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年广东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16年广东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16年广东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16年广东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016年广东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该作品问世时,正值中国的

A、文革后期民众逐步觉醒

B、拨乱反正成为时代呼声

C、徘徊前进寻找新的方向

D、对外开放正向内地深入

2: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文革”的结束一去不复返。说明①“双百”方针遭受曲折②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③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④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3: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②③④①

B、④①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4:“双百”方针重新成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开始于

A、反右斗争扩大化后

B、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C、粉碎“四人帮”后

D、“三下乡”活动开始后

5: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教文化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②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③恢复“双百”方针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④把扫盲教育作为教育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科学、文艺领域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针在贯彻执行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7:阅读下列材料: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个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在秦、汉时期走向终结,新中国的“百花齐放”局面也曾遭遇过寒流。

请回答:

(2)秦汉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结束过程中的两个重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百花齐放”局面遭遇寒流主要是在什么时期?

(3)由此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8: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文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的》一书中认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在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正是人类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淬砺发展到一个辉煌高峰的同时,又孕育着大一统文化的到来。王国维在《近几年之学术界》一书中说“自周之衰……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近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光焰。”

材料三董仲舒的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汉朝初期,儒学成了正统,而其他九家则成了“孤魂野鬼”。

材料四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宣布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党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指导方针。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的思想局面的原因。(6分)

(2)结合西方思想文化史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轴心时代是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4分)

(3)董仲舒的哪些主张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你认为汉初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新中国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百家争鸣政策的?(4分)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9:(10分)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文化积累、释放、调遥发展的30年。作为生活的提炼与反映,30年中国文化与时代生活和民众情感休戚相关。我们且从《甜蜜蜜》《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两只蝴蝶》这三首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大众情,窥斑见豹,看一看这些年中众思想变化的脉络。

材料一“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冲破质疑和批判,台湾歌手邓丽君演唱的这首《甜蜜蜜》胜似春风,吹进了被十年“文革”长期桎梏和捆绑的思想和心灵,一首深情款款的情歌在1979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在人们心灵荡起思想解放的涟漪。

材料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电影《红高粱》一遍又一遍地把嗓子喊破了。文化的苏醒与复兴几乎同时到来。对“理性”和“传统”的再次颠覆,对人性和个性的强烈呼唤,文艺作品又一次积极主动引领时代,成为思想解放的先锋和主力。

材料三“亲爱的,你张张嘴,风中花香会让你沉醉……”网络歌曲《两只蝴蝶》和(2002年的第一场雪》走红,急速发展的互联网成为大众的传播媒介。文化走下圣坛“飞入寻常百姓家”,文本表达禁锢减少,文化“翻飞”的个性时代到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甜蜜蜜》盛行的背景是什么?它反映了中国大众思想领域的什么变化? (2分)

(2)材料二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反映了中国大众思想领域的什么变化?这一时期,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开始崛起,你认为他们的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的《两只蝴蝶》体现了中国大众思想领域的什么变化?从背景、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下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5分)

10:(26分)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

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8分)

(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7分)

(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11:(27分)“另类历史”是指某些作品本身不是严格的历史著作或史料,但其中包含着某种历史信息。一般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影视、民间故事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

(北宋东京)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1919年,杜尚用铅笔给自己临摹的《蒙娜丽莎》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并命名《LHOOQ》,于是“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成了西方绘画史上的名作。对此,杜尚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都会受到‘高贵’的奴役。”

材料三1965年上映电影《烈火中永生》,江姐:有着钢铁般意志的革命女英雄形象。……这当中蕴含的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革命牺牲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9年电视剧《红岩》,江姐:……抹去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舍弃了革命的种种口号,让我们看到坚强、机智、勇敢的共产党员江姐。在表现江姐坚贞不屈形象的同时,尤其注重体现革命者江姐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性气质一面。

——胡雯《红色经典改编与传播——以“江姐”影视剧为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明上河图》反映宋代绘画和城市格局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其作为研究宋都汴京社会生活的历史资料,与《东京梦华录》等文献资料相比有何优势?(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杜尚的《LHOOQ》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艺术思潮?(4分)18世纪,欧洲的艺术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法国,试分析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形成两种不同“江姐”形象的政治和思想文化背景。(8分)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另类历史”的看法。(3分)

12:(24分)书籍史是研究、揭示书籍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门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

[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

——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

(1)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为后世书籍印刷树立了楷模风范。简要说明宋代书籍印刷发展的原因。(4分)

(2)晚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简述这一时期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条件。说明这一时期书籍印刷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6分)

(4)当前书籍印刷面临怎样的挑战?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年份

种数

印数

印张数

合计

其中:新出

13:(09山东平邑实验中学)阅读下列材料: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在自然科学方面,他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上,贴什么“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签……是错误的”。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指出:限制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闻人物等待,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

(2)简述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由此得出什么经验?

(3)21世纪的今天,“双百”方针有何意义?

14:(16分)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沉沉浮浮,历经风雨。今天,儒学再次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被中外学者高度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

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康有为揭起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

材料五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六中共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现阶段党的重要工作;……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把握正确方向,……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

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国理念?在当时为什么不可能实现?(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孔子学说(儒学)的态度各是什么?(2分)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董仲舒对儒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原因?(3分)

(4)材料五反映了鲁迅对儒学的什么态度?(1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分)

(5)依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文化强国?(2分)

15:经济、政治发展影响、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著《现代中国的历程》

(1)据材料一,理学对儒家思想有哪些新发展?(4分)这些发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清朝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对历代正史中受儒家伦理熏陶而累世同居的、并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

——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

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2)据材料二,宋朝时期怎样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古代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3分)

材料三纵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技术和制度只是文化土壤上长出的智慧之果。(古代)中国高度重视和发展了领先世界的农耕文明,也创造了雄视天下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积累。当西方国家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工业革命而逐渐崛起时,中国因文化的保守和落后,错失了两次产业革命的机遇。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也肇始于思想和文化的解放,带动了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让中国抓住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遇,从而实现了工业的崛起和经济的腾飞,进一步印证了文化的力量。——《“文化兴国”战略与中华民族复兴》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实施“文化兴国”的理由是什么(2分)?你认为当今中国已具备了哪些文化兴国的条件(2分)?

答案部分

1、B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时间是“1979年”。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B项符合史实;文革结束是在1976年,此后中国又经过了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1980年,A、C、D均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文艺的春天

2、C

试题分析:文革期间,样板戏一统天下,双百方针遭到曲折,文革后期,样板戏一去不复返,说明双百方针得到贯彻执行,因此①错误;双百方针的执行,体现了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因此②③正确,故选C。④项明显错误。

考点:双百方针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的理解双百方针的内容。在文化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在1956年提出,有力的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与此相关的是双百方针的成就和它的曲折发展也要了解。

3、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1988年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路线。

4、C

本题问的是“重新”,故选C。

5、A

试题分析: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后,在科教领域进行大力的整顿。197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恢复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以上分析可以看出,①②③都是正确的。把扫盲教育作为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初期。因此④不正确,故选A。

考点:1977年后对教育的整顿

点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在于教育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中国科技的成就也需要掌握。

6、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思想认识问题当成了政治问题,挫伤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是必要的。

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

解决:随着“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以来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执行。

解题关键是理解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思路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7、(1) 社会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革时期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处理好文学艺术和政治的关系(答出第一点即可给)

本题围绕古代和新中国百家争鸣局面命题。题目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即可

8、(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2分)学术环境相对宽松;(1分)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1分)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局面(2分)

(2)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强调理性,追求知识、追求真理,把人从神和自然崇拜中解放出来。(4分,答出两个以上的人物计2分;解释得当计2分)

(3)“大一统”“天人感应”等;(2分)根本原因: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2分)

(4)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即将胜利完成,(1分)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2分)同时在科学文化领域内仍然存在着某些“左”的思想影响。(1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百家争鸣”作为发展科学文化的方针政策,显示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执政党包容百川的气魄,这是一个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客观规律的方针。(2分,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9、(1)文革结束后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对国人的影响;对文艺前所未有的需求。理性回归。

(2)人性复苏。第五代导演用探索超越反思,突破传统表达方式,体tTAI 主义的觉醒,呼唤人性的回归。

(3)个性张扬。背景:科学技术推动网络的发展;文化传播大众化成为时代特征。内容:形式自由、随意、多样;更加关注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影响: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现代文化的内涵

10、

(1)原因:①封建专制腐朽没落;②理学僵化、文化专制使部分文人将精力发挥在小说创作上;③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④市民阶层壮大;⑤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故事性使其具有广泛的流传性;⑥印刷术的不断进步;(8分,每个要点2分,任答4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2)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1分)

背景:北大宽松的学术氛围;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提倡民主和科学);对传统文化和研究方法的批判、反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海归运用西方先进的学术研究方法;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形成(6分,每个要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变化: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2分)

原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兴起思想解放运动;实现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6分,每个要点2分,任答3点即可)

(4)因素:政治氛围;学术氛围;时代背景;学术者的思维方式;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等;(3分,答出一个给2分,答出两个要点以上给3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特征的反映。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阶段,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特征,考生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阶级、科技等方面分析小说呈现繁荣局面的原因。

(2)1917年,蔡元培到北京大学任校长,他采取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联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有关史实和胡适的学术研究方法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

(3)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由于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实行改革开放,红学研究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4)该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政治氛围;学术氛围;时代背景;学术者的思维方式;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等都会影响到学术研究。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

11、

(1)变化:风俗画的兴起;(2分)坊市制被打破。(2分)

特点:更直观、形象。(2分)(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

(2)艺术思潮:前者是人文主义思潮(或古典主义)。(2分)后者是现代主义思潮。(2分)转移原因: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分)

②宗教改革运动,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2分)

③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2分)(该问从宽评分,考生只要答出“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关键知识点即可得2分。其他言之成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60年代:①美国孤立中国;;中国国际环境恶化;反右斗争扩大化;(任意一点2分)②左倾思想逐渐发展。(2分)

90年代:①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民主法制逐步完善。(任意一点2分)②双百方针恢复;中外交流频繁;人文思想兴起。(任意一点2分)(其他答案,角度符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看法:①另类历史能间接反映一些重要历史信息和时代特征。

②研究“另类历史”有利于全面认识历史。

③对“另类历史”资料的使用需谨慎。(该问从宽评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3分。其他言之成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城市格局变化可以联系北宋的时代背景考虑,经济领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坊市制被打破。绘画作品与文学作品相比较,绘画作品更直观更形象。(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的核心即人文主义思潮;后者根据时间1919年,属于20以后的,反映应该是现代主义。关于原因的分析,可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几个方面考虑,经济是基础,与新航路开辟有关;思想文化运动原因是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3)首先考虑两个江姐形象的不同与当时中国的国情有关。一个是60年代一个是90年代。60年代的国情考虑政治和思想背景,美国孤立中国;中国国际环境恶化;思想方面60年代后期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等。9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深化阶段,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思想上双百方针恢复,人文思想的体现恢复人得客观本性等等。

(4)根据题干中“另类历史”的概念,作品本身不是严格的历史著作或史料,但其中包含着某种历史信息。一般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影视、民间故事等,可知另类历史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一部分历史信息;有利于更加全面的了解历史;但运用它必须严格甄别,谨慎;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外国文学艺术·文学成就·绘画、影视

12、

(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书籍印刷提供了物质基础;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为书籍印刷提供了技术保证;宋代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市民文化的兴盛等因素刺激了书籍印刷(业)的发展。(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条件:晚清时期专制统治被削弱;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新式印刷机器的传入和西方技术人才的引进;新式学堂、新式传媒(报纸等)的大量出现;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等。(4分,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社会变革;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促使社会生活习俗变化。(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总体趋势:上升。(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原因: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双百方针”的提出,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挑战:电子书等数字媒体的冲击。(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认识: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2分。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描述。(1分)

第二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1分)

试题分析:

第⑴小题:题中信息为“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要求找出原因,则可以联系宋代的时代背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经济发展、教育传播、考试制度、市民阶层壮大以及北宋印刷术的改进等多个方面加以概括。第⑵小题:该题的关键信息是“晚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列举实现近代化的条件。根据史实,比如晚清时期专制统治被削弱;近代经济发展;新式印刷机器的传入;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等。至于影响也应当从近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阐述。

第⑶小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不难看出趋势是不断上升的。第二小问的原因则必须联系建国初期的国家发展表现,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双百方针”的提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文化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第⑷小题:该小题属于根据材料以及相关问题谈主观认识的类型,表达式切忌脱离材料和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同时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来谈冲击和挑战,比如说电子书等数字媒体的冲击。至于个人认识则比较主观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印刷术;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双百方针”

13、(1)含义在艺术上问题上“百花齐放”允许文艺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倡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2)重要成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经验文艺应该也必须根植于人民生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解答本题容易忽略第(2)问的第一小问“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它包括话剧、历史剧、长篇小说等。此处的“经验”可以说是“重要成果”的原因。

14、(1)孔子主张德治(以德治民);(1分)原因: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孔子主张不可能实现;(2分)

(2)材料二反对;材料三肯定;(2分)发展儒家学说;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正统)思想(提升儒家地位)。(2分)

(3)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异常严重;b.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要求实现民主政治;c.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d.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每点一分,共3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思想:批判儒学。(1分)原因:儒家传统道德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提倡的纲常伦纪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2分)北洋军阀倡导“尊孔复古”。(1分)

(5)把握正确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弘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创新文化发展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每点一分,共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儒家思想发展的理解。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4)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5)问,要客观全面。言之有理即可。

15、(1)发展:将伦理、物理、心理之理混同,以一切知识去证实儒家伦理道德;(2分)对立天理与人欲,抹杀个人私利观,以卫道为目的,文化性格保守。(2分)

影响:为皇权专制张本,以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中国近代法制化建设。(2分)

(2)政府褒奖;士绅阶层的推动;通过教育推动;通过家规、乡约,童蒙读物,娱乐性的戏曲、说唱等形式进行普及(任意3点给3分)

(3)理由: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2分)

条件: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提供的精神素材和物质积累;30余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和技术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国民消费升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每点1分,任意2点给2分)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详细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 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 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 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 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题7 表 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2013年广东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以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3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2.中国古代设立军机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十二铜表法》是人类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成文法,它颁布于古代 A.罗马 B.雅典 C.中国 D.英国 4.英国光荣革命后制定《权利法案》的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总统 5.法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斗争和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 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联邦制 6.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爆发于 A.1848年 B.1871年 C.1917年 D.1949年 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动这场战争的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8.洪秀全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他领导了

广东省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皇帝制 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3.古代雅典可能具有公民资格的是 A.妇女B.奴隶C.成年男子D.外邦人 4.下列国家中,19世纪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是 A.英国B.日本C.美国D.俄国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 A.俾斯麦B.华盛顿C.查理一世D.沃(尔)波尔 6.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是 A.《共同纲领》B.《共产党宣言》C.《四月提纲》D.《权利法案》 7.2018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今天的 A.西安B.天津C.北京D.南京 8.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端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9.“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它开始于 A.2018年B.2018年C.2018年D.2018年 10.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11.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成立欧共体 12.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苏联解体B.赫鲁晓夫改革C.不结盟运动兴起 D.欧洲联盟成立 13.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C.加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4.古代中国景德镇享誉世界的手工业是 A.丝织业B.造纸业C.制瓷业D.冶铁业 15.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16.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优质教案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过程 导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新课讲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学生看书回忆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提出:学生回答——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结果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硕果累累:《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 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 三、艺术的春天

2016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2016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诸侯国。这在政治制度上被称为A.宗法制B.分封制C.科举制D.郡县制 2.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 A.加强专制皇权B.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C.建立内阁辅政制度D.提高相权 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A.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C.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4.1787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其中最高立法权属于 A.国会B.各州政府C.总统D.最高法院5.1871年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中国D.德国 6.与马克思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的是 A.列宁B.恩格斯C.欧文D.傅立叶 7.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爆发于 A.1840年B.1900年C.1911年D.1919年 8.使许多省纷纷响应,相继宣告独立,清朝统治由此土崩瓦解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下了重要基础。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

广东省2018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广东省2018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8.1 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 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 A.夏B.商C.周D.秦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扩大地方权力C.推行郡县制D.削弱相权 3.古代雅典城邦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在 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陪审法庭D.元老院 4.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是 A.克伦威尔B.沃(尔)波尔C.丘吉尔D.凯恩斯 5.1875年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国家是 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 6.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共产党宣言》D.《共同纲领》7.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的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这里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9.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敌后战场的战役有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D.武汉会战10.《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1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倡导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求同存异”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2.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了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联合国宪章》 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D.《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1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 A.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B.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C.开始刀耕火种D.出现了曲辕犁 14.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的经济政策是 A.“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政策 C.“重商主义”政策D.“重农抑商”政策 15.新航路开辟发生在 A.15世纪末16世纪初B.17世纪末18世纪初 C.18世纪末19世纪初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6.曾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是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荷兰 17.近代中国出现大规模“断发易服”现象是在 A.辛亥革命之后 B.五四运动之后C.国民革命之后D.新中国成立之后18.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间出现了上海发昌机器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属于A.外资企业B.民族工业C.洋务企业D.买办企业19.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在任总统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9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知识梳理】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完成后。 2.提出: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提出的正确性:“双百“方针的提出。是为了摆脱苏联模式,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化事业的道路。贯彻之后科学化事业繁荣的事实也说明了“双百”的正确性。 4 地位和意义: (1)“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关领导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2)符合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 (3)在艺界和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学术化各部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现象。 二、“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1.原因: (1)毛泽东错误的将“双百”方针作为阶级斗争的手段。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 (2)受“对立统一”思想支配,将“双百”方针的意义狭隘化。认为艺上的“香花”与“毒草”对立统一,学术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统

一。 2.表现: (1)19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2)表现在:观点的错判和对知识分子的错误批判,“革”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对“双百”的窜改和歪曲,使艺界出现“ ”的局面,而且科学研究几乎停止。 三、学艺术的春天 1.到的原因:后,“双百”方针恢复为中国科学化事业的指导方针。2.主要成就 (1)学上: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各个领域争奇斗艳,流光异彩。 (2)学术和科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上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出现了许多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明建设的新的见解。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日益繁荣。 【思维拓展】 1 “双百”方针的含义、实质和意义 含义:在科学化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是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学艺术领域和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化的多层和多样割据,不是一“花”一

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 【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答案】D 2.(2018.6·广东学业水平·2)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 A.长安 B.建康 C.咸阳 D.洛阳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答案】C 3.(2018.6·广东学业水平·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设立内阁 B.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 C.设立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度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 【答案】C 4.(2018.6·广东学业水平·4)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答案】A 5.(2018.6·广东学业水平·5)根据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掌握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等大权的是() 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最高法院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A 6.(2018.6·广东学业水平·6)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答案】B 7.(2018.6·广东学业水平·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十日谈》 【考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答案】A 8.(2018.6·广东学业水平·8)《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其提出者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陈玉成 D.李秀成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第17课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答案】B 9.(2018.6·广东学业水平·9)标志者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党“一大”召开 【考点】五四运动;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B 10.(2018.6·广东学业水平·10)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 A.土地革命 B.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 D.南昌起义 【考点】国民革命;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答案】C 1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1)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考点】抗日战争;第24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B 12.(2018.6·广东学业水平·12)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三民主义 D.新民主主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十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1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历史学科教案 课题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型课时 1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教学难点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参、图片 学生准备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主案个性化修改导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 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 导入本课学习。 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学生看书回忆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 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 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 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

2 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提出:学生回答——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结果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 争论。 硕果累累:《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 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 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遭到政治批判 三、艺术的春天 1、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 线。邓小平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 2、内容:出现以“文革”为主题“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改 革”为主题;社会生活为主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3、结果:中国文艺再次繁荣,走向世界 四、“历史的经验教训”。 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包括:“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执行过程遇到了哪些问题,“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给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教训?应该如何处理三个关系?贯彻“双百”方针有什么现实意义?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文革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使“双百”方针又恢复了它的生命力,我们要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使文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教师可结合“三个代表”的理论,使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要正确处理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 板书设计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文学的繁荣 二、艺术的发展

2018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解析版附后)

2018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解析版附后)一、单选题 1.(2018.6·广东学业水平·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 2.(2018.6·广东学业水平·2)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 A.长安 B.建康 C.咸阳 D.洛阳 3.(2018.6·广东学业水平·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设立内阁 B.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 C.设立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度 4.(2018.6·广东学业水平·4)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 5.(2018.6·广东学业水平·5)根据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掌握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等大权的是() 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最高法院6.(2018.6·广东学业水平·6)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7.(2018.6·广东学业水平·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十日谈》 8.(2018.6·广东学业水平·8)《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其提出者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陈玉成 D.李秀成 9.(2018.6·广东学业水平·9)标志者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党“一大”召开

【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毛泽东的两段话导入。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解释一下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课件1---12) 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历史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在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被当成政治问题,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3)1956年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议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来的。 首先要明确“双百”方针的内涵:“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 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使学生明确,“双百”方针的针对性。 3、“双百”方针的影响【合作探究】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第一,在学术领域: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学生可以通过“历史纵横”了解这次争论产生的过程,老师讲解这一事件的意义:会议打破了几年来我国遗传学派形成的“一家独鸣”的僵硬局面,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这也是“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为贯彻落实这个方针,突破苏联模式而召开的一次影响巨大、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中心问题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过程 导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学生看书回忆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了一些变革措施,为此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提出:学生回答——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3、结果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硕果累累:《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

广东省新年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广东省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18.6.9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巩固统治,西周时期用血缘关系来维系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政治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宗法制 2.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定都于 A.长安 B.建康 C.咸阳 D.洛

3.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A.设立内阁 B.取消世家大族的特权C.设立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度 4.古代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元老院 5.根据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掌握制定法律、决定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等大权的是 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最高法院 6.1787年颁布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是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7.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历史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社会契约论》 C.《论法的精神》 D.《十日谈》 8.《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其提出者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陈玉成 D.李秀成 9.标志者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事件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一、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①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③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了解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知道“双百”方针的具体内涵; 列举反映“双百”方针贯彻下硕果累累的典型事例。 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中国的国情; “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运用:通过讨论在“双百”方针贯彻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会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来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认识到这个政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国情。 通过对春天的信息——“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和基本内涵的了解;对春天的硕果展示与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对比分析,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通过对“双百”方针的了解,增强我们中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信心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XX年9月中旬,第1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大连举办,揭晓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情况。 百花奖的设立始于1962年,百花奖主要反映了广大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成就 涌现大批人民的作品 2、“双百”方针的成就各种艺术学院和团体,培养了大批 学术界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二、遭遇曲折——“双百”方针受到破坏 1、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和 ①许多文艺界、学术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被 ②一些学有专长、爱国的知识分子被 2、“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和 ①四人帮实行,“双百”方针被恣意和 ②文艺领域“”,只有八个样板戏 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 ④大批学术界、文艺界知名人士 ⑤图书报刊的出版受到了巨大冲击,呈现局面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双百”方针得到恢复 科学、文艺工作和的关系 四、贯彻“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的关系 ——最基本的关系 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双百”方针是指()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学术上“百花齐放”,艺术上“百家争鸣” C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D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2、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①科技领域②军事领域③文艺领域④金融领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的直接原因是() A1957年整风运动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1959年反右倾斗争 4、“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5、“文革”后,文学艺术的春天的表现不包括() A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B出现了《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等长篇小说

最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

导课: 播放《五朵金花》“蝴蝶泉边”视频。 师:多么美好的生活,多么美好的作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五朵金花》自当年播放以来,先后输往46个国家公映,创下了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1960年第二届亚非电影节上,《五朵金花》获得巨大殊荣。杨丽坤获得最佳女主角银鹰奖,埃及总统纳赛尔点名请杨丽坤必修前往埃及领奖。《五朵金花》只是五六十年代众多优秀文艺作品中的一个代表,在这个时期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文艺阵线出现了春风送暖、碧草青青花初放的景象。而花初放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双百方针的提出。 师:那么,你知道“双百方针”具体是哪一年提出的?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他说 出示幻灯中毛泽东的话: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 结合材料和教材回答 它的含义是什么?提出的当时又赋予了这个方针怎样特点的地位?下面请同学们看书来解答这几个问题: 师:出示课件中提示的问题 师生:共同完成问题的解答。 师:在这个早春里,杨丽坤在《五朵金花》后,又主演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 师:出示幻灯《阿诗玛》剧照。 师: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是播种的季节,是创造的季节,是展示生命魅力的季节。在这个春天里,《五朵金花》《阿诗玛》等一大批优秀作品纷纷涌现。新中国的文艺阵地出现了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的花初开的景象。 师:板书(或出示幻灯中该要点): 2.花初开——文学艺术硕果累累 师:那下面我们在教材中找一下,看看这个时期,还有哪些文学艺术的累累硕果? 生:看书,阅读,总结。 师生:或列表,或一起归纳。 过度: 师:春天的来临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短暂的春日暖阳之后,又过来一股寒流,使刚刚绽放的蓓蕾又遭遇了春寒的袭击,出现东风无力百

完整word版,2020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机密★启用前 2020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历史A卷 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 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 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 《史记·周本纪》记载:“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 禹之后于杞。”这反映了西周实行 A. 礼乐制度 B. 分封制 C. 郡县制度 D. 宗法制 2、《春秋繁露》记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 道也。”这一言论体现了董仲舒 A. 民贵君轻的思想 B. 无为而治的主张 C. 君权神授的思想 D. 重本抑末的主张 3. “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推行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4. 1755-1757年间,东印度公司武装商船北上,要求到浙江宁波等地贸易。此事发生后,清政府

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 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②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2)过程与方法: ①中心问题讨论法:“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分析或探究变化的原因; ②历史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较; ③情境再现和影视赏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峨嵋文化、峨嵋月考收集整理) ★模块链接: 必修Ⅰ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几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繁荣科学文艺工作的“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方针的提出过程、内涵;方针的贯彻情况和成果;经验教训。“双百”方针是党的一项基本的、长期性的方针,它是为适合探索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提出的。“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使科学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但同时又提供了很多经验教训。由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较丰富,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并采取多种形式,如讨论、辩论、文艺作品赏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双百”方针的理解。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阅读引言,提问:从照片中,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你怎么理解春天?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是给人们带来生机与希望的季节。1956年我们的新中国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艺、科学领域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由此导入新课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引导学生看书后归纳)三大改造完成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党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来建设伟大的国家。引导回顾: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

广东省2019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题(word 含答案解析)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2.对题2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题2图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3.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4.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5.题5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题5表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6.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败韩军 攻取魏国少梁 攻取魏国安邑 攻取魏国固阳 大败魏军 公元前358年 公元前351年 公元前352年 公元前354年 公元前34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