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笔记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学号:1101030408 专业:国际公法姓名:雷泽学院:国际法学院年级:2011级1班完成日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一)读后感悟综述

本学期有幸能够参加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这门课,经过学习,了解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以及其中的重要思想,其中笔者认为非常重要的一本著作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本著作是由马克思与恩格斯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共同撰写,是马克思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这本著作一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假社会主义本质。在批判的同时,这本著作系统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并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因此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马克思与恩格斯希望通过这本著作同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并且通过这本著作总结和厘清过去的哲学信仰,通过缜密的思维和严格的形式重新阐明他们在研究中新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其最终是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崭新的、科学的论证。

这本著作在1846年至1847年间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能够出版,但是这并不妨碍这本著作它所包含的应有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该书所包含的巨大价值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而言,学界均认为这本著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又因为其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虽然这本书距离今天的历史已经上百年,但当我们重温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时,仍然能够感受到其中重要的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并发自内心地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和深深地怀恋。

就这本著作的体系内容而言,第一卷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途径是深刻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具体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同时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阅读这本著作的节选本,笔者深刻地体会到,它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也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更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

(二)唯物史观的阐述

显然,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是这本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本著作的经典之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时,首先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

是现实的个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个人,还决定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活的条件。在认识到唯物史观的前提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该理念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又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也衍生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阐述。正是从这样的逻辑推理之下,从这样的几个方面,马克思与恩格斯详细地阐述了唯物史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在阐述唯物史观时对前提的把握是很明确和成功的,它批判的就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因为这种唯心主义观在前提上避开了现实的个人,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准确地把握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即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而且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不仅是现实的个人,也包括了现实的个人所进行的活动和物质生产条件。现实的人如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的,就是那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马克思与恩格斯还认为现实的人与他们的活动以及物质生产并不是孤立的,相反,它们三者是统一的。因此,通过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相统一,笔者认为,这就为阐述唯物史观作好了铺垫,因为缺少这些要素将不会产生完整的唯物史观,因为缺少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将仅仅剩下抽象的历史,而缺少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产将会使历史中的人不再是现实的个人,缺少现实的个人的历史也不会是唯物的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清晰地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的宣言清晰的反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因此,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划清了与唯心史观的界限。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受到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充分证明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马克思与恩格斯肯定了社会存在先于社会意识这样的观点,因为其清晰地表明了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同时,由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产,因此,他们认为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最终得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就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着重从分工入手,认为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纽带。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每个民

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同时,民族内部的结构也是取决于生产力和内部以及外部的交往程度。分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而分工的每一阶段便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这就说明,生产力决定分工的水平,而分工的水平则制约着生产关系,从而我们可以推断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分工水平反映了生产力,那么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力的反映。分工也制约着所有制的更迭,《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展现了不同所有制的相继更迭,更加明确地体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制约。但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生产关系的概念,而是在生产关系反映生产力的观点上认为,各个民族的交往形式如果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笔者认为。这里的交往形式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

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市民社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市民社会不仅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关系。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在生产力的发展中都存在物质交往,而在这些物质交往中会发展出社会组织,正是这些社会组织构成了国家的基础以及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这表明,市民社会其实质就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会产生社会组织,因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通过上述的几个方面在这本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他们眼中的历史并不是精神的产物,相反,他们是物质的结果,是生产力的总和,所以历史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来说首先是关于人的历史,但又并非仅仅是人的历史,还是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三)重要的价值

马克思与恩格斯正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建立了全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闪耀的精华。

《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这套科学理论不但坚定了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空想和虚幻的,给予了人类的共产主义运动很大的鼓舞。同时,由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强调从“现实的人”为前提出发,其间进行的阐述为人自由而又全面地发展提供了正确的道路,这也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目标,为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不遗余力地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唯物史观,它的创立奠定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纲领。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的贡献势必永垂不朽。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有感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中的部分言论予以个人体悟式的生发,力图在经典原著的启发下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的精神,为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提供前人的视角和佐证。 关键词:交往人的解放历史活动国家异化世界历史性阶级斗争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因其理论内容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判的标靶,以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主线,涉及与历史发展和思想斗争相关的种种庞杂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本文仅对文章中的某些言论和观点作一二个人体悟式的生发。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任何历史阶段都无法以历史进程的幌子掩盖它给当下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所带来的真实境遇,任何大而不当的口号都是对身处其间铺砌历史道路的具体个人的人格侮辱和存在扭曲,任何为了抵达据说的目的地而抛弃同一车厢中曾经患难与共生死与同的战友的列车都将驶进人民早已为它挖好的大坑。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是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它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生产活动是一个人存在的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活动,生产活动的吞噬性应该为每一个立志献身精神生产的人所警惕。即便是精神生产活动,其生产方式也能左右生产者真正的生命样态:服务于商业文明、听从于文化学术体制的精神生产与大工业生产一般无二;码字的匠人与码砖的匠人殊途同归。 “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 ——“交往”概念的使用蕴含了比“生产关系”概念更丰厚的内涵,它涵盖了生产关系仅仅侧重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关系的内容,又体现出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在物质生产和交换、市民社会的交际、文化精神领域的交流等层面的关系,启发了哈贝马斯的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有尚未被充分认识和挖掘的理论意义。 “…人?的…解放?……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人”的“解放”的问题在一些历史人物的经历和选择中体现出从“现实”回到“精神” 的路径,比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滋华斯从激进地参与法国大革命退回到追求牧歌似的宗法制田园生活,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后期转向古典主义精神的寻觅和寄托,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布洛赫、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也认为“人”的“解放”只有在精神领域的“希望”、“幻想”、“认识的批判”、“批判的认识”、“新感性”等方式下才能彻底实现。可以说以上这些人物的选择和认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社会尚不能全面改变既往的对“人”而言是桎梏的形态以及尚未达到彻底革命的条件的状况下,当前的人所能借以部分“解放”的途径,而且这种途径主要是针对知识阶层而言。对广大的被物质生产方式所奴化的大多数人而言,“解放”的许诺在现实世界发生全面变革之前永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一吹即破的幻梦。阶级解放的问题仍然严峻地摆在所有无产者面前,它没有消失反而以全球化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05489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理论的力量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对德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一开始,吸引人的,应该是德国人那紧绷着,严谨的不透风的性格。但是众所周知,德国自从二战之前,便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国家,而二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却在短极短时间里迅速崛起,我想,这与德国独有的社会意识形态有莫大的关系。 这本书我并不能说看懂和理解。只表达一下零星破碎的感受。 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纯自然的人的批判,确定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人类历史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并以此作为出发点,研究和探讨了人类历史,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对着世界发问开始,人就在思考,人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面貌来生存。书中指出,人类历史是以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前提的,但是,有生命个人的存在和这种存在能持续下去,始终是以为满足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为基础的。然而这一切都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恩、马两人他们对于历史观的描述是:我们的“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几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沿着这一途径,首先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辩证关系,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很本 动力。他们在这里,用“交往形式”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而历史上各国的改革等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成功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对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做了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个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 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还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指出,经济基础是“整个历史的荃础,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讲解

幻灯片1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讲解 幻灯片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幻灯片3 一、写作、出版背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图 ● 1.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 3.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幻灯片4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这部著作,写于1845—1846年。共分两卷。 第一卷(序言、1-3章), 第二卷(序言、1-5章)。 他们生前仅发表第2卷第4章。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 幻灯片5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文本概况 ●第一卷第一章中心内容: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 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 幻灯片6 (四)写作背景: 《形态》写于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写作这部著作是为了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并清算他们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幻灯片7 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德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高举批判的大旗,在哲学上力图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革;但对反动势力的斗争仅停留在对宗教和基督教义的批判上,因此,青年黑格尔运动虽然在德国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哲学批判却严重脱离现实,将改造社会的事业等同于理论斗争,日益蜕化为革命运动的羁绊。 他们认为,思想、概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受观念的支配,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故而从观念、思想出发就可以理解物质世界。要改变现实只需进行思想上的革命即可。对于如何进行思想革命,费尔巴哈提出用抽象的人及人与人的相互需要代替现存的宗教观念,鲍威尔将理论家的批判视为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而施蒂纳则以为宣称某些思想观念为“怪影”并予以抛弃就可以摧毁现存的世界。 幻灯片8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作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本书第一次系统地全面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标志。 一)写作背景 1、揭露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史观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3、革命实践的需要 二)创作与出版 1、创作:1845年秋至1846年5月 2、出版:马恩生前未能出版,1932年第一次在苏联用德文全书发表 三)篇章结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有两卷组成,每卷各由三章组成 1)第一卷: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 该卷包括:序言 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费尔巴哈》章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由四个手稿构成。 莱比锡宗教会议 第二章圣布鲁诺 第三章圣麦克斯 莱比锡宗教会议闭幕 2)第二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该卷包括:真正的社会主义 第一章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 第四章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达姆斯塔德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

第五章“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 (其中第二章、第三章已缺失) 著作的最后还附有恩格斯的著作《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它作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的直接承续。 二、文本解说——对《费尔巴哈》四份手稿的分析 手稿Ⅰ(P6~P18,第1段至第29段):着重阐述分工与所有制在历史发展的的不同阶段上的相互对应关系,并阐明了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的生产者的观点。 1、写作目的: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实质(1-4) 2、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5-9) 3、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前提:现实的个人的存在(10-14) 4、生产和分工。劳动分工和所有制的形式: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 的或等级的所有制(15-25) 【P129,文本节选Ⅰ:3、4,第10到25段】 5、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6-29) 【P133,文本节选Ⅱ:5,第26到29段】 手稿Ⅱ(P18~P42,第30段至第59段):着重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其实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共产主义者。 1、人的解放(30-31) 2、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性观、不彻底性(32-34) 【P137,文本节选Ⅲ:1、2,第30段到第34段】 3、三种生产方式: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人的生 产,家庭)(35-38) 【P140,文本节选Ⅳ:3,第35段到第38段】 4、社会分工及其结果:私有制、国家、社会活动的异化(39-45) 【P143,文本节选Ⅴ:4,第44、45段】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本学期有幸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这门课,在教员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基本了解了其中的重要思想。在这些传世名作中,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印象尤为深刻,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阅读时也有许多不懂之处,后在教员和同学们的讲解指导下,结合相关的解读材料,方才对这本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长期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实践,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改换天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之所以伟大,究其原因,莫过于其思想之伟大——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拿起“批判”的武器,彻底同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并且通过这本著作总结和厘清过去的哲学信仰,通过缜密的思维和严格的形式重新阐明他们在研究中新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其最终是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崭新的、科学的论证。这本著作一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哲学观点。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历史”、“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第一卷第一章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还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同时还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他们还根据自己发现的历史规律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在阐述唯物史观时对前提的把握是很明确和成功的,它批判的就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因为这种唯心主义观在前提上避开了现实的个人,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准确地把握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即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而且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不仅是现实的个人,也包括了现实的个人所进行的活动和物质生产条件。现实的人如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的,就是那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马克思与恩格斯还认为现实的人与他们的活动以及物质生产并不是孤立的,相反,它们三者是统一的。因此,通过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相统一,笔者认为,这就为阐述唯物史观作好了铺垫,因为缺少这些要素将不会产生完整的唯物史观,因为缺少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将仅仅剩下抽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这学期很高兴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门课程,我了解了马克思的许多重要思想,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的科学理论,领略一代伟人的风采,我在闲暇之余阅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本书。《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神圣家族》之后合作的第二部宏伟巨著。这部著作系统的概括了直到那时为止他们还不曾制定过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崭新的、科学的论证。这本著作一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假社会主义本质。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历史地位而言,学界均认为这本著作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当我们重温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时,仍然能够感受到其中重要的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也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更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让我发自内心地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本著作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现实的个人”理论,因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基于“现实的人”这一前提展开的。“现实的人”这一概念包含着三个基本的方面之一是,“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其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现实”一词就是人普遍都只看到了物质的诱惑,而主动忽略了自己本身对精神的追求。有的人会为了外在的钱财、

权力,从小偷小抢,到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受到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定发展的制约。“意识决定生活”即每个人面对的一切都是自己意识的投射与反映,当一个人见到一个自己不曾见过的东西时,就会去想和自己以前见过的相比较,因此这个人的意识是接受他以前接触过的物质(现实)所决定的。生活决定意识即物质决定意识,一般来说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依赖于物质。打个比方说,山上的桃花开了,你虽然没有看到,但桃花的开放不会因你没有看到而不存在,意识有赖于对于物质的接触(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等),而后再通过理性思维去认识,形成关于此物的意识。再比如说一个从没有见过手机、电脑的人,他的意识里是没有手机电脑的概念的,当他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后,他才知道原来生活中有这些东西的存在。所以我们要从对客观现实的不满情绪中摆脱出来,拥有美好的意识去期待美好的生活,如果我们的意识充满了嫉妒、愤恨、仇视、那么我们的未来也会是一个充满丑恶的世界。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因为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对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拥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素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解

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详细分析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1845-1846年 分为两卷: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批判当时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费尔巴哈》是这部著作第一卷的第一章。它概括了全书的基本观点,是整部著作的导论。 产生的原因: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 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进行革命实践的产物。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和组进行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的条件下产生的。 内容说明: 主要内容有: 第一,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第二,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第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第四,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第五,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作用。 第六,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特征。 当然,应该指出,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创的理论的某些基本概念,有的还是用不太确切的术语来表达的。例如:生产关系这个概念经常是用“交往方式”、“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术语来表达。有些提法不确切。如:“消灭分工”、“消灭劳动”、家庭是“起初”的社会关系等。 一 《费尔巴哈》 (共四节) 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一节共25段。中心内容是阐明唯物史观的前提、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论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及其批判的实质 从四个方面剖析: 青年黑格尔派从来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 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一样,都把观念的东西当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决定者和创造者。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16传播刘冕飞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当1845年春他(指格斯——编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从篇章结构上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共有两章,第一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其中包括:第一节:一.费尔巴哈;二.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之后是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第二章,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从内容上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和阐述了很多我们学习和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一、提出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个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揭示了人类历史过程的主体,科学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 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三,生产力决定分工,进而决定所有制和交往形式。 第四,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决定人们的意识。 第五,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二、强调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 第一,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第二,人的生产表现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历史表现为物质决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第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第四,分工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异化的根源。第五,受生产力制约的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是历史的发源地和舞台。第六,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一个经验事实。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1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此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我们认为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题思想和基本内容是马克思的个人理论,而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人”,其本质是在”社会中、历史中行动的人” 。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人 一、个人的含义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人在马克思的哲学和思想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个人始终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个人始终是马克思进行研究的一条主线。 读到这里,很容易让人想到,我们当今社会所特别强调和提倡的”集体主义”--就是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和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是有些出入的,那么究竟集体和个人谁是更基础性的?当二者的利益出现冲突时,应该怎样处理?笔者认为,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是基础性的,集体是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之上的,只有重新发现个人,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各项权利,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这样的集体才更有活力,更强大,集体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二者的利益出现冲突时,应该怎样处理?对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建立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应该建立在上一个答案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个人遇到这个问题时,个人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决,你可以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可以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完全是一个个人化的问题,个人有选择的权利。单个人遇到这个问题,单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这是自由的和偶然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考虑,总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或者多数人会选择”个人利益是第一位的”,或者多数人选择”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无论单个人怎样选择,从统计上讲,总会有一个多数人的选择,这个却是必然的,就是这个多数人的选择,就是对问题的最好回答,也是问题的最后的答案。这里面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在调节着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选择和解决。 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问题上的两个错误,第一、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而不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现实的历史的人”。第二、批判费尔巴哈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简单、直观地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没有看到人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在完成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批判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对”现实的人”作了具体说明:”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历史背景 1836年10月—1841年3月马克思在柏林大学上学时接受了黑格尔哲学,那时,黑格尔哲学分成了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当时,马克思积极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随着思想的不断进步,马克思认识到了青年黑格尔派的缺陷,与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分歧,于是开始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是很快,马克思和同样转向费尔巴哈的恩格斯发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他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超越了费尔巴哈,开始探索一种科学的世界观。 1845年一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把马克思逐出巴黎。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见面时,新的迫切斗争任务正摆在他们面前。19世纪40年代初,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西欧的工人运动由自发的斗争逐步转向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尤其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西欧的工人运动均告失败。因此,1845年春天,马克思格斯商定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同时他们认为有必要清算一下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1845年,施蒂纳发表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这是一部宣扬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唯我主义的书。书中大量引用《圣经》中关于精神统治世界的无稽之谈,思想甚为怪诞。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批评的外衣下进行的,因而曾迷惑许多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写一部较大的著作,全面而系统地制定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便同鲍威尔,施蒂纳,“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划清界限,从而揭穿他们的骗局,否则共产主义就不能发展。 二.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1845年秋,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写作,于1846年5月完成,该书共有两卷,主要内容是批评青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这部著作相当完整地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自己提出的详细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任务,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第一次经典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初步阐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等。它是马克思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三.我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对新的历史观的基本原理的阐述。虽然这些观点有点难以理解,但多少还是加深了我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社会思想意识的阶级性;分工,异化”等概念的了解,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从这本书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交往方式即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解读

摘要: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不仅完成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而且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深刻地指导意义。 一、阐释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主要从分工的角度以及私有制的产生角度来分析共产主义的。他们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工造成的,分工的出现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与扩大,与此同时,分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甚至人的本质的异化。如何消灭这种“异化”,首先,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高度发达。其次,由于异化造成了阶级出现了分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越演越烈,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最后,交往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异化”作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只有消除了“异化”现象才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铺平道路创造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消除“异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为了生存,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同盟,继而为实现共产主义,扫清障碍,创造有利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交往的力量本身来说是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某种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以下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普遍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只有从全世界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不能在一个国家首先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可能的。”这句话指明共产主义是不能也不可能由某个国家单独完成的。共产主义是一种联合的运动,只有通过几个先进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斗争才能够实现。否则,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经验上的可能”。 三、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 1.以彻底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指出:“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私有制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这些论述从某种角度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私有制,这在以前是完全没有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过去以往的社会革命不过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共产主义本质上是要消灭这种私有制。 2.共产主义运动是自由联合体的运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个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个体都是抱着为了完全消灭阶级的信念而组成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多次使用“联合起来的个人”“各个人之

读书报告《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论人的本质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根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其人本主义的批判,全新的论述了人的本质的思想,批判其思想的资产阶级局限性,凸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特色。在本书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来源和发展、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的活动、需要等问题的论述同历史唯物主义其它重要原理一样,第一次得以科学的阐述。本文着重讨论其关于人的本质方面观点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然社会结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个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的本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和原因,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历来都有很多.唯有马克思主义者给了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规定,它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泽东对之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认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离不开人的社会性与人的历史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起源、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一、人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人来源于类人猿。人也是由分化而产生的。不仅从个体方面来说是如此——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而且从历史方面来说也是如此。经过多少万年的搏斗,手脚的分化,直立行走得以最终确定下来,于是人和猿区别开来,于是奠定了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人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从此人和猿之间的鸿沟就成为不可逾越的了。并且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体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要素或子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人的内部联系,这种内部联系形成人体整体功能系统,这种人体整体功能系统产生一种不同于要素或子系统运动形式的新的运动形式——精神活动。“事物的质是诸要素相互联系而成的整体特征。”因而,人的内部联系形成人的内部本质,人的内部本质便是精神活动。人的内在精神本质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以往关于人的通常观念。所谓内在精神本质也就是人的形体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人体整体功能系统的质。它要求我们从形体与精神两个方面认识和理解人。我们认为人是形体系统与精神系统的辩证统一。精神系统与形体系统是系统整体与局部或要素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通过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这篇文章,我了解到了这篇文章写于1845年秋—1846年夏,1924年用俄文发表。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意识形态表现为具有理解性的想象(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多方面)。这篇文章写作的主旨在于通过批判地分析费尔巴哈等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确立自己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目的在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与德国意识形态见解是对立的。文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黑格尔——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时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其二,历史活动的四个方面。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为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其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费尔巴哈——人是感性的存在,主张从人的自身寻找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存在;人的自然属性——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理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指人们基于社会实践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性。其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意识对实现社会生活过程的反映;确立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其六,分工的产生及其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 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 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此外,更为重 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当时未能出版(除其中的第2卷第4章在1847年发表在一份杂志上以外),以致这部 对于世人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最为重要的文献,要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 )年才以手稿的形 式全部面世。 此书就其作品形式来说是未完成的,其中的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是一份未写完的手稿。此 外,全书甚至没有一个总标题,现在的书名(《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后来在一篇声明中对这部著作所用的称呼。 以手稿的形式面世的作品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因此出版者在发表前必须对它进行编排、分节和加设 标题,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编排本。现在我们这里所用的中文版本,依据的是1985年的德文单行本,所以与1960年的全集中文版有所不同。 从手稿的表达方式来看,此著一方面具有论战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具有作者对自己的见解作进一步探讨的性质,所以并不具备确定的原理体系和深思熟虑的结构安排。但这与其说是它的缺点,倒不如说是它的优点,因为它促使读者自己运用理解力,去体会在一场哲学革命之后作者关于人类思想与知识的真正性质和任务的看法。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