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普通心理学第2课

普通心理学第2课

普通心理学第2课
普通心理学第2课

普通心理学第2课感知觉&记忆

第2页:1.冷色产生深远感,有

向后方退的感觉,指的是()。A.感

觉的适应B.感觉的相互作用C.错觉

D.联觉

2.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

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

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地将它们区别

开来。该教学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感

觉()。A.后像B.对比C.适应D.相互

作用

【解析】1.联觉指的是一个刺激

产生两种以上的感觉。如果单选题最

优选项选D项,如果是多选题选择B、D两项。【选D】

第4-5页:感觉从四方面进行讲解,知觉同样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解: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种类、知觉的基本特征(考试考得最多,客观题形式备考)、观察(知觉的高级形式)。

【解析】看到一堆水果,立马认出苹果,利用了知觉,强调的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要跟感觉相区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通常涉及到单一的感觉器官,比如对于苹果只看见是红色的,只尝到是甜的,是感觉,如果是“命名为”“认出”则是利用了知觉。再比如看到一个旗子能认出是五星红旗是知觉,因为要从颜色等各个特征来判断,再比如看到一朵花立马知道是玫瑰花,也是知觉。再比如看到一个旗子能认出是五星红旗是知觉,因为要从颜色等各个特征来判断,再比如看到一朵花立马知道是玫瑰花,也是知觉。考查通常为“下列属于知觉的是?”,考查单选题。

1.知觉的种类单选题备考,以客观题的形式,例子的形式考查。知觉有三种(多选题),分别为空间、时间、运动。(1)空间知觉:有个多选题,即空间知觉包含几个方面,简称为“形大方深”。

①“形”指的是形状,小朋友最先认识的形状是圆形,对于小朋友来说,圆形没有棱角最安全。形状知觉就是对于形状的认识。②大小知觉:比如他们知道大人吃大的,小朋友吃小的。③方位知觉:比如上下、前后、左右。小朋友最先分清左右,一般是7岁以后。④深度知觉(重点掌握,考试考查过):有个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即“视崖实验”,山东省考查过,要知道“视崖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拿小朋友做实验,中间有玻璃挡板,妈妈在对面招呼他,随着小朋友年龄的增大,越来越不敢爬过去,当小朋友9个月之后有了深度知觉就不敢爬了,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

【注意】空间知觉的就是对空间位置的认识,有四个方面,包含两个考点:(1)空间知觉包含哪四个方面?(2)视崖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

2.时间知觉:对时间的认识。比如到年底了,过的时间过得快,一眨眼就到了年底。再比如上课的时候或者看新闻的时候觉得度日如年,30分钟感觉好几个小时,而追剧的时候时间特别快。“荒淫岁月短,寂寞嫌夜长”,“岁月如梭”“时光飞逝”。

3.运动知觉:(1)真动知觉:事物真的在动,比如风刮着树叶动,电风扇转的时候真的在转。(2)似动知觉(考查较多):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动,我们觉得在动,另一种是连续播放,我们觉得动了。】

①动景运动:联动,比如拍照连拍,然后把照片放在电脑上播放的时候会觉得是连续运动的。再比如看小人书,快速翻动的【注意】区分诱导运动和运动后效:1.诱导运动:两个物体是同时出现的,两个物体一动一静。

2.运动后效:两个物体是相继出现的,方向必须是相反的。时候,会觉得小人在动。电影、电视也是动景运动,快速的呈现觉得它是联动的。最早拍摄电影的方式就是用胶片快速呈现。【注意】动景运动的例子:拍照(连拍播放)、电影、电视、小人书、连环画、霓虹灯。

②诱导运动:两个物体,A是静止的,B是运动的,看起来A在动。比如歌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其中月亮和云彩,月亮是不动的,云彩是动的,由于云彩的动让我们看起来月亮在动,可以理解为参照物的关系。再比如坐火车,你坐在A火车上,你发现对面的B火车动了,你觉得自己的A火车在动。诱导运动是一动一静同时出现的。

③自主运动:比如墙上有一个小亮点,你一直盯着亮点的话会觉得小亮点在动。再比如在月黑风高的晚上你在山顶看着一个小亮点,你一直盯着它的话会觉得它在动,比如鬼火等都是由于自主运动。由于一直盯着它才觉得它在动。考试中考查较少,只要知道一直盯着一个物体,盯久了觉得它在动。

④运动后效:“后”,有先有后,相继呈现。比如旅游时看到瀑布,先盯一会瀑布,会发现瀑布从上而下,过一会再看周围的草坪,会觉得草坪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运动后效强调先看一个物体,再看一个物体,会发现物体是往相反的方向运动的。

【注意】区分诱导运动和运动后效:1.诱导运动:两个物体是同时出现的,两个物体一动一静。2.运动后效:两个物体是相继出现的,方向必须是相反的。

(1)盯了一会河水流动,过了一会再看树,觉得树是往相反的方向运动,是运动后效。(2)你是铁路工作人员,看到火车发走了以后,再看旁边的建筑,会觉得建筑往相反的方向运动,也是运动后效。判断的时候先看是不是相继出现的,再看方向是不是相反的。考试考查运动后效较少,经常考查的例子为月亮在在云朵里穿行以及坐火车感觉对面的倒退。

【注意】判断的时候先看是不是相继出现的,再看方向是不是相反的。考试考查运动后效较少,经常考查的例子为月亮在云朵里穿行以及坐火车感觉对面的倒退。

【总结】1.知觉分为哪三种(多选题):空间、时间、运动。2.空间知觉有哪四个:形大方深。3.“视崖实验”证明了深度知觉的存在。4.似动知觉经常考查霓虹灯利用了什么(动景运动)。5.提到有先后,向相反方向运动的是运动后效。

【解析】课本中错觉的概念有一点问题,纠正一下。错觉的概念:错觉是人不正确的知觉,是主观努力难以避免的。比如时间上容易生错觉;似动知觉也是错觉的一种。如果说“错觉只有消极的”,是错误的,错觉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比如:(1)第一幅图:两条横线,很多人看到时会觉得上面的横线比下面的线长,而其实这两条线一样长,这就是错觉。(2)第二幅图:女生出门会化妆,尤其是明星,因为化妆(打高光、打阴影)能使轮廓更加立体这也是利用了错觉。

第6-17页:考试中考查最多的是知觉的基本特征,考试通常以客观题(选择题)形式备考,有时也会考查辨析题。

1.选择性强调对象从背景中优先的加以区分,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强调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比如老师上课的时候会画横线、用不同颜色笔标注,这些内容容易在大背景中选择,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2.生活中或者网上常见的双关图体现了知觉的选择性。(1)第一幅图第一眼能看到两个脸或者一个奖杯。如果以白色为背景,优先选择的是黑色;如果以黑色作为背景,优先选择的是白色的杯子,这都是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优先选择出对象。(2)第二幅图是心理测试经常用到的图,第一眼能看到少女的脸或者老妇人。第一眼看到小女孩说明心理年龄比较小;第一眼看到老妇人的脸说明心理比较大。选择性强调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

3.容易从背景中选择出来的有以下特点:(1)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容易被优先选出来。比如闹市中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容易选择出来。(2)差异大的、跟背景差异大的容易选择出来。比如上班看到穿着异类的容易选择出来。(3)运动的东西容易被选出来。比如夜空中的流星、老师讲课时的手势、PPT的动画。【注意】军人在森林里穿迷彩服,是运用了知觉的选择性,让差异比较小,不容易被选择。

1.整体性强调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的东西容易被知觉到。比如看到老师走过来,不会说一双腿走过来了,膀子甩过来了,而是说一个人走过来了。整体性强调整体,整体性中有两个原则:(1)“整体优先”原则,比如天空中一群大雁、一群鱼,容易被知觉到。(2)“残缺补全”原则(考查最多)。比如看到苹果手机的logo,看到logo的时候就会说是苹果,很少有人会说它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就是利用了残缺补全。好多广告

设计会利用“残缺补全”,再比如“窥一斑而知全豹”。再比如第二幅图中,第一反应看到的是一个猫头鹰,而不是三个三角形,两个圆,七条弧,两个波浪线,这遵循了“整体优先”和“残缺补全”。考试一般考“残缺补全”体现了知觉的整体性。第一幅图中,大部分人会看到中间两个三角形,周围三个正方形。

1.理解性强调本质与表面的关系,关键词是经验不同,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经验所以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2.(1)第一幅图是一张X光片,有的人看到的是高跟鞋,有的人看到的是骨头,有的人看到脚好大。对同一个X光片,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即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理解性强调的是已有经验的不同,考试常考“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注意】言语指导对理解性有重要的作用(考查较少),通常运用在旅游心理学中,由于每个人经验的不同,对于不同的风景有不同的看法。“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比如你看到一块石头没有什么,但是导游说是金鸡独立,你就会觉得越来越像“金鸡独立”。

1.恒常性强调条件变化,但是知觉对象是不变的。有亮度恒常、颜色恒常、大小恒常、形状恒常。(1)形状恒常:比如第二幅图中,门全关时是长方形,半开是梯形,全开时有的角度看是一条线,但是全开时问你门是什么形状的,没有人会认为门是一条线,而仍然认为门是长方形。(2)大小恒常:比如甲站在乙面前,甲在乙眼中成像,甲距离乙5米、10米,成像会越来越小,但是乙始终认为甲的大小并没有改变,身高还是1米8,题中还是150斤,同理,在楼上看下面的人很小,但是不会认为他们是小朋友,而仍然知道是成人。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四个:1.选择性:考查最多,强调对象从背景中优先选择出来。比如老师用红笔判作业、自己划重点。2.整体性:考查较少,整体大于部分。3.理解性: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 3.恒常性:强调条件变了,但是知觉对象不变。比如今天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早上看是红色的,中午可能看着有点偏橘色,傍晚夕阳照着会有点暗,但是别人问我衣服是什么颜色,我仍然会说是红色的。4.恒常性:强调条件变了,但是知觉对象不变。比如今天穿了一件红色的衣服,早上看是红色的,中午可能看着有点偏橘色,傍晚夕阳照着会有点暗,但是别人问我衣服是什么颜色,我仍然会说是红色的。

【解析】知觉的高级形式叫做观察。在心理学中考查不对,在教育学的教育研究方法中有一个观察法。在心理学中考查观察考试中会考查的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什么”,要知道是观察。1.观察的基本特征有四个: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2.老师利用观察时,比如上学时,后门总有双眼睛在盯着学生。(1)作为老师要知道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这是目的性。(2)观察时遵循客观性,实事求是。比如作为老师,没有观察到学生说话却跟班主任说学生说话了,这就没有实事求是。(3)观察要细致入微、精细,观察到别人没有观察到的。(4)观察还要迅速一些,这是敏锐性。3.观察的基本特征考试以多选题考查,口诀“精锐客目”。

观察力从观察的前、中、后来培养:1.观察前:明确目的、制定计划。2.观察中:个别指导。3.观察后:结果的整理。【注意】观察的重要考点(单选题):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解析】1.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似动知觉和真动知觉。3.知觉的基本特征:(1)选择性:对象在背景中优先区分。(2)整体性:强调整体,利用残缺补全的原则。(3)理解性:利用经验不同。(4)恒常性:条件改变,知觉对象本身不变。

4.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小李用记号笔把错题标示出来,便于更高效地复习,是利用知觉的()特征。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解析】1.知觉的选择性。【选A】【解析】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知觉的理解性。【选C】【注意】“一个人换了衣服,但是我还知道是他”这是一道争议题。大多数机构都认为是整体性。整体性有一个整体优先原则,关键特征起重要作用,所以有残缺补全原则。一个人的特征没有变,所以不管他如何换衣服、发型你都知道是他。 2.观察力的培养这道简答题,如果有时间就背一下。3.亮度恒常:煤炭本来比较黑,不同的光照在上面可能更亮或者更暗,但是我们知道它是黑的。

第18页:1.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所以感觉也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考试不考查两者关系,只考查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2.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考查方式有以例子的方式考查选择题,另外也可能考查简答

题。(1)强度律:指的是刺激物达到一

定的强度。比如老师讲课声音要洪亮,让

所有人都听到,老师上课使用话筒等。比

如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清晰度,要让所有

人都看到。(2)差异律:有对比。强调

对比。比如现在用红笔在白板上写字,这

就是利用了差异律。比如月明星稀、鹤立

鸡群,这就是差异律。

【解析】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考查最多的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理解名词。2.知觉:考查最多的是知觉的基本特征。四个基本特征要理解。3.感知觉的关系:四个规律。

第21页:【解析】1.记忆概述。2.记忆过程。3.提高记忆能力。有简答题。

【解析】记忆概述会考查选择题。1.记忆的概念:考试不考查。理解即可。比如记得小时候考第一的时候爸爸送的礼物、记得小时候的广播体操怎么做、记得男朋友送的礼物。2.记忆的类型(重点),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1)根据记忆内容分类(重点):①形象记忆: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比如记得五星级酒店沙发的松软程度,记得打我那个老师的样子。比如感觉最近耳边一直有老师的声音在讲课,这也是形象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这就是形象记忆。②情绪记忆:记得当时高兴、难过等情绪。比如快过年了,到这时候就会想起来小时候过年开心的情绪。比如记得收到大学通知书时候特别开心。强调对发生事情产生的高兴、伤心情绪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害怕的是蛇咬你的时候的恐惧心理。③逻辑记忆:强调的是对一些公式、概念、规则的记忆。比如现在有的人记得勾股定理,这就是逻辑记忆。强调的是公式、定理、概念的记忆。④动作记忆:比如一说第一节“伸展运动”就会不自觉想到小时候的广播体操,并动了一下。或者很久不骑自行车,但是给你一辆自行车你还会骑。如果达到熟练程度,动作记忆是最不容易忘的。

(2)根据保持时间长短分类(考查最

多的是保持时间和容量):①瞬时记忆(感

觉登记/感觉记忆):如果用“瞬”组词,

大部分会想到“瞬间”,瞬时记忆保持时

间很短,只能保持0.25s-1s。瞬时记忆保

持的容量相对来说比较大。瞬时记忆就像

涨潮的海水,一下登陆,又一下退出。女

孩子喜欢逛服装店,有时候一小时能逛很

多服装店,你站在这个门口扫一眼,就知

道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衣服。原因就是这些衣服在你脑中等级一下就走了。编码方式简单理解,编码就是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瞬时记忆就没有编码,因为进来是什么图形,出去就是什么图形。听到什么声音,出去就是什么声音。因此瞬时记忆是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没有进行特殊加工。

②短时记忆:如果发现某个衣服比较好看,对它多注意,就会变成短时记忆。因此瞬时记忆变为短时记忆靠的就是注意。短时记忆保持时间是1分钟左右,以1分钟为节点。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以5-9个组块为区间。可以把组块想象为方盒子,比如学英语I LOVE you,小时候怎么背都不会,但是长大之后分为三个组块,记忆就很轻松。如果给小孩或者老人说一串电话号码,他们很难记住,因为他们把1个数字作为1个组块记忆,我们能记得住是因为我们把三四个数字作为一个组块。心理学家认为短时记忆主要靠听觉加工的,所以是以听觉编码为主。短时记忆考查最多,记住容量、例子(同声传译)、工作记忆。

③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就会永久保存在大脑中,即长时记忆。保存时间是1分钟以上,甚至永久。容量是无限大,有一个词“脑海”,所以脑容量能够容纳5亿本图书。对信息进行意义编码,才能形成长时记忆。

【总结】1.瞬时记忆:容易考查容量,容量较大。2.短时记忆:容量7±2个组块和例子。3.瞬时记忆需要借助注意才能变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需要借助复述才能变为长时记忆。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大多数版本已经取消,考试考查较少。(1)情景记忆是对过去经历过的具体情境的记忆。比如你记得你第一次约会的地方。记得第一所小学校园的样子。(2)语义记忆强调对公式、规则的记忆。心理学现在把语义记忆等同于逻辑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分为陈述

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1)陈述性记忆:

记“是什么”和“为什么”。比如北京是

中国的首都、天为什么这么蓝等。(2)

程序性记忆:指的是做什么、怎么做。比

如如何打篮球。

3.根据意识参与程度分为外显记忆和

内隐记忆。(1)外显记忆:有意的、能够看得见的。比如会背唐诗三百首。(2)内隐记忆:指的是自己不知道。比如你问别人怎么做对的,他说不知道的。“宁可在课堂上睡觉,也不能回家待着”,这是无意的,不知道自己记住了。

【解析】1.概念不需要掌握,重点掌握分类。2.分类:(1)根据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2)根据保持时间长短:瞬时记忆保持时间1s,容量较大,也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也叫工作记忆,保持时间是1Min左右,容量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保持时间为1min以上。(3)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陈述性和程序性。(4)意识参与程度: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很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种记忆是()。

A.瞬时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陈述性记忆

D.语义记忆

【多选题】3下列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是()。A.端午节的日期B.雾的成因C.骑车D.唐诗三百首E.跳舞【解析】1.【选C】2.除了叫程序性记忆,也叫动作记忆。【选B】3.端午节的日期就是是什么的记忆。骑车和跳舞是程序性记忆。【选ABD】

第26-29页【解析】1.多选题。记

忆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识记,然后保存在

脑中,最后用到它的时候要提取。2.人

脑可以比作计考试考查很少,是记忆的第

一步。1.根据有无目的分为有意识记和

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不需要意志努力

的,比如听广告的时候会说“困了累了喝”

就会不自觉的记住广告词。比如现在听课

就是有意识记,即有目的,需要克服空难

的。算机,所以记忆过程也可以说成编码、

储存、提取。考试考查很少,是记忆的

第一步。1.根据有无目的分为有意识记

和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比如听广告的时候会说“困了累了喝”就会不自觉的记住广告词。比如现在听课就是有意识记,即有目的,需要克服困难的。

2.根据识记方法:机械识记就是死记硬背。意义识记就是理解记忆。1.保持是记忆第二步,如果保持不住就会发生遗忘。因此遗忘不属于记忆过程,是保持的相反方面。

2.遗忘在考试中考查较多。遗忘的原因(考查客观题、辨析题):(1)记忆痕迹衰退说:简单了解即可。指的是得不到强化就会遗忘。比如讲的内容如果下课不复习,自然而然的就会忘记。上小学、中学学的古诗文都忘了是因为后来没有强化。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2)干扰抑制说:遗忘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造成了遗忘。比如学习的时候会受到之前或之后内容的干扰。①前摄抑制:既然是抑制,就是干扰作用,指的是先前学习材料对后学的材料产生的干扰。比如先学汉语拼音,再学音标,就容易受到汉语拼音的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②倒摄抑制:指的是后面的东西对前面的东西的回忆、再认产生的干扰。现在学的心理学,后面学教育学,学教育学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心理学学了什么,所以这就是倒摄抑制。前对后的是前摄抑制,后对前的是倒摄抑制。

(3)同化说:代表人物是奥苏贝尔。遗忘是积极的遗忘,是高级取代低级,比如APP版本不断更新,不断用高版本取代低版本。用高级的概念取代低级的概念。

(4)动机说(压抑说):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主要是由于情绪的压抑,比如在考试的时候由于过度紧张,一个字都想不起来,这就是由于情绪造成的遗忘。一旦提到“情绪”就是动机说/压抑说。平时学的很好,但是一到大考试就考不好,弗洛伊德认为这就是由于情绪过度紧张引起的遗忘。电视剧中男主对女主不好,女主就会产生选择性遗忘,这也是动机说。强调情绪过度紧张造成的、选择性失意等。(5)提取失败说:比如话到嘴边想不起来,或者提笔忘字。考试的时候特别简单的题不会,需要别人提示一个字。提取失败说也叫舌尖效应,原因是没有合适的线索。

拓展1.倒摄抑制。把一天画成数轴,早晨只受到后面的影响,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不会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因此“早无前”。拓展2.前摄抑制。晚上只受到前面学习的影响,不会受到后面学习的影响。因此“晚无倒”。拓展3.中午受到双重抑制的影响。拓展4. 平时熟悉的东西突然想不起来是提取失败,需要别人给线索。如果考试的时候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想不起来,是因为动机压抑。

第30页: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负加速的形式,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整体来讲是不均匀的。因此复习的时候要在大面积的遗忘之前及时复习。关键词“不均匀”“先快后慢”。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是简答题。记不住的原因有:东西太多、方法不对、没时间、情绪不好等。考试的时候可以用书本语言进行表述。(1)材料抽象、内容很多,都会遗忘。由于学习次数较少,就容易遗忘。(2)与自己的任务有关。(3)与方法、时间、情绪都有关。

(4)与位置有关。系列位置效应指的是东西摆在哪里。开头、结尾记得很清楚,中间忘得很快,这就与材料呈现的位置有关。开头记得清是首因效应,这就是第一印象。离你最近、时间比较接近的都不容易遗忘,即近因效应。重点放在开头或者结尾复习,非重点放中间。口诀“成系列材料任务靠时间、方法、情绪。

3.考试通常给例子判断回忆或再认。再认就是不需要完全背下来,事物再次呈现能够认出来即可,比如选择题,四个选项呈现出来你认出来了,就是再认。回忆就是事物不在眼前,比如做简答题的时候能够把答案背出来,这就是回忆。“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这句话是正确的。“能再认的一定能回忆”这句话是错误的。

【解析】1.多选题。记忆分为三步,即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2.保持不住会发生遗忘。主要考查遗忘的原因:(1)干扰抑制说必须掌握前摄抑制(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产生干扰),倒摄抑制(后面的内容对前面的内容产生干扰)。(2)动机说的别名是压抑说。(3)没有线索是提取失败说,比如舌尖效应、提笔忘字。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不均匀的,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一简答题备考。

5.做简答题的时候用的是回忆,做选择题的时候用的是再认。

【总结】1.知觉:(1)定义: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时光飞逝,岁月流逝”是时间知觉。(3)基本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看事物的时候整体把握,残缺补全)、理解性(强调已有知识经验)、恒常性(条件改变,对象不变)。在黑板上用白色粉笔写字就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高级形式是观察。观察的四个特征:精锐客目。

2.记忆:(1)概述。(2)分类:①记忆内容:形象记忆(具体形象)、情绪记忆(上课高兴的心情)、逻辑记忆(公式、定理)、动作记忆(骑自行车、游泳)。②保持时间: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是短时记忆。记忆时间为1s左右的是瞬时记忆,也是感觉记忆。③图尔文。不要求掌握。

④加工处理方式:陈述性记忆(是什么)、程序性记忆(怎么做)⑤意识参与程度: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3)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重点掌握遗忘的原因和规律。

普通心理学理论总结概要

脑机能学说 (一)定位说 A:开始于加尔&斯柏兹姆于18C末19C初的颅相说; B:真正定位说的提出始于失语症的研究: 代表人物:波伊劳德和威尔尼克 主要观点: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波伊劳德:言语定位于大脑额叶,控制是在左半球; 布洛卡:运动失语症 威尔尼克:听觉性失语症 潘菲尔德:记忆和颞叶有关 (二)整体说 A:大脑是以整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 B:弗洛伦斯:局部毁损法: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不存在定位功能,功能的丧失只和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C:拉什利:脑毁损实验-----脑损伤对习惯造成很大影响,且与损伤面积有密切相关。 ------均势原理&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活动a均势作用.b.效果与毁损面积成反比 c.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三)机能系统说 A代表人物:鲁利亚 B主要观点:a脑是动态结构、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b三个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调节激活&维持觉醒状态。 ------信息接收加工储存系统。 ------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控制行为。 c个别环节受损,高级心理机能受到影响; d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者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三个系统又各司其职。 (四)机能模块说 A:认知神经科学中产生 B:主要观点:a人脑在功能和结构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 b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功能,模块的结合保证认知功能的完成。 c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一)早期选择理论-------过滤器理论(单通道\瓶颈理论) A代表人物:布罗德本特博-----双耳分听实验 B主要观点:a神经系统信息加工容量有限,不能全部加工; b信息进入神经系统前,要先经过过滤机制 c只有部分可得到加工,其他信息完全丧失 (二)中期选择理论------衰减理论 A代表人物:特瑞斯曼 B主要观点:前两条相同; c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或非追随耳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不是完全消失。d不同刺激的阈限是不同的,有意义的阈限低,即使出现在非追随者也会被察觉。

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第三章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1)含义:一种觉知;一种高级心理官能;一种意识状态。 (2)种类:无意识(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前意识;潜意识;意识。 (3)功能:觉知功能;计划功能;选择功能;监控功能。 2、睡眠 (1)四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 ①第一阶段:轻度睡眠、α波、浅睡、身体放松、呼吸缓慢、易惊醒、10分钟; ②第二阶段:出现频率更低的波、偶尔出现“睡眠锭”、身体放松、较难被唤醒、20分钟; ③第三阶段:出现&波、时有“睡眠锭”、身体继续放松、血压、心跳、体温下降、40分钟; ④第四阶段:深度睡眠、脑电多为&波、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会出现梦呓、梦游、尿床等,很难被唤醒(第三、四阶段被称为慢波睡眠); ⑤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身体如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肌肉松软,呼吸急促,血压不规则,眼球快速上下左右移动,通常伴有梦境(一般规律为:随年龄增长,REM睡眠在总睡眠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在每次睡眠中,随着时间推移REM睡眠所占比率越来越大)。

(2)功能:①修整、恢复大脑与身体功能; ②减少个体能量消耗和避免伤害; ③大脑节律性自我抑制调节。 (3)特征:普遍性、必需性 3、梦: (1)精神分析: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弗洛伊德); (2)生理学观点: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神经随机活动的主观体验(霍布森、麦卡利); (3)认知观点:认为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可意识的知识(福克斯)。 二、注意概述 1、含义: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2、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3、种类: (1)不随意注意: ①含义: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②影响因素:刺激物特点(相对强度、新异性、对比性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和人本身的状态(个人需要、直接兴趣、情绪情感状态、期待)。 (2)随意注意: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 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 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 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 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 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 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 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

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 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 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2017年心理学考研彭聃龄普通心理学考研笔记及总结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最基础的内容,也是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力比多学院考研为大家整理总结了2017考研普心参考教材重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复习带去帮助。 普通心理学的重要性: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入门课、基础课,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的核心,也是统考心理学试卷的重点。考研大纲明确指出:普通心理学所占的比重是300分中的100分,占到了三分之一,因此考研的重心要放在普心上。 普通心理学的主要参考书: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2005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心理学的结构和复习策略 考研大纲中将普通心理学划分成了十二部分,这十二部分每部分分别对应了参考书中的前十二个章节中的每一章。实际上这十二个部分可以分成4大块:绪论(心理学概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信息加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行为控制与调节(动机,情绪)、心理特性(能力,人格)。这四个块中最重要的部分又落脚到信息加工过程上,因此,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而又不浪费时间。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提要 第一部分:心理学概述 重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心理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评价 需要掌握的概念:观察法实验法格式塔 预测选择分值:2-3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二部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重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需要掌握的概念:突触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 预测选择分值:3-4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45%,综合题0%) 第三部分:感觉 重点:刺激强度与感觉强度的关系视觉感受野的概念色觉的理论马赫带及其理论解释听觉的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感觉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阈限韦伯定律对数定律乘方定律感受野马赫带侧抑制适应 预测选择分值:5-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10%,综合题0%) 第四部分:知觉 重点:知觉的概念知觉中的两种加工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觉恒常性图形的组织原则产生距离知觉的线索时间知觉 需要掌握的概念:知觉知觉恒常性运动视差运动**** 双眼视差似动运动后效 预测选择分值:7-9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5%,综合题0%) 第五部分:意识与注意 重点: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睡眠的阶段和功能梦的几种解释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几种形式注意的认知理论 需要掌握的概念: 预测选择分值:6-7分 大题出现概率(简答60%,综合题0%)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论文doc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论文 篇一:普通心理学心得 普通心理学心得 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心理学。坦率的说,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丁点知识,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没有太大的意义,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也很少花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即便是某些时候自己心理可能存在问题,也不相信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能解决问题。可是通过心理学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我庆幸自己当初选修了这门课程,它对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对我们的行为道德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心理学上面的”三我“,即自我,本我,超我,老师通过公交车上只剩一个座位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三个概念。自我的人看到这一个座位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坐,即使后来上来老弱病残他也不会让座这就是自我的人;本我的人虽然也会去做这个座位但当看到有老弱病残的人上来的时候他会主动的让座,这行自我的人;超我的人虽然看到这个空座位但是他不会去做仍然站着这是超我的人。学习心理学之后,我逐步了解了

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通过老师生动的讲解让我认识到我是一个有点自我的人,因此我学会了更加关注周围的人。以前有一点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会因为同学间处事不快而大动干戈,甚至会厌烦电话中父亲的谆谆告诫,母亲喋喋不休的关切话语。总是觉得受委屈的老是自己却很少有从别人立场考虑问题。学过心理学之后,我觉得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幼稚,很不懂事。现在,我开始学着多多关注他人,多为别人着想。也尝试着多用公正公平的心态去考虑问题,而我也逐渐发觉,自己与同学亲人相处的 更融洽,周围的环境也更和谐了!心理学,使我变得成熟很多。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让我更好的认识了我自己这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了。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普通心理学总结(B卷)

普通心理学总结(B卷) 带*号的是了解内容 一名词解释 1 需要:需要是指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体现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事物与条件的依赖性,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 动机: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3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4 感觉: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应作用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在现实世界里,人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 5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即认得感觉器官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6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 7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应,是人将感觉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事物并加以解释和理解的过程。(知觉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8 意识:意识是人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意识是对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事件的觉知。) 10 注意: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注意总是与心理活动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他的本质是意识的聚集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1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11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存、再现的心理过程。过去经验以形象或语词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再以练习即可重新得到恢复。 12短时记忆(界定):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A 存在的证据(1)自由回忆中出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任务后的干扰导致近因效应的消失; (3)呈现速度及频率影响首因效应,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B 短时记忆的特征:(1)容量有限;(2)持续时间短;(3)对信息有意识加工;(4)以听觉和视觉编码为主;(5)容量为7+2个组块;(6)主要加工方式是复述;(7)提取方式是系列全扫描工作记忆* 你用于完成诸如推理和语言理解等任务的记忆资源。工作记忆包含感觉记忆,但是它的内容更广,也包含了当前需要的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 *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13思维: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应。 14创造性思维:产生新异而有价值产品的思维。 15推理: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判断构成的,并1要掌握注意的性质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1)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思维 心理过程情感 心理现象意志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1、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即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1)单细胞动物:无心理现象 (2)环节动物:有“感觉”的心理现象,如蚯蚓(触觉)、蚂蚁(嗅觉)、蜘蛛(感受震动)(3)脊椎动物:有了知觉 (4)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5)人类:思维,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心理发展史 (1)科学心理学建立:1879年、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艾宾浩斯(德):“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3、心理流派的分类 (1)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奥地利) 人格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分类一:心理学三大势力(2)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 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S---R),是一 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3)人本主义:罗杰斯、马斯洛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心理流派分类分类二: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 及它们如何连接成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规律 机能主义——杜威(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重心理学实际应用) 格式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分类三: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4、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辩证发展、理论联系实际 5、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心理量表)、个案法、实验法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6、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功能是接受信息,传递信息。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 5 分,共20 分) 1. 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 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 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5. 简述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答: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普通心理学复习总结

普通心理学(下)复习纲要 第七章学习与行为分析 P183本能漂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习得的行为也会向着本能进行漂移. P187观察学习: 个体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者被惩罚后,才在后来或者做出类似行为. 或者抑制该行为. 第八章记忆 P19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 记忆: 过去获得的经验和行为在需要时不必再加以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历程就是记忆. P194记忆类型: 内隐记忆---无意识参与,外显记忆---有意识参与 陈述性记忆---涉及事实和事件的回忆,程序性记忆---涉及技能 P195记忆过程: 编码---存储---提取 P196感觉记忆: 每一种感觉记忆通道都会将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的精确表征保持几秒钟或更短时间. 映像记忆: 使得大量看到的信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被存储. 全部报告法,部分报告法(效果更好) 回声记忆: 保留我们听到的刺激 P199短时记忆: 是对“现在”经验的记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具有明确的意识,而长时记忆则没有明确意识. 声码优先,形码和意码次之. 容量有限,提取迅速. P200组块:是一个重新组织项目的过程,基于相似性或其他组织原则进行组织,或者基于存储在长时记忆的信息将它们组成一些更大的模块. P201工作记忆:三成分为语言环路,视觉空间画板,中央执行系统. P203长时记忆:一分钟以上或者直至终生的记忆,包括你对世界和对自己的全部记忆, 容量几乎无限. 编码: 情境关联记忆,编码特异性,情境编码 P204序列位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首位易记,中间易忘) 背景区辨性: 近处的铁轨在背景中更为突出,即区辨性最强. P206情节记忆: 单独保存你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 P207语义记忆: 是关于词语或概念的意思的记忆,是类属的,范畴的. 干扰: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P213 长时记忆结构: 归类和概念,原型,等级和基础水平,图示 个体形成的归类或范畴的心理表征被称作概念. 原型藐视了一个概念的平均范例. 概念等级中存在着一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更好滴对物体进行 分类和思考,这被称为基础水平. 图示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

普通心理学理论总结

脑机能学说 (一)定位说 A:开始于加尔&斯柏兹姆于18C末19C初的颅相说; B:真正定位说的提出始于失语症的研究: 代表人物:波伊劳德和威尔尼克 主要观点:大脑的不同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波伊劳德:言语定位于大脑额叶,控制是在左半球; 布洛卡:运动失语症 威尔尼克:听觉性失语症潘菲尔德:记忆和颞叶有关 (二)整体说 A :大脑是以整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功能产生同等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 B :弗洛伦斯:局部毁损法:动物可以恢复功能-----不存在定位功能,功能的丧失只和皮层切除的大小有 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C :拉什利:脑毁损实验-----脑损伤对习惯造成很大影响,且与损伤面积有密切相关。 ------ 均势原理&总体活动原理:学习活动a均势作用b效果与毁损面积成反比 c. 大脑以总体发生作用。 (三)机能系统说 A代表人物:鲁利亚 B主要观点:a脑是动态结构、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b 三个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调节激活&维持觉醒状态。 ------ 信息接收加工储存系统。 -- 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控制行为。 c 个别环节受损,高级心理机能受到影响; d 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者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三个系统又各司其职。 (四)机能模块说 A:认知神经科学中产生 B:主要观点:a人脑在功能和结构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 b 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功能,模块的结合保证认知功能的完成。 c 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一)早期选择理论——过滤器理论(单通道瓶颈理论)A代表人物:布罗德本特博-----双耳分听实验 B主要观点:a神经系统信息加工容量有限,不能全部加工; b 信息进入神经系统前,要先经过过滤机制 c 只有部分可得到加工,其他信息完全丧失 (二)中期选择理论------衰减理论 A代表人物:特瑞斯曼 B 主要观点:前两条相同; c 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或非追随耳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 不是完全消失。d不同刺激的阈限是不同的,有意义的阈限低,即使出现在非追随者也会被察觉。 (三)晚期选择理论------反应选择理论 A代表人物:多伊奇 B主要观点:a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器之前都会得到加工;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

普通心理学学习心得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 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其实对我还是很陌生的,因为有点兴趣,然便选择了这门课。但是坦率的说,虽然在平时,接触过心理学的一丁点知识,只是从一些杂志上面,但是对于系统心理学的了解很少,而且片面的认为心理学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帮助,虽然它是一热门的学科,但是我也很少花时间去看这方面的书,也不会特意的去了解它。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通过了心理学的学习,特别是聆听老师系统的讲课,不仅感到耳目一新,而且确实颇有收获。我庆幸自己当初选修了这门课程,它对我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前,它总给我神秘的感觉。总认为它很神奇而且虚幻。但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被他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还有应用性。心理学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不但不乏趣味,反而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的哲理的味道。视野也开阔了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指导生活。经过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想要了解自己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

普通心理学 2神经系统与大脑功效 重点小结

第二章 心理和行为的生理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 大脑:左右两半球;大脑皮层四个机能区域 间脑:丘脑、下丘脑 脑 脑干:中脑、脑桥、延脑、网状结构 小脑:左右两半球 中枢神经系统 边缘系统 脊髓(主要作用1、桥梁(脑、周围神经),2、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混合神经) 躯体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机能:躯体or 内脏+感觉or 运动) 周围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兴奋作用) 植物性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让兴奋的神经休息) 间脑 丘脑 下丘脑 中继站——后部有内、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听神经、视神经。(除嗅觉外,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都通过这里再导向 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控制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 调节植物性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 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活动有重要意义 对情绪起重要作用——“快乐中枢”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总结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总结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 神经系统的发展。P40 神经系统和脑的出现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一)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 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机能,但可以看到起结构的初步分化,即有内浆和外景之分。外浆和内浆分化是神经系统产生的前奏。 (二)多细胞动物(如水螅) 动物身体各个部分为适应生活环境变化而逐渐分化。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 水螅拥有的细胞可以分为三类:1.感觉细胞2.运动细胞3. 神经细胞(组成网状神经系统) (三)无脊椎动物 环节动物(如蚯蚓) 节肢动物1.发头现象(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2.初步具有了各种感觉能力 3.链状神经系统 1.界桩神经系统(头部神经节为脑雏形,并 形成三大神经节) 2.可分辨声音,颜色,形状,气味 3.不能利用感觉器官协同来反应外界影响

(四) 脊椎动物(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椎骨,脊椎骨内有一条 神经管) 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管状神经系统的出现为脑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神经管前端膨大部分首先形成脑泡 脑泡发展成为五个相对独立的脑泡两栖动物时前脑分为两个半球 的能力 注:大脑皮层的出现是神经系统演化过程的新阶段,它使脑真正成为有机体的一切活动的最高调节着和指挥者。 (五) 高等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了沟回。脑的各部位机能也 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动物全部心理活动的最高器官,是动物各种复杂行为的最高指1. 灌装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内背侧(无脊椎动物的链状,节状神经节在腹侧 2. 脊椎动物神经组织是空心的(无脊椎动物的为实心的) 1. 可以用感知来控制行为 2. 在某些复杂的活动中加入了表象的成分 3. 有了最简单的概括能力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能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心理学自己地地总结地

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其内涵“科学的方法、行为、精神过程、个体 包括动物” 心理学性质:科学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处理问题,发现事物变化的真相,并探求其原理的学问。此定义中包 括三个方面:问题、方法、目的。从价值角度看,心理学旨在促进人类精神生活和谐、快乐幸福。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人性的秘密,既合于科学又超于科学,心理学是超科学的科学。 1.描述:客观陈述事实,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不寻求原因,只将研究问题的有关现象呈现出来。 研究者适用不同的分析水平,描述也要使用不同分析水平。 2.心理学目标2解释:行为受一些因素共同影响,秉性变量在个体内部起作用,情境变量在外部起作用, 解释时要考虑这两种因素。为了推进对原因的解释要检查收集的不同种类的数据。 研究者要有想象力,可以通过对人类经验的洞察力和以前研究者对同一现象已经发 现的事实,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3.预测: 预测是对一个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4.控制:是最核心、最激励人心的目标。为心理学提供帮助人们改进生活质量的途径。使事物朝着人 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避免任何消极事件发生,将危害减轻到最低程度。 5.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3.心理学产生发展:心理学两大源头是哲学、生理学。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是近代心理学开创者。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反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提出“白板说”;联想主义心理学用联想解释一切心理现象,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直接来源。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北美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83年出现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铁钦纳1892年在康奈尔大学建立一个实验室。1892年斯坦利·霍尔建立APA(美国心理学会) 4.理论流派: 结构主义——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意识结构、分析意识之元素。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基本观点:①研究对象为意识经验②目的是揭示意识经验的结构③用实验内省法分析各种经验④结构主义对于意识经验的分析结果是一切复杂经验都可以被分析为感觉、简单意向⑤将科学与科学的应用区分开。

普通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仅供参考)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式、精神分析学派 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一、大脑的结构:大脑半球的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间隆起的部分称为脑回, 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成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几个区域。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 二、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1、初级感觉区: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他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察觉等。 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的察觉等。 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1,2,3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绝、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2、初级运动区: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 3、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语言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闹区组成。 4、联合区: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体或 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三、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从结构上说,人的大脑右半球略大和重于左半球,但左半球的灰质多于右半球;左右半球的颞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颞叶的不对称性是和丘脑的不对称性相关的;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左右半球也是不平衡的。 从功能上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两半球是协同活动。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会迅速地经过胼胝体传达到另一侧,作出统一的反映。 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绪论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社会心理、健康心理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概要性介绍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这本书籍,对心理学的知识更是拓宽了许多,以下将是《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纲要内容):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的任务是探索和揭露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规律,通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大量的工作是描述和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如何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的规律性。2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1)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要求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活动。2)了解了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因素就能够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改变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活动效率提高。3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包括了把已知事实组织起来已形成与事实相符的说明,也包括了就事件之间的关系提出需要证明的假设。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 构造主义的创始人是冯特代表人物是铁钦纳。 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既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基本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詹姆士代表人物是杜威、安吉尔。 主要观点:主张研究意识但认为意识不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想构造主义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 行为主义的人物是华生、斯金纳。朱 主要观点: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为心理学研究的主义内容,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是用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的大小来表示的, 视觉是个体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和形状等特性的感觉,是人和动物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在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