然过剩,如果不转移,则使农业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

2.①农业合作是农民自愿自发的活动。

②农业合作并不改变农民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③农业合作社都是比较专业化的。

④政府对农业合作给予大力支持。

3.①综合性和关联性②不稳定性

③地区性④周期长,难度大

4.表现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推动生产不断发展。

②生产要顺利进行,产品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③生产要扩大 ,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增长变化情况。

六、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

1.①确定最佳持续收获量,避免掠夺式经营;

②调整农业结构,走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道路;

③积极改造自然,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④对自然资源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⑤建设生态农业。

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尽可能增加生产经营的成果。二是尽可能地减少

占用或消耗的资源。具体途径是①提高土地生产率。如进行大型水利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

改造中低产田;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等。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如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等。③提高资金生产率。采取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合理储备生产资料;节约生产资料的消耗等加快资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个不是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A )

A. 输送高科技人才

B. 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

C.积累生产要素

D. 争取外汇

2.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所需要的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 A)

精品文库

A.职工的工资要有大幅度上涨

B.工业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C.教育水平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D.商品经济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A )

A. 日本

B. 法国、德国

C.美国

D. 加拿大

4.我国国营农场的土地、资产归(B ) 所有。

A. 集中

B. 国家

C.农场职工

D.联合体

5.只有在一个 (B ) 的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才能充分反映要素的稀缺程度,产品价格才能真正体现供求关系。

A. 完全垄断

B.完全竞争

C.垄断竞争

D.竞争垄断

6.(A) 属于气候资源。

A. 降水

B. 地表水

C.地下水

D.土壤

7.农业自然资源的整体性是指(A )

A.自然资源中各种资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系统的

B.自然资源中各种资源数量上有一定比例关系

C.农业自然资源由多种资源组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就一般情况讲,我国目前农业集约经营类型主要是(C ) 集约。

A. 技术

B. 资金

C.劳动

D.知识

9.级差地租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C )

A.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C.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10.在我国国家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B )

A. 农业科技推广

B.治理大江大河

C.购买农机具

D.购买化肥和农药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D )

A. 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我国必须走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的农业发展道路,这决定于我国的(A )

A. 基本国情

B.经济发展速度

C.人口素质

D.改革环境

13.某些鲜活易腐且不易储存的农产品,在短期内其供给弹性(C )

A. 很大

B. 很小

C.为零

D.无限大

14.农产品储存的时间界定是 ( C)

A.包含生产过程、不包含消费领域

B.从生产过程到消费领域

C.从离开生产过程到尚未进入消费领域之前

D.消费领域

15.一种农产品在市场的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差额称为(D )

A. 时间差价

B.季节差价

C.地区差价

D.批零差价

16.使用年限长,可以多次参加生产过程而不改变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属于(B )

A. 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有形资产

17.信贷资金的基本特征是 ( A)

A. 有偿性

B. 效益性

C.强制性

D. 固定性

18.农业税的平均税率最高不得超过常年产量的(D )

A.5%

B.10%

C.15%

D.25%

19.在农业生产中被当作极其重要的劳动对象发挥作用,最主要的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是 (B )

A. 劳动力

B. 土地

C.资金

D.农业生产工具

20.某农户种植小麦,总产量 5000 公斤,总成本 5000 元,副产品成本 1000 元,则小麦主产品成本每公斤为 (A )

A.0.80 元

B.0.90 元

C.1.10 元

D.1.50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比较低,主要表现在(BCD )

A.人均住房面积小

B.农用生产资料占有额较少

C.农业生产手段落后

D.农业单产量较低

E.用于穿的支出比重低

2.政府必须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AE ) 实行储备制度。

A. 粮食

B.烟草

C.糖料

D. 生猪

E.油料

3.今后农业科技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E )

A. 高效

B.低污染

C.安全

D. 经济

E.适用

4.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对农业财政拔款的使用范围的是(ABCDE )

A.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B.农业科研单位的业务费

C.农业信贷资金

D.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E.支援农业生产拨款

5.一般情况下,农业基本建设中的劳动积累具有(CDE ) 的特点。

A.见效快

B.费工不多

C.不能当年收益

D.投工量大

E.建设时间较长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土地资源:指一個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的总称,包括

耕地荒地草地林地沼泽水面和滩涂等。

2.粗放经营:是指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

劳动,进行简耕粗作的农业经营方式。

3.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表示农业劳动者的生产效果和能力的指标,它表示劳动量和生产

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数量或者用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量

来计算。

4.农产品流通:是指商品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运动到消耗领域全部过程的总称。包括商流

和物流两个方面的内容。

5.农业劳动积累:主要指投入农业基本建设的那一部分活劳动所形成的积累。

四、判断分析题

1.实行农业集约经营,要注意追加投资的适合度。( 对 )

2.农业中提取的财政收入越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有利。( 错 )

3.国家应当承担发展农业科研、教育和科技推广事业的任务。( 对 )

五、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1.如何扩大农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 1)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垦殖率。(2)保护土地,节约用地。

(3)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4)合理利用草原草山和草坡。

(5)合理利用水面。

2.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坚持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2)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3)坚持全国土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体制。

3.提高土地生产率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 1)进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搞好大江大河治理。

(2)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小流域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3)推广优良动植物品种,采取先进的种养殖技术。

(4)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

4.国家对农业财政拔款有哪些作用?

答:( 1)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2)有利于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六、论述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

1.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及其实现的途径。

答:( 1)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全面地改造农业系统,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一个经济和技术发展过程。( 2)借鉴世界各国经验,联系我国的实际(人多地少,财力

不足,工业不发达等)只能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生物技术现代化和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

机械工具以及半机械工具和手工工具相结合的道路。( 4)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坚持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注重智力投资,坚持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注重坚持生态平衡,要给予农业

保护政策,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等,只有这些工作搞好了,农业现代化才能实

现。

2.论述降低农产品成本的途径

答:降低农产品成本:主要从增产和节约两个方面进行,其具体途径是(1)合理决策,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新产品,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生产资料,这样即可以增加收入,又可

以均衡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费用,降低成本。( 2)采用先进 2 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是降低农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 3)节约物质资料消耗,一方面改善现有固定资产的技术状况,提高其利用率,减少折旧费,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各种原材料,减少单位产品中的物质消耗。( 4)节约活劳动消耗,严格生产责任制,提高劳动者的科

学技术水平,重视智力投资。( 5)节约管理费及非生产性支出,精简管理人员,压缩非生产

性支出。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 2 农业经济管理2007-11-22 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特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

A.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B.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影响力

C.农业生产的周期长

D.资金需要量小

2.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市场经济阶段开始于()

A.1978 年

B.1990 年

C.1989 年

D.1992 年

3.下列哪类国家选择的是劳动集约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A. 日本

B.美国

C. 法国、德国

D.加拿大

4.下列哪一个不是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

A. 企业资金按股形成

B.企业利润按股分配

C. 企业财产属全民所有

D.职工工资按劳分配

5.农业合作社最初产生于 ()

A. 中国

B.中等发达国家

C. 欧美发达国家

D.欠发达地区

6.农业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强的 ()

A. 适应性

B.可塑性

C. 独立性

D.依赖性

7.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气候资源的是()

A. 降水

B.地表水

C. 地中水

D.地下水

8.级差土地收入第一形态产生的原因是()

A. 对土地的投入水平不同

B.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

C. 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不同

D.劳动者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同

9.农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有两种:①农产品产量或产值/劳动消耗;②劳动消耗/农产品产量或产值。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①不正确

B.①正确

C. ①和②相互矛盾

D.①和②都不正确

10.流动资金利用效果是指企业所占用的流动资金与生产经营成果的比较,下列选项中不属

于衡量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是()

A. 产值资金率

B.资金利润率

C. 流动资金占用率

D.流动资金周转率

11.我国饲料工业的分布主要是()

A. 靠近饲料原料产地

B.集中于粮食大省

C. 西北牧区

D.适应养殖业分布

12.农业增产最重要的物质要素是()

A. 化肥

B.农药

C. 农业机械

D.农膜

13.根据供给定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商品供给量与其价格的关系是()

A. 价格下降,供给量不变

B.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C. 价格上升,供给量减少

D.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14.政府对农产品流通宏观调控手段中,价格杠杆属于()

A. 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 法律手段

D.其它手段

15.农产品因大小、轻重、颜色不同而产生的价格差额属于农产品质量差价中的()

A. 品质差价

B.品种差价

C. 等级差价

D.规格差价

16.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办法是()

A. 降低农产品成本

B.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C. 提高土地生产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

17.国家利用价格杠杆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法是()

A. 降低银行利率

B.收取服务费用

C.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D.提高公务员的工资

18.1978 以来,农业消费结构最根本的变化是()

A. 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B.恩格尔系数下降

C. 消费的区域差异显著

D.食物支出比例上升

19.农林特产税的计税依据是农林特产品的()

A. 实际收入

B.总产值

C. 净收入

D.利润

20.形成农业生产能力的载体和基础是()

A. 自然资源

B.农业生产要素

C. 生态环境

D.市场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

1.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包括()

A.精干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

B.出色的新闻工作者

C.庞大的农业科学工作者队伍

D.受过专业教育的广大农业劳动者

E.庞大的农业管理专家和农业推广专家队伍

2.农业宏观调控的内容有()

A.制定农业发展的目标和规划

B.维护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秩序

C.调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

D.制定农业企业的生产计划

E.保护农业发展中的私人产权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有()

A. 土地辽阔

B.类型多样

C. 山地丘陵面积小

D. 平原面积大

E.分布均衡

4.影响农业劳动力利用率的因素有()

A .技术能力和觉悟水平 B.人地比

C.农作制度 D.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状况

E.劳动组织和劳动报酬

5.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A. 农机具老化严重

B.农机结构严重失调

C. 农机化法规建设滞后

D. 服务体系不完善

E.机械化的技术难度大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

1.联营经济

2.农业固定资金

3.农产品内部比价

4.农业税

5.外延扩大再生产

四、判断分析题

1.家庭经济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2.期货成交额比商品的实际数量大得多。()

3.现阶段,按劳付酬而出现的差别,是公平的表现。()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为什么说农业人口不断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发达国家的农业合作有什么特点?

3.农业科学技术有何特点?

4.简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六、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

1.如何用生态平衡的理论指导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论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 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D

2.D

3.A

4.C

5.C

6.D

7.A

8.B

9.B10.C

11.D12.A13.D14.B15.D

16.B17.C18.B19.A20.B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1.ACDE

2.ABCE

3.AB

4.ABCDE

5.ABCDE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15 分 )

1.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

2.是指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是垫支在劳动资料上的资金。

3.指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不同农产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4.是以农业收入作为征税对象,向从事农业生产并取得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

税。

5.是指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四、判断分析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

1.×

因为家庭经济可以容纳较现代化的生产力,实践证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是农

业的最佳形式。

2.√

因为期货交易大多属合同买卖,存在着买空卖空的投机者,反复多次转手倒卖,而导致

上述现象发生。

3.√

现阶段,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由于人们在劳动能力、劳动贡献和劳动成果方面存在差

别,因此,收入也该有差别,这恰好是公平的表现。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非农产业的收入明显高于农业部门,对青年农民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

②农业内部生产规模扩大缓慢,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引起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必然过剩,如果不转移,则使农业劳动力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

2.①农业合作是农民自愿自发的活动。

②农业合作并不改变农民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

③农业合作社都是比较专业化的。

④政府对农业合作给予大力支持。

3.①综合性和关联性②不稳定性

③地区性④周期长,难度大

4.表现在: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推动生产不断发展。

②生产要顺利进行,产品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③生产要扩大 ,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增长变化情况。

六、论述题 (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

1.①确定最佳持续收获量,避免掠夺式经营;

②调整农业结构,走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道路;

③积极改造自然,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④对自然资源要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⑤建设生态农业。

2.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尽可能增加生产经营的成果。二是尽可能地减少

占用或消耗的资源。具体途径是①提高土地生产率。如进行大型水利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

改造中低产田;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等。②提高劳动生产率;如转移

农业剩余劳动力;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等。③提高资金生产率。采取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合理储备生产资料;节约生产资料的消耗等加快资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农业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与过程相交织。

2.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提供生产要素是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之一,这些要素主要包括 ________、劳动力和资本。

3.我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初级社和高

级社三个阶段。

4.农业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扩大农业用地;二是________。

5.“三来一补”是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其中的“三来”是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来样

制作,而“一补”是指 ________。

6.________在生产力结构中占第一位决定性作用。

7.替代品的价格上升,该产品的需求量会________。

8.期货市场的交易目的有________和风险投资。

9.工农业产品比价的计算方法,一般有单项比价和________。

10.税收具有 ________、无偿性、规范性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般可以把经济划分为自然经济和()

A. 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 计划经济

D.农业经济

2.综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阶段。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3.我国的国营农场主要分布在()

A. 农垦系统

B.司法系统

C. 部队系统

D.教育科研系统

4.从根本上说,农业政策的取向是跟农业问题的变化密切相关的。在以农业调整问题

为主的阶段,要采取()政策。

A. 农业榨取

B.农业保护

C. 产业发展

D.产业结构

5.利用外资主要有三种渠道。从国际组织获取资金的渠道称()

A. 双边渠道

B.多边渠道

C. 民间渠道

D.官方渠道

6.在我国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管理主要表现在()

A. 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 城市

D.农村

7.农产品规格差价属于()

A. 地区差价

B.购销差价

C. 季节差价

D.质量差价

8.下列不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经济杠杆是()

A. 财政

B.信贷

C. 服务收费

D.法律

9.农业税的计税标准,按()来进行。

A. 常年产量

B.三年平均产量

C. 当年产量

D.去年产量

10.农业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引起的生产规模的扩大。

A.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B.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

C.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18 分 )

1.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2.土地资源

3.财政资金

4.现货交易

5.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6.消费水平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传统农业的特征。

2.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发展农业经济的作用。

3.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4.我国农药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核算的作用。

6.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宏观政策。

六、论述题 (12分 )

试述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七、计算题 (10分 )

某电视机需求弹性为-2,当每台价格是 5000 元时,销售量为 10 万台,问价格下降10%,企业的收益是增加还是减少?(提示:收益 =销售量乘以价格 )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10 分 )

1.自然再生产

2.土地

3.互助组

4.实行集约经营

5.补偿贸易

6.科学技术

7.增加

8.套期保值

9.综合比价10.强制性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10 分 )

1.A

2.A

3.A

4.B

5.B

6.B

7.D

8.D

9.A10.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0 分 )

1.BE

2.AC

3.ABD

4.ABCD

5.ABDE

6.ABCDE

7.BCE

8.ABC

9.ABC10.BCDE

四、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

1.农业经济管理的政策和法规,目的在于约束各级政府、各类企业、农户及其他相关单位的

涉农行为,最终实现农业和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快速和协调发展。

2.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总称。

3.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预算拨款的方式,无偿或有偿投资于农业领域中的各种资金。

4.指买卖双方在成交后即时或短期内交割,是一种“当面成交、银货两清”的交易方式,是

商品物流与商流的同时进行。

5.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是对生产企业创造的净产值的直接分配,参加分配

的有企业劳动者、企业集体和国家。

6.是指人均实际消费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数量,着重从数量上反映人们的消费状

况。

五、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1) 在传统农业中投入的报酬率低

(2)收入、消费、储蓄和投资以及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在相当长时间里逐渐达

到了一种均衡状态。

(3)在传统农业中,长期形成的经济均衡实际上是指在所有的生产活动中长期建立了一套墨

守成规的制度

(4)传统农业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2.基本特征:企业资金按股形成,企业利润按股分配,职工工资按劳分配,企业决策权按

人分配。

作用:①明晰了产权关系,确立了企业的法人地位。

②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规模经济的形成。

③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①农业区划、农业布局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三个基本环节。

②从时间上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③从空间上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④依据不同地域特点,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4.(1) 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协调

(2)品种单调,几十年一贯制

(3)剂型单一,质量低劣

5.(1) 具有统计、记录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可以为科学管理和预测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3)是制定计划、政策并检查它们的执行情况的依据和标准;

(4)核算具有预警功能;

(5)有助于企业间、部门间、地区间和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和经济联系;

6.(1) 增加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优先解决农业固定资产和资源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

(2)加快发展农用工业,保证农业物质投入增长的需要;

(3)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

(4)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提高不同区域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建立较为完备的投入机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论述题 (12 分 )

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总的讲就是不断改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根据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L=P/t ,具体途径就是:

1.增加产量:

①充分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②搞好农业基本建设;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用现代物质技术武装农业

2.减少劳动投入,提高劳动效率:

①合理地配置劳动力;

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

七、计算题 (10 分 )

∵E d= ∴ Q1-10=2 ∴ Q1=12( 万台 )

现在收益 =12 万台× 4500 元 /台 =54000 万元

原来收益 =10 万台× 5000 元 /台 =50000 万元

∴与原来相比,降价后企业收益增加了4000 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