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回眸与范畴化思考

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回眸与范畴化思考

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回眸与范畴化思考
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回眸与范畴化思考

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回眸与范畴化思考

周 静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10)

摘要:本文从递进复句的研究入手,将百余年来有关汉语递进复句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把递进复句研究分为草创、探索、描写、开拓四个时期,总结出各个时期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范畴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汉语,把汉语的构词、短语结构、小句、句群甚至篇章等都纳入了递进范畴,从而更好地对递进范畴内部进行全面的观察、描写、分析和解释。另外在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也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从整体上习得把握汉语“一层进一层”的表述与理解,提高语言习得效果。

关键词:递进复句;递进范畴;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4)06—0374—05

收稿日期:2004-04-20

作者简介:周静(1964-),女,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副教授,博士。

一、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的四个时期

汉语复句研究自《马氏文通》起迄今已有100多年了。递进复句是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的一种复句。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早,并且研究的角度也比较多,方法也比较多,取得的成果也很多。尽管如

此,。(见周静,2002)我们在对汉语递进复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汉语递进复句的来龙去脉并试图对它进行分期,以期能对递进复句的研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

今后更好地研究提供相关的参照。(一)草创期(1898—1936)早在《马氏文通》(1898)和《新著国语文法》(1924)时就对递进有所论述。“推拓连字者,所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马氏文通?虚字卷?推拓连字》)“用以较量者”(2类)“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和“‘犹’字低一层比,‘况’字跌入有势。”“用以递进者”(4类)中讲的就是复句的两种类型。举例为“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

也。”他的研究特点是以连字为纲来研究复句,并没有把复句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里设立了复句系统,并且单独设立了“进层的复句”,归入等立复句中平

列复句的一个次类。但是他的递进复句的范围比较窄,把典型的复句例如单用“而且”等连结的递进复句归入平列复句的另一个次类———“等价的复句”里。另外,把兼表并列的“既…,又…”连结的复句又归入了进层的复句,认为“又”有进层的意味,他的进层的复句还包括由“固然…,更…”连接的复句。此时期的研究主要特点有三个:第一,完成以虚词为纲来谈复句到建立复句类型系统的转变过程。

第二,注重从句法格式上探讨递进的意义类型。第

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复句句型系统。

(二)探索期(1936—1949)主要是以吕叔湘的

《中国文法要略》(1942)和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1943)为代表。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范畴论》中设递进句,属于离合关系里的一个小类。他认为典型的递进句包含以下两种:

(1)但是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

(2)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尔得了闲暇……而把“尚且…,何况…”和“不仅…,连-也…”这两类归入让步关系,并称后面的一类为“衬托句”,是“前后分句一浅一深”,“由浅入深,用浅的衬托深

的”。例如:

(3)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会如此。把前面一类称为逼进句,认为逼进句“不是由浅

入深,而是以深证浅。”例如:

(4)连他都没考上,别人更不用说了。吕先生还把递进句分为“累积性递进”(用“又”、

“还”、“且”)和“比较性递进”(用“也”

)两类。认为累积性递进中用“还”字的“不但”句可以改用排除句式,作(…不算,还);比较性递进中用“也”字的“不

但”句可以是“连…,也…”连用(“也”可以换用

“都”

)。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把复合句分两类:并列总25卷 第6期2004年6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1Humanities &S ocial Sciences

Vol 125No 16

J un 12004

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把“前后分句的意义是一层比一层加强的”归入主从复合句的一类。举的例子如

(5)我做的事永远正大光明,不但不怕叫大家知道,而且愿意教大家知道!(老舍)

又说这种复合句所用的承接词,还有“不只…,还…、

“不只…,而且…”、

“岂止…,而且…”“岂但…,还…”、

“岂但…,而且…”等等。这种认识和以后的看法就比较接近。

此时期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从意义入手建立递进的范畴系统。第二,归纳了语言中表达递进的句式系统。第三,体现了从重视形式到重视意义研究转变的倾向。

这一时期从深层语义关系上对递进进行界定。尤其是吕叔湘的解释更科学,更深入。全面地从语义入手来进行探讨。

(三)描写期(1949—1976)代表作主要是《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和张志公的《汉语知识》(1959)以及大学汉语教材。

张志公《汉语知识》把递进复句归入联合关系的复句,和并列关系、选择关系平列成三种类型。认为递进关系的两个分句之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

黎锦熙、刘世儒的《汉语语法教材》(1962)里的进层复式句是等立复句里的一个小类。他们认为:“等立分句的雁行式,也可以从‘一字形’变成‘人字形’,这就是进层复句。它是递进的关系:或后句比前句在语意上更进一层。或前句先来个预示,或两句递转而进。”因此再分为三式:

11突进式。“后句从前句正推而进”。如:

(6)后面有人签名,而且人数很多。

21比进式。在突进式的前一分句“添上个‘推宕连词’(或其它相应的词),预示还有对比着进一层的下文,以加强后句的语势。比进式又分两种类型:两面衬托的和前后反逼的。两面衬托的例子如:

(7)今年不仅粮食够吃,而且全社还余下粮食近一万斤。

前后反逼类的例子如:

(8)猪狗尚且要斗,何况人!

31转进式。语意上前句像后句的“条件”,但“递相转进”不能把前句作为从句。本式指由“越…越…”构成的复句,例如:

(9)沙皇政府的压迫越重,革命的爆发越快。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也是把递进关系归入到联合复句中来,认为联合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地连接起来,分句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结构上可以扩展,并延长关系的复句。和并列关系、连贯关系、选择关系平列为四种。认为递进复句,“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所谓“更进一层”,可以表现在范围、数量、程度、时间以及其它方面。递进复句包括上面举到的各种类型的例子。

此时期的研究特点有三个:第一,描写得比较深入,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第二,首次明确地提出了递进复句的意义类型系统,科学性增强了。第三,体现教学语法的特点,基本上稳定了复句的类型系统,确定了递进复句的合法地位。

(四)开拓期(1976—)主要以王维贤和邢福义两位先生的论著为代表。他们都有专门论述递进的文章,并且都论述得相当深入。

王维贤(1994)用了大量的篇幅专门论述递进复句。他从句法和语义特征入手对递进复句主要类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认为从句法上,递进复句由基点小句和进层小句两部分组成,也可以是由两个以上的小句构成,两个以上构成的叫多级递进。更主要的是他对语义上的特征的分析,不同于以往的看法。他对“一层进一层”的解释比较独到,是从逻辑的角度做了解释。他认为递进复句中A和B 之间的语义关系应该分三层,一是从说话人的角度讲,A和B是合取关系,即都是真的,而且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二是A大多是旧信息,是说话人认为是他同听话人所共知的,而B则是新信息,是说话人想传达的信息的重点。三是说话人还认为B 不仅是新信息,而且同A相比在某一方面是更进一层的。并且认为第三层意思是最基本的意义。这个观点比较有解释力。他分析的递进复句类型有三类:(1)“不但A而且B”和“A而且B”;(2)“不但A 反而B”;(3)“尚且A何况B”。并且指出了递进复句也有意合的,但是要依赖语言环境。

邢福义的递进复句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句与关系词语》和《汉语复句研究》两本有关复句的专著里,主要运用的是小三角理论。他把递进复句作为并列复句里的一个小类,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递进句:顺递句、反递句、反逼递进句等。认为顺递句是以一层意思为基点向另一层意思顺递推进的复句,例如:

(10)不但应该使每个车间主任、生产队长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而且一定要使每个工人农民都对生产负责任、想办法。

反递句是以一个否定的意思为基点,向一个肯定的意思反递推进的,例如:

(11)我不但不嫉妒,反而更高兴。

反逼递进句是以一层意思为基点向相比之下不值一提的另一层意思反逼递进的,例如:

(12)这浑浊的空气,好人都受不了,何况肺病患者。

第6期周 静 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回眸与范畴化思考375

 

此时期的研究特点有三个:第一,注意从三个平面来分析观察问题。王维贤叫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邢福义叫语表、语里、语值小三角理论。第二,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逻辑学、信息论等观点来进行研究,拓宽了研究的领域。第三,注重对各种递进句式进行研究。

接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递进复句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更加深入,理论方法也更加多样化了,出现了一种后出转精,日趋成熟的趋势。

二、递进复句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范畴化的思考

(一)递进复句的归属问题再思考递进复句本质上属于什么类型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目前的归属都各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认为第一种归属联合复句有在形式上便于归类的优点,因为可以像联合复句一样多项并列不受限制,但在语义上失之偏颇,毕竟递进复句中的小句有意义上的轻重,归为联合不利于类型特点的提取。第二种归属偏正复句的观点有注意语义逻辑关系的优点,但在形式上失之充分,因为偏正复句一般只有两项,一偏一正,而递进复句则可以有三项甚至是多项。至于第三种取消联合和偏正之分,平行列出8种关系,是一种比较新的看法,但也有回避矛盾,以描写代替解释之嫌。

其实递进复句研究是在循着“观察文本———找出特征———划定范围———确立类型———广泛描写———进行解释”这样的路子在进行的。现在的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到了广泛描写阶段,有的到了找出特征阶段,有的已经到了找出特征进行解释的阶段。因此四个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归类与定型。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升到范畴化的高度,一些问题就似乎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比如一些高校的教材(参见邵敬敏2001等)对递进复句的分类,种类也有明显的语义和形式特征,但是因为还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整理,还是处于确立类型与广泛描写的阶段,要做到解释性研究,甚至再进一步做到解释充分,则需要从范畴化的角度看递进复句———即从“递进范畴”的高度来看待递进复句。

(二)基本范畴与人类的认知由于人类赖以存在的基本范畴是很重要的,所以“基本范畴”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基石。

从感知方面讲,人们总是把客观对象作最易于辨别的处理,因为人认为世界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用语言把世界切分成一个一个的概念,概念与客观世界的某个对象是紧密联系的。如一提到“男人”、“女人”一般都会从自己的最典型的感知出发,在身高、形象、性格、年龄、学历、能力等方面作适于自己

经验积累的典型性的解释。因此人只能想象出一个(或一系列)基本层次范畴成员的意象作为其代表。

从功能方面讲,有相同属性的对象在人们的头脑中引起反应大致相同,这是因为人们头脑中已有的信息储存形成的定势会激活相似的反应。例如一提到“篮球”,那么相关的运动反应是“多人分为对立的两方,将一个大球在球场上传递最后将球投进圈内”,那么“传递与投球”就成为运动的焦点,这就是基于“篮球”基本的运动范畴。

从言语交际方面讲,在基本层次范畴上往往是用短、简单、常用、独立、中性、音节倾向于简单的词语表达。如“美”与“漂亮”、

“好看”、

“动人”、

“倾城倾国”、

“非常美丽”、

“靓极了”等相比,显然“美”是最基本的范畴,也是抽象性最强,人们在语言习得中最需要掌握的。

从知识组织方面讲,人类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这个层次上组织起来的。以“马”为例,人们也许可以对马发表很多自己的见解而且还可以有很多具体的事例甚至是亲身经历,如果叫你对“马”的上一层次的概念“奇蹄类动物”作一番解释,则可能回答要茫然一些,如果对下一层次的概念“汗血马”作一番解释,也许同样会比较茫然。

从以上几方面可以看出来,基本层次概念是人们最重要的概念,这是一个范畴。

(三)递进范畴客观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也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步。社会的进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循序发展的,这种循序发展也就是递进。递进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此,递进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

递进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反映,人们认识世界的发展,把握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表述世界的变化时,都要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比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由低到高、由落后到先进、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等等,或者反过来,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深到浅、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由先进到落后、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等等。因此人们认知事物的模式也就有两种:或者是由小到大我们叫递进,或者是由大到小我们叫递退(descending in order)。因此,递进是可以认识的,具有认知性。

在人们认知世界发展过程中,客观事物(包括人和动物)、事件、性状等无不包含着递进的因素(fac2 tor):时间上、空间上、程度上、范围上、功能上等等。“递进”这种认知范畴投射到语言当中,就形成了语言世界的递进范畴。语言世界的递进范畴虽然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并不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

376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5卷

简单摹写(reproduce)。因此递进又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语言中的递进和客观世界的递进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差异性表现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存在着差异,因此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就和表达者的心理、认知、主观视点等因素都有关系。

语言中的递进一旦产生,也就形成了它自身的一整套系统。既和客观世界中的递进紧密联系,又有不同于客观世界递进的语言特征。我们了解客观世界的递进模式只有通过语言中的递进来认识。因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掌握和运用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这就是间接知识;另一方面是获得前人还没有得到的知识,即直接知识。在这两种认识活动当中,语言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递进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反映。

(四)递进范畴的概括性基本范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发展变化更为重要。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步。社会的进步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循序发展的,这种循序发展也就是递进。递进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此,递进的客观性、发展性是最为基本的内容。递进是对客观世界认知的反映客观世界中“范畴化或曰分类的结果往往是一个层级系统,这在科学分类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例如生物分类学将生物按门、纲、目、科、属、种等层次分出层层隶属的类,每层还可细分为亚类。科学研究追求客观精细的目标,因此其分类不会主观地认定某个特别的层次比其他层次更加重要。

尽管从《马氏文通》到21世纪的研究人们对递进复句的理解不尽相同,分类与归类,特点的归纳,具体的分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对递进的基本理解“一层进一层”是相同的。这个“一层进一层”就是对递进的基本理解,这个“一层进一层”就是递进范畴的基础,也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范畴。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范畴,那么我们在理解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的“离合?向背”[1](p1329)关系,王维贤《语法学词典》里的“递进是分句间关系的一种。指分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邵敬敏教授的《现代汉语通论》里的“前行分句提出一种情况,后续分句以此为基准,在数量、程度、范围、时间、功能或者其他方面更推进一层”。[2]等等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所以有了范畴这一概念,对“一层进一层”的把握就要容易得多,因为这就成了一种对开放性的范围较宽的把握而不是去追求一些外围的理解,如苛求定义范围的宽窄,分类数量的多少,类型的意义特征等等。

三、从范畴的角度思考递进复句的研究

从范畴的角度思考前辈与时贤的递进复句研究,会得出以下的一些看法。

(一)研究范围的不断明确与进一步的开拓《马氏文通》在虚字卷的《推拓连字》里论及递进复句开始就是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立论的,后来的《新著国语文法》设立了复句系统,并且单独设立了“进层的复句”,归入等立复句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范畴论》中在离合关系中设立递进句,并定义为“两件事情的加合,可以是平列的,也可以有轻重之别。要是分轻重,大率是先轻后重,就是一层进一层,我们称之为‘递进’。”至此对于什么是递进已经完全明确了。

但事情并没有完,因为明确范围之后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开拓。王维贤指出:“递进是分句间关系的一种。指分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常用关联词语“不但…,而且…”等连接。”(《语法学词典》)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小结。但“一层进一层”既可以是小句间的,也可以是小句内部的,但更可以是句子之间的,段落之间的,因此从范畴的角度看递进则可以开拓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得出更有解释力的结论。

(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与解释性的追求一般来说,语法研究讲究语义的决定性、句法的强制性、语用的选择性和认知的解释性。对于递进范畴而言,认知的解释性是特别重要的。一般的研究传统是单句重在研究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复句重在研究逻辑关系。而从范畴化的角度出发,范畴化从意义出发,重在研究相关的意义范畴,意义范畴与语法范畴的对应关系,认知动因的寻找,解释在范畴背后的认知动因与心理因素。

与此同时,也从语言传递信息的角度看递进范畴是如何将有意义差的词语、小句、句子、段落用“不但”、

“而且”、

“甚至”、

“更”等标记联系起来,形成“一层进一层”的关系,传递相关的语用信息。这些都是范畴化要分析和解释的,解释的角度可以有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人们更好地运用语言来传递信息服务。

(三)研究角度的变换与更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递进复句,有的从传信者心理角度进行分析(赵淑端,1985),有的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张斌,1987),有的从句法语义角度进行分析(王维贤,1994),有的从语用角度进行分析(周换勤,1995),有的从语义逻辑角度进行分析(吴春仙,2001),有的从语义与逻辑双重角度进行分析(徐阳春,2001)等等。

由于角度的变换,研究成果的质量也有很大的

第6期周 静 现代汉语递进复句研究回眸与范畴化思考377

 

提高,从“观察文本———找出特征———划定范围———确立类型———广泛描写———进行解释”这个系列的发展可以看出,角度变换带来的是创新与深入。

但是并不是说递进复句的研究就已经到头了,从范畴的角度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可以从动态的角度研究递进范畴的发展与变化;可以从语法单位、语言单位连续性角度进行研究,如“构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段落———篇章”等都存在递进范畴。如何确定研究范围,找准新的切入点,从范畴化的角度审视递进这一越来越引人注目的课题,则是研究角度的变换与更新的关键。

总之,对递进程度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来鉴定。应该从宏观的角度,全面考察递进复句,并关注其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最终建立一个递进度的连续系统。这些工作目前笔者还没有看到相关的研究或是报告。范畴化本不是新话题,也不是本文第一个提出,但如果能对现代汉语递进复句进行范畴化的思考,跳出复句的框框,也许对我们的语法研究、范畴化研究会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在语言应用领域,特别是我们的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递进范畴也有较大的价值。在汉语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甚至篇章间建立“递进”的联系,把“一层进一层”的意义让学习者进行整体感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从整体上习得把握汉语“递进”的表述与理解。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本文是根据笔者博士论文《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中的第二章进一步修改而成。

参考文献:

[1]吕叔湘1中国文法要略[M]1商务印书馆,19941

[2]邵敬敏1现代汉语通论[M]1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方书春译1范畴篇解释篇[M]1商务印书馆,19971

[4]戴浩一,叶蜚声译1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1国外语言学,1990,(4)1

[5]范开泰1语义分析说略《语法研究和探索》(4)[M]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

[6]郭志良1现代汉语转折词语研究[M]1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1

[7]胡附,文练1现代汉语语法探索[M]1新知识出版社,19561

[8]胡裕树,张斌1现代汉语使用说明(增订本)[M]1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1

[9]景士俊1递进句再探讨[J]1内蒙古师大学报,1991,(4)1

[10]黎锦熙1新著国语文法[M]1商务印书馆,19241

[11]黎锦熙,刘世儒1汉语语法教材[M]1商务印书馆,19621

[12]刘小南1递进关系的复句与修辞上的层递[J]1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3)1

[13]卢甲文1谈谈递进复句[J]1中州学刊,1981,(3)1

[14]陆俭明,马真1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1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1

[15]吕叔湘1中国文法要略[M]1商务印书馆,19441

[16]马建忠1马氏文通[M]1商务印书馆,19831

[17]邵敬敏1现代汉语通论[M]1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

[18]宋玉柱1再谈关联词语在单句成分间的连接作用[J]1汉语学习,1990,(3)1

[19]宋玉柱1单句和关联词语[J]1语文月刊,1993,(7)1

[20]王力1中国现代语法[M]1商务印书馆,19851

[21]王了一1汉语语法纲要[M]1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1

[22]吴春仙1“反而”句的语义逻辑分析[J]1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4)1

[23]王维贤1语法学词典[M]1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1

[24]王维贤1现代汉语复句研究[M]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

[25]肖直,余鲁1谈递进关系[J]1语文学习,1959,(2)1

[26]邢福义1复句与关系词语[M]1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

[27]邢福义1汉语复句研究[M]1商务印书馆,20011

[28]徐阳春1递进句式的语义、语用考察[J]1浙江树人学报, 2001,(3)1

[29]杨树达1高等国文法[M]1商务印书馆,19841

[30]叶景烈1用于多重复句的关联词语[J]1语文学习,1998, (1)1

[31]袁毓林1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1中国社会科学, 1994,(1)1

[32]张斌1现代汉语[M]1语文出版社,20001

[33]张敏1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

[34]张拱贵1关于复句的几点分析[J]1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3,(1)1

[35]张志公1汉语知识[M]1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1

[36]赵恩芳,唐雪凝1现代汉语复句研究[M]1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1

[37]赵淑端1递进复句的类型及其分句间的关系[J]1汉语学习,1985,(5)1

[38]赵艳芳1认知语言学概论[M]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1

[39]周静1汉语递进复句研究[J]1河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

[40]周静1无标记递进的语法关联手段[J]1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41]周换勤1“不但……而且”的语用分析[J]1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1)1

(责任编辑 陈灿平)

378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5卷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 目录 目录 1. 什么是复句 2.怎样区分单复句 3.复句的类型 4. 并列与顺承6. 递进7. 转折与条件 8.假设与因果 9. 目的5. 解说与选择 10. 多重复句11. 紧缩复句12. 复句错误13. 练习 14. 句群

现代汉语 ? 第五章语法? 第八节复句 一、什么是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 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1)天气阴冷,飘着雪花。 (2)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代 汉语 ? 第五章语法? 第八节复句 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 (3)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4)我讨厌定时约会,到得早,显得太急切;到迟了,人家说你摆架子;准时到,又似乎太拘谨;索性不去,他们就说你们礼貌。 。 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代 汉语 ? 第五章语法? 第八节复句 分句间的主语如果相同,通常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 (5)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6)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 (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时候也可以省略: (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

现代汉语 ? 第五章语法? 第八节复句怎样区分单复句 1.从结构上看 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中心,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D) 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D) 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现代汉语练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练习题答案

1?第1题 下面属于象形字的是() A. 众 B. 浆 C.羊 D.亦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 案:题目分数: 1. 0 此题得分: 0. 0 2?第2题 F面属于会意字的是() A.休 B.波 C.结 D.猫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 案: 题目分 数: 1.0 此题得 分: 0.0 3.第3题 下列语素中是成词语素但不是自由语素的是() A. 咼 B. 基 C. 不 D. 啊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人”和“猴子”两个词属于() A. 上下位词 B. 类义词 C. 关系词 D. 近义词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 第5题 下面哪一组是音译的外来词语() A. 上帝、啤酒 B. 克隆、脱离 C. 白酒、马达 D. 芭蕾、萨其马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 第6题 舌面、送气、清、塞擦的辅音是() A. q B. sh C. j D. x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双唇、浊、鼻音的辅音是() A. n B. ng C. m D. l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8. 第8题 舌尖后、清、擦的辅音是() A.ch B.sh C.zh D.z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 案:题目分数: 1. 0 此题得分: 0. 0 9.第9题 F面哪一组是音译的外来词语() A. 引擎、积极 B. 奶酪、盎司 C. 莫斯科、德国 D. 摩托、吉普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 2.不但……而且、 3.与其……不如、 4.宁可……也不、 5.宁可……也、 6.之所以……是因为、 7.如果……就、 8.只要……就、 9.既然……就(那么)、10.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和练习一 一.汉语学里的和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围.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此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种客观的语法体系。但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小异,各有所长,因此,学习是要细心观察,拿它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客观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的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语法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部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的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小学常用关联词分类与例句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小学常用关联词分类与例句 一、表示并列关系的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常用关联词语:【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既……又……】 1、粽子的外形很特别,( 既 )不是方的,( 又 )不是圆的。 2、我(不是)来休息的,(而是)来工作的。 3、小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二、表示递进关系的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 常用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仅……还……】 1、我们要想将来位祖国建设多做贡献,现在(不仅)要学习好,(还)要身体好。 2、对于早上迟到这件事,老师(不但)没有责备我,(而且)表扬了我。 三、表示选择关系的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

者……或者……】 1、李刚爱好体育,每天早晨(不是)跑步,(就是)做操。 2、星期天,(要么)你到我家来玩,(要么)我到你家去玩? 3、这次会议,(或者)我去,(或者)她去,总之要去一个人。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四、表示转折关系的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虽然……可是……】 1、他(虽然)个子不高,(但是)跑的速度很快。 2、花生的外表(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五、表示假使关系的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如果……就……;即使……也……】 1、(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全家(就)去香山看红叶。 2、在旧社会,农民(即使)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过不上好日子。 六、表示条件关系的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是……】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 思考和练习一答案 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分

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的。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谓语了,这可以看出旧规则虽有变化,但是变化很缓慢。 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如: ?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单用) ?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高尔基《海燕》 ?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鲁迅《社戏》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doc

现代汉语语法(复句) 第四章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由于内容相关联,可以合在一起, 构成一个比较大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叫“复句”。 复句里的每一个单句,称为复句内部的“分句”。 例如: ①你来了,我就走。 ②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家长在一旁观摩。 ③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棉衣。 上面都是复句,第①③是两个分句,第②是三个分句。 一、复句的一些特点: 1、要从结构上,而不是从长短上,判断单句或复句 有人以为,每个复句内部,包含两个以上单句(即分句),那么复句一定要比单句长些,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有的复句 较长,而有的却很短,比单句还短。请看下例: 老师规定,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单句) 这是个单句。然而削掉四个字,句子变短,却是复句了。 男生扫地,女生擦玻璃。(复句) 可见,决不可片面的从句子的长短判断单句、复句,一定要 从句子的内部结构上判断。请指出下列句子,哪个是单句, 哪个是复句:

①我知道,这火柴灭了的时候,您就会不见了。() ②河水向东流着,空气里充满了干谷的香味。() ③外国朋友招待我们,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笑。() ④我们在请教别人问题的时候,应当虚心。() 2、复句内部的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 谓句。 例如: ①白云飘动,阳光灿烂。 ②天气暖和,下着小雨。 ③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④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3、复句中的分句,有时候可以省略某些成分,主要是 省略主语。 例如: ①我们在第一节听了语文课,在第二节听了数学课。 ②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③我看了一下答完的卷子,没什么错误,就交上去了。——这三个复句中,后面的几个分句缺主语,这是因为前面 有 了,后面不说也不会产生误解,所以就把这些重复的成分省 略了。 ④推着车子走了几步,他才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最新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彩笔标注为多考题) 一、填空题(总共20分,每空1分。)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另一个是。 2、语法有三个性质,分别是、和。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同意参加”是属于(短语类型);“用笔写字”是属于(短语类型);"愿意他进来"是属于(短语类型)。 5、按宾语与动语的语义关系来分,宾语可划分为三种:、 、。 6、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和。 7、语法研究应包含、和三方面的内容。 8、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和 五小类。 二、选择题。(总共20分,每个2分) 1、()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A.区别词 B.名词 C.量词 D.代词 2、下列形容词中,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软 B.大方 C.伟大 D.雪白 3、“发现意外”和“意外发现”这两个短语是()。 A.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B.偏正短语;述宾短语 C.兼语短语;述宾短语 D.述宾短语;状中短语 4、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受事主语的是()。 A.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B.狼把羊吃掉了 C.这孩子我也疼她 D.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 5、“新中国的青年谁都感到幸福!”其中代词“谁”是()。 A.表示疑问 B.表示虚指 C.表示任指 D.表示确指 6、“他们两个去很适合”中主语是()。 A.他们两个去 B.他们两个

C.他们 D.他们俩 7、“大师傅,白天的事您千万不要见怪!”其中“大师傅”是()。 A.主语 B.称呼语 C.与“您”是同位语 D.宾语 8、带有拟声语的句子是()。 A.啊呀,老陈,想不到是你做的。 B.砰,砰,响起了敲门声。 C.哈哈,太神奇了! D.嗯,我这就来。 9、“禁止吸烟!”是() A.动词性非谓语句 B.省略句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语 10、“一家得出多少钱呢?”是()。 A.是非句 B.选择句 C.正反句 D.特指句 三、分析题。(30分) 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所属词类。(共6分,每个1分。) (1)这棵树很笔直 (2)古塔在城市以西 (3)踢了一脚 (4)格外显眼 (5)啊!真好哇! (6)一台彩色电视机 2、指出下列短语类型。(共8分,每个1分) (1)觉得高兴 (2)粮食丰收 (3)昨天的事 (4)花园里谈 (5)玩得高兴 (6)有人不赞成 (7)南昌九江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导读:复句的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例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例如: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

现代汉语复句句式研究

《》读书报告 本书作者为徐阳春教授,他是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江西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士,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完成省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重点课题和省政府课题各1项,在研省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合著3部。在本书中,徐阳春教授对复句句式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在复句的具体分类上,至今语言学家人仍存在明显分歧。一种较流行的分法是,首先将复句区分为联合和偏正两类,然后进一步将联合复句在细分为并列、承接、选择、递进,有的还包括解说、总分等关系;同样,将偏正复句也再细分为条件、假设、因果、目的、转折,有的还包括连锁、时间、取舍等关系。也有首先将复句分为因果、并列、转折三大类,或者首先将复句分为条件和非条件两大类,然后再进一步分类至各细目的。至于具体到某一复句句式应当归入哪一复句类型,更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而这本复句句式研究有以下几个主要特色: 第一,作者把纷纭复杂的复句,以关联词语的逻辑语义关系为纲,概括出分属六大类的十二种句式。第二,复句表达的主要问题是它内部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而本书中,作者不仅研究它内部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还研究它的句法,即小句间的次序,关联的特点,以及小句结构的特点。第三,本书对每种典型句式都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侧面加以分析讨论。例如,本书在讨论“p,否则q”句式的时候,分析了这种句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关联词语“否则”的含义和功能,还涉及“否则”省略的形式和条件。在语义部分,本书着重分析了句式的语义特征,特别是深层中分句间的语义关系。例如本书在“如果p,就q”一节中,谈了它的“虚拟性”和“条件性”;在“p,否则q”一节中,联系它的深层语义关系把“p,否则q”分为因果式和条件式两类。 本书将复句句式分为六类: 假设类代表句式、条件类代表句式、因果类代表句式、让步类代表句式、递进类代表句式、选择类代表句式。在本书中,我觉得作者与其他学者很大的

现代汉语练习2

现代汉语练习2 单句1 1句子是( C )。 A. 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B. 有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C. 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2下列疑问句属是非问的是:( A )。 A. 老张病了 B. 老张是不是病了 C. 老张病没有 D. 老张什么病 3下列疑问句属特指问的是:( B )。 A. 我说什么了 B. 他怎么了 C. 他没怎么吧 D.我没说什么吧 4下列疑问句属正反问的是:( B )。 A. 你去还是不去 B. 你去不去 C. 你明白什么了 D. 你什么也没明白吗 5“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句子是( A )。 A. 特指问句 B. 正反问句 C. 选择问句 D. 是非问句6下列疑问句属选择疑问句的是:( B )。 A. 你明白什么没有 B. 你明白还是没明白 C. 你明白没明白什么 D. 你到底明白不 7疑问句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下面哪两句属于同一类型( D )。 ①你喜欢汉语吗②你喜欢汉语还是喜欢日语? ③你喜欢不喜欢汉语④谁买了汉语课本? ⑤你什么时候去上汉语课呢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8“你今年十几啦”和“自行车被小偷偷走了。”从句型上说分别是( A )。 A. 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 B. 名词性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C. 形容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 D. 形容词性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9下列句子属于名词性谓语句的是( B )。 A. 对虾一对值多少钱 B. 一对对虾多少钱 C. 对虾一对有几两 D. 对虾一对多重 10“多聪明的孩子!”这个句子的类型是( B )。 A. 名词谓语句 B. 名词非主谓句 C. 形容词谓语句 D. 形容词非主谓句 11下列句子中的( A )是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A. 真奇怪! B. 快跑! C. 好香的茶! D. 嗯。 12“你的想法,我认为很奇怪”是( C )。 A. 动词谓语句 B. 形容词谓语句 C. 主谓谓语句 D. 名词谓语句 13下面五个句子中,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是( C )。 ①对于那件事大家的心里都有数。②这菜的味道真香。 ③他考试成绩很好。④小王的演讲水平很高。 ⑤听说这种样式的唐装小李最喜欢。 A. ②④ B. ①③ C. ③⑤ D. ④⑤ 14“厂里的事,他比谁都操心。”这个句子属于主谓谓语句里的( B )。 A. 小主语隶属于大主语 B. 大主语是动词的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C. 大主语是动词的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D. 大主语表范围、对象或关涉的事物15下列句子与“北京立交桥类型多种多样”类型相同的一句是( A )。 A. 南充地区气候温和多雨。 B. 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

复句和关联词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复句的含义。 ?2、掌握复句的类型。 ? 过程与方法: ?3、复句和单句的区别。 ?4、判断单句和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加深对正确使用句子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判断复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划分复句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关联词是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用上关联词语不但使句子更加通顺,而且使句子的意思也更明确。使语言顺畅,叙述清楚,说理深刻,更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1、精讲多练与学生互查 2、分组讨论,强化理解 学法1、做好课前预习 2、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在实例分析中提高表达水平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下面有四句话,请用关联词把它们连成一句话: ①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②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③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④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明确: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学会了针灸。)

2、认识单句和复句: 以上的例子中,前面4个句子被我们称作单句,用关联词组合后的句子被称作复句。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单句,什么是复句吗? (一)单句 概念: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相对而言,结构和意义比较简单,一般由一个主谓成分构成。 (二)复句 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就叫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特点: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 然是单句。 3、复句的类型: 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 (1)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其中一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致、致使、从而、可见、既然、由于 搭配用的: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所以) 既然……就(那么,那就)之所以……是因为 (学生活动:运用因果复句关联词语举例并展示) (2)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要不是 不然、否则、要不然 搭配用的: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 若是……那么要是……则假若……那么 (学生活动:运用假设复句关联词语举例并展示) (3)条件复句: 其中一个分句提出一种假设的情况作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条件成立下产生的结果。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一旦、任凭 搭配用的:只有…….才只要……就一旦…….便

现代汉语下册答案

[转]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题答案 语法”思考和练习八 一、下列各句哪是单句,哪是一重复句,哪是多重复句,哪是紧缩复句?为什么? ①外面太阳很好,I也没有风。 并列一重复句。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②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是写一个农民。 单句。“作者”是主语,“在这篇小说里写一个农民”是谓语“主要是”是插入语。 ③只要你能工作,I就应当工作。 条件 一重复句。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④只有这样,I我们才能完成任务。 条件 一重复句。有两个分句,中间有停顿 ⑤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单句。“无论”用在主语“谁”前,同谓语中的“都”配合,强调所指的人毫无例外,主谓中间有停顿。 ⑥你跑得再快也追不上他。 紧缩句。“你跑得再快”和“追不上他”都是分句,中间没有停顿,后一分句的主语承前一分句的主语“你”省略。

⑦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努力工作。 单句。介词短语“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是“我们要努力工作”的状语,把它放在主语“我们”前面是为了强调它。 ⑧那两边,你瞧,绿油油的一大片,I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并列 一重复句。“你瞧”是插入语,“那两边绿油油的一大片”和“都是新法栽种的好庄稼”都是分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承前省略了。 ⑨每个人都把准备好的锄头扛在肩膀上,I爬上山去。 顺承 一重复句。后一个分句承前省略了主语。 ⑩分析能力强,是这位青年同志的优点。 单句。主谓短语“分析能力强”是主语,主谓之间有停顿。 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单句。“在特殊情况下”是介词短语作状语,“只有”“才”分别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前表示必要条件。 ⑩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I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 并列 家II,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递进 多重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有两个层次。第一分句与第二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一个层次,第二分句与第三分句之间是第二个层次。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转折关系

常见关联词及用法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一、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既……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二、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三、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是...而是.........;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而、只是。 四、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五、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不……反而…… ;……连……也……;……何况……;……甚至……;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六: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 七、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八、承接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一……就…… ;……首先……然后…… ;……便…………;于是…… ;……才…… ;……接着…… 九、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目的 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现代汉语练习(语法)

综合练习(四) 一、填空题 1.副词的语法特点是一般情况下只能充当状语。 2.从语义关系上看,主语可以分为、受事主语、关涉主语。3.在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叫做句法结构成分,简称为,也有叫词组的。 4.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它和词或短语构成介词短语,主要作的修饰语。 5.句子的特殊成分有和插说语两种。 6.根据结构关系,单句首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两种。 7.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子一般叫。 8.就词性来说,“刚刚”是副词,“刚才”则是。 9.从结构关系看,“你自己、东岳泰山、校长杨福加”等是。10.“那个人不错。”和“据说,那个人不错。”两个句子句型相同,说明不影响句型。 二、单项选择题 1.“我明明看见的”中的“明明”是 B 。 A.形容词B.副词C.助动词D.区别词 2.属于多层短语的是 A 。 A.前途很光明B.科学和技术C.学习汉语D.伟大而质朴 3.形容词与动词的主要区别是 A 。 A.形容词同时具备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两个语法功能,动词不能。 B.形容词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动词不能。 C.形容词都不带宾语,动词都带宾语。 D.形容词可以作定语、状语,动词不能。 4. D 句是复句。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完成任务。 B.就是世界上最快的马也要落在背后。

C.即使在西藏高原上也打出油来了。 D.不管小王来不来,会都要按时开幕。 5.“咬一口、打一拳、踢一脚”这类短语中的“口、拳、脚”是 D 。 A个体量词B.名量词C.名词D.动量词 6. D 里的“白”是副词。 A.黑纸白字B.白条子C.白纸D.白跑一趟 7.下列词语都属于动名兼类词的是 B 。 A.民主左深入丰富B.领导代表工作编辑C.右自由精神明白D.纯洁端正麻烦少8.句首时间、处所名词为主语的句子是 A 。 A.北方冬天经常下雪B.在南方一般不下雪 C.昨天老王回到了家里D.从12号起放假两天 9. C 句不是主谓谓语句。 A.苏州我去年去过B.苏州风景很美 C.苏州,我知道那是天堂一样的地方D.我苏州还没去过 10.“孩子要吃饭;孩子要吃的;孩子要了一碗饭”这三句中的三个“要”分别是 B 。 A.动词动词助动词B.助动词动词动词 C.动词助动词动词D.助动词助动词动词11.“有饭吃”和“有人吃”这两个短语分别是 C 。 A.连动短语连动短语B.兼语短语连动短语 C.连动短语兼语短语D.兼语短语兼语短语12.按照“从大到小”的分析方法,短语“著名剧作家曹禺创作的剧本《雷雨》”的第一层结构关系应该是 A 。 A.同位关系B.偏正关系C.主谓关系D.述宾关系 13.“卖了一车煤”和“卖了一趟煤”的两个短语所表示的关系分别是 C 。 A.述补述宾 B .述补述补C.述宾述宾D.述宾述补 14.“小张的聪明在年级里是有名的”句中主语是 C 。 A.小张B.聪明C.小张的聪明D.小张的聪明在年级里 15.下面四个句子中,字体加黑下有画线的部分属于复说语的是 B 。 A.他们知道你,那些中学生们。B.他们知道你,那些中学生们。 C.他们知道你,那些中学生们。D.他们知道你!那些中学生们。 三、多项选择题 1.短语“同意不同意他的意见”的第一层切分正确的是DEB 。 A.同意不同意他┃的意见B.同意┃不同意他的意见 C.同意不┃同意他的意见D.同意不同意他的┃意见 E.同意不同意┃他的意见 2.下列句子中有特殊成分的是ABCE 。 A.喂,小朋友,你快吃吧!B.那个小朋友,我认识他。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转折关系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一、并列关系中地关联词有:有地……有地、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既……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选择关系中地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转折关系中地关联词有:不是...而是.........;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而、只是.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因果关系中地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五、递进关系中地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不……反而…… ;……连……也……;……何况……;……甚至……;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六:假设关系中地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七、取舍关系中地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八、承接关系中地关联词有:……一……就…… ;……首先……然后…… ;……便…………;于是…… ;……才…… ;……接着……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九、条件关系中地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目地 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地目地. 以便,以,用以,好,为地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地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地规则.关联词语地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地.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地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地连续语: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彩笔标注为多考 题) 一、填空题(总共20分,每空1分。)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另一个是。 2、语法有三个性质,分别是、和。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同意参加”是属于(短语类型);“用笔写字”是属于(短语类型);"愿意他进来"是属于(短语类型)。 5、按宾语与动语的语义关系来分,宾语可划分为三种:、 、。 6、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和。 7、语法研究应包含、和三方面的内容。 8、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和 五小类。 二、选择题。(总共20分,每个2分) 1、()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A.区别词 B.名词 C.量词 D.代词

2、下列形容词中,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软 B.大方 C.伟大 D.雪白 3、“发现意外”和“意外发现”这两个短语是()。 A.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B.偏正短语;述宾短语 C.兼语短语;述宾短语 D.述宾短语;状中短语 4、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受事主语的是()。 A.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B.狼把羊吃掉了 C.这孩子我也疼她 D.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 5、“新中国的青年谁都感到幸福!”其中代词“谁”是()。 A.表示疑问 B.表示虚指 C.表示任指 D.表示确指 6、“他们两个去很适合”中主语是()。 A.他们两个去 B.他们两个 C.他们 D.他们俩

7、“大师傅,白天的事您千万不要见怪!”其中“大师傅”是()。 A.主语 B.称呼语 C.与“您”是同位语 D.宾语 8、带有拟声语的句子是()。 A.啊呀,老陈,想不到是你做的。 B.砰,砰,响起了敲门声。 C.哈哈,太神奇了! D.嗯,我这就来。 9、“禁止吸烟!”是() A.动词性非谓语句 B.省略句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语 10、“一家得出多少钱呢?”是()。 A.是非句 B.选择句 C.正反句 D.特指句 三、分析题。(30分)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之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中考语文语法知识之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的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A,于是B”“A, 然后B”、“A,接着B”、“A,便B”。例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 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 “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如: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 “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 而是来一个转折, 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 “然而”、“却”等。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 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 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7、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8、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