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谈依法治国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谈依法治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5b10101379.html,

从高校辅导员视角谈依法治国

作者:李贵成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11期

【摘要】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再次成为社会热点。高校辅导员作为教

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宪法精神,运用法律手段教育、引导、管理学生,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话题。辅导员只有建构法律意识,具备法律素养,才能将依法治国理念渗透到学生工作中,实现依法治校。

【关键词】辅导员;法律意识;建构;依法治校

一、高校辅导员提升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法治国的要求。坚持有法可

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随着社会法治化的不断发展,依法治国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载体,肩负着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明确了高校教师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社会对高校的关注与期待为高校实行依法治校提供了支持与监督。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客观上也要求学校的工作要依法办事,同时为依法治校、依法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证。学生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工作的执行者,辅导员必须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依法办事。只有将学生工作法治化、科学化,将学校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的语境之中,才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身兼“公民”、“教师”、“学生工作者”三重社会角色,这三重角色对辅导员的法律素质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作为公民,辅导员首先应当知法懂法,敬法守法,捍卫法律尊严;作为教师,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要求,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作为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应该将法律意识贯穿在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提升依法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为了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教思政【2014】2号文件《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规定了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职业知识和能力,除了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还应熟悉法学常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可见,国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界定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为高校学生工作法制化提供了政策导向。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构成多样,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法律素养普遍较弱,在知识结构

上存在缺陷,实际工作中往往力不从心,不能有效地教育、引导、管理学生,这成为当前辅导员队伍亟待提升的短板问题。加之学生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时有紧张,这也为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提出了现实要求。高校辅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