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翻译理论争议焦点的随想

对翻译理论争议焦点的随想

对翻译理论争议焦点的随想
对翻译理论争议焦点的随想

人 文 论 坛

138

INTELLIGENCE

·······

················· 对翻译理论争议焦点的随想

广东行政学院 外语系 苏惠敏

近年来在翻译学界展开了一场十

分热烈的讨论,焦点之一落在翻译到底是不是科学,也就是存不存在纯粹的翻译理论。传统上中国翻译界的确更重视翻译的实践而不是理论,认为翻译出好的作品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没有、也没有必要有什么翻译理论。但和其他社会学科一样,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积累,理论也就有了形成的条件和必要性。正如当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了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家一样,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有关翻译方面理论性的问题。随着这些理论的日益深入和系统化,翻译学逐渐显现雏形。虽然这门学科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应该承认它和翻译的实践一样有独立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翻译的实践应该解决“怎么译”的问题,也就是要着力翻译出高水平的作品,总结经验;而理论则应该解决对翻译作品“如何评价”的问题,反过来也为翻译家的翻译活动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并且帮助加深人们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这正像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关系一样,一个写作品,一个写评论,两者相辅相成。这两者当然也难免会互相看不起,互相争论甚至批评指责,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同时存在,共同发展。

另外一个争论的焦点是“可译性”。这应该是比翻译的科学性更根本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文学作品的可译性差一些,诗歌就更加不可译。但是出于交流的需要又必须得译,即所谓“不可译也要译”。既然不可译,那么我们翻译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有些人认为翻译文学应该从外国文学中独立出来,

形成一种专门的类别“翻译文学”。有没有这种必要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看我们读翻译作品时到底在读什么。笔者认为我们读到的是原文作者的思想(如果译文作者能够尽职地把原文作者的思想忠实地在译文中重现出来)和译者的语言。也就是说思想(说通俗

一些,就是原文的意思)是可以翻译的,而语言(这里主要指文学语言)则基本上是不可以翻译的。好的译者也许可以把原文的语体或者语气,比如正式的、庄重的、诙谐轻松的等等较好地表现出来,但也仅此而已。语言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特殊的魔力是没有办法翻译出来的。比如我们仅读一两句话就可以判断它是不是出自鲁迅、毛泽东、或者张爱玲之笔,就是因为这些优秀作者的语言富有个性,而正是这种个性是没有办法翻译的。好比读《红楼梦》,只有用中文读,我们才能读到曹雪芹的那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语言的神妙。用其他翻译语言来读,不管译者再高明,译文的语言再优美,我们读到的也不再是曹雪芹的语言,而只能是译者的语言了。因此笔者认为通过翻译作品只能研究外国文学的思想性,而不能研究其艺术性,尤其是原文的语言特色。这样看来翻译作品是不能等同于外国文学的,但能不能因此就形成一个独立的“翻译文学”的类别也很难说。这里又涉及到译者的地位的问题。以前一般把译者看作是原文作者的附属,没有独立的身份。现在有一些观点主张“提高”译者的身份,认为译者是完全独立于原文作者的创作者。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也有些过。因为译者使用的虽然是自己的语言,从这个角度来说具有创造性,但是一个好的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的思想,不能随意在译文中透露自己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译者对于原文作者又有附属性。通过译文我们可以研究译者的翻译风格和语言,但是不能研究他的思想。所以“翻译文学”完全从外国文学中独立出来也还是困难的。

在翻译理论方面的争论其实可以称为“中西”之争。其中一派认为我们应该在翻译理论上和西方接轨,也就是我们应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翻译理论,并且把他们应用到中国的翻译活动中来,这一派我们姑且称之为“西化派”;另一派则反对这种“媚外”的

作风,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如“信达雅”等提法)可能更加适合中国的特色,这一派我们暂且称之为“传统派”。

“西化派”中的确有一些学者本着认真严肃的态度做了很多向中国介绍西方翻译理论的工作,这些工作帮助中国的翻译学者了解西方的翻译理论,加深了对翻译工作的认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这一派中也有一些学者其实并不真正懂得西方的理论,他们(包括笔者在)在评职称的压力下身不由己地投身到为了发表论文而写论文的潮流中。为了使自己的论文看起来有理论深度,他们就想法设法套用某些西方的理论、术语,即使他们自己并不真正理解这些理论,甚至可能都没有把介绍这些理论的著作通读一遍。这些论文的模式大概是这样的:文章第一部分先介绍某一西方理论的背景和大概意思,第二部分则把这一理论套用在翻译实践的某一方面,可以说是新时代的“论文八股文”。其实也不止在翻译界,在文学评论界、语言学界以及其他许多社会科学领域,这样的论文都不在少数,所谓之“开谈不讲‘后现代’,虽读诗书也枉然”。这些文章看起来比较有理论高度,如果再用一些高深艰难的词汇和长的拗口的句子就显得更有深度,被发表的机会也大一些。笔者这里并不是要批评谁,作为其中的一员是非常理解这种苦衷的。

再说“传统派”。这一派中的许多人可以说是翻译界的泰斗。“传统派”并不是不能接受西方理论,只是在目前铺天盖地的介绍、应用西方翻译理论的论文的情形下希望大家理智一些,认真对待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后者和西方翻译理论相比其实也并不是毫无益处的。另外“传统派”反对的是“西化派”中的那些为了显得高深而“西化”的人。“传统派”所希望的是大家把精力花费在实在一些的事情上。

中国的翻译理论和西方的翻译理论相比显得有些虚,比较空灵,不像西

人 文 论 坛139

INTELLIGENCE

············

············方理论搞得那么系统。这也许和中国文化有关系。无论中国的诗词、文章、还是书画,乃至中医,都是讲究神韵和意境,许多东西都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些东西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可能很难被成为“科学”,但是他们却富有生命力,在中国流传数千年至今仍然能被人们欣赏、利用。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也是这样,无论是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还是钱钟书的“化境”都没有给出一个“科学的概念”类的解释,他们只是在一篇类似随笔的文章中被提出来,不像西方的翻译理论那样动辄长篇巨论。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中国的这些翻译理论可能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理论,最多也只能算是对翻译作品如何评价的一种提法而已。但是他们的含义其实已经很明确了,即便没有一篇数万字的学术论文的支持,每个中国人也能理解什么叫做“翻译的神似”。因此我们要做的也许不是按照西方的科学标准去评判他们的科学性,而是去挖掘其内涵,发扬光大它们,并且把他们介绍给全世界,使得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被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和受益。

在翻译实践方面争论得最为热烈

的一个题目应该是“归化”和“异化”,其实也就是翻译界讨论了很久的“直译”和“意译”的问题。现在的论文多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向西方介绍和输出中国文化,翻译应该多采用“异化”的手法。我认为这种看法基本是正确的。但是近来看到一些文章讨论为了使西方了解中国人“流散式”的思维方式,在中译英的过程中最好把中文的句式(比如短句,主动句式)等等也尽量保留下来。其中多篇论文里都用“Long time no see”这句完全中文结构的句子在美国等英语国家被完全接受作为异化成功的例子。笔者并不认为美国人把“Long time no see”挂在嘴边是好事情,也看不出他们能从中了解到多少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于文化的交流,世界上的多数语言都会接受一些外来词汇,比如英语国家的人现在基本都能接受“doufu”,“gongfu”这样的中文词汇,中国人也接受了许多如“幽默”,“沙拉”,“酷”这样的外来词语。我想这种现象可以作为异化翻译成功促进了文化沟通的例子。但是如果把不同语言的句子结构也照搬到另一种语言里,恐怕

就是对语言的损害而不是丰富了。试想如果中文中充斥着“已不见你很久”这样的病句,英文中充斥着“Long time no see”这种“洋泾浜”,中国和英语国家大概都有必要开展“语言净化活动”了。在翻译中,特别是文学翻译中,我认为文字的优美还是更重要的。如果打着传播中国文化的旗号,为了“异化”而“异化”,由此损害了语言的和谐优美,那损失可能更大了。你想如果翻译出来的东西语言生涩,甚至结构不通,让读者难以读下去,文章失去了读者,文化向谁输出呢?所以主要的还是把中国的好文章认真地翻译出来,读者多了,介绍中国文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心中怀有输出文化的重大使命感,使用有限度的“异化”翻译策略,再多加一些注释就足够了,前提是不要为此损失了文字本身的优美。“度”在这里尤为重要的。

理论和实践哪个更为重要是不可能争论清楚的。但是目前翻译界太多玄而空的文章的学术背景下,多提倡一下重视实践也还是有必要的。

基督形象与马丁·路德的十字架神学

南京师范大学应天学院 蒋乡慧

摘 要:本文试图探讨马丁·路德鲜明的十字架神学与安徒生童话的内在关联。

我们发现,路德神学所突出的救赎者形象即基督形象、以及对基督形象自我降卑、虚己的一面的侧重、十字架上苦难强调,以及内在其中的关于真理的“反合性”(paradox)的思想都深深浸润在安徒生童话中的主题、人物与情节叙述之中。从十字架神学思想而非简单文化元素角度的解读有助于更深理解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深层逻辑。

关键词:童话形象 基督形象 十字架上苦难 反合性

随着对安徒生作品研究的深入,国内越来越多的解读开始离开传统的人文角度、社会学角度,正视安徒生小说、童话、自传中深厚的基督教信仰背景,从安徒生自身来理解安徒生童话。但这些探讨安徒生童话中基督教信仰元素的批评解读大多简单泛泛地停留在基督教的文化层面,或者满足于简单对童话中一些表层的基督教伦理元素如“上帝”精神、“爱”、忍耐、牺牲等等加以勾勒,“缺乏真正理解安徒生、与安徒生殊途同归的从神学角度出发的研究”。 事实上,面对内部自身流派纷呈,纷繁复杂的基督教或基督教文化,对于安徒生这样一个敬虔的基督徒,不深入到安徒生自身神学传统的深处,对安徒生的思想的理解就很可能流于空疏与肤浅。因此研究安徒生的作品中的神学维度,不可能不涉及到安徒生所生所长的具体的丹麦的宗教传统。自宗教改革以来,丹麦摆脱天主教,确立了由马丁·路德(1483年-1546年)的后继者所建立的基督教路德宗为自己的国教,全国95%的人口信奉。马丁·路德的宗教改

怒江水电开发争议焦点及理由

一方面,支持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利用率低,而且大量使用煤炭发电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 二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 三是可以带来长期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地方建材,交通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实施这一方案,将使电力行业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 四是怒江地区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不能开发,没有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五是怒江地区已经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保持原生态不可能; 六是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 七是只有开发才能有资金解决移民问

题;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八是怒江水电开发符合我国国情; 九是全州唯一支撑地方经济的森工产业也在环保工程实施后推出了历史舞台;十是能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地理条件好,较小的投资产生较大的回报、少数民族应该优先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反对怒江开发的理由: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和自然景观; 二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三是旅游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怒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怒江水电开发会产生移民问题、水污染问题; 五是怒江水电开发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式,贸然开发欠考虑;六是怒江地区是我国仅存的原生态河流之一,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考虑到生态破坏,已经停止建坝 七是怒江开发会产生泥沙问题;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怒江水电开发能否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一方面,支持的理由:一是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大量使用火电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隐患;二是当地缺乏支柱产业,怒江开发可使电力行业成为支柱产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如带动地方建材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财政增收、为移民问题提供资金、它符合循环经济要求、较小的投资取得较大的汇报。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将超过电力行业本身怒江水电开发是迄今为止一条可实现的对怒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途径;三是,怒江水电开发可为当地带来就业岗位;四是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完全不开发不可能;五是符合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原则;六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国际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反对开发的理由是:一是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当地的地理奇观、自

两会热词中英翻译

“两会”热词 政府注资 pump priming 软环境 soft environment 粮食最低收购价 crops' minimum purchase prices 保八 Eight Percent Protection 以人为本 Put People First 农民企业家 Farmer-turned-entrepreneur 窗口指导 window guidance 下岗再就业 Re-employment after being laid off 登记失业率 registered unemployment rate 扩大内需 propel/expand domestic demand 城乡差距 rural-urban divide 基本医疗保险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家电下乡Home appliances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教育公平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三农"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农村留守人口 Rural Left-Behind Population 提案 proposal 职业资格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精神疾病 mental illness 防卫过当 excessive defense 选举舞弊 electoral fraud 违纪 disciplinary violation/offense 黄金时段 prime time 过滤软件 filtering software 交通协管员 traffic warden 求救呼叫 mayday call 飚车 drag racing 流感“二代”病例 domestic flu case 综合能力 all-round ability 冒名顶替 identity theft “牵线”帮忙 pull strings 艳照 sex picture 产前性别选择 prenatal gender selection 权宜之计 half-measure 巡回演出 road show 零和博弈 zero-sum game 先天免疫 natural immunity 低空飞行 flyover 猪流感 swine flu 青年发展协助 youth outreach 测谎考验 straight-face test 预先禁令 Preliminary injunction 强弱排序 pecking order 总体规划 master plan 动员讲话 Pep talk 遏制政策 containment policy 联合 tie-up

分享英文合同模板翻译:详解关键词

引子:鉴于现在对外交流事例逐渐增多,英文合同特不是经济合同的翻译愈显重要,若译文不准确或不严谨,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经济纠纷.故今以一英文(经济)合同写作书籍为蓝本,录入一些有益文字,希望大伙儿共同提高英文(经济)合同的翻译和写作。 合同文件是合同双方签订并必须遵守的法律文件,因此合同中的语言应体现其权威性.英文合同用语的特点之一就表现在用词上,即选择那些法律用词,以及正式用词,使合同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达到双方对合同中使用的词无可争议的程度。 一.Hereby 英文释义:by means of , by reason of this 中文译词:特此,因此,兹 用法:常用于法律文件、合同、协议书等正式文件的开头语;在条款中需要强调时也可用。 语法:一般置于主语后,紧邻主语. 注释: (1)hereby: by reason of this 特此

(2)covenant: v. make a formal agreement 立约,签订合同、条约; n. legal agreement具有法律约束的正式合同 (3)completion of the Works: 工程的竣工 (4)therein: in the Works在本工程中 (5)the Contract Price: 合同总价,指工程的总造价 (6)such...as: 关系代词,相当于that, which (7)under: in accordance with 依照,按照 (8)the provisions of the Contract: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e Contract合同条款 注释: (1)hereby:特此 (2)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as far as we know据我们所知 (3)foregoing statement:above-mentioned statement上述声明 (4)herein:in this, in the statement在声明中 (5)documentary proof:证明文件

两会热点词汇翻译

两会热点词汇翻译 政府注资pump priming 软环境soft environment 粮食最低收购价crops' minimum purchase prices 保八Eight Percent Protection 以人为本Put People First 农民企业家Farmer-turned-entrepreneur 窗口指导window guidance 下岗再就业Re-employment after being laid off 登记失业率registered unemployment rate 扩大内需propel/expand domestic demand 城乡差距rural-urban divide 基本医疗保险basic medical insurance 家电下乡Home appliances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教育公平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三农"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农村留守人口Rural Left-Behind Population 提案proposal 2008政府工作报告热词——国企篇 国有企业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OEs) 主要产业core business 税收贡献tax contributions

民航civil aviation 所有制结构ownership structure 发展大型粮食基地to develop large grain production bases 国有资产所有权转移transferring ownership of state-owned assets 完善所有制结构to improve ownership structure 实行政策性关闭破产to carry out policy-mandated closures and bankruptcies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to set up a budget system for managing state capital 国有企业资产总额the total value of assets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OEs)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tate-owned assets 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adjustment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state sector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to set up and improve a system for investors of state assets 引入国有企业股份制to institute a stockholding system in SOEs 邮政体制改革reform of the postal service system 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reforming, reorganizing and upgrading SOEs 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to deepen the reform to convert SOEs into stockholding corporations 加强公司化管理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实行政策引导关闭和破产to carry out policy-mandated closures and bankruptcies 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to transform the economies of cities dependent on resource exploitation 扩大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系统试点to expand the experiment of setting up a budget system for managing state capital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摘要: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动力能力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分析,以求在深入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比较;企业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A.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

如何用3步完成案件争议焦点归纳.doc

如何用3步完成案件争议焦点归纳 1、第一步:明确原被告主张 争点是在充分对抗的诉辩主张中产生的。无争议不诉讼,但当事人争议内容并非都是争点。尤其中国式辩论背景下,有时候对抗双方所讲的不是一个事。所以准确厘定争点,首先要明确原被告各自请求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1.明确原告的主张。就该案例而言,原告的主张基本可以自圆其说,诉讼请求可以从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得出。先来分析原告请求权基础:①要求B还款并支付占用费,主要是基于合同约定;②C、D承担连带责任,主要理由是B是实质的一人有限公司与公司人格否定(这里包括了备用主张);③E承担连带责任,主要基于共同合同相对方(混同)。逻辑上没问题,但是否真的成立,要看A的举证。这个过程就是法官在案件庭审前,要对原告主张进行检索,查找原告的请求权基础所对应的要件事实在原告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不是都有体现。比如,合同纠纷中,原告诉请双向返还,那就应该检索他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否包含合同无效、解除或撤销等内容,如有缺失就应该通过释明让当事人补正。检索原告主张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请求中包含的备用主张,比如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但又请求合同如有效则要解除;又比如承揽、委托等合同纠纷中主张解除,理由里既有法定解除权又有任意解除权等。按照新诉讼标的理论,原告这样的主张并非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法官就此预备之诉的主张,也应该要求被告进行答辩。 2.明确被告的主张。被告答辩一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①权利否定型,即认为原告请求权基础对应的要件事实不存在;②权利阻碍型,即以其他请求权基础对抗原告的请求权基础,如诉讼时效、履行抗辩、抵销、清偿等。对权利阻碍型的答辩,也应检索答辩请求权基础对应要件事实在其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中是否都已有所体现。再举前述小栗子,B、C、D、E共同答辩:协议签过,A的1600万元收到,但已归还1400万元,实际还欠A200万元;A出资有迟延,应承担违约责任,在B欠款中扣除,不提反诉;B不是一人有限公司,不应连带;E与本案无关,只是

焦点小组访谈法

焦点小组访谈法

————————————————————————————————作者:————————————————————————————————日期: ?

如今,我们学习和研究大众传播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研究方法,对于诸多传播学理论,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深究每种理论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尽管大家并不一定都会成为全职的研究人员,但许多人以后的工作可能会牵涉到使用与评估研究。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研究方法之一的:焦点小组讨论法。 本次介绍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做详细说明,它们分别是发展过程、应用范围和应用步骤,在介绍过程中,我会例举一些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实例,希望大家能在听完我的介绍之后,对焦点小组讨论法能有更多的了解与兴趣。 好,那下面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介绍,首先我想先从焦点小组访谈法的发展过程说起。 作为受众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焦点小组访谈法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和认可。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媒介研究中对接受方研究的兴起,这种小组访谈的方法成为了传播学和媒介研究者发展出来的研究方法库中的非常关键性的一种。不过,这种方法的历史和起源在时间上却可以追溯到更久远以前,而且涉及到许多其他研究领域。 罗伯特?默顿在他有关小组访谈和焦点团体的文章中,对这种方法的形成和发展追溯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提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保罗?拉扎斯菲尔徳在哥伦比亚广播研究室所进行的广播受众以及电影观众的研究,其中,以默顿为美国国家军队信息和教育部研究机构所做的军队道徳培养和训练的电影最负盛名。默顿和肯徳尔于1946年出版了一篇题为“聚焦采访”的文章,并在10年之后又据此分析出版了同样长的另一部作品,这个举措通常被认为是媒介受众和传播过程研究方法诞生的标志。

国新办 61个重大国家战略常用关键词英文译法

重大国家战略常用关键词英文译法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缩写:BTH Coordinated Develop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 Tianjin-Hebei Region 2.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Leading Group for Coordinated Beijing-Tianjin-Hebei Development 3.北京城市副中心(缩写:Beijing MC)Beijing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Center 4.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to relieve Beijing of functions non-essential to its role as China's capital 5.雄安新区Xiong'an New Area 6.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major recipient of functions relieved from Beijing that are non-essential to its role as China's capital 7.创新发展示范区demonstration zone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8.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new, green, eco-friendly and livable urban area 9.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pioneer zone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10.协调发展示范区demonstration zon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11.开放发展先行区pilot zone of opening up and development 12.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global visi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distinctive Chinese features, and future-oriented goals 13.千年大计、国家大事national project of millennial significance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 1.长江经济带(缩写:YEB)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2.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to step up conserv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stop its over development 3.水环境改善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4.水生态修复water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5.水资源利用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6.综合交通运输体系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7.沿江高铁(缩写:Yangtze HSR)high-speed railway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8.黄金水道golden waterway 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粤港澳大湾区(缩写:the Greater Bay Area(GBA))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Outline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3.港珠澳大桥(缩写:HZM Bridge)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4.国际科技创新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5.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to jointly develop platforms for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cooperation 6.“一国两制”,依法办事to uphold the principle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7.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Shenzhen-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8.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Shenzhen-Hong Ko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cooperation zone in Qianhai, Shenzhen 9.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demonstration zone of all-round cooperation among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in Nansha, Guangzhou 10.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demonstration zone of in-depth cooperation among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in Hengqin, Zhuhai 1

最新时政新闻(两会)词汇汉英翻译

最新时政新闻(两会)英汉词汇翻译 1.新思想 new thought 2.新常态 new normal 3.新增长目标 new growth target 4.新反腐模式 New anti-corruption model 5.民生 people's livelihood 6.扶贫 poverty alleviation 7.国防 national defense 8.改革开放40周年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9.中国梦 the Chinese Dream 10.人类命运共同体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humanity 11.五位一体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progress 12.四个全面 the 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13.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14.文化自信 cultural confidence 15.获得感 sense of benefit 16.成就感 sense of achievement 17.城市群 city cluster 18.低碳城市 low-carbon cities 19.智能制造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中国制造2025 Made in China 2025 21.工匠精神 craftsmanship spirit 22.中国天眼:500米口 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 China's Eye of Heaven: The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 (FAST) 23.国产航母 domestically built aircraft carrier 24.国产客机 homemade passenger jet 25.数字家庭 digital homes 26.数字经济 digital economy 27.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8.第五代移动通信 5G mobile communications 29.自媒体 We-Media 30.自贸试验区 pilot free trade zones 31.医疗改革 medical reform 32.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33.居民消费价格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34.税收减免 tax reduction and exemption 35.去产能 reducing excess capacity

文学理论选择题

文学理论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章练习(不定项选) 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ABC)。A 文学理论B 文学批评C 文学史D 文学信息学 2.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A)。A 诗学或诗论B 修辞学C 文艺学D艺术学 3,(AB )著的《文学理论》中强调区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的关系。A 韦勒克B 沃伦C 卡勒D 刘若愚 4,《镜与灯》的作者是(B ),本书的副标题是(D )。A 燕卜逊B 艾布拉姆斯C 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D 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5,80年代,中国诗歌理论界最重要的争论是关于()的论争。A 七月派B 九叶派C 朦胧诗派D 百花文学 6,中国古代文论中()提出了“妙悟”说。A 刘勰B 钟嵘C 王国维D 严羽 7,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B )这一概念。A 无意识(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B 原始意象C 净化(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D 移情(德国学者利普斯) 8,丹纳在(AB )中最早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A 艺术哲学B 英国文学史C 拉?封丹及其寓言诗D 十九世纪法国哲学家研究

9,(B)在《新科学》中“发现了真正的荷马”。 A 孔德B 维柯C 克罗齐D 莱辛 10,所谓的传记式批评在中国可追溯到(A)的“知人论世”,在法国以( )为代表。A 孟子B 孔子C 杜威D 圣伯夫 二章练习(不定项选择) 1.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A )。 A 黑格尔 B 莱辛 C 马克思 D 卢卡契 2.(B)曾指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A 车尼尔雪夫斯基 B 列宁 C 高尔基 D 尼克拉索夫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评《弗兰茨?冯?济金根》时提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的东西”。 A 莎士比亚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象征 4,德国理论家(B)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 A 本雅明 B 哈贝马斯 C 弗洛姆 D 马尔库塞 5,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大致上取(A)和(D)两条路线。 A 人本主义 B 反理论主义 C 直觉主义D科学主义 3章练习(单项选择) 1.提出“神游物外”的是()。A 王夫之B 陆机C 刘勰D 司空图 2.表现论的代表人物是()。A 尼采B 立普斯C 克罗齐D 波德莱尔 3.福科的话语理论对作者作的是()研究。A 历史主义B 谱系学C后现代主义D 解构

康乾盛世四大焦点争论

康乾盛世”四大焦点争论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高翔】 近年来,清史学界颇为关注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问题研究。围绕着能否称康乾盛世,如何看待康乾之世的历史地位、潜在危机以及乾嘉之际的盛衰之变等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近年来,清史学界关于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焦点问题展开。 现综述如下。 焦点之一:康乾盛世是否存在? 对这一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坚决否认清朝曾经出现过康乾盛世,认为"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全国生产力大幅度破坏为代价的"。稳定后出现的所谓"盛世",其实是时人和后人"吹捧"出来的。既然"盛世"不存在,康乾盛世研究也就成为一个伪命题。另一种观点则充分肯定盛世的存在,认为将康乾时期清朝出现的繁荣景象称为"盛世",是历史当事者对当时国内形势的普遍认可,即所谓"正值太平盛世","轹古凌今,遘史册罕逢之盛世"。前一种观点,将这一被时人广泛认同的提法视为"吹捧",显然有失偏颇。国家统一的完成,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清朝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此外,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也是那一时期的显著特点。还有学者强调:康乾盛世的出现,"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它都远逾前代,具有集大成之势。它是以儒家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18世纪创造的一个伟大奇迹"。当然,肯定康乾盛世时期存在的学者们对盛世的起始时间和分期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盛世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康乾盛世的顶峰是乾隆时期清朝统一新疆(1759年)之后的20余年。 焦点之二:如何认识康乾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些学者认为康乾时期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滞状态。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是他们的发明。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止状态"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物一般。"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很少再用"停滞"、"超稳定"等术语谈论清代中国,但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康乾时期的中国如龙钟老人,"步履蹒跚,缓慢迟滞"。近年来逐渐走向深入的中国早期近代化研究,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康乾盛世实际上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认为,这种转变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充分说明:一是商品经济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经济和社会的面貌,市民阶层逐渐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明显的进步和扩张,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企业成为中国早期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三是普通百姓的人

读书心得关键在问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关键在问》心得体会 面对“问题”学生,怎样让他们爱上学习?如何和别人友好相处?类似很多这样的问题,似乎都在《关键在问》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就像书本开头的一段文字中说的那样,走进全世界任何一位老师的办公室,你都能听到各种充满挫败感的故事和关于教学矛盾的问题。我们往往抱怨某某学生有多么的不听话,多么令自己头疼,却忽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与别人沟通时,我们总是希望直接说服对方,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对方。这样一来,就会让对方感觉到被控制,势必不愿多听一句。这样无效的沟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书上列出的焦点讨论法,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较好办法。通过提问的方式,从客观现实入手,关注他人的感受和看法,思考后形成决策。这种方法不仅仅可以运用到谈话中,大大提升沟通质量,还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课堂中来。比如在课堂讨论环节,以前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参与的讨论,表面上看讨论的热火朝天,实际上活跃的仅仅是几名学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呢?第一,分组固定化,形式单一。我们没有考虑到小组成员的个性特征,他们面对熟悉的同桌,失去了讨论热情,容易产生思维定势。第二,课堂时间有限,交流表面化,他们往往来不及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无暇倾听他人的意见。第三,问题不当,讨论低效,老师提的问题难度太大,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浅显,学生又不愿意讨论。第四,小组讨论参与度低。往往是能说会道的学生掌握组内讨论大趋势。那么我想,高效的提问可以解决这样的困扰。 焦点讨论法,是一种艺术对话形式。今后,我将不断的摸索,让自己从中学会提问,有效倾听。 面对“问题”学生,怎样让他们爱上学习?如何和别人友好相处?类似很多这样的问题,似乎都在《关键在问》这本书上找到了答案。 就像书本开头的一段文字中说的那样,走进全世界任何一位老师的办公室,你都能听到各种充满挫败感的故事和关于教学矛盾的问题。我们往往抱怨某某学生有多么的不听话,多么令自己头疼,却忽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与别人沟通时,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键词英文翻译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键词英文翻译 the Fifth Plenum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十七届五中全会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中央政治局 Boost domestic demand 扩大内需 12th Five-Year Program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011-2015)/12th Five-Year Plan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五年规划 economic growth mode 经济增长方式 inclusive growth 包容性增长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宏观经济调控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综合国力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国际竞争力 capability in shielding against risks 抵御风险能力 Urbanization 推进城镇化 rural modernization 农业现代化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maintai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rural and urban regions 统筹城乡发展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现代产业体系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战略新兴产业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区域协调发展 main functional regions 主体功能区 poverty-stricken areas 贫困地区 recycling economy 循环经济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防灾减灾 Cultural innovation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innovative country 创新型国家 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科技创新能力 soft power 软实力

两会英文词汇

两会词汇:8个“新词”闪亮政府工作报告 1、nationwide reading 全民阅读 原文:We will develop culture and arts, the press and publishing, and radio, television and film, and run archives well. We will promote the flourishing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e will encourage the people to read. 新词语境: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2、transparency of public finance 阳光财政 原文:All public spending on official overseas visits, official vehicles and public receptions should be made public. We will ensure transparency of public finance and make it easy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oversee it. 新词语境: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3、to take targeted measur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精准扶贫 原文:Local governments need to merge poverty alleviation resources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m and take targeted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assistance reaches poverty-stricken villages and households. 新词语境: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4、power list 权力清单 原文:We will introduce a system to list all items over which government review and approval are required and release the list to the public. 新词语境: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 5、Internet banking 互联网金融 原文:We will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ing.

生态批评的理论焦点与实践

生态批评的理论焦点与实践 生态危机是摆在当代人面前极为严峻的现实,为此,学术界有必要将呈纷繁之势的生态批评理论予以系统化,透过表面现象看到问题的实质,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人类的生态意识。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为提高民众对生态危机的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的责任感,生态批评家需要对生态理论所面临的实质性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生态美学追求的同时,发挥生态批评的意识形态作用,并在生态批评的实践中,为解决生态危机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一、生态理论的论争焦点 生态意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代,但是,生态理论成为显学却仅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虽然生态研究成为显学较晚,可是,在仅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其发展速度却极为惊人,现已渗透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宗教学、人类学、美学、文艺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综观这些学科的生态理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均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学批评理论也是如此。无论学术界对此做出了多少种解释,在“文学就是人学”①的理论框架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均是当代生态文学批评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理论论争的焦点。从哲学认识论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主客体关系之争:坚持“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论和环境与人类对立的二元论。在整体论看来,人与自然是同为一体、不可分割的。西方古代思想家泰利士认为海神是创世之母,宇宙统一的本源归于水;赫拉克利特把宇宙统一的本源归于火;芝诺则直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界定为一体的,人的“终极意义也许可以界定为与自然和谐统一地生活,或者,换句话说,即我们人类与整个宇宙和谐统一地生活,所有的行为都不违背自然万物间的普遍法律”[1]77。中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和张载等人总结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说法,均体现了人与自然同为一体的生态哲学观。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则将物质与精神、本质与现象等诸方面对立起来,使自然界与精神世界分离开来。尤其是科学主义形成以来,自然被物化,成为与人类相对立的“客观世界”,人则成为世界的主宰者。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宗教哲学教义开宗明义地指出,上帝造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来主宰世间万物。这些二元论的思想无疑为人类中心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哲学认识论基础。 从人本主义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与归宿,人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均是为了实现快乐之目的,所以,“中国的人本主义思想是充分遵循天人合一论的。人本经济学强调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非主宰者。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必须保护自然,争取与自然万物的相互调适,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人类自己”[2]。在人本主义经济学看来,以一定的物质存在与消费为基础而又超然于物质之上的一种欣慰和愉悦的人类精神感受就是快乐。这一理论认为消费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如果这种发展损害了保证人类生命存在的自然物,那么这种发展就是得不偿失的。西方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由于没有充分体现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结果即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3]304-305。这就是“一线胜利”与“二线三线失败”的辩证关系。 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在公民权方面又存在着自由主义与城市共和主义之争。一方面,自由主义强调公民的个人权利;另一方面,城市共和主义强调公共利益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责任先于权利、政治德行和公民的生态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生态领域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公民权依据的定义是一个公共政治空间中的现象。对于许多批评者来说,无论世界主义的具体内容如何,均不属于公民权理论的范畴,因为,公民权依据的定义只有在民族国

浅析民事案件中争议焦点的归纳(20200521123414)

浅析民事案件中争议焦点的归纳 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庭审占了大量的时间,如何提高庭审效率?不得不思考,在庭前证据交换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我们在庭审活动中必须能够 迅速准确找到案件争议焦点,保证法庭调查抓住重点,明晰审判思路,顺利指 导当事人完成举证责任,从而快速查明案件事实,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 一、争议焦点的概念、特点 何为争议焦点?简而言之,从字面意思可知:争议+焦点,即民事案件审理中原、被告双方争议的重要问题。争议焦点有三个特点:一是争议型,没有争议,何来焦点?如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借款2万元,被告辩称,借款属实,欠条为真,但现在没有能力还款。那此案便没有争议焦点, 作为审判部门的法官,合同的契约性决定了审判环节应当遵循借款合同。二是 关联性,如有争议,但并非与案件事实及法律适用有关,争又何方?如离婚纠纷案件中,被告大声质问原告代理人:你凭什么帮她说话?此时有争议,但与 案件无关联,只要原告代理人委托手续合法即可。三是有效性,如有争议,但 影响力小,甚至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或者审判实践已成惯例,也无需归纳为 争议焦点。如交通事故案件中,原告主张住院伙食补助费20元每天,被告辩称按照18元每天计算,试问,如果此争议也归纳为争议焦点,那稍微复杂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将满篇尽是焦点,显然不符合实际。 二、争议焦点的分类 (一)事实类争议焦点 事实就如故事,遵循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但今天审理的是昨天的故事,这注定了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差距。熙熙

攘攘,皆为利往。原告为了其利益诉请,极力诉说对其有利的事实及证据,而 被告相反,会尽可能的反驳甚至否定原告所言。法官只能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用依法予以认定的证据还原事实,此时便有争议, 首先是证据的争议,其次是事实的争议,而事实的争议源于证据的争议。如民 间借贷案件中,原告提交一张借条,被告辩称,借条不是我写。此时争议焦点 便出现:借条是否为被告所写。还是在民间借贷案件中,如被告辩称借款属实,但已还款,此时争议焦点为:被告是否已经还款。 (二)法律适用类争议焦点 目前在基层法庭审理的案件中,多是普通民事案件,如交通事故、婚姻家庭、民间借贷、买卖合同,上述四类案件无论是法律规定还是司法实践已经比 较成熟,很少涉及法律适用的争议。但农村房屋买卖纠纷案件必然涉及,比如:轰动一时的北京画家村案件、小产权房买卖案件,涉及法律适用的争议,这类 争议的原因更多是政策文件多,但法律规定不健全。还有曾经的河南种子案, 涉及不同部门颁布的法律适用,这类争议源于对法官对立法法的理解及法官适 用法律的角色定位。 三、归纳争议焦点的时间点 目前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三种做法:第一种:在原告宣读完起诉状,被告 答辩结束后,法官根据诉辩称归纳争议焦点;第二种:在证据交换完毕后归纳 争议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了举证期限及证据交换制度,要求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以及证据交换的情况,归纳争议焦点,并就归纳的争议焦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可年,按照目前的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