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框架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的研究进展_段锦云

框架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的研究进展_段锦云

框架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的研究进展_段锦云
框架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的研究进展_段锦云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5a14524708.html,/journal/ml https://www.sodocs.net/doc/5a14524708.html,/10.12677/ml.2016.44012 文章引用: 宫健宇, 杨忠.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J]. 现代语言学, 2016, 4(4): 109-113.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Jianyu Gong, Zhong Y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Received: Aug. 31st , 2016; accepted: Sep. 16th , 2016; published: Sep. 26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5a1452470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from the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s. It shows that the construal of lexical metonymies is realized by profiling either proximal concepts or proximal scop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grammatical level, the construal of meto-nymic meanings is achieved by different profiles in the same base. All the above construals rely on both cognitive contexts and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The choices of metonymic forms root in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Keywords Construal, Metonymy, Profile, Context,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 宫健宇,杨 忠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收稿日期:2016年8月31日;录用日期:2016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16年9月26日 摘 要 本文从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入手,探析了转喻意义的认知识解。结果表明,词汇层面的转喻识解通过凸Open Access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d inadequacy. Key words:metonymy,contiguity,prominence,creative thinking,strategic metonymy,cognitive metonymy 5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概况 转喻,在传统修辞学那里表现为借代,是一种修辞格,和其它所有修辞格一样,是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它的研究更多地停留在用不同的例旬对修辞效果进行分析、借代与其它辞格的区分上,更近一步的,能够涉及借代辞格与借代词、词的借代义之间的关系上,除此之外,并无新奇之处。 转喻地位的改变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认知语言学家 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Lakoff,1987)",转喻

不再仅仅是处于修饰、辅助地位的、作用仅限于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格,而是正 常的语言现象,甚至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人们思维和行动的方式。在这种思 想的影响下,众多学者纷纷利用转喻理论来解释更多的语言现象,词汇层面、语 法层面、语用层面等各个层面的语言现象无一不可以利用转喻来进行解释,转喻 的范围因此不断地扩大,解释力无限扩张,几乎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 但是,虽然从理论上讲,转喻和隐喻一样都是人们日常思维和行动的方式, 且较之以前转喻研究的文献在最近十几年大量涌现,但是转喻研究和隐喻研究却 无法同日而语。隐喻研究一直备受青睐,数不清的专著、论文、学位论文都在从 各个角度研究隐喻,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相比之下,转喻研究则冷清得多, 根据陈香兰(2005),国外目前研究转喻的文献多是论文集,国内研究转喻的专 著仅有李勇忠(2004)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 其余的都是单篇论文,或是在论述其他问题时顺便提到转喻,如王寅(2005)在 构建事件域认知模型时讲到了转喻。这些研究成果和隐喻的研究成果相比,在数 量上简直是屈指可数,同时在转喻的理论问题上几乎没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的思 考。 所以,目前转喻研究的状况是:一方面是转喻范围的不断扩大、解释力不断 增强;另一方面是专门性、深入性研究的匮乏。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转喻研 究的问题便浮出水面:在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众多\n南 (1997)、张胜广(2005)则具体分析了借代造词的几种类型,史锡尧(2002)、 龙青然(2005)分析了借代造成语的类型,钱宗武、朱淑华(2004)则具体分析 12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了今文《尚书》中借代引申词义的八种类型。 就借代发生的层面而言,传统修辞学关注的主要是词汇层面的转喻,可见以 下文献: 转喻与转喻作为造词手法和词义引申手法的研究,可见史锡尧(1994)关于 借代造词,史锡尧(2002)关于借代造成语,刘正光、周红民(2002)关于惯用 语理解的理解,徐景亮(2007)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张辉(2003) 关于熟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具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人体词语的转喻研究上,可见蔡梅(2006) 谈“手"的转喻,王敏(2005)英汉人体词认知对比研究,张志惠(2006)英汉 人体头部器官转喻现象研究,李群(2006)以“心一为部首汉字的情感隐喻及转 喻——认知个案研究,陈浩(2006)从认知角度看汉英日语的“口齿唇舌——言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2008年12月第4期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Educati onal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s &A rts Dec .2008No .4  人体转喻化的认知特点 王 敏 (绍兴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利用人体概念化的转喻现象,发现人体转喻化是利用人的功能特征对其他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过程,其特点为凸显人体的某种功能特征。人体转喻化分为四类,其凸显的功能特征包括:某人体部位的动作、抽象智力功能、抽象情绪和心理功能,及人体部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人体;转喻;功能特征 作者简介:王敏(1979-),女,湖北钟祥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与语义学。 一、引 言 人体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 生作用的人的本身。”(赵艳芳2001:6)根据人体中心说,“一切都是从人的自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质等等”(沈家煊1994.4)。卢卫中(2003.11)指出,人类的这一认知规律,决定人体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人体隐喻进行研究的学者颇多,如王文斌(2001)、程淑贞(2002)、李树新 (2004)、李瑛和文旭 (2006) 等。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种主要和普遍的认知 能力是想象(i m aginati on ),即把一些概念映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以想象为机制的隐喻和转喻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利用人体概念化的另一途径则为转喻。对于人体的转喻化,学者论述不多。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考察人体概念化中转喻现象,并分析其理论基础和认知特点。 二、转 喻 Lakoff &Johns on (1980:36)认为转喻主要 具有指代功能,即用一个物体代替另一个物体, 同时还具有加强理解的作用(李瑛2006.3)。Lakoff 又指出“转喻是认知的基本特征之一,人 们常用易于理解和感知的事物的一个方面指代整个事物或事物的另一个方面”,“转喻的喻体和本 体之间的映射产生于同一认知模式中的概念域”(1987:288)。关于转喻和隐喻的区别,Ungerer &Sch m id 认为转喻涉及词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邻 近关系(a relati on of contiguity ),而隐喻则是建立在相似性(si m ilarity )和类比(comparis on )之上(2000:115)。Gibbs 强调隐喻和转喻必须区分开来(2001:36)。虽然二者都涉及事物之间的映射,但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用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而转喻只涉及一个概念域,两事物之间的映射是发生在同一概念域中。综上所述,转喻的映射发生在同一概念域中,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理解和指代功能。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邻近关系,其心理认知机制是凸显性。李勇忠认为在认知过程中,某个概念域是多 个次域组成的矩阵域(matrix domain ) (2005.6)。人体域也是一个矩阵域,是由诸多的次域组 成的主域。对人体特征进行范畴化认识的结果是,把人体分别从外部物理特征(包括形态特征、大小特征、空间特征、位置特征)以及功能特征(包括具体的动作特征、抽象智力特征、社会功能特征)多方面进行归类,从而形成组成人体域的诸多次域。“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文旭,江晓红2001.4)为什么对人体要从外部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两方面去认识,这是因为“讨论指称意义的时候,直观现象和功能都是决定因素”(汪榕培2000:19)。 本文的语料来源于《英语谚语荟萃》和《格 7 1

框架效应研究

组织行为学小组报告 题目:框架效应理论及应用探究

目录 摘要 (1) 一.框架效应文献综述 (2) 1.1框架效应的概念 (2) 1.2框架效应的种类 (2) 1.2.1单向,双向框架效应 (2) 1.2.2风险选择框架效应、特性框架效应与目的框架效应. 3 1.2.3外部框架效应和自我框架效应 (3) 1.2.4延迟框架效应和加速框架效应 (4) 1.3框架效应的理论解释 (4) 1.4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 (5) 1.4.1 材料因素 (5) 1.4.2 认知需求 (6) 1.4.3数学能力 (6) 1.4.4 年龄、性别与性格 (7) 二.关于框架效应的思考 (7) 三.框架效应的应用 (9) 实验设计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文献综述、对文献的思考、应用和实验设计。文献综述主要概述了前人对框架效应的研究概括,列出了研究框架和方向等。第二部分则是在综述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对文献的自己思考,总结出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建立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我们第三部分阐述了具体利用框架效应的实际方式。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简短的实验来验证框架效应的存在。

一.框架效应文献综述 1.1框架效应的概念 传统的理性决策的恒定性原则认为若决策者是一个理性个体,则在面对同一问题的几个不同描述方式时,应该表现出相同的偏好。然而,1981年,Kahneman 和Tversky利用“亚洲疾病问题”研究决策时发现,人们在决策时会受到备择方案描述方式的影响,表现出偏好反转的现象。Kahneman和Tversky(1981)将这种由于描述方式的改变而导致对同一问题的备择方案产生的偏好转变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1】。决策框架是“决策者所拥有的有关动作、结果以及某一特定选择可能引发的有关情况的一系列概念”,它由问题形式、社会规范、习惯和决策者的性格特征决定。 近三十年来,随着风险决策研究的深入,对框架效应这种决策偏差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在不断延伸。 1.2框架效应的种类 1.2.1单向,双向框架效应 Wang(1996)研究框架效应的动力学机制时发现,人们在决策时除了存在传统的框架效应,即双向框架,还存在另外一种框架效应,即单向框架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两种框架效应的存在【2】。 (1)双向框架效应(bidirectional framing effect):由于选项结果框架的不同而从风险规避占主导转为风险寻求占主导,这是双向框架效应。双向框架效应即传统意义上的框架效应,涉及到偏好反转,它主要在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模糊或者微弱的时候出现。 (2)单向框架效应(unidirectional framing effect):单向框架效应没有偏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 —— —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唐璐璐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存在于语言模态和声音、图像、文字等非语言模态之中,并通过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文章从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视角出发,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分析宣传语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现象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阐释了多模态宣传语篇的认知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转喻和隐喻在语篇推进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相互作用,实现了多模态语篇内部的衔接与主题的连贯,达到了宣传片的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转喻;隐喻;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134(2019)01-0057-0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情感和组织意义的重要载体。[1]隐喻和转喻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模态等单模态中,还存在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其他模态中。[2]与单纯的文字相比,多模态语篇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等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共同作用建构语篇的意义。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多媒体传播方式,“是一种灵活地应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模态符号准确生动地传达城市独特魅力,向全世界展现城市形象的宣传片”[3]。宣传片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跨模态元素之间的互动配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像,其中蕴含大量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属于多模态语篇研究范畴。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研究大多是探讨城市形象的建构,缺乏深层的认知依据分析。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隐喻方面对多模态语篇进行认知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以2018年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上的城市宣传片为例,分析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表征及其认知机制,希望可以丰富多模态的研究领域,加深对宣传片的认知解读,同时为城市宣传片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加大对城市形象的宣传,建立城市在大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展现城市魅力,促进各方面发展。 一、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研究Forceville把“模态”简单定义为“利用具体的感知过程可阐释的符号系统”[4]。为了便于研究,他进一步把模态分为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等九类。[5]在此基础之上,Forceville又界定了“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4]。“单模态隐喻是目标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4]。“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 DOI:10.13933/https://www.sodocs.net/doc/5a14524708.html,ki.2096-2134.2019.01.011喀什大学学报Vol.40No.1 第40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18-12-18 作者简介:唐璐璐(1993-),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57··

评价倾向框架效应理论及其拓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评价倾向框架效应理论及其拓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陈文华, 贾秀芬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浙江宁波,315211 刊名: 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10,(47)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9条) 1.Han,S.Lerner,J.S.Kehner,D Feelings and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The appraisal-tendency framework 2007 2.Lerner,J.S.Gonzalez,R.M.Small,D.A.Fischhoff,B Effects of fear and anger on perceived risks of terrorism:A national field experiment 2003 3.Lemer,J.S.SmalI,D.A.Loewenstein,G Heart strings and purse strings:Effects of emotions on economic transactions 2004 4.Goldberg,J.H.Lerner,J.S.Tetlock,P.E Rage and reason: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uitive prosecutor 1999 5.Lerner,J.S.Kehner,D Fear,anger,and risk 2001 6.Lerner,J.S.Tiedens,L.Z Portrait of the angry decision maker:How appraisal tendencies shape anger's influence on cognition 2006 7.Small,D.A.Lerner,J.S Emotional politics:Personal sadness and anger shape public welfare preferences 2008(2) 8.J.Frank Yates Emotion Appraisal Tendencies and Carryover:How,Why,and._Therefore 2007(3) 9.Baba Shiv Emotions,Decisions,and the Brain 2007(3)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5a14524708.html,/Periodical_kszk201047200.aspx 授权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zgkxjsdx),授权号:b6fa3086-93e7-4773-a23c-9ea600fe7d70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4日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2005年第6期 外 国 语 总第160期 No.6, November 2005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60 40 文章编号:1004-5139(2005)06-0040-07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 李勇忠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江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7) 摘 要: 理想化认知模型在转喻的理解和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喻的运作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由一概念实体向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从类属程度和认知域的本体特征出发,转喻可分为高阶转喻与低阶转喻,高阶转喻直接利用类属ICM 进行映射,影响语言结构,具有语法转喻的特性。祈使句、词类的再范畴化和述谓结构以及what 特殊疑问构式,无不体现了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语法转喻;转喻定义;语言结构 Metonymic Motivation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LI Yong-zhong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FSU, Beijing 100089;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 China) Abstract: ICM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oduction of metonymy. Metonymy is a cognitive process in which one conceptual entity provides mental access to another conceptual entity within the same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Based on the degree of genericity and the ontological nature of domains, metonymi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high-level metonymies and low-level metonymies. High-level metonymies directly make use of generic ICMs, and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inguistic structure, thus boasting grammaticality. It is easy to find the impact of grammatical metonymies on linguistic structures via analyzing imperative structure, the recategorization of words and predic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What” interrogativ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CM; grammatical metonymy; metonymy’s definition; linguistic structure 一、引 言 以Lakoff & Johnson [1]的“Metaphors we live by ”的出版为标志的隐喻研究,无疑是一场针对传统修辞学的巨大革命,隐喻作为认知机制一度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点。作为同等重要甚至更为基本的转喻,学界却关注不够。回顾转喻的研究历史,我们发现,上个世纪末,学者们更多地是关注转喻的定义和分类[2][3][4][5][6],转喻图式的语用推理[7][8][9][10][11]以及隐喻的转喻理据[12][13]。这些研究无一例外地从概念层面研究转喻,很少关注语言结构与转喻的关系。迄今为止,只 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这一重要的现象。Panther 和Thornburg[14] 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我们[15]已就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旨在进一步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认知机制。 二、转喻的定义 对转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传统研究一直把转喻视为词语之间的相互借代,认为是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着现实联系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Lakoff [16:78]把转喻看作是发生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简介 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专家组 2005年10月26日 前言 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不仅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及视空间障碍等,还可伴随焦虑、抑郁、激越、冲动等情感行为障碍,这些情感和行为障碍同样也是患者致残的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医生提高对早期认知能力障碍的认识,并及时进行早期诊断是至关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延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和行为问题的发展,使患者在更长的时期内维持基本的认知功能,有助于维持和改善患者及其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在疾病后期才进行干预,虽可能延缓认知能力衰退的进程,但是已经发生的损害则不可逆转。 本共识主要关注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诊断和防治原则。 第一章认知功能障碍与痴呆的基本概念 1.1 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执行功能指的是有效地启动并完成自己决定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能力。执行功能是种复杂的过程,含有计划、启动、有效地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以及自我调整等内容,涉及到计划、启动、顺序、运行、反馈、决策和判断等。 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问讯了解个体以上各方面的情况,有时还需要通过对其照料者的问讯补充和核实有关情况。通过各种神经心理学检查和测查可以量化地评估个体的总体认知功能和特异的认知域状况,还可以发现某些日常生活中难以觉察的认知功能损害。 ------------------------------------------------------------- 通讯作者:李焰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200127,上海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

浅议认知转喻及其语用运用 1.引言 传统修辞学研究把转喻和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人们在交际中惯用的装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Lakoff和Johnson的合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的出版,转喻和隐喻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是一种心理机制。刚开始时,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经历了“隐喻狂热”(Metaphomania)时代,学者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转喻。从90年代末,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和专著陆续出版( Panther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Ruiz de Mendoza, 2002 )。Radden & K·Vecses (1999) 认为转喻更具本原性,即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本文在分析转喻认知功能的基础上,探讨转喻在语用层面上的运用,如其对间接言语行为、同义反复话语、委婉语等语言现象的语用推理。 2.认知转喻 2.1 理想化认知模型与转喻的概念本质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概念是Lakoff(1987)提出的。所谓“理想化认知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结构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与脚本(scenario)、草案(script)及认知图式(schema)相似。其主要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还对转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这为我们认知世界提供了一个简约、理想的认知框架。ICM可细分为4种类型:意象图式、命题模型、隐喻模型及转喻模型。其中转喻模型是产生类典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s)的基础。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一般会把mother和housewife mother联系在一起,因为人们把常年呆在家、任劳任怨地做家务事、抚养子女的母亲看成是母亲的典型代表,mother 与housewife mother之间存在着一种转喻关系。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的实质在于心理上通过一个概念实体把握另一个概念实体。基于这种认识,认知语言学家们达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转喻是在同一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Radden & K·vecses, 1999)。如: (1)The violin is in a bad mood. 例(1)中,the violin 很显然转喻拉小提琴的人,“小提琴”这一概念实体为“拉小提琴的人”这一概念实体提供了心理途径。另一方面,“小提琴”与“小提琴手”之间不是必然关系,而是偶然关系。也就是说,“有架小提琴”并不预设“有一个小提琴手”,即小提琴与小提琴手并不一定同现。因此,转喻表达的是一种偶然关系(contingent relation)。

浅谈认知语言学

浅谈认知语言学 发表时间:2018-10-22T16:13:42.363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0月作者:封锋林聖典肖冲 [导读] 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学教学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它体现人们对于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语义的理解。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它从语境的角度解释词汇的含义,是人们理解词义的重要联系和过渡过程。然而,人们对于该理论的了解和认识并不多,关注并深入研究该理论的学者也屈指可数。本文对于框架语义学的核心思想、哲学基础、理论目标、理论方法及其在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所探析,同时,对其所得到的评价及几点不足也有所提及。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社会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 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间的一个锁链。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其二,语法(尤其是句法)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1]。 在认知语言学中,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正如《认知语言学杂志》(Journal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在1990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2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 2.1核心思想 在人们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过程中,即在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基础,理解它所存在的概念结构,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一个概念被置入一个文本或交谈环境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那么,基于对框架语义学的应用,人们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并且,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人们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式[3]。因此,框架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框架概念结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结构[4]。 2.2哲学基础 框架语义学是由菲尔莫尔最早提出的自然语言语义学的一个具体路向[5],并以经典主义哲学及皮亚杰(J.Piaget)的楗构论为思想基础。同时,语义又是非自主的,是和经验紧密结合的,那么,语义是以经验为基础的[6]。所以,框架语义学又属于经验主义语义学(empirical semantics)的范畴,它源自经验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formal semantics),它与经验之间相互联系,并不代表割裂[7]。因此,框架语义学是以经典主义哲学、建构论以及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思想。 2.3理论目标 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为词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且便捷的方式,也为描述新词语创生、旧词添加新义,以及将语篇中各成分的意义组配成语篇整体意义的原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8]。因此,框架语义学的理论目标就是在结合语境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帮助人们理解词义、句义以及语篇的含义。 2.4理论方法 菲尔莫尔认为,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并非是在现实中的实体,而是一个概念意识上的原型,它可以充分解释真实情景与词语使用之间相互适应的复杂性,并且受到特定语境的影响[9]。因为语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果要理解一个单词的含义,就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而掌握与这个单词有关的知识,了解与之相关的同一框架或交替框架的词汇的含义,并且熟悉其语境,理解一个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的含义。 在借助于框架语义学理解语义的过程中,许多多义词都可适用于多个不同的框架,同样的,一种事实经常可以在不同的框架中进行阐述,一个情景可以用两种相对立的方式框定[10]。因此,语言的框架结构还应该是灵活可变的。 3框架语义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 框架语义学主要是描述语义和句式结构的理论,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于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在词汇语义研究方面。例如,陈勇提出,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词汇的同义现象应被分为框架之间的同义、同一框架内的同义这两种情况。而李春华和李勇忠则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以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框架转化在建构意义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毛海燕以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为基础,研究英汉词汇对比的程序和方式,构建了一个特殊的词汇语义对比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性应用[11]。类似这类研究都使框架语义学对于语义理解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使人们对于框架语义学的理解更为深刻,也为语言学中语义语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阐释词汇、句法和语义现象的同时,框架语义学在编撰字典和创新语料库等方面也有所运用,同时,它还有助于第一语言习得、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双语框架语料库可被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单词及其语义框架。而语义框架提供的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单词及其他新知识的效率。教师则可使用语料库里的有关信息来编写练习,以弥补教学软件的不足。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义学的一部分,是人们理解词义的过渡和桥梁,它以概念框架结构为基础,使人们在理解及表达语义的同时,对其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及背景知识也有所了解。 4结语 认知语言学框架内的术语研究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一领域已开始被冠之以专名“认知术语学”。[10]认知术语学是术语学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不同类型思维活动之间、某一知识领域概念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