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家虚静的意义

道家虚静的意义

道家虚静的意义
道家虚静的意义

道家虚静的意义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哲学中所述“虚静”,不仅道家有所论述,而且儒、法、佛各家都有论及。如《荀子·解蔽》说:“虚壹而静”。《管子·心术》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韩非子·扬权》说:“执一而静”、“虚以静后”。虚静说是先秦时期较为普遍的一种认识,涉及到人格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宇宙论和认识论等。对于后世文艺美学中虚静说的形成,这些认识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中影响更直接、关系更密切的,还当是以老庄为主的道家虚静说。

不过,老庄讲“虚静”,首先是哲学意义上的“虚静”,是在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基础上所讲的“虚静”。因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关注理想人生问题,注重人的修养在实践人生理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儒家讲修身,并把修身扩充到整个社会,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道家也是如此,它把“道”看作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其目的也是要实现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目标。道家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是和谐的,可是现实社会中的人都被所谓的礼义道德,智慧巧利等等所污染,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修养功夫,以把这些妨碍主体和谐的蔽障统统加以清除,恢复其原始的素朴状态。这种特殊的修养功夫,就是虚静的心态。

一虚静说的缘起

道家“虚静”的观念,源于老庄哲学,与老子所谓的“道”和庄子所谓的“天”有密切的关系。虚静说的提出,是道家对其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

道家认为,“道”是一种无所不包的和谐境界,具体表现为无声、无形、无欲、无为,“昏昏默默”。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作为万物之本的“道”,其本质特征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最大的和谐。那么,受“道”支配的人世间的一切活动,当然也必须是和谐的。只有这样,才能与“道”相合为一,无往而不和谐。但是,在道家看来,现实社会的人却是极不“和谐”的。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十八章》)他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仁义,为学修身等说法,表示了极大的蔑视,认为恰恰是这些东西悖乱了人们的心态。因此,老子主张:“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十九章》)这实际是要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章》),恢复到原始的无知无欲状态,亦即“婴儿”式的天真无邪状态。但是,事实上人们又不可能返老还童,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精神得到净化,恢复到素朴和谐的心态。所以,老子一再强调说:“载营魄报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十章》)这就是说,只有弃绝一切知识和经验,涤除一切精神上的污染,使其一尘不染,“见素抱朴”,才能“无为而无不为”,达到“道”的和谐境界。故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四十七章》)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上述观点。他认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

论》在庄子看来,“道”往往被微小的成就隐蔽起来,话也往往被漂亮的言辞隐蔽起来,于是就有了儒墨两家的是非之争。如果各以所是而攻其所非,就不如“以本然之明照之”(王先谦注)。所谓“本然之明”,就是“道”的本来面目。而要恢复“道”的本来面目,就必须排除一切隐蔽大“道”的“小成”,亦即局部的、片面的知识和经验。庄子又说:“去知与故,循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疲)。虚无怡淡,乃合天德。”(《刻意》)庄子这里所谓的“知”,指人的智慧和知识;所谓的“故”,指事与物,引申为人的经验。他认为,人一旦有了智慧、知识和经验,就有了“成心”;有了“成心”,也就有了是非,而“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德充符》)。所以说:“多知为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道);若彼知之,则是离之”(《在宥》)。只有“去知与故”,才能够“循天之理”;只有“其神纯粹,才可以“合天德”,与“道”为一。

当然,庄子也并非一味反对知识和经验,他反对的只是世俗社会的“一曲”之识。因此,庄子主张要有“真知”,“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所谓“真人”,即是“才全”之人,他们之所以有“真知”,是因为他们排除了世俗的“知”,一切都顺任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冥会自然之“道”的真谛。庄子又说:“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大惑乎?”(《则阳》)成玄英疏曰:“所知者,俗知也;所不知者,真知也。”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去小知而大知明。”(《外物》)所谓“以无知知”(《人间世》),“不知而后知之”(《徐无鬼》),都是说明只有去除了世俗之知,才能够知“道”。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摒弃俗知呢?道家提出了“虚静”的方法。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十六章》)庄子与老子一脉相承。他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天道》)又说:“唯道集虚。”(《人间世》)老庄都认为,“道”是万物之根本,而“虚静”则是“道”的根本属性,因此,作为主体的人,也必须具备“虚静”的心态,排除人世间的一切不和谐因素,然后才能与“道”合一。关于这一点,庄子在《庚桑楚》一文中说得较为具体: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这就是说,一切荣辱观念,七情六欲,知识技能,都是悖乱心志、束缚心灵、牵累天德、蔽障大“道”的因素。只有使它们“不荡胸中”,保持绝对的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的境界。因此,老庄特别重视以“虚静”二字来要求人的精神状态。庄子在《知北游》中借老子之口说:“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在庄子看来,只有除去世俗之知,保持虚静,使精神“纯粹而不杂”,才能实现精神世界的无限自由:“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刻意》)

由此可见,道家提出“虚静”说,完全是从体“道”的角度出发,要求先要扫清通往大“道”的一切障碍。在此基础上,再进而以主体的“虚静”心态,去领悟“道”的“虚静”境界,亦即“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从而“以天合天”(《达生》)。不仅如此,道家提出“虚静”说,既是作为一种“合天”的途径,也是当作道家理想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先讲“道”讲“天”,而后接着讲人生。正如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所言:“中国哲人的文章与谈论,常常第一句讲宇宙,第二句便讲人生。更不止此,中国思想家多认为人生的准则即是宇宙之本根,宇宙之本根便是

道德的表准;关于宇宙的根本原理,也即是关于人生的根本原理。所以常常一句话,既讲宇宙,亦谈人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5页)

二虚静说的扩展

《庄子·天道》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又说:“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其实,老庄“虚无为本”的思想正是“虚静”观念的基础。

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这里的“虚”是对内心而言,“静”是对外物而言。因此,虚内,则精神洁净;静外,则无知无欲。如此这般之后,精神就会不受任何干扰,保持纯净,犹如一尘不染的大镜子,然后就可以直接照见大“道”了。这也即是老子又一说法:“涤除玄鉴”。庄子同样也把“圣人之心”比作镜子。他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道》)庄子和老子一样,认为并非任何精神都可以遇“道”,只有绝对净化了的精神,才能做到这一点。不过,庄子对此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道”无所不在,它存在于百物之中,要精神之镜不反映万物是不可能的。因此,庄子主张:“圣人之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成玄英疏曰:“夫物有去来而镜无迎送,来者即照,必不隐藏。亦犹圣智虚凝,无幽不烛。”(《庄子集释》)很显然,精神这面“镜子”,可以物来即照,但对“物之粗”,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物之精”,要无所用心,“心无所知”(《人间世》)。既不产生感觉印象,也不形成是非判断,不在“镜面”上留下任何痕迹,仍然保持一尘不染。如此一来,精神这面“镜子”就可以“无幽不烛”,从而直照“不期精粗”的大“道”了。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呢?庄子主张,以虚静来养神。他说:“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刻意》)简言之,这就是虚怀若谷,清静专一,顺应自然。养神,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受到各种矛盾和喜怒哀乐的精神困扰。养神与养生是同样的道理,而且更强调人的精神状态,需要达到“无己”和“物我两忘”的境界。由此不难看到,以虚静来养神,固然包含超脱于现实世界的意思,但精神世界的自由,首先是“惟神是守”(《刻意》),是“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于天”(《养生主》)。单纯强调超越、超脱、超然,不抓住虚静之本,就仍然会“滞于物”,而难以“胜物而不伤”。

虚静是为了养神,养神又是为了修养身心而与“道”合一。这样,养神实际上是作为“虚静”与体“道”之间的中介环节而存在的。虚静以养神,其实是精神的净化过程。对此,庄子提出了“心斋”和“坐忘”,他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所谓“心斋”,就是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在庄子看来,“凡外重者内拙”(《达生》),留心于外物就会使内心蒙蔽,所以必须进入“心斋”而摒除一切杂念。而且庄子认为,要使精神保持“纯粹而不杂”,不仅需要排除外来的干扰和污染,还要肃清内心已有的世俗污点,忘掉名利、事功,甚至连自己的形体也要忘掉。这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坐忘”。

从《庄子》一书来看,“坐忘”实际上包含了三个过程。这就是“无名”、“无功”、“无已”。《逍遥游》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的“圣人”、“神人”、“至人”之名,其实并无多大意义。《庄子》一书中这类名称,尚有“大人”、“直人”、“全人”等,均指得“道”之人。对于这些称谓,我们可不必细加分辨。值得

注意的倒是“无名”、“无功”、“无己”。因为,这三个层次,既是虚静说的扩展,也是庄子按照他的“道枢”的要求提出来的。至于何谓“道枢”,《齐物论》说:“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即在矛盾对立的双方中,人为地去掉一方,使每一方都“莫得其偶”,失去对立面,这就是“道”枢。如果掌握了这个“道”之枢纽,就可以“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了。以下就对上述三个层次分而论之。

“无名”之所谓“名”,当指“虚名”而言。庄子所说“名者,实之宾也”,可做其证。按照他的说法,“无名”就是不“以天下为事”(《逍遥游》),亦即不求为天下的虚名。这是庄子为解决个体与社会这对矛盾而提出的主张。在庄子看来,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而一味求名,就会和别人发生矛盾,这是相当危险的。“德荡乎名,智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智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因此,争名在社会上是行不通的。庄子认为,“道溢乎名,名溢暴。”(《外物》)儒家的一整套道德仁义之所以行之过度,就是因为尚名好胜,这不仅行不通,而且会使人互相残杀!足见名之不足为。因此,庄子主张“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达生》)这即是说,离弃社会,不为虚名,不“以天下为事”,就可以与社会和谐,接近大“道”了。但是,只是与社会和谐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以天合天”。庄子说:“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大宗师》)对庄子来说,所谓“畸人”,是离弃社会的人,但同时也是合于自然的人,自然的小人是人间的君子,而人间的君子却是自然的小人。要达到更大的“和谐”,不仅要“畸于人”,而且还要“侔于天”,即“无功”。

“无功”,就是无所事事,亦即无为。用庄子自己的话说,就是不“以物为事”(《逍遥游》),一切顺任自然。这是庄子为解决人与自然这对矛盾而提出的主张。他认为,取消了物的一方,人就可以免于“物累”,获得比“无名”更大的和谐自由。因此,庄子主张:“无为谋府,无为事任。”(《应帝王》)“无以人灭天”(《秋水》),“不与物交,淡之至也”(《刻意》)。假如一切依乎天理,顺乎自然,把外物只当作客观存在,而不去“以物为事”,外物就不会牵累于人,而与人和谐相处了。庄子在《天地》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他的观点:子贡劝“为圃者”为槔挈水,“为圃者”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人如果“以物为事”,就会精神不专一,不仅为物所累,而且会不载于“道”。因为“道”是自然无为的,所以体“道”之人也应该无为。藐姑射山上的神人,“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逍遥游》),正说明了“神人无功”的道理。“其神凝,是说神人精神专一,不留心于外物。正由于他不“以物为事”,才使万物各得其所,不为所害,因此谷物年年丰收,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结果。庄子说:“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无物物”(《在宥》)。即在表明,占有万物,就不可再对物有所作为;占有万物而不对物有所作为,才能使物发挥物的作用。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三十四章》)所以,庄子强调的是,“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超脱境界,注重人在“自得”中“与道同出”(《山木》)。

神人居处在藐姑射山上,不食五谷,当然是离弃社会。他不留心于外物,也算是超脱了自然界。“无人非,无物累”(《天道》),显然达到了人生的较高层次。但是,由于他还有着“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躯体,所以仍然要“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方能“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也就是说,神人仍然是“有所待”的。如果要达到绝对的和谐与“逍遥”,还必须“无己”。

所谓“无己”,就是忘掉自身的形体,使精神得到彻底的解脱和无限的自由。庄子的这一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来自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十三章》)庄子像老子一样,认为人之所以有喜怒哀乐,祸福生死,都是由于形体的连累。另一方面则来自他自己的形神二元论。他说:“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知北游》)把精神和形体当作是互不相属的两个实体。因此,如果能在“无名”、“无功”的基础上“无己”,那么就可以消除精神的对立面,彻底解决主观与客观这对矛盾,这显然是庄子最后的解决办法。做到了这一步,就可以“守其一,以处其和”(《在宥》),使精神“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逍遥游》),无往而不“逍遥”了。

关于“无己”,《齐物论》一文有具体实例加以说明:“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偶。”“丧其偶”,用南郭子綦的话说就是“吾丧我”,亦即忘记了自己的形体。这与《大宗师》中所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的“坐忘”,是完全一致的。

依庄子的说法,“道”是“有情有信”的,是客观存在,但又是“无为无形”的,它无所作为,不是任何具体的东西。庄子说:“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天地》)意思是说,世俗之人是“有形者”,“道”是“无形无状”的,世俗之人与“道”难以“皆存”。因此,要想达到“道”的和谐境界,就必须“离形去智”。所谓“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德充符》),就是这个道理。庄子又说:“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天地》)成玄英疏曰:“凡天下难忘者,己也。而己尚能忘,则天下有何物足存哉!

是知物我兼忘者,故冥会自然之道也。”一个“忘”字,包含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在“无名”、“无功”和“无己”各层面中,忘我无己最难做到,但也才可能做到与天合,进入人生最高境界。那么能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时,也就达到了“物我兼忘”的地步,就可以“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刻意》),无往而不“和谐”了。

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名”、“无功”、“无己”都是由老、庄的“虚静”说派生出来的。其根本在于“忘”,目的是要排除一切干扰,保持精神的绝对纯净,实现精神的“逍遥游”。但这只是庄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追求精神超脱的产物,它只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忘却矛盾,事实上是难以实现的。庄子所谓的“无己”,实际上还是有己。因为他不可能完全回避现实,仍然要“与世俗处”而“与物相刃相靡”。因此,他就在追求超脱的同时,极力强调“无用之用”和“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对现实而言的。用庄子自己的话说,就是“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大宗师》)。意思是说,只要无是无非,一切顺其自然,消除一切对立面,这样精神和现实,主观与客观就都可以趋于和谐,两方面都可以行得通了。

三虚静说的美学意义

老庄为了体“道”,追求虚静的心态。于是,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巧弃利”,庄子主张“去智与故”、“多知为败”。但是,由于他们只强调“见素抱朴”、“无知无欲”的心态,否定认识的先决条件,这就走向了神秘主义的迷宫。

不过,假如我们只看到老庄“虚静”说的消极面,还是很不够的。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致命弱点,确是否定了正常的认识条件,把“虚静”与知识对立起来。但另一方面,他们的“虚静”说是讲人格修养,它首先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最高境界,肯定了人的心灵和精神的自由是体“道”悟“道”的重要条件。毫无疑问,这一点是老庄“虚静”说中最根本的内容。而且,“虚静”说中同时又包含着深刻的美学

原理,不仅对于后代文艺美学的虚静理论有过直接影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也可给以某种理论启示。

首先,老庄的“虚静”心态揭示了一种审美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审美关系中首先是审美主体能够保持心灵与精神的自由,这样也就能够澄怀观物,体悟到美的对象和美的真谛。在庄子看来:“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道,万物之本,也是美之本;朴素之美,顺任天地之道,也就是最高境界的美。“唯道集虚”,当然美也就在虚静之中。体道悟道,实际上也是一种体悟美的活动。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这里所谓“复”,即“复其根”。既然万物之“根”是“道”,那么“观复”亦即观“道”。观“道”,其实也就是观天地之美。对于“道”的观照,老庄特别要求的则是“致虚极,守静笃”的人生态度,强调具备“虚静”中的和谐心态,“虚静”的核心,在于“虚”。“虚”,不是“虚幻”,而是人们思维过程中排除一切内外干扰,使人的精神超脱于外物与现实的各种束缚,而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纯粹,进入无功利的自由的审美境界。现代审美心理学的成果表明,如果人们心理上没有某种审美知觉的产生,那么这时候就难以形成审美关系,也就不会出现审美观照。老庄强调“虚静”以观“道”体“道”,正是把握住了审美主体顺任自然时的审美愉快。对于这一点,庄子说得尤为详细。《天道》篇云: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庄子以水静为喻,说明“水静犹明”,如果精神静下来,也能象镜子一样,照见天地万物之本。同样,审美主体要是以“虚静”的心态去观照大“道”,乘物以游心,澄怀以观物,那么就会发现“大美”、“天地之美”,体会到“至美至乐”。很显然,观“道”其实就是审美观照:观天地之大美,以天合天。作为观“道”的必要条件,“虚静”的心态事实上也是一种宁神静观,一种超越现实的自由,一种感受至美至乐的审美心态。

因此,在老庄的“虚静”论中特别强调虚以待物。庄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意在通过“心斋”而得“道”。一方面,他们要求清除“前识”与“成心”,主张通过“心斋”、“坐忘”,“忘我”,“忘物”,“知止”“弃智”,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端,摆脱功利的束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道”的直接观照上,从而使心灵获得一种审美知觉力,达到精神上“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实现对“道”的全面而正确的体察。另一方面,力求以“虚静”之心态,制止人的思维活动的惯性力,恢复人的朴素本性,进而“以天合天”。心灵和精神愈自由,愈能感受到美,享受到美,也就愈能“合天”悟道。显而易见,以“心斋”、“坐忘”为审美心理基础,审美观照既具有超功利的、非理性的、自由的性质,同时也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的活动。以“虚静”观“道”,尽管审美知觉是以一种感性的直观的知觉方式活动,但如果目击道存,仍然能够体悟“大道”,洞见“至美”。

其次,“虚静”说阐释了审美创造活动的心理特征。既然“虚静”可以为审美观照提供心理条件,那么也就为思维活动进行自由的想象和大跨度的跳跃性联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乘物以游心,即神与物游。一方面是顺任自然,一方面是“不敖倪于万物”,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心灵不受任何束缚和干扰,既获得游心的快感,也实现精神的自由解放。作为一种有创造力的审美态度,“游心”强

调了“虚静”论中精神自由的审美心理机制。庄子说:“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天地》)“冥冥”则虚,“无声”则静。虚静的心态摆脱了局部的感官的“视”与“听”,也就提供了充分发挥自由联想和想象的自由空间,并且使感性的直观转向理性的领悟,由外视外听转向内视内听。可以说,“见晓”“闻和”,都是虚静的结果。庄子又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叫真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通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在宥》)其中,“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正是精神完全处于虚静状态。上达于“至阳之原”,下入于“至阴之原”,则是虚静中自由的想象。同时,在此还可以看到,虚静中的自由,包含着在有限中感受无限的极致,在天地精神中获得超越现实的自由。“精神四达并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显示出审美态度的自由境界与和谐精神。

不仅如此,“虚静”的心态还能使人思维专一,进入高妙之境,从而使虚静成为一种具有选择性、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审美态度。庄子在《达生》篇讲了一个驼背老人捕蝉的故事。老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所以能捕蝉“犹掇之也”。他说:“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这说明,虚静心态是“用志不分”,心与物融合为一体。正如庄子所说:“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庚桑楚》)虚静、凝神,最终可以在恬淡无为中达到无所不为。那么,把注意力集中于一点上,凝神观照对象,同样可以在观照中自由地超越,获得美的享受。凝神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观照,是审美注意力把握审美对象的过程。审美主体不仅选择把握审美对象,而且通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焕发出创造力。诚然,虚静强调“心斋”和“坐忘”,但是,游心和凝神也给虚静带来了一种创造力。这也就是庄子所言:“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其实,庄子强调“虚静”,最终目的还在于“无为而无不为”。这与“道”的本质特征相一致。因此,虚静和“无为而无不为”都不会“滞于物”,必然注重主体的合目的性与客体的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注重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庄子说:“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天道》)所谓“伦”,是“理”,亦即自然之理。“知道者必达于理”(《秋水》),“达于理”是“知道”的象征,而“虚静”则奠定了“达于理”的心理基础。道家所谓“虚”,是“无”,是“空”,但它是“中虚”之空,而非“外旷”之空。“虚”并非让人“空诸所有”,而是“实诸所无”,故曰“虚则实,实则伦矣”。同样,道家的“静”也不是死水一潭的静,而是排除了主观杂念和纷杂现象之后的静,它仍然保留了“动”的趋势和活力。所以说“静则动,动则得矣”。人们的心理状态,唯其“虚”,方可更充分正确地容纳客观事物之“实”;唯其“静”,才能使思维更有力地活跃起来,“动”起来。由此可见,道家的“虚静”说,蕴含着“虚”与“实”的统一,“静”与“动”的统一,主观的“心”与客观的“物”的统一。这是追求“以天合天”的境界,与审美创造的思维活动显然是一致的。《达生》篇有“梓庆削木为鐻”的寓言故事,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以天合天”在“虚静”心态中的意义及其对审美创造的重要作用。梓庆削鐻,“见者惊犹鬼神”。对此,梓庆说:“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可见梓庆的创造,先后经历了“无名”、“无功”、“无己”的虚静修养过程,而且需要达到“无公朝,其专而外骨消”的程度。但仅此还不够。梓庆还追求“以天合天”的创造境界:“然后入山林,观天性;

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如果为了创造而创造,有悖于自然天性,就不会有好作品。只有忘记创造,使创造合乎自然本性,成为主客观合一的创造,才有“合天”之作。也就是说,虚静,正在于“以天合天”。

其三,“虚静”的心态是一种和谐的心态。“以天合天”,就是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的调和。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五十六章》)老子认为,人只有堵塞耳目口鼻等器官,保持绝对虚静心态,才能使自己进入“玄妙齐同”、与“道”为一的境界。这种虚静心态,就是无知无欲、顺应自然、泯灭差别、消除是非的极为“和谐”的心态。庄子说:“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人间世》)成玄英疏曰:“乘有物以遨游,运虚心以顺世,则何殆之有哉!”“不得已者,理之必然也。寄必然之事,养中和之心,斯真理之造极,应物之至妙者乎!”显然,“养中和之心”,即养气凝神,陶冶不偏不倚、顺任自然、客观真实、中正和谐的心境,使心灵保持和谐的状态。既然心灵可以通过“心斋”、“坐忘”的方法变得纯粹,那么经历“心斋”的虚静之心,本身也会蕴含着自然的生机,可以与天合一,从天人和谐的境界中体味人生与审美的最高境界,获得精神的自由与超越。“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其实正是超越自我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则是人与自然圆融和谐的极致了。

前面已经说到,庄子主张的“无名”,“无功”,“无己”是由“虚静”说扩展派生的,也是依据庄子的“道枢”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人为地取消对立面,达到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和谐,进而与“道”的大和谐相统一。除此之外,庄子还试图“使情”与“理”这对矛盾能够有机地合为一体,追求情与理的和谐。他认为,“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秋水》)即是说,知道大“道”的人,一定明白“道”的自然无为之理,明白此理就一定能够通权达变,能够通权达变的人就不会“以物害己”。那么,怎样才能不“以物害己”呢?庄子认为必须“乘物以游心”,作到“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田子方》),这就要排除一切世俗之情。庄子说:“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刻意》)说明世俗之情对于“道”“德”非徒无益,反而有害,因此庄子主张真正的“情”。《德充符》一文有一段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很清楚地表明了庄子的态度: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成玄英疏曰:“庄子所谓无情者,非木石其怀也,止言不以好恶缘虑分外,遂成性而内理其身者也。何则?蕴虚照之智,无情之情也。”可知庄子所谓的“情”,就是“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亦即“无情之情”。因为大“道”之“理”是自然无为,所以体“道”之人也必须“蕴虚照之智”,排除世俗的好恶喜怒,以“无情之情”去领悟“道”的自然无为之“理”。这样就可以使“情”与“理”自然和谐了。

总之,道家的“虚静”说,就是要人为地排除一切干扰,消除一切矛盾,在所有方面都要求和谐。“虚静”说的本质,说到底,就是一种要求“以天合天”,以“和”致“和”的审美心态,亦即以和谐的心态来创造和谐之美。“虚静”说后来之所以由哲学范畴转化为广泛的文艺学思想,固然与中国古代和谐的审美理想有关,但同

时也与它自身的和谐本质密不可分。要之,在中国古人那里,和谐不仅是他们的世界观,也是他们的方法论。在这方面,道家也是不可能例外的。

作者简介:杜道明山东郓城人。文学博士,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副教授。著有《道家与解脱》等

从《水浒传》看道教的和谐观及其当代意义

从《水浒传》看道教的和谐观及其当代意义 李成文 枣庄学院学报编辑部 中国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和谐”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土壤”中,当然也汲取了道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新的时代内涵。那么,“和谐社会”理念如何在新的时代变革背景中,对这种历史传承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本文试图从解读《水浒传》的道教文化底蕴方面,对小说中所体现的道教“和谐社会”的观念加以探究,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能有一个更加生动的体验与认识。 在《水浒传》诞生后,人们对它的解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要的见解:一个忠义说,一个诲盗说,这些理解都是某一社会阶层或集团利益向文化形态渗透的体现。如果我们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缚,转换阅读视角,从宗教人类学的角度来对《水浒传》进行重新阅读,那么我们就能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深层道教文化信仰,体验其中浓厚的宗教情怀。 现在,《水浒传》与道教的关系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比较早期“水浒”故事和最后写定阶段公孙胜面貌的改变、地位的提高,侯会先生认为,这应与明朝世宗年间的崇道之风有关。(侯会《后来居上的水浒人物——公孙胜》,《文学遗产》,(5),2000.)侯先生指出《水浒传》受到道教的影响,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断定它与明世宗朝的崇道之风有关却未必如此。水浒故事在最初流行阶段就已经有九天玄女娘娘向宋江授天书的情节,天书后有一行字写道:“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这足以说明,《水浒传》在最初流行时就已经有浓厚的道教情怀,蕴含着道教的伦理精神。况且,水浒英雄们所生活的北宋时期,道教十分繁荣,真宗和徽宗时期是前后两个高潮,社会上的崇道之风丝毫不亚于明朝。宋徽宗自称“天神下降”,政和七年(1117)四月授意道录院正式册封他为“教主道君皇帝”,徽宗便以道教教主自居,“令天下归于正道”,道教几成国教。(李焘《续资治通鉴》第5册2401页,中华书局,1957.)其实,与忠义说和诲盗说出现的同时,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小说所蕴含的崇道抑儒倾向:“《水浒传》,虽小说家也,实讯滥百家,贯串三教。鲁智深临化数语,已揭内典之精微,罗真人、清道人、戴院长,义极道家之变幻,独其有心贬抑儒家,只以一王伦当之,局量匾浅,智识卑陋,强盗也做不成,可发一笑。”(《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卷首)的确,小说多方面地表现了道家变幻莫测的法术,但这不是主要方面。《水浒传》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文化底蕴。鲁智深圆寂之前曾自作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第99回,P1369)这首颂体现了道家追求自在逍遥、崇尚自由的思想。这种自由超越一切外在的名利地位的束缚,是人类本性的自我张扬,与南华真人庄子所称的逍遥游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更重要的是,梁山泊英雄聚义的基本纲领替天行道和忠义双全都是道教信仰的鲜明体现,而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则是借助道教仪式来强化他们的基本纲领。 一 从梁山泊忠义堂前高高飘扬的杏黄旗所书“替天行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的道教思想的影响。 老子被东汉中后期兴起的道教奉为教主、太上老君,成为道教的始祖,《道德经》被奉

道家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班级:11中药国交班姓名:李龙辉学号:201101008020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流传于世几千年,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它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明确地表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享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地、法天、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之理。“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

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三.“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臵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对于人的问题,《道德经》除了讲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还讨论了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即人自身的内在和谐。他首先阐释了生态人的内涵。人之生态首先是:“无乐”、“至乐无乐”。“无乐”即是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一种平常心,是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自然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无乐”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般生活在世上。提倡“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节俭生活方式,“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安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的幸福和人生成就与自身的品德以及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家哲学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的著作,给出了人类品德提升的方法和价值观。分享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下面举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虚荣心带来的痛苦 如果以品牌,炒作,证书来证明一个人或某件物的价值。人们往往会被蒙骗。人们应该去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真正价值所在。因为虚荣心的关系,人们往往会花大价钱买性价比超低的东西。好比一个人买了一件名牌花了两千,而他去在别人面前炫耀时,别人却会认为这件衣服值两佰元。这是因为别人是以这个人的水准来横量这件衣服的。这样花大价钱不仅没得到快乐反而得到痛苦。有的人去有名的大

学校花几万学知识,只是为了证书。而在名气小的学习班可能只要几千就能够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往往学习班的老师在教授时会更用心。等毕业大学校当然有证书,可是应聘去,老板要的却是实力,那个证书就没有用了。而且如果以证书来评价一个人的水平时,往往会有一些人花钱买来假证书,滥竽充数。使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能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有去掉虚荣心才能远离这些痛苦。 第二:无私的人才能成就自己 老子用天地做比喻,天地因为无私所以才长久。这个道理其实以经证实了,很多伟人就是以群众的利义为第一,所以他就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且会名垂千史。就算老百姓,一个尊重别人,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事情的人,人际关系就不会变坏。一个喜欢帮助人的人,自然也是受人喜爱的。 第三:去掉对物质过份追求,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成就和人生观,如果建立在以金钱数量衡量和物质享受上。就不容易树立自己发展的目标。很容易变成那种如同无头苍蝇一

浅析“山水与文化相融”的老君山

浅析“山水与文化相融”的老君山 老君山景区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道教文化影响着周边地区。因此,在开发老君山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注重挖掘老君山道教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以老君山道教文化建设来促进老君山文化旅游发展,真正做到山水与文化相融,努力打造出“绝版”老君山。 标签:老君山;文化旅游;文化建设;问道产品 一、前言 现在,我国旅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全民旅游态势已经形成,旅游逐渐成为很多人闲暇时间的主要选择之一。在此背景下,人们旅游的方式和内涵发生了转变,由自然景观逐渐转向于追求文化的感知与体验。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是支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核心资源,是增强旅游业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的根本所在。道教文化做为华夏民族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势必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 洛阳栾川老君山不仅是国家5A級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中草药基因库,同时也是拥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的道教名山。自北魏起在山中建庙纪念,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至明万历十九年颁赐被封为“天下名山”,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毋庸置疑,老子文化即道教文化是老君山景区旅游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老君山旅游产品的主要内涵,深度挖掘老君山文化内涵,打好文化牌、做好问“道”产品,以老君山道教文化建设来促进老君山文化旅游发展,真正的做到山水与文化相融,对推动整个景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老君山文化建设现状 (一)老子文化苑 老君山景区的主题定位就是老子思想,即道家文化,打造“道家圣地,伏牛主峰”的景区品牌。老君山景区以“老子文化、道家思想”打造了老子文化苑,其整体布局突出了“大道行天下、和谐兴中华”的主题,落成的老子铜像高59米,用360吨青铜铸造,铜像一旁是由内地及港台地区的当代书法家书写的“道德经墙”。老子文化苑是弘扬老子思想、传承道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老君山打造老子归隐地、建设国内知名的道教圣地,使其成为集山水景观游览、老子文化体验、道家修学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吃住行游购娱配套齐全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老君庙等旅游吸引物的建设 老君山正顶,建有老君殿、藏经楼,明清两代都叫老子楼。原建筑始于北魏,

儒释道_天人和谐观

[收稿日期]2008-12-18 [作者简介]魏博辉(1957— ),女,北京市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哲学原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9年2月第25卷 第2期 学习论坛 TR I BUNE O F STU DY Feb 12009Vol 125 No 12 儒释道:天人和谐观 魏博辉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社科部,北京100083) [摘 要]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是在中国特有的生产实践水平基础上,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天人合一”是儒释道共有的中心理念,从中具体反映出其“整体观”、“平等观”、“内在价值观”等。儒释道从不同角度诠释的“天人和谐观”共同构成了今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关键词]人;自然;和谐;儒家;道家;佛家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9)02-0060-04 一、儒释道的“天人和谐观”导源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不同于西方。 最初人类与自然界处于一个和谐浑然的状态,但由于生产实践水平、社会制度、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与处理上,逐渐分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地处海湾和贫瘠的山地,由此使人对大自然产生了恐怖和畏惧心理,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不断地与大自然抗衡、斗争,这种矛盾通常以人与神的对立形式表现出来。如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里斯写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其中诗人采用了神话题材,描述了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偷下火种给予人类的故事。普罗米修斯触怒了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岩而受苦。从另一方面而言,他们又把神人化,借用这种笔法鼓舞人们去与大自然抗争,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征服自然的技术力量,以支配自然界。由于那里沿海的一些国家地处海湾,便于航运,在与大海的搏斗中,使得他们不但发展了航海业,而且也促进了商业的日渐繁荣与昌盛,经济得到了发展,扩大了与外界的交流。在他们一次次地战胜自然的过程中,更加激起了他们对自然界新的兴趣。由于他们注意观察和分析客观外界,观察分析自然,因而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对立起来思索,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古老东方的“天人合一”的“主客二分”的思想文化。 在古代,普罗泰戈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 物存在的尺度”的命题,为“以人为中心”置于自然之中的观点奠定了基础。西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把主体和客体加以对立来看待,把人抽象出来作为具有能动思辨的主体,把自然看成是主体的认识对象,人从外部客体回溯到人自身,人成为自然客体的主宰,成为自然的尺度。主体具有本位性,“人为自然立法”,加之科技理性的发展,为人类征服自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点。由此,便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家,在以农业为主,具有整体性的亲族性文化的背景下,又由于封建社会制度进一步把人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与外界交流,因此,逐渐使人们养成了一种乐于耕种、随遇而安的心理习惯,不患贫而患不安。他们追求安稳、和谐,形成了如此的心理结构。在与土地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敬畏自然,依赖自然,消极地对待人为之作及其变化。《列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国君有一次叫一个巧匠把一片玉石雕成树叶。三年以后雕成了,把这片雕成的叶子放在树上,谁也难以辨出真假,因此国君非常高兴。但列子听了这件事后,便说:“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这是赞美自然,谴责人为 [1] 的观点。中国这种“农”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顺乎自然,将人与自然浑然视为一个整体,天人相依,“万物一体”,精神和物质相融。逐步感觉到宇宙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于是出现了整体的意识。在《周易》中往往从一卦象中引出一条人事原则,如《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云

道家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道家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始终被思考和实践着的一个主题,不同的文化、历史铸就了不同民族对自然的不同认识,也即不同的自然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自然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道家自然观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距离道家兴起已逾千年,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回顾尘封已久的经典思想有可能带给我们新的灵感。 道家思想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思想中,“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万物的基础,是万事万物运动的一般规律。据陈鼓应先生统计,“道”字在《老子》一书中前后出现了七十多次[1]。《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实体,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而是一种规律——“自然而然”,而地和天泛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所以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天地万物皆有所法,即人和自然万物都遵循着普遍的规律,即“道”;其二是,“道”的本性是自然,“道”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是自然而然的,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演化的,不受人为干预的。这句话揭示了万事万物的总法则——遵循自然,并且这个法则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违背的,这就是道家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道法自然”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承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强调遵循规律的重要性,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一种有序的运动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内在的根据,遵循一个有序的规律。这也奠定了道家思想的基本思路:探究事物的法则,探究万物的总法则;用事物的法则解释事物的一般属性,用万物的总法则解释事物的根本属性;自觉遵循事物的法则行事,以领悟万物的总法则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2]。 既然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是遵循自然,那么在这个思想基石上,在宇宙、人生、治国、用兵等各个领域,“无为”、“不争”、“因循”等道家核心思想就是理所应当的推论,所以说,道家思想的基础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观。道家自然观具有广泛的内涵,将其思想灵活运用,仔细发掘,对现代生态、政治和人生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家自然观的生态意义 道家自然观对我们最直接的启示就是改变工业时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人

[VIP专享]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

河南理工大学公选课论文 《老子智慧赏析》课程论文 授课教师:赵鸿图 论文题目: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 学院:万方科技学院 专业年级:10电气 学号:1016301105 姓 名:郑飞 成绩: 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道家思想与社会和谐 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道家,以“道”和“无为”为核心,阐述着 治家治国治天下的社会思想。日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 矛盾丛生,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就把和谐发展看作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中,党更是把“促进社会 和谐发展”写入大会主题,这一思想于道家的和谐主题有着异曲同 工的秒处,可见道家的社会思想对于解决当今我国社会问题有这不 可否认的深远意义。 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 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 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 的借鉴意义。 1、老子道家学说可以参照的现实意义 1、1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 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 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 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 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1、2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道家哲学对人生的启迪

目录 一、摘要 (2) 二、关键词 (2) 三、文献来源 (2) 四、主题 (2) (一)超越死亡的生死哲学观 (2) (二)少私寡欲的本真生命观 (3) (三)柔弱胜刚强的智慧生活观 (4) (四)人生得失成败的启示意义 (4) 五、参考文献 (5)

一、摘要 道家哲学思想在关注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视阈广阔而深远,形成独特的人生智慧观。道家哲学以自然的终极关切、智慧生活、本真的生命和正确地看待成败得失,为现代人提供了带有超越意境又合乎道的规律性,带有理想境界又达于人类终极需要的指导,给予了人生的前进与发展以启迪。 二、关键词:道家哲学人生启迪 三、文献来源:目前关于道家哲学的研究丰富多样,本文主要是从 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的CNKI论文数据库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专著等搜索所得。以道家哲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一共搜出文献4647篇,精确检索974篇再选择时间为2004-04-20到2013-04-20,剩余文献198,经过大致浏览,筛选出41篇,在对41篇期刊论文进行归类筛选,得到大致8类主题,确定以道家哲学对人生的启迪为主题,共得出7篇期刊论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一般期刊4篇,本文献的述评基本上就是基于上述所得到的结果来进行的。 四、主题 道家人生哲学思想的魅力就在于它对功利、物欲的淡泊,对人生得失成败的超越,对纯真人性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对生死度量的思考,对智慧生活的追求。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甚至生死抉择时,提出了许多解决人生困境的方法,对于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重新认识人生的目的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一)超越死亡的生死哲学观 死亡是所有生命注定的归宿,但是深陷其中的人类执著地渴求着永生,并不愿意如蝼蚁般安聊此生,于是,关于生与死的思考造就了人类哲学的恢弘与博大。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其中道家先哲们以“万物皆一”的开阔视野看待生死,超越了一时一事、一得一失,确立了极具特色的超越死亡、生死存亡一体的生死哲学,并以其丰富的理论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① 首先,道家认为生死是同质的。生命产生的过程,就是由天到气,由气到形,①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

道家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 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

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例如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胡文焕的《类修要诀》。 此次健身气功?六字诀的编创工作,除吸收众多的古代六字诀经验外,还参考了现代流传的各种六字诀功法,例如养生功六字诀、马家气功六字诀、大雁六字诀、六字真言、八卦气功呼吸八法、五行掌等。在创编过程中,请有关的专家学者对历代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发音的历史演变,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并对六字诀气功的健身效果做了临床观察。 由于六字诀起源于道家和医家,因此其功法带有道家和医家的学术特点。但其运用又不局限于道家和医家,例如隋代倡导六字诀的天台高僧智顗就属于佛家。 从六字诀练功的特点看,它是以调息为主的气功功法。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合为—体的身心锻炼技能。明代以后的六字

道家道教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道家道教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道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道家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道家道教的和谐思想,不仅对既往的文明进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笔难得的宝贵财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炼道家道教和谐的宝贵资源,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审视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道家道教和谐思想的内涵 道家创建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探讨世界“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涵盖自然、社会和人生诸领域,融生态哲学、政治哲学、生活哲学等门类学科为一体,深刻揭示并阐明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体身与心相统一的终极理论,体现了人类高度的思想和智慧。 (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的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人与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共同的本源和法则。不仅如此,道教认为,人类与万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人类不能离开天地万物而存在。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作为主体的人应效法天地之道,既热爱自然,又向自然虚心学习;既能成自然之美,又能体验融自然之乐。 (二)“德及微命”——人与人和谐的生命关怀精神 道家道教思想的另一个最大特点便是表现在对生命的关怀上,强调要以仁爱之心来善待生命,所有的生物都处于相互平等的地位。天地有生生之仁德,道有载育万物生长的善性。慈悲仁爱、长养万物是道教一以贯之的宗教情怀。道教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大系统,坚信生命无处不在。万物都有按照“道”赋予它的本性自然发展的权利,人类不应该随意把人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万物,做到既不按照人的利益、要求虐待万物,也不按照人自身的理解去“厚待”万物,阻碍它们实现自己的价值。从生态学讲,人要做的只能是任物自然,辅助万物成长,以尽自己参赞化育的责任。 (三)“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教育史》结课论文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而对于崇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人误认为道家没有教育思想。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其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道家思想亦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新启发 一、自然无为,顺应时势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它内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人类必须遵循这一特性,以之作为基本的行为原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以下凡引此书,省略书名)在这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应时势,而不主观妄为,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对此,秦汉时期新道家的作品《淮南子》、《吕氏春秋》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阐释。《淮南子》说,无为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告诫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务实中求应变,在应变中求进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功立业,不断走向成功。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自觉地转变教育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不能只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象牙之塔”,而要更加贴近社会现实需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责任,为解决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而出谋划策。又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必须打破大学以培养少数“精英”为己任的传统目标,与社会生产和经济过程相结合,培养出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多种多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有关领导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但迄今为止,传统教育还以其强大的惯性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步伐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故重温道家所提出的顺应规律、顺应时势的思想,有助于我们从思想上更自觉地顺应时势,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改变传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道教文化:道家哲学与意义治疗(二)

道教文化:道家哲学与意义治疗(二) 七、要遵从总体的根源所隐含的和谐的自发的力量,要以内在天真本性为贵 整个道家在反省这个问题的时候,告诉我们,儒家强调的自觉只到达「彼此的感通」这个层次。儒家强调「仁、义、礼」,荀子强调「礼」,孟子强调「义」,孔老夫子强调「仁」。强调彼此的感通,强调客观的法则,强调具体的规范,这样还不够,还要强调内在的本心,而「内在的本性」与「总体的根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依照道家来讲,它强调「尊道贵德」,要遵从总体的根源所隐含和谐的自发力量,要以内在天真本性为贵,道家认为如果人们不遵循宇宙总体之根源,不以我们内在天真的本性为贵的话,就会往下掉。 这是整个道家一直在强调的。所以它告诉我们经济为什么要那么发展?人类一切文明依照它看来,不只是「文明」,也可能是「文蔽」。「人文」不只是「人文化成」,也可能是「人文的异化」,也可能被话语系统遮蔽。所以应该怎么样把遮蔽拿掉?而让「智能之明」显露出来?所以道家的整个思想和修养功夫论,乃至于它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总的来讲都告诉我们,回到那总体的根源吧!触

动你那内在的本性吧!至于其它的呢?其它的都应该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去思考。 八、「道德」不是压迫,不是约制,不是规范,不是教条,而是「生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德,「道德」其实就是生长,不是一种压迫,道德不是一种约制,也不是一种规范。讲它是一个强迫、压制、规范,基本上都不是道德的胜义,不是道德的原初本意。道德的原初本意就是「道生之,德蓄之」。天地万物人我通而为一的「道」生长其自己,而落实于事事物物之上,它有它的本性,「道」「德」是这样说的。 从这个角度去想,我们现在日常用语用到「道德」两字,其实离开原初的本意很远了。甚至我们可以发觉到,当人们拿道德来杀人的时候,跟这里所说的道德便完全悖反了。凡是带有强迫性的规范,依照老子《道德经》来讲,都已经违反道德了。道德本身不应该是强迫的,道德是一种回到你自己的天真本性,回到自然大道。「道」就是自然大道,「德」就是天真本性。用哲学语词来讲,「道」就是存有之根源,「德」就是普遍的内在之本心。它提这些问题的时候,这样一步步看下来,显然它认为人们应该是对于话语介入世界以后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批判,要有一个治疗。而这个话语介入,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问题?人活

试论道家和谐观

[收稿日期]2009-05-04[作者简介]刘宾(1981-),男,辽宁锦州人,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试论道家和谐观 刘 宾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第26卷第7期2009年7月Vol.26No.7Jul 2009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 种不散的精神,道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主要包含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具体说来,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探讨道家传统和谐观,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正确理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家;和谐;遵道;顺道[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02(2009)07-0007-02 一、道家的和谐观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道学对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的和谐观,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和谐,是道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从先秦开始,道家即对这一理念展开了论述。尤其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论证。 (一)人与人的和谐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人是孤立地存在于生活之外、世界之外的。正因为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古代就受到了特别的重视。老子主张“以德报怨”,“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又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善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生万物各有所用,各有其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长处,化恶为善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以德报怨是为了消解人际关系中的怨恨。用宽广恢宏的胸怀、 用至爱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恩怨,老子教导要“和光同尘”,倡导“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也就是说,只有道德完善的人,才方正而不伤害人,廉洁而不妨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耀人;有完好的德行入世随俗,与世人融合,随俗方圆,入世而不随波逐流,出世而不超尘,与世人同舟共济,而且不断完善自我。做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先秦思想家把“和”作为最高的政治伦理原则,作为政 治理念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老子的处世之道是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所谓“慈”,即慈爱天下万物。“俭”即节俭爱惜。“不敢为天下 先” ,所以成为天下万物的首领。因为只有具备慈爱、节俭、谦虚、宽容的美德,人们才会爱戴和尊重。大道是无私的,社会是公平的。老子教诲我们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在处世过程中,老子还强调“谦下”的作用,指出“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是以其善下”,也就是说,江河湖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万流之王,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圣人具有宽广的胸怀,正是“谦下”的结果。现实社会中, 如果我们能够以“慈爱”之心待人,以“谦下”之心处世,那么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自然就会和谐。老子的处世之道还表现在“宽容”、“不争”的态度上。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明确提出“无为”、“不争”的思想。所谓“无为”就是要求人的行事应效法自然,不要妄自作为,要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慎行远祸;所谓“不争”就是要求世人不要争名夺利,应一切从道,“退一步海 阔天空”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的处世之道,以追求身心、群己、社会的和谐。这种处世之道,自然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天人关系上,道家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强调“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 “法自然”的原则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以无为为宗旨,返朴归真,回归到无智无欲的“小国寡民”社会。道家的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向往和追求田园诗般的生活。从老子开始,道家皆以“道”为世界的本原。道家从 “道生万物”的本体论角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起 7··

道家平等思想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摘要:道家思想主要讲究无为而治,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包含了平等的思想。平等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另一个则是讲究天与人之间的平等。本文主要分析道家平等思想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家平等思想;内涵;现实意义 老子和庄子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问题。又在肯定人的力量的同时反对人定胜天的想法,讲求天人关系的平等。虽然道家思想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它也同时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缺漏。不可否认,道家思想也深刻长久地影响了我们。 一、人人平等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道家讲述了平等思想,内容和含义都十分丰富,总而言之,能够概括成以下两点:第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第二是指人和天之间的平等。在第一点上,道家分别从两个方面体现了人的平等问题。第一,从人的生理条件上看,每个人的生理构造不同,导致有的人长得健全,有的长得残缺,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与人之间就不平等,先天不足完全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比如说,一个身残志坚的人,可以靠着后天的努力,成长成有美好精神世界的人。而一个先天条件十分优越的人,也可能因为后天的颓废堕落。在《庄子》这本书中,我们就能看到许多我上面描述的两类人,而且有很多人的原型是庄子等人,这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警戒着我们,这本书也通过这些列子,说明了人人平等,先天的不足并不会完全掌控一个人的一生,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精神的培养弥补先天的不足的思想。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重男轻女,女性在旧社会是极其没有地位的,连孔圣人都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这是儒家思想的缺憾之一,但是道家却弥补了儒家思想的这个缺陷。道家思想没有和儒家思想一样,大力宣扬男权主义,而是赞扬和歌颂了很多女子拥有的品质,甚至提出以柔制刚,这被人们认为是女性哲学。但是,也不意味着道家赞成女子任何方面都可以完胜男子。就像老子就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调和而成,只不是每种事物所占的阴阳比重不同罢了。 二、“天人平等”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不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对天和人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相应的表述,而道家也不例外,在人和天的平等问题上,道家思想作出了不一样的理解。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哲学发展是丰富璀璨而不断进步的,每一个时期的哲学家或者哲学派系对于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在理解上都不一致。最早的时候,生活在商周时期的大多数人都把天作为他们的最高主宰,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在处理天人关系上往往顺从于天,所谓“天命不可违”,所以出现了流行于商周时期的代表天的最早出现在我国哲学史上的词“至上神”。后来到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出现的时候,这种思想也没有什么改变,孔子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还是秉持着前人的看法,即人的生死、命运、富贵、贫穷都是由天命决定的。众所周知,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平等关系的,但是他却也不能在天人平等上坚持自己的理论,反而人为创造了一个凌驾人类的“天志”,反映人们畏于天命的想法实在难以改变。不管是孔子还是墨子的学说,都说明了当时这样的一个观点,天是可以主宰人的,人是不能也没有能力反抗的,所以天和人之间是绝对不可能作为平等关系存在的。除了这种天命论,当时还产生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种观点,这种观点中国哲学史上可以说是进步的,甚至代表着先秦时期所产生的哲学观念的最高层次。荀子是提出这种观点哲学家,他认为天不是人的主宰,相反,人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控制天,甚至使天为人类服务。虽然荀子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在哲学角度上达到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他在天人平等关系方面却有失偏颇。荀子虽然为当时的哲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即改正了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偏激的地方,但他自己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也没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天人关系,他过于强调人能够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还有利用自然,在现代人看来,这种思想有它先进之处,但未免也太过偏激,所以荀子的理论其实也不能很好的解释天与人的关系。 这样看来,中国哲学史上能够客观公正处理天人问题的派系就只有道家。道家思想认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