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MTBFMTTRMTTF三个指标的区别

MTBFMTTRMTTF三个指标的区别

MTBFMTTRMTTF三个指标的区别
MTBFMTTRMTTF三个指标的区别

MTBF,MTTR,MTTF三个指标的区别

1. MTBF——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就是从新的产品在规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开始工作到出现第一个故障的时间的平均值。MTBF越长表示可靠性越高正确工作能力越强。

2. MTTR——全称是Mean Time To Repair,即平均修复时间。是指可修复产品的平均修复时间,就是从出现故障到修复中间的这段时间。MTTR 越短表示易恢复性越好。

3. MTTF——全称是Mean Time To Failure,即平均失效时间。系统平均能够正常运行多长时间,才发生一次故障。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平均无故障时间越长。

可靠性是最初是确定一个系统在一个特定的运行时间内有效运行的概率的一个标准。可靠性的衡量需要系统在某段时间内保持正常的运行。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衡量可靠性的参数是,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平均失效前时间),定义为随机变量、出错时间等的"期望值"。但是,MTTF经常被错误地理解为,"能保证的最短的生命周期"。MTTF的长短,通常与使用周期中的产品有关,其中不包括老化失效。

MTTR(Mean Time To Repair ,平均恢复前时间),源自于IEC 61508中的平均维护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目的是为了清楚界定术语中的时间的概念,MTTR是随机变量恢复时间得期望值。它包括确认失效发生所必需的时间,以及维护所需要的时间。MTTR也必须包含获得配件的时间,维修团队的响应时间,记录所有任务的时间,还有将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的时间。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定义为,失效或维护中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包括故障时间以及检测和维护设备的时间。对于一个简单的可维护的元件,MTBF = MTTF + MTTR。因为MTTR通常远小于MTTF,所以MTBF近似等于MTTF,通常由MTTF替代。MTBF用于可维护性和不可维护的系统。

MTBF

MTBF,即平均无故障时间,英文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是衡量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单位为“小时”。它反映了产品的时间质量,是体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功能的一种能力。具体来说,是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也称为平均故障间隔。它仅适用于可维修产品。同时也规定产品在总的使用阶段累计工作时间与故障次数的比值为MTBF。磁盘阵列产品一般MTBF不能低于50000小时。

MTBF 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随着伺服器的广泛应用,对伺服器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反之,产品或其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是出故障。概括地说,产品故障少的就是可靠性高,产品的故障总数与寿命单位总数之比叫“故障率”(Failure rate),常用λ表示。例如正在运行中的100只硬碟,一年之内出了2次故障,则每个硬碟的故障率为0.02次/年。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其故障率的倒数就叫做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简称MTBF。即:

MTBF=1/λ

笔者最近看到一款可用于伺服器的WD Caviar RE2 7200 RPM 硬碟,MTBF 高达120万小时,保修5年。120万小时约为137年,并不是说该种硬碟每只均能工作137年不出故障。由MTBF=1/λ可知λ=1/MTBF=1/137年,即该硬碟的平均年故障率约为0.7%,一年内,平均1000只硬碟有7只会出故障。

上图所示为著名的浴盆曲线,左边斜线部分为早期故障率,其故障率一般较高且随着时间推移很快下降。曲线中部为使用寿命期,其故障率一般很低且基本固定。最右部为耗损期,失效率急速升高。电子产品制造商一般通过测试、老炼、筛选等手段将早期故障尽量剔除,然后提供给客户使用。当使用寿命期将尽,产品也即将进入故障高发期,需要报废或更新换代了。

温度与器件的寿命

明白了MTBF和“浴盆”曲线的基本概念,我们对评估产品的使用寿命有了一定的掌握。在合适工作条件下器件使用寿命期内的故障率很低。广大电子爱好者都知道电子元器件的寿命,与工作温度是有密切关系的。以电脑主板上常用的也常出故障的电解电容器为例,其寿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应尽可能使电容器在较低的温度之下工作,如果电容器的实际工作温度超过了其规格范围,不仅其寿命会缩短,而且电容器会受到严重的损毁(例如电解液泄漏)。因此,在分析电脑主板上电容器的工作温度时,不仅要考虑机箱内整体环境温度及电容器自身的发热,还要考虑机箱内其他发热元件的热辐射(特别是CPU、稳压器、电源供应器等)。

根据测试,通常2.0G的CPU消耗功率达56.7W,生成温度达70℃;而当频率提高至3.0G时,CPU温度往往超过90℃。在这样的高温烘烤下,主板上的电容器寿命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简化起见,不考虑纹波、频率、ESR等因素,电容器的估计寿命可用下述公式表示:

其中,L0表示最高工作温度下的寿命,Tmax表示最高工作温度,Ta表示实际环境温度。由此可见,如果环境温度每升高10℃,电容器寿命将下降一倍!

由上图右面的曲线可明显看出,随着电容器工作环境温度的上升,其有效寿命急剧缩短。其中有效寿命(Useful life)是指该种电容器达到给定故障率的时间。

MTBF与电脑的关系

温度与电脑的可靠性

电源供应器对电脑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影响电源供应器寿命的因素很多,如负载大小、振动和周边的环境温度等。其中,环境温度很重要,所以选择合适的风扇,排放出由电源供应器内部的热量非常关键。电源供应器的MTBF,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内部的电解电容器MTBF值所决定的。因随着温度的上升,电容器的寿命急剧缩短,所以电源供应器的工作温度如能得到降低,其寿命就会更长一些。

当评价电源供应器所标称寿命时,电源供应器是否运行在额定的满负载状况是另一重要考虑因素。如果电源供应器装有合适的散热器而散热风扇风量足够大,在低于满负载的情况下连续工作,电源供应器就能有更长的寿命。一般电脑电源供应器寿命按照3-5年计算元件的可能失效周期,MTBF在80,000-100,000小时之间。

不同的电源供应器厂家,其产品设计、用料也往往差别很大,工作寿命自然不同。在DIY 1U伺服器时,优质的电源供应器选择不多,台湾新巨Zippy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国内地一些名牌伺服器例如著名的曙光也采用该品牌电源供应器,在一些DIY 市场可购到的P1H-6400P 400W电源供应器,随着双核心CPU推出,400W电源供应器可能不够用,推介使用H1H-6507P 、M1G-6500P 500W。

如上图所示,HG2-6400P采用了主动PFC,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具有更高的效率,能够在90V-260V的任何电压环境下稳定工作。该电源供应器大量部采用稳定性和寿命是普通电容器的3倍以上的日本电容器。在一些劣质的电源供应器产品中,EMI 电路往往是重点的省略对象。从这款HG2-6400P的EMI电路上可以看出,用料十分充足,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稳定的表现当然是情理之中。

除电源供应器外,硬碟的温度也不可小视。现在的硬碟动不动就7200rpm-15000rpm,想想看硬碟内的马达每天转24小时,平均工作温度在四、五十度的高热是免不了。笔者曾测量过一台散热不够好的伺服器硬碟,温度超过40℃。对硬碟来说,如果机壳内部的温度降低了,这将意味着减少主轴马达液态轴承的轴承润滑剂以及磁碟润滑剂的蒸发,这将大大降低其损坏的机率。据Seagate公司公开的某型号硬碟数据,在34℃时的MTBF为150,000小时,但在25℃时,会达到230,000小时。

风扇与散热效果

为降低硬碟温度,可增加散热风扇。市面上是有卖硬碟专用的散热模组,有的则是一颗风扇再加上一块硬碟大小的铝制散热片,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复杂。

笔者采用北京生产千际牌“暴风雪”十风机1U机箱1U进行过散热改造,使用Sanyo1.5万转4cm电流0.55A风量20.83CFM及新推出9CRA0412J502 1.58万转4x5.6CM风量31.8CFM放在硬碟前、硬碟后增加散热,测量其温度约只有28℃,已经很接近室温了。

笔者也将广州五舟SF5100双至强的准机箱将原装台达牌2700转小风鼓作CPU

散热更换成三洋(Sanyo)9BAM12GA2 5800转的小风鼓后,CPU在占有率100%的情况下,温度由66℃下降到55℃!该风扇的使用寿命很高,在60℃环境下工作40,000小时,残存率仍有90%。要知道Intel 原装CPU风扇,都大部份采用Sanyo的产品。

如采用小型风鼓(BLOWER),风量增加,散热效果更好。但是,增加风扇或风鼓一定要考虑振动的问题。要知道风扇较高的转速才能达到一定的风量,但如采用较劣质的风扇,转速虽高,但寿命短且振动厉害,对硬碟寿命会带来不利影响,安装硬碟时加吸震软垫、机箱机壳底部的吸震片都有一定效用。

优质的电源供应器当然要搭配高品质的风扇,如HG2-6400P选用的是NMB钢珠轴承风扇,比传统油封轴承风扇寿命高出2倍。这款电源供应器还加入了风扇转速控制线路,可以根据电源内部的温度调节风扇转速,在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更好的控制了风扇噪音和震动。

灰尘对伺服器的影响

如何保养和维护好伺服器,最大限度的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灰尘对伺服器构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按笔者的电子产品维修经验,在灰尘比较大的环境中工作,由于PCB吸附灰尘,而灰尘的沉积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热量散发,这将导致元件温度上升,进而出现热稳定性下降甚至产生漏电,严重时导致烧毁。另外,灰尘也会吸收水分,腐蚀电子线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短路问题。所以灰尘体积虽小,但对伺服器的危害不可低估。

尽管伺服器机房有相对较好的环境,但灰尘仍会不断累积。所以,有必要定期进行清理,可使用上图美国生产CRC牌防尘喷剂、也可用有防静电(ESD)功能的小毛刷小心进行清扫,或使用吹风球清洁灰尘,减少出故障的机率。在清理机箱内部的灰尘时,切记断开电源,小心操作,特别是面板进风口和电源(排风口)的附近,以及板卡的插接部位灰尘最多。清理电源里的灰尘最好将电源供应器拆下,用防尘喷剂、吹气球仔细清扫干净后再装回。

MTTR

MTTR(mean time to restoration,平均恢复前时间),源自于IEC 61508中的平均维护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目的是为了清楚界定术语中的时间的概念,MTTR是随机变量恢复时间得期望值。

概述

MTTR(mean time to restoration,平均恢复前时间),源自于IEC 61508中的平均维护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目的是为了清楚界定术语中的时间的概念,MTTR 是随机变量恢复时间的期望值。它包括确认失效发生所必需的时间,以及维护所需要的时间。MTTR也必须包含获得配件的时间,维修团队的响应时间,记录所有任务的

时间,还有将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的时间。

详解

MTTR也必须包含获得配件的时间,维修团队的响应时间,记录所有任务的时间,还有将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的时间。是一个缩写的平均时间恢复或平均修复时间代表的平均时间将有缺陷的部件或系统恢复工作秩序。它是衡量一个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预测的平均所需的时间让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再次出现系统故障。MTTR可以从几个毫秒,如不间断电源(UPS)的许多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情况下的应用软件或复杂的机制。

所需要的时间来恢复系统恢复正常,包括期间的诊断中的问题以及其整改。当失败率是可预见的和有据可查的MTTR可以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如果系统没有意外,所需要的时间来诊断问题本身可能是相当高的首要原因。有时不适当的诊断会导致错误的修理,可以使问题复杂化,延长恢复期。所有这些可有助于提高MTTR系统。

有些系统有内置冗余,所以,当一个子系统出现故障,另一国的地位,保持整个系统的运行。虽然整体系统具有零MTTR ,故障子系统仍然需要修理或更换,因此子系统只有一个非零MTTR 。

当MTTR是建成维修合同,降低MTTR通常会导致更高的成本,因为服务提供商,以确保该系统得到恢复的更短的时间内。因此,服务的买方必须支付更多的这加快了周转时间。

系统的可靠性是一个重要事项,以范围广泛的行业。无论是生产汽车,航空飞机和火箭或建立复杂的软件的顺利运行的一个主要业务公司,系统的可靠性是一个十分关注的创作者,以及用户的系统。因此,MTTR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表明事情会很快恢复正常有很大影响整体系统的稳定性。

MTBF,MTTR,MTTF三个指标的区别

1. MTBF——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就是从新的产品在规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开始工作到出现第一个故障的时间的平均值。MTBF越长表示可靠性越高正确工作能力越强。

2. MTTR——全称是Mean Time To Repair,即平均修复时间。是指可修复产品的平均修复时间,就是从出现故障到修复中间的这段时间。MTTR越短表示易恢复性越好。

3. MTTF——全称是Mean Time To Failure,即平均失效时间。系统平均能够正常运行多长时间,才发生一次故障。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平均无故障时间越长。

可靠性是最初是确定一个系统在一个特定的运行时间内有效运行的概率的一个标准。可靠性的衡量需要系统在某段时间内保持正常的运行。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衡量可靠性的参数是,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平均失效前时间),定义为随机变量、出错时间等的"期望值"。但是,MTTF经常被错误

地理解为,"能保证的最短的生命周期"。MTTF的长短,通常与使用周期中的产品有关,其中不包括老化失效。

MTTR(Mean Time To Repair ,平均恢复前时间),源自于IEC 61508中的平均维护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目的是为了清楚界定术语中的时间的概念,MTTR 是随机变量恢复时间得期望值。它包括确认失效发生所必需的时间,以及维护所需要的时间。MTTR也必须包含获得配件的时间,维修团队的响应时间,记录所有任务的时间,还有将设备重新投入使用的时间。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定义为,失效或维护中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包括故障时间以及检测和维护设备的时间。对于一个简单的可维护的元件,MTBF = MTTF + MTTR。因为MTTR通常远小于MTTF,所以MTBF 近似等于MTTF,通常由MTTF替代。MTBF用于可维护性和不可维护的系统。MTTF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衡量可靠性的参数是,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平均失效前时间),定义为随机变量、出错时间等的"期望值"。但是,MTTF经常被错误地理解为,"能保证的最短的生命周期"。MTTF的长短,通常与使用周期中的产品有关,其中不包括老化失效。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 批准: 审核: 编制:安全监察部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为了更全面的识别和评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或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以对其加强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本评价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 1、识别范围: (一)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二)本公司能够控制或能够对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三)为充分识别出环境因素,还应考虑: 1).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 2).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包括当前和过去的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和服务,以及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项目、新的或修改的电能活动及电能产品和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无论是期望还是非期望的)中的环境因素。 3).造成环境影响的八个方面: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土地使用和污染;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大小、颜色等)。 4).还应考虑与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因素,包括管理与后勤活动、设计和开发、生产与辅助活动、包装和运输、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以及生态保护等。 2、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环境因素识别采用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法,并结合问卷、座谈和现场观察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法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对每个作业区内物流的投入、输出、流动和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二)座谈法: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分析出作业活动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环境因素。

(三)现场观察法:各单位组织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到现场,根据现场发现确定存在的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一)各单位、各部门充分识别出本部门活动、电能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根据识别情况填写《环境因素排查表》,同时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二)公司安全监察部进行环境因素收集和汇总。 二、环境因素的评价 1.评价原则 (1)公司的环境因素若出现影响社区范围、社区强烈关注、对公司形象有影响或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等任一方面时,都要把它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2)各单位在其他情况下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1)废气排放; 2)废水排放; 3)废弃物的产生; 4)噪声的产生;; 5)辐射的产生 6)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7)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2.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对环境因素的评价采用打分法。 (1)对污染物及噪声排放的评价 a) 污染物及噪声排放的评价按下表进行: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 (1)

*******公司 ****年度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公司以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识别本组织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根据法规的要求和组织本身的价值观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制订出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现就有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报告以下,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 一、年度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策划和评价要求 按照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对本年度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进行策划,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方法、过程记录、评价报告编制、控制措施和时间进度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对评价范围、重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做了安排,明确环境因素识别时态、状态和情况状况,推荐评价方法。各有关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运用适宜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全面的识别和评价。保证了环境因素识别的全面、评价方法适宜、评价标准准确、评价结果有效。 二、各单位环境因素评审情况及结果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从去年1月上旬开始,各单位建立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的过程记录,从涉及产品、活动、服务三方面的基层单元做起,进行调查,对识别情况进行了归类、汇总、分析,评审。 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确定的识别评价方法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所辖区域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平衡、排序和汇总,评价、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编制了完整的识别评价结果记录。 1、识别原则 各单位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全面性、评价充分性和方法适宜性,确定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的控制重点,首先进一步明确了识别原则,评价方法以保证识别的符合性: (1)环境因素识别时是否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

哲学系学生基本能力指标:核心能力

哲學系學生基本能力指標:核心能力 1.道德與價值之判斷能力 2.哲學基本知識能力 3.哲學經典的閱讀詮釋能力 4.理性論辯反思能力 5.統整組織建構能力 6.哲學實踐與文化創新能力 7.多元文化與國際交流能力 8.文藝創作與學術論文撰寫能力 核心能力項目能力內涵說明能力指標 1.道德與價值之判斷能力透過道德意識與價值意識的啟 發、德性倫理知識、道德兩難困 境的抉擇與專業倫理的研習,培 養同學的道德敏感度,並引導同 學自主建立能分辨是非與價值 抉擇的道德判斷能力。 1.1能理解基本倫理學之知識原則。 1.2能自主進行價值抉擇與道德判斷。 1.3能熟習職場倫理與專業倫理。 1.4能針對價值抉擇與道德判斷的判準與後設 原理進行理論反思。(碩) 2.哲學基本知識能力透過講解與研習中西哲學史、哲 學各必修課程專業領域所探討 的基本問題、不同主張與理論依 據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培養同學 對於哲學的知識具備基本的客 觀理解。 2.1能熟習中西哲學史的基本問題、主張與理 據。 2.2能熟習哲學各必修課程專業領域的基本問 題、主張與理據。 2.3能理解文化哲學的理論內涵。(碩) 3.哲學經典的閱讀詮釋能力透過原典講解、分析、研讀與摘 要訓練,培養學生能閱讀中外古 今哲學人文社會思想之經典文 獻,並能建立清晰而客觀的理解 與觀念。並能以現代語言準確地 論述闡釋。 3.1能閱讀與理解人文哲思經典文獻。 3.2能以現代語言文字準確地論述闡釋人文哲 思經典文獻,並建立清晰的觀念。 3.3能針對哲學經典進行理論的現代詮釋與觀 念的分析反省。(碩) 4.理性論辯反思能力透過文本與討論議題中各種論 述之邏輯謬誤、論證形式、概念 框架、意義結構與思維方式的研 析以及文化社會現象的觀察判 斷,培養同學能分析問題的批判 反省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構想 力與創新思考能力。進而透過師 生問答、口頭報告、小組討論、 4.1能從文本、討論議題、文化現象中發現問 題,形成準確的哲學問題意識。 4.2能針對哲學問題意識提出解決問題的概念 框架、意義結構與論證形式。 4.3能以條理精確的文字與語言進行理性溝通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及表格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企业生产、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本企业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调查、评价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3.2 质安部负责对调查公司的活动/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并编制成清单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地理环境、活动/服务范围、能源/资源种类等,再调查各部门的环境因素,经确认汇总、登记后再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企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4 质安部负责发放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环境因素识别 4.1 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 各部门按下列要求进行部门工作范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为凡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等产生污染的因素 4.1.1 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4.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个方面,既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排水、粉尘排放、废物管理、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对社区的影响(噪音、火灾、爆炸等)、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土地污染等。 4.1.3 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①调查法 ②现场观察法 ③排查法 ④过程分析法 ⑤物料测算法; ⑥专家咨询法;

⑦测量法; ⑧查阅文件记录法; 4.1.4 实施识别环境因素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各方面环境问题尽量全面的识别出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车辆噪声等; 2)废水:包括建筑生产废水、生活废水; 3)废气:汽车、机械、化学物品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4)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包括有毒有害、无毒无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5)扬尘:施工扬尘、施工场地自然扬尘; 6)资源能源浪费:包括水、电、油、原材料等; 7)潜在泄漏:化学品泄漏、油泄漏、气体泄漏; 8)潜在火灾、爆炸:乙炔、炸药、油漆、木材等的; 4.1.5 各部门将环境因素调查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质安部,质安部对各部门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和汇总,为环境因素评价提供依据。 4.2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1 重要环境因素是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预防和控制等方面加以考虑,以将重要环境因素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并指出管理要求。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明确管理重点和改进要求的过程。 4.2.2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考虑以下方面; ①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②发生的频率; ③环境影响的规模; ④环境影响的时间; ⑤相关方关注的程度,包括对企业及产品形象的影响程度; ⑥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⑦环境因素所产生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4.2.3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管理者代表和质安部一起研究,拟出相关人员组成的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小组,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①跟踪环境影响:从发现的重大环境影响跟踪出重大环境因素;

胜任力素质分级指标

胜任力素质分级指标

————————————————————————————————作者:————————————————————————————————日期: ?

胜任力分级素质词典(通用素质部分) 第一部分词典介绍 该分级素质词典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经透彻研究后最好的胜任力素质词典。它集二十多年素质研究之精华,在世界范围内的上乘、杰出者身上得到过验证,其有效性经历过多种经验式素质模式的不断确认。各素质的级别经不断修改,变得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可靠、越来越有效。其中,所有的素质都已通过最严格的研究测试和专业标准测试。每一核心素质都在许多企业组织的管理者评估过程中得到了可靠地鉴别表现证实。 收录在该词典里的通用核心素质,标准系列共有18个素质,通常被用来推导出一个人的素质模式:即每一行为事件访谈都会用这18个素质进行分析。而真正透彻研究的模式往往皆包括这18个为一组的素质(也许以18个素质的改进版为一组)

第二部分通用素质(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成就导向(ACH): 希望工作杰出或超出优秀标准。其标准可以是某个人自己过去的业绩(力求改进之);或一种客观衡量标准(只论结果);或比其他人做得更好(即竞争性);或某人自己设定的挑战性目标;或任何人从未做过的事(改革性)。因此一种独特的成就也可定为ACH。(是否考虑要满足并超过既定目标?为达所期好处肯冒一定风险?) 这种人: 1)要把工作做好:努力把工作做好或做对。也许有对浪费或低效率的受搓感(即抱怨所浪费的时间、表示想做得更好),却没有带来具体任何改进。 2)自创杰出衡量标准:面对他人强加的杰出标准,采用自己具体衡量结果的方法。也许表现为专注于某些新的或更确切的方法以达到管理目标。(那种对结果或业绩优秀衡量 标准有自然兴趣者需具体分析)。 3)业绩有改善:对某系统或自己个人工作方法作出具体改变以改进业绩(即把某事做得更好、更快、更省、更有效;改善其质量、客户满意度、精神面貌、收益),而没有预先 设定任何具体目标。(业绩的改进应该是明显的且可测量的。即使结果尚不知道或改进率低于所期望的,仍要计分。) 4)为达到有难度的目标而努力:“有难度”即仅有百分之50的机会达到目标、有百分之50的可能失败。其努力肯定是超常的,却又不时不实际或不可能的。或者,以最初某 基线业绩表现对照投入努力后的更高业绩表现:即“在我接手时,工作效率为20%,现在提高到了85%。”(如果目标不太难也不知达到与否,可作为2级计算分析?作为于传统标准相竞争的证据。如果计为4级,那么一个人同样的行为或事件便不宜计为3。) 5)有做成本-效益分析:在仔细计算过投入和产出的基础上做决定、定先后或选定目标:对潜在利润、投资盈利率或成本效益分析做详细明确考虑。家对商业结果做分析。(计 算分析时,这人应:1)具体提到过成本和2)效益和3)基于成本效益考虑的决定。 6)明知有风险仍一往无前:为提高效益调动最大资源和/或时间(明知不一定成功),(即改进业绩,达到一个有大难度的目标,等)。如计算分析时为6级,应注意计算低级的 ACH作为证据以充分抓住访谈者ACH的深度及广度。 2.演绎思维(AT): 喜把事物拆分成小块小块来理解,或用步步推进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解剖。演义思维包括对问题、局势等系统地、组织结构地理解;进而对不同特性或方面进行系统比较;理性地制定出先后对策;确定时间秩序,因果关系或如果这样?便会那样的关系。(这人是否理解因果关系链?) 这种人: 1)拆分问题:把问题拆分成一系列小任务或活动,不强调其价值。列小项目时没有特别轻重缓急排列或先后秩序排列。 2)可见基本关系:把问题拆分成小块。用一个链把个小块联系起来:A导致B;可分为两部分:正面和反面。根据重要性把各任务列出轻重缓急来。 3)可见多重关系:把问题拆分成小块。划分出多重因果链来:事件的几个潜在原因,行为的几个必然结果,或事件的多方因果关系链(A导致B导致C导致D)。对一 个问题或局势的诸多方面分析其相互关系。对障碍有前瞻性、提前考虑该进行的步骤。(如对访谈者所拆分的问题或局势的复杂性把握不准,可简单地计算为2级)。 4)作出复杂的计划或分析:采用几种分析技巧把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各种组成部分。再利用几种分析技巧确定出几个解决方案并权衡其利弊。(4级者不仅仅是问题的线性拆分, 而是多重原因?引导因素导致一个以上的解决方案)。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对公司目标与战略的回顾与阐释 1、对公司经营目标及战略的简要描述 ?短期目标:2—4年时间,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10名; ?长期目标:10—20年时间,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5名; ?战略:以我们独特的技术、人才和成本的优势,做好行业巨人的战略合作伙伴。 2、对公司短期目标与战略的详细阐释 2.1、短期目标的阐释: ?2—4年时间,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10名,销售收入达10亿人民币。(截止年份:2008年) ?做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成为国内目标客户的首选。 ?做国际半导体材料行业产业升级换代的及时补充者,成为国际目标客户降低成本的首选,直至战略合作供应商。 2.2、战略重点的阐释 ?技术开发: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适时用全新的产品或新工艺方法制造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人才素质:确保技术人员在国内同行业中技术水平的一流,能适时跟踪和掌握国际上的技术发展态势,能及时做出创新性的技术开发和工艺改进;确保管理人员的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能充分借鉴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并能及时根据公司经营重点的转移对管理进行适时优化。 ?比较成本: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充分发挥比较成本优势;国际上保证高品质的低成本优势,国内保证高品质的竞争性价格优势。 二、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后续增长和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对公司战略做出阐释 1、财务方面:在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收益的持续稳定增长;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产的价 值,实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成本运营。 2、顾客方面:我们要保证向目标顾客及时提供符合顾客要求(顾客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产品和服 务,对顾客的任何抱怨做出负责任的适时反馈,树立公司在顾客心目中务实、诚信的形象,以实现对已有顾客的保持和新顾客的开发(尤其保证对国际上战略性顾客的维护与开发),保证我们市场占有率的持续增长。 3、内部流程方面:为持续不断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低成本优势,我们要保证适度 的产品创新和适时的工艺创新,优化产品的制造流程,实现产品制造的准时、高效、品质、安全和低成本。

最新发展能力分析指标案例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发展能力分析指标案例发展能力是指企业通过白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用内部形成的资金不断积累面形成发展能力.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和资本实力是衡量和评价企业持续发展的依据。通过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能够使经背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体而忙.其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I)发展能力的分析,有利于了解企业的经营规棋发展状况。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加营业收入.营业收入不断地增长才能使企业的经背规模不断扩大,政利能力不断增强.对营业收入增减变化进行分析.将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市场.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典定基础。 (2)发展能力的分析,有利于了解企业的资产规模和发展水平。企业生产经营的增长表为资产的增长.资产的增长是企业发展的物质保降.也是企业价值增长的基础,企业资产规模的增加可以反映企业发展的水平。 (3)发展能力的分析.有利于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方面.企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表明企业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为企业的薄资计划提供保障:此外.留存收益的不断积峨也为企业扩大径背规模.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对企业来说,初期的创立需要积极培育自己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在以后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维持和创造自己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必须以一次次培育、维持自己的财务核心竞争能力,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挖掘是任何企业都无法也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一、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内涵与特征 (一)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相对于其它竞争对手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总和。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在竞争中,在有效利用甚至在创造企业价值的基础上,与竞争对手相比,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领域以及在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和满足消费者需要等方面,为企业创造利润,进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不仅是企业外部的市场表现和创新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内部的支撑能力和控制力。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竞争与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有了竞争力不等于企业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竞争力在企业参与未来的竞争中还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规模扩大和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竞争力的层次还较低,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与发展就升华成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能力,形成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 (二)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的内涵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公司核心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 一、对公司目标与战略的回忆与阐释 1、对公司经营目标及战略的简要描述 短期目标:2—4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10名; 长期目标:10—20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5名; 战略:以我们专门的技术、人才和成本的优势,做好行业巨人的战略合作伙伴。 2、对公司短期目标与战略的详细阐释 2.1、短期目标的阐释: 2—4年时刻,销售收入排名挤身世界半导体材料行业的前10名,销售收入达10亿人民币。(截止年份:2008年) 做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的领先者,成为国内目标客户的首选。 做国际半导体材料行业产业升级换代的及时补充者,成为国际目标客户降低成本的首选,直至战略合作供应商。 2.2、战略重点的阐释 技术开发:连续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适时用全新的产品或新工艺方法制造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 人才素养:确保技术人员在国内同行业中技术水平的一流,能适时跟踪和把握国际上的技术进展态势,能及时做出创新性的技术开发和工艺改进;确保治理人员的国际视野和务实作风,能充分借鉴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并能及时按照公司经营重点的转移对治理进行适时优化。 比较成本: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充分发挥比较成本优势;国际上保证高品质的低成本优势,国内保证高品质的竞争性价格优势。 二、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后续增长和风险操纵等五个方面对公司战略做出阐释 财务方面:在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收益的连续稳固增长;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资产的价值,实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低成本运营。

顾客方面:我们要保证向目标顾客及时提供符合顾客要求(顾客的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对顾客的任何埋怨做出负责任的适时反馈,树立公司在顾客心目中务实、诚信的形象,以实现对已有顾客的保持和新顾客的开发(专门保证对国际上战略性顾客的爱护与开发),保证我们市场占有率的连续增长。 内部流程方面:为连续持续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的低成本优势,我们要保证适度的产品创新和适时的工艺创新,优化产品的制造流程,实现产品制造的准时、高效、品质、安全和低成本。 后续增长方面:我们要保证高素养的职员和战略性技术的储备与开发,保证各项制度体系的适时完善和严格实施,实现职员、组织、制度体系之间的和谐,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基础上兼顾实现职员价值。 5、风险操纵方面:我们要本着稳健经营的原则,根植于硅材料那个我们安身立命的主营业务及其有关领域,保持组织意识的平复与清醒,保证任何一项决策都要围绕着把企业做精、做细、做实、做强,保证决策质量;在日常运营中要兼顾长、短期业绩的均衡,实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保证现金流的充足,保证财务安全。 三、从公司目标与战略要求动身,在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后续增长和风险操纵等五个方面确定衡量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所需考虑的评判指标体系 1、构建衡量公司核心竞争力评判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体现公司整体性战略规划,紧扣目前及今后的工作重点,以评估公司目前的竞争能力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 评判指标体系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环环相扣,抓要紧矛盾。 评判指标要具备综合性、可度量,指标间有因果关联。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HBQY-CX-13) 1 目的 对管理处在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在各项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科室、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各科室、单位负责识别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流程 确认工作过程→识别环境因素(排查)→登记、汇总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4.2 环境因素的识别 4.2.1 识别范围:识别范围为所有工作活动和服务中可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a) 材料、物品等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回收和报废全过程; b) 设备、设施的采购、维修、保养、运行等一系列活动; c) 日常办公、职工生活; d) 各项服务过程:收费、养护、机电维护、路政执法等。 4.2.2 识别时应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 a) 正常:指正常运行、生产的状态; b) 异常:指生产设备的启动、停机与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状态; c) 紧急:指不可预见的、突发的或设施突然失效的状态。

三种时态 a) 过去:指以往遗留的环境影响; b) 现在:指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c) 将来:指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2.3 识别内容 a) 大气:废气排放; b) 水体:废水排放; c) 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 d) 土地污染; e) 噪音污染; f) 原材料(化学品)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g) 可能对当地环境带来的问题: h) 相关方的问题等。 4.2.4 识别的方法 采用过程分析法、座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 过程分析法: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素; b) 现场观察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评价 4.3.1评价的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4.3.2 评价方法 4.3.2.1 是非判断法 a) 对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采用是非判断,消耗严重超标的判是。 b) 危险废物的处置、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 1 基本步骤 确定活动/产品/服务一识别环境因素一确定环境影响一评价环境因素一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2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环安部每年定期确定组织环境因素识别、更新。 各相关部门识别评价本部门的所有环境因素,对业务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确认;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环境因素识别以生命周期分析和污染预防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艺流程、统计分析及问答调查等方法对公司涉及到全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有关大气、水体、废物、放射性辐射、土地、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环境因素及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填写《环境因素及影响评价表》。 环安部将各部门环境因素登记表汇总后,填写公司《环境因素及影响评价表》(总表),从中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判定依据:(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则视为重要环境因素) 1)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行为; 2)潜在的化学品泄露,燃料隐患等; 3)有毒有害废弃物未做合理处置的; 4)虽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排放频率或排放量大的。 具体评价方法 根据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采用下列方法评价重要环境因素: 采用是非判断法与综合打分法相结合进行评价。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只采用是非判断法判断;对其他环境因素采用是非判断法、多因子打分法相结合进行评价。 1)下列情况直接判断为重要环境因素: a)违法或超标; b)紧急状态下环境因素; c)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d)节能降耗的重点环境因素。 2)综合打分法 a)评价准则:对《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评价表》中的环境因素,根据实际情况,从下列一个或多个评价因子上分别进行打分,根据评价的项数n,取各项评价因子评分值之和即各项评价因子评分值之和即Σ≥15或单项评分≥7分则评价为重大环境因素,11≤Σ≤15一般环境因素,Σ≤10轻微环境因素。 b)评价因子及分值: 见以下表格 A 法律、法规符合的程度 B环境影响发生频率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发表时间:2009-12-31T11:30:32.233Z 来源:《今日财富》2009年10月供稿作者:樊雪 [导读] 规模竞争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都是与财务管理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樊雪(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秦皇岛 066004) 中图分类号:F239.41 文献标识码:A 一、财务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在构建指标体系及选取指标时有如下几个特点: 定性的指标体系研究在与外界环境的复杂变化进行动态的联系方面存在弱点,导致指标体系就会缺乏先进性和动态性。 本文所选用的指标数据可以从上市公司的报表上获得,不仅增强了研究和实证的可操作性,企业在运用时也很方便操作。 规模竞争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都是与财务管理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财务管理能力的高低将直接表现在这几个指标体系上,而这几个指标体系的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特点及说明 规模竞争力是财务管理能力的一个表现指标,财务管理能力越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越好,获得利润也会越多,也越容易获得更多的筹资和投资,这是一个连锁的反应;反之企业竞争力越强。 筹资能力不仅有时点指标还包含有时期指标,既有静态指标又有动态指标,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指标组合更加全面。投资能力除选用投资报酬率这个昀基本的比率,还加入三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增值度,分母采用三年前同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作为基期数,消除了采用连续两期数据时正常波动的影响。财务分配能力采用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作为分析指标,使未分配利润与本企业总利润,资本公积与本企业所有者权益相配比,消除企业规模大小带来的影响。 财务筹资能力 1.现金流动负债比 2.净资产收益率 3.股本扩张能力 4.资产负债率 活动投资能力 1.投资报酬率 2.三年投资现金净流量增值度 能力财务分配能力 1.未分配利润/利润总额 2.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 盈利能力 1.总资产报酬率 2.总资产净利率 3.每股收益 4.成本费用利润率 5.净利润率 财务表现能力偿债能力 1.负债权益比率 2.现金流量比率 3.流动比率 4.营运资本配置率 营运能力 1.经营性流动资产周转率 2.经营性资产周转率 3.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4.存货周转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成长能力 1.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 2.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 3.三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 分析指标中增加了现金流量比率和资本营运配置率。营运能力采用的指标与传统指标相比消除了计算口径不一致的缺点,减少了误差,增加了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先进性。 1.在实际计算中,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与总资产和流动资产计算口径并不一致,总资产中含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并不是本期发生的。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必要进行修正,修正后指标的计算口径差距相比传统指标大大减少。 2.当企业订单没有实现销售以前,在财务上表现为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明显下降,当这两个指标处于行业不同水平时,分析其协调行和平衡性就尤其重要。本文增加了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比较系数,主要是通过存货和应收账款趋势来反映营运情况,其趋势变动越大说明营运能力越差。 3.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该适应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周转的状况,才能更好的体现营运能力。当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都小于零,需要其他渠道资金补充时,筹资活动应能够及时筹集适量资金,以满足企业需要;当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大于零,应及时调整筹资活动的筹资规模、结构和成本。因此,筹资活动与投资和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之间相互配合越协调越能体现企业营运能力的高低。 4.成长能力是一个长期能力的体现,因此本文摒弃了传统指标将本期与上年同期的比较,避免了正常范围内的短期变化,本文将成长能力分析指标修正为三年平均增长率,旨在通过时间的推移消除或减少正常变动对指标客观性的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态性。

环境因素评价识别方法

1、因素识别、评价的依据 1.1.1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1.1.2 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环境有积极或负面影响。 1.1.3 在正常、异常及紧急情况下,可能对环境有积极或负面影响。 1.1.1 相关方的要求和对相关方的要求。 1.1.5 公司环境价值观。 2 环境因素识别 2.1 识别范围 公司所有的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 a. 原辅材料的选择、采购、储存及输送; b. 生产工艺流程的全过程; c. 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过程; d. 产品的储存、输送和销售环节; e. 新增产品和基建项目; f.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储运及使用过程; g. 相关方环境因素的调查。 2.2 识别时应考虑的内容 2.2.1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修改的活 动、产品、服务等因素)。 2.2.2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2.2.3 八种类型: a. 大气排放—污染因子的形式有粉尘、烟尘、气溶胶及其它对环境有害的气 体。 b. 水体排放—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各类污染因子的产生和排放。 c. 废物排放—固体危险、有害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生活办公废 物的产生与排出。 d. 土地污染—各种化学物质、有害物质等对土壤的污染。污染物质的进一步 积累、扩散、转移;土地的占用。 e. 噪声危害—对厂界以外环境的影响。

f. 对社区的影响。 g.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原材料的使用、消费和浪费;不可再生 的物质的耗竭。 h. 其他环境问题—其他当地和区域性环境问题及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如全 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等。 2.2.1 两种控制: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 2.2.5 相关方的要求和对相关方的要求。 2.3 识别方法 2.3.1 各部门由熟悉现场工程技术、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的人员 参与识别。 2.3.2 识别、评价过程要全面,完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和《环境 因素清单》,并上报。 3 环境因素评价 3.1 评价方法 采用是非判断法和多因子打分法。 3.1.1 是非判断法 符合下列之一的,可确认为重要环境因素: a. 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如危险品泄露事故; b.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 c. 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源、资源消耗超过企业内规定的标准的环境因素; d. 危险固体废物排放的环境因素。 3.1.2 多因子打分法 对直接用是非判断法不能判定的环境因素,采用多因子打分法进行评价。多因子打分法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基准进行评分,资源、能源消耗类环境因素采用定性描述法进行评价,然后根据综合分值将环境因素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直接列入重要环境因素,B类可经讨论后决定是否列入重要环境因素,C类暂不列入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1.0目的 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 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 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 c 了解ISO14000体系 4.0职责 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 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 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 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 烧锅炉 SO 2排放到大气中 SO 2 排放 6.0环境因素的类别

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 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 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 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 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 六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如SO 2、NH 3 、氮氧化物、烟尘、H 2 S、甲胺、DMF、醋酸、尿 素粉尘、飘尘等 向水体的排放:NH 3-N、COD、BOD 5 、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 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 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 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 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 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 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 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 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7.0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识别出直接环境因素和潜在的环境因素,采用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查阅文件信息法等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方法: a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分析重点产品或物料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运输过程、工艺过程的投入及产出,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式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自愿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所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只有尽可能充分地识别出环境因素才能为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则保证了环境因素控制的重点突出、方向明确。 然而,在某些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中,对于环境因素的识别往往存在不足之处。如: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识别不切合实际,不能抓住重点;仅着眼于现行的生产活动,忽视了能源、资源消耗和产品或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等。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的应用,有的不能满足组织环境因素实际情况,评价方法不适应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出现生搬硬套,评价不准确,造成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不正确,使控制对象偏离实际,导致体系运行的环境绩效不明显,体系运行处于形式化。为此,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识别环境因素,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正确的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一步。 本文试图总结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分析几种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为有关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 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识别全面。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产品出厂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将来潜在法律法规变化的要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因素)。 七种类型: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可能存在大气排放、废水排放、噪声排放、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当地社区的环境问题。

员工素质能力考核指标评定表模板

员工素质能力考核指标评定表模板 超岀目标达到目标接近目标远低于目标人际交往能力 关系建立 A B C D 容易与他人建立可信赖 的积极发展的长期关系 能够与他人建立可信 赖的长期关系 较为自我,不易与他人 建立长期关系 刚愎自用不易与他人相 处,自我封闭 团队合作 A B C D 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 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各 自的优势,保持良好的 团队工作氛围 能够与他人合作共事, 相互支持,保证团队任 务的完成 团队合作精神不强,对 工作有影响 不能与他人很好合作, 独断专行 解决矛盾 A B C D 巧妙地和建设性地解 决不同矛盾 能够解决已发生的矛 盾,不致对工作产生大 的负面影响 解决矛盾手法生硬,影 响工作顺利进行 遇到矛盾不知如何解决 敏感性 A B C D 对他人较关心,容易感 知别人的想法,体谅他 人,善于领会他人的请 求,并付之于适当的言 行 能关心他人,体谅他 人,领会他人的请求, 有时帮助想办法解决 有时能关心他人,体会 人的苦衷 不太关心他人,对他人 的需求毫无感觉 影响力 团队发展 A B C D 易于与他人沟通,积极 促进团队协作,在团队 中是自然的核心人物, 并能引导团队达到组织 目标 能够根据公司要求努 力促进团队的协作和沟 通,使工作顺利开展 尚能与人合作,但协调 不善,影响工作 无法与人协调 说服力 A B C D 能够表述自己的主张、 论点及理由,比较容易 的说服别人接受某一看 法与意见 能说服下级、同事、上 级接受某一看法与意 见 说服别人比较困难无法说服别人,或咄咄 逼人,或逃避退让

待人处世较灵活,能够根据公司要求,认可公司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并能顺利的完成转变对公司的变化或角色的转变不太适应,工作开展有困难 待人处世很灵活,善于审 时度势,很容易适应岗 位、职位或管理的变化所 带来的冲击,并能顺应其 变化很快适应环境,取得 主动 待人处世刻板,适应性差影响能力A B C D 能积极影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能以自己积极的言行 带领大家努力工作 有时能影响他人对他人几乎无影响力 领导能力 评估A B C D 能合理评价他人的技能和绩效,使下属心服口服,并能使下属明确努力方向能较为合理的评价他人的 技能和绩效,指出其不足 能够按公司要求对他人 作评估 无法正确评估他人 反馈和培训A B C D 善于了解下属需要,通过一对一的反馈和培训以帮助他人成长和发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通过 培训和反馈帮助他人成长 和发展 不能很好的利用反馈 和培训的手段 对下属的工作无反馈 和培训 授权A B C D 善于分配工作与权力,并能积极传授工作知识,引导部属完成任务能够顺利分配工作与权 力,有效传授工作知识, 完成任务 欠缺分配工作、权力及指 导部属之方法,任务进行 偶有困难 不善分配工作与权力,缺 乏指导员工的方法,内部 时有不服怨言 激励A B C D 了解他人的需求,善于引导下级积极主动地工作,用奖励和表彰等方式提高积极性,并使员工积极努力地工作有制度,能够利用奖励和 表彰等方式提高员工积极 性 有一定的制度,但不能 充分发挥作用,无改进措 施,员工积极性不高 工作主要靠命令与指示

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本课题旨在定性及定量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 ,以期构建符合我国护理实践状况的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未来我国麻醉专科护士的任用、培养以及考核等提供客观的参照标准 ; 也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探讨麻醉护士分层培训的目标、核心课程及建立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等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促进麻醉护理专业的发展。[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了解麻醉专科护士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以质性访谈法 , 分别对临床麻醉医疗专家及麻醉护理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访谈 , 初步构建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以Delphi 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 , 通过计算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熟悉程度及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等统计学指标 ,并对 Delphi 法的代表性和可信度进行检验 ; 采用克朗巴哈系数 (Cronbach 'salpha) 法对指标体系的信度进行检验 ; 构建符合我国麻醉护理实践状况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框架模型, 制定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草案 , 探讨分析麻醉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其指标之间的关系 , 建立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统计学软件 Exce12010 及SPSS18.0 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 [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8位符合本研究条件的专家,通过Delphi法,对所有 最终获得的有效数据资料进行探讨分析: ①分析麻醉专科护士及其核心能力的概念界定; ②分析麻醉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共形成了 6 个一级指标 ( 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科学素养),21个二级指标和88个三级指标。③通过Delphi法,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 90%、 94.7%,有效回收率分别为 100%、 89.5%,表明专家的积极系数较好 ; 两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 0.836、 0.850, 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 函询结果可靠。信度结果分析 : 一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值为 0.788, 二级指标的克朗巴哈系数值介于 0.484?0.845之间,三级指标克朗巴哈系数值介于0.352?0.948之间,均为中等、高等信度,表明该指标体系有较好的信度;层次分析法(AHP)界定一二级指标权重,其中6个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3689、 0.0486、0.2425、0.2419、0.0613、0.0368, 一致性检验一级指标 CR值为 0.0650, 二级指标CF值界于0.0141-0.0863,均小于0.1表明本研究构造的判断矩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 界定了麻醉专科护士及其核心能力的概念 , 并在科学的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