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法研究包膜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

法研究包膜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

法研究包膜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
法研究包膜控释尿素的氮素释放规律

11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对于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事故致因理论是帮助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的重要理论依据。 事故致因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961年吉布森(Gibson)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能量载体(能量达及人体的媒介)来预防伤害事故。在吉布森的研究基础上,1966年美国运输部安全局局长哈登(Haddon)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能量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类利用能量作功以实现生产目的。人类为了利用能量作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作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事故。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人体必将受到伤害。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伤害事故原因是:①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

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②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常常通过控制能源,或控制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其中前四种形式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最为常见。意外释放的机械能是造成工业伤害事故的主要能量形式。处于高处的人员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当人员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发生坠落或跌落事故;当物体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将发生物体打击等事故。除了势能外,动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各种运输车辆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都具有较大的动能,工作人员一旦与之接触,将发生车辆伤害或机械伤害事故。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广泛利用电能,当人们意外地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时,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而受到伤害。工业生产中广泛利用热能,生产中利用的电能、机械能或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可燃物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人体在热能的作用下,可能遭受烧灼或发生烫伤。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使人员中毒,是化学能引起的典型伤害事故。

脲甲醛

脲甲醛 脲甲醛又称脲醛肥料,早在1924年德国的BASF公司获得了脲甲醛缩合肥料的第1个专利,1955年最先由BASF生产,是第一个商品化生产的缓释氮肥。它由尿素与甲醛缩合而成,根据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不同,可以制成不同缩合度(释放期)的脲醛肥料。脲甲醛复合肥是尿素与甲醛在高温下反应生成1亚甲基2尿素和2亚甲基尿素两种胶体,再与磷酸一铵以及钾肥合成造粒,形成的复合肥料。 释放机理:它是在一种与碳相连接的聚合体中提供缓释氮的,具有较低的盐份指数,氮会在12到16周内被水缓慢分解。健康的土壤需要高比例的微生物。脲甲醛类缓释氮可作为营养与能量被微生物所消耗。很小比例的氮可通过水的溶解性立即提供给植物,剩下的氮则通过微生物吸收分解来逐渐释放。 在国外脲甲醛肥料的生产和施用历史已久,并不是新型肥料。主要用于高尔夫草坪、蔬菜和园林等,在日本脲甲醛肥料用于水稻田。脲甲醛缓释氮肥只适合作基肥施用,除了草坪和园林外,如果在水稻、小麦和棉花等大田作物施用时,应该适当配有速效水溶性氮肥,肥效才好。如不配速效氮肥,往往在作物前期会出现供氮不足的现象,而难以达到高产目标,还白白增加了施肥成本。在有些情况下要酌情追施硫酸铵、尿素。 脲甲醛施入土壤后,有一部分化学分解作用,但主要是依靠微生物分解释放,不易淋溶损失。可分解为甲醛和尿素,尿素再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供植物吸收利用,而甲醛则留在土壤中,在它未挥发或分解之前,对作物和微生物均有副作用。 脲甲醛发展史: 1924年,脲甲醛作为化学品取得第一个专利。

1946年,发现尿素与甲醛的缩合物——脲甲醛可以降低释氮速度,并具有良好的肥效。 1947年,脲甲醛肥料获得专利。 1955年,美国开始固体脲甲醛商品化生产,作为缓释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同年北美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OAC)颁布了检定方法。 1965年,美国联合化学公司(AlliedChemicals)用脲甲醛树脂包覆氮肥颗粒,发现其有抗御淋溶的特性。 1966年,美国杜邦公司(DuPont)用甲醛气体与尿素粒肥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造缓释脲甲醛包膜尿素,在工艺上较传统脲醛缓释尿素有一定的优越性。 20世纪70年代,脲甲醛缩合物包膜肥产业得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尿素-醛类缩合物缓释肥料被产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主要应用于非农经济作物。 1984年,前苏联利用K2SO4与n(U)/n(F)=3的脲甲醛肥料生产脲醛复混肥料[m(K2O)/m(N)=1]。 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尿素-醛类缩合物缓释肥料及其缓释机理。美国、欧洲、日本及前苏联等国商品化脲醛肥料生产较早,脲甲醛肥料是世界上最早商品化的缓释肥料。

尿素测定方法

实验十七 实验名称:尿素的测定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测定血清尿素的基本原理 实验仪器、试剂: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素测定试剂盒 实验原理: 尿素经脲酶水解生成NH3与CO2,在谷氨酸脱氢酶(GLDH)的作用下,氨与α-酮戊二酸及还原型辅酶Ⅰ(NADH)反应生成谷氨酸和NAD+,NADH在340nm 处的吸光度下降速率与待测样品中尿素的含量成正比。 操作方法: 1、将试剂R1:R2=4:1混合,即为工作液 2、按下列顺序加入各试剂 单位ml 空白标准样本 蒸馏水0.01 —— 样本--0.01 标准液-0.01 - 工作液 1.0 1.0 1.0 3、混匀各管,340nm,空白管调零,延时30秒,读取初始吸光度A1,60秒后读取A2,计算ΔA 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ΔA 结果分析与结论:尿素=ΔA样/ΔA标×C标(8.32 mmol/l) 参考范围:1.7-8.3mmol/l 临床意义: 实验十八 实验名称:血清尿酸的测定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尿酸酶-过氧化物酶耦联法测定尿酸的基本原理 实验仪器、试剂:尿酸测定试剂盒,722E/723分光光度计 实验原理:尿酸酶氧化尿酸,生成尿囊素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过氧化氢使ESBmT和4-氨基安替比林缩合成有色化合物,其在546nm吸光度与尿酸浓度成正比。 操作方法: 按以下步骤操作 单位ml 标准测定空白 样本-0.025 - 标准液0.025 -- 蒸馏水--0.025 酶试剂 1.0 1.0 1.0 混匀37℃温浴5min,以空白管调零。546nm,0.5cm比色杯,测定各管的A 实验现象与数据:记录各管的A 结果分析与结论:血清尿酸浓度=A样/A标×C标(357μmol/l)参考值:男202-416μmol/L,女142-339μmol/L

年产50万吨树脂包膜缓控释掺混肥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有限公司50万吨树脂包膜缓/控释掺混肥料项目 建设性质:技术改造 项目建设地点: 2、技术依托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3、承办单位概况 ⑴承办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承办单位: 法定代表人: 公司类型:有限公司 ⑵承办单位概况 公司,于2004年9月20日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年产各类肥料产能达100万吨。该公司现拥有2条共50万吨的氨化造粒复合肥、硫酸钾型复合肥生产线、2条共40万吨掺混肥生产线、1条10万吨钾肥生产线,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之一。公司现有员工68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8人,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先进的管理水平。 是吉林省质量诚信企业,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现设有6个分公司、13个平台库、11个县级分销处,

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有1200多家乡镇级经销网点。公司经销的化肥品种全部由全国知名的大型化肥企业生产,质量稳定,信誉可靠,主要有白鹇二铵、瓮福二铵、丰喜尿素、磷都二铵、三宁二铵、乌拉尔大颗粒钾肥等,自产品牌有隆源系列肥、蕯化系列肥等七大品牌。 公司,共拥有2个生产工厂,年化肥产能合计150万吨,年生产、销售化肥170万吨,复合肥出口28万吨,是吉林省最大的集化肥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农资企业之一,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是东北唯一树脂包膜控释肥生产基地。是国家指定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承储企业,是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农资首批信用评价AAA级企业,是吉林省工商局重点培育的“连锁配送经营”企业,长春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团下设吉林省隆源化肥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江缓/控释肥料有限公司、吉林省隆源农资物流园等多家子公司。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⑵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及规范; 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⑷《吉林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⑻《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河北省2016年上半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考试题

河北省2016年上半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能量 意外释放理论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是利用相同的或相似的工程系统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 A.对照、经验法 B.逻辑推理法 C.因果关系法 D.类比方法 2、内审员培训是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关键。应该根据专业的需要,通过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开展编写体系文件、初始评审、__等工作的能力。A.进行审核 B.体系策划 C.实践 D.制度制定 3、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可按__个步骤来完成。 A.4 B.2 C.3 D.5 4、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体制建设中的()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 A.救援队伍 B.管理机构 C.功能部门 D.应急指挥 5、违法行为在__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A.一年内 B.两年内 C.三年内 D.四年内 6、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__即可拆除。 A.mm2 B.mm2 C.mm2 D.mm2 7、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评价报告应包括①目的②概况③评价依据④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⑤安全评价方法选择⑥评价单元的划分⑦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⑧安全评价结论等内容。下列安全验

收评价报告内容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__。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 D.①③②④⑥⑤⑦⑧ 8、氧气站区外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__的围墙或栅栏。 A.1m B.2m C.3m D.4m 9、__不属于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A.监护失误 B.指挥失误 C.操作失误 D.辨识功能缺陷 10、在分析某事故发生的风险时,统计得出该事故发生的概率为Q,事故造成的严重程度为S,经济损失金额为W,统计时间为T,则该事故发生的风险是__。A.SQ B.SQ/T C.W/ST D.WQ 11、对于重大危险源,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__,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等公共设施安全隔离。 A.应急措施方案 B.风险评估制度 C.土地使用政策 D.监督管理方案 12、火焰式探测器是利用__探测火灾。 A.红外线 B.日光盲 C.光电效应 D.光效应 13、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当及时报告,并在__日内报所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备案。 A.5 B.15 C.30 D.60 14、现浇柱模板的拆除顺序是__拆除。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从两边向中间 D.从中间向两边

尿素-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应用进展

尿素-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树脂应用进展 作者:杜官本, 杨忠, 廖兆明, 张建军, 储建基, 李君, 潘德全, 徐力 作者单位:杜官本,杨忠,李君(西南林学院,昆明,650224), 廖兆明,张建军,储建基,潘德全,徐力(昆明新飞林人造板有限公司) 刊名: 林产工业 英文刊名:CHINA FOREST PRODUCTS INDUSTRY 年,卷(期):2002,29(4) 被引用次数:24次 参考文献(12条) 1.汪多仁脲醛树脂的生产与应用进展 1998(01) 2.李兰亭胶粘剂与涂料 1992 3.Chung-Yun Hse;Susan J Branham;Chun Chou Adheve Technology and Bonded Tropical wood products 1998 4.Ebdon J R;B J Hunt;T s O'Rourke;J Parkin查看详情 1988(20) 5.Ebdon J R;P E Heaton;T N Huckerby查看详情 1984(25) 6.Yanagawa R;Mizuno T Studies on wood adhesive. Ⅲ. Relation between dinethylolure and melamine or methylolmelamine 1962 7.Yanagawa R Studies on wood adhesive. V. Relation between the mol ratio of each components in Urea-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and the properties of adhesive 1963(09) 8.EBDON J R Characterization of Urea-Formaldehyde and MelamineFormaldehyde adducts and resins by 15N NMR 1984(06) 9.T A Mercer;A Pizzi Considerations on the principles of preparation of Melamine-Urea-Formaldehyde adhesive resins for particleboard 1994 10.徐寿华;吴羽飞MUF树脂胶粘剂的研究[期刊论文]-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04) 11.R Maylor New Melamine Modified Binders for Moisture Resistant MDF 1995 12.A Pizzi High performance MUF Resins of Low Melamine Content by a Number of Novel Techniques 200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闫文涛.张永娟.张雄.YAN Wen-tao.ZHANG Yong-juan.ZHANG Xiong改性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2008,17(9) 2.郑云武.朱丽滨.顾继友.张彦华.Zheng Yunwu.Zhu Libin.Gu Jiyou.Zhang Yanhua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聚树脂的胶接性能[期刊论文]-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2) 3.牛晓伟.徐辉波.路新成.韩家佳.孙岳明.Niu Xiaowei.Xu Huibo.Lu Xincheng.Han Jiajia.Sun Yueming尿素 /三聚氰胺/甲醛原位聚合制备微胶囊化电子墨水[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3) 4.雷洪.杜官本.阮虎昌三聚氰胺改性树脂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粘接2004,25(5) 5.刘海波.侯占佳.刘丽英.徐志凌.徐雷.王文澄.李富铭.叶明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光学性质[期刊论文]-物理化学学报2000,16(6) 6.闫文涛.张永娟.张雄.高翔.Yan Wentao.Zhang Yongjuan.Zhang Xiong.Gao Xiang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改性[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8,9(6) 7.王辉.杜官本.雷洪.WANG Hui.DU Guan-ben.LEI Hong高性能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缩聚树脂研制1)缩聚反应后期尿素的影响[期刊论文]-化学与黏合2010,32(2) 8.钟建荣.ZHONG Jian-rong MUF共缩合树脂的研制[期刊论文]-粘接2006,27(3)

科普一下:临床医学检验中“尿素”与“尿素氮”的正确使用!

科普一下:临床医学检验中“尿素”与“尿素氮”的正确使用! 发表时间:2019-12-04T11:09:47.143Z 来源:《健康世期界》2019年15期作者:徐登波 [导读]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医院 610041 我国经济建设以来,医疗行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中医学检验技术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优化,成为临床诊断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不但能够使临床工作顺利开展,而且对患者疾病情况实施全面的测定,为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生活与工作压力逐渐增加,肾病发生率逐年提升,主要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检验方法对疾病实施有效评价,以此能够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以尿素与尿素氮为例,首先阐述尿素氮与尿素的临床检验与尿素氮临床检验意义,而后对尿素氮检验使用与常见问题进行探究,最后着重探讨尿素在临床中的使用与两者之间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分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检验方法的正确使用,这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具有加大促进作用。 一、尿素氮与尿素的临床检验 在对患者肾功能医学检验的过程中,尿素临床检验在其中较为重要,但是因传统书籍中把尿素编写为尿素氮,导致临床医生在对两者检验区别与分析的过程中,很难对两者有全面的理解,致使无法深入分析尿素氮与尿素检验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这对临床科学判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为了提高肾功能患者诊断正确性,需要对尿素氮与尿素临床检验进行深入分析与应用,这提供患者治疗效果,恢复肾功能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二、尿素氮临床检验意义 在对尿素氮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会出现数值增高的情况,这在较大程度上与肾前性少尿、肾功能损伤以及摄入过多等因素有关。此外,在对尿素氮进行临床检验期间,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检验报告很难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准确反应,这就需要通过化验单实施针对性判断,以此对患者实际病情与病情发展得出有效结论。除此之外,还需要采用科学的临床检验方法,能够为尿素氮数值的有效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也是提高治疗方法疗效的重要标准。尿素氮数值降低在检验的过程中也时有发生,主要是与患者怀孕、肝脏功能等因素有较大关系,若出现数值降低的情况,应当对肝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此进行全面分析,以此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这对疾病治疗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三、尿素氮检验使用分析 1、尿素氮检验使用 目前我国临床在对尿素氮检验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正常值为3.3 mmol/L-6.0mmol/L之间为正常,其检验的主要目的是对患者肾功能情况进行准确判断,由此可以看出尿素氮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痛风检验实施评定的过程中,主要使用血尿素氮检测方法,在检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近期饮食情况、身体状况以及服用药物类型等进行全面了解,以此为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分析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对检验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的有效降低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在对尿素氮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分析,能够为患者临床诊断与针对性治疗提供有利的数据依据。 2、尿素氮临床检验常见问题 我国尿素氮在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抗凝剂使用不当、稳定性差以及NADH不足等问题,所以需要对患者临床实际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法,不但能够避免问题的发生,而且还可为检验准确性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但是,因尿素氮中NADH稳定性相对较差,并且易被氧化,根据目前医疗技术很难对此问题进行解决,这就需要在检验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检测偏差进行纠正,以此确保将偏差降至最低,可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使尿素氮临床医学检验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四、尿素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使用 尿素与尿素氮之间能够相互转换,并且有固定的转换公式:mg/dL尿素氮0.0357=mmol/L尿素。尿素在临床医学检验的过程中,与尿素氮之间需要进行转换,在转换的过程职工能够通过计算来完成,但是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不能只通过简单计算对尿素实施有效检验,其中与尿素氮检验相比较为全面,并且在此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针对患者疾病情况收集评价信息。目前,尿素医学临床检验一般情况下采用尿素酶方法与直接方法实施有效测定,其中直接方法是通过尿素与相关试剂之间的有效作用,而对肾功能测定的方法主要使用二乙酰胯方法,尿素酶在医学检验的过程中,主要是将尿素转换成氨,再实施测定的一种方法,两者方法相比,直接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相对简单,并且在此基础上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但是在检验期间加热环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味,对检验过程产生一定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被尿素酶替代。尿素酶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并且反应专一,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其缺点是检测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并且会受到氨的影响。这就需要在临床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检测方法。在检测的过程中,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为检测准确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临床医师进行准确诊断提供有利依据。 五、正确选择尿素与尿素临床检验方法 尿素氮与尿素两种临床检验方法在检验期间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检测期间对影响因素与实际检测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此外,检验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检验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并且检验方法选择完成后需要对患者实际疾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此基础上对医院医疗技术进行分析,针对性选择制备检测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与试剂,能够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以此避免因一些材料与试剂存放不正确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除此之外,检验工作人员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偏差与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作业指导书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作业指导书 1.实验原理 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尿素被脲酶水解产氨。在NADH的存在下,氨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NADH同时被氧化成NAD+。NADH的减少和样品中尿素浓度成正比。本法是连续监测法。 脲酶 尿素+ 2H2O 2 NH4++ 2 HCO3- 谷氨酸脱氢酶 NH4++α-酮戊二酸+NADH L-谷氨酸+NAD++H2O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血清无特殊要求。要留取24小时尿样。 2.2 类型:血清、血浆(不可使用肝素铵)、新鲜尿液。无溶血和凝块的血清,如果必须使用血浆,建议使用

无铵离子的抗凝血剂,如EDTA和肝素钠。用新鲜尿液作样品时,用蒸馏水作1:100稀释。 3. 标本存放:血清或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尿液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申能尿素测定试剂盒(142 3107170 1 试剂1:6×64ml+试剂2:6×16ml) 6.1.1 试剂组成 试剂1: Tris缓冲液pH7.8 120mmol/L α-酮戊二酸7mmol/L ADP 0.6mmol/L 谷氨酸脱氢酶≥1000U/L

脲酶≥6000U/L 试剂2: NADH 0.25mmol/L 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不要入口,吞下有害。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叠氮钠,如果排向下水道请用大量的水冲洗。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事故发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对于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保证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事故致因理论是帮助人们认识事故整个过程的重要理论依据。 事故致因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961年吉布森(Gibson)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能量载体(能量达及人体的媒介)来预防伤害事故。在吉布森的研究基础上,1966年美国运输部安全局局长哈登(Haddon)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于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 能量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类利用能量作功以实现生产目的。人类为了利用能量作功,必须控制能量。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作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事故。如果失去控制的、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人体必将受到伤害。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伤害事故原因是:①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②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因而,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常常通过控制能源,或控制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形式的能量,都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其中前四种形式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最为常见。意外释放的机械能是造成工业伤害事故的主要能量形式。处于高处的人员或物体具有较高的势能,当人员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发生坠落或跌落事故;当物体具有的势能意外释放时,将发生物体打击等事故。除了势能外,动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各种运输车辆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部分都具有较大的动能,工作人员一旦与之接触,将发生车辆伤害或机械伤害事故。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广泛利用电能,当人们意外地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时,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而受到伤害。工业生产中广泛利用热能,生产中利用的电能、机械能或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可燃物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人体在热能的作用下,可能遭受烧灼或发生烫伤。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使人员中毒,是化学能引起的典型伤害事故。

实验十三血清尿素氮测定(脲酶—Berthelot比色法)

实验十三血清尿素氮测定(脲酶—Berthelot比色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了解血液尿素氮(BUN)在人体营养学上的生理学意义及其在代谢上的重要性。 2 掌握血液尿素氮测定方法及721分光光度计或AT648半自动生化多用仪的使用方法和现代生化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尿素在脲酶作用下分解生成氨。在碱性条件下,经次氯酸氧化生成的氯胺与苯酚被亚硝基铁氰化钠催化生成蓝色的靛酶。其反应式为: CH2NH2N尿素O+HOH脲酶NH3彩+CHOH2N氨基甲酸O-2NH3+CO2 氨 NH3+OCl-NH2Cl+OH- 次氯酸氨胺催化剂 NH2Cl+OH+OH-Cl-+H2O+HONH2 苯酚P胺基苯酚 HONH2+OH-+O2==N——O-+H2O 酚靛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1) AT648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 (2) 4孔恒温水浴锅1个; (3)振动摇床1台。 2 分组及仪器2人一组,每组仪器包括: (1)试管架1个; (2) 2ml试管10个; (3) 20μl微量加样器1个; (4) 1ml移液管1个; (5) 5ml移液管2个; (6)吸耳球1个; (7)搪瓷盘1个; (8)微量加样滴头; (9)吸水纸。 3 本试剂盒内含5种试剂: (1)脲酶(冻干) 2瓶 (2) pH 8.0缓冲液: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和磷酸氢二钾组成 1×46ml (3)显色剂Ⅰ:由苯酚和亚硝基铁氰化钠组成 1×225ml (4)显色剂Ⅱ:由氢氧化钠和安替福民组成 1×225ml (5)尿素氮标准液(20mg/dl) 2×2ml 四、实验步骤 1 血清 (1)取脲酶一瓶,用23.0ml pH 8.0缓冲液溶解。 (2)于一系列试管中,按下表加入各溶液。表131系列反应管中所加溶液的量 空白管标准管样品管样品(μl)——20标准液(μl)—20—酶液(μl)0.50.50.5 (3)于37℃水浴中保温15min,然后各管分别加入显色剂Ⅰ和显色剂Ⅱ各2.5ml。 (4)再于37℃水浴中保温20min,取出冷却至室温,于721分光光度计/ AT648半自动生

国内包膜肥料生产厂家及相关科研单位工艺技术

国内生产厂家及相关科研单位工艺技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研制成功硫包碳酸氢铵粒肥和用钙镁磷肥包裹的长效碳铵和长效尿素,但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制成功“涂层尿素”生产技术,其关键技术是涂层液的配制和涂复工艺。涂层液是十烷基苯磺酸和高岭土等无机矿物混合成的胶质物质,根据不同农业生态条件确定各类物质的组成比例,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制成。涂复工艺采用造料塔内喷涂的的新工艺,并借助尿素本身的热量,使包膜干固一次完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科技人员,采用化学、物理的微乳化和高剪切技术,研制生产了具有缓释性能的纳米肥料。纳米肥料的胶结包膜剂胶团直径均在100纳米以内。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可使肥料粒子带有磁效应,从而使肥料养分更容易被植物吸收,有效刺激植物生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的专家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采用各种废弃塑料作为包膜材料,溶剂采用松节油,包膜设备采用流化床喷动塔制备包膜化肥。通过调解包衣材料,肥料在土壤中的缓释速度达到可控,不烧苗,不伤根。 山东农业大学研制成功控释时间长达70—400天不等的系列包膜控释肥产品,通过调整配方可以设定膜上孔的数量、大小等控制养分的释放。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主要受温度、水分等条件的限制,根据作物的需要可进行释放时间和释放高峰期的调整。包膜材料主要是苯乙烯等热塑性树脂和无机添加剂高岭土、滑石粉等。 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开始缓释肥料的研究,特别是在近年来取得可喜的突破性进展。利用自研的植物性复合控释包膜材料,应用混

合展着包膜新工艺,率先在国内研发出廉价、高效、长效肥料产品。该复合控释包膜材料采用造纸黑液中提取的磺化木质素,所制备的包膜肥料在大田中可以使肥料养分缓慢水解与释放,保持土壤对养分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并抑制氮素养分的淋失、挥发和损失,从而达到保持肥料氮素养分较长时间缓慢供应的目标。 湖南省农科院土肥所以热塑性树脂材料为主作包膜,研制新型肥料,成功解决了30至330天内肥料可控养分释放的核心技术问题,研制出可降解膜控释肥料和水稻专用控释肥料。 郑州大学乐喜施磷复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开发的乐喜施(LUXEC-OTE),是以尿素等水溶性氮肥为核心,以多种不同溶解度的无机植物营养物质(如磷酸铵镁)为包裹层,整个包裹肥所有成分均为植物营养物质,施入土壤后不会造成任何残留物污染,对环境友好。其缓释程度可通过调节包裹层的组成及结构而改变。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科学研究所研制开发的腐植酸包裹尿素(UHA),是将廉价的天然风化煤腐植酸经活化后混入缩合淀粉及一些微量元素,再将其包裹在尿素颗粒上,包裹层占产品总量的15-25%。这样不仅发挥了腐植酸本身的增进肥效、促进抗逆、改良土壤、抑制土壤脲酶和硝化菌活性的化学生物效应,而且有效地控制了尿素的释放和分解速度,还为农作物提供了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是一种多功能性的生态氮肥。 中国研究与开发缓释肥料的单位还有北京市园林科研所与北京市化工研究院(酚醛树脂包膜复合肥料)、华南农业大学(废弃物包裹缓释肥)、兰州石化公司研究院(高强度缓释尿素)等。 中国缓释肥料的生产虽然已经多年,但到目前推广应用比较成功的只有郑州大学工学院的肥包肥型缓释肥料、广东农科院士肥所的缓释水稻肥、上海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的缓释BB肥。下面介绍几家中国目前生产规模比较大的缓释肥料生产企业:

案例24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案例24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某厂进行职工安全教育,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厂长甲为大家系统讲解了我国安全管理方针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等。甲讲,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甲进一步说,所谓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能量大小、能量集中程度、接触能量的人体部位、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能量的种类。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 A.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B.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C.所谓“预防为主”,就是预防事故的扩大,尽量减少事故

所造成的损失 D.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按照个人的意志开展生产活动,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 多项选择题 l.按照甲对系统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 A.整个厂是一个系统 B.厂中的一个班组不能成为一个系统 C.整个厂的生产工艺构成一个系统 D.整个厂生产工艺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2.按照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 A.中毒属于第一类伤害 B.中毒属于第二类伤害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短,对人体的伤害越严重 【相关知识】: 1.《安全生产法》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定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对

尿素甲醛树脂

尿素甲醛树脂 尿素甲醛树脂(UF)是一种透明的热固性塑胶。在弱基(氨或吡啶)内加入甲醛和尿素,加热,经缩合反应,便会合成尿素甲醛树脂。 它在1920年代出现在市场。它曾常用于制造电 器外壳、电话听筒、收音机,但现时它多被密 胺取代。 1970年代,在欧美气候寒冷的地区,流行在房 屋外墙的空间注入尿素甲醛。尿素甲醛会成泡 沫状,有保暖功效。这称隔热措施称为UFFI。如果施工过程不当,会有过多的甲醛排出。甲醛气味浓烈,如果通风不良便很易察觉。由于甲醛对人体有害,1980年代加拿大和美国等地曾立法禁用UFFI。但后来发现甲醛排放会随时间减少,加上正确施工、通风良好的楼房甲醛不足以造成明显健康损害量,所以禁令取消了。甲醛的安全水平是0.1 ppm或以下。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 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种三 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单斜 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 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对身体有害,不可 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三聚氰胺是氨基氰的三聚体,由它制成的树脂加热分解时会 释放出大量氮气,因此可用作阻燃剂。它也是杀虫剂环丙氨嗪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化学性质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氨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 用途 三聚氰胺是制造美耐皿的原料。该树脂有时也被俗称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常用于制造日用器皿、装饰贴面板、织物整理剂等,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塑料碗碟。这类器皿的物理性质非常类似陶瓷,坚硬不变形但又不像陶瓷那样易碎。而且标有“不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的警示,因为美耐皿受热后有可能散发毒性。由于这个缘故,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已开始禁止利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塑料来放置食物。三聚氰胺还可以与乙醚配合作纸张处理剂,在一些涂料中作交联剂,以及阻燃化学处理剂等。 食品工业中常常需要测定食品的蛋白质含量,由于直接测量蛋白质技术上比较复杂,所以常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的方法,通过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由于三聚氰胺(含氮量66%)与蛋白质(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从而造成诸如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和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等严重的食物安全事故。 毒性研究

新型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研发

新型高分子包膜控释肥料研发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Polymer Coated 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s 中国农业大学新型肥料研究中心胡树文 化学肥料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化肥用量的快速增长,施肥不合理现象极为突出,如肥料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吕殿青等,1998;谷洁等,2000)。缓/控释肥料是一种通过各种调控机制,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与作物需肥规律相一致的肥料(马丁.特伦克尔,2002)。其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缓/控释肥料的快速发展,其己进入广大消费者的视野,国内外也已涌现出具有一定规模的知名企业。特别是在国内,近十年来缓/控释肥料产业发展迅速,缓/控释肥料研发、生产体系初具规模。广大科研工作者同企业联合,从最初的模仿国外先进工艺发展到目前的自主独立研发,已在膜材开发和工艺研发等方面发表了很多文章和专利,特别是在膜材研究和连续化生产方面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研究概况 目前广泛使用的缓/控释肥料有稳定性氮肥、化学合成型氮肥、无机包膜肥料、有机高分子包膜肥料等,其中包膜材料是国内外缓/控释肥料的研发重点。 1.1国外缓/控释肥料研究概况 1961年美国TV A公司研究硫磺包膜尿素,并于1971年投产(许秀成等,

2000)。但由于硫膜存在残缺等且易被微生物分解致使养分控释性能不稳定,20世纪80年代对其工艺进行改进,釆用有机聚合物和硫双层膜改善硫包尿素控释性能,在硫包尿素外层再包一层有机聚合物使之成为硫聚合物包膜尿素(PSCU)(产圣等,2009)。 1964年美国ADM公司开发了以热固性树脂为原料的包膜技术并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此后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陆续开发了各类聚合物树脂材料(张夫道等,2008)。目前聚合物包膜材料是发展最快、效果最好的一类控释包膜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醇酸树脂类。1967年美国生产的Osmocote所用包膜材料为醇酸树脂,它是双环戊二烯和甘油酯的共聚物。醇酸树脂可以很好的控制成膜厚度,控释性能较好,可以应用于各类颗粒肥料(Xie et al., 1981)。 2)聚氨酯类。这类包膜材料是在肥料表面直接以聚异氰基和多元醇反应生成的树脂包膜,从而形成抗磨损的包膜材料(Peterda et al.,2002)。 3)聚烯烃类。最常用的技术是将热塑性树脂(如聚乙烯)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中,通过流化床反应器喷涂到肥料表面上;或者将聚烯烃与辅料的熔融液直接喷涂到肥料表面。日本首先开创了热塑性树脂包膜研究。90年代初,日本研制出聚烯烃包膜肥料技术,具体做法是在聚烯烃熔融体内加入滑石粉和金属氧化物从而改善聚烯烃的通透性和降解性,达到控制肥料释放速度的目的(Edze et al., 2000)。还有一些热塑性聚合物包膜技术和产品,如加拿大的一种乳胶包膜尿素产品,选用聚偏二氯乙烯水乳液喷涂在肥料表面,不需回收溶剂;英国的研究技术是将天然橡胶经过改性涂敷在肥料表面(Francesco et al.,2008)。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

血清尿素氮BUN谷氨酸脱氢酶测定法 1.实验原理 脲酶-谷氨酸脱氢酶(Urease-GLDH)连续监测法。 尿素被脲酶水解产氨。在NADH的存在下,氨和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NADH同时被氧化成NAD+。NADH 的减少和样品中尿素浓度成正比。本法是连续监测法。 脲酶 尿素+ 2H2O 2 NH4++ 2 HCO3- 谷氨酸脱氢酶 NH4++α-酮戊二酸+NADH L-谷氨酸+NAD ++H 2O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血清无特殊要求。要留取24小时尿样。 2.2 类型:血清、血浆(不可使用肝素铵)、新鲜尿液。无溶血和凝块的血清,如果必须使用血浆,建议使用无铵离子的抗凝血剂,如EDTA和肝素钠。用新鲜尿液作样品时,用蒸馏水作1:100稀释。

3. 标本存放:血清或血浆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年。尿液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1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奥林巴斯尿素测定试剂盒试剂1:+试剂2:6.1.1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2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不可冰冻。 6.1.3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4 注意事项: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不要入口,吞下有害。保护剂为叠氮钠,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与下水管中的铅反应形成爆炸性化合物,即使只含有少量的

树脂包膜肥料在土壤中影响释放的主要因素

树脂包膜肥料在土壤中影响释放的主要因素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非常大的争议,主要分为两个派别:一类是认为温度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土壤的水分多少、PH值、电解质、微生物不影响树脂包衣肥料的释放,认为25度静水可以作为控释肥释放期的检测方法;二类是土壤的温度、水分多少、电解质影响肥料的释放期,温度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认为25度静水检测不科学,应该在25度下,将控释肥埋入土壤中检测释放期更科学。 我个人认为,25度静水可以作为是检测控释肥释放期的参照依据之一,但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作物的田间表现,合理调整释放期和释放曲线,使肥料释放尽量接近作物需求。控释肥的膜是半透膜,释放动力是膜内膜外的蒸汽压的压力差,对压差产生影响都会影响到控释肥的释放速度。下面是我个人认为的影响因素: 1、温度: 温度是控释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每升高或降低10摄氏度,对控释肥释放速度产生2倍多的影响。如树脂尿素在35摄氏度时释放速度是25度时的2倍多。 2、其它未包衣肥料: 树脂包衣肥料通常是和普通肥料掺混到一起后施入土壤中的,普通肥料溶解后,形成很高的盐分指数包围到树脂包衣肥料的外围,这么高的盐分会立刻降低膜外的蒸汽压,使树脂包衣肥料的释放受到非常大的抑制。通常等速效肥料浓度越来越低时,树脂包衣肥料膜内与膜外压力差越来越大,养分才进入加速释放。 3、根与树脂包衣肥料的距离: 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根离树脂包衣肥料远,根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就弱,容易造成释放到膜外养分浓度的提高,浓度差减小,养分的释放就减慢;如果作物生长到中期,树脂包衣肥料完全与根接触,释放到膜外的养分能及时被根系吸收,膜内膜外浓度差恒定,水分的多少对树脂包衣肥料影响就极其有限了。从科学的角度说,距离根越近,肥料的利用率越高,树脂包衣肥料的释放受外界环境影响就越小。 4、水分多少: 水分对树脂包衣肥料释放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肥料的扩散速度,水分少容易造成养分浓度积累而减慢释放速度。对树脂包衣肥料前期影响较大,一旦到中后期,根系直接接触树脂包衣肥料,水分的影响就非常小了。 5、土壤中盐分浓度: 将树脂包衣肥料放到海水中,在同等的温度下,它的释放速度明显小于纯净水中。主要是有溶质的水的蒸汽压下降,导致膜外膜内的压力差减小导致释放速度减慢。所以,在盐碱地地区,树脂包衣肥料的释放期是延长的。 综合上述观点,树脂包衣控释肥的在土壤中释放期的影响因素分为两段: 1、根系未与肥料接触前:除了温度外,未包衣肥料、水分多少、土壤中的盐分都影响树脂包衣肥料的释放。 2、当根系完全与树脂尿素接触后: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土壤中盐分浓度对树脂包衣肥料有一定的影响,但通常影响较小,因为作物能生长的地区,盐分通常不会太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