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07-2013年自考传播学概论4月大题答案汇总

2007-2013年自考传播学概论4月大题答案汇总

2007-2013年自考传播学概论4月大题答案汇总
2007-2013年自考传播学概论4月大题答案汇总

2013年答案

36、群体传播1-10 答: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有时也称作小群体传播。它是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是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一个信息交流层次。

37、环境监测功能5-102 答:环境监测功能指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足以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或威胁,作为人们决策或付之行动的依据。施拉姆曾把它比喻为“雷达功能” 。

38、维持性信息7-160 答:

维持性信息不需要受传者用求知的态度去理解,而只要引申和复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9、个人差异论9-208 答:个人差异论认为,大众传播对各受众成员的影响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受众成员特点各异,造成个人特性的巨大差别,除了各人的先天条件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各人的后天环境和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心理结构。

40、“议程设置功能” 11-269 答: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 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25 分) 41、简述施拉姆对创立传播学所作的贡献。2-32 答:施拉姆的主要历史功绩,不是从某个相关学科出发,为传播学作出某个方面的贡献,而是“集大成”——将他人的贡献(成果)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 。这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任务,但由他出色地完成了。换言之,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显然,没有他的非凡努力,传播学是难以顺利诞生的,至少会在“母腹”中再沉寂一段时间。

42、内容分析方法有哪些特点? 4-84 答:(1)客观性。(2)系统性。(3)定量性。(4)显性内容。

43、简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6-134 答:(1)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2)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3)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44、简述我国古代发明的印刷术(要写出发明的朝代)。8-179 答: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大约在隋代,中国人已发明了雕版印刷。到了宋代,毕异又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此后,我国又发明了木活字印刷等。

45、简述罗杰斯总结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特征。12-331、332 答:(1)批判的(2)思辨的(3)马克思主义(4)广泛联系的(5)注重控制分析。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46、为什么说伯洛在理论上比较透彻地阐明了传播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40 答:伯洛的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

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无疑,他的思想是比较深刻、完整的,克服了前人认识中的许多谬误(将传播看作是孤立、静止、简单、封闭的过程等)。

47、为什么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时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请举例论述。10-260 答:有些问题只能靠“诉诸理性”的方法来解决(例如科学上的争论靠感情说服不了对方),有些问题采取靠“诉诸感情”方法可能更有效(例如在紧急情况下,“振臂一呼”较之于慢节奏地说理有效得多),而在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则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心理学研究证明,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水平不同,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情支配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有些人易于接受道理的说服,而另一些人则更容易受情绪或气氛的感染。因此,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乃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

全国2012年4月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3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37、丹斯模式控制论模式的一种,是由丹斯提出的一个螺旋模式。

38、文化传递功能又称社会遗产传递功能,它是指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对统治阶级来说,促成社会社会化是他们的一种权力扩张。对文化本身来说,可以起到促成该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的作用。

39、教育性信息是按照信息对受传者的不同心理效果来区分传播的信息的一类。只有在面对面地“传”与“受”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0、社会关系论着重分析受众成员日常的社会关系对其媒介信息接收行为的影响。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设计问卷应遵循哪些原则?

(1)合理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艺术性原则

42、简述报刊集权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思想主旨是: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

43、麦克卢汉认为人类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主要有三个阶段:口头传播时期(部落文化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脱离部落文化时期)和电子传播时期(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44、“培养分析”研究最初着眼于什么问题?并得出了什么结论?

培养分析这种研究起源于60年代后期。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困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45、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传统学派有哪些特征?

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传统学派的特征有:经验的、定量的、功能主义,具体实证的,注重效果研究。批判学派的特征:批判的、思辨的,马克思主义,广泛联系的,注重控制分析。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拉斯韦尔对创立传播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拉斯韦尔也是从政治学或实际政治的角度探究传播即“政治传播”的人之一。他的特点,一是对政治传播(尤其是战争宣传)进行了比较系统、详尽的分析,为前人所不及;二是不单对政治传播,而且对整个人类传播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入钻研,取得重大成就,为传播学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是:(1)提出传播的5W模式,不仅首次较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还首次较完整地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确立了总体构架,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途径。(2)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而立下了功勋。其代表作为《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博士学位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等。47、“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各自有哪些利与弊?请举例论述。

“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般来说,“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作集中阐述,论旨明快,简洁易懂,但同时也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印象,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另一方面,“两面提示”由于给结立观点以发言机会,给人一种“公平”感,可以消除说服对象的心理反感,但由于同时提示对立双方的观点,论旨变得比较复杂,理解的难度增加,在提示对方观点之际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反而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

2011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韦尔伯·施拉姆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毕业于马里塔学院,后赴哈佛大学、衣阿华大学攻读研究生。美国传播学者,传播学奠基人之一

37.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扎斯菲尔德和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这种通过向公众揭发偏离社会准则的倾向的做法就是发挥着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

38.《权力的媒介》为美国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学者阿特休尔所著,着重考察“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分析各种权力集团对媒介的操纵、利用与控制。用大量雄辩的历史事实与现实资料详尽地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媒介——不论是以往的,还是现在的,都不是独立的、自为的,媒介历来都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

39.“使用与满足”研究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一项研究,通过分受传者的媒介接触动机或者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和行为上的效用。

40.“上限效果”假说上是与“知识沟”理论持相反观点的一种理论假说,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l.什么是自我传播?它和人际传播有哪些不同? 自我传播即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广义的则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传播的层次。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在于(1)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是合为一体的,而且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2)互动过程,仅限于自己,常常不要求、不希望与他人共享。(3)人脑信息库的内储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了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42.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控制研究(即控制分析)是传播学领域中有关传播者的那部分的探讨。在传播学中,“控制”这一术语可以细分出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指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和影响、左右和操纵。另一层意思是指传播者受其时代与社会的制约,不得不屈从于外界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诸多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压力,从而成为某种传声筒、吹鼓手。总之所谓控制,是包含着施控与受控两个方面的含义,就传播者操纵传播同时又受到操纵的处境而言的。43.就社会而言,为了避免信息匮缺或信息超量,应该采取哪些对策与措施? 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思考,采取适当的对策:一方面,要考虑决定社会信息流量的因素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社会系统的反馈机制去调节和控制信息流量。

44.与广播、电视相比,报纸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在当前的媒介竞争中,报纸应采取哪些对策?

报纸的主要长处,一是信息容量较大,二是保存信息的力量强,二是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报纸的短处:第一,报纸报道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与电视。第二,报道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新闻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报道亲切、活泼。第三,报纸要求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这样,报纸的受众也就有了一定的限制。

报纸应采取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报纸向信息的深度化发展,提供详细的新闻背景等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难以挤进的信息,以此吸引受众。扬长避短,即向信息的深度化方向拓展。 45.大众传播中的反馈具有哪些特点?

①延迟性。首先,受众向媒介机构表达自己的意见,几乎总是事后的行为。其次,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对受众反馈的处理也往往是迟缓的,根据反馈对自己的传播行为作出调节也是延迟的。②间接性。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他们往往需要通过编辑部将自己的反应传达给报刊文章的作者、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从传播机构的角度而言,主动收集反馈信息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作系统的受众调查,而这种调查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③代表性。由于大众传播的受众人数众多,收集每位受众成员的

反馈。⑤量化性。大众传播中,大部分反馈信息都是以定量化形式收集和测定的,因为舍此难以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受众反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它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为什么该理论至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社会责任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被正式提出来的,背景是:(1)当时,在自由论的传播体制下,媒介不再受政治上的直接压抑,但却又转而受经济上的间接摆布。(2)自由论所倡导的理想化的言论出版自由,往往并不能真正使社会大众普遍受益,最终反倒为掌握传播媒介者开了方便之门,即在自由论掩护下,一味专注于低级趣味、耸人听闻的货色,有时甚至发展到无所顾忌地造谣、诽谤、攻击与谩骂。

社会责任理论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社会责任论主要是针对着自由论的主要弊端即只讲绝对自由,不讲社会责任而提出来的;是对集权论和自由论的综合,一方面重提对传播的控制,认为“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另一方面又表明,这种控制是建筑在自由传播基础之上的,并且这种控制不是由外界强加到媒介身上的,而是由媒介主动对自己实施的。从理论上讲,社会责任论显然转为完善,但从实际上看,它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主张,因为它把希望寄托在媒介的“自律”(自我控制)上面,要是人家不想“自律”,那社会责任论往往就只剩一纸空文了。由于它的天生缺陷,社会责任论至今尚未形成足以同自由论的传播体制相比肩抗衡的一套新传播体制,所以至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47.论述新闻与信息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的最初阶段或萌芽状态,是一种用以交换和传递的信息,以适应人类原始社会交流经验、情报和思想感情的需要。不管新闻怎样变化,新闻是由信息衍化而来而又具备其自身特点的,而且新闻最终目的仍在于传递信息。所以我们认为,新闻源于信息,而又终于信息。

新闻与信息之间的区别:新闻与信息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即使作为信息而言,新闻也只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尽管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新闻有它自身的特点,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的信息。而信息的概论要比这大得多。信息作为客观世界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之一,无处不在,包罗万象,自生自灭。信息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之中,既不限于生命物质,也不限于有机界。新闻和信息二者相比,无论是内涵和外延都有明显的区别的差异。

2010

36、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37、美国传播学者,传播学的五大“奠基人”之一,其主要历史功绩是“集大成”,即将其他几位“奠基人”的成果集中起来,使之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8、信息传播的一种符号化过程,即认知一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39、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时,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40、文化传递功能又称为社会遗产传递功能,它是指大众传播能够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继续教育离开了学校的成年人,促成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从而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五、简答题

41、一是主观条件,即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二是客观条件,即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化和复杂化,大众传递媒介出现传播职业化,传播的作用与影响凸现;前一个条件是“学科背景”,后一个条件是“媒介背景”,二者结合催生了传播学。

42、长处:内容分析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源的特征;(2)内容分析的研究内容来源方便,所需研究费用较低。局限: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43、(1)个人权益高于一切。(2)人是有理性的,可以凭借理性辨别真理和谬误;(3)真理只有通过各种意见的“自由而公正”的竞争才能产生和发展。

44、(1)“媒介即信息”;(2)“媒介是人体延伸”;(3)“媒介有冷热之分”;中心论点是“媒介即信息”。 45、魔弹论是一种唯意志论,它对传播过程作了简单的描述,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的能力。

45、魔弹论是一种唯意志论,它对传播过程作了简单的描述,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的能力。

六、论述题

46、首先取决于媒介内部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过程。有三个因素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的取舍:一是媒介填充版面或时间的要求,二是媒介的宗旨、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三是文化文化规范;其次取决于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它们通常采用两种手段进行信息操作: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表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现代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大大加剧它们对这些信息源的依赖。

47、对大众文化,批判学派认为它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媚俗”的文化;它不仅使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状况永恒化、合理化,而且本身就是欺骗人、操纵人的社会镣铐。对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批判学派认为,正是由于传媒的兴盛,相鄙的大众文化才得以甚器尘土。大众传媒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即在政治上成为操纵意识形态的工具,在文化上担当异化潮流的吹鼓手。传播学的批判学派虽然痛恨现代文明所滋生的邪恶混浊、唯我独清的孤傲色彩。结果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一走出书斋,就在现实面前叹息哀伤,甚至怀疑起人类自身人。

36、奥斯古德和施拉姆提出的一个概念,认为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属于传播单位,具有传教和受者两种身份,发信、受信、编码和译码四种功能。

37、内容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以文字符号所含的信息意义作为分析单元,对反映特定内容的文字符号作统计分析。

38、斯蒂芬森提出的传播的一种功能,认为传播是为了获得满足和快乐,而这种满足和快乐在心理上对人是有益的。

39、由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撰写;书中着重分析了各种权力集团对媒介的利用与控制;阐述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一切媒介都是受某种权势控制的工具都是为某种权势卖力的“吹鼓手”。

40、从受众角度探计大众传播效果的一种理论,认为受众的社会关系左右着他们对大众传播内容的接收和反应方式,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

五、简答题

41、霍夫兰是美国的实验心理学家,他对传播学的研究,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切入的。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从微观入手,着重对传播(说服性传播)的技巧,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细致的总结。在研究方法上,他倡导并亲身实践了“控制实践法”。

42、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系统的理论框架作为先导;二是研究过程有可靠的控制机制;三是有严格的分析手段;四是得出的结论有良好的复制功能。

43、(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只是从它得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筛选的抽样,而不是全盘照搬。(2)大众传播所传播的内容,大量的是娱乐性的,分散了受众对重要问题的注重力。(3)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大众传媒不但在内容上力求平易,在形式上也力求简单。

44、克拉帕认为,大众传播本身并不是其效果产生的唯一和充分条件,相反,大

众传播效果产生于各种中间环节的相互作用中;大众传播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克拉帕的这些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所以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45、艾蒂玛等提出的一种观点,它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是无止境,相反,在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甚至停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的到来较早。社会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赶上社会经济地位高者。

六、论述题

46、批判学派认为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谓“大众文化”既不是大众创造的,也不是大众真正需要的,尽管在形式上,所谓“大众文化”不断花样翻新,但本质上无不带有大工业“批量”生产的特点,而且在接受过程中,大众必须强迫自己在一次次雷同的程式中活动,其结果是使人在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鉴于此,批判学派主张废弃“大众文化”的提法、代之以“文化工业”的术语,并认为,如果它能称为文化,那也只能说是“媚俗”文化。关于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的关系,批判学派认为,大众文化的泛滥与大众媒介有密切关系,大众媒介一方面出于商业动机而对大众文化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大众媒介本身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即在文化上担当着异化潮流的吹鼓手。

47、因为在从事“培养分析”的研究者看来,电视除了具有媒体共有的一些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5种独特的优势:(1)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人们接触电视的时间最长;(2)人们观看电视不需要具备接触印刷媒体所必需的识字能力;(3)电视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媒体,对人们具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4)人们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他们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予以区别。(5)电视能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

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典籍是( ) A.《说苑·指武》 B.《礼记·中庸》 C.《荀子·不苟》 D.《易·系辞》 2.下列各项不属于 ...国别文化的是( ) A.中华文化 B.华夏文化 C.炎黄文化 D.东方文化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自隋唐至北宋初期,便进入了( )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 4.黄河泛滥、海运兴起而使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 ) A.明朝末期 B.清代初期 C.清朝中期 D.清代后期 5.在保护自然方面,中国古代有一个重要观点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 ) A.不违天时观念 B.不违地利观念 C.不违人和观念 D.不违天地观念 6.距今约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前为( ) A.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磨制石器时代 D.骨器时代 7.截止目前,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 ) A.半坡文化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赤山文化遗址 D.二里头文化遗址 8.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是( ) A.邹衍 B.公孙龙 C.惠施 D.公孙衍 9.西汉时期,强调“独尊儒术”的是( ) 1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宣帝 D.汉景帝 10.在神话传说中,创制鱼网的神祇是( ) A.黄帝 B.后稷 C.神农 D.伏羲 11.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黄道婆是( ) A.宋代人 B.元代人 C.明代人 D.清代人 12.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 ) A.赵公明 B.黄道婆 C.太上老君 D.鲁班 13.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是在(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两汉 D.南北朝 14.在宗法制度之下,周代王位的传递实行( ) A.父子相承 B.兄弟相及 C.五等爵位制 D.嫡长子继承制 15.据《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其职掌反映古代很早就有( ) A.什伍里甲制度 B.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 C.宗法制度 D.察举制度 16.《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礼俗的( )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唯一性 17.提出“天人交胜”观点的人是( ) A.战国荀子 B.唐代刘禹锡 C.唐代柳宗元 D.宋代张载 18.北魏时期,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的道士是( ) A.张道陵 B.张鲁 C.寇谦之 D.丘处机 1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出自( ) A.《周礼》 B.《仪礼》 C.《论语》 D.《老子》 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的作者是美国政治学家() A、施拉姆 B、霍夫兰 C、拉斯韦尔 D、麦克内利 2、最早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学者是原籍奥地利的美国社会学家() A、麦奎尔 B、卢因 C、阿特休尔 D、拉扎斯菲尔德 3、“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传播学者() A、伯洛 B、德福勒 C、申农 D、奥斯古德 4、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 A、德福勒模式 B、拉斯韦尔模式 C、申农-韦弗模式 D、布雷多克模式 5、误差最小的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6、内容分析法有四个特点,而就内容分析的直接目的,即对特定传播内容进行准确的描述和分析而言,其关键是() A、客观性 B、显性内容 C、系统性 D、定量性(化) 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我中心性的,一是() A、工具性的

B、满足性的 C、社交性的 D、游戏性的 8、拉斯韦尔提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 A、环境监测功能 B、社会协调功能 C、文化传递功能 D、重申社会准则功能 9、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一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 A、记者 B、传媒的经营者 C、编辑 D、传媒的所有者 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的“报刊”一词,泛指() A、印刷媒介 B、大众传播事业 C、报纸和杂志 D、新闻出版事业 ll、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属于() A、消息性内容 B、娱乐性内容 C、新闻性内容 D、知识性内容 12、“人们永远无法说出一种事物的全貌”。这句话表明() A、语言是静态的 B、语言是有限的 C、语言是抽绎的 D、语言是灵活的 13、1865年,英国一个科学家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的存在。这个科学家是() A、兹活里金 B、马克斯韦尔 C、尼普科夫 D、德福勒斯特 14、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孔德对科学的分类中,科学的最高层次是 A.天文学 B.数学 C.物理学 D.社会学 2.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3.交换理论的建立者是 A.霍曼斯 B.科塞 C.达伦多夫 D.帕森斯 4.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来自于 A.奥地利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在费孝通提出的“五脏六腑”说中,属于“五脏”的是 A.学术会议 B.学会组织 C.社会学课程 D.研究方法 7.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被称为 A.预测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规范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8.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被称为 A.访谈法 B.观察法 C.个案研究 D.典型调查 9.属于定性方法的是 A.实地研究 B.问卷调查 C.实验方法 D.统计调查 10.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称为 A.人口结构 B.社区结构 C.环境结构 D.社会结构 11.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被称为 A.文化采借 B.文化互斥 C.文化冲突 D.文化排斥 12.重新社会化也称为 A.再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二级社会化 D.文化反馈 13.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杯斯馆人站面锦营触品试共家具应手和教 A.知识积累 B.社会实践 C.观察学习 D.角色扮演何 14.某公司几个合伙人之间的合作,属于 A.契约式合作金恩带口,密样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洗温 C.自发性合作想要麻满目前顶好会 D.指导性合作=实刻 15.在霍尔提出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中,距离最长的是当来氨年滨病目的意划,发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避 C.社会距离无等 D.公众距离谦难 16.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本基湘五变会练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3)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 概论试题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 湖北自考网8月9日整理 课程代码:0063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提出“两级传播理论”的是( )。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拉扎斯菲尔德 D.卢因 2.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属于( )。 A.自然信息 B.人工信息 C.制作信息 D.虚拟信息 3.“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是谁说的( )。 A.本杰明·戴 B.李普曼 C.普利策 D.约翰·博加特 4.邓亚萍获得世界冠军的消息对河南人来说特别亲切,这里包含新闻价值要素中的( )。 A.时间性 B.人情味 C.趣味性 D.接近性 5.个人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信息沟通活动叫( )。

A.群体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际传播 D.大众传播 6.人类社会早期的新闻信息传播活动是( )。 A.面—面的人际传播 B.点—点的人际传播 C.点—面人际传播 D.点—面大众传播 7.在获取信息、加工制作、编报传递过程中的选择叫做( )。 A.宏观选择 B.中观选择 C.微观选择 D.政策选择 8.我国境内第一家广播电台是( )。 A.中央电台 B.新华广播电台 C.空中之音 D.良友电台 9.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是( )。 A.新闻传播机关 B.宣传工具 C.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 D.第四种权力 10.新闻事业的经济功能就是( )。 A.新闻与广告不分 B.一切为广告服务 C.一切以经济效益为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 A.仅仅是目的 B.仅仅是手段 C.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D.既不是目的又不是手段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2题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带,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后来人们称这个地区的文化为() A. 敦煌文化 B. 张掖文化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_浙江省7月自考试卷_1

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_浙江省2003年7月自 考试卷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湖北自考网3月14日整理 课程代码:0064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是_______、互动性、开放性、综合性、发展性。 2. 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包括语言传播革命、书写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_______和互动传播革命。 3. 信息侵略一旦突破了_______的防线,后果将不堪设想。 4.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中的横向方法指的是控制论方法、_______、系统论方法“三论”方法。 5. 区别和认识各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可以运用_______、参与程度、传播速度、保存时间、媒介威望、传播过程等六种尺度和标准进行分析。 6. 广播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收听,被人们称为_______媒介。 7. 求新求快、求实重尊、求知得趣、求富重乐、求近重软、求曲重奇、求深重活、求真重美是受众_______的八种表现。 8. 中国大陆在传播学研究中出现的值得重视的研究倾向是重复性、依赖性、_______、实用性。 9. 运用赞扬法要注意四点:真心诚意、明确具体、符合实际、

_______。 10. _______、符号、信息是传播媒介的三个构成要素。 11. 媒介信息的主要特征为新闻性、_______、知识性、价值性、真实性、时效性。 12. 非语言符号的作用有补充作用、_______、强调作用、否定作用、重复作用、调节作用。 13. 对于传播者和决策者,在传播谋略策划中,最困难的不是做决策、想主意,而是充分地占有、正确地把握_______。 14. 因为新闻报道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每个记者都有自己的信仰体系,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中完全没有成见、像白纸一般的_______报道是不存在的。 15. 意见领袖的形成因素包括价值、信源、知识面、_______、人际交往、社会地位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符号用来代表什么,叫做( )。 A. 符号的形式 B. 符号具 C. 能指 D. 所指 2. 亚历山大·戈德所说的传播“就是使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属于传播的定义的( )。

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7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 A.孔德 B.斯宾塞 C.涂尔干 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 A.社会规范 B.社会事实 C.社会制度 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C) A.严复 B.章太炎 C.费孝通 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分 析方法是(D)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定量方法 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 A.生产关系 B.交往关系 C.社会关系 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 A.文化传播 B.文化采借 C.文化杂交 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 斯和(C) A.马克思 B.雷克斯 C.布劳 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 A.基本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反向社会化 D.重新社会化 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C) A.互动论 B.交换论 C.拟剧论 D.理性选择论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B) A.个人选择 B.印象管理 C.自我坦白 D.扮演角色 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C)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D) A.合作 B.学习 C.共享 D.交换 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 A.初级群体 B.次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同辈群体 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C)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第四部门 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 A.社会控制功能 B.传播知识功能 C.文凭功能 D.社会选择功能 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 A.涂尔干 B.滕尼斯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 D.墨瞿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 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 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统计 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 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B.玄学 C.般若学 D.涅槃学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玄学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 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 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两税法的作用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 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 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自考2002年《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02年《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强调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关系的传播效果理论是() A.“议程设置功能”理论B.“培养”理论 C.“意见领袖”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 2、J·赖利和M·赖利创建了() A.控制论模式B.5W模式 C.德福勒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 3、直接导致“魔弹”被否定的理论是() A.有限效果论B.新的强效力论 C.适度效果论 D.信源的可信效果论 4、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 A.普遍性B.抽象性C.有效性D.指说性 5、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有限效果论B. 议程设置论 C. “魔弹”论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6、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领袖人物是() A.卢卡奇 B.葛兰西 C. 霍夫兰 D.霍克海默 7最早提出“把关”概念的是() A.卢因 B. 霍克海默 C.施拉姆 D.拉斯韦尔 8、“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研究() A.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 B.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 C.大众传播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D.大众传播同舆论及社会心理的关系 9、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完善了() A.怀特的把关研究 B. 霍夫兰的把关研究 C.布里德的潜网研究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10、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

A.译码B.编码C. 编码和译码D.反馈 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B.媒介即信息 C.冷、热媒之分D.全球一家 12、可以解释“电视观众往往会在他们方便的时候收看电视节目”的理论是() A.认识连贯论B.实用论 C.使用与满足D.可获得性(易锝性)论 13、从哲学角度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能量”的论断的学者是() A.康德 B. 施拉姆 C.申农 D.维纳 14、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 A.信息系统B.社会系统C.环境系统D.组织系统 15、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直接性B.一次性C.延迟性D.及时性 16、大众传播最典型的功能障碍是() A.麻醉精神的功能的失调B.娱乐功能的失调 C.文化传递功能的失调D.环境监测功能的失调 17、“魔弹”论出现于() A.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B. 20世纪初到30年代 C.20世纪初到40年代D. 20世纪初到50年代 18、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何事情,而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这种观点是()A.传播功能的自我中心说B. 传播功能的工具说 C.传播功能的“游戏”说D. 传播功能的“发展个性”说 19、控制论模式使传播模式从“从单项直线性”变为() A.多维单项性B.双项直线性C.单项循环性D. 双项循环性 20、传播者对信流通所进行的干预称为() A.受控B.操控C.施控D.遥控 21、传播学最具学科特色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法B. 抽样调查法C.个案研究法D.内容分析法 22、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态度是() A.中立B.肯定C.否定D.批判

全国2015年10自学考试00034《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答案请私信我或者百度搜自考一点通 一、单顶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 A. 社会和自然 B.秩序和进步 C.结构和稳定 D.发展和变迁 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来自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3. 刘易斯·A·科塞的代表著作是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4.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 A.社会批判理论 B.激进主义理论 C.社会有机体理论 D.后现代主义理论 5.《区隔》一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A.米歇尔。福柯 B.尤尔根·哈贝马斯 C. 皮埃尔·布迪厄 D. 艾尔弗雷德·舒茨 6.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是 A. 个案研究 B.文献法 C.实验法 D.统计调查 7. 定性分析资料整理的三个步骤是 A.审查、分类和汇总 B. 汇总、分类和审查 C.审查、汇总和分类 D.分类、审查和汇总 8.人口的双重属性是 A.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 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 D.结构属性和过程属性 9.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称为 A. 文化整合 B.文化交流 C.文化合作 D.文化结构 10.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被称为 A.附属文化 B.边缘文化 C.副文化 D. 亚文化

7月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

2012年7月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 2012年7月(全国)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新闻学的母体是() A.社会学 B.经济学 C.政治学 D.文学 2.新闻之新的两重含义是指() A.公开性和及时性 B.知新性和时新性 C.接近性和重要性 D.新鲜性和趣味性 3.中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是() A.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B.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的《新闻学》 D.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 4.与文学相比,新闻的本质特征在于()

A.强调为人民服务 B.必须真实 C.坚持宣传改革开放 D.注重反映普通群众 5.提出“舆论是公众或许多人对他们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或事件)公开发表出来的意见”的是()A.李普曼 B.弥尔顿 C.约斯特 D.卢因 6.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不包括() A.地理上的接近 B.利益上的接近 C.心理上的接近 D.时间上的接近 7.新闻传播过程的间断性表现为流程的阶段性和() A.独特性 B.统一性 C.环节性 D.连续性 8.毛泽东于1957年6月14日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新

闻手段”这一概念在理论意义上专指() A.所有的新闻媒介 B.采集新闻信息的方式 C.消息、通讯、评论、新闻图片等编播形式的总称 D.通过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表达传播者的立场和观点 9.新闻传播的控制论模式指() A.螺旋式传播模式 B.线性传播模式 C.双向传播模式 D.多向传播模式 10.我国第一座广播电台“空中之音”建立于() A.1920年 B.1923年 C.1926年 D.1928年 1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孵化了新闻事业”这一说法反映了() A.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带来的信息需求的增长,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B.近代新闻事业是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C.社会经济形态决定新闻事业的性质和体制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放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B,勤业C.孝梯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切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止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推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 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人之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最新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最新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4月自学考试试卷传播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2.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D) A.拉斯韦尔B.拉扎斯菲尔德 C.霍夫兰D.施拉姆 3.拉斯韦尔模式的不足之一是孤立性,即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一个因素的联系。这个因素是(B) A.控制过程B.社会过程 C.编码过程D.反馈过程 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由两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以及联结它们的线条组成。其中左边那个大圆中的文字,依次为(A) A.编码—解释者—译码B.编码—讯息—译码 C.译码—解释者—编码D.译码—讯息—编码 5.控制实验过程中施行的实验刺激,也叫(B) A.证真B.自变量 C.证伪D.因变量 6.内容分析法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研究费用比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低,一是能真实地反映(A) A.信源的特征B.分析单元的百分比 C.信源的优势D.分析单元的平均数 7.认为传播具有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这两种个人功能的学者是(C)A.托尔曼B.拉斯韦尔 C.皮亚杰D.贝雷尔森 8.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主要涉及(A) 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 9.下列选项中,最早从事把关问题研究的学者是(C) A.巴斯B.怀特 C.卢因D.伯洛 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 A.社会责任理论B.西方资本主义理论 C.集权主义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1.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从语义学的角度归纳了语言的三种特性,其中之一是(D) A.语言是生成的B.语言是演绎的 C.语言是无限的D.语言是静态的 12.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B)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 201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 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 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C ) A.历史唯物主义 B .辩证法C.阶级斗争理论D.政治经济学 2.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A) A.法兰克福学派 B .芝加哥学派 C .哥伦比亚学派D.功能学派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 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C ) A.预测性功能 B .规范性功能C.解释性功能 D .描述性功能 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B ) A.文案法B.普遍调查 C .实地实验 D .问卷调查 5. 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D) A.访谈法B.典型调查C.观察法D.个案研究 6. 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的是(A) A.定量分析 B .定性分析C.实地研究D.非介入性研究 7.在社会结构类型中,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的社会结构是 ( A ) A.实体性社会结构 B .关系性社会结构 C .规范性社会结构D.整体性社会结构8.人口数量通常是指( B ) A.人口素质B.人口规模C.人口结构D.人口分布 9. 人们直接感受文化多样性时的心理现象被称为(C) A.文化冲突 B .文化边际C.文化震惊D.文化排斥 10.“文化自觉”的提出者是(D ) 11.再社会化也可称为( C ) A.反向社会化 B .继续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基本社会化 12. 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被称为(A) A.先赋角色 B .开放性角色 C .首要角色D.表现性角色 13.在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中,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被 称为(A ) 14.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地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被称为

2018年4月自考00633新闻学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633)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 A.《中国新闻史》 B.《中国报刊史》 C.《中国报学史》 D.《中国报业史》 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是 A。普尔兹 B.施拉姆等人 C.李普曼 D.约斯特 3.新闻记录的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 A.过去状态 B.显著状态 C.最近状态 D.未来状态 4.以记实手法反映现实,记录事变,与新闻同类同宗的是 A.政治 B.文学 C.艺术 D.历史 5.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说法的是 A.庞德 B.博加特 C.本杰明 D.普利策 6.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包括 A.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 B.时新性、重要性、生动性、显著性、原则性 C.时新性、显著性、社会性、重要性、趣味性 D.时新性、显著性、原则性、趣味性、重要性 7.新闻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是 A.新闻事实 B.新闻报道者 C.政府部门 D.受众 8.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生产新闻为生的职业工作者出现在 A.16世纪的意大利 B.18世纪的美国 C.17世纪的德国 D.19世纪的中国 9.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播音的广播电台是 A.KDKA电台 B.英国广播公司 C.中央广播电台 D.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10.资本主义新闻体制发展到垄断阶段的理论依据是

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 2018 年 4 月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642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 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上世纪 70 年代末起,多次到我国访问并带来了有关传播学信息的学者是( 2、《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的作者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 受信、 编码和译码功能的个人和团体称为 ( 内容分析是研究传播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控制实验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和(l 、 A 、 施拉姆 B 、卢因 C 、 拉斯韦尔 D 霍夫兰 A 、 麦克卢汉 B 、 霍夫兰 C 、 布雷多克 D 、 梅罗维茨 3、 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的是( A 、 拉斯韦尔模式 B 、 德福勒模式 C 、 布雷多克模式 D 、 申农—韦弗模式 A 、 信源 B 、传播单位 C 、 信宿 D 反馈机制 5、 A 、 客观、系统、定量 B 、全面、准确、完整 C 、 客观、系统、定性 D 全面、准确、规范 6、 A 、 控制组 B 、 实验观测 C 、 实验组 D 、 实验条件 7、 首次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 、 丹尼尔 B 、 赖特 C 、 麦奎尔 D 、 怀特 8、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被称为(

2 10、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的发展,这种理论是( ll 、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A 、 工具说” B 、“游戏说” C 、 社交说” D “麻醉说” 9、 从整个社会系统看,信息流通渠道中的主要把关人是( A 、 记者 B 、广播电视 C 、 编辑 D 传播媒介 A 、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 、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 、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 D 、 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A 、身体语言 B 、 类语言 C 、自然语言 D 12、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认为语言在语义上有三个特征,其中不包括 生成语言 A 、语言是静态的 B 、语言是抽绎的 C 、语言是有限的 D 语言是归纳的 13、为无线电通讯进入实用阶段作出重要贡献的是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 A 、兹活里金 B 、费森顿 C 、尼普科夫 D 波波夫 14、麦克卢汉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 文字印刷传播时期又称( A 、部落前文化时期 B 、部落文化时期 C 、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 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15、有观点认为,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的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的影响。该 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的( A 、个人差异论 B 、社会分类论 C 、社会关系论 D 选择性因素理论 16、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最后一关是受众的 A 、选择性注意 B 、选择性暴露 C 、选择性记忆 D 选择性理解

2020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20年10月自考《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题干】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的时间是()。【选项】 A.1918年 B.1928年 C.1938年 D.1948年 【答案】C 2.【题干】涂尔干认为,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是()。【选项】 A.有机团结 B.集体团结 C.个体团结 D.机械团结 【答案】A 3.【题干】属于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选项】 A.《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B.《社会行动的结构》

C.《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 D.《团伙》 【答案】B 4.【题干】我国最早译介西方社会学论著的是()。 【选项】 A.章太炎 B.谭嗣同 C.康有为 D.严复 【答案】D 5.【题干】抗日战争期间,费孝通撰写的实地调查成果是()。【选项】 A.《禄村农田》 B.《化成镇的基层行政》 C.《金翼》 D.《芒市边民的摆》 【答案】A 6.【题干】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回答“为什么”的是()。【选项】 A.描述性功能 B.预测性功能

D.解释性功能 【答案】D 7.【题干】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 【选项】 A.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 B.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 C.社会学研究应立足于宏观层面 D.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答案】B 8.【题干】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选项】 A.个案研究 B.典型调查 C.实地研究 D.访谈观察 【答案】C 9.【题干】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推进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是在()。 【选项】 A.1935年

全国2013年4月自考《新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63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提出“人民报刊思想”是在( A ) 12-279 A.主编《莱茵报》时期B.创办《新莱茵报》时期 C.指导《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D.改造《前进报》时期 2.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戈公振所著( C ) 1-6 A.《中国新闻史》B.《中国报刊史》 C.《中国报学史》D.《中国报业史》 3.《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是( A ) 1-3 A.施拉姆B.施拉姆等四人 C.里普曼D.约斯特 4.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2-33 A.信息是信息,新闻是新闻,二者毫不相干 B.信息就是新闻,新闻就是信息,二者毫无差别 C.信息是新闻的一种体裁 D.新闻是信息大家庭中的特殊成员 5.新闻传播行为的三个要素是( C ) 4-68 A.新闻—新闻报导者—新闻接受者B.事实—新闻媒体—新闻接受者 C.事实—新闻报道者—新闻接受者D.新闻—新闻报道者—新闻媒体 6.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时新性指的是新闻事件的( C ) 3-60 A.发生时间B.报道时间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