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设计

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设计

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设计
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设计

摘要

本文是根据无锡迪奥机械厂轴承内外圈生产线改造项目要求,针对工人手工上料易出现危险,且效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一套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使其能够代替工人手工上料,保证工人操作的安全性,并提高生产效率。

论文根据轴承内外圈的特点,对其上料机构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此上料机构主要实现了坯料的自动定位、夹紧以及工件的回放等功能。这一系列运动都是由气缸驱动获得。本设计中的设计部分主要包括:上料机构设计;料道设计;夹紧机构设计;驱动系统等。确定了上料机构的具体尺寸后,利用UG软件对上料机构的零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对整体结构进行虚拟装配。然后将装配体导入UG软件的运动仿真界面,并利用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和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最后对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可靠性,让本设计能够真正的投入到日常生产操作中,使其切实能够为轴承厂的生产线改造做出贡献。

关键词:上料机构;参数化建模;虚拟装配;运动仿真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earings inside and outside circle line renovation project of the wuxi dior machinery, and it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manual feeding by workers which is dangerous for workers, and it has low efficiency, therefore a set of bearing inner and outer circle machining machine tool feeding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manual feeding of workers, and ensure the security of workers when operating, and improving produc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ring inner and outer circle. The feeding mechanism mainly achieves the following functions: the automatically positioning, clamping and artifact-play backing of the billet, etc. This series of movement is driven by cylinder. The design part of this design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 portion of feeding mechanism; material design; the design of Clamping mechanism; Drive systems, etc. The method is: firstly determin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n using UG software for parametric modeling of parts of the feeding mechanism, after that, doing virtual assembly to the overall structure; then importing the assembly body to the motion simulation interface of UG software, and using the software to do kinematics simulation and dynamics simulation. Thereafter, analyz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getting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s. Finally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bearing inner and outer circle machining machine tool feeding mechanism is done, to improve its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to make the design truly enter into the daily production operation, make it practical and able to contribute to bearing factory production line modification.

Key words: feeding agencies; parametric modeling; virtual assembly; motion simulati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目录............................................................................................................................................ V 1 绪论 (1)

1.1 上料机构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

1.2 上料机构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3 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2)

2 总体方案设计 (4)

2.1 上料机构的类型 (4)

2.2 设计方案 (5)

2.2.1 设计要求 (5)

2.2.2 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6)

2.2.3 上料机构各部分的设计与计算 (7)

2.3 本章小结 (14)

3 基于UG的上料机构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 (15)

3.1 UG软件介绍 (15)

3.2 三维建模 (16)

3.2.1 主要部件及其相互关系 (16)

3.2.2 主要零部件的三维建模 (16)

3.3 上料机构的虚拟装配 (21)

3.3.1 基于UG的高级装配功能 (21)

3.3.2 上料机构的虚拟装配 (22)

3.4 本章小结 (24)

4 基于UG的运动仿真 (25)

4.1 运动仿真的工作界面 (25)

4.1.1 UG的接口问题 (25)

4.1.2 打开运动仿真主界面 (26)

4.1.3 运动仿真工作界面介绍 (26)

4.2 上料机构的运动仿真 (27)

4.2.1 连杆特性的建立 (28)

4.2.2 运动副特性的建立 (30)

4.2.3 施加运动 (31)

4.2.4 分析验证 (33)

4.3 本章小结 (34)

5 结论与展望 (35)

5.1 结论 (35)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35)

致谢 (36)

参考文献 (37)

1 绪论

1.1 上料机构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无锡迪奥机械厂生产线改造项目。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企业实际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提出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的结构方案,并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设计。

(2)对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利用UG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3)对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进行虚拟装配,对虚拟样机进行干涉检验,并进一步完善样机。

(4)将装配部件导入UG软件运动仿真界面,并在UG中对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检验所选取方案及其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上料机构设计的意义:

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是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节约能源,气体不易堵塞流动通道,用过后可随时排出,不污染环境,成本较低,维护保养容易,气动动作迅速,反应快,气动机械手与气动夹具相互配合工作,能够实现数控车床的自动连续工作,从而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作为前沿的产品和自动化生产线更新的需求,可以大量代替单调重复或要求高精度的工作,并提供多机床看管的可能性,因此能够大大的提高公司的劳动生产率。

1.2 上料机构国内外发展现状

上料是加工必备之步骤,因此上料是机械设备中必要之工序,并且上料在国内用途较为广泛。

1、机械冶金工业用途

物流产业如今将产业效率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因此对于物料运输这一块过程,在机械产业链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传送带式(功用包括提升、加料、整物件运输、删选、检验、抽取、出仓等)适用于各种货物运输与协调,因其处于平面传送,但作用面积及其占地面积非常巨大,所以用在空旷且运输通畅的厂房之中较为合适。加上振动机构,或者将传送装置曲线化,可以进行检测及其检验工作。而其主要技术参数决定其具体适用方面,角度及其长度,速度及其平稳度。

因此使用范围由“平面输送”到“斗式运输”方式,关于适用环境我们便可根据自己的使用条件加以调节,这也是一种趋势,节约资源、空间、时间,所以如此看来,传送带机械设备跟其他机械设备相同,同样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螺旋输送设备设计参数复杂,难于设计,而又适合密封,密封以便于防止尘埃,所以在条件要求苛刻的、无尘密封式机械设备易于使用,利于推力及其密封包装的摩擦来达到运输目的。适用性广泛,但其比较适用于细小的零件的传送。传送距离较传送带而言较为

短,而设备事故处理由于封闭性限制,设计方法具有很大的控制性,所以选择时应注意。

气压流体传输方式限制较为苛刻,一般用在颗粒可悬浮物件,或为流体物件,机械结构需要密封,清理较为繁琐,而且需要确定定期更换腐蚀物件重要性。

有关其他运输机、传送机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是对适合场合特定环境的特有机械,矿车、钢索等上料机构改装后会具有传动系统的特征,因此是分类的集合。

2、农业等日常生活用途

日常生活中,传输上料为生活不可或缺之模式。而机械设备,便是将其简单化,将其人性化,将其细致准确化的必要手段。从人力到物力,农业生产过程是单一繁琐而耗时的,通过传输设备使此种劳动机械化,节约化,实效化。

传送带为农业最为常用之手段,其占地广,输送距离长能够适用多种作用的上料功用,例脱皮、加工、检验、提升种种功用,是令人力节约化的有力设备。而日常生活中,提供作为改变事物传统定义的传输机械设备,令人更为节省劳动力,实现长时间舒适活动的便有: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便捷行走攀登的传输设备。电梯也属于广义上的运输机构,因此传送机构帮助日常生活的行走、攀爬、检验、运输等方面贡献巨大。

3、其他用途

既然有其他必定是人们少于接触的领域,最近看了一篇关于大陆架浅海开采石油矿井类运输系统,石油运输油管输送设备,其实细细归类应算上是气压流体类运输体系统,但这里讲的是新型用途,所以就不详细追究关于适合新型运输材料的系统的归类问题了。

还有的特别用途,个人觉得是医用化学用途,运输材料具有特定性质,此性质关系到污染程度及其成活率,所以运输需要特有材质与环境保护,上料的概念个人认为体现在实验与运输过程之中,相信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人员心思缜密,还需要准确精密的设备来保证,而这段上料的设备主要依靠的动力源仍然可以是电力与点击回转驱动的系统,例如机械手臂[1]。

上料机构国外的发展现状:

机械手上料机构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它的结构是:机体上安装一个回转长臂,顶部装有电磁块的工件抓取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形的。

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1962年美国机械制造公司也实验成功一种叫Vewrsatran机械手。1978年美国Unimate 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联邦德国KnKa公司还生产一种电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日本是工业机械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美国引用两种机械手后大力从事机械手的研究。

1.3 上料机构设计应达到的要求

本课题应该达到以下几个要求:

(1)分析原始材料,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有关上料机构设计、成型工艺、设备、机械加工等的资料。

(2)对机床进行系统分析和功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上料机构的设计方案。

(3)完成上料机构的零件设计以及整体设计,对各个上料机构的所有零件进行三维建模与虚拟装配。

(4)对上料机构的装配体进行分析。

(5)对上料机构的装配体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得出结论,分析其运动过程。

2 总体方案设计

2.1 上料机构的类型

1、卧式平行四杆上料机构工作原理及结构

该上料机构采用卧式平行四杆机构,减少了顶杆与导套间的力矩,使顶杆运动更加平稳。它较好的解决了将水平直线运动转化为垂直直线运动的问题。因为水平撞杆可以脱离拨叉,该机构调整起来十分方便。相对齿轮齿条而言,该机构造价低廉,调整方便,对环境要求低。实践证明该机构安全可靠,简便实用[2]。

工件水平放置,上料机构用气缸推动自动上料,并通过模具加以整形。图2.1即为其机构简图,图2.2为其运动简图和工件图。

图2.1 自动上料机构简图

图2.2 机构运动简图和工件图

2、碗槽开启式上料机构工作原理及结构

碗槽开启式上料机构通过两组平行的长轴安装在托架上,碗槽靠轴承座固定在长轴上,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组长轴相连,另一端与减速机。电机相连,电机频繁启动来实现碗槽的开启。

图2.3为碗槽开启式上料机构简图。其支架结构为焊接结构,用以托住托架;支架与托架的连接板用螺栓紧固,两组平行的沿轧制线左右均布的长轴,由轴承座固定在托架上。

长轴与长轴之间靠花键套连接,用于传递扭矩。每三个碗槽一组用轴承座与长轴固定,为便于碗槽开启,轴承座内部装有铜套。两个连接杆一端用关节轴承与长轴相连,另一端与偏心轮相连,以实现左、右碗槽分别开启,偏心轮装在减速机上,减速机为双出轴,每根出轴上装有一个偏心轮,每个偏心轮内部装有两盘轴承,偏心轮上带有增量式编码器,用于控制开启的角度,左、右碗槽中间带有自循环冷却水槽,用于降低碗槽及轧件的温度。工作时轧件经倍尺剪切后,由剪后夹送锟夹送至碗槽,碗槽开启使轧件落在矫直板上,倍尺剪后设有钢导向器,使轧件能顺利进入左、右碗槽[3]。

图2.3 碗槽开启式上料机构简图

2.2 设计方案

2.2.1 设计要求

轴承内外圈一般是在常温下利用模具冲压钢板而成,其加工工艺的特点是:冲压加工靠模具和设备完成加工过程,工件形状和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均能得到保证,能加工复杂的轴承内外圈,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但模具制造复杂、周期长。

冲压轴承内外圈的加工一般包括冲裁、弯曲、拉延、成形等工艺,其中成形加工有缩口、翻边、胀形、整形、校形等。轴承内外圈其冲压工艺过程主要有:

剪料:按工艺计算毛坯尺寸在龙门剪床上剪切所需要的条料。

切料、成形、冲装置孔:借助复合模在压力机上一次完成切料、成形、冲装置孔。

车端面:在车床上采用专用夹具夹紧轴承内外圈,车削端面,一般0.3~0.5mm。

扩张:借助扩张模具在压力机上将轴承内外圈内腔扩大一些。

辅助工序:窜光、酸洗、清理和涂油包装[4]。目前轴承厂工人生产内外圈均为手动上

料。手动上料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随着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增加,工人在疲惫的生产中,疏忽大意,容易产生误操作,造成肢体损伤等一些事故的发生。如图2.4所示。

本文研究的轴承内外圈加工专用机床上料机构主要用在轴承内外圈车端面的工序中,要求其能够代替工人直接用手将内外圈安装到高速模具上的工作,而通过送料机构完成向高速机床的上料任务。上料装置以一定的速度和频率不断地将内外圈送到高速机床上。在生产中,工人只需将内外圈毛坯放置在上料机构的料道上。与以往手工上料相比,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同时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图2.4工人手动上料过程

2.2.2 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通过上文对两种上料机构的介绍,因为考虑到机构的简便性、经济性、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所以选用第一种上料机构。

上料机构的设计思路可以用框图形式更加直观地表达,如图2.5所示。

轴承座加工工艺

1、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轴承座的用途 1零件的作用 上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但因为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 2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形状一般,精度要求并不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参阅附图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端面、槽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为Ra12.5,槽的精度要求为Ra1.6,轴承座顶面精度要求为Ra3.2。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1.2、轴承座的技术要求: 该轴承座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1.3、审查轴承座的工艺性 该轴承座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一般的底座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有Φ120上侧端面,要求其两个端面平行度满足0.06mm,其次就是;φ25和φ26孔通过专用的夹具和钻套能够保证其加工工艺要求。该零件除主要加工表面外,其余的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加工工艺性较好。 1.4、确定轴承座的生产类型 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采用专用工装。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2.1选择毛胚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机械砂型铸件毛坯。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0。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2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2.1公差等级 由轴承座的功用和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CT=10。 2.2.2轴承座铸造毛坯尺寸工差及加工余量

轴承套的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此轴承套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在各类机器中应用很广泛,主要起支撑或导向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此轴承套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外圆表面和内孔表面,主要的技术要求为:表面粗糙度要求,尺寸精度要求,位置精度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1.Φ34js7mm的外圆表面。 表面粗糙度Ra=6.3um,尺寸精度为Φ34±0.0125mm,此外圆相对于轴心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 2.Φ22H7mm的内孔。 此内孔主要工作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Ra=1.6um,尺寸精度为Φ22 0021 .0 mm。 3.Φ42mm的左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 4.Φ4mm孔等次要加工表面及内孔。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ZQSn6-6-3,因为轴承套在工作时主要起支撑轴承的作用,考虑到机

器工作的连续性要求及零件的粗糙度、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所以选用热轧圆棒料作为毛坯。 (二) 基准的选择 1. 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这种一般的零件而言,选择毛坯外圆作为粗基准即可。 2. 精基准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是相对于粗基准而言的。对于此轴承套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左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要求、Φ34js7mm 的外圆与轴心线的圆跳动要求以及外圆和内孔的尺寸精度要求。所以在加工外圆时用左端面和内孔作为精基准,用心轴定位,两顶尖装夹即可。加工内孔时用已加工过的外圆表面作为精基准即可保证内孔的尺寸精度要求。 (三) 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一:按上工艺草图车至尺寸,6个零件同时加工,尺寸均相同; 工序二:用软卡爪夹住Φ42mm 外圆,找正钻孔Φ20.5mm 成单件: 工序三:1.用软卡爪夹住Φ35mm 外圆 2.车左端面,取总长40mm 至尺寸 3.车孔Φ2212 .008.0--mm 4.车内槽Φ24mmx16mm 至尺寸 5.铰孔Φ22H7mm 至尺寸 6.倒角 工序四:1.工件套心轴,装夹于两顶尖之间 2.车Φ34js7mm 至尺寸 3.车阶台平面6至尺寸 4.倒角

关节轴承套圈管料冷辗扩加工与热锻加工工艺对比_林开麟

第31卷第13期(下转第66页) 关节轴承套圈管料冷辗扩加工与热锻加工工艺对比 林开麟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漳州363000) 收稿日期:2012-02-11作者简介:林开(1972—),男,福建漳州人,中专,助理工程师,研究 方向:机械设计。 摘 要:文章对比分析了冷辗扩成型工艺与热锻造+车加工工艺方法,得出冷辗扩在节约材料、生产效率、材料性能、寿 命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关节轴承;冷辗扩;热锻造;流线中图分类号:TH1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3-0059-01 Comparation of cold ring rolling machining and hot forging process of joint bearing rings tube feeding LIN Kai-lin (Fujian Longxi Bearing (Group )Co.,Ltd.,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compared and analyzed cold ring rolling molding process and the contrast of hot forging+car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ummarized advantages of cold ring rolling in material savings ,productivity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life.Keywords :joint bearing ;cold ring rolling ;hot forging ;flow line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第31卷第13期Vol.31No.13 2012年5月M ay.2012 目前,轴承套圈制坯常用方法包括热锻+车加工、冷辗扩直接成型等。热锻工艺存在氧化脱碳、精度低,后道工序加工余量大、材料消耗大等缺点;采用冷辗扩工艺不存在氧化脱碳、精度高、后道工序加工余量小、效率高、材料消耗小等特点,以下为两种工艺对比分析。 1工艺对比 热锻工艺流程:棒料加热→下料→镦粗→热挤压成 型→切底→热辗扩成型→退火→后续车加工→车坯;冷辗扩工艺流程:管料切割→去皮→冷辗扩成型→精车或磨两端面→车坯。通过工艺过程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冷辗扩加工工艺不使用高温加热,能耗低,污染少,成本低,符合国际提倡的低碳理念。 ②冷辗扩直接辗扩成型,减少后续车加工,材料利用率高,效率高,降低材料成本。 ③冷辗扩加工工艺不使用高温加热, 基本不受热胀冷缩的影响,产品的尺寸精度取决于模具的尺寸精度,尺寸稳定,精度高,无需再车加工。以GE40ES 为例,铬抽样10件检测两种工艺方法外径圆度误差测量结果,见表1。 ④采用冷辗扩工艺,材料损耗只存在管料去皮工序中,材料利用率在95%左右;热锻件由于加热产生氧化皮, 尺寸精度较低,后续还需多道车加工工序,材料利用率在65%~70%左右。 ⑤冷辗扩工艺加工效率为7s/件, 热锻工艺加工,优于工序多,效率约65s/件,因此,冷辗扩工艺生产效率要远高于热锻工艺。 2材料性能对比 2.1端面流线对比 由材料理论可知,钢材的轧制方向(纵向)力学性能要高于横向。分别取管材冷辗扩和棒材热锻件的套圈,平行于轴向切取试样,按照GB/T18254-2002《高碳铬轴承钢》中关于低倍组织的实验方法,以50%的工业盐酸配比,加热到80°C 左右,对试样进行30min 的热腐蚀,取出清洗干净后,观察界面纤维流线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冷辗扩件材料纤维方向无明显改变,这是由于冷辗扩成型,材料方向与套圈的工作面基本平行,磨加工基本不会切断材料纤维状态。热锻件由于材料纤维在工作面附近的流线不平行于工作面,比较杂乱,车、磨加工切断大量的材料纤维,使得材料的性能有所降低。 2.2 奥氏体晶粒和热处理组织检测对比选取冷辗扩加工和热锻加工件,对其轴向剖切制样,采用饱和苦味酸水溶液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90~100℃对试样进行热侵蚀。在 金相显微镜上,放大500倍检测试样晶粒度,检测结果,冷辗扩件的晶粒度为10级,热锻件为8级,冷辗扩件晶粒度更加细化。 将两种工艺套圈同时在同一滚底炉表1 圆度误差抽样测量结果 单位:mm 10.020.5520.020.3530.030.4540.020.5050.010.5360.020.3670.010.4780.020.3390.000.60100.010.44平均值0.0140.458 加工类型/工件号冷辗扩工艺热锻工艺麟

轴承加工工艺

转盘轴承加工工艺流程简介 1)锻件毛坯的检查 在加工前首先了解毛坯的材质、锻后状态(一般为正回火状态,查阅锻件合格证即材质书)。其次要检查毛坯是否有叠层、裂纹等缺陷。 测量毛坯外型尺寸。测量毛坯内外径、高度尺寸、计算加工余量,较准确地估算出车削加工的分刀次数。 2)车削加工 2.1 粗车:根据车削工艺图纸进行粗车加工,切削速度、切削量严格按工艺规定执行(一般切削速度为5转/分钟。切削量为10mm~12mm)。 2.2 粗车时效:轴承零件粗车完成后,采用三点支承、平放(不允许叠放),时效时间不小于48小时后才能进行精车加工。 2.3 精车轴承零件精车时,切削速度每分钟6至8转,切削量0.3~0.5毫米。 2.4 成型精车:轴承零件最后成型精车时,为防止零件变形,须将零件固定夹紧装置松开,使零件处于无受力状态,车削速度为每分钟8转、切削量为0.2毫米。 2.5 交叉、三排滚子转盘轴承内圈特别工艺:为防止交叉、三排滚子转盘轴承内圈热处理后变形。车削加工时必须进行成对加工,即滚道背靠背加工,热处理前不进行切断,热后切断成型。 2.6 热后精车:轴承内外圈热处理后,进行精车成工序、工艺规程同2.3、2.4 3)热处理— 3.1 滚道表面淬火:轴承滚道表面中频淬火,硬度不低于55HRC,硬化层深度不小于4毫米,软带宽度小于50毫米,并在相应处作“S”标记。(有时客户要求可以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 3.2 热后回火处理:轴承内外圈中频淬火后需在200C度温度下48小时方可出炉。以确保内应力的消失。 4)滚、铣加工— 4.1 对有内外齿的转盘轴承,磨削加工前要进行滚铣齿工序,严格按工艺要求加工,精度等级要达到8级以上。 5)钻孔— 5.1 划线:在测量零件的外型尺寸后,按图纸规定尺寸进行划线、定位工序,各孔相互差不得大于3%0。 5.2 钻孔:对照图纸检测划线尺寸,确保尺寸正确无误后再进行钻孔工序,分体内套转盘轴承安装孔应组合加工,并使软带相间180C度各孔距误差不得大于5%0

轴承座加工工艺

轴承座加工工艺过程 1 1、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轴承座的用途 1零件的作用 上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但因为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 2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形状一般,精度要求并不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参阅附图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端面、槽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为Ra12.5,槽的精度要求为Ra1.6,轴承座顶面精度要求为Ra3.2。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1.2、轴承座的技术要求: 该轴承座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加工表面尺寸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 等级 表面粗糙度 (um) 形位公差 (mm) 低端面400X160 IT10 6.3 轴承座前后 端面 130 IT10 12.5 Φ54上端面Φ54 IT10 12.5 Φ120上端 面 φ250+0.03IT10 1.6 Φ120上侧 端面170 +0.16IT10 1.6 // 0.06 A 轴承座上端 面 50X160 IT10 3.2 300x80的槽Φ140 IT10 12.5 Φ120的半 孔 Φ1200+0.14IT10 12.5 Φ25的孔Φ25 IT10 12.5 Φ26的孔Φ26 IT10 12.5 Φ26孔上表 面凸台 Φ54 IT10 12.5 40*40孔, 40*40 IT10 12.5 55*55孔55*55 IT10 12.5 1.3、审查轴承座的工艺性 该轴承座结构简单,形状普通,属一般的底座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有Φ120上侧端面,要求其两个端面平行度满足0.06mm,其次就是;φ25和φ26孔通过专用的夹具和钻套能够保证其加工工艺要求。该零件除主要加工表面外,其余的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加工工艺性较好。 1.4、确定轴承座的生产类型 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采用专用工装。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机床主轴轴承正确安装方法

机床主轴轴承正确安装 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机床主轴轴承正确安装方法 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很多用户都对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存在烦恼,针对这一问题,今天众悦小编就到大家认识一下机床主轴轴承安装方法: a、压入配合 高速机床主轴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高速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

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再进行轴向紧固。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高速机床主轴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此外,在安装过程中也要注意: (1)保持高速机床主轴轴承及其周转清洁即使是眼睛看不到的小尘埃,也会给轴承带来坏影响。所以,要保持周围清洁,使尘埃不致侵入轴承。 (2)小心谨慎地使用在使用中给与轴承强烈冲击,会产生伤痕及压痕,成为事故的原因。严重的情况下,会裂缝、断裂,所以必须注意。 (3)使用恰当的操作工具避免以现有的工轴承具代替,必须使用恰当的工具。我们经常强调工具的重要性,是因为有太多的客户在安装中使用了错误的工具造成了轴承的损伤。要注意轴承的锈蚀。 (4)操作高速机床主轴轴承时,手上的汗会成为生锈的原因。要注意用干净的手操作,最好尽量带手套。

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第三十一讲套类零件加工工艺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 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一)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 如图31-1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 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31-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Φ34js7外圆对Φ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Φ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 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 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 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 表31-1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表31-1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 1 备料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 2 钻中心孔车端面,钻中心孔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三爪夹外圆

3 粗车 车外圆Ф42长度为6.5mm ,车外圆Ф34Js7为 Ф35mm ,车空刀槽2×0.5mm ,取总长40.5mm ,车分割槽Ф20×3mm ,两端倒角1.5×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 中心孔 4 钻 钻孔Ф22H7至Ф22mm 成单件 软爪夹Ф42mm 外圆 5 车、铰 车端面,取总长40mm 至尺寸车内孔Ф22H7为 Ф22 mm 车内槽Ф24×16mm 至尺寸铰孔Ф 22H7至尺寸孔两端倒角 软爪夹Ф42mm 外圆 6 精车 车Ф34Js7(±0.012)mm 至尺寸 Ф22H7孔心轴 7 钻 钻径向油孔Ф4mm Ф34mm 外圆及端面 8 检查 (二)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 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 1.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 液压缸的材料一般有铸铁和无缝钢管两种。图31-2所示为用无缝钢管材料的液压缸。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外圆(Φ82h6)的轴线有同轴度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向刻痕;若为铸铁材料时,则要求其组织紧密,不得有砂眼、针孔及疏松。 2.液压缸的加工工艺 表31-2为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与夹紧 1 配料 无缝钢管切断

浅谈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设计(标准版)

浅谈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设计 (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12

浅谈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设计(标准版) 球头关节轴承是各类车辆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在车辆转向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其可靠性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车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促进安全行车,本文对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球头关节轴承的设计方法。 随着各类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的数量也明显上升,安全行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球头关节轴承作为影响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部件,其结构设计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视。根据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特点,其在设计时应当从材料选择、球销设计、球座设计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并科学计算摆角、预紧力等设计参数。 1.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解析 1.1.球头关节轴承的具体结构分析

车辆中使用的球头关节轴承有很多种,以SQ14F-RSZ/K球头关节轴承(属弯杆型)为例,该球销、球座与衬垫相当于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的内圈、外圈及衬垫。球头与衬垫形成滑动摩擦副,实现转动与摆动,传递载荷。 1.2.球头关节轴承的常见失效形式 球头关节轴承应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比如具有良好的强度、良好的刚度、较强的耐磨性以及较强的可靠性等。如果球头关节轴承在正常使用中发生失效情况,往往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从大量的失效案例总结得出,球头关节轴承失效形式较为常见的有:①球销颈部位置产生部分裂纹或者断裂现象,一旦汽车遇到不好的路况时,汽车悬挂的震动幅度增大,这时如果球销的摆动幅度大于其最大极限摆角,那么就会与球座产生干涉现象,球销在反复作用力和摩擦作用下,颈部会出现裂纹或划痕,最终发生断裂,导致汽车转向系统失效,转向功能行使不了。②衬垫出现磨损状况时可能会导致球头的松懈,丧失摩擦力矩,致使汽车的转向系统不灵敏,甚至失效。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常会有转弯或颠簸,这就会使球头

轴承座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华侨大学 2011年 07 月 06 日

1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2 零件的生产类型.......................................... 2.1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3 毛坯的确定.............................................. 3.1确定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3.2估算毛坯的机械加工余量.............................. 3.2绘制毛坯简图,如图1 ................................ 4 定位基准选择............................................ 4.1选择精基准 ......................................... 4.2选择粗基准 ......................................... 5 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5.1选择加工方法........................................ 5.2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如表3 ........................... 6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6.1确定轴承座底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6.2确定轴承座上平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6.3 确定轴承座左右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 6.4确定轴承座前后两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6.5确定轴承座轴承孔两侧面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6.6 确定轴承座槽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

轴承加工工艺流程附图

轴承加工工艺流程(附图)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那么轴承是怎么加工出来的呢? 轴承制造加工基本过程(以套圈制造基本流程为重点,材料选用高碳铬轴承钢Gcr15SiMn) <1>滚动体(钢球)制造基本流程: 原材料——冷镦-—光磨—-热处理——硬磨-—初研——外观——精研 〈2>保持架(钢板)制造基本流程: 原材料——剪料——裁环--光整--成形——整形——冲铆钉孔 〈3>套圈(内圈、外圈)制造基本流程: 原材料—-锻造--退火——车削——淬火—-回火—-磨削--装配

汇普轴承加工流程图 (1)锻造加工:锻造加工是轴承套圈加工中的初加工,也称毛坯加工。 套圈锻造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获得与产品形状相似的毛坯,从而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节约原材料,减少机械加工量,降低成本. (b)消除金属内在缺陷,改善金属组织,使金属流线分布合理,金属紧密度好,从而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锻造方式:一般是在感应加热炉、压力机、扩孔机和整形机组成连线的设备体进行流水作业 (2)退火:套圈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高碳铬轴承钢的球化退火是为了获得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匀、圆的碳化物颗粒的组织,为以后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回火作组织准备。 Gcr15SiMn退火基本工序:

在790-810℃保温2-6h, 以10—30℃/h,冷至600℃以下,出炉空冷 (3)车削加工:车削加工是轴承套圈的半成品加工,也可以说是成型加工。 车削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使加工后的套圈与最终产品形状完全相同。 (b)为后面的磨削加工创造有利条件。 车削加工的方法: 集中工序法:在一台设备上完成所有车削工序的小批量生产。 分散工序法:在一台设备上完成某一种车削工序的大批量生产。 (4)热处理:热处理是提高轴承内在质量的关键加工工序。 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热处理使材料组织转变,提高材料机械性能。 (b)提高轴承内在质量(耐磨性、强韧性),从而提高轴承寿命。 对于高碳铬轴承钢Gcr15SiMn,热处理包括淬火和低温回火淬火: 加热温度:820—840(℃)保温时间: 1—2h 冷却介质:油低温回火:

轴承座加工工艺

轴承座加工工艺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轴承加工工艺 题目:设计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机床夹具设计 内容:1、绘制零件图(按1︰1的比例) 1张 2、绘制毛坯图(按1︰1的比例) 1张 3、填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套 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 4、机床夹具总体方案图 1张 原始资料:零件图样1张;零件生产纲领为10000件 一、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轴承座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 零件图样分析 图零件图 1)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C(φ30021.00+mm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2)俯视图上、下两侧面平行度公差为0.03mm。 3)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C(φ30021.00+mm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4)主视图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0.008mm,只允许凹陷,不允许凸起。 5)铸造后毛坯要进行时效处理。

6)未注明倒角×45°。 7)材料HT200。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l)φ30021.00+mm轴承孔可以用车床加工、也可以用铣床镗孔。 2)轴承孔两侧面用铣床加工,以便加工2mm×1mm槽。(主要是为了减少应力集中) 3)两个φ8022.00+mm定位销孔,与销要过渡配合,精度达到IT8,要先钻后铰才能达到要求。 4)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C(φ30021.00+mm轴线)的垂直度检查,可将工件用φ30mm 心轴安装在偏摆仪上,再用百分表测工件右侧面,这时转动心轴,百分表最 大与最小差值为垂直度偏差值。 5)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C(φ30021.00+mm轴线)的平行度检查,可将轴承座φ 30 021 .0 + mm孔穿入心轴,并用两块等高垫铁将主视图上平面垫起,这时用百分 表分别测量心轴两端最高点,其差值即为平行度误差值。 6)俯视图两侧面平行度及主视图上平面平面度的检查,可将工件放在平台上,用百分表测出。

机床主轴轴承正确安装方法

机床主轴轴承正确安装方法 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类似设备的主轴轴承,它对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很多用户都对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存在烦恼,针对这一问题,今天众悦小编就到大家认识一下机床主轴轴承安装方法: a、压入配合 高速机床主轴轴承内圈与轴使紧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是较松配合时,可用压力机将轴承先压装在轴上,然后将轴连同轴承一起装入轴承座孔内,压装时在轴承内圈端面上,垫一软金属材料做的装配套管(铜或软钢),装配套管的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外径直径应比轴承内圈挡边略小,以免压在保持架上。 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紧配合,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时,可将轴承先压入轴承座孔内,这时装配套管的外径应略小于座孔的直径。如果轴承套圈与轴及座孔都是紧配合时,安装室内圈和外圈要同时压入轴和座孔,装配套管的结构应能同时押紧轴承内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热配合 通过加热轴承或轴承座,利用热膨胀将紧配合转变为松配合的安装方法。是一种常用和省力的安装方法。此法适于过盈量较大的高速机床主轴轴承的安装,热装前把轴承或可分离型轴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匀加热80-100℃,然后从油中取出尽快装到轴上,为防止冷却后内圈端面和轴肩贴合不紧,轴承冷却后可以

再进行轴向紧固。 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制的轴承座紧配合时,采用加热轴承座的热装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伤。用油箱加热轴承时,在距箱底一定距离处应有一网栅,或者用钩子吊着轴承,高速机床主轴轴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杂质进入轴承内或不均匀的加热,油箱中必须有温度计,严格控制油温不得超过100℃,以防止发生回火效应,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此外,在安装过程中也要注意: (1)保持高速机床主轴轴承及其周转清洁即使是眼睛看不到的小尘埃,也会给轴承带来坏影响。所以,要保持周围清洁,使尘埃不致侵入轴承。 (2)小心谨慎地使用在使用中给与轴承强烈冲击,会产生伤痕及压痕,成为事故的原因。严重的情况下,会裂缝、断裂,所以必须注意。 (3)使用恰当的操作工具避免以现有的工轴承具代替,必须使用恰当的工具。我们经常强调工具的重要性,是因为有太多的客户在安装中使用了错误的工具造成了轴承的损伤。要注意轴承的锈蚀。 (4)操作高速机床主轴轴承时,手上的汗会成为生锈的原因。要注意用干净的手操作,最好尽量带手套。

浅谈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设计

浅谈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设计 球头关节轴承是各类车辆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在车辆转向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其可靠性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车辆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促进安全行车,本文对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球头关节轴承的设计方法。 随着各类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的数量也明显上升,安全行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球头关节轴承作为影响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部件,其结构设计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视。根据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特点,其在设计时应当从材料选择、球销设计、球座设计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并科学计算摆角、预紧力等设计参数。 1.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解析 1.1.球头关节轴承的具体结构分析 车辆中使用的球头关节轴承有很多种,以SQ14F-RSZ/K球头关节轴承(属弯杆型)为例,该球销、球座与衬垫相当于自润滑向心关节轴承的内圈、外圈及衬垫。球头与衬垫形成滑动摩擦副,实现转动与摆动,传递载荷。

1.2.球头关节轴承的常见失效形式 球头关节轴承应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比如具有良好的强度、良好的刚度、较强的耐磨性以及较强的可靠性等。如果球头关节轴承在正常使用中发生失效情况,往往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从大量的失效案例总结得出,球头关节轴承失效形式较为常见的有:①球销颈部位置产生部分裂纹或者断裂现象,一旦汽车遇到不好的路况时,汽车悬挂的震动幅度增大,这时如果球销的摆动幅度大于其最大极限摆角,那么就会与球座产生干涉现象,球销在反复作用力和摩擦作用下,颈部会出现裂纹或划痕,最终发生断裂,导致汽车转向系统失效,转向功能行使不了。②衬垫出现磨损状况时可能会导致球头的松懈,丧失摩擦力矩,致使汽车的转向系统不灵敏,甚至失效。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常会有转弯或颠簸,这就会使球头与球座间的衬垫发生运动,出现摩擦磨损以及变形的现象,球头与衬垫间产生一些间隙,导致汽车转向动作的延迟。 2.球头关节轴承的结构设计 2.1.材料选择 球头关节轴承材料的选择需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产品性能需求因素,二是加工工艺因素,20Cr、40Cr等都可以当成球销的原始材料,

轴承套加工工艺规程与

目录 1 序言………………………………………………………………………………………………… 2 2 零件的分析………………………………………………………………………………………… 2 2.1 零件的作用 (2)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2.3 零件的加工方案确定 (3) 2.4 零件的加紧方案确定 (3) 3 工艺规程设计……………………………………………………………………………………… 3 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3.2 基面的选择 (3) 3.3 制定工艺路线 (3) 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毛坯尺寸的确定以及基本用时 (3) 4 夹具设计…………………………………………………………………………………………… 7 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7) 4.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7) 4.3 定位误差分析 (8) 4.4 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8) 结束语 (9) 谢辞 (10) 参考文献 (11)

1序言 本次的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三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对这三年来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三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2零件的分析 零件图如下:

2.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轴承套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在各类机器中应用很广泛,主要起支撑或导向作用。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一般套筒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是保证内外圆的相互位置精度(即保证内、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和防止变形。次轴承套的要求有如下: (1) φ36js7外圆表面粗糙度要求是Ra1.6,对φ20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需要经过粗车——精车两步方能满足要求,设备为CA6140车床,夹具为专用车夹具,查《机械设计工艺手册》表2-10得 粗车单边余量2Z=1.0mm 精车单边余量2Z=1.0mm (2) Φ42外圆表面粗糙度要求是Ra6.3,只需一步粗车即可满足要求,设备为CA6140车床,夹具为专用车夹具,查《机械设计工艺手册》表2-10得: 车单边余量2Z=1.0mm (3) Φ42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是Ra1.6,对Φ20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需要经过粗车——精车两步方能满足要求,设备为CA6140车床,夹具为专用车夹具,查《机械设计工艺手册》表2-12得 粗车单边余量2Z=1.0mm 精车单边余量2Z=1.0mm (4)Φ20H7孔,表面粗糙度为Ra1.6,且其轴线对Φ42端面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与Φ36js7外圆有位置度要求,需要经过钻——车——铰三步方能满足要求,设备为Z540钻床,CA6140车床,因孔径不大很难铸造成型,所以采用实心铸造。 (5 )工件上的其他加工面和孔,表面粗糙度要求均为Ra6.3,只需一步加工即可满足要求,且与其他面没有位置度要求,在此就不多做考虑。 2.3零件的加工方案的确定

常用主轴轴承介绍

2014-10-31鸿慷机电-FAG进口轴承专家 主轴作为机床的关键部件,其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旋转精度、转速、刚性、温升及噪音等参数,进而会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例如零件的尺寸精度,表面 粗糙度等指标。因此,为了保持优秀的机床加工能力,必须配用高性能的轴承。用于机床主轴上的轴承精度应为ISO P5或以上(P5 或P4 是ISO的精度等级, 通常从低到高为P0, P6, P5, P4, P2),而对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速、高 精密机床的主轴支承,则需选用ISO P4或以上的精度;主轴轴承包括角接触球 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以及圆柱滚子轴承等类型。 精密角接触球轴承: 在上述的几种轴承中,以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的使用最为广泛。我们都知道 角接触球轴承的滚动体是球;因为它是一种点接触 (区别于滚子轴承的线接触), 所以它能提供更高的转速、更小的发热量和更高的旋转精度。在一些超高速的 主轴应用场合,还会采用陶瓷球(一般为Si3N4或者是Al2O3)的混合型轴承。 与传统的全淬透钢球相比,陶瓷球材料自身的特点赋予了陶瓷球轴承具有高刚度、高转速、耐高温、寿命长的特点,从而满足高端客户对机床轴承产品的需求。 就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而言,目前比较流行的是15?和25?的接触角;通 常15?的接触角具有比较高的转速性能,而25?的接触角具有较高的轴向承载 能力。由于预载的选择对于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应用的影响非常大,例如,在高 承载、高刚性的场合,一般会选用中型或重型的轴承预载;而针对一些高转速、 高精度的应用场合,我们在轴承的早期选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预载,一 般轻预载比较常见。预载一般分成轻型、中型、重型三种;为了方便客户的使用,目前世界上的几大轴承制造商都普遍提供预先研磨轴承端面而加预载的轴承,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万能配对精密角接触球轴承形式。该类轴承免去了客户 的预载调节,从而节省了安装时间。 精密圆锥滚子轴承: 在一些重载且对速度有一定要求的机床应用场合中---如锻件的荒磨、石油 管道的车丝机、重型车床和铣床等,选择精密圆锥滚子轴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 方案。由于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是线接触的设计,因此它能为主轴提供很高的 刚性和承载;另外,圆锥滚子轴承是一种纯滚动的轴承设计,它能很好的降低轴 承运转扭矩和发热,从而确保主轴的转速和精度。由于圆锥滚子轴承能够在安 装过程中调节轴向预载(游隙),这能让客户在轴承的整个使用周期中更好地优 化轴承游隙调节。 此外,在一些内圈挡边线速度大于30米/秒的高速应用中,某些特殊设计 的圆锥滚子轴承也能满足要求,如TSMA轴承或Hydra-Rib液力浮动挡边轴承。TSMA轴承的挡边有多个轴向方向的润滑油孔,可采用循环油润滑或油雾润滑,

轴承套圈工艺改进技术专题报告1

目录 引言: (1) 一.轴承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的防锈 (2) (一)轴承零部件加工中的防锈 (2) (二) 轴承零部件工序间的防锈 ................................... 3 (三)常用的中间库(制品库)的防锈方法 . (4) 二.防锈包装前的处理 (5) (一)清洗的对象 (5) (二)清洗用的介质 (6) (三)清洗工艺 (6) (四)清洁度检测与标准 (6) (五)清洗后的干燥 (7) 三.暂时性保护(封存防锈)材料 (7) (一)防锈油品 (7) (二)气相防锈材料 (7) 四.轴承润滑油 (8) 五、轴承成品防锈包装 (9) 六、轴承工厂的防锈管理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深沟球轴承轴承内外圈磨加工工艺过程改进 作者:刘圣斌指导老师:余军合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改进轴承内外圈磨工工艺过程和使用的设备,可以使产品磨加工工艺过程和在制 品周转更加合理,解决了冷却水、精研油、清洗煤油交叉相混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社会劳动生产时间的同时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了轴承产品的竞争优势。 关键字:深沟球轴承;内圈、外圈、磨削、工艺 一、轴承介绍: 轴承是一种精度高、互换性很强的标准零件,因此,为获得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常采用专用加工设备。达克公司公司专业化生产深沟球轴承,对内外圈的磨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了多次改进,提高了工效和产品质量。 1原设备及工艺存在的问题 原内、外圈磨超工艺如下: 外圈:磨端面(MB7480)→退磁、清洗→磨外径(M1080,MG10200)→支外径磨外沟道(3MZ146)→退磁、清洗→支外径超精外沟道(四轴超精机)。 内圈:磨端面(MB7480)→退磁、清洗→磨内圈挡边(M1050,MGT1050)→支内沟道磨内沟道

机床主轴轴承分类和性能比较

机床主轴轴承分类和性能比较 来源:对钩网 主轴轴承是数控机床主轴内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在主轴传动过程中,可以起到支撑机械体旋转和减小摩擦的作用。轴承由于其类型、结构、配置和精度的不同,以及安装、调整程度的好坏,将对主轴部件的工作性能起到直接的影响。从功能和结构上,主轴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是一种用于转变摩擦类型的精密机械元件,它可以使运转的轴颈与轴承内壁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大大减少摩擦阻力,降低能量损失。滚动轴承包括角接触球轴承、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五类。 主轴轴承一般要求越轻越好,滚动轴承也不例外。轴承越轻,滚动体的直径就越小,数量也越多,刚性就会越大。常采用轻系列、特轻系列和超轻系列,其中以特轻系列为主。 机床主轴的定位形式一般有两支承和三支承两种。两支承主轴轴承在配置时,首先要满足需求的刚度和承载能力。由于前支承刚度对决定整个主轴刚度发挥的作用更为关键,所以这个位置一般要配置刚度情况更理想的轴承。其次要适应滚动轴承的转速要求。每款轴承都有其最高转速限制。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精度等级的滚动轴承,最高转速设定也截然不同,一般来讲,点接触高于线接触,圆柱滚子高于圆锥滚子。最后,还要适应滚动轴承的精度要求,其配置方式直接影响着主轴的位置精度。 某些机床由于其设计需要,致使主轴箱长度较大,两支承已经不能维持稳定结构,必须增设一个中间支承来满足刚度和抗震性要求,于是就构成了三支承主轴部件。通常,三支承中只有两个起到了比较主要的作用,而其中必须包括前支承。第三个支承仅起辅助作用,这个支承通常来说,刚度和承载能力比较小,且外圈与支承座连接较松,留有一定空隙,以解决三个支承不同轴的问题。 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是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工作的轴承。由于轴颈和轴承内壁间存在间隙,润滑油可以将二者完全分隔开来,而使它们不发生直接接触。这类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摩擦阻力和部件表面磨损,而且其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增强了抗振性。 滑动轴承依据其产生油膜的压强方式区别,可以分为液体动压轴承和液体静压轴承。液体动压轴承随着主轴转速的提高,充入摩擦面之间缝隙内的润滑油量也逐渐增多,使轴颈和轴承分离,以降低摩擦阻力。 液体静压滑动轴承是在轴承内圆柱面上开有几个等距的油腔,各油腔之间还开有回油槽。工作时,润滑油流入各油腔,将轴颈推向中央,从而减小了与轴承内壁的摩擦。 滚动、动压、静压三种轴承性能比较 滚动轴承旋转精度一般或者较好,在无间隙或预紧下工作时可能很高。刚度一般或较好,仅与轴承型号有关,承载能力也是如此。抗振性表现欠佳,低、中速性能较好,高速时受疲劳强度、离心力、温升等因素限制。摩擦损耗较小,噪音较大,寿命受疲劳强度限制。生产、使用和维修相对简单,已具备标准化和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