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优化设计-fmincon函数介绍-序列二次规划(SQP)-subspace trust region-active sett

优化设计-fmincon函数介绍-序列二次规划(SQP)-subspace trust region-active sett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再入轨迹优化研究

航 天 控 制Aer os pace Contr ol Dec 12009Vol 127,No .6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再入轨迹优化研究 3 郑总准1  吴  浩2  王永骥 1 1.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武汉430074 2.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北京100854 摘 要 介绍了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在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问题中的应用。首先 引入了能量替代变量对无量纲运动方程进行推导,使得运动方程和优化问题易于处理,考虑严格的过程约束和终端约束,以攻角和倾侧角为控制变量,总加热量最小为性能指标;然后通过直接配点法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选取各节点的状态量和控制量作为优化参数;最后应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针对多约束的再入飞行器的轨迹优化时对初值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参考轨迹快速规划算法,提高了优化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快地搜索到最优轨迹,满足所有约束且落点精度高。关键词 轨迹优化;非线性规划;配点法;序列二次优化;参考轨迹中图分类号:V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42(2009)0620008206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4105);教育部科研培育项目(20081383)和航天支撑基金(2008)资助 收稿日期:2008212212 作者简介:郑总准(1983-),男,福建福州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飞行器轨迹优化、制导与控制;吴 浩(1980-),男,湖北武汉人,博士,研究方向为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王永骥(1955-),男,江西吉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控制、飞行器制导与控制。 Reen try Tra jectory O pti m i za ti on Usi n g Sequen ti a l Quadra ti c Programm i n g Z HE NG Z ongzhun 1  WU Hao 2  WANG Yongji 1 1.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W uhan 430074,China 2.Beijing Aer os pace Aut omati on Contr ol I nstitute,Beijing 100854,China Abstract Sequen tial quadratic programm ing for trajectory opti m iza tion of reentry vehicle is proposed . F irstly,Equations of m otion a re nor m a lized and an independen t variable is introduced to reduce the difficul 2ty of iterative co m putation .W ith the angle of a ttack and the bank ang le as control variables,the opti m al control proble m is set to m ini m ize hea t index,considering strict process and ter m inal constraints .A nd then,by choosing states and controls of discrete nodes as param eters,the opti m al control proble m is transfor m ed into a nonlinear programm ing proble m using direct colloca tion m ethod .F inally,sequential quadratic pro 2gramm ing is presented for solving the non linea r programm ing proble m.A ccord ing to the sensitivity to initial value in trajectory opti m ization for reen try vehicles w ith m ulti 2constraint,this paper develops a rapid refer 2ence trajectory prog ramm ing strategy .S i m ulation results sho w that the opti m al trajectory can consistently a 2chieve the desired target conditions w ithin allo w able tolerances and satisfy all the other constraints effectively . Key words Tra jectory opti m ization;N onlinear prog ramm ing;D irect colloca tion m ethod;Sequential ? 8?

第一讲 天线基本原理

第一讲天线基本原理 1、天线的基本概念 1.天线的作用 在任何无线电通信设备中,总存在一个向空间辐射电磁能量和从空间接收电磁能量的装置,这个装置就是天线。 天线的作用就是将调制到射频频率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发射到空间无线信道,或从空间无线信道接收调制在射频频率上的数字或模拟信号。 2.天线问题的实质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天线问题实质上就是研究天线所产生的空间电磁场分布,以及由空间电磁场分布所决定的电特性。空间任何一点的电磁场满足电磁场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及其边界条件。因此,天线问题是时变电磁场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 从信号系统的角度出发,天线问题可以理解为考察由一个电磁波激励源产生的电磁响应特性。从通信系统的角度出发,天线可以理解为信号发射和接收器,收发天线之间的无线电信号强度满足通道传输方程和多径衰落特性。 3.对天线结构的概念理解 采用不同的模型,对天线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典型的模型比如:开放的电容 [思考] 野外电台或电视发射塔,无线电视或电台接收机,为什么能构成一个天线,其电流回路在什么地方? 开放的传输线 从传输线理论理解,天线可以看做是将终端开路的传输线终端掰 开。 TM mn型波导 将天线辐射看做是在4π空间管道中传输的波导,则对应的传输波型是TM型波,但在传输过程中不断遇到波导的不连续性,因此不断激励

高次模。 由电磁波源和电磁波传输媒质形成电磁波传输的机构 波的形成都需要波源和传输媒质。在一盆水中形成机械波纹,可以使用点激励源产生波,并在水面上传播。波的传播特性只与媒质特性有关而与波源无关。将一个肉包子扔出去,这个肉包子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或者被狗吃了,或者掉在什么地方了,都与扔包子的人不再有任何关系。而对天线来说,馈点的激励源就是这种波源,天线导体和外界空间就是传输媒质。不过电磁波的传输媒质可以是真空。 [思考] 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频率越低,波动性越强;频率越高,粒子性越强。所以光波主要表现出粒子性,而长波表现出波动性。射频电磁波就是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它既有显著的波动性,又有显著的粒子性。只要认清这一点,许多问题就会变得易于理解。认清事物的本质规律我们才能很好地利用它,我们不能把一头驴当马使,否则就会出现许多荒唐的错误。有人认为射频很复杂,有人认为很简单,就是这个道理。 [哲学启示] 电磁波由于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它很抽象。但考虑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尽管不同的事物也有许多不相同点,但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获得认识抽象事物的“火眼金睛”。 2、电磁场基本方程 1.麦克斯韦方程 (电生磁。若电场变化,则磁场随之变化) (磁生电。若磁场变化,则电场随之变化) (磁力线是无始无终的封闭闭合曲线) (电力线出发和终止于自由电荷)

单纯形法基本原理

工程优化设计中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 张云龙 (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从实例出发提出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给出图解法的基本原理,进而重点讲述它的标准解法——单纯形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单纯形法的推广,即大M法和两相法。 关键词:线性规划图解法单纯形法大M法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IMPLEX METHOD TO THE ENGINEERING OPTIMIZE DESIGN ZHANG Y un-long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Liaoning, Dalian 16023) Abstract: From the instance of the starting linear programm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graphic method, and then focus on the standard solution - simplex method. To promote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is basis, the simplex method, that is, the big M method and two-phase method. Key W ords: Linear programming;Graphic method;Simplex Method; Big M Method 1引言 在工程优化设计问题中,当约束集由一组线性函数所确定时,其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已有比较系统的技巧。如果连目标函数也是线性的,也即线性规划问题,则是目前对规划问题研究最透彻最完善的一类问题,而且有比较成熟的解法。线性规划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 虽然大多数设计问题是非线性的,但对线性规划的研究仍然占据突出地位。其原因是:有一部分实际问题,诸如运输问题,分配问题等,确实可以用线性规划问题来求解。尤为重要的是,对于几乎所有规划问题的讨论都与线性规划有关,有时用线性逼近法去直接求解非线性问题;有时则利用线性规划,作为求解在最优化过程中所提出的那些子问题的一个工具,例如,可用来求解可行方向法中的方向寻求问题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因此,深刻理解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标准解法——单纯形法,显得尤为关键。 2线性规划问题 2.1数学模型 线性规划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得预期目标达到最优。例如,美佳公司计划制造Ⅰ、Ⅱ两种家电产品。已知各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的设备A、B的台时、调试工序及每天可用于这两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1-1所示。问该公司应制造两种家电各多少件,使获取的利润最大? 表1-1 工时及利润简表

二次规划问题

序列二次规划法 求解一般线性优化问题: 12min (x) h (x)0,i E {1,...,m }s.t.(x)0,i {1,...,m } i i f g I =∈=?? ≥∈=? (1.1) 基本思想:在每次迭代中通过求解一个二次规划子问题来确定一个下降方向,通过减少价值函数来获取当前迭代点的移动步长,重复这些步骤直到得到原问题的解。 1.1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Lagrange-Newton 法 考虑等式约束优化问题 min (x) s.t.h (x)0,E {1,...,m} j f j =∈= (1.2) 其中:,n f R R →:()n i h R R i E →∈都为二阶连续可微的实函数. 记1()((),...,())T m h x h x h x =. 则(1.3)的Lagrange 函数为: 1(,)()*()()*()m T i i i L x u f x u h x f x u h x ==-=-∑ (1.3) 其中12(,,...,)T m u u u u =为拉格朗日乘子向量。 约束函数()h x 的Jacobi 矩阵为:1()()((),...,())T T m A x h x h x h x =?=??. 对(1.3)求导数,可以得到下列方程组: (,)()A()*(,)0(,)()T x u L x u f x x u L x u L x u h x ??? ???-?===?????-???? (1.4) 现在考虑用牛顿法求解非线性方程(1.4). (,)L x u ?的Jacobi 矩阵为: (,)()(,)() 0T W x u A x N x u A x ?? -= ?-??

第二章 光束传播法基本原理

第四章光束传播法基础 第一节数值计算方法 1.电磁场数值计算 它是一种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逼近实际工程电磁场问题的连续型的数学模型,(合理的假设)然后采用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经离散化处理,(合适的方法,使离散化的模型既能反映连续型模型的特性,又便于计算机分析)把连续型数学模型转化为等价的离散型数学模型,计算出待求离散数学模型的离散解(数值解),从而获得相应结果的一种方法。 2.数值方法分类: 时域分析、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模拟光在波导中的传播过程 频域分析:求解波导模式 时域分析逼真:把原来因为速度太快、结构太小、不可见的现象模拟出来,能够直观地展示。求解:波导连接、耦合、非线性特性、波导模式。 频域分析:光场分布、给定具体结构波导的模式的有效折射率(色散、偏振)、损耗(材料吸收、结构本身导致)等。 问题: 频域结果能否推得时域信息? 反之? 3.常用数值方法简介 (1)有限差分法(频域有限差分法) (20世纪50年代出现)利用划分网格的方法将定解区域离散化为网格离散节点的集合,然后基于差分原理,以各离散点上函数的差商来近似替代该点上的偏导数,这样待求的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可转化为一组相应的差分方程的问题。根据差分方程组,解出各离散点上的待求函数值,即为所求定解问题的离散解,再应用插值方法便可从离散解得到定解问题在整个场域上的近似解。

原理:偏导→差分 方法特点:原理简单、通用性好;对复杂结构,计算量大(矩阵运算)。(频域分析) 适用范围:计算光波导的模式求解。 现状:适用于较简单结构的分析。但有限差分(偏导→差分)法广泛应用于数值方法中 (2) 有限元法 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在电磁问题方面的应用有约40多年历史。 以变分原理为基础,把所要求解的微分方程转化为相应的变分问题,即泛函求极值问题。常见方法为把要分析的区域划分为很多三角形(每个三角形成为一个基元),每个基元内的场用多项式来表达,然后加入不同基元间场的连续条件,就可得到整个横截面的场分布。 特点:较复杂---需要前处理(三角化,剖分);后处理:(场分布,伪解剔除)(通用性强,精度高)根据该方法对于各种各样的电磁计算问题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性,所形成的代数方程矩阵求解容易、收敛性好。 主要缺点: 对于形状和分布复杂的三维问题,由于其变量多和剖分要求细,往往因计算机内存而受到限制。程序设计复杂、计算量较大。 适用范围:求解光波导的模式(有效折射率、色散、双折射、传输损耗等)。 现状:功能最强大的数值方法之一。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矢量有限元方法,完全解决了有限元方法出现的伪解问题,大大降低了有限元法的后处理过程。 有限元光束传播法。 (3)时域有限差分法 时域有限差分法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种数值模拟方法,它通过将麦克斯韦方程在时间空间上离散化的方法实现对电磁波传播的模拟。它能够得到电磁波传输的瞬态(即时域)信息,通过傅里叶变换即可得到相应的频域信息。

s波接收函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s波接收函数 篇一:接收函数方法软件 1接收函数研究概况: 转换波的地壳测深方法自7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并曾经成为除人工地展测深以外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重要方法(邵学钟和张家茹,1978;刘启元和邵学钟,1985;张家茹和邵学钟,1994)。它利用远震p波入射到台站下方时在介质间断面上产生的ps转换震相与透射p波的相对到时差研究地下介质间断面的深度分布。 转换波测深的一些主要思想在进一步的接收函数研究中得到了极大发展。 langston(1979)利用远震p波波形的这个特点提出了等效震源假定,并提出了从长周期远震体波波形数据中分离接收台站下地球介质对入射p波的脉冲响应(即接收函数)的方法。owensetal.(1984)将接收函数的方法进一步扩展到宽频带记录的情况,并发展了相应的远震体波接收函数的线性波形反演方法。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方法,人们可以根据宽

频带远震p波的波形数据获得台站下方岩石圈的s波速度结构。 其理论和方法也获得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其中, randall(1989)提出了计算微分地震图的高效率方法,ammonetal.(1990)针对接收函数反演的非唯一性提出了保 留接收函数径向分量绝对振幅的接收函数分离方法。刘启元等(1996)提出了从宽频带地震台阵资料获取三分量接收函 数的方法并实现了基于tarantola矢量反演理论的接收函数非线性反演方法,接收函数的反演方法在国内外己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实际应用。 在研究基于一维介质假设的接收函数及其反演方法的 同时,针对接收函数切向分量上地震波能量的研究也在同时进行。主要是研究介质的非均匀性,各向(:s波接收函数) 异性。 zandt刘启元等,1996)、同步时间域反褶积(gurrolaetal.,1995),以及迭代反褶积方法(kikuchiandkanamori,1982;ligorriaandammon,1999)等。 wiener滤波反褶积以远震p波波形的垂直分量作为输入,以接收函数作为滤波因子,以远震p波波形的水平分量(径向和切向)作为期望输出,通过远震p波波形垂直分量与接收函数的褶积得到wiener滤波器的实际输出,以期望输出 与实际输出的均方误差取极小,作为求取接收函数的准则。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与应用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与应用 班级机械2081 姓名方志平 指导老师钟相强 摘要:有限元法的基础是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采用不同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形式,便构成不同的有限元方法。 关键词:有限元法;变分原理;加权余量法;函数。 Abstract:Finite element method is based on the variational principle and the weighted residual method, the basic idea is to solve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is divided into a finite number of non-overlapping units, each unit, select some appropriate function for solving the interpolation node points as , the differential variables rewritten or its derivative by the variable value of the selected node interpolation functions consisting of linear expressions, by means of variational principle or weighted residual method, the discret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o solve. Different forms of weight functions and interpolation functions, it constitutes a different finite element method. Keywords:Finite element method; variational principle; weighted residual method; function。 引言 有限元方法最早应用于结构力学,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慢慢用于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在有限元方法中,把计算域离散剖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且相互连接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基函数,用单元基函数的线形组合来逼近单元中的真解,整个计算域上总体的基函数可以看为由每个单元基函数组成的,则整个计算域内的解可以看作是由所有单元上的近似解构成。在河道数值模拟中,常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是由变分法和加权余量法发展而来的里兹法和伽辽金法、最小二乘法等。根据所采用的权函数和插值函数的不同,有限元方法也分为多种计算格式。从权函数的选择来说,有配置法、矩量法、最小二乘法和伽辽金法,从计算单元网格的形状来划分,有三角形网格、四边形网格和多边形网格,从插值函数的精度来划分,又分为线性插值函数和高次插值函数等。不同的组合同样构成不同的有限元计算格式。对于权函数,伽辽金(Galerkin)法是将权函数取为逼近函数中的基函数;最小二乘法是令权函数等于余量本身,而内积的极小值则为对代求系数的平方误差最小;在配置法中,先在计

什么是接收函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什么是接收函数 篇一:几种收敛函数的介绍 概率论中的收敛-正文 概率论中的极限定理和数理统计学中各种统计量的极 限性质,都是按随机变量序列的各种不同的收敛性来研究的。 设{xn,n≥1}是概率空间(Ω,F,p)(见概率)上的随机 变量序列,从随机变量作为可测函数看,常用的收敛概念有以下几种:以概率1收敛若,则称{xn,n≥1}以概率1收敛于x。强大数律(见大数律)就是阐明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样 本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分别以概率1收敛于该事件的概率和总体的均值。以概率1收敛也常称为几乎必然(简记为α.s)收敛,它相当于测度论中的几乎处处(简记为α.e.)收敛。 依概率收敛若对任一正数ε,都有,则称{xn,n≥1}依概率收敛于x。它表明随机变量xn与x发生较大偏差(≥ε) 的概率随n无限增大而趋于零。概率论中的伯努利大数律就是最早阐明随机试验中某事件A发生的频率依概率收敛于其概率p(A)的。依概率收敛相当于测度论中的依测度收敛。

r阶平均收敛对r≥1,若xn-x的r阶绝对矩(见矩) 的极限,则称{xn,n≥1}r阶平均收敛于x。特别,当r=1时,称为平均收敛;当r=2时,称为均方收敛,它在宽平稳过程(见平稳过程)理论中是一个常用的概念。 弱收敛设xn的均值都是有限的,若对任一有界随机变量Y 都有 可以推出弱收敛。 从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见概率分布)看,常用的有如下收敛概念。,则称{xn,n≥1}弱收敛于x。由平均收敛分布弱收敛设Fn、F分别表示随机变量xn、x的分布函数,若对F的每一个连续点x都有,则称xn的分布Fn弱收敛于x的分布F,也称xn依分布收敛于x。分布弱收敛还有各种等价条件,例如,对任一有界连续函数?(x),imgsrc="image/254-6.gif"align="absmiddle">。 分布弱收敛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收敛性。中心极限定理就是讨论随机变量序列的标准化部分和依分布收敛于正态随机变量的定理。大样本统计中也要讨论各种统计量依分布收敛的问题。 分布淡收敛设{Fn(x),n≥1}为分布函数列,而F(x)为一非降右连续函数(不一定是分布函数),若对F(x)的每一个连续点x

手机短信的发送接收原理与代码

手机短信的发送接收原理与代码 中文转换成Unicode码函数 因为手机短消息的发送是以PDU串的形式发送出去的,中文字符以Unicode码来表示,所以在发送中文短消息之前必须首先将中文字符转换为Unicode码,下面的函数将实现这个功能。这个函数主要应用到VB自带的一个格式转换函数:ChrW()将中文转换为Unicode码。Public Function chg(rmsg As String) As String Dim tep As String Dim tem p As String Dim i As Integer Dim b As Integer tep = rm sg i = Len(tep) b = i / 4 If i = b * 4 Then b = b – 1 tep = Left(tep, b * 4) Else tep = Left(tep, b * 4) End If chg = "" For i = 1 To b tem p = "&H" & Mid(tep, (i - 1) * 4 + 1, 4) chg = chg & ChrW(CInt(Val(tem p))) Next I End Function 2短信中心手机号码的PDU串转换函数 同上,为了发送以PDU模式发送短消息,必须将手机号码和对方手机号码也转换为PDU格式,下面的函数就是为了实现这种转换: Public Function telc(num As String) As String Dim tl As Integer Dim ltem, rtem, ttem As String Dim ti As Integer ttem = "" tl = Len(num) If tl <> 11 And tl <> 13 Then MsgBox "wrong number." & tl Exit Function End If If tl = 11 Then tl = tl + 2 num = "86" & num End If For ti = 1 To tl Step 2 ltem = Mid(num, ti, 1)

内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举例计算

一、内点法 1. 基本原理 内点法的特点是将构造的新的无约束目标函数——惩罚函数定义在可行域内,并在可行域内求惩罚函数的极值点,即求解无约束问题时的探索点总是在可行域内部,这样,在求解内点惩罚函数的序列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过程中,所求得的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解总是可行解,从而在可行域内部逐步逼近原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内点法是求解不等式约束最优化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方法,但不能处理等式约束。因为构造的内点惩罚函数是定义在可行域内的函数,而等式约束优化问题不存在可行域空间,因此,内点法不能用来求解等式约束优化问题。 对于目标函数为 min ()f X s.t. ()0u g X ≤ (u=1,2,3,…m ) 的最优化问题,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时,构造惩罚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 11 (,)()()m k k u u X r f X r g X ?==-∑ 或者 () () () []1 1 (,)()ln () ()ln ()m m k k k u u u u X r f X r g X f X r g X ?===+=--∑∑ 而对于()f X 受约束于()0(1,2, ,)u g X u m ≥=的最优化问题,其惩罚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 () 11 (,)()()m k k u u X r f X r g X ?==+∑ 或 ()() []1 (,)()ln ()m k k u u X r f X r g X ?==-∑ 式中,() k r -----惩罚因子,是递减的正数序列,即 ()()()()()01210k k r r r r r +>>>>>> > ()lim 0k k r →∞ = 通常取() 1.0,0.1,0.01,0.001, k r =。 上述惩罚函数表达式的右边第二项,称为惩罚项,有时还称为障碍项。 说明: 当迭代点在可行域内部时,有()0u g X ≤(u =1,2,3,4,…m ),而() 0k r >,则惩罚 项恒为正值,当设计点由可行域内部向约束边界移动时,惩罚项的值要急剧增大并趋向无穷大,于是惩罚函数的值也急剧增大直至无穷大,起到惩罚的作用,使其在迭代过程中始终不

接收函数法基本原理

深部速度结构反演的接收函数法 3.1远震P 波波形接收函数的求取方法 接收函数法是利用远震P 波波形的单台记录来反演台站下方一维S 波速度结构的波形反演方法。远震P 波波形含有关于震源时间函数、源区介质结构、上地幔传播路径以及接收区介质结构的丰富信息。远震P 波波形与这些影响机制的关系可表示成: )(*)(*)(*)(*)()(t I t M t M t M t S t D R Ray S = (6) 其中:)(t D 为所记录的远震P 波波形数据; )(t S 为震源时间函数; )(t M S 为近源介质结 构响应;)(t M Ray 为P 波在地幔中传播的透射响应; )(t M R 为台站下方接收介质的响应;)(t I 为仪器响应。 在以上因素中,除了仪器响应外,其它因素都是难以一一加以确定的。而只有台站下方介质的响应才是我们所感兴趣的、可用来反演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波形信息。因此要有一种方法将接收介质的响应从整个P 波波形中分离出来,而接收函数法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Langston(1979)提出用震源等效化方法来消除有效震源时间函数对远震P 波波形的影响,得到了所谓的接收函数。他认为从一系列水平分层或倾斜分层介质底部入射的平面P 波产生的地表位移响应在时间域可表示为: ?????===)(*)(*)()()(*)(*)()()(*)(*)()(t E t S t I t D t E t S t I t D t E t S t I t D T T R R V V (7) 其中,)(t S 代表入射平面波的有效震源时间函数,)(t I 代表仪器的脉冲响应,)(t E V 、)(t E R 、)(t E T 分别代表介质结构脉冲响应的垂直分量、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 对于许许多多波形简单的远震事件的观测表明,深源远震地表位移的垂直分量表现为尖脉冲的时间函数与仪器响应的褶积,紧随其后的续至震相非常小(Burdick and Helmberger,1974)。理论计算也表明,即使地壳内存在角度适中的强速度界面,陡角度入射P 波所产生的转换波及地壳内部的鸣震震相的垂直分量也是非常小的(Burdick and Langston,1977)。因此,可以认为介质结构响应的垂直分量近似为Dirac 函数,即: )()(t t E V δ≈ (8) 显然在(8)的假设条件下,地表位移的垂直分量可作为与接收介质响应无关的远震P 波波形的影响因素, 也就是说,地表位移的垂直分量可以近似为仪器响应和有效震源时间函数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

收稿日期:2004-10-24;修订日期:2005-03-07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资助(04C 52019) 作者简介:孙丰诚(1979-) 男 山东泰安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博士 主要从事发动机数字控制方面研究. 第20卷第5期2005年10月 航空动力学报 Journal of Aerospace Power Vol.20No.5 : :::::::::::::::::::::::::::::::::::::::::::::::::::::::::::::::Oct.2005 文章编号:1000-8055(2005)05-0862-06 基于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的发动机 性能寻优控制 孙丰诚 孙健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江苏南京210016) 摘要:提出用非线性序列二次规划(SOP Seguential Ouadratic Programming )算法解决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问题,分析了线性规划(LP Linear Programming )算法用于发动机性能寻优的固有缺陷以及SOP 算法的优点,给出了SOP 算法与LP 算法用于最大推力模式和最小油耗模式仿真结果对比曲线,数字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 SOP 算法具有比LP 算法更好的优化效果 在工程实际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关 键 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序列二次规划;线性规划;涡扇发动机;性能优化;最大推力模式; 最小油耗模式 中图分类号:V 231 文献标识码:A Aero -Engine Perf ormance Seeking control Based on Seguential Ouadratic Programming Algorithm SUN Feng -cheng SUN Jian -guo (Colleg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210016 China )Abstract :A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nonlinear algorithm of Seguential Ouadratic Programming (SOP )in aero -engine performance seeking control was presented .This article is aimed at analyzing the inherent limitation of Linear Programming used for aero -engine performance seeking control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ero -engin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using nonlinear SOP method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maximum thrust mode and minimum fuel consumption mode using SOP and LP respectively show that SOP algorithm has better optimization result than LP algorithm .SOP algorithm has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engineering . Ke !words :aerospace propulsion system ; Seguential Ouadratic Programming (SOP )algorithm ;Linear Programming (LP )algorithm ;turbofan engin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aximum thrust mode ;minimum fuel consumption mode 推进系统性能优化是飞"推综合控制#1$ 研究 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系统性能优化可以在保 证发动机安全稳定工作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潜力,在不同飞行任务段 有不同的

(完整版)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有限元法吸取了有限差分法中的离散处理内核,又继承了变分计算中选择试探函数并对区域积分的合理方法。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是加权余量法和变分原理,因此这里首先介绍加权余量法和变分原理。 2.1等效积分形式与加权余量法 加权余量法的原理是基于微分方程等效积分的提法,同时它也是求解线性和非线性微分方程近似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有限元分析中,加权余量法可以被用于建立有限元方程,但加权余量法本身又是一种独立的数值求解方法。 2.1.1 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工程或物理学中的许多问题,通常是以未知场函数应满足的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的形式提出来的,可以一般地表示为未知函数u 应满足微分方程组 12()()()0A A A ?? ?== ? ??? u u u M (在Ω内) (2-1) 域Ω可以是体积域、面积域等,如图2-1所示。同时未知函数u 还应满足边界条件 12()()()0B B B ?? ?== ? ??? u u u M (在Γ内) (2-2) 要求解的未知函数u 可以是标量场(例如压力或温度),也可以是几个变量组成的向量场(例如位移、应变、应力等)。A ,B 是表示对于独立变量(例如空间坐标、时间坐标等)的微分算子。微分方程数目应和未知场函数的数目相对应,因此,上述微分方程可以是单个的方程,也可以是一组方程。所以在以上两式中采用了矩阵形式。 以二维稳态的热传导方程为例,其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如下: ()()()0A k k q x x y y φφφ????=++=???? (在Ω内) (2-3)

0()0q B k q n φφφφφ?-=Γ?=??-=Γ???(在上)(在上) (2-4) 这里φ表示温度(在渗流问题中对应压力);k 是流度或热传导系数(在渗流问题中对应流度/K μ);φ和q 是边界上温度和热流的给定值(在渗流问题中分别对应边界上的压力和边界上的流速);n 是有关边界Γ的外法线方向;q 是源密度(在渗流问题中对应井的产量)。 在上述问题中,若k 和q 只是空间位置的函数时,问题是线性的。若k 和q 是φ及其导数的函数时,问题则是非线性的。 由于微分方程组(2-1)在域Ω中每一点都必须为零,因此就有 1122()(()())0u d v A u v A u d ΩΩ Ω≡++Ω≡? ?T V A L (2-5) 其中 12v V v ?? ?= ? ??? M (2-6) 其中V 是函数向量,它是一组和微分方程个数相等的任意函数。 式(2-5)是与微分方程组(2-1)完全等效的积分形式。我们可以说,若积分方程对于任意的V 都能成立,则微分方程(2-1)必然在域内任一点都得到满足。同理,假如边界条件(2-2)亦同时在边界上每一点都得到满足,对于一组任意函数,下式应当成立 1122 ()(()())0u d v B u v B u d ΓΓΓ≡++Γ≡??VB L 因此积分形式 ()()0u d u d ΓΓ Ω+Γ=??T T V A V B 对于所有的V 和V 都成立是等效于满足微分方程(2-1)和边界条件(2-2)。我们把(2-7)式称为微分方程的等效积分形式。 2.1.2等效积分的“弱”形式 在一般情况下,对(2-7)式进行分部积分得到另一种形式: ()()()()0T T v d v d ΩΓ Ω+Γ=??C D u E F u (2-8) 其中C ,D ,E ,F 是微分算子,它们中所包含的导数的阶数较(2-7)式的低,这样对函数u 只需要求较低阶的连续性就可以了。在(2-8)式中降低连续性要求是以提高V 和V 的连续性要求为代价的,由于原来对V 和V (在(2-7)式中)并无连续性要求,但是适当提高对其连续性的要求并不困难,因为它们是可以选择的已知函数。这种降低对函数u 连续性要求的作法在近似计算中,尤其是在有限单元法中是十分重要的。(2-8)式称为微分方程

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的拉格朗日及有效集方法

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的拉格朗日及有效集方法 ——最优化方法课程实验报告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班级:硕2041班 姓名:王彭 学号:3112054028 指导教师:阮小娥 同组人:钱东东

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的拉格朗日及有效集方法 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的拉格朗日 及有效集方法 摘要 二次规划师非线性优化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它的目标函数是二次实函数,约束函数都是线性函数。由于二次规划比较简单,便于求解(仅次于线性规划),并且一些非线性优化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一些列的二次规划问题,因此二次规划的求解方法较早引起人们的重视,称为求解非线性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次规划的算法较多,本文仅介绍求解等式约束凸二尺规划的拉格朗日方法以及求解一般约束凸二次规划的有效集方法。 关键字:二次规划,拉格朗日方法,有效集方法。 - 1 -

《最优化方法》课程实验报告 - 2 - 【目录】 摘要........................................................................................................................... - 1 -1 等式约束凸二次规划的解法............................................................................... - 3 - 1.1 问题描述.................................................................................................... - 3 - 1.2 拉格朗日方法求解等式约束二次规划问题............................................ - 3 - 1.2.1 拉格朗日方法的推导...................................................................... - 3 - 1.2.2 拉格朗日方法的应用...................................................................... - 4 - 2 一般凸二次规划问题的解法............................................................................... - 5 - 2.1 问题描述.................................................................................................... - 5 - 2.2 有效集法求解一般凸二次规划问题........................................................ - 6 - 2.2.1 有效集方法的理论推导.................................................................. - 6 - 2.2.2 有效集方法的算法步骤.................................................................. - 9 - 2.2.3 有效集方法的应用........................................................................ - 10 - 3 总结与体会......................................................................................................... - 11 - 4 附录..................................................................................................................... - 11 - 4.1 拉格朗日方法的matlab程序................................................................. - 11 - 4.2 有效集方法的Matlab程序 .................................................................... - 1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