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东莞实习报告

东莞实习报告

东莞实习报告
东莞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项目名称:参观东莞松山湖开发区中心公园、东莞中心广场、可园、东莞大道实习性质:验证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景观规划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设计系

2011.11.18

一、实习时间:2011年11月18日

二、实习地点: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松山湖公园,东莞中心广场,可园

三、实习重点考察内容:人文景观,特别主要以雕塑、壁画、浮雕或者园内展出的古代生产生活或艺术品。

四、实习报告:

(一)总写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而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即宗教建筑景观,如伊斯兰建筑景观、佛教建筑景观。

人文景观可分为以下四类:

1文物古迹

包括古文化遗址、历史遗址和古墓、古建筑、古园林、古石窟、摩岩石刻、古代文化设施和其它古代经济、文化、科学、军事活动遗物、遗址和纪念物。

2革命活动地

现代革命家和人民群众从事革命活动的纪念地、战场遗址、遗物、纪念物等。

3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

4地区和民族的特殊人文景观

包括地区特殊风俗习惯、民族风俗,特殊的生产、贸易、文化、艺术、体育和节目活动,民居、村寨、音乐、舞蹈、壁画、雕塑艺术及手工艺成就等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和地方风情。

山石、水景、建筑、道路广场、植物景观附后举例。

(二)分写

1、松山湖公园:

实例一:

如图,这是松山湖公园第一站“状元笔”。公园以状元笔这一激励莘莘学子的求学故事为依托,以祁顺的艰苦求学路为线索,依地势而造。建筑大多采用黑顶红柱,颜色对比鲜明,恢弘大气。典型的岭南建筑。这

种建筑保持了岭南建筑原汁原味的风格,不仅体现出东莞的建筑风格,还体现出东莞的历史悠久。

实例二:

上图是状元笔里面的雕塑。我们进去的时候,这里都是新建的路,新建的雕像。一大块地方都是无碑雕像,文化底蕴浓厚。雕像静静的在这里述说着美丽的故事,无碑,无人解说,我们只能猜想,不过不知故事是否我所想。

实例三:

这些都是公园里面的雕像。从雕像上面,我们看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笑,仿佛看到了他们再公园游玩的时候那种放松、开心的心情,让人放松。

2、东莞广场

实例一:

这个是东莞大剧院。占地面积广,性状奇特,功能性强,文化氛围强。公司将继续以繁荣东莞文化市场为己任,提升大众艺术修养为目标,努力将东莞玉兰大剧院打造成东莞文化新城的标志,艺术欣赏的殿堂,艺术教育的基地,旅游社交的首选。作为新城文化的代表,东莞大剧院是无可厚非的。文化氛围浓厚,建筑面积广,内部设备好,演出资源雄厚,这一条条都证明了大剧院的实力,东莞大剧院跻身“中国十大剧院”之列的实力。可以说,东莞大剧院是东莞文化代表作。

实例二:

这是东莞大剧院正门前面的雕塑。大剧院前面有一个水池,里面有小喷泉,雕塑就在喷泉中间,水喷涌而出,雕像栩栩如生,如梦如幻。雕像有吹笛的,拉小提琴的,拉二胡的,敲鼓的,跳芭蕾的,唱粤剧的,将中国的戏曲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走进大剧院之前,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到了一处宁静,洗涤自己的内心。

实例三:

一走进大剧院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雕塑。黑色雕塑和墙体对比鲜明,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目光。钢琴是乐器的一种,更加表明了大剧院的文化氛围。

实例四:

这个是东莞展览馆。是一座以展示东莞名城风采为目标,运用宏大的场景,翔实的资料,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东莞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图景,浓缩东莞过去、现在、未来的精华,集宣传、教育、咨询、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建筑上用大大的字写了“东莞记忆·乡土风情”,简单明了。让我们在进去之前就感受到了风土人情。建筑颜色偏暗色系,给了我们稳重的感觉。

实例五:

这是在进入展览馆之后看到的。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九日出土于安阳武官村。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是世界上已知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年代久远,表面都是文化的沉淀。放在展览馆大厅,让人慢慢进入文化的历史河流,如痴如醉。

实例六:

展览馆里面有经济展览区,有历史展览区…展览区里面都是追溯从前。这是历史展览区的。从前的历史也许你很清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呢?答案是否定的。当我们走在这一条廊道,细细看过历史流程,心中就会澎湃不已。太多的革命家为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而奋斗,而甘愿牺牲,从这些雕像或是浮雕上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努力。从雕像上滑过,仿佛重现了历史,看见了革命者勇往直前,看到了领导者指点江山,看到了战士们的决心和坚毅的脸庞。

3、可园

实例一:

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可园创建人张敬修任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广东近代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居巢、居廉在可园十年创建造没骨法、撞粉法画花鸟画家,并予传授,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张敬修虽然身任武职,但对琴棋书画造诣颇深。所以整个庭园虽偏于武略,但局部都显得文风雅意极浓。

实例二:

擘红小亭是张敬修广邀朋友雅集的地方,进入正门穿过客厅来到擘红小榭后,幽深、恬静的园林景色逐渐展现在眼前,沿着曲廊慢慢观赏,可看到拜月亭、瑶仙洞、兰亭、曲池和小榭等,给人以移步换景、渐入佳景的感觉。可园中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相吻合,同时又与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

实例三:

这是可园的主景可楼,为四层结构,底层为双清室和桂花厅,双清室又称亚字厅,其结构十分奇妙,它因平面形状与装修图案近似“亚”而得名,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桂花厅又名可轩,是当年主人张敬修接待宾客的地方。地板用板砖和青砖加工成桂花形,打磨得十分光滑,拼接得天衣无缝。可轩地板正中有一铜管连通着隔壁小房,当年由仆人在小房内鼓风,风由铜管徐徐冒出,非常清爽怡人。可楼顶层是“邀山阁”,“邀山阁”是可园最高的建筑,也是粤四大名园最高的建筑物。高达15.6米。邀山阁不需要一根钉一根铁,整个屋檐仅靠十支柱子支撑着,是可园最具特色的建筑。

实例四:

在古建筑中,石雕是古建筑构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石雕分为圆雕。浮雕、透雕。圆雕如石狮等,浮雕如碑头,浮雕的样式有窗格。

石雕的原型最早可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较为突出地表现我国特有的名族心理意识和审美观念,也表现了中华名族历史悠久、古朴厚实的文化意蕴。各时期的石雕艺术对于探索传统美学思想、艺术风格、表现手法。乃至对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里的石雕展品多为明清作品,其雕刻比较粗放,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中华名族的本土气质,我们集中展示这些石雕作品,意在让游客进行观摩,加深对中华名族的时代建筑艺术的认识。

实例五:

这是从可楼俯视可园局部。假山,亭子,廊道交错出现,错落有致。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吻合,同时与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致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

五、山石景观

实例一:

上图中灵活且大量运用了叠石。

在这块地上大量运用了叠石,不是规整排列,但看上去效果也不是杂乱无章的,在石头中间适当穿插一些树木,增加了层次感,根据地势的变化,叠石有高有底,树木有大有小,让本类应该生硬的画面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实例二:

在这块空地上,石头,植物,水面适当穿插,使画面丰富,层次感增强。

石桌、石凳和地板,还有周围的小石头相呼应,有整体感;植物穿插其中,增加了灵动感,不至于生硬;水面和植物、石头衔接统一,景色优美。

实例三:

这是一个小假山。

假山底座上种植了土麦冬、棕竹等多种植物,郁郁葱葱,富有情趣。小假山放置与角落,不至于太过单调,是建筑中的一抹亮色。周围还有小盆栽,摆放在空白的角落,使建筑角落不至于很突兀。

实例四:

上面的是石头和水边的衔接。

水面和岸边没有出现什么高差,直接衔接太死板,石头就是一个很好的打破工具。当石头杂乱无章放置与岸边时,周围多种植物穿插,打破了生硬感,让画面活了起来。

实例五:

太湖石本就玲珑剔透,奇形怪状,它们以悠久的历史、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图案、嶙峋的肌肤、斑驳的纹理、委婉的孔洞和奇特的造型而名扬中外、誉满四海。在经过地势变化,植物的穿插后,太湖石看起来更灵动,灵动中又不失浑穆古朴、凝重深沉。

六、水景景观

实例一:

上图是可园里面的一个小水景。

小水景存在于绿篱中间,水面立了一个小太湖石打破水面的平静,又增加了水面的可观性。水面上有一簇簇的睡莲,花朵含苞待放,亭亭玉立,与太湖石相呼应,可观性增强。绿篱周围局部有丛植的棕竹,打破了绿篱的规整,使整个画面大放光彩。

实例二:

水面虽然比较迂回曲折,但是若没有叠石的打破,则画面就会变得了无生趣,单调乏味。叠石的运用让水面的界限不再明显,增添了趣味性和可观性。多种植物穿插在石头间,层次感增加,高低错落有致,可观性大大增强,为画面增色不少。

实例三:

这是一个小水景。

采用了跌水的形式,为了方便视野,平台周围植物较少,若是光秃秃的则比较突兀,需要水来中和。水面柔和了石头的边角,让台阶不再那么枯燥,不再那么生硬。水面增加了建筑的亲和力。

实例四:

图中亭子立于水面之上,很有韵味。水面周围种植了多种植物,用来遮挡视线,且让视线有落点。水面周围的植物均投影在水面,让岸边的界限模糊,增加美感。水中可适当放养鱼,可以种植睡莲,让水面变得丰富。增加层次感。

实例五:

上图是一个小水景。

用类似于拱门的建筑做支撑,然后在基础上做出水帘洞的感觉,很有美感。既有动态的水也有静态的支架,还有静态的树木。和周围的环境相呼应,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七、建筑景观

实例一:

图中建筑是可园中的建筑。利用不同植物与多种建筑相映衬,在突出主体的同时构成了和谐的画面,减少了人工做作或枯寂气氛。植物由下面延伸到二层,郁郁葱葱,层层叠叠,感觉非常有生机。

实例二:

上图建筑周围分布了多种植物,有喜阳的,耐阴的,有耐旱的。一天之内不同空间的光照变化较大,在植物配置上要精心选择。各种植物分布恰到好处,墙角,院落,林下种植了不同植物,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适宜生长的状态,显得茂密有生机,给人愉悦感。

实例三:

上图是可园的一个偏拱门,外形古典优美,有古典韵味。门边是丛植的竹子和矮小灌木及耐阴草本,层次感强烈,让可园的一个小拱门都成了一幅画,让人流连忘返。

实例四:

上图是可园一角。在经过迂回曲折的房子、廊道之后,就看到了这个亭子。亭子立于水面,感觉视野瞬间变宽阔,水面周围都是各种植物,有近有远,层次感强烈,水面瞬间感觉向外延伸。水面亭子距离岸边不远不近,安静,环境好,是个休闲的好场所。

实例五:

这个建筑很有特色。性状似船帆,倒影在水面就好似船杨帆起航。颜色红蓝对比强烈,冲击力较大。几个类似建筑建在一起,恢弘大气。隔河相望,水中倒影和实体通过水联系在一起,让人叹为观止,很有东莞建筑的特色。

八、道路广场景观

实例一:

这两个铺装都是出现在草地上,主要铺装材料是石板和鹅卵石。铺装有着完美的弧度或是沿着地势向上延展,这样可以是走在上面的游人从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高度来观赏美景,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左图中,带孔的小石板和旁边的大石板构成对比,每块石板之间都有缝隙来填充草坪,有虚实的对比,使得整个铺装透气、有序、有韵律。右图中石板之间有缝隙让草坪生长。石板铺装和鹅卵石铺装构成虚实对比,鹅卵石的表面和石板的表面机理构成对比。

实例二:

该组铺装主要运用形状不规则的碎石板铺成。左上图是中心广场西面入口的小路径铺装,青色碎石板和青色草地搭配和和谐,给人很清爽的感觉。由于碎石板形状不一,铺就的小路图案丰富,机理自然。铺装中注意到若全部用青色石板则比较单一,所以其中夹杂一些蓝色,白色石块,使得整条小路丰富起来,让人印象深刻。

实例三:

上图是中心广场上靠近马路边的铺装,颜色较统一,浅黄色和灰色砖搭配,通过他们的排列构成不同区域,从而划分空间。不过因为颜色对比不强烈,地势没有变化,所以划分出来的空间感不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污水井盖上的处理很好,设计者没有用一般的铁做的井盖而是用浅色的明显的铺砖代替之,既醒目又不失美观。

实例四:

左图是一草地上的小路,除了引导游人游览路线之外还把草地分成不同区域。右上图是有鹅卵石和石板相组合,石板之地和表面机理及光泽和鹅卵石形成对比,使空间序列明显。

右图运用鹅卵石和石板组成有趣的图案,把座椅这一小空间和广场其他空间区分开来,游人坐在座椅上休息时可以欣赏周围美景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广场上甚至脚下的铺装艺术。铺装使得地面不在单调,构成了风景中的一种独特而不可缺少的景观。

实例五:

图中是中心广场上一个具表演功能的圆形小剧场的入口处的铺装,设计者运用了鹅卵石和金属铁板做为铺砖,大胆独特。铺装的材料之间的质感和光泽度有很大的对比,运用到了金属铺装。铁板下方有小鹅卵石铺的地面。供流水通过,所以用了铁板做桥,铁板比瓷砖和木头轻盈。铁板作为空间的分界线也很清楚的划分了不同空间。

九、植物景观

实例一:

上图是东莞大道的植物配置,植物高矮错落有致,排列有序,有层次。绿篱都是种植一大片,灌木均是种植于绿篱上面,增加了美感。植物叶片花色,颜色方面也有搭配,譬如深绿配浅绿或花叶,有颜色的跳跃,灵动性增加。

实例二:

在道路周围种植蜘蛛兰和草本之后,界限变得不明显。草本柔和了路线,让人不再会觉得路生硬,缺乏美感。让人走在路上有置身于花丛中的感觉。蜘蛛兰上面种植枝叶茂密的乔木,增加层次感,美感顿生。

实例三:

在这个小花坛中,通过植物的种类,颜色将花坛分为几个部分。相邻部分的品种、花色有较大差异,界限分明,看起来规整划一,美感顿生。地被花卉较小,成片种植效果明显。

实例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