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全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全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全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全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沟通的主要功能包括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 )

A.被对方理解B.改变行为

C.被对方接受D.获取信息

2.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是各种冲突的基础,如厂长同科长之间的冲突,科长同科员之间的冲突,直线管理人员同职能专家之间的冲突等,这些冲突都属于( )

A.部门冲突B.人际冲突

C.群体之间的冲突D.群体内部的冲突

3.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是( )

A.泰罗 B.享利·法约尔

C.马科思·韦伯 D.哈罗德·孔茨

4.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内容的学派是( )

A.古典学派 B.人际关系学派

C.系统学派 D.权变方法学派

5.在组织结构类型中,被称为“虚拟组织”的是( )

A.网络型B.多维立体型

C.事业部型 D.矩阵型

6.按照汤普森的互赖类型分类,属于间接影响的波及型互赖关系的是( )

A.大学各系之间的关系B.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C.快餐店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D.汽车装配线上工作小组之间的关系

7.决策者在不能肯定决策的自然状态、但能够估计它们出现的概率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决策是( )

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D.无风险型决策

8.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网络型结构B.矩阵型结构

C.事业部型结构 D.职能型结构

9.提出“理性”决策标准的是( )

A.哈罗德·孔茨 B.西蒙

C.泰罗 D.威廉·庞治

10.按照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属于正式群体的是( )

A.利益型群体B.压力组合型群体

C.命令型群体D.传统关系型群体

11.正式提出“行为科学”这一名称是在( )

A.1895年B.1912年

C.1949年D.1954年

12.按照拜尔宾的团队角色理论,具有“提供指导并坚持到底”这一特点的团队角色类

型是( )

A.创造者—革新者B.推动者—组织者

C.支持者—维护者D.总结者—生产者

13.根据双因素理论,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属于( )

A.激励因素B.保健因素

C.积极因素 D.消极因素

14.归因理论将人们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易以及( ) A.运气和机遇B.创新能力

C.自信心D.应变力

15.企业与股东、银行、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属于( )

A.内部沟通 B.纵向沟通

C.外部沟通 D.横向沟通

16.鼓励管理者将冲突维持在适当水平上以使组织敢于进行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并保持

旺盛生命力的冲突观点是( )

A.传统观点 B.人际关系观点

C.相互作用观点 D.兼职者观点

17.一个不断开发适应与变革能力的组织被称为( )

A.学习型组织B.扁平型组织

C.分权式组织D.集权式组织

18.破除公司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打破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界限,除财务、人事两部门设少数高级行政人员外,公司员工均组成工作组来执行诸如产品开发、促销等核心工序(流程)。这种管理是( )

A.扁平化管理B.集中式管理

C.“瞪羚式”管理D.“模块”化管理

19.提出调和—冲突模型的是( )

A.布坎南—哈克任斯基B.乔治·霍曼斯

C.库尔特·卢因 D.威廉·庞治

20.按照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对于那些具有承担工作责任的能力、愿望或自信心的高级科技人员,应当采用的领导类型是( )

A.命令型B.说服型

C.授权型D.参与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其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多选答者,按前6小题评分)

21.简述组织变革的动机。

答:1 劳动力性质的变化。2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3经济冲击。4竞争的加剧

任何管理者都可以能成为变革推动者,通常假设变革是由组织内的管理者发起的并得一实施的,但变革推动者也可以是非管理者。

22.简述组织行为的特征。

答: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单独的个人行为。

2 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3组织行为的效果有两重性。是实现组织宗旨的效果和对社会产生后果的统一。

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

5组织行为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反过来又影响成员的个体行为。

23.简述领导者的特质。

答:进取心、领导愿望、正直与诚实、自信、智慧、工作相关知识

24.简述正式组织的优缺点。

答:正式组织是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正式结构指正式组织的结构形式,正式组织的优点: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和等级结构,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决策建立的。优点等级结构明确,决策程序化,可预见性强。

正式组织的缺点:筹建时间长,应变能力差。

25.简述决策最优化模型的假设。

答:1 目标单一、2所有选项已知、3偏好明确、4偏好稳定、5最终选择效果最佳。26.简述组织结构设计中职能分析的基本步骤。

答:是对企业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应有功能、应起作用、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的分析研究。是分析企业部门的具体化,是职位办公室的前提和基础。

职能分析的基本步骤:

1明确企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范围;

2对确定下来的活动进行分解;

3明确分解后的活动单元的承担单元;

4明确各职能块之间的关系;

5为职能块确定适当的名称。

27.简述工作绩效与压力二者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8.试述管理者应如何设计有效的工作团队。

答:工作团队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组成的团队。工作团队的成员努力的结果是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设计有新途径团队的步骤:

1准备工作:管理者应当确定出应完成的任务及相应的工作目标。

2创造工作条件。管理者应为工作团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组建团队。有三个步骤:一是形成边界,阐明群体成员的资格条件;二是界定所期望的行为,管理者要明确哪类成员将负责哪类工作;三是使成员致力于完成自身的任务。

4“在线”帮助。管理者要随时关注工作的进展情况,帮助群体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29.请联系实际谈谈在现代管理中双向沟通的重要性。

30.联系实际谈谈为什么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能提高群体工作绩效。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31.案例

甲一个月前就任一家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该企业虽然生产的产品有销路,但因员工缺勤严重,工作效率不高,导致企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上不去,经济效益也不好。甲上任后走访了一些员工,感觉不少人都在发牢骚,对企业有很多的抱怨。他认为这也是企业长期生产效率不高、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时不知从何下手。有一天他在互联网上看到关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的报导,很受启发。他认为,一个居民对他所居住的城市满意,拥有一种幸福感,就会从内心热爱这个城市,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心甘情愿地作出自己的贡献。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满意,肯定也会尽心尽力地努力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为此他很想了解本企业员工对工作的满意情况,并以员工的工作满意为切入点进一步开展工作。他要求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一次员工工作满意调查,寻求员工缺勤严重、工作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但人力资源部工作人

员从来没有做过这项工作,不知道开展员工工作满意调查的具体目标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该调查问卷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

(1)员工的工作满意度高其工作绩效也高吗?为什么?

(2)如果要你来设计这份问卷,该调查问卷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3)工作满意调查问卷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营销部门经理同财务部门经理的沟通、销售代表同销售会计之间的沟通都属于()

A.纵向沟通B.横向沟通

C.外部沟通D.非正式沟通

2.根据双因素理论,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B.工作本身

C.工作业绩D.上进心

3.垂直的、遵循权力的系统,并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网络是()

A.正式沟通网络B.非正式沟通网络

C.小道消息沟通网络D.小群体沟通网络

4.为了防止变革的失败,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三步变革模式,即()

A.改造、变革和重新解冻B.解冻、变革和创新

C.解冻、创新和重新解冻D.解冻、变革和重新冻结

5.关系到企业全局的长期性决策是( )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D.宏观决策

6.斯隆首创的组织结构是( )

A.职能型组织结构B.参谋型组织结构

C.直线型组织结构D.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7.提出“超Y理论”的学者是( )

A.麦格雷戈B.劳伦斯和洛希

C.莫尔斯和洛希D.玛丽·福莱特

8.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被称为参谋部门的是( )

A.生产车间B.市场营销部门

C.海外分公司D.财务部门

9.按照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效率高的组织方式是( )

A.专权命令式B.参与式

C.协商式D.温和命令式

10.按照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任务取向的领导干得更好的情境是( )

A.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低、职位权力弱

B.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

C.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弱

D.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

l1.提出强化理论的学者是( )

A.B.F.斯金纳B.维克多·弗鲁姆

C.力曼·泊特D.爱德华·劳勒

12.媒体借助于闭路电视、计算机、静电复印机、传真机等一系列电子设备,将这些设

备与言语和纸张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沟通方式是( )

A.非语言沟通B.口头沟通

C.电子媒介沟通D.书面沟通

13.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而采用相应决策方法的一种决策思路是( )

A.满意模型B.理性模型

C.权变模型D.优化模型

14.对于一份固定利益谁应分得多少进行协商,其中双方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希望对方损失最大的谈判是( )

A.综合性谈判B.分配性谈判

C.冲突谈判D.和平谈判

15.在选择决策方案过程中,认为决策者的行为要符合国家法律对人的基本的自由和权利规定的决策道德标准是 ( )

A.功利主义标准B.人权标准

C.公正标准D.理性标准

16.按照宝尔斯对群体成员行为类型及其发生概率的研究成果,出现概率最大的行为类型是( )

A.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B.与任务相关的行为

C.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D.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

17.权力基础来源于领导者具备好的思想品质、好的作风、好的个人魅力,这种权力被称为( )

A.奖赏权B.仿效权

C.专长权D.法定权

18.梅奥在霍桑试验分析中认为,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 )

A.社会因素B.工作条件

C.休息时间D.工资报酬

l9.只发展几种核心业务,如只负责产品的设计和销售,而让外部的协作厂家负责制造等,从而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随时添加或去除,而不必背上众多工厂、车间和其他机构的包袱的管理模式是( )

A.扁平化管理B.模块化管理

C.集中式管理D.强化式管理

20.以“思想、信息和智力”为基础的组织被称为( )

A.“三叶草”组织B.“三I”组织

C.“联合”组织D.“蜂窝”状结构组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基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多选答者,按前

6小题评分)

21.简述人的行为的特点。

22.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23.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24.简述选择沟通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25.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26.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27.简述“领导”概念包含的四种重要含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8.试述ERG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同点。

29.试述为什么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会影响到企业的变革?30.试述为什么一项好的决策不能仅利用一项道德标准就做出决断?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31.案例

某家IT企业一直以发展迅速、竞争力强而著称,但这家企业的总经理近来却一直

为企业内部的人事问题而忧虑,因为人员流失率很高,不少员工既抱怨没有得到公司的

关怀,又不知道公司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也很厉害,人际关系

紧张。

为了能在IT产业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这个企业采用了能者就上、快速晋升的用

人机制,但因工作职责划分不明晰,员工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绩效,加上管理人员常常

分配很多的任务并要求员工按时完成,因此虽然能及时圆满完成任务的员工晋升很快,

得到的奖金也高,但不少人也因经常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受罚,选择了离职或被解雇。平

均来说,每个人在一个职位上仅仅工作20个月。因此这家公司快速晋升的机制虽然吸

引了不少有抱负的IT人才,但能留下的人却很少,既导致公司培训成本高,也影响了

公司的发展。

为了改变员工难以留住的状况,公司总经理要求各级主管认真评估员工的绩效并及

时反馈给员工,并详细解释奖金分配的依据,而且管理人员的晋升与工资也将部分取决

于他们指导、培训下属的情况。

问题:

(1)你认为该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2)你认为该公司总经理减轻员工工作压力的措施是否到位?为什么?

(3)如果你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你将会怎么做?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称为()A.描述性研究B.预测性研究

C.归纳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提出者是()

A.亨利·甘特B.马科思·韦伯

C.玛丽·福莱特D.亨利·法约尔

3.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这项设计被称为()

A.管理方格图B.韦伯行政管理图

C.质量圈D.法约尔跳板

4.在生产管理中,创造了线条图来对产品生产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人是()

A.弗兰克·吉尔布雷思B.亨利·甘特

C.泰罗D.亨利·福特

5.在现代管理中,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晋升、年功序列工资制为特点的管理体系被称为()

A.美国式管理B.德国式管理

C.日本式管理D.英国式管理

6.在组织设计实践中,由各类小组形成的混合体所组成,这些小组分别负责特殊的职能领域,这种灵活性组织结构是()

A.网络结构B.蜂窝状结构

C.母性结构D.矩阵结构

7.根据沟通理论,属于正式沟通渠道的是()

A.小道消息B.社交场合

C.食堂的午餐D.员工会议

8.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中被称为“认知理论”的是()

A.归因理论B.挫折理论

C.强化理论D.公平理论

9.在围绕“人的本性”来论述人类行为规律的学派中,把人的本性假设为懒惰、缺乏进取心、不愿负责任、缺乏理性的理论是()

A.X理论B.Y理论

C.M理论D.Z理论

10.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三个层次组成,这三个层次是()A.成就、权力和情谊B.生存、关系和谐与成长

C.生理、安全和自尊D.成就、成长和生存

1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情感属于()

A.安全需要B.社会需要

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12.在激励理论中,被称作“社会比较理论”的是()

A.综合激励理论B.期望理论

C.认知评价理论D.公平理论

13.根据归因理论,通常被看作内因的原因是()

A.努力程度B.任务难度

C.运气D.机遇

14.被称作日常管理决策的决策类型是()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

C.策略决策D.业务决策

15.西蒙提出的决策标准是()

A.满意标准B.质量标准

C.信息标准D.公正标准

16.在人格类型中,总是不断地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情,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者其他事情进行攻击,这种人格类型是()

A.内向性格的人B.外向性格的人

C.A型人D.B型人

17.下列冲突中,属于群体冲突的是()

A.厂长同科长之间的冲突

B.直线管理人员同职能专家之间的冲突

C.工会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

D.科长同科员之间的冲突

18.在冲突处理过程中,采取的不合作和自我肯定的行为意向是()

A.竞争B.回避

C.协作D.迁就

19.在阻止和减少冲突的方法中,采取求同存异,避免把意见分歧公开化的做法属于

()A.拖延B.回避

C.转移目标D.和平共处

20.在变革的方式中,改良式变革又被称为()

A.激进式变革B.“风平浪静”式变革

C.“激流险滩”式变革D.计划式变革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其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多选答者,按前

6小题评分)

21.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答:权变理论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的结构模式选择,把企业看成一个开放系统,并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结构模式。(2)管理方式的选择,在人事管理方面必须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3)领导方式的选择,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一切以企业的人物、个人和小组的行为特点,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关系而定。

22.正式信息沟通网络的类型有哪几种?

答:正式信息沟通网络是指基于组织中的正式沟通渠道所形成的沟通网络。有5种形式:(1)链式信息沟通网络。(2)轮式信息沟通网络。(3)Y式信息沟通网络。(4)圆圈式信息沟通网络。(5)全渠道式信息沟通网络。

23.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有哪几种?

答:(1)独裁型(集权型)领导,指决策权基本集中在最高领导者的一种领导类型。(2)民主型领导,指除了少数重大问题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外,一般决策由下属做出的一种领导类型。(3)参与式领导是民主型领导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把人际关系协调放在首位,属于高关系、低工作。(4)放任型领导,指决策权基本授予下属,领导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和激励职能的一种领导类型。

24.决策的特征包括哪几方面?

答:(1)目标性,指决策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即决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2)选择性,指决策必须具有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可以通过比较评定进行选择。(3)可行性,指决策所选用的若干备选方案都应是可行的。(4)动态性,指决策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25.影响人们对压力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压力反应的因素有:(1)个人认知:是潜在压力的产生条件。(2)工作经验:与压力呈反比。(3)社会支持:可以减轻压力。(4)控制点观念:内控者认为自己可以对后果产生影响,外控者屈从于压力的存在。(5)人格类型:A型人不断驱使自己在最短时间内干最多的事情,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人或事进行攻击。B型人从不曾有时间上的紧迫感或其他不适感,充分放松和休闲。

26.处理冲突的步骤有哪些?

答:处理冲突的步骤:(1)了解管理者自身的冲突处理风格。(2)审慎地选择所要处理的冲突。(3)评价冲突当事人。(4)找出冲突的原因。(5)选择解决的策略,包括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

27.未来组织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答:未来组织发展趋势即分权管理趋势,包括:(1)组织的扁平化趋势;(2)“模块”化(哑铃式)组织模式;(3)“瞪羚式”组织管理;(4)减少管理层次趋势;(5)团队组织;(6)企业再造。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8.试述途径—目标理论所划分的领导方式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答:(1)指示型。由领导者发布指示,下属不参加决策。指示型领导让下属知道期望他们做什么,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安排,并对如何完成任务给予具体的指导。当员工能力较低,愿意接受命令式的领导,并认为事务不属于他们的控制范围时,已采用指示型的领导方式为好。对知觉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示型的领导可能被是为累赘多余。

(2)支持型。领导者对下属很友好,更多地考虑考虑员工的要求。支持型领导十分友善,并表现出对下属需求的关怀。当下属执行结构化任务时,支持型领导导致了员工的高绩效和满意度。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明确、越官僚化,领导者越应该表现出支持型行为,降低指示型行为。

(3)参与型。领导与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建议,由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4)成就指向型。领导者为员工书里挑战性的目标,并表示相信员工能够实现这些目标。这种领导方式可以激励员工奋发进取,有望使下属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当任务结构不清时,成就导向型领导将会提高下属的努力水平,从而达到高绩效的预期。

29.试述信息过滤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

答:信息过滤指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以使信息显得对接收者更为有利。比如,一名管理者告诉上级的信息都是上级想听到的东西,这名管理者就是在过滤信息。

当信息向上传递给高层管理人员时,下属常常压缩或整合这些信息以使上级不会因此而负担过重。在进行整合时,个人的兴趣和自己对重要内容的认识也加入进去,并因而导致了过滤。由于公司每个层级都对信息进行过滤,使得高层管理者不可能获得客观信息,于是出现了信息失真。

过滤的程度与组织结构的层级和组织文化两个因素有关。在组织等级中,纵向层次越多,过滤的机会也越多。组织文化则通过奖励系统或鼓励或一直这类过滤行为。如果在奖励上越注重形式和外表,管理者便越有意识按照对方的品位调整和改变信息。

30.试述公平理论中参照对象的选择。

答:在公平理论中,员工选择进行比较的对象有三种:(1)他人,指组织中从事相似工作的其他个体,诸如朋友、邻居和同行等;(2)制度,指制度规定的薪酬标准,诸如员工通过口头、报纸杂志等渠道获得的工资标准和劳工合同中对薪酬的规定等;(3)自我,就是同自己曾获得的报酬作比较。将这三种类型进一步归纳,可以将与参照对象的比较分为两种:(1)纵向比较。即自己现在的报酬与自己过去得到的报酬相比。(2)横向比较,即自己与工作资历、工作状况等方面基本类似的其他人比较,通常用自己的报酬投入比率与他人的报酬投入比率作比较。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公平的只有相等才公平。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31.案例:

东风服装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乡镇企业,主要生产童装,也为大型企业承揽一些加工业务。当时有员工不足百人,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经过多年努力,产品已经发展到童装、西装、皮衣、衬衣等十几个系列,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员工达到了16000人,成为一家大型企业。

近几年来,公司总经理王先生感到企业发展中的某些问题越来越突出:销售额增长缓慢,产品开发不力,生产组织混乱,各部门推委现象严重,协调十分困难。比如,营销部门认为销售业绩不好的原因是产品设计落后,质量不稳定,并且不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供货,错过了商机;生产部门认为问题在于设计部门不重视生产技术的特点,而营销部门又随意改变供货计划,导致生产组织困难,产品质量下滑;设计部门抱怨营销部门不能及时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而生产部门又不能贯彻设计思路,导致产品样式落后。

王总经理数次召开部门负责人协调会,试图化解矛盾,明确责权,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各部门之间的纠纷都要到王总经理那里“讨个说法”。从而使王总经理陷入了调解、仲裁等烦琐的事务中,无暇顾及公司的战略决策。为此,王总经理准备将原来的直线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以形成不同的利润中心,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根据这样一种设想,准备按产品系列成立6个事业部。

不同部门的领导对组织结构的变革反应不一。营销部张经理认为,这种变革并不能解决问题,明确反对变革;生产部李经理认为应当进行变革,支持变革;技术部马经理认为变革是必要的,该变革方案应当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该公司是进行变革,还是不进行变革,正在酝酿中……

问题:(1)根据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的适用范围,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你认为该公司由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变成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是否必要,并说明理由。

(1)直线职能制结构是指通过建立独立的参谋型部门来对直线型管理者提供支持所形成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既可以体现直线制统一指挥的有点,又可发挥参谋部门在有关方面的指导作用,以弥补业务行政领导者在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方面之不足。事业部制是指在总部下面设立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事业部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一种分权制的组织,为规模巨大的企业所采用。事业部型是适应公司规模扩大、产品品种增加、经营多样化、管理层次和部门增多、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形产生的。该公司组织结构变革是必要的。

(2)根据宝尔斯的人类行为分类系统理论,指出营销部张经理、生产部李经理、技术部马经理对组织结构变革的反应分别属于哪种行为大类,并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宝尔斯的人类行为分类系统理论,人类行为分为4大类:(1)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包

括表现出团结,消除紧张气氛和表现出同意;(2)与任务相关的行为,包括给出建议、提出观点和给出信息;(3)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包括询问信息、询问观点和询问建议;(4)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包括表现出不同意、制造紧张气氛和表现出分裂和退出。营销部张经理明确反对变革,属于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生产部李经理支持变革,属于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技术部马经理认为变革方案应当进一步细化,属于与任务相关的行为。

(3)根据库尔特·卢因的变革步骤理论,结合本案例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组织变革达到预期的效果,指出实施组织变革的步骤。

(3)库尔特。卢因研究了进行有效变革的过程,提出了“解冻、变革和重新冻结”的三步变革模式。(1)解冻。是指向有关部门或者个人广泛宣传变革的必要性,让个人、团体或组织能够真正感到变革的必要性并且接受变革。(2)变革。是指按照所提出的方案分布实施变革。在变革过程中,要做好思想工作,克服种种阻力,排除困难,使变革得以成功。(3)重新冻结。是通过强化、支持等手段,将新的行为方式锁定为新的模式和规范,防止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而返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

实施组织变革要经历几个步骤:(1)确认问题;(2)识别原因;(3)形成变革动机;(4)进行变革;(5)管理变革过渡阶段;(6)支持和评价变革。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根据传统的做法、现成的规章或既定的政策就可以做出的决策称为()

A.确定型决策B.业务决策

C.程序性决策D.基层决策

2.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所做的猜测,这种概率称为()A.主观概率B.先验概率

C.经验概率D.客观概率

3.风险型决策的选择标准是()

A.满意标准B.最优标准

C.期望值标准D.理性标准

4.在决策中,“小中取大”法又被称为()

A.决策表法B.最小后悔值法

C.悲观法D.乐观法---大中取大

5.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提出的决策标准是()

A.最优标准B.能力标准

C.满意标准D.理性标准

6.提出“头脑风暴法”的学者是()

A.邓尼特(M.D.Dnnnit) B.奥斯本(A.F.Osborn)

C.弗鲁姆和耶顿(Vroom和Yetton) D.西蒙(Herbert A.Simon)

7.在组织变革中,假如两家企业合并,从职能制结构改为事业部制结构等,这种组织变革属于()

A.改良式变革B.“风平浪静”式变革

C.计划式变革D.“急流险滩”式变革

8.在组织变革理论中,提出适应循环学说的学者是()

A.卢因(Kurt Lewin)—组织变革理论B.卡斯特(E.Kast)--组织变革学说

C.沙恩(H.Sehein)D.唐纳利(H.Donnelly)—组织变革模式

9.麦克利兰(McClelland)提出的理论是()

A.ERG理论B.成就需要理论

C.认知评价理论D.目标制定理论

10.在激励理论类型中,重点研究动机形成和行为目标选择的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D.综合型激励理论

11.人际关系学说的创立者是()

A.福莱特(Follett) B.法约尔(Fayol)

C.梅奥(Mayo) D.韦伯(Weber)

12.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这项设计的提出者是()

A.厄威克(Urwick) B.法约尔(Fayol)

C.明茨伯格(Mintzberg) D.韦伯(Weber)

13.凡是能够根据市场状况迅速雇佣和容易解雇的人员,包括代理人员、自谋职业的顾问、临时工、兼职者、被转包合同的劳动者等,都可以归结为()

A.合同劳动力B.核心劳动力

C.稳定劳动力D.外围劳动力

14.在组织形式选择中,经营多样化,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各种产品有独立稳定市场的大公司,以及适宜独立自主经营的部门等,一般适宜选择()

A.职能型组织结构B.矩阵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型组织结构D.网络型组织结构

15.在组织机构的类型中,下列名称中属于业务经营机构的是()

A.财会科B.技术管理科

C.采购科D.安全保卫科

16.像耐克、戴尔等世界著名的快速发展的公司,通过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网络而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通常称为()

A.网络型组织结构B.矩阵型组织结构

C.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D.扁平型组织结构

17.根据沟通理论,属于正式沟通渠道的是()

A.小道消息B.社交场合

C.食堂的午餐D.员工会议

18.企业公关部经理代表企业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与社会公众沟通。这种沟通是()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

C.纵向沟通D.内部沟通

19.期望理论是研究人的期望与行为积极性关系的一种理论。提出期望理论的学者是()A.麦克利兰(McClelland) B.梅奥(Mayo)

C.马斯洛(Maslow) D.弗鲁姆(Vroom)

20.领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特质理论阶段、行为理论阶段、权变理论阶段,其中行为理论阶段大致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其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多选答者,按前6小题评分)

21.群体决策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群体决策的方法有:(1)头脑风暴法(BS法),是为了克服障碍产生创造性方案的群体压力所采用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2)名义群体法,指决策制定过程中主张独立思考的一种决策方法。(3)德尔菲法,不允许群体成员列席,不允许群体成员面对面在一起开会。(4)质量圈法。是员工参与决策的一种形式,指由8-10个员工和监管者组成的一个共同承担责任的工作群体。(5)电子会议方法。将名义群体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22.举例说明什么是连续强化。

答:连续强化是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比如,对于一个有不准时上班习惯的员工,每次他准时上班,主管都会表扬他这种好行为

2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将人类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需要的5层次为:(1)生理需要:指个人生存的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和物质上的安全;(3)社交需要:友谊、群体归属感、人际交往的需要;(4)尊重需要:包括受别人尊重和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成长、发挥潜能、取得成就。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24.企业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有哪几种?

答:(1)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影响组织设计的重要因素。(2)组织规模。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组织结构的选择也将带来影响。(3)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不同对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4)环境因素。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所以环境对组织结构形式也会带来重要影响。

25.简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答:正式组织是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正式组织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和等级结构,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决策建立的。非正式组织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自发建立的组织。往往没有明确的等级结构和职权划分,又称非正式群体。

26.简述从众行为。

答:从众行为指与群体多数成员的言行保持一致性的行为。群体规范能够给群体成员形成压力,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个体都渴望成为群体的一员,而不愿与众不同。如个体对某见事情的看法与群体中其他人的看法很不一致,就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驱使他与其他人一致。

27.指出弗伦奇和雷文提出的五种权力来源。

答:弗伦奇和雷文指出五种权力来源或基础:(1)强制权。建立在下属的恐惧感上。(2)奖赏权。一人(影响者)对另一人(被影响者)因执行命令而可以被奖励的权力。(3)法定权。(正式职权)因领导者担任某种职务而得到的权力。(4)专长权。领导者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而赢得同事和下级的尊重和服从,是在专业方面的权威。(5)仿效权。因领导者具有好的思想品质、作风、个人魅力等,受到同事和下级的敬佩。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8.举例说明冲突发生后可能产生的五种行为意向。

答:行为意向,是介于一个人的认知、情感和外显行为之间,指从事某种特定行为的决策。冲突发生后可能产生5种行为意向:

(1)竞争,指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找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这方面的例子有:试图以牺

牲他人的目标为代价而达到自己的目标;试图向别人证实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他人的结论则是错误的;出现问题时试图让别人承担责任。

(2)回避,指一个人可能意识到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或抑止它。这方面的例子有:试图忽略冲突;回避其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等;

(3)协作,指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收益的结果。这方面的例子有:试图找到双赢的解决办法,使双方目标均得以实现;寻求综合双方见解的最终结论。

(4)迁就,指一方为抚慰对方,愿意把对方的利益放在自己的位置之上。这方面的例子有:愿意牺牲自己的目标使对方达到目标;尽管自己不同意,但还是支持他人的意见;原谅某人的违规行为并允许他继续这样做。

(5)折中,即妥协,当冲突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共同分享利益时,会带来折中的结果。这方面的例子有:愿意接受每小时1美元的加薪,而不是自己提出的2美元加薪;承认在某些看法上是共同的,试图求同存异;对于违规问题承担部门责任。

29.联系实际谈谈变革阻力的表现形式。

答:变革阻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使公开的和直接的阻力,也可能是潜在的或延后的阻力。(1)直接和公开的阻力。比较容易发现。例如,当提议实施变革时,员工会很快做出反应,他们怨声载道,消极怠工,并声称要进行罢工或做出其他类似举动。这样一种阻力是公开和直接的阻力,可以采取相应对策。

(2)潜在或延后的阻力。处理潜在或延后的阻力会面临更大挑战。潜在的阻力十分微妙,它可能会降低对组织的忠诚感,丧失工作积极性,增加错误率,因“病”请假使缺勤率上升,因此也更以识别。

30.试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方法是选择合适而技术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间,据此定出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所谓的工作定额原理;

(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所谓第一流的工人是指适合于他的工作而又有进取心的工人,而不是什么“超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化原理。

(4)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内容包括,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一个有科学依据的的定额或标准,同时采用“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双方必须都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两者都有益,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共同努力。

(6)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计划只能有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

(7)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所谓职能制,就是职能工长制,在生产、安全、技术、设备等环节均设技术权威做为工长,该工长可以向车间的有关岗位或者方面发号施令。所谓直线职能制是一种既发挥专家特长,又有集中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8)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则。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必须应用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31.案例:张明在一家大型电脑制造企业工作,刚刚被聘任为预算计划部的经理,直接管理8名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不需要很高的学历,主要任务是处理和分析各个营业部门送来的数据记录,并分项目编制营业部门的预算计划。承担的项目不同,工作人员获得的报酬也有明显不同。张明往往依据不同工作人员的兴趣和技能分配工作任务,工作人员之间有时会因为由谁来承担这些项目而发生争执。张明认为自己对待每一个员工都是公平的,但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大,并产生了明显的矛盾。

有一次,张明接到一个很好的项目,并将它安排给一位名叫嘉华的员工,另一位员工袁星则表现出特别愤怒,因为她认为该项目应当由她来做。她回到座位上,将她当时手中的资料收集在一起,扔到办公桌的一边,然后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高声朗读起来。因为所有的工作人

员都在一间办公室里,所以大多数人都发现了她的行动。她大声叫到:“这里没有人给我安排过一份好的工作。”所有人都听到了。

张明亲历了所发生的事情,心情相当不愉快,他没有发火,陷入了沉思之中……

问题:假如你是张明,请根据职位界定理论和工作团队理论分析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联系本案例实际情况,提出建立有效工作团队的步骤。

答:职位界定就是确定组织中职位类型与数目的活动,是对组织中执行一定职务的位置所进行的分析和设计。进行职位界定是合理分工和明确权责的基础,对于搞好企业的组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是有不同职位的人员来完成的,只有科学的设置职位,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职位界定的基础是只能分析,是对企业组织的个个部分应有的功能、应起的作用、应承担的人物和责任的分析研究。基本步骤包括:(1)明确组织活动的内容和范围;(2)对确定下来的活动进行分解;(3)确定分解后的活动单元的承担单位;(4)明确各个职能块之间的关系;(5)为职能块确定适当的名称。

工作团队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而组成的团队,它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其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为了设计一个有效的工作团队,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工作。管理者应当确定出应完成的任务和相应的工作目标。

(2)创造工作条件。管理者应当为工作团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这将涉及完成该项工作所必需的各项资源。

(3)组建团队。有三个关键步骤:一是形成边界,即阐明群体成员的资格条件;二是界定所期望的行为,即管理者要明确那类成员将负责哪类工作;三是使成员致力于完成自身的任务。

(4)“在线”帮助。管理者要随时关注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帮助群体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取得良好的绩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设有控制组并对研究条件方面进行最大程度控制的研究方法是( )

A.案例研究

B.现场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文献研究

2.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运用线条图来对产品生产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人是( )

A.弗兰克·吉尔布雷思

B.亨利·甘特

C.泰罗

D.亨利·福特

3.斯隆对现代管理的最大贡献是( )

A.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B.首先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

C.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D.进行了工时和动作研究

4.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而采取相应决策方法的决策思路被称为( )

A.确定性决策模型

B.理性模型

C.风险决策模型

D.权变模型

5.组织中的职员接受双重领导,形成双道命令系统,并且这种组织中的项目小组根据任务的需要而成立或者解散,适应性较强,这种组织结构是( )

A.事业部型结构

B.职能型结构

C.矩阵型结构

D.直线型结构

6.群体成员产生强烈的群体身份感和友谊关系的群体发展阶段是( )

A.震荡阶段

B.规范化阶段

C.执行任务阶段

D.中止阶段

7.提出人类行为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的学者是( )

A.梅奥

B.罗伯特·宝尔斯

C.弗伦奇和雷文

D.梅雷迪思·拜尔宾

8.下列名称中属于非正式地位的是( )

A.兼职教师

B.处长

C.体操冠军

D.年度优秀教师

9.在信息沟通网络中,信息沟通的中心人物居中,其他成员通过这个中心人物进行信息沟通,这种信息沟通网络类型是( )

A.轮式

B.链式

C.Y式

D.圆圈式

10.在伦西斯·利克特的组织理论中,认为效率高的组织制度是( )

A.专权命令式组织

B.温和的命令式组织

C.协商式组织

D.参与式组织

11.组织理论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近代组织理论阶段的理论依据是

( )

A.马科斯·韦伯的理论

B.亨利·法约尔的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12.按照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挂名首脑”属于( )

A.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B.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C.决策方面的角色

D.其他角色

13.研究美国和日本的管理组织及其领导方式的理论是( )

A.X理论—Y理论

B.Z理论

C.超Y理论

D.冲突调节理论

14.因为人格魅力而产生的影响力,这种权力属于( )

A.强制权

B.奖赏权

C.专长权

D.仿效权

15.根据激励理论类型划分,下列理论中属于过程型激励理论的是( )

A.需要层次理论

B.期望机率模式理论

C.强化理论

D.双因素理论

16.根据沟通类型的划分,下列属于非言语沟通的类型是( )

A.电子媒体沟通

B.示意行为

C.会议讨论

D.信件往来

17.按照信息沟通的“介质”不同而划分的沟通类型是( )

A.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

B.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C.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D.口头沟通和非口头沟通

18.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由( )

A.目标支配

B.动机支配

C.金钱支配

D.激励支配

19.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

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

B.工作本身

C.成就

D.上进心

20.强调内在奖励与外在奖励之间关系的理论是( )

A.双因素理论

B.认知评价理论

C.强化理论

D.期望理论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其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多选答者,按前6小题评分)

21.影响压力缓和剂的因素有哪些?

答:压力缓和剂是指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即受到压力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其影响因素有:1顽强的性格;2对压力的知觉判断;3生理条件;4过去的经验与学习。

22.影响沟通方法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沟通方法指沟通双方在信息沟通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式。影响沟通方法选择的因素有:(1)沟通焦虑指因需要沟通而产生的紧张感。(2)沟通方法传递信息的丰富性指各种沟通方法在传递信息方面的能力大小。比较丰富的方式的特点:同一时间能处理多种信息;能实现快速反馈;信息沟通双方能够直接接触。面对面交谈传递的信息量最大,提供大量的信息线索、即时反馈和亲身接触。(3)信息内容是常规还是非常规。

23.简述群体决策。

答:群体决策是指由群体的多数成员而不是个人实行的决策行为,又称集体决策。对组织的活动和人事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多由群体来完成。群体决策的过程包括:(1)诊断和确定问题;(2)寻找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3)分析比较,做出决策。

24.简述群体思维现象。

答:群体思维指由于从众压力的存在,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到客观的评价。群体思维是伤害许多群体的一种疾病,会严重损害群体绩效。如果个人的观点与处于控制地位的大部分群体成员的观点不一致,在群体压力下,他就可能屈从、退缩或修正自己的真是感情或信念。

25.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该理论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因素指可以使人满足和激励的因素,即激励因素;不满意因素指如缺少它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因素,即保健因素。这两种因素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

26.简述组织变革的一般程序。

答:组织变革的一般程序:首先根据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然后对有关问题进行考察判断,确定各种变革的战略、方法,并选择最佳方案;最后选择方案付诸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27.简述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

答:领导风格的具体类型包括:(1)独裁型(集权型)领导,指决策权基本集中在最高领导者的一种领导类型。(2)民主型领导指除了少数重大问题由领导者做出决策外,一般决策由下属做出的一种领导类型。(3)参与式领导是民主型领导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把人际关系协调放在首位,属于高关系、低工作。(4)放任型领导指决策权基本授予下属,领导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和激励职能的一种领导类型。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28.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行为也应当相应改变。请联系实际谈谈在下属成熟度的不同阶段应当采用的领导类型。(10分)

答:赫塞-布兰查德领导模型认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行为也应该相应的改变,相应的领导类型是:命令型,说服型,参与型,授权型。

(1)命令型,即高工作、低关系,它适用于低成熟度的下属,同“下属成熟度的第一阶段”相对应。在该阶段,下属需要的到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例如,对刚招聘来的员工,领导者可以采取单向沟通的方式,向

下属人员明确地规定任务,确定工作规程,告诉他们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法去做何种工作。这时采取命令式的领导方式并不是坏事。

(2)说服型,即高工作、高关系,它适用于较不成熟的下属,同“下属成熟度的第二个阶段”相适应。在该阶段,高任务行为能弥补下属能力的欠缺;高关系行为可使下属在心理上“领会”领导者的意图。随着下属成熟度有所提高,这时领导者以双向沟通信息的方式给下属以直接指导,同时也从心理上增加他们的意愿和热情,使下属加强自我控制来完成任务。

(3)参与型,即高关系、低工作,它适用于下属比较成熟的情况,同“下属成熟度的第三阶段”相对应。这类下属能胜任工作,但却不乐意领导者对他有过多的指示和约束。这时,领导者应通过双向沟通和悉心倾听的方式,和下属相互交流信息,讨论问题,支持下属,努力发挥他们所具有的能力。

(4)授权型,即低工作、低关系,它适用于高度成熟的下属,同“下属成熟度的第四阶段”相对应。在这样一种阶段,领导者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因为下属既愿意又有能力担负责任。例如高级科技人员,具有承担工作责任的能力、愿望或自信心。这时,领导者只起监督作用,赋予下属权力,让他们自行解决何时、何处和怎样办的问题。

29.联系实际,谈谈对“刻板印象”和“晕轮效应”的理解。(10分)

答:沟通双方存在的一个障碍是“归因”带来的盲目判断,用归因方式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有两种类型,一是“刻板印象”;二是“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指将群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别来判断该类群体所具有的性格特点的一种情况。可以说,刻板印象就是一种盲目的概括化的判断。在组织中,常有一些言语反映了以性别、年龄、种族,甚至是体重为基础的刻板印象,如“男性对照顾孩子不感兴趣”,“老年人无法学会新技能”。从知觉角度上看,如果人们期望见到这些刻板印象,那么他们就会知觉到,无论这种刻板印象是否准确。

晕轮效应,指当假设某人有某一行为特征时,将推断某人必有其他的行为特征的一种现象。比如,在招聘过程中,男性招聘人员会认为一位求职秘书职位的相貌入时的女性自然而然擅长打字、速记等;一名教师可能是安静、认真、知识丰富、水平很高,但如果他的风格不够热情,则其他特点也不会得到很高的评价。

30.联系实际谈谈强化行为的方法。(12分)

答:强化行为的方法有四种: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视。

(1)积极强化指当一种反应伴随着愉快事件时的情景。比如,管理者称赞员工工作干得好。

(2)消极强化指当一种反应伴随着中止或逃离不愉快事情时的情景。例如,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问的一个问题,一个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可能要翻看课堂笔记,这时老师就不会再让这个学生回答了。其结果可能带来了一种消极强化,因为学生学会了匆忙地翻看笔记而防止被教师提问。

(3)惩罚指为了减少不良行为而导致的不愉快情境。比如,员工因为酗酒问题而被责令停工两天不付薪金就是一个惩罚的例子。

(4)忽视是指消除任何能够维持行为强化物的情境。当行为不被强化时,便可能倾向于逐渐消失。例如,如果教师不希望学生在会议上提出问题,则可以消除这些行为,即当这些学生举手要发言时,无视他们的存在。当举手行为得不到强化时,这种行为便会消失。

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都导致了学习,强化了反应那个,增加了其重复的可能性。成法和忽视也导致了学习,但是他们削弱了行为,并减少了其发生的概率。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8分)

31.案例:小赵从机械工学院毕业后,被聘在一家大型工厂的检验室当主管,他负责监督四位检测样品的技术人员。在某些情况下,小赵起到了对群体的监督作用,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小赵却被这个群体所制约,使他感到很沮丧。小赵不久就发觉难以对草率的工作界定责任,因为四位技术人员相互保护。这个小组似乎为自己定了工作量,尽管小赵要求加快工作进度,然而每天所做的检测数量几乎没有变化。虽然小赵被委任为主管,但是很多次他的技术员们,不是求教于他,而是舍近求远,向另一部门一位年纪大的同行请教。小赵还注意到他的三位下属经常一起在自助食堂吃午餐,而另一位则在邻近的实验室里与朋友们一同进餐。小赵常与其他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共进午餐,此间小赵对公司的事情有了更多的了解,他很快开始意识到,上述情形表明他面临的是一种非正式的群体,他应当妥善处理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关系,以保持较高的群体效能。

问题:案例指出,小赵所面临的是一个不利于自己开展工作的非正式群体。如果群体关系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冲突。请指出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并运用群体关系理论和预防冲突理论提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避免有害冲突的措施。

答:非正式群体指自然或者自发形成的、以共同的兴趣或者爱好为基础而建立的群体。分为:(1)利

益型群体,为了某个大家共同关心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就是利益型群体;(2)友谊型群体,在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地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群体;(3)传统关系型群体,是指建立在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关系上的群体;(4)压力组合型群体,是指因外部驱动力或压力作用而形成的群体。

要预防有害冲突的发生,应当正确分析并恰当处理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主要从群体关系的角度来分析预防冲突的若干方法。

群体关系是指群体成员间的相互交往关系。正确分析和处理这种关系,是巩固和发展群体、进行认识安排和减少有害冲突的基础。

首先进行群体成员亲疏关系分析,用社会测量的方法对群体中的个体进行人际关系分析,经过分析可以了解,谁是群体中众望所归的人物,谁是被排斥、被孤立者,某几个人可能是一个非正式群体等。然后考虑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1)距离的远近;(2)交往的频率;(3)态度的相似性;(4)利益的一致性;(5)需求的相辅性。

为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防止和避免有害冲突的发生,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群体活动必须以群体目标或任务为中心,以增进对群体的贡献为宗旨,而不能以个人为中心建立人际关系;(2)注意满足成员的个人需要,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感情的需要;(3)群体内上下级以及同级间形成平等友好关系;(4)不断对群体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保证群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5)对群体内的人际关系进行训练,如对成员进行心理辅导、人际关系分析、敏感性训练等,不断提高成员的认识和休养。

全国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09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 )

A.工作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应用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 )

A.泰罗

B.赫兹伯格

C.莉莲·吉尔布雷思

D.马科思·韦伯

3.法约尔没有

..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 )

A.经营六职能

B.行政管理理论

C.14条管理原则

D.管理五要素理论

4.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 )

A.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B.经理角色理论

C.古典管理理论

D.社会系统理论

5.某公司有作业人员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 )

A.10人

B.9人

C.8人

D.7人

6.根据群体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

A.命令型群体

B.交叉功能型群体

C.生产线上的装配小组

D.利益群体

7.根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按时领工资的方式属于( )

A.连续强化

B.固定强化

C.间断强化

D.可变强化

8.按照人类行为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发生概率最高的行为类型是( )

A.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

B.与任务相关的行为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套) (一) -06-26 18:20:57 来源:信阳考试网作者:编辑组信阳考试网【大中小】浏览:802次评论:0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20分) 1.1632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3.中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4.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7.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8.”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是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9.马克思主义认为,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 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个案研究法 2.气质 3.群体 4.组织文化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备选芦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 B.霍桑试验 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 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2.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B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3.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A )。 A.惩罚 B.正强化 C.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4.某公司年终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o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5.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B )。 A.非正式群体 B.正式群体 C.小群体 D.参照群体 6.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 D )。 A.贫乏型 B.任务第一型 C.俱乐部型 D.团队式 7.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并与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置目标、改进和检查工作,这种领导风格屈于什么类型( D ) A.专权独裁式 B.温和独裁式 C.协商式 D.参与式 8.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 ( D )。 A.分化一整合组织结构 B.项目组织设计 C.距阵式组织设计 D.自由型组织结构 9.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C )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1、试论述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1、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3、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2、试论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过程。 提升领导的影响力 1、领导的本质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实施,组织或群体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和追随,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影响力。 2、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行为,因其面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多,艺术性也就越强。 3、领导是与某种目标相联系的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领导有效性的权变理论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能力、个性特征、工作行为倾向、权力类型、影响力等。 与下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领导行为的关键,可弥补权力的缺乏。领导可以改变不一种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四种领导风格:指示推销参与授权 P328 主要观点: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够激励下属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使下属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在于改善下属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完成工作任务或对工作感到满意,帮助下属达到目标。领导的作用在于:使下属的需要满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提供有效的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辅导、支持和奖励。

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详解完整版

教育学考研真题答案及详解(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l~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 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 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 参考答案:C 考点分析:凯洛夫的《教育学》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这体现了教育的() A。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体个性化功能 C。个体谋生性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参考答案:A 考点分析: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它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年幼无知的儿童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A。传递 B。选择 C。创造 D。传播 参考答案:B 考点分析:教育具有文化选择、批判功能。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择,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可塑性 参考答案:D 考点分析:可塑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随着环境、教育和人类实践活动的

代课教师转正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代课教师转正考试小学教 育学试题及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2016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 卷及答案】 0152 全国2016年1月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行为特点具有(b) a.系统性 b.可控性 c.静态性 d.单样性 2.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c)a.莱维特 b.梅奥 c.维 卡d.泰勒 3.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方法是(d) 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 c.趋势分析 d.因素分析 4.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a) a.知觉 b.态度 c.观 念d.价值观 5.“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c )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社会价值观 d.集体价值观 6.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 d )

a.主动性 b.适应性 c.有用性 d.独特性 7.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b) a.某种倾向性 b.人的行为模式 c.何种心理机能占优 势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8.间断——平衡模型指出,群体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c) a.初期阶段 b.第二阶段 c.中间阶 段 d.最后阶段 9.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d)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同质群 体d.异质群体 10.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a) a.通道 b.工具 c.情 境d.路线11.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a ) 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 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 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 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 12.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这个结论的得出者是(d) a.伦林 b.扎琼克 c.费斯廷 格 d.奥斯卡普 13.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中,依赖关系最为复杂的是(c) a.联营式关系 b.顺序式关系 c.互惠式关系 d.协作式关系

组织行为学答案

山东大学本科《组织行为学》 主编孙卫敏 《组织行为学》模拟题1 一、解释下列名词与公式 1、工作生活质量:指人本管理哲学思想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措施。 2、领导: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3、群体:指为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 4、情绪和情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5、个性 二、判断并改错 1、凝聚力高的群体生产率高。 (错)凝聚力高的群体生产率不一定高。 2、构成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与行为。 (错)构成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 3、对非正式群体应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 (错)对非正式群体要区别对待,采取引导、解散等不同的应对策略。 4、目标管理法是期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错)目标设置理论是期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是对比效应对社会知觉的影响。 (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并非是对比效应对社会知觉的影响。 6、群体冲突对实现组织目标不利,具有破坏性作用。 (错)群体冲突对实现组织目标并非全都不利,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7、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关系导向型。 (错)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任务导向型。 8、焦虑水平与工作效率之间呈“U”状关系。 9、菲德勒认为,当情景最不利时,有效的领导方式是关系导向型。 10、工作满意度与组织生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缺勤率及动率之间呈负相关关 系。 三、简述题 1、为什么群体决策越来越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群体决策? 答:群体决策越来越重要,主要因为群体决策:一是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避免主观片面性,提高决策的质量。二是有利于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 为克服群体决策的弊端,进行有效的群体决策,宜适时采用包括:头脑激荡法、名义群体法、德尔斐法、方案前提分析等多种方法。(详细内容参P217-)

2010年04月自考00429《教育学(一)》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考试学习软件商城(https://www.sodocs.net/doc/575301963.html, )出品
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题库软件、录音课件!
全国 2010 年 4 月自学考试教育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4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 B ) 绪论-9 A.《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C.《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2.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C )绪论-16 A.梅伊曼 B.拉伊
C.杜威 D.狄尔泰 3.我国唐朝官学体系中的“二馆六学”,其突出的教育特征是( D )1-51 A.宗教性 C.普及性 B.生产性 D.等级性
4.我国首次颁布“六三三”学制是在( D )2-71 A.1902 年 C.1911 年 B.1903 年 D.1922 年
5.“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 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这一观点属于( A )3-109 A.环境决定论 C.主体论 B.遗传决定论
D.辐和论
6.我国对教师实行的职业许可制度是( A )4-141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任用制度 C.教师培训制度 D.教师考核制度 7.“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种观点 属于( B )5-160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8.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这表明了体育具有( D )6-203 A.社会功能 B.娱乐功能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https://www.sodocs.net/doc/575301963.html,)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自 考 备 考 三 件 宝 : 自 考 笔 记 、 真 题 及 答 案 、 录 音 课 件 !

小学教育学试卷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0-08-07 20:57:18|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在 17 世纪,埘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 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答案: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 理论基础。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答案: A.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 C.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为() A、B=f(S·P) B、B=f(P·E) C、B=f(S·E) D、B=f(P·M) 2、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主要表现为() A、三层 B、四层 C、五层 D、六层 3、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与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4、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就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5、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就是()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 6、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7、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就是() A、系统性 B、有用性 C、社会性 D、管理性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 A、意识 B、价值观 C、行为 D、知觉 9、在组织中,通过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就是() A、正式群体 B、任务群体 C、命令群体 D、非正式群体 10、从个体的角度瞧,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 A、规定 B、瞧法 C、期望 D、依赖 11、对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工作,最适合的沟通网络形式就是() A、轮式 B、Y式 C、链式 D、全方位式 12、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她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效应 B、群体促进作用 C、协同效应 D、从众效应 13、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就是()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舒兹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些需要一般可以分为()

组织行为学答案

名词解释 1.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2.价值观values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体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 3.人格personality 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来进行描述 4.知觉perception 5.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他们感觉印象的过程。 6.选择性知觉 任何人、物和事件的突出特点都会提高人们对它知觉的可能性,观察者通过自己的兴趣、悲剧、经验和态度进行主动选择。 7.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目标管理强调员工参与对目标的设置工作,这些目标是明确的、可检测的和和检验的。8.员工卷入 员工卷入指的是利用员工的投入来增加他们对组织成功的承诺的一种参与过程 9.正式群体formal group 正式群体指的是由组织结构界定的、工作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10.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与群体规范有关,指的是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来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 11.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情绪智力指的是察觉和管理情绪线索和情绪信息的能力。 12.员工导向的领导者 员工导向的领导者被描述为重视人际关系,总会考虑到下属的个人兴趣,并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 13.生产导向的领导者 生产导向的领导者倾向于工作技术和任务事项,他们强调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当成达到目标的手段 14.信任trust信任是一种对另一个人的积极预测,我们通过他的言语、行为和决策相信 他不会采取投机行为。 15.权利power 权利指的是个体A对个体B行为发生影响的能力,在这种影响下,B的行为举止符合A的希望。这种定义意味着权利是潜在的,不一定非要通过外在表现来证明它的效果,并且它是一种依赖关系。 16.冲突conflict 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当一方感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不利影响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的时候,这个过程就开始了。 17.谈判negotiation谈判定义为,双方或对方相互交换产品或服务,并试图对他们之间 的交换比率达到协议的过程。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B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B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

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6 /2007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考试性质:考试试卷类型:A 考试班级:工商0401、人力0401—04 考试方法:闭卷命题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B 4.B 5.C 6.A 7.B 8.A 9.B 10.C 11.C 12.B 13.A 14.D 15.C 16. B 17.B 18.B 19.D 20.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2√;3×;4√;5√;6×;7×;8√;9×;10×;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答题要点: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力 一般能力是指任一活动都要具备的能力,通常指智力;(2分) 特殊能力是指某一具体活动要求具备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美术能力等;(2分) 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独特的新思想、新产品的能力。(2分) 2.答题要点:⑴报酬结构。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是员工满意的关键因素。⑵工作内容。一般来说,员工喜欢具有挑战性的、自己感兴趣的工作。⑶人际关系。友好、合作的同事关系是员工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⑷事业发展。员工喜欢有机会晋升与发展的组织和工作。⑸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条件是影响员工满意的重要因素。⑹管理状况。组织的管理状况也是员工满意与否的关键因素。⑺人格特征。个体的人格特征如果与职位、组织文化不匹配,也容易滋生不满。(答出一项因素得2分,答出3项及3项以上以上得6分。) 3.答题要点:⑴晕轮效应。当知觉者对个人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2分) ⑵首因效应。是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2分) ⑶宽大效应。是指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是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2分)

组织行为学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有效的管理者最主要关注下列哪个方面? A.传统的管理 B.沟通 C.人力资源管理 D. 社交网络 正确答案:B 解析:工作沟通在有效的管理者工作时间中占的比例最高好。 2、管理者需要有三个基本技能以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些是什么技能? A.技术、沟通和人际关系 B.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 C.人际关系、信息和决策 D. 概念、通信和网络 正确答案:B 解析:按照罗伯特卡茨的观点,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基本技能,分别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3、技术技能包括____的能力。 A.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 B.交换信息和控制复杂的情况 C.应用专门知识的技能 D. 发起和监督复杂的项目 正确答案:C 解析:技术技能指应用专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社会心理学对组织行为的主要贡献,主要在什么层次的研究?

A.群体 B.个体 C.组织 D.文化 正确答案:A 解析:心理学是个性行为的理论基础,群体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 5、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倾听,不理解别人的需要,可能是下列哪方面技能的缺乏 A. 信息技能 B.概念技能 C.人际技能 D.技术技能 正确答案:C 解析:人际技能指在群体中与人相处、理解他人、激励他人的能力,不善于倾听,不理解别人的需要反映的是人际技能的欠缺。 6、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称为 _________。 A.角色冲突 B.角色期待 C.角色扮演 D.角色知觉 正确答案:B 解析:别人认为你在一定情境中应该怎么做,是他人对你的一种期望与要求,因此是一种角色期待。角色知觉是自己认为在某一情境中自己应该怎做么做的一种看法;角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教育要素【 C 】 A. 教师 B.学习者 C. 教育形式 D.教育影响 2.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B 】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区教育D.网络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C 】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 4.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 D .癸丑学制 5. 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 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 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A 】 A.西欧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7.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是【 A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 8.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实践活动法 9. 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 B 】 A.个性化功能B.社会化功能C.选择功能D.保护功能 10.在教学测评领域根据教学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的作品和参加活动的材料进行系统收集,通过合理地分析,展示学生成长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是A.成长记录袋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调查法 11.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哪本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C 】 《大教学论》B.《教育学讲授纲要》 C.《普通教育学》D.《爱弥儿》 12.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重要主张的学派是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3.以下的哪个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A. 教育理论 B.教育媒介 C.教学内容 D. 教育目的 14. 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 A 社会环境 B 遗传 C 学校教育 D 个体活动 15. 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 顺序性B.可逆性C.模仿期D.关键期 1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A.西欧国家 B.美国 C.前苏联 D.中国 17. 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青少年阶段,而是涵盖人的一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终身教育 B.义务教育 C. 职业教育 D. 普通教育 18. 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户外教育、健康教育等,从课程的表现形式上属于 A 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19.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参观法C.实验法D.实践活动法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3.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B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4.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D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D )。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7.下列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C )。

B.布鲁纳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8.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D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9.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组织行为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 B)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实验性学科 D.综合性学科 2.以下不属于 ...组织行为学所使用的实验法的是( C )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准实验法 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C ) A.差异性 B.倾向性 C.适应性 D.独立性 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D) A.创造性思维 B.创造性需要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能力 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 )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6.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是( A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命令型群体 D.任务型群体 7.群体规范可以规划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方式,这是群体规范的( B )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是( C ) A.角色知觉 B.角色规范 C.角色同一性 D.角色期待 9.有他人在场会使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是( A ) A.群体促进效应 B.群体凝聚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10.心理学家舒兹将人际关系需求分为包容需求、控制需求与( B ) A.尊重需求 B.感情需求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题1、理论联系实践分析为什么管理者要研究与学习组织行为学。答:加强这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者对所属人员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引导和控制,协调企业、团队、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管理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四、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六、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管理这调试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作业题2、阐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答:1、案例研究法。 优点: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教学与研究、科学与艺术五统一的极好方法。 缺点:由于他描述说明实况,变量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所以无法证明答案的正确与否。因此研究结果的信度、效度和普遍性无法得到确切说明,另外研究人员本身的主观性也会影响对案例的不同分析。 2、观察法。优点:研究人员已组织成员的身份去观察,是被观察者避免伪装和做作,从而使观察到的资料较为可靠和有效。缺点:一是由于亲自投入现场做观察者,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者的客观性,而非参与观察法就较为客观。二是在观察别人时,会是别人感到不自然。 心理测验法。 3、调查法。分为面谈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4、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准实验法。

教育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2002-2012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l、“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C)。 A、复杂性 B、群体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2、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拓展到( D)。 A、人文教育 B、发展艺术 C、艺术教育 D、服务社会 3、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相比( C)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A、<15% B、>15% C、15%—50% D、>50% 4、高等学校管理以( C)为特征。 A、教学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学术管理 D、物力资源管理 5、西方人力资源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C)。 A、丹尼森 B、斯特鲁米林 C、舒尔茨 D、沃尔什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的时间是( C)。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5年 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基本教学方法是( A)。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8、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是( D)。 A、中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山西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9、教育科研应侧重的方面是教学内容和( D)的研究。 A、教师劳动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备 D、教学方法 10、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C) 。 A、备课 B、辅导答疑 C、上课 D、课后总结 11、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A)。 A、因材施教 B、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C、扩大教学规模 D、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12、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是( B)。 A、夸美纽斯 B、洪堡 C、赫尔巴特 D、范海斯 13、提出“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文献是(B)。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14、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A)。 A、教育法 B、学位条例 C、教师法 D、高等教育法 15、赠地学院运动申诞生的两所著名大学是康乃尔大学和( D)。 A、柏林大学 B、剑桥大学 C、牛津大学 D、威斯康辛大学 16、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称为( C)。 A、学衔 B、学位 C、学历 D、学识 17、在中国首先实行选修制的大学是( A)。 A、北京大学 B、河南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苏州大学堂 18、科研准备阶段的主要环节有确定选题和( A)。 A、申请立项 B、实验测试 C、理论概括 D、审核鉴定 19、( D)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A、国子监 B、书院 C、稷下学宫 D、太学 20、从教育管理权利的划分方式来看,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主要模式的选项是( D)。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并重型 D、独立型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A)。

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卢因 B.托尔曼 C.赫尔 D.华生 2.“社会人”假设认为,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金钱 B.社会环境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制度 3.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即:知觉、行为意向和【 B 】 A.价值观 B.情感 C.行为 D.环境 4.凯利认为,判断人的行为发生的原因由三个要素决定,即:特殊性、一贯性和【 D 】 A.差异性 B.行为倾向性 C.整体性 D.共同性 5.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群体成员一般有三种角色表现,即:自我中心角色、任务角色和【 B 】. A.领导角色 B.维护角色 C.关系角色 D.沟通角色 6.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的行为,称为【 C 】 A.协同效应 B.社会惰化 C.从众行为 D.晕轮效应 7.处于不同层级且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沟通,是【 D 】 A.下行沟通 B.上行沟通 C.水平沟通 D.斜向沟通 8.当一名主管自身的工作量极大且很繁重,急切需要人手进行信息的协调筛选时,最好的沟通网络是【 C 】 A.链式 B.轮式 C.倒Y式 D.全通道式 9.每个团队的建立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规范期和【 A 】 A.激荡期 8.信任期 c.磨合期 D.衰亡期 10.团队建立和工作的心理机制,首先是使成员【 A 】 A.“属于”这个团队 B.“分享”这个团队 c.“表现”这个团队 D.“参与”这个团队 11.虚拟团队的组织边界特征是【 B 】 A.狭窄型 B.宽泛型 C.有限边界型 D.无边界型 12.冲突的观念有三种类型,即:传统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和【 C 】 A.管理观念 B.历史观念 C.人际关系观念 D.权变观念 13.把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优先事件选择、过程顺序安排而产生的冲突称为【 D 】 A.目标冲突 B.情感冲突 C.认知冲突 D.程序冲突 14.把组织分为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强制性组织和混合性组织,这种分类的方式是【 C 】 A.按组织规模分类 B.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 C.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 D.按社会功能分类

组织行为学答案

一、填空题 1.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动机的功能包括始发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3.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类,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4.情绪具有自适应、动机性、组织性、交流性四种功能。 5.激励力(M)=效价(V)×期望值(E)。 6.按群体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大小,可分为参照群体、一般群体。 7.内聚内的表现形式有:自然内聚力、工作内聚力、领导内聚力和情感内聚力。 8.概要的两种重要形式是脚本、原型。 9.“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自我实现人”假设与 Y理论认为一般的人并非天生就厌恶劳动。 10.成就需要理论将人的社会性需要分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社交需要。 1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12.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分为假设群体、实际群体。 13.人际反应特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14.编排的规则有连续律、封闭律、接近律、相似律。 15.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_角色行为__的知觉。 16.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将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兴奋过程和抵制过程,这两 种过程表现为三个特点,即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 17.受挫折后的行为表现有攻击、倒退、固执、孤立和妥协。 18.强化的种类有正强化、负强化、自然消退和惩罚。 19.按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分为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20.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可分为三类:容纳的需要、控制的需要、情谊的需要。 23、对于按顺序发生的活动的概要称为__脚本__。 24、知觉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注意、编排、解释和判断。 25、一般来说,群体任务的难度越_低_,群体成员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 26、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激励因素的_效价_和_期望值。 27、ERG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_、_相互关系_和_成长需要_三种。 28、按照巴甫洛夫的气质分类,《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应当属于__抑郁性_。 29、“三个和尚没水喝”指的是群体行为效应中的从众效应。 30、人实现目标的行为分为两部分,即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31、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持的原则是指功利原则和交互原则。 32、“情人眼里出西施”是知觉偏见中的_晕轮_效应。 34、对于人的特性的简要描述而形成的概要,我们称为_原型__。 36、。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_成就需要_、_友情需要_和 权力需要_三种。 37、按照巴甫洛夫的气质分类,鲁智深应当属于_兴奋性_ 39、企业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工作绩效,这种影响因素按照赫兹伯格双因素理 论被归为_保健因素_。 40、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包括三个构成要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