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实_省略__以广珠城际轨道_中山站_片区

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实_省略__以广珠城际轨道_中山站_片区

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实_省略__以广珠城际轨道_中山站_片区
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实_省略__以广珠城际轨道_中山站_片区

101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8 建筑学报

1 TOD 模式的基本概念

在世界各地寻求可持续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努力中,城市交通与土地开发整合的发展(Transit Oriented D e v e l o p m e n t )模式已受到广泛推崇,其基本思路就是将公交车站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地区建成具有相对高密度、适合步行、自行车及公交使用的城市节点。T O D 模式下考虑利用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在靠近公共交通枢纽的位置配置可能产生大量交通出行的土地利用功能,使更多的使用者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的通达性。这种概念一方面可以保证大容量快捷公交投资得到最大的乘客率和回报率,同时有利于城市公交优先战略的推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进入了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发展的繁荣时期。充分抓住这一机遇,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在相关区域的城市规划实践中适时的引入T O D 发展概念,有利于引导城市空间上的扩张,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2 TOD 土地开发模式的主要特征

关于T O D 土地开发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多,对其特征的研究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较高密度。T O D 发展模式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提高建设强度来增加土地使用效率,遏止蔓延。同时一定程度的居住和就业密度可为交通线路提供必要的客流量,并支持T O D 地区内零售、商业以及其他活动所需的消费市场,增强地区活力。 同时,由于轨道交通站点对于土地利用影响的廊道效

应随距站点距离的增加呈现衰减,站点周边的土地价值表现为越靠近站点的土

TOD 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实践探索

—以广珠城际轨道“中山站”片区规划设计为例

谭敏1 魏曦2

作者单位: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30)

2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收稿日期:2010-05-19

摘要/我国正进入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针对如何使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开发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总结T O D 开发模式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设计案例,对城市轨道站点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T O D 模式 城市轨道站点 规划设计

ABSTRACT/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is stepping

into the peak period in China. How to coordinat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 bas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Based on summa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 and main features of TOD pattern and by study of design case, this paper makes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planning for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zone.

K E Y W O R D S / T O D (T r a n s i t -o r i e n t e d

Development) pattern, urban rail transit station zone, planning

地价值越高,因此,T O D 区域空间形态在总体上表现为在开发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建设强度随着与站点距离的增大而逐步降低。2) 土地的混合利用。土地的混合利用是T O D 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其目标是多重的,如平衡居住与就业增强区域活力、复合型功能有助于轨道资源利用的多元性等。除居住用地外,一定数量的公建和商业用地对形成T O D 地区是必须的。当轨道交通站点区域功能复合化后,轨道交通对地区人们的出行方式将产生重要影响,轨道交通站点将从单纯的交通枢纽转变成为人们生活设施的一部分。3) 开放的步行系统。TOD 街区的界定主要取决于步行出行的距离,通常使用5~10m i n 的步行距离,大约为以公交站点为圆心半径400m 左右的范围。在轨道交通站点的场效应范围内,开放的步行系统一方面有利于站点区域大量人流的迅速疏散,另一方面也促使站点区域步行空间舒适性和安全性

1 本次规划与原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比较示意

核心规划区范围

整体规划区范围

102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2010.8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的提高,有利于扩大轨道交通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4) 高质量的公交服务。公交是T O D 模式的核心要素,成功的T O D 模式有赖于公交服务的吸引力。公交停靠站或枢纽建筑的设计、标牌指示和相关信息、各类公交方式衔接的时间都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公交服务的综合高质量有助于吸引既有和潜在的乘客,增强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力。

3 广珠城际轨道“中山站”片区规划设

计背景

广珠城际轻轨是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西线主轴,它的建设将构筑区域快速公共客运交通网络,促进区域交通走上集约化、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广珠城际轻轨中山站是广珠城际轨道位于中山市境内7个站点中的枢纽站, 其北临中江高速公路、东靠京珠高速公路、西接长江路、南倚港口大道,具有快速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本次规划区范围内用地平坦,适宜进行城市开发建设,目前除少量农村居民点外无其他永久性建设,作为新城区的开发建设条件十分理想。

为了充分利用轻轨中山站建设的契机,保证能够在依托轨道交通资源的基础上对片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在该片区较大范围(8.49k m 2)内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的情况下,中山市人民政

府拟针对其中的部分区域进行规划设计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在充分研究轨道交通站场建设与城市发展模式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为片区法定规划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图1)。

为了使规划设计更具有针对性,规划根据与轨道中山站距离的远近划分为整体规划区(2.09k m 2)区与核心规划区(59.7h m 2)两个层次,其中核心规划区按城市设计的深度进行设计。

4 “中山站”片区规划设计中基于TOD 模式的设计理念

为了充分发挥轻轨“中山站”对于

2 调整前后土地利用规划图对比

3 轻轨“中山站”片区规划核心区总平面

4 轻轨“中山站”片区规划核心区鸟瞰

注意结合便捷的交通设施布置经济型酒店用地;六是轨道站点核心区内鼓励发展以商务公寓为主的居住建筑业态,为未来第三产业发展后转化为办公功能建筑留有余地(图2~4)。

4.2 适度提高开发强度,以站点为中心呈圈层式递减

根据国内外相关经验,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建设可理解为多个层次的开发。如美国德克萨斯洲奥斯丁市

2005年城市土地管理条例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用地分为3级,分别是“门户区、中间区、过渡区”。其中门户区指紧邻站台周边的区域,中间区指围绕站点与步行范围最紧密的影响区,大约为距离轻轨站点400m半径范围内,过渡区指围绕站点步行范围内一般影响区,大约为距离轻轨站点800m半径范围内。较高的开发强度是T O D理念的基本特征之一,而开发强度在轻轨站点片区内的分布可结合以上理念按照与轨道站点的紧密程度呈圈层式递减关系(图5)。

轻轨“中山站”片区规划设计在原控规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区域整体的开发强度,并结合“门户区、中间区、过渡区”的概念呈圈层式发展。门户区开发强度最高,该区结合轻轨站点建设与车站紧密联系的“车站综合体”,用地功能主要以结合车站物业的商业零售、办公、公寓住宅为主,用地功能定位为多功能混合用地。中间区开发强度次之,“中间圈层”位于以站点为核心的第一圈城市干道网络内,大约为距离站点400m半径范围内。主要城市用地功能为多功能混合用地、站场配套交通设施用地、商务公寓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及经济型酒店用地,该区与门户区共同构成与轻轨站点紧密联系的核心圈层,成为未来新城的中心。过渡圈层为规划区内除门户区和中间区的其它区域,大约为距离规划站点800m半径范围内,用地功能定位为居住用地、配套商业服务用地、行政用地及沿主公共空间轴线布

置的部分多功能混合用地(图4)。

4.3 充分利用交通资源,建设以轻轨站为核心的综合体

新的规划设计在原控规基础上引入“轨道交通车站综合体”概念。轨道交通车站综合体是一种能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资源的城市开发模式。它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以住宅房地产开发、金融办公、购物中心等零售服务业、公共汽车业、出租车业、宾馆酒店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建筑综合体开发模式。在尽可能使站点区域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作为轨道运营公司的自有物业,轨道交通车站综合体能利用轨道交通带来的大量客流,在轨道站点用地范围内发展商业、服务业功能,为轨道交通投资的赢利提供重要帮助。因此,这种开发模式在国内外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受到广泛推崇。

轻轨“中山站”片区规划结合轻轨站点“门户区”设计轨道站点综合体(图6)。该区域建设强调紧密结合轻轨站点整体开发、整体设计。体现3个主要特征:第一,强调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的垂直、立体化设计。地下、地面、地上空间的综合、系统使用首先是为了满足交通换乘的需要。由于轨道交通站点所处位置往往交通量大、流线复杂,为了合理解决人流、出租车、私家车、公交车等流线交织问题,往往有必要组织立体交通网络。同时为了充分利用黄金地段的商业价值以及解决自身大量的停车需求,轨道交通站点应根据自身特点将商业空间和停车空间向地下拓展,形成

片区新城开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开发与轨道枢纽站点建设在用地功能、交通组织、空间形态等方面充分契合,基于TOD模式下的设计理念,新的“中山站”片区规划设计在原控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4.1 变“交通枢纽”为“城市结点”,强调用地功能的混合

对于轻轨站点的功能定位,不应仅仅停留在交通枢纽的概念上。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特别是大型枢纽站是轨道交通资源扩散的节点,它能够成为城市形态扩张的发展核,有助于新城市中心的形成并有力的带动沿线房地产开发以及相关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基于城镇密集区内轨道站点作为“生活设施”的理念,在“中山站”片区规划设计中,对原控规的用地功能进行了调整,将交通枢纽的定位调整成“依托交通枢纽建设的城市结点”。

新规划一是降低了长途客运站用地的面积,增加了社会停车场用地,将公交、出租车设施紧凑布局于站点周围并尽可能的利用地下空间,减小交通设施用地面积所占的比例;二是适当弱化轻轨站点作为交通枢纽的功能,强调居住、商业服务、办公等用地功能在轻轨站点核心区域的混合配置;三是轨道交通作为公交客运线路对商贸批发业的带动有限,且商贸批发带来大量的货流,对片区城市环境不利。新规划将原规划中商贸批发这种传统的“火车站经济”形式从核心区中置换出来,以零售商业、办公服务等用地功能予以替代;四是鼓励片区内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一方面达到轻轨站点区域紧凑布局的目的,同时混合使用的土地开发模式对“城市结点活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五是轨道交通站点区域是人流大量转换的集散区,有大量的酒店服务需求。但经验证明对于乘坐城际轨道往返的人群,质优价廉的经济性酒店(汽车旅馆)是最受旅客欢迎的酒店形式。因此,在原规划确定星级酒店项目用地的同时,新规划

5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圈层发展概念

103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0.8 建筑学报

104

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2010.8 ARCHITECTURAL JOURNAL

建筑学报发达的地下空间系统。第二,较高的开发强度。一方面为了满足土地开发效益的要求,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站点巨大的人流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轨道交通运营的需要,轨道交通车站综合体的建设一般都伴随着较高强度的开发。站点区域高强度的开发为轨道交通线路带来更多客流,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公交优先战略的实施。第三,较大的裙房系统。在 “中山站”轨道交通车站综合体设计的裙房包括了多层停车库、购物中心、会所、超市、商业服务等多重功能。在设计中还将轨道交通综合体的裙房系统与周边商业办公建筑连接成片,成为同时承载多个高层单体建筑并容纳多种城市功能于其中的综合性实体。

4.4 以交通枢纽为核心,建立开放的公共空间系统

为了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站点资源对片区的影响力,创造站点区域良好的步行环境和具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轻轨“中山站”片区规划设计结合用地功能布局加强了核心区的公共空间塑造,规划形成良好的公共空间系统。

规划以轨道交通站为核心组织公共空间系统,采用“城市轴+圈层式”(图7)

的空间组织方式,用步行公共空间将“门户区、中间区和过渡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以轻轨站为核心的开放步行系统,增强轻轨站点的可达性。将原控规穿越片区中心的交通干道调整为局部下穿道路,保证“城市轴”上步行开放空间的延续性。

4.5 步行与公交优先,建立站点区域绿色交通体系

T O D 土地开发模式强调步行和高质量的公交服务,都属于绿色交通体系的范畴。良好的公交可达性可以促使更多的市民来乘坐轨道交通,对轨道交通的运营、轨道影响区域的城市开发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

轻轨“中山站”片区规划设计在原控规的基础上加强了关于绿色交通体系的规划。一是在原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了人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二是在不改变原控规主干道道路路幅的前提下,在道路断面设计中加入了自行车道,鼓励非机动车交通;三是在主要规划干道上设置了公共汽车专用道,鼓励发展公交;四是在轻轨站点核心区内,通过在立体层面合理的组织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系统,实现人车分离、公私车适度分离,鼓励步行和公交的出行方式。

5 结语

本文在对T O D 开发模式主要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对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城市结点、圈层发展、站点综合体、开放公共空间和绿色交通体系”等基于T O D 开发模式的设计理念。近年来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速铁路等项目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和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作为一种被实践广泛证明有效的开发模式,基于T O D 理念结合轨道交通枢纽站点进行的城市开发建设,对于引导我国城镇以集约、紧凑方式进行空间拓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广泛的实践和推广。■

7 轻轨“中山站”“圈层式+城市轴”的规划设计结构

6 轻轨“中山站”轨道综合体参考文献

[1] 张明,刘箐. 适合中国城市特征的TOD 规划设计原则[J]. 城市规划学刊,2007(1):35.[2] 周俊,徐建刚. 轨道交通的廊道效应与土地利用分析—以上海市轨道明珠线(一期)为例[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1):79.

[3] 李程磊.城市轨道交通T O D 开发模式研究[D ].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1-32.

[4] 钟国平,罗浩,田湘攸. 轻轨对中小城镇商业发展的影响[J]. 城市问题,2007(2):40.[5] 美国奥斯汀地铁实施多模式管理及其I T S 系统[J ]. 张学磊,张良辰 译,轨道交

通,2008(5):6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38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现状(正式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xx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 km和236 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 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 km,总投资6000

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xx年-20xx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建城轨交通,编制城轨交通线网规划,初步估计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000~1500公里。总之,无论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数量、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还是已经运营里程、在建里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都非常庞大,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职业规划书范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职业规划书范文 一、前言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和一个完整的人生规划,在这个竞争压机如此巨大的社会中我们注定将会是社会的淘汰品。 每一秒我们都在面对一个崭新的生活。机遇和挑战无处不在,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只有树立一个正确方向我们才能勇敢向前,向成功,向梦想靠近。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规划,帮助我发掘自我潜能,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二、自我分析 1、职业兴趣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我主修专业。其次,我也深深地为能够进入这个专业而感到荣幸。同时,这也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新起的热门专业,它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的职业兴趣是做一名优秀的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 2、职业能力 我相信,只要有信心、有热情、肯投入,就没有做不成的事。身为理科毕业的我,拥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我的学习能力较强,细心、坚韧、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

修取了具有专业知识的各总证书,我可以作为管理和专业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也为我实现自己的规划而打下一定的基础。 3、个人特质 我比较喜欢团队合作。因为我擅长篮球,篮球是一个团队意识比较强的运动,所以我认为在团队合作的过程当中我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了解别人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同时也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团队合作能够激发我的工作的热情、鞭策自己努力前进。同时,我能试图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顾全大局,喜欢有激情的工作。我相信优秀的人组成的团队会更加优秀。 4、职业价值观 我会考虑这份工作对实现我自身理想有多大帮助,对实现我的目标有多大的铺垫作用。我看重职业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有没有从中不断学习提高我个人能力的机会。当然,工资收入也占有很大的重量。在我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将会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几年。能否积累一定的经验和知识让自己更加优秀是非常重要的。 5、自我小结 我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同时拥有坚韧,细心,内敛,优秀的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人。 首先,我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在以后的生活中我都会以此目标前行,我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负责任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师。其次,在未来的1 年—3年期间,我会获得很多的生活阅历以及广大的人脉关系,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及更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国向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 摘要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 的“瓶

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对轨道交通的亲自参与和了解认识,现分析一下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问题及原因,建设历程 1、前言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

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 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和磁浮系统。由于畅通、高效、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 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1]

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

轨道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规划探索

64[摘 要]中国的城市化必须消除城市病的弊端,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城市转型升级道路。以此为目标,广州在积极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以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设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和思考香港相关建设经验,以琵洲站综合体建设为试点,进行了“交通枢纽、顶尖功能、景观地标”三位一体的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规划实践,期望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粗放、功能培育滞后、钟摆式交通明显等难以为继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轨道交通;交通优先;新型城市化 [文章编号]1006-0022(2014)06-0064-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Rail Transport Complex Planning/Huang Min’en [Abstract] China’s urbanization shall take human oriented, high efficient, harmonious, environment-friendly development path. Guangzhou makes “transportation hub, high end function, and landmark” integrate transportation hub planning in Pazhou station complex, to solve extensive land use, laggard function, and pendulum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Key words] City complex, Rail transport, Transportation priority, New urbanization 轨道交通枢纽城市综合体规划探索 □ 黄敏恩 城市综合体(HOPSCA)①是经济发达、城市化程 度高的特大城市为应对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功能复杂、 运作高强度而探索出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开发模式”, 一般是指依托轨道交通,有机组合3项以上的商业、办 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文娱等城市功能的,大 规模、多功能、高效运作和集约发展的建筑群,是基本 具备现代城市全部功能的“城中之城”。本文所指的综 合体就是与轨道交通枢纽有机结合的城市综合体。 《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 化必须消除城市病的弊端,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 功能完善、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城市转型升级道路。 以此为目标,广州在积极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更积 极以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为切入点,进行考察、思考 和实践,期望优化土地粗放、功能滞后及交通拥堵等 日趋严重的大城市病问题。1考察:香港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启示香港总面积为1 107 km 2,人口为717万,人口密度为0.6万人/平方公里,生态用地的比例为75%,因倡导交通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虽然人口密度是广州 的3倍,生态用地比例是广州的1.1倍,但是城市却能高效运作,既宜居又宜业,这与香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及其上盖综合体是密不可分的。1.1香港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发展历程香港经济自1969年开始发展,1988年走向成熟。在2012年福布斯最富裕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以人均GDP 作为主要衡量指标),香港排名全球第八。期间,金融区集聚、城市病出现和消除的过程,也是香港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的发展历程。从发展时序和城市形态角度看,香港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大致经历了中环金融区、香港站综合体(IFC 国际金融中心)和九龙站综合体(ICC 环球贸易广场)三阶段。(1)中环金融区阶段:金融机构自发集聚。经过约40年的高速发展,在中环仅1 km 2的范围内集聚了 400万平方米的办公建筑,云集近千家知名企业总部 和数千个全球知名企业运营中心。20世纪70~80年 代是中环金融区的全盛时期,此后,中环金融区逐渐陷 入无地可建、无房可租的困境,也暴露出自发形成金融 集聚区的系统性缺失等问题,如规划前瞻性不足、传统 CBD 的办公功能高度集聚、功能分区明显忽视步行空间 ,[作者简介]黄敏恩,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总规划师。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自1863年在英国伦敦出现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城市轨道成为世界各国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方案,并在世界4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标尺。 回索历史的胶片,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到二十世纪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个已运营的地铁系统中,总长仅80公里,而法国巴黎的地铁即超过300公里。 1958年8月,北京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上提出:“西方卡不住我们的油脖子,中国也要修地下铁道”。9月,中铁四局集团的前身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在北京市正式成立,很快就开始了北京地铁一号线的筹建,在西方实施经济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线路比选、地质钻探、勘测设计、方案研究、施工组织等大量工作,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而暂缓施工。1965年3月,中铁四局集团抽调所属第一工程处、地下铁道工程技术研究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机械厂筹建组、机械经租站、修配厂及机关部分人员重新组建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的艰难困苦的掘进。 步入新世纪,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疏通堵塞的唯一选择,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悉,中国“十五”期间城市交通投资达8000亿元,其中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地铁和轻轨线路30多条,总长650公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在加速地铁里程的拓展,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长春、成都和哈尔滨在动工兴建地铁,杭州、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鞍山、合肥、佛山和乌鲁木齐在积极筹建地铁。首都北京现有地

铁一号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全长27.7公里的地铁五号线已动工。北京规划地铁网络12条新线,总长达408公里。 上海地铁发展简史 早在1956年,上海市就开始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1956年8月,上海市政建设交通办公室向市人委提交《上海市地下铁道初步规划(草案)》,上海地下铁道建设开始提到市领导的议事日程。 1958年8月,上海市地下铁道筹建处成立,以“平战结合”的功能要求,对上海地下铁道开始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当时苏联专家断言上海是软土地层,含水量多,因此不宜建设隧道工程。1959年8月,上海警备区领导机关提出:上海地下铁道应以“平战结合、以战为主”的指导思想规划建设,地铁尽可能深埋入基岩层。市地铁筹建处组织科研、大专院校和设计单位,对上海地下铁道的埋设深度作浅、中、深3种方案的研究。对深埋方案探索后认为:如将地铁置于地下300~350米的基岩层,对功能要求、工程技术和建设经济均不合理。 1960年2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局在浦东塘桥开始作盾构掘进试验。 1963年3月,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隧道处继续在浦东塘桥用直径4.2米盾构,分别在覆土4米和12米处,建成25.2米和37.8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试验隧道,用于验证粉沙性土质和淤混质粘土质中建设隧道的可行性。 1964年11月,上海市委决定结合战备在地铁规划线上的衡山路段实施地铁扩大试验工程。至1967年7月,完成一井一站和600米区间的两条隧道后,因“文化大革命”中止。11年后,地铁试验工程才得以继续,1978年,漕溪路段试验工程批准开工,在漕溪公园的地底下,又尝试了第二条试验隧道的掘进,投资达四千多万人民币,上下行总长1290米。至1983年底,完成一井一站和圆形隧道913米、矩形隧道274米。试验成果:盾构掘进的轴线误差和地表沉陷都可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隧道用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片衬砌可满足地铁隧道结构要求,防水达到同期国际标准;初步掌握槽壁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心的乘客可以发觉这段线路采用结构法修筑地下连续水泥墙(方形隧道),与此后采用的盾构掘进(圆形隧道)有明显不同。这段线路现在作为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的正式路线使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市区“乘车难”的矛盾日渐突出。1983年初,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上海的多平面、大容量快速有轨交通工程。4月,市计委向市政府上报《关于建设本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项目建议书》,建议建设南起金山卫、北抵宝山、纵贯南北的快速有轨交通干线,穿越市区的中段为地下铁道。8月,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议书,并成立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专家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985年3月,上海市地铁公司成立,接替上海市南北快速有轨交通线项目筹备组的地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1986年7月,市政府向国务院上报建设新龙华至新客站地下铁道的请示报告。8月,国务院批准立项。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成立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工程建设,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副局长石礼安兼任指挥。

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案例分析

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案例分析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的案例分析,总结借鉴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建设经验。 主题词: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分析 Abstract: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ail transit hub of the comprehensive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ail transit comprehensive hub for reference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Keywords: rail traffic, comprehensive hub, and analysis 在综合客运枢纽中引入轨道交通,使之成为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是确保综合客运枢纽周边交通通畅的重要途径,也是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体系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的大型枢纽基本都有一条或者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与之连接,通过在枢纽内直接修建轨道交通或者利用换乘通道连接轨道交通站点,有效疏导了旅客进出车站,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 1 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案例分析 1.1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枢纽 拉德芳斯(La Defense)枢纽位于巴黎拉德芳斯副中心,包括地铁1号线、有轨电车T2线、区域快速铁(RER)A线、郊区铁路线和多条公共汽车线路,是集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地铁线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已形成了高架道路交通、地面交通和地下交通三位一体的交通系统,形成了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将拉德芳斯区与巴黎市中心区紧密地连接起来。这一公共运输服务系统日接待乘客达50万人次以上,超过80%的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进出拉德芳斯副中心。拉德芳斯枢纽设计的非常先进,巧妙地将多个车站都整合在一个4层的大型建筑内,乘客不用出站就可以换乘各种方式,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完善、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1.1.1 平面布局 拉德芳斯区域位于法国巴黎市区的西北部,城市主轴线的西端。该枢纽具有交通、商业服务等功能。公交车站层,在枢纽的东侧,公交线路包围了小汽车停车场,设有大量清晰的道路标志,引导车辆快速通过,有序停放;中央为售票和换乘大厅,有商业及其它服务设施;西侧为郊区铁路和有轨电车T2线。乘客通过地面出入口和换乘大厅的换乘楼梯,可以很方便的到达商业中心,以及地下三、四层的地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1.概述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地铁与轻轨)是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骨干,是 大众化、大运量、独立专用轨道的城市客运系统。同时又是城市的大 型基础工程,所以它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 对城市建设和规划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是一项城市总 体规划的专项(专业)规划,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我 国对线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早,但受理论体系的制约,进行现代意义 上的线网规划却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自 1996年以来,有幸为广州、南京、青岛、天津、济南等城市主编“线 网规划”,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和方 法体系,并得到国内城市交通学界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可。为了进一 步完善线网规划的方法,本文一方面向各位同仁介绍线网规划学术发 展概况,另一方面对其中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大家 的深入思考,推动该领域规划工作的发展。 2.线网规划发展 2.1线网规划的历史 自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以来,世界上城市快速轨道 交通建设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已有43个国家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 道交通,其中115座城市修建了地铁,有一些大城市已经形成了比较 完善的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系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城市快速轨道交 通线网总长达到100km以上的城市已经达到15个,最长的巴黎线网, 整体规模已经超过550km。在这些城市线网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对线网规划的认识是不同的。 欧美国家受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影响,强调短期性、实效性和可实施性、因此忽视长远规划的意义。同时受建设投资体制的影响,基本上是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文献检索实训——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姓名 学号 所属院系自机学院 专业年级 12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

前言 摘要: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进行分析。 关键字:轨道交通居住空间商业空间城市更新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我国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建成带来人流在量和质上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其沿线的通达,改变其沿线的区位条件,从而影响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空间布局,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的实际形态和结构往往是交通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相互作用的结果[1]。轨道交通大运量、快速度的特点使它能够把人流引向特定的地点,并且在某个点上集中大量的人流,这种特性决定了轨道交通对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集中于与人流密切相关的居住空间、商业空间的变化。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战略性的基础设施进而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的重要部分——城市更新,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分化重组。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各个城市利用轨道交通规划及其引起的城市功能空间的重组提供建议。 1 城市轨道交通对居住空间变化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居民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离。特别是郊区化的趋势迫使人们出行范围加大、通勤时间和距离也相应增加。通勤成本已经成了人们选择居住地的一大要 素。而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度、准时便捷的优势极大地缩短了沿线居民的通勤时间,在吸引通勤人口移居的过程中改变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布局。 1.1 挤出效应使居住空间向郊区转移 轨道交通凭借其快速高效的优势带来其沿线地区良好的通达性。交通的改善

轨道交通枢纽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

轨道交通枢纽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13 09:45:02 查看( 135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前言 宝民先生为主的专家组经过三年多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研究,吸收了美国和日本一流综合体考察成果,新摩尔商业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操作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卓毅集团公司牵头,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与市中汇建筑设计事务所实施完成了 47万平方米大学城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项目论证和大商家招商工作。 我们考察了亚洲和欧美重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和交通枢纽,不仅取得了业态设计与商业建筑策划研究成果,比常规城市综合体项目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了商业综合体开发、招商、经营管理的核心能力,能够为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客户挖掘数亿元商业价值。 我们初步总结了城市交通枢纽型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经营规律,形成了优化的盈利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愿意和地铁及轨道公司朋友分享。 一.交通枢纽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特点 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一般包括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站点,人流量巨大,在大型城市商业圈具有较高商业价值。例如,大学城城市交通综合体包括轨道交通中心站点、长途汽车站、公交汽车站和大型购物中心、酒店及高尚住宅开发,配套两个城市广场和多个地下停车场。 多物业功能组合。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包括交通物业和商业物业,商业物业一般包含写字楼、酒店公寓、购物中心。 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规模大,设计和施工都比较复杂,盈利模式比较复杂,投资风险控制难度大,开发和运营单位需要具有较高的驾驭能力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成为国少数具有全球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研究经验和实际开发及运营顾问经验的单位之一,积累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轨道交通枢纽型开发单位创造较高顾客价值。 二.调研与论证方法 大学城交通枢纽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它是松江老百姓和大学城学生进入城区最便捷的轨道交通线路。我们采取了如下调查方法: 1.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调查和研究工作相互结合。在完成松江大学城轨道交通综合体项目同时,完成了松江与东京城市新区的国际比较研究,提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 状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90

202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km和236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km,总投资6000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03年-2006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

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建城轨交通,编制城轨交通线网规划,初步估计线网规划总长度为1000~1500公里。总之,无论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数量、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还是已经运营里程、在建里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模都非常庞大,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数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快,同时开工建设的线路多。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分析,1995年-2008年12年间,中国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从1个城市增加到10个,运营里程从43km增加到790km。日本东京地铁,50年间建设286km,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 -1969年,10年间建设100.5km。按年平均建设里程比较,北京、上海比东京快3倍多。上海、北京两市政府都提出每年建设40~50km 的承诺,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打破常规,4条线或6条线在同时开工建设,投资以每年100多亿速度在推进,中国城轨交通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地铁篇

目录 第一章综述 (3)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3) 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3) 2.2 线网空间形态与构架问题研究 (5) 2.3 关于地铁线网与城市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 (8) 第三章地铁站站址规划 (9) 3.1车站开挖对地标建筑物的影响 (9) 3.2车站开挖对地下建筑物的影响 (10) 3.3车站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11) 3.4车站开挖对地面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12) 3.5地铁车站开挖方法受多因素影响时的选择 (13) 3.6小结 (13) 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13)

第一章综述 近年来, 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勃发之机,不仅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加速地铁建设, 一些百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大城市如西安等也在积极筹划和兴建地铁, 无疑,这是我国城市交通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好兆头。 地铁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在组成结构及外部运行环境都是决定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因素。地铁网络总体布局规划的任务一方面是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另一方面是要研究它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其它子系统(如道路及地面常规公共客运等)的协调关系,乃至与城市形态和土地使用布局的协调关系。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地铁线网的总体布局规划作为线路建设的依据,将来形成的地铁系统很难保证有较理想的运行效能。在地铁线网规划中如何确定线网合理规模、线网空间构架形态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衔接关系是线网规划理论中尚待探讨的问题, 同时也是涉及规划方法的问题。 第二章地铁线路网规划 2.1 线网合理规模论证问题研究 线网规模(线网营运总里程)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换言之,一个城市地铁线网的总体规模无疑应当与上述客观条件相匹配,否则无法保证线网运营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编制线网总体布局规划时,往往只注意线网覆盖面及线网的具体构架,而不作合理规模的论证,这是当前我国城市地铁网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从国外的情况看,伦敦、巴黎、东京以及莫斯科等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 编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新编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大,同时建设的城市多。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从1995年-2008年6月,12年间共有10个城市20多条线路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到730km,到奥运会开幕,北京、上海两城市运营线路分别达到220km和236km。 与此同时,全国共有15个城市、800km的城轨线路正在施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南京、重庆、长春、哈尔滨、沈阳、杭州、西安、成都、苏州等15个城市,城轨交通线网规划总长度达1700km,总投资6000亿元。这15个城市线网规划已于2003年-2006年得到国家的批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机动化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继续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为了支撑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开始修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上述15个城市之外,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大连、东莞、贵阳、合肥、昆明、南宁、福州等10多个城市,也在筹

(整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战略

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都有了飞速的发展7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使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呼声。 我国人口众多,目前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已发展到34个,而50~100万人口之间的大城市也达到43个。 但这些城市的公共交通方式,绝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运量不大的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而现代城市在一天的客运高峰期间,旅客高度集中、流向大致相同的客流现象已很普遍,低运量的交通工具已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出行的需要。这些都是造成城市交通局面越来越严峻的重要因素。 城市交通是保持城市活力最主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活的动脉,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展望21世纪的城市交通事业,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多层次、立体化、智能化的交通体系,将是城市建设发展中普遍追求的目标。而发展大、中、低客运量相互匹配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客运交通工具,将是实现上述远景目标的一项重大技术决策措施。 为了缓和与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不是仅仅靠拓宽马路就能解决问题的。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其现代化生活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高度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要把长远规划目标同近期调整改善结合起来。近期应做好与城市交通量基本相适应的道路网络系统,逐步改善常规公共交通的服务管理质量,有机地配合好综合交通规划,拓展空间利用条件,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积极引入具有大、中客运量的地铁和轻轨交通方式。这是势所必然的发展趋向。 前一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许多大城市都纷纷策划修建大、中运量的地铁或轻轨交通项目。近10年来,已有20多个大城市都不断投人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和可行性研究,但在项目选型、系统规模和建设标准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修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越来越多。因此,急需要提出一些导向性的建设方针政策,做到宏观调控更有科学依据,使各地的建设单位和咨询设计部门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都能建立在一个相对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避免在强调建设必要性的同时出现建设标准导向失误的不良后果。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的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百年大计,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国向外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瓶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对轨道交通的亲自参与和了解认识,现分析一下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问题及原因,建设历程 1、前言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和磁浮系统。由于畅通、高效、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1] 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政府调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纷纷进行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由于要求建设的项目较多且工程造价高,1995年12月国务院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建议

都市快轨交通·第32卷 第2期 2019年4月 1本刊特稿URBAN RAPID RAIL TRANSIT doi: 10.3969/j.issn.1672-6073.2019.02.00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建议 杨永平1,赵 东1, 2,边颜东1 (1.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交通业务部,北京 100048;2.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摘 要: 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存在与上位规划不符、建设规划项目执 行过程中方案随意调整、与其他交通方式不能衔接协调、规划用地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与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上位规划协调、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的论证、加强 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一体化工作、加强轨道交通及相关设施用地控制、强化轨道交通全寿命周期财政承受能 力论证等建议。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主要问题;有关建议 中图分类号: U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73(2019)02-0001-04 Mai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Regarding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in China YANG Yongping 1, ZHAO Dong 1, 2, BIAN Yandong 1 (1.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of China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48; 2. Schoo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Abstrac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regarding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including the fact that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does not meet the master plan,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has been adjusted at will during its implementation, coordin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with other modes of public tronsportation has not been smooth, the planning of land use has been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d the financial capacity of local governments has been insufficient. Furthermore,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se main problems are given,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and the master plan, strengthening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developing an integration of transportation with the core of rail transportation, strengthening control of land use for rail transit and related facilities, and strengthening the financial viability of the rail transit lifecycle. Key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plan; main problem; advice 2003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 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要 求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各城市轨道交通建 收稿日期: 2018-03-28 修回日期: 2018-09-04 第一作者: 杨永平,男,工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政策研究、咨询评估及PPP 咨询等工作,2358670449@https://www.sodocs.net/doc/549693916.html, 设规划的指引下,10多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1]。截至2017年底,国家批复了43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批复里程超过8 000 km 。 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约1 900 km ,总投资超过 1.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规划新增运营里程约5 600 km (加上目前正在准备上报建设规划的城市中部分拟 在2020年前开通运营的线路,实际新增运营里程应 在6 000 km 以上),年均增加1 120 km ,年增长是“十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铁道运营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随着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百姓出行需求更加强烈,预计2018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0亿人,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000亿人,货物发送量将达42900亿吨,现在人首选 铁道轨道供电专业培养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电化率为60%,规划建设新线4.1万公里。铁路的大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培养目标:铁道信号的首要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正安全:铁路信号装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备, 铁道线路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我国铁路系统经过今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吃加速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提升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 2013年11月15日 一、调查背景

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 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 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 (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 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 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