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与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与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与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与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一、期末论文主题

请围绕以下议题确定论文题目,并提交论文,也可自选。1、师大新校区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研究

日常餐饮消费(食堂和小摊贩使用者比较研究)

日常购物地点选择(校内超市和校外大型超市的比较研究)

网络购物(男生与女生消费差异比较研究)

请客吃饭中的就餐点选择(食堂和校外饭店的比较研究)

服装品牌的选择倾向(本土品牌和洋品牌选择比较研究)

追星及名人崇拜与消费(大学粉丝群体的特点研究)

大四与大一同学的消费差异研究

手机品牌消费研究

电脑品牌消费与DIY消费的差异研究

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差异研究

2、师大新校区具体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快餐店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超市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电信CDMA(天翼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保健牙膏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DIY电脑店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考研培训班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书店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自行车修理店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服装店营销策略研究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网络商店营销策略研究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X式

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

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

1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

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

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

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23、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

24、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二、期末论文要求

要求在调研基础上展开论文创作。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味道及应用性,能体现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并自觉运用本学期消费者行为学习中讲过的理论。

理论理论分析以及相关部分可参考其他文献资料,但须标明出处。

论文篇幅要求不少于5000字(不含参考文献、摘要)。文前要有不超过300字的中文摘要、3~6条关键词;

论文小组由同学自由组合,不能超过3个同学共同创作期末论文。

三、正文书写规X(一)论文封面

标题(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学生某,学号;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出现的量和单位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3100—3102)。

(三)图表、照片的要求

1、曲线图、示意图和照片

图要放在正文相应位置上。图要精选,原则上不超过6幅。若图中有坐标,要求用符号注明坐标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插图若有图注,靠近放在图下部。图下写明对应的图号和图题。若提供照片,灰度必须清晰。

2、表格

采用3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号和表题放在表上。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头或表顶线上右侧。若有表注,写在表底线下左侧。表中重复出现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须全部重复写出。

(四)参考文献书写顺序

1、期刊类文献格式

作者名(不论中外,姓前名后,超过3名作者列前3名,后加“等”).

引文题目.期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始或起止页码

2、专著类文献格式

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

3、论文集类(非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不得引用)文献格式

引文作者名.引文题目.见(英文用In):主编名.论文集名(会议论文集名).出版地(会址):出版者,出版年.起始或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类文献格式

作者名.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英文文献格式

同上。

6、参考文献序号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按出现顺序用[1],[2],…在右上角标注,放在“参考文献”中时,用1,2,…顺序标注(不加中括号,序号后不加标点)。

(五)排版要求

1、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居中。

2、作者名称小四,宋体,居中。

3、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一律为5号宋体,行间距18磅。

4、摘要(仅限摘要两个字)、关键词(仅限关键词三个字)、论文内部标题一律顶格、加黑,论文内部标题采用“1.,1.1,1.1.1”的分层格式。

四、论文提交截至时间

电子版本请统一交给负责人,并于2011年期考之前发至老师的信箱;

文本请于2011期考之前,由负责人送到教务室。

八、注意事项

论文总分为100。

文中出现抄袭(引用不标注)等现象则做零分处理;

文中出现未按论文要求排版的,每发现1处扣10分;

文中每出现错字1个扣除5分。

样本论文:

当前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考察

内容摘要:该文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考察当前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青少年的零用钱来源稳定、数量可观,所以他们在消费时不考虑价格,追求个性,要满足更高的物质需要从而享受生活。在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社会流行、家庭是影响他们的三大主要因素。关键词:青少年;消费行为;消费心理;调查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这一部分即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商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时,参与竞争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质量和功能;二是要有吸引消费者的包装。于是,人们开始看重品牌和包装。人们在购物时,买的不仅仅是一件实物,而且还有商品所能体现的一种概念--流行时尚、身份地位、个性。

在这样的经济氛围中成长着的青少年也很关注商品表达的一种潜在的概念。他们希望拥有名牌的服饰、名牌的生活学习用品,他们有的拥有自己的寻呼机、手机,他们会跟随时尚的脚步装扮自己以表现与众不同的一面。

选择考察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有以下两个目的:一、青少年的消费心理特征是怎样的;二、哪些因素影响了青少年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做这样的调查研究,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而言,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以便调控自己的行为;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可以也应该引导他们适度消费,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外界的影响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标准。

二、研究的方法

在调查青少年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在某市鼓楼、玄武两区的两所普通中学随机抽取了初一、初三、高二3个年级42名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15人。

(2)问卷编排:问卷中选择题9道,开放式问题2道。语言上注意措辞的简洁、中性、明了。

(3)问卷内容:问卷中11道题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涉及零用钱,包括零用钱的来源、数量、自由支配程度、是否有计划地使用以及主要用于什么;第二方面涉及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包括消费的标准、场所、更换频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对中学生使用通讯产品的看法;第三方面涉及青少年对消费的期望。

2.访谈

由于问卷题量少、调查对象涉及面小,所以在数据统计之后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访谈以弥补问卷的不足。访谈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从“消费”一词可以联想到什么;

(2)不同购物场所的特殊之处是什么;

(3)跟随流行时尚、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是否与展现自己的风格相矛盾;(4)更换衣物的原因是什么;

(5)使用通讯产品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研究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数据并分析出原因,从而了解到青少年真实的想法和做法,达到研究的目的。

三、统计结果及分析

通常人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对心理的反映。所以,要了解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必须先着手了解他们的消费行为。

1.对零用钱的调查

青少年一般都有零用钱,但是零用钱的多少不同,来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所以,通过调查青少年零用钱的情况可以了解青少年消费的物质基础是什么,零用钱的多少等因素是否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男生可以自己挣到钱。可见他们的零用钱的来源是稳定的,这为他们的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有47.6%的学生每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下,31%的学生零用钱在50~100元之间,19%的学生零用钱在100~200元之间,9.5%的学生零用钱在200元以上。如果一个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是2500元,59.5%的学生每月零用钱50~200元不等,这笔开支不算小。如果说有零用钱是消费的稳定基础,那么有一定数量的零用钱便是消费的坚实基础。71.4%的学生能够或大多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并且有38.1%的学生是有计划地使用的,还有38.1%的学生是没有计划但能有节制地使用零用钱。可见,现在不少父母对于子女使用零用钱给予了较大的支配空间,没有过多地干涉。这也反映出青少年在消费时的灵活性、随意性。表一还反映出66.7%的人把零用钱用于购买学习用品,35.7%的人用于上网或娱乐。从所占比例最大的两项消费可以看出,添置学习用品仍然是作为学生的一项最主要的消费,而上网娱乐或许是e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可能这个数字会随着信息通道的越发快捷而有所上升。

对青少年零用钱状况的调查结果呈现出两个特点:经济来源稳定;数量可观。正是由于存在这两个特点,所以青少年在消费时可以自由支配、随心所欲。在零用钱的各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消费行为。

2.对消费行为的调查

的人选择专卖店,20%的人选择一般小店,6.7%的人选择特色店。在男生中48.1%的人选择专卖店,37%的人选择百货商店,25.9%的人选择特色店,只有7.4%的人选择一般小店。从总体上来看,青少年主要在专卖店、百货商店、各种特色店购买衣物。据了解,专卖店的商品款式和色彩都走在流行的前列,做工精细且穿起来舒适大方,但价位较高。各专卖店在百货商店设有专柜,有部分商品由商店自组货源。这部分商品价格略低,但款式和色彩仍然追随时尚,仅仅是做工及面料选用稍逊于专卖店的商品。各种特色店的商品不讲究品牌,但是款式新颖,色彩明快,店堂内的布置更是吸引了众多青年人。从以上三类购物场所的商品特点以及青少年的选择倾向可以看出,这些购物场所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舒适、时尚,但同时也反映出青少年在购物时一般不会考虑价格因素。

(2)选择标准。设计调查选择标准这一题的目的是想了解青少年的购物行为是否与追求时尚、突出个性直接相关。从表二的统计结果看:女生中选择标准从多到少依次是舒适、无所谓、名牌;男生的选择标准依次是舒适、与众不同、无所谓、名牌。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男女生的选择标准有一些差异。通过整理访谈记录了解到,女生对于是否是名牌并不在乎,但他们对于“舒适”的理解包含了“穿出自己的风格”。用他们的话来说,买名牌就等同于买了相同的款式,不一定就适合自己,不一定能体现自己的风格。男生对于“舒适”的要求很高,因为不但便于运动,而且能体现活力。他们更加希望通过“与众不同”来展现自己的特色,来体会“酷”的感觉。对于“名牌”商品,他们看重了产品的好质量和舒适感。尽管男生和女生对于每个标准的理解不同,但是从他们的理解可以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他们希望与众不同,他们求新、求变。选择标准的调查结果与选择购物地点的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关的。由于青少年追求新颖和独特,他们才会去能满足需要的专卖店、百货商店以及各种特色店购买能展现他们风格的衣物。(3)影响青少年选择衣物的因素。人们一般都认同在现今社会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明星偶像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可是调查结果并非如此。根据表二的数据:81%的人认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衣物的,14.3%的人认为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影响了他们的消费,9.5%的人十分相信朋友的推荐,只有2.4%的人是受到偶像的影响而选择衣物的。据了解,大多数青少年对于偶像的形象只是很欣赏,很喜欢,但是不会去刻意模仿。他们认为适合某个明星的形象不一定就适合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按别人的方式装扮自己就不是自己了。可见,他们对明星的崇拜是理智的,他们不是一味地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可以用“有个性”来形容现在的青少年。这种个性体现在:一、他们对“酷”的理解虽然并不完全,但是他们至少意识到那是一种适合某个人的“酷”;

二、他们所追求的“与众不同”不是模仿别人获得的,而是自己去创造搭配的,

是适合自己并且能展现自己的一种“与众不同”;三、他们对于“酷”的追求是比较理智的,因为他们还是在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他人的评价等因素的。总之,他们对美的追求、对“与众不同”的理解包含了以下三句话--“适合我”、“展现我”、“我就是我”。因此,青少年追求的“个性”并不能与另类、希奇古怪等同,他们的“个性”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自我。

(4)衣物的更换频率。青少年更换衣物是为了换掉“破的小的”,还是抛弃“过时的”?表二的数据显示:59.5%的人每半年更换一次衣物,21.4%的人每一年更换一次,14.3%的人一般两年以后才更换一次,另有9.5%的人1~2年更换一次。也就是说,80.9%的人几乎是一件衣服只穿一个季节就将它搁置一边了,这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更换时间的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少年仍然受到流行趋势的影响,但是他们能将新的和旧的衣服搭配起来穿,能分辨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而不是一味盲从。结合影响青少年的因素和衣物更换频率这两题来看,流行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存在的,青少年也无法抵挡日新月异、推陈出新的新款式、新色彩的诱惑。应该说他们对于时尚的追求既有情感的一面,又有理智的一面。从情感上说,他们最容易表达追求时尚的愿望。从理智上说,他们欣赏时尚的同时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他们追求时尚的同时能够抓住时尚变化的命脉,装扮出富有“个性”的自我。

在调查青少年消费行为的同时,开放式问题用来了解青少年对于中学生使用通讯产品持何种态度。尽管手机、寻呼机的价格一降再降,但是对于中学生这个纯消费群体而言,即使有父母承担所有费用,手机、寻呼机的意义已经超出“通讯产品”这个概念。那么它代表着什么呢?通过调查发现,对中学生使用手机、寻呼机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人各占43.2%,持中立态度的占13.5%。持中立态度的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个人的需要不同;二是个人的支付能力不同。持肯定态度的人普遍认为有四个理由:一是作为科技产品或通讯设备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二是使用手机、寻呼机是一种潮流;三是使用手机、寻呼机符合新人类的心理;四是使用通讯产品联络方便、节省时间。持否定态度的人则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寻呼机容易分散注意力;开销大、太奢侈;使用通讯产品是为了展现自己,无实际用途。从被调查者提供的各种理由来看,手机、寻呼机对于中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是“通讯产品”这么简单,而是一种装饰品、一种炫耀品。其一,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和家里,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同学找到某个学生是很容易的事,所以使用通讯产品无实际意义,对于中学生来说不是必需品。其二,所谓使用手机、寻呼机是一种潮流且符合新人类的心理,其实就是展现自己,显示出“我有你没有”的特殊。而且,使用手机、寻呼机的费用很大,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奢侈品,特别是在使用的同时引起别人的注意,由此容易引发由一种不平衡心理所导致的暴力事件。总之,青少年的消费行为除了是为了满足生存与求知的需要外,还有就是为了满足得到尊重的需要。而在一般的家庭能满足子女的必要物质需要之后,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从而获得别人的羡慕是青少年消费的一个动因。

3.对消费期望的调查

问卷的最后有一道开放式问题“如果您有一大笔钱,您想如何使用它?”设计这道题是想了解青少年最想把钱用于什么方面,目的是什么。从整理得到的数据来看,53.2%的人要将这笔钱用于消费,其中90.2%的人希望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包括房子、车子、电脑等;剩下的9.8%的人想周游世界或请人吃饭。14.3%的人想将钱捐给慈善机构、希望工程或留给父母。也有14.3%的人想用钱生钱,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