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考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反映了时代的客观要求。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是建立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其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考点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发展的理论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马恩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经济运行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社会的经济作了原则性的预见。

(3) 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深刻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实质和经济运行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探索。

(4) 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系列创新,特别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轨道。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考点3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1)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有机统一体。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生产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要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环节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考点4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生产关系。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只有联系生产力,才能深刻认识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更替的依据,才能正确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考点5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 经济规律客观性的主要表现: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它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消灭或改造它。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3)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不否认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考点6经济规律的类型

(1) 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一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等。二是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等。三是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2) 在一定社会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规律相互联系,共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经济规律,其他经济规律反过来又会影响它的实现。

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考点1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在人类历史上,相继出现了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即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经常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的变化,总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要求生产关系相应地发展变化。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和形式,这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考点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1)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2)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封闭、保守型的经济;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以自然分工为基础,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 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开放型、进取型的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与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

考点4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1)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产品分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为条件的。

(2)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3) 简单商品经济阶段是在较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需要为目的。

(4) 发达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是为了价值增殖。发达的商品经济包括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考点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①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他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所决定。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不在于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不同商品之所以能相互比较,并按一定比例交换,是由于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可见,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二因素,在表面上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但在本质上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一是使用价值反映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价值反映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二是买卖双方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另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两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①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在特定劳动形式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要付出一定的体力与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是抽象劳动。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③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3)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大意义:第一,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都与劳动二重性学说有着密切关系。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等理论。所以,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考点6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1)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包含生产该商品的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量和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考点7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 劳动生产率是指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如果

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那么在同样的时间里就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收益。为此,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总要千方百计地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3)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生产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的适度规模;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考点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社会分工,决定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首先是个别劳动。各个生产者的劳动既是社会劳动又是个别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是私人劳动),两者构成一对矛盾。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使用价值是否适合社会需要,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取决于商品交换及其程度。

(2)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始终存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它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第二,它贯穿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第三,它直接关系着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考点9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1)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自身,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

(2) 从商品交换的历史过程来看,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自发发展的结果。货币出现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外在表现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考点10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货币的使用价值是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价值是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物,作为价值的社会代表。

(2)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大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如写个价格标签表示一下。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价格与价值一致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在货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在商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在现实生活中,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比如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会高于或低于价值,有的甚至严重背离,即没有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价格,比如未开垦的土地和股票。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在技术上要规定一种固定的货币计量单位,对每个计量单位,还要分成若干等份。这种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份,叫价格标准。如我国人民币价格标准中,基本单位是元,1元等分为10角,1角等分为10分。

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不同:首先,价值尺度是货币的一种独立职能;价格标准则是由价值尺度派生出来的技术性规定。其次,作为价值尺度,货币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价格标准则是货币的计量单位。第三,作为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会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价格标准则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无关。最后,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产生的;作为价格标准,通常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②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一方面打破了物物直接交换在时空上的局限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卖、买在时空上的分离,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为商品流通服务的。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要足值货币。这就产生了在充当流通手段时,货币可以用价值记号乃至价值符号来代替金属货币的可能性。

③贮藏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加以贮藏。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由于货币存在形式的发展,如今普遍的货币贮藏方式是储蓄存款。但纸币充当贮藏手段是有条件的,因为现代纸币不能兑换成金属货币,纸币发行也已与黄金储备没有法定关系,纸币币值存在贬值可能。所以,只有当纸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储存纸币。

纸币储蓄与金属货币贮藏的作用不同:第一,金属货币贮藏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而纸币储蓄不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因为银行储蓄实际是储户的延期消费。第二,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好比一个蓄水池,会自动调节货币流通量:当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减少时,部分金属货币会退出流通,变成贮藏货币;而当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货币会重新投入流通,使货币的流通量与需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储蓄不能发挥这种自动调节作用,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是由政府货币管理部门加以控制的。

④支付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发生赊购赊销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所执行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缴纳租金、税金和发放工资等方面。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解除了现金交易对交易规模的限制和买者暂时不能支付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有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就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

⑤世界货币。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所发挥的作用。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其他贸易活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实际上是货币职能越出国界而在世界范围的延伸和应用。从历史上看,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长期限于贵金属。如今,一些币值坚挺的经济发达国家的纸币如美元和欧元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3)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派生和发展出来的。

考点11货币流通规律

(1) 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国或一地区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数量;二是商品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之后,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考点12纸币和信用货币

(1) 货币产生后,其存在形式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先后经历了非金属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这样几个阶段。

(2)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自身没有价值,在市场经济中是主要的货币存在形式。

(3) 在银行信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纸币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是指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它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又被称为信用货币。各种信用货币(如银行券、支票、汇票、期票等)的流通加速了资金周转,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深了商品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广泛运用,出现了电子货币,它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而进行的电子自动转账系统。它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电子商务、金融业的发展。

考点1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纸币流通规律要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价值就会相应减少,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如果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

(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对于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1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原则。价值规律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

考点15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存在并发挥作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灵敏、有效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自觉地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第一,按照商品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应该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企业盈利;第二,坚持等价交换原则,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公平竞争;第三,坚持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体系,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考点1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则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但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这是由于存在着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和价格波动反作用于供求关系的现象。

(2) 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种状态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考点17市场机制

(1) 价格、竞争、供求这些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正是价格、竞争、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价值规律才得以贯彻和体现。

考点18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私有制条件下,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第二,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加强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考点19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种经济现象的剖析,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诸多经济现象的本质。

(2) 列宁在新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各种经济现象,特别是对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分析,使劳动价值论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3) 当前,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环境下,因而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考点20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重点之一是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①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总体工人”的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和相对独立,要求我们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于工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层面。

②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领域的认识。当今科技劳动对于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这部分劳动同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我们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要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2) 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既有关联又不完全等同。

①财富或使用价值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劳动与自然物质一起构成财富的源泉;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②价值的创造与财富的生产,并不是始终同比例增长的。财富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但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因为,从单个商品来看,它的价值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这就表明价值量与财富量是两个具有不同变化规律的量。从社会角度来看,单个商品的价值要转化为社会价值,还必须经过交换环节,受到供求、竞争的影响。所以,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既紧密联系又不能等同。

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考点1资本流通形式与商品流通形式的区别

(1)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反映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货币是资本的最初形式,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当货币用来作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手段时,货币才成为资本。

(2)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不同:第一,流通形式不同。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流通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第二,流通内容不同。商品流通的起点和终点是不同质的商品,交换双方获得各自所需的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起点和终点是同质的货币,但终点的量大于起点的量。第三,流通目的不同。商品流通中,商品生产者以取得某种使用价值为目的;资本流通中,资本家以取得价值增殖为目的。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是交换媒介,不发生价值增殖。而在资本流通中,货币成为资本的存在形式,发生了价值增殖。

(3) 资本的总公式是G-W-G′。其中,买和卖都不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只能从商品的使用环节上去寻找,即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在使用中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考点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1)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潜藏于人体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并非在任何社会都可以成为商品。

(2)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这两个条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 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所有权,而是劳动力使用权。在商品经济中,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进行买卖的过程,也是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过程。

考点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1)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包括三部分:一是劳动者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三是劳动

者接受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必要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受各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

(3)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这是它不同于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地方。一般商品在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其他商品中。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

考点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1) 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任何商品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与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劳动力的使用归资本家支配;二是全部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支配。

(3)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以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为基础的。在工人的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也是物化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强制性特征,必然使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这个一定点,从而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考点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1) 在生产过程中,资本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基本的生产要素形态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叫不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发生价值增殖,叫可变资本。

(2)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一是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

惟一源泉。二是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等理论奠定理论基础。

考点6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土地与其他生产要素不同,它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而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却是劳动产品,有价值。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旧价值的转移与新价值的创造,是同一劳动引起的两种不同结果。所以,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生产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在一起生产出使用价值,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

考点7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v′)是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v)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m/v。剩余价值率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考点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 认清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必须区分劳动力和劳动。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成为商品。

(2)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掩盖了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的界限,造成

了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回报的假象,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考点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 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最基本的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延伸,其长度的确定取决于阶级力量的对比。

(3)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前提的。因为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降低生活资料价值。生活资料价值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降低生活资料价值,首先要提高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有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随着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价值也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

(4)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为缩短工作日的斗争加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成为主要的剥削方法。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方法常常被同时用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考点10超额剩余价值

(1)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仍然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2)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现象、暂时现象。当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到先进企业水平时,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便消失而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是全社会资本家普遍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考点11资本积累

(1) 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2)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 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的数量以及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在剩余价值分割比例既定的条件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由同量可变资本得到的剩余价值就越多,积累的数量也就越多。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价值降低,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表现为更大量的剩余产品,从而积累增加。第三,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的劳动资料价值。所费资本是指每次生产中实际耗费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价值。这两部分的差额越大,产品的耗费就越少,积累也就越多。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剥削程度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增加,工人人数增加,剩余价值量就增多,从而积累量增加。

考点12资本有机构成

(1) 资本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这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大体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为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相对地减少。

考点13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1)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条途径。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资本兼并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资本集中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

(2)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第一,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它,而只是改变它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第二,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增长数额的限制,增长较缓慢;而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

(3)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资本积聚加速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有利于资本积聚。两者相互促进,使资本积累不断增大,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

考点1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 伴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工人阶级的失业人口增多,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境地。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马克思揭示的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 在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造成了社会总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劳动力供给绝对增加的趋势,这两种趋势的同时存在,就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失业和半失业劳动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重要条件,这主要是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不断提供“产业后备军”。

(3) 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贫困的表现有所不同。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然而工人阶级的贫困依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国民收入中,工人实际收入所占比重下降,而资本家收入所占比重上升,两极分化现象依然明显;第二,

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现象严重,大批失业和半失业人口经常存在;第三,工人实际工资时有下降,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考点15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 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w=c+v+m。其中,c是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v+m是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生产商品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叫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

(k=v+m)。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耗费资本的增加额,而且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由此,商品价值就是成本价格加利润(p)之和,用公式表示就是:w=k+p。

(2)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和剩余价值在数量上相等,区别在于:剩余价值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利润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m′)就转化为利润率(p′)。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在量上小于剩余价值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4)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第一,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就高;反之则相反。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第三,资本周转速度。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提高年利润率。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同方向变化。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考点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 资本家为了追逐较高的利润率,促使资本在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从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门向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资本),结果使价格和价值偏离,最终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量的比率。影响平均利润率的两个因素:一是各部门利润率水平;二是利润率不同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2) 平均利润率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社会各部门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考点17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的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2)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但转化后生产价格和价值存在差别:第一,生产价格同所费资本和预付资本相联系,看不到同工人活劳动的关联。而价值是工人活劳动耗费的凝结,两者直接关联。第二,生产价格同价值在量上经常不一致。因为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不同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不一定等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一般来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要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而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得到的平均利润要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即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第一,生产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形成的。成本价格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由剩余价值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形成的。因此,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第二,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第三,生产价格会随着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因为

商品价值中c+v的变化,会引起生产价格中成本价格的变化;商品价值中m的变化,会引起平均利润的变化。所以,价值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生产价格的变化。

(4)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内少数企业率先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超额利润。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平均利润率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趋势,不能把它看作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绝对平均。

考点18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商品资本的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商业资本的产生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节约流通费用,加快资本周转,对产业资本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程度的提高,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出现了批发商业、零售商业(百货公司、超市、专卖店等)、期货交易、消费信贷(信用卡、分期付款、短期信贷和中长期抵押贷款)等多种商业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形商品交易在扩大,而且还有无形商品交易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的发展。

(3) 商业资本家投资商业活动,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要获取平均利润,这是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竞争和资本转移的结果。纯粹的买卖活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商业资本家获取的商业利润既剥削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也剥削商业职工的剩余劳动,它体现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

考点19借贷资本和利息

(1) 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等)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密切关联。在资本主义再生产中,一方面会产生大量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如固定资本未更新前的折旧费、闲置待用的流动资本、尚未投入扩大再生产的积累等;另一方面再生产中又急需要补充货币资本,这样便形成了借贷关系。

(2)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它有自己的特征:第一,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与职能资本相对立。资本的所有权属于借贷资本家,使用权属于职能资本家。第三,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G-G′),似乎货币可以生出更多的货币来,成为一种最具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3)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资本使用权而付给借贷资本所有者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两个部分:一部分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为职能资本家所有;另一部分采取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的所有者。平均利润分割为这两部分,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实质上,利息既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关系的体现,又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关系的体现。

(4) 利息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但也不等于零。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二是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借贷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价格变动的预期,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宏观经济的走势等。

考点20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货币借贷和支付中介的企业。银行的职能主要有:一是充当借贷中介,以吸收存款的形式(负债业务)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再以贷

款的形式(资产业务)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二是充当支付中介,即根据客户委托,办理货币的收付和转账结算、货币兑换等业务。

(2) 从所有权看,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从经营借贷资本来看,银行资本属于借贷资本的范围;从其自有资本也要获取平均利润来看,银行资本又具有职能资本的特点。

(3) 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高)和存款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费用构成。银行利润来自借款的职能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考点21股份资本和股息

(1) 股份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它与股份公司联系在一起。股份公司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统一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一种调整。股份公司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财产占有形式发生了变化:第一,私人资本由股份公司统一占有、支配和使用,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第二,私人企业由股份公司统一经营,取得了社会企业的形式。但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企业的雇佣劳动制度的性质没有改变,它只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2) 股票是投资入股的资本数额,并据以领取股息的凭证,是股份资本所有权的凭证。股票的特点有:股票所有者不能向公司退索本金,即具有不返还性,但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即可以流通。股票的购买者是投资者,是资本所有者,股票的再次出售,实质上是资本所有权的转让。股息在形式上与利息相似,一般高于利息,实际上也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由于可以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行买卖,所以具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不是股票的票面额,也不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预期股息收入;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率。

在股票交易中,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不仅有公司经营业绩,还有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心理以及人为投机等因素,因而股票价格总是不断波动的。股市行情常常是一国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4) 以股票等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资本,与投入企业的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资本不同,是虚拟资本。它是一种信用工具。它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筹集资金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会形成“经济泡沫”。

考点22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 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剥削收入。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农业资本家因为租用了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交给土地所有者,便成为地租。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 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①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不同相联系的地租形式。级差地租实质上是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租种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是这种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而不像工业品那样由中等生产条件决定。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肥沃程度、距离市场远近程度的不同。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

级差地租又分为级差地租Ⅰ(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与级差地租Ⅱ(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这两种具体形态。

②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用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绝对地租实质上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它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绝对地租的来源同样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如果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甚至高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情况下,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不复存在,但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仍会有绝对地租。

(3)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采掘业和建筑业存在矿山地租和建筑地租的情形。它们和农业地租一样,同样包括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等形态。矿山地租是指工业资本家为了开采矿藏而缴纳给矿山所有者的地租。建筑地租是资本家为建筑工厂、商店、住宅等建筑物而向土地所有者租用土地所缴纳的地租。建筑地租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土地的肥沃程度不起决定作用,而是地理位置起着决定作用。建筑用地离城市越近或交通便捷,特别是城市繁华地区,建筑地租就高。二是垄断地租占优势。建筑地租的提高,还常常是城市房租上涨的主要原因。

考点23土地价格

(1) 原始的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土地被私人占有,可以作为商品买卖,有价格。

(2) 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地租量的大小,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土地价格用公式表示:土地价格=地租量/银行存款利息率。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影响土地价格的还有供求及其他因素。

(3)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土地价格有上涨的趋势。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考点24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 自由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垄断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统治地位。

(3)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主要时期。

考点25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1)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现象,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垄断是指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少数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体对某个或某些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的独占或控制。

(2) 生产集中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因为:第一,少数大企业为了实现规模效益或为了避免两败俱伤,有必要彼此建立协议或联合,共同操纵市场;第二,生产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第三,当某个或某些部门的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时,这也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3) 二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集中、垄断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第一,从生产集中看,一是兼并的对象从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间的相互兼并,甚至跨国兼并;二是兼并方式从横向、纵向兼并发展到混合兼并。混合兼并是二战后垄断资本扩大垄断势力的重要形式。第二,从垄断程度看,出现了一些巨型企业,它们在生产和销售中所占份额巨大,经营方式综合化。二战后,混合联合公司成为私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考点26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1) 列宁揭示了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主要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通过签订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是比较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辛迪加是由同一部门的几个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大企业的联合体,是比较发达的垄断组织形式。康采恩是由不同部门的多家企业联合组成的一种组织复杂、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它以金融控制为基础来实现其垄断统治。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在工业垄断的基础上,银行业也在垄断。银行业的垄断,使银行和工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银行从普通的信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一是信贷关系,即垄断的大银行和垄断的大工业之间长期固定的巨额借贷;二是资本纽带,即彼此向对方领域投资、参股和控股;三是人事结合,即互相兼任对方的主要职务。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而形成的资本叫金融资本。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控制或操纵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上主要通过“参与制”(掌握一定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其统治;在政治上是通过“个人联合” (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总之,金融资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形式,金融寡头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商品输出。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有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资本输出成了金融资本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第二,资本输出也是金融资本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有力手段。

资本输出的形式,一是借贷资本输出,如贷款,这是间接投资;二是产业资本输出,这是直接投资。大规模资本输出的结果,一方面,使金融资本的势力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加强了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对世界范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④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为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两败俱伤,各国垄断组织谋求妥协,达成国际性协定,形成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垄断同盟是资本主义各国最大垄断组织根据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经济同盟。其目的在于瓜分世界市场,制定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垄断原料来源,分配投资场所,以保证共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随着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形成,世界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另一部分是为数很少的压迫民族,由此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 列宁概括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二战后有了很多新变化:第一,垄断组织的规模、金融资本统治的范围扩大;第二,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国际财团取得了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第三,资本的国际流动出现新特点,国外直接投资、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规模和速度空前增大;第四,国家出面的国际调节活动频繁,世界经济走向区域化、全球化;第五,新殖民主义出现,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等。这些新变化,大都是列宁概括的基本经济特征的发展。而列宁揭示的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指南。

考点27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1) 竞争产生垄断,但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这是因为:第一,垄断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第二,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2)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带有新特点:第一,竞争内容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第二,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第三,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不仅有经济的,还有政治的,甚至采取暴力来消灭竞争对手。此外,竞争的规模扩大(遍及各个领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程度更为激烈,破坏性也更为严重。

考点28垄断利润

(1)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来源:一是垄断企业内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企业外部,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 垄断的实质是保证垄断资本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对垄断利润的追逐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动机和目的,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表现。

考点29垄断价格

(1)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销售商品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向非垄断的中小企业购买原料、初级产品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虽然由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来制定,但也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在垄断条件下,为争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防止产品的积压,垄断组织必须对市场容量、价格与需求等进行估测,而不能任意定价。

(2) 垄断价格的出现,使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第一,垄断企业不能任意提高或降低商品的价格,垄断价格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第二,垄断价格并没有改变全社会商品价格和价值总额的一致性。垄断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多得的利润,正是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的价值部分。第三,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可见,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歪曲地表现为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了垄断价格的形式。

考点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发展分三阶段:第一阶段,1914年一战爆发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这个阶段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国营铁路、邮政、电话等基础性设施。第二阶段,一战至二战结束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稳定发展。这个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有为适应战争需要和反危机应急措施的特殊性,国家给生产军需品的私人垄断组织以津贴、优惠贷款,美国执行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生活等。第三阶段,二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2)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基本形式:第一,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国家直接掌握国有垄断资本);第二,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第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国家对私人垄断企业运行的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成为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

(3)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的发展和深化。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的矛盾尖锐化起来,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第一,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航天、海洋开发、核能等新兴部门的开发,需要巨额投资,风险大、周期长,私人垄断资本往往力量不

够也不愿承担,需要国家直接投资。第二,经济现代化要求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保护环境,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而这些事业的发展,投资回报率低、回收期长,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承担,需要由国家统一组织兴办。第三,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借助国家力量干预和调节,克服“市场失灵”。第四,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失业问题增加,贫富分化现象严重,需要国家采取措施增加就业,改善社会保障以缓和阶级矛盾。第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克服生产过剩、遏制危机的频繁发生更加突出,这也需要借助国家力量来拓展国内外市场。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

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考点3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1) 由于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导致所有制实现形式、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第二,私人垄断资本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尽管普遍采取股份制形式,但控股权始终掌控在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手中,他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本性没有变,工人阶级遭受剥削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变。第三,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所有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为私人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提供必要条件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管采取什么形式,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理想的总资本家”。总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双重的,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

促进作用,又促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一,在保证垄断资本家集团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过程中,客观上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二,国家对经济有意识的干预、调节,刺激了有效需求的增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第三,国家通过大量拨款和组织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第四,国家协调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垄断资本内部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他们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服从资产阶级整体的、长远利益。第五,通过社会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②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根本性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这具体表现在:第一,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第二,国家调节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破坏和经济结构的失衡。第三,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问题,不能消除垄断资本与劳动群众的阶级对立。第四,国家干预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因而也就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考点3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在生产力上,把分散的、孤立的、规模狭小的个体生产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在生产关系上,把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私有制变为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样,在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便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决定、制约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

(2)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一方面,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发展,生产资料的使用、生产过程、劳动产品都社会化了,生产超出了国界;另一方

面,社会财富和生产资料日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集中到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手中。

考点3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一方面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切可能限度内的局

部调整;另一方面也准备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具体地说:一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着物质条件,这就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二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着阶级力量,这就是无产阶级。三是为社会主义建立后发展社会生产、管理社会经济提供必要的组织形式和管理经验。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扩展和深化,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它在运动中又受到一些调整因素的作用,这就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呈现出复杂性。这些调整因素有: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使社会财富极大增长,使资产阶级获得了缓和矛盾的物质条件;第二,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和根本利益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如工人持股等;第三,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通过实行社会福利政策来缓解社会矛盾等。

(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曲折性和长期性。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必然是既矛盾斗争,又彼此和平共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既要警惕国际反动势力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又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技术和科学文化的交流,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

第四章资本的运行

一、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考点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 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售出商品,收回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

(2) 资本是在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产业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资本,都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考点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即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分别同时存在于三种职能形式上。第二,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即分别处在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必须依次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经过循环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和在时间上的继起,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

(2)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列存在和相继运行,是产业资本连续

循环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的再生产也不例外。

考点3资本周转

(1)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2)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怎样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发生和实现;资本周转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考点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以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划分依据的。

①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可以供生产过程多次使用,其价值按每次生产的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的销售逐渐周

转回来。这里的固定,不是指这部分资本的实物形式不能移动,而是指它的实物形式在生产中能较长期地发挥作用。

②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劳动对象一经投入生产便全部消耗,它们的价值随之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通过工人的劳动补偿出来。之所以将劳动力资本列入流动资本,是仅就其价值周转方式而言与劳动对象的周转方式相似。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第一,价值周转速度不同,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时间短,在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内,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第二,价值回收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是分批逐渐收回,流动资本是一次全部收回。第三,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定资本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在使用期内不需要实物更新,而流动资本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不断地实物更新。

(3) 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和意义不同:第一,划分的依据,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并据此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

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对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考点5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1)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其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按其磨损的原因不同,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①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也叫物质磨损,这种磨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固定资本在生产中的正常使用;二是受自然力的作用,如金属因氧化被锈蚀。

②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叫精神磨损,这种磨损的原因也有两个: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使原有机器设备价值降低;二是由于新

技术的应用,出现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使原有固定资本贬值。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加快,固定资本无形磨损也呈不断增大的趋势。

(2)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固定资本全部磨损后要进行更新。为了保证固定资本及时更新,必须不断把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从销售收入中提取出来,以折旧基金形式加以累积。这种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累积补偿的办法叫折旧。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考点6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产业资本从预付资本开始,经过循环运动,实现价值增殖,再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所经历的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

①生产时间是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主要包括:劳动时间,即劳动者为完成某种制成品所需要的连续工作日;自然力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生产时间的长短,

主要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的组织管理状况等。

②流通时间是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流通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地点距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远近,交通运输条件的好坏,市场供求状况等。

③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

(3) 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用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和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来表示。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与资本周转时间(长短)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多少)成正比。

考点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周转速度就慢,反之则相反。

考点8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 节省预付资本量。加快资本周转,对固定资本来说,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无形磨损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固定资本更新,提高固定资本利用率;对流动资本来说,可以减少维持同样经营规模所需的流动资本,从而提高资本的增殖能力。

(2)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加快资本周转,可变资本的周转也加快,一年中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高;反之则相反。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不同,首先,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反映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其次,年剩余价值率一般大于剩余价值率,只有当预付可变资本年周转为一次,年剩余价值率才与剩余价值率相等。

考点9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1)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①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实现为货币形式后,如何顺利买进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包括资本家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与工人都需要的消费资料。

(2) 只有当社会总产品完成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总资本运行即再生产和流通才能顺利进行。

考点10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1)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分类问题。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形式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部类,第Ⅱ部类即消费资料部类。

(2) 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三部分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考点11简单再生产

(1) 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进行;扩大再生产是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数量不变,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考点12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以资本积累为前提。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积累,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投入生产。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体系-内容超级经典完整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专题复习 专题一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归纳 *一个核心:世界是物质的 *三对关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四个基本概念:物质、意识、运动、规律 *八个基本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1、【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 1、【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全)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 上篇总论 第一讲导论(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本章主要阐明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一)“经济”的最初含义 讲解要点:古汉语含义、西方文献的含义 “经济”一词在我国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在西方文献中,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西腊思想家色诺芬(约公元前面430—354年)。他在《经济论》一书中,首次把奴隶主组织和管理奴隶制经济用“经济”一词来概括,意指家庭管理。现代西方文献中“经济”一词的含义就是从希腊文“家庭管理”演变而来的。 (二)经济学的出现 讲解要点:出现的时期、人物 可供研究的文献资料表明,经济学的出现是在奴隶社会产生以后的事情。色诺芬《经济论》的问世表明西方出现了经济学。之后,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在其所著的《政治学》一书中详细探讨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他的这种观点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 虽然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学原理就被一些思想家所重视,并对许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和过程作过考察,但是经济学只是作为一门统一科学的某些要素,远未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讲解要点:政政治经济学的提出、政治经济学学科产生的脉络、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及局限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最早的理论探讨。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安·德·蒙克莱田(1575--1622年),在其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名词。 随后“政治经济学”一词被广泛使用,表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重商主义最早冲破自然经济束缚,开始从宏观上考察社会经济现象,并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但是,由于这种理论探讨仅局限于流通过程,并且只就考察到的经济现象作些肤浅的解释,未能揭示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因此,重商主义理论只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 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威廉·配第(1623--1687年)创始,亚当·斯密(1723--1790年)集其大成,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最后完成的。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的规律,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服务。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把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部联系,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继而接触到剩余价值问题。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局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完善的,古典经济学家们都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从而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不能把资本主义理解为历史发展中的过渡形式,而把它看作是合乎人性的、合乎自然的、绝对和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 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出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产业革命的发展使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形式,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公开化和尖锐化,资产阶级需要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辩护的理论,于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并于19世纪30年代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占据统治地位。庸俗政治经济学抛弃或歪曲劳动价值理论,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成分;不研究经济现象的内部联系,而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的表面现象,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理论”来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辩护。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根本变革 讲解要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许多国家中确立,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日益暴露,工人运动有了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进行指导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很多高校经济学专业考试包含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今天凯程考研晶晶老师就为大家整理了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1.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2.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运行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 3.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4.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 5.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到共产主义阶段,其会消亡。 6.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7.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8.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③产品分配形式。 10.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背景: 1,自然科学: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进化论 2,阶级基础: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社会科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 1.唯物论 物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时绝对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 ! 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空间是运动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 物质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意识:意识的起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社会劳动; 意识起源的基本环节有三个:第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 感应性;第二,由刺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由一般动物的 # 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具有能动性,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反映,意识不仅仅反映事 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 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主体拥有意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拥有人脑,而是必须参与到人类社会实践# 中去。 规律: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向。 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固有的联系。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被改变、创造、消除的。人只能认识规律、尊 重规律、利用规律。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一,朴素唯物主义;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辩证法 ! 两个特征: 联系观: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即系统观) 发展观: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 三个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或称斗争性与同一性(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含义: 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而 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重点论”)。 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矛盾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 )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答:(1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4.什么是劳动、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 答: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 答: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6.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答:(1 )生产力的含义。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 )构成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打"的题是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V)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V)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 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 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知识归纳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 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支出。 二因素由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流通规律。 ⑴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绵羊=2把斧子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个人总结)

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治经济学:以国家的经济或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 两者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力量, 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的表现形式;(一个商品或一种使用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时,交换价值是一个随机变量;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具有交换价值是因为都凝结着相同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它本身凝结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本身,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物品不是由于劳动产生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物品是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可以不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永恒的,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政治经济学(程恩富)期末复习重点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自发调节资源配置;第二,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三,会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 在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5.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如何? 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6.<论述>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任务是掌握客观经济规律? 答: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即是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 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可以理解各种复杂社会现象,了解人类发展规律。 7.资本流通总公式是什么?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怎么解决矛盾? 答:资本流通总公式:G—W—G′。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点。 总公式的矛盾: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却产生了价值增值。 资本流通总公式既等价又增殖的原因:资本家卖到特殊商品劳动力,它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是价值。这样总公式的矛盾就就解决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⑵研究方法:抽象法、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⑶主要任务:通过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经济规律。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⑴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 ⑵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⑶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⑷能用经济观点和经济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⑸对学好其他经济学科也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二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由商品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特征有a 必须对别人有用,是社会的使用价值b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c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别人,才能进入消费的使用价值,从而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相互依存:a 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b 未经人类劳动创造的物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c 不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没价值,不是商品。 相互对立,相互排斥: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b 使用价值和价值只能实现一种属性,不能两者兼得 c 两者的矛盾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支出。 二因素由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同物质要素相结合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流通规律。 ⑴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1只绵羊=2把斧子 绵羊:作为使用价值出现。主动作用,通过斧子表现自己的价值,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斧子:作为价值出现。被动作用,不表现自己的价值,充当表现材料,起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 ⑵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的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价值第一次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缺陷:价值表现不完全,特殊等价形式的商品是没有穷尽的。

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

政治经济学考点 第一章 1.何为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的经典分类如何? 资源:在经济学上称为禀赋和要素,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利用后能生产出满足人们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 经典分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何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类型?请解释不同的体制类型。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Economic system):从本质上看,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的资源占有与配置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它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按照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不同,经济体制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基本不存在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不存在产品过剩或短缺,但生产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由中央计划部门统筹规划,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下达生产指标,完成资源配置的生产组织方式。有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因决策失误,会出现产品过剩或短缺,而且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市场经济:分散的经济主体受利益驱动,自发地响应市场信号,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完成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 3.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主的市场主体:自由企业制度是自主的市场体系的核心。为保证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企业必须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和自主的决策权。 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应该是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竞争有序的。 健全的法律体系: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制化和契约化;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间接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它是一种间接的、运用经济杠杆实施的总量调控。 必要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支撑系统和安全阀,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 4.何为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 当供求不平衡时,调节供求的方式有两种: 数量调节(供给调节) 价格调节(需求调节) 5.何为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 同质竞争—价格竞争/异质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技术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并购竞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知识点汇总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商品和货币 商品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货币 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价值规律 价值与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作用及其实现。说明:本章的名称从原来的“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改为“商品和货币”,但内容未变。只是删掉“商品、价值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

社会经济关系”知识点,但这个观点在有关知识点还是要讲的。此外,“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两个知识点的位置作了调整。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的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再生产既是产品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资本主义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就业的影响。 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资本循环和周转

高一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归纳

高一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归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一政治经济必修课本中,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一)1.积累和消费:国民收入的分配按... 高一政治经济必修课本中,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需要同学们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一) 1.积累和消费:国民收入的分配按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①所谓积累就是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的部分。所谓消费就是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公共消费亦称社会消费。②积累和消费是既相互促进,又存在不一致的关系。③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就要: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基础: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2.财政、预算、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包括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预算: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3)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也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财政支出具体表现为财政资金的安排、供应和监督使用的过程,它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去向和用途。 (4)财政收支关系: ①财政收支平衡: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样,财政资金得到了是充分的利用,从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②财政赤字: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3.财政的作用: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③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学、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④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⑤财政是巩固国家财政的物质保证。 财政政策:国家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准则。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包括税收,增减国债的发行)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 4.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民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5.我国税收的作用: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调节经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