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旅游文献综述

旅游文献综述

旅游文献综述
旅游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情况的研究综述姓名: 曹秋雯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42班

学号: 2224226

指导教师: 刘庆友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3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情况的研究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曹秋雯

指导老师刘庆友

摘要: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生在饭店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率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众多有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饭店就业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从我国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现状、流失的消极与积极影响、流失问题产生的原因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饭店就业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文章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学术动态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重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员工;流失;影响;原因

The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Cao Qiuwen

Tutor Liu Qingyou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ercenta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employed in hotels drops year by year. And the drain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ing for hotels keeps a constantly high rate. In this background, the text analyzed a lot of studies related to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employed in hotels, and carried on the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effect of the drain, and the reasons. 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progress, academic dynamic state on research in this field,and essential theories an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valued further from now 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employee; drain;effects;reasons

任何行业要迅速发展都与其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战略密不可分,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饭店业在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顺利加入WTO,外资饭店纷纷进驻,推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学者们纷纷指出了我国饭店业加强人才竞争、素质竞争的重要性。而招收足够数量的大学生,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留住高学历专业人才,防止其流失是饭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旅游管理本科生饭店就业的现状

学者们纷纷指出旅游管理本科生(以下均称为大学生)到旅游业相关企业,尤其是饭店企业就业的比例却逐年下降。更值得一提的是,饭店大学生员工在短期内的流失率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大学生饭店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员工流失现象严重成为

最大的困境。

以聂云霞(2005)学者的研究阐述为例:每年很多饭店在高校中招聘大量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但多数不到一年就基本流失了。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要么没有进入饭店行业,要么把饭店当作跳板,工作不久就跳槽了。[1]因此现在饭店人才供求市场出现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饭店企业需要高学历、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而另一方面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高学历人员却难于立足该行业。致使许多饭店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下时宁愿吸收高中生,而不愿要大学生。根据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出:饭店星级越高,流失率越高;另外外语好、学历高、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年龄不大,且处于管理岗位及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流失更加频繁。

廖晓静(2004)认为从我国饭店业就业现状看,饭店企业的员工主要以低学历、临时性的合同员工为主,这种人才结构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2]

二、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影响

学者们分别从消极与积极影响分别阐述了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现状对饭店产生的影响,而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积极影响:

(一)消极影响

从所有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中可看出:大学生员工流失是一种直接的人才流失,也是一种间接的成本损失。它将导致生产效率及员工士气的降低、客源的流失、饭店品牌的损害、可能的销售损失等。

1.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曲秀梅(2006)认为大学生员工流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间接成本,包括两方面,一是员工流失之前,其对现有工作已经心不在焉,从而造成效率损失;二是由于该职工在被新员工填补之前的空缺成本。[3]如果由于流失者具有特殊的技能或流失者在原来的岗位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流失后造成的成本损失比因其流失而产生的职位空缺造成的损失更为重大,且其影响常常会延续到接替其职位的新员工能充分胜任其工作为止。在此基础上,从学者聂云霞(2005)的分析中可知雇佣一名新员工顶替流失的员工所需的费用是新员工年薪的30%,包括招募和广告费、引导和培训、付给其他员工的加班费等。在这一方面学者苗良(2006)、邹益民,陈业玮,缪江平(2002)、陈雪琼,邱桂连(2004)均存在着相同的观点。并共同指出正因为工作绩效的降低,从而影响了饭店服务质量,阻碍了饭店的发展。

2.对社会和交流模式的干扰

员工流失会给饭店内部以及外部的人际交流产生消极影响。饶雪梅(2003)指出如果其在饭店工作或人际交流的网络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其群体因其才更加具有凝聚力或工作效率,那么其流失会导致工作群体整体工作效率下降,这一点也是对工作绩效消极影响的补充。[4]苗良(2006)、聂云霞(2005)的学术中补充道,从外部看,大学生员工在顾客中均有很好的声誉,有其自己的客源,其流失将相继地带走客源。从而导致饭店的业务受损、客源流失。

3.对士气的损害

所有学者均认为员工流失对其他在岗人员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产生消极影响,刺激更大范围的人员流失。特别是人们看到流失员工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或收益时,留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大幅度受到影响。廖晓静(2004)指出饭店人员流失过于频繁容易导致骨干队伍的不稳定,极不利干人才的系统培养和企业的稳定发展,对在岗员工和学校实习生易造成“不是久留之地”的负面影响。

4.对饭店品牌的损害

苗良(2006)等学者们认为大学生流失这种现象在饭店内部常被理解为他们对现状的不满,这将引起不必要的揣测和人心的浮动,外部也会对其信誉产生怀疑,损害了饭店的品牌形象。[5]

5.削弱人力资本竞争优势

邹益民,陈业玮,缪江平(2002)认为人力资本是企业制度安排的重要要素。刚进入饭店的大学生员工可能未必称得上是人力资本,但他们是重要且及其关键的后备资本。[6]大学生员工的大量流失势必影响饭店员工队伍的总体素质,造成人员青黄不接的状况,最终导致饭店竞争优势的缺失。

(二)积极影响

至于流失的积极影响,很少会有学者提及,但并非不存在。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其两面性。而大学生员工流失这一现象也不例外,只是这种流失要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以下选取了两位学者的见解进行阐述。

曲秀梅(2006)认为其积极之处在于:一是对低素质员工的替代。员工流失对饭店产生的最明显的积极影响是高素质员工替代低素质员工。二是能够提高创新、灵活性和适应性,新的更替者的介入会给饭店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知识、新观念、新的工作方法和技能等,从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该学者的另一突出观点在于他认为员工的流失会给饭店提供降低成本的机会,如通过撤销或合并有流失而产生的空闲职位,对工作进行重新设计或由此而促进新的自动化的工作设备的引进,对饭店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催化作用。陈雪琼,邱桂连(2004)则从大学生员工自身的角度分析:流失对于大学生员工自身来讲是一个提升的机会,会因此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晋升。[7]

三、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原因

(一)大学生方面

1.自我估价和认识偏高

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们都提出:大学生在自我估价和认识上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和锻炼,就工作和事业而言,大多都有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又容易自以为满腹经纶,自命不凡,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又不能对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做出正确判断,由此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就业心态不正确

游富相认为大学生员工注重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但又缺乏务实的工作作风,往往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创业、去第一线做具体工作的心理准备,一旦事与愿违,具进取心和事业心就会受到挫折,进而失去工作积极性,最终导致其辞职。[8]李松柏(2005)则指出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已受过高等教育,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应从事管理工作,而不是基层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后得知上级的文凭没有自已高,心理便产生“大材小用”的不平衡感。[9]

在这一方面,学者李纪红(2004)通过其调查发现:在其调查的大学生中85%的人是愿意从企业基层做起,但其中56%的人认为他们在短期内就能脱离基层岗位,获得与学历相等的权力和职位。这与很多学者们认为的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形成了对比。[10]

3.对收入的期望过高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现今的竞争形势下,饭店业员工的整体收入水平是偏低的,这远远赶不上各地的消费水平,看到其他同学找到的高薪工作时,在相互攀比的心理的作用下,跳槽必然就成为他们的一个选择。

4.实践技能缺乏

聂云霞(2005)由于大学生在一线操作方面与职高生相比其技能略逊一筹,且失去年龄优势,更使饭店产生大学生不及职高生的印象,这也客观造成了大学生对饭店工作环境的不认同感。刘艳华(2005)认为本科四年的高等教育虽然使大学生掌握了经济和管理理论,但在实际服务工作中基本用不上。她更指出:饭店的服务业性质决定了它的“门槛低”,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适应性强的职高生,由于工作需要他们更多地参加了各种学习、进修和培训。而这种在工作经历和经验基础上的深造无疑会比没有实践背景的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更能学以致用,在一次次被否认之后,大学生只得一走了之,从而似乎又验证了大学生在饭店做不长的预言。[11]

5.工作性质与心理特点的冲突

所有学者均表示:进入饭店后,大学生一般从基层做起,这种简单的重复工作与大学生的崇尚个性解放、热爱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积极寻求职业发展的心里特点相悖。导致其心理受到压抑,从而失望离开。游富相认为大学生员工渴望竞争,但又害怕竞争,由于在学校里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在饭店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面前常表现为束手无策或畏缩不前,或胆小慎微、过于拘谨,或怕影响同事关系不敢凭实力与他人竞争,在饭店员工队伍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饭店方面

从饭店方面讲,学者们分别从用人观、企业管理制度、薪酬制度、绩效考核、激励手段、交流制度及员工生涯规划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个中原因:

1.用人观念过于陈旧

陈燕军(2005)指出饭店在招聘员工时往往注重其经验,而不愿招收无经验的本科生,这成为饭店创新的障碍;[12]李纪红(2004)在其调查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饭店企业招进大学生只是为了显示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实现不了价值;饶雪梅(2003)、苗良(2006)、李松柏(2005)等学者们都认为饭店对人才缺乏长远观念,对所需大学生员工岗位缺少正确的设计和分析,没有明确的培养与使用目标,并在利益方面对大学生员工的发展设置障碍。只用人,不育人,把员工视作是一种成本而不是资源或无形资产。廖晓静(2004)讲许多饭店部门主管只是用人,不能配合人力资源部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发计划,致使不少可塑的大学生到岗后因缺乏职业素质、心理、意志、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必要引导和教育而轻易流失了。廖晓静(2004)认为若饭店仍采用论资排辈而不是“赛马”式的用人机制,必使很多大学生因感到“前途无望”而走人。

2.企业管理制度落后

苗良(2006)指出目前饭店企业的组织制度仍然采用的是科层制,这是一种高效、合理、很适合饭店盈利需要的管理模式,但它抑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廖晓静(2004)认为饭店在实际运作中其人力资源管理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用人的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人事管理地位仍处于执行层而不是决策层。低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维护机制成为其人才短缺的重要因素。

3.薪酬制度不科学

游富相、聂云霞(2005)分析道,大部分饭店仍然实行职务和岗位挂钩的薪酬制度,对于大学生并无倾斜;邹益民,陈亚玮,缪江平(2002)也指出目前饭店的薪酬水平普遍偏低,相当数量饭店应届大学毕业生员工和中专生、职高生相比在工资级别上几乎无差别,使得大学生感到非常不平,因此一有机会便纷纷跳槽。这样不够健全的薪酬制度使很多大学生在饭店企业工作不久便流失到其他饭店或行业;饶雪梅(2003)根据调查指出饭店的薪资水平己不具备行业间的优势。很多大学生选择饭店业的初衷是为了追求一份可观的收入,而饭店由于市场竟争激烈,利润率大幅度下降,员工的薪资待遇随之

降低,当实际收入与他们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时,员工往往选择跳槽。

4.绩效考核、激励手段的缺失

苗良(2006)认为目前很多饭店将绩效考核与工作考勤等同起来,仅对考勤严格管理,挫伤了大学生员工的积极性;游富相指出饭店在选择激励手段时往往只单纯运用一两种激励手段,未能交替运用各种手段,以提高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廖晓静(2004)认为制度严格的饭店工作会使年轻的大学生员工感到单调、乏味、郁闷、压抑、无价值,需要及时而有效的激励手段。

5.沟通制度

游富相认为饭店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目前饭店缺少与大学生员工间的沟通,尚未建立与大学生员工的思想交流制度,苗良(2006)等学者们也认为这使得刚进饭店的大学生员工产生对企业的陌生感和对工作环境的不认同感,从而对企业产生“离心力”;学者李柏松(2005)认为这是企业的公共关系意识,现今很多饭店仍未有内部公共关系的意识;饶雪梅(2003)指出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沟通渠道不畅,员工很难把自己的建议反馈给管理者,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导致员土吾遍缺乏主人翁的精神。一旦员土心灰意冷,就会选择离开酒店。赵士德,胡善风,邓洪伟(2006)将饭店的这称之为企业的文化建设环节薄弱。[13]

6.晋升制度不合理

晋升制度引出的便是现今饭店业热门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陈雪琼,邱桂连(2004)指出饭店未能满足员工合理提升的要求:员工在工作中都希望工作得到肯定,有一个回报值。对人才流动做的调查显示:因为工资和福利原因只占三分之一,而为不能实现自身价值,缺乏发展空间占主要原因。然而因为饭店自身的原因,使饭店在用人决策上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有能力的员工未能得到提升,或没有位置提升,导致员工无望,只得选择跳槽。蔡丽伟(2004)统观饭店职业生涯管理开展的基本现状,提出这样的观点:饭店职业生涯管理基础工作的开展存在明显不足,在此基础上的阶段管理和职位变动管理的开展也就不尽人意了,主要有两点:一是饭店面对投入望而却步;二是饭店与员工发展目标存在差异。[14]

聂云霞(2005)对于饭店员工晋升提出其看法,她认为:目前一些星级饭店已进入成熟阶段,提升机会相对较少,现有中层管理人员其年龄较为年轻,这便使大学生更感到提升无望。

7.其他

李纪红(2004)将饭店企业主要分为国企、私企、外企等,她认为不同的机制造成了期望值的不同:国企期望大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论资排辈现象较为突出。私企大多期望大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自己的能力,尽快为企业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但在对其的投人和培训不足。而一些委托式经营的饭店,大学生即使做得再好,也被排在二级领导阶层或作为领导层待培养的对象。

同时,饭店员工的知识水平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占员工大多数的中低层管理者及服务员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较低,影响了饭店整体人员素质水平。这也是留不住人才的原因之一。

何建民(2005)从饭店人才的选择、培养与使用的全过程视角分析我国饭店人才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归结为:没有正确发现具有值得培育与可能培育的合适的潜在素质与激励要求的人;没有给予这些人合适的教育与培训;没有给予这些人合适的待遇激励以产生优秀的绩效行为。[15]饭店认为旅游专业大学生在饭店受冷遇的主要原因分别为:忠诚度低、容易跳槽、缺乏经验。

(三)高校方面

许多学者都针对现今高等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就业指导方面提出了

不足之处,大家一致认为:

1.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虽然课程改革一直在实行,但现今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未从根木上打破原来的结构、游富相认为原本的“一段式”仍占主要地位,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质、人文知识等各部分的比例、结构不尽合理;曾丹(2005)指出基础课的比重偏大,专业课的比重偏小,设置的课程带有较大盲目性,课程针对性较差,本该细分的课程往往用一个简单的概念大而化之。[16]

2.教学理念与实践脱钩

学者们认为高校的教学、人才培养并没有围绕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存在着目标定得过高、过宽的现象。刘艳华(2005)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和完整性,追求学业成绩而忽视动手能力。这种对业的实践性、饭店业对人才要求的特殊性以及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性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在饭店就业过程中失去优势。

3.就业指导工作不合理

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的培训,而创造性、忠诚度、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意识等却是当前饭店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备的。

廖晓静(2004)认为高校的教育职业特色不突出,企业低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最终导致饭店人才紧缺的现状。这是需要企校双方携手才能解决的问题。

(四)社会方面

学者们认为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饭店服务是“伺候人的工作”的传统观念,造成这种这种“低人一等”的观念认识的原因在于社会曲解了饭店员工与客人之间角色的关系,错误地认为到饭店工作就是“伺候人”的工作导致很多家长反对其子女到饭店工作。饶雪梅(2003)指出社会认为饭店行业是吃青春饭的。认为饭店工作是一种阶段性的职业,而不是终身职业。受此影响,许多员工希望通过流动来改变地位,获取心理上对尊重的需要。

曲秀梅(2006)认为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人才观念、传统意识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每一行业的就业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口益激烈,择业不再是从一而终,员工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并能快速致富;传统意识的影响使饭店业人员在内心深处存在逆反心理,一旦条件具备,即纷纷离开饭店业;而中国饭店业教育现今相对滞后,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缺乏,饭店之间相互挖墙脚,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流失。

四、总结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作为饭店企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饭店就业情况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方面的研究文献也逐渐增多。从上文可以看出,各位学者的研究问题侧重点虽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但观点上仍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及雷同性,因此有必要拓宽研究的角度。

参考文献:

[1] 聂云霞.饭店企业留住大学生员工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4).

[2] 廖晓静.饭店管理人才短缺问题分析及对策[J].企业活力,2004(11).

[3]曲秀梅.我国旅游饭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Journal Of Jilin College,2006(2).

[4] 饶雪梅.酒店员工流动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

[5] 苗良.对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6).

[6] 邹益民,陈业玮,缪江平.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现象的分析和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

理,2002(12).

[7] 陈雪琼,邱桂连. 饭店,拿什么留住员工?[J].饭店现代化,2004(13).

[8] 游富相.饭店大学生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9).

[9] 李松柏.饭店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几点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6).

[10]李纪红.浅析旅游企业与旅游专业大学生期望失位现象[J].黄山学院学报,2004,6(5).

[11]刘艳华.透视旅游专业大学生供需错位现象[J].旅游学刊,2005(10).

[12]陈燕军.现代旅游饭店员工培训的困境及对策[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3).

[13]赵士德,胡善风,邓洪伟.浅析旅游饭店员工流失原因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8(37).

[14]蔡丽伟.饭店大学生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4.

[15]何建民.饭店人才培养的热点问题与解决方案[J]. 饭店现代化,2005(3)

[16]曾丹.饭店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中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1).

[17]Sheng-Hshiung Tsaur,Yi-Chun Lin.Promoting service quality in tourist hotels:the role of HRM

practices and service behavior[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

[18]Alan R Nankervis,Yaw Debrah.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hotels[J].Tourism

Management,1995(16)

世界旅游业概况

幻灯片1 国际旅游 2013年 幻灯片2 第一章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及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参考资料: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新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幻灯片3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整体趋势 ●1、世界旅游格局开始由发达国家“一枝独秀”向与新兴经济体并行发展转化 ●2、新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联合发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旅游业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相结合,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4、旅游业与社会文化日益融合,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幻灯片4 ●5、科技进步成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推动力和支撑条件 ●6、更多的国家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地位 ●7、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8、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呈现方兴未艾的势头 ●9、旅游业已成为各国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等反周期性调节政策的重要手段幻灯片5 幻灯片6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旅游覆盖面持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成为旅游消费主体 ●2、旅游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范围迅速拓展 ●3、旅游发展模式由分散到集聚,再向集约发展加速演进 ●4、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幻灯片7 ●5、旅游综合功能日益显著,影响范围大大扩展 ●6、旅游信息化迈上新台阶,旅游业效率大幅度提高 ●7、旅游国际合作达到新水平,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幻灯片8

第二章世界旅游业现状与世界旅游业影响因素 ●1.罗明义.世界旅游业发展:2009年回顾和2010年展望[J].旅游论坛,2010(2). ●2.朱美.浅谈影响世界未来世界旅游发展趋势的因素[J].北方经贸,2004(2). ●一、世界旅游业现状 ●(一)2009年:国际入境旅游继续大幅度收缩 ●1.各大区域国际入境旅游普遍下降 ●2.各区域内国际入境旅游也大副下降 ●3.全球入境旅游下半年略有回升 幻灯片9 ●(二)2009年:世界旅游经济出现负增长 ●1.世界旅游总需求全面收缩 ●2.世界旅游总供给全面下滑 ●3.旅游发达国家增长率普遍下降 ●4.世界旅游经济仍具有重要地位 幻灯片10 ●(三)2010年:世界旅游业进入恢复性增长期 ●1.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复苏增长期 ●2.世界旅游发展仍面临众多影响因素 ●(四)2011年世界旅游业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1.自然灾害 ●2.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幻灯片11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文化方面 ● 1.传统模式的家庭在减少 ● 2. 新的工作形式的出现 ● 3.人口老龄化 ● 4.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 5.人们比以往更追求享乐 6.人们将越来越乐于享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幻灯片12 ●(二)经济方面 ● 1.世界经济全球化 ● 2. 经济形态多元化, 并偏重于第三产业 ● 3. 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 4.世界范围内的消费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 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 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 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 (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 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 二、旅游活动的种类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休闲、娱乐、度假类 2、探亲访友类 3、商务、专业访问类 4、健康医疗类 5、宗教、朝拜类 6、其他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 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二、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 1、概念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和不断深化的。由于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而旅游资源相对于其它单一的传统资源,在内容和构成上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对旅游资源的确切定义,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表述。 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

旅游业发展概述

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多种旅行活动,主要有( ABCD )。A.帝王巡游 B.士人漫游 C.宗教旅行 D.外交公务旅行 旅游者出游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AD )。 A.旅游动机 B.可自由支配收入 C.闲暇时间 D.个人需求 E.文化品位 旅游资源8个主类中属人文景观的有____BCDE________。 A、天象与气候景观 B、遗址遗迹 C、建筑与设施 D、旅游商品 E、人文活动 我国的国内1日游游客对于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区旅行的距离和出游时间方面有以下规定( ABC )。 A.10公里以上 B.6小时以上 C.24小时以内 D.50公里以内 E.12小时以上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ACD________。 A、旅游吸引物 B、旅游景区 C、游客 D、旅游服务及其设施 E、旅行社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有( ABCDE )。 A.参与性原则 B.现代性原则 C.民族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 E.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 ABC )基本条件。 A.有一定量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B.有一定量的闲暇时间 C.具备旅游动机 D.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中国2008年取消了“五一”旅游黄金周,增设了( ABC )各放假1天。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重阳 E.七夕 旅游业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包括( )。 A.可能引起物价上涨,尤其是地价的上涨 B.可能造成人口的拥挤、交通堵塞 C.为适应游客的需要,当地文化被不恰当地商品化 D.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从而诱发主客矛盾 E.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您的答案: ABCDE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为《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内容。旅游业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包括:(1)在经济上,可能引起物价上涨,尤其是地价的上涨;(2)在环境上,可能造成人口的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3)在社会文化上,为适应游客的需要,当地文化被不恰当的商品化;(4)外来游客的大量增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从而诱发主客矛盾。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E。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包括__ABC__________。 A、旅行社业 B、交通客运业 C、住宿业 D、娱乐业 E、景区游览业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ABC_______。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章节名称:旅游业发展概述 授课时数:一周 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难点是对于旅游市场的把握。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 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 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 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 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

二、旅游活动的种类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休闲、娱乐、度假类 2、探亲访友类 3、商务、专业访问类 4、健康医疗类 5、宗教、朝拜类 6、其他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 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二、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 1、概念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资源的认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业发展概况测试题图文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业发展概况测试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我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包括出国旅游、边境旅游、港澳台地区旅游。() 2、2011年国务院确定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3、世界旅游日为每年的9月27日是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节日。() 4、我国入境最大客源地是港澳地区。() 5、北京落户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 6、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 7、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8、2001年浙江宁海人麻绍勤建议《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9、世界旅游组织WTA是全球唯一的政府间国际旅游组织。() 10、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是民间性、行业性、地区性、非政府间的国际旅游组织。() 11、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 12、我国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13、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 14、我国入境旅游的三大市场是外国市场、华侨市场、港澳台市场。()

15、旅游真正作为一个行业的重要标志的旅行社的产生。() 16、中国第一家旅行社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成立的中国旅行社。() 1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旅游业主要以接待为主。() 18、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于1974年。() 19、旅游实行“政企分开、统一领导、统一对外、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的原则。() 20、1997年我国旅游业呈现国内游、出境游、入境游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美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美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发达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旅游大国、强国。美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其幅员辽阔,地貌多彩多姿,气象万千,是集森林、湿地、湖泊、河流、草原、沙漠、高山、火山、峡谷、冰雪、海洋于一体的国家,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美国还有现代化的大都会,现代的科学和文化,现代的生活方式,加上快捷方便的海、陆、空交通服务。因此,美国的旅游收入已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05年达到1300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产生34亿美元、每小时1.48亿美元、每分钟240万美元,每秒钟40万美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达930亿美元,国际旅游人数达4940万人次,而每年美国人出国旅游消费也有890亿美元,旅游顺差40亿美元,出境国际旅游人数达2700多万人次。每年给联邦、州、市各级政府上交的税收达1000多亿美元,如果没有旅游对税收的贡献,美国每个家庭要多负担924美元的税收。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730万人,占全美非农就业人数的1/8,每年旅游业员工的工资额达1630亿美元。由于受“9/11”恐怖事件的袭击,美国旅游业前几年受到较大影响,但经过美国政府和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到2006年已全面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以及旅游城市政府等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联邦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和扶持旅游业发展。1995年,还专门召开了研究旅游工作的白宫会议。由国会批准的免签政策(VWP),使美国入境旅游者的68%由此获益,美国也从这些免签证的旅游者身上获得了全部国际旅游收入的60%。享有此项优惠政府的国家有27个,来自于这些国家的游客赴美旅游或商务可以在90天内免签证手续。 强大的经济实力、多元的文化融合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充分奠定了美国国际性的旅游目地的与客源国形象。下面将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发达的市场机制和成功的管理体制、发展的特点及优势、发展新动向以及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美国的旅游资源 (一)国家公园 美国现有国家公园388个,占地8,400万英亩,共有2,8000工作人员,每年接待游客2.8亿人次。每年另有2万名志愿者参加国家公园系统的保护和维护工作。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国家公园主要有:黄石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尼亚加拉大瀑布等。 (二)国家森林公园和草原 全美共有155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0个国家草原,是美国最大的户外休憩场所。国家森林公园系统管理的土地分布有44个州和波多黎多以及未开发的土地,共有19,100万英亩,占美国国土面积的8.5%。 (三)博物馆 美国是世界上博物馆最多的国家,比较大型的16,000多个,博物馆每年要接待9亿多游客(也有人说全美各类公立、私立博物馆加起来大约有10万座),其接待的游客比观看专业棒球、橄榄球和篮球比赛的观众加起来的总数还多。每年美国的博物馆要投入50多亿美元用于教育项目、展出、收藏品保护以及研究等核心项目上。如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占地10公顷,由22座大楼组成的大型花岗岩建筑群,设有39个大型展厅,收藏植物、动物和矿物地质标本3,600万件。有人测算过,要全部看完,每天10小时,也要2个月时间。另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是举世闻名,展厅多达230个,展览面积达13万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3,000多万件。有博物馆学者统计,美国人平均一生至少要进过30次博物馆(仅指大型)。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年就有千万人参观,其中大部分是游客,门票收入超过1. 5亿美元。中国人耳语能详的主要有:华盛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纽约的大都

导游基础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练习题

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判断题(正确答案用“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 1.我国旅游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2.中国旅行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成立最早的旅行社。() 3.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时的性质是国营企业。() 4.我国旅游业有计划、有组织的发展始于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 5.明确旅游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是在第一次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做出。() 6.我国旅游业加快改革步伐始于1985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之后。() 7.正式批准开展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是在澳门回归之后。() 8.实行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续7天的黄金周假期制度是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9.旅游市场的主体指的是旅游产品的供应者。() 10.旅游市场的客体指的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我国旅游业被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在()年 A.1984 B.1985 C.1986 D.1988 2.1993年,国务院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的意见》,提出国内旅游要坚持()的方针。 A.“积极发展、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B.“循序渐进、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C.“搞活市场、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D.“搞活市场、做好引导、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3.国家旅游局在1997年召开的出境旅游工作会议上确立当时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是()。 A.“积极发展入境旅游、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有限发展出境旅游” B.“努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相应发展出境旅游” C.“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相应发展国内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 D.“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 4.提出到2020年要将我国旅游业建设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文件是()。 A.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B.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C.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发展概况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我市拥有全部7大类的旅游资源,其中人文旅游资源83处,自然旅游资源24处。目前已建成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0多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2A级景区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现已形成以雷台、文庙、罗什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沙漠治理志愿者基地和马路滩林场为代表的大漠休闲游,以天祝三峡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游等三大旅游精品线路。 2.民族民俗风情浓郁。武威现辖三县一区,93个乡镇,1125个行政村,总人口191万人,居住汉、藏、回、蒙、土等38个民族。因武威地处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独有的地理位置,使武威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非常丰厚。藏、土等民族风俗习惯保留原始风貌,武威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凉州贤孝、凉州宝卷、武威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3.乡村旅游方兴未艾。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兴起,“农家乐”旅游休闲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武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乡村农户依托旅游景区、果林苗

圃、沙产业和交通环线等资源和区位优势纷纷投资开发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全市初步形成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的乡村旅游格局。据统计,全市现有“农家乐”235家,其中:凉州区144家,古浪乡56家,天祝县12家,民勤县23家,全市“农家乐”项目总投资6331.8万元,旅游从业人员达1043人,年营业收入1944.98万元。 4.旅游商品琳琅满目。全市现有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单位33家,旅游商品经营网点25家,已开发以“马踏飞燕”文物复仿制品为代表的文物复仿制、轻纺编织、酿造、医药保健、农副特产、旅游纪念工艺品、图书影像等7大系列千余种商品,其中:“马踏飞燕”及“铜车马阵”复制品系列荣获“2009年甘肃省首届旅游商品展示评选会名优产品”第一名和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5.文化艺术不断创新。我市创排的以五凉文化为题材的大型历史秦剧《暮色西凉》,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全省重点创作剧目参加国庆献礼会演,创编的大型诗乐歌舞剧《梦幻西凉》在第七届“天马”旅游节参加展演,凉州区《攻鼓子》表演艺术团已成为独俱武威特色的文化品牌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型展演,我市创编的文艺节目先后在全省首届农民文艺调演、第五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全省第四届群星艺术节、全省新创剧目调演活动中荣获奖项。 二、发展优势

旅游业的发展历史要点

h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纵观中外历史,旅游是很早就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象。就我国而言,历史上,上自帝王`官宦,下至平民,都有出游的记载。 早在4500年前,就有黄帝出游五山的传说,《牧田之状》记载了周五王西游,秦始皇执政期间七次巡游天下,汉武帝周游天下,隋炀帝三下江南等等,就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言,其规模之大、行程之远都是惊人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也都曾远距离出游,并把江南的园林建筑搬到北方宫廷和御花园中。 除帝王外,官僚、王公贵族外出谋官游称为“宦游”;有识之士,怀抱壮志,游历四方称“壮游”,文学家、画家、僧道的漫游,一般称“玄游”或“遨游”,四处游说者称“周游”。老百姓相伴出游称“冶游”或“郊游”。唐朝以来,元宵节逐渐形成一个“夜游节”,届时,百姓纷纷在夜晚出游观灯;清明出游更冠有“踏青”的美名;重阳登高、赏菊、赋诗等等也都流传至今。 我国历史上记载这些出游的书籍很多,如《诗经》、《山海经》、《重贡》、《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以及《西洋番国志》、《佛国记》等等,都是出游者的亲见所闻,具有史的意义和及高的文学价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郦道远的《水经注》和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他们已对某些客体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十分有见地的看法,近代的代表作是1934年张其昀的《浙江风景区之比较》和1940年任美锷的《自然风景与地区构造》。 西方的情况也大致相似,在其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的旅行家、探险家。马可波罗不仅游历了欧洲,而且到过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在他的《东方见闻录》的诱惑下从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直到麦哲伦绕地球一周,进一步兴起了探险旅游的高潮。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以一本《世界珍观奇闻》记录了他5万公里的游程。 近代旅游开始于19世纪中叶,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第一个旅行团,去参加一个禁酒大会。之后,旅游业在欧洲一些国家逐渐开展起来,并成立了旅行社之类的企业。到20世纪50年代,旅游业开始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以后的几十年里,旅游已发展成大众化的活动,旅行业也以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收益较高的实业。 导游人员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业是经济产业,导游员的工作,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可使旅游资源转化为财富。旅游又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通过导游的服务,旅游者可在旅游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享受。同时,由于旅游活动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所以导游讲解中要避免谈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导游员在外国游客面前,代表着祖国,通过导游员的服务工作,可以让外国游客体验和感受我们国家的精神风貌。人们外出旅游,是出于不同的动机,但究其本质旅游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满足人们对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欣赏和享受。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说:“人们旅游的目地不是有力无处使,有钱无处花,而是为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而导游人员正是整个团队的中心,所以导游人员也就成了旅游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从业人员。 导游人员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 学习各类知识,掌握传播技巧,帮助游客体验景观的美学价值。导游员在旅游者的审美活动中,是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这就要求导游员必须广泛学习各类知识,认真掌握传播技巧,在导游服务中,通过自己对旅游审美信息的有效传播,帮助旅游者体验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导游员就要从以下几点下功夫: 广泛学习各类知识。 当今社会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特别是旅游专业更应该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入手,导游是一个杂项,不要求各种知识学的多精,但是应该知道一些。除了专业院校外,如今社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 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 (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 (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 (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 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 (一)发展优势 (9) (二)现状分析 (10) (三)发展缺陷 (13) 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 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 六、总结 (16) 七、附录 (17)

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1、总概况 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简介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简要回顾sO100 (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见表1)。 表1我国不同时期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长情况(1991~2002年) 注:①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50年》,人数和收入数据为时期加总数; ②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1年统计公报》; ③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2年统计公报》。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常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利用上市进行品牌宣传,旅游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同时,旅游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主营业务不鲜明、整体效益滑坡等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全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凭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十几年来,国内旅游业产值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 的增 长速度,目前旅游业总产值近8000亿元,约占GDP的5%,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

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上市公司作为这样一个蓬勃发展产业的重要主体,其发展水平、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与制约因素等,都是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然后,近年来关于我国旅游产业、旅游经济的研究比较多,关于旅游上市公司的文献却不多见。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缺漏,促进旅游上市公司及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依托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全面总结和分析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旅游业及旅游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7600多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2%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亿人次,居全球第四位;国际旅游收入达290多亿美元,居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启迪

摘要: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本文梳理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特点,预测了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旅游业发展可资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世界;旅游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启示 旅游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发展成为超过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的世界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认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预计未来10年里,世界旅游业对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每年将达到4.2%,总额为9.2万亿美元,并创造6500万个就业机会。准确把握世界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点和主流趋势,对于我国确立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过去60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一直长盛不衰,期间虽然也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的旅游旅行费用。比如,目前在欧洲,一个月收入4,000~6,000欧元的中等收入家庭,可非常容易地到亚洲、非洲旅行。每人每次旅行的平均费用大约为2,000欧元,比月收入还低。现在欧美有些家庭每年的出境旅游已成为习惯。二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发明、家用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铁路的广泛运用。三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以发达国家中每周工时最短、一年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法国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 重大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资源的优势逐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中国旅游业得到迅猛的发展,30多年来,中国旅游业在接待人数、外汇收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开放与保护、旅游队伍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占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国内发展概况 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3002.7万人次,比2007年下降1.4%。其中:外国人2432.5万人次,下降6.8%;香港同胞7835.0万人次,增长0.5%;澳门同胞2296.6万人次,下降1.0%;台湾同胞438.6人次,增长5.2%。在入境游客中,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304.9万人次,比2007年下降3.1%,居世界第4位。旅游外汇收入为408.4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2.6%,居世界第5位。2008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总人数为4584.4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11.9%。其中:因公出境571.3万人次,比2007年下降5.3%,占出境总人数的12.5%;因私出境4013.1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14.9%,占出境总人数的87.5%。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为17.1亿人次,比2007年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7.031亿人次,比2007年增长14.9%;农村居民10.09亿人次,比2007年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为8749.3亿元,同比增长12.6%。2008年,全国国际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1586亿元,比2007年增长5.8%。 (二) 旅游业进出口概况 2008年,中国旅游进、出口呈现出不同走势。在旅游出口方面,受国内南方冰冻雨雪灾害、“3.14”拉萨等地严重暴力犯罪事件、“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等事件的影响,出现了非典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出口额为408.4亿美元,比2007年下降2.8%;在旅游进口方面,则继续保持增长,为361.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1.4%。2000-2008年,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62亿美元增加到40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2.2%;出口额占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比重从53.8%下降到27.9%。进口额从131亿美元增长到36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3.5%,进口额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从36.6%下降到22.9%。2008年,旅游贸易顺差较2007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差额为46.9亿美元(见图1-1)。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 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 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 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 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提高了工业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满足了旅游者对工业品牌的需求,使旅游者对现代工业内涵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工业旅游越来越受公众的青睐和欢迎,它将成为新世纪旅游活动新的热点。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回顾 (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6年我国入境 旅游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国内旅游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推动下,以其良好的成长性保持快速增长,消费大众化、常态化趋势更加明显。2006年全年入境游人数可达1.24亿人次,增长3.4%;旅游外汇收入335亿美元,增长14%;国内旅游人数13.9亿人次,增长15%;国内旅游收入6200亿元,增长17%;旅游总收入8850亿元人民币,增长15%。全年出境旅游可达3400万人次,增长10%。目前我国继续保持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 (三)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在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国家服务贸易创汇额的半数以上。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全国已有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余省区(市)则分别将旅游业定位为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 二、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一)旅游业对社会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影响。 1、旅游业的经济地位。 世界旅游业的经济地位世界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旅游

【最新】旅游业发展演讲稿

旅游业发展演讲稿 旅游在当代人的生活日记里已经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只要有充足时间,连经济条件都可以忽略而选择旅游。 旅游以什么为魅力,吸引着如此巨大的人群争相奔走,而乐此不疲呢?这个答案无法以数量计,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为了开阔视野,也有的是想增长见识,更有通过旅游来磨练个人独立生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壮大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国民旅游热的潮流更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应该说,中国的全民旅游才是旅游业最有潜力,也是最应该开发的市场。这么说有三点理由,一是中国国民的经济实力已经勿庸置疑;二是国内的旅游胜地真的不胜枚举;三是旅游业的经营效益大家有目共睹。 但中国国民的旅游意识还没有完全的开放,13亿国民中,至少有8亿国民是有条件、有能力选择旅游的,但实际的参与水平却未达到应有人群的千百分之一。现有的国民旅游群体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重复旅游甚至是N次出游。 这种状况的出现就是国民的旅游意识还不及格,没有认识到旅游的好处和带来的收获,要不然都说中国人的小农意识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呢。 再看看英国人,英国人成年后,不是以谁资产多、谁结婚早、谁学历高为荣,而是以谁走过的地方多,游学的时间长为荣,在旅游中学习,在对比中提高,这样的一个国家,这样的一种风气,它的社会进步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再把目光拉回现实,虽然中国的国民是后知后觉,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中国旅游社会化趋势正在逐渐成形,中国国民出游的中兴时代已经迫在眉捷,旅游

业应该做好大军压境,知已知彼,决战决胜的万全准备。为此,我准备了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不能让国民对出游失去兴趣。要整顿旅游市场,严厉打击旅游景点制假贩假、高买高卖、恶意欺诈等行为,实行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为游者提供一个舒心、愉悦的旅游环境,保护好国民出游的积极性。 二是要让游者对旅游景点流连忘返。提高导游的素质,创新导游词,生动活泼的介绍旅游景点的历史人文背景,富予每个景区景点美丽的神话,用善意的谎言引起游者的睱想和思索,让游者总能留下意犹未尽之感。我们的景点需要培植更多的回头客。 三是要强化旅游设计的品牌效应。设计更多的旅游品牌,无限延伸旅游路线,给游者更多的选择空间,把红色之旅、自然之旅、城市之旅、探秘之旅、自由之旅等做成专业品牌,避免鱼目混珠,做成四不象。 我的初步的设想已经公开,愿有共识的朋友借步切磋,共成大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