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5讲(第5讲三角形的五心)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5讲(第5讲三角形的五心)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5讲(第5讲三角形的五心)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5讲(第5讲三角形的五心)

第五讲 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内心及旁心,统称为三角形的五心. 一、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简称外心.与外心关系密切的有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

例1.过等腰△ABC 底边BC 上一点P 引PM ∥CA 交AB 于M ;引PN ∥BA 交

AC 于N .作点P 关于MN 的对称点P ′.试证:P ′点在△ABC 外接圆上. 分析:由已知可得MP ′=MP =MB ,NP ′=NP

=NC ,故点M 是△P ′BP 的外心,点 N 是△P ′PC 的外心.有

∠BP ′P =21∠BMP =21

∠BAC ,

∠PP ′C =21∠PNC =2

1

∠BAC .

∴∠BP ′C =∠BP ′P +∠P ′PC =∠BAC .

从而,P ′点与A ,B ,C 共圆、即P ′在△ABC 外接圆上. 由于P ′P 平分∠BP ′C ,显然还有 P ′B :P ′C =BP :PC .

例2.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分别取点P ,Q ,S .证明以△APS ,△BQP ,

△CSQ 的外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 分析:设O 1,O 2,O 3是△APS ,△BQP ,

△CSQ 的外心,作出六边形 O 1PO 2QO 3S 后再由外 心性质可知 ∠PO 1S =2∠A , ∠QO 2P =2∠B , ∠SO 3Q =2∠C .

∴∠PO 1S +∠QO 2P +∠SO 3Q =360°.从而又知∠O 1PO 2+

∠O 2QO 3+∠O 3SO 1=360°

将△O 2QO 3绕着O 3点旋转到△KSO 3,易判断△KSO 1≌△O 2PO 1,同时可

得△O 1O 2O 3≌△O 1KO 3.

∴∠O 2O 1O 3=∠KO 1O 3=2

1

∠O 2O 1K

=21

(∠O 2O 1S +∠SO 1K )

=21

(∠O 2O 1S +∠PO 1O 2)

=2

1

∠PO 1S =∠A ;

同理有∠O 1O 2O 3=∠B .故△O 1O 2O 3∽△ABC . 二、重心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掌握重心将每

条中线都分成定比2:1及中线长度公式,便于解题.

例3.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中线,P 是任意一点.证明:在△PAD ,△

PBE ,△PCF 中,其中一个面积等于另外两个面积的和. 分析:设G 为△ABC 重心,直线PG 与AB ,BC 相交.从A ,C ,D ,E ,F 分别 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为A ′,C ′,

D ′,

E ′,

F ′. 易证AA ′=2DD ′,CC ′=2FF ′,2EE ′=AA ′+CC ′, ∴EE ′=DD ′+FF ′. 有S △PGE =S △PGD +S △PGF .

两边各扩大3倍,有S △PBE =S △PAD +S △PCF .

例4.如果三角形三边的平方成等差数列,那么该三角形和由它的三条中线围成

的新三角形相似.其逆亦真.

分析:将△ABC 简记为△,由三中线AD ,BE ,CF 围成的三角形简记为△′.G

为重心,连DE 到H ,使EH =DE ,连HC ,HF ,则△′就是△HCF . (1)a 2,b 2,c 2成等差数列?△∽△′. 若△ABC 为正三角形,易证△∽△′. 不妨设a ≥b ≥c ,有

CF =2222221

c b a -+, BE =2222221

b a

c -+, AD =2222221

a c

b -+. 将a 2

+c 2=2b 2,分别代入以上三式,得 CF =

a 23,BE =

b 23,AD =

c 2

3. ∴CF :BE :AD =

a 23:

b 23:

c 2

3

=a :b :c .

故有△∽△′.

(2)△∽△′?a 2,b 2,c 2成等差数列. 当△中a ≥b ≥c 时, △′中CF ≥BE ≥AD . ∵△∽△′,

∴?

?S S '=(a CF )2

.

据“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围成的新三角形面积等于原三角形面积的

4

3

”,有A A 'F F '

G E E 'D 'C 'P

C B D

??S S '=4

3

. ∴22a

CF =43

?3a 2=4CF 2=2a 2+b 2-c 2

?a 2+c 2=2b 2.

三、垂心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称为三角形的垂心.由三角形的垂心造成的四个等(外接)圆三角形,给我们解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例5.设A 1A 2A 3A 4为⊙O 内接四边形,H 1,H 2,H 3,H 4依次为

△A 2A 3A 4,△A 3A 4A 1,△A 4A 1A 2,△A 1A 2A 3的垂心.求证:H 1,H 2,H 3,H 4四点共圆,并确定出该圆的圆心位置. 分析:连接A 2H 1,A 1H 2,H 1H 2,记圆半径

为R .由△A 2A 3A 4知

1

321

2sin H A A H A ∠=2R ?A 2H 1=2R cos ∠A 3A 2A 4;

由△A 1A 3A 4得

A 1H 2=2R cos ∠A 3A 1A 4.

但∠A 3A 2A 4=∠A 3A 1A 4,故A 2H 1=A 1H 2. 易证A 2H 1∥A 1A 2,于是,A 2H 1 A 1H 2

, 故得H 1H 2 A 2A 1

.设H 1A 1与H 2A 2的交点为M ,故H 1H 2与A 1A 2关于M 点

成中心对称. 同理,H 2H 3与A 2A 3,H 3H 4与A 3A 4,H 4H 1与A 4A 1都关于M 点成中心对称.

故四边形H 1H 2H 3H 4与四边形A 1A 2A 3A 4关于M 点成中心对称,两者是全等四边形,H 1,H 2,H 3,H 4在同一个圆上.后者的圆心设为Q ,Q 与O 也关于M 成中心对称.由O ,M 两点,Q 点就不难确定了.

例6.H 为△ABC 的垂心,D ,E ,F 分别是BC ,CA ,AB 的中心.一个以H 为圆

心的⊙H 交直线EF ,FD ,DE 于A 1,A 2,B 1,B 2,C 1,C 2. 求证:AA 1=AA 2=BB 1=BB 2=CC 1=CC 2. 分析:只须证明AA 1=BB 1=CC 1即可.设 BC =a , CA =b ,AB =c ,△ABC 外 接圆半径为R ,⊙H 的半径为r .

连HA 1,AH 交EF 于M . A 21

A =AM 2+A 1M 2=AM 2+r 2-MH

2

=r 2+(AM 2-MH 2

), ①

又AM 2-HM 2=(21AH 1)2-(AH -2

1

AH 1)2

=AH ·AH 1-AH 2=AH 2·AB -AH 2

=cos A ·bc -AH 2

, ②

而ABH

AH

∠sin =2R ?AH 2=4R 2cos 2A ,

=∥=H H H

M A

B B

A A

B

C C C F 1

2111

222

D E

A

a

sin =2R ?a 2=4R 2sin 2A . ∴AH 2+a 2=4R 2,AH 2=4R 2-a 2. ③ 由①、②、③有

A 21

A =r 2

+bc

a c

b 22

22-+·bc -(4R 2-a 2)

=

2

1(a 2+b 2+c 2

)-4R 2+r 2. 同理,21BB =21

(a 2+b 2+c 2)-4R 2+r 2,

21CC =2

1

(a 2+b 2+c 2)-4R 2+r 2.

故有AA 1=BB 1=CC 1. 四、内心

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简称为内心.对于内心,要掌握张角公式,还要记住下面一个极为有用的等量关系:

设I 为△ABC 的内心,射线AI 交△ABC 外接圆于A ′,则有A ′I =A ′B =A ′C .换言之,点A ′必是△IBC 之外心(内心的等量关系之逆同样有用).

例7.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取

△DAB ,△ABC ,△BCD ,

△CDA 的内心O 1, O 2,O 3, O 4.求证:O 1O 2O 3O 4为矩形. (1986,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题)

证明见《中等数学》1992;4

例8.已知⊙O 内接△ABC ,⊙Q 切AB ,AC 于E ,F 且与⊙O 内切.试证:EF

中点P 是△ABC 之内心.

分析:在第20届IMO 中,美国提供的一道题实际上是例8的一种特例,但它增

加了条件AB =AC .当AB ≠AC ,怎样证明呢?

如图,显然EF 中点P 、圆心Q ,BC 中点K 都在∠BAC 平分线上.易知

AQ =αsin r .

∵QK ·AQ =MQ ·QN ,

∴QK =AQ

QN

MQ ?

sin /)2(r r

r R ?-=)2(sin r R -?α.

由Rt △EPQ 知PQ =r ?αsin .

∴PK =PQ +QK =r ?αsin +)2(sin r R -?α=R 2sin ?α. ∴PK =BK .α

利用内心等量关系之逆定理,即知P 是△ABC 这内心.

A

B C D

O O O 234O

1

A ααM

B

C

K

N

E

R O

Q

F r

P

五、旁心

三角形的一条内角平分线与另两个内角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 一点,是旁切圆的圆心,称为旁心.旁心常常与内心联系在一起, 旁心还与三角形的半周长关系密切.

例9.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证:r +r a +r b +r c =2p .

式中r ,r a ,r b ,r c 分别表示内切圆半径及与a ,b ,c 相切的旁切圆半径,

p 表示半周.

分析:设Rt △ABC 中,c 为斜边,先来证明一个特性:

p (p -c )=(p -a )(p -b ).

∵p (p -c )=21(a +b +c )·21

(a +b -c ) =41[(a +b )2-c 2]

=21

ab ; (p -a )(p -b )=21(-a +b +c )·21

(a -b +c )

=41[c 2-(a -b )2]=2

1

ab .

∴p (p -c )=(p -a )(p -b ). ① 观察图形,可得 r a =AF -AC =p -b , r b =BG -BC =p -a , r c =CK =p .

而r =2

1

(a +b -c )

=p -c . ∴r +r a +r b +r c

=(p -c )+(p -b )+(p -a )+p =4p -(a +b +c )=2p . 由①及图形易证.

例10.M 是△ABC 边AB 上的任意一点.r 1,r 2,r 分别是△AMC ,△BMC ,△

ABC 内切圆的半径,q 1,q 2,q 分别是上述三角形在∠ACB 内部的旁切圆

半径.证明:

11q r ·22q r =q

r . (IMO -12)

分析:对任意△A ′B ′C ′,由正弦定理可知

OD =OA ′·2

'

sin A

=A ′B ′·'

''sin 2'sin

B O A B ·2'sin A K

r r r r O O O 2

1

3A O

E C B a b c A ...

'B '

C 'O

O '

E

D

=A ′B ′·

2''sin

2'sin 2'sin

B A B A +?, O ′E = A ′B ′·

2

''sin

2'cos

2'cos B A B A +. ∴2'

2''B tg A tg E O OD =. 亦即有

11q r ·22q r =2222B

tg CNB tg CMA tg

A tg ∠∠ =22

B tg A tg

=q

r . 六、众心共圆

这有两种情况:(1)同一点却是不同三角形的不同的心;(2)同一图形出现了同一三角形的几个心. 例11.设在圆内接凸六边形ABCDFE 中,AB =BC ,CD =DE ,EF =FA .试证:(1)AD ,

BE ,CF 三条对角线交于一点;

(2)AB +BC +CD +DE +EF +FA ≥AK +BE +CF .

分析:连接AC ,CE ,EA ,由已知可证AD ,CF ,EB 是△ACE 的三条内角平分

线,I 为△ACE 的内心.从而有ID =CD =DE , IF =EF =FA , IB =AB =BC . 再由△BDF ,易证BP ,DQ ,FS 是它的三条高,I 是它的垂心,利用 不

等式有: BI +DI +FI ≥2·(IP +IQ +IS ).

不难证明IE =2IP ,IA =2IQ ,IC =2IS . ∴BI +DI +FI ≥IA +IE +IC .

∴AB +BC +CD +DE +EF +FA =2(BI +DI +FI )

≥(IA +IE +IC )+(BI +DI +FI ) =AD +BE +CF . I 就是一点两心.

例12.△ABC 的外心为O ,AB =AC ,D 是AB 中点,E 是△ACD 的重心.证明

OE 丄CD .

分析:设AM 为高亦为中线,取AC 中点

F ,E 必在DF 上且DE :EF =2:1.设

CD 交AM 于G ,G 必为△ABC 重心. 连GE ,MF ,MF 交DC 于K .易证: Erdos

..

I P A

B

C

D E F

Q

S

A B

C

D E F O

K

G

DG :GK =31DC :(3

1

21-)DC =2:1.

∴DG :GK =DE :EF ?GE ∥MF . ∵OD 丄AB ,MF ∥AB ,

∴OD 丄MF ?OD 丄GE .但OG 丄DE ?G 又是△ODE 之垂心. 易证OE 丄CD .

例13.△ABC 中∠C =30°,O 是外心,I 是内心,边AC 上的D 点与边BC 上的

E 点使得AD =BE =AB .求证:OI 丄DE ,OI =DE .

分析:辅助线如图所示,作∠DAO 平分线交BC 于K . 易证△AID ≌△AIB ≌△EIB ,

∠AID =∠AIB =∠EIB . 利用内心张角公式,有

∠AIB =90°+2

1∠C =105°,

∴∠DIE =360°-105°×3=45°.

∵∠AKB =30°+21

∠DAO

=30°+21

(∠BAC -∠BAO )

=30°+21

(∠BAC -60°)

=2

1

∠BAC =∠BAI =∠BEI .

∴AK ∥IE .

由等腰△AOD 可知DO 丄AK ,

∴DO 丄IE ,即DF 是△DIE 的一条高. 同理EO 是△DIE 之垂心,OI 丄DE . 由∠DIE =∠IDO ,易知OI =DE .

例14.锐角△ABC 中,O ,G ,H 分别是外心、重心、垂心.设外心到三边距离

和为d 外,重心到三边距 离和为d 重,垂心到三边距离和为d 垂.

求证:1·d 垂+2·d 外=3·d 重. 分析:这里用三角法.设△ABC 外接圆

半径为1,三个内角记为A ,B , C . 易知d 外=OO 1+OO 2+OO 3 =cos A +co sB +cos C ,

∴2d 外=2(cos A +cos B +cos C ). ① ∵AH 1=sin B ·AB =sin B ·(2sin C )=2sin B ·sin C , 同样可得BH 2·CH 3.

∴3d 重=△ABC 三条高的和

=2·(sin B ·sin C +sin C ·sin A +sin A ·sin B ) ②

∴BCH

BH

∠sin =2,

O A B

C D

E

F I K

30°B C O I

A O G H O G H G

O G H 12

3

11

2

23

3

∴HH 1=cos C ·BH =2·cos B ·cos C . 同样可得HH 2,HH 3. ∴d 垂=HH 1+HH 2+HH 3

=2(cos B ·cos C +cos C ·cos A +cos A ·cos B ) ③ 欲证结论,观察①、②、③,

须证(cos B ·cos C +cos C ·cos A +cos A ·cos B )+( cos A + cos B + cos C )=sin B ·sin C +sin C ·sin A +sin A ·sin B .即可.

练 习 题

1.I 为△ABC 之内心,射线AI ,BI ,CI 交△ABC 外接圆于A ′, B ′,C ′.则AA ′+BB ′+CC ′>△ABC 周长.

2.△T ′的三边分别等于△T 的三条中线,且两个三角形有一组角相等.求证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I 为△ABC 的内心.取△IBC ,△ICA ,△IAB 的外心O 1,O 2,O 3.求证:△O 1O 2O 3与△ABC 有公共的外心.(

4.AD 为△ABC 内角平分线.取△ABC ,△ABD ,△ADC 的外心O ,O 1,O 2.则△OO 1O 2是等腰三角形.

5.△ABC 中∠C <90°,从AB 上M 点作CA ,CB 的垂线MP ,MQ .H 是△CPQ 的垂心.当M 是AB 上动点时,求H 的轨迹.(IMO -7)

6.△ABC 的边BC =2

1

(AB +AC ),取AB ,AC 中点M ,N ,G 为重心,I 为内心.

试证:过A ,M ,N 三点的圆与直线GI 相切.

7.锐角△ABC 的垂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分别是H 1,H 2,H 3.已知:H 1,H 2,H 3,求作△ABC .

8.已知△ABC 的三个旁心为I 1,I 2,I 3.求证:△I 1I 2I 3是锐角三角形.

9.AB ,AC 切⊙O 于B ,C ,过OA 与BC 的交点M 任作⊙O 的弦EF .求证:(1)△AEF 与△ABC 有公共的内心;(2)△AEF 与△ABC 有一个旁心重合.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第5讲三角形的五心

第五讲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内心及旁心,统称为三角形的五心、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简称外心. 与外心关系密切的有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 例1.过等腰△ ABC底边BC上一点P引PM∥CA交AB 于M;引PN∥BA交AC于N.作点P关于MN 的对称点P′.试证:P′点在△ ABC外接圆上. (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分析:由已知可得MP′=MP=MB,NP′ =NP =NC,故点M 是△ P′BP 的外心,点 N 是△ P′PC的外心. 有11 ∠BP′P= 1 2∠ BMP= 1∠BAC, 22 11 ∠ PP′C= ∠ PNC= ∠BAC. 22 ∴∠BP′C=∠BP′P+∠P′PC=∠BAC. 从而,P′点与 A,B,C共圆、即P′在△ ABC外接圆上. 由于P′P平分∠ BP′C,显然还有P′B:P′C=BP:PC. 例2.在△ABC的边AB,BC,CA上分别取点P,Q,S.证明以△ APS,△BQP,△CSQ的外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相似. ( B ·波拉索洛夫《中学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设O1,O2,O3 是△APS,△BQP, △CSQ的外心,作出六边形 O1PO2QO3S后再由外心性质可知 ∠PO1S=2∠A, ∠QO2P=2∠B, QC ∠SO3Q=2∠C. ∴∠PO1S+∠QO2P+∠SO3Q=360°.从而又知∠ O1PO2+ ∠O2QO3+∠O3SO1=360° 将△ O2QO3绕着O3点旋转到△ KSO3,易判断△ KSO1≌△ O2PO1,同时可得△O1O2O3≌△ O1KO3. 1 ∴∠ O2O1O3=∠KO1O3= ∠O2O1K 2 1( ∠ O2O1S+∠ SO1K) 2 1 = ( ∠ O2O1S+∠ PO1O2) 1 = 1∠ PO1S=∠ A; 2 同理有∠ O1O2O3=∠B.故△O1O2O3∽△ ABC.

三角形五心及其性质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垂心的性质 设△ABC的三条高为AD、BE、CF,其中D、E、F为垂足,垂心为H,角A、B、 C的对边分别为a、b、c,p=(a+b+c)/2. 1、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在直角顶点上;钝角三角形的 垂心在三角形外. 2、三角形的垂心是它垂足三角形的内心;或者说,三角形的内心是它旁心三角形的 垂心; 3、垂心H关于三边的对称点,均在△ABC的外接圆上。 4、△ABC中,有六组四点共圆,有三组(每组四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且AH?HD=BH?HE=CH?HF。 5、 H、A、B、C四点中任一点是其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垂心(并称这样的四点为一—垂心组)。 6、△ABC,△ABH,△BCH,△ACH的外接圆是等圆。 7、在非直角三角形中,过H的直线交AB、AC所在直线分别于P、Q,则 AB/AP?tanB+AC/AQ?tanC=tanA+tanB+tanC。 8、三角形任一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的2倍。

9、设O,H分别为△ABC的外心和垂心,则∠BAO=∠HAC,∠ABH=∠OBC,∠BCO=∠HCA。 10、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到三顶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其内切圆与外接圆半径之和的2倍。 11、锐角三角形的垂心是垂足三角形的内心;锐角三角形的内接三角形(顶点在原三角形的边上)中,以垂足三角形的周长最短。 12、西姆松定理(西姆松线):从一点向三角形的三边所引垂线的垂足共线的充要条件是该点落在三角形的外接圆上。 13、设锐角△ABC内有一点T,那么T是垂心的充分必要条件是PB*PC*BC+PB*PA*AB+PA*PC*AC=AB*BC*CA。 垂心的向径 定义 设点H为锐角三角形ABC的垂心,向量OH=h,向量OA=a,向量OB=b,向量OC=c, 则h=(tanA a +tanB b +tanC c)/(tanA+tanB+tanC). 垂心坐标的解析解: 设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b1)(a2,b2)(a3,b3),那么垂心坐标x=Δx/2/Δ,y=-Δy/2/Δ。 其中, Δ=det([x2-x1,x3-x2,y2-y1,y3-y2]); Δx=det([(x1+x2)*(x2-x1)+(y1+y2)*(y2-y1),y2-y1;(x2+x3)*(x3-x2)+(y2+y3)*(y3-y2),y3-y2]);

三角形五心性质概念整理(超全)

重心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平方的和最小。 证明方法: 设三角形三个顶点为(x 1,y 1 ),(x 2 ,y 2 ),(x 3 ,y 3 ) 平面上任意一点为(x,y)则该点到三顶点距离平 方和为: (x 1-x)2+(y 1 -y)2+(x 2 -x)2+(y 2 -y)2+(x 3 -x)2+(y 3 -y)2 =3x2-2x(x 1+x 2 +x 3 )+3y2-2y(y 1 +y 2 +y 3 )+x 1 2+x 2 2+x 3 2+y 1 2+y 2 2+y 3 2 =3[x-1/3*(x 1+x 2 +x 3 )]2+3[y-1/3*(y 1 +y 2 +y 3 )]2+x 1 2+x 2 2+x 3 2+y 1 2+y 2 2+y 3 2-1/3(x 1 +x 2 +x 3 )2-1/3(y 1 +y 2 +y 3 )2 显然当x=(x 1+x 2 +x 3 )/3,y=(y 1 +y 2 +y 3 )/3(重心坐标)时 上式取得最小值x 12+x 2 2+x 3 2+y 1 2+y 2 2+y 3 2-1/3(x 1 +x 2 +x 3 )2-1/3(y 1 +y 2 +y 3 )2 。 最终得出结论。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数, 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 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纵坐标:(Y1+Y2+Y3)/3,纵坐标:(Z1+Z2+Z3)/3 5、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6、在△ABC中,若MA向量+MB向量+MC向量=0(向量),则M点为△ABC的重心,反之也成立。 7、设△ABC重心为G点,所在平面有一点O,则向量OG=1/3(向量OA+向量OB+ 向量OC)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16)平面几何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十六) ──平面几何 一、常用定理(仅给出定理,证明请读者完成) 梅涅劳斯定理设分别是ΔABC的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上的点,若三点共线,则 梅涅劳斯定理的逆定理条件同上,若 则三点共线。 塞瓦定理设分别是ΔABC的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上的点,若三线平行或共点, 则 塞瓦定理的逆定理设分别是ΔABC的三边 BC,CA,AB或其延长线上的点,若则三线共点或互相平行。 角元形式的塞瓦定理分别是ΔABC的三边BC,CA,AB所在直线上的点,则平行或共点 的充要条件是 广义托勒密定理设ABCD为任意凸四边形,则AB?CD+BC?AD≥AC?BD,当且仅当A,B,C,D四点共圆时取等号。

斯特瓦特定理设P为ΔABC的边BC上任意一点,P不同于B,C,则有 AP2=AB2?+AC2?-BP?PC. 西姆松定理过三角形外接圆上异于三角形顶点的任意一点作三边的垂线,则三垂足共线。 西姆松定理的逆定理若一点在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上的射影共线,则该点在三角形的外接圆上。 九点圆定理三角形三条高的垂足、三边的中点以及垂心与顶点的三条连线段的中点,这九点共圆。 蒙日定理三条根轴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到两圆的幂(即切线长)相等的点构成集合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称根轴)欧拉定理ΔABC的外心O,垂心H,重心G三点共线,且 二、方法与例题 1.同一法。即不直接去证明,而是作出满足条件的图形或点,然后证明它与已知图形或点重合。 例1 在ΔABC中,∠ABC=700,∠ACB=300,P,Q为ΔABC内部两点,∠QBC=∠QCB=100,∠PBQ=∠PCB=200,求证:A,P,Q三点共线。 [证明] 设直线CP交AQ于P1,直线BP交AQ于P2,因为∠ACP= ∠PCQ=100,所以,①在ΔABP,ΔBPQ,ΔABC中由正弦定理有

三角形五心的经典考题

有关三角形五心的经典试题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内心及旁心,统称为三角形的五心. 一、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简称外心.与外心关系密切的有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 例1.过等腰△ABC 底边BC 上一点P 引PM ∥CA 交AB 于M ;引PN ∥BA 交AC 于N .作点P 关于 MN 的对称点P ′.试证:P ′点在△ABC 外接圆上. (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 分析:由已知可得MP ′=MP =MB ,NP ′=NP =NC ,故点M 是△P ′BP 的外心,点 N 是△P ′PC 的外心.有 ∠BP ′P =21∠BMP =21∠BAC , ∠PP ′C =21∠PNC =2 1 ∠BAC . ∴∠BP ′C =∠BP ′P +∠P ′PC =∠BAC . 从而,P ′点与A ,B ,C 共圆、即P ′在△ABC 外接圆上. 由于P ′P 平分∠BP ′C ,显然还有 P ′B :P ′C =BP :PC . 例2.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分别取点P ,Q ,S .证明以△APS ,△BQP ,△CSQ 的外心为 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 (B ·波拉索洛夫《中学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设O 1,O 2,O 3是△APS ,△BQP , △CSQ 的外心,作出六边形 O 1PO 2QO 3S 后再由外 心性质可知 ∠PO 1S =2∠A , ∠QO 2P =2∠B , ∠SO 3Q =2∠C . ∴∠PO 1S +∠QO 2P +∠SO 3Q =360°.从而又知∠O 1PO 2+ ∠O 2QO 3+∠O 3SO 1=360° 将△O 2QO 3绕着O 3点旋转到△KSO 3,易判断△KSO 1≌△O 2PO 1,同时可得△O 1O 2O 3≌△O 1KO 3. ∴∠O 2O 1O 3=∠KO 1O 3=2 1 ∠O 2O 1K = 21 (∠O 2O 1S +∠SO 1K ) =21 (∠O 2O 1S +∠PO 1O 2) =2 1 ∠PO 1S =∠A ; 同理有∠O 1O 2O 3=∠B .故△O 1O 2O 3∽△ABC . 二、重心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掌握重心将每 A B C P P M N 'A B C Q K P O O O ....S 123

初中几何三角形五心及定理性质讲解学习

初中几何三角形五心定律及性质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五心定理是指三角形重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内心定理,旁心定理的总称 重心定理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重心的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任意两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数,即其重心坐标为((X1+X2+X3)/3,(Y1+Y2+Y3)/3)。 5. 以重心为起点,以三角形三顶点为终点的三条向量之和等于零向量。 外心定理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该三角形的外心。 2、若O是△ABC的外心,则∠BOC=2∠A(∠A为锐角或直角)或 ∠BOC=360°-2∠A(∠A为钝角)。 3、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外部;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外心在斜边上,与斜边的中点重合。 5、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 垂心定理 图1 图2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垂心的性质: 1、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6个四点圆。 2、三角形外心O、重心G和垂心H三点共线,且OG︰GH=1︰2。(此直线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Euler line)) 3、垂心到三角形一顶点距离为此三角形外心到此顶点对边距离的2倍。 4、垂心分每条高线的两部分乘积相等。 推论: 1. 若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高的垂足,则∠1 = ∠2 。(图1) 2. 三角形的垂心是其垂足三角形的内心。(图1) 3. 若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高的垂足,则∠1 = ∠2 。(图2) 定理证明 已知:ΔABC中,AD、BE是两条高,AD、BE相交于点O,连接CO并延长交AB于点F ,求证:CF⊥AB 证明: 连接DE ∵∠ADB=∠AEB=90度 ∴A、B、D、E四点共圆 ∴∠ADE=∠ABE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重要知识点绝对精华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重要知识点 梅涅劳斯定理: 设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或其延长线)上的三点,则D 、E 、F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1=??EA CE FC BF DB AD 。 斯德瓦特定理:设P 是ABC ?的边BC 边上的任一点,则 BC PC BP AP BC AB PC AC BP ??+?=?+?222 西摩松定理: 设P 是ABC ?外接圆上任一点,过P 向ABC ?的三边分别作垂线,设垂足为D 、E 、F ,则D 、E 、F 三点共线。

6、共角定理:设ABC ?和C B A '''?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不妨设A=A ')则 C A B A AC AB S S C B A ABC ' '?''?='''?? 与圆有关的重要定理 4.四点共圆的主要判定定理 (1)若∠1=∠2,则A 、B 、C 、D 四点共圆; (2)若∠EAB=∠BC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 (3)若PA ?PC=PB ?P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 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共点,三条角平分线共点,三条高线共点,三条中垂线共点。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外心共线(欧拉线),并且重心把连结垂心和外心的线段分成2∶1的两段。三角形的外心和内心的距离)2(r R R d -=。此公式称为欧拉式,由此还得到r R 2≥。当且仅当△ABC 为正三角形时,d=0,此时R=2r.其中R 和r 分别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和内切圆半径。 与△的一边及另两边的延长线均相切的圆称为△的旁切圆,旁切圆的圆心称为旁心。

重要例题 例1.设M 是任意ABC ?的边BC 上的中点,在AB 、AC 上分别取点E 、F,连EF 与AM 交于N ,求证:)(21AF AC AE AB AN AM +=(1978年辽宁省中学数学竞赛) 例 2. 已知点O 在ABC ?内部,022=++OC OB OA .OCB ABC ??与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例3. 如图①,P 为△ABC 内一点,连接P A 、PB 、PC ,在△P AB 、△PBC 和△P AC 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就称P 为△ABC 的自相似点. ⑴如图②,已知Rt △ABC 中,∠ACB =90°,∠ACB >∠A ,CD 是AB 上的中线,过点B 作BE ⊥CD ,垂足为E ,试说明E 是△ABC 的自相似点. ⑵在△ABC 中,∠A <∠B <∠C . ①如图③,利用尺规作出△ABC 的自相似点P (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②若△ABC 的内心P 是该三角形的自相似点,求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高中数学竞赛题之平面几何

第一讲 注意添加平行线证题 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线是初中平面几何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图形.在证明某些平面几何问题时,若能依据证题的需要,添加恰当的平行线,则能使证明顺畅、简洁. 添加平行线证题,一般有如下四种情况. 1 为了改变角的位置 大家知道,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错角相等,同旁角互补.利用这些 性质,常可通过添加平行线,将某些角的位置改变,以满足求解的需要. 例1 设P 、Q 为线段BC 上两点,且BP =CQ ,A 为BC 外一动点(如图1).当点A 运动到使 ∠BAP =∠CAQ 时,△ABC 是什么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 答: 当点A 运动到使∠BAP =∠CAQ 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 证明:如图1,分别过点P 、B 作AC 、AQ 的平行线得交点D .连结DA . 在△DBP =∠AQC 中,显然 ∠DBP =∠AQC ,∠DPB =∠C . 由BP =CQ ,可知 △DBP ≌△AQC . 有DP =AC ,∠BDP =∠QAC . 于是,DA ∥BP ,∠BAP =∠BDP . 则A 、D 、B 、P 四点共圆,且四边形ADBP 为等腰梯形.故AB =DP . 所以AB =AC . 这里,通过作平行线,将∠QAC “平推”到∠BDP 的位置.由于A 、D 、B 、P 四点共圆,使证明很顺畅. 例2 如图2,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BAF =∠BCE .求证:∠EBA =∠ADE . 证明:如图2,分别过点A 、B 作ED 、EC 的平行线,得交点P ,连PE . 由AB CD ,易知△PBA ≌△ECD .有PA =ED ,PB =EC . ∥= A D B P Q 图1 P E D G A B F C 图2

三角形的五心性质以及典型问题--初中数学竞赛

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的“五心”指的是三角形的外心,内心,重心,垂心和旁心. 一.三角形的外心 定理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外接圆圆心). 定理2: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都等于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定理3: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中点; 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 定理4:AOB C AOC B BOC A ∠=∠∠=∠∠= ∠2 1 ,21,21 1.如图所示,在锐角ABC ?中,BC AD ⊥于D ,AC DE ⊥于E ,AB DF ⊥于F ,O 为ABC ?的外心. 求证:(1)AEF ?∽ABC ? (2)EF AO ⊥ O F E D C B A 2.设O 为锐角ABC ?的外心,连接CO BO AO ,,并延长分别交对边于N M L ,,,则 CN BM AL 1 11++的值是_______________.(设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二.三角形的内心 定理1: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内切圆圆心). 定理2: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定理3:内切圆半径r 的计算: 设三角形面积为S ,并记p =12(a +b +c ),则r =S p . 特别的,在直角三角形中,有 r =1 2 (a +b -c ). A B C O I K H E F A B C M

B C D A I B C E D A 定理4:I 为三角形的内心,A 、B 、C 分别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延长AO 交BC 边于N ,则有AI: IN=AB:BN=AC:CN=(AB+AC):BC 定理5:,2 1 90A BIC ∠+ =∠ B CIA ∠+=∠2190 , C AIB ∠+=∠2190 。 3.如图所示,⊙1O 与⊙2O 相交于B A ,两点,且2O 在⊙1O 的圆周上,弦C O 2交⊙2O 于D 。证明:D 是ABC ?的内心. 4.如图,在ABC ?中,点D 、E 是ABC ∠,ACB ∠的三等分线的交点,当?=∠60A 时,求BDE ∠度数 5.如图,I 是ABC ?的内心,AI 的延长线交ABC ?的外接圆于D ,则,DC DB DI ==

高中复习数学竞赛基础平面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知识点基础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有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常见模型: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相等,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角平分线、中线的比值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内、外角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内角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其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 如图所示,若AM平分∠BAC,则AB AC =BM MC 该命题有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某个点与这条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条边的对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该点与对角顶点的连

线是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 外角平分线定理: 三角形任一外角平分线外分对边成两线段,这两条线段和夹相应的内角的两边成比例。 如图所示,AD平分△ABC的外角∠CAE,则BD DC =AB AC 其逆定理也成立:若D是△ABC的BC边延长线上的一点, 且满足BD DC =AB AC ,则AD是∠A的外角的平分线 内外角平分线定理相结合: 如图所示,AD平分∠BAC,AE平分∠BAC的外角 ∠CAE,则BD DC =AB AC =BE EC 3、射影定理 在Rt△ABC中,∠ABC=90°,BD是斜边AC上的高,则有射 影定理如下: BD2=AD·CD AB2=AC·AD BC2=CD·AC 对于一般三角形: 在△ABC中,设∠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有 a=bcosC+ccosB b=ccosA+acosC c=acosB+bcosA 4、旋转相似 当一对相似三角形有公共定点且其边不重合时,则会产生另 一对相似三角形,寻找方法:连接对应点,找对应点连线和 一组对应边所成的三角形,可以得到一组角相等和一组对应 边成比例,如图中若△ABC∽△AED,则△ACD∽△ABE 5、张角定理 在△ABC中D为BC边上一点,则 sin∠BAD/AC+sin∠CAD/AB=sin∠BAC/AD 6、圆内有关角度的定理 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1)圆周角定理指的是一条弧所对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3)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直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最新三角形五心定律教学内容

垂心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锐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内部。 直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外部。 垂心是高线的交点 垂心是从三角形的各顶点向其对边所作的三条垂线的交点。 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6个四点圆。 三角形上作三高,三高必于垂心交。 高线分割三角形,出现直角三对整, 直角三角有十二,构成六对相似形, 四点共圆图中有,细心分析可找清, 重心 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三线交一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证明过程又是塞瓦定理的特例。 重心的几条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纵坐标:(Y1+Y2+Y3)/3竖坐标:(z1+z2+z3)/3

5、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内心 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即内切圆的圆心。 内心是三角形角平分线交点的原理:经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这一点与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原理:角平分线上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内心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注意到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为内切圆半径),内心定理其实极易证。 若三边分别为l1,l2,l3,周长为p,则内心的重心坐标为(l1/p,l2/p,l3/p)。 直角三角形的内心到边的距离等于两直角边的和减去斜边的差的二分之一。 双曲线上任一支上一点与两焦点组成的三角形的内心在实轴的射影为对应支的顶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三角形五心定律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五心定律指是三角形重心定律,外心定律,垂心定律,内心定律,旁心定律的总称。 一、三角形重心定律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作三角形的重心。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 重心的性质:

多边形知识点及经典习题分析

多边形 一. 考点:三角形的角度,边长关系,内角和与外角和,用正多边形铺设地板 二. 热点:内角和与外角和 三. 知识讲解 ★★★主要知识点: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 ?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一般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4)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见下表):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 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 三角形 (按角分) 三角形 (按边分)

C 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3. 几种特殊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 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三线合一)这条线段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 形的对称轴。 推论260°。 (1)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B/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 有一个角等于30°,那么这个角的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果有一条边等于另一条边的一半,那么这条边所对的角等于30°。 C/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D/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4. 三角形的面积一般三角形:S △ = 2 1 a h ( h 是a 边上的高 ) 4、多边形、 1、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 2、多边形及多边形的对角线 ①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②凸凹多边形: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条边所在的直线,若整个图形都在这条直线的 同一侧,这样的多边形称为凸多边形;,若整个多边形不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 称这样的多边形为凹多边形。 ③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A.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B.n 边形共有2) 3(-n n 条对角线。 9、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 ①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 ≥3)。 ②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0、平面镶嵌及平面镶嵌的条件。 ①平面镶嵌:用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形封闭平面,把平面的一部分既无缝隙,又不重叠地全部覆盖。 ②平面镶嵌的条件:有公共顶点、公共边;在一个顶点处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例1: (基础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 【例1】 如图,已知P 为正方形ABCD 的外接圆的劣弧上任意一点.求证:为定值. AD ⌒ PA PC PB P A B C D 【例2】 如图,AB 为⊙O 的一固定直径,它把⊙O 分成上、下两个半圆,自上半圆上一点C 作弦 CD ⊥AB ,∠OCD 的平分线交⊙O 于点P ,当点C 在上半圆(不包括A ,B 两点)上移动时,点P ( ) A.到CD 的距离保持不变 B.位置不变 C.等分 D.随C 点的移动而移动 DB ⌒ A

【例3】 如图,定长的弦ST 在一个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滑动,M 是ST 的中点,P 是S 对AB 作垂 线的垂足.求证:不管ST 滑到什么位置,∠SPM 是一定角. B 【例4】 如图,扇形OAB 的半径OA =3,圆心角∠AOB =90°.点C 是上异于A ,B 的动点,过点C AB ⌒ 作CD ⊥OA 于点D ,作CE ⊥OB 于点E .连接DE ,点G ,H 在线段DE 上,且DG =GH =HE .(1)求证:四边形OGCH 是平行四边形; (2)当点C 在上运动时,在CD ,CG ,DG 中,是否存在长度不变的线段?若存在,请求出该线段AB ⌒ 的长度; (3)求证:CD 2+3CH 2是定值. B O A C E H G D 【例5】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在x 轴的正半轴上,⊙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且C 为弧AE 的中点,AE 交y 轴于G 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AE =8.

数学竞赛三角形五心讲义

数学竞赛讲义第一节 一.高中数学竞赛介绍 一试 考试时间为上午8:00-9:20,共80分钟。试题分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满分120分。其中填空题8道,每题8分;解答题3道,分别为16分、20分、20分。 加试(二试) 考试时间为9:40-12:10,共150分钟。试题为四道解答题,前两道每题40分,后两道每题50分,满分180分。试题内容涵盖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 二.答题策略 保证1试所有知识点都练习过的基础上,2试选择平面几何+1题的方式去练习。 三.考试知识点 一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 1、平面几何 基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了解下述定理:

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 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 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 3、立体几何 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 正多面体,欧拉定理。 体积证法。

第5课 三角形与多边形

第5课三角形与多边形 【知识要点】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多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o,外角和等于360o. 3、n边形的对角线条数:____________. 4、三角形中的特殊线段:高线、角平分线、中线.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例题选讲】 例1、周长为30,各边长互不相等且都是整数的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 例2、△ABC中有一点P,连接BP、CP,求证: (1)∠BPC>∠A;(2)AB+AC>PB+PC; (3)0.5(AB+BC+CA)

例5、在△ABC内部有m个点,没有任何三点共线,在这些点之间以及这些点与A、B、C之间连接一些线段,这些线段在△ABC内部没有这m个点之外的公共点,并将△ABC分成的全部区域都是小三角形.请你证明:(1)分成的小三角形区域的总数一定是奇数; (2)位于△ABC内部的所连线段的条数是3的倍数. 例6、已知三角形的一边是另一边的2倍,求证:它的最小边在它的周长的1/6到1/4之间. 例7、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两组对边的延长线的交点,EG、FG分别平分∠E、∠F,且∠ADC=60o,∠ABC=80o,求∠G. 例8、用正多边形镶嵌地板要求不留下空隙,也不能有多边形互相重叠,那么有哪些正多边形可以满足要求?请说明理由.

完整版初中几何三角形五心及定理性质

初中几何三角形五心定律及性质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五心定理是指三角形重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内心定理,旁心定理的总称 重心定理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 重心的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任意两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数,即其重心坐标为((X1+X2+X3)/3,(Y1+Y2+Y3)/3)。 5. 以重心为起点,以三角形三顶点为终点的三条向量之和等于零向量。

外心定理 页6 共页1 第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外心的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该三角形的外心。1为锐角或直角)或A是△ABC的外心,则∠BOC=2∠(∠A2、若O ∠为钝角)。A(∠A∠BOC=360°-2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3外心在三角形外部;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外心在斜边上,与斜边的中点重合。、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5 垂心定理

2 图图1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页6 共页2 第 垂心的性质:6个四点圆。1、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此直︰2三点共线,且OG︰GH=1、重心2、三角形外心OG和垂心H Euler line))线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倍。、垂心到三角形一顶点距离为此三角形外心到此顶点对边距离的32 、垂心分每条高线的两部分乘积相等。4推论:)。(图1ABC 三边的高的垂足,则∠1 = ∠2 、1. 若 D 、 E F 分别是△(图1)2. 三角形的垂心是其垂足三角形的内心。2)∠2 。(图∠E 、F 分别是△ABC 三边的高的垂足,则1 = 、3. 若 D 定理证明并延长,连接相交于点OCO、中,ADBE是两条高,AD、

三角形五心性质概念超全

三角形五心性质概念超全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重心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和最小。 证明方法: 设三角形三个顶点为(x 1,y 1),(x 2,y 2),(x 3,y 3) 平面上任意一点为(x ,y ) 则该点到三顶点距离平方和为: (x 1-x)2+(y 1-y)2+(x 2-x)2+(y 2-y)2+(x 3-x)2+(y 3-y)2 =3x 2-2x(x 1+x 2+x 3)+3y 2-2y(y 1+y 2+y 3)+x 12+x 22+x 32+y 12+y 22+y 32 =3[x-1/3*(x 1+x 2+x 3)]2+3[y-1/3*(y 1+y 2+y 3)]2+x 12+x 22+x 32+y 12+y 22+y 32-1/3(x 1+x 2+x 3)2-1/3(y 1+y 2+y 3)2 显然当x=(x 1+x 2+x 3)/3,y=(y 1+y 2+y 3)/3()时 上式取得最小值x 12+x 22+x 32+y 12+y 22+y 32-1/3(x 1+x 2+x 3)2-1/3(y 1+y 2+y 3)2 最终得出结论。 4、在中,重心的坐标是的, 即其坐标为[(X 1+X 2+X 3)/3,(Y 1+Y 2+Y 3)/3];

空间——:(X 1+X 2 +X 3 )/3,:(Y 1 +Y 2 +Y 3 )/3,:(Z 1 +Z 2 +Z 3 )/3 5、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6、在△ABC中,若MA向量+MB向量+MC向量=0(向量),则M点为△ABC的重心,反之也成立。 7、设△ABC重心为G点,所在平面有一点O,则OG=1/3(向量OA+向量OB+向量OC) 内心 设△ABC的内切圆为☉I(r),∠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p=(a+b+c)/2. 1、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内切圆半径r. 2、∠BIC=90°+∠BAC/2. 3、在RtΔABC中,∠A=90°,三角形内切圆切BC于D,则S△ABC=BD×CD 4、点O是平面ABC上任意一点,点I是△ABC内心的充要条件是: 向量OI=[a(向量OA)+b(向量OB)+c(向量OC)]/(a+b+c). 5、在△ABC中,若三个顶点分别是A(x1,y1),B(x2,y2),C(x3,y3), 那么△ABC内心I的坐标是:

专题测试-17 三角形与多边形(基础)(教师版)

专题17 三角形与多边形(专题测试-基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浙江中考真题)长度分别为,,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值可以是()A.B.C.D.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7-2<x<7+2,即5<x<9. 因此,本题的第三边应满足5<x<9,把各项代入不等式符合的即为答案. 4,5,9都不符合不等式5<x<9,只有6符合不等式, 故选C. 2.(2018·吉林中考模拟)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A.15°B.17.5°C.20°D.22.5° 【答案】A 【详解】 解答:解:∵∠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 ∴∠1=∠2,∠3=∠4, ∵∠ACE=∠A+∠ABC, 即∠1+∠2=∠3+∠4+∠A, ∴2∠1=2∠3+∠A,

∵∠1=∠3+∠D, ∴∠D=1 2 ∠A= 1 2 ×30°=15°. 故选A. 3.(2018·银川唐徕回民中学西校区中考模拟)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BF分别是∠BAC、∠ABC的平分线,∠BAC=50°,∠ABC=60°,则∠EAD+∠ACD=() A.75°B.80°C.85°D.90° 【答案】A 详解:∵AD是BC边上的高,∠ABC=60°, ∴∠BAD=30°, ∵∠BAC=50°,AE平分∠BAC, ∴∠BAE=25°, ∴∠DAE=30°﹣25°=5°, ∵△ABC中,∠C=180°﹣∠ABC﹣∠BAC=70°, ∴∠EAD+∠ACD=5°+70°=75°, 故选:A. 4.(2019·辽宁中考模拟)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4B.6C.8D.10 【答案】C 【解析】 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所以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360÷45=8, 故选C. 5.(2016·山东中考模拟)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中的几个重要定理

平面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及其证明 一、 塞瓦定理 1.塞瓦定理及其证明 定理:在?ABC 内一点P ,该点与?ABC 的三个顶点相连所在的三条直线分别交?ABC 三边AB 、BC 、CA 于点D 、E 、F ,且D 、E 、F 三 点均不是?ABC 的顶点,则有 1AD BE CF DB EC FA ??=. 证明:运用面积比可得 ADC ADP BDP BDC S S AD DB S S ????== . 根据等比定理有 ADC ADC ADP APC ADP BDP BDC BDC BDP BPC S S S S S S S S S S ??????????-=== -, 所以APC BPC S AD DB S ??=.同理可得APB APC S BE EC S ??=,BPC APB S CF FA S ??=. 三式相乘得 1AD BE CF DB EC FA ??=. 注:在运用三角形的面积比时,要把握住两个三角形是“等高”还是“等底”,这样就可以产生出“边之比”. 2.塞瓦定理的逆定理及其证明 定理:在?ABC 三边AB 、BC 、CA 上各有一点D 、E 、F ,且D 、E 、F 均不是? ABC 的顶点,若 1AD BE CF DB EC FA ??=,那么直线CD 、AE 、BF 三线共点. A B C D F P

证明:设直线AE 与直线BF 交于点P ,直线CP 交 AB 于点D /,则据塞瓦定理有 // 1AD BE CF D B EC FA ??=. 因为 1AD BE CF DB EC FA ??=,所以有/ /AD AD DB D B =.由于点D 、D /都在线段AB 上,所以点D 与D /重合.即得D 、E 、F 三点共线. 注:利用唯一性,采用同一法,用上塞瓦定理使命题顺利获证. 二、 梅涅劳斯定理 A B C D E F P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