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体化课程制定方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体化课程制定方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体化课程制定方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体化课程制定方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体化课程制定方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使得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质量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能够有效地推动汽车行业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的汽车维护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文章中重点探索汽车维护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以及实施。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实施

汽车工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等最新科研发展成绩的促动下蓬勃地发展起来。汽车的性能以及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熟悉的汽车维护思想已经不再是实际情况,扳手或锤子已经不是汽车维护的重要工具。这些都使得高校汽车维护专业的教育工作发生了众多改变。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汽车维护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

一、汽车维护专业一体化教学原则

(一)综合职业培养

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评价系统适用于学生的综合职业培养,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方法以及社会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理念。

(二)典型工作作为教学载体

典型工作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其是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并且,还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先进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改革过程里,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管理能力,帮助其快速地转化思想观念,真正地以劳动者身份进行知识汲取,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措施

(一)教学场地建设

汽车维护专业的一体化教学场地设置要能够真正地反映出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环境,进而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同时,在设置过程中,还要充

一体化教学设计实施方案模板

一体化教学设计实施方案模板 1 / 9

————————————————————————————————作者:————————————————————————————————日期: 2 / 9

教学设计方案 二〇一四/二〇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审批签字:2014年03月02日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课程名称简单电子线路装与维修 任务名称双电源固定型稳压源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班级维电12-2班 授课教师杨桂华、董毅 教学时间2013年10月24日至 2013 年 11月 5日学时34 周次8、9、10 工作情境描述 某工厂旧机电车间重新装修改造,需要重新安装照明电路,工期为两天,并对电机典型控制电路进行安装调试,对于破损电机进行维修,工期为8天。 学习任务描述 在现实的生活、生产中,照明电路无处不在,需要电工师傅依照照明电路与电动机的安装标准和安全规程来安装照明电路和电机典型控制电路。 操作者接到安装任务后,根据任务要求,识读接线图,准备工具和材料,做好工作现场准备,严格遵守作业规范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进行自检,配合相关人员调试,填写相关表格并交付相关部门验收。按照现场管理规范清理场地、归置物品。 与其他学习任务的关系 此项任务是以后所有任务实施的重要部分,我们要遵循“安全为主、预防第一”的原则去进行一次任务的实施,是为今后实习生产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降低事故发生率,避免人员伤亡。 辽宁煤炭技师学院 辽宁工贸学校教案

学生基础1.对电工安全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2.能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能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 4.在本项目实施之前,已对电工实习有一定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让学生知道基础的电路组成和原理; 2.学会处理简单的电动机常见故障,使学生能对电动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了解基础的电机典型线路的的安装与调试,为下学期的理实一体化电工课打下基础。 学习内容1.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和常见故障; 2.掌握简单的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并进行处理; 3.学会电机典型控制电路的安装,并对其电路进行检修调试。 教学条件师资:理实一体化教师教学场地:一体化实训室 教学组织形式1.教师上课,提问并留作业 2.根据理实一体化学习任务进行实习; 3.考核,老师点评; 4.写一体化报告。 教学流程学习活动1 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学习活动2 电动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学习活动3 电机典型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评价内容1. 布线; 2. 插件; 3. 焊接; 4. 总装; 5. 调试; 6. 安全文明生产。

《哲学与人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分: 2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34—38 授课对象:2014级学生 班数: 9 授课教师: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理论依据: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现实依据: 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德育课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三、课程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理解营造

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哪个要作用。 (3)了解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4)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个人的社会责任等人生问题。 (5)了解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及社会进步对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劳动奉献和自身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2、能力目标 (1)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用于行动、干预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2)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4)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5)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自觉地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3、素质目标 使学生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主观条件出发,学会运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办公自动化》(中级)一体化教学方案计划课程规范标准

《办公自动化》(中级)一体化教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介绍 《办公自动化》是技工院校两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必备条件。本课程以模块教学的形式进行,实行专业技能一体化教学。通过校内的一体化教学,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特点和行业特征,努力使学生达到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报表打印、图形编辑、表格处理等技术能力,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Office 2007基础知识入手,详细掌握主要组件的相关操作。包括走进Office 2007、Word 2007基础操作、文档的排版设计、Word 2007高级应用、页面布局与打印、Excel 2007基础操作、计算与分析数据、制作演示文稿、放映与打印幻灯片的应用。并以“基础知识+上机练习”的方式讲解每章知识,使学生学起来轻松容易。操作性强,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能将功能丰富的OFFICE软件灵活应用于不同的现代化信息管理过程中,并能掌握常见办公设备的使用方法。 本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强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中等职业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求,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颁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本着以能力为本,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原则,将本门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即Word2007、Excel2007、PowerPoint2007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分为若干个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题,每个课题均采用目标化管理,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块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可使学生在反复强化练习中熟练地掌握Office 2007的基本操作方法。 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1)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实用性,通用性且与办公实际相联系的商务案例作为工作任务。 (2)按工作任务分解目标要求,构建或组织相关实践——理论知识——拓展知识的教学内容。 2.一体化教学模式 (1)专业理论学习与上机技能训练一体化 (2)学习空间与实习场地一体化 (3)教学功能与实际应用一体化 3.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 (1)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必备能力的相衔接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 案 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训课程开发是培训师的核心能力。能否开发出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具有一 定理论深度、课堂教案效果良好的培训课程是衡量一个培训师水平的重要标 1 2020年4月19日

志。而拥有一批具备培训课程开发能力的优秀培训师,又是企业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然而,由于企业培训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学员的类别层次非常复杂,市面上又缺少合适的培训教材。因此,培训课程开发非常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开发出一门优秀培训课程呢?自古“文无定法”,其实培训课程开发也因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对象的巨大差异,难以用一个模式来固定。可是任何事物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培训课程开发能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需求分析 准备进行培训课程开发之初,必须对受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调研能够分为以下四部分,其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大致比例可参见图表1。 了解企业培训师要对培训企业的自然情况、独特文化、组织结构、在行业内的竞争状况、提出这次培训的背景以及培训组织方对本次培训的期望等有一定的了解。培训师对企业的调研,既有助于在课程开发时体现出行业与企业的特点,达到与企业的文化相匹配,与企业的制度流程相吻合,与企业人的心态

相共振,又有助于拉近培训师与企业的距离,从而成功地讲授课程。 了解工程企业全年的培训计划,由一个个培训工程组成。所谓培训工程就是针对企业一部分特定人群、选取特定的培训内容、采用适当的培训手段、具有明确培训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它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定、教师聘任、具体实施、考试测评、效果反馈等诸多要素,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开发必须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培训工程的要求。因此,培训师在开发与设计培训课程时必须了解工程的开发背景、总体教案计划、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学员状况等,并据此进行课程的设计。每门课程在进行内容安排与取舍、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培训方法的确定与实施、培训形式的选取与安排时都要考虑,怎样做才能满足工程的总体要求,怎样安排才能与其它课程匹配,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工程的目标。 了解学员培训师要了解学员的岗位要求、工作技能与经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培训的期望、对培训的经验、组成和类别、学员对工作的心态、对培训的态度、人数、性别比例、年龄段、学历比例等。这些资料对培训课程的成败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定要在培训前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资源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培训设备条件等对于安排培训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培训活动受资源限制较大,必须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培训师应把对企业的调研放在第一位,当组织与学员的需求不一致时,首先满足组织对本次培训的期望。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本期学员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并根据资源的情况安排相应的教案活动。 培训需求调研的方法有问卷调查、个人访谈、集体座谈、实际观察等若干种,各种调研方法的利弊分析如图表2。

《市场营销学》一体化教案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市场营销学》一体化教案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 本课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以及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5 学分,一学期开设。 本学科20 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它主要研究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数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应用科学,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属于管理学范畴。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满足顾客需要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市场营销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我们的专业基础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营销理念,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具体说,学习这门课,首先要完整地了解市场营销学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经济活动实践中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定价、分销、促销等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工商管理(专科)、金融学(本科)、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中的 5 次平时记分作业,由中央电大布置。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期 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四、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市场营销学”教学大纲、文字教材《市场营销学》(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年1 月)。 五、考试要求 教学过程中, 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三个层次要求如下: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有所认知;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即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重点掌握: 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同时能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纲要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纲要适合教育系普通本科和学院教师教育类普通本科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期末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答问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作业设计。 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

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一、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开发者是通过发送课程材料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这两种方式进行远程教学的。课程的开发原则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程开发: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要求的持续不断地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课程开发的重点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 从课程开发过程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来分析,课程开发大致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1、宏观:课程开发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2、中观:重点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开发。 3、微观:教师应根据学科或系统的各种实际因素进行设计。 课程开发模式指在课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 二、课程开发的特点 (由于模式具有的样本性,所以它应该具有稳定性的结构,同时它又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由于所开发的具体课程的性质不同,导致在开发的进程中的各项因素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 2、稳定性(尽管它具有动态性,但同时它又在动态之上,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这种稳定性是建立在远程教育理论、教学论、学习论和教学设计之上的) 3、可操作性(模式是理论在实践进程中的具体应用,因而,各种描述和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4、系统性(课程开也有其自己的系统结构) 三、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 我国学者黄健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是一种“双子系统互动模式”,并提出了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型应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课程学习材料制作子系统”(简称制作系统)和“课程支

课堂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201 (方案范本系列) 课堂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 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新课程实施后,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学校有关教学改革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教学案一体化”编写形式: 1、“学案”包含有自学生字词、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品味、写作方法及课后习题的解决、问题的质疑等内容,"学案"是在老师提出要求和教授方法后,直接由学生自学并写在每课书的空白处(学生自学可在课前或课外进行)。 2、教师的“教案”应体现对学生“学案”的指导与反馈,以学生为主体,并与“学案”融为一体,

也写在老师的教材上。语文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型的“教学案”应该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突出解决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 3、“教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进行,与教师上课、学生学习同步,适合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二、“教学案一体化”备课要求: 1、备课形式:集中备课与分散备课相结合,集中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记录下本次备课“教学案”的重点内容。 2、备课时间:集中备课定于每周二上午三、四节课时间。分散备课由老师自行安排。 3、备课人员:二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 4、备课地点:教师会议室 5、备学生: 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自学

“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分析

“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统过分析和阐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和“一体化教师”的概念,提出了“一体化课程”的基本构建方法和课程特点,指出了“一体化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联系和区别,及“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和使用方法。对现阶段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教师”培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师 随着技工院校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技工院校的课程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也出现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课程模式从“以知识导向”的学科体系课程,向“职业能力导向”的“三段式”课程过度,再向“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一体化”课程发展;教师的类型也从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过度到“双师型教师”,再发展到“一体化教师”。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要求下,各地技工院校不断探索和实践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究和改革课程体系、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以适应和形成具有中国特设的技工教育模式,培养能服务于社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其中,一体化课程的建设和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实践技工院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广东省技工院校设置标准》的第九条和第十六条中明确要求“专业教师中一体化教师的比例要达到40%以上”和“实行模块化、课题化教学模式”。显然,“一体化课程”建设和“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成为现阶段技工院校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工作。但是,怎样理解和构建“一体化课程”、培养“一体化教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下面就这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一体课程”的概念和构建 1、一体化课程的概念 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简称一体化课程,下同)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一体化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学习领域,它针对一个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由若干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是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常表现为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 2、一体化课程的构建 一体课程既不同于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也不同于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CBE 和MES 课程模式,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 1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2 学习单元 某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方案 学习领域 n 学习领域 2 学习情境m 专业课程标准 图1:一体化课程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学号2014210161 姓名方晨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沈亚强 交稿日期2015年6月20日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第一部分: 数控车削技术课程开发 课程设计思路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目标,以数控车削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数控车削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负载专业理论知识,以中级数控车削加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各项目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数控加工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习技术与理论的积极性高,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达到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床操作工(四级)》要求。专业能力结构目标:会识读零件图纸;能看懂数控车削类工艺文件,会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和程序;会加工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并达到一定尺寸精度;会维护保养数控机床。专业知识结构目标:掌握制订工艺文 件的知识;掌握零件定位、装夹原理;具有数控编程与输入、调试知识;掌握零件加工方法与检测知识;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维护、故障诊断知识。 工作过程系统化培养: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准备:(一)读图与绘图《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二)制定加工工艺《机械精度设计》《特种加工技术》 (三)零件定位与装夹《夹具设计》 (四)刀具准备《机械制造基础》 数控车削代码编程:(一)手工编程《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二)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SOILDWORKS》 数控车床操作实施:(一)操作面板《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二)程序输入与编辑 (三)对刀 (四)程序调试与运行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一)轮廓加工《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基础》 (二)螺纹加工 (三)槽类加工 (四)孔加工 (五)零件精度检验《机械精度设计》《测量技术基础》 数控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一)数控车床日常维护《数控机床日常维护及故障诊断》 (二)数控车床故障诊断 (三)机床精度检查

中小型网络组建一体化教学设计-小型家庭网的组建(教案)

中小型网络组建一体化教学设计--小型家庭网的组建

学习任务 授课教师:

教学流程图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 学生 活动 教师 活动 设计 意图 明确任务(10分钟) 导入新课: 上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 家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是否有想过动手去组建一个适 合自己使用的网络,成为网络的创造者,管理者,而 不仅仅只是一个使用者,通过次任务的学习,让我们 向这目标更靠近一步 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学习导入新课,提问三个问题: 1.大家家里有没上网? 2.现在的接入方式有哪几种(先不考虑价钱) 3.你能把你家的情况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引入任务) 1.学 生积 极思 考、回 答问 题; 2.学 生思 考并 观看 任务 要求, 进行 需求 分析; 1.教 师提 问,起 到复 习和 引导 进入 任务 的作 用; 活跃 课堂 所气 氛 激发 学生 学习 兴趣 拓展问题,积极思考

明确任务 上网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 部分,而随着电脑价格的不断下降,一个家庭拥有多 台电脑已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出现一些 上网“撞车”问题。王伟一家三口都有上网的需求, 家里有三台电脑,家里有ADSL接入,该如何实现同 时上网不“撞车”呢?如果你的岗位是技术人员,如 何操作? 引导问题:客户需要实现什么功能?(需求) 学生回答:资源共享、数据通信、集中管理、网 络功能 备注:学生头脑风暴回答,并把答案贴于白板 引导问题:根据客户需要实现的情况,教师分析 现时家庭组网的方案和特点? 图1Ad-Hoc连接方式图2传统Modem接 入 特点:花费不过几百元(视无线网卡品牌及型号)。 但其缺点也正如上期所提及:范围小、信号差、功能 少、使用不方便。图1 3.学 生就 任务 内容 进行 质疑, 明确 学习 任务。 2.教 师引 导学 生质 疑; 3.教 师举 一些 小型 局域 网组 网方 案的 例子, 引导 学生 思考; 4.发 放任 布置 任务

(完整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

汽车电器一体化教案

汽车电器一体化教案 一体化课程单元教案至学年第学期 第周授课顺序 【课题名称】 单元九全车电路检修 【课时安排】 12课时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整车线路的组成、各部作用、线路特征。2.熟悉汽车整车电路的工作原理、识图方法。3.掌握汽车电路的回路原则,正确分析线路故障。4.了解CAN、LIN等车载网络的组成构造、工作原理及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原理。能力目标1.掌握汽车电气线路的查找方法、检测步骤和要领。2.掌握汽车电气线路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3.会分析诊断和排除CAN、等LIN总线系统常见故障。素质目标1.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行业法律法规;2.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3.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4.锻炼组织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协同解决问题;5.培养良好的5S习惯 【重点难点】

1.汽车电路图识图、分析。2.汽车电气线路故障诊断和排除。 【教学准备】 1、教案、教学课件、任务规划、设备仪器检查调试、场地布置、学员分组等。 2、学习、技术资料、学习工单、场地布置整理。 3、维修车辆、CAN试验台、检测仪器设备、检修工具。 【教学方法】 通过任务教学法实施教学,结合情景创设法、引导文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微观教学法:每个子任务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来组织教学,在老师指导下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最终评估;学生通过真实的车辆故障(载体),体验实际的汽车维修工作过程:发现故障-诊断故障-排除故障-维修质量评估。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适当讲解、并进行引导、监督、评估。 【课堂情况】 应到人数:实到人数:请假名单:旷课名单:课堂情况记录: 【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工单中的习题预习下一次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后记】

一体化课程教案模板(共7篇)

一体化课程教案模板(共7篇) 篇: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课程总结 6月4日,我校成为全国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一体化”课程改革作为项目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我校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实训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立起“4351”的师资培养模式:学校构建了普通老师、双师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4个层次的教师梯队,提出了着重培养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3种能力目标,采取国内外学习考察、专家培训指导、企业实践、参加一体化课程改革开发、研究和教学实践及自我学习提升5种措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形成了1项机制,出台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等培养激励制度。我作为冶金自动化系年轻的双师教师,参加了一体化课程的改革及讨论,而且在本学期带领机电116班进行一体化改革课程的教学。就本学期种教学过程的问题及感想进行以下总结: 1、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希望在下学期能扎抓住成果的同时继续发展引企入校建立校内企业化实训基地。在冶金自动化系今年成功的与山西一开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太原市天正电控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参与生产实训的学生达300多人,完成各型配电箱2327套。 2、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已经成型,而且双师在开展一体化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多组织双师老师、骨干老师及专业带头人进行学习和研究一体化课程的如何进行。 3、要有我校具有专业特色的一体化课程教材,自己研讨自己的教学材料,不能

生硬套别人的教学材料。现在都在为学生印发自己的学材,形成不同的教学进度而且复杂不统一。 4、在已有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同时,加大其他教学场所的建设,合理利用与企业的合作,增加企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能带着任务进入实训课程中,而且要有实训产品作为企业的产品。 5、多让老师进入企业带着学生一起参加企业的生产,并在生产中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自己接近企业生产上的要求。 6、多组织企业的技术指导及老师傅来学校实训基地中对老师及学生进行企业化的培训,并建立学校老师与企业老师傅的师徒关系,形成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体系。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明确带教目标,落实带教措施,定期检查带教结果。 7、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教学实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在企业岗位的需求及自我认知。让学生懂得自己与企业、自己与学校、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更让他能懂得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我校示范校建设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的教学环境,改变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通厌学的现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利条件下,建议学校一定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行教学模式及各项配套改革,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实现了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的目标,把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为社会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操作人才的基地。

一体化课程教案首页

一体化课程教案首页2012 -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环保 课程名称:水质理化指标检测 学习任务名称:工业废水色度的测定 学习任务总课时: 50 授课班级:环保1201~食品1201共5个班 授课教师: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制 学习任务课前教学分析表 学习任务情境描述[学习背景] 国家标准GB 18918-2002中规定,城市污水厂的出水色度值在30,我院有一次在朝阳区环保局检查的时候被告知出水色度接近60,属于超标。

1区环保局检查学院实验室下水发现排水中色度不合格(50度以下),而环保 局的检测结果为70度,略高于排放标准,为此需要我们对学院实验室下水

[分组] 1读任务单;2读标准;3二者结合,明确工作任务 [教师明确的任务] 1 要测的水样有色 2 配置一系列有色标准溶液(共20种不同颜色溶液) 3 用水样与标准色标进行对比,确定水样的色度 3 读标准,了解标准色标的制备方法 [列出需要使用试剂] 1)六水合氯化钴CoCl2?6H2O、 2)六水合氯化铁FeCl3?6H2O、 3)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4)1+39盐酸溶液 [复习] 请学生写出:硫酸铜、三氯化铁、氯化钴、盐酸的化学分子式。 [讲授新课] 拿出上述三瓶化学试剂,请学生观察三种固体颜色,思考一下其溶液的颜色会是什么颜色呢?从读标准中自己整理出来 20 min 分组写,找学生到黑板或讲台说 15 min

试剂分子式规格药品颜色硫酸铜 三氯化铁 氯化钴 盐酸 教学活动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 学时分 配 2 [学生活动] 请3名学生配制三种试剂的溶液颜色,其他学生观察、记录颜色。并对学生操作过程提出意见及不同意见。 [教师引导强调] 2 0min 2 0min 2 0min 1 5min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设计(下)

第七章课程与教学设计(下) 第二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 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教学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教育技术学(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主要领域,又是教学科学(Instructional Science)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概括地介绍有关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对教学设计的理解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定义 1、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许多专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计划”说。把教学设计界定为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计划过程或系统规划。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普,他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方法”说。把教学设计看作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而这种方法与过去的教学计划不同,其区别就在于“现在说的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帮助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 ----“技术”说。鲍嵘在《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方案”说。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这种观点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面,代表人物是乌美娜。 ----“操作程序”说。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邹小云 一、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辩论,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和上一节教材《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都是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问题,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三部分内容按照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来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宁波东钱湖、洞庭湖湿地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对具体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学情分析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安徽机械技师学院 “一体化”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为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推动我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及《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2013.1 版》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一、“一体化”教学基本原则 1、将理论、技能、工作任务等教学内容设置一体化; 2、将学习、工作、工作过程等教学活动实施一体化; 3、学习区、讨论区与工作区等教学资源配置一体化; 4、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职业能力训练一体化; 5、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错出现,工作与学习知行合一; 6、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教育为一体。 二、“一体化”教学基本标准 1、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2、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同步发展; 3、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工作过程知识相结合; 4、行动导向教学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5、工作页、教材、任务书、网络资源、说明书、指导书的综合运用; 6、学生输出的学业成果能展示、有记录、有外显;

7、学习任务完成后,师生对工作过程知识有提炼和提升。 三、“一体化”教学环节与基本规范 1、课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我要学、我要做”; 2、教师演示:明白行为过程,引发“我知道”; 3、规划任务:熟悉具体内容,引发“我明白”; 4、完成任务:操作练习、动手实践,让学生“做中学”; 5、质量检测:学习效果检测评价,让学生“学中做”、感受职业氛围; 6、整理实训工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社会能力; 7、布置实训报告及实训小结:把实践能力升华为理论素养,获得认同感成就感,让学生确信“我能行”。 三、“一体化”教学评价细则 附件一:“一体化”教学评价细则

会计电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

会计电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它打破了传统的中职教育的“学科化”的教学模式,不再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而是强调讲授的理论知识“实用、适度”的原则,强调教学中以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教学做合一,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训指导。 在电算会计课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觉得单调乏味,既能提高学生的会计理论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因此,要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做到会计模拟实训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会计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所要学的知识涵盖在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会计理论知识,同时掌握会计技能的目的。现就我校会计电算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总结如下。 一、创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习教学的“一体化”技能实训室。我校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安装有学生实训用的财务软件,有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有企业教学案例,将企业业务与财务软件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里既有理论的学习,又有实操和

练习,会计技能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和实训时间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入到一起,教师在大纲要求基础上,可以合理支配每节课的时间,可能l0分钟内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就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相关的操作训练,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再操作训练,这样学生可以把会计知识当时理解渗透,并且应用于实践。我校电算会计周课时2节,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改善。 三、选用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在教材选用方面,尽量选择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材。“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没有好的“一体化”教材就很难取得良好的“一体化”教学效果。目前会计电算化用的教材《新编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训》(畅捷通T3版),是采用“项目教学法”体系编写的,基本能够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必须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优化教学设计,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驱动,围绕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做好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关键,准确把握教学尺度。我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