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1宗教改革12.4

11宗教改革12.4

11宗教改革12.4
11宗教改革12.4

第十一讲 宗教改革
§1 过渡时代的变奏
1.1 教会权威问题 教廷的“阿维尼翁之囚”(1309-1377) 西方教会“大分裂”(1378-1417) 大公会议至上主义(conciliarism)1 神职人员纪律问题 反教权主义 教义多元论与神学失序 图 11-1: “大分裂”形势图
即天主教会中主张大公会议的权威高于教皇,必要时甚至可以废黜教皇的激进理论。 1414-1418 年的康斯坦茨大公会议(第 16 次大公会议)据此罢黜了 3 位并立的教皇,并选举马 丁五世为新教皇, “大分裂”遂终。
1

夏洞奇 基督教史
1.2 大众信仰与异端运动 圣物崇拜与朝圣 神秘主义 对魔鬼与死亡的恐惧 胡斯2战争(1419-1434)
图 11-2:人文主义学者、神学家伊拉斯谟(ca. 1466-1536) 1.3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1.3.1 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回到古典文明,放下中古文明 1.3.2 人文主义的主要关切 以古典文化为楷模,追求才艺的提高以实现 humanitas 1.3.3 对神学的影响 回到信仰的本源(《圣经》与教父),抛弃中世纪“过滤器” 1.3.4 基督教人文主义的代表: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以基督教人文主义反对经院神学; 改革教会体制而反对教会分裂 1.3.5 文艺复兴教皇3
胡司(Jan Hus, c. 1370-1415)是 15 世纪的捷克教会改革领袖,他领导的运动是 16 世纪路德 宗教改革的先声。胡司批判天主教会的腐败,否定教皇的最高权威,还传播了英国神学家威 克利夫(John Wyclif, 1330-1384)的“异端”观点(以极端的预定论否定“可见教会” ,以唯实 论否定变体论) ,被康斯坦茨大公会议判为异端并处以火刑。 3 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 在位),出身于西班牙贵族家庭,教皇卡利克 斯特三世(1455-1458 在位)之侄。他借助贿选的手段上台,利用教廷的势力来追逐家族利益 和自己的政治目标,被认为是一位世俗、腐化、野心勃勃的教皇。他还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划 分为著名的“教皇子午线” 。
2
2

夏洞奇 基督教史
1.4 社会经济的进步 资本主义与中产阶级的兴起 教育水平的提高 印刷术的改良(1455 谷登堡印刷术) 大航海时代
§2 时代的光谱:从路德到伊丽莎白
2.1 路德宗教改革 主要领袖:马丁·路德 主要区域:德国、丹麦、瑞典 2.2 加尔文宗教改革 主要领袖:茨温利(1484-1531)、约翰·加尔文 主要区域:瑞士、法国、苏格兰、尼德兰 2.3 德国农民战争(1524-1525) 主要领袖:托马斯·闵采尔 主要区域:德国南部 2.4 激进派宗教改革(再洗礼派) 主要领袖:格雷贝尔、胡普麦尔、门诺 主要地区:瑞士、德国、尼德兰 2.5 英格兰宗教改革(圣公会) 主要领袖:亨利八世、克兰默、伊丽莎白一世 主要地区:英格兰 清教运动4 2.6 天主教改革(反宗教改革) 耶稣会的建立(1540) 宗教裁判所 特兰托大公会议5
清教(Puritanism)是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出现的一个新教教派, 要求进一步清除英国圣公会 中的天主教残留因素,内部包括各种派别。 5 即第 19 次大公会议, 分三个阶段展开, 前后历时 18 年(1545-1549, 1551-1552, 1561-1563)。 该会议谴责了新教的宗教改革主张,同时在天主教会内部进行改革,肯定了教会的传统、圣 事和教皇的权威,澄清了基本的教义,清除了教会中的各种弊端,为近现代以来的天主教会 体制奠定了基础。
3
4

夏洞奇 基督教史
图 11-3:宗教改革形势图
图 11-4/5:英王亨利八世6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7
都铎王朝的著名君主(1509-1547 在位),起初反对路德宗教改革,后以离婚问题为导火线, 在 1533 年与教皇决裂,自封为英国教会首领,开启了英格兰宗教改革,但天主教会的大部 分教义和制度仍得以保留。 7 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代君主(1558-1603 在位),亨利八世的次女,在其弟爱德华六世、其姊 玛丽之后继承王位, 终止了玛丽女王复辟天主教的政策, 实行了较为温和、 中庸的宗教改革, 防止了严重的宗教冲突。她的统治期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 。
4
6

夏洞奇 基督教史
§3 附录:路德宗教改革
3.1 路德其人 3.1.1 家庭环境 3.1.2 早年经历 1483 在图林根的小镇艾斯勒本出生 1501 进入爱尔福特大学读书 1505 获文学硕士学位,猝遇大雷雨(第一次灵性体验),入奥古斯丁会修院 1507 第一次主持弥撒(第二次灵性体验) 1510 去罗马朝圣 1512 获维滕堡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并开始任教 1513-1517 在研读保罗书信时经历“高峰体验”(第三次灵性体验) 3.1.3 信仰与性格 信仰上:极端虔诚、深怀恐惧 性格上:极度敏感、焦虑紧张、深刻的悲观主义
图 11-6:马丁·路德 3.2 德国宗教改革的兴起 3.2.1 3.2.2 3.2.3 3.2.4 《九十五条论纲》(1517):路德批判赎罪券的宣言书 奥格斯堡交锋(1518):路德向教皇代表卡耶坦(Cajetanus)陈情 莱比锡辩论(1519):路德败于艾克(J. Eck),被迫接受胡斯异端立场 与教皇决裂(1520):教皇签署“Exsurge Domine”通谕,限令路德悔改;路德 发表《致德国基督教贵族公开书》(论教皇制与教会生活之弊)、 《论教会的 巴比伦之囚》(论圣事)、 《论基督徒的自由》(论精神领域与外在领域) 3.2.5 “这是我的立场”(1521):路德在沃尔姆斯帝国议会上坚持己见,遭到皇 帝查理五世的缉捕;萨克森选帝侯“智者”腓特烈保护路德隐居于瓦特堡 3.2.6 与激进派决裂(1522-1523):路德重返维滕堡领导改革,发表《论世俗权威》 反对暴力革命
5

夏洞奇 基督教史
3.2.7 路德同时深受重病与精神危机 3.2.8 “抗议派”的形成(1529):路德派诸侯向斯拜尔帝国议会递交“抗议书” 3.2.9 《奥格斯堡信纲》(1530):路德派起草的信纲遭奥格斯堡帝国议会否定, 随后路德派诸侯建立“施马尔卡登同盟”(Schmalkaldic League) 3.2.10 路德在家乡逝世(1546) 3.2.11 路德派诸侯在施马尔卡登战争中败于查理五世 3.2.12 “奥格斯堡和约”(1555):双方缔结和约,确立“教随国定”原则 图 11-7:神圣罗马皇帝、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1500-1558)
3.3“惟因信称义” :路德的思想 3.3.1 路德神学的特点 神学特点:辩证神学(~系统神学) 十字架神学(~荣耀神学/自然神学/神学理性主义) David C. Steinmetz 的概括: “尽管你犯罪作恶,我仍要对你大发慈悲。 ” Paul Althaus 的概括: “人类的得救,完全要视神的慈悲而定。 ” 3.3.2 人性论 强调原罪对“上帝的形象”的败坏,否定理性的认识能力和人类自然本性 的向善能力。 3.3.3 上帝论 既相信在十字架上启示自我的神,又相信隐藏的、幽暗的、神秘的神。 3.3.4 信仰论 强调信仰不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而是信徒对上帝的全身心的信赖与依靠。
6

夏洞奇 基督教史
3.3.5 称义与拯救 “惟因信称义”(sola fide),反对中世纪传统的“恩典注入”观念(认为恩典 是一种准物质化的存在,能够逐步注入人的灵魂;认为“称义”是一个在 神人合作中逐步使人的状态完全变为公义的渐进过程),坚信“称义”只是 上帝仁慈地施予的赦免(惟独因为人的信心,以恩典来赦免罪人),所谓的 “义人” 并非真正公义, “同时既是义人又是罪人” (simul justus et peccator); 坚持恩典独作论(sola gratia),反对神人合作论,否定个人善功和教会功德 库在拯救过程的作用。 3.3.6 信仰的权威 “唯独圣经”(sola scriptura),否定教皇的权威、天主教会的传统与理性的 论证。 3.3.7 教会学 主张“一切信徒皆祭司” ,否定教皇与教会圣统的特殊权威。 3.4 千秋功罪:对路德的评价 3.4.1 激进的灵性化:路德神学的基本特点 极度强调灵—肉之别,加大内在的灵性领域与外在的属肉领域的张力; 极力强调基督教信仰之根本仅在于灵性领域,否定外在领域对于灵性发展 的重大促进作用,因而拒绝信仰的一切外在形式(教皇制、圣统制、七大圣 事、善功、修道),走向了激进的 sola 立场; 由此引申出激进的权威观,号称仅以《圣经》为权威,否定了教会本身的 权威与天主教会的传统。 3.4.2 改革之魂:正面评价 直面中世纪晚期的教会弊端,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重新突出了基督教信仰的根本,扭转了基督教的发展方向; 创立了路德派(信义宗)教会,成为新教中的中坚; 动摇了教皇的权威,打破了中古基督教世界的格局。 3.4.3 罪魁祸首:负面评价 性格上的极端和偏执,在“爱”与“望”上有所不足; 以“分裂”混淆“改革” ,分割了“基督的肢体” ,忽视了新教立场与天主 教传统的连续性,拒绝了在团结中改良的可能性; 为西欧社会的分裂提供了宗教的理由,激发或推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动乱 (德国农民战争、施马尔卡登战争、胡格诺战争、尼德兰独立战争、三十年 战争,etc.) 片面地理解了《圣经》的权威性,否定了教会传统的解释作用; 割裂了灵性领域与外在领域的有机联系,否定了教会制度的社会效用; 造成了灵性王国对世俗王国的屈从,不仅不利于维护宗教信仰的自由,还 为专制主义与纳粹主义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3.4.4 路德神学与现代价值观 表面上的相似性:灵性主义、个人主义、政教分离观 表面上的矛盾性:宗教虔信、反理性主义、反人文主义
7

夏洞奇 基督教史
§4 加尔文宗教改革
4.1 加尔文与日内瓦宗教改革 1509 加尔文生于法国皮卡迪省的小镇努瓦永 1521/23-1531 先后求学于巴黎大学、奥尔良大学、布尔日大学,学习哲学、法 学等专业,发生了“意外的转变”(subita conversio)8 1533 卷入巴黎大学校长科普案,逃亡新教城市巴塞尔 1535 在巴塞尔完成《基督教要义》(Institutio religionis Christianae)的初稿 1536 新教联盟击败萨伏依军,应法雷尔(Guillaume Farel)之邀主持日内瓦改革 1538 受逐于日内瓦,暂居斯特拉斯堡 1541 重返日内瓦主持改革 1553 异端分子塞维图斯(Michael Servetus)火刑案 1555 反对加尔文的“放纵派”最终失败 1564 卒于日内瓦 图 11-8:约翰·加尔文
4.2 加尔文神学的特点 4.2.1 教育背景:经院学术与法学人文主义 4.2.2 正面评价:系统性与实践性 4.2.3 负面评价:缺乏原创性?极端性?
8
对于其具体时间与意义,学界尚无定论。
8

夏洞奇 基督教史
4.3 路德神学与加尔文神学 4.3.1 共同的新教原则 强调上帝的意志与恩典,主张人靠信仰得救 强调《圣经》依据 反对教皇制与圣统制 拒绝洗礼与圣餐以外的其它圣事,etc. 4.3.2 主要的差异 核心的教义:惟因信称义~全能上帝的统治(极端的双重预定论) 上帝的形象:严峻、正义~全能、仁爱 拯救的观念:强调对福音的信仰~兼重福音与律法 教会与社会:强调“无形教会”的本质,容忍世俗权威的扩张~注重“有 形教会”的纪律,主张世俗政权的宗教责任,期待神权之治在人间的实现 思想史传统:反理性主义~有限的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4.3.3 加尔文主义 1618-1619 年荷兰多德(Dort)宗教会议确立的加尔文主义“五大要点” : “完全的败坏”(total depravity) “无条件的拣选”(unconditional election) “有限的救赎”(limited atonement) “不可抗的恩典”(irresistible grace) “圣徒的坚定”(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4.4 异端的权利? 4.4.1 加尔文在日内瓦的社会改革 严禁渎神、偶像崇拜等违背信仰的行为,严禁酗酒、跳舞、赌博、淫秽等 “不道德”行为,实施强制参加宗教活动、戏剧审查与信仰监查等制度。 宗教法庭与市议会紧密结合,以罚款、监禁、鞭打、绝罚等处罚为手段, 实施严酷的道德律法。 4.4.2 人文主义者塞维图斯(阿里乌异端?)火刑案 4.5“新教伦理”命题 4.5.1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加尔文宗的禁欲主 义伦理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4.5.2 思想史的解释 概念上:加尔文主义伦理≠加尔文的伦理; 消极认识:宗教改革前后的经济伦理并未发生根本性转折; 积极认识:加尔文认为世俗职业反映了基督徒的“天职” ,认为现世生活中 的积极进取是上帝选民的标记,是得救道路上的必经之路,这种伦理为新 时代提供了新的价值基础。
9

夏洞奇 基督教史
图 11-9:基督教四大神学范式示意图
奥古斯丁主义
托马斯主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灵~肉
加尔文主义
路德主义
10

夏洞奇 基督教史
§5 对宗教改革的反思
5.1 新、旧对立的机械进步史观 5.1.1 5.1.2 5.1.3 5.1.4 “新教”(Protestantism)的词义缺陷 新教原则与天主教传统的连续性 新教原则与现代性的张力 克服机械的进步史观
5.2 宗教改革对西欧的意义 5.2.1 在基本格局上:打破了统一的西欧基督教世界,催化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5.2.2 在权威结构上:颠覆了政教二元平衡的中世纪传统 5.2.3 在国家发展上:在增强了各国君主在宗教领域中的权威,为近代绝对主义 王权的出现提供了机遇 5.2.4 在思想文化上:质疑了中世纪的天主教意识形态,激发了近代人对基督教 传统的思考,为现代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5.3 宗教改革对基督教的意义 5.3.1 在宗教信仰上:以极端的形式激发了基督徒的信仰激情,催生了近代的第 一个宗教高潮 5.3.2 在教会规范上:以极端的形式推动了教会的改革,有利于教会克服自身的 积弊,并对中世纪的信仰范式进行严肃的反思 5.3.3 在宗教形式上:提供了多种新形态的基督教会,为近代社会提供了多样化 的宗教选择,使基督教对于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5.3.4 在内部结构上:造成了“基督奥体”的分裂,导致了长期不绝的教派矛盾 5.3.5 在空间分布上:为基督教的传教事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在客观上促进了基 督教的普世化
◇ 思考要点
宗教改革是否意味着基督教的进步?
11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我区是这次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特选题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动和主票观点 (一)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验证性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

标准的适切性,根据实验情况,分年度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2.检验实验教材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检验实验教材在试验区的可行性。教材是否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否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体验、模仿、讨论的建议。 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研究j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二)教师培训与提高研究 1.培训内容:设置以问题、专题为中心的结构体系。分解为理论与技能、考察与实践、课题研究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新课程的教与学;(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4)新课程与教师教育;(5)新课程与教学评价;(6)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实施与评价;(7)教学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2.培训模式:分解为专题培训、反思实践培训、案例式培训、观摩研讨培训、课题研究培训、导师指导培训、学术沙龙培训、网络交叉培训。3.培训目的:(l)被培训者对新课程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与理念上的认同;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宗教改革

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1)思想基础:________运动的影响。(2)主要原因:16世纪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3)直接原因: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________”。答案:(1)文艺复兴(3)赎罪劵2.兴起——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发表“______________”。(2)思想主张: ①主张“________”(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赎罪、灵魂获救)。 ②信徒有权直接阅读和解释《________》的权利。③简化宗教仪式,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答案:(1)九十五条论纲(2)①因信称义②圣经3.扩展:瑞士日内瓦________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4.影响(1)政治上:建立了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新教。(2)经济上: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3)文化上: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和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加尔文疑难解析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及联系(1)相同点:①都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在思想形态上的反映。②都将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社会。③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④都是反对封建秩序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2)不同点:①指导思想上:文艺复兴的本质是热爱人和自然,把宗教放在次要地位,肯定人性,反对神权;宗教改革则仍以来世观念为基础,将灵性置于物质之上,强调信仰和服从,承认神的存在。②形式上:

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典文化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③群众基础上:文艺复兴是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④实质和影响上: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的斗争,更是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它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3)联系:①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没有文艺复兴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冲击,就不会有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实际行动。②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它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为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第六章_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生、发展和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时期。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作为封建制度思想支柱的基督教统治的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内容主要表现为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发展资本主义新文化。但这一文化运动是以经济的新发展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为基础的。正是在西欧封建制度全面危机的形式下,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和教育等方面。作为文艺复兴运动指导思想的是通常所说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特征是:歌颂世俗以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性;反对中世纪教会所宣扬的来世观念、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强调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种新的世界观,促使文学、艺术、科学、哲学都获得了新生,并生气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些新的哲学理论向反动的经院哲学体系发动了全面的挑战,沉重的打击了神学世界观,也倡导了一种新的方法论,为近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场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倡导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一切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与新的特征,都对这一时期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形成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新面貌与新特征。第一节人文主义教育一、人

文主义的主要观点: 1.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地位、能力,反对绝对依赖和盲目信仰教会的教义和教规。 2.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反对宗教压抑和禁锢。 3.提倡现实幸福,肯定人是现实生活创造者和乐趣的享受者,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 4.提倡古希腊身心既善且美的各谐教育,反对把肉体视为“灵魂的监狱”。 5.提倡学术,尊崇理性,以理性取代神性。二、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1.培养目标上,不再是仅为了培养神职人员以及宗教和神学的目的,而是(1)复兴了古典的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完人的教育理想。(2)培养懂得世俗学问,尤其是古代文化,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德行,能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3)培养具有资产阶级事业家品质的,懂礼仪,身心健康,具有开拓精神的资产阶级绅士。 2.教育内容上:和学科成为教学主要内容,美育和体育得到复兴,关注自然科学的学习。 3.教育职能上,从训练、束缚自己服从上帝到使人更好地欣赏、创造和履行地位所赋予人的职责。 4.教育价值观上,重新发现人,重新确立人的地位,强调人性的高贵,复兴了古希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5.教学方法上,兴起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课堂教学中,创立了运用实物和模型进行直观教学的方法,力图把教学从死记硬背的经院教育中解放出来。(2)重视户外学习和远足学习。(3)为了教学的便利,一些教师开始用本国语进行教学。 6.教育机构上,建立了新型机构,复兴了大学的改造和发展,推动了教育世俗化的进程。 7.道德教育上,原罪论开始解体,人道主义、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 本文就新课程改革下音乐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并就中学音乐课常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用实例提出了见解和解决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及课堂教学观,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去实践,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问题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指导下音乐课的常态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及在音乐新课程实践。 一、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教学行为的反思。从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课程标准,各地方的课程改革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新的课程标准具有发展性,适合学生新时期发展的不同需要。那末具体怎样实施,就是要通过基层教育者反复思考--实践-修正-再实践的过程。 实行新课程改革后,没有不用多媒体的,歌曲的二部合唱如何处理没有了,启发学生怎样唱出优美的声音不见了,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几乎消失了,教师的范唱少之又少,有的只是热烈的课堂气氛和各种音乐活动,给人感觉像在做秀。每节课的内容都需要多媒体?新课程改革难道只是教学形式的改革?难道常态教学都这样上? 音乐教育需要改革,但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以前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准确地体现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以前更高,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且要有把握学生身心变化的能力,并非部分教师理解的那样,借用现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3、能够随音乐或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主旋律。 教学内容: 1、本章节主要让学生解西方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了解欧洲古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的音乐。 2、通过聆听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方古代音乐起源于宗教音乐并在此基础发展的线索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兴趣。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搜集有关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资料 课时:一单元 教学重点:

侧重欣赏《第一百零一交响曲》《弦乐小夜曲》两首,其余作浏览性欣赏,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哈里路亚》合唱曲为导入,了解和宗教有关的知识。 问:音乐特点如何?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答:这首合唱气势震撼,旋律洗练而悠长。合唱曲 问:这是哪首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 答:这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著名清唱剧《弥赛亚》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体现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引入宗教音乐的概念,并提到作曲家亨德尔为后面作铺垫。)二、介绍什么是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可以传经布道。同时也奠定了多声音乐的基础。 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等

三、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及乐器 管弦乐队包括:弦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小提琴: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 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低音提琴: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 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圆号: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 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 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音乐教学改革实施计划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计划 南墅中学程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观念、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纲要精神,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师观念,培养具有新教学理念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目标 1、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开展课改实验,将《音乐新课程标准》和初中新教材从2012年9月起在全校初一实施。 2、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探索与县情、校情相符合的课改道路。 3、探索适合音乐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造就合格师资 4、积极探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实施容 1、解读和试用新课标:

a、学习领会音乐新课标在三个层面的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以及教学领域的四个方面: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b、明确目标更新教师观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 2、实施新课标中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研、教改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以音乐课程改革为核心,改革并不断完善教研、课改,以教学改革为中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大胆创新、不断完善。 3、执行新课标过程中评价机制的研究。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通过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充分认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完善评价机制,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刻变革。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7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圣才出品】

第二编近代教育史 第7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一般特征。 答:(1)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影响久远,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强调尊重儿童、注重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思想。其主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部分,二者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a.前期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比较重视以古典语言和古典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并把宗教教育作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如维多里诺主张通才教育,并以古典学科作为课程的中心,强调古典著作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伊拉斯谟则主张基督教与人文主义并重,强调人文主义基督教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 b.后期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比较重视教育的世俗性和贴近现实生活,强调教育应培养新人。如拉伯雷提倡一种新的个人的教育自由观;主张身心并行发展;要求认识所有事物等。蒙田倡导教育要培养一种具有渊博和实用知识的、有良好判断力和道德品质、有良好体魄的新人。 ②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教育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比较注重教育世俗性,但它更强调教育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路德新教强调国家应兴办学校,教育权应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加尔文也提出了普及教育、免费教育的主张,要求国家开办学校,实行免费教育,使所有儿童都有机会受到教育,学习基督教教义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加尔文还亲自领导了一些教育实践活动。当然,新教提出的普及教育主张是以宗教教育为中心的,这体现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目的的双重性,首先是为了促进宗教信仰,其次才是为了世俗利益。 (2)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尽管人文主义教育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色,但在基本特征上毕竟有共通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的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②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 ③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④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⑤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

谈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谈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被音乐教师们所理解和接受,并实践于各自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行动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的特性”,我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新课改带来课堂的新气象。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理念实际上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式、一言堂的强制或僵化的教育,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积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穿承多元文化,”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机能发挥出来。 1.转化教学角色。 教学角色的转化,把原来课堂上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转换成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的参与教育过程,最大限度的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逐渐的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培养他们注意倾听,喜欢提问,独立思考,善于联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然条件,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而音乐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在音乐中有学唱新歌、学习乐理、乐器演奏,欣赏音乐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活动内容,无不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

3.更新教学方式。 为了使音乐知识能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也要更新。一方面,我们要教学生音乐知识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教给学生装获得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到知识并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为学生今后热爱音乐,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音乐课绝不能就音乐学音乐,一定要把它看成是音乐文化的传承。 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和社会的一体化都呼唤创造性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的范围,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意,使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生动活泼又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创编活动,并从中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 1.自填歌词,让学生感受创造的乐趣 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歌曲,让学生重新填词,或少量的改写歌词,有利于提高学生装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唱具有京味的《唱脸谱》后,我对学生说:“唱”脸谱,只要能够把脸谱唱出来他就是一门艺术,不一定说非要唱有京味的脸谱,并把“唱脸谱”的歌词套用学生们都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的选段,来给他们做示范,鼓励学生用他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1、同: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2、异: (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宗教改革概况: (1)背景: ①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 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②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③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卷。 ④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与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性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3)过程: ①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揭开了教皇教会的枷 锁,套上了宗教的枷锁。 ②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主张: 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③扩展并形成多个新教派。 (5)影响: 教诲控制削弱,普通民众开始觉醒,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 (6)结果与意义:

中小学音乐课程革新

中小学音乐课程革新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音乐教育的非艺术化的倾向,即中小学音乐教育没有很好地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以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变成了非中小学的、非音乐的教育。现代社会,音乐正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同时,我国的音乐教育基础不高,发展失衡,尽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仍存是着的。 在上述问题中,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这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我在实习期间做了很多关于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了解,例如;音乐教育的管理和管理队伍不健全,开课不平衡,有的还很低,对音乐教育认识不科学不全面,教师素质低,具体表现在,并不是没有音乐课而是音乐课被文化课教师占用,文化课教师还嘲笑着说“音乐课没有用,就是带孩子们唱歌,还不如让学生多学点知识”。其实,学生都很渴望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只不过,音乐课时间被文化课教师给占用了。还有就是音乐专职的教师学历低,口头上说的多,学历高的音乐教师真正在音乐课上投入却很少,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音乐课上,音乐教师还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授课,音乐课不用琴,唱几句就自习了,对工作不认真等等。这些都是很严重的问题。

教材编写具有两个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要依据,具体到中小学音乐教材,前者则主要表现为以音乐学习的主体——中小学生为中心,后者则是以教师为中心。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各种版本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不断的进行改革和修订,无论从教材编写上,还是教材的质量上都有很大的革新和提高,但整体来说,仍是在传统专业音乐教育教材体系的束缚下,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的选择都没有突破,没有创新,教材封闭、刻板,理性化,专业化,而忽视了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 我们要改革传统的音乐教育手法音乐教育长期受专业音乐教育的影响,过于强调音乐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专业性较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的理性化色彩浓厚,忽视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愉悦性。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喜欢音乐而对音乐课没有兴趣。 现代社会,音乐正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音乐知识、文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本着让每一个爱好音乐的人都能学习到音乐知识的原则;我们更要认真学习,认真研究,努力探索,音乐教育期待着我们探索出更多的音乐教育方式,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教案

<<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理解和感受不同美质。 2、了解什么是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及其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 教学重点: 侧重欣赏《第一百零一交响曲》《弦乐小夜曲》两首,其余作浏览性欣赏,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哈里路亚》合唱曲为导入,了解和宗教有关的知识。 问:音乐特点如何?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答:这首合唱气势震撼,旋律洗练而悠长。合唱曲 问:这是哪首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 答:这是亨德尔于1742年创作的著名清唱剧《弥赛亚》的合唱曲《哈利路亚》,体现宗教音乐的庄重典雅,成为传世佳作。 (设计意图:引入宗教音乐的概念,并提到作曲家亨德尔为后面作铺垫。) 二、介绍什么是宗教音乐 宗教音乐历来以声乐为主,这是因为声乐有歌词,可以传经布道。同时也奠定了多声音乐的基础。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受难曲、清唱剧、康塔塔等 三、引导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图及乐器 管弦乐队包括:弦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小提琴:属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 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低音提琴:是弦乐器中形体最大的,音色极其低沉柔和,并且能奏出极美妙的泛音,拨弦奏 法可发出隆隆声,用于描述雷声或波涛声往往恰到好处;慢奏时效果最佳,不宜快奏;高音 部分音质纤弱动人。 圆号:音色具有铜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之间起 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丰富,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小号:音色强烈,明亮而锐利,极富光辉感,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 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 大管:低音区音色阴沉庄严,中音区音色柔和甘美而饱满,高音富于戏剧性,适于表现 严肃迟钝的感情,也适于表现诙谐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 双簧管: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色柔和阮丽,主要用于旋律的演奏。 还有部分打击类乐器。 (设计意图:复习乐器知识,并为后面欣赏时听辨乐器作铺垫。) 四、欣赏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 a、介绍作者及其代表作:《皇家水上音乐》,《弥赛亚》,《扫罗》,《参孙》等,《哈利路亚》流传最为广泛。 b、赏析作品:1、引导学生回答所视听的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双簧管,大管等);乐曲的音乐风格如何?(明快、欢乐、华丽而洒脱) 五、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优质教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1.知识结构 引言是由图片和文字组成的。文字重点说明了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势力的精神独裁和14世纪以来人们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渴求,时间跨度非常大。建议对古希腊人文思想萌芽后的历史做简要说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这

里可以对基督教的精神统治简要介绍,其他方面留到讲宗教改革时进一步说明。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图片《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可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连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象意大利人的血液);那里有最诱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里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就在这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也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恺撒大帝、墨索里尼和暴君。这就是意大利──一个神秘的王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文艺复兴的足迹。 文艺复兴 (14-16C,意大利 ------------ 欧洲) 是公元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表面是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1、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意大利有很多得天

音乐课程改革

第一篇音乐课程改革 《音乐专业课程改革》 初探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改革 ——以闽南师范大学音乐专业为例 摘要高校音乐专业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专业音乐素质的高校人才,在必修专业课程和选修专业课程的选择上,校方理应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建立更为合理规范的音乐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以闽南师范大学音乐专业为例,初探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该如何改革。 闽南师范大学,由1958年龙溪师范大专班发展而来,1963年合并建设为福建第二师范学院,1986年发展为漳州师范学院,2020年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至今。它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是福建省仅有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另一所是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坐落在校园东区,学院教学楼原为旧图书楼改造而成,教学楼内包含学生与教师钢琴琴房八十余间,并开设器乐、声乐、音乐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等必修专业课程,以及政治、

英语、文学等选修专业课程。 一、音乐学课程设置现状 音乐学,主要分为音乐教育学和音乐表演学。音乐教育学顾名思义就是培养从事音乐专业的教育人才,音乐表演学就是培养舞台上表演音乐内容的人才。专业性质本身存在与不同方向发展,其课程选择就存在着差异。音乐师范班应该以今后的从事教育职业为中心开设课程,音乐表演班应以专业技能的提高为重点开设课程。以闽南师范大学12级音乐学的两个班级为例,两个班级在大一一学年共同修习的课程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舞蹈,中西方民族音乐,乐理与视唱练耳等课程。不同的是例如12级音乐师范班,在针对教育专业这一块进行强化,开设了教师口语,为期一学期,课程考察标准为平时成绩加上期末朗诵成绩的比例和。12级音乐表演班开设了朗诵与正音,课堂内容主要是进行普通话的矫正,教师教授正规的普通话。虽然与师范班的教师口语有些相同点,但是表演班的朗诵与正音侧重点还是朗诵,最终目的是为了歌唱中国的歌曲更加得心应手,更正确的表达歌词的发音与歌词的内涵。教育班的教师口语,侧重点在教师的教这块,教师从声母到韵母,逐字逐句教学,更多的是理论书写方面,只有在期末考核时才让学生有个展示教学成果的机会。 高考内容的差异导致师范班的学生与表演班的学生专业知识的差异,学校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到这一块。例如闽南师范大学12级音乐师范班的学生几乎所有都是福建省学生,他们在高中福建省音乐联考时的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视

16世纪宗教改革的政治意义

时间定格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大陆,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的巨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的扩展了西方人的视野,并逐步将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体,就各个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冲突而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世界史的开端。其次,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标志着西欧“黑暗的中世纪”真正的结束,“文明”一词在此时才真正的出现。文艺复兴带来的伟大的人文主义是以后整个西方所谓“普世价值观”的基础。然而,就真正的政治层面和实用性上而言,真正产生巨大影响的反而是另外一场革命,一场与哥白尼天文革命并称的宗教改革。 公认的宗教改革的开端是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这是一篇矛头直指罗马教皇的基督教论文。《九十五条论纲》主要是针对教会提出的通过购买赎罪券来进行赎罪的理论而进行辩驳的。路德针对性的提出了人对于本身的救赎应该通过对基督的信仰就能得到,而不必通过罗马教廷这个中介,将信仰从教廷剥离而归于信徒本身,这是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随后在数次与罗马教廷的斗争中,路德表示拒绝放弃自己的理论。在德国诸侯的帮助下,路德的新教印象深远。但是,路德的教论并没有完全铲除天主教在德国的势力,德国依旧四分五裂,其结果仅仅是促成了1555年的《奥格斯堡合约》。 另一方面,宗教改革的另一个先驱,加尔文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宗教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加尔文在日内瓦的两次活动最终建立了日内瓦归正宗教会,并最终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日内瓦共和国。加尔文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出了救赎预定论。救赎预定论可以分为“救赎”和“预定”两个方面来阐述。“救赎”一说就是传统的救赎理论即从罪之中解脱,并最终与上帝一同获得永生。而对于“预定”,加尔文能否得到救赎,人在这件事上毫无主权,而在乎神的决定。神定某些人将获得永生,某些人将获得死亡。因而神将恩赐会得到永生的人,至于灭亡之人则任其灭亡。而同时,加尔文又说:“隐秘的事,是属于耶和华我们的上帝,

反思幼儿师范的音乐课程改革

反思幼儿师范的音乐课程改革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推行,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鲜明的要求。作为基础阶段的音乐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的体现,能更好地推进对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发展,立足于音乐审美体验,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 音乐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幼儿师范是培养幼儿教师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时期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使幼儿时期的音乐教育是成功的,那么幼儿师范的音乐教育显得多么重要呀! 立足于《音乐课程标准》,审视幼儿师范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其存在着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 (1)、对音乐教育理念认识不清,过于强调音乐的专业化,强调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淡化了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 幼儿师范的音乐教育应是审美教育,在进行音乐审美的过程中,体现艺术的审美价值。不同的音乐作品凝聚了不同的情感体验,表现出不同风格的音响效果,音乐以其独特的形式美、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是一种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幼儿师范存在着过于强调音乐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倾向。比如钢琴课,教师强调对作品的熟练弹奏,学生也会想方设法、争分夺秒,一有时间就跑进琴房,加强对手指的约束和熟练,以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无暇去对作品进行充分的感受和鉴赏,使音乐作品的本身具有的感染力下降,削弱音乐本身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音乐的审美价值不能很好的发掘,形成教学中,舍本求末的模式,学生的学习成为音乐教育肤浅的技能训练的附属。 (2)、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是被动的,缺少积极的参与,从而损害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加以禁锢。 幼儿师范的音乐教育虽然在进行素质教育,培养技能技巧和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但教学中知识还是“罐头式”教学,课堂满满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思维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压抑。《乐记》中记载:“(音)乐者(块)乐也。”没有了学生的参与,没有了自主的快乐体验,创作没了源泉。 (3)、音乐学科的综合能力薄弱。 在教学中,音乐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没有积极地和更多的艺术门类结合,和艺术之外的学科结合更加缺乏。师范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是针对于幼儿园的教师培养,那么应突出音乐在教学中的综合性、实践性,立足于幼儿

浅谈文艺复兴时期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下的宗教音乐

浅谈文艺复兴时期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下的宗教音乐 长期以来,罗马教会一直为西方精神领袖的权威。然而16世纪初开始了具有全面意义的摆脱罗马教廷、实现教派独立的斗争,也就是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最终改变了这种局面。宗教改革使欧洲民众的个人信仰逐步独立,他们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人文主义即文艺复兴以来又一次得到了传播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德国教会音乐的发展。 16世纪横扫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德国。当时的罗马教会宣称通过购买赎罪券能使有罪的人免去现世应接受的惩罚,罗马教会通过兜售赎罪券变相鼓励人们犯罪,并且有罪的人不需要去通过忏悔,祈求上帝的原谅。路德对教会此种做法极为厌恶。于是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把他的《九十五条论纲》贴到威腾堡宫廷教堂的门上,严厉抨击教堂兜售赎罪券等现象,他想让民众们知道,赎罪券只是一种外在的买卖,并不能抵消其所犯下的罪过,那些认真忏悔的罪人才能最终得到上帝的原谅。马丁?路德的“论纲”很快传遍整个欧洲,他带来了一场完全脱离罗马的新教运动。作为神学家、宗教改革的发起人,马丁?路德在改革音乐时,不仅重视音乐的自身所包含价值,而且还着重把音乐当成教育的工具,坚信音乐的教育和道德力量。他十分重视学校中的音乐教育,音乐训练是必修课,谁也不得免修,除了音乐实践以外,还有全面的乐理和指挥训练,正是在这样优秀的音乐文化条件下,产生了像巴赫、亨德尔这样伟大的音乐家。 马丁?路德及路德教的音乐思想没有完全抛弃旧教的音乐,而是将旧教音乐中积极优秀的内容提炼出来作为音乐文化的基础,同时将不合适发展的音乐加以改造,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教路德宗的音乐。由于广大教徒习惯了旧教仪式并对之有了长时间的接触,全方面改变会让广大教徒一时难以理解与接受,所以在新教建立初期,马丁·路德保留了许多天主教的传统仪式,并在礼拜中大量使用拉丁文。同样的,他也继续使用大量的天主教音乐,既有素歌,也有复调音乐。为了使马丁·路德的信念应用到当地的具体情况中,让当地教徒更快更好地理解、熟悉新教,会众采取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大的教堂为了训练唱诗班,一般都保留了大量的拉丁礼仪及其复调音乐。较小的教堂则采用一种德国弥撒,这种弥撒发表于1526年,它遵循了天主教弥撒的主要纲领,但马丁?路德完善了德语礼拜仪式中独特的细节,这些细节与天主教并不相同,他将基督徒们在小型聚会场所或自由场合使用的弥撒中的《荣耀经》省略掉,并添加了一些适合德语发音的许吟诵曲调。但是,路德从来不打算在路德派教堂中统一地实行德国弥撒或任何别的方案。在整个16世纪中,在德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拉丁因素,如:拉丁语的弥撒曲和经文歌仍在继续演唱。在巴赫时代的莱比锡等地区,仍保留着拉丁语的礼仪,一部分礼拜仪式仍用拉丁语演唱,一直到18世纪。 众赞歌是德国宗教教改革历史上最主要最具特色的音乐创新,它有时也被称为教堂歌曲,是一种分节的赞美诗形式,由会众进行演唱。起初这些歌曲是没有和声的单声部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 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对我国普通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最近在全国正式启动。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使我们课改得以进行的重要前提。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难》,又在音乐学科范围内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的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我区是这次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特选题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思动和主票观点 (一)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验证性研究 1.验证音乐学科课程标准。学习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实验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适切性, 根据实验情况,分年度形成对课程标准的修改建议。 2.检验实验教材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教材改革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 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3.检验实验教材在试验区的可行性。教材是否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的组织是否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体验、模仿、讨论的建议。 4.实验教材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实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学生个 性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认知发展的适切性研究j实验教材主题式的课程 体系、语体风格、呈现方式与学生的适切性研究。 (二)教师培训与提高研究 1.培训内容:设置以问题、专题为中心的结构体系。分解为理论与技能、考察与实践、 课题研究三大板块。具体内容包括(回)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新课程的教与学;(3)新课程与学生发展;(4)新课程与教师教育;(5)新课程与教学评价;(6)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实施与评价;(7)教学方法的新探;(8)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 2.培训模式:分解为专题培训、反思实践培训、案例式培训、观摩研讨培训、课题研究 培训、导师指导培训、学术沙龙培训、网络交叉培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