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程评价标准

课程评价标准

课程评价标准
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包括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表现标准和学习与评价活动的设计示例,其中:

学习目标是学生经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分别制定。

学习内容标准是指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必须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经历。

表现标准是指学生在达成内容标准时所具有的成就水平。

学习与评价活动的设计示例是以举例的方式,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评价标准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做法.学习与评价活动强调通过具体的、可测量的、操作性强和学生参与度高的评价活动,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学习进行反馈。

(二)评价办法

评价办法主要描述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结果的方法。根据评价在何时进行以及通过评价达到怎样的目的,可以把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由于形成性评价更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而言,其指导作用优于终结性评价。因此,在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中,应更重视形成性评价,逐渐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权重。

教育活动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并非所有因素都能够直接量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十分必要。如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绝不能简单地给个分数,教师审视评价的角度应从一维走向多维,在关注写作技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作业背后折射出来的生活情趣、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包括学生的书写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整洁规范等,都应成为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还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外,还应尽可能吸收家庭和社会、尤其是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评价,力求使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评价办法强调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评价标准开展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

运用及其反馈、促进教学的意义。终结性评价是指由中职语文与文秘教研会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具体要求详见考试办法。

第一部分评价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教学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形成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及通用职业能力,并初步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及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为实现这一总目标,基础模块教学必须以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系统形成为核心,从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应用写作、语文综合素养等四大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具体目标。各部分的评价细则根据全体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而制定,其中加﹡项为较高要求,供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灵活把握。各部分评价目标与标准如下:

(二)评价办法

评价办法主要描述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结果的方法。根据评价在何时进行以及通过评价达到怎样的目的,可以把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由于形成性评价更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而言,其指导作用优于终结性评价。因此,在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中,应更重视形成性评价,逐渐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权重。

教育活动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并非所有因素都能够直接量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十分必要。如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绝不能简单地给个分数,教师审视评价的角度应从一维走向多维,在关注写作技巧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作业背后折射出来的生活情趣、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包括学生的书写态度是否认真、是否整洁规范等,都应成为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还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外,还应尽可能吸收家庭和社会、尤其是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评价,力求使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评价办法强调教学过程中根据本评价标准开展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

运用及其反馈、促进教学的意义。终结性评价是指由中职语文与文秘教研会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具体要求详见考试办法。

3. 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识记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

第二部分评价办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学业质量评价方式和测试题型

在语文学业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开展多样化的表现性评价,使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纸笔测试和测试题型

纸笔测试,就是通过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它操作方便,能高效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虽然其在考查学生整体发展方面存在某些弊端,但在语文学业质量评价中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纸笔测试主要通过平时检测以及期末测试的方式来体现,测试题一般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题型包括单选、填空、简答、辨析改错题、写作题等形式。应努力选编生活化的内容和多样化的题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 单项选择题

【例1】下列商铺门口的文字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车店门口:补呔充气 B.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蜡

C.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D.休闲场所门口:休闲渡假

答案:B,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常用汉字的能力。

2.填空题

【例2】故,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劝学》)

答案: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考查学生识记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3. 简答题

【例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可概括为:(不得超过6个字)。

答案:塘上月色。考查学生准确概括文段内容要点的能力。

4. 辨析改错题

【例4】请指出下列《请假条》中的四处错漏。

请假条

王老师:

今天我因故不能到校上课,特向您请假。

学生:王小名

答案:(1)请假原因不明确;(2)没有说明请多长时间假;(3)结尾没有“望批准”字样;(4)落款没写日期。本题检测学生对条据的格式、语言的掌握。

5. 写作题

【例5】在扶贫支教活动中,××学校组织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深入一所偏远山区中学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教育,临行前需要准备的工作之一是撰写一份简明易懂的《电脑开、关机的操作说明》,请您代为拟写,字数600字左右。

说明:此类实用型科普类小说明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这是用作电脑入门指导的小说明文,在保证文中专业术语准确无误的同时,关于操作方法与流程的说明应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2.应根据电脑开、关机的自然操作程序而确定说明顺序,条理清晰,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3.语言表达准确、语气连贯、结构完整、语体恰当、书写规范。

(二)表现性评价和常用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特有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

表现性评价是相对于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而言的。由于纸笔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科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但难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难以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将表现性评价纳入评价体系。

相比较纸笔测试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不是单纯地以最后考查的结果或者分数来评定学生,而是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评估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创新和实践、与小组成员的沟通合作、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具有教学性成分,往往需要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任务,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以确定学生是否已达到了教学目标中所预期的结果或标准。因此,学习和评价应同时进行,表现性评价和课堂教学通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同时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语文学科主要采用的表现性评价形式有:

1. 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各种学习表现的活动,如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等情况进行评价。

2. 课前演讲。利用课前约3分钟左右开展主题演说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记能力。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根据特定的问题开展讨论的活动,要求讨论要形成一定的结论并由各小组代表概括发言。此活动方式最大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不受群体水平的限制,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老师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课内学习成果展示。指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相应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的活动。成果展示能全面考察和提高获取知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得尤其重要。

5. 课外活动成果展示。指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校园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类课外活动中积极地学语用文,让学生自己适时记录、收集各种活动中的

纪实性素材,见证自己语文能力提高与语文素养形成的历程,供教师用于综合评价。

三、学业质量评价的组织工作

1.本评价方案包括全市统一检测和学校自主检测两部分。全市统一检测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2学期期末,自主检测由各个学校灵活安排,但应在全市统一检测前两周内完成。

2.为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建议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动员、统一部署,务必使各学校达成共识、高度重视,并能保证各专业第一学年的语文教学时数不少于教育部新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160学时,按时完成基础模块的教学任务。

3. 教研会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培训讲座,组织全市中职语文教师讨论、学习方案的精髓及实施细则。协同核定词语表、成语表(明确3500汉字表),并逐步开发出人机对话的中职语文口语考试软件。

4.组织骨干力量编写评价指导书《学习与评价》。练习的编写应关注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时代性、实用性、灵活性。指导书同时也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应强化积累,凸显语文素养的养成。

三、评价的组织实施建议

(一)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评价由学校自主检测,建议主要通过表现性评价组织实施。表现性评价又分学生课内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与课外自主活动中的表现性评价两大类:

1.课内表现性评价不是单纯地以最后考查的结果或者分数来评定学生,而是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通过课内组织大型综合实践活动课,观察和评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与创新、与小组成员的沟通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情况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建议,让学生感受语文在人际交往与各类活动中的不可或缺性,使其对语文学习保持长久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让其了解自身的学习优势和不足,关注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进步,进而真实地体验自己的成长与成功。

2.课外活动中的表现性评价,主要是指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有意识地学语用文,并能适时记录、收集体现各种语文能力与素养的纪实性

素材,并通过展示与汇报的形式,以供师生共同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二)建议采用如下两大类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评价

1.根据专项能力培养或专题任务的需要,组织大型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参考项目:

(1)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中华诗文朗诵会

(2)书香浓浓伴我行——读书心得交流会

(3)做好东道主——我为客人介绍广州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校友职场感悟访谈

(5)我型我秀——模拟应聘会

建议一学年之内至少组织两次大型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内容可以从以上参考项目中选取,也可以另行自主设计。

2.指导学生收集自己课外(校园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及人际交往活动等)学语用文的纪实性素材或成果,引导学生注重学以致用,强化学生规范自己言行举止的主观意识。

学生课外学习成果类型如下:

(1)课外阅读记录。包括读书笔记、交流汇报会等图文记录资料。

(2)音像资料展播。包括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专题活动及日常人际交往交流中运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与交流的录音、录像片段等资料。

(3)习作汇编。包括课外各类活动中完成的相对完整的文字资料、日记、电子信息及网络交流记录与截屏、对外发表或获奖的作品等。

(4)硬笔书写作业记录档案。

第二部分评价办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一、学业质量评价方式和测试题型

在语文学业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又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开展多样化的表现性评价,使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一)纸笔测试和测试题型

纸笔测试,就是通过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它操作方便,能高效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虽然其在考查学生整体发展方面存在某些弊端,但在语文学业质量评价中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纸笔测试主要通过平时检测以及期末测试的方式来体现,测试题一般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题型包括单选、填空、简答、辨析改错题、写作题等形式。应努力选编生活化的内容和多样化的题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1. 单项选择题

【例1】下列商铺门口的文字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车店门口:补呔充气 B.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蜡

C.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D.休闲场所门口:休闲渡假

答案:B,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常用汉字的能力。

2.填空题

【例2】故,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劝学》)

答案: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考查学生识记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3. 简答题

【例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可概括为:(不得超过6个字)。

答案:塘上月色。考查学生准确概括文段内容要点的能力。

4. 辨析改错题

【例4】请指出下列《请假条》中的四处错漏。

请假条

王老师:

今天我因故不能到校上课,特向您请假。

学生:王小名

答案:(1)请假原因不明确;(2)没有说明请多长时间假;(3)结尾没有“望批准”字样;(4)落款没写日期。本题检测学生对条据的格式、语言的掌握。

5. 写作题

【例5】在扶贫支教活动中,××学校组织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深入一所偏远山区中学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教育,临行前需要准备的工作之一是撰写一份简明易懂的《电脑开、关机的操作说明》,请您代为拟写,字数600字左右。

说明:此类实用型科普类小说明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这是用作电脑入门指导的小说明文,在保证文中专业术语准确无误的同时,关于操作方法与流程的说明应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2.应根据电脑开、关机的自然操作程序而确定说明顺序,条理清晰,恰当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3.语言表达准确、语气连贯、结构完整、语体恰当、书写规范。

(二)表现性评价和常用评价方式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特有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任务或模拟的练习来引发学生真实的反应,由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

表现性评价是相对于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而言的。由于纸笔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科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但难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难以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将表现性评价纳入评价体系。

相比较纸笔测试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不是单纯地以最后考查的结果或者分数来评定学生,而是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评估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创新和实践、与小组成员的沟通合作、以及情

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具有教学性成分,往往需要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任务,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以确定学生是否已达到了教学目标中所预期的结果或标准。因此,学习和评价应同时进行,表现性评价和课堂教学通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同时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语文学科主要采用的表现性评价形式有:

1. 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考察学生的各种学习表现的活动,如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等情况进行评价。

2. 课前演讲。利用课前约3分钟左右开展主题演说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记能力。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小组根据特定的问题开展讨论的活动,要求讨论要形成一定的结论并由各小组代表概括发言。此活动方式最大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不受群体水平的限制,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老师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课内学习成果展示。指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相应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交流的活动。成果展示能全面考察和提高获取知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得尤其重要。

5. 课外活动成果展示。指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校园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类课外活动中积极地学语用文,让学生自己适时记录、收集各种活动中的纪实性素材,见证自己语文能力提高与语文素养形成的历程,供教师用于综合评价。

三、学业质量评价的组织工作

1.本评价方案包括全市统一检测和学校自主检测两部分。全市统一检测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2学期期末,自主检测由各个学校灵活安排,但应在全市统一检测前两周内完成。

2.为确保评价工作的顺利推进,建议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动员、统一部署,务必使各学校达成共识、高度重视,并能保证各专业第一学年的语文教学时数不

少于教育部新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160学时,按时完成基础模块的教学任务。

3. 教研会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培训讲座,组织全市中职语文教师讨论、学习方案的精髓及实施细则。协同核定词语表、成语表(明确3500汉字表),并逐步开发出人机对话的中职语文口语考试软件。

4.组织骨干力量编写评价指导书《学习与评价》。练习的编写应关注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时代性、实用性、灵活性。指导书同时也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应强化积累,凸显语文素养的养成。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提倡“实施多元化评价”。这些评价理念的提出,反映了我国学者对语文学科考试的深刻反思和对语文课程特点的认识与把握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各地学校和教研部门根据课改理念对语文考试和语文课程评价进行着改革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①改变了过去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定位,尽可能体现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要求;②改变了过去以教材内容为主的封闭的范围框设,注意向书外、课外延伸;③改变了过去以客观题为主,过分强调答案的标准性、客观性、唯一性的所谓科学性理念,试卷中主观题的比例逐渐加大,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④改变了终结性性评价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向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转变。等等。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改革并没有改变语文课程评价的本质,不少课改地区在推进评价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甚至在“穿新鞋走老路”,新的课程评价带给人们的困惑并没有减少,具体表现在: 1.语文评价的主要功能依然是甄别与选拔。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在中考、高考的巨大压力下,语文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其评价的目的仍然是为甄别和选拔服务的。这样的功能定位,就决定了课程评价的主打方式只能是书面考试。且试卷的内容要尽量全面地反映课程内容,试卷的难度要尽可能适中,答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封闭而独立地完成,试题所给答案虽美其名曰“参考”,实则“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各种各样的答题技巧仍然在初、高中课堂上唱主角。这一整套应试教育的做法仍大行其道。因为,只有保证考试的所谓客观公正,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甄别与选拔功能。这显然与语文课程评价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基本理念冲突。这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大环境所决定的,这种落后的教育体制与新课程理念的前卫性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因此,不改变人才的选拔机制,语文课程的评价的多元化就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 2.语文考试命题改革没有实质性改变。在试卷题头位置写上几句温馨的鼓励性的话语,如“亲爱的同学,升入ⅹ年级后,你是否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的博大精深而又和生活息息相关呢?同学们,来吧,打开你的思维,让灵魂进行1 20分钟的愉快之旅。”又如在题干中把生硬的祈使句换成委婉的祈使句:“你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开展教学与评价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保障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且高质量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二、组织领导 组长:龚文冲 副组长:陶战平、周德明 组员:姚红梅、郁国华、陈颖、沈妹忠、陆剑鸣 1、行政高效管理。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 高效的组织管理,通过行政管理,将学习、实践、总结等各环节落实好,获得实效。 2、加强专业指导。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的绝好契机,因此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应该充分重视对教师的专业指导,使教师通过参与该项工作,更新教育观念,锤炼教学技能,提升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学校要通过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活动,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师改变基于个人经验和基于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的做法,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阶段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鼓励教师编制“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各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 基础,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要围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经历、探究体验和表达交流等要求,精心设计“学习准备期”、“快乐活动日”综合活动。要在实践中总结阅读、表达、探究、实践、交流、游戏等活动的实施经验。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实践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实践”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积极倡导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落实课程标准,明确低学段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其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此改变个人经验和主观愿望的教学与评价现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扎实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开展。 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1、备课——注重兴趣,培养习惯,激励评价。 A、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师编制“学科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本学期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B、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区学科培训要求,一年级第一个月的学科教学以“学习准备期”为主,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备课中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等。坚决做到:不超进度,不增加难度。 2、上课——把握目标,营造活力,提升幸福。 A、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增强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从学生的学习、情感、身心发展等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B、有效调控教学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视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C、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同主题”教学展示活动。同级组老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同一主题展示课堂教学。教研组成员必须全部参与听课,课后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课,指出不足,达成共识,上课教师反思。 3、课堂练习设计和批改——精选精讲,减轻负担,形成个性。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张满小学:刘有年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 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 3. 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非灌输。 二、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2.更新了教学内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现在: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三、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 四、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关于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二、关于总目标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课程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学韩敏 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为我们在推进有效教学中顺应课程视域的这种专业化诉求,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而矫正种种偏差、建立专业自觉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教学评一致性”理论体系基本形成,那么具体行动问题就上升到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议事日程: 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目标制定 所谓目标制定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选择学习目标。 通过对身边老师的观察,我们认为他们有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良好愿望。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意照搬教参的目标,一意照仿别人所上的目标来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造成事倍功半,课堂效果差。 例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拿着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过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 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面积呢? 生:(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 生:底乘以高。 2.教学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合作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鲜明的特点,教师和学生有机的结合,最终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出教师和学生在这知识点教学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在平时我们所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教师设计好整个剧本而让学生顺着剧情来表演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老师们经常提到的“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这类教学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老师当成课堂教学的主宰,绝对权威,这样一来,课堂上的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学生学到的往往是知识的结果,而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而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让学生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不单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学生自定步骤,为个别性学习而设计 所谓学生自定步骤学习,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某些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真正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经验,每位学生都有各自原有的水平,每位学生都有怎样获取知识的兴趣、爱好。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着个

小学语文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案例

小学语文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案例 朗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如今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才能让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对课文的中心思想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如何有效地实施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落实和强化: 一、确保朗读时间,在读中感知内涵 要想学生学会朗读,首先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的读。然而,传统的语文课堂“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要真正让学生会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必须要把更多的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多读”。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到程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如二年级的《黄山奇石》这般优美的

文字,可以提醒学生大声朗读,跟随作者的文字游览美丽的黄山,感受作者心灵的震撼。 二、合理安排阅读,注意指导和阅读示范练习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课文中一些含义较深的文字内容,可以通过读来意会,从读的情况中最易看出读的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读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其领悟文章内涵的能力必然会不断增强,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因此,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朗读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我们可以采取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 三、创设情境,注重朗读技巧训练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造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使朗续训练全面开花。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另外,低年级孩子的语感、朗读节奏都有待培养,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加个字什么的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由于各种因素,比如自身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因此,在

现代中职学校教学评价制度、评价标准

Xx学校教学评价制度 为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优化教学过程监测管理,激励广大教师敬业进取,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师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根基。开展教学评价,就是要充分调动我校每一位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每一阶段、每一单元、每第一节课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引导每一位教师将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方式方法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高效;激励每一位教师树立对本职工作的强烈责任心,认真、扎实、不懈地开展教学工作,形成强大持久的合力,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方法原则 以教学评价标准为载体,以校内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与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基本方法,深入到教学环节中去掌握实情、检查评价、分析总结和指导激励。根据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学的差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见附件1、附件2)。 三、实施步骤与要求 1、学校每学期对校级观摩课、其它公开课、抽查听课进行评价。 2、所有任课教师应认真备课,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评价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积极钻研教材,研究学法和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各教研组在组内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完成听课、评课规定的任务。 4、教研室要经常组织全校性观摩课评价活动,进行课堂教学检查、考核及评优。具体考核方法以教学常规要求为依据。 5、学校定期举行各类学生座谈会(每学期期中或期末)广泛了解、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要求的落实。 6、教务科定期检查教学进度和教学秩序,并把教师掌握教学进度情况放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范围之内,在进行量化时要占一定的比例。

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的要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3~4年级)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5~6年级)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小学低年段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 ( 试行稿 )

小学低年段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 (试行稿)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小学低年段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 南(试行稿) 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基层学校和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沪教委基〔2013〕59号)的精神与要求,制定上海市小学低年段(一、二年级)数学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 一、基本理念 1.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学校和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理解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要养成在日常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习惯,通过观察学生活动、作业、测验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成果等。要重视评价数据的统计、分析,如实反映学生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 2.突出为了改进学习的评价 学校和教师要树立评价为了改进学习的基本观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要注意采用等第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明确、有针对地反馈评价结果。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有效建议与精准指导。 3.倡导评价的校本化实施 学校要依据本评价指南的要求,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课程特点和本校特色的评价方案,明确本校数学学科学年、学期、单元等各个阶段的评价安排。鼓励学校设计具有校本特色的评价工具,如学习兴趣问卷、作业分析工具、日常观察记录工具等。学校可结合本校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不同评价维度的表现水平标准,但最高表现水平标准的要求不得超过数学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心得体会

学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心得体会 2014年8月28日、29日两天,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认识了新形势下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 通过本次学习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让我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了直观的感受;使我明白了,我们平时的教学多数是基于教材或基于评价的教学,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中还提出“学习目标和课标相关陈述要有相应内容,方法与学习目标要相匹配”。从学习的反思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要从课标出发,处理好教材;尊重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研发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关注做好教学设计。 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及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多元,不仅指评价知识,技能,还包括认真、态度、乐于助人。评价方法多样,不只是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要关注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它对课程实施具有很强导向,评价的主要数学学习结果、过程、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把理念变成行动,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指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结果。评价目标的多元化,知识技能评价与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相结合。我们还要尽量减少单纯的知识技能的评价。教学中要在解决综合性问题和任务性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多种目标的评价。正确把握知识与技能评价的要求。评价多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一、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简言之,语文教育的任务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

对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的一些理解、思考与建议

对“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的一些理解、思考和建议 万校鑫 1. 以上评价设计仅供老师们参考、借鉴,希望能减轻老师们的一些工作负担,老师们在自己的教案后面应该有基于校本学期评价方案的校本的评价设计; 2. 请二年级的老师们做这两件事情:(1)希望老师们能通读一遍,能有所收获,这里面有些是我的想法,但大部分的原则是市教委的要求和几位专家的要求;(2)请把这份内容转发给你校的一年级老师和教研组长,希望能对学校的“基标评价“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帮助,谢谢大家! 英语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就是把评价融入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对所要评价的内容,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开展客观的评价活动。 一、“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的几项原则 1. 评价伴随教学、融入教学,强调日常观察,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表现; 2. 关注多维度的评价; 3. 多个评价主体共存; 4. 强调等地制+评语,关注评价结果的分项呈现; 5. 强调评价对学生习惯养成与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2014学年“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践中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全:一堂课中,评价内容过于全面,面面俱到,阶段重点不突出。 改进方向——聚焦:明确阶段任务,突出主要目标

密:一堂课中,评价覆盖全体学生,评价过于频繁。 改进方向——适度:适切、合理、灵活 繁:一堂课中,评价过于复杂,操作繁琐 改进方向——便捷:简化操作步骤 三、学期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的行动? (流程图) (一)行动1:制定年级组学期评价计划 一、二年级教研组请先结合学科教学计划,制定一份学期评价计划。有计划地、系统地安排好本学期“基于课标的评价”的实施与推进工作,使评价更有效,使评价融入教学,提升教学。 学期评价方案1:(以不同习惯的培养和评价安排作为切入口,制定学期评价方案)在不同的阶段(以module、unit划分或以时间段划分),各阶段侧重不同学习习

课程标准(例)

《自动化生产线》课程标准(例) 一、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 2、课程编码:0140905 3、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4、适用学制:三年 5、课程学时:104 6、课程学分:3 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作用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是三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自动化生产线及自动化设备制造、操作、维修等从业人员的必修专业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辐射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专业群,是衔接“工作”与“学习”的重要课程,是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之间的“桥梁”。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气及机械工具、仪器和仪表,根据给定技术资料,对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进行安装、调试及管理维护。课程任务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加工制造企业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的全过程和工艺要求,完成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分析、设计、安装调试,能够进行 PLC控制程序设计,能进行工业控制网络总线系统配置,基本具备应用PLC 技术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维护,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通过本门课程及其先修课程的学习,取得PLC 中级工证、机电一体化高级工的相应技能证书。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熟悉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2. 掌握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常用机械结构和装置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气动元件的结构和应用,基本气动回路的工作过程; 4. 掌握传感器等电气元件的结构、特性、应用和选择规则; 5. 掌握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操作、拆装、软硬件设计、维护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1)识读PLC硬件系统接线图的能力;

学校课程评价实施制度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课程评价实施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本校实际,现就课程评价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初步制定本实施意见,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修定完善。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二、评价原则 1、评价与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要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发展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评价要力求方法多样、方式灵活,除纸笔考试或直接检测外,还要通过观察、访谈、综合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 6、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实行多元评价,做到公正、公平、真实。 7、不能以纸笔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三、评价目的: 1、通过评价检测实施效果,评定新课程实施的工作业绩。 课程改革是为实现指定教育目标而设计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预期效果,需要一套科学的测评系统来完成此项工作。建立评价制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测评,了解不同课程改革的效果,从而对各项工作作出合理的评定。 2、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实施新课程工作朝着既定方向运行。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通过评价获得的信息,又可以对课程改革进行反馈调节,引导课程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促进老师转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通过评价,能够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使先进者受到鼓励,落后者受到鞭策。 四、评价范围和对象 评价范围包含课程改革的过程和效果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涵盖多项评价指标。学生、教师为主要的评价对象。 五、评价内容目标 (一)学生评价: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为此,除了学科学习目标之外,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完整版 可直接打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4)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6)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10)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建议 (12) 二、评价建议 (16)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6)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6)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7)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 (五)具体建议 (17) 三、教材编写建议 (2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0)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2)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5)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6)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 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学习体会

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学习体会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作为教师来说教学是研究的主要工作,再熟悉不过了。但通过学习,还是让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不得不重新审视已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 1、现在的教学大多是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或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 现在的教学虽然在努力倡导、践行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大部分教师没有建立科学的课程观,还是以教材为中心,认为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根本不熟悉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不指向学生的学习表现,没有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检测,是一种基于教师经验和教材的教学设计。没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不会自主处理教材,就会被教材所累,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材,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失去了自我的能动性。 2、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四要素。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的格式有相应的变化,其核心要素包括相关课程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应符合三个条件: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而基于教师经验或教材的课时教案只有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缺少课程标准的陈述、评价活动方案,也就失去了学习的航标,这恰恰就造成了课程目标、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不一致性。因此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如何设计良好的评价以引导教学和学习,是教师必需的专业知识基础。 3、课程标准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阐述。因此,课程标准限定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非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 4、教学过程即评价过程。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它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因此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试行)》颁布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课程改革的“转型”时代。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成为了一个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问题。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然而新教学模式需要发展学生许多新能力,传统的评价标准对于新能力有相当的局限性,或者说,新的能力是不能用过去的评价方法度量的。所以,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评价,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研究全新的教学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学合作中的参与表现、情感体验和探索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的状况。即使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为了关注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的,这就是课堂评价“以学为主”的表现,从而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教学评价一定是要“以学为主”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把教师放在主导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评价的内容,围绕教师的教展开,如: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是否合适;选择的教学媒体是否适合所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讲解的时间有多长等。这种评价体系中,对学习者的评价,一般是检验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数量和程度,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评价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等,评价结果是作为评

学校课程评价实施制度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课程评价实施制度《基础教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现就课程评价制度改革有关问题初步制定本实施结合本校实际,改革实施方案》意见,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修定完善。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二、评价原则 1、评价与考试要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要有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又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评价的标准主要包括发展性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评价要力求方法多样、方式灵活,除纸笔考试或直接检测外,还要通过观察、访谈、综合实践、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提高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评价不能只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把终结性评5. 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要确立多元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实行多元评价,做到公正、公平、真实。 7、不能以纸笔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卷面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三、评价目的: 1、通过评价检测实施效果,评定新课程实施的工作业绩。 课程改革是为实现指定教育目标而设计的,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预期效果,需要一套科学的测评系统来完成此项工作。建立评价制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测评,了解不同课程改革的效果,从而对各项工作作出合理的评定。 2、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实施新课程工作朝着既定方向运行。 评价具有导向功能,通过评价获得的信息,又可以对课程改革进行反馈调节,引导课程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促进老师转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通过评价,能够促使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使先进者受到鼓励,落后者受到鞭策。 四、评价范围和对象

一、评价的目的及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

一、评价的目的及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语文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评价时应坚持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共评,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作用,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2、多样性原则,语文素养的诸多方面要求语文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平时成长记录;既检测知识,又测查能力,同时还要测查学习习惯、情感态度、认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记录学生平时表

现、兴趣、潜能等,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互动性原则,要扭转教师一人评价、教师和学生二元对立的传统评价局面,形成教师、家长、学生交互式的评价网络。4、个性化原则,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其兴趣、爱好,帮助每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在评价中提高他们的人格尊严,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5、趣味性原则,要寓评价于快乐的活动之中,除了检测的内容更新外,还应在活动的形式上多进行创新。 三、具体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考评的工具应涉及到用于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以及为家长们提供他们孩子在校学习语文的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针对第一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情况,希望在如下三个方法上进行大胆地实践与研究:㈠课堂观察在课堂观察时,教师应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姿势、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并把结果纳入分项测试的成绩中。建议从下面的课堂观察检核表所提供的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