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节光源 光的传播

第一节光源 光的传播

第一节光源  光的传播
第一节光源  光的传播

教学设计

《第1节光源光的传播》

整体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的内容,将重难点确定为“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本节又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如果实验做的不好,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后面的教学。做好实验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所在。课本首先展示了一幅图片太阳是人类最要的光源,进入光源的学习,由这个现象自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传播的?从而点出本课探究的主题——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并让学生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过对各种光现象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观察到的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些问题;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教学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为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设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光在透明的气体、液体中的传播径迹,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突破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在教学中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如何能通过两个小孔看到物体,从而知道埋电线杆、站队、射击瞄准等都是类似的现象;亲自体验小孔成像是怎样形成的,加深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一、目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来自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4)了解光的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理解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到不能绝对化理解科学规律。

2)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器材:激光笔、平面镜、玻璃砖、烧杯、水槽等。

光的传播教案设计

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2)知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思想目标: (1)利用对人造光源发展过程的介绍,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思想教育。 (2)结合讲解日、月食的成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科学教育。 (3)结合光速测定的介绍,向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难点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教学方法】 猜想、实验、讨论等综合式启发教学法。 【教学准备】 蜡烛、水槽、烧杯、带孔的纸板、皮球、微机、电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师:请同学们打开窗帘,我们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进了教室,老师看到了大家一张张的笑脸。试想,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还能看见东西吗?这是为什么呢? 生:夜晚没有光,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 师:白天,如果我们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又是因为什么? 生: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师:对!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从本章开始,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光的世界!(板书章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讨论光源 师:那么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电灯、火把、手电筒等能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板书光源的概念)自然界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学生纷纷举手) 生:太阳、闪电、萤火虫……。 师:夜晚看到的月亮是光源吗? 生:它本身不能发光,所以它不是光源。 师:为了使用的方使,人们又研究了人造光源,它的发展有一段很长的历史,请看(图片展示):原始人用往火照明,后来又出现了火把、油灯、蜡烛、现在又有了更方便的各种电灯。人造光源还在发展和改造。 2.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师:请大家猜测一下,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 生: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他的猜想正确吗?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吗? 生:见过,比如穿过树林的阳光就是直的,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也是直的。 师:回答的很好,但要想确切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同学们必须用实验自己去研究,实验中要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 (2)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 (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 师: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学生踊跃上前表演) 生1:光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生2.光可以在水中传播。 生3.光可以在果冻中传播。 师: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是透明的。 师:我们把空气、水、玻璃、果冻等这些透明物质也叫光的传播介质。 师:光在这些介质中传播时有什么规律? 生:都是沿直线传播。 师:这说明我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板书: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师: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我们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6)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明白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1.明白得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了解先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1.观看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咨询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能够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看、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等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第二章光现象和第一章声现象联系十分紧密,研究对象差不多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而第一小节要紧解决三个咨询题:①什么叫做光源?②光是如何传播的?③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这三个咨询题跟第一章声现象中研究的三个咨询题专门接近。①什么叫做声源?③声音是如何传播的?③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光和声音作一个类比,使学生对光有更深刻的明白得。 一、引入 引入部分选用一个谜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谜语:一个西瓜在它被切开往常是什么颜色的?

分析:学生们依照自己的生活体验,西瓜瓤可能是红色的,也有可能是黄色的,假如是生西瓜,还可能是白色的,因此学生可能得到上述的三个答案,即红色、黄色、白色。然而标准答案是黑色的。学生们觉得专门惊奇,一定会咨询:什么缘故是黑色的呢?缘故专门简单,因为西瓜没有切开往常,里面是没有光的,任何物体自身不发光也没有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那是黑色的。那个道理和在乌黑的夜晚,我们看什么东西差不多上黑色的是一个道理。假设那个世界没有光,我们看什么东西差不多上黑色的,或者讲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由此讲明光对人来讲是专门重要的,没有光,那个世界就可不能如此五彩斑澜,如此漂亮,甚至我们全然不能生存。 二、新课部分 〔一〕什么叫做光源, 学生刚刚学过声源,能够让学生仿照声源的概念自己来归纳光源的概念。学生回答〝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他们的理由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但如此是不是完整呢?专门多物体都〝能〞发光,然而不是所有发光的物体差不多上光源呢?举几个例子来讲,比如电影荧幕,月亮,我们看起来都〝能〞发光,但他们是不是光源呢?先分析一下,电影荧幕的光来自放影机上的投影灯,月亮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它们自己是可不能发光的,因此都不是光源。能够提咨询学生,〝我们如何样修改光源的概念才够完整?〞学生答: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为了加深学生的明白得,能够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具体方法能够让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看哪一个小组列举得最多,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因为是竞赛的形式,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会比较高,最后列举的数目也会专门多。夸奖列举得最多的小组,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对其中可能显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比如讲,学生可能会讲〝蜡烛〞、〝电灯〞、〝星星〞等等是光源,告诉他们〝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才是光源,〝星星〞并不差不多上光源,只有〝恒星〞、〝流星〞是光源,而〝行星〞、〝卫星〞、〝彗星〞等都不是光源。 在明白得的基础上讲明,光源是能够分类的。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 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电灯。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都有如此的生活体验,晚上汽车、摩托车或者是手电筒的光差不多上直线传播的,那么能够让他们大胆地推测一下〝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答:〝光是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光学开篇的第一节,涉及光的产生和传播,其中光的传播包括传播规律、直线传播的应用、传播速度等方面内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础,是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必备的基础知识。光线是一种理想模型,通过光线教学,可以初步培养、训练学生利用物理模型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训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光这个名词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形形色色的光现象,但由于缺乏切身感受和直接经验,他们对光的传播规律的印象只是生活中的一些感性和片面的认识,认为光要么沿直线传播,要么发生反射,而对于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不容易理解。为此,教学中应设计好相关实验,为学生提供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在实验事实基础上,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光的传播规律。考虑到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简单问题的愿望和能力,本节课在体验过程中设置了一些具有相当难度的问题,为学生挑战难关,获得成功喜悦创造了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小组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并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 (2)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一些现象,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在空气、水、果冻等介质中的传播,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演示“影子”“小孔成像”等实验,有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光现象。 (2)有将光的传播规律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 难点:如何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四、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 教学策略:实验探究、自主构建相结合,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 学习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结合,小组反馈、动态评价相结合。

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2——1《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3、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 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概括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特征。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概括能力。 6、通过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成因的了解和分析,加深对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进行 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课前预习学案 【自主预习】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光源:叫光源。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探究光的传播路径 1、进行课本35页的实验探究 2、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一张纸上能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学习任务二:光直线传播应用 学生读课本63页的图后回答: 1、你知道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吗? 3、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 学习任务三光的传播速度 学习课本36页内容后回答: 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1.影的形成:手影游戏 太阳下的人影早晚长,中午短。 人走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2.日食、月食的成因(用三球仪演示) 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并且三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子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打靶喵准,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将你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 由于物体的产生的。 2、解放军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在物质中沿传播的道理 3、月亮、蜡烛火焰、萤火虫、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4、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 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 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 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 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 更远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 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 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 课后延伸学案 阅读材料“科学世界”我们看到古老的光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 2.牛郎织女星的距离是多少Km? 3.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计算下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牛郎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一年按365天算)

光的传播颜色教案示例一

第一节光的传播颜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4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体验目标 1 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探究式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设想 1 重点、难点、疑点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真空中的光速为c=3×108m/s。 (3)探究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规律。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这节课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讨论,从而分析概括,光的直线传播和色光、颜料的混合规律。 三、教具学具准备 霓虹灯、蜡烛、小灯泡、篮球、乒乓球、水槽、牛奶、厚玻璃、三棱镜、手电筒、彩色透明胶片、彩色陀螺、极光图片、雨后彩虹图片、颜料、画板。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彩灯,在优美的舞曲声中欣赏变幻的七色光。 2.漆黑的夜晚会伸手不见五指,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1.整体感知 通过观察讨论,认识各种光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真空中的光速最大,通常取c=3×108m/s。 白光能分解成各种色光,其中把红、绿、蓝三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2.教学互动 互动1:你知道哪些光源?它们有什么特点? 明确观看实物、图片资料,认识各种光源,所谓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萤火虫……。启发大家归类出光源可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互动2:体育课上随着老师的口令,同学们总能很快地排好各种队形,为什么? 明确猜想光在空气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的传播情况,从而归纳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互动3:日食、月食是怎么回事?真有天狗吞月吗? 明确利用小灯泡,乒乓球,篮球演示日食、月食现象,显然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影子等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互动3:打靶的时候,怎样才能瞄准? 明确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打靶瞄准时只要把枪上的缺口、准星、射击目标三点放在一直线上就行了。其实排队、挖掘隧道、激光引导方向等都是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互动4:打雷时,雷声与闪电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 明确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快,光在水中的速度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5)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5) 引入新课 教师设计。班长主持为班内某一位同学〔最好是特困生。单亲家庭或有专门表现的学生〕过生日,点燃生日蜡烛、小焰火,有光有声的烈火气氛,引导学生观看〝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有声音,有光现象。 教师给出主题〝声现象前面已研究过了,今天开始研究光现象〞。 同时板书: 第二章光现象 提出咨询题 一、你看到哪些发光物体? 学生举例:太阳、电灯、萤灭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和烟火、月亮、星星…… 引导学生分类: 1.把不是光源的月亮去掉。 2.星星发光更正为恒星 3.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把上述光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太阳、电灯、萤火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恒星,以上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都能发光,教师引导认识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引导学生分类: 〔A〕人造光源,天然光源 〔B〕生物光源,非生物光源 〔C〕冷光源,热光源……

二、盲人能看到光吗?我们能为盲人做些什么? 三、你最想明白有关光的哪些知识? 由学生充分发言: 1.光的传播速度。 2.光的传播路径。 3.光有几种颜色? 4.光有危害吗? 5.人类如何利用光? 6.声有声波,光有光波吗? 教师引导指出:本节课先探究光是如何样传播的,同时要了解光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猜想假设 由学生讨论猜想: 1.光的传播路线能够是折线 2.光的传播路线能够是曲线 3.光是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 一、设计能看到光线传播路径的实验 由学生分组讨论:在黑夜里或在烟雾中能够观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由学生示范:喷雾器喷出一片白雾,能够观看到激光手电发出的光的传播路径。 二、设计实验观看: 1.光在空气中如何样传播 2.光在水中如何样传播 3.光在玻璃中如何传播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名校]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郑州外国语中学

八年级同步作业 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随堂检测 1 2、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m/s。 3 4、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光源:() A.太阳; B. 月亮; C. 恒星; D. 萤火虫. 5、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个不能表明光的直线传播:() A.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D. 雷声大,雨点小. 答案:1、小孔成像,激光掘进机挖隧道2、m/s 3X1083、直线,物体,孔 4、B 5、D ◆课下作业 ●基础巩固 1、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植树时,要想判断某行树栽得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颗树的前面,用一只眼睛看后面的树,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颗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现象; C.光的折射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 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的人影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5、在枝叶茂密的大树底下,阳光可以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投下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是:() A.太阳的像; B.树叶间许多小孔的光斑; C.阳光透过树叶发出的光形成的光斑; D.阳光照到树叶上闪烁的小水珠而成的. 6、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来解释的是() A.水中倒影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第二章第1节《光的传播》预习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总第课时) 第一节光的传播 预习目标: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预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三、预习任务: 任务一:光源 1. 叫光源.分为和 . 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 任务二:光是如何传播的及其应用 1.自主做课本35页演示实验“光是怎样传播的”(可按如图所示做)。 2.归纳实验结论: . 3.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本上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 4.小孔成像实验说明____________,并解释其原理是 . 5.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 任务三:光的传播速度 1.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 2.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表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 是。 3.光年是单位,它等于。 四、预习诊断: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 B.萤火虫 C.水母 D.霓虹灯。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中是沿传播。小孔成像、影子、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日食、月食,属于光在同一种物质中 3、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

B.排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对就排直了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 4、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速虽快但传播也须用时间D.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 6、同学们,喜庆节日放“响炮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还是先听到响声呢?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五、预习质疑: 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达标题A 1.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_______的原理,光在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3.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4.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萤火虫不是光源 D.以上说法均不对 5.当观察站在远处敲锣打鼓的人时,我们总是先看到他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 A.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的多 C.用人眼看物体比用耳朵听声音反应更灵敏些 D.总是先敲锣打鼓,后发出声音,动作先后不同 6.光线指的是用一条带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______和______。 7.下列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A.月亮B.未通电的电灯 C.熄灭的蜡烛D.蜡烛的火焰

光的传播教案

光的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能力目标 1.通过光线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过解释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 2.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难点是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绍了光源,并通过图5—1说明光源的确切含义.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光现象: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等归纳得出光的传播是直线进行的,从而引出光线的概念;然后以激光准直为例,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材通过对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进一步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鉴于学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对日食和月食进行过多的论述,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避免冲淡重点知识的教学.本节的最后介绍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议 1)加强演示实验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情况,再用自然光进行演示,从而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举出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如:射击、排队等.日食和月食的讲解可配合以录像电脑模拟加强感性认识. 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解释现象. 影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对学生会有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仪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日食和月食进行简单的说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实验,并进行讨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3)适当设疑强化概念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对此可通过设疑进行强化,并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证明. 4)进行学史教育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对光速的教学不要紧限结果,要增加一些学史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 教具: 装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笔、浇花用喷雾器、方木板、白纸、大头针、直尺、图钉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1节《光源 光的传播》学案 教科版

《光源光的传播》 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 与评价 教学(学习)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2.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m/s. 3.了解光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在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如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人的影子为什么早晚长中午短呢?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来保证隧道不会发生偏折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光源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6页“光源”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能够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和 两种。常见的光源有:、、等 [及时练习]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太阳 B.月亮 C.钻石 D.点亮的蜡烛 E.萤火虫 F.正在工作的电灯 知识点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光从光源发出后,是怎样传播的呢? 思考: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到墙上,能看到一个亮点,我们看不见光的传播路 径。怎样才能将光的传播路径显现出来呢? (1)可以用白纸板衬托来显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2)可以用蚊香放在杯子里燃烧产生的烟雾来显现; (3)可以将少量的奶粉颗粒放入水中来显现光在水中传播路线; (4)可以让光穿过果冻来显现光在果冻中(固体)中的传播路线。 1.实验探究:光是沿直线传播吗? 实验一:如图,点燃卫生香,将烧杯倒扣在上方,当杯内烟较浓时,立即用 激光笔从左向右照射烧杯,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看到了,说明 实验二:如图,向水槽的水中滴入两滴牛奶,搅拌均匀,立即用激光笔从左 向右照射烧杯,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看到了,说明 实验三: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砖,你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要求: 1、先独立 思考 2、组内交 流讨论, 补充完善 3、三分钟 后小组展 示。 同学们完 成后小组 代表展 示,其他 小组质 疑,老师 完善,评 价激励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第一节_光源光的传播习题(含答案)

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D ) A.小孔成像 B.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C.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D.傍晚,当太阳到了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到它 2.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大__(选填“大”或“小”);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3×108__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__慢__。 3.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圆斑,这是太阳的__像__,是由于__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__而形成的。 4.如图是2016年3月9日,在中国南部地区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形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沿直线传播的__,发生日食时,__月球__(选填“地球”或“月球”)处于中间位置。该现象还说明光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B ) A.太阳 B.月亮 C.萤火虫 D.发光水母 6.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7.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B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日食、月食的形成 8.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A ) A.太阳的像B.太阳的影子 C.树叶的影子D.树叶的像 9.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B ) A.森林里树枝间的光柱 B.激光测距仪 C.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 D.排队看齐 10.小明探究光的传播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家中的空水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了大量的盐,过了几天,他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图所示,图中光线沿__曲线__(选填“直线”或“曲线”)传播,原因可能是__盐水不均匀__,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__均匀__的特点。 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3×108__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 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_3.84×108__m。 12.电闪雷鸣时,因为__光速比声速要大__,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11 m,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的时间需要__500__s。 13.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产生日食的原因和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 能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理解小孔成像、月食日食等现象。 2. 了解光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 3. 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 1.2过程与方法 4. 通过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自然现象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问】上手影、日偏食时,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墙上成像、日食与月食,这些现象都与什么有关。 【生答】这些现象都与我们这一届学习的内容有关。 【目的】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学生了解到的现象,通过提问究因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6.2 新知介绍 1、光源 【师问】通过图片展示,请问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答】都可以发光。 【师归纳】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师问】月亮是光源吗? 【生答】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已,并不是月亮本身发光的,因此月亮不是光源!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2、光的直线传播 1) 【师问】怎样表示光线? 【生答】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师问】是否看到了一条条光线? 【生答】没有。光线是看不到的。

光源 光的传播 教学设计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源,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 (2)知道光能传播能量和信息。 (3)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8 3.010/C m s =?。 (4)了解光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 (2)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引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曾经在电视或者是生活中看过的城市夜景 问:城市夜景美丽吗? 学生回答:美丽。 教师:城市夜景原本没有那么光亮、美丽,但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给城市黑夜带来了光明与美丽。 问:城市夜景中的光来自于哪里呢? 学生回答:光源。 教师:对,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第一节《光源光的传播》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光源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光源?------能自行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 2.在太阳、月亮、地球、萤火虫、镜子、宝石、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投影仪屏幕这些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有哪些?------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 3.这些光源能按什么规律分类呢?------人造(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电灯)与自然(太阳、萤火虫) 教师:城市夜景主要就是靠各种人造光源来亮化的。 (二)、光是怎样传播的 1.创设情境:(回忆)晚上汽车灯射出的光,手电筒射出的光。(动手做一做)教师让学生用激光笔照射一下。 提出问题:光从光源发出后,是怎样传播的呢? 学生回答:光沿直线传播 2.“实验探究”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1)将激光束斜射到光滑的桌面上,观察光束的传播径迹有什么变化。【学生实验】(2)将激光束射向水中,观察光束的传播径迹。【教师演示】 提出问题: ①光在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其表面会怎样? ②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不会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光射到光滑桌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桌面反射出去,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由空气射向水,在与水的交界面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进入水中,这种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注意: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 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由于光在空气及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之一是“同种介质”。 (3)光可以在空气、水等透明介质中传播,这些物质叫做光的介质。 提出问题: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观察教材图4-1-4(将激光束射进密度不均匀的糖水时光的传播径迹),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根据刚才的实验和图片资料,关于光的传播径迹,你有什么什么认识?和同桌讨论交流。

最新4.1光源 光的传播教案课时练

4.1 光源光的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进而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影子形成等。 2.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2.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了解当前在光学研究上的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课前准备 多媒体、玻璃砖、光具座、带有小孔的屏、光屏、蜡烛、火柴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观察实验法 2、启发式教学 3、达标练习法 4、学生实验 5、分析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美丽的城市夜景视频 教师:是谁将城市的夜晚装点的如此美丽多彩?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索光的奥秘!(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美丽的光,陶冶情操,激发求知的欲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二、进行新课 1、光源 师:我们生活中除灯光外还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利用多媒体展示预设的发光体的图片(如:烟花、极光等学生不易想到的)。 师:通过分析上述发光体的特点来定义光源: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师:发挥你的智慧,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类吗?(学生根据光源实例分析并回答) 学生至少能说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教师补充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生物光源和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标 1.通过光线的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培养学生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过解释光直线传播的现象,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 2.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 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难点是对光的直 线传播条件的认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 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绍了光源,并通过图5―1说明光源的确切含义.教材通过对生活中的光 现象: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等归纳得出光的传播是直线进行的,从而引出光线的概念;然后以激光准直为例,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影子是 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教材通过对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进一步证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传播的,鉴于学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对日食和月食进行过多的论述,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避免冲淡重点知识的教学.本节的最后介绍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 度不同. 教法建议 1)加强演示实验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情况,再用自然光进行演示,从而得出光 是沿直线传播的.组织学生讨论,由学生举出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如:射击、排队等.日食和月食的讲解可配合以录像电脑模拟加强感性认识. 2)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解释现象. 影子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从何而来的呢?这个问题对学生会有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仪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学生利用新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再在教师的指导 下对日食和月食进行简单的说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实验,并进行讨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 下由学生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3)适当设疑强化概念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对此可通过设疑进行强化,并通过演示实验加以证明. 4)进行学史教育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对光速的教学不要紧限结果,要增加一些学史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 教具: 装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笔、浇花用喷雾器、方木板、白纸、大头针、直尺、图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方法1:从本章的引言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说明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说明人看清物体是由于有光进入眼睛 引起视觉.然后简介人类很早就不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还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着 按书上图5-1简介人造光源的发展,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沿什么途径传播?”从而引 入新课.这样引入新课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进行了劳动创造人类文明观点的教育. 方法2:由学生活动实践引入新课 课前布置物理实际活动内容“调查光源发展史”,并要求学生上课时带来自己准备的 光源,上课开始请几位同学简介光源发展(其余同学的资料课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准

第一节光源 光的传播

教学设计 《第1节光源光的传播》

整体设计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的内容,将重难点确定为“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本节又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如果实验做的不好,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后面的教学。做好实验是学好本节的关键所在。课本首先展示了一幅图片太阳是人类最要的光源,进入光源的学习,由这个现象自然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光是通过怎样的路径传播的?从而点出本课探究的主题——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并让学生知道光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过对各种光现象的介绍,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观察到的具体事例(生活或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这些问题;知道影子形成的原因。教学的关键是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为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设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光在透明的气体、液体中的传播径迹,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为突破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在教学中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如何能通过两个小孔看到物体,从而知道埋电线杆、站队、射击瞄准等都是类似的现象;亲自体验小孔成像是怎样形成的,加深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一、目标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来自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4)了解光的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理解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讨论“光传播的是什么”,了解光是传播能量和信息的重要载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到不能绝对化理解科学规律。 2)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器材:激光笔、平面镜、玻璃砖、烧杯、水槽等。

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2)

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二上) (2) 第一节光的传播颜色 1、观看与摸索 观看一:在乌黑的夜晚,观看马路上或街道上行驶的汽车的前灯的光柱,能够发觉光柱是________(填〝直〞或〝弯〞)的。这讲明,在空气中,光是________传播的。 观看二:夏天的雷阵雨过后,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天空中的彩虹,从上到下其颜色顺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购置一只红光激光电筒,选择一个下着雨的夜晚,在雨中打开激光器,观看红光的径迹。(没有激光电筒用手电筒代替也能够) 将激光电筒往含有一定泥沙的水里照耀,观看水中红光的径迹。 实验二:如图,在一只深盘中盛上半盘清水,盘边斜 放一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耀在平面镜,并反射到白色的 墙壁(或纸)上,观看墙面反射光的颜色。 实验三:将你家的彩色电视机打开拿着放大镜对着屏幕近距离观看,看着电视机关闭时屏幕上看到的条纹的组成;当你的观看点颜色发生变化时,注意这些条纹中颜色的变化。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中的激光电筒射出的红光的径迹是如何样的?这讲明了什么? b.实验二中的太阳光照在平面镜上后什么缘故反射出各种颜色的光?这讲明了什么? c.实验三中用放大镜看到的彩电屏幕上的条纹由哪几种颜色的光组成?这讲明了什么? 1、在平均介质中,光是沿___________传播的。激光准直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2、排纵队时,假如看到自己前面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能够用 _________________来讲明。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 播速度________(填〝快〞或〝慢〞)。假如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刻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