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园林植物保护》.

《园林植物保护》.

川农《园林植物保护学(本科)》18年12月作业考核参考答案

《园林植物保护学(本科)》18年12月作业考核 昆虫触角的( )可分为若干亚节。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梗节和鞭节 正确答案:C 性外激素防治害虫,只有昆虫的( )期有效。 A.卵 B.幼虫 C.成虫 D.蛹 正确答案:C 鳞翅和膜翅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 )不同。 A.形状 B.质地 C.被覆物 D.大小 正确答案:C 植物含有对昆虫有害的物质,昆虫取食后会死亡,这种植物对昆虫的抗性属于( )。 A.不选择性 B.耐害性 C.拒食性 D.抗生性 正确答案:B 植物感病后体内产生了植物保卫素,这是植物的一种( )作用。 A.致病 B.耐病 C.抗病 D.避病 正确答案:C 口器刺吸式,前翅为覆翅的昆虫属( )。 A.同翅目 B.半翅目 C.双翅目 D.同翅目和双翅目 正确答案:B 具有同一有效成分的触杀剂,水溶型的杀虫效果( )。 A.比脂溶型的好 B.比脂溶型的差 C.为零 D.与脂溶型的相同 正确答案:B 某些林木感病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类物质常常失调,引发植物产生( )。

A.腐朽 B.腐烂 C.坏死 D.畸形 正确答案:D 在生产上常用黑光灯诱杀害虫,这是利用( )对昆虫的影响。 A.光的性质(波长) B.光的强度 C.光周期 D.光的能量 正确答案:A 经2次脱皮的幼虫是( )幼虫。 A.第2龄 B.第3龄 C.越冬 D.末龄 正确答案:B ( )应治病先治虫。 A.白粉病 B.煤污病 C.炭疽病 D.立枯病 正确答案:B 波尔多液的有效成份是( )。 A.硫酸铜 B.生石灰 C.碱式硫酸铜 D.多硫化钙 正确答案:C 病原物的寄生性的实质是一种 ( )关系。 A.致病 B.抗生 C.共生 D.营养 正确答案:D 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都是( )。 A.球状 B.螺旋状 C.杆状 D.多细胞 正确答案:C ( )对四环素敏感。 A.植原体 B.病毒

川农《园林植物保护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正考)

(单选题)1: 昆虫触角的( )可分为若干亚节。 A: 柄节 B: 梗节 C: 鞭节 D: 梗节和鞭节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性外激素防治害虫,只有昆虫的( )期有效。 A: 卵 B: 幼虫 C: 成虫 D: 蛹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鳞翅和膜翅的主要区别在于两者( )不同。 A: 形状 B: 质地 C: 被覆物 D: 大小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植物含有对昆虫有害的物质,昆虫取食后会死亡,这种植物对昆虫的抗性属于( )。 A: 不选择性 B: 耐害性 C: 拒食性 D: 抗生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植物感病后体内产生了植物保卫素,这是植物的一种( )作用。 A: 致病 B: 耐病 C: 抗病 D: 避病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口器刺吸式,前翅为覆翅的昆虫属( )。 A: 同翅目 B: 半翅目 C: 双翅目 D: 同翅目和双翅目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具有同一有效成分的触杀剂,水溶型的杀虫效果( )。

A: 比脂溶型的好 B: 比脂溶型的差 C: 为零 D: 与脂溶型的相同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某些林木感病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类物质常常失调,引发植物产生( )。A: 腐朽 B: 腐烂 C: 坏死 D: 畸形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在生产上常用黑光灯诱杀害虫,这是利用( )对昆虫的影响。 A: 光的性质(波长) B: 光的强度 C: 光周期 D: 光的能量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经2次脱皮的幼虫是( )幼虫。 A: 第2龄 B: 第3龄 C: 越冬 D: 末龄 正确答案: (单选题)11: ( )应治病先治虫。 A: 白粉病 B: 煤污病 C: 炭疽病 D: 立枯病 正确答案: (单选题)12: 波尔多液的有效成份是( )。 A: 硫酸铜 B: 生石灰 C: 碱式硫酸铜 D: 多硫化钙 正确答案: (单选题)13: 病原物的寄生性的实质是一种 ( )关系。 A: 致病 B: 抗生

园林植物保护学试题1

园林植物保护学试题 一、填空题(1空1分,一共16分) 1、病状的五种表现()、()、()、()、()。 2、园林植物病害分类有()和()两种;非侵染性病源类型又可分为()、() 和()三种。 3、昆虫成虫的特征:成虫分为三部分()()(),有()() (),有变态,具外骨骼。 二、判断题(3分1题,共24分) 1、寄主植物受病后本身表现的外观不正常变化,称为病症。() 2、锈状物属于病症。() 3、病原真菌具有真正细胞核。() 4、雄娥的触角为羽状,雌娥的触角为丝状。() 5、螳螂的前足属于抱握足。() 6、针对昆虫的体壁构造,我们应该用油乳型杀虫剂。() 7、蝶类属鳞翅目。() 8、覆翅翅质加厚成革质,不透明,有飞翔和保护作用。() 三、简答题(4分/个,共40分) 1、简述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2、如何区分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3、园林植物细菌病害会引起哪5种症状? 4、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的基本技术? 5、炭疽病的病状表现? 6、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其他节肢动物有什么不同? 7、昆虫有几种口器?蝗虫属于哪种? 8、简述鞘翅目或鳞翅目昆虫的基本特点? 9、简述有机磷杀虫剂的原理。 10、研究昆虫生殖系统有何意义? 四.论述题(10分/题,共20分) 1、了解口器类型和危害特性在害虫防治的意义?针对不同口器可使用哪些杀虫剂? 2、举例说明化学防治的缺点和优点。

园林植物保护学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变色,坏死,枯萎或萎焉,畸形,流脂或流胶 2、侵染性病毒害,非侵染性病害 3、头部,胸部,腹部,一对触角,两对翅膀,三对足 二、判断题 1、错(病症改为病状) 2、对 3、对 4、对 5、错(抱握足改为捕捉足) 6、对 7、对 8、错(不透明改为半透明) 三、简答题 1、气流传播,雨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人为因素传播 2、观察症状,侵染性后期会有明显症状出现,非侵染性,不是渐进过程。 侵染性病害在田间分布往往有发病中心,区别各类侵染性病害。 3、斑点,腐烂,萎焉,畸形,溃疡 4、植物检疫,栽培技术防治,抗病育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5、常产生轮纹斑,病斑产生黑色小点,成轮状排列 6、繁殖能力强。外壳坚硬,轻巧,有弹性,起保护作用。身体微小,易生存,所需食 物少。有翅,寻找食物,求偶,避敌都有利。 7、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幼虫口器。咀嚼式口器。 8、鞘翅目:体壁坚硬,小至大型,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锯齿状、鞭状,无单眼, 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中胸小盾片常外露,跗足4-5节,少3节,完全变态,幼虫无足。 9、神经冲动的传导依靠乙酰胆碱来完成,最后导致虫体疲劳过度而死亡。 10、抑制害虫繁殖,使其不育,是害虫防治的新技术,如用射线处理雄虫,使其性腺破 坏而绝育,另一种是解剖观察卵巢级别。 四、论述题 1、了解昆虫口器类型和危害特性,不但可以帮助认识害虫的危害方式,根据危害状来判断害虫的种类,而且可针对害虫不同口器类型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防治咀嚼式口器:具有胃毒性能的杀虫剂,触杀剂,熏蒸剂 防治刺吸式口器:内吸剂,熏蒸剂和触杀剂。 防治虹吸式口器:胃毒剂,熏蒸剂和触杀剂 防治锉吸式口器:熏蒸剂和触杀剂 用药防治也与时机有密切关系,某些刺吸式口器害虫形成卷叶,咀嚼式口器害虫常钻到植物内部危害,因此,用药防治需在尚未钻入或形成卷叶之前。 2、优点:防治效果显著,多某些害虫有特效,例如防治蝼蛄、蟋蟀等地下害虫;杀虫速度快,对有些暴食性害虫短时间内可把食物全部吃光,应用化学药物就能把其消灭;使用方便,防治成本低廉,化学农药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性能稳定且成本较低缺点: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长期广泛单一使用某种化学农药,易造成一些害虫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 发表时间:2019-01-03T14:49:41.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林书贺米晓燕[导读] 摘要:园林景观科学设计能够对园林植物进行有效保护。漯河市城管局园林管理处河南漯河 462000摘要:园林景观科学设计能够对园林植物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应用园林植物能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效果,实现最佳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园林景观的主要作用,对园林景观设计以及植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关键词:园林景观;作用;设计;植物保护;问题;策略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园林植物的有效应用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工程质量及园林植物功能的发挥。因此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秉持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园林植物,从而满足园林美观性要求以及实现生态环保效果。 一、园林景观的主要作用园林景观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一方面,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人类在活动过程中主要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此一来,就能够维持大自然中碳氧的平衡,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一方面,建设的园林景观还可以吸收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气体以及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只要这些有害气体的浓度在 一定范围内,植物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吸附和净化功能,以降低这些气体产生的危害。另一方面,园林景观还具有吸滞粉尘、降低噪音的功能。(2)美化作用。如果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形容园林景观的话,那么它就像是城市的面容,园林景观的美能够展现出城市的美。因此,不断加强对园林景观景观的建设在城市美观的发展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3)调节城市的小气候。之所以称其为小气候是因为园林景观不会改善较大范围的气候,只是指从地面起到高度在100m之间的气候,这一范围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以及植物能够肆意生长的空间范围。由此可见,人们的各项产生生活活动以及植物生长都对这一范围的小气候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叶面的蒸腾作用能够调节气温,对城市小气候的改善有相当大的贡献,此外由于植物本身具有的蒸腾作用,还可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降低了城市空中的干燥程度。 二、园林景观设计以及植物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树种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考虑的并不是很周全,在设计之前没有完全的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每种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而导致了出现一些园林树种配置方面的不合理。其表现在设计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相生相克的植物在一种种植,比例核桃能够造成周围松树和苹果树受害或者是死亡。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品种一起种植,比如,红叶小檗和竹子在一起种植将会容易出现锈病。怕水的植物种植在低洼处容易出现病害等情况。对于这些问题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导致植物出现黄化病、蚜虫以及白粉病等,并且大部分的病虫因为环境以及周围条件的限制,是很难进行控制。 2、园林景观设计模式比较单一的问题。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其存在着设计的模式比较单一,因为设计种植整齐划一,植物的种类、年龄以及层级趋向着一致,植物生长群落的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能够有效的抵御病虫害的侵害,同时也不能够发挥出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最终导致园林种植病虫害问题的加剧。如果大面积的种植冷季型禾本类草坪,那么将会使一些农田迁飞性害虫大量的进入到城市草坪当中,并且连年的发生灾害。在最近几年来迅速发展的金丝柳,树皮金黄色而且光滑美丽,但是大量的单一种植没有伴生植物作为保护,那么就十分容易感染腐烂病,并且引起皮层的溃烂以及叶片脱落,最终将会出现成批的死亡。 3、病虫危害问题。由于园林景观绿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使得有些城市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忽视甚至是避而不用乡土树种,然而去追求一些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树种,并且不加论证就进行播种。虽然这些树种可能会在短期之内在园林景观上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因为部分的新引进植物通常都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而表现出生产不良,并且十分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也有的城市花费了大量的资金,盲目的从野生环境中移植特大的乔木,这些乔木成活率十分低,并且很难恢复原来的样貌,同时大部分的树林因为生产不良从而导致病虫害也时常出现。这些问题都将为园林绿化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 三、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保护策略分析 1、科学合理配置树种。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园林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生物共生原则、循环原则以及竞争原则。有些树木为对营养空间的争夺,从体内分泌放射出对相邻树木具有一定杀伤作用的有毒物质,这就被称为相克。还有一些树木由于习性之间的互补,体内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利用的,并且和谐共处,这被称为相生。在每个树种之间,环境以及树种之间是存在着相互联系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对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利用树种之间的关系,并且要对树种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要避免相克的树种进行搭配,以免人为造成病虫害共生的环境调节。与此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树种互利的这方面,种植相生的树种,以此来增加树种之间的合作共存以及互利互惠,进而有效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园林景观设计时的植物要求品种多样化以及结构复层化。在园林植物中,对于不同的病虫会危害着不同的树种。在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搭配时,必须要了解病虫害的寄主范围以及活动规律等,防治病虫害的转主危害以及交叉感染。要根据环境的不同尽可能的选用不同类型的树种,并且要增加物种之间的相互制约能力,以此来有效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要尽可能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以丰富多样性来形成多层次的绿色空间,具有着一定的结构、功能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复层结构。这样不仅仅能够丰富园林的景色,同时也能够预防以及减少病虫害的出现。在具体的配置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以及生态学特征,从而使不相同的树种都能够有着适应的生长环境,进而组成一个协调、稳定以及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同时也能够增强树种自身的调节能力以及增加树种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最终实现生态的调控。经过实践证明:只有物种多样性才能够有生态稳定性,只有生态系统稳定,才能够更好的抵抗病虫害。在一些城市中,大批量的单一种植杨树以及国槐,进而导致杨树舟蛾类食叶害虫和槐树天牛类蛀干害虫危害就比较严重。 3、园林景观设计要求注重种苗本地化。种苗本地化主要指的就是植物种子以及苗木选用的过程中时,尽可能在本地进行相应的选取以及培育。对长途调运植物种苗的数量要尽量的减少,跨地区以及跨生境采挖移植野生植物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针对目前来说,应该减少大树进城和南树北调的现象。本地采收的一些种子以及培育的苗木,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耐性、抗性的考验,在进行播种以及栽植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当地的生态系统之中,对病虫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较强的抵御能力。园林景观它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生态系统,由于受人为因素的高度干扰,在进行植物种类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乡土树种的推广和应用。结束语

园林植物保护实验指导书

城市建设系园林专业 《园林植物保护》指导书 一、课程简介 《园林植物保护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学好园林科学与技术打下良好基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好植物保护理论基础,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防治原理和技术措施,能够识别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并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对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二、实验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是学生能正确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种类; ②能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调查、分析;能依据园艺植物病虫的特性科学制定和实施治理方案。 三、实验项目设置表 四、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考核方式:本课程实习考核采取出勤+课堂+作业形式 评分标准:出勤(10%)+课堂(30%)+作业(60%) 五、教材或指导书 1、教材 武三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7

2、参考书目 (1)张随榜.园林植物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杨子琦,曹华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图鉴[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 一、实验内容 昆虫的体躯观察、昆虫的主要器官观察。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实验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认识昆虫外部形态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蝼蛄、蝴蝶、蛾、金龟子等昆虫,镊子,白纸,培养皿,放大镜等。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 昆虫的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 五、实验实施步骤 1、体躯观察 用镊子将昆虫的翅掀起直立,从侧面观察外骨骼包被虫体,躯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分成3大体段:头、胸、腹。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主要有触角1对;复眼1对,有些昆虫还有1~3个单眼及取食的口器。胸部是运动的中心。主要有3对胸足及2对翅。腹部是代谢和繁殖的中心,体内包括许多内脏器官及生殖系统。观察腹末尾须、外生殖器及肛上板、肛侧板。 2、昆虫主要器官观察 ①头的分区和昆虫的口式 (1)观察蝗虫头部,找出额区、颊区和唇基、颅顶及头盖缝等部位。 (2)按照口器着生的位置和所指的方向,可分为3种口式:下口式(以蝗虫为例)、前口式(以步甲为例)、后口式(以蝉为例)。 ②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类型观察。 ③观察昆虫的基本构造及足的类型,并了解足的功能。 ④昆虫翅的构造及类型。 六、思考问题 1、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2、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的区别?

最新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 题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病原菌:在生物性病原中,真菌和细菌称为病原菌 3、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所引起不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5、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侵染后所表现出的形式,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6、病症:病原物在受害植物上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 7、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8、子实体:着生真菌孢子的组织和结构 9、锁状联合: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 10、病毒:为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为主成份的体积极小的专性寄生物。 11、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 12、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 13、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 14、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5、隐症现象: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长期或永远不表现症状 16、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17、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 18、下口式:指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直角关系的一种昆虫头式如蝗虫的形状。 19、昆虫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定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叫年生活史。 20、跗肢:昆虫体成对分节的外长物。 21、多胚生殖:昆虫的一个卵形成多个胚胎,发育为个体新的生殖方式。 22、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23、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24、单寄生:指在一个寄主体上只寄生1头寄生昆虫的现象。 25、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采取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6、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也能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7、耐害性:指植物受害后,有很强的增殖或恢复能力,可以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28、生物防治:利用一切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29、长日照型昆虫:长日照下不滞育的昆虫; 30、纵脉:由翅的基部伸向翅的边缘的翅脉如径肪,中脉等。 31、后口式:口器向后,头部和体躯纵轴成锐角的一种口式; 32、昆虫的世代:昆虫自卵期的胚胎发育开始,经过幼虫、蛹直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阶段,称为 1个世代。

园林植物保护学考试重点总结

绪论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园林植物病、虫复杂:园林生态系统层次结构复杂,植物种类繁多; 2、易引起交叉感染:如梨树与桧柏混植; 3、生长环境较差,非侵染性病害数量上升; 4、防治技术要求高:尽量选用低毒、无异味、不污染环境的药物和技术措施; 5、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园林植物不因病虫危害,影响正常生长及观赏效果。突出“预防为主”。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病害的概念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它生物的侵袭或不适宜环境条件的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 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 第二章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这些生物性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原生动物等。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子实体,在子实体上聚生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不是所有真菌都有有性生殖。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1.游动孢子2.孢囊孢子3.厚垣孢子4.分生孢子5.芽孢子6.粉孢子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1.合子2.卵孢子3.接合孢子4.子囊孢子5.担孢子 子囊果的类型 1.闭囊壳2.子囊壳3.子囊盘4.子囊腔 白粉菌都是活养生物,锈菌是专性寄生。 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植原体。 植物病原菌大多为杆状菌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论述) 1.一般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细菌主要在薄壁细胞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中繁殖和扩展。 ①在寄主薄壁细胞组织扩展的,引起叶斑(叶枯)、腐烂,如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 ②在寄主维管束的导管内扩展的,引起植物萎蔫,如假单胞杆菌属。 ③侵入寄主后分泌生长激素,剌激寄主细胞过渡分裂,而形成肿瘤,如土壤杆菌属。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园林植物保护》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显得十分紧迫。根据《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特点,主要对 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理念进行了分析,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做了重要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保护;改革;探索 《园林植物保护》是以园林植物保护基础理论与实训技术为主要内容,关于园艺技术、园林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有关园林植物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等方 面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病虫草害识别和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专业学生未 来的发展。 1《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分析 1.1通过社会调研确定学习任务与内容 对于园林植物保护的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该确定学习任务与内容,这就需要广泛地 调查园林绿化企业,再对园林的绿化岗位群进行设定,以此计划典型工作任务。然后针对 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从而确保任务的完成。 1.2通过专业岗位需要改革评价体系 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的改革,需要进行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而改革也需要依据专业 的岗位需求来进行。因此,对于培养技术型与管理型的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需要采取过 程与结果考核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评价、教师评小组以及小组互评等考核方式,以笔 试与口试的方法为主,包含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等内容。 2《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分析 园林植物保护的课程改革需要一定的理念来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改革的进程。首先 应该以职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将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发展的核心。另外,尊重学生的主 体地位,在真实情境的依托下,进行教学论与方法论的指导,从而促进教学园林3091改 革的顺利进行。 3《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分析 3.1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浅析园林植物保护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析园林植物保护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园林得以大规模的建设,其不仅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标志性的风景线,而且还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的空气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但在当前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中,园林保护工作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仅缺乏重视,而且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人力投入等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这样就导致园林植物保护不力,死亡率较高,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园林植物的重要作用。文中从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园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加强园林植物保护工作的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标签:园林保护;绿色植物;措施 1 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城市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园林植物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园林植物不仅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美化城市,而且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由于园林植物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做好园林植物的保护工作,提高城市市民生活的质量的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城市园林建设的开展。 园林植物保护过程中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是极为关键的内容,也是植物保护可以持续进行的关键。通过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病虫害控制,可能有效的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使其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但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需要做好无公害防治措施,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给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园林保护工作可以在确保整体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充分的利用观赏性植物进行搭配种植,这样可以建立起园林植物的自然调控保护系统,不仅增强了观赏性,而且还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植物的自然调控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园林植物保护应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园林植物保护,确保环境质量的改善,可以循序渐进的从保护个体植物出发,然后实现对整个城市植物的保护,使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 园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园林保护得不到足够重视 近年在,在园林建设工作中,由于对园林保护工作缺乏重视,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不足的情况,园林设施陈旧得不到及时更换,一些日常工作也很难

园林植物保护学

《园林植物保护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病原:引起园林植物病害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病原菌:在生物性病原中,真菌和细菌称为病原菌 3、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所引起不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4、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所引起的具传染性的园林植物病害。 5、症状:寄主植物受病原侵染后所表现出的形式,是病症和病状的总称。 6、病症:病原物在受害植物上所表现出的结构特征 7、生物性病原: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 8、子实体:着生真菌孢子的组织和结构 9、锁状联合: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 10、病毒:为一类不具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为主成份的体积极小的专性寄生物。 11、病害流行:植物病害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发生普遍而严重称为病害流行; 12、致病性:病原物使寄主植物致病受害的能力; 13、侵染过程: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开始,到寄主呈现症状的整个过程; 14、侵染循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到下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5、隐症现象:病原物侵入寄主后,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长期或永远不表现症状 16、潜伏侵染: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17、诱发抗病性:寄主受侵染后所诱导出的限制病菌扩展的特性; 18、下口式:指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似于直角关系的一种昆虫头式如蝗虫的形状。 19、昆虫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定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叫年生活史。 20、跗肢:昆虫体成对分节的外长物。 21、多胚生殖:昆虫的一个卵形成多个胚胎,发育为个体新的生殖方式。 22、补充营养:成虫期为性细胞发育成熟进行的取食。 23、龄期:幼虫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24、单寄生:指在一个寄主体上只寄生1头寄生昆虫的现象。 25、植物检疫: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

#学习《园林植物保护》习题集

《园林植物保护》习题集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植物科学系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组 复习思考题 绪论 一、问答题 1、园林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园林植物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园林植物害虫基本知识 第一节昆虫的外部形态和附器 一、填空题 1、昆虫的头部由于口器着生的位置不同,头部的形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可分为、和 3种头式。 2、蟋蟀的头式是;触角状;口器是;后足是;前翅是。 3、蝴蝶触角状;口器是;足是;翅是。 4、天牛触角状;口器是;足是;前翅是。 5、昆虫的体壁由、和 3部分组成。 6、昆虫翅的连锁机构有、、、等四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翅脉脉相翅室 三、问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昆虫的翅由哪几部分构造?常见类型有哪些? 3、昆虫的足由哪几部分构成?主要类型有哪些? 4、昆虫腹部构造有何特点? 5、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的为害状有何不同?各有什么防治要求? 四、绘昆虫模式脉相图,并注明。 第二节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填空题 1、昆虫的繁殖方式可分为、、、等四种类型。 2、按照蛹的形态特征,蛹可分为、、三种类型。 3、按照刺激物的性质,趋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4、昆虫成虫期的主要特点是。 5、昆虫雌雄个体数量之比称为;一般情况下接近于。 6、昆虫发育分和两个阶段。 二、名词解释 孤雌生殖两性生殖世代生活年史变态羽化化蛹龄期 趋光性假死性胚胎发育 三、问答题 1、昆虫的个体发育分哪两个阶段? 2、昆虫的变态类型主要有哪些?变态类型和胚胎发育有何联系? 3、昆虫幼虫期的特点。 第三节园林植物害虫和环境的关系 一、填空题

1、昆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区为。 2、外界环境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包括4个方面、、、。 3、天敌昆虫包括、两大类。 4、植物的“抗虫三机制”包括、、三方面。 二、问答题 1、土壤对昆虫的影响。 2、有效积温法则使用在哪几个方面? 第四节园林植物害虫的主要类群 一、填空题 1、在昆虫纲中,第一大目为,鳞翅目为大目。 2、列举和园林植物有关的主要目、、、、、、。 3、蚜虫属目;金龟子属目;蝗虫属目;蝴蝶属目。 二、问答题 1、昆虫的分类阶梯是什么?最基本的分类单元是什么? 2、根据哪些主要特征可以把鳞翅目蛾类幼虫和膜翅目叶蜂的幼虫区分开? 3、家蚕和蝗虫是哪种变态形式?说明其成虫分类地位和幼虫的类型。 本章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脉相变态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卵胎生孵化龄期化蛹羽化补充营 性二型多型现象世代年生活史趋光性趋化性假死性休眠滞育拟态世代重叠有效积温法则种群食物链生物群落生态系 二、问答题 1、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如何?常见类型有哪些?主要功能是什么? 3、昆虫的口器有哪两种主要类型?造成的害状有何区别?了解口器类型和防治有何关系? 4、昆虫的足由哪几部分构成?常见类型有哪些?各举1~2个代表性昆虫。 5、昆虫的翅由哪几部分构造?常见类型有哪些?各举1~2个代表性昆虫。 6、昆虫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了解繁殖方式有何意义? 7、昆虫的幼虫和蛹各有哪些类型?各举一例子说明其特点。 8、了解昆虫体壁构造和特性在防治上有何意义? 9、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的特点有何区别?了解变态类型对指导防治有何意义? 10、列表比较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主要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习性及各目所包括的主要昆虫类群。 11、比较蝗科、蝼蛄科、蝽科、网蝽科、叶蝉科、粉虱科、蚜总科、蚧总科的主要特征,并各举一个代表昆虫。 12、比较瓢甲科、叶甲科、天牛科、金龟甲科、象甲科、吉丁甲科、叩头甲科的主要特征,并各举一个代表昆虫。 13、比较粉蝶科、凤蝶科、木蠹蛾科、螟蛾科、夜蛾科、袋蛾科、透翅蛾科、舟蛾科、毒蛾科、灯蛾科、刺蛾科、斑蛾科、尺蛾科、卷蛾科、枯叶蛾科、天蛾科的主要特征,并各举一个代表昆虫。 14、比较叶蜂科、茎蜂科、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的主要特征,并各举一个代表 昆虫。 15、昆虫的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各有何特点? 16、有效积温法则在测报及防治上有何使用? 17、害虫的天敌主要有哪些? 第二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第一节园林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保护复习资料 1园林植物病害:园林植物受到其他生物的侵袭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的局部或整体的不正常状态,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或其他损失的现象。 (病理程序:生理程序发生改变---植物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产生变化----表现出病态) 受害植物在生理上没有发生病理程序,称为损伤不是病害 2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因子称为病原,间接因素称为诱因 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能互相传染),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不能互相传染)。 生物性病原(侵染性病原)是指以园林植物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寄生藻类和螨类等,通常称为病原物,病原真菌、细菌称为病原菌。非侵染性病害:温度失调、水分失调、营养失调、有毒物质影响 3病害三角:寄主、病原、环境 4症状:病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的不正常特征 病状:寄主植物在外部形态上表现的病变特征,如变色、坏死斑、肿瘤、萎蔫、腐烂等。 病症(sign):病原物在寄主发病部位上产生的繁殖体和营养体等两方面的特征,如菌丝、粉状物、毛状物、颗粒、蘑菇、菌脓、寄生植物个体等。 (所有园林植物病害都有病状,但并非都有病症;由真菌、细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藻类引起的病害病症明显;病毒、植原体和多数线虫、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凡有病症的病害,通常病状先于病症出现)·病症类型:1、营养体:菌丝体、菌膜或菌毡、根状菌索、菌核、植物体、藻体;2、繁殖体:粉状物、霉状物、点状物、孢子堆、子座、伞菌、木霉菌、果实;3、病害产物:气味、菌脓。 ·病状类型:1增生型症状(促进性):瘤肿、痂疮、丛枝、叶卷曲、愈伤组织、流胶和流脂;2减生型症状(抑制性):黄化、花叶和斑驳、矮缩、簇生;3坏死型症状(分解性):枝(叶)枯、斑点和斑块、溃疡、腐烂、腐朽、顶枯或梢枯、水渍、焦灼、穿孔、枯萎、猝倒。 5生物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病毒、植原体、植物病原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植物病原真菌:大约有70%以上的植物病害由真菌引起(白粉病、锈病、灰霉病、炭疽病、溃疡病、根朽病)多数腐生,少数寄生。 真菌的主要特征:1.有细胞核,属真核生物;2.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维管束组织;3. 有细胞壁; 4.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异养生活(寄生或腐生); 5.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典型的繁殖方式是产生各种类型的孢子。 真菌的个体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即真菌先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然后形成各种复杂的繁殖结构,产生孢子。 真菌进行营养生长阶段的菌丝体称为营养体,组成真菌菌体的一团菌丝称为菌丝体。 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菌丝一般由孢子萌发后延伸生长形成,以顶端伸长的方式生长) 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菌丝细胞壁与寄主的原生质接触后,因渗透压的作用直接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隙的真菌,以菌丝上形成的特殊器官——吸器,深入寄主细胞内吸收养分。吸器的形状由小球形、掌状、分枝状等。 菌丝组织包括:菌核、子座、菌索、假根和菌膜。菌核是营养贮藏器官,也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子座是真菌从营养体到繁殖体的一种过渡形式,又有渡过不良环境的作用。菌索能抵抗不良环境,而且有蔓延和侵染寄主的作用。 真菌的繁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以孢子作为繁殖的基本单位,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真菌产生孢子的组织和结构称为子实体,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 无性繁殖:真菌不经过两个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以断裂和芽植繁殖,无性孢子包括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粉孢子、芽孢子)、厚垣孢子等。 没有鞭毛不能游动的称孢囊孢子;有的孢子囊内产生的孢子无细胞壁,具鞭毛能游动,称游动孢子。

园林植物保护学

《园林植物保护学》实习指导书 适用于园林专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组编完成时间:2006年6月

园林植物保护学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理论。掌握园林植物病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方法和病虫害种类鉴定及调查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刻苦专研,勇于探索、创新和解决园林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综合能力。 二、实习时间安排 注:实习内容,根据实习地点,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季节的不同可适当调整。实习时间为1周。 注:实习用品及材料每班按6个小组配备。

四、实习任务: ㈠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任务。 1、昆虫标本采集目:10-14个 科:30-50个 主要种类:20-40种 2、病害标本采集:8-14种 3、制作针插昆虫标本:60-100种 4、浸渍昆虫标本1-2瓶(250ml) 5、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调查(1-3种) 6、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防治(1-2种) ㈡个人完成下列任务 1.制作展翅标本:3-5种 2.制作病害标本:5-10种 3.实习报告:1份 五、实习方法及步骤 ㈠园林植物病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每班学生划分6组,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林间、苗圃、果园等地,采用边走、边采集、边讲解、边识别、边记录的方式进行病虫标本的采集。标本制作保存按小组进行。 1.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 ⑴昆虫标本的采集 用具:捕虫网、吸虫管、毒瓶、幼虫采集袋,诱虫灯、指形管、剪枝剪、镊子、放大镜、刀、手锯等。 方法:①网捕法:捕捉空中善飞的昆虫。 ②振落法:利用昆虫假死性、捕捉昆虫。 ③诱捕法:利用昆虫趋光、趋化、特异等特性采集昆虫。 ④观察和搜索法:适合采集隐蔽性生活的昆虫。如:地下、干部、蛀果、枝梢、卷叶、结网等害虫。 ⑤吸虫管捕虫法:适合捕捉小型昆虫(蚜虫、木虱等)。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第三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树立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五大技术措施的特点,了解五大防治技术措施的一般实施办法。 第一节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规形式,禁止某些危险性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植物检疫与其他防治技术具有明显不同。首先,植物检疫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违规。其次,植物检疫具有宏观战略性,不计局部地区当时的利益得失,而主要考虑全局长远利益。第三,植物检疫防治策略是对有害生物进行全面的种群控制,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或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将其彻底消灭。所以,植物检疫是一项最根本性的预防措施,是园林植物保护的一项主要手段。 园林植物检疫对保证园林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搞好园林植物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引种或调苗日益频繁,人为传播园林植物害虫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给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搞好植物检疫工作对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播蔓延、保护园林绿化成果、保障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检疫依据进出境的性质,可分为国家间货物流动的对外检疫(口岸检疫)和对国内地区间实施的对内检疫。对外检疫的任务是防止国外的危险性病虫传入,以及按交往国的要求控制国内发生的病虫向外传播,是国家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物品进行检疫。对内检疫的任务在于将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是由各省、市、自治区等检疫机构,会同交通运输、邮电、供销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检疫条例,对所调运的物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虽然两者的偏重有所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有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疫情的处理。 1.确定检疫对象 根据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79)的定义,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然有分布但分布不广,对该国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根据这个定义,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一般原则如下:必须是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主要植物的病虫害;必须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价值,而防治又是比较困难的病虫害;必须是容易随同植物材料、种子、苗木和所附泥土以及包装材料等传播的病虫害。 我国农业部于1995 年发布了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详见附件一),林业部于1996 年发布了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详见附件二),其中许多病虫与园林植物有关。 2.划分疫区和非疫区(保护区) 疫区是指由官方划定、发现有检疫性病虫害危害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而保护区则是指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检疫性病虫害,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疫区和保护区主要根据调查和信息资料,依据危险性病虫的分布和适生区进行划分,并经官方认定,由政府宣布。对疫区应严加控制,禁止检疫对象传出,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消灭。对非疫区要严防检疫对象的传入,充分做好预防工作。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整理

园林植物保护学知识点 第一章园林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1、病害:由于病原物侵染或不适宜环境因素的影响生长发育受到抵制,正常生理代谢组织结构遭到破坏 2、病害三要素及关系 病害的三因子学说—植物病害需要病原、寄主植物、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发生,三者共存于病害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任何一方的变化均会影响另外两方。 3、症状:园林植物感病后,在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症状可分为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感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 病征:是病原物在感病植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4、病征的主要类型 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粉状物 霉状物植物发病部位出现各种颜色的霉状物。 锈状物发生在枝、干、叶、花、果等部位。病部产生锈黄色粉状物,或内含黄粉的疱状物或毛状物。 由锈菌引起 点状物是很多病原真菌繁殖器官的表现,褐色或黑色,不同病害粒点病征的形状、大小、突出表面的程度、密度或分散、数量的多寡都是不尽相同的。 菌脓细菌性病害常从病部溢出灰白色、蜜黄色的液滴,干后结成菌膜或小块状物。 5、四大病害的特征及区别(括号里是传播方式) 四大传染性病害的田间诊断

7、侵染过程:病程大致可划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实际上病程是一个连续的侵染过程。 8、侵染循环: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的环节: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病原物的传播 9、病害流行的条件(因素):有大量易于感病的寄主;有大量致病力强的病原物;有适合病害大量发生的环境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同时存在。 10、植物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 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许多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个别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11、生理小种是指一种病原生物里对一种寄生的不同品种致病性不同的类群 12、真菌的无性繁殖:是不经过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由营养体上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真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产生孢子的繁殖(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3. 活力营养生物 寄生营养生物 14. 柯赫氏法则 ①发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 ②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纯化而得到纯培养 ③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会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 ④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其性状与原接种物(纯培养)相同 15、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从寄生植物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专性寄生物:不同病原物,其寄生程度是不一样的,一些病原物寄生程度很高,只能在活的寄主上寄生,一旦寄主组织死亡,它就无法继续生存,我们把这一类病原物称为活体营养生物,也称之为专性寄生物 兼性腐生物 16、生理病害特点 ①具有突发性 ②田间分布普遍 ③病状表现散发性 ④无病症有病状 17、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第二章园林植物害虫基础知识 1、什么是昆虫及其特征? 昆虫是动物界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 成虫整个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具有3对分节的足,通常还有2对翅。 2、口器与农药的关系 咀嚼式: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