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应用社会学笔记

应用社会学笔记

应用社会学笔记
应用社会学笔记

第一章应用社会学概述

一.什么是应用社会学P3-4

1.应用社会学是侧重与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发现等,对

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做描述、分析、评价和提出对策或解决办法的一门社会学基本分支学科。

2.莱斯特·沃德曾将社会学分为“纯粹社会学”或“抽象社会学”与“应用社会学”两

大类,前者研究社会学的纯理论,后者研究实际应用。

二.应用社会学的特点P4-7

1.应用社会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的特点。

2.应用社会学比较注重方法的研究。

3.应用社会学比较注重于定量研究。

4.应用社会学非常注重对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的目标是要解决社会问题。

5.理论研究,特别是“中距理论”在应用社会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了解』6.应用社会学常常涉及对客观事物的对错、善恶、真伪等的评价问题。

7.从应用社会学的学术队伍看,从事应用社会学研究的范围较广,它远远突破

了社会学的学术圈子。

8.应用社会学所服务的对象、范围广泛,涉及当、政、军、民、学等各个方

面。

三.中距理论“(Theory of middle-range)(也称中层理论)P7

1.提出者:罗伯特·默顿(Robert K.Merton)

2.理论内容:是一些关于社会具体问题的比较专门的理论,如组织管理中的X、Y、Z

理论,又如城市研究中的多可信理论等。

3.AGIL理论

把社会大系统分为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四个系统,这四个系统之间功能

协调,适应社会大系统发挥功能作用。

四.应用社会学的分类

1.琼·贾尔斯-西姆斯(Iean Giles-Sims)认为,应用社会学有两大类研究领域,或称作两

种类型的应用社会学。一类是学科性的应用社会学研究,它是以社会学学术

和学科为中心;第二类是研究项目类型的应用社会学,或称作决策取向的研

究。

2.孙本文曾提出应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甲.农村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改进农村社会。

乙.都市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改进都市社会。

丙.教育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改进教育。

丁.犯罪社会学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减免犯罪。

戊.社会工作应用社会学上原理原则,研究如何蠲除社会痛苦增进社会幸福。

己.其他。

五.应用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P10

1.应用社会学,英文是applied sociology,最早见于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佩森(Edward Payson)

在1898年发表的《对于应用社会学的建议》一书。在该书中,佩森不仅提出了应用社

会学这个词,而且对于应用社会学的功能、特点也做了说明。

2.卡罗尔·D·赖特(Carroll D·Wright)P11 从另一个角度,即实用的角度研究了社会学,提

出了实用社会学(practical sociology)的概念。他撰写了《使用社会学概要》,对于实用

社会学做出了较全面的说明。

3.杜尔克姆(涂尔干)P12-13 主张社会学应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他一贯强调客观性和经验

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应占有重要地位。他树立了一个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注重实践、

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的典范。不仅如此,杜尔克姆也注重研究成果的有用性。杜尔克姆在

他1897年出版的重要著作《自杀论》中,就充分展示了他的这种注重实际、注重实用、

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风格。

4.美国芝加哥学派对应用社会学的贡献P13-141892年,美国社会学鼻祖阿尔比恩·斯莫尔在

芝加哥大学创建了社会学系,聚集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社会学家,如温森特、托马斯、

亨德森等。

芝加哥学派:是指20世纪20-30年代,罗伯特·帕克成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中坚

人物后,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学者,他们吧社会调查的风气和研究方法带进了社会学界,

发展了个案研究、参与观察等技术,并对芝加哥城市的社会生活、外来移民、反社会群

体、越轨行为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芝加哥学派的这种从经验出发、从实际问题出发、

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应用的做法,在美国社会学界开了一代新风,形成了美国社会学的

实证传统。

5.应用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P17

Ⅰ.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一直就有比较强的应用传统。在中国社会学史上,在应用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如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该运动涉及的范围很广,比较著名的

有梁漱溟在山东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县实验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李景

汉在河北定县的实验县等。

Ⅱ.1979年,社会学重建以后,首当其冲的面临这要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因而从那时以来应用社会学也一直受到突出的重视。

Ⅲ.应用社会学在几个领域的发展P17-20

1)社会分层研究

2)劳动社会学

3)城市社会学(城市化加速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

4)工业社会学与国企改革研究

5)流动人口研究

6)家庭、婚姻、妇女问题研究

7) 社会指标研究

第二章應用社會學研究方法綜述

一.社会研究的要素与步骤

(一),。分析单位P23

1.个人

2.群体

3.组织

4.社区

其中,1、个人是能动的,群体、组织以及社区是个人来意存在的外在结构,能动与结构的关系:互动关系、相互依存。这是应用社会学的研究重点。

2、群体和组织的区别在于组织要遵循明确的规范,有明确的科层制,有设有严厉的科层制

结构。

(二)。变量P24-26

1.变量:是由变量值构成的。根据变量值的不同,变量可以划分为连续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

和离散变量(discrete variable)。前者的值呈现出程度上的差异,后者的值则呈现出类别差

异。

2.变量分析:一般说来,变量间的关系可分为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两种。

变量相关指的是当某个变量的取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随之发生变

化,反之亦然。(正相关与负相关)

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在相关关系基础上对变量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探寻社会现象相

互之间的因果关系。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指的是某个变量取值的变化,导致两

一个变量的取值也随之发生变化;但反过来,当后一个变量变化时,却不会引

起前一个变量的变化。在因果关系中,把变化发生在前、并能导致另一变量发

生变化的那个变量称为自变量,把变化发生在后的那个变量称为因变量。(三)。研究步骤

大部分的研究方法都会包含以下步骤:1.形成可研究问题并提出假设。

2.进行研究设计。

3.按研究设计收集资料。

4.依据假设分析资料。

5.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

6.公开发表研究结果。

二.社会研究方法的类型P3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侧重于对社会现象数量特

征的测量、计算与分析,定性方法则主要运用准确的的语言来描述社会事实,以来与对

1.非介入性研究包括内容分析法、现成统计资料分析和调查资料的二次分析。

2.非介入性研究的关键特征是被研究对象不知道有研究者在研究他们,这样他们

就会自然而然的留下自己的态度或行为的证据,研究者在不干扰研究对象的情

况下,手机他们态度或行为的证据,并以此为根据做出研究推论。

实地研究P43-44

1.实地研究室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它所收集到的资料不是数据而是文字。而且与调查和实验不同,实地研究的研究重点不是观察和解释社会,找寻社会存在的规则

和模式,而是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描述,来探究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和事件本身所

传递出的社会意义。

2.研究者在实地研究中扮演的角色,可分为完全参与者、名义参与者、和完全参与者三种类型。(eg.完全参与者:严景耀的犯人研究;名义参与者:怀特的街角社会

社会研究)

3.实地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1)实地研究的优点首先表现在研究深度上,它能够在实地了解社会

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具体过程,收集到比较深入、详细、有效性较

高的资料。

(2)弹性是实地调查的另一项优势,使用这种方法可以随时修正研究

设计。

缺点:(1)研究范围较小,对资料只能做定性分析而不能通过统计汇总进行

定量分析。

(2)它的研究结论受到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很难对研究结论

进行客观检验。

第三章环境社会学及其应用

一.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P240

(一) 环境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不仅影响到环境系统的正常运

行,而且对人类社会自身构成了威胁。按照环境问题产生的动力不同,它可以

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

另一种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此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中国的不和谐:表现为城乡、地区(东中西)、贫富、人与环境

(二)环境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1.环境社会学的初创时期P245

1978年,卡顿和邓普拉在《美国社会学家》杂志第13卷上发表题为《环境社会学:一个新范式》的文章,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新环境范式”(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簡稱NEP)卡顿和邓普拉根据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系统的依存性这一前提,提出了与传统社会学所持范式相对的、能

够指导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构成这一范式的几条基本假设为:第一,

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

第二,复杂的因果关系及自然之网中的复杂反馈,常常使有目的的社会行动产

生预料不到的后果;第三,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

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很明显,这种范式与传

统社会学所持的范式差别很大,它强调了环境因素对于社会事实变化的作用。

(简单论述NEP的内涵:1978年——的作用)例子:三峡大坝与重庆高温

2.环境社会学的研究领域P246

如果采用社会学常用的类型学方法,我们可以将迄今为止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大致上区分为两种类型,即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与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

二.环境保护的若干社会学观点

(一)适度人口论P249

1.现代适度人口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人口学家阿尔弗雷·索维。他在《人口通论》一书中指出,适度人口是介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之间的最适宜的人口。

2.人口增长造成或加剧环境问题的作用机制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简答题)

第一,对环境资源产生巨大的压力,使得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

第二,对就业和获取收入造成极大冲击,使人们不得不开发一些从长远来说并不合理的产业和资源;

第三,急剧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得城市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面临很大困难;

第四,制约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提高,使得国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经济实力收到影响。

因此,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原则。

3.中国学者的探索

①人口分布线:胡焕庸 1935年《地学报》暧晖(黑河)——腾冲线

②孙本文:1975年从我国当时粮食生产水平和劳动就业的角度,提出中国的最适宜

人口数量为8亿。P249-250

4.如何保持适度人口P250

保持或实现适度人口,不仅在于控制人口数量,还应优化人口的地理分布、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同时,改进技术手段,发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替代资源。

这样才能寻求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二).代际平等论

(三).行为控制论P250-251

(四).意识改造论P251-252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人类初期的依赖关系、农业社会的顺应关系、工业社会的掠夺关系和当代社会的和谐关系。

(五).绿色消费论(论述)

大致说来,绿色消费论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消费既没有受到污染又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即“绿色产

品”。

第二.采用既节省资源又不污染环境的产品包装。

第三.调整食物结构,摒弃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第四.回归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

三.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一)社会控制欲环境问题P255

1.城市环境问题局部有所缓解

2.农村环境问题面临失控

(环境污染问题的“飞去来器”效应;环境问题面前人人平等,烟雾是民主的。)

四.环境问题与环境公平P258

(一)环境公平的概念与意义

(1)所谓环境公平,实际上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所有人都应有享受清洁环境而不遭受环境伤害的权利;第二层含义是指环境破坏的责任与环境保护的义务相对称。(2)环境公平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它强调了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视角研究环境问题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性,而对于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关注正是社

会学的主流传统。

(二)当代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几种重要表现(论述)P259-261

1.国际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当今世界,全球性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舍得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威胁上,问题的症结在于发达国家不能公平地承担与其责任相称的义务,总是过多地责备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这国际层次上的环境不公。公平地说,全球性环境危机加剧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仅以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例,在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工业国占了60%,在1998年,美国一家便占了25%。

发达国家对于全球其他环境问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维持其富足的生活方式,发达国家占用了世界资源的大部分。在破坏全球共有环境。占用大量资源的同时,发达国家还借助援助开发和投资之名,讲大量危害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将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之后的废弃物直接输往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承受这种灾难的国家之一。

2.地区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地区上的环境公平问题有两个:一是在城市环境整体上有所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农村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二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实际上,在广大西部已经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环境恶化与贫困的相互循环。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这两个方面的不公平是导致其他地区层次上环境不公现象的深层原因。

3.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

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也有各种表现,有两类群体层次上的环境公平问题需要关注:一是社会上的富人在占有较多环境收益的同时,却不太愿意尽环境保护的义务;

二是当代人为了自己的需要,过分攫取资源,削弱了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与条件。

富人群体对于环境造成的压力比之穷人要打,与此相称,富人就应当对环境保护尽更大的责任,这样才是比较公平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富人群体在攫取财富和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履行环保义务的医院却不是很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此外,在当代中国,很多人过于信奉发展第一的观念,为了眼前的利益,已经放弃对于未来、对于下一代利益的考虑,毫不顾及环境破坏的后果。这样使得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明显,后代人承受环境危机的风险日益加大。这对于那些在现时缺席或者无权发言的后代人来说,明显是不公平的。现行发展模式无疑在制造正越来越严重的代际不平等。

第四章人口研究及其应用

一.人口研究的基本理论P265

(一) 马尔萨斯《人口论》18世纪中后期英国【二二三二】

(1)1.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从两个公理开始的,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2.从两个公理出发,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两个级数的假

说,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

3.根据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他推论出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

料的限制。[制约原理](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增加。[增殖原理] (3)占

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压制,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

衡。[均衡原理]

4.同时马尔萨斯提出积极抑制说和道德抑制说。积极抑制是指通过各种客观途径

进行人口的自然减损;道德抑制,可称为道德的节制,是指出于远虑的动机克

制着不结婚,而在这克制的时期里又保持着严格的道德行为的那种节制。

[课堂实例]:1 清代嘉庆年间的弃婴现象;2 1850-1870年间太平天国战争历经

20年战争引发瘟疫1850年道光三十年清代人口顶峰4.3亿注:马尔萨斯主要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资料与人口

二者呈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状态。

(2)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

1.评价背景:历史表明,发达国家的人口随着食物供应的增长并没有循环式的增长,

反而人口出生率下降了。另一方面,在发展中国家,虽然一直存在着饥荒,各种流行病和贫困,而早婚和高生育率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2.第一,就其理论前提进行探讨,现在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土地使用

效率大大提高,食物的供给类型和生育类型发生着某种本质性的改变,有一天也许食物的生产不再依赖于土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性生活已和生殖相分离。

第二,有关减少人口增长的机制问题,避孕、晚婚仍然是减少生育率的有效机制,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马尔萨斯时代,社会的基本运作规则是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而现在则是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会运作机制,使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

第三,就贫困人口问题,马尔萨斯认为贫困人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他把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失业、贫困和战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简单的归结为是人口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本质上是忽略了社会制度因素的作用。

3.总结:马尔萨斯首次系统地论述了人口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将其理论化,无论是反

对他的人,还是追随他的人,都是以他的理论作为分析的起点。

(二)当代悲观人口论P267

1972年出版的罗马俱乐部研究计划的第一个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五个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这就是:

(1)高速增长的人口;

(2)不断消耗农业资源和要求增长极速的粮食生产;

(3)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4)形成污染后果的工业生产;

(5)会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

[五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增长极限论者认为:由于人口按指数增长引起了对粮食需求的指数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主要是工业产量的指数增长,引起了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率的指数增长,而上述这些因素的指数增长又导致环境污染也按指数增长,这样,人类不要经过太长的时间可能达到危机水平。概述被认为是现代马尔萨斯主义的代表作。

【注】:马尔萨斯理论对现今人口状况缺乏解释力的原因

马尔萨斯理论建立在两个前提的基础上:①土地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是有限

的;②人口的增殖力是无限的

(三)当代乐观人口论P267-268

二.影响人口的自然与社会因素P268-269

1.影响生育力的生理变量

2. 影响生育力的中间变量

3.生育力与社会因素

三.人口研究的基本方法P271-272

1.人口统计资料的获得方法

(1)经常性人口登记

内容:经常性的人口登记是对所发生的人口事件随即进行记录,在我国主要通过户籍管理部门来进行,包括以下三项内容:①人口自然变动登记

②人口社会变动登记

③户口登记

(2)人口普查: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的标准时间,对其境内的全部人口,按一定的标志进行逐户逐人的登记调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析、评

价和发表,一提供有关人口的社会、经济、自然特征的全部资料。【注】建国以来大型人口普查:1953—1964—1982—1990—2000—2010—

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5年一小查,10年一大查。

(3)抽样调查

2.人口社会构成P274

①人口的階級结构和金额曾结构

②人口的民族结构

③人口的宗教结构

④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结构

⑤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⑥人口的职业结构

⑦人口的失业结构和再就业结构

⑧人口的地区和城乡结构

⑨人口的军民结构

四.人口迁移的研究与应用P279

(一)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比较[简答或名词解释]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口出狱某些动机和目的,离开原来居住地,到另外一个距离较远的

地方较长时间地居住,迁移者的社会特征,如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等,都有较明显的改变。人口流动:指的是到一些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短期居住,社会特征一般没有改变。

(二)人口迁移的功能

人口迁移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是形成了今日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人口分布状况的基本力量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第一,人口迁移带动地区发展(东南沿海、美国西进运动)

第二,人口迁移影响劳动力的合理分布

第三,人口迁移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但也应当看到人口迁移也可能会导致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带来环境问题。(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压力)

(三)迁移者的网络理论P280笔记

研究发现,迁移者并非只是年轻人和高素质人口,而是与迁入地人口有某些联系的人,他们与迁入地已有移民的联系构成的网络成为一种社会资本,起着降低迁移成本、增加收益和减少风险的作用。

【注】①最有可能迁移的两大人群:高素质人群——雄厚资产资本、文化资本—迁移收入高

农民工——如南京建邺区的外来人口大部分来自安徽及

河南两地(网络理论)

②两大高峰——23岁左右——工作;退休人群

③波特斯等人在1973-1974年对822名墨西哥移民的调查发现:90%的移民在美国有亲

人或者有联系的雇主;70%的人曾作为非法移民,在美国社会建立起相关社会会

网络,并通过社会网络获得居住许可。

(四)当前造成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社会影响

当今社会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造成的,迁移人口大部分是为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其他财富。一般来讲,人口总是从落后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由内地流向沿海地区,由乡村流向城市,由山区流向平原地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最直接的影响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人口迁移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是否被接纳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冲突。有些迁移人口适应了新的环境,被同化了,有些则始终没有被同化,顽强地保持这自己原有的特征。移民造成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同时很可能给迁入地的社会治安带来麻烦。总之,人口迁移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带来影响。

【注】迁移是不断生成社会网络的过程,在迁移过程中,迁入地与迁出地之间的关系网络一旦形成,就会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迁移。

第五章社會分層研究及其應用

一.研究社会分层的理论P379

(一)研究社会分层的总体理论(与中距理论比较)

1.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角度研究社会分层的、马克斯认为阶级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等级,此种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生产关系而非主要是交换关系。因此马克思的阶级论被称为关系论。(马克思:人是社会会关系的总和)

2.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

韦伯提出了社会分层的三个尺度或三个标准

第一,阶级分层

第二,身份群体的分层

第三,权利分层

(社会资源:财富,声望,权利[即三个标准])

3.功能主义分层理论(论述题)

功能主义,作为一种保守的思想,它比较多地强调了社会分层的合理性。它认为,既然社会上的地位差别、收入差别、贫富差别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它作为社会的一个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发挥着某种功能,满足着社会的某种需要。

在社会所必须进行的全部活动中,有些活动是需要具备特殊的品质、才能或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去做。而另一些活动则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不需要经过较长期的训练与准备。因此,社会对于技术水平不同、能力不同、担负责任不同、付出劳动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报酬、地位就是合情合理的。这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利。它可以刺激人们积极向上的奋斗心。

(代表人物:涂尔干)

Ⅰ比较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与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

其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家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来划分阶级,这被认为是经济决定论的划分原则;而韦伯派则强调身份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文化决

定论的划分原则。

其二,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二韦伯主义这则采用多元划分标准:财富、声望和权力。

其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他们划分出来的阶级是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社会群体,有确定的阶级意识和阶级利益,并采取追求阶级利益的集体行动;而韦伯主义

者通常认为,学者所划分的阶级或阶层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统计上当的分类,

是学者研究社会问题而采用的一种分类工具(理想类型),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

在有统一的阶级意识并采取一致的阶级行动的社会实体。

Ⅱ综合论述研究社会分层理论三大流派

三大流派分别是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和功能主义分层理论。1、马克思主要是从阶级角度研究社会分层的,马克斯认为阶级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等级,此种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生产关系而非主要是交换关系,因此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被称为关系论,强调社会关系中的不平等;2、韦伯的多元分层理论,强调社会资源(财富、声望、权利)在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因此被称为分配论;3、功能主义理论,作为一种保守的思想,它比较多地强调了社会分层的合理性。他认为,既然社会上的地位差别、收入差别、贫富差别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它作为社会的的一个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发挥着某种功能,满足着社会

的某种需要。这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利。它可以刺激人们积极向上的奋斗心。

(二)研究社会分层的中距理论P382 (较前的笔记课本P7)

1.达兰多夫关于调节阶级冲突的理论

(达兰多夫从相反的角度,即从如何缓和与调节现代工业社会的阶级冲突角度研究的)他的基本判断是:被统治群体组织程度越高,就越可能与统治群体发生冲突。他认为影响组织程度的因素有:(1)组织领导干部的存在;(2)一致的意识形态;(3)群体觉醒的程度;(4)群体内的沟通;(5)群体成员的地理集中;(6)角色相似;(7)共同利益。

2.专家治国论(名词解释)

专家治国论亦称技术统治论,这是一种强调专业技术人员应在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以及主张应该由专家来担任最重要职位的理论。专家治国论原本仅是一种宏观的理论观点,圣西门等人就曾提出过此种主张。后来经由社会学家索尔斯坦.凡勃伦(Therstein Veblen)的发展才成为一种中距理论。

3.平等与效率的理论

从社会分层的角度看,合理分层差距的核心就是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美国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M.Okun)曾专门就这个问题作了研究。

二.研究社会分层的方法P385

(一)不平等指数的测量

所谓不平等指数是用最高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加上最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即用两者的百分比之和的办法来表示社会的不平等程度。不平等指数反映的是社会两极人口与中等收入人口的比率关系。两级大则显示社会贫富分化程度高,中间层大则显示社会分层化程度低。这个指标的优点是同时反映社会两极以及社会中间层的不平等程度之变化。

(二)五等分法

五等分法最早是由F.W.佩什(F.W Paish)提出来的。此方法是按照人均收入的高低将人口为五等分,测量各五分之一的人口层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三)基尼系数的方法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Gini)在洛伦茨曲线图的基础上建立的测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与测量不平等程度的其他方法相比,基尼系数能够较全面地、准确地反映出财产、收入等分配的差异程度,因而在社会分层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国际警戒线0.4)

(四)恩格尔系数(了解)

第六章城市社会学及其应用

一.城市社会学理论

1.为什么四位社会学大师没有开展城市社会学这个学科而由美国抢占先机

他们虽然意识到工业化所造成的社会变迁的重要性,但他们都不认为在工业资本主义背景下为了解释这种变迁单独建立一种社会理论是必须的,工业化造成的变迁不应该单独提出来,城市问题包括在整体社会宏观结构和变迁的背景下,所以把城市问题和现象放在宏观社会变迁背景下才能解释清楚。

2.为什么城市社会学在芝加哥产生

①帕克的个人背景(曾是名记,对社会问题敏锐;留学欧洲师从齐美尔,思想深刻)

②美国学者研究的实用主义传统

③芝加哥的城市背景(工业化发展迅速,人口急剧增长,城市问题涌现)

(一)从生态学角度对于城市的探索

1.帕克和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

⑴、帕克的主要理论观点:1、认为人类社会也与动物的生态有相识之处。在将生态原

则应用于人类社会时,帕克提出了两方面的要素:生物的和文化的要素。2、生物要素是社会的基础,生物要素包括作为人类生存基本条件方面,如水、土壤类型等。

在城市里,受到这些生物要素的力量驱使,人们为生存而竞争,适者生存之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群体居住于不同的城市区域。3、文化要素是建立在生物要素的基础上的。文化要素包括习俗、规范、法律、机制等。它是一种共识或集体意识的表达。

⑵、举例说明帕克的城市生态学:比如,作为一个体力工人的社区显示了一种社会关系。

在这个地区有体力工人能够承担得起的住房,并且能够付得起上班的车费。帕克将这些视为生物的要素。而一旦工人阶级的定居地形成,在该地区就会产生出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学校、教堂、社团组织等。帕克称之为文化的要素。

⑶、标志城市社会学正式诞生:1916年帕克发表了《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

行为研究的几点建议》一文,该文是体现他的城市生态思想的具体研究计划,也是

芝加哥学派成立的宣言书。

⑷、帕克所引领的城市社会学,作为当时的一门新学科,其研究的基础是:

①城市化包含了文明进化的基本过程与问题

②城市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它的转换先于社会变迁

③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实验室,它提供了研究人性与制度的最佳题材

④急剧的城市社会变迁,形成了城市的社会问题

城市生活使各种人类个性与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并将其放大,而这些个性和特征

在小型社区环境中原是模糊的和潜藏的。总之,城市把人性中过度的善与恶都展

现出来。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适合把城市当做一个社会实验室或诊疗室,

从而对人类特征和社会过程可以翔实的加以研究。——引自帕克1916年《城市:

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建议》

⑸、在帕克的理论中,点出了一种引起生物层面上的“竞争”的珍贵资源——城市社

会学中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围绕着这种资源所发展的竞争和适应过程,构成了人类

在城市内的动态关系。

⑹、帕克所开创的城市生态学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涌现出一些新的

城市生态学研究者,主要分为两派:一派强调文化的要素,称作“社会文化生态学”。

另一派称作“新传统生态学”,更强调生态方面。

2.社会文化生态学派

社会文化生态派强调文化、价值观在解释城市社会群体、社会机制时的重要性。

W.法尔瑞在1947年发表了《波士顿市中心的土地使用》,运用文化理论分析土地

使用的模式。法尔瑞认为,传统的生态论者过于重视非人格的生态力量,而轻视了

人类活动的感情、情绪、象征符号等因素。社会学派认为,只有发现了价值观对于

生态的核心作用,才能理解城市中群体、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例子:波士顿公

墓、Beacan Hill)

3.新传统生态学派

1950年A.H.霍利出版了《人类生态》一书,重新阐述了传统芝加哥学派的立场,故称“新传统生态学派”。传统芝加哥学派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帕克阐述的生物、文化两重要素的观点。霍利承认有些力量和过程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但是他不同意帕克所说的文化现象在人类生态领域之外。霍利认为,人类的社会组织、技术、文化,只不过是自然界中发现的适应机制的一种形式。

(二)关于城市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理论流派P406

这一理论流派强调城市的文化形式,它的基本理论视角是比较农村的生活方式和正在产生的城市的生活方式。比较突出的代表如齐美尔和沃斯等探讨城市中出现的特殊文化和生活方式。

1.齐美尔和史宾格勒的城市文化理论

Ⅰ.齐美尔的城市文化理论

⑴、在早期经典社会理论家著作中,真正对美国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具有直接而深刻

研究者,当推齐美尔为第一人。

著名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的城市理论,主要是来自他在1902-1903年的演讲,题

目是《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⑵、齐美尔城市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齐美尔用“货币经济”这一概念,揭示了都市生活方式,都市理性的精髓。

②生活在人口高密度的城市,个体不断地受到物质和社会刺激的冲击,该刺激是如此

之强大,城市中的个体根本无法作出反应。因此,城市居民必须有一些“屏护设施”,

使他们能够对于主要的刺激作出合适的反应。一个主要的措施就是“货币经济”。

③齐美尔指出大都市始终是货币经济的根源地,货币在城市生活中所以如此重要,其

中一个原因就是发达的社会分工需要与普遍的交换媒介,而货币正好发挥了这种交

换功能,但也因为货币具有这种交换价值的社会共性。因此,他也把所有人格和品

质化约成一个简单问题“这值多少钱?”

Ⅱ.史宾格勒的城市理论(美)

史宾格勒的城市理论,主要来自于1922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一书,史宾格勒指出,在历史上的所有文明中,城市均处于核心的位置,城市是文明的发动机。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有城市产生的,世界时就是人类的都市史,国家、政府、政治和宗教等等,无一不是从人类生存的此一基本形式—城市—中发展起来并附加其上的。史宾格勒认为,文化有诞生、成熟和消亡的命运,城市文明的发展也将循着这条路线循环往复。

2.沃思关于城市生活方式与城市特性的观点P407

(1)虽然沃斯是帕克的学生,但是,他的思想受到齐美尔那篇《大都会与精神生活》论文的很大影响。沃斯在1938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特性》可视为城市理论中文化派的开端。齐美尔有关“货币经济”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的讨论,是沃斯所提出的“城市特性”的理论基础。

(2)、沃斯分析了城市的生态和人口结构,注重于城市居住的心理和行为的结果,认为由此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沃斯称之为“城市特性”。沃斯认为城市的三个最主要特征是:第一,规模大、人口多;第二,密度高;第三,人口的异质性强。

▲城市的三个特征所带来的后果:

①人口规模大带来的后果:1、城市的复杂性,削弱了传统的亲属、邻里和家族的联

系,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维持社会秩序的技术——正式的社会控制。沃斯认为,

法律、法庭、警察部门、职业行为准则、官僚系统、大众传媒和现代公司,都是

“城市特性”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它们具有重要功能:规定并澄清角色,简单个

体关系和经济关系、组织安排城市复杂的系统。2、人口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社

会人与人的互动关系趋于表面化、肤浅化和非人格化,人与人之间缺乏深度的认

识——“熟人多,朋友少”,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与其说是彼此信任的关系,不如

说是基于功利主义的考虑。

②高密度带来的后果:1、“厌倦态度”的产生,依靠视觉提示、依靠标明身份的视觉

符号来指导行动。2、普遍的竞争与剥削意识的产生,焦虑水平的加剧。3、施加秩

序的正式技术控制开始加强。

③异质性强带来的后果:1、大量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增强,社会流动性频繁,社会

分层体系更为复杂。2、群体身份多变。3、城市的人格状态是易变的、独立的和分

化的,人际接触只基于特定关系,缺乏持久性。

(三).城市政治经济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P411

1.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城市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

卡斯特尔的新城市社会学观点,最早是在他的《城市问题》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要掌握现代社会的城市问题,必须结合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脉络。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特点,在于突出了城市结构的重要性,重新将城市问题连接到社会结构的运作之下。

卡斯特尔指出,城市是当今资本主义制度中主要矛盾的表现场所。矛盾之一: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之间的矛盾,重要成本之一—劳动力的再生产。矛盾之二:城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政府财政危机之间的矛盾,矛盾导致城市社会运动的出现。▲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特点:突出了城市结构的重要性,重新将城市问题连接到社会结构的运作之下

2.哈维(David Harvey)(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

哈维将马克思主义带入城市地理学,他关心的是城市空间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哈维的分析以资本的累积作为起点。由于有累积过剩的问题,部分资本家便脱离工业生产,转移投资房地产业,但资本累积过剩的问题同样会出现于房地产业,结果是新的城市问题(空置楼宇)陆续出现。

(四)城市空间结构理论P415

1.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名词解释)

伯吉斯首先开创了城市扩展模式的理论。他以美国芝加哥城市为例,提出了同心圆理论。他认为,异质的群体在城市资源竞争中形成了五个同心圆区域的布局。

第一个区域是同心圆的中心地带,是中心商业区(CBD)或市中心。

第二个区域是过渡区,是从商业区向居住区的过渡。

第三个区域是工人居住的区域。

第四个区域是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居住区域。

第五个区域是通勤区(往返地带)。

2.霍伊特的扇形理论

3.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型

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417

(一)城市化的主要测量指标

1.城市人口比例

⒉.城乡人口比例

⒊.城市化速度

本年城市人口比例(百分比)减去上一年的城市人口比例(百分比),正值为上

升,负值为下降。它实际上是城市与农村之间比例的变化,在这里暂时将城乡人

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忽视掉了。

⒋.城市人口年增长率

⒌.城市人口密度

⒍.城市功能指标

⒎.测量城市化与相关指标的关系

⒏.过度城市化

过度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中的一种失衡状态,指人口过多的集中在某一个城市及

其市郊。人口过多是指超过了城市经济、服务和资源所能够支撑的人口。

造成人口过多的原因是过多的人口迁入和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过度城市化的后果:①城市化过程中的贫困化

②严重的失业问题

③城市的首位度奇高

④严重的社会问题

⑤城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已达极限

⑥拉美特殊的“逆城市化”—低收入阶层被城市社会边缘化。

▲拉美过度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与可借鉴之处

⒈城市化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在城市尚不能提供足够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大量的农业人口就被过早地挤出农业和农村而盲目的涌入大城市,导致城市人口爆炸,粮食供应不足,城市贫困加剧,国内购买力难以提升。事实证明,在农业相对停滞的基础上加速进行的拉美国家城市化不仅使农村发展中日益贫困,而且也导致了城市的贫困和危机,使城市化走入歧途。

⒉必要遏制低效益的传统第三产业的过度膨胀

拉美传统的第三产业过度膨胀,导致人口在城市的畸形聚集。拉美的第三产业部是在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壮大的,而是脱离了工业基础的过度膨胀。尽管拉美第三产业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但是没有工业现代化做后盾的第三产业只能暂时缓解就业压力,不能解决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

⒊必須要避免以大城市急剧扩张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

拉美城市化道路始终是以大城市急剧扩张为中心的。过度集聚化的城市发展,使得人口、投资向大城市集聚,为了应对大城市人口无节制的增长,政府只能加大对城市投资,于是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又引发新一轮的人口迁移。这种恶性循环是加剧拉美过度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在北京周边存在着大面积的贫困带,京津周围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吸附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人口资源不断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相对迟缓,进一步拉大了区域差距。

⒋及时合理的引导和调控人口流动是政府的职责

政府管理缺位及政策导向失误,是拉美城市化失控的重要原因。首先,拉美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政府的态度先是放任自流,后来是束手无策,未能及时合理地遏制和引导国内移民潮。

(二).城市移民和城市流动人口的研究方法

1、推拉模式

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D.J巴格内,该理论见于他的《人口学原理》一书。巴格内认为,人口迁移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这样流入地的那些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的发生就是因为流出地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两种强力造成的

▲唐纳德.J.博格对推拉模式作了开创性分析,较为完全而又简明地概括了推力、拉力的因素。其中拉力因素包括资源的减少、劳动方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政治宗教种族的抑制,社區遭到入侵,各种灾害的发生,很少的个人发展机会,精神失常犯罪等12种。

拉力因素包括新资源的开发,更好的工作机会,流动产业的扩展,获取特殊的教育和培训,更适合的政治宗教种族环境等6种。

▲推拉模式的內涵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存在两种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的力量。两种力量共同或单方面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

▲解释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论述题)

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对流动人口研究渐渐进入高潮,不少专家从城市地理、

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了流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动因。一些学者认为城市收入高和农村失业率高分别形成同方向的拉力和推力促使农民进城。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农村由于实行以均分土地为特点的联产承包制,农村推力较小,中国的人口迁移模式是拉力占主导地位的模式。长期以来的城乡之间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上的巨大差额是我国城市涌入大量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

②推力因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上乡镇

企业对这些劳动力吸收的有限性和农业部门的成本—效益因素,自然形成

了自上而下的推力。

③拉力因素:城市中的一系列迁移政策放宽,社会经济发展早就了许多就业机会产生生

了劳动力的需求等,形成了一股自上而下的拉力。

④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严重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是有增无减,据统计,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达1.6~2亿人。这些剩余劳动力积累在农村,并不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对他们有特殊的吸纳力,而是各种措施抑制了他们的流动和进程的强烈愿望。

⑤社会主义必然产生资金、技术、劳动力的自由移动,今天的流动人口在某种程度上说

是重要资产流动的先行者,从长远的发展战略看,它将长期存在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越早合理地接受他们,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就越有利。

第七章现代化理论及其应用

一.关于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

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在那时候,社会现代化的先行国家(绝大多数是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经典社会现代化,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经典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集合,根据这种理论,经典社会现代化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深刻变化。

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诞生的标志(三本专著)

1.帕森斯Parsons 《社会系统》1951

2.Lerner《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1958

3.Levy 《现代化与社会结构》1966

▲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区别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现代性则是在现代化过程中积淀在各个领域的一种状态。

社会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发展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主义、新现代化等

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更多是从国际关系角度谈现代化,后现代主义更多的是对现代性的批判,新现代化更多的是对现代化理论的改良

经典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内容

经典社会现代化的结果是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工业化社会。

(萨顿[美]比较了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典型特征,成熟的工业社会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二.现代化的含义P444

1、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

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2、社会现代化的先行国家,绝大多数是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社会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文明时期。西方社会思想史分为四个阶段:古代及中古社会思想(公元前5C---公元15C)、近代社会哲学(16—18C)、古典社会学(19C—20C初)和当代社会学(20C以来)。很显然,西方社会思想与社会现代化是紧密相关的。

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是一个动态概念,既包括一些西方国家如葡萄牙、希腊等,也包括其他地区的国家,如一些东方文明国家,阿拉伯国家、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等,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社会变迁收到三种社会思想的影响

首先社会现代化后进国家受到本国传统农业社会思想的影响。其次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受到社会现代化先行国家的社会思想的影响。第三,社会现代化的后进国家受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影响。

3、经典社会现代化的结果是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成为工业社会。

各领域现代化的特点: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层化(官僚化)

经济现代化: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

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福利化、流动化、信息传播

个人现代化: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

文化现代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经济主义、普及初等教育△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及其历史条件

三.现代化具有不同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简答题)P446

第一,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现代化的起点和动因不同,现代化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实现以及什么时候实现社会现代化,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各种因素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的演化。“早发内源型”和“晚发外生型”构成了分析不同现代化模式的基本范式之一。

第二,不同国家启动现代化过程的外部环境不同。在现代化模式的研究中,不同国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于现代化模式的影响很重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些率先成功进入现代化过程的国家,随着殖民主义的发展,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奠定了一个以它们为核心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而它们在这个体系中占据了核心位置。

四.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现代化过程可发现,现代化过程具有如下特点P451-452

第一,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经济持续增长。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工业化为主的大规模社会化生产方式导致整个社会经济迅速的不断增长,经济不发达和落后的状况不断

消失。

第二,现代经济增长结构的改变。一方面,成功的工业化过程和现代经济增长,同时也保持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现

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或服务

业、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三,现代化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也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五.迟发展效应P458

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他们的现代化起步大打完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他们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应”。

对中国社会来说,迟发展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

1、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2、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

3、政府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六.全球化P454

1.阿尔布劳的观点,全球化是指所有那些有关世界上的人们被结合到一个单一的世界社会即全球社会中的进程。由于这些进程是多元的,因此,也应当从多元的角度来构想全球化。于是,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不同的学科往往从各自的角度对全球化进行概括。

2.不同学科对全球化的理解:

①在经济学中,全球化指经济的国际化和资本主义市场关系的全球性传播。全球经

济是由全球化的生产和全球性的金融而产生的一种体系。

②在国际关系领域,对全球化的关注集中在不断增强的国家间关系的密度和全球政

治的发展。

③在文化研究中,对全球化的研究侧重于全球性的信息传播和世界范围的文化标准

化,诸如麦当劳化、可口可乐的殖民化以及关注于后殖民化的研究。

④在历史学领域中,侧重点在于对全球历史的概括和研究。

⑤在社会学界,对全球化的关注点则在不断增强的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和

一个世界社会或全球社会的出现。

总之,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历史进程,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其本身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技术力量共同作用的独特结果。

3.全球化与现代化的不同在于:第一,参与的主体不同,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缘,民

族国家只是其中之一。

第二,培养的意识不同,现代化培养的是民族国家公

民意识,全球化塑造的是世界公民意识。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性别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九章性别社会学理论 2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思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得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直接来自于女性主义理论。其中,对性别社会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早期理论的表现形式。它的思想文化背景是资产阶级启蒙

运动,其政治社会背景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人权宣言》。代表人物有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和米尔等人。 (2)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性问题。诉诸于人的本质和理性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首要理论依据。尽管男女有先天的生理差异,但其社会差异绝大多数是由社会化过程造成的,而不是先天生物性差异的结果。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的规范和法律,它们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人生来平等,男女皆有一样的理性与能力,其地位权利均应平等,应该给予妇女全部的人权。 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她的代表作《为妇女权利辩护》一书中指出,女性在理性和智力上并非低于男性,而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平等造成的。 米尔,在他的著作《对女性的征服》中也写到,女性的屈从地位是人类历史的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的结果,而不是一种自然的秩序,而是社会长期的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是压抑一方,激励另二方的结果。 ②主张纠正女性受教育的法律和制度的不公平,以法律为武器争取女性权利和男女平等。基于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提出的修改法律的要求。 首先,主张废除性别歧视的法律;其次,主张中性法律,要求在法律的制定上不分性别,对男女同样适用,不能因为性别而给予区别对待;再次,主张制定反歧视法律,用法律的力量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还有,她们主张用法律加速性别平等的实现。 2.激进的女性主义 (1)激进的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激进的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理论流派中发端较早的一种思想,但到20世纪60年代,它才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自我认定的理论。它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关于女性的理论,是由女性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一、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 (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征 ①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因社会和自然原因造成生活来源中断、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活动和制度。 ②社会保障的基本意涵是: a.社会保障是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体的福利援助; b.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 c.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③社会保障的特征: a.针对基本民生; b.由政府组织实施; c.福利性; d.社会性; e.政治性。 (2)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三部分组成。 ①社会救助 a.社会救助是当因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某些人的基本生活遇到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时,由政府和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予以援助,向他们提供现金或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 b.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基本生活受到威胁的特别困难的群体。社会救助是对其基本(或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是政府对人们生存权的保障。 c.社会保障首先是从社会救助领域开始的,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②社会保险 a.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针对其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方面的风险,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聚集一定的经济资源,并运用社会互助机制去应对风险,进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b.社会保险的特点:预防性;强制性;社会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 ③社会福利服务 a.社会福利服务是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向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 b.社会福利服务对象属于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和脆弱群体。 c.这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服务保障。 (3)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既互相交叉,又有不同的两个概念和范畴。 ①联系:社会福利可以看作是社会保障的发展。 ②区别:a.社会保障一般指的是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体实施的社会援助,它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是有限的。社会福利是由国家立法对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生活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制度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b.狭义的社会福利是针对少数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或保障。广义的社会福利指针对所有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5-30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社会信任理论 25.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信任研究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家对信任的研究 (1)多伊奇 多伊奇(Deutsch)是研究信任问题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多伊奇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信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人际信任被看作是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多伊奇有关囚徒困境中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信任研究的先河。 多伊奇将信任理解为对情景刺激的反应,而情景刺激决定了个体心理与行为。他又将信任理解为一种心理预期或期望,一种非理性的风险行为,这一思想影响了以后学者对于信任的界定。在多伊奇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将信任界定为一种心理期望或期待。 (2)罗特尔与赖兹曼 罗特尔(Rotter)与赖兹曼(Wrightsman)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罗特尔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赖兹曼认为,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良及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信任是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信任。罗特尔与赖兹曼对于信任的看法不像多伊奇那样,认为信任是外在情景刺激的结果,而是内

在的个人经历、个人对人性的看法等使他(她)形成了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性期望。信任只是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3)萨贝尔 萨贝尔(Sabel)对于信任的研究较早地涉及社会信任。在他看来,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双方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萨贝尔对于信任的这一界定,说明他将信任理解为基于人际交往双方共有的信心或认识(如共有的概念、观念,道德或法律共识),并且这种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萨贝尔所理解的信任就是一种相互信任。 (4)莱维斯和维格尔特 莱维斯(Lewis)和维格尔特(Weigert)等人对于人际信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它基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他们依据人际信任的基础是理性还是情感,将人际信任分为认知性的人际信任与情感性的人际信任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后者是基于与他人的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人际信任。 2.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 社会学对于信任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纯粹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范畴,开始把信任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与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规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把信任本身看做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家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意义上的信任理解为“社会信任”。 (1)卢曼 卢曼以新功能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信任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的个体信任或“私人信任”,而是宏观层面的“系统信任”。卢曼把行为者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实证方法:科学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能接受;实证:现实而非幻想;有用而非无用;可靠而非可疑;确切而非含糊;肯定而非否定;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研究宇宙现象可分为研究无机物的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与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理科学一起组成了实证科学体系;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 对于越复杂的现象就需要越高级的方法,社会学采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 2、社会学产生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3、马克思与社会学 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主张用经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其阶级理论、冲突理论、异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形成 (1)孔德:提出社会学名词,提出了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增长、分化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考察 (3)迪尔凯姆:研究社会事实,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用统计方法实证研究自杀现象,主张用社会事实说明社会问题 (4)韦伯: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方法论上提出“理性类型”和“价值中立”主张;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分类、科层制度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 2、美国社会学发展 实用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帕森斯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和交换理论;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埃米尔·涂尔千)【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 第三章埃米尔·涂尔千 埃米尔·涂尔干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涂尔干的生平与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理论的社会背景 和理解其他思想家一样,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所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以涂尔干自己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和材料来讲,这些危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当中最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2.涂尔干解决社会危机的的观点

在如何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这个问题上,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人,涂尔干的观点总体上说属于孔德那一路。 (1)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理论家,也是将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 (3)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当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作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并且,可以说,涂尔干比孔德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4)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主要是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既反对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改变财产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现存各种社会危机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反对主张放任自流的各种自由主义学说,而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6)涂尔干与孔德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叙述中将会随时指出。以下我们就以涂尔干几本最主要的著作为线索,围绕着“现代性的危机与处方”这个主题,来梳理一下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涂尔干的理论关怀在他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法律社会学课程笔记(上)

苏力老师《法律社会学》课程笔记(上) 评 朱苏力 【关键词】 【点击次数】6166 【阅读次数】6166转贴一位同学苏力老师《法律社会学》本学期课程的笔记 说明: 这次把苏力法律社会学的笔记贴到雅典学院,实在有些不安。本人能力有限,理解可能会有偏差,所以各位在某些词句上千万不要太过认真,因为这已不是苏力原来意义上的讲义了。当然,大家可以对我的理解进行批评。另外一点是,笔记的公布是我自己的行为,苏力老师并不知晓,所以,在这里希望苏力老师见凉。 法律社会学 第一讲总论 一、 法律规则无疑具有重要性,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也对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罗斯福新政、里根改革等。 但是,相关的一点是,法律的重要性能到什么样的程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法律变革并不是很成功甚至很不成功。有时候相似的法律变革却引起了不同的结果。(如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对比。)这种现象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以及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时期中。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因为法律本身制定的好坏的问题吗?显然很难这样回答。 法律决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法律社会学正是要研究社会的基本条件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这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法律,是法律社会学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欧洲法律社会学的主要内容。比如,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其法律制度必然不可能是相同的。为什么农村不容易搞法治?也许有一个社会生活环境的问题。我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法律制度是配合陌生人社会即现代商业社会设计的。

另外,法律社会学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把法律的实施看作是社会博弈。一项法律制定出来后,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社会博弈,不可能要求人们完全的毫无反应的依法律而为。(“法律必须被信仰”,这句话所描述的状态永远不可能完全达到。)每个人对法律都会有所反应。 法律社会学是对法律形式主义的纠正。法律形式主义虽然作了奠基,但是它不能解决大量的社会问题。如最高院关于“奸淫幼女”罪的司法解释,如果单从刑法理论的角度考虑的话,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放到社会中去,问题就出现了。比如,有可能触犯这一条罪的人可能是哪些人呢?律师、法官和检察官的回旋余地大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举证责任会有什么变化由此检查机关的资源配置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见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 法律社会学当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法律社会学可以看到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乃至微观上的个人的行动对法律的影响。 很多问题都可以纳入法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如女权主义、同性恋问题,以及在国际交往中出现的不同社会的不同做法如对待安乐死的态度问题,西方由于基督教的传统和某些技术问题而对安乐死相当慎重。(再如人工流产问题,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的问题,等等。)我们仅仅通过概念法学的角度都很难理解这些问题。只有把部门法的边界打破,把学科的边界打破,问题才能达到很好的认识和解决。 正因为以上的原因,关于法律社会学,本课程旨在介绍一种思路、方法性的东西。而不是过多的实质性内容。 二、 法律社会学既是一门新的学科,又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萌芽在最古老的思想家的思想中就存在。早期的思想家都是杂家,他们的思考不是按照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的边界来进行的,而是依靠他们的直觉和?如柏拉图是从社会正义的角度考虑法治的问题的,强调哲学王的统治,但他后来又发现这种哲学王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于是又提出法律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考虑也是关注了与政体相关的国家疆土问题以及中产阶级问题等。孔子曰:德在刑先。奥古斯丁、阿奎那讲自然法。再到霍布斯和洛克,他们虽然是谈法律,但其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第九章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1)社会制度的含义 ①社会制度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包含的意义有:社会制度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产物;社会制度实际上是稳定的规范体系,而不是随时变化的个别规则,它的作用是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②社会制度的层次 a.宏观的即社会经济形态层次,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条件下实行的根本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b.中观的即社会生活领域层次,是在人类的某一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制度。 c.微观的即具体的社会活动层次,是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的规定。 ③层次间的联系:较高层次的社会制度是由较低层次的社会制度构成并表现出来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高层次的社会制度还原为具体的规定。 (2)社会制度的起源 ①自然起源论。自然起源论认为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或被重复使用的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它并非由人们先设计出来再去实践,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选择、积累的结果。自然起源论强调参与活动的行动者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共同的作用,人类学对制度起源的考察主要持这种观点。

②人为设计论。人为设计论认为社会制度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共同活动、实现目标而有意设计出来的。这种观点所使用的概念是制度安排,带有明显的经济学色彩。 2.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社会制度作为系统化的行为规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或者说,制度是人们有秩序地共同生活的基础。 (2)特殊性。社会制度的特殊性是指它的多样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内容,即使在同一生活领域不同背景下的人们也可能会形成不同的制度。 (3)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规范体系,会在相应的生活领域较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就是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还来自于规范的体系化。规范的体系化是指相关规范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发挥作用。 3.社会制度的类型 (1)本原的社会制度与派生的社会制度 ①本原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制度中,那些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作用的制度可以称为本原的社会制度。 a.本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较早出现,使人类生活成为社会生活。 第二,在人类的共同生活中发挥着基本作用,发生于人类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可能会衍生出新的社会制度。 b.本原的社会制度的两个基本制度是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经济制度和家庭制度在人类社会的存续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基本的、重要的和持久的: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 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 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 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 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社会群体的分类★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考研侯钧生考研讲义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考研侯钧生考研讲义笔记绪论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西方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思想动力(见表0-1)★★ 表0-1 西方社会思想背景

考点二: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思想传统(见表0-2)★★★ 表0-2 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 考点三: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整合趋势★★ 1微观—宏观的整合 (1)早在古典社会学理论家那里,微观—宏观的关系问题就开始得到重视。

(2)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库利和米德为代表的早期芝加哥学派注重微观层次的个人及个人之间的互动。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帕森斯发展出了他的结构功能主义,从宏观层次上对社会结构或系统进行阐述。 (3)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开始关注美国社会学理论的这种微观与宏观的分裂。 (4)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瑞泽尔就开始寻求一种整合的社会学范式。这一范式旨在从主观形式和客观形式中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相整合。2能动—结构的整合 (1)英国的吉登斯提出的结构化理论,将能动性和结构看成“二元性”,强调二者相互关联不能彼此分开。 (2)阿切尔则拒绝吉登斯的二元性主张,认为能动性和结构能够而且应该是分开的,为了区分这二者,我们要有能力去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3)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他的理论中以惯习和场域的关系来讨论能动和结构的主题。惯习是一种内化的精神结构或认知结构。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能动者。 (4)德国理论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则是在“生活世界殖民化”的题目下讨论能动和结构这一主题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人们互动与交往的微观世界,系统植根于这一世界、来源于这一世界,但是系统最终却发展出自己的结构特征。 3理论的综合 (1)理论综合所涉及的是将两种或更多的不同理论进行综合,努力是普遍性的。(2)这种综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为不同理论流派相互承认和吸取吸收对方的理论观点,而不是力图发展出大而全的社会学理论。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章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厂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V f ■I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I精神文化4规范文化 L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 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 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教化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厂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 Y 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广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Y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一角色认同一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社会群体的分类★ I 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四个)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四个)与维持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广社会分工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转移 衰落的表现斗初级群体内部成员关系松懈

西方社会学理论-侯-笔记

西方社会学理论导言 一、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目的 通过学习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在自觉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二、社会学发展史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诞生和形成时期,主要特征是: 1.社会学发展的重心在西欧,但20世纪初已经开始转向美国:孔德(Comte,法国人);斯宾塞(Spencer,英国人);滕尼斯(Tonneis,德国人);涂尔干(Durkheim,法国人);韦伯(Webber,德国人);马克思(Marx,德国人)、帕累托(Pareto,意大利人);齐美尔(Simmel,德国人);曼海姆(Mannheim,匈牙利人)。社会学发展重心由西欧转向美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凡勃伦(Veblen),库利(Cooley),帕克(Park),米德(Mead),托马斯(Thomas). 2.使社会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尤其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确立了独特的学科地位,主要表现为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也有两种意见。一种以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向为标志,比如Garner就认为社会学起源于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的《君主论》(the Prince),until the renaissance, most books upheld general notions of normative behavior, were non-empirical, and did not observe,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actual human behavior. Machiavelli included into his book all the violent, fierce, savage, coercive, and even compassionate acts that the ruler implement in order to stay in power. The prince is based on reality-the observations of real people, not just moral ideals. 另外一种意见便是以“社会学”一词的提出为标志,那就是法国社会学家August Comte1838年,在他出版的阐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虽然我们本课程的讲解从孔德开始,但是要是想理解社会学思想家的思想源流,还是要追溯得更久远一些。 3.此一时期的社会学思想形成了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论题,对以后的社会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这是社会学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征有: 1.社会学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了美国。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是human behavior is shaped by society and social environment;那么人的思想也是植根于社会条件中的。 2.围绕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展开,首先是帕森斯综合西欧的古典社会学理论,适应当时美国社会的需要建立了宏大的结构功能主义体系,形成了“一统天下”的局面,其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批判,形成了社会学理论在美国的“群雄并起”的局面,因此很多学者就把这一时期称为“帕森斯”和“反帕森斯”阶段。 3.在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各个理论家从不同的理论立场出发,发展完备了各个理论传统,形成了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等几大理论体系。我们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和上一部分的讲法有些区别,这一部分主要是按照不同的理论体系进行讲解。 (三)当代社会学理论(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指80年代以来各个理论家对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修正、综合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有: 1.社会学理论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仅过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世界各国慢慢地纳入了统一的世界体系,各个国家也接受了西方的各种社会学说,他们都遵循社会学传统开始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学研究。所不同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对理论的继承、批判和发展基础上;而不发达国家更多地立足于本国实际,进行了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实践,

03社会学教程(三)笔记 (1)

第七章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 第一节社会分化与阶级 一、社会分化 1、社会分化的概念 异质性;同质性;分化 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 社会单位 社会分化特征:功能专门化;地位多样化 2、社会分化的类型 (1)水品分化和垂直分化 前者并非不平等,只是职能差别;后者社会不平等,蕴含张力 (2)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和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前者包括性别和年龄分化;后者往往包括民族和职业等 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及划分标准 阶级:这样一些集团,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划分阶级标准:对生产资料占有多少、在社会劳动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占有劳动所生产的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第一条是根本 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历史现象、生产力、剩余产品、剥削、私有制; 共同行动:阶级意识、组织化程度 阶级和阶层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阶级消亡 三、当代社会的阶级划分 1、新中间阶级 管理阶层 2、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赖特:生产资料占有、组织资产、资格认定技能 赋予阶级以新的含义 韦伯:社会阶级与社会阶层没有明确区分 四、等级、身份和种姓 1、等级制度 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

2、身份制度 身份两种含义;身份制:社会声望评价 3、种姓制度 先赋性、无流动;族内婚;印度四类身份、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第二节社会分层 一、社会阶层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阶层含义 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马克思的阶级VS韦伯的阶层 2、多元特征 分析视角多元化;任何社会特征几乎都可以作为分析视角 3、研究的意义 阶级分析的深化;阶级分析的必要补充;认识非阶级社会社会结构的基本视角 二、社会分层的理论与标准 1、社会分层的理论 (1)韦伯社会分层理论 社会分层含义 韦伯三重标准:财富、权力、声望 身份群体 三位一体、相互联系和转化、相互独立、重要性不同 (2)其他分层理论 索罗金多元分层论;伦斯基分层理论 2、社会分层的方法与标准 (1)社会分层的方法 客观法、主观法、声望法 (2)社会分层的综合指标 赖特三要素;社会经济地位(收入、教育、职业综合) (3)职业分层 较高技术水平、教育水平、权力地位的职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3、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 资源集中或多元化 三、社会分层的功能 1、功能论 帕森斯、戴维斯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三版) 章节题库(社会变迁)【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变迁 答:社会变迁的含义包括四点内容:(1)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变化。(2)社会变迁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3)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社会学要研究中层理论的建议。中层理论是指介于日常研究中低层次的而又必须的操作假设与无所不包的系统化的统一理论之间的那类理论。(4)在中观层次上,社会变迁常常被视为社会结构的变迁。 2.社会进化 答:社会进化是社会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形式,这种变迁一般表现为某一社会对于外部环境压力、内部不协调所做的有序的调整,这种调整没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3.社会进步与倒退 答:那些有利于促进人类的福利、平等和发展的变迁被称为社会进步;阻碍甚至与此相反的变迁被认为是倒退。 4.“经济周期”论 答:熊彼特把经济周期分为三种:短周期40个月,中周期9—10年,长周期50—60年。每一个周期内部都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整个经济过程就是这四个阶

段循环往复的过程,长周期中包含有中周期,中周期中包含着短周期,因此,整个经济过程又是由这三种周期复合而成的。伴随着这一经济周期各阶段的是创新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 5.奥格本的“文化堕距”论 答:认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一般地,物质文化首先变化,之后非物质文化会发生适应性变化,但后者的变化有所延迟,即二者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差距的。当适应性文化变得与物质文化相适应之后,物质文化还会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又一次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情况。人类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发展的。 6.社会均衡论 答: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功能系统,它是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各部分(子系统)结合而成的,这些子系统是适应子系统(A)、目标达到子系统(G)、整合子系统(I)和维持模式子系统(L)。各个子系统之间既互相分工、又互相依存,共同实现着社会系统的目标。这样,社会系统是协调的、稳定的和平衡的。 7.社会规划 答:社会规划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指导社会变化的过程,是人们在对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运用人类掌握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实现人们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总过程。 8.社会指标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笔记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乔纳森.特纳 第1章社会学理论 科学理论的本质 科学理论发端于这样一个假设:自然界,包括人类活动创造出来的社会世界,具有某些基本的属性和过程,并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环境下事件的消长。 科学理论的特征:①科学理论总是力求超越具体事件和时间的局限,理论是一般的,基本的、永恒的、普遍的。②表述比日常用语更规范;③可以根据具体情形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建议。 科学理论和其他知识之间的差异: 孔德提出了知识发展的“三阶段法则”。在早期阶段,解释事物的依照是宗教信仰或某种神圣和坦白然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形而上学阶段,逻辑、数学和其他形式的理性体系主导了对事件的解释。进—步的发展是,从形而上学的形式理性中产生了“实证主义”或者说科学,在这一阶段中,只有在事实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产生规范的陈述。

第一编 第2章浮现的传统:功能主义理论的兴起 有机体类比 孔德终身致力于社会学地位的合法化。社会学的合法化来自于他对生物科学的借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第一种,也是直至20世纪70年代最最重要的理论方向。 孔德认为社会学和生物学的亲和力在于这两门学科都关注有机体。他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 斯宾塞的分析功能主义 斯宾塞通过系统地比较社会和有机体,发展了有机体的类比: 1.随着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社会)的增长,它们的结构也就增长,也就是说,它们的结构会愈加复杂且分化。 生物有机体和社会的不同之处: 斯宾塞发展了后来称之为必要条件功能主义的思想。也就是为了使自己适应环境,有机体和超有机体必须具备某些必要条件。 1.有一些结构功能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或前提条件:①获取资源和传输资源; ②生产有用的东西;③通过权力和符号管理来整合内部活动;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控制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与功能 1.社会控制的含义 (1)社会控制概念的来源 ①从对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整治上着眼: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提出来。1901年他出版了《社会控制》,阐述有关社会控制的问题。 ②从社会系统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社会控制是与将自然科学的成果运用于社会管理的设想相联系的。法国物理学家安培于1834年研究科学分类时,将管理国家的科学称为控制论,并把它列入政治科学类。 (2)社会控制的含义 ①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社会控制是建立在既定的社会规范之上的,并主要表现为外在力量的施加,但它并不排除个人内在约束力的发挥。 ②对象:社会中违反既定社会规则的行为,特别是对社会秩序有明显危害的犯罪行为。 ③社会控制的观点是与社会有机论、功能主义的社会观相联系的。 2.社会控制的类型 (1)统治与制约 ①统治 a.统治是建立在外在的强制力量基础上的控制方式,当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运用强制性的手段迫使他人去遵守既定规范时就表现为统治。

b.在阶级社会中,统治是以普遍的政治压迫为基础的,这种统治常常具有不可协调性。 c.在对现代社会的政治社会学研究中,社会学家认为任何权力的强制性的施加都属于统治行为,这样,统治这种社会控制方式就是普遍的。 ②制约 a.制约又称社会制约,它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由于人们认同某种规范而产生的、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控制方式。 b.制约虽然也是一种外在压力,但不是靠强力推行;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而不是单向的管束或制裁。 (2)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 ①正式控制 a.正式控制又称形式化的社会控制,它是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b.正式控制主要是用法律、条例、规章等来约束社会成员和组织成员; c.在现代社会中,正式控制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控制方式较多带有正规化、普遍化的特征。 ②非正式控制 a.非正式控制是指使用不特别成型的规范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 b.社会舆论是非正式控制的手段; c.非正式控制常常不是基于契约,而是基于人们的共同意识和认同感,在初级社会群体或非正式组织中非正式控制被普遍使用。 (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 ①外在控制

04社会学教程(四)笔记 (1)

第十章社会问题 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研究在社会学学科中的地位 社会问题是那些对社会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的现象 社会学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要求研究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含义 问题两种理解;默顿理解 社会问题是指社会中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而需要运用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1、破坏性 2、普遍性 任何社会都存在;任何时期都存在 3、复杂性 成因复杂;影响复杂 4、时空特征 三、社会问题的认定 1、广度和烈度 影响范围;影响严重程度 2、认定社会问题的不同观点 客观主义的观点 心理认知论的观点 其认定既有客观的一面,也有主观认定的作用,是个复杂的过程 四、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 1、社会病理学的观点 社会不正常的表现 2、社会解组论 社会规范、制度失效,联系松散、社会秩序混乱 3、价值冲突论 冲突;亚文化;种族冲突 4、偏差行为论 行为偏差、蔓延 偏差行为:迪尔凯姆社会变迁;差异交往论 5、标签论 标签

6、批判取向的社会问题观 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人道主义;病态社会 7、社会建构理论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不同参与者对社会问题形成过程的影响,关注社会问题界定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影响力的比较和互动 第二节人口问题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 1、人口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人口;两种关系 2、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是人口问题的基本关系 人口问题的实质;“两种生产”理论 生产能力低:生产资料不足;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低 二、人口理论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英国;《人口原理》 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抑制 贵族立场 2、适度人口论 看法多元 适度人口是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保持某种特定标准或指标达到最高水平所需要的人口数量 理想状态;罗马俱乐部 3、人口过度理论 人口转型理论;诺特斯坦 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三、中国人口问题 1、发展、现状和问题 (1)发展与现状 人口数量、性别比、年龄构成、城市化、分布 (2)问题 规模过大抑制社会发展;年轻人口比重大就业压力(对比人口红利);质量不高;老龄化(老龄化社会、年轻型人口、中间型人口、老年型人口) 2、成因 (1)历史和文化原因 多子女生育文化;奖励耕战 (2)政治方面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