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贾维平

《红楼梦》中常说到一句俗语:“十里搭凉篷,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用来表示所有事情都有曲终人散的时候,最终结局不论人们是否愿意接受都要到来。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可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要用“不散的筵席”作比喻呢?如此看来,还要仔细分析后才能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这句本来的意思呢?

筵席按照我们现在有些人的理解,就是说人们聚在一起吃一顿饭,说得通俗一点其实就是个饭局。当然了,既然是聚会就不可能没完没了地延续下去,饭局肯定就有结束的时候。因此,也就有了什么事都有终结的时候这样的比喻了。其实,这是人们把筵席与宴席视为同义词了。这样好像也有些道理。可是,在汉语中真正完全一样的同义词根本就不存在。这就有必要仔细辨析这两个词之间有什么差别。

在古代筵和席是两个词。席的意思与现在一样,都是用芦苇或竹子一类的植物剖开的簿片编织而成用来铺在地上供人们坐卧的用具。用来编织席子的薄片行话叫篾。筵其实也是席子的一种。那时的人们在意义比较重大聚会的时候要同时铺两层席子。下面的一层比上面的一层大一些叫筵,上面一层比下面一层的小一些叫席。由此可见,古人筵和席同时使用,这是比较重要的场合。比如科举以后,中举的学生要感谢恩师,这样的场合是要铺两层席子,也就是要筵席同用了。

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非常节俭。这一点我们现在人很难想象到。正是这个原因,当时的人对类似席子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也特别珍惜。每次使用完毕都要收拾干净,卷起来保存在适当的地方以备再次使用。在这样的呵护下,一张席子可以使用很长时间。而同时铺两张席,既筵席同用的频率比单用席子的频率要低很多,也就是说筵席的寿命要更长。但是,任何物品都有使用寿命,不管这寿命有多么长,总有失去使用价值的那一刻。尽管筵席使用频率低使用寿命长,但也一样有失去使用价值的时候。有意思的是筵席这样的东西在失去其使用价值的时候,有其自己的特点。这是因为席子是编织而成的,用到最后往往不是因磨损过重而不能再用,而是因为织在一起的篾松散了,导致席子不能使用。

另外,散是多音字,一是解散的散,一是松散的散。如果筵席指饭局,饭局结束人们就解散了,各自回自己的地方。如果就筵席指席子类的用具,当织席的篾松散了的时候,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下面我们再来看《红楼梦》中的那名俗语:“十里搭凉篷,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果筵席指的是饭局,用饭局来比喻诸如家道中落、官场失势等事情总觉不妥当。这类事情一般是渐变有个过程的,并且结局多数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总是有些残余留下来。这些特点与饭局时间短、一结束就人走茶凉相差比较大。

而作为用具的席子一类的东西,从新到旧,再到用散了以后不能使用了这样的过程,并且到最后还会剩下些席篾之类的东西的结果,这些和要比喻的事情却相似的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