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ISCSI简介及linux下实现

ISCSI简介及linux下实现

ISCSI简介及linux下实现
ISCSI简介及linux下实现

Iscsi简介及linux下实现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及享受。同时,它也成为了组成这个时代的主要元素之一,谁缺了它或离开了它,那么谁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以前照相一般使用的是胶片式相机,通过暗房冲印把照片洗出来。而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家的数码照相机。当然,照出来的相片也是数码的了。影视行业亦是如此。时代总是随着时间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现在,让我们站在普通公司的角度,去回顾一下他们对数据处理及存储的经历。

2003年左右,国内开始进入了全面信息化阶段。影像数据可以通过数码设备(如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来采集。并且,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把数据导入到电脑上,使用位图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等)来进行后期的修善。最后用打印机或喷绘机输出实质性的图像,至此还不算完成。为了日后的可重复利用,还需把所有数据保留下来,存放在硬盘当中。日复一日,时间过的很快,没过多长时间,80G主流配置的硬盘空间已所剩无几了。同时,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原来一台计算机增加到两台、三台、四台或更多。那么这样,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数据被分散在多个独立的机器上,像素材类的资源,每个设平面设计师都会使用到,若每台机器都存放海量的、重复的素材资源,那么在一个店中,数据的重复量有多大呢,而且每台计算机的硬盘也需要很大。这时候,NAS就随之而生了。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说起它,也许大家会比较陌生。但是我相信使用过计算机的朋友,对于它的工作原理是一点也不陌生。NAS说白了就是一台专业的数据共享服务器,它支持的协议有NFS、CIFS、FTP、HTTP等,普通的操作系统都有支持这些协议的客户端程序。可以直接映射、挂载使用。这样,重复、大量的数据就可以保存到NAS中,每个需要资源的计算机都可以共同使用这些素材。而且,客户机只需拥有原有的本地硬盘,所有的生产数据都存放到NAS中,日后存放数据的空间的增加,也只在NAS端完成便可。可是,当需要存取本地资源的时候该如何实现呢?比如数据库,它只可以存放在本地硬盘中,任何共享方式的协议它都不支持。

SAN存储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当911事件发生之后,由于该事件致使很多公司宣布破产或倒闭,其多数原因是因为在该事件中,很多公司的业务数据被毁,从而一蹶不振。接着,人们就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数据。SAN存储区域网络,它刚好能解决这一问题,它的数据传输方式是以光纤为载体。由于信号传输延迟时间小、没有失真的特点,故它可以长距离传输数据,一般都在10公里以上。由于这个网络是专门用于数据存储之用,所以整个结构叫做存储区域网络。就如同把硬盘线从数米延长至数公里一样。对数据极度敏感的大企业到无所谓,可是对小点的企业来说,构建这么一个存储网络的费用是及其昂贵的。可以说公司现有的所有信息设备都需更换或整改成以光纤传输的方式。比如以前的双绞线改为现在的光纤;RJ45网卡改为光纤网卡;交换路由器都需更换为光纤交换、路由器;管理人员需专门培训等等;总之没有数百万是拿不下来的。

ISCSI:当前网速越来越快,光从家庭用户就能看的出来,从原先的512k到1M,再到2M、4M、8M等,发达国家的网络带宽会更高。ISCSI的出现,使得光纤SAN产生的费用贵的问题迎刃而解。它是基于现有的ip网络,对scsi协议进行数据封装,使得原本只能在本地传输的scsi硬盘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若存放ISCSI数据的机房为私有本地专用机房,那么,在千兆网络的环境中,其性能绝不会影响使用需求。

目前iscsi的后端存储架构一般分为三种:

一、控制器架构:它的所有控制、转换节点,都是由硬件芯片或嵌入式设备组成,

它们都是由开发商根据iscsi协议,自己编写、设计出来的。由于各个芯片工

作的单一性,使得这种架构的整体数据处理性能很高,而且运行更稳定。二、PC架构:由一台性能高效稳定的普通计算机(服务器),通过iSCSI Target软件

实现iscsi功能。

三、PC+TOE架构:这种架构就是在PC架构上,加入协议卸载网卡。把原本用CPU

包装、拆解iscsi数据到tcp协议包的操作,转由网卡中的专用芯片来完成,从

而减轻CPU的压力。

由于iscsi所涉及到的内容太多,即使花三天三夜也整理不完。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下面我们通过手头所拥有的设备,实做一下简单的iscsi实验。

服务器端:

一、安装target软件;

二、创建要输出的设备;

可输出的设备有如下几种:

1、lvm卷设备;

2、由文件组成的块设备(经过tgtimg工具处理过的);

3、单一的分区;

4、整个磁盘;

5、RAID组成的卷设备;

这里我们只使用lvm卷来做演示。

三、修改配置文件(/etc/tgt/targets.conf);

配置文件选项可以参考: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iscsi.conf.5.html

配置文件的语法及经常会使用到的几个选项(默认配置文件是/etc/tgt/targets.conf,也可以包含其他,如:/etc/tgt/xen/*等)

为”outgoingusername username userpassword”,较少使用;

四、配置&重启服务;

五、查看输出状态

客户机端:

一、安装iscsi发起端套件(iscsi-initiator-utils)

二、查看服务器设备的输出

三、链接设备

四、分区并格式

五、使之开机自动挂载

六、断开链接及卸载

进阶篇:

服务器端:

一、修改配置文件

二、重启服务

三、查看输出

客户机端:一、修改配置文件

二、查看输出及链接设备

附表:

Example usage:

--delete ALL - 删除所有targets

--delete tid=4 - 删除第四个target (target with tid 4)

--delete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example:some.target - 删除指定target

使所有的或指定的target处于离线状态;处于离线状态的target,在发起者端(initiator)是无法使用的;

Example usage:

--offline ALL - 使所有target离线

--offline tid=4 - 使第四个target离线(target with tid 4)

--offline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example:some.target - 让指定target离线

让所有的或指定的target处于就绪状态(即在线状态),与—offline功能相反;Example usage:

--ready ALL - 让所有target处于在线状态

--ready tid=4 - 让第四个target处于在线状态(target with tid 4)

--ready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example:some.target -让指定target处于在线状态

更新所有的或指定的不被链接的target配置;用法与—delete相似,若想更新

一般在执行某个不太确定的操作前,先搭配该选项看看会输出什么样的结果;

Example usage:

Tgt-admin –e –p

显示targets.conf文件中的有效配置信息;

Example usage:

Tgt-admin –dump > tgt.conf -若想转存,请使用重定向符号;

-v, --verbose 显示详细信息,可以看到tgt-admin让tgtadm命令执行了什么样的操作;

查看帮助信息

Target发布地址;

重新扫描;

显示会话状态;

查看信息,可用于多种模式;

参考链接:

相关指导文件请查阅如下链接——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docs/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6/html/Storage_Administra tion_Guide/index.html23章处;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wiki/Scsi-target-utils_Quickstart_Guide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linux_server/0460iscsi.php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blog/static/10076891420106643314640/

LINUXISCSITarget服务器搭建与windows客户端连接

Linux ISCSI 服务器搭建与客户机ISCSI 连接 ISCSI 简介: iSCSI 技术是一种由IBM 公司研究开发的,是一个供硬件设备使用的可以在IP 协议的上层运行的SCSI 指令集,这种指令集合可以实现在IP 网络上运行SCSI 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iSCSI 技术是一种新储存技术,该技术是将现有SCSI 接口与以太网络(Ethernet)技术结合,使服务器可与使用IP 网络的储存装置互相交换资料。 网络拓扑: CentOS 6.3 ISCSI Server Target IP:192.168.2.54 ISCSI Initiator IP:192.168.2.55ISCSI Initator IP:192.168.2.230 实验环境: ISCSI Target: CentOS 6.3 IP:192.168.2.54 ISCSI Initator: CentOS 6.3 IP:192.168.2.55 windows server 2012 IP :192.168.2.230 一. ISCSI Target 的搭建: 1. 在ISCSI target 服务器上添加一块新的硬盘,用于ISCSI Target 存储。

2.创建LVM。在此具体操作略掉。操作结果如下图: 分别为linux iscsi initator,Windows server 2012创建LV.逻辑卷lvlinux和lvwindows ,大小都为2GB的容量。

3.在CentOS上安装iscsi target,在这里我采用YUM的安装方式。 4.修改ISCSI TARGET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为/etc/tgt/targets.conf,使用vim工具修改 配置文件:分别为linux 客户端和windows server 2012客户端建立两个target (linux-target,windows-target),将两个target 关联到之前创建的LV上,并且配置用户名和密码认证(用户名和密码都为test),同时限制只有相应IP地址的客户端才能访问iscsi target.如图: 添加target:

Linux 下iSCSI Target和Initiator安装与操作步骤详解

Linux 下iSCSI Target和Initiator安装与操作步骤详解iSCSI Target 编译安装过程 1. 解压:tarzxvf iscsitarget-1.4.18.t ar.gz 2. cd iscsitarget-1.4.18 3. Linux2.6.32的内核太新了最新的iSCSI Target版本1. 4.18还没有支持,网上有高手做 了相应的补丁,于是打上补丁patch -p1

Linux 挂载 iSCSI 存储

安装 不同的操作系统对应各自的iSCSI initiator,以CentOS 6.5为例。 安装方法有两种: 1)直接使用“yum install iscsi*”进行安装; 2)到网上下载 iscsi-initiator-utils-devel-6.2.0.873-10.el6.x86_64 iscsi-initiator-utils-6.2.0.873-10.el6.x86_64 使用“ rpm -ivh iscsi-initiator…”命令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启动iscsi守护进程 [root@CentOS1 桌面]#service iscsid start 将iscsid添加到系统启动 [root@CentOS1 桌面]#chkconfig iscsid on [root@CentOS1 桌面]#chkconfig iscsid --list (查看ISCSI启动状态) 挂载iSCSI主要用到的工具叫“iscsiadm”,iscsiadm是基于命令行的iscsi管理工具,提供了对iscsi节点、会话、连接以及发现记录的操作。 iscsiadm的使用说明可以查看sr/share/doc/iscsi-initiator-utils-6.2.0.873/README,也可以运行man iscsiadm 或iscsiadm --help 使用 首先要在存储设备上做好RAID,设置好iSCSI 目标方(target)。由于只是做实验,我就使用了一个开源软件来模拟iSCSI存储设备,软件名称叫openfiler,可以使用虚拟机来安装,详细可以查阅相关的教程。 下面来讲一下连接iscsi设备的步骤: 1)发现目标 默认情况下,iscsi发起方和目标方之间通过端口3260连接。假设已知iscsi的目标方IP是10.10.13.3,运行下列命令: [root@CentOS1 桌面]#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10.10.13.3:3260 (若端口是默认端口,IP后面

Linux服务器连接iSCSI存储配置文档

一、确认存储具备iSCSI连接功能。存储上的iSCSI IP地址已配置,iSCSI接口 与服务器网卡已能够通讯。可以在服务器端通ping命令检验。 二、在服务器端检查/安装iSCSI 发起程序(以redhat为例) 检查iscsi发起程序的rpm package是否安装 rpm -qa |grep open-iscsi 在命令行下输入iscsiadm,看是否有此命令 Iscsiadm 安装iscsi发起程序 挂载linux系统安装盘,用rpm –ivh 命令安装open-iscsi包、或者iscsi-initator 包。 三、打开iscsi服务 chkconfig --list open-iscsi chkconfig --level 0123456 open-iscsi vi /etc/iscsi/iscsid.conf 编辑(或确认)是否已禁用node.startup = manual 行。 编辑(或确认)是否已禁用node.startup = automatic行。这将在引导时自动启动该服务。重启后,iscsi存储即为挂载状态。 四、确保iscsi服务已经运行 /etc/init.d/open-iscsi start 五、挂载iscsi存储 发现iscsi目标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若正常,可看到iscsi存储的iqn 号码已经被发现,例如“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example-test”。) 挂载iscsi存储 iscsiadm -m node -T <存储的iqn号码> -p <存储的ip地址:3260> -l (若正常,系统会提示成功) 如果iscsi存储已经划分lun并映射给主机,这时就可以用fdisk –l等命令查看磁盘了。 六、管理iSCSI存储 列出所有target iscsiadm -m node 挂载所有target

linux_配置ISCSI客户端(LINUX)

1.1 连接ISCSI Iscsi包:iscsi-initiator-utils-6.2.0.742-0.5.el5.i386.rpm(Open-iSCS提供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 1.1.1 安装rpm包Linux心得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 将iscsi包cp到本地盘,并在该包所在的目录下运行命令 运行此命令后,会生成一个目录/etc/iscsi,该目录下有两个文件: Initiatorname.iscsi和iscsid.conf 1.1.2 启动ISCSI服务 安装完iscsi服务默认是关闭的,需要手工启动,并将iscsi服务设置成系统启动时启动 1.1.3 搜寻盘阵Linux学习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 运行以下命令搜寻target,即目标端:7612i存储 以上IP即是7612i的iscsi口的IP,其它固定。 1.1.4 显示盘阵

显示存储端target name 显示结果与在7612i串口iscsi m a nagement→iscsi node名字相同 1.1.5 登陆盘阵 target登陆 其中targetnam e即是步骤4中结果。(注:横杆是中杠) (注:3,4,5实施中是在/etc/iscsi下运行,是否可以在别的路径执行,可自行测试。以上3个命令格式是从man iscsiad m查出) 1.1.6 设置自动启动盘阵服务 经过以上几步,fdisk –l就可以看到所挂接分区了,为确保重启后也能看到,再修改一下/etc/iscsi/iscsid.conf,将第5步的命令iscsiadm --m ode node --targetnam e targetnam e --portal 192.168.1.221:3260 --login 添加到该文件中的开始部分 ***************** # Startup settings #***************** 这个栏下面即可。 其实这个文件大多数内容处于被注释状态,该命令添加位置应该影响不大.然后重启电脑后直接fdisk –l 依然可以看到所挂接的分区。至此iscsi所有操作完成,但挂载的分区不是linux 所识别,必须使用FDISK进行磁盘分区。 1.2 设置分区

linux下连接iscsi存储

一、存储端的设置。 初始ip地址:192.168.128.101(控制器A)192.168.128.102(控制器B) 用户名密码:admin/Admin@storage 1.做好RAID,划分好LUN。做好热备盘。顺序读写磁盘选择64kb分条,随机读写磁 盘选择32kb。控制器选择一般均匀分布。 2.添加主机端口访问IP,根据网线插入的端口给访问端口添加IP,一般每个控制器接 入一个访问IP。H4口是管理口,H0-H3是主机访问端口。H5是维护网口。

3.添加主机组,或者使用默认主机组。 4.添加主机,LUN卷要分给多少主机,就必须添加多少个主机。

5.添加映射,可以添加给主机组和主机,作为主机作为集群应用时才把LUN映射给主机组。选择主机右键添加lun映射。 选择要添加的LUN。 二、服务器端设置 1、在linux机器上 rpm -qa |grep iscsi yum –y install iscsi*

rpm -qa |grep iscsi iscsi-initiator-utils-6.2.0.872-41.el6.x86_64 已经安装了,所有就不用在安装!!! 如果没有就需要安装 安装iscsi-initiators yum -y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4.2 启动服务,并让其下次开机生效 service iscsi start; chkconfig iscsi on chkconfig --list iscsi iscsi 0:off 1:off 2:on 3:on 4:on 5:on 6:off 2、配置服务器ip地址和存储器的访问口ip同一网段。 #ifconfig eth0 ipadd netmask 3、配置服务器端iSCSi启动器。 #vi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InitiatorName=initiator002 #initiator002是服务器端提交给存储的启动器名。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0.0.0.0.11 #发现ip地址为10.0.0.11的存储器。 #iscsiadm –m node –p 10.0.0.11 -l #登录目标存储。 #vi /etc/iscsi/iscsid.conf 输入:node.startup=automatic #重新启动后自动建立连接 #etc/init.d/iscsi restart #重启服务 #iscsiadm –m node #查询已经登录的目标存储 三、存储器端添加启动器到主机。 选择启动器,右键添加到主机。

基于Linux后端的iSCSI配置与使用

目录 基于Linux后端的iSCSI配置与使用 一、? iSCSI简介 1. NAS 2. SAN 3. iSCSI架构 二、?配置Linux存储服务器为iSCSI-target 1. iscsi-target-enterprise安装 2. 配置与启动 三、?配置Windows为iSCSI-initiator 1. 微软iSCSI-initiator安装 2. 配置与启动 四、?配置Linux为iSCSI-inititor 1. 安装 2. 配置与启动 五、?总结 一、? iSCSI简介 提到iSCSI,这里需要首先介绍一下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数据存储设备:NAS与SAN。 1. NAS NAS的全称是Network-attached storage,即网络连接存储设备。NAS设备通常是一个完整的服务器架构,包含了CPU、?内存、?网卡、?磁盘,其上安装通用操作系统或者精简的专用操作 系统,并通过扩展接口连接了大量存储阵列。NAS的访问形式是通过TCP/IP网络进行远程访问,NAS自身的操作系统上运行着相应的网络服务程序,比如 Windows文件共享服务、?Linux Samba文件共享服务、?Linux/Unix的NFS文件系统等。需要访问NAS的设备,通过TCP/IP网络,在远程使用客户端软件来访问。 Windows文件共享是操作系统自身已经包含,Linux则需要安装Samba客户端或者NFS客户端来访问NAS设备。 NAS主要用途是大容量存储,并带有一定的冗余功能,侧重点在于容量和相对较低的实施成本,对于吞吐量、?并发数、?冗余性能等通常要求不高。此外,由于 NAS的访问形式是文件共享式的访问,操作系统只能将NAS设备挂载成一个网络共享设备,而一些操作系统原生特性是无法在网络共享文件系统上实现的,例如 磁盘配额、?格式化磁盘、?组件磁盘阵列等都不能在远程上实现,这也给NAS的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 如图,在远程的Windows系统中挂载NAS提供的网络驱动器。

linux下连接iscsi盘阵的方法

连接磁盘阵列的方法 ——在RedHat linux系统下一、redhat 将磁盘阵列与主机连接 在PC机的网卡上挂载与磁盘阵列相同网段的IP,保证PC机能ping 通盘阵上提供的IP。 如果没有安装iscsi-initiator首先要下载适合系统内核的iscsi-initiator-utils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下载安装好后可寻找iscsi设备,结果显示为找到的设备 [root@localhost ~]#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92.168.144.197 192.168.144.197:3260,1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rtrend:raid.sn7051919.00 设备ip后加上为上面查到的设备iqn号 [root@localhost ~]# iscsiadm -m node -p 192.168.144.197 -T iqn.2002-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rtrend:raid.sn7051919.00 -l 重启iscsi服务 [root@localhost ~]#/etc/init.d/iscsi restart 或者service iscsid restart Stopping iSCSI initiator service: [ OK ] Starting iSCSI initiator service: [ OK ] 查看磁盘和iscsi设备 [root@localhost ~]# fdisk -l Disk /dev/hda: 60.0 GB, 600116428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729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1020 8193118+ 7 HPFS/NTFS /dev/hda2 1021 6665 45343462+ f W95 Ext'd (LBA)

各种操作系统下iscsi存储设备挂载方法ip san架构

各种操作系统下iscsi存储设备挂载方法???(ip san架构)在discovery里面add添加的是存储上定义好的iscsi口的ip 地址。 这样就服务器方面就设置好了。剩下的就是对存储的具体配置了。我就不多说了。 下面是我找的一点关于这个软件的使用 几种常用的操作系统下iSCSI Initiator的使用 本文是我在研制固态iSCSI服务器软件时所做的一些实验的总结,都没有涉及身份验证功能的使用,如需要了解如何使用身份验证功能,请参考相应软件的帮助文件或在线man文档。 Windowx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 RedHat Enterpris Linux 5 Fedora core 6 、Fedora 7 FreeBSD5.4、FreeBSD6.2 Open Solaris Windowx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 安装 可用于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2003的较新版本iscsi-initiator 程序是Initiator-2.04-build3273,下载该程序后安装。 用法 安装成功后产生程序组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 桌面也有相应图标。基本操作如下: 点击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Discovery—>Add—>输入target的IP地址和端口号 点击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Refresh, 发现当前可用的Target

点击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选中target—>Logon—>OK, 建立连接 点击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可以看见映射到本机的逻辑磁盘。然后可以与本地磁盘一样进行分区格式化操作。 点击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选中已经连接的 target—>Details—>勾选相应的任务项目—>Logoff, 断开连接。 RedHat Enterpris Linux 5 编译安装软件 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下载initiator软件包Open-iscsi-2.0.865.tar.gz到/root目录。 [可以在它官网上下载: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 解压缩软件 [root@RedHat5 ~]# tar xvzf Open-iscsi-2.0.865.tar.gz 在/root下生成目录Open-iscsi-2.0.86,进入该目录进行编译和安装 [root@RedHat5 ~]# cd Open-iscsi-2.0.86 [root@RedHat5 Open-iscsi-2.0.86]# make [root@RedHat5 Open-iscsi-2.0.86]# make install [root@RedHat5 Open-iscsi-2.0.86]# cd ~ 编译安装完成后生成必要的驱动程序模块、守护进程和管理程序iscsiadm 用法 启动Open-iscsi [root@RedHat5 ~]# service open-iscsi start 如果希望在启动机器时自动加载,执行下面命令 [root@RedHat5 ~]# chkconfig --level 3 open-iscsi on 这里的参数3是运行级别,如果是图形界面要改为5。

linux下iscsi initiator的连接

1.如果Linux客户机没有安装iscsi-initiator的软件,要先来安装iscsi-initiator。这个软件在Linux系统光盘中的server目录下(linux版本不同,后面版本号不一样)。全部安装的时候也会安装上这个软件。 2.使用rpm -ivh来安装iscsi-initiator。 3.查看安装的iscsi-initiator的iqn号。“cat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4、建议重启一下iscsi服务service iscsi restart。 5.如果存储端没有把硬盘映射给此服务器,也就是没有资源发布出来,此时输入查寻target 的问题后没有报错,不过什么也找不到。

6.在linux中使用“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10.0.0.101”可以看到存储上面发布的target(10.0.0.101是lefthand的虚拟IP,如果是MSA2300i盘柜则是盘柜的iscsi口IP)。 7.使用“iscsiadm -m node -T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microsoft:hp-f700ce27cc14-wh-target -p 10.0.0.101:3260 -l”来登录lefthand发布的target.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命令每次重启后都要打,如果不希望每次都手动输入,那么需要用vi /etc/rc.local这个文件,把下图的命令添加到文件的最后一行,保存即可。 8、使用fdisk –l 能看到Linux客户端上又多了一个新的硬盘“sdb”。 注:-T参数是logon, -u参数是来logoff 可以使用“iscsiadm -m node -u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microsoft:hp-f700ce27cc14-wh-target”

linux多路径连接iScsi存储_重启自动连接

RHEL系统带有iSCSI initiator软件,下面描述如何配置iSCSI Initiator实现对ISCSI卷的访问1.Linux iscsi 介绍(这一条介绍了linux iscsi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命令,具体配置时可略过) 在Linux内核中提供了iscsi驱动,iSCSI 驱动(driver)使主机拥有了通过IP网络访问存储的能力,驱动在主机(Initiator)和服务端(Target)间使用iSCSI协议在TCP/IP 网上传输SCSI请求和响应,在构建上,iSCSI驱动与TCP/IP栈、网络驱动和网络接口卡(NIC)结合,其等同于SCSI或光纤通道卡适配器驱动对主机总线卡(HBA)的作用。驱动采用采用模块的方式,具体模块包括iscsi_tcp, libiscsi, libiscsi_tcp。 Initiator守护进程介绍: /etc/iscsi/iscsid.conf --initiator配置文件 /sbin/iscsiadm --initiator管理工具 open-iscsi包括两个守护进程iscsid和iscsi,其中iscsid是主进程,iscsi进程则主要负责根据配置,在系统启动时进行发起端(Initiator)到服务端(target)的登录,建立发起端与服务端的会话,使主机在启动后即可使用通过iSCSI提供服务的存储设备。iscsid 进程实现iSCSI协议的控制路径以及相关管理功能。例如守护进程(指iscsid)可配置为在系统启动时基于持久化的iSCSI数据库内容,自动重新开始发现(discovery)目标设备。 Initiator配置介绍(前提是已经安装iSCSI initiator) 1> iSCSI initiator 名称设置 initiator名称用来唯一标识一个iSCSI Initiator端。保存此名称的配置文件为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命名规则可采用iqn-type格式,利用 iscsi-iname命令可产出一个名称,将此名称输入到initiatorname.iscsi配置文件即可。 2> iSCSI Initiator配置iSCSI Initiator的配置文件为/etc/iscsi/iscsid.conf,在iSCSI initiator 的scsid进程启动和执行iscsiadm命令时,将读取这个配置文件的内容,获取与SCSI目标进行交互的相关信息,主要的配置内容包括: CHAP Settings 组 本组下的各个设置项主要用来指定Initiator与target验证方式及相关信息 设置节点会话的验证模式 node.session.auth.authmethod = CHAP CHAR(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默认为不验证(none) 设置会话target验证initiator的CHAR用户名及对应的密码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ername = scott node.session.auth.password = tiger 设置会话initiator验证target的用户名及其对应的密码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ername_in = username_in #node.session.auth.password_in = password_in 设置initiator发现target的验证模式,默认为不验证(none) discovery.sendtargets.auth.authmethod = CHAP

Linux下iSCSI initiator的安装和设置

Linux下iSCSI initiator的安装和设置 环境: 1、OS:RedHat AS4 (内核版本:2.6.9-22.ELsmp) 2、Initiator软件:linux-iscsi-4:0.1.11 具体步骤 1.在客户端安装RedHat AS4.2 (内核版本: 2.6.9-22.ELsmp)光盘。安装时选择启动激活网 卡的端口,并且安装模式选择“个人定制安装”,选择软件包时,在网络配置选项中选中iscsi选项。 2.安装完毕后,通过ifconfig命令,确保Linux系统的IP与IX1000业务口IP在同一网段。 3.设置iscsi服务。使用setup命令,弹出窗口如下所示: 选中“系统服务”,点击“运行工具”,进入服务选项的窗口,按空格键选中iscsi服务,单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4.使用/etc/init.d/iscsi start命令先启动iscsi服务。 5.在/etc/iscsi.conf这个配置文件下,有3项内容需要配置:DiscoveryAddress, OutgoingUsername,OutgoingPassword。 其中“DiscoveryAddress”是业务口IP地址,这个地址是在NeoStor上为Target所分配的IP 地址。举例说明:

注意: 如果在NeoStor上没有设置CHAP认证,只需要设置DiscoveryAddress一项内容。 “OutgoingUsername”和“OutgoingPassword”,指的是在NeoStor上创建iSCSI 协议下的Client的过程中,或者是Client的iSCSI协议的属性里,已设置CHAP认证的用户名和密码。这是针对在NeoStor上设置CHAP认证的情况进行的设置。 对/etc/iscsi.conf这个文件配置如下 DiscoveryAddress=10.1.5.2:3260 相关的CHAP认证的设置,如: OutgoingUsername=huawei-3com OutgoingPassword=123456789123 注意: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注意区分大小写! 6.在/etc/initiatorname.iscsi文件下设置Initiator的名字,格式如下: Initiatorname=iqn.xxx.xxx:xxx 此Initiator是创建时为Client分配的Initiator。

liunx系统下iscsi存储设备的挂载方法

CentOS配置邦诺存储iscsi卷指导手册 具体步骤如下: 1、查看并安装iscsi程序包; #mkdir /mnt/cdrom (挂载CentOS系统光盘) #mount -t auto /dev/cdrom /mnt/cdrom #cd /mnt/cdrom #cd .. /RPMS #rpm -ivh iscsi-initator***.rpm 2、连接iscsi盘; [root@serverKK ~]# [root@serverKK ~]#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172.18.16.141:3260 //建立linux服务器与存储的iscsi连接, 粗体部分为存储的IP地址 iscsiadm: This command will remove the record [iface: default, target: iqn.2004-05.storos.t-141, portal: 172.18.16.141,3260], but a session is using it. Logout session then rerun command to remove record. 172.18.16.141:3260,1 iqn.2004-05.storos.t-141 172.18.16.141:3260,1 iqn.2004-05.storos.t-142 //正常建立的iscsi连接记录 [root@serverKK ~]# iscsiadm -m node //查看已经建立的iscsi连接 172.18.16.139:3260,1 iqn.2004-05.storos.t-9 172.18.16.139:3260,1 iqn.2004-05.storos.t-139 172.18.16.141:3260,1 iqn.2004-05.storos.t-141 172.18.16.141:3260,1 iqn.2004-05.storos.t-142 [root@serverKK ~]# iscsiadm -m node –T iqn.2004-05.storos.t-142 -p 172.18.16.141:3260 -l //激活已经建立的iscsi连接,如粗体部分和查看到iscsi连接记录相同。 Logging in to [iface: default, target: iqn.2004-05.storos.t-142, portal: 172.18.16.141,3260] Login to [iface: default, target: iqn.2004-05.storos.t-142, portal: 172.18.16.141,3260]: successful 3、查看已经挂接的iscsi盘并作本地系统格式化; [root@serverKK ~]# fdisk -l //查看linux系统的物理盘 Disk /dev/sda: 73.4 GB, 734074880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13 104391 83 Linux /dev/sda2 14 8924 71577607+ 8e Linux LVM Disk /dev/sdb: 73.4 GB, 734074880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892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 1 8924 71681998+ 8e Linux LVM

ISCSI简介及linux下实现

Iscsi简介及linux下实现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及享受。同时,它也成为了组成这个时代的主要元素之一,谁缺了它或离开了它,那么谁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以前照相一般使用的是胶片式相机,通过暗房冲印把照片洗出来。而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家的数码照相机。当然,照出来的相片也是数码的了。影视行业亦是如此。时代总是随着时间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现在,让我们站在普通公司的角度,去回顾一下他们对数据处理及存储的经历。 2003年左右,国内开始进入了全面信息化阶段。影像数据可以通过数码设备(如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来采集。并且,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把数据导入到电脑上,使用位图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等)来进行后期的修善。最后用打印机或喷绘机输出实质性的图像,至此还不算完成。为了日后的可重复利用,还需把所有数据保留下来,存放在硬盘当中。日复一日,时间过的很快,没过多长时间,80G主流配置的硬盘空间已所剩无几了。同时,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原来一台计算机增加到两台、三台、四台或更多。那么这样,问题就会随之而来。 数据被分散在多个独立的机器上,像素材类的资源,每个设平面设计师都会使用到,若每台机器都存放海量的、重复的素材资源,那么在一个店中,数据的重复量有多大呢,而且每台计算机的硬盘也需要很大。这时候,NAS就随之而生了。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说起它,也许大家会比较陌生。但是我相信使用过计算机的朋友,对于它的工作原理是一点也不陌生。NAS说白了就是一台专业的数据共享服务器,它支持的协议有NFS、CIFS、FTP、HTTP等,普通的操作系统都有支持这些协议的客户端程序。可以直接映射、挂载使用。这样,重复、大量的数据就可以保存到NAS中,每个需要资源的计算机都可以共同使用这些素材。而且,客户机只需拥有原有的本地硬盘,所有的生产数据都存放到NAS中,日后存放数据的空间的增加,也只在NAS端完成便可。可是,当需要存取本地资源的时候该如何实现呢?比如数据库,它只可以存放在本地硬盘中,任何共享方式的协议它都不支持。 SAN存储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当911事件发生之后,由于该事件致使很多公司宣布破产或倒闭,其多数原因是因为在该事件中,很多公司的业务数据被毁,从而一蹶不振。接着,人们就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数据。SAN存储区域网络,它刚好能解决这一问题,它的数据传输方式是以光纤为载体。由于信号传输延迟时间小、没有失真的特点,故它可以长距离传输数据,一般都在10公里以上。由于这个网络是专门用于数据存储之用,所以整个结构叫做存储区域网络。就如同把硬盘线从数米延长至数公里一样。对数据极度敏感的大企业到无所谓,可是对小点的企业来说,构建这么一个存储网络的费用是及其昂贵的。可以说公司现有的所有信息设备都需更换或整改成以光纤传输的方式。比如以前的双绞线改为现在的光纤;RJ45网卡改为光纤网卡;交换路由器都需更换为光纤交换、路由器;管理人员需专门培训等等;总之没有数百万是拿不下来的。 ISCSI:当前网速越来越快,光从家庭用户就能看的出来,从原先的512k到1M,再到2M、4M、8M等,发达国家的网络带宽会更高。ISCSI的出现,使得光纤SAN产生的费用贵的问题迎刃而解。它是基于现有的ip网络,对scsi协议进行数据封装,使得原本只能在本地传输的scsi硬盘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来传输。若存放ISCSI数据的机房为私有本地专用机房,那么,在千兆网络的环境中,其性能绝不会影响使用需求。 目前iscsi的后端存储架构一般分为三种: 一、控制器架构:它的所有控制、转换节点,都是由硬件芯片或嵌入式设备组成, 它们都是由开发商根据iscsi协议,自己编写、设计出来的。由于各个芯片工

Linux下iscsi target配置全过程

linux iSCSI target配置全过程 一:Install iSCSI target for Linux 1,操作系统: [root@rac2 ~]# cat /etc/issue Enterprise Linux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 (October Update 4) Kernel r on an m [root@rac2 /]# uname -a Linux https://www.sodocs.net/doc/5517155275.html, 2.6.9-42.0.0.0.1.ELsmp #1 SMP Sun Oct 15 14:02:40 PDT 2006 i686 i686 i386 GNU/Linux [root@rac2 /]# 2,解压文件 [root@rac2 ~]# tar -xzvf iscsitarget-0.4.15.tar.gz 3,编译 [root@rac2 ~]# cd iscsitarget-0.4.15 [root@rac2 iscsitarget-0.4.15]# ls ChangeLog COPYING doc etc include kernel Makefile patches README README.vmware usr [root@rac2 iscsitarget-0.4.15]# make Applying Patch compat-2.6.14-2.6.18.patch patching file kernel/iscsi.h patching file kernel/digest.c patching file kernel/file-io.c 。。。 [root@rac2 iscsitarget-0.4.15]# make install install: creating directory `/lib/modules/2.6.9-42.0.0.0.1.ELsmp/kernel/iscsi' `kernel/iscsi_trgt.ko' -> `/lib/modules/2.6.9-42.0.0.0.1.ELsmp/kernel/iscsi/iscsi_trgt.ko' depmod -aq `usr/ietd' -> `/usr/sbin/ietd' `usr/ietadm' -> `/usr/sbin/ietadm' `etc/initd/initd.redhat' -> `/etc/init.d/iscsi-target' `etc/ietd.conf' -> `/etc/ietd.conf' `etc/initiators.allow' -> `/etc/initiators.allow' `etc/initiators.deny' -> `/etc/initiators.deny' `doc/manpages/ietadm.8' -> `/usr/share/man/man8/ietadm.8' `doc/manpages/ietd.8' -> `/usr/share/man/man8/ietd.8' `doc/manpages/ietd.conf.5' -> `/usr/share/man/man5/ietd.conf.5' install: creating directory `/usr/share/doc/iscsitarget'

Linux配置iSCSI方法

iSCSI技术是在2001年初由IBM及Cisco联合制定的技术,在2003年5月微软在Windows 2003中开始自己正式支持iSCSI微软此举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了iSCSI技术的发展.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iSCSI在Linux上的配制方法简介 一、iSCSI发展路线图 2001年初:由IBM及Cisco于2001年制定iSCSI技术,两家并且分别推出了支持iSCSI 的产品—IBMIPStorage200i及CiscoSN5420Router。 2001年12月:NetApp公司推出了自家的IPSAN,它采用的是自行开发的VLD协议(VirtualLocalDisk),存储上属于BlockoverIP方式。 2003年2月:SNIA(StorageNetworkingIndustryAssociate,存储网络工业协会)终于正式制定通过了iSCSI标准。而业界莫不把此标准化视为iSCSI发展历程中的最关键因素,自此开始,有愈来愈多的厂商开始进一步开发合乎业界标准的相关产品,iSCSI也开始受到业界目光的青睐。 2003年5月:微软在WindowsServer2003中,正式开始支持iSCSI,并提供iSCSIInitiator 驱动程序的下载。微软此项深具推波助澜的作法,带动了整个iSCSI业界的发展。所以接下来,不论各类作业平台或软硬件的支持会愈来愈齐备。 2004年10月:HP发布的IPStorage500/1500。 2005年:自从标准化及微软支持解决了iSCSI最大的发展瓶颈之后,iSCSI的全面普及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但业界对其开始普及的时间点一直莫衷一是。一般调查机构多半认为该时间点应在2006年,但各家厂商却异口同声地认为2005年就有机会看到市场大幅起飞。 二、iSCSI技术 SAN(StorageAreaNetwork的缩写)意为存储区域网络,是真正的专注于企业级的存储。SAN采用一个分离的网络(从传统的局域网中分离)连接所有的存储器和服务器,这个网络可以采用高性能的实现技术,如光纤通道(FiberChannel),可以容纳SCSI等协议,使数据块的移动更为有效,也便于用户自由增加磁盘阵列、磁带库或服务器等设备。现在的SAN 基本都是通过FibreChannel来实现的,FibreChannel,简称FIBRECHANNEL,又称光纤通道,是利用专用设备进行数据高速传输的一种网络标准,主要用于连接服务器的干线(backbones),并把服务器连接到存储设备上。 采用高速的FIBRECHANNEL作为传输媒介的SAN具有光纤信道在距离、性能和连接性等方面的优势,如果结合光纤通道交换机,则可以提供高达2Gb/s的数据传输速率,使独立于应用服务器网络系统之外的SAN几乎拥有了无限的存储能力。但是利用FIBRECHANNEL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