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和谐

浅谈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和谐

浅谈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和谐
浅谈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和谐

浅谈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和谐

陈玉荣

东方文明曾一度站在世界文明的最前沿,也曾有过落日的凄凉。代之而起的西方文明,借助工业文明的列车,在与东方文明的较量中似乎如日中天。然而,固有的征服欲和对抗情结,使得西方文明在导引人类不断逼近文明巅峰的同时,也把人类诱入了危机四伏的文明困境。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打通东西方文明的互补管道,和谐文明的太阳有望再度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和谐是金,冲突必自焚,和谐则双赢。亨廷顿从文明达尔文主义出发虚拟的文明冲突论在理论上逆文明潮流而动,在实践上则十分有害关于文明,孔颖达注疏的《尚书·舜典》这样概括:“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明,“就是普照天下的光耀”。人类历史归根结底是一部文明史。翻开人类文明史,不难发现,东方打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称羡的文明高地。就像东方文明曾经有过潮起潮落的律动一样,西方文明以其胜于雄辩的真理之手在构筑了工业化大厦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进行着釜底抽薪式的破坏,开始了“死亡之旅”,把人类文明引入了危机四伏的发展陷阱。出路何在?亨廷顿从实用主义的美国外交政策出发,于1996年撰写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认为未来的世界大战是文明的大战,断言中国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西方文明未来的最大敌人。他由此断言,不同背景下的文明是不兼容的。我们认为,走出文明困境的惟一出路是从多元化的文明组合中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展望

未来的人类文明之路,处处布满了陷阱。任何一个陷阱,都足以抵消乃至吞噬人类的所有文明成果。而以上种种陷阱,无不源于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文明与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之间的冲突。因而,实现文明之间以及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互动,在公元第三个千年走向文明制高点——和谐文明,是文明再生的必然选择。千年伊始,历史的期望又一次投向了东方,和谐的金色太阳将再一次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东西方文明的千年牵手,威力无比的真理之手与海纳百川的博爱之心的“联姻”,进而达到灵与肉的结合,实现文明的和谐,将使我们不断逼近世界文明屋脊。

一、东方文明的潮起与潮落。东方文明,曾经拥有辉煌的过去;东方文明之光,曾经导引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今天,从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世界奇观中,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从东方式的深邃而综合的睿智思维中,对东方文明曾经有过的辉煌仍依稀可见。但是,18世纪以后,东方的太阳陨落了,东方文明被抛掷到历史的谷底,东方人在凄凉的落日下积累着精神忧伤。历史,就这样和东方文明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综观东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大约可分为原始文明、古代文明、近现代文明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东方文明的辉煌期,最后一个阶段,是东方文明的衰微期。

1.东方文明傲立历史潮头。东方,乃日出之地,自古以来就被蒙上神秘的面纱。神话传说中的人祖亚当和其妻夏娃所居住的伊甸园,就在东方;上帝让洪水灭世后,人类的新始祖挪亚,也是在东方世界打造方舟,救出全家和百鸟禽兽;表征人类文明一定发展阶段的四大

宗教都产生于东方: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沙漠,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沙漠,犹太教产生于西奈沙漠;四大文明体系中的三大文明,诞生在东方,即使是基督教文明,其发祥地也在东方。大概没有人怀疑,人类最初诞生地,是东方;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的开端处,也是东方;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观念,还是开始于东方的一句话,世界文明史,开始于东方。东方文明,曾经傲立历史潮头,创造了日出之地的辉煌。研究东方文明,必然涉及到东西方的划分问题。因而,这里有必要把东方的空间概念加以确定。

中国绿色经济陈玉荣博士认为,东方本来的含义是指太阳升起的地方,但对太阳升起的地方的理解,又因认识主体所处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同。在古代、近代和现代,对东方的理解各不相同;中国人、日本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德国人和英国人心目中的东方概念也大相径庭。就中国来说,古代所谓的东方纯粹是一个地理概念。以中国为中心,中国之西曰西方,中国之东为东方。几千年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印度属于西方;在佛教徒眼里,印度是西方极乐世界。在明代,包括印度、阿拉伯国家以及非洲东部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属于西洋范围。郑和下西洋,就是在这一范围内的活动。那时的东方和西方,基本上是以中国为基点而确定的。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中心论”的结果。由此,我们也可以反观到日出之地过去曾经拥有的辉煌。而在西方的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作是世界的中心,由这一中心确定东和西。中世纪之后,在西方人眼里,世界的中心已转到欧洲,而且世界的范围扩大到南北美洲,由于这种地理和文明范围的扩

大,东方的空间概念也在变化着。西洋人曾把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地区统统看作东方。直到今天,东方概念的内涵仍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我们认为,对东方文明中的“东方”,应当也必须主要从文明构成因素着眼,同时参照地理环境因素加以确认。所以,东方文明大致可分为三大文明圈:中华文明圈、印度文明圈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圈。中华文明圈又称儒学文明圈、儒教文明圈、汉字文明圈,或形象地称为筷子文明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都属于这一文明圈。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这一文明圈的文化基石。印度文明圈除印度外,还包括一些受印度文明尤其是宗教文明影响很深的国家,如斯里兰卡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的范围很广,包括了所有的伊斯兰国家。这三个文明圈是各自独立的文明体系,各有自己的特点,同时又相互渗透。这样,东方文明中的“东方”,就是指整个亚洲和非洲北部的国家和地区;东方文明,包括以上提到的三大文明体系。东方原始文明,是指无书面语言、相对孤立、人口少、社会组织结构简单而松散、技术原始,社会文化变革进程极其缓慢的历史阶段的文明。这一阶段文明的历史和神话,都是凭借口头世代相传的。确切地说,此时还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史前期,因此,我们又把它称为史前文明。在史前文明期,东方已经有了领先于世界的处于初级阶段的人类思维、原始宗教和神话。

古代文明是东方文明最光辉灿烂的历史阶段,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在这一阶段登上了历史的制高点,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四大奇迹金字塔、长城、婆罗浮屠、吴哥寺,也是古代和中世纪的东方文明杰作。

婆罗门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古埃及宗教、古巴比伦宗教、琐罗亚斯德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神道教等等名目繁多的东方宗教,则代表了东方在精神文明和宗教文明方面的水平。

无论是东方的原始文明,还是东方的古代文明,东方文明都站在世界文明的制高点上,以其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陶冶着东方人,也吸引着西方人。必须指出的是,东方文明不仅塑造了东方,也为西方文明的孕育涵养了不可或缺的因子,润泽了西方文明。众所周知,西方文明开始于希腊、罗马,因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然而,古希腊、罗马文化固然是古希腊、罗马社会的产物,但它又是在文化发达较早的亚洲西部国家和埃及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无论在宗教、科学、哲学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埃及、巴比伦和其他国家的影响,甚至希腊字母也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形成的。西方文明最重要的根基是基督教,其实,基督教本来是东方世界的产物,但在中世纪之后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干文化。当然,当今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与原创时的基督教已大相径庭。而在东方世界,基督教文明因素虽然依然存在,但始终没形成独立的文明体系。

2.东方文明在历史的谷底呻吟。陋俗文化,就是在长期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体现于生活惯制上并为文明传统所认同的文化糟粕。17世纪之后,深藏于东方文明中的怀旧情结、循规蹈矩、一味求稳、自我封闭、个性不足而奴性有余等陋俗文化渐次暴露出来并发生激烈嬗变,这些致命的陋俗文化被强化到一定程度,就极大程度抵消了东方文明曾经耀眼的光泽。受困怀旧情结,缺乏创新理念,是东方文明致

命的弱点。

习惯循规蹈矩,不敢直面现实,抱残守缺,是东方文明的一大缺陷。热衷一味求稳,没有风险意识,缺乏冒险精神,不敢挑战未来和未知,也是东方文明所共有的弱点。总是自我封闭,很少主动交流,使自身陷入一个无形的“酱缸”中。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政治上的盲目崇拜和思维上的十足惰性,都是自我封闭的结果。虽然个性不足,却是奴性有余,人云亦云,简单盲从,使东方社会大都长期深陷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资本主义的“基因”不足。

以上陋俗文化病灶古已有之,只不过没有发生癌变的外部环境。一旦深藏于中华文明中的陋俗文化活性病灶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快速癌变。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嬗变是近代社会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到了近代,这些潜涵在东方文明中的陋俗文化巧遇适合自身成长的环境,于是便交叉互动,恶性发酵,就使得东方文明在政治、经济、精神、思维等各方面内涵着的本来就不多的创造发明“基因”逐渐萎缩,并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东方文明越来越失去其耀眼的光泽,升起在东方的太阳开始西沉,东方文明,遭遇了落日的凄凉和无奈。近现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更使东方文明雪上加霜,遭到毁灭性破坏。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全面遭遇之后,便节节败退。在西方列强糟蹋东方文明的过程中,作为东方国家的日本也与西方列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对东方文明大加摧残,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这是东方文明的不幸。

二、西方文明的崛起与代价

1.西方文明的崛起。就在东方文明在困谷中徘徊并不断积累精神忧伤的同时,西方文明却告别了扼杀人性的黑暗的中世纪,以文艺复兴为起点,蓄积着冲刺的潜力。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使被压抑多年的文化和思想潮流喷薄而出。此时,西方文明的特点是借复兴被遗忘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之名,行萌芽、发展资本主义文明思想,确立新的西方文明观之实。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文化和思想特征是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倡导学术研究,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和经院哲学。西方文明中暗含的功利性价值指向不久便导引西方完成了震惊并足以改变世界的三次产业和技术革命,使西方文明成为世界文明的“黑马”,享有了征服的荣耀。西方文明,在与大自然的决斗中似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了地地道道的文明巨无霸和世界文明的骄傲。于是,东方的一些拜技主义者纷纷拜倒在西方文明的“石榴裙”下。中国的陈序经和胡适甚至争当“全盘西化”的鼻祖。

2.西方文明的困境与代价。曾经拥有征服的荣耀,曾经创造辉煌的过去。然而,物极必反,西方文明在创造发展条件的同时也在挖掘着埋葬发展的陷阱:一是生态陷阱,二是科技陷阱,三是伦理陷阱,四是增长陷阱,五是分配陷阱,六是消费陷阱,七是战争陷阱。今天,一度辉煌的西方文明已是穷途末路,西方的太阳无可挽回地没落了,笼罩在西方文明身上的光环越来越黯淡无光。尽管亨廷顿一厢情愿地预言“西方可能经历一个复兴阶段,扭转它对世界事务影响力下降的局面,再次确立它作为其他文明追随和仿效的领袖的地位”,但事实

上,西方文明无可挽回地走上了一条死亡之旅。善良的人们为西方文明的原罪而痛心疾首,全盘西化论者遭遇了空前的尴尬。

三、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东西方文明的结合与互补:海纳百川的博爱之心与威力无比的真理之手的联姻。

1.东西方文明的千年牵手。亨廷顿根据冷战后文明内部以及文明之间发生的局部冲突得出结论:“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共产主义世界的崩溃,冷战的国际体系成为历史。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在这个新世界中,区域政治是种族的政治,全球政治是文明的政治。文明的冲突取代了超级大国的竞争。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部落战争和种族冲突将发生在文明之内。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这就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由于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因此他大胆地预言:“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的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根据“文明冲突论”,亨廷顿把把海湾战争称为第二场文明之间的战争。亨廷顿从实用主义的美国外交政策出发虚拟的文明冲突论,究其实质就是把未来的世界大战归结为文明的大战,并据此推出一些假想敌伊斯兰的推动力,是造成许多相对较小的断层线战争的原因;中国的崛起则是核心国家大规模文明间战争的潜

在根源。就是说,中国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西方文明未来的最大敌人。他警惕地注视着中国的崛起和东方文明的复兴,并认为这种崛起是世界文明不稳定的根源。不同的地域总是具有不同的水土、气候等特性,这些特性便是形成文明的自然地域基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文明。一定的文明大厦,总是矗立在特定的自然地域基础之上,以特定地域为其依托。不同的民族在特定的地域创造了不同的文明,丰富多彩的文明型式共同组成了世界文明之树。文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性是世界性的前提,在特定时代、特定地域代表着特定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文明一旦产生,就会很快得到固化,有其相对的稳定性。这种质态相对稳定的文明,在塑造人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种无形但却强大的力量,按特定文明所要求的方向去“化成”人,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文明总是以其自身的和谐塑造社会的和谐。没有文明的和谐或相对和谐,就没有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或相对和谐;而离开社会的相对和谐,文明就会进一步失去和谐的基础。于是,新的文明失衡与社会变革或动荡的辩证关系就会开始。这就不难理解,历史上的社会变革为什么往往起源于文明演进,社会动荡为什么往往发端于文明失衡。文明失衡不但会引发社会动荡,而且,社会的动荡程度总是同文明的失衡度成正相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文明,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时期的文明是也必定是对上一个时期文明合理内核的继承和延续。每一种文明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文明一旦产生,就成为世界文明之树上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组成整体的部分不是孤

立、封闭的,而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其他同是组成整体的部分处在相互交叉、相互交流中。没有文明交流,就没有文明发展。文明交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是否情愿,文明总是处在流动中。20世纪50年代,莱斯特·皮尔逊就警告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

今天,我们正处在文明的全球化交流时代,而且,这种交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从本质上说,西方文明是功利性的,重利轻义,这种功利性的文明具有天然的排他性。以基督教为主体的西方文明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和筛选,形成了以分析见长的思维方式。西方文明的主体思维方式是分析型的,因而,凡事莫不强调一分为二。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西方的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西方的物质文明成绩斐然。伴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成为西方的一种时髦思想。认为万物为我而生,因我而存。在不断强化的物质主义思想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界穷追猛打,暴烈索取,对别国大肆掠夺。久而久之,使得西方文明工具理性有余而价值理性几近丧失殆尽。毫不夸张地说,西方义不如人,理不如人,思维不如人,胸怀不如人,精神不如人,伦理不如人。就连文明冲突论者亨廷顿也不无感慨地说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必须从东方文明中寻找出路。

与西方文明不同,东方文明是义理性的,重义轻利,这种义理性

的文明具有天然的包容性。一般说来,这种义理的获得是靠心灵的感悟。在宗教气氛非常浓郁的东方世界,流行着创世说、启示真理说、灵魂不死说、天堂地狱说等思想学说,无疑,这些学说都是非理性主义的产物,是通过直观、内省、神秘主义的个人体验而获得的一种认识。感官在东方哲人看来,是心灵之眼,用这种神秘的心灵之眼,他们体验到了真理。这种非理性主义的感悟,大多是从感官出发,但又要超越感官,才能得到超感官的灵性感受。佛教的顿悟、伊斯兰教的苏非派的入神状态和神智论,都是这种感悟的典型表现。感悟,使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偏重综合型,凡事莫不合二为一。直到今天,“跟着感觉走”仍大有市场。正是这种合二为一的综合式思维,使东方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东方文明的熏染下,东方人大都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博爱之心。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给人类展示了一种万物和谐的范式。大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日本学者冈田武彦把儒家思想同克服现代人因科技进步产生的负面影响结合起来,认为儒家基于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立场而倡导的万物一体论、天人合一论,是一种宽容的具有向善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足以帮助我们免去现代社会的弊端”。显然,东西方文明各有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在分析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本质时,李大钊提出了静动文化论。认为东西方文化有根本不同之点,东方文化主静,西方文化主动。此外,还有道器文化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植物文化与动物文化论,人的文化与物的文化论,仁性文化与知性文化论,偏向后型与偏向前型文化论,科学文化与价值文化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么,风格相异的东西方文

明能否实现千年牵手?亨廷顿武断地认为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关系几乎从来就不是紧密的,它们通常是冷淡的并且常常是充满敌意的;建立紧密的文明间伙伴关系的愿望。我们认为,东西方文明不但必须联姻,而且也能够联姻。只要诸种文明能够恪守这样的金规则,就能实现文明的和谐。和谐发展理论认为:和谐是在不同层次整合力的作用下不断升华的结果,不同事物内在与外在关系的和谐既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最佳途径;所有存在的发展共进则又是和谐的必然指归,发展既是事物变化的最优方向,也是事物存在的最优态势。和谐发展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天地万物、社会人生的最佳状态和指归就是和谐与发展。天地万物生生变易,但是,万物只要自觉恪守和谐的理念,就能生生不息,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文明是一个和谐不断实现并在和谐中求发展的过程。文明的演进绝不是或不应是任何意义上的对抗过程,而是或应当是和谐不断实现的过程,因而也是发展不断实现的过程。风格相异正是两种文明联姻和互补的基础。东方以精神文明见长,西方则以物质文明制胜;东方文明教化人们以宽广的胸怀理解并拥抱自然,西方文明则要求人们以先进的器具征服自然;东方文明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西方文明则强调人理应凌驾于自然之上;东方文明侧重灵魂的感觉,西方文明则承认肉体的体验;东方文明回味往昔的岁月,西方文明则放眼未来的时光;东方文明看好和谐的气氛,西方文明则喜爱征服的愉悦……如果我们把西方文明比喻为威力无比的真理之手,那么,东方文明就好比是海纳百川的博爱之心;如果说西方文明是工具性文明,

那么,东方文明就是感悟性文明。东西方文明各有所长。

有鉴于此,东方文明正可以与西方文明相互补充。具体说来,以精神文明见长的东方文明,应当继续光大精神文明的成果,吸纳西方物质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以物质文明扬名的西方文明,应当继续依托物质文明的制高点,兼容东方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以矫正和陶冶自己。所以,未来的世界文明,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都硬起来,这正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也是先进思想家们的一贯主张。事实上,还在西方文明如日中天之时,西方的智者就把目光转到向东方文明学习上。与此同时,在东方,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取得的成绩令世人刮目相看。我们知道,成功实现了经济腾飞的日本推行过《论语》加算盘、《论语》加计算机的管理模式,新加坡推行过儒家伦理运动,于是,人们把现代化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联系起来,认为是斯宾格勒和汤因比预言的一种应验。看来,东亚奇迹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垃圾桶里开出的玫瑰花,而是千年的铁树又开新花。无独有偶,东方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也一浪高过一浪。东方人发现,物质文明方面与西方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西方重技艺和经济实用的思想,确实也给东方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于是,东西方沟通的纽带越来越紧密,管道越来越多。一时间,文明法西斯和文化垄断没有了市场,世界文明有如一条流动的文明风景线,构成这条风景线的文明在个性上是多元的,在价值上是共进的。

2.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双向互动型。东西方文明应怎样牵手?

或者说,两种文明以什么模式“联姻”?关于东西方文明的“联姻”模式,曾出现过许多种,有代表性的是胡适、陈序经以及河殇派等的全盘西化论导引的东方依附型,斯宾格勒、汤因比等的西方没落论导引的西方依附型,梁漱溟不同阶段论导引的东西折中的阶段发展型,世界主义者的东西合一型。直到今天,仍有学者认为,在21世纪,东方文明比西方文明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与压力,东方文明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中总是居于被动地位。这实在是不识东方文明真面目使然。为什么东西方文明的“联姻”方式必须也能够以东方文明为主导呢?张岱年先生认为,和谐既是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的谋求普遍和谐、共同发展的固有特质使得东方文明能够率先唱响和谐文明的主旋律:那就是东方文明中固有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利于东方社会走出生态陷阱,尽快实现文明的转型;东方文明中固有的清心寡欲和节欲意识有利于东方社会走出消费陷阱;东方文明中固有的仁爱精神有利于东方社会走出伦理陷阱;东方文明中固有的忍让精神有利于东方社会乃至全人类走出战争陷阱;东方文明中固有的公平意识有利于东方社会走出分配陷阱;东方文明中固有的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思想有利于东方社会走出科技陷阱。

必须指出的是,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文明互补型模式,决不是回到“普遍永恒的孔子信条”,复归儒学,也不是试图用东方文明替代西方文明,更不是搞文明沙文主义,用东方文明主宰甚至统一世界。没有也不可能有价值等级之分的多元文明,是世界文明之树上开出的

五颜六色的花朵。未来的世界文明仍然是东方的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并存,不可能相互替代,更不可能相互消灭。这些文明都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其诞生、成长和发展都有历史必然性,未来也不可能改变这种必然性。正确的态度,应是尊重多元的文化存在,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说,未来的文明重构既不是东方文明化,也不是西方文明化;既不是以东方文明之柔克西方文明之刚,也不是以西方文明之刚克东方文明之柔;既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也不是西风压倒东风。文明冲突论者亨廷顿也注意到一种文明向另一种文明投诚的后果:“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有时企图摈弃本国的文化遗产,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然而迄今为止,他们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的无所适从的国家。”完全可以预言,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文明重构将为“和实生物”的厚重内涵写下注脚。

3.和谐文明的太阳将首先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一个新的文明高地将屹立在世界东方。历史上,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文明型式是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路是在西方文明的导引下走完的,而领导即将到来的和谐文明时代新潮流的,是也只能是吸纳西方文明精华并最大限度剔除自身糟粕之后的东方新文明。我们设想,实现千

年复兴的东方新文明的内涵是中国新文明圈、受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新文化影响的中国外围新文明圈、印度新文明圈、阿拉伯伊斯兰新文明圈。

这里特别有必要提及东方文明中内涵的东方文化传统。西方文明固有的征服欲、人类中心主义、纵欲等天然缺陷使得西方文明不能担当起导引人类由工业文明向和谐文明转型的历史使命。由于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世界文明不得不回到东方文明的思维轨道上。季羡林先生由此预言:21世纪必定是东方文明的时代。博爱万物的宽广胸怀使东方文明成为生存和发展智慧的集大成者,东方文明必将再一次站在世界文明屋脊上,首先拥抱和谐文明的太阳。世界文明重心必将由此而东移。实现东方文明千年复兴的历史机遇就在我们面前,东方气派将再显风流。东方新文明必将塑造一个新东方,而再度雄起的新东方必将给世界展示一个样板性的和谐文明型式和无害发展模式。

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文明建设中打造东方文明高地,必须让世界接近我们,让我们拥抱世界,兼收并蓄,吐故纳新,东西合璧,扬我东学优势,克我传统之短,做先进文明的忠实代表。就目前来说,要特别注重拿来,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既要拿来物质文化中好的东西,又要拿来精神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也要拿来制度文化中值得借鉴的东西。从长期的历史研究中,季羡林先生得出一条非常可贵的经验:在我们国力兴盛、文化昌明、经济繁荣、科技先进的时期。到了见到外国东西就害怕,这也不敢吸收,那也不敢接受,这往往是我们国势衰微、文明低落的时代。西方文明经过最近几百年发展,在经济、科

技、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又一次站在既有文明成果肩膀上登上世界文明屋脊的东方文明,应是以东方文明的传统性为根,以时代性为干,吸纳西方文明的某些优秀基因而长出的参天大树。这棵参天大树上结出的文明之果,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先进平台。我们无意搞文明霸权主义,但是,文明组合向来是实力的较量而不是道义的竞赛,是因为和谐文明的历史机遇给了东方文明,我们别无选择。

四、和谐主旋律中的冲突与冲突话语下的和谐。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正在出现的和将来即将出现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显然,亨廷顿把冲突视为未来世界关系的主流。

为此,我们强调文明的和谐,目的是使诸种文明之间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以求得共同发展。但是,我们决不是唯和谐论者。就是说,决不能不分是非,唯和谐而和谐,强调无原则的和谐。作为追求和谐之学的儒学,十分强调“和为贵”,多元共处,和而不同。孔子早就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说有德行的人善于协调,能够与人和谐相处,但不一味地、盲目地苟且求同;而小人只是苟且求同,实际上则难以达到与人的真正和谐。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话时,明确肯定了“君子亦有恶”的观点。他说:“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反过来说,做不到爱憎分明就算不上真正的仁者。文明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未来的文明格局中,和谐是也必然是主旋律,但是,在和谐的大背景下,由于诸种文明之间差异的存在,一定范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而且,这种冲突有时还会以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文明之间的冲突只要不突破一定的度,就不会危及到诸种文明的协同演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种冲突有时还是有益的。如果我们把人类文明看作一个大系统,那么,组成这个大系统的诸种文明就是一个个的子系统。诸种子系统之间的冲突必然引发各个子系统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系统结构的变化又必然促使系统功能的变化。这样,各个子系统就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实现质态飞跃。而各个子系统的质态飞跃又必然促使诸种文明资源的重新整合,并在文明资源的重新整合中使人类文明实现有决定意义的进步。精彩纷呈的人类文明,正是在不断实现的和谐中才使自身的造血功能日益增强。

总之,我们倡导的文明和谐论认为,未来的文明之间关系基调是和谐。即使在冲突的话语下,和谐也是主旋律。冲突是达到新的和谐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和谐层次的必要手段。在诸种文明的关系中,和谐始终统帅着冲突,和谐是冲突之纲,它主导着文明的走向。最后,用得着《和谐伦理学宣言——为了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存在的和谐发展》一文的期望:“也许,生态系统永远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和谐。正因为这样,我们与其把和谐视为一种伦理目标,倒不如作为一种伦理追求。”这同时也是本文作者的期待!

2021年浅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义

浅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人类在自然的“报复”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和谐与否,如何实现和谐,取决于人类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①。下面就针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做以下分析。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谐发展自然规律 当年阿姆斯特朗在登陆月球时,回头望了望地球,他说他不知地球原来这么的美丽动人。地球已有四十六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短短的只出现了几千年,却几乎摧毁了她的美貌。地球,是美的,但在人类文明日渐蓬勃发展的同时,她渐渐凋零了。人与自然太微妙了,曾经不知道大自然的强大,当我看过电影《正负2度C》的时候,我惊呆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竟然是这么的不堪一击,例如,人口的增长,使耕地面积扩大,这会导致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②。我们人类又能阻止得了这一切的发生吗?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保护、预防、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地球,改善大自然,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的演化一直是自然过程。在人产生并且从自然中相对独立出来之后,人类活动开始干预自然,自然过程中加入了人为因素,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还是自主的实体;既受控于自然,也在改造着自然。 1.1自然对人的影响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③,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才可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接受自然的挑战。 1.2人对自然的影响 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中,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受制于自然,同时又给自然以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也基本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然施加积极的建设性影响,

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摘要:人类源于自然,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生存资料,进而人类社会也是以自然为依托而存在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觉得其自身似乎可以驾驭自然时,自然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人与人的关系的方式得到了延续和延伸。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断,我们应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原则,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在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总是要不断地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适合于人类目的的改造,而人类的“目的”说到底是对自然向其所能提供的物质的占有及人与人之间对物质占有量的攀比,为了达到目的,人们不惜牺牲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状态,甚至是违背自然规律。我们不要忘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人是不可能超越自然、背离自然规律而存在的,否则将遭到自然的惩罚。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最理想和最高阶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想达到这样的和谐状态,唯有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成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自然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

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一、简介 《文明的冲突》是亨廷顿在20世纪90年代对其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一篇名为《文明的冲突?》的论文的丰富和再阐释。其核心观点在于,未来世界秩序的建立和发展方向主要由不同的文明主导,文明之间的合作、竞争和冲突将是世界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此,作者结合20世纪90年代末的历史实践对对当前世界既存的几类主要文明进行了简要描述和分析,并对文明的未来作了大致的期望。 二、简要分析 《文明的冲突》一书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发展趋向作了简要的概括,认为未来世界秩序的重建将是由七八个主要的不同文明之间主导的,这些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影响着不同文明范围内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问题中的争论主要也是围绕文明之间的差异展开,政治经济的发展模式也应文明的不同有所差异等。总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 第二部分名为“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在这一部分之中,亨廷顿对当前世界上占主流地位的几个文明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首先,西方文明由于历史上经济、军事权力等方面的优势经历了世界范围内的扩张,世界主要国家都曾不同程度地吸纳和模仿西方文明,如近代中国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埃及纳赛尔的全盘西化等。但由于西方文明拥有的领土、人口、经济、和军事优势正在逐渐消失,西方文明正陷入相较于非西方文明的衰落之中。与之不同的是,随着非西方文明内部实力的增长,非西方文明本身的复兴也与之相随。作者借助亚洲的中华文明和中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文明的复兴说明。亚洲在历史上主要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发展的,地区内部的国家都主要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华人群体在东南亚地区的广泛分布等因素,中华文明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长,而西方文明的影响力则不断下降。伊斯兰文明的复兴主要缘于人口的增长,这些新增的人口成为伊斯兰文明广泛传播的载体,二者互为支撑。但与中华文明得因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持续稳定发展不同的是,伊斯兰文明内部人口的激增(主要是青年人口)给地区和世界造成极不稳定的发展趋势,如扩张,内战等。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由于文明之间的纽带性,文明内部之间会因这种纽带性结成合作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如欧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东盟等,由此形成不同文明之间的文明间组织,这是未来世界秩序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也存有例外。如土耳其本身作为伊斯兰文明的一部分,却寻求进入西方文明圈,由此造成土耳其的无所适从即文明转变的失败。另一方,在基于文明的纽带结成的文明圈会存在一个核心国家,其主要是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扥各方面在本文明内部占据优势的国家,如东正教文明的俄罗斯,中华文明的中国,西方文明中的美国等,但伊斯兰文明中的各个国家由于实力较为接近,因此并不存在这样的一个核心国家,因此所谓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由于核心国家的缺失也缺少权威性。因此,未来世界秩序将是由一个核心国家主导的不同文明所构建的。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这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对因文明的不同造成的文明之间的冲突进行了阐述。首先,西方的普世主义遭到非西方文明的抵制,由此产生了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由于西方文明的主要国家都是已经完成现代化,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扥各方面都占有优势,因此认为西方文明应该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和接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要求非西方文明接受这些理念。但是非西方文明实力的崛起让其拥有足够的实力拒绝,由此造成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其次,在不同的文明交接的地区即文明的断层线,会因为不同文明之间关于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引起冲突,如东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在斯拉夫地区的争端。另外,文明内部的冲突如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战争也会因外部文明的介入如美国升级为不同文明之间的战争如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本质 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尤论是在全球、地区,还是局部区域,都是复杂的牛物群落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水是其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控制性要素。在润泽万物的同时,水又以其自身的丰枯规律、动力特性,影响着整个自然界的演进和变化。生态系统所有生命要素因水而生,依水而存,对水的量变和质变十分敏感。兴水利、除水害,人类社会在与水的相依相伴中,在与水的抗争中,得到了繁衍和发展。在治水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所谓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指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处理好人类活动与水利水害的关系,合理地趋利避害,正确对待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降低水污染等人为灾害,在将水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程度降低到可以承受的同时,尽可能降低人类活动对水体循环的干扰,减少人对水的侵害;处理好人类取用水与自然界其他用水的关系,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能够保持水体基本功能、水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状态,使水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能够为整个自然界造福。 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反映出价值取向的变化。由“以人为中心”和人控制自然、统治自然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在治水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变化。由孤立的、单目标的思维模式,转变为系统的、全面的、辩证的思维模式,由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保护相协调,统筹考虑各种利弊得失,在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兼顾自然界的和谐与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涉及治水的方方面面,从思路、对策、措施,到规划、设计、管理,都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占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长期谋求解决的一个根本性课题。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自然界也在悄悄地报复人类。面对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重新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尤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科学发展 前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面对种种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应该真正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做到人与自然的平等协调发展。 (1)树立生态自然观念 首先要树立起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由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主导地位的形成,把人类看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体,傲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人与自然之间视“对立、对手、对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任意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观: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他必须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时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人类必须跟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调节者,使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 其次要树立起自然有限观。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非再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利用,只会逐渐减少,不会增加。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随意遗弃。也不能进行盲目地、掠夺式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应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维护生态潜力的范围内,以利持续利用。 三是要树立起自然伦理观。所谓自然伦理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来对待和把握,把人类涉及自然的行为作为伦理行为来规范。 (2)生态自然观中人与自然关系 在人类早期观念中,人与自然之间并不存在一种价值关系意义,无论是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还是古希腊的哲学自然观,都以各种不同的理解或解释方

浅谈人与自然内在和谐

浅谈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浅谈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有关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在学习和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体育为立足点,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绿色养生。即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并且还涉及了绿色养生的特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我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文明的冲突

1993年,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在文章中,他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特别是举世震惊的美国"9·11"事件,更是加剧了这种说法。 发生波斯尼亚、车臣、外高加索、中亚、克什米尔、中东、斯里兰卡、苏丹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战斗可以看做这个观点的明证,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现象。他只抓住了认同感冲撞的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大文化内部的认同冲突要远远多于大文化之间的认同冲突。例如亨廷顿把整个非洲称为一种文明,但事实上今日世界上大多数的冲突都发生在非洲内部。在二战前,一直排斥犹太人的欧洲国家在中东战争中与美国一道支持以色列复国,难道是因为西方国家与阿拉伯国家之间不同的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么?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这个理由也许还成立,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下,造成他们两种文化体系冲突的最直接原因只有一个——能源。又比如在南斯拉夫战争中,俄罗斯向塞尔维亚人提供外交支持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伊朗和利比亚向波斯尼亚人提供资金和武器等事件,这岂能用文明的冲突来解释?几百年前,凶残的“十字军”打着驱除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东征耶路撒冷,实际上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掠夺东方的财富;几百年后的今天,北约帮助以色列复国的间接目的是为了在阿拉伯世界建造一个据点,直接目的还是为了沙漠中的石油。因此,单纯地用文明之间的冲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是不对的,是十分片面的。 能源、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地缘战略关系以及生存空间,文化,都有可能引发冲突。而在每一个事件的背后,每一个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因此,可以用文明的冲突去看待一个问题,但是不能仅仅用文明的冲突这一个因素去解释全部的问题。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20世纪初,全球人口约有16亿,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约增长3倍。人口激增,经济增长,需求扩大,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谐相处 一、辨证的自然观 自然界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既包括人类已知的也包括人类未知的物质世界,小至粒子,大至宇宙。它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2]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1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列宁的物质概念指明了自然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千姿百态、无限多样。同时,自然界的物质性决定了物质世界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变化和过程都遵循一定规律。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对称性等则都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具体表现。 1.2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浅谈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生产力明显地提高,经济发展迅猛。但是,随即而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使得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近来,我国长江中下游七省发生严重旱情,近3500万人受灾,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难觅烟波浩渺,不见碧波荡漾,昔日的天泽水乡如今却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人类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俨然成为当今全球人类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自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来浅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自然环境污染及其产生的原因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生产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进步进程。都是,与之相伴而生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一些列后果。 现存在的自然环境问题,可以将其分为十类:一、土地遭到破坏;二、气候的恶性变化和能源的浪费;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四、森林面积的减少;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六、化学污染;七、混乱的城市化;八、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的污染;九、空气污染;十、极地臭氧层空洞。以上十类问题,是人类与自然严重的矛盾表现。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简单来说,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必须保护环境,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生态良性循环主要是指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药物以及科研、美学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尤其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尽可能维持各个生态位的大气、水、土壤、温度、光照、无机和有机元素等物理、化学特征,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各个生态位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谐的相互关系。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是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破坏呈全球性趋势,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以使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和改善。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也意识到了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相继做了一些列政策来保护环境,中国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然及其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首先,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创造了人,也改造了人。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此外,自然环境还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国家统一、语言分界、建筑、绘画等。最后,自然的变化一般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显现出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的演变是一个慢变量。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离不开自然界” ,就现今人类社会而言,自然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自然固有其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人类只有不断地认识自然,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精)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出于 20世纪 90年代,其核心思想是 , 冷战结束后 , 国际舞台上的冲突焦点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在国际政治新的局势里, 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是最普遍的, 也不是经济之间,而是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的冲突为最普遍的现象。 一、对“文明”的理解 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先试图理解了文明的定义。 第一,宏观上,文明是野蛮、原始、混沌的对立面,是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程度逐渐提升,并形成的一种积聚的认可与阶段; 第二,微观上,文明是一个地区、国度、民族、具有相同信仰的群体,由这些构成并发展为其地区国家的文化、精神财富、物质财富, 在历史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文明,如“古希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既表现出了文明的特定性, 也表现出了文 明的延续性,甚至是可以跨区域。 亨廷顿在其著作中, 也时常用文化交替使用, 并且没有在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对文明的定义为: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是村庄、地区、种族群体、民族、宗教团体,在文化异质性上不同层次中, 这些文化实体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比如, 位于意大利南部村庄与位于意大利北部的村庄, 它们之间的文化不同, 但是却共同信仰着意大利文化, 这使得其与德国文化相区别。同样的道理, 欧洲也共享着同样的文化使其与阿拉伯、中国相区分。而这些共同认同的文化内容包括语言、历史、宗教、风俗、人们的自我认同。文明可能包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比如中国;也包括民族构成少的国家,比如 安圭拉、伯利兹、多米尼克、巴巴多斯、圭亚那等一系列讲英语的加勒比国家。文明也可能包括好几个国家,比如西方、拉丁美洲、阿拉伯这三个文明; 文明也可 以只有一个国家构成, 比如日本文明。而文明之间是有着明显的融合与重叠, 也可能包括亚文明。这些文明充满活力, 但是也有着繁荣与衰退,有着分裂与融合。

由自然辩证法浅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 用自然辩证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致力探寻的问题。19世纪以来,随着马克思原理的发展,辩证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近年来,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自然的开发和改造力度在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的出现,正是这种不平衡关系的表现。本文采用自然辩证的观点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新时期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Nature is the basis for all the survival of human life activities and activities of human life is inseparable from nature. How to tre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a problem which people have been looking for answer for thousands of years.Sinc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x principle, 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e is gradually accepted by people. It i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science technology researches and it could more scientific, system, comprehensive, objectively reflect the nature of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ing .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growth of popul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hina's demand for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high, the development and rehabilitation efforts in nature gradually increased. This damage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o a certain extent.The appearance of energy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ecological balance problems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unbalanced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using natural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 combined with the problem in the new period, further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how to ensur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Key word:man and na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harmon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后感(精)

如何看待现代化与西方化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心得 2010政治学与行政学班 海啸 201003402118 老师要求我们这一学期读一本政治学的著作, 在舍友的推荐下, 我读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是一本很有思想闪光点的著作, 在拜读完之后我对于西方普世价值、文明冲突与文明力量变化、新世界秩序组建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对我政治学学科的理论积累产生重大的作用。而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便是作者在论述现代化与西方化关系、变化过程时表达的观点。一、现代化 即西方化是伪命题 之前我对于普世价值有一些疑惑, 而在读了这本书以后的确豁然开朗。之前我只是认识到西方在二战之后就开始对中国进行大量的文化输出。但在读了此书之后我意识到, 西方文化输出的范围很大, 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 而说文化输出还是太浅薄, 准确来说应该是进行普世价值的传播。而亨廷顿对普世文明的概述的思路也是很有趣, 从语言和宗教作为西方普世价值传播的主力军方面出发, 这二者身上所 发生的事情也大致可以看出西方普世价值传播的心路历程。 亨廷顿在书中表达, 在进行西方普世价值的传播和与其他文明发生冲突和融合问题时, 需要搞清楚西方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我个人认为, 现代化作为西方世界领先于非西方世界的有力武器, 也许是西方强有力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表现, 却不是先 进政治制度和民主模式的有力依据。西方化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古典遗产、欧洲语言、精神权威与世俗权威分离、法治、社会多元化、代议机构个人主义, 它们是在西方世界现代化以前一百多年就产生发展的。我很反感那种主张全盘西化、主张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行西方化的说法, 太过于片面和武断。现代化即西方化是一个伪命题, 是无法的到现实例证证实的。相反我们有两个鲜活的例子来证伪。即: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装订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业 年级、专业、班级:16物理本科班姓名:陈松林学号:16400101014 作业题目:论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面作答时,请留出装订线位置) 从生命的起源来讲,在漫长的物种进化过程中,人类从莫大的自然界脱颖而出,但无论如何进化,人类属于自然。人类与自然之必然关系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类的活动从原始社会时期或者更早便与自然界挂钩,采摘野果,狩猎,然后发现火并使用火烹饪食物、取暖。在奴隶社会人类学会制作使用一些简单工具,取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即使建立城邦,或者剥削制度,人类的种种活动都离不开自然,封建社会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更为广泛,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外,还有装饰品,武器,或者更为高级的文化、建筑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约就是这个道理。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更为紧密了,伴着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进程,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种金属矿石,稀土资源为人类所利用。架桥修路,修缮房屋,做电子产品,探索太空,太多太多都与自然密切相关。 今天的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只增不减,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不会减少。众所周知,资源是有限的,总有枯竭的一天,此外开采自然资源也会对自然界造成一定危害。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享有盛誉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北方的污染尤为严重。

暑假我兴致勃勃的去秦皇岛看长城,火车一进入河北地界,漫天的烟尘映入我的眼帘,太阳仿若蒙了一层纱,我看不清他的脸庞。我在一个小镇上安顿下来,那是我曾经生活了多年的地方,然而,再见时,它也没了往日风采。虽然这些年,大家都在努力治理环境,但作为一个集钢铁,石油,燃气的生产基地,这点治理算不得什么,脏水河加了护栏,远远望去是一条白色的长龙,走进了,便是河水发出的刺鼻的臭气。我本以为秦皇岛作为国家的重点的旅游城市,不会像那偏僻的小镇一样。的确,秦皇岛的环境要好的多,地面一尘不染,而天空呢,仍然布满烟尘,山海关也被笼在这云雾里了。海面能见度不足两百米,大海那宽阔的胸襟也容不下这小小的雾霾。 记忆中的北国,夏日炎炎,不似这闷热的天气。而冬日,真的就是毛泽东诗中提到的那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日光回来,即使再冷的天气也是暖融融的,不似这般的压抑。我在河北呆了一月左右,却未见过星月。污染的严重性不必强调也能知晓。 再来说说南方吧,当然主要讲讲我们的西南地区。重庆是我的家乡,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发展也十分迅速,但这却不是我理想的生活地方,重庆虽没有北方那样密集的工厂,但是污染依然不减。重庆主城区尤其是渝北区污染最为严重,我记得第一次去菜园坝时,我恶心的吐了,生活垃圾除的较为干净,但空气质量却使我不能呼吸,此外还有噪音污染,夜晚躺在被窝里时,听着窗外一辆辆汽车经过,久久不能入眠。云南是个好地方,玉溪、石林、西双版纳,美景无处不在。污染依然不能忽视,垃圾处理中心整日冒着青烟,路旁行道树树叶布满尘埃。这样的环境怎么能生活的愉快呢?再拿我们的遵义来说说吧,从火车站到学校的这一段路不算长,单经历的也绝不会少,每天都有清洁工一遍遍清扫,却还是尘埃遍布。 人类对自然索取与破坏真的太多太多,除了污染还有对动物的迫害,候鸟迁徙,我们在它的身后补上一枪。动物的生存空间被我们压缩压缩再压缩,以至于白鳍豚离我们远去,扬子鳄濒临灭绝,几百余年的红豆杉倒下了她沉重的身躯。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会是一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所以要提高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认识水平,树立大价值观,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放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计算经济生产中,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大价值观念,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只有了解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认识其失调的主要原因,树立大自然观,大价值观,克服人类功利思想影响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人类所面对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虽然是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但归根到底,实质上是人的问题,是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后果的两面性缺乏认识,科学技术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的目标的强有力工具,但是这把“双刃剑”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类自己的。因为科学技术,归根到底还是受制于人的,是为人类的力量所掌握和控制的。因此,人类必须转变自己的错误观念,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全面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类才能更好地驾驭科学技术,发展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好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促进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文明的冲突

关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前言:1993年夏,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论。不久,他又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了后续文章《如果不是文明,那是什么?》。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又对他的理论进行了更深入、更系统的阐述。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展开,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按照他的划分,目前世界上有7种或8种文明,即中华文明(起初亨廷顿称之为“儒教文明”,但在成书时,他认为称“中华文明”更准确。)、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在亨廷顿看来,中华文明(实际上指中国)和伊斯兰文明(主要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同西方的基督 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 起的。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用一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世界冲突的原因,即世界文明的冲突。其主题是文化和文化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上的结合,

分裂和冲突模式。围绕着“文明“这一中心,亨廷顿先是介绍了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世界被分裂为三个部分。一个由美国领导的最富裕和民主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微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同时参加竞争的还有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那些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国家构成的集团。亨廷顿对比了历史上和现在的文明,将文明划分为7个范式,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提出并分析了“普世文明”、西方化与现代化,论证了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化,它既未产生任何意义的普世文明,也未产生非西方社会的西方化。 接着,亨廷顿通过西方的权力、文化、政治衰落及伊斯兰教、亚洲经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对比了变动中的文明力量,表明西方的影响在相对下降;亚洲文明正在扩张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伊斯兰世界正在出现人口爆炸,这造成了穆斯林国家及其邻国的不稳定;非西方文明一般都正在重新肯定自己的文化价值。 随着这种文明力量的不断变化(西方的逐渐衰落,亚洲、伊斯兰教的不断强大),世界上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文明秩序: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进行着政治、经济上的合作;以一个文明转变为另一个文明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但一些国家仍在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8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所以要提高人类对自然界价值的认识水平,树立大价值观,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放弃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计算经济生产中,不应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无限的,而是用大价值观念,考虑到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落实科学发展

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只有了解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化,认识其失调的主要原因,树立大自然观,大价值观,克服人类功利思想影响等,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和谐。人类所面对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虽然是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但归根到底,实质上是人的问题,是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后果的两面性缺乏认识,科学技术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的目标的强有力工具,但是这把“双刃剑”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类自己的。因为科学技术,归根到底还是受制于人的,是为人类的力量所掌握和控制的。因此,人类必须转变自己的错误观念,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全面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类才能更好地驾驭科学技术,发展更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好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促进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推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