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发展状况

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发展状况

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发展状况
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发展状况

一、行业发展综述

中国2008年的经济形势确实像温总理讲的一样,是“最困难的一年”,而且我们预感到今年下半年因国际大环境的恶劣影响,我们中国的经济将会更加严峻。近日南方已有诸多中小型印制电路板(PCB)企业关闭了,不少企业的扩产计划被搁置,许多企业包括PCB 和主要原材料覆铜箔板(CCL)出现了增产减效的局面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行业大家关注的。

2008年3月在中国上海首次举办了有美、日、欧洲和我国港台印制电路板同行参加的第十一届世界电子电路大会——ECWC11,使上海的印制电路产业达到空前的发展状态。那时,全球近千名行业专家云集上海,交流行业最新科技成果,展示中国和上海行业的面貌,这对于上海和中国印制电路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期间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还亲切接待了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王龙基、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瑾和上海信博会中国际电子电路展的袁晓燕总经理,说明上海的印制电路行业进一步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

二、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发展现状

1)国际

根据世界电子电路理事会(WECC)和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CPCA)的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世界PCB市场规模已经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总产值约420亿USD,其中中国产值为108.3亿。进出口总额119亿USD,逆差为12. 3亿USD

2006年全球产值约470亿USD。中国产值为128亿USD,进出口总额163.5亿USD,逆差为10.5亿USD。

2007年全球产值约为515亿USD。中国大陆产值为155亿USD,进出口总额203.7亿USD ,逆差为12.3亿USD。

图1是全球PCB产量的分布,亚洲占据了世界近80%产值! 图2是全球各种PCB产量构成的比例,高挡次的多层板、HDI板和IC封装载板的比例达到64%。图3是全球PCB 制造企业数量与分布的估计数,中国大陆产量第一,企业数也是第一。图4是PCB产品应用领域分布。

2) 国内

2007年中国PCB的产量实际达到1亿5千万㎡,产值1162.73亿人民币。

中国PCB进出口总2005年为119亿USD,2006年我们突破140亿USD。2007年203.4亿USD,其中出口95.7亿USD,进口107.7亿USD。

2.行业发展趋势

1)国际

2007年中国大陆在全球电路板生产中所占比例已近30%。但自2007年以来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促使中国电子电路产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个新的转型时期,按照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行业发展遇到一个“拐点”。

目前,全球兴起了生态产业发展趋势,继欧盟ROHS、WEEE、REACH指令先后颁布,以及新的用能产品的生态化设计要求(EUP指令)等。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攀升,现已突破140美元,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迅速升值造成原材料价格的迅速上涨,使加工贸易生产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弱化。

2)国内

中国政府也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国RoHS),将“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作为首要目标。国内由于对三废治理标准的要求提高、两税并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工资调整,造成生产制造的成本迅速上升。

2008年一季度我们许多企业不仅是PCB也包括CCL,出现增加了生产、增加了产量,却大幅下降了利润的现象,而且这个现象比较普遍,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近期,制造企业普遍反映:采购原材料价格上升,内部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急速下降,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国家环保部近期制定的国家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和《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电子元件》两个标准今年将会正式实施,其中很多指标加严了,例如用水量、COD的排放标准、铜的排放标准等等。

三、上海印制电路行业状况

由于近阶段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加严,以及华东地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将会对长三角地区的印制电路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企业开始向内地搬迁。

从2001年至2007年中国电子电路百强排行榜的对照可以看出印制电路板华东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七年来由15.62%增长到27.60%,覆铜箔板的增长不大,从39.66%略增长到40.56%。

上海地区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太大的起伏。

由于上海是全国IT产业集中地区,又由于大上海(即长江三角洲)经济联合体的促动,使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电子电路产业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都有一个新的发展和提升。

2.上海及周边地区的PCB生产规模

2007年原本预计中国PCB产值为140亿美元,增长约10%,但2007年在全球市场及新扩产能的推动下,加上人民升值因素,实际产值达到了155亿美元,增长21%,而上海地区占到全国30%以上。

3.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投资情况

在上海有著名的PCB企业如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上海美维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美维电子有限公司、上海伯乐电路板有限公司、上海山崎电路板有限公司、上海展华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普林电路板有限公司、上海外开希电路板有限公司、揖斐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等,还有日月光半导体、日东电工、上海佳捷通电路等都进入上海及周边地区。

上海的印制电路行业企业,包括PCB制造和原材料、设备制造或代理企业,从2001年时约250家,发展到现在约560家,不但企业发展速度快,而且国外和境外大规模的PCB 制造商也纷纷前来投资。

4.上海印制电路(电子电路)技术发展方向

上海是中国IT产业分布最集中的地区,PCB电子电路行业是集电子、基件、计算机、光学、材料、化工等多学科的一个行业。PCB技术是跟着IC技术发展的,在电子互联技术里占有重要位置。因此PCB技术和制造业的发展将对IT产业发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和影响。

上海印制电路和电子电路要极大的关注上海IT产业的发展和需求来调整和发展印制电路(电子电路)。近年来,世界电子电路先进技术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埋置无源元件(即埋入式或嵌入式元件)PCB、喷墨打印工艺PCB、光电技术PCB、应用纳米材料的PCB等方面。这些都将是上海印制电路(电子电路)企业需要通过努力进行研发和提升的技术层面。

PCB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废水、废液和固体废料的产生,印制电路和电子电路应当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喜的是对于废水的回用、废液的再生,尤其对固体废料没有二次污染,直接成为铜和产品的工艺现已成熟,上海协会应该着力配合政府进行宣传、介绍及推广。

5.上海印制电路(电子电路)的发展机遇

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是国家第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而且在“十一五”期间会继续持续高速发展,这将是上海行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2). 上海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尤其是IT产业的集中地。2003年起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开始复苏,几年来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最佳时期。这将会对上海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国际环境的支撑作用;

3). 2008年在上海举办第十一届世界电子电路大会——ECWC11,这是显示中国,显示上海,尤其是上海印制电路(电子电路)形象及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的恰好机遇,我们已经抓住这个机遇提升了我们产业的总体水平。

4). 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同上海复旦大学材料系、化学系和微电子系合作,并希望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联手进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制开发。

6.上海印制电路(电子电路)的问题

1).由于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印制电路行业企业90%以上为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产品水平绝大部分生产中低档、只有少数外资企业生产高端产品。

世界上FPC已占整个PCB市场的15%以上,美国HDI背板生产已趋成熟,多层挠性板HDI等占其总量的60%,相比之下,我们在高档产品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在高技术产品领域,涉足的还比较少,生产工艺也距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上海应当重点研究技术含量高的HDI板和挠性板(FPC)以及刚挠结合板的技术和生产。

2)国外企业舍得研发资金投入,总是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而我们国内行业企业看重眼前生产经营,忽视技术开发与创新,大专院校和研究所也忽视PCB的重要性,投入的费用不能于国外相比。

目前中国PCB领域的基础技术研究与开发非常薄弱。企业研发投入少,科研人员缺乏,对相关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基础教育与培养严重不足。企业招工困难,招熟练工尤其困难,专业技术人员及熟练从业人员的匮乏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3). 上海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从厂地、厂房和设备上来讲,大体上已与国际接轨,有不少还优过国外企业,但这些企业的生产水平、技术档次,尤其是经济效益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甚至有数倍之差。

4). 中国的电子电路早已“国际化”了,但我们还有不少的民营企业老总们和相关管理人员并不熟悉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许多还没有参加国际贸易活动。

5). 上海的PCB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大多数只是单纯的来料加工、照图生产,前与整机厂的产品开发、设计无缘,后与贴装、装连无关。而国外的许多PCB企业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与上下游企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业供应链。

6). 上海的设备及原辅材料企业的配套能力不足。目前PCB生产的关键设备,如激光钻床、真空压机、大吨位液压冲床和AOI等检测设备等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在PCB用化学品及材料上,除了常规的铜箔基板可自给自足外,其它关键性化学品如干膜、阻焊油墨、银盐片和重氮片、电镀添加剂、前处理化学品等,尤其是FPC的原辅材料大部分需依赖进口。

7)行业自律性能力较弱。由于多数企业的原创性技术创新能力弱,且技术积累长期以来不能支撑技术创新的要求,形成了高水平产品短缺,低水平产品过剩的产品结构,导致了低档产品的无序竞争,互相压价,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8). 上海近年来行业发展迅速,但缺少大量的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其中包括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有技能的操作人员。

9). 我们不少企业的环保治理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产品的发展、工艺的提升、企业的扩大,大型或较大型的PCB企业都能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综合治理。但仍有个别中小企业,对三废治理不够重视。环保治理更需要从源头抓起,开展清洁生产。

7.上海印制电路产业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1)产业结构调整

继续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大对HDI板、多层FPC板、刚挠结合板、IC载板、通信背板、特殊板材印制板如高频微波板、金属基板和厚铜箔印制板、埋入无源元件的印制板、光电印制板和纳米材料的PCB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的支持力度,尽快实现由中低档产品向高档产品的转型。重点支持HDI、多层FPC、刚挠结合板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研发与产业化,增强PCB行业对电子整机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保障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2)产业链建设

高度重视产业链建设工作,依托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企业、科研单位积极开展PCB原辅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加大国产装备的推广力度,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钻孔机等设备进入生产企业,引导国内设备厂商重视PCB行业设备市场,针对PCB行业需要,研发适合印制电路生产的专用设备。

3)产业园建设

通过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产业聚集、辐射和带动效应,推动PCB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4)加强绿色环保工艺和产品的研发

充分利用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和欧盟ROHS指令已经或即将实施的契机,加快PCB行业绿色产品的开发,尽快推出并普及不含铅、汞、镉、六价铬、PBB、PBDE等有害物质的原辅材料及PCB产品,进一步加强生产过程的污染控制,提高对废水废气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贯彻和实践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5)加快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展协调合作,稳步推进PCB行业标准工作,力争形成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且利于行业发展的中国标准。

6)实施大企业战略

继续推动百强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努力做大做强,创建我国PCB行业的知名品牌,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PCB企业。

7)专业人才培养

结合PCB产业发展的需求,做好人才发展的规划、储备、培训和再教育。充分发挥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相关社会机构的作用,加快相关学科建设,培养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多类型急需人才,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8)加强国际的交流合作

使中国的企业更了解国外企业的管理状态、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

其中,以自主创新技术、品牌名牌及环保工作是重中之重。

因此,作为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必须从根本上服务于整个行业,服务于我们的企业,必须加强上海行业协会秘书处的自身建设,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效。使上海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在上海市信息委员会、上海市社会服务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围绕实现上海“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的发展目标,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上海行业的更快提升,为上海新起点下实现新发展、新形势下做出新贡献面努力。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近年来发布的《"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录》、《高新技术出口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当前工商领域禁止投资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指导性文件,结合《上海工业"十五"发展计划》,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工业集团、行业协会,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制本《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进一步明确上海工业发展与调整的重点领域、行业和产品门类,为全社会企业在上海从事工业投资发展和重点地区实施工业布局调整提供导向性意见。在产业发展方面,"十五"期间,上海将初步建立起以高科技工业为主导、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依托、现代装备工业为骨干、都市型工业为配套的工业结构新体系,重点鼓励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产品、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生物医药等六大支柱工业,同时确定限期淘汰、总量控制、市场淘汰、安全防范等四类重点行业、产品,加快调整步伐。在产业布局方面,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布局,增强辐射"为原则,加快建设信息产业、汽车城、化学工业区、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三环分布"的工业总体格局:即以市中心为轴心,内环线、外环线为布局界线,内环线以内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内外环线之间以都市型工业、高科技工业及配套产业为主,外环线以外以装备类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加强产业布局导向,鼓励新增和搬迁改造工业项目按照产业类别和技术层次向"1+3+9"市级工业区集中,鼓励同类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发展,结合各区县"一业特强,多业发展"和"一城九镇" 建设的产业导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区发展新格局。 本指南由鼓励发展类、禁止类、限止类和工业布局四大部分内容组成,编制的基本原则是:(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2)符合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3)符合建设上海工业新高地的要求;(4)有利于提高上海工业综合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要求。 本指南是市经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产业宏观导向的尝试,在首次编制中难免会有不少疏漏和不确切、不合理之处,也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此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做好修改完善。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通信及网络设备 1.光通信有源器件及模块、无源器件及模块 2.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 3.光纤、光纤预制棒 4.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5. GSM、CDMA基站、终端、交换设备及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产品 6.WAP(无线网络)产品 7.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设备 8.高速无线寻呼系统设备 9.移动智能网络设备 10.VSAT卫星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站设备 11.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微波通信系统设备 12.高速宽带数字程控交换机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上海工业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上海工业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工业房地产是指工业类土地使用性质的所有毛地、熟地,以及该类土地上的建筑物和附属物的统称。作为有别于住宅、商服和综合类用地以外的第四种性质的用地,工业类土地上可建的建筑物用途范围通常包括:工业制造适用标准厂房和非标准厂房、仓储物流用房、堆场和工业研发楼宇等。 上海市的房地产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开发、经营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现。因此,构建上海市工业房地产统计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上海工业房地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1.工业房地产逐步成为上海城市经济支柱产业。工业房地产往往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经济支柱。迄今为止,上海郊区工业房地产开发面积已经占到区域房地产总开发面积的21%,对CDP的贡献度也不容忽视。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日本的工业房地产占总房地产开发面积的30%,对日本GDP贡献度在40%以上。随着目前世界制造业重心逐渐向中国转移,上海作为我国沿海发达城市,正成为众多国际知名企业争相抢驻的区域,工业投资势必会不断增加,工业房地产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2.上海城市规划格局和总体发展思路促进工业房地产发展。上海曾经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实力水平”的经济发展布局指导思想和“工业向园区集中”等“三个集中”的指导思想,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工业自身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大撤退、大关闭、大转移,在中心城区外围形成东(信息微电子)、西(汽车制造)、南(化学工业)、北(精品钢材)四大产业基地,发展了19个区(县)、135个乡(镇)工业开发区约200个。上海通过对老旧工业区的改造搬迁将曾经坐落在城市中心的工业房地产逐步向郊区工业园区集中。 3.上海工业房地产结构性调整完成,郊区成为工业房地产发展的重点。随着上海工业用地结构性调整规划的实施,上海工业房地产的增长趋势明显。图1列示了从1999年到2004年各年上海中心城区以及郊区的工业房屋建筑面积情况。从1999年到2004年,上海市的工业房屋建筑面积由5673万平方米增长到1斟96万平方米。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工业房屋建筑面积在逐年减少,由1999年的3265万平方米减少到2004年的3045.8万平方米。而位于郊区的工业房屋建筑面积则大幅增加,由1999年的2408万平方米增长到了2004年的745012万平方米,总量增加超过300%,年均增长率超过25%。 从工业房地产和其他类型房地产的比例关系看,上海中心城区工业房屋建筑面积占中心城区房屋建筑面积的比重从1999年到2004年直线下降,由1999年的17%减少到2004年的12%,共减少5个百分点,降幅为29%。而郊区工业房屋建筑面积占郊区房屋总建筑面积的比重则表现为从1999年到2002年先下降,之后又开始上升的趋势。从1999年到2004年,上海市郊区工业房屋建筑面积占郊区房屋总建筑面积的比重由19%增加到21%,并在总量上大大超越中心城区工业房屋建筑数量。这正是上海工业房地产结构性调整的必然结果。 二、上海工业房地产统计指标体系建设 在现有房地产统计体系下,有关工业房地产的数据统计指标主要包含在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土地批租等几项分类统计指标中。由于缺乏对工业房地产的系统统计指标设计,缺乏工业房地产相关归口统计单位的确定,相对于工业房地产蓬勃发展的现状前景和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统计力度的加强,工业房地产统计指标体系的落后现状显得更为突出,亟待加以修正和完善。 (一)上海工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特征要求提供相应统计指标 由于工业房地产的开发、经营模式与住宅和商业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存在明显区别,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照搬已有住宅等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统计指标体系,而必须根据其特征重

上海餐饮行业协会.

上海餐饮行业协会成立于1989年,英文名称Shanghai Restaurants Association,是由上海餐饮企业(包括与餐饮业相关的机构、团体)自愿参加、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团体组织。也是上海餐饮行业唯一被市政府认可的行业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000多家,培育了300多个市场信得过品牌(其中22家获得上海市名牌),现有六T示范单位333家。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是本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上海市社团管理局是本协会登记的管理机关。 本协会的会员企业均为团体会员,凡在本市取得工商执照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重视餐饮业及为餐饮配套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等、均可申请入会,并由法人或法人委托的代表参加成为团体会员,餐饮业的连锁企业由总部加入协会成为团体会员后,其下属连锁店、分店均可成为协会会员。 本协会根据行业的特点和业态的需要,还将设立中西餐专业委员会、总厨俱乐部、快餐专业委员会、清真专业委员会、业务技术培训和各区成立分支机构等。从组织上保证行业协会更快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需求。 协会成立以来致力于行业经营和现场管理,推动行业进步。协会的宗旨是: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发挥政府和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本市餐饮行业与时俱进,持续稳定地发展。业务范围是:从事餐饮业的业务指导、管理、培训、技术考核、咨询、服务、交流和仲裁等。 (1)开展行业基础资料的调查、统计和整理工作,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行业规划、政策、立法等方面的建议,并参与有关活动。 (2)协调会员与会员、会员与行业内非会员、会员与其他行业经营者、消费者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 (3)组织咨询服务、人员培训、信息交流、会展招商以及产品推介活动。 (4)通过法律法规授权、政府委托,开展业务技术考核、授予技术职称、发布行业信息、公信证明、价格协调、行业准入资格资质审核工作。 (5)组织制订和贯彻行规行约、质量规范、服务标准、产品标准,评定企业经营等级,组织产品质量交流和鉴定。 (6)发展与国外同行之间的联系,推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 (7)反映会员要求,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督促会员执行政府的有关法令法规。对于违反行规行约和政府有关规定,致使行业形象受到损害的会员,本会有权按章程规定进行处罚。 (8)法律法规授权、政府委托和章程规定的其他事项。

上海市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7-2020)

上海市工业“四基”发展目录(2017-2020)一、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一)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 1.中央处理器(CPU)芯片及IP核 2.人工智能芯片 3.毫米波通信芯片 4.存储器芯片 5.移动智能终端(5G)芯片 6.物联网芯片 7.图像处理(GPU)芯片 8.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芯片 9.下一代100GPON光电子芯片 10.北斗/GNSS芯片 11.工业控制芯片 12.新型显示控制、驱动芯片 13.汽车电子控制芯片 14.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芯片 15.高清数字电视芯片 16.工业用高端传感器 17.汽车用传感器 18.消费类终端传感器 19.汽车自动驾驶控制器 20.汽车高效节能控制器 21.下一代100GPON光收发模块

22.窄带物联网(NB-IoT)模块 23.毫米波通信模块 24.高分辨率AM-OLED显示屏 25.先进集成电路装备光学模块、控制模块、机械模块 26.12英寸集成电路光掩模板 27.AM-OLED高精密金属掩模板 (二)关键基础材料 1.AM-OLED有机发光关键材料 2.AM-OLED柔性衬底材料 3.300mm硅材料 4.电子纯特种气体、试剂及靶材 (三)先进基础工艺 1.高性能CPU专用工艺 2.先进逻辑工艺 3.下一代光电子芯片先进加工工艺 4.集成电路特色工艺(0.35μm~40nm) 5.系统级三维集成技术关键工艺 6.AM-OLED柔性显示制造关键工艺 (四)产业技术基础 1.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2.新型显示共性技术研发、检测平台 3.毫米波通信共性技术研发、测试平台 4.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平台 5.北斗/GNSS高精度平台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会展业在我国被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成都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会展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成都发展会展业有其城市经营体系的内在要求。第一,会展业带来的聚焦效益、名片效益和宣传效应,对成都在完善产业结构、改善投资软环境、创建国内最佳旅游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成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工业产业,2005年分别为49.8%和28.1%,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利于改变成都的资本和劳动力拥有状况,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成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经济矛盾和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会展业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使得会展业成为成都首选扶持产业之一。 目前,成都已成功举办过全国糖酒会、花博会等300多个展览会以及中国西部论坛、万国邮联等1500多场会议,展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内容日趋完善,已涉及到机械、电子、建筑、花卉、食品、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行业,知名会展企业:中国国展集团和香港展览公司已经进入成都。中欧

历史上规模最大、欧洲企业参会企业数量最多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于11月9日在成都开幕,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会展业的规格和档次。2005年,成都举办展会近200个,其中7个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办会单位的场馆收入8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20亿元,占当年GDP的5.06%,会展规模和会展经济均居中西部首位、全国前列。糖酒会等大型专业展会的规模年递增幅度超过25%,本土展会发展态势喜人,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第六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的展位数从首届的400多个增加到2200多个,参展企业近400家。成都会展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展览会、会议和节庆活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一、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力度、三产发达程度、会展硬件设施水平、地理位置、交通和通讯条件、文化底蕴、生态资源等,就整体而言,成都会展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经济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 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是进行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举办大型国际展会的必要条件。成都经济基础条件好,产业结构合理,十五期间经济总量与其增长幅度都比较高,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左右。2005年GDP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增速高3.6、0.9个百分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及布局指南 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的《" 十五 " 工业结构调整规划》 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 等指导性文件,结合《上海工业 有关部门、工业集团、行业协会, 导向及布局指南》 (以下简称 "指南 " ),以进一步明确上海工业发展与调整的重点领域、 行业 和产品门类, 为全社会企业在上海从事工业投资发展和重点地区实施工业布局调整提供导向 性意见。在产业发展方面, "十五"期间, 上海将初步建立起以高科技工业为主导、 基础原材 料工业为依托、 现代装备工业为骨干、 都市型工业为配套的工业结构新体系, 重点鼓励发展 电子信息、汽车、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产品、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生物医药等 六大支柱工业, 同时确定限期淘汰、 总量控制、 市场淘汰、 安全防范等四类重点行业、 产品, 加快调整步伐。在产业布局方面,以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布局,增强辐射 " 为原则, 加快建设信息产业、汽车城、化学工业区、精品钢材等四大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 " 三环分 布" 的工业总体格局:即以市中心为轴心,内环线、外环线为布局界线,内环线以内以都市 型工业为主, 内外环线之间以都市型工业、 高科技工业及配套产业为主, 外环线以外以装备 类工业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 加强产业布局导向, 鼓励新增和搬迁改造工业项目按照产业 类别和技术层次向 "1+3+9" 市级工业区集中,鼓励同类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集聚发展,结合 各区县 "一业特强,多业发展 "和" 一城九镇 " 建设的产业导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区发展 新格局。 本指南由鼓励发展类、 禁止类、 限止类和工业布局四大部分内容组成, 编制的基本原则 是:(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 2)符合上海城市总体功能定位的要求; ( 3)符合建设 上海工业新高地的要求; ( 4)有利于提高上海工业综合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要求。 本指南是市经委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产业宏观导向的尝试, 在首次编制中难免会有不少 疏漏和不确切、 不合理之处, 也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此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帮助我们进 一步做好修改完善。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通信及网络设备 1.光通信有源 器件及模块、无源器件及模块 2.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 3.光纤、光纤预制棒 4.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5. GSM 、CDM >基站、终端、交换设备及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产品 6. WAP (无线网络)产品 7.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设备 8. 高速无线寻呼系统设备 9. 移动智能网络设备 10. VSAT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地面站设备 11 .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微波通信系统设备 12. 高速宽带数字程控交换机 13.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 14.有线及无线接入网系统设备 15.路由器、集线器、网关、网卡等网络设备 16.网络安全设备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近年来发布 、《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录》 、《高新技术出口目录》 、《淘汰落后 、《当前工商领域禁止投资目录》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十五 "发展计划》,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会同 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制本《上海工业产业 步明确上海工业发展与调整的重点领域、

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目前,会展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发展现状 1.欧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从世界上25个举办大型展会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号称“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O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9个。在全球前5位的展览中心中,德国就有4个。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现在,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几乎2/3(130多个)都是在德国举办的。德国展览机构在全世界的办事机构达386个,已形成了全球化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鲜明特点是:许多专业性展览会都是依托城市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 法国也是全球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优势是在办综合性展览会方面。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个展览会,其中全国性国内展和国际展约为180个,具有国际性的专业贸易展有12o+左右。法国展览场馆面积160万平方米,展馆分布于全国80个城市。 英国展览业近年来进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共举办了约900场展览活动,吸引了1200万人。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国内举办的展会规模不大,多以中、小项目为主,而且目前国内展馆规模也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不过20万平方米,因此英国会展业的规模、水平、影响都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但英国却培育了如励展集团、蒙哥马利展览公司等享誉世界的跨国展览公司,在英国本土之外举行大规模的著名展览会。 意大利有40多个展场,每年办展达700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四个主要展览城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展场,展览面积达37万多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今美国举办会展的数量和会展业直接收入均居世界首位。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和加拿大举办的13185个展览的展出面积共达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在929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843个,会展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其中美国90亿美元)。 3.亚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如何成立行业协会(全套资料)

行业协会成立知识 什么是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指由同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自愿组成、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行业协会的宗旨和原则是什么 行业协会的宗旨是为会员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促进行业经济发展。 行业协会遵循自主办会的原则,实行会务自理,经费自筹。行业协会的活动应当符合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的整体利益和要求,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业协会的正常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行业协会从申请筹备到成立登记经历哪些阶段 行业协会从申请筹备到成立登记需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申请筹备阶段:当事人到上海市社会服务局申请筹备,上海市社会服务局给予《申请筹备行业协会告知单》和相关表格,由当事人如实填写。收到当事人递交的申请筹备全部有效材料后,上海市社会服务局向当事人开出受理单,并在多少个工作日内出具同意的批准文件或向当事人提出不同意的审理意见。当事人执上海市社会服务局的批准文件及有关材料到市社团局进行筹备登记。 ?2)筹备成立阶段:当事人经市社团局批准筹备后进入至多为期6个月筹备期,召开成立大会,通过行业协会《章程》,投票选举产生行业协会理事会、会长、副会长,聘任秘书长。 ?3)提交上海市社会服务局审查《章程》、法定代表人阶段:当事人将行业协会《章程》正式文本和法定代表人的有关材料递交上海市社会服务局,上海市社会服务局给予《行业协会章程审查告知单》和相关表格,由当事人如实填写。在收到当事人递交的全部有效材料后,上海市社会服务局向当事人开出受理单,并在多少个工作日内出具同意的批准文件,或向当事人提出不同意的审理意见。 ?4)上海市社团局审核发证阶段:当事人在30个工作日内执上海市社会服务局的批准文件及相关材料到市社团局申请成立登记。如经审查同意,则可以登记为合法的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申请筹备登记的办理程序是什么? 行业协会筹备单位在经市社会服务局批准筹备行业协会后,向市社团管理局申领或从政务网站下载《筹备社会团体申请表》;提交有关申请材料,办理验资手续;向市社团管理局申请筹备登记。市社团管理局审核同意后,发给同意筹备的批准文件。 发起筹备行业协会应当具备那些条件?

中国会展行业规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提出,推动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展览城市和展览场馆。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对专业展览馆的统计,2014年全国被调研城市展馆室内面积914.13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专业展馆226个,在建专业场馆16个,计划待建展览场馆4个。 会展业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会展业的发育发展可以催化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商贸、交通、旅游等相关行业的繁荣,而且有助于把握市场走势及其发展规律。通过会展活动,能汇聚巨大的人才流、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2014年,我国会展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4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达到3796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5.8%;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67%,与2013年基本持平;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5%,与2013年基本持平;拉动效应3.4万亿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6.3%。 图表2010-2014年中国会展业直接产值及增速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会展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单体会展设施大型化趋势明显,在建、待建场馆单个平均面积均超过10万平方米,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和天津国家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更是高达40万平方米。

图表2010-2013年中国会展场馆数量及面积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2009-2014年,我国举办各类展览数量从4290场上升到7495场,年复合增长率达7.27%;展览面积从4990万m2上升到9736万m2,年复合增长率达11.11%,展览面积增长快于展览项目增长,单位项目规模扩大,展览效益向好。 图表2009-2014年我国办展数量和面积统计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随着会展业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的快速增长,相应会展经济产值也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商务部等机构的统计数据,2009年会展经济直接产值仅为1817亿元,到2014年增加到4190

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

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规划 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规划 在全球现代经济体系中,工业设计产业的巨大价值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工业乃至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温家宝总理2007年2月13日亲笔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也多处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工业设计在全 国快速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 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四个率先”战略目标,上海必须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为此,在认真总结上海工业设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特根据《上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基本精神,编制《上海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08-2010年)。 一、国内外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背景 工业设计是技术创新的载体,是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工业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对工业设计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业设计是指将一个主意、计划转变成具有创造性的详细的施工计划、生产计划或方案,包括咨询服务(品牌、企业形象、会展、信息设计、新产品开发等)、设计服务、室内及环境设计服务等,具体包括:制造业设计、平面设计、时尚设计、手工艺品设计、多媒体、网络及数字媒体设计、电视图文设计等;狭义的工业设计则是专指工业产品设计,即在现代工业化条件下,通过众多相关专业协调配合,为消费、生产和市场提供健康、实用、美观的产品构想,以及在产品实现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的系统中,提供相应服务的创造性活动,是整合科技、生产、信息、文化与艺术等资源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环节,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 在国际市场上,成功的跨国企业与代表一流品质的国际品牌均来自发达国家,这与他们都很重视工业设计不无关系。德国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振兴设计,使经济如虎添翼;美国通过一场工业设计革命,成为世界首富;在英国,当年任首相的撒切尔夫人亲自为工业设计呼吁:“忘记设计的重要,英国工业将永不具备竞争力”;日本更是实施“设计立业”战略,从政府扶植、政府引导,到企业集团重点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投入在设计开发的资金上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已达2.8%,居世界首位,由于设计的优势,“轻、薄、小、巧、美”的日本商品风靡全球;韩国政府在1993年至1997年间,全面实施了工业设计振兴计划,并于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会展数量不断增加、展览面积迅速增大、会展组织能力大大增强、场馆经营能力得到提升、会展公司数量在增加、实力在加强、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品牌和成功申办会展的城市越来越多。会展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改善公民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这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混乱无序、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会展场馆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水平偏低、品牌展会偏少、专业人才素质偏低。未来几年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魏景飞,2010),必须把握机遇,尽快找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会展业发展出现新趋势? 由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大幅度下滑,美国经济萎靡不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危机过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试图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欧美经济开始复苏,未来几年将逐步增长,发达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李智玲,200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轮国际分工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包含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策划与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流通手段等)在内的

垂直分工。会展业随之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外包化、人才化和跨业态经营等特点,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且总体趋势不变,未来几年,环保依然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所以环保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主导,迫切需要借助会展这一平台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二)国内经济环境稳定,会展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20年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徐维东,2011)。未来在我国总体经济长期趋好、产业全面升级、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国民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的基础上,会展业将得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将成为会展业的重大主题(崔铁岩,2010)。?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业内学者陈泽炎认为这“反映着我国会展业的成长壮大和国家给予的重视与关注”。另外“十二五”规划的相关经济与政策,特别是对服务业的总体布局的规划,都为我国会展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会展市场化水平低下? 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总体来说还不高,具体表现在:? 1.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导向不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

上海收音机工业发展史简述

上海收音机工业发展史简述 民国11年(1922年)冬,美国新闻记者奥斯邦(E . G . Osborn)以亚洲无线电公司的子公司——中国无线电公司经理的名义与旅日华侨曾君合作,以华人资本借美商名义,在上海广东路大来洋行屋顶建立一座50瓦的无线电广播电台,并成立中国无线电公司销售接收机。翌年1月23日晚8时电台开播,轰动上海,几天销出无线电接收机(后改名为收音机)约500台,上海地区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收音机。这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和第一家销售无线电接收机的公司。之后,随着广播电台不断的建立,收音机在上海地区逐渐兴起,均为舶来品,以美国出品最多,其种类一是矿石收音机,二是电子管收音机,市民多喜用矿石收音机。 民国13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定,允许市民装用收音机。北洋政府建设委员会上海无线电机制造厂创办,用进口零件组装成七灯交流收音机。市民中装置收音机者渐起,其方法以再生式线路联接为多。同年8月,上海俭德储蓄会颜景焴采用超外差式线路联接法装置收音机成功。翌年10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民国13年10月8日,苏祖斐、苏祖圭、苏祖修、苏祖国、苏祖尧、苏祖光等姐弟7人合资在上海创办的国内首家民族资本无线电公司,公司先后设立制造厂、门市部、修理部、无线电广播电台和编辑出版部,制造供应无线电零件、器材和图书,并自行设计制造矿石收音机和电子管收音机。1952年7月,亚美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与亚南制造厂合并,更名亚美机电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9月,亚美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第二制造厂改名为上海亚美电器二厂,专业生产电子仪器。1957年5月改名上海亚美电器厂。1966年10月,改名为上海无线电二十六厂)在松江图书馆内,试验组装的矿石收音机与电子管收音机获得成功,不仅收到上海电台的无线电电波,同时也收到日本电台所播的音乐节目。 民国21年,程权等人创办业余无线电研究社。民国23年,开始生产纸质无线电感零件,并出版《无线电三日刊》及矿石、电子管收音机等无线电知识普及小丛书。民国22年1月5日亚美公司创办《中国无线电》(半月刊),民国27年改为月刊,民国31年3月5日发行第10卷第3期后宣告停刊。该刊不间断发行近10年。

年会展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6-2022年中国会展业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850290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sodocs.net/doc/536169626.html,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sodocs.net/doc/536169626.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 市场供需状况 产业竞争格局 行业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趋势 行业宏观背景 重点企业分析 行业政策法规 行业研究报告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6-2022年中国会展业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1850290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Email:kf@https://www.sodocs.net/doc/536169626.html, 网上阅读:https://www.sodocs.net/doc/536169626.html,/R_ITTongXun/90/HuiZhanYeShiChangDiaoYanYuQia nJing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大踏步迈上了世界会展大国的旅程。会展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继续攀升,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会展业已从规模化发展逐步转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并显示出强大的关联效应和经济带动作用。 2015年全国共举办3168个展览会,展览会总面积8900万平方米。其中经贸类展览会有2612个,比2014年增加约7.8%,总面积为7874万平方米,比2014年增加约10.8%。展览会总体规模继续扩张。2015年全国室内可租用面积大于等于5000平方米、且举办2个以上经贸类展览会的专业展览馆共有136个,比2014年增加8个;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是上海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上海工业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落实本市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力军,承担着推进上海深度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大任务。为进一步发挥上海工业区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作用,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围绕上海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区产业调整升级,优化投资环境,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主要成效 1、产业载体地位明显提升 2015年上海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397亿元(2010年为2262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其中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区(产业基地)有6个,亿元以上规模企业超过2400家。国家战略专项加快实施,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华电航改型燃气轮机、联影医疗、中芯国际、和辉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园区。以新型工业化为主线,推进了1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工业区经济产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2、科技创新平台功能逐步加强

“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着力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园区创新服务环境。“张江高新区”1区22园及紫竹高新区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统筹联动发展格局,辐射全市各区。开展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试点,通过先行先试、聚焦重点、示范带动,推进“四新”经济新载体建设,共批准授牌85家“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试点。“十二五”期末,上海工业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99家;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数量达到951家;园区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5%;企业累积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50811件。 3、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本市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统筹优化工业区块规划布局。在2009年“两规合一”基础上确定了104个产业区块(以下简称“104区块”),2012年形成工业用地布局规划深化成果,引导工业向104区块集中集聚发展。104区块是本市工业区的核心发展空间,规划总面积约789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工业用地面积近500平方公里,已供应工业用地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尚可开发工业用地面积约80-100平方公里。对104区块外的工业企业,加强分类指导,支持重点企业改造升级,依据规划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供应工业用地约54平方公里,累计减量工业用地约69平方公里(包括存量工业用地规划调整转变用途和减量复垦),与“十一五”末相比工业用地总量净减少约15平方公里。 4、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2015年上海工业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达到67.4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为56.0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土地利税达到17.5亿元/平方公里(2010年为6.2亿元/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区基本完成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等治理工作,重点产业园区大气特征污染在线监测监控体系建设、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控制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会展行业发展情况

浅谈会展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会展业作为一类新兴的经济产业形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被社会各界重视。目前,中国会展产业的规模日趋扩大,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知名展会,如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博会、义博会、广交会等,在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下,分析我国会展人才队伍的现状,认识会展人才市场需求,对于加强会展人才培养和中国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前景堪“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了国际经济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再加上交通手段的不断改善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会展业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会展业在欧洲、北美、澳洲以及亚洲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已发展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进入了商业化运行阶段。我国会展业在进入新世纪后,也同样保持着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 国际市场把会展经济与旅游业、房地产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也由此成为城市名片、城市经济助推器的代名词。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越快,对彼此的物质、文化交流需求也越高,由此会展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越重要。 目前,我国会展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会展业的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会展经济1:9的概念,即展会收益比例为1,带动其他产业利润的比例是9,被市场和企业誉为朝阳产业。 会展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等,二是各种类型的大型国内外会议,三是体育竞技运动、文化运动、大型节庆活动、民俗风情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展览会。目前,最知名、影响力最大的是世界博览会。 会展公司层出不穷目前经商务部批准,承办来华展览资格的会展公司有197家,承办出国展览资格的会展公司有196家(其中不含民营公司)。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及海外的展览公司通过将国内有关单位作为合作伙伴,已在国内展览业占有重要位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会约有将近40%的香港或海外公司参与。会展公司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出现办展水平良莠不齐,会展市场出现总体办展质量不高的问题。

上海金山工业区概况

金山工业区概况介绍及园区产业发展规划 一、金山工业区发展现状 金山工业区位于上海市西南、杭州湾北岸、金山区东部,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蓬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心位置。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距离金山新城6公里,距离上海中心48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58公里,距虹桥机场42公里,距杭州湾大桥33公里。 2005年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同意将上海市金山嘴工业区更名为上海市金山工业区的批复》,金山工业区正式成立。至此,金山工业区在履行开发建设的同时,对原朱行镇区域行使行政管理职能。金山工业区规划总面积58平方公里,首期公告范围平方公里。 金山工业区成立后,已成功吸引多项海内外投资,成为上海南部海滨最具价值和投资活力的工业园区,到目前为止,金山工业区共有入区企业约400多家,已成为上海市市级工业区之一,是金山区打造“财富金山、智慧金山、绿色金山”的重中之重。 二、金山工业区地理位置及交通图

三、金山工业区产业定位 围绕“金山区现代高新产业集聚地、上海现代制造业西南板块支撑点”的战略目标,园区重点发展规划发展五大产业基地,分别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先进装备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食品加工产业基地。自创建以来,金山工业区在科学规划、集约开发、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业绩。发展现状基本符合功能定位,同时投资环境优势逐步凸显,园区处于发展起飞期。 四、产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交通网络便捷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杭州湾北岸,处在沪、杭、甬及舟山群岛经济区域中心和长三角都市圈枢纽地带。西连浙江省,东邻上海市奉贤区,北接松江区,南临杭州湾。 金山区境内有沪杭高速、同三高速、莘奉金高速等高速公路网络,沪杭铁路金山支线直达金山城区。金山已形成“三纵两横”五条高速公路和“八纵六横”区域干线公路网架。嘉金高速建成通车,金山北出上海的时间已大大缩短。黄浦江支流贯穿全区各镇,成为内河运输主动脉。目前已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途经工业区,直达上海南站,在工业区设有金山工业区站,到达上海南站只需25分钟。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在沪杭甬之间形成一个快速的“金三角”交通圈,同时,也让金山成为浙江进入上海的桥头堡,坐临跨海大桥翼侧的金山成为了连通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一环。金山区境内有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可综合开发的公共岸线公里。 金山工业区地处交通要地,有着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园区内有三条高速公路,其中上海绕城高速公路(G1501)向西通往浙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