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亲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於心上生心。向外

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有至十地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造恶造善皆是著相。著相造恶枉受轮回。著相造善枉受劳苦。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只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祗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我於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於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入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於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於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

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於阿耨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

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入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著。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唯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於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磐。三僧祗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著。无求即心不生。无著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

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著一物。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

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磐无异丁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象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磐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於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如。皆是境上作解。

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於有地。但於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九月一日师谓休曰。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无灭。不起二见。不厌不忻。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忻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故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学般若人。不见有一法可得。绝意三乘。唯一真实。不可证得。谓我能证能得。皆增上慢人。法华会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默契而已。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十月八日师谓休日。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

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言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既是化城何处为宝所。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当体会契之即是。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菩萨者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大抵因声教而悟者谓之声闻。观因缘而悟者谓之缘觉。若不向自心中悟。虽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遂成逐块忘於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於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著。然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著。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施舍。无希望心。是为中舍。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遂乃不著。是为小舍。大舍如火烛在前。更无迷悟中舍如火烛在傍。或明或暗。小舍如火烛在后。不见坑阱。考试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现在心不

可得。是现在舍。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所谓三世俱舍。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著空即印不成文。印著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占应根以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学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解。遂被法缚。不契本心。如来现世。欲说一乘真法。则众生不信。兴谤没于苦海。若都不说。则堕悭贪。不为众生。溥舍妙道。遂设方便说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浅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余二则非真。然终未能显一心法。故召迦叶同法座。别付一心离言说法。此一枝法令别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此既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

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你拟觅他。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师云若不觅师便休。谁教你断。你见目前虚空。作么生断他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师去。虚空早晚向你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你便向者里生解。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师云。我不曾障你。要且解属於情。情生则智隔。云。向者里莫生情是否。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

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甚么便道话堕。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甚么堕负。

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未于人。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甚么实法。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师云。你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尽处为道。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

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甚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并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於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你情量知解。但销熔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纲。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师云。你有几个心。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师云。你何处有凡圣心耶。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师云。三乘中分明向你道凡圣心是妄。你今不解。反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

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师云。只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师云。汝若不忍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你更拟向何处觅去。

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你但於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师云。以心传心。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云。若无心无法。云可名传。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忍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

问。只如目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增见心乎。师云。什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底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元来只是影像。何关汝事。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师云。若也涉因。常须假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你莫开眼寐语去。

上堂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未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著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寒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栲你在。你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你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你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绕你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只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为你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你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你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汝不能如是。须要将心学禅学道。佛法有甚么交涉。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你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

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庚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功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至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裥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著。此便是祖题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待者。只为多闻智慧。补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

难消。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唐裴休集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

禅宗对艺术的影响

[摘要]禅宗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自性论”、“于相而离相”等主张对中国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令“以意为主”的艺术理论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而且致使“意境”这一审美范畴的产生,从而赋予中国传统艺术以独特的特征和意韵。 [关键词]禅宗;中国传统艺术;诗歌;绘画 一、禅宗的定义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 (图一),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 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 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 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 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 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 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 真正认识自我。 二、禅宗与“以意为主”的艺术思想 图一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像,日本白隐慧鹤 佛教自从传入中国就不断地吸收儒、道思想而进行着汉化的过程,到了唐朝中期产生了禅宗。虽然人在尘世中,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但只要去除杂念就可以让心灵处于空灵清澈的状态,达到“自心”“自性”的彻悟,一旦达到本心的自悟,则“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自性论”的提出使“心”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瞬间顿悟中去发现“自心”,进入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这种思想对同时期乃至以后的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唐宋时期如王维、宋之问、苏轼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学、绘画的集大成者,使其对内心情感的表现成为主要的创作准则。 三、禅宗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 早在初唐,宋之问被贬衡阳就曾到韶州参拜禅宗六祖慧能,有《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一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能藏)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能藏)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 能藏 闽南佛学 禅是在生活中当下体悟我人本来面目的一种活泼泼的智慧。蝉宗讲究“活泼泼地”,就是解粘去缚,对任何东西都不可执著。 一、由真起妄 黄檗的弹法首先建立“一心”,用心佛众生平等平等,丝毫没有一点差别,来显示心体的相貌。妄虽依真心而起,但它是无体的,是无根的,是虚幻假象的。要追逐它也迫不着,捉拿它也拿不到。对妄心无体,《楞严经》、《金刚经》都有不同的解释。《楞严经》是就空间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金刚经》是就时间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二部经的共同点,都说妄心无体,妄心无处,认识到妄心无体,真心当下显露。我人的心体虽在万缘俱寂当中,却具有森罗万象诸法的生起的功能,一者诸佛菩萨,繁兴大用,大慈大愿,建立佛国,庄严国土,接引一切众生。二者众生迷妄为真,失本真心,心外求法,起惑

造业,六道升沉不已。 二、迷妄为真 凡夫由真起妄,把妄当真,妄虽是无体的,但其力量很强,有轮回的作用,也有转凡成圣的功能,想当初妄心炽盛,几十年挥指一瞬间。妄的作用,不能否定,做好的事愉快做坏的事满身大汗.没有妄想时,一心是一佛果。有妄想时,一心是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佛果。要不以心生心,则心心人空,念念归静,从一佛果,至一切佛果。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净,念念归动,从—地狱,历—切地狱,若—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也无天堂地狱.百丈禅师的不落因果,不昧因果,正是阐明此理.黄檗告诉我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且都是本具的如来,不加修证的。一心本无名字可取,它如同虚空—样,无处不遍的,因为众生无始以来妄习成性,执有、执无,执大,执小。执你,执我,执名执义,只要有一个名言概念的出现,便有一个实体存在,不知以虚妄攀心,去缘无生无减的法体,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如说.耳能观色,那是毫无相干的,黄檗老婆心切,为了显示一心的体相,又用木云比喻,内如枯木不被七情六欲所动,夕恤虚空不被生减诸法所障.告诉人们不要心驰外境,皆属虚幻不实,一心为真实。如能无心,外境即非存,就象我们吃饭时,忽然想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一卷。唐·裴休编。又作《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黄檗传心法要》、《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断际心要》。系集录唐·黄檗希运禅师于洪州钟陵龙兴寺说法之要旨,于大中十一年(857)付序成书。卷首有裴休所作之序文,其次收录黄 壹

檗希运禅师前后三次之说法、答弟子问之六段说法、简短之上堂语及三段问答等。 此外,裴休所集希运禅师之语录,除本书外,尚有《黄檗山断际禅师宛陵录》一卷,系由裴休与黄檗之问答十五段,及上堂语一段所组成,内容为对在家居士所阐示之禅门要谛,其中包含颇为高深之教理与思想,故被视为是理解黄檗禅风之重要资料。其与《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合称为 贰

《传心法要》,一并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佛百]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 叁

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 肆

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 伍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 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

悟道诗

悟道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 二、唐.庞蕴《联灯会要》卷六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庞蕴(?——八○八),唐代著名在家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后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元和年间,偕家人躬耕于鹿门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彻悟。遗有《庞居士语录》。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传灯录》卷七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法常大师(七五二——八三九),唐代僧。湖北襄阳人。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四至。 四、唐.黄檗希运《宛陵录》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八五○),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幼出家于洪州黄檗山,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相貌殊异,额肉隆起如珠。至洪州谒百丈怀海,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的心要,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踪等十数人。所述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 五、唐.香严智闲《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上) (注:檗bò 木名。也写作:蘗、檘。著名的“黄檗禅师”,常被误写做“黄蘖禅师”。) 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卷上】 唐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耀,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运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锺陵,自山迎至州,憇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太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何如也?时唐大中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序。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灭。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