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心理学--经典

社会心理学--经典

社会心理学--经典
社会心理学--经典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影响

一、定义

指的是他人的言辞、行动或仅仅是其在场对我们思想、情感、态度或行为所

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二、方式有:(1)劝说(2)广告(3)从众(4)群体行为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内容有哪些?

答:(1)社会思维(感知自己与他人、信念、决策、态度)

(2)社会影响(文化、生物压力、从众、群体)

(3)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亲密关系、助人)

第四节、了解社会影响的其他方法有?

答:(1)询问

(2)记者、时事专家、社会评论家

(3)民间智慧

(4)哲学

第五节、社会性解读的力量

社会心理学主要关心的不是客观的社会情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诠释或解读的影响。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或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社会环境本身更为重要。

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第六节、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一、与人格心理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之间的共性,而人格心理学在解释社会行为时,

重视个体差异-致使一个人异于其他人的人格层面。

二、与社会学的区别

答、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是微观方面的内容,也就说个体的心理,而社会学研究的范围是宏观方面的内容,比如政策、经济、历史等。

第七节、社会影响的威力有哪些?

答、(1)人们会低估社会影响的力量(当人们低估社会影响力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错误性的安全感)

(2)社会情境的主观性

第八节、人性的基本动机有?

答、(1)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

(2)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3)其他动机(饥饿、口渴、生物驱力、恐惧、爱等)

第九节、名词解释

1、解读(Construal):是指人们认知、理解、解释社会世界的方式

2、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指高估内在性情因素对行为

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3、自尊(self-esteem):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估,换言之,就是一个人认为

自己有多好、多能干以及多高尚。

4、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指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更明确地

说,就是人们如何选择、诠释、记忆和使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的。第三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自动化:低努力水平思维

一、自动化思维(automatic thinking):是指无意识的、不带意图目的、自然而然

的并且不需要努力地思维。

二、作为日常理论家的人们:运用图式进行自动化思考

1、图式(schemas):是指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

的社会性世界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

信息。

2、图式的功能:(1)当我们组织和理解世界以及填补知识空缺的时候,图式

就格外重要。(2)当我们面对能够以多种方式加以解释的信息时,图式便显

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减少了模糊性。

3、运用哪一种图式

可提取性、启动

可提取性(accessibility):是指图式和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所占据的优势范围,从而使我们对社会性世界作出判断的时候予以提取使用。

启动(priming):是指最近的经历提高了某个图式、特征或概念的可提取性的过程。

有三个原因导致事物可被提取:(1)由于有了过去经验,有些图式的可提取性日积月累地得到提高,这意味着这些图式总是很活跃的,并随时准备运

用到解释模糊情境中去。(2)由于眼前的目标所在,一些事物可能很容易被

提取。(3)由于我们的近期经验,有些图式可能暂时会变得容易提取,这意

味着某些特定的图式或特征并不总是容易提取的,但是由于在遇到一件事情

之前人们的所思和所为而偶然变得重要。

4、令我们的图式变成现实: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指在这种情况中,人们对他人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

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自证预言是怎样起作用的?

答:(1)人们对其他人是什么样的,产生一个预期

(2)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

(3)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得以变成现实。

三、心理策略与心理捷径

1、判断法则(judgmental heuristics):是指人们为了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判断所使用的心理捷径。

2、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是指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做出判断的心理经验法则。

3、代表性法则(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是指人们根据一事物与某典型事

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的一类心理捷径。

4、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是指关于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中的信息。

5、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s):是指人们是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作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地。

第二节、控制性社会认知:高努力水平思维

控制性思维(controlled thinking):是指有意识、有目的、主动的并且需要努力的思维。

一、在心理上改变历史:反事实推理

反事实推理(counterfactual thinking):是指在心理上改变过去的某些环节以便

想象事情可能有所不同。

1、反事实推理对我们对事件的情绪反应有很大影响,在心理上对结果进行改变发生得越容易,对结果的情绪反应就越强。

2、反事实推理可能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矛盾的影响。

3、如果反事实推理导致反复沉思,也就是反复注意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反事实推理能够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才能在将来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那它非常有用。

二、思考抑制和反向加工

1、思考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是指试图避免想起一些我们宁愿忘记的事物。

依赖于两个机制间的相互作用:一是自动化水平程度较高,二是控制性较强。自动化的那一部分叫做“监控过程”,指在意识中搜寻要避开的事物,一旦搜寻到了该事物,该系统的控制性部分就会起作用,这叫做“操作过程”这就是通过找到别的事情来思考从而转移注意力的意识努力,这两个过程必须得密切合作。

三、改进人的思维

1、进行控制性思维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动化思维提供制衡

2、一种途径是让人们对自己的推理能力稍微谦虚一点

3、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教给人们一些有助于进行正确推理的基本统计知识

和方法论原则,并期望他们将这些原则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4、过度自信障碍(overconfidence barrier):是指人们对于自己判断的正确性

往往自信过度。

第四章社会知觉

第一节、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是指关于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及如何对他们做出推论的研究。

第二节、非言语行为

一、非言语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指人们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进行

有意或无意的交流的方式。

非言语线索包括:面部表情、说话的语调、姿势、身体的位置及动作、身体碰触以及目光注视等。

二、功能:(1)它帮助我们表达情绪、态度和个人特质;(2)非言语线索往往比言语本身更“诚实”,它传达出人们并未说出的真实感受。

三、表达情绪的面部表情

1、达尔文的观点

认为由面部表达出来的基本情绪具有普遍性,也就说所有人都用同样的方

式表达他们的情绪或加以编码,而所有的人也都可以准确地诠释这些情绪或加以解码。

(1)编码(encode):是指表达或作出非言语行为。

(2)解码(decode):是指解释别人所表达的非言语行为的意义。

四、文化与非言语交流的渠道

1、表达规则(display rules):是指由文化所决定的关于何种非语言行为适合

表达的规则。

2、标志(emblems):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清楚易懂的定义的非言语姿

势,这些姿势通常转译为直接的语言表达。

标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们不具有普遍性,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标

志,而这些标志不一定能被来自其他文化的人所理解。

第三节、印象管理

一、方式有?

(1)奉迎;(2)模范;(3)威胁;(4)自我提升;(5)恳求

二、依据哪两类信息?

(1)刻板印象;(2)个体信息

三、初次见面

(1)外表线索;(2)社会特征;(3)性格特征

四、印象形成的过程

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五、印象形成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有?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4)自我中心偏差;(5)刻板印象;(6)投射效应;(7)证实偏差

第四节、因果归因

一、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指对人们解释自己及他人行为起因的方式的描述。

二、海德的二分法

1、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自己有关,例如他的人格、态度或个性。

2、外部归因(external attribution):指的是一个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原因与他所处的情境有关,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境下会作出同样的反应。

海德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认为与进行外部归因相比,我们更偏好内部归因。

三、共变模式: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

凯利指出有三种重要的信息:

1、共识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指的是这类信息是对于相同的刺

激,其他人作出与行为者相同行为的程度。

2、特殊性信息(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指的是这类信息时某个行为者

对于不同刺激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3、一致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指的是这类信息是在不同的时间

和环境下,某项行为出现于同一行为者和同一刺激之间的频率。

四、一致性偏见(correspondence bias):指的是推论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性格(人格)相一致的倾向。

1、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指的是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信息貌似更具有重要性的观点。

2、在我们尝试解释他人行为时,我们的注意焦点常放在人身上,而非周遭的情境,通常,他人行为的情境因素我们是看不到的。

3、探照灯效应:指的是人们高估自己行为和外表在他人眼中的显著程度的倾向。第五节、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

一、当事人与旁观者差异:指的是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偏好做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更加重于情境因素的倾向。

1、知觉显著性

2、当事人比观察者掌握更多有关他们本身的信息

二、自利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s):是指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即性格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即情境因素。

自利归因的功能:(1)可以用它来保持或提升我们的自尊-只要找出对你最有利的“因果关系”;(2)和我们如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有关;(3)和我们先前讨论的人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

第五章自我

第一节、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定义:自我的内容,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于“自己是谁”这个问题的了解。

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指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自我有以下四个功能服务:自我认知-我们整合并组织关于自我的认知;自我控制-我们制定计划、执行策略;自我展示-我们如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自我满足-我们试图达到自己完美的层面。

镜像自我(glass self):是指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第二节、自我认知

一、自我定义的文化差异

1、个人主义(in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是指以自己内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而不是以别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定义自我的方式。

2、集体主义(interdependent view of the self ):是指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来定义自我,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经常受到别人的想法、感受及行动的左右的方式。

二、自我定义的性别差异

女性有较高的关系的相互依存性,这意味着她们更加关注其亲密关系,比如她们对丈夫和孩子的看法。男性有较高的对团体的相互依存性,这意味着他们关心自己在比较大的团体中的成员身份,比如他们是美国人或属于某个兄弟会这类事实。

三、认识自己的方式

1、内省(introspection)

定义:往内心深处探索,并审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过程。

关于内省的两件趣事:(1)人们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经常依赖这一信息来源,实际上,人们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自己;(2)纵使人们进行内省,他们的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能会隐蔽得让意识无从觉察。

关注自我:自我觉知理论

自我觉知理论(self-awareness theory):该理论主张,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会根据自己内在的标准与价值观来评价和比较自己的行为。

东亚文化下的被试更多地对自我有着外在知觉,即通过他人的视觉来观察自己,西方文化下的被试则更多地对自我有着内在知觉,即通过自己过去的私人经验来看待自己。

2、观察自己的行为

a、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是指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

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和感受。该理论的各个部分:(1)只有在不确定自己的感受如何时,我们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感受。(2)人们会判断自己的行为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感受还是受到了情境的影响。

b、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因为喜欢某项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想从事该项活动的欲望。

外在动机(extrinstic motivation):是指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而不是因为喜欢该活动或觉得该活动有趣)而想从事某项活动的欲望。

C、过分充足理由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是指人们的某种倾向,即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难以抗拒的外在原因所引起的,而使他们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

D、以任务为条件的奖励(task-contingent rewards):是指根据执行任务与否而非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

E、以表现为条件的奖励(performance-contingent rewards):是指根据表现好坏所给予的奖励。

F、沙赫特的情绪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是指情绪体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经历生理的唤起;接着再为这个唤起状态寻找适当的解释。

G、唤起的错误归因:是指对于自己的感受的起因作出错误推论的过程。

情绪评估理论(appraisal theories of emotion):指的是即使没有任何的生理唤起,人们对事件的解读或诠释也可能造成情绪的产生。

心态:理解我们的能力

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指的是我们能力是不会改变的。

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指的是能力是可变得,在逐渐积累的。

3、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a、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认为我们通过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来了解我们的能力和态度。

上行的社会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指的是将自己和在某种特定的特点或能力上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

下行的社会比较(downward social comparison):指的是将自己与那些在特定的特定或能力上比我们差的人相比较。

B、通过采纳他人的观点认识

镜中自我(glass self ):指的是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待自己和整个社交圈,并且往往会采纳对方的观点。

第三节、自我控制:自我的执行功能

第七章、态度与态度改变

第一节、态度的本质与根源

一、态度从何而来?

态度(attitude):指的是对他人、事物和观点的评价。

有相关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之间比异卵双胞胎之间在态度上更为相似,即使该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家庭长大并且互不相识。

1、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是指人们形成的对某一对象的想法和观点。

2、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 ):指的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反映。

3、行为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指的是人们会对该对象实施何种行为。

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cognitively based attitude):指的是一种主要根据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这类的态度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某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以快速分辨我们是否需要该事物。

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affectively based attitude):是指一种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而不是他们对态度对象本质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

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behaviorally based attitude):是指这种态度是基于对态度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观察。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指的是某种能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不断与一种不会引起情绪反应的中性刺激相联结,直到中性刺激本身也能引发该情绪反应。

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conditioning):指的是个体自由选择的行为,根据行为结果是得到奖励还是惩罚,相应地在频率上增加或减少。

二、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1、态度的两种水平:外显态度、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explicit attitudes):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

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是指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第二节、态度是如何改变的?

态度的改变通常是社会影响的结果,即使像态度这样个人而内在的东西也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现象,会受到其他人或想象或真实的行为的影响。

一、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态度:重返认知失调理论

1、内部合理化(internal justification ):是指通过让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内容来减轻社会认知失调。

2、说服性沟通(persuasive communication):是指在某一问题上支持特定观点的沟通,如演讲或电视广告。

二、说服性沟通与态度改变

1、耶鲁态度改变研究法(Yale Attitude Change Approach ):

(1)谁:沟通的来源:a、可信的演说家比缺乏可信度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b、有吸引力的演说家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具有说服

力。

(2)什么:沟通的性质:

(3)对谁说:听众的性质a、分心的听众比未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B、智商低的人通常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中等自尊的人通常比自尊程度高或低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C、年龄在18-25岁之间,更容易受到影响而改变态

度。

2、说服的中心路径和外周路径

精细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指的是主张说服性沟通方式有两种可以引起态度改变,一是中心路径,人们有动机、有能力专注于沟通中的逻辑论证;二是外周路径,人们不去注意逻辑论证而受到表面特征(如演讲者是谁)的影响。

说服的中心路径(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是指当人们具备专注于信息的动机和能力时,人们对说服性沟通进行了精细化,专心聆听并思考论据内容的情况。

说服的外周路径(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是指人们不仔细思考说服性沟通中的论据,而受周边线索影响的情况。

3、专注于论证过程的动机

决定人们是否会主动去注意沟通内容的关键是主题与个体的相关性。主题与个体的相关性越高,人们就越会专心去聆听演讲的内容,因而就越可能采取中心途径。原则:当事件与个人密切相关时,人们会注意演讲的内容,而且会根据论据的强弱决定说服的程度,当个人与事件的关系不紧密时,人们就不太会关心论据,相反,他们会采取一种心理捷径,遵循一些周边的线索的原则。当一个人有较高的认知需求时,更可能会通过关注相关的论据(即中心路径)而形成他们的态度,认知需求低的人则更可能依赖周边的线索。

三、情绪与态度改变

1、引发恐惧的沟通(fear-arousing communication):是指通过引发人们恐惧感的方式来改变人们态度的说服性信息。

如果恐惧的信息太过于强烈以至于让人觉得受到威胁了,这种方式可能会失败,所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制造出足够的恐惧使人们能注意到你的论证,但不要太过分,免得人们忽略或扭曲你的信息;二,要包括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以保证你的论证能帮助他们消除恐惧。

1、情绪启发式:情绪造成态度改变的另一种方式是,以情绪作为自己对某事

物的态度的线索

启发式系统性说服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 of persuasion):是指说

服性沟通改变态度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系统性地处理论证的优点,另一种

是运用心理捷径(启发式)的方法,比如“专家永远是对”

3、情感与不同类型的态度

态度的产生并非完全相同:有些态度较多地基于对态度对象的信念(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而另一些则是更多地基于情绪和价值观(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最好的办法是:对于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要用理性的论证来改变,对于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则要通过情感来改变。

4、文化与不同类型的态度

在西方文化下,人们的态度可能更多是基于对个性与自我提高的关注;而在亚洲文化下,人们的态度则更多是基于对自己在社会团体中的地位的关注。

第三节、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一、预测自发行为

1、态度的可接近性(attitude accessibility):某一事物与你对该事物的评价之间的联系强度,通常可以通过人们报告对该问题或事物的看法的速度来衡量。当这种可接近程度很高时,往往你一看到或想到某个事物时就对它有某种态度。而当这种可接近程度很低时,你对该事物的态度呈现要慢得多。

二、预测有意行为

1、有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指的是认为对一个人的有计划性、有意的行为最好的预测方法是考察人们指向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到的控制感这三个因素。

指向行为的态度:是指人们对行为的特定态度而不是一般性态度

主观规范:是指人们对自己在乎的人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定行为的信念

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人们认为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容易程度

第四节、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1)改变认知(2)增加新的认知(3)改变行为

第五节、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一、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明服从行为

2、同化: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解释人们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相一致。

3、内化:人们真正地从内心解释并相信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第八章从众

第一节、从众的定义

从众(conformity):指的是因为真实或想象的他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二节、从众的表现形式

1、顺从:表面上与群体相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

2、服从: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顺从行为

3、接纳:不仅在行为上而且在信念上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

第三节、信息性社会影响:想知道“正确”情况的需要

一、信息性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他人的影响导致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将他视为信息来源;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他人对某种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从而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

第四节、什么因素会影响从众

一、群体规模

3-5个人比1-2个人更易引发从众,人数越多时并不会增加从众

二、一致性

若有人破坏了集体的一致性,则从众行为减少

三、凝聚力

一种“我们”的感觉,即感觉群体成员相互吸引,联结在一起的程度,内群体对人的影响大,归属群体压力、凝聚力越强,就越易发生从众行为。

四、地位

地位高的人,影响力越大,地位低的人更愿意从众

五、公开的反应

面对公开中,表现出更多的从众行为

六、无事前承诺

个体一旦对自己的立场作出承诺,就很少屈服于社会压力,现实生活中的仲裁判员很少推翻自己最初的决定,没事前承诺,更易引发从众。

第五节、为什么人会从众

一、规范影响

1、社会规范(social norms):是指一个团体关于可接受的行为、价值观和信念的内隐或外显的规则。

2、规范性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我们为了获得他人的喜爱和接纳而从众;这类从众会导致个人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

3、阿希的线段判断研究

4、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影响服从的因素:(1)命令者的权威性(2)他人支持与服从(3)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4)权威的靠近程度(5)行为后果的反馈

二、信息影响

1、当情境模糊不清时

2、当处于危机情况时

3、当别人是专家时

第六节、哪些人更易从众

一、人格

当情绪不稳定、智力较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易受暗示、比较懦弱、患得患失的个体更易表现出从众

二、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易从众

三、年龄

青少年更易从众

四、自我卷入水平

自我卷入水平较低的人,更易从众

五、文化

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更易从众

第七节、我们如何抵制从众的压力

一、逆反

保持或恢复个体自由感的动机,当某人威胁我们行为自由时,逆反就会出现。

二、坚持独立性

中等程度的独立性

第九章团体过程:社会团体的影响

第一节、什么是团体

一、团体(group):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彼此互动、彼此依赖的人,他们的需要和目标使得他们互相影响。

二、团体特征:(1)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2-50)

(2)组织具有明确的结构

(3)有共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

(4)心理上有依存感和共同感

三、群体分类:(1)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内群体和外群体

四、人为什么要加入团体?:(1)与他人建立联系,为了生存

(2)归属的需要,避免社会排斥

(3)确认自己的身份

五、团体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团体需要成员之间有互动;成员在年龄、性别、信念、观点上有相似性

2、团体的同质性有两大原因:首先是许多团体倾向于吸引一些在未加入之前就很相像的人;其次,团体的运作方式也促使成员越来越像。

3、功能有:(1)社会规范;(2)社会角色(social roles):是指团体对特定成员行为的共同期望;(3)性别角色;(4)团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是指团体将成员联结起来并增强成员相互好感的品质

第二节、团体与个人行为

一、社会促进:他人在场为我们增添活力

1、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是指在他人在场并且个人的表现将会得到评估的情况下,人们在简单任务上表现较佳,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较差的倾向。

2、为什么他人的存在提高了绩效?

答:因为他人在场增强了生理唤醒状态(即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有活力)当这种唤醒状态存在时,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我们所擅长的事情)会变得更容易,而要完成一些复杂任务或者学习新的内容就会变得比较困难。

3、为什么他人在场会引起生理唤醒?

答:(1)他人在场能提高我们的警觉

(2)当他人在看自己做事时,我们会对正在受到评价而忧虑

(3)集中于他人会造成分心的问题

4、优势反应:是指他人在场,复杂问题解决更差,简单问题解决更好。

二、社会懈怠:他人在场使我们放松

1、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是指当有他人在场而且他们个人的表现不会得到评估时,人们会在简单任务上表现得更加糟糕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得更好的倾向。

三、社会懈怠的性别和文化差异;谁最偷懒?

男性懈怠的倾向更甚于女性;西方文化下人们的懈怠倾向更甚于亚洲文化下的人

四、去个体化:迷失在人群中

1、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是指当人们不能被识别(处于群体当中)时,对行为的规范限制就会放松

2、去个体化导致人们的责任感下降

3、去个体化促进人们对团体规范的顺从

4、网络中的去个体化

5、导致原因:(1)弱化自我意识;(2)团体规模:规模越大,个体化就越易丧失;(3)身体匿名性;(4)唤起和分心活动

第三节、集群行为

一、特征:(1)自发性;(2)狂热性;(3)非常规性;(4)短暂性

二、过程:(1)高度的刺激和暗示;(2)情绪感染;(3)情绪激发

三、两大重要的心理机制:(1)感染;(2)模仿

四、典型特征:去个体化

第四节、社会惰性

一、减少社会惰性的方法

(1)群体规模不宜过大

(2)工作任务对成员而言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

(3)成员之间的关系良好

(4)使成员相信个体的贡献非常重要的

(5)对同事的工作表现有良好的评价

(6)区分每个人的努力和成果

二、社会惰性的原因:(1)社会评价:缺少考核个体绩效的有效机制

(2)社会认知

(3)社会作用力:群体承担后果,个体责任分散

(4)群体认同:认同感低、认为群体目标没有价值和意义

三、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的理论解释:

(1)优势反应强化说:是指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

(2)评价焦虑和竞争说

(3)分散-冲突理论

(5)社会影响理论

第十章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

第一节、人为什么需要人际关系

答:(1)亲和需要:高焦虑的人更关注与人交往,因为与他人交往会使自己觉得安全

(2)归属需要:从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可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第二节、人际吸引的原则

(1)强化理论

(2)社会交换理论

(3)公平理论

第三节、产生吸引的原因

一、住在隔壁的人:时空接近效应

1、时空接近效应:我们看见并与之交往频繁的人往往是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恋人的心理效应。

2、曙光效应(mere exposure):是指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特定的人,当彼此变得越来越熟悉,友谊也就变得越容易形成,当然,如果一个人是个显而易见的无赖,那么曝光越久,我们就越不喜欢他。

3、为什么接近性可导致人际吸引:(1)可得性;(2)相似性;(3)熟悉性;(4)好处的获得

二、相似性

1、观点和人格:众多研究表明,他人的观点和你的观点越接近,你就会越喜欢他们。

2、人际交往风格

3、兴趣和经验

4、为什么相似性导致人际吸引:(1)被人喜爱的渴望;(2)被人确认的需要;(3)对他人性格的推论

5、在初次交往中,年龄、社会地位、外貌的相似性往往会起到主要作用,随着交往的加深,在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的相似起着更加主要的作用。

三、互惠式的好感

四、外表的吸引力与好感

美的文化标准:(1)美的标准之一:平均化(2)结论:对人产生吸引力的面孔,是处于整个面孔的代数平均数(3)最有吸引力的面孔结果:参与者认为“高吸引力的面孔”程度远远高于“平均化”的面孔。(4)美的刻板印象

五、互补性

六、熟悉性

第四节、人际吸引的结果

(1)喜爱;(2)爱情;(3)亲近

第五节、犯错误效应:是指犯错误会使人们对有能力的人更加的喜欢。原因是:“平常人”拉近了心理距离。

第六节、人际吸引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指人们所知觉到的一段关系的正性或负性程度取决于(1)自己在关系中所取得的收益;(2)自己在关系中花费的成本;(3)他们对自己应得到怎么样的关系和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更好地关系的可能程度的知觉。

二、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是指当交往双方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大致相等时,人们会从这种关系得到最大的快乐。理论家们强调:公平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标准:如果他们在一段关系中得到的超过了他们应得的,个体将最终感到不安,甚至是内疚。过度受益只是看上去不如过度受损来得糟糕,并且研究表明,对于过度受损的个体而言,不公正被知觉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第十一章、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人们助人

第一节、基本定义

一、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指的是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二、利他主义(altruism):指的是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三、助人行为(helping):指的是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第二节、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为什么人们助人?

一、进化心理学:本能与基因

1、亲属选择(kin selection):指的是自然选择偏好那些帮助亲属的行为。

2、互惠规范(norm of reciprocity):指的是期望帮助他人能够增加他们将来帮助我们的可能性。

3、学习社会规范:西蒙认为对于个体来说,从社会其他成员那里学习社会规范,是具有高度适应性的。

4、群体选择

二、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

认为我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

三、移情与利他主义:助人的纯粹动机

1、移情(empathy):是指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去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2、移情-利他主义假说(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指的是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我们会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试图帮助这个人,而无论我们会得到什么。

四、亲社会行为的三个基本动机:

(1)助人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以保证那些与我们基因近似者的福利(进化心理学)

(2)助人的报酬常常超过成本,所以助人在我们的利己之内(社会交换理论)

(3)在某些条件下,对受害者有力的移情感觉和怜悯促成了无私的贡献(移情-利他主义假说)

第二节、个人品质与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多助人?

一、个体差异:利他人格(altruistic personnality ):是指在任何情况下使个体帮助他人的品格。

二、亲社会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在西方文化,男性性别角色包括骑士风度和英雄主义;女性则被期望承担养育和关怀的责任以及珍惜亲近、长期的关系。

三、亲社会行为中的文化差异

所有文化中的人都更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内团体成员的人,即个体认同为其成员的团体。各地的人都较少可能帮助他们认为是外团体成员的人,即他们不认同的团体。

1、内团体(in-group):是指个体认同为其成员的团体

2、外团体(out-group):是指个体不认同的团体

四、宗教和亲社会行为

五、心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积极心境的影响:心情好,做好事

好心情导致助人行为增加的三个原因:(1)好心情使我们看到生活的光明面,也就是说,此时我们倾向于去注意他人美好的一面,并判定他们的过失出于无心。(2)帮助他人是一个延续我们好心情的好方法。如果我们看见某人需要帮助,成为一个乐善好施者会延续我们的好心情,并且使我们感觉欣慰地离开。(3)好心情提升自我注意,并且这个因素使得我们更可能根据我们的价值观与理想行事。

2、心情糟,做好事

有一种坏心情显然会导致助人行为的增加,那就是感到内疚。人们常常根据善行抵偿恶行这种想法行事。当他们做了什么使他们产生负罪感的事情时,会通过帮助其他人来获取心理上的平衡,减轻他们的负罪感。

悲伤也会导致助人行为增加,至少在某些条件下是这样的,难过的感受会激发人们从事能使他们感觉更好地活动。助人可以使我们摆脱忧郁。

第三节、亲社会行为的情境决定因素:什么时候人们会助人?

一、环境:乡村与城市

城市过载假设(urban overload hypothesis):认为住在城市中的人经常被刺激所轰炸,使得他们独善其身以避免被信息淹没。

二、居民流动性

结果表明,长期居住在同一处所的人们更乐意参与帮助社区的亲社会行为,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会导致人们对社区更强的依恋心理、邻里间更高的相互依赖程度和个体对自己在社区中声望的更为关心。

三、旁观者数目: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是指目击一起紧急事件的旁观者越多,他们中的每个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小。

1、注意到事件

2、对紧急情况的解读

多元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即这样一种情况:人们认为他们

正以某种方式对情况作出解释,而其实他人并不清楚。

3、承担责任

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是指当目击者的数目增加,每个旁观者助人的责任感减少的现象。

(1)知道如何帮助;(2)决定实施帮助

四、关系的性质:共有关系与交换关系

事实上,我们更愿意帮助共有关系中的同伴,而非交换关系中的同伴。

第四节、怎样增加助人行为?

(1)减少情境的模糊性,来提高责任感

(2)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心

(3)利他主义的社会化

A、教化道德包容

B、树立利他主义榜样

C、习得的利他主义

第十三章偏见:原因和消除

第一节、偏见:普遍的社会现象

一、偏见的本质:社会来源、动机、认知来源、影响

二、偏见:情感成分;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研究者更关注其消极层面

三、刻板印象:认知成分;一般来说,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准确、不准确的

四、歧视:行为成分;是一种负性的行为。

第二节、偏见的定义

一、偏见(prejudice):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敌意或者负性态度,是仅基于个体属于这个群体而存在的

二、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指将某人群概括化,而不管人群之间的差异。也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是关于特定的群体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

三、歧视(discrimination):是指仅因为他\她是那个团体的成员,就对其做出不公正、负面或有害的行为。

分类: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第三节、偏见的起因

一、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地位与偏见)

二、社会化

1、权威人格:一种倾向于服从权威而不宽容外群体和那些地位更低的人格。

2、宗教与偏见

3、从众

三、社会制度的支持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效应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类别化:将人归于不同群体

独特化: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利群偏爱:对内群偏爱,对外群贬损

第四节、偏见产生的结果

一、自身存在的刻板印象

二、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三、刻板印象的威胁:弱势团体成员体验到恐惧,即自己会强化某个既存的文化

刻板印象。

反刻板印象:是指个体表现出的行为与刻板印象行为不一致

对于反刻板印象行为,会引起人们的认知失衡。

第五节、如何消除偏见

一、社会化

1、自然变化:偏见减少

2、学校教育:与偏见程度成反比

3、有意控制:当偏见自动出现时,有意控制对于偏见程度较低的人可以消除

偏见行为,但是很难彻底消除,而且还会出现反弹效应,但毕竟是更宽容。

二、群体接触

1、相互依赖

2、追求共同目标

3、平等地位

4、非正式的人际接触

5、频繁接触

三、重新分类

将内\外群体划分到更广的类别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 一、桑代克——试误说 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 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 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 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所谓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量表

一.自尊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2 )大体上,我对自己满意。 2.( 1 )有时候我对自己一点也不好。 3.(4)我感到我有一些好品质。 4.()我可以像其他大部分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我没有很多值得骄傲。 6.()我有时确实感到自己没有用。 7.()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8.()我希望我可以对自己有更多尊重。 9.()总而言之,我倾向于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0.()我对自己持正向态度。 二.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我总是尝试了解我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风格。 3.()大体上,我不太关注自己。 4.()我总是反省自己。 5.()我关心我所呈现出自己的方式。 6.()我经常是我自己的幻想的主体。 7.()我从不仔细审视自己。 8.()我自己意识得到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9.()我通常关注我的内在感受。 10.()我通常担心自己是否给人好印象。 11.()我经常检验自己的动机。 12.()我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13.()我有时感到我在某个地方看着我自己。

14.()我关心其他人怎么想我的。 15.()我很警觉自己情绪的改变。 16.()我通常都注意自己的外表。 17.()当我思考问题时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尴尬易感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 “1”为“完全不像我”,“7”为“完全像我”。 1234567完全不像我完全像我 1.()我对自己没有自信。 2.()在公众场合,除非我的衣服、发型都很合适,否则我会感到不安。 3.()在人群中时我会感到不安。 4.()我不介意自己是大家注意的焦点。 5.()我太过于关心怎么和别人相处了。 6.()我觉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刚刚认识的人谈话。 7.()在社交情境中,我觉得我很笨拙。 8.()当没有表现出我的最好一面时,我会感到不安。 9.()有时候我觉得我完全暴露在大家的眼光下。 10.()如果我在一群人面前犯了错,我会感到羞耻。 11.()当要面对一群人说话时,我会感到慌乱。 12.()在公众场合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常常觉得会暴露出自己的情绪。 13.()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会让我感到不安。 14.()仅仅是想到自己要做一个演讲就会使我紧张。 15.()当出现轻微的难堪时,我会感到羞耻和窘迫。 16.()在公众场合,我非常担心会犯错。 17.()我不喜欢待在人群中。 18.()我不容易脸红。 19.()我常常担心自己看起来很傻。 20.()我觉得自己很敏感。 21.()我很关心别人怎么看我。 22.()我很担心自己说的事情听起来很傻。 23.()我生怕把自己弄得像个傻瓜一样。 24.()别人对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25.()我不容易感到尴尬。 四.自我监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若句子所描述的内容符合您的实际情况,请在句子的左边标记“T”,反之则标记“F”。 1.()对我而言,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开始论证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总体思考过程以及光晕效应这个特例。 讲师的令人喜爱度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无意识判断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给了他们很多机会,学生们还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给讲师打高分。研究结束后,学生们被暗示自己对讲师的喜爱程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评价。尽管如此,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人怎会变成“狼”? [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心理学十大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原理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三、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资料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为与

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1 五年级数学老师吴老师上个周末给全班学生布置了一个数学家庭作业,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编应用题并解题。星期一上课的时候,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编的题目。她第一个叫小东上讲台说,小东大胆地上讲台介绍自己编的数学题,并向全班同学演示他解题的过程。当小东在台上讲的时候,另一名学生小王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级秩序。吴老师已经警告过他了,这次小王又不听话。吴老师不允许他打扰小东的讲话,让他到楼道里站着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小东介绍完数学题,给其他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吴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介绍时,很多学生都举手了。 接下来,吴老师让一个擅长数学的学生童童讲自己编的题目,以及解题的过程。童童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当走到讲台边时,全身都在发抖。童童站了好几秒钟才开始说话。但是他太紧张了,根本讲不下去。童童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吴老师知道童童经常在很多人面前不敢张口。但是吴老师想,童童的数学学得不错,他应该能够讲清楚他的题目。但吴老师错了,童童最终还是很窘迫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而且其他同学也变得不敢上前说了。 吴老师决定帮助童童恢复自尊。她让童童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问题。她说很多学生都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她开始教书时也感到害怕。后来她问了童童设计的数学题是什么,童童用非常小的声音回答了。吴老师说:“非常好,童童!那你是怎么解这个题的?”童童受到了老师的鼓励,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胆子也变大了,接着把自己解题的过程完整地向同学们演示出来了。 童童讲的过程中,吴老师发现站在走道里的小王一直贴着后面的窗户认真听课,就在童童讲完后让他回到了教室。 问题:请使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等理论分析本案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案例2 考试过后,试卷发下,学生们开始议论各自的成绩。 “你考得怎样,小郭?”小康问道。 “很糟糕,“小郭感到有些难为情,“我不是做这个的料。我从来都不擅长写她所要求写的这种东西。我根本学不好。” “我这次也没有考好,”小康回应说:“不过我早料到这次会考不好,因为我这段时间学习太不用功了,我就知道我这次会有麻烦了。不过我可不像这样的事情下次再发生。” “简直难以置信!”小蓉抱怨说:“真见鬼了,我居然只得B。她到底有没有认真读我写的东西啊!” “我才得C,”小冲补充说,“不过我倒不觉得有多糟糕,我从来就没好好学过这门课,让我及格,我已经谢天谢地了。” 问题:请根据归因理论分析案例中四名学生对考试成败的归因特点。如果你是他们的老师,你如何改变案例中消极归因学生的归因倾向? 案例3 小雨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智力正常,二年时成绩还可以,属中等水平,但三年后成绩开始下滑。四年级更明显。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是应付老师和父母。每次试卷和作业发下来,看都不看就塞进书包。老师批评他,他无所谓。小童爱看电视,爱玩电脑游戏,每天匆匆忙忙做完作业就想看电视,爱玩游戏。父母均为某企业职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对孩子读书期望较高,一直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

世界著名十大经典效应

1.【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 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 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 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2.【青蛙现象】 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 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 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 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 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鲇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 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时间久了人们发现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 打开他的鱼槽,才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由于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而沙丁鱼发现这一 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启示: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 4【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理论(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向上跳一下,尽管拦路的棍 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从众心理”。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 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5,【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 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 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6,【手表定律】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3]。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十大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三)冲突和偏见

我们为什么去做愚蠢而不合理的事情:十大杰出 社会心理学研究(三) Robbers Cave实验中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实力在 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Sherif经典的Robbers Cave实验的典型复述突出了团体之间偏见的消除。但是最近对其的解释提出了一个揭露实力的恶化影响的更加阴暗的结论。 作为对偏见和冲突的经典研究,Robbers Cave实验至少有一个隐藏的故事。教科书的编写者们在采纳了某一种复述之后,那个著名的故事便在实验后的几十年间一直得到流传。在故事被不断重复之后,人们没过多久就将其视为事实,却忘记了这只是对于那个事件的一种说法,只是对于复杂的一系列研究的一种理解。当学者们追溯回Robbers Cave实验的时候出现了另一个故事,它给了我们对于这个发现的全新见解。 不过,我们还是首先来看我们更加熟悉的那个故事…… 冲突和偏见 在这个实验中,21位11岁的小男孩被带到了奥克拉荷马州的Robbers Cave州立公园去参加一个夏令营。他们不知道其实自己是一个实验的被试。在这个旅行之前孩子们被随机分为两组。正是这两个小组构成了Sherif研究两组人之间如何产生偏见和冲突的基础(Sherif et al.

1961)。 当孩子们到达的时候,他们住进了单独的小屋里。而且在第一个星期中,他们并不知道还有另外一组人的存在。在游泳和徒步旅行中他们相互熟悉。两个组都给自己选了名字,并将名字印在自己的衬衫和旗子上:一组叫做老鹰队,另一组叫做响尾蛇队。 相互咒骂 现在两个组已经建立起来了,实验进入了第二阶段。两组人第一次发现了对方,并且不久后组与组之间的冲突迹象以语言上的侮辱这种形式出现了。 可是相互咒骂还不够。实验者希望大大加剧冲突的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让两组人在一系列的竞赛中相互竞争。这渐渐加重了两组人之间的敌意,特别是两个组的所有得分被加在一起,而响尾蛇队最后得到了总分第一的奖杯。他们没有让老鹰队忘记这次失败。 响尾蛇队在球场上插上自己的旗子,将其据为己有。随后两组人开始相互咒骂,还唱着侮辱对方的歌曲。不久后,两组人就拒绝在同一个房间里吃饭了。 重归旧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