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

第3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需求概述

1.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1)需求的概念

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价格的购买能力。需求表示了消费者在每个价格下消费商品数量的计划。一般说来,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减少。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是需求。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构成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它是由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决定的。

(2)需求表

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3)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曲线图形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

2.需求法则

(1)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需求法则也称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对该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减少(或增加)的规律;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需求法则是造成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大多数的商品都会满足上述需求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如钻石。

(2)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①替代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

②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种商品价格下降可能产生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的效应,因为消费者因价格下降而导致的购买力的提高使得他有可能改变商品的购买量。

3.需求曲线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在商品自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如互补性商品的价格、替代性商品的价格、个人收入水平、个人偏好、个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中的任一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2)需求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

给定某一价格,一系列因素均会对需求曲线位置产生影响,主要包括:

①平均收入。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是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当人们的平均收入上升时,即使价格不变,个人也会倾向于购买更多数量的任何物品,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右移。

②市场规模(以人口衡量)。人口的增加扩大了市场规模,同时也会增加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造成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③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尤其是替代品会对该商品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替代品是指具有相同功能的物品。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该商品的需求会趋于下降,导致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有向左移动的趋势。

④偏好因素。品位或偏好等主观因素代表众多的文化和历史因素,它们可以反映出真正的心理或生理需要,也可以反映某些如香烟、毒品等人为造成的需要,还可以反映具有很大一部分传统或宗教因素的需求。

⑤其他特殊因素。如天气、对价格的预期等都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二、供给概述

1.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1)供给的概念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如果生产者对某种商品只有提供出售的愿望,而没有提供出售的能力,则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能算作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一种商品的所有供给构成该商品的市场供给,它是由一系列价格下所有生产者的供给总量所决定的。

(2)供给表

供给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供给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供给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供给曲线。

(3)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描述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表明卖者或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同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供给曲线图形同样以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商品数量。

2.供给法则

供给法则也可以说是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规律,其内容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而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高。

供给法则也可以理解为:商品或劳务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即供给量是价格的增函数。

3.供给曲线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1)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当价格发生变动时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这里特指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各点的变动;而供给的变动指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条件(如生产要素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技术水平等)发生改变而导致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2)供给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

影响供给曲线位置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生产成本。相对于市场价格而言,当某物品的生产成本比较低的时候,生产者就会因为有利可图而大量供给该物品,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当生产成本相对于价格而言比较高时,生产者就会提供比较少的数量,而转向其他产品的生产,甚至退出该行业,供给曲线相应地会不断向左移动。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和投入品价格。

②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提高产量,从而使得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③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劳动、能源或机器设备等投入品价格的提高,会提高既定产出的生产成本,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④相关商品的价格。如果一个厂商生产两种在原料上具有竞争性的商品,那么相关商品价格提高会导致一种商品供给量减少;相反,如果另一种商品是一种联合的副产品,相关商品价格提高将导致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⑤政府政策。政府在环境和健康方面的考虑会决定企业采用何种技术生产,而税收和最低工资的规定会大大提高投入品的价格,政府管制对于竞争企业的数目和它们的产品要价都会产生影响,政府外贸政策也会对商品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⑥其他特殊因素。如气候条件对农业等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创新精神对计算机行业产品供给的重要影响,以及市场结构、对未来价格的预期都会对供给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1.市场均衡

(1)均衡

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即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市场可以通过商品价格的升降实现价格对经济的调节,使资源达到合理配置,使市场最终趋于均衡状态,此时,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也称市场出清价格,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需求价格,该价格是与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指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或市场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的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动。

2.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点就是市场的均衡点,它表示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在市场的特定时间内处于均等的状态。均衡点上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均衡点上的商品数量即为均衡

数量,如图3-1所示。

图3-1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由图3-1可以看出,均衡价格是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通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为点C 处的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竞争压力,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使价格上升。这样,价格经过上下波动,最后会使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趋向于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

3.供给或需求的移动对均衡的影响

(1)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图3-2所示,既定的供给曲线S 和最初的需求曲线1D 相交于1E 点。在均衡点1E ,均衡价格为1P ,均衡数量为1Q 。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2D 曲线的位置,2D 曲线与S 曲线相交于2E 点。在均衡点2E ,均衡价格上升为2P ,均衡数量增加为2Q 。相反,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

左平移至3D 曲线的位置,3D 曲线与S 曲线相交于3E 点。在均衡点3E ,价格下降为3P ,均衡数量减少为3Q 。

图3-2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

(2)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3-3所示,既定的需求曲线D 和最初的供给曲线1S 相交于1E 点。在均衡点1E 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1P 和1Q 。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2S 曲线的位置,并与D 曲线相交

于2E 点。在均衡点2E ,均衡价格下降为2P ,均衡数量增加为2Q 。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

线向左平移至3S 曲线的位置,且与D 曲线相交于3E 点。在均衡点3E ,均衡价格上升为3P ,均衡数量减少为3Q 。

图3-3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的变动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

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确定的,这要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以图3-4为例进行分析。假定消费者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需求曲线由1D 向右平移至2D ;同时,厂商的技术进步引起供给增加,使得供给曲线由1S 向右移至2S 。比较1S 曲线分别与1D 曲线和2D 曲线的交点1E 和3E 可见,收入水平上升引起的需求增加,使得

均衡价格上升。再比较1D 曲线分别与1S 曲线和2S 曲线的交点1E 和2E 可见,技术进步引起的

供给增加,又使均衡价格下降。最后,这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下的均衡价格,将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增长的幅度。由2D 曲线和2S 曲线的交点4E 可得:由于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

加的幅度,所以,最终的均衡价格是上升了。

图3-4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 第3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供给与需求分析(supply-and-demand analysis) 答:供给与需求分析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指将市场中来自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供给问题与来自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市场达到供求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机制是如何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2.需求表或需求曲线(DD)(demand schedule or curve,DD) 答: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其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1)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向下倾斜规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 答: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又称需求规律或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应注意的是,需求规律适用于所有正常商品和大部分低档商品;对于一些特殊的低档物品(如吉芬商品),则不适用,消费者对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 4.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influences affecting demand curve) 答:需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给定某一价格,一系列因素均会对需求曲线产生影响:平均收入水平、人口规模、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个人和社会的偏好,还有其他特殊因素等。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第十八版 18th 课后概念、习题答案17

CHAPTER OVERVIEW AND TEACHING TIPS Chapter 17 presents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portraits of regulatory and antitrust activ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oth are evolving, and your students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It may be helpful to review both the competitive benchmark of efficiency and the various ways that markets can fall short of this ideal. Evolution can then be cast in terms of judging the social welfare implications of various types and degrees of market failure. This chapter concentrates on one of government’s primary challenges in exercising its efficiency role: performing a watchdog function to prevent excessive abuse of market power. Also, the chapter focuses your attention on the two major tools employed by the U.S. government to put some “teeth” into its careful monitoring of business activity: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activity. Regulation is often employed when economies of scale are so significant in a production process that a monopoly is the only efficient solution. Government agencies are organized to monitor the behavior of the monopolist and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 Antitrust legislation is designed to prevent monopolies from forming and to attack anticom-petitive abuses. 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 and the Clayton Act form the backbone of antitrust policies;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 established the FTC as the agency in charge of monitoring and enforcing the legislation. Of course, as with any laws, the courts ultimately interpret their meaning, and a century of legal precedent defines the meaning of these statutes. LEARNING OBJECTIVES 1.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brands of regul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 Explain why government would use either of these types of regulation to alleviate market failure.2. Review the three major public-interest justifications of regulation.3.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alternative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regulate natural monopolies .Illustrate these alternatives, and use your illustration to discuss the costs of regulation.4.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 the Clayton Act ,and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 .5.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duct and structure as us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antitrust laws.6.Trace the evolution of antitrust activity to its modern formulation, which has focused on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not just on preventing bigness itself. SUGGESTED ANSWERS TO QUESTIONS IN THE TEXT 1. Consider economic regulation and antitrust policies. Some components of each are more direct and allow less flexibility. Others are more indirect and allow correspondingly more flexibility. As you conside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state the objectives of “restraint” explicitly.2.Consult Figure 17-1; it duplicates Figure 17-2 in the text. Note P M P R P I and Q M Q R Q I .Deadweight loss falls as P M converges to P I , but profits turn negative after P R . Beyond P R , therefore, tax revenue from elsewhere is required and brings with it the effects of its own distortions. If P M is not very much different from P I , this tax distortion might cause a larger welfare reduction. Also, different people lose and gain, so different people prefer different approaches. 81 C H A P T E R P r o m o t i n g M o r e E f f i c i e n t M a r k e t s 17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6章 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6章 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通货膨胀()11100t t t P P t P π---=?[Inflation ()11 100t t t P P t P π---=?] 答: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人们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和GDP 紧缩指数。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100%1t t t t --?-年的价格水平年的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年年的价格水平 2。通货膨胀的类型: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strains of inflation :low ,galloping ,hyperinflation ) 答:按照严重程度不同,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1)低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愿意签订以货币形式表示的长期合同。 (2)急剧通货膨胀是指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二位数或三位数的速率上涨时的通货膨胀。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扭曲。其特点为:一般地说,大多数经济合同都会实行指数化;货币贬值非常迅速,人们仅在手中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所需;金融市场逐渐消亡,资本逃向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而且绝对不会按照很低的名义利率出借货币。 (3)恶性通货膨胀是指各种价格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万亿的惊人速率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影响(再分配,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impacts of inflation (redistributive ,on output and employment )] 答:(1)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说来,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率出现不可预期的下降,那么所产生的效应就正好相反。但在更多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体居民中进行重新

西方经济学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习题(新)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需求与需求法则 2、需求弹性 3、供给与供给法则 4、供给弹性 5、均衡价格及其变动 (二)难点 供求理论的应用 二、关键概念 需求需求曲线沿需求曲线的移动与需求曲线的位移供给供求规律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三、习题 (一)选择题 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C ) A.张某买了面包 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 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 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 2、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 C)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消费者偏好不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E.无法确定 4、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C )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 E.无法确定 5、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 B )

A.价格上升5美分 B.价格的上升少于5美分 C.价格的上升大于5美分 D.价格无法确定 6、下列诸情形中,何种情况将意味着是吉芬品( B ) 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的 B.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的 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但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 D.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但需求价格弹性为正 E.上述没有一个说出了吉芬品的特点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弹性的大小( A ) A.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 B.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 C.不影响税收额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比例; D.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无关。 8.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面包的需求向右移动(D) A.面粉价格的上涨 B.果酱价格的上涨 C.收入的下降 D.花生酱价格的下降 9、假定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那么该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 B ) A. 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B.恒等于1; C.为其斜率值; D.难以确定。 10、当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将( D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E.使得均衡数量不变 (二)判断说明题 1、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需求的基本概念 【解析】: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X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Y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替代品的基本概念 【解析】:X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Y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读书笔记 ——萨缪尔森,人民邮电出版社,04年版统计学院12级统计二班李艳斌201202010245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 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心里没有底,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这个初出茅庐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

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看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纵观全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在让我领略了大师风采的同时更让我通过对经济学的学习以及和实际相联系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我想这也是老人家坚持不懈所想达到的目的吧。好读书,读好书,读完好书,学到知识,我们要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为这个社会造福。 所有的经济理论都建立在三大假设上面:稀缺性假设,经济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1-14章)【圣才出品】

第三编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 第11章经济增长 一、名词解释 1.总量生产函数(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答:总量生产函数是指经济社会的最大产出与总就业量、资本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任何增长理论的出发点。假设总产出通过两种投入要素生产出来,资本和劳动,那么总量生产函数为: () =, Y F K N Y表示总产出;K表示资本——经济中所有机器、工厂、办公楼和住宅之和;N表示劳动——经济中的工人数量。函数F为总量生产函数,表示给定资本和劳动数量时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出。总量生产函数F自身依赖于技术状态。具有更为先进技术的国家要比只具有简单技术的国家在投入同样数量的资本和劳动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出更多。 2.经济增长 答: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有以下两层含义: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2)经济增长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指实际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持续增长,还可以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

若用t Y 表示t 时期的总产量,1t Y -表示(1t -)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1 1 t t t t Y Y G Y ---=若用t y 表示t 时期的人均产量,1t y -表示(1t -)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1 1 t t t t y y g y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人均总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则体现了经济效率的高低。 3.内生增长理论 答: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二、判断题 1.根据索洛增长模型,无论经济开始时处在什么位置,最终它都将调整至稳态。( ) 【答案】√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笔记(第13章 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3章汇率与国际金融体系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账户 一国的国际收支账户是对该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经济交往的系统的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经济学家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记录一国经济运行的绩效。国际收支平衡表将每笔交易记作“+”或“-”,其基本会计原则是:如果一笔交易能为该国赚取外汇,就记为贷方项目,是正值。如果一笔交易要花费外汇,就是一个借方项目,记作负值。总的来讲,出口为贷方,进口为借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如图13-1所示。 图13-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要素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 (1)经常账户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包括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和进口、投资收益、转移支付。经常账户余额从性质上讲,与一国的净收入相类似;而在概念上,它又与国民生产账户中的净出口相类似。 以前,人们过于关注经常账户中的贸易余额。所谓贸易余额是指商品的进出口差额。它主要包括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例如,重商主义特别强调贸易顺差。但是,现在人们认为国际贸易赤字不一定对一国经济有害。国际贸易赤字实际上是国内投资和国内储蓄之间的不平衡的一种反映。一国出现贸易赤字常见的一个原因是其国内投资盈利率高,从国外借款和进口对国内投资和收入提升都有利。 除了商品之外,服务项目在国际贸易中正在日益变得重要。服务包括航运、金融服务、境外旅游等项目。 经常账户下的第三项是投资收益,它包括国外投资收益。过去20年来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服务和投资收益的增长。

萨缪尔森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美国经济学泰斗保罗·萨缪尔森十三日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萨缪尔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中国落地生根。 1948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他最有影响的巨著《经济学》。这本书一出版即告脱销。许多国家的出版商不惜重金抢购它的出版权,不久即被翻译成日、德、意、匈、葡、俄等多种文字。该书对经济学中的三大部分——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都有专门的论述,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看到他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从生产到消费,从经济思想史到经济制度都比前人有新的创见。这部著作在内容、形式的安排上也可谓匠心独具,他在每一章的开头加上历代名人的警句,言简意赅地概括全章的主题,使读者不像是在啃枯燥的理论书,而是在读一部有文学色彩的史书。这一巨著的出版,为普及、推广其理论创立了良好的条件。 1953年,当《经济学》第三版发行时,萨缪尔森来到美国预算局,为美国政府出谋划策。他提倡赤字预算,追逐加速经济增长,从而使美国克服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艾森豪威尔停滞”,他也成为白宫中不可缺少的高参。 1959~1960年,萨缪尔森被任命为美国总统事务委员会调查咨询小组的顾问。1960年,他被美国总统肯尼迪任命为总统调查咨询顾问和美国国家计划局经济顾问。1958年,他与索洛和多夫曼合著了《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一书,为经济学界新诞生的经济计量学做出了贡献。

经济学人人物传记PaulSamuelson保罗萨缪尔森.

Paul Samuelson 保罗.萨缪尔森 Dec 17th 2009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The last of the great general economists died on December 13th, aged 94 12月13日,最后一位经济学通才去世,享年94岁 “I WAS reborn, born as an economist, at 8.00am on January 2nd 1932, i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lassroom,” wrote Paul Samuelson in a memoir published earlier this month. He became probably the most influential economist o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For his work in several branches of the dismal science he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economics Nobel laureate. Through his bestselling textbook, he introduced millions of people to the subject. And right to the end he kept on mentoring the profession?s brightest stars. “1932年1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的讲堂中,我得到了第二次生命——作为经济学家重生了。”本月早些时候出版的保罗.萨缪尔森回忆录中,他如是写道。他或许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的经济学家。沉闷如经济学,他在该领域数分支都有著作于世,并因此成为第一位荣膺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在自己的畅销课本中,他向千百万人介绍了这门学科。直至生命垂暮,萨缪尔森仍在谆谆教诲着经济领域中最闪亮的学者。 His actual birth took place almost 17 years earlier in the steel town of Gary, Indiana, to a family of upwardly mobile Polish immigrants. His earliest memories—of the recession of 1919-21 and strikebreaking immigrant workers from Mexico, and of the boom and bust that followed—shaped Mr Samuelson?s macroeconomic views throughout his life. He approved of massive government spending to help an economy escape from recession when monetary policy can do no more. When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7章 商业周期和总需求理论【圣才出品】

第7章商业周期和总需求理论 一、概念题 1.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 答:商业周期是以产业经济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有一定规律的波动,持续时间通常为2至10年,以大多数经济活动的同时扩张或者收缩为标志,以产量、价格、投资、商业利润和各种货币变量等重要宏观经济变量趋于有规则的一起变动为重要特征。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衰退、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在一个经济周期中,“波峰”与“波谷”一般代表周期的转折点。每一次周期都是从低谷或经济活动的一个低水平开始,随后扩张阶段开始,最后经济达到波峰即周期的最高点,随后又进入收缩期,一段时间以后,经济跌入另一次低谷,此后开始又一个扩张时期,其变动方式如图7-1所示。 图7-1商业周期形式 商业周期重复发生,但持续时间并不固定。尽管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周期并不一样,

但它们具有若干重要的一般的特征,所以可以对它们进行系统的研究。商业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 2.商业周期波动(business fluctuation) 答:商业周期波动指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出、通货膨胀率、利率和就业的波动呈现出有一定规律的波动的一种经济现象。商业周期波动的具体形式参见上题。 3.高峰(peak) 答:高峰是“低谷”的对称,是指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最高点,是繁荣或高涨阶段的终结时期和转入衰退阶段的转折点。高峰如图7-1所示。 经济一般在“高峰”阶段持续时间只有1~2个月。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产量和就业人数达到最高水平,股票和商品价格开始下跌,存货高于一般水平,企业界的乐观情绪正在转为悲观。 4.低谷(trough) 答:低谷是“高峰”的对称,是指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最低点,是萧条阶段终结时期和转入复苏阶段的转折点。低谷如图7-1所示。 经济一般在低谷阶段持续时间只有1~2个月。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产量和就业人数达到最低水平,股票和商品价格开始回升,存货低于一般水平,企业界的悲观情绪正在转为乐观。 5.扩张(expansion)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解释为什么冰淇淋价格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市场出清水平。 答:如图2-3所示,假设短期内供给完全无弹性,则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供给曲线S 与初始的需求曲线1D 相交,确定均衡价格为1P ,均衡数量为1Q 。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 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当前价格1P 上造成短期需求过剩,消费者为获得冰淇淋,愿意为每 一单位冰淇淋出价更高。在需求压力下,冰淇淋价格将上升,直到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图2-3 冰淇淋的供求分析 2.请运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说明以下各事件会怎样影响黄油的价格、销售量及购买量: (1)人造黄油价格上升; (2)牛奶价格上升; (3)平均收入水平下降。 答:(1)人造黄油和黄油是一对替代品。人造黄油价格上升将导致黄油消费量的上升,因此黄油的需求曲线将从1D 向右移动至2D ,均衡价格将从1P 上升至2P ,均衡数量将从1Q 增加至2Q ,如图2-4所示。

图2-4 人造黄油价格上升的影响 (2)牛奶是黄油的主要原料。牛奶价格上升将增加黄油制造成本。黄油的供给曲线将从1S 向左移动至2S ,在更高的价格2P 实现均衡,同时供给量减少到2Q ,如图2-5所示。 图2-5 牛奶价格上升的影响 (3)假设黄油是正常商品。平均收入水平下降将导致需求曲线从1D 向左移动至2D ,结果价格降至2P ,需求量也下降至2Q ,如图2-6所示。 图2-6 平均收入下降的影响 3.如果玉米片价格上升3%而使其需求量下降6%,那么玉米片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解: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所以,玉米片的需求价格弹性是:623D P Q E P %?-%===-%?% 。在这里,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表明它在需求曲线的富有弹性区域。

保罗·萨缪尔森财政思想综述与评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5213299548.html, 保罗·萨缪尔森财政思想综述与评析 作者:杜鑫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01期 【摘要】保罗·萨缪尔森是新古典综合派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解决公平、效率与稳定的矛盾。他所提出的财政理论在继承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成为救治美国经济的重要人物。本文在概述其财政思想的基础上,站在中国角度对其进行评析,以求从中找出适合中国财政改革的法宝。 【关键词】萨缪尔森;政府干预;赤字财政;公债 文章编号:1673-0380(2013)01-0078-01 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所谓的新古典综合就是把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加以综合,即把微观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理论加以综合,因其秉承了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思想,因此又被称为后凯恩斯主流学家。萨缪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理论的诸多领域,例如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其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畅销超过四百万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书中的税收理论也成为救治美国经济萧条的一剂良方。 一、萨缪尔森财政思想概述 (一)萨缪尔森的政府观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延续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单独运行会出现市场失灵,从而造成经济的低效率和不公平,因为政府不能仅作为守夜人,而应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市场加以调节,以保证私人经济的充分发展。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就是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关键。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效率,再利用收入的二次分配及三次分配提高公平。但过多的政府干预也会造成经济上的低效率,因此按萨缪尔森的观点是:当仅仅依靠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时,政府应当发挥作用;在政府的参与下,市场已经回归正轨时,政府则需要自动退出。 (二)乘数——加速数原理 凯恩斯在其所著的《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投资乘数”及“就业乘数”,但其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萨缪尔森注意到了乘数论和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了经济波动模型。乘数效应说明,投资增加一般会带来国民收入倍数增加;加速原理说明,国民收入增加一般会带来投资倍数增加。乘数—加速数模型在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周期做出解释的同时,强调投资变动的因素。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读书笔记 简述 保罗·萨缪尔森1915年5月15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加里(Gary)城。20岁时,以GPA为A的成绩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翌年,又获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A.)学位;5年后获得哈佛大学博士(Ph.D.)学位。在1947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保罗·道格拉斯以学会会长的身份把美国第一届克拉克(John Bates Clak)奖章授予了当时未满40岁的萨缪尔森,并预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将有无可限量的前途。果然,萨缪尔森不负所望,23年后便获得了世界经济学的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萨缪尔森作为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综合的代表人物,其理论观点体现了西方经济学整整一代的正统的理论观点,并且成了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是西方最流行的经济学科学教书和读物。60年来,《经济学》历经挑战和考验,但仍然无人能撼动其地位。萨缪尔森不仅开创性地为现人经济学设立了框架和标准,而且60年来孜孜不倦,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锤炼得近乎完美。

一、写作思路 首先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写作思路,在讲每一章节的过程中都会秉承一种思路:先整体叙述一下每一章节的背景,然后针对所要叙述的内容进行数据的搜集,经过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数据在进行进一步整理,使其成我们熟悉的折线图、柱状图、数据表等形式,让我们有直观的了解,最后还会给出经过分析得到的结论,这样一种看似简单易行,却写得处处细心、耐读的一种写法、思路,实则让人佩服,并且给读者一个条理很清晰的脉络。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此书的一大特点是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根据世界范围内的形势发展以及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而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持续着天翻地覆的改变,把各种涉及到经济学的新元素都加入到最新版《经济学》里,使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将当今社会上影响人类生活包括经济现象、环境变化、世界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学基础识知相结合进行初步的了解。 二、内容编排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

宏观经济学讲义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学讲义 经济学发展历程 (2) 重点注意的问题 (2)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3) 第二章经济活动的衡量—国民经济核算 (4) 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乘数模型 (9) 第四章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15) 第五章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 (16)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 (18)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21) 第八章经济增长的进程 (22) 第九章经济发展的挑战 (23) 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24) 第十一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28)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论战 (30)

经济学发展历程 重点注意的问题 ?短期和长期 ?宏观和微观(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曲线的移动与沿曲线的移动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 (一)对象:整个经济,也即整个国家的产出、就业和价格。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 (二)核心问题 1.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失业? 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 3.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率? 二、宏观经济的目标与工具 三、宏观经济学的参与者:四个经济体(四部门)。 消费者(居民)——产品市场的需求者(购买商品等);要素市场供给者(提供劳动等)。 厂商(企业)——产品市场的供给者(提供商品等);要素市场需求者(购买劳动等)。 政府:决定政府支出和税收。 国外:国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四、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AD-AS)分析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支出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潜在产出、劳动、技术、成本等。 宏观经济均衡:总产量和价格水平的一种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 五、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方法 (一)文字表述法:由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构成定义,对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变量规定出明确的含义。 四类变量 内生变量:可以在一个经济体系内得到说明的变量(可以看成是未知数)。例如价格、总产量。 外生变量:由体系以外的因素决定,影响内生变量,但无法在一个经济体系内得到说明(可以看成是已知数)。 流量:在一定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时期分析:GDP ,投资、消费等。 存量: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时点分析:人口数量、总资本量。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2章 经济发展的挑战)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2章经济发展的挑战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Malthusian theory of population) 答: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自然”倾向快于食品供给的增长。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均食品生产增长率趋于下降,从而给人口增长设置另一种障碍。一般地说,这种观点认为随着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标准的提高,人口倾向于更快地增长。 2.算术级数增长与几何级数增长(arithmetic progression growth and geometric growth) 答:算术级数增长与几何级数增长原本来源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其中算术级数增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增加的数目是固定的,历年的总数目排列为等差数列的形式,假设第一年基数为2,每年固定增长的数目为1,则第二年增长的总人数则为3,以此类推。几何级数增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增长数目是按几何级数增加,历年的总数目排列为等比数列的形式,仍旧假设第一年基数为2,则到第二年的总数变为22,以此类推。 3.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 答: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特征是人均收入低,另外,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较差,文化水平低,普遍营养不良,并且缺乏资本。许多落后国家的市场和政府机构的功能较弱,腐败和国内冲突很多。这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却又比较高,而且同时存在着较多的人口流失,尤其是高技能劳工的流失。另外,还有许多社会指标和健康指标能体现贫穷在低收入国家所造成的影响,例如,人们的预期寿命低于高收入国家的预期寿命,教育普及率及文化水平都是最低的。 4.发展指标(indicators of development) 答:发展指标是指用于衡量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和水平的一系列标准。常见的发展指标有GDP指标、新生婴儿死亡率、人均寿命等健康指标等。发展指标的推出,为横向比较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5.发展的四大要素(four elements in development) 答:(1)人力资源 ①马尔萨斯新人口陷阱。人口的增长如此之快,以致收入停留在维持生计的水平,永远在原地踏步。非洲许多国家是高出生率和低收入率并存,仍旧在马尔萨斯的陷阱中不能自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