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通货膨胀三种主要成因的理论分析(1990.3)

我国通货膨胀三种主要成因的理论分析(1990.3)

我国通货膨胀三种主要成因的理论分析(1990.3)
我国通货膨胀三种主要成因的理论分析(1990.3)

我国通货膨胀三种主要成因的理论分析

樊纲

现代经济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但是,由于这些理论主要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特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为前提的,因而当我们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我国时,其解释能力是很弱的,不能准确、完整地说明我国特殊的通货膨胀的生成机理。本文试图建立起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对引起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三个方面的特殊原因及其特殊作用机理做一系统的分析。

一、基本总量模型

经济理论中的“货币数量方程”所表明的几个基本宏观变量之间的关系,其真理性是无需再作讨论的了。问题不在于这个会计恒等式是否成立,而在于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一方程所涉及的几个基本变量本身变动的原因,在于揭示同一表象背后的特殊经济关系和内在逻辑。我们的分析也以数量方程为出发点:

P=M/Y (1)

这里的一个简化是让M代表“货币总流通量”而不是代表“货币存量”。就是说,我们这里的M等于标准数量方程中的VM,其中V是流通速度(一年内的流通次数)。本文将不考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问题,因此将其简化掉(假定V=1)。

M是构成购买力的货币流通总量,它同时可以代表总需求。而人们的货币购买能力来自他们的货币收入,来自以货币单位计算和支付的工资等项收入。因此,M也可代表名义国民总收入。

Y是国民总产出,即总产品,或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总产值(在我国的统计指标体系中为净产值或实际国民收入)。因此,Y代表的是总供给。在凯恩斯宏观模型中,Y是可变的,那是在需求不足、资源(包括资本和劳动)尚未充分利用条件下的特殊情况。我们面临的是长期短缺的情况,因此在理论上要假定Y是给定的、不变的。

公式(1)表明,物价总水平P取决于M与Y之比,这个比,既可以理解为总需求与总供给之比,也可理解为名义总收入与实际总收入之比。以往的理论通常从前一种意义上理解这个比,并到此为止,而我们的理论将主要从后一种意义上理解这个比,就是说,我们将着重从收入分配和利益矛盾的意义上去理解通货膨胀现象。后面的讨论将表明,只有从收入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才能最终说明人们通常谈论的总供求关系。总供求只是物质关系,收入关系才是经济问题的社会实质。

我们假定物价总水平P是完全由M/Y这个比例决定的,就是说,物价总水平是可以随总供求关系而任意变动的,不存在价格限制或固定价格。这当然不完全符合我国当前的情况,但符合本文所分析的通货膨胀不是“被压抑的

通货膨胀”这一特殊理论目标。事实上,被压抑的通货膨胀只有在说明了通货膨胀之后才能得到说明。

二、国民收入分配:摩擦性通货膨胀

1.公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关系

在采取国有制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中,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就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个人收入和来自企业利税的国家收入①,而不象私有制经济中那样,初次分配中全部国民收入都表现为个人收入。这是因为,按照公有制的本质规定,每个个人都只是消费者而不是投资者或资本积累主体,个人不能进行积累并因而成为新的资本增量的所有者②。否则,资本积累的动态过程就会否定公有制本身。投资者只能是公有产权主体即国家。而国家作为所有权的唯一代表,必须进行投资,在整个经济中,只有它(以及它的基层代表)执行投资的职能③。因此,作为公有产权主体的国家,为了进行积累,就要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直接获得一定的份额作为积累基金。总之,在理论上可以证明:(1)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必然分成两个部分,即个人收入和国家收入;(2)个人收入必然主要用于当前消费,而国家收入则主要用于投资或资本积累。

这就决定了,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分配比例与消费-投资比例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而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变化,必然因各部分收入的支出特征而影响消费-投资比例的变化;另一方面,个人要想多消费,就必须在收入分配中争取个人收入份额的提高,而国家若想多积累,就必须获得更大份额的国家收入。消费和投资是国民收入物质形态的使用方式,而在它后面的收入分配,则体现着特殊的社会关系。

2.收入分配的基本模型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不妨以上述理论结论为依据,作进一步的抽象:对实际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最终结果进行统一的考察,从而将无论是列入企业成本的工资收入,还是来自企业自留利润的奖金、实物、集团消费以及来自国家财政的各种转移支付(救济金、社会福利、各种消费补贴等),都归作“个人收入”或工资范畴,而把一切归企业、国家所有并用于投资的收入,都归入国家收入范畴。在分析我们面临的问题时,进行这种抽象是合理的,并不影响我们将要论证的结论。

在以上假定下构造的理论模型的基本特征是:个人收入的积累倾向为0,国家收入(不是国民收入)的积累倾向为1。这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模型中,个人收入(工资)=消费,国家收入(利税)=积累(投资),而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就直接等于并取决于国民收入在两个收入范畴之间的分配比例。

设个人收入为C,国家收入为A,实际国民收入分解为Y=C+A。设a=A/Y,即国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它同时也就是积累率。而消费占国民收入的

比例为1-a。于是我们有:

Y=C+A=(1-a)Y+aY (2)

当a=1时,Y全部用于积累;当a=0时,Y全部用于消费。在C-A平面上,我们可作一斜率为负45度,截距为Y的斜线YY,称为“实际国民收入分配线”。我们将斜线上任一点到原点的直线称为“积累线”(而不称为“消费线”),不同的斜线就代表不同的积累与消费比率a/1-a;由于其大小与积累率a的大小成正比,因此我们直接用a来表示不同的积累线。当a变为a′,a′<a时,积累线由a下摆至a′。积累线向外延伸,意味着无论Y的取值为多大,只要它的分配落在这一条线上,分配比例和积累率就是相同的(见图1)。

3.积累意向的差异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利益矛盾

我们将公有制下所有社会成员作为个人所希望国民收入积累率达到的

水平,称为“个人积累意向”;将作为所有权主体的国家所希望的积累率称为“国家积累意向”。我们在理论上已经说明:在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所有个人,作为劳动者)的积累意向必然低于国家(所有者或计划者)的“积累意向”。①以a代表国家积累意向,以a′代表个人积累意向,根据上述理论,我们有a′<a。而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比如说,当机制改革、下放收入分配权后,个人有能力影响、干预或决定收入分配时,他们必然要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力求争得较大的收入份额,从而压低积累率。现在我们就假定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个人收入为C′,相应的积累率为a′(Y-C′=A′,A′/Y=a′)。

当个人已从收入初次分配中拿去了较大份额时,国家利税收入就必然减少,这就导致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所能实现的积累率低于国家的积累意向,即a′<a。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负有责任的国家,作为公有产权主体和经济计划调控者,当然不能坐视不管,它必然要运用手中的经济权力加以调控。

那么,国家这时用什么办法才能维持较高的积累率呢?办法之一便是通过财政赤字和信贷赤字增发货币(即M

,包括信贷存款),用改变名义收入

2

分配比例的办法,实现实际收入再分配,使实际收入分配比例符合国家积累意向的要求。之所以能够如此,就在于国家能够有方向地增发货币(用于积累或投资)②,这就等于扩大了国家的收入和购买能力,而个人手中持有的货币收入的购买力则相对缩小,恢复到与积累率a相适应的水平。换言之,增发货币,导致物价水平提高,就相当于国家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将个人在初次分配中所得收入的一部分重新“挖”了回来。

4.摩擦性通货膨胀

从公式上看,为保持积累率a所需增发的货币量ΔM要满足:

(3)①

从公式中可看出,货币增量ΔM取决于两个因素,(1)计划的积累率a,它越高,要求ΔM越大;(2)“积累缺口”或“投资缺口”,即A-A′,缺

口越大,要求ΔM越大。

在图形上,上述过程表现为:(1)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分配比例由个人确定为a′,在YY斜线上,实际收入分配点落在d′;(2)国家增发货币,表现为由d′点出发,向上作垂直线交积累射线a于dm;dm与点d′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货币增量ΔM,点dm表示的是在增发货币之后名义收入的分配比率;而点d表示的是在名义收入总量和分配比例进行了“货币再分配”之后所实现的实际收入分配比例。过dm点画一条与斜线YY平行的线,称为“名义国民收入分配线”,以MM表示。根据基本模型P=M/Y,MM线与YY线在任一座标轴上的截距之比M/Y(减1),即为通货膨胀率(见图1)。

国家增发货币后物价上涨,个人实际收入水平回降;他们对此自然不满意,还会施加新的压力,进一步要求增加名义收入,以提高实际收入。于是发生又一轮通货膨胀。一定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便由若干轮增发货币后形成的名义国民收入总量与实际国民收入的比率决定。

我们称具有以上特殊生成机制的通货膨胀为“摩擦性通货膨胀”。它的特殊制度条件是目前公有制条件下的“多元主权机制”(个人具有收入分配权,而国家拥有货币再分配权)。与下面将要分析的其他类型通货膨胀相比,它的一个特征是由中央计划者通过中央预算赤字或中央银行允许的计划内信贷赤字实现的。

在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假定国家增发货币的行为是“被动的”或“被迫的”。但同样的方法也可适用于分析国家为提高实际积累率而“主动”扩大赤字,增发货币,改变原收入分配比例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经常发生的。

三、软约束竞争: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

上一节我们分析的是目前经济体制下产生通货膨胀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导致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各基层经济行为主体(基层经济单位)之间,如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在公有制经济中,地区和企业都具有“基层单位”的性质,但由于问题的特殊性,在本节中,我们以地区间的利益矛盾为分析重点。

1.“软约束竞争”

任何公有制经济中的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既是经济整体中的一个基层单位,也构成一个特殊的行为主体。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为主体,它也必然是一个特殊的利益主体,有其自身的特殊利益;它也是有“理性的”,力求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付出较少的代价(这里的收益和代价都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前的经济收入和劳动成本)。当每个企业、每个地区都追求各自特殊利益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必然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冲突。

在现行体制下,基层单位之间的利益竞争,是在各自都具有的“预算软约束”基础上展开的,每一方都较少顾虑,不怕失败和亏损。①在传统的集中计划机制下,各地区之间竞争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中央的投资拨款。但这时各地区围绕投资拨款展开的竞争,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总需

求的扩大和通货膨胀,因为在传统机制下,典型的情况是“资金跟着项目走”,中央的投资总额一定,货币发行总量也就是给定的,各地方竞争的只是这一总额的分配份额,而不能改变货币发行总量本身②。

经济改革后,实行了地方财政包干、“分灶吃饭”,下放投资管理权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等“放权让利”措施,形成了“多元主权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各基层单位利益竞争的动机不是减弱了,而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而经济决策权的下放,使这种竞争的形式和手段也多样化了。地方利用各种自主权,展开了直接的竞争。这几年出现的各种抢购资源的“大战”,如“蚕茧大战”、“棉花大战”等等,以及各地利用行政手段,实行地区封锁(资源封锁和产品封锁),都是这种利益竞争的直接表现。而最体现“软约束竞争”的特征并对当前经济中出现的投资膨胀、通货膨胀起到重大作用的,则是各地区之间利用其实际拥有的货币发行权所进行的“货币大战”。

2.地方货币发行权与通货膨胀

在多元主权机制下,地方在获得了投资自主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货币发行权。这种权力是以地方银行对地方行政当局的实际隶属为背景的。地方银行的资金信贷业务虽然原则上隶属于中央银行,但一方面,地方银行首脑的任命,部分地要由地方行政当局决定,地方银行及其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也都要处处依赖于地方政府;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对地方分行的要求,也包括“保证”、“支持”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就象中央银行必须保证中央计划的实现一样,因此,地方经济当局提出的贷款要求,必然是能够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到满足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实际的货币发行权”。

过去地方提出的高额投资要求,必须经过中央计划的平衡,往往还会被削削砍砍;而现在,地方的投资计划,可以借助它们拥有的实际货币发行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实现——“命令”地方银行向本地区的各级机构和企业发放贷款,以保证地方投资的进行。过度的投资计划,必然导致货币的过度发行,使贷款总额超过中央银行的计划指标。一个地区超额发行货币,会扩大该地区争购稀缺资源和产品的购买力,使其在争夺资源的过程中占居有利的地位,但这些由一个地区持有的货币,却是花在整个经济中的,会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因此,在投资膨胀的同时,也必然发生通货膨胀。

我们假定一个经济中存在两个地区,h和g;又假定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条件下,资源配置以及相应的收入分配比例由各种实际经济因素(区域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等)决定为α=Yg/Yh,从而实际国民收入

(4)

在货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存在

(5)

现在假定地区h行使其实际拥有的“地方货币发行权”——“命令”地方银行向本地区各级政府和企业超计划(国家计划或中央银行计划)增发贷

款ΔMh。这一货币增量会引起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这就降低了地区g掌握的未变的货币量Mg的实际购买力。因而在此过程中名义收入比例的变化会引起实际收入比例变化。从公式上看,现在的地区间收入分配比例为:

(6)

通货膨胀率为:

(7)

从图式上看,地区h增发货币,相当于从原分配点d出发作水平直线向外延伸至dm,由点dm作与原点0的连线,此线即为新的“地区间收入分配比例线”,以α′代表(α为原分配线)。此射线与实际收入分配线YY的交点d′,即为新的实际收入分配点。过点dm作与YY的平行线MM,为名义收入分配线,此线截距与YY线截距之比(减1),即为通货膨胀率(见图2)。

但是,地区h拥有货币发行权,地区g同样拥有货币发行权。它同样可以运用这一权力来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捍卫自己的利益——它如果不这样作,看着别人增发货币,自己不发,显然就会“吃亏”。因此,一个地区的自身利益,构成其增发货币(比别人发得多)的内在动机;其他地区增发货币,构成一个地区同样增发货币(至少不比别人发得少)的外在压力。

从数量上看,地区g要保证在地区间货币竞争中不受损失,最终要保持原有的实际收入分配比例,就至少要增发相应比例的货币,而若地区g要想在货币竞争中争取到更大的利益(超额利益),它就必须发放更多的货币。这就是说,地区g的行为可由下式表示:

ΔMg≥αΔMh (8)

在图示中,地区g增发货币,表现为从名义收入分配点dm出发向上作垂直线至d′m。d′m可以停止在分配比例线α上,也可以超过此线,由此便形成了新的名义收入分配线M′M′和分配比例线α"。最终的通货膨胀率便由M′M′线与YY线之比(减1)表示,最终的实际收入分配比例为d"(见图2)。

这里的“最终”,实际上只是“一轮竞争”的最终。事情并未结束。地区g增发了更多的货币,导致地区h的实际收入分配比例下降,它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还会进行新一轮的“货币大战”,或“信贷大战”,于是货币就在各地区竞相发放过程中越发越多,通货膨胀便轮番加剧,愈演愈烈。图2中的由点d′m出发的虚线部分,表示的就是第二轮货币竞争。我们把由此而产生的通货膨胀称为“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它的特点是“计划外”由基层经济单位的利益竞争引起和推动的,而不是中央计划者或中央银行搞起的。其特殊的制度前提是基层单位的预算软约束和地方实际拥有货币发行权。

四、政策变动与公众反应:顶期实现型通货膨胀

我们以上一般假定个人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储蓄倾向为零。这只是一种理论抽象。事实上,社会积累总额中也有一部分来自居民储蓄(公有制经济中个人不能投资,但可以储蓄),这部分储蓄通过银行信贷机构又转化为当前的投资,而以往的储蓄余额则已作为积累起来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

居民自愿储蓄倾向,取决于消费单位(家庭)的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而影响效用最大化储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储蓄的未来实际收益,也就是储蓄的实际利率,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利率越高,意味着未来消费品的(折现)价格越低,人们就会较多储蓄,通过扩大未来消费而提高一生的消费总效用;反之,便会减少储蓄。

所谓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储蓄期间的通货膨胀率(即未来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率)。而在当前时点上的预期实际利率(re)即等于名义利率

(i)减去现在对未来一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的预期〔ΔPe=E(P

t+1-P

t

)〕,

即:

re=i-E(P

t+1-P

t

)=i-ΔPe (9)

根据此式,若名义利率给定,则实际利率以及储蓄取决于预期通货膨胀率ΔP的高低: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实际利率越低,人们越偏重于当前消费,当前消费需求就越高;反之则相反。这是预期通货膨胀提高的第一个直接效应,即导致当前收入中的储蓄减少、消费支出增加。

通货膨胀预期提高的第二个效应是导致“提前消费”。这是因为,当预期实际利率下降时,过去存入银行但尚未到期的储蓄额的预期实际价值便也相应降低,到期后所具有的购买力下降。同样出于效用最大化考虑,消费者使会改变原有的消费计划,提前提取存款,扩大当前消费。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反储蓄行为”。

通货膨胀预期提高的第三个效应是导致“提前购买”,或“囤积”。为防止收入贬值,尽可能实现原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计划,人们会力图采取“实物保值”的办法,提前购进物品,储藏起来待来日消费(消费者囤积消费资料,生产者则会囤积生产资料)。这种实物保值动机对储蓄的影响可能是双重的:一方面减少当前储蓄,另一方面也可能动用过去的储蓄,提前支取。

上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所导致的以上三方面的效应加在一起,都会导致储蓄总额的减少和对当前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个人角度看,这是个人如何使用自己的收入和积蓄的问题;而从社会角度看,这却涉及到当前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货币发行量问题和物价水平问题。这是因为,储蓄总额减少,意味着公众要求当前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份额减少,用于消费的份额增加。

如果(1)经济可以及时调整,生产更多的消费品以满足突然增长的需要,投入生产过程的生产资料能够立即转化为消费品;(2)中央计划者认为可以允许投资大幅度减少,根据公众的要求修改原来的社会生产计划;(3)银行可以将已作为生产信贷发放出去的居民存款及时收回,从而满足公众提前支取存款的要求;(4)银行在此之前并未根据历来的存款增长变化情况

预先发放贷款(即不是未存先贷,而是存入多少贷出多少),从而不会因当前存款的突然减少而发生信贷赤字(即事后发现的超贷),那么,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引起储蓄总额减少,就只导致资源配置比例的改变和相对价格的变动,原则上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要注意的是,以上四条都只具有“必要条件”的性质,不发生通货膨胀的前提是上述四个条件全部获得满足,缺一不可(前两条保证供给结构能及时调整,生产能力能及时“转移”,物品的物质形态能立即转变,后两条保证原有的货币购买力持有结构能及时调整和转移)。

但是,实际情况通常是上述四个条件一个都不能满足:(1)社会生产结构是受已投入的生产资本的结构制约的,一般不能作及时调整,特别不能作突然的、大幅度的调整;已按原计划投入生产的资源难以再收回转产;资本物品不可能立即转化为消费品。因此预期突变、积累率突变必然引起突发的结构性短缺,消费品首先出现严重的供给不足。(2)计划者也不会允许积累率突然下降、投资大大减少,并且改变原来的社会生产计划,因为这一计划已被论证或假定为符合经济长远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要求。当前投资的减少将导致未来总资本的减少,从而有损于未来的生产增长和消费增长。(3)银行已发出的未到期贷款是很难及时收回的,因而不可能用回收贷款的方法来应兑提前支取存款。(4)银行通常会根据对吸收存款的预期而提前发放贷款,因而实际存款的突然减少,必然引起信贷赤字的扩大。

所有这些,必然导致以下几个逻辑上相继的过程依次发生:(1)银行增发货币,以应兑公众提前支取存款和由当前储蓄减少造成的信贷赤字,于是货币流通量增大;(2)新增货币首先集中转化为消费品市场上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消费需求扩大,而由于消费品供给不能及时扩大,因而导致消费品价格的上涨;(3)作为高级产品的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会传递到低级物品即投入品的价格上去,导致后者上涨;(4)为保证实现计划的积累和投资规模,就必须进一步增发货币,追加贷款,以解决在投入品价格上涨条件下各生产部门因成本上升而出现的流动资金不足和投资计划不能完成

的问题,于是货币流通量将进一步增加,导致物价总水平的进一步上涨。

上述过程在图式中可表示为:公众减少储蓄和提前支取存款,迫使货币发行量增加ΔM

,从而使消费收入由C扩大为C′;从当前国民收入的角度看,

1

名义国民收入分配点由d延水平线转变为dm,名义收入分配比例由a变为a′。

,使名义收入分而计划者为保证实现计划积累率,又向投资者增发货币ΔM

2

配点由dm延垂直线伸展至dm′,分配比例再回到a。在整个过程中,物价水平上涨,通货膨胀率可由最终的名义收入线MM与实际收入线YY在任一座标轴上的截距之比(减1)表示(见图3)。

具有以上生成机理的通货膨胀,是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引起当前的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将其称为“预期实现型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的特殊体制前提是名义利率不变(这正是我们去年以前的实际情况)。若名义利率可随预期通货膨胀率及时调整,一般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这也就说明为什么提高利率或实行所谓“保值储蓄”,可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那么,预期本身是如何形成又如何、为何突然发生变化的?已有的经济理论,特别是

“理性预期”学说,已经把这个问题说明了。公众的预期,一方面取决于过去的经验(外推型预期或适应性预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已知的关于未来新情况、新变化的各种信息。由这两方面共同决定的预期(再加上关于人们能够及时纠正预期错误的假定),就称为“理性预期”。在所有关于未来新情况、新变化的各种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就是政府宣布的未来所要实行的政策。如果政府宣布在未来时期中将采取某种新的收入政策、价格政策或货币政策,而这些政策将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大幅度提高,公众便会根据政府的宣言来形成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并据此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决策,采取相应的行动。我国1988年的事实,也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也告诉我们,在制定任何政策时,都必须把公众的反应考虑进去。

五、小结

1.以上我们分别孤立而抽象地分析了我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方面的特殊生成机理,亦即我国经济中发生的三种特殊类型的通货膨胀。理论上,它们是可以抽象开来单独加以研究的,而在具体实践中,它们往往是同时发生,共同体现在总的通货膨胀率中的。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高额通货膨胀,便是这三种类型通货膨胀的总和。我们可以用图4来表示它们的共同作用。图4中,

两个座标轴所表示的都是一般的“部分国民收入”(Y

1和Y

2

),既可理解为

分别用于积累和消费的收入,也可理解为分别由两个地区所获得的收入;同时,我们用同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既表示第2、4节中的“积累线”a,也表示第3节中的“地区收入分配线”α,从而使我们得以在同一座标平面上将三种通货膨胀的效应综合地加以表示。在YY线以上,第一条虚线以内表示的是图1中的摩擦性通货膨胀的情况(我们显示了两轮“摩擦”),第二条虚线与第一条虚线之间表示的是图3中的预期实现型通货膨胀;MM线与第二条虚线之间表示的则是图2中的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我们显示了两轮地区间货币竞争)。总通货膨胀率便可由MM线与YY线在任一座标轴上的截距之比(减1)表示。

2.我们之所以说以上三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是我国经济中发生的特殊形态的通货膨胀,是因为它们与西方市场经济下的通货膨胀有着不同的体制条件和生成机理。这里我们要特别地再次强调指出三种通货膨胀的特殊体制前提:(1)摩擦性通货膨胀: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特殊利益矛盾+改革后形成的多元主权机制;(2)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基层经济单位的预算软约束+下放自主权后地方实际拥有的货币发行权;(3)预期实现型通货膨胀:固定名义利率。

这一分析的政策涵义是明显的,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性措施不在于改变货币政策,而在于从根本上消除基本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中那些必然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通货膨胀无疑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必然发生、总是发生货币发行量过大的现象。前面的分析表明,货币本身

是“被动的”,它是由于种种原因“非发不可”而发放出来的。不消除那些迫使货币发放出来的基本经济因素,货币就必然不断地被发放出来,堵也堵不住。我国当前虽然采取了治理整顿措施,包括采取货币紧缩政策,但货币发行量仍在增长,就已充分说明了问题。

3.从历史上看,上述三种通货膨胀中,摩擦性通货膨胀自1979年下放企业自主权后就开始发生,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从1984年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分灶吃饭”后开始出现,预期实现型通货膨胀则每当政府的价格—收入政策预计发生变化时都有所发生,1988年“闯关”问题提出后特别严重。可见,我们用社会经济关系和体制因素解释通货膨胀,是符合现实的逻辑的。

4.通常理论上所说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或“需求转移型通货膨胀”等,实际上是较为一般的概念,其本身表明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一般关系,并不能表明引起经济变量变动的深层原因,不能说明各种具体制度条件下通货膨胀的特殊社会原因和生成机理。本文对通货膨胀的分析以及对各种类型的通货膨胀的“命名”,则主要着眼于其特殊的生成机理和在其背后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或者说着眼于同样或类似的宏观变量现象背后的特殊社会本质。这对于把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制定治理对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等通货膨胀概念,具有“种概念”的性质;而本文所分析的几种特殊类型的通货膨胀,则具有“属概念”的性质,它们既可以具有某一个“种概念”的一般内容,如“预期实现型”就具有“需求拉动型”的特点,也可兼有几个“种概念”的内容,如“摩擦性通货膨胀”和“基层推动型通货膨胀”就是同时包含了三种一般通货膨胀种类的某些规定性,是三个种类的结合但又绝不特别地属于某一种类的通货膨胀。

5.最后需要指出,本文的分析是理论实证性质的,还未进入经验实证的阶段。关于三种特殊类型的通货膨胀理论,在本文范围内都只具有“理论假说”的性质,它们还都有待于找到适当的方法,过渡到“计量模型”,运用经验数据进行计量检验。

1989年11月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通货膨胀理论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B通货膨胀通常通过PPI表示 C总体物价持续长期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D在国外,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B 2. 通货膨胀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温和型 B加速型 C爆发型 D超速型 正确答案: C 3. 关于温和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率较低 B对经济发展没有危害 C阻碍经济平稳运行 D通货膨胀表现平稳 正确答案: C 4. 在日本和欧洲,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 D 5. 关于加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高于温和型通货膨胀 B对人民生活基本无害 C通货膨胀速度不断加快 D政府需对其加以限制 正确答案: B 6. 关于超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B每年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C严重损害经济 D可导致政权更迭 正确答案: B 7. 在中国,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8. 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为零。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 需求推动、供给推动和货币量发行过多共同作用才会导致通货膨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 需求推动产生的通货膨胀,就是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的通货膨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明确通货膨胀的概念; ●了解通货膨胀的三种类型; ●掌握通货膨胀产生的三种原因。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常用CPI消费物价指数来表示。 首先,通货膨胀并非指单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其次,价格上升指的不是短期上升,而是持续上升。在国外,一般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温和型 温和型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比较稳定。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也不相同。比如,日本和欧洲的标准是1%,美国的标准是2%,而中国的标准是3%。 各国普遍认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没有危害,反而可以使经济运行更完美。因此各国都将温和型通货膨胀称做物价稳定。由此可见,物价稳定并不代表通货膨胀率为零。

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2008年至今中国通货膨胀深层次原因简析 宋亦明 (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12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开始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此次通货膨胀历时较长、影响巨大,对处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有深远影响。研究此次通货膨胀对于吸取宏观调控经验,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局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搜集诸多文献数据,从较为主流的视角,对2008年以后的通货膨胀情况做简要梳理、对造成此次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做简要分析。 一、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变化情况的简单梳理 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保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这表明中央已经认识到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严重。但2008年初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更是联创新高,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投放的力度迅速加强。但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的通货膨胀仍然保持在高位。 [附图1:2008年1月到2012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1]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展成为拐点并带来了短暂的通货紧缩,紧缩之后伴随而来的是政府4万亿的扩张性投资和中国人民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这些政策短期

之内很好地应对了金融危机,拉动了内需。但是政策还在保持影响力,在物价结构性增长等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并且持续了相当的时间。2011年初到2012年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后用CPI表示)长期保持在高位,在政府长期宏观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在2012年之后CPI才保持在5%一下,通货膨胀才得到初步遏制。 二、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所体现的特点 [1]此轮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影响巨大。此轮通货膨胀始于2007年,但是在2008年初达到第一个高峰,虽然中间穿插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受政策等因素影响在2010年年末重归高位。长期的高通货膨胀导致民众购买力持续相对下降、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国民经济总体上呈过热的态势。 [2]此轮通货膨胀受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明显。此次通货膨胀中间穿插了经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但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高速发展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世界宏观经济大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之下,“使国家间的通货膨胀有了水平互动,既有输入型通货膨胀,也有输出型通货膨胀”[2]。当前世界各国的通货水平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并非可以独善其身。受全球经济整体高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应的中国经济的通货膨胀也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此轮通货膨胀带有明显的结构性。[3]一方面通过比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统计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食品类价格的增幅要高于非食品类价格的增幅。另一方面通过对比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后用PPI表示)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可以明显看出CPI和PPI基本上保持相同变化趋势,但是PPI的变化幅度要大于CPI(对比附图1和附图2)。PPI的变化对对于CPI的预测有预见性作用。 [附图2:2006年1月到2012年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势图] 三、2008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导致此次通货膨胀的的作用因子有很多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其主要诱因为以下3个方面: [1]政府财政支出过大导致经济过热。2008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政府为了有效缓解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和贸易顺差的大幅缩减,出台用4万亿人民币投资的财政扩张计划以刺激经济复苏和拉动内需。2009年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发行了7500亿和2000亿的债权[4],政府进一步集资进行经济建设。初步估计,将近5万亿资金的直接注入会在接下来的5年内实现数次的“完全流动”,这就意味着5万亿的资金的直接注入会在接下来衍生出数十万亿的现金流。虽然

案例九通货膨胀对股的影响

案例九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 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物价指数的节节攀升,有一个观点也逐渐在股票市场流行,并成为很多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思想指南,即:通货膨胀是支持股市(或房市)持续上涨的基本动力。很多人认为,在物价不断上涨时,将钱存在银行不合算,应该投资股市、基金或房地产。 于是,每当统计局公布物价指数创新高的消息时,股市总是大涨。在2007年7月份的CPI公布后,新浪网做了网上调查,“面对CPI的上涨,你的资金投向那里”?58%以上的人选择把钱投向股市,而选择继续存在银行的只有13.9%,其它也是选择了楼市,“通货膨胀造就大牛市”的理论十分有市场。 但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CPI再创新高的消息并没有让股市重新涨起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后不久,美国劳工部也公布了美国的物价指数,美国11月CPI升0.8%远超10月的0.3%,为2005年9月以来最高涨幅。接着公布的欧盟及新兴市场的物价指数同样创1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及亚洲股市跌声一遍,我国股市也未能幸免。 根据案例分析,通货膨胀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案例来源:尹中立.每日经济新闻[N].2007年12月28日。 参考答案(提示性): 答: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和股票价格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制作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过多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造成的。通货膨胀本身股市是正面的刺激因素,但通货膨胀的恶化所带来的金融紧缩才会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一般来说,通胀对股市的影响有三种表现:第一,货币供给量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第二,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即股票的名义收益)有一定幅度地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第三,货币供给量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一种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 当产品的出厂价格涨幅加快,涨价范围扩大,多数行业的产品出现涨价行为时,整个社会的物价指数涨幅就将超过中央银行的忍耐范围(一般为3%至5%左右)。物价出现螺旋式上升,尤其是物价上涨超出市场预期时,中央银行便开始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股市便会出现逆转。 总之,当通货膨胀对股票市场的刺激作用大时,股票市场的趋势与通货膨胀的趋势一致;而其抑制作用大时,股票市场的趋势与通货膨胀的趋势相反。

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1)

关于通货膨胀的案例 篇一:通货膨胀典型案例(1859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超速通货膨胀。在战争结束时,同盟国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这种支付引起德国财政赤字,德国支付最终通过大量发行货币来为赔款筹资。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例如,每份报纸的价格从1921年1月的0。3马克上升到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入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1923年12月,货币供给和物价突然稳定下来。正如财政引起德国的超速通货膨胀一样,财政改革也结束了超速通货膨胀。在1923年底,政府雇员的人数裁减了1/3,而且,赔款支付暂时中止并最终减少了。 同时,新的中央银行德意志银行取代了旧的中央银行德国国家银行。政府要求德意志银行不要通过发行货币为其筹资。根据我们对货币需求的理论分析,随着持有货币成本的下降,超速通货膨胀的结束会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增加。随着通货膨胀上升,德国的实际货币余额减少,然后,随着通货膨胀下降,实际货币余额又增加。但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并不是即刻的。也许实际货币余额对持有货币成本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许使德国人民相信通货膨胀已真正结束需要一段时间,从而预期的通货膨胀比实际通货膨胀下降得要慢一点。 1923年,德国马克的价值接连暴跌,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1923年年初,马克币值一度达到2。38美元,但是同年夏季,一个美国人能以7美元兑换到40亿马克。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通货膨胀率每月上升2500%。工人们的工资一天要分两次支付,到了傍晚,一只面包的价格等于早上一幢房屋的价值。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法币的发行

2011年通货膨胀原因分析

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 去年召开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自2010年5月份首次超过官方的控制目标3%之后,便逐月走高,截至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2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本月CPI同比涨幅4.9%。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进入通货膨胀阶段是不争的事实,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 造成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1.货币超发严重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以及货币的贬值,从而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在较大的外贸顺差及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背景下,我国当前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人民币在国际社会存在着较大的升值压力。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央行只能买入美元,这同时也就卖出了本国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应。但是如此大规模注入流动资金的做法将会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风险。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奇怪的现状:中国老百姓辛苦的劳动生产产品,然后低价出售给世界人民,其他国家的人民得到了廉价的商品,中国政府收到了外汇,人民得到了贬值的人民币。另外,由于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已形成的低利率环境造成大量资金四处流动,外汇资本在我国大量流入趋势仍然有增无减,而大规模资金流动势必将引发价格上涨。还有,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基础性原材料价格上扬,盯住美元的人民币价格也相应上扬。总体而言,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和经济压力都很大,这就意味着央行为了保持币值稳定,加大基础货币投放的可能性也将继续存在。 2.投资结构问题 中国不管从国家层面看还是从人民层面看,都不缺钱,但是,中国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能够使用这些钱,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主要的投资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当股票市场低迷是,更多的钱会涌入房地产市场,不仅会打乱国家调控的计划,同时房价的高涨也会强化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可能造成事实上的通货膨胀。 3.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2010年以来,蔬菜与猪肉价格连连上涨,虽然最近蔬菜批发价格有所下跌,甚至出现了有农民自杀的惨状,但由于仓储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人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实惠。而农产品是基础产品,农产品的价格高企也将带来下游产品成本与售价的提高。而且由于农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的上涨更容易强化人们对于通胀的预期。 4. 能源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 进入2011年,煤荒,电荒接踵而至,煤价已经连连高升,各地工业用电也有小幅度的调涨,日本大地震也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环境中对能源需求的恐慌,各种能源价格的提高必然会助推CPI提高 5.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虽然通货膨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通货膨胀的持续发展很大程度是由于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所导致的。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各种经济体制约束机制不健全,再加上各种经济活动的过热,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没有一个充分的预期。通货膨胀

金融学考研知识点:宏观经济学之通货膨胀理论

金融学考研知识点:宏观经济学之通货 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经济病态现象。关于通货膨胀的种类、成因、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治理的措施等构成了通货膨胀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通常用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率是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价格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有三种价格指数,即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三种价格指数都可以反映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一般常用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可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以相同的比例上升)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比例不同)。按照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划分,可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把通货膨胀的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需求方面的冲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包括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改变、农业歉收、劳动生产率的突然变动等。与这些原因相联系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以及所谓混合型(把需求方面与供给方面的冲击同时加以考虑)通货膨胀理论。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和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两个方面。而且这些影响还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在签订工资协议和贷款契约时,会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通货膨胀对债务者有利,对债权者不利;对雇主有利,对领取工资者不利;对持有实物者有利,对持有现金者不利;对承租人有利,对出租人不利。对于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非平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就业和产量,非平衡的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影响就业和产量。 宏观经济学在说明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方法时,引出了价格调整线。附加预期变量的价格调整曲线的方程为〓〓 π t=π e t+h[SX(]y t-1 -y *[]y *[SX)] 式中:π 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π e t为t时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h为常数; y t-1 -y *y *为t-1时期的通货膨胀压力。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一直以来,通货膨胀问题都是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顽石,尤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2010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加剧,主要原因为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采取“需求紧缩,共计扩张”相结合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通货膨胀;价格水平;需求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的定义主要有三种:第一,通货膨胀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现象;第二,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第三,美国经济学家莱德勒(lailder)和泊金(parkin)对通货膨胀下了定义: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 简单地说,通货膨胀就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上涨。这里的价格,不是单一的某个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而是一组能够反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总体价格水平变动的价格。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个国家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 容易的事情了。如果一国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膨胀恶化,不仅会导致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而且也会导致一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 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逐渐升高,前三季度,居

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3.1%。10月份我国的cpi上涨率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4.4%。这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呈现三个特点:首先,物价普遍上涨。2010年1-10月,在8大类消费品中,除了衣着、交通和通讯两大类商品之外,其他各大类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而且通货膨胀率有上涨的趋势;而家庭设备用品、服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两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也从年初的低于100逐步上涨到100以上。第二,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2010年10月份食品类价格涨幅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高出5.7个百分点。而在食品类价格中,蔬菜类价格的涨幅又远远高于其他食品价格的涨幅,10月份鲜菜价格同比上涨31%,鲜果价格上涨达17.7%。总之,2010年中国物价上涨70%以上,涨幅主要源于食品涨价。第三,资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从2008年到现在,中国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高速飞涨。2010年12月1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1 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指出,2009年,中国房价涨幅为25%左右。所以,目前我国面临着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上涨双重压力,两者都关系到国计民生,如何遏制其上涨,已成为中国政府当前面临的棘手问题。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从全局来看,目前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需求和成本两方面。

通货膨胀 案例分析

案例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一 1979-1980年 6% 二 1982-1986年 8.8% 三 1986-1990年 18.5% 四 1992-1994年 21.7% 无 2006-2008年 6%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及金融影响 作者/农行战略规划部 【摘要】 ?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经历了从再贷款为主转向外汇占款为主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第三阶段:2002-2011年,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 ?内外部环境变化致外汇占款增长放缓。从内部原因看:一是人口红利减弱,出口品成本上升。二是人民币接近均衡水平,资本项目顺差减少。三是央行退出常态式干预,主动购汇减少。从外部原因看:一是国际经济弱势复苏。 二是美联储QE退出。三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我国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债规模有限。二是国债市场交易量小。相对来说,再贷款、再贴现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再贷款不受证券抵押限制,投放相对灵活,且没有数量限制。另一方面,再贷款和再贴现可实现定向、定价、定量投放,有利于实现特定领域定向支持。 ?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对金融体系和银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资金价格中枢。二是银行对公存款增长难度可能加大。三是货币领域定向调控将加剧银行分化。

过去十多年,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2012年开始,外汇占款增速出现趋势性下降。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少增现象更加明显。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846亿元,月增量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70%。未来一段时间,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可能将从外汇占款为主转向更为侧重再贷款、再贴现等途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将对金融生态和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需提前谋划应对。 一、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从再贷款转向外汇占款 1984年我国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承担制定、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职能。基础货币调控成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基础货币投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该时期基础货币投放特点:一是政策性再贷款和财政透支是主要手段。截至1993年末,再贷款总量10580.8亿元,超过70%基础货币来自央行再贷款。再贷款主要出于政策性目的,如农副产品收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财政透支也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重要途径,1993年末财政透支形成预算借款1582.1亿元。二是国有银行为再贷款主要承接者。四大国有银行身兼政策性职能,承接了97%再贷款。三是基础货币投放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人行拥有部分再贷款权限,加之其领导由地方政府任命,再贷款投放受地方干预,甚至出现“倒逼”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现象。基础货币刚性增长造成需求快速扩张,引发严重通胀,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四是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较小。1993年末外汇占款875.5亿元,仅为再贷款的8.3%。 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收回部分再贷款对冲外汇占款增长。该时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阶段,货币政策调控从直接信贷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发生重要变化。主要改革措施及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人行实行垂直管理,收回地方人行再贷款权限。1993年开始人民银行逐渐收回省级人行再贷款权限,抑制了再贷款过度膨胀。二是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国有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剥离,加上后来资产处臵需要,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三是汇率制度改革推动外汇占款快速增加。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实施经常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

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与美国对比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对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具有积极意义。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复杂,在物价上涨的表象下面,隐藏着经济制度的缺陷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失衡,受制度本身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面临困境。不但如此,美国次贷危机后引起的股市低迷使游资的流动及粮油价格上涨引起的全球性通货膨胀也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现状及特点,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我国应该在借鉴国外成功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宏观调控力度和方向,加强物价管理和调控,并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种类。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或水平的持续上升。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呈持续下降局面。因此, 通货膨胀也就是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不同, 人们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以下四种: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渡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根据凯恩斯理论,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过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渡上涨;利润过渡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3)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4)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社会结构性而产生的各部门发展不平衡,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尽管有很多诱发因素, 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部门结构失调带动, 但产生通货膨胀最终原因只有一个, 就是货币供应量过多, 货币与商品的供给比例发生了变化。 二、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当前的这次通货膨胀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这次通货膨胀的特点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本文认为有三个区别于过去的特点:第一,这次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型的,不是需求拉动型的。跟1988年、1993年不同。虽然人民币由于双顺差发行过多,但在央行采取了对冲措施之后,市场中实际流通的货币量并不足以形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第二,本轮通货膨胀不仅仅是农产品、食品的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而是全面的通货膨胀。所以,虽然今年前一两个月或两三个月指标上表现出来的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确实主要是食品价格,确实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但是我们面对的压力,我们准备应对的通胀包括了潜在的全面通胀的压力。第三,这次通货膨胀是输入性通胀和内生性通胀共同叠加推动的。这次通货膨胀和1993年、1988年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输入性通胀的影响很大。在1993年和1988年的那两次通胀中,输入性的通货膨胀占的比重很小,主要是内生性因素引起的。输入性通胀是我们控制不了的。美元在贬值,以美元计价的进口成本的提高是中国不能控制的。所以这次通货膨胀中有我们不可控制的输入性通胀因素是第三个特点。三、本轮通货膨胀成因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国现在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两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题,属于

通货膨胀案例分析

案例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一1979-1980年6% 二1982-1986年% 三1986-1990年% 四1992-1994年% 无2006-2008年6% 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及金融影响 作者/农行战略规划部 【摘要】 ?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经历了从再贷款为主转向外汇占款为主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第三阶段:2002-2011年,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 ?内外部环境变化致外汇占款增长放缓。从内部原因看:一是人口红利减弱,出口品成本上升。二是人民币接近均衡水平,资本项目顺差减少。三是央行退出常态式干预,主动购汇减少。从外部原因看:一是国际经济弱势复苏。 二是美联储QE退出。三是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我国以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主要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债规模有限。二是国债市场交易量小。相对来说,再贷款、再贴现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再贷款不受证券抵押限制,投放相对灵活,且没有数量限制。另一方面,再贷款和再贴现可实现定向、定价、定量投放,有利于实现特定领域定向支持。 ?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变化对金融体系和银行的影响。一是影响资金价格中枢。二是银行对公存款增长难度可能加大。三是货币领域定向调控将加剧银行分化。

过去十多年,外汇占款一直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2012年开始,外汇占款增速出现趋势性下降。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少增现象更加明显。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846亿元,月增量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70%。未来一段时间,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可能将从外汇占款为主转向更为侧重再贷款、再贴现等途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变化,将对金融生态和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商业银行需提前谋划应对。 一、过去30年基础货币投放从再贷款转向外汇占款 1984年我国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体系,承担制定、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职能。基础货币调控成为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基础货币投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1993年,再贷款和财政透支为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该时期基础货币投放特点:一是政策性再贷款和财政透支是主要手段。截至1993年末,再贷款总量亿元,超过70%基础货币来自央行再贷款。再贷款主要出于政策性目的,如农副产品收购、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财政透支也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重要途径,1993年末财政透支形成预算借款亿元。二是国有银行为再贷款主要承接者。四大国有银行身兼政策性职能,承接了97%再贷款。三是基础货币投放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人行拥有部分再贷款权限,加之其领导由地方政府任命,再贷款投放受地方干预,甚至出现“倒逼”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现象。基础货币刚性增长造成需求快速扩张,引发严重通胀,造成人民币贬值压力。四是外汇占款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较小。1993年末外汇占款亿元,仅为再贷款的%。 第二阶段:1994 -2001年,外汇占款和再贷款等并重,收回部分再贷款对冲外汇占款增长。该时期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重要阶段,货币政策调控从直接信贷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发生重要变化。主要改革措施及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人行实行垂直管理,收回地方人行再贷款权限。1993年开始人民银行逐渐收回省级人行再贷款权限,抑制了再贷款过度膨胀。二是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国有银行政策性与商业性业务剥离,加上后来资产处置需要,再贷款主要投向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三是汇率制度改革推动外汇占款快速增加。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实施经常

通货膨胀理论的不同学派

通货膨胀理论的不同学派 货币主义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下列公式创自此说:p 为一般消费品物价水平,dc为消费品总需求量,而sc消费品总供给量。公式背后的观念是: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基于总开销主要基于现存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著货币总量提高。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如是说。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上与财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额贷款。此观点着重于中央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以及经济生产力,也就是由生产成本(总供应)所推动的通货膨胀( cost - pull inflation )。 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neo-keynesian)依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为robert j. gordon所说的“三角模型”的一部分:需求拉动通胀(demand-pull inflation)——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胀(cost-push inflation) ——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supply shock inflation),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 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预期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预期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中山大学10保险黎兆倡 [摘要] 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在经济生活中,人们预计将要发生通货膨胀,为避免经济损失,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众所周知,通胀会给债权人、百姓生活、社会稳定等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政府很有必要采取灵活的货币、财政政策、贸易政策来应对预期型通胀,努力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和通胀的预期,以有效防止通胀的到来,保证经济的良好稳定发展。 [关键词]预期型通货膨胀原因分析对策 [正文] 一直以来经济学家对我国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有高度的关注。但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还没有一个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定义。综合大多数学者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可归纳为:第一,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供给对总需求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第二,通货膨胀是一种实体经济现象,是经济增长在价格上的一种反映。它通常与经济过热相伴随,表现为过度的需求,与经济的增长速度有密切关系;第三,通货膨胀的特征表现在于物价总水平的持续并普遍地上涨,这个物价水平一般是通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CPI)来描述。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率界定在3%,在3%以下就是“温和通胀”,当CPl超过5%就是一个宏观经济过热的信号,它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一旦超过这限度并迅速上涨就值得担忧:一般5%是我国温和通货膨胀上限,居民消费物价控制在5%以内是可以承受的,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持续超过5%,属于中度通货膨胀;若达到两位数,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趋势不可逆转,就可界 1 定为典型的通货膨胀。 而预期型通货膨胀则与上述的通货膨胀的定义有所区别。 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当消费者根据以往经验或者对未来作出一定的预测以后,预计到通货膨胀的到来,基于一种消费者理性的经济人的心理预期,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对自己造成经济上的伤害,于是在各种交易、合同投资中将未来的通货膨胀预先计算进去,这使得物价上升,从而加快真正的通胀的到来。 消费者的预期心理加快通货膨胀到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货币的流通速度会加快。当消费者产生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之后,由于通胀时货币会贬值,而实物资产的价值却不会像现金那样快速贬值,所以消费者倾向于把手上持有的现金拿去购置实物资产。因此,货币的流通速度自然会加快,产生的效应相当于增加了货币的流通数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是名义利率会提高。当储户对通货膨胀有了预期以后,为了防止存在银行里面的现金价值贬值太多,名义利率一般会相应提高,提高的幅度一般跟预期通货膨胀的幅度相近。而由于利率的提高,生产者或者企业经营者从银行贷款时应付利息也增加。生产者往往会将这种成本的提高体现在产品的价格上,以填补由于利率上升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和维持原有的利润水平,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概念,摘自谢红——《目前我国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05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分析资料讲解

金融史论文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法分析 班级:金融1302 姓名:邹铃 学号:1609130103

中国历朝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措施法分析 我国历史上的货币制度得失及其产生的通货膨胀现象,据当代著名钱币史学者郭彦岗教授统计,我国从秦汉至清末,计有通货紧缩9次,通货膨胀19次,其中有13次发生于铸币流通时期(秦汉到五代十国),6次是在纸币流通情况下出现的。本文将以各朝代的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做一些相应的分析,希望从中找出共性,给广大学者做一个参考。 (一)铸币流通时期的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铜、银、金、铅等金属铸币,以铜铸币为主,中国古代在发行铜铸币时,出现过多次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不符,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不稳定。其中重要的大致有一下几次: (1)自公元七年到十四年,王莽三次改革币制。第一次,下令除五铢钱(汉隋间铸币以重量命名,主要是五铢钱,估算法以24铢为一两)外,更铸“大泉”,重12铢,值五铢钱50;又造“契刀”,值500;“错5刀”,值5000;这种虚价大钱出现后,造成民间盗币,在实际交易中更趋向于使用五铢钱。第二次,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发行“宝货”,计有五物,六名共28品,不仅换算困难,而且比价格不合理。王莽从主观出发,随心所欲的改革币制,滥发大钱,结果“每一易钱,民用破业”,“农商失业,食货俱废”,自身最后也迅速灭亡。 (2)黄巾起义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毁五铢钱,更铸小钱,引起物价飞涨。至此,五铢钱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3)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军费开支浩大,各国为解决其财政困难,都铸造了面额较大的货币。刘备入蜀时,“因军用不足”,听从刘巴建议,铸“直百五铢”,其重量仅8-9.5克,却当五铢钱100,结果“数月之间,府库充实”。吴国在公元236年铸“大泉五百”,重7克,238年又铸“大泉当千”,重14.5克,甚至还有“大二千泉”、“大泉五千”。大钱出笼后,导致物价上涨,后被迫停铸。 (4)公元465年,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铸二铢钱,景和元年(465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散,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劣于此者,由是坏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贾不行”,结果引起社会经济停滞。 (5)北魏孝明帝即位后,为解决财政困难,517年用崔亮建议,广开铜矿铸币以收“治利”。此后,,民多私铸,钱更薄小,钱价更低。“时所用钱,人多私铸,销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米斗几值一千”。“今钱徒有五铢之文,而无二铢之实,薄甚榆荚,上贯便破,置之水上,始欲不成”。 (5)隋炀帝时期政治腐败,统一的五铢钱制度遭到破坏。由私币引起货币严重贬值。私铸者除豪门大族,也有为对付日益加重负担的百姓。到最后甚至“剪铁蝶,裁皮糊纸以为钱,相杂用之”唐初李渊入长安是,民间“行线环钱,甚制轻小,凡八九万才满半觥”。 (6)唐玄宗后期,在第五琦的建议下,唐肃宗实行通货贬值政策,铸造大钱,称“乾元通宝”。大钱发行后引起的结果不外有三:一是物价飞涨,人民遭难“谷价腾贵,米斗至七千,有实钱和钱,商人们钱双重价格。当时人称此虚抬作价的钱为“虚钱”,未抬价的钱为“实钱”,由此而产生两种物价。 (7)五代十国时期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十分紊乱,各国政权用铅、铁、泥等铸钱,以现此掠夺人民。南唐后主李煜铸铁钱,民间纷纷虚藏匿铜,商人们用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案例分析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113班叶敏56 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非洲的“菜篮子”和“米袋子”的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到了2008年4月4日,继2008年1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发行最大面值为1000万津元后,又发行了当今世界上面额最大的亿津元纸币,可仍旧有人提议要发行更高面值的纸币。在津巴布韦,人们对货币的使用早已不是论张,而是论“堆”或用秤来“称量”。被称之为津巴布韦化。津巴布韦是世界上百万富翁最多的国家,然而它又却是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如果在津巴布韦乘坐出租车,即使全用五万面额的纸币付费,数钞票付给司机所要花费的时间也差不多与路途全程所用时间相当,其2008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20万%。每一个到津巴布韦旅行的游客,都会摇身一变成为百万富翁。 从2000年起,总体穆加贝开始推行土地改革,这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黑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土地分配。在津巴布韦宣布独立的20年后的2000年,占总人口1%百人农场主仍然控制着70%最肥沃的土地,在百人农场主和黑人之间爆发了严重的暴力冲突,引发了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导致外国资本人大量撤出,使得该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日趋混乱。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和无法想象的,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政府的货币供给量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价格的持续上涨的过程,成为了津币价值持续贬值的过程。而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起因之一是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减产供应不足导致了最初的通货膨胀。而粮食减产主要是因为土地改革导致土地废弃。其二,津巴布韦政府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津巴布韦的财政支出用于土地改革,对白人农场主的压制及政府支出。津巴布韦商品供应能力下降,而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与原来一样多,而供应商品能力下降了,必然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导致政府系统开支增大,在政府收入不变的情况之下,为了不使财政赤字,政府发行更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然而新增的货币又产生了新的一轮的物价上涨。此次的物价上涨导致了许多工人发出要求涨工资的呼声,工厂给工人上涨的工资从销售产品价格的上涨中获取,又使得物价的普遍上涨。上涨的价格用更多的货币去购买,因为小额货币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政府又发行大额货币,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的是津巴布韦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试题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判断 1、通货膨胀意味着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F 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通货膨胀率()F 3、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来说明物价水平时,其数值是相同的。()F 4、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故工资推导型通货膨胀可看作是一种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F 5、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更愿意把钱借给朋友(不收利息)()F 6、如果经济中实际通货膨胀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那么,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T 7、治理通货膨胀只能采用“双紧”的政策。()F 8、凡满足一定年龄范围(如16-65岁)的人都是劳动力。()F 9、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不能严格区分开来。()T 10、某人从学校毕业第一次寻找工作,在未找到工作之前,他属于摩擦性失业。()T 11、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F 12、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总是正确的。()F 一、选择题 1、劳动力是由部门收集的。(D) A、就业人员; B、就业人员和所有没有工作的人; C、从事于生产性工作的人; D、就业人员和所有正在求职的人; E、达到工作年龄的总人口。 2、在美国,如果是,那么他们将被算作是失业者。(C ) A、没有工作的人; B、不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人; C、正在求职的人; D、至少有一个月没有工作的人; E、适龄无业人员。 3、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失业主要是指:( A ) A、部分资源闲置; B、资源配置不当; C、经济繁荣不可避免的结果; D、降低通货膨胀所需要的代价; E、低生活水平的结果。 4、(A )不属于失业者。 A、工假在家修养者; B、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 C、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者; D、刚进入劳动队伍未找到工作的工作者。 5、失业率的计算是用( 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 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 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6、自然失业率( D )。 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