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特约文稿· “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 综合预防共识

·特约文稿· “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 综合预防共识

·特约文稿· “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 综合预防共识
·特约文稿· “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早诊早治和 综合预防共识

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三级预防 石家庄市鹿泉人民医院肿瘤科杨新书 肿瘤的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198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 1/3癌症可以预防。 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剩余1/3癌症病人通过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第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其目的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一、避免吸烟 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熟知的致癌因素,与30%的癌症有关。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3-4苯丙芘,多环芳香烃、酚类、亚硝胺等。 当烟草燃烧的烟雾被吸入时,焦油颗料便附着在支气管粘膜上,经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癌变。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吸烟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例如女性乳腺癌。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青少年吸烟,规定纸烟中烟焦油要降至每支15mg以下等。现在北京从2015年6月1日已经严厉控烟。 二、饮食结构 美国饮食、营养及癌委员会(DNC)的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 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的预防均有效果。 要提倡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和C水果;富含纤维的食品。 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癌的作用,例如: (1)花椰菜、白菜等,富含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能对抗自由基对细胞的伤 害。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减轻人群疾病负担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率偏低,积极推动规范的结直肠癌早诊早治是进一步改善我国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一、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趋势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新发病例数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3位及第2位,死亡病例数在全世界男性、女性中分别排名第4位及第3位[1]。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已跃居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33.17/10万),死亡率第4位(15.98/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19.71/10万)和死亡率(9.68/10万)第5位[2]。结直肠癌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3.88/10万和15.65/10万、中部地区为24.79/10万和12.54/10万、西部地区则为24.78/10万和12.21/10万[3]。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美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已达到64%左右;欧洲如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也超过60%。近年来中国的结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也有了很大提高,结肠癌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57.6%,直肠癌5年生存率为56.9%,

但仍低于欧洲和美国,也低于亚洲的日本和韩国[4],原因是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总体偏低。美国结直肠癌诊断病例中Ⅰ~Ⅱ期占39%,Ⅲ期和Ⅳ期分别占32%和24%[5]。虽然我国37家三甲医院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占13.9%,Ⅱ期占26.7%,Ⅲ期和Ⅳ期结直肠癌分别占34.6%和23.7%[6]。我国由于各个地区和医院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占比约20%~30%,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是中晚期。目前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Ⅲ期患者71%,而Ⅳ患者则降至14%[5]。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偏低,已经很大程度影响了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 二、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1.结直肠癌筛查的可选方法: 结直肠癌的筛查应根据各地区的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医疗资源及个人危险因素选择适当的筛查方式[7]。目前的筛查方法列举如下。 基于粪便检测的方法包括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IT)和多靶点粪便检测。FIT相比愈创木脂化学法粪隐血试验(gFOBT)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不受饮食和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检测结果也更为准确。FI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技术,推荐筛查周期为1年1次。不再推荐化学法粪隐血试验用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多靶点粪便检测是利用粪便DNA检测技术检测粪便中肠道肿瘤脱落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并与FIT 相结合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的筛检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检测费用较高,推荐应用于无症状人群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筛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口死亡的第一二位原因。在人的一生中,每5个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然而6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60~70%以上的早期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所以癌症又是不可怕的,关键在于无癌早防,患癌早治。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癌症防治知识,现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阐述如下: 一、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肿瘤人体某部位的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使一个或几个细胞的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然后这些细胞不按人体需要不受人体控制地活跃地无限制地增生,这些无限增生的细胞常常在一起形成肿块,这就是肿瘤。 肿瘤分两大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常统称之为癌症)。良性肿瘤生长缓慢,除在要害部位占位有影响外,一般对健康和生命没有危害。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与人体争夺营养,产生有害代谢产物,破坏人体正常器官组织结构,对人体健康极为有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将会夺人生命。恶性肿瘤又分癌和肉瘤,癌发病率占多数,肉瘤仅占10%,但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危害更大。 二、什么人会(易)患癌? 下列人群具有较高患癌风险: 1、年龄:3~6岁儿童肿瘤高发,40~60岁为患癌高峰; 2、性别:除女性特有癌外,男性多于女性; 3、遗传:与癌症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有更高患癌风险,临床上偶然可见高癌家族现象。如母亲患过乳癌,其女患癌风险高3倍。 4、区域:我国北方上消化道癌发病较高,东南沿海及江南肝癌发病较高,两广鼻咽癌发病较高; 5、不良嗜好: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5倍;饮高度者酒上消化道癌多发(酒精本身并无致癌性,是酒精对内脏损伤引起的慢性炎症导致癌变); 6、生活习惯和态度:大便每天少于一次者肠癌发病率升高,性乱性频者宫颈癌发病率升高,不生育或生育后不喂奶者乳癌发病率升高; 7、肥胖:肠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发病率较高; 8、癌前病变:口腔、消化道、外阴阴道粘膜白斑、慢性炎症病理报告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巴氏三级、萎缩性胃炎、宫颈息肉、肠道多发性息肉、乳腺囊性增生等等极易转变为癌,称之为癌前病变; 9、病毒感染:鼻咽癌发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肝癌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宫颈癌发病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恶性淋巴瘤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10、慢性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5年以上患肝癌的风险较高,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癌变率很高; 性格孤僻、内向、自卑的人比性格开朗、乐观、自信的人癌发病率高;离婚、丧偶、家庭不和睦、受过精神创伤的人癌症发病率也会升高。 三、症癌会传染吗 这种现象叫做癌症聚集现象,或叫高癌家族,其引起的原因有二:一是家族遗传倾向,即家族成员身体里存在倾向致癌的遗传基因缺陷,这种人对致癌因素更敏感,更容易发生癌症;二是一家人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享用相同的饮食结构,摄入较多同样的致癌物质,如地

浅谈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通识课程论文 浅谈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姓名:黄碧剑 学号:1222310207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学院:公共管理 日期:2013/12/12

浅谈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摘要:20世纪初,癌在世界各地较为罕见。但近个世纪以来,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首要威胁之一,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头号杀手。在我国城市人口死因序位中,癌已升至第一位,农村为第三位。了解癌症和其产生是战胜癌症的必要前提,同时,对癌症的预防和拥有正确对待癌症的态度是征服癌症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讲述癌症及其特征、产生原因,同时从中医学和西医学的角度详细的讨论了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癌症预防治疗中医西医 正文: 一、癌症 1、癌症的概述 癌症也叫恶性肿瘤,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良性肿瘤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恶性肿瘤还可以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可能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癌症病变的基本单位是癌细胞。人体细胞老化死亡后会有新生细胞取代它,以维持机体功能。可见,人体绝大部分细胞都可以增生,但这种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细胞的增生则是无止境的,这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同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它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等。 人体几乎每个部位都可能遭受癌症侵害。本来,人体这个生物机器运行得天衣无缝,然而癌症改变了这种情形,它的任务就是破坏。如果继续下去,就将拖垮人体。但是,肿瘤不像病毒,不是体外入侵者,它的成分和正常组织一样,因此机体无法对它进行识别免疫。 2、癌的特征 癌即恶性肿瘤。癌通常是由生长迅速的细胞组成,而且他们可能具有各种各样异常的的染色体,常呈多形性和不同程度的间变形。癌细胞具有的特点主要有: ①无限生长性:生长控制发生改变,癌细胞生长迅速,增殖失控,几乎是无止境的不停生长。 ②转移性:癌细胞可以从原来的组织转移到其他组织,从而建立新的克隆,癌细胞依靠转移性能够在宿主体内广泛传播,这也是癌症成为不能治愈的原因。 ③发育不全:癌所产生的细胞一般是不成熟的。 ④结构异常性:一般癌细胞的细胞膜会出现新的蛋白和抗原,同时细胞膜上的环状AMP 的含量降低。 3、癌症产生的原因 (1)中医对癌症病因的认识 正气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内在原因。《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精神情绪的长期过度紧张或忧郁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癌症患者精神多有重大创伤,或有较长时间精神的压抑、郁闷等,而性格开朗的人很少患癌症。在健康人的体内,虽然正常细胞也存在着发生突变而成为癌细胞的可能,但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在这些细胞增殖之前,及时地将它们破坏和消灭。不良情绪能对机体免疫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功能。 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脏腑功能的失调,体内气血郁结瘀滞,痰凝毒聚,导致癌症的形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ICD-9-CM-3:45.73-45.79,45.8)。 2.可R0切除的结肠癌(Ⅰ期、Ⅱ期和部分III期)。 3.对诊断为多原发并多部位的结肠癌(ICD-10:C18),结肠息肉病(如FAP、HNPCC)和炎性肠病合并癌变的患者,直肠无病变者,可考虑行全结肠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直肠指诊: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 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必要时全结肠直肠气钡双重造影,确定肿瘤位置。 (2)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排除肿瘤肺转移。全腹部强化CT或超声,排除其他脏器转移。 5.鉴别诊断: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炎、寄生虫感染、息肉等常见的结肠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全文)

2020版: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全文) 一、引言 结直肠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8.76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87%;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病例18.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01%。如何有效地降低我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时间窗口。此外,结直肠癌的预后与诊断分期紧密相关。Ⅰ期结直肠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9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Ⅳ期结直肠癌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14%。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结直肠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我国的结直肠癌筛查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结直肠癌高发现场(如浙江省嘉善县和海宁市)的防治工作。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结直肠癌负担不断增加,国家和地方开始逐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更多的地区逐步开展了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的广泛开展,规范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技术和实施方案对保证结直肠癌防控效果至关重要。若干学术团体已经

发布了一系列专家共识意见,但目前我国仍缺乏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因此,国家癌症中心成立了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联合肿瘤学、消化内科学、内镜学、外科学、病理学、临床检验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和卫生管理学等多学科专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制定了本指南,以期为我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的规范开展提供参考,提升我国结直肠癌防控效果。 二、指南形成方法 1. 指南发起机构与专家组成员:本指南制定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指南制定启动时间为2020年4月9日,定稿时间为2020年12月28日。 2. 指南工作组:本指南成立了多学科工作组,主要涵盖了肿瘤学、消化内科学、内镜学、外科学、病理学、临床检验学、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卫生经济学和卫生管理学等学科专家。证据的检索和评价由国家癌症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合作完成。所有工作组成员均填写了利益声明表,不存在与本指南直接的经济利益冲突。 3. 指南使用者与应用的目标人群:本指南供肿瘤科医师、消化内科医师以及从事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指南的推荐意见应用目标人群为有意向或适宜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受检者。

结肠癌和直肠癌手术前治疗的肠道准备

结肠癌和直肠癌手术前治疗的肠道准备 结肠癌和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手术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方法。由于结肠、直肠的生理特性,大肠癌手术前必须要进行肠道准备。下面济南癌症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人体肠道内有百余种细菌,据统计,未做肠道准备的大肠癌手术感染性并发症高达70%。而经过肠道准备后,这一数值可以降至10%。由此可见大肠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十分重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 结肠癌和直肠癌手术前如何做肠道准备?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饮食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非梗阻性的大肠癌患者,可以同时达到清洁肠道又平衡代谢不足的目的。应按照4天模式进行。大肠癌患者每天要进食富含氨基酸的少渣饮食,保证充足的热量。如果摄入不足,可以通过静脉补充1升氨基酸注射液和1升电解质平衡液。另外大肠癌患者可饮用不含糖的茶或矿泉水。 近年来,全肠道内营养液的临床应用使大肠癌术前准备简便化。大肠癌患者每天饮用4瓶肠内全营养液(如全能力),加之少量饮水即可以满足人体需要。同时要采取传统的通便措施,在大肠癌手术前2天,1汤匙蓖麻油或硫酸镁或硫酸钠,同时给予硫酸镁灌肠,3 次每天。 2、机械性肠道准备 大肠癌手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即肠道清洁,具体方法有口服药物、全消化道灌洗和灌肠。 (1)传统的硫酸镁3天准备方法,因准备时间长、饮食控制时间长、影响大肠癌患者营养供应、反复灌肠患者耐受性差等而很少使用,已经改进为磷酸钠1天肠道准备法。 (2)全消化道灌洗 又称为顺行灌肠法,优点是大肠癌患者饮食受限时间可以缩短到24小时,基本不影响大肠癌患者手术前的正常饮食,且肠道清洁效果好。缺点为大肠癌患者常感到腹胀难忍,鼻胃管也会使患者感觉不适,但口服绝大多数大肠癌患者达不到手术要求。全消化道灌洗的禁忌证有心肺功能不全、脱水、高龄、肠道狭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失衡和低钙血症。 (3)甘露醇法 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机械性肠道准备方法。简便易行,也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术前肠道准备。优点是清洁效率高,易被大肠癌患者接受,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同时口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策略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策略 CSCO教育文集2014-09-16 发表评论分享 作者: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张苏展 大部分结直肠癌具有缓慢的自然病程和明确的癌前病变而适宜于开展早诊早治筛查。早诊早治筛查通过发现结直肠癌前期病变和早期癌,能提高早诊率和结直肠癌生存率,有效降低结直肠肠癌发病率,最终使结直肠癌死亡率明显下降。我国72个肿瘤登记地区2009年结直肠癌平均发病率29.44/10万,死亡率14.3/10万,其中上海市、广州市、沈阳市和嘉善县发病率居前,分别达58.98/10万,47.46/10万,43.65/10万和41.61/10万。全国几乎所有肿瘤登记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均在上升。以浙江省为例,全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从2000年的23.7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34.75/10万,年增长率达3.76%。大肠癌发病明显呈现出城市高于农村,高收入地区高于低收入地区,男性高于女性,老年人高发的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经济条件的持续改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肠癌发病人数必将会进一步增长,这不仅将危害更多人的生命,而且将对我国的医疗和社会保障资源带来更大的负担。因此,加强我国的大肠癌防治势在必行。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大肠癌筛查,而正是在80年代后期,美国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最新调查的数据显示,2002~2010年间,美国50~75岁间适龄人群的大肠癌筛查率从52.3%上升到65.4%。与此同时,观察到的大肠癌标化发病率从2003年的52.3/10万下降到2007年的45.5/10万,平均年下降3.4%;死亡率从19.0%下降到16.7%,平均年下降3%。双率下降的程度在各个州和地区明显呈现出了随筛查率上升越多而下降越多的趋势。如Rhode Island筛查率达到74.7%,其发病率年下降达6.3%。 支持大肠癌筛查的证据主要来自早期的美国名尼苏达州、丹麦菲英岛、英国诺丁汉三大人群大肠癌筛查试验。三大试验均证实了大便潜血检测法结合结肠镜检查可降低大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国家发起了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大肠癌筛查,但只有少数报道了降低死亡率或发病率的证据。2010年英国一项研究报道了单独使用乙状结肠镜开展大肠癌筛查同样可降低大肠癌死亡率。2011年美国国立癌症中心(NCI)的专家经过数学模型研究认为,开展大肠癌筛查在全美大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中的贡献均达50%以上,人群生活习惯的改善对大肠癌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也有较大的贡献。而治疗的进展仅对大肠癌的死亡率下降有11%的贡献。

结直肠癌最新进展及诊断思路

结直肠癌最新进展及诊断思路 一、疾病概述结直肠癌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100万人,年死亡约50万人。结直肠癌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发病率为29/10万,死亡率居第五位,死亡率为14/10万。结直肠癌的好发部位按发生率降序排列,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横结肠和肠曲、升结肠和降结肠。结直肠的发病与饮食习惯相关。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能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在20%-30%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结直肠癌患者的家族成员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高。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结肠息肉、遗传性腺瘤病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概率增高。结直肠癌的治疗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细胞类药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二、临床线索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线索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高危因素等方面1、临床表现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包括:大便带血、大便变细或变形、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肠穿孔、肠传孔、消瘦、乏力、贫血,以及局部浸润、淋巴结和血行转移引起的表现其中右半结肠癌常表现为腹痛,腹部肿块,以及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而左半结直肠癌以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肠梗阻为多见。2、高危因素病史中应特别关注饮食习惯、

肠道疾病史和结直肠癌家族史。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结直肠癌的诊断需要结合详细病史、全面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方法。纤维结肠镜可以通过肉眼进行形态学诊断,并进行活检。钡剂灌肠是诊断结直肠癌诊断的传统方法,目前虽在一定程度上为内镜检查所取代,但仍是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其在病灶定位上具有优势,但易漏诊较小的肿瘤。CT仿真结肠镜检查无创伤性,相对简单安全,适用于无法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引起肠腔狭窄的患者,具有优势,但无法取得病灶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腔内B超、CT、MRI 适用于明确肿瘤的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可完善结直肠癌的分期。诊断结直肠癌的病理标本主要包括纤维结肠镜活检标本和手术患者的术后标本。细胞学检查适用于早期病变,或狭窄部位活检有困难时。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见后述。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EA和CA199等,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是CEA。由于CEA在结直肠癌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够理想,并且结直肠癌在无症状人群中的发病率不高,因此目前不推荐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结直肠癌的筛查。(1)预后判断多项研究表明,手术前的CEA水平与预后相关,并且在一些研究中是独立于分期的预后因素。包括14项研究的系

结肠癌患者做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

大家都知道,结肠癌是严重的癌症疾病,治疗的时候要做好预防,减少结肠癌危害出现。手术是治疗结肠癌常用的方法,通过切除病灶主体,快速控制病情,但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本就身体虚弱,术后身体受创,免疫力也有所下降,身体会更加虚弱,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那结肠癌患者做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呢? 关于“结肠癌患者做手术后多久可以恢复”这个问题,很难给出明确的答案,跟患者本身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患者免疫力和耐受力强,恢复也相对更快,在术后1-2周即可恢复,有的患者体质较差则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可能需要一个月或者更久。不过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在术后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机体的恢复非常重要,首先在饮食方面手术刚结束后以流食为主,如汤类、牛奶等,待身体逐渐好转后从半流食到普通流食过度,但要多吃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当补充热量、维生素和蛋白质,多吃牛奶、鸡蛋、瘦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如果患者体质较弱应给予补气血的食物,如大枣、龙眼等。患者还应确保充足的休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家属也要多跟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情绪,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结肠癌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而手术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术后患者体内仍有残癌,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因此术后还应及时进行巩固治疗,抑杀残癌,预防病情反复,此时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而且在治疗时注重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同时中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杀术后残存的癌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结肠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袁希福祖辈中,出过很多有名的中医,如曾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医病,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袁积德。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让袁希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医书,并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袁希福认为,结肠癌不是单一的病变,而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反映。治疗中仅着眼于局部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治疗目的,必须全面调理、重点用药,达到阴阳平衡,化有形于无形之中。另外治疗肿瘤灵活辨证施治非常重要,同是一种肿瘤,病变轻重缓急、虚实寒热各不相同,并发症也不一样,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对症下药,既有固定不变的主方,又有灵活加减的药物,一人一方,体现了个体差异,科学合理,有助于提高疗效。从医近40年,袁希福已帮助数万名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周山良(化名),男,乙状结肠癌 2014年6月,周山良在当地医院检出了异常,随后便在禹州市人民医院进行了“经腹乙状结肠癌根治、回肠部分切除、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乙状结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伴大片坏死并浸及浆膜层。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周山良在术后做了七次化疗。可四年后,2018年6月31日周山良在省肿瘤医院复查结果显示:肺部有转移病灶。由于已经经历过七次化疗,亲身感受到副作用,

10肿瘤预防知识问答

10■肿瘤预防知识问答

肿瘤预防知识问答 目录 1.什么是癌症? 2.癌症是怎么生长和转移的? 3.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4.癌症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5.什么是肿瘤防治的“三早”? 6.癌症早期征兆有哪些? 7.女性如何进行乳腺自查? 8.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 9.如何通过健康的饮食行为预防癌症的发生? 10.不同癌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1.癌症患者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2.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有哪些? 13.治疗癌症的药物广告可信吗? 14.得了癌症怎么办? 15.面对癌症如何调整心态? 16.癌症康复期病人饮食营养要注意哪些? 17.癌症患者怎样进行家庭护理? 18.“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什么时间?

1.什么是癌症? 癌症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病。除了头发、牙齿和手指(脚趾)甲以外,几乎人体所有的部位、器官和组织都可以发生癌症。如果我们的机体长期处于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某些部位细胞的基因调控“总指挥”失常了,就会造成细胞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形成不受控制、快速生长的肿块,这就是我们说的肿瘤,恶性的肿瘤还会像螃蟹一样,张牙舞爪地向周围组织中伸展,我们通常把各种各样的恶性肿瘤 癌症。 2.癌症是怎么生长和转移的? 癌症早期仅在原发部位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向周围组织蔓延、浸润,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当侵入血管、淋巴管后,癌细胞开始“长途旅行”,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扩散转移, 晚期患者会由于严重感染、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3.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癌症严重威胁居民健康,这也使很多人“谈癌色变”。但癌症并不意味着死亡,随着对癌症危险因素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咼,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而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大约40%勺癌症是可以预防的,40%是可以通过及早诊治而治愈的,20%是可以长期带瘤生存的。 4.癌症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癌症的某些发病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如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除此之外,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感

乳腺癌的预防与治疗

乳腺癌的防治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唐树彬主治医师 一、世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发病率占全年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世界各地由于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食物构成和工业污染等许多因素的不同,乳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区,其发生率为亚、非、拉美地区的5-6倍,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东欧、南欧地区是中等发病地区,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属低发区。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各国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几乎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以乳腺癌高发的美国为例,发病率约以年均3%的速度上升。70年代中期,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为8万人左右, 1992年乳腺癌每年的新患者上升为18万人。1980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为84.8/(10万),1987年上升到111.9/(10万)。近年的资料表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构成比的32%,每年约有4.3万人死于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8%,居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美国,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二大造成癌症死亡的病因。在1998年,有178,700人患上乳腺癌,有43,500位女性死于该病症。 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在世界上属乳腺癌低发病国家,但存在地区差异,总的特点是: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高于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的城市。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已跃居首位或第二位。据中国抗癌协会统计,每年我国有四万人死于乳腺癌,现在年发病率已经达到40/10万,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乳腺癌特点,除发病率逐年增长外,在发病年龄上,与西方国家有明显差别。从30岁以后就开始增加,发病年龄高峰在40-49岁,比西方妇女早10-15年。以中年人居多,这个时期妇女处于最佳工作年龄状态,因此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无疑会对社会及家庭产生巨大影响。

结直肠癌综述

结直肠癌综述 2014-06-27 17:50来源:丁香园作者:张波 字体大小 -|+ 本文就是一篇关于结直肠癌得研究进展,于2014 年4 月26 日由Hermann Brenner发表于《柳叶刀》杂志。 结直肠癌就是当今最常见得疾病之一,每年全球有约120 万名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而有超过60 万名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于结直肠癌。其在各地区得发病率有显著差异,这与所谓西方式生活有密切联系。男性结直肠癌得发病率高于女性。此外,结直肠癌得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得增大而增加,比如发达国家得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70 岁。 虽然遗传因素就是结直肠癌得得危险因素,但大部分结直肠癌都就是散发得,并在几年内以腺瘤- 肿瘤得形式发生。 当前结直肠癌最主要得治疗手段就是外科手术、新辅助放射治疗(患者就是直肠癌)以及辅助化疗(患者为III、IV 期或高风险得II 期结肠癌)。 在生存期方面,I 期患者得5 年生存率可达90% 以上,而IV 期患者只有略大于10% 得生存率。内镜或血液筛查已被证实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但大部分国家仍未开始实施有组织得筛查。 1、流行病学分析 1、1 发病率与死亡率 结直肠癌就是人类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位于第三位与第四位。每年有120 万新确诊得病例,并且有超过60 万名患者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发病率在50 岁以下年龄段较低,但会随着年龄得增大而增加。发达国家得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70 岁。 该病在欧洲、北美与大洋洲较为多发,而在南亚、中亚及非洲则比较少见。如图1 所示,在2008 年,按每百万人标准人口计算得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4、3(中非,男性)到45、7(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男性)与3、3(中非,女性)到33(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女性)。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一、概述 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15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 位,其中新发病例37.6 万,死亡病例19.1 万。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病人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结直肠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改善结直肠癌病人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 (一)临床表现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 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3.腹痛或腹部不适; 4.腹部肿块; 5.肠梗阻相关症状; 6.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 (二)疾病史和家族史 1.结直肠癌发病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血吸虫病等,应详细询问病人相关病史。 2.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病率约占总体结直肠癌发病率的6%左右,应详细询问病人相关家族史: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等。 (三)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评价、全身浅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的情况。2.腹部视诊和触诊,检查有无肠型、肠蠕动波、腹部叩诊及听诊检查了解有无移动性浊音及肠鸣音异常。 3.直肠指检:凡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作肛门直肠指检。了解直肠肿瘤大小、大体形状、质地、占肠壁周径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有无盆底种植等,同时观察有否指套血染。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 2.尿常规:观察有无血尿,结合泌尿系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是否侵犯泌尿系统。 3.大便常规:注意有无红细胞、白细胞。 4.粪便隐血试验:针对消化道少量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5.生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 6.结直肠癌病人在诊断、治疗前、评价疗效、随访时必须检测CEA、CA19-9;有肝转移病人建议检测AFP;疑有腹膜、卵巢转移病人建议检测CA125。(五)内镜检查 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适用于病变位置较低的结直肠病变。 所有疑似结直肠癌病人均推荐全结肠镜检查,但以下情况除外:

一文看懂中国的结直肠癌筛查

一文看懂中国的结直肠癌筛查! 导读:中国特色的结直肠癌筛查必须寻找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技术方案。 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 2016年6月21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于顶级医学杂志《JAMA》发表了业内期盼已久的结直肠癌筛查最新推荐指南。 历时8年,新版筛查建议更新了哪些内容?我国的医生该关注哪些变化? 《医学界肿瘤频道》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主任许剑民教授进行解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中心主任:许剑民教授1.历时8年才更新的新版筛查建议,有何变化? 2016年USPSTF更新的建议推荐7种不同的筛查手段(2008年仅3种)。分别为以愈创木脂为试剂的粪便隐血实验(gFOBT)、粪便隐血免疫化学检测(FIT)、粪便隐血免疫化学-DNA 检测(FIT-DNA)、结肠镜检查、CT结肠成像、乙状结肠镜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联合FIT。USPSTF 关注的重点已从筛查特异性转移到筛查的重要性及普及方面。 因为结直肠癌的筛查肯定是获益的,而在美国,结直肠癌的

筛查没有得到普及。2.新增的粪便检测方案如何实施?效果如何? 新增加了FIT和FIT-DNA 两种粪便检测方案。 FIT 通过检测粪便中完整的血红蛋白,比gFOBT敏感性高,根据cut off值是否固定,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方法。 然而,不同种类的FIT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很大差异,已报道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3%~88%和91%~95%。FIT-DNA 通过检测粪便中细胞DNA的改变,研究显示其检测结直肠癌敏感性大于FIT,而特异性比FIT低。 但是粪便相关检测方法的高的假阳性率导致了不必要的进 一步检查、检查相关并发症和检查费用,且没有相关数据指导阴性检查后再次检查的时间间隔,很可能导致过度随访。 3.不盲目,看中国特色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怎么选? 中国特色的结直肠癌筛查必须寻找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 技术方案。 大肠癌筛查从总体技术布局上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直接筛查法。 即直接对所有对象诊断性筛查,一般采用结肠镜或乙状结肠镜。 直接用结肠镜筛查检出率相对低,费用高昂,但其敏感性高,较少漏诊,多用在发达国家。 第二类:二步筛查法。

肉瘤的预防和治疗

肉瘤的预防和治疗 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是,肉瘤是否值得做基因检测,主要有什么药物。一时竟然回答不出来,这不仅仅是百度一下,看看有无批准肉瘤的靶向药物,而是看看这种肿瘤的遗传学改变是什么,因为没有遗传学改变不会产生肿瘤,然后是这种遗传学改变有什么合适的靶向药物。事实上,“癌度”搜索过肉瘤的资料,其实能找到的资料和信息相当有限,决心写一个系统的科普贴。 1、什么是肉瘤 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癌症,虽然称之为瘤,但仍为恶性的。肉瘤与其他常见肿瘤的差异是肉瘤发生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里,主要是连接性的组织——起到连接或支持身体的其他组织。肉瘤最常发生的组织包含骨骼、肌肉、肌腱、软骨、神经、脂肪和手臂与腿的血管,实际上肉瘤可以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目前虽然有50多种肉瘤,但是它们能够被分为两大类:软组织肉瘤和骨肉瘤,2014年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约有12000例软组织肉瘤和3000例骨肉瘤,属于一种不很常见的肿瘤。成人最常见的肉瘤类型是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之前也称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等。特定类型的肉瘤最常见某些器官,如平滑肌肉瘤是最

常见的腹部肉瘤,然而脂肪肉瘤和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常常发病于腿。横纹肌肉瘤是儿童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发病在与骨骼连接帮助身体运动的肌肉上,多数患者发病年龄低于10岁,横纹肌肉瘤通常在体表形成肿块,易于早发现。胃肠道间质瘤一般在胃肠道中的软组织发生,通常在胃或小肠软组织,是成人较为常见的一种肉瘤形式,有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恶性的,而且早期往往没有什么症状。病例医生有时也不能完全判断某一种肉瘤的类型,很多肉瘤是不确定型的,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无法将某一种肉瘤划分至现有的肉瘤类型。 目前对软组织肉瘤的诊断主要是活检,治疗的主要措施包含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疗或综合治疗。骨肉瘤和子宫肉瘤还可以接受钐153和激素疗法。孩子的治疗效果会好于成人,他们的治愈机会更大一些。 2、肉瘤的风险因素 软组织肉瘤的致病原因并不清楚,但是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肉瘤的风险。 1.肉瘤家族史,即家族有人患肉瘤。 2.患有佩吉特骨病。

micro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_毕德利

microRNA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毕德利,王亚旭 T he research in colorectal cancer of microR NA BI Deli,WANG Yaxu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0,China. 【Abstract】microRNA is a kind of the endogenous non-coding RNA of regulation with21-25nt long nucleotide,through fully complementary with the3'U TR of target cells mRNAlead to mRNA degradation,or not fully complemen-tary with mRNA block mRNA translation,to involve in cell growth,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miRNA are oncogenes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s,some miRNA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volv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th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miRNA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iagnosis,staging,prog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colorectal cancer. 【Key words】miRNA;colorectal cancer;gene expression;biological therapy Modern Oncology2011,19(10):2117-2120 【指示性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21-25nt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调控RNA,通过与靶细胞mRNA 的3'U TR完全互补导致mRNA降解,或不完全互补结合阻断mRNA翻译,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和凋亡。 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若干miRNA直接或间接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miRNA表达谱与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miRNA;结直肠癌;基因表达;生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1.10.71 【文章编号】1672-4992-(2011)10-2117-04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寻找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基因,从而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迄今已有六千余种miRNAs被发现,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参与生命活动,许多病毒也会与宿主的miRNAs相互作用[海巴斯德研究[1]首次报道了肿瘤疱疹病毒-卡波济肉瘤病毒(KSHV)miRNA在对抗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并揭示了KSHV miRNA可以通过调控天然免疫的关键分子参与病毒潜伏状态的维持]。miRNAs在各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上调或下调,这一现象初步揭示了肿瘤发生与miRNA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近来,miRNA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就miRNA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1miRNA的生成和作用机制 在细胞核内,首先由RNA聚合酶II或聚合酶III转录合成初级miRNA,经过Drosha及DGCR8剪切形成miRNA前 【收稿日期】2011-02-25 【修回日期】2011-03-11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重庆400010【作者简介】毕德利(1982-),男,山东省莱芜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胃肠外科工作。E-mail:delibi1239@gmail. com 【通讯作者】王亚旭(1967-),男,重庆市渝中区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及便秘治疗方面研究。E-mail: wangyaxu1967@yahoo.com.cn 体,然后转运出细胞核,酶Dicer把miRNA前体剪切成双链miRNA。成熟的miRNA与其互补链结合成双螺旋结构。螺旋打开,1条与RNA诱导的基因沉默复合物形成非对称的RISC复合物。 当miRNA和靶mRNA序列互补配对程度高时,通过RISC切割酶Argonaute作用引起靶基因在互补区的特异性断裂。而当互补配对程度低时,抑制靶mRNA翻译过程,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也可以同时具有以上两种作用模式,即当与靶基因完全互补结合时,直接切割mRNA。最近发现一种去腺苷酸化机制也参与了miRNA的基因调控[2]。一个miR-NA可调节数百个靶基因包括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等,几种miRNAs也可以联合调控单一基因的表达,miRNAs和靶基因组成了复杂的调节网络。揭示miRNA的作用机制对于我们认识体内miRNAs之间、miRNAs与mRNA之间、miR-NAs与蛋白质以及与DNA之间的网络交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单核或巨噬细胞在特定刺激下,其miR-150的分泌量会增加并随血液循环进入到内皮细胞,通过降低受体细胞中相应靶基因的翻译,刺激内皮细胞迁移[3]。中科院在最新证实了miR-499对于条件诱导的心肌梗塞严重程度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揭示了miR-499在心肌细胞中的调控机制[4]。 2miRNA与肿瘤的关系 最早关于miRNA与肿瘤有关起源于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3q14缺失[5]的研究,在肺癌和淋巴瘤中表达增强的致癌基miRNA17-92,是哺乳动物中第一个miRNA。目前, · 7112 · 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10月第19卷第10期MODERN ONCOLOGY,Oct.2011,VOI.19,NO.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