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三角板拼图(精品)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三角板拼图(精品)

2016-2017年最新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三角板拼图(精品)

三角板拼图

用四块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如右图),拼拼搭搭(不能重叠),能出现许多边长不同的正方形。

你会拼吗?拼拼看。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第一、二、三单元独立作业班级姓名 学号 成 绩 一、数一数,圈一圈。(8分) 6 7 8 9 6 7 8 9 7、8、9、10 7、8、9、10 二、连一连(6分) ☆☆☆☆☆☆ ○○○○○○○○ ☆☆☆☆☆☆ ○○○○○ ☆☆☆☆☆☆ ○○○○○○ 三、算一算(12分) 5-4= 3+1= 5+0= 4-2= 0+0= 1+4= 4-0= 3-3= 4-2= 0+3= 5-5= 5-3= 四、填一填(4+4+3+4+6+2=23分) ☆比○多 ☆和○同样多 ☆比○少

1 、 比多比少 2、画,比多4个。 画,和同样多。 3、把5、0、1、2、 4、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4、6―= 0 +7=78 < 10 > 5、在下面里填上“> < =” 5+2 6 5―1 6-2 3+4 7 32+3 4―0 4-4 6-1 6 6、把5个气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五、比一比(8分) 1、比长短,在最短的下面画,在最长的下面画

2、比轻重,在最轻的下面画√,在最重的下面画╳ 3、比高矮,在最高的里画√,在最矮的里画 4、比多少,谁吃掉的苹果多?在()里画√ () () 六、找朋友(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4分) 七、数一数、涂一涂、圈一圈(8分) 一共有()个图形。

从左数,将第5个图形涂上颜色; 是左数第( )个。 将从右起的4个图形圈起来。 八、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7 分) 九、看图列式(8+4+4+4=24分 ) 1、 1+ = 7― = 6 + = 7― = 2、 3 5 ? ― 4、 3 + = ○ =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科单元训练题 (第2、3单元) 班别 姓名 座号得分 一、数一数,填一填。(6分) ()()()二、在○里填上“>”、“<”或“=”。(12分) 3○5 2○3 4○4 5○4 三、填一填。(10分) 1. 2. 四、划一划,填一填。(10分) 5 - 2 = □ 5 - □ =□ 五、(16分) 六、我会画。(18 1、画○和□同样多。 2、画△比☆少。 □□□□☆☆☆☆☆ 1 3 比少()。 比多()。 3 2 4 3 5

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8月28日,我参加了三亚市教研室举办的“2011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专题培训。从市教研员陈老师透彻的分析中,我更加了解到《数学2011版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的变革。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感触最深的是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双基”修改为“四基”,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研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感受到这次课改绝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要准确把握教师角色 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能创造性使用教材,并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组织者;教师不再只是教书的匠人,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善于使学生发现探索的引导者;教师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圣人,而是善于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真诚的合作者。 1、挖掘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2、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 二、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学生是由活生生、有个性的个体组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极大,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7分) 3+9=5+9=4+7=4+2= 6+9=12-10=8+8= 18-3= 5+7=2+8=4+3=0+10= 14-4-3=4+0+6=8+9-3= 16-10+4=3+9+5= 二、填空(32分) 1、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这个数在()和()的中间。 2、2个十是(),10里面有()个一。 3、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十位是2,这个数是(),它在()的后面。 4、按规律填数:()8()()11()() 15 5、 大约是()时(:)大约是()时()时 6、在○里填上“<”、“>”或“=”. 9- 3 911+4 1514+4 11+2 7 6+36-6 123+9 5+7 7、写出两道得数是10的算式□○□=□□○□=□ 8、在里填上“+”或“-”. 14 4=10 16 4=20 8 7<912>6 5 9、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11()-()=57+4=()+() 5+6=()+3=()+() 三、数一数,涂一涂,圈一圈。(16分) ()个()个()个()个

2、☆☆☆☆★☆☆☆☆☆☆☆☆☆☆☆☆☆ (1)一共有()个五角星。 (2)将左起的第8个☆涂上红色。 (3)★在左起第()个。 (4)第8个☆的右边有()个☆ 3、把不同类的用“〇”圈起来。 苹果梨香蕉萝卜 四、按要求做一做。(6分) 1)一共有()个物体,其中有()个。 2)从左边数排第(),从右数排()。 3)把从左数的第6个圈起来,把从右数的第3个物体涂成红色。 五、试试你的眼力如何!(5分) 1、比一比,把最长的铅笔涂上红色。 2、数一数,填一填。 六、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4分) ???????????????????? □○□=□ □○□=□ □○□=□ □○□=□ 七、解决问题(20分) 1、?支 2、 15支 □○□=□(本)□○□=□(本)

一年级上册数学学案1.1 数一数_人教新课标

1.1 数一数学案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学习目标】 1、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 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 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 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 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 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 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 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 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 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 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通过数数,学会数数的方法。 2、“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 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

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 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 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 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 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 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 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 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 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培养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体验小组合作交流的快乐。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学生通过数数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难点:掌握数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课本的主题图你有什么发现吗? 2、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数字表示出第2、3页的物体分别是多少。 3、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数数的方法进行数数。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一比单元目标: 1、初步知道怎样进行比较,初步了解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大小、轻重及最(长或短、高或矮等)、同样这些基本字词和语句表达出比较的结果。单元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轻重的思维方法。单元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课时安排:3课时比一比(长短高矮)教学内容:比较长短、高矮。课本第4~5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方法。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教具:实物、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1、明确比较的要求。(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2、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 比XX矮、XX和XX同样高。)4、练习P4。(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5、小结。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四、巩固练习。1、课本P5想想做做。(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一年级上册数学新课标辅导作业

辅导作业(一)姓名1.○○○○○ 把左边的4个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个涂上颜色。 2.☆◇○□△ (l)从左面数,○排在第()个. (2)从右面数,△排在第()个. (3)□左面有()个图形. (4)○右面有()个图形. (5)从○开始往右数,数到第()个是△. (6)☆和△相隔()个图形. 辅导作业(二)姓名 1.在少的下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3、比一比,画一画 (1)画★比○多一个(2)画△与○同样多 ○○○○○○○○○ 4.思考题★★★ 晚上,小明的妈妈为全家人每人准备了同样多的葡萄。看完电视,每个人的盘子里都剩一些,小明剩5颗,爸爸剩1颗,妈妈剩3颗。猜猜谁吃的最多,谁吃的最少。 --

辅导作业(三)姓名 1.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2.算一算。 2+1= 3+1= 2+2= 3-1= 5-3= 4-2= 0+5= 3-3= 4-0= 5-1= 4-1= 0-0= 3.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4○3 5-2○2 3-3○1 2+1○3 辅导作业(四)姓名 1.算一算,连线。 2.看图,填空。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 ()-2=3 ()-4=1 4-()=1 3-()=2 5-()=3 ()-( )=2 2+( )=5 --

辅导作业(五)姓名 3 1 4 2 3 三、我会从大到小排一排。(10分) ()>( )>( )>( )>( ) 辅导作业(六)姓名 一、我会选。(20分) 1、在里填“>、<或=”。(8分) 3 3 2 5 2+”或“—”。(12分) 2=2 1=2 2=0 1=2 二、我会看图填空。(6分) (1)图中一共有()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是第()个。 (3排第()。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第一册数学学期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七巧板拼图图案大全

七巧板拼图图案大全 七巧板的定义: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据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说::宋黄伯思宴几图,以方几七,长段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现七巧板系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五个小勾股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图形,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术中的“出入相补原理”。七巧板对孩子的作用七巧板对孩子的作用七巧板对孩子的作用七巧板对孩子的作用七巧板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启迪幼儿的灵性,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如能及时、有效的对幼儿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不仅有益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创造能力,而且有益于幼儿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既然七巧板有如此之多的作用,家长应该如何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呢?现在由我给各位感兴趣的家长支支招 一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件正方形一件平行四边形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亦只是普通文具:一枝笔、一把尺、一张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如喜欢,可准备少许颜色笔。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2.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3.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面的中间。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5.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到最下面四份之三的位置,从左边开始数,碰到线就可停。 6.最后,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并跟著黑线条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了。 七巧板的游戏规则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 课标解读

《认识图形(一)》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二、课标解读 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开始,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几何直观的重要基础。课标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这一要求就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直观地、整体地认识立体图形。从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来认识图形的特征,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展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1.创设充满童趣的学习氛围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等,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直观形象。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通过实物和模型等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与以往的经验有所不同,它要经历从事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学生没有任何知识基础,但是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童趣的语言,如:从玩积木开始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玩积木。“看看这些图形中你认为哪种图形最淘气”“哪种图形比较淘气”“哪种图形最乖”“说说你的理由”。使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语言中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总结、归纳出每种图形的特征。了解每种图形的特征是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依据。 2.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的平台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使学生在不断的观察、说理、思辨、修正自己的过程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为学生能够正确辨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单元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在本次测试中,试卷内容丰富,题目形式多样。主要以基础知识为重要内容,难易相结合,试卷都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二、试卷分析 一年级共有39人参加考试,其等级如下: 第一题:连一连。此大题共有个小题,由于平时训练较好,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但是个别学困生做的仍不好。例如;王云、杨杰、雷应山仍出错。 第二题:圈一圈,部分学生由于忙乱没有查清个数错填,还有个别学生速度太慢跟不上,不去理解、分析马马虎虎,不认真造成的造成错题。 第三题:比一比。共有4个小题。都是比多少,学生普遍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分得清楚,失分不多。 第四题:把同样多的连起来。除了个别的同学出错以外,大部分同学全做对。

第五题:涂一涂:第一题看数涂色。个别学生写的欠规范,速度慢,如杨杰。第二题看数接着画,少数出错。 第六题;看图画一画。本题失分较少,因为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确实理解了,做起来很顺手。 第七题:选一选。共2个小题,由于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做得很好。 第八题:数一数、涂一涂由于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做得很好。 三、今后要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1、多进行强化训练,练习形式多样化、灵活性、实用性,检查批改及时,重点抓课堂效果检测。 2、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静下心做题,不东张西望,学会理解题意,学会检查。 4、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在本次测试中,主要以基础知识为重要内容,试卷内容丰富,题目形式多样简单,图型较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图,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 二、试卷分析 一年级共有28参加考试,其等级如下: 第一、二题是在规定的要求下画“√、×、△或○”,第三题是把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第四题是把不同类的圈出来,第五题是根据物体个数画○,以上几个题中除杨淑娴一人忘圈外,其他做的都很好。 第六题是在长的、短的、重的、轻的、多的、少的、高的、矮的后面画“√、×、△或○,共六个小题,出错多的是6题,主要是学生对最高的、最矮的不理解,误把两个矮的都画上○,应在最矮的动物小兔子后面画。 三、今后要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1、多进行强化训练,重点抓课堂效果检测。 2、教学中多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及解读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1 一、课程性质. 1 二、课程基本理念 . 2 三、课程设计思路 . 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 9 一、总目标 . 9 二、学段目标 . 10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 16 第一学段( 1~3 年级) . 16

一、数与代数. 16 二、图形与几何. 18 三、统计与概率. 19 四、综合与实践. 20 第二学段( 4~6 年级) . 20 一、数与代数. 20 二、图形与几何. 23 三、统计与概率. 25 四、综合与实践. 26 第三学段( 7~9

年级) . 26 一、数与代数 . 26 二、图形与几何 . 31 三、统计与概率 . 40 四、综合与实践 . 42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 43 一、教学建议 . 43 二、评价建议 . 54 三、教材编写建议 . 62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70

附 录 . 75 附录 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 75 附录 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 78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 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 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 20 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

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在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

七巧板拼图图案大全

七巧板拼图图案大全 七巧板的定义 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据清代陆以湉《冷庐杂识》说::宋黄伯思宴几图,以方几七,长段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瀓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现七巧板系由一块正方形切割为五个小勾股形,将其拼凑成各种事物图形,如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船桥等,可一人玩,也可多人进行比赛。利用七巧板可以阐明若干重要几何关系,其原理便是古算术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七巧板对孩子的作用 七巧板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启迪幼儿的灵性,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如能及时、有效的对幼儿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不仅有益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创造能力,而且有益于幼儿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既然七巧板有如此之多的作用,家长应该如何在家中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呢?现在由我给各位感兴趣的家长支支招 七巧板的制作 两件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件小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件正方形一件平行四边形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亦只是普通文具:一枝笔、一把尺、一张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如喜欢,可准备少许颜色笔。 1.首先,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 2.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 3.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面的中间。 4.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 5.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画到最下面四份之三的位置,从左边开始数,碰到线就可停。 6.最后,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并跟著黑线条剪开,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了。 七巧板的游戏规则 一、在排七巧板的时候,所有的组件都必须使用到,而且只能使用这7个组件排列。 二、七个组件之间可以「角边相接」,或「边边相接」,但绝对不能重叠,所以,不论排成哪种图形,总面积一定相等。 知道了简单的规则,再来探索它的玩法,七巧板的玩法有三种: 1、依图成形:即是根据已知的图形来排出答案; 2、见影排形:从已知的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 3、自创图形:您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新课标辅导作业

辅导作业(十)姓名 1. ○○○○○ 把左边的4个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个涂上颜色。 ○□△ 2. ☆◇ (l)从左面数,○排在第()个. (2)从右面数,△排在第()个. (3)□左面有()个图形. (4)○右面有()个图形. (5)从○开始往右数,数到第()个是△.(6)☆和△相隔()个图形.

辅导作业(十一)姓名 1.在少的下面画√。 2.在多的后面画√。 3、比一比,画一画 (1)画★比○多一个(2)画△与○同样多○○○○○○○○○ 4.思考题★★★ 晚上,小明的妈妈为全家人每人准备了同样多的葡萄。看完电视,每个人的盘子里都剩一些,小明剩5颗,爸爸剩1颗,妈妈剩3颗。猜猜谁吃的最多?谁吃的最少? ()吃最多。()吃最少

辅导作业(十二)姓名 1.看图列算式,并计算。 2.算一算。 2+1= 3+1= 2+2= 3-1= 5-3= 4-2= 0+5= 3-3= 4-0= 5-1= 4-1= 0-0= 3.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4○35-2○2 3-3○1 2+1○3

辅导作业(十三)姓名 1.算一算,连线。 2.看图,填空。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 ()-2=3 ()-4=1 4-()=1 3-()=2 5-()=3 ()-( )=2 2+( )=5 5+( )=5 5-()=4 3-()=0 5-()=5

辅导作业(十四)姓名一、我会算。(24分) 二、我会填。(10分) 3 1 2 4 1 2 三、我会从大到小排一排。(10分) ()>( )>( )>( )>( )

辅导作业(十五)姓名 一、我会选。(20分) 1、里填“>、<或=”。(8分) 4 0 2 4 2里填上“+”或“—”。(12分) 4 2=2 1=2 2 2=0 2=5 1=2 二、我会看图填空。(6分) (1)图中一共有()个图形。 (2是第()个。 (3排第()。 (4)把左边的三个圈起来。 (5)给从后面数第三个图上色。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39 页

第 2 页 共 39 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一) (第一、二单元) 一、我会数(52分) 1.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8分) 2.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10分) 3.数一数,照样子在里画●。(10分)

第 3 页共39 页 4.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8分) 5.数一数,比一比,在少的后面画“√”。(8分) 6.你会画什么?请你按要求画一画,会画什么就画什么(8分) (1)比多1个。(2)和一样多。

第 4 页 共 39 页 (3)比少3个 (4)比小朋友们少1个。 二、我会说(在正确的答案下面打√。40分) 1.(8分) 小晶 小亮 小明 小莹 小明在小亮的( 前 后 )面,小亮在小明的( 前 后 )面。 小晶在小亮的( 前 后 )面,小莹在小明的( 前 后 )面。 2.(8分)

红红华华明明花花 红红(左右)手拿着本子,华华(左右)手拿着本子。 明明(左右)手拿着本子,花花(左右)手拿着本子。 4.(12分) 要先向(左右),再向(上下)走,才能吃到。 要想吃到,可以这样走:先向(左右),再向(上下)走。还可以:先向(上下),再向(左右)走。 5.下面是芳芳家的客厅。芳芳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请你说一说。(12 第5 页共39 页

分) (1)爸爸坐在小芳(左右)边,妈妈坐在小芳(左右)边。 (2)电视机在小芳的(前后)面,饭桌在小芳的(前后)面。 (3)电视机在桌子的(上下)面,小猫在桌子的(上下)面。 三、我会画(8分) 在桌子的上面画2根香蕉,在桌子的下面画5个小皮球。 第6 页共39 页

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心得体会

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心得体会 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学习模式的多元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会动脑筋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体会到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注意做到:既重视科学精神,又充满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只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这些都有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100分 60分钟)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7分) (设计意图: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1、按顺序填数。 ()()12 ()()15 ()()() 2、1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4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3、14前面一个数是(),与2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4、在16这个数中,个位上的数是(),表示()个();十位上的数是 (),表示()个()。 5、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6、哪棵树的影子长?在它下面画“√”。2、哪个动物重?在它下画画“√”。 7、比 多( )个 比 少( )个 8、画一画。 (1)画 多3 个。 (2 )画 多 4个。 9 、数一数。 (1) 、正方体( )个,长方体 ( )个,圆柱( )个,球( )个。 (2) 、从右边起,第( ) 和第( ) 个都是正方体。 10 、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 二、计算(每题1分,共30分) 1、方框里填几 13 8 19 8 9 5 3 9 2、填“+”或“—”。 15=3 9 6=3 5 = 9 13=19 1 3=13 3 7=1 2 10 5=15 3、在“ >”、“< ”或“=” 。 8+6 10 15 7 6+3 6-6 1 10-3 4、算一算。 9-6+12= 13+5-8= 20-10-4= 9-7+5= 4-4+8= 9+7-6=

( )-3=4 ( )+5=11 6+( )=10 2+( )=12 14-( )=7 6+7=9+( ) 三.数一数,填一填。(每空2分,共14分) (设计意图:选择题让学生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增强了动脑思考能力)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有( 有( )个, 有( )个。 四|、把下面每行中不同类的圈出来。(每题2分,共4分) (设计意图:考查了学生对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1、 2、 五、看图列式计算。 (每题3分,共15分) 设计意图:考查了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读题和认真计算的习惯) 1 2、 ?个 15个 = 3、 ?匹 ( ( ) = ( ) 4、 ( ( ) )=( ) 5、 现在有多少只鸭? □ ○□=□(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全册)

RJ版一年级: 第一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 1.数数。 数出10以内物体的数量,根据物体的个数,用1~10这十个数来表示。 2.数数的方法。 数一种物体的数量时,从1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多种物体混放时,边数边做标记不容易出错。 3.比多少的意义。 有两种物体,当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时,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就少。 4.比多少的方法。 一一对应的方法。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 1.数数要有方法,用手或笔尖点着物体,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几, 就用数(shù)几来表示。 2.多种物体放在一起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边数边做标记,避免重

数或漏(lòu)数。 3.比较物体的多少时,要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不能只看物体的 首尾是否对齐。 本单元重难点内容: 1.掌握数数的方法,能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重点)。 2.能有序地进行数数(难点)。 3.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重点)。 4.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难点)。 本单元知识重要考点: 1.数数。 2.比多少。 第二单元。 本单元知识盘点: 1.确定上、下的标准。 位置在高处的就是“上”,与“下”相对;位置在低处的就是“下”,与“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 首先确定参照物,再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3.确定前、后的标准。 一般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和“后” 是相对的。 4.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 以参照物为标准,参照物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5.确定左、右的标淮。 以自己的左、右手为标准,与左手对应的一边是左边,与右手对应的一边是右边。 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 1.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存在。 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谁在谁的上(或下)面”或者“谁的上(或下)面是谁”。 2.“前”和“后”是两个具有相对关系的方位,两者相互依存,不 能孤立地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3.判断某一物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什么,要以此物体为中心,根

新人教版(新版)2016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016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

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最新七巧板图案大全

教解析 你会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如下的图形吗?可以同桌两人交流合作完成。 答案 你有什么依据可以说明你拼的图形一定是符合要求的? 如:这是线段AB 还是折线AB ? AB 与AC 如果都是线段,它们一样长吗? 在上图中你发现这些线段还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吗?请举例说明。 答案:平行和垂直。如DF ∥IH,AO ⊥BO 等。 这是对于学生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考验;同 时,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这个寻找依据的过程就是 要求学生思考七巧板中各个板的角度的大小以及线段的长短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是承接上面的问题继续 的探究,因为一般探究线段的关系总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关系;二是位置关系。而位置关系中探究的比较多主要是平行和垂直,这在七巧板各个板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A B C A C D F G H O I 图(1)

2 1 你能从下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答案:有角的度数,如∠DGH=135°;角的大小关系,如 ∠DCG=∠CGH ;线段的数量关系,如DC=CG ,CG=2KJ ;线段的位置关系,如AM ∥BH ∥CG,CG ⊥GH 等。 你能用七巧板的2块部件能拼出正方形吗?3块呢?4块呢?拼一拼,与同伴交流,比一比谁的方 法多。 答案: 你现在会制作七巧板吗?请你自己动手制作七巧板,并涂上颜色。 你能用你制作的七巧板拼出一个图案并解释用了哪些板吗?你能用简练的文字解释想表达的图案的意思吗? 这里没有明确要求学生从图中找出角的度数以及线段之间的关系,但通过上一个环节的练习,学生应该很自然地就往这方面寻找。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见到几何图形联想图中信息的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明确知道,几何图形中的信息主要包括的就是角以及线段间的关系。 运用刚才寻找的角以及线段的关系来拼正方形应该是比较容易了。这是对刚才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动手制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巩固边角关系的一次升华俄探究活动,同时也能使得学生回忆七巧板的组成。这相较于刚才的拚更多了要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但在开始这项活动之前,一定要明确是独立完成,即不能求助于同桌,也不能求助于原有的七巧板依葫芦画瓢。 L A B C D E F G I J K M H 图(2) 4 6 7 7 6 4 1 图(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