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第一章.远古美学嬗变

第一节.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第二节文:审美对象的总称

“文”在这里指的并不是文章,文学之类,而是指原始仪式中的人,而文的本意是文身,仪式中的人就是在仪式中或为了仪式而文身的人。现在的人们出席一些重要的仪式时,会根据不同的服饰来穿,但是在远古时期,人们并没有衣服,于是文身也就起到了衣服的作用,与现代服饰不同的是,远古时候文身之人既是人也是神。问,从神的功能来说,是“巫”,从其社会角色来说,是“王”,从其“形象”来说,是“文”。因而用文来指仪式之人,表明中国文化对人在仪式中的重要性的重视和对人的美学外观的重要性的重视。

作者在书中书写,文在社会中的普遍化,其实质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文化化。因此文就有了狭义与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文既仪式的人(文身之人);广义的文一是一种礼的外观,二是社会的外观,这样文就有了两条发展之线:一是人之文的发展,一是整个文化之“文”的发展。

演化的核心和主题,这就是仪式中的文饰的发展。而中国式的宽大服饰则以改变人的自然形体,从以自文的本意是文身,作为人之文的然形体为主到以非自然形体为主,这是一个质的改变。

在原始时期,虽然不同的阶段之“文”在美学上和意义上有差别,但又有其共同点,这就是“文”的目的都要使人成为仪式中神,文是为了人的神性华、神秘化、神力化、通过一种原始观念和巫术力量来达到文化的现实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从电视还是书籍等上面都会看到古代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生录—龙。不仅在服饰上,就是在书籍上我们也会得知,有着四个面孔的皇帝本身就是龙,而突出人的力量的夏王朝建设者夏启则自己乘龙。龙是帝王的象征。同时象征方式的不同使得在作为仪式之人的“文”远古演变中,有了两个飞跃:一是由文身到服饰,二是由神的服饰到王的服饰,而作为朝廷之王的冕服体系奠定了中国文化服饰的基本文化则和美学原则。

从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中国对人重视的是外观和修饰的美丽,而外观和修饰的美丽又与社会的秩序和宇宙的象征紧密相连,这是中国人体美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而仪式中纹文身之人的发展,同时就是与人的外观形式相连的整个仪式外观的发展,也是仪式四因

素在美学外观形式反方面的发展。

文学是最美的语言,从古至今不同的文人墨客都用文字记录了不同的事物,因而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字中见证中国文化的特有的美。如孔子说尧舜“焕乎有文章”,赞西周“郁郁乎,之哉”,而时代的宋濂则说:“天地之间,万物有条理而弗紊者,莫非文”······总之,文成了中国审美对象的总称,文就是美,而且是一种中国文化特有的美。

而冕服作为中国文化的服饰的表征,它服从和体现文化的两个要求:一是服饰如何将人的自然形体转变为文化的本质,使人成为高级的人还是低级的人。二是服饰如何将等级不同,从而性质不同的人清楚明白地区分开来。朝廷冕服体系由于要突出这这两个文化要求,而具有了三大美学特征。首先,服饰本质原则要求服饰能对自然人体进行加工修饰,这就决定了中国服饰的宽大性,宽大才能产生掩盖人的自然形体,而具有自由变换的功能,其次符号区别原则决定了色彩、图案、佩饰在服饰中的重要性。左后,服饰本质和符号区分都是为突出等级中的权利。中国服饰潜在的多样性不靠形体,而靠服饰本身就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

文在远古的演变有这样的三个实质:一是从原始仪式之文为主的原始美学体系到朝廷冕服为主的朝廷美学体系的演变,二是从原始的图腾宇宙之美到理性的天下王朝的宇宙之美的演变;二是原始仪式之巫到朝廷之王的演变。

从中国的文既是美,可以体现中国美区别于其他文化之美的特色,而文在中国美学理论中的整体性,就从一系列的概念表现出来:1、文质,表现了文与内质的关系,文是内质的外显。2、文饰,文就是饰,一切文化的外观都是文化的彰显,文化中最重要的东西“字”就成了文字。3、文字,文字之“文”就是强调字的美丽。中国文化对士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成为文人。人要有文,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士人,而在这一系列文化的关联中,我们可以悟到:文体现了中国之美的特色。

中国美学史有着很长的发展历程,当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打开它时,我才发现它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到目前为止我仅仅读了第一章的前两节,虽然篇幅没有特别长,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使我对他有了一种敬佩,美学对我而言再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仅从这两小节来说,礼和文就够每一个人拿来品味很久。我想这品味的过程也需要丰富的阅历和足够多的文化内涵。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有许多的惊艳,许多的灿烂,也有许多的感动。我想,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就这两节的内容而言,我们要做一个有礼之人,懂得什么地点行何种之礼,同时更要有厚重的文化修养,做一个有文之人。这是我们的中国所特有的灿烂文化,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去用更多的知识武装自己,进而做一名合格的文化传承者。美学史仅仅是从一方面介绍了我们的文化,但这总让我们去细细地品味一生,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资本,都是我们的祖先穿越时空给我们的馈赠。

国美学史读后感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

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泱泱五千年文明其中蕴含的历史数不胜数。而中华美学也是一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生。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 两汉美学 先秦时期产生了不少美学派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和道家。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 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为“质”,认为文、质应该统一起来,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给人感官愉悦,但只有与善统一起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真正的美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亲疏差等的互助互爱,即实现“仁”这个最高原则。 孟子宣扬了儒家所提倡的人格精神的美,提出了“理义之悦我心,并且在有关个人道德修养的所谓“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中,涉及了艺术创造中个体的情感和意志作用等问题。 荀子则提出了“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说法,涉及到主体能动活动同美的关系,特别是它要求对立面统一的素朴辩证法观念和对刚健之美的提倡,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理论和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和法家都从狭隘的功利主义出发,对审美与艺术采取蔑视以至否定的态度墨家主张“非乐”,即否定艺术,认为审美与艺术活动只能“亏夺民之衣食之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它反映了古代小生产者的观念和狭隘眼界,但又有揭露批判剥削者的一面。 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但道家美学的真正代表者是庄子及其学派。道家美学的全部思想建立在关于“道”的理论基础之上。儒家美学充分地肯定美与善、善与真的统一,认为这种统一是绝对合理和不容置疑的。而道家美学则相反,它处处致力于揭露美与善、美与真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丑对立的相对性、虚幻性和不确实性。 屈原之美学 在战国后期,随着南方楚国文艺的发展,出现了以屈原(约前340~前277)为代表的楚骚美学思想。它汲取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人格精神和主张“文”与“质”、美与善相统一的思想,但又不受儒家严格的礼法束缚,在美的追求上,非常重视情感的热烈表现和想象的自由抒发。 两汉美学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丰富了先秦美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美的追求,对个人的才能风貌的讲求以及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思索,都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的个性、爱好、趣味等等在封建制度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第一次得到了真正的注意和重视。上层社会士大夫对审美与艺术问题的重视,人物品藻和玄学思辨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门文艺理论的品评。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6章 荀子的美学)【圣才出品】

第6章荀子的美学 6.1复习笔记 一、荀子的哲学和美学 (一)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 1.自然界没有意志、目的,但有其客观规律,且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 (1)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 (2)这些话都是说自然界本身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独立于社会人事的变化而存在的。这是十分明确的唯物主义思想。 2.人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无所作为的,人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荀子认为,人们不应该盲目地崇拜和畏惧自然的力量,不应该消极地等待自然界的恩赐,也不应该只在自己的幻想中役使万物(“思物而物之”),而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骋能而化之”),利用自然界的规律,改造自然界,来为人类谋福利(“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 (二)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的影响 1.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命题,一方面批判了宗教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有神论、目的论和“天人感应”论,一方面又批判了庄子一派所谓“勿以人灭天”、“勿以故灭常”之类的宿命论。这是荀子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 2.对后代美学家正确理解审美主客体关系、艺术和现实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荀子的这个命题,对于后代美学家正确地理解审美主客体的关系、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清初叶燮的美学就是一例。 (三)荀子的认识论思想 1.人的认识要依赖于人的感觉器官(“天官”)和思维器官(“天君”) 人的认识开始于人的感官对于外物的感觉。但是感觉还必须加上思维的作用,才能有对于外物的认识。 2.比起感觉器官来,“心”在认识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1)形成理性认识时不仅要依靠“心”这个器官,就是在感知外物的时候也离不开“心”这个器官。 (2)《管子》四篇中就已经有这个思想,荀子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心”这个器官在审美感受中也起着统帅的作用。 (3)这一思想对后代美学家研究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四)荀子的“虚壹而静”命题 1.“虚壹而静”,是管子学派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1)管子学派讲“虚”,是指“无己”、“无臧”。“无己”,是指去掉主观欲念;“无臧”,是指去掉主观成见。但是“无臧”也可以被理解为不要已经积累的知识。 (2)管子学派对已经取得的知识和将要取得的知识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同样,管子学派强调“专于意,一于心”,强调心静,但对于一和多的关系,对于静和动的关系,也没有讲得很清楚。 2.荀子继承了管子学派的这个命题,并作了重要的发挥 (1)荀子认为,“虚”并不是排除已有的知识,而是“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即不以已有的知识来妨碍将要接受的新知识。“壹”,并不是排除兼知各种事物(“两”),而是“不以夫一害此一”,即不要因为兼知多种事物而妨碍对这一事物的专心研究。

美学原理大纲

湖北大学 美学原理 (0504200103代码不知道) 教学大纲 (第x版) 艺术学院 美术学系 2010年5月

前言 一、大纲编写依据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面向 21 世纪的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湖北大学院积极调整课程结构、强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教体艺〔2005〕2号)文件中对现有专业进行的明确调整,及对修订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制定此《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教学目标为: 1、了解与美学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美学理论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有关知识。 2、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3、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讨论、课外自习、图片观摹等相结合;课前提供参考书目,每章后布置思考题。本课程以哲学为基础,力求运用唯物辩证法,明晰地讲授,实事求是的鉴评。 四、适用对象 美术学专业、设计学专业。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或相关课程) 本课程与第二学期开设的《中国美术史》,与第三学期期开设的《外国美术史》、第五学期开设的《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形成知识内容衔接。 六、课程性质 必修。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 《悲惨世界》的上、中、下三本,加起来有1100多页,不过看完了同样也很有成就感,让我有点困惑的是书名怎么是“悲惨世界”,主人公是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拿破仑战争前后十几年),年轻时候的经历有些凄苦,出狱之后的蜕变,和老年的生活,总之我个人感觉用“悲惨”有点…,但我也说不上来用什么词更好。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悲惨世界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摘抄这个可怜的人把身子转向听众与法官,面孔上那种微笑,当时在场目击的人到现在想起来还觉得不舒服。那是胜利的笑容,也是无望的笑容。“现在你们知道了,我才是让阿让。”他说。 “我不想再扰乱法庭了,”冉阿让接着说道,“既然不抓我,那我可以走了,我还需要去做好几件事。检察官先生知道我是什么人,也知道我要去哪里,他每时每刻都可以让人来抓我。” 他向门口走过去,谁也没又说一句话,谁都没有伸出胳膊阻拦,大家都向两边分开。那时,他好像具有某种神威,逼迫群众在一个人跟前后退,都闪到两边。他缓缓地穿过人群。到后来一直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推开的门,可是有一点是毫不怀疑的,他走到门前的时候,门已经开了。他到了门

口,又会转过身说道: “检察官先生,我等待您的处理。” 随后,他又对众人说:“你们每一个人,你们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我值得可怜,是不是?上帝呀!我一想起自己刚才险些做出的事,就觉得自己值得钦佩。但是,我希望不曾发生过这些事。” 他走出去,又有个人将门关上了,像方才打开一般;要知道,作风正派的人,坚信在群众里肯定能找到愿意为他服务的人。 还没有一个钟头,陪审团就宣布撤除对尚马蒂厄的一切控告,并且立刻释放,尚马蒂厄走了,他感到莫名其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疯子,一点儿也不理解所见到的场景。 马德兰的视线与沙威的视线相触时,沙威纹丝不动,他没有走近,可是他立即变得非常凶残了。他的任何感情方面,都比不上得意之情显得更骇人。魔鬼重新找到它要投进地狱的人,就是那个样子。他坚信肯定能逮住冉阿让,心情就完全显在面孔上了。 我们感到非常可惜,无法掩盖这样的一个情况,只因为“他做过苦役犯”这句话,差不多所有人都将他丢弃了。他所做过的一切善举,还不到两个钟头就会被人全部忘记,而他只是一个“苦役犯”了。 (此时马德兰藏了起来,修女堵住沙威)这位森普利斯修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第18章 明清园林美学)【圣才出品】

第18章明清园林美学 18.1复习笔记 一、明清园林艺术与园林美学 (一)明清园林艺术 1.明清两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皇家园林最有名的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多集中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除北京、南京外,以苏州、扬州、杭州等地数量最多。 2.明清园林艺术的发展,在明清小说和戏曲中也有反映 (1)汤显祖的《牡丹亭》写了一座园林,并且借剧中主人公杜丽娘的口说了一句名言:“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汤显祖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春天。在他看来,园林正是把“春色”引到人间的艺术。 (2)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了一座大观园。大观园是明清私家园林的典范,曹雪芹在这座园林中寄托着他的审美理想。 (3)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婴宁》篇也描绘了一座园林,寄托了他的审美理想。 (二)明清园林美学 1.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方面的著作却很少。 2.到了明清两代,由于园林艺术有很大的发展,吸引了很多知识分子关心这门艺术,甚至亲自从事这门艺术,这才陆续产生了一些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 3.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李渔《闲情偶寄》中的《居室部》和《种植部》。从美学的角度看,这三部著作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差。

二、古典园林的意境 (一)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 1.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是艺术意境的美。因此,园林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就成了明清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在园林艺术、园林美学中得到了独特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意境”的内涵,在园林艺术中的显现,比较在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显现,要更为清晰,也更容易把握。 2.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不同 (1)诗歌、绘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 (2)园林的意境则是借助于实物构成的。 3.园境和诗境、画境在美学上有共同之处:“境生于象外” (1)诗境、画境都不是局限于有限的物象,而是要在有限中见出无限。 (2)同样,园林的意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象,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不是一片有限的风景,而是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比之一个孤立的物象,能够给予游览者更丰富的美的感受。 (二)明清园林美学着重强调园林的意境 1.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美的感受(1)沈复的《浮生六记》谈到虚实相生的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 (2)分景、隔景都是通过分隔空间在观赏者心理上扩大空间感。空间本来是小的,通过分隔,可以增加景色的层次,使景色的趣味多样化。这样,在观赏者的心理上,空间的容量就增大了。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 导读:本文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题引言——中国美学史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一、学习中国美学史有特殊的优点和特殊的困难 我们学习中国美学史,要注意它的特点: 第一,中国历史上,不但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有美学思想,而且在历代的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华部分。这样,学习中国美学史,材料就特别丰富,牵涉的方面也特别多。 第二,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雕塑、建筑)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例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因此,各门艺术在美感特殊性方面,在审美观方面,往往可以 找到许多相同之处或相通之处。 充分认识以上特点,便可以明白,学习中国美学史,有它的特殊的困难条件,有它的特殊的优越条件,因而也就有特殊的趣味。 二、学习中国美学史在方法上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中国美学史,在方法上要掌握魏晋六朝这一中国美学思想大转折的关键。这个时代的诗歌、绘画、书法,例如陶潜、谢灵运、顾恺之、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作品,对于唐以后的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开启作用。而这个时代的各种艺术理论,如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谢赫《古画品录》里的《绘画六法》,更为后来文学理论和绘画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过去对于美学史的研究,往往就从这个时代开始,而对于先秦和汉代的美学思想几乎很少接触。但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到汉代,这一漫.长的时间内,的确存在过丰富的美学思想,这些美学思想有着不同于六朝以后的特点。我们在《诗经》、《易经》、《乐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淮南子》、《吕氏春秋》,以至《汉赋》中,都可发现这样的资料。特别是近年来考古发掘方面有极伟大的新成就(参看夏鼐:《新中国的考古收获》)。 大量的出土文物器具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鲜的古代艺术形象,可以同原有的古代文献资料互相印证,启发或加深我们对原有文献资料的认识。因此在学习中国美学史时,要特别注意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成果。从美学的角度对这些成果加以分析和研究,将会提供许多新的资料并从中得到新的启发,使美学史的研究可以从六朝再往上推,以弥补美学史研究中这一段重要的空白。 第二题先秦工艺美术和古代哲学、 文学中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一、把哲学、文学著作和工艺、美术晶联系起来研究

《一问一世界》XX字的读书笔记

《一问一世界》XX字的读书笔记201x年是杨澜入行20年,也是《杨澜访谈录》10周年的纪念,这样的“XX”,对杨澜来说,实在是美丽的巧合。杨澜说:“201x年也好,20 年也好,在人生中不长也不短。回头一看,其实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赶路,顾不上停下来。借这个机会我停下来,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再望望前面的天空。”她的这个“停下来”,就催生了《一问一世界》。这是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展现了她非同寻常的媒体生涯;读者从中也可以看到杨澜20年来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以及她对世界的处置方式和价值观。 在《一问一世界》中,杨澜对自己20年的媒体人生进行了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的她,对“女性”有了理性的界定,对“问”有了执著的回归。杨澜在序言中强调:“出现在本书中的六个问题是从一万多个问题中挑选出来的,它们基本涵盖了《杨澜访谈录》访谈嘉宾集中的若干领域:国际政治、商业、文化、女界、体育、艺术等。我希望经由这一个个问题,串联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采访,亦希望以这些人物的谈话去接近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共同的记忆。” 在千万里、千百遍的“问”里,杨澜对世界、人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她说,在采访了500多位精英人士后,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有了质疑:到底什么算成功?更成功又怎样?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患了“成功综合征”?为了“成功”,

我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初衷和内心真正的渴望;为了“成功”,我们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忽略了身边的人,我们能不能停下脚步给他们一个微笑,给他们一个拥抱?生在这个追求成功的年代,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成功的意义何在。那么到底何为成功?杨澜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说自己曾收到一个短信,“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在“问”的世界里,杨澜提出了自己对幸福、挫折的理解。她说,我相信幸福要靠运气,但更要靠能力:梦想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感受的能力和分享的能力。总之三个字:幸福力——追求和给予幸福的力量。我要的幸福是丰富而有价值的生命,是充满爱和温暖的情感,请不要让我取舍。她说,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这是人生非常宝贵的财富,你经历过很大的欢喜,也经历过很大的挫折,但是你还是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要做的事情上来,我觉得这是对一个人很大的考验。人生于世,谁没有追求,谁不希望成功、祈求幸福?但何为幸福,幸福与成功有何关系,幸福的感受如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每一“问”中,杨澜发现别样的世界,引发更新的思考。 20年过去了,杨澜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她用自己的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

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

中国美学史大纲前6章笔记

中国美学史大纲 第一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 第一章老子的美学 第二节老子论道、气、象 含义: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道是原始混沌,道产生七物,没有意志和目的,自己运动,是无和有的统一。 道不是绝对的虚无,包含有象、物、精。道是真实的存在。 精,就是气。象(物的形象),不能脱离道和气,否则就失 去了本体和生命,毫无意义。 第三节老子论有、无、虚、实 含义:天地七物是有无、虚实的统一。天地七物才能流动、 运化,生生不息。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 则。 第四节老子论美、妙、味 含义:美,与善区别开,相对于恶(丑)而存在。对美和艺 术采取简单的否定。味,听别人说话(言语)的味道,是一 种审美的享受。“淡乎其无味”。提倡一种平淡的趣味。妙,体现道德无觃定性、无限性的一面。老子否定美。但不否定 妙。不能执着于有限的物象来求妙。

第五节老子论“涤除玄鉴” 含义:涤除,洗除垢尘,洗去人们的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鉴是观照,玄是道,玄鉴 就是对于道德观照。1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2 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是 审美心胸的最早源头。 第二章孔子的美学 第一节孔子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内容: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 主观修养中就能起一种特殊的作用。在主观意识的修养中, 在为了达到仁而进行的努力中,审美的境界高于知识的境 界。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第二节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 内容:艺术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 起美感。美与善的统一,在一种意义上,也就是形式与内容 的统一。文和质的统一,也就是美和善的统一。反对质胜文 和文胜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审美标准。艺术包含 的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这样的情感符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美学史》读书笔记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

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

中国美学史大纲笔记

《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这个命题是和张燥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命题是一脉相承的。 (一)郭熙“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命题,首先强调画家要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审美观照……只有直接的观照,才能发现自然山水的审美形象……“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所谓“山水之意度”就是山水的审美形象,也就是审美的自然。 (二)强调画家要有一个审美的心胸(林泉之心)……没有审美心胸,就没有不可能实现审美的观照,即便是直接面对自然山水,也仍然不可能发现审美的自然…… (三)要求画家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所谓“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画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不同,山水所显示的的审美形象也就不同。苏轼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画家必须对自然山水作多角度的观照:近看,远看,正面看,侧面看,反面看,朝看,暮看,阴天看,晴天看,春夏看,秋冬看。在这多角度中,郭熙最看重的是远望。近看可以把握山水的特点,只有远望才可以把握山水的气势,从而创造高远、深远、平远的山水画的意境。 (四)还要求画家对山水的审美观照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郭熙认为,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只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夺其造化”,创造出“磊磊落落,杳杳漠漠”的审美意象来。 在郭熙看来,山水画家创造是审美意象应该达到四条要求,而这四条要求每一条要求都不能离开“饱游饫看”: 第一,水画的意象应该把自然山水的“奇崛神秀”充分表现出来。只有“饱游饫看”,审美观照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真正发现和领略山水的“奇崛神秀”,“穷其要妙”,从而 使神奇的山水“历历罗列于胸中”。 第二,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自然山水的提炼和概括。“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 第三,山水画的意象应该具有“浑然相应”、“宛然自足”的整体性。 第四,山水画的意象应该是“意”和“象”的契合,应该包含有“景外意”、“意外妙”,从而引发观画者的无限情思。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 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山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中国美学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Aesthetics 课程总学时/学分:48/3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 一、课程简介 中国美学史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包含在其中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对读者心理人格的培养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本课程主要从中国文化、哲学切入,研究、揭示中国美学史的发展历程。主要讲授有关中国传统美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以历史上的思想形式为主,注重哲学分析,辅之以基本的学术史和艺术史背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中国美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美学史上各个时期的主要学派、思潮及其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把握中国美学演化发展的脉络和原因,把握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更深层次上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人在社会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艺术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美学史的缘起、中国美学史的学科进展、中国美学史的原则与框架。 2.了解并掌握远古美学嬗变中的“礼”、“文”、“中”、“和”、“观”、“乐”。 3.对于儒家、道家与佛家美学(哲学)的争论以及各家美学的基本特点,有基本的掌握; 4.掌握先秦时代背景与美学思考的关系,把握先秦美学的基本问题“天人之辨”、“古今之争”、“名实之辨”等;尤其要把握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儒家先驱的基本思想;把握老子、庄子作为道家创始者的基本思想;了解墨家、法家等诸子学的基本理论; 5.理解两汉时期的唯物论与神学论的争论、斗争,理解汉朝从崇老到独尊儒学的发展,基本把握董重舒、王充的思想; 6.了解、认识隋唐时期佛学的发展以及儒、释、道的进一步融合; 7.掌握宋明道学出现的历史与理论根源,把握宋明道学在“理欲道器”问题上的主要思想观点,把握理学与心学的基本特点及二者的不同;掌握朱熹理学体系的基本主张、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基本主张、王夫之对道学的总结; 8.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唐代美学、宋元美学以及明清美学中的各种“论争”。 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章节题库1-6章)【圣才出品】

第1章老子的美学 一、名词解释 1.味(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味”是中国传统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不同于“五味”的“味”,最早使用这个美学范畴的是老子。“淡乎其无味”是老子对“道”的理解,恬淡的味是最高的味。后来陶潜、王维、司空图、梅尧臣、苏轼等人都延伸发展了这种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美学史和中国艺术史的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平淡。 2.情象(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情象是意境系统里的一种象。情象有别于意象、心象、言象等。它分别对应原初状态里的象和再生状态的象。原初状态的情象是指作者在创作准备,是灵感来临、原初状态下发生的情思与境象相容。情是精魂,象为形质。无情,象不生;无象,情不能附着。再生状态的情象是指经过文字的创造而凝结成言象后新的情象,它不同于原初状态的情象就在于它更加凝练,是读者接受的新情象。 二、论述题 1.中国美学中虚实相生的学说。(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1)“虚实相生”的提出 “虚实相生”最早出自老子的哲学,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也很大。

(2)“虚实相生”的内涵 “虚实相生”,即“虚实结合”,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的美学特点。这条原则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①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气韵生动”的命题。“气韵生动”的“气”,不仅表现于具体的物象,而且表现于物象之外的虚空。没有虚空,就谈不上“气韵生动”,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生命。 ②唐代美学家在“象”的范畴之外提出了“境”这个范畴。“境”和“象”的不同,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此外,中国古代诗、画的意象结构中,虚空、空白有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虚实相生,中国诗歌、绘画的意境就不能产生。 (3)“虚”与“实”的关系 ①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的美好与现实的黑暗构成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作者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 例如《雨霖铃》《月夜》《踏莎行》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复习笔记和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 汉代美学)【圣才出品】

第8章汉代美学 8.1复习笔记 一、汉代美学的过渡性特点 (一)《淮南子》和《论衡》 1.从美学史的角度看,汉代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有两部:一部是西汉的《淮南子》,一部是东汉的《论衡》。 2.《淮南子》和《论衡》包含丰富的美学思想,在美学史上有重要影响 (1)《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组织他门下的宾客集体编著的一部论文集 《淮南子》原名《淮南鸿烈》,大约成书于汉景帝之时。《淮南子》一书的思想很庞杂,但主要倾向接近老子的学说,所以东汉为《淮南子》作注的高诱说它“旨近老子”。 (2)《论衡》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著作,共85篇,现存84篇。 (二)汉代美学过渡性特点的主要表现 汉代美学是从先秦美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美学的一个过渡环节,这主要表现在: 1.美学思想发展的演变 (1)孔子和儒家学派强调礼乐文章、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审美和道德观念的联系。 (2)汉代的官方宗教神学体系又把儒家的这种美学发展成为神秘主义的美学。 (3)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一种新的倾向,强调观赏自然本身的美,强调艺术要通向自然之道。宗炳的“澄怀味象”的命题就是这种倾向的集中表现。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是对于孔子美学的否定,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 (4)魏晋南北朝美学的这种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正是在《淮南子》、《论衡》等著作的诱发下产生的。《淮南子》和《论衡》都发挥老子的哲学,推崇“自然”,以对抗和批判

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这对于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先秦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转化 (1)先秦哲学中的一批哲学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2)汉代处于这一转化的前夜,汉代美学构成了这种转化的中间环节 ①先秦哲学中的“气”的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气韵生动”的美学思想。 ②先秦哲学中的“形”与“神”这一对范畴,经过《淮南子》和王充的形神论,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转化成了美学范畴,出现了“传神写照”的美学思想。 二、汉代的元气自然论 (一)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1.元气自然论 (1)王充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是原始的物质元素。他认为,世界万物所以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就是因为它们各自禀受的元气有厚薄精粗的不同。 (2)人和万物一样,也是禀受元气而生。但是人所禀受的是元气中最精微的部分,即“精气”,所以人有智慧。 2.王充通过元气自然论对汉代宗教神学体系的批判 (1)王充的元气自然论是同汉代官方的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他反对把道德属性加到天地万物身上,反对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说,强调“天道自然”。 (2)王充运用这种元气自然论,对官方的宗教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哲学展开了尖锐的批判,这种批判涉及美学领域。 3.王充元气自然论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美学史大纲(二)

第一章老子的美学 重点: 1.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发端。 2.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以下一系列范畴皆发端于老子的美学:“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澄怀味象”“气韵生动”、“境生于象外””朴拙”。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 ●原因: 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 从理论本身看: 哲学方面:《老子》书着重讲宇宙观和认识论,而《论语》则着重讲社会伦理问题。老子提出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但“道”的性质是物质还是精神并不明确,但是“道法自然”作为否定有意志的天帝而出现,说明老子的哲学是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这个开端同时也是对宗教的否定。 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起初为哲学范畴,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从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对中国哲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极大,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系列独特理论都发源于老子哲学和美学。 二、老子论“道”“气”“象”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 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 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它不依靠 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道”存在于上帝产生之前。 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的宇宙发生论) 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法自然”。“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 有目的的主宰。 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逝”“远”“反”的运动之中,处于永恒的“独立” 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 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道”也就是无规定性、无限性,它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

《中国美学史》5000字读后感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第一节.礼:原始整合性与美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臵。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研读要点提示02

第六章《荀子》的美学思想 13、荀子中“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14、荀子“化性而起伪”中的“性”“伪”的概念内涵是什么?“化性而起伪”的命题是建立在什么思想基础之上的?(在古文中,“性”与“伪”这对范畴等同于“天”与“人”。) 附:“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荀子·性恶》) 15、墨子的“非乐”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荀子对“非乐”的批判(对礼乐的倡导)的根据是什么? 附:荀子对各家各派的批判:“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谓之道,尽赚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荀子·解蔽》) 第七章《乐记》的美学思想 16、中国传统文化谓之“礼乐”文化,古代中国谓之“礼乐之邦”,就在于中国古人特别崇尚礼、乐文化。而“乐合同,礼别异”六个字揭示的正是中国古人崇尚礼、乐文化的原因、奥秘。请思考: 为什么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要“同”又要“异”? 为什么“乐”可以“同”,“礼”可以“异”? “乐合同,礼别异”的终极理论根据是什么? 论文题目:试论荀子(先秦儒家)音乐思想的“乌特邦”色彩 第八章汉代美学 17、汉代(包括先秦老庄)形、神关系论对后代艺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8、《淮南子》一书中涉及的美学思想有哪些? 19、王充有美学思想吗?

美学史读书笔记

美学史读书笔记 古希腊美学思想萌芽 毕达哥拉斯学派 主要由数学家组成,他们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原素是树,数的原则统治宇宙一切现象。因此,他们得出美就是和谐的结论。首先他们从数学的观点去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数量关系,音乐节奏的和谐就是各种不同的音调按一定数量的比例组成。由此得出一个辩证原则,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这是希腊辩证思想的最早萌芽,也是“寓杂多于整一”文艺思想的最早萌芽。其次,他们将数与和谐的原则推广到雕塑,建筑,总结得出一些经验性规范,如“黄金分割”等,这是美学形式主义的萌芽。第三,他们还把这一原则应用到天文学方面,形成“宇宙和谐”的概念,把整个宇宙看做美学的对象,而并不限于艺术。最后,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注意到艺术对人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体也有数与和谐的原则统辖,当人内在的和谐与外在的和谐“同声相应”时,人就可以爱美和欣赏艺术。另外,人的内在和谐还会受到外在和谐的影响。 赫拉克利特 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由水风火地四大原素构成,其中火最重要,而且这四种原素还会不断转变。 辩证观点:毕达哥拉斯学派侧重对立的和谐,而赫拉克

利特则侧重对立的斗争,因此他认为美的标准具有相对性,一切都在变动,美不是绝对永恒的。“比起人来,最美的猴子也还是丑的”。 德谟克利特 近似“余力说”:音乐并不产生于需要,而是产生与正在发展的奢侈,这是近代SCHILLER和斯宾塞“余力说”的萌芽,并说明他开始从社会发展方面看艺术的起源。 原子论和认识论:物体表面分泌出的液体微粒,通过空气影响人的感官,使人对物体产生感性认识,但这种认识必须经过理智,才能达到理性认识。这说明他认识到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以及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为美学打下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 苏格拉底 由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美学转变为从社会科学观点去看待美学,这是希腊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变。 美即效用:有用则美,无用则丑,但由于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效用,因此美具有相对性。这说明美不完全在事物,与人也有关系。 艺术摹仿自然,但模仿并非抄袭,艺术不应只描绘自然外貌的细节,而是应该“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另外,还应该从自然形体中选择一些要素,构成美的整体,使艺术刻画出的形象比原来更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