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章(2015年1月-4月)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文章(2015年1月-4月)

让“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

去年底新闻界有两件事引人关注,一是“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二是“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巡讲。二者虽不直接相关,但无形中又正好构成了传播学上的完整链条——有精彩的故事、有会讲故事的人。这样的巧合,为我们在新起点上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考视角。

一位80后记者眼中的老县长《有志就是这么“任性”》,对理想信念“执拗”、对工作要求“严苛”,道出了最美基层干部心中的核心价值观。《火火旺旺农家乐》生动描述着农家生态文明观,《浙江百姓传家训重家风》叙述着同一片蓝天下文化特色传承……这些动人的故事背后,是好记者们深入基层,贴近大地,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用细心的耳朵去聆听,用赤诚的心灵去感受,让一个个中国故事富有感染力,更富有生命力。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缺少美,独缺发现美的眼睛。如何有一双发现故事的眼睛?根本就在于对真善美的追寻,对假恶丑的剖析。美源于善,善就是心充满阳光眼睛就充满阳光;心充满感恩,对别人的优点就会心向往之口赞美之。你若爱,世界就充满爱。善源于真,真就是真实记录,真切发现,真诚感悟,真意传播。求真,就会有这份责任,就会“众里寻她千百度”,发现真实的美好。求真,就会有这份情怀,就会“情到深处味更浓”,就会挖掘真情的动人。求真,就会有发人深省的现实思考,就会有面向未来的哲学沉思。如此,中国故事,多矣!精彩故事,多矣!

发现了美,不等于采撷了美。善于把这美展现出来,让受众也能真切地感受美,这是好记者的功夫,更是讲好故事的艺术。不同的人讲故事,会有不同的路数技法,但把故事讲得精彩,都少不了真实,逼真地还原生活,真切地展示情怀,让故事有了吸引人、感染人的内质;少不了生动,有具体的细节、细腻的语言,生活的气息、泥土的芳芬,故事就富有穿透人心的力量;更少不了情怀,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有肝胆更要有心肠,我们所讲的故事就能拨动人们的心灵之弦。说到底,对人民有深情,对生活有热爱,就会有发现美的眼睛,倾听故事的心情,传递故事的冲动,感动你我的温馨。

“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这样宣示。在相当意义上说,这又何尝不是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的主旨?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从严治党,不都是为了实践这样的崇高价值?多少精彩故事,就蕴藏其间,等待讲故事的人去发掘、去绽放。惟有沉下心去,展示改革者的气魄,跟随奋斗者的足迹,倾听追梦者的心旅,才能把中国故事讲得精彩。而当中国故事动人心魄,催人奋进,亿万人民也必将创造更壮美的故事、更动人的传奇。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05日 04 版)

为“蛮拼的”中国加油

“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15年新年贺词中,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从开局之年迈向关键之年,一句“蛮拼的”,道出了行进中国的精气神。

人,永远是最关键的变量。回首过去一年,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正风肃纪形成了新气象,老百姓的日子也上了新台阶。成绩的背后,倾注了柴生芳、邹碧华等好干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奉献,见证着广大党员干部“白加黑、五加二”的辛劳。

时代潮流浩荡向前,每一朵浪花都有其精彩。在今天的中国,每一天有价值近700亿元商品售出,国人创造近1600亿元的社会财富。这背后,是流水线上加班加点的工人,是田间挥汗如雨的农民,是奔忙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是穿梭于千家万户的快递小哥……亿万人为梦想打拼,才有了一个活力无限的中国。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见义勇为的“夺刀少年”、无惧歹徒的代课教师,以及众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中国好人,他们以自己的光与热,拨亮了崇德向善的价值之灯。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蛮拼的”,就是一种进取的志气,一种奋发的状态。站在2015的新起点上回望,我们曾热火朝天地干,在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建立起一个新中国;我们凭着那么一股子劲,开启了激荡中国、震撼世界的伟大变革,夜以继日地“赶上时代”。“中国已回到它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所占据的位置”,当中华民族势不可挡走向复兴的时候,一部荡气回肠的拼搏史、创业史,已经为中国故事写下了坚实注解。

时针滴答不停。从元旦到现在,几天时间里,有深情的祝福,也有惨痛的事故;有公车改革的最新进展,也有一些地方欠薪等老问题的久拖不决。融入复杂现实去观察思考,时和势总体有利,艰和险在增多,正是今日中国前行的深刻写照。“我们的奋斗必将是艰巨的”,当此爬坡迈坎、闯关夺隘的关键阶段,气可鼓而不可泄,我们更加需要那么一种拼劲、闯劲、干劲。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新的一年,焕发担当精神,摈弃懒散不为,才能攻坚克难;发扬钉钉子精神,杜绝花拳绣腿,才能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增强创新意识,防止因循守旧,才能放开手脚打开局面。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蛮拼”不是蛮干,有定力有章法,远离功利浮躁,蹄疾步稳向前走,则突破必来,飞跃随之。

光阴似箭。很快,我们又将挥别马年,迎来羊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是吉祥之意,美好的汉字,如美、善、祥等都带羊字边。另一方面,羊又被赋予了无惧逆境、坚韧刚强等特质。细思这些文化积淀,何尝不蕴含着深刻启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坚忍不拔者,握有开启梦想的钥匙。

新的一年和无穷的未来,属于“蛮拼的”中国,属于逐梦的你我。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06日 04 版)

让“初学心态”长相伴

有位顶尖柔道大师临终前嘱咐弟子,“最后时刻”定要给自己系上白带。在柔道段位中,白带是初学者标志。大师是以此示意,始终保持初学者心态。

1974年1月23日,竺可桢在病房中听研究高能物理的外孙女婿讲“基本粒子”。是年,他已84岁。爱人心疼地说:“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他说:“我知道得太少了!”两个星期后,竺可桢逝世。一个在地理学和气象学领域有着至尊地位者,在生命最后时光还因“知道得太少了”要补新知,足见其初学者心态多么强烈。

初学者心态属于东方哲学思维,意在要求人无论有多大建树,都应像初学者般谦虚好学求上进。应放下“成功”,以空虚状态学习和容纳新事物;应放下“成见”,以开放心态接受各种新的可能性;应放下“身段”,以平等姿态去倾听。实践无止境,探索无止境。面对未知,人人都是初学者。术业有专攻,初学者心态不可或缺。求实明智,创新创造,都会因初学者心态而蓬勃生长。

孔子学问渊博,但“入太庙,每事问”。李时珍为撰写《本草纲目》,见药工、樵夫、渔夫等也是“每事问”。李先念主管财贸工作期间,毛泽东赞其“把中国的人民币和其他各种钱财管理得非常好”,同样得益于“每事问”。“每事问”便是初学者心态外显,如此终不为大也才能成其大。无论是为学还是为官,若总以为自己地下天上全知,不肯随时随地当学生,哪里还能“有容乃大”。

“兼听则明”,在不少治理领域,都有专家论证、听证会等制度保障。但如果没有初学者心态,那么听也只是一种装门面、走形式,听了也白听。比如在今日城市规划中,有些地方主政者依旧习惯于把自己当“总规划师”。尽管也搞专家论证,但“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事实上还是“主政者说了算,开发商算了说,建筑师算说了”。于是,在山顶开挖大湖,在山地建百米大道,在市中心盲目建奇奇怪怪的超高大楼……“糊涂规划”频曝,“城市名片”沦为“城市伤痛”,浪费巨大,后患无穷。

对于一些领导干部来说,缺少初学者心态,归根到底还在于过分自大,把别人的意见当成对自己尊严的伤害,把群众建议当作对自己威信的挑战。如此不仅使自己失去了领导者应有的胸怀与格局,也在刚愎自用中遭遇“致命的自负”——相信自己全知全能全善,于是固执己见而昏话昏招迭出。面对新起点、新常态,各级干部当多些“本领恐慌”意识。惟有敬畏科学、敬畏人民、敬畏权力,焕发高度责任感,才能始终以初学者心态面对未知,不断汲取知识、增长本领。

古人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为学也好为官也好,都应让初学者心态相伴人生始终。这是美德和智慧,也是修养和胸怀。初学者心态有如深埋于土中的根,所有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彩和赞叹,皆由此而发芽。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08日 04 版)

别做“不见外的中国人”

挤公交地铁,踩到了别人,却没什么歉意;小区里遛狗,从不拴狗绳,因为“我们家狗不咬人”;餐馆中聚餐,声音惊扰四座,也不认为有啥不妥。类似现象,身边并不少见。概而言之,虽然不认识对方,虽然不在自个儿家里,却一点都“不见外”。

许多时候,这并非个人品质问题。换个场合,这些不见外的人,往往又是很淳朴的熟人。亚里士多德曾说,悲剧的根源在于好人犯了错误。一些好人的不见外,不仅有伤公共文明,也容易导致许多意外:插队不见外,引发大打出手的后果;拥挤不见外,造成严重踩踏的惨剧;举止不见外,让别人对中国游客又爱又怕……

不见外经常源于无意识。如果说,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基于无意识的不见外,正是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有人把社交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社交距离、礼仪距离和公共距离。不同的距离,构成了一个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熟悉到陌生的“差序格局”。许多不见外的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距离产生美”,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既是一种礼貌修养,也是一种道德义务。

也不难理解,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现代化的转型在中国尤为迅速,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许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就被带到了陌生人的世界。在全新的环境里,认识和理解“他人的自我”,学习与陌生人的相处之道,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也是亟待补上的课程。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在公共场所,即便是自己习以为常,也应该考虑别人能否接受。比如,广场舞的音乐分贝,候客厅的脱鞋搁脚,马路上的超速加塞。

“自由者,凡所欲为,理无不可。此如有人独居世外,其自由界域,岂有限制?……但自入群而后,我自由者人亦自由,使无限制约束,便入强权世界,而相冲突。故曰:人得自由,而必以他人之自由为界。”当年,严复将密尔的《论自由》翻译为《群己权界论》,抓住了自由的精髓。一个人在公共环境里,可以行使自己的自由,也要尊重别人的自由;有满足身心愉悦的积极权利,也有考虑别人感受的消极义务。相比于外在文明守则的宣传,内心文明理念的涵养,才更为根本持久,也更加广泛全面。

上世纪90年代,在陕北地区的公交车上,经常有人颇为自然地吞云吐雾,一些妇女儿童则掩口遮鼻,对恼人的烟味无可奈何。这几年人们发现,车上抽烟的人基本上没有了。前不久,在北京某商场的电梯里,一个小孩大声说话,他妈妈没有因为“小孩本来就闹”去纵容,却在小孩耳边说,“这是公众场合,小声点”。笔者亲身经历的两个事例,前者表明,发展推动认识进步的意义,告诉我们保持乐观;后者则揭示,教育之于社会公德的重要,启示我们呵护未来。

相比于熟人的交往,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相较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日常举手投足的审美,更能折射一个社会的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住24个字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落细、落小、落实”。电梯口的一次谦让,行车中的一次礼让,活动中的一次守时,

这样的行为看似平凡,却体现着宝贵的“他者意识”。也只有在一次次的积累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行使自由、传递友善、提升文明。----《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09日 04 版)

别让“忏悔”来得太晚

树上有10只小鸟,被枪打下一只,还有几只?按常理讲,其他小鸟肯定会被枪声吓跑,仍然有鸟留在树上的情形,只会发生在脑筋急转弯里。然而现实中,贪吃的“蠹虫”即便听到枪响也不知回头,直至被关进高墙中,才想念起自由的高贵,敬畏起法纪的尊严。翻阅一些腐败分子的“忏悔录”,他们的悔悟总是来得太晚。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没人天生是坏人,不少后来落马者,在入党之前就已经很优秀,在领导岗位上也做出过像模像样的成绩,有的还评上过先进、当上过劳模、获得过荣誉称号。但“一陷贪墨,终身不可洗濯”,所有的荣耀都再无光泽。正如他们所述:“曾经信誓旦旦的诺言、振振有词的表态如今当成了笑料,曾经有的善良正直、勤勉朴实的人格如今遭人诟病,为人为官的尊严全失。”然而,为何当初由“人民公仆”向“人民公敌”的蜕变时,没令他们有如此警觉和认知?

“未经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对腐败分子而言,在位时根本就把自省给丢了。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声称“肠子都悔青了”,“如果组织上早提醒或早处理我两年,我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也不至于这么大,自己犯的错误也不至于这么严重”。组织没有提醒吗?从巨贪胡长清,到“海南第一贪”的戚火贵,再到河北“第一秘”李真,哪个没说过这样的话?不是组织没有提醒,不是党纪没有约束,只是他们没有借此自省,而是将“提醒”屏蔽、将党纪无视了。

在不少人那里,面对物质上的贫穷,往往会去追求满足。但面对精神上的贫瘠,却总是不愿意去吸收营养变得丰腴。他们曾经对着党旗宣誓,也曾在办公室里悬挂过国旗,可直到面对高墙内的党旗、国旗时,才可能真正触动了灵魂,深感“对不起这面五星红旗,对不起当年自己在党旗下的宣誓”。他们知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警言,也深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告,却总是心存侥幸。如此,又如何能真正自省以免于掉入泥淖?

“面对灯红酒绿、横流物欲,生物人性与党员党性一度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最终生物人性战胜了党员党性,低层次的人生思想精神战胜了高层次的人生思想精神。”在党性上立场不坚,在欲求上把持不准,不经意间就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一不小心就走上了飞蛾扑火的道路。党性落了下风,心中的欲望必会如野草般蔓延。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贪如平地野马易放难收。“利欲驱人万火牛”,任何时候都值得牢记。

人生容不得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人性是复杂的,真善美、假丑恶可能集于一人之身,关键在于扬什么、抑什么,坚持什么、预防什么。古人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如果党员干部党性弱、品德差,立身之本上些小的瑕疵,一旦手中掌握了一定权力,也会被放大为大窟窿,由心

态失衡而行为失矩,一步步走上毁灭之路。不想身为物役,就首先要避免心为物役。坚定信仰、坚强党性,才能涵养出不染一尘、清廉正直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磨砺党性,练就硬如铁石的主心骨,诱惑又有何难抵御?只要心中的红旗不倒,前行的方向就一定不会迷失。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2日 04 版)

反腐,激发道德向心力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将一块宝玉献给他,他却拒不接受,说:“我以不贪为宝,而您以宝玉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我们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有其宝。”“以廉为宝”的价值追求,光照千秋,发人深省。

子罕拒绝贿赂,是出于道德自律,是因为价值操守,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愿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虎无禁区、拍蝇无死角,越来越多的人切实体会到什么是“有贪必肃”,什么是“刮骨疗毒”。正风反腐已经持续两年多,从“不敢腐”迈向“不能腐”“不愿腐”,当前正是关键阶段。如何取得各级干部的价值认同,培养“以廉为宝”的心灵土壤?这是反腐继续前行的一道重要考题。

“社会风气可以通过制度来改变,政治风气亦然。”当公款吃喝成为过去,当公车超配受到抑制,当巡视制度日益巩固,各级干部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就连一些激进的观察者也承认:“本轮反腐让官员改变追求。”总体而言,反腐从“暴风骤雨”,再到“制度化”行动,正在进一步走入领导干部的价值观层面,那些曾经被腐败扭曲的是非观、权力观,开始得到矫正。反腐形成的价值磁场,激荡起强劲的“道德向心力”。

很多时候,风气之变也许可以立竿见影,而要改变价值内核,却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央企职工举报单位“送礼清单”,却被同事骂为“叛徒”;一些腐败分子认为“反腐是自曝家丑”“被查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一些廉洁自律的干部则受到奚落、责难和孤立。即使是高压反腐的态势之下,那种“笑贫不笑贪”的庸俗文化,那种“当官为发财”的错误取向,也并未彻底销声匿迹。现实中,诸如此类的现象提示我们,要赢得反腐的彻底胜利,就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同、需要正向价值的涵养。

总结以往经验,反腐力度稍有松懈,腐败行为就会故态复萌。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缺少干部的内心认同,就难免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实现文化和人文品质的提升,反腐才能避免轮回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制度治党”,也强调“思想建党”,其深意就在于此。对各级干部而言,既然选择公职、以身许国,就应该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坐标上,开拓更为丰盈的精神境界。崇尚清廉,才能斩断侥幸心理,才能补足精神钙质,才能练就百毒不侵。惟其如此,反腐才能真正从治标走向治本。

日前,《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一书出版发行,全书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作为压轴章节,殷殷重托,不言而喻。我们党已经有8600多万党员,每个党员思想上的一小步,乘以8600多万,也将是全党迈出的一大步,必能为反腐奠定坚实的价值基础。

“简单”的人生更丰厚

“他们就像一根蜡烛,把自己燃烧了,却照亮了整个世界。哪怕燃烧剩下的灰烬,也是归于大地,增加着时代的厚重。”每一个这样的人,人们都不会忘记。

最近,有一些这样的人,离开了我们。1月6日,“用生命来著辽金史”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浦江,溘然离世,年仅54岁;仅过一天,铸剑为犁、守望和平的炸药应用专家徐更光院士,平静地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旅程;10日,“布鞋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终别了他心爱的讲台,引发“世上再无‘扫地僧’”的缅怀……离去的,还有“行不负人常用忍”的教育学家黄济,儒学研究泰斗庞朴。

转身之际,他们留下的一笔笔丰厚遗产,也被世人打捞起。刘浦江十年磨一剑,著《辽金史论》,“将真诚传递给每一个读书人”;为消除TNT粉尘和蒸汽对弹药生产工人的侵害,徐更光坚持研究和试验长达20年;李小文和他的团队对定量遥感研究的不懈推动,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或是一册书卷,或是一项成果,或是一个突破,他们在岁月深处刻下了印记。

“科学本身就应该追求简单性原则,任何事情都是越简单越好,够了就行。”朴实无华的语言,却蕴涵着铿锵有力的坚定。他们无数的故事碎片,拼接出的,就只是这么几个字:简单纯粹。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种简单哲学,让他们手中有了一把“奥卡姆剃刀”,随时能够剪除利益纷繁的枝枝蔓蔓,潜心为学。正是一心为国的执着,让年过七旬的徐更光,仍有继续为三个“973”项目操劳奔忙的动力;正是不饰繁华的纯粹,让李小文在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他时,只期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独行侠”。因为简单,所以他们的生命之弓强健饱满;因为纯粹,所以他们的生命之箭义无反顾。如此,才有他们人生的精彩、境界的高尚。

绝假则纯真,笃实则生辉。事实上,人的一生,又何尝不需要一把由简单纯粹铸造的“剃刀”,剃去浮华、除去繁冗?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戚戚于私利、汲汲于功名,到头来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就拿为官来说,一些干部总盘算着自己心里的小九九,板凳还没坐热,就想要升迁。“这样的人靠得住吗?”习近平总书记的追问,值得每一位从政者深思长虑。

平凡往往孕育着不平凡。刚刚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为了国防事业“隐身”长达30年之久。同样,于敏的挚友邓稼先为了一声震撼世界的巨响,甘愿28年默默无闻。垦荒自有垦荒者的艰辛,但艰辛、寂寞的人生,自有一种回甘。于敏、邓稼先们,用其

一生作为注脚,告诉我们,惟有在前进道路上剪除纷杂,一心求真,反复咀嚼,人生的滋味才能被品味出;也惟有心无旁骛,沉潜扎根,事业的苍松才可能枝干遒劲。

“沉潜其中,足以安身立命,也就够了”。在光荣的荆棘路上,这样一份从容,这样一份淡然,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燃灯续火、砥砺前行吗?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4日 04 版)

慎微者方有大天地

民国时期大书法家于右任,因为发现有人在办公楼后方便,就挥毫写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警示条。有书法爱好者觊觎于先生的墨宝,揭去字条进行剪裁、装裱,做成“小处不可随便”的条幅,令人拍案叫绝,一时传为佳话。

作风改进的起点在哪里?道德养成的抓手是什么?事业进步的根基在何处?具体答案可能各不相同,基本方法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都需要从细节抓起,小处不能随便。小事小节如同一面镜子,反衬人品,反照能力,反映作风。小节关系大节,小事不可小觑,小处着力方能成就大事业,小处疏失早晚会栽大跟头。

重小处、重细行、重微末,是中华文化中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重要内容。《中庸》中有“致广大而尽精微”,提醒我们无论为学还是修身,都应深入微观、精细详尽;《道德经》中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诲我们欲成大事,先从打基础开始;《韩非子》中亦有“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熛焚”,提醒我们防微杜渐,才能防止祸患。无论是修身养德,还是履职任事,注重细节、注意小节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一个看手机的小动作足以酿成一场交通事故,一个不合格零部件足以毁掉一架航天飞机,一瓶酒一条烟有可能把一个优秀干部一步步拉入腐败的污流。管理学上讲,“魔鬼藏在细节里”,细枝末节上的大意,往往就是败事之端。相反,细节上不舍尺寸之功,成功才不会失之于空。譬如海尔,因为专注于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把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所以成就了今天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譬如长征系列火箭,因为坚持“每一发都是从零开始”,通过技术归零,紧盯薄弱环节,发射成功率比肩美俄。细节决定成败,小处决定命运,敬始慎微对任何工作而言都是最为基本的操守。

《资治通鉴》有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然而,“尽小”和“慎微”绝非易事。面对浩如烟海的科研数据,没有气沉丹田的定力去认真细致研究每个原始数据,怎么可能做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面对生产流程中纷杂繁琐的隐患点,没有敬畏生命的清醒认识,怎么可能去缜密排查?面对高档烟酒、年货节礼,没有坚守底线的决心,怎么可能在涵养作风上不犯糊涂?成就事业不能靠旦夕的激情,靠的是从基本功练起的沉稳毅力,靠的是从细微处下功夫的耐心付出。专注坚守,审慎持重,方能从小事小节中涵养大境界。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积小胜为大胜、化量变为质变,是共产党人一贯秉承的哲学智慧。各级干部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从政环境就会进入良性循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改作风,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党建,弊革风清的政治生态一定能化为现实。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5日 04 版)

党员干部必须遵守政治规矩

1981年,时任中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同志在人民日报刊发《关于党风问题》,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抗战时期,毛主席就用个电台指挥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没有什么人怀疑或质疑,大家都自觉地执行延安的“嘀嗒、嘀嗒”。一个细节,折射出老一辈革命家守纪律、守规矩的风范,也体现出我们党讲政治、讲规矩的优良传统。

刚刚结束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遵守政治规矩进行了全面阐释,丰富了党的纪律建设理论。除了强调讲规矩必须做到“五个必须”以外,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黄克诚同志讲的延安时期“嘀嗒、嘀嗒”的故事,就是我们优良传统中的党内规矩,就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从党的十八大到这次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中央把守纪律讲规矩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讲的都是硬话。部署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在湖南考察工作时,要求“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研究改进作风时,指出“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规矩”,可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一个关键词,是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高度升华。

不可否认,在一些干部和党组织那里,依然存在对政治纪律不以为然、把政治规矩不当回事的误区。比如,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腐败问题就行了,其他问题都“不算个事”,没什么可怕的。一些党组织习惯于把监督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也不愿意加以追究。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事实证明,思想上放松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言行上就会弊端丛生。为了所谓的“仕途”,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为了所谓的“羽毛”,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东西摇摆、左右逢迎的有之;甚至为了所谓的“美誉度”,口无遮拦、毫无顾忌,什么共识都敢挑战、什么底线都敢触碰,全然没有一个共产党人的起码觉悟和规矩。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不守规矩特别是不守政治规矩是最大的危险。政治问题和贪污腐败、违反党纪和触犯国法,其实是一条藤上的两个瓜,往往是相伴而生的。不懂规矩、不守纪律,长此下去就会言行失当、失范、失控、失节。吃吃喝喝里面有名堂,勾勾搭搭背后有猫腻,搞拉帮结派、

收买人心这些事,没有物质手段能做到吗?反过来,如果动了贪腐心思、存在腐败行为,就会想方设法搭“过墙梯”、寻“安全通道”、找“保护伞”,就会去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就会无视和破坏党的规矩。

在严格党的政治规矩上,殷鉴不远。苏联解体前,苏共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公开反对党的决议、对抗党的政策,从无视规矩到破坏规矩,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在20万党员时建国、200万党员时卫国、2000万党员时却亡国,政治规矩动摇的教训,十分惨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坚定立场,对背离党性言行有鲜明态度,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基本政治觉悟。懂规矩才有定力,守规矩才不乱方寸。对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不越轨、不越底线。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面对当年毛泽东提议的“六条规矩”久久驻足,一一对照。今天,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我们这个有着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更需要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自觉和常态。只有这样,我们党才会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成为一个万众归心、坚强有力的大党。----《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19日 04 版)

讲规矩,一把戒尺量始终

——作风建设“严起来”的思考①

教育学上有个“漏斗原理”。意思是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小的时候应该相对严格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要靠自觉,因为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张,父母的话不容易听进去,而且一些不好的习惯已经养成,纠正起来要花更大的精力、需要更多的技巧。

这个原理意在提醒人们重视启蒙教育,从一开始就定好标准和规矩。但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仅仅严在起跑线上是不够的。越是人数多了、层级多了,越要克服“差不多就行了”的惰性,从严从实要求党员和干部,一把戒尺量始终。只有让所有人都对纪律和规矩心存敬畏,才能守住底线、把握方向。

看不少腐败分子的忏悔录,常能发现一个共同点:违纪违法多从破坏规矩开始。收一条烟、拿一次红包、批一回条子、打一个招呼,看似不起眼的“第一次”,已经埋下了腐化堕落的种子。刘铁男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中声泪俱下:我如果按照党的纪律严格要求,也不会犯法。这样的“追悔莫及”,如声声警钟警示为官者——红线碰不得,规矩坏不得,政治上糊涂不得。

“规矩严起来了,风气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干部到群众普遍有此感受。因一餐饭一顿酒受处分、因收礼送礼丢“帽子”之类案例,不时在人们身边出现,引发内心的震撼。党风政风的新气象,蕴含着深刻启示:正风肃纪、从严治党,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立规矩、守规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看看我们周围,无视规矩的不良惯性依然存在。一些党员、干部对纪律规定置若罔闻,干工作松松垮垮,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

不为组织考虑;一些人向组织讨价还价,达不到目的就发牢骚、讲怪话;还有一些人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口无遮拦,俨然自己是“特殊党员”;一些党组织“好人主义”泛滥,对违规违纪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这些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上世纪50年代,彭德怀去东南沿海地区检查工作。临走时,当地给他的参谋送了一坛土特产。彭德怀得知后严厉批评道:“这种作风要不得,如果不制止,它就会像瘟疫一样泛滥成灾。”直到今天,这番话依然振聋发聩。“道私者乱”,纲纪废弛之下,流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大车店作风,盛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放任主义,谈何凝聚力和战斗力?

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讲规矩、以上率下,更要发挥制度效力,把规矩意识融入强管理、带队伍、正风气、干事业的实践中去。消除制度执行的死角和断层,使各项工作都置于规矩的约束之中,才能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焕发正气与活力。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古之廉吏,从“一丝一粒”见名节;焦裕禄教育孩子,以“不看白戏”立下规矩;杨业功律己律人,用“携礼莫入”挡住送礼者。从政之路上,有防微杜渐的警醒、滴水穿石的韧劲,规矩这把戒尺就会高悬于心,“从严从实”就会蔚然成风。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0日 04 版)

敢担当,一寸丹心向日明

——作风建设“严起来”的思考②

《说苑》中记载:郑国丞相景差严冬时节看到一人蹚水过河冻得发抖,赶快用衣襟裹上他的腿。这件事一时传为美谈。然而在晋国大夫叔向看来,景差做丞相并不称职,因为一个好官吏上任3个月就能修缮沟渠,上任10个月就能建好桥梁,牲畜都不至于浸湿蹄脚,更何况人?

解一时之急是应尽之责,解一世之患更见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今天,无论在深水区推进改革继续啃硬骨头、冲破利益藩篱,还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抑或是把从严治党方方面面的要求落到实处细处,都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作风建设严起来,关键就要见肝胆、敢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我们就有负人民期待、有负党的重托。

柴生芳以“心里要有百姓,责任责任责任”为信条,开门办公、马上就办,忘我工作不遗余力;高德荣下乡频率堪比农民下地,两次返乡扎根在条件艰苦的地方,矢志帮助独龙族同胞脱贫。“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那些在老百姓心中的“好官”,能闯能干敢拼搏是他们共有的特质。他们如闪烁的星辰,聚合成助力我们事业排云而上的能量源。

也有一些干部,或拈轻怕重,不挑担子挑肥瘦,有成绩生怕别人不知道,遇到问题一推六二五;或害怕出事,奉行“无过便是功”,整日吃饱混天黑,遇事则拿条件不具备、情况很复杂来辩解;

或爱惜羽毛,不讲党性讲人情,不看原则看面子,明明知道是歪风邪气却不敢抓、不敢管;或能力不足,到处糊弄应付,习惯击鼓传花,甘当“二传手”“复读机”……

干事业不能缺少“代入意识”,如果自认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干事创业光靠“高个”顶着哪能行?抓改革不能缺少“舍我精神”,如果只许砸别人的碗不准动自己的奶酪,改革质量如何取信于民?保民生应力戒“旁观心态”,如果你高高挂起我也当甩手掌柜,到头来岂不是原地踏步?责任和担子摆在那里,不会跑也不会少,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还怎配做人民的公仆?

也应当看到,有的领导干部不敢担当,并非不想干事。而是担心管得严了、当“黑包公”,怕得罪人、丢选票。直面问题、触及棘手矛盾,则怕陷入漩涡、难以脱身。解决那些看不见的城市“下水道”难题、多行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又怕政绩无人知、一时也难有进展。惟有公道用人、公正处事,给敢担当的人撑腰,让敢担当的人有位,才能形成严的风气、实的干劲,焕发各级干部敢担当的精气神。

“一寸丹心向日明。”担当之可贵,在于律己之严、奉公之诚,更在于对党忠诚、对党和人民事业极端负责任的拳拳情怀。始终以“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为标准来严要求,任凭“乱花渐欲迷人眼”,任凭“障日风多雾不开”,注定难挡我们“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勇毅笃定。----《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1日 04 版)

抓落实,一肩担子挑到底

——作风建设“严起来”的思考③

甲午战争前,大清北洋水师并非弱不禁风,相反实力可谓雄踞亚洲,甚至引起日本的恐慌。但当时也有日本人轻蔑地说:“谓中国海军之可虑,则实不足以知中国也。盖中国之积习,往往有可行之法,而绝无行法之人;有绝妙之言,而绝无践言之事。”

这样的说法,当然充满了傲慢的偏见。但它从另一个侧面让120年后的我们悚然警醒。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旧中国,但要更上层楼,非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可。面对“四个全面”的时代重任,要“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抓落实才能梦想成真。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原因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如清风扑面,方方面面都严起来了。然而,从严要求,还需以实为行,更看落实成效。油门踩得震天响、就是不见车轮转,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雷声大、雨点小,只挂帅、不出征,凡此种种工作中屡见不鲜的怪现象,都只是表面上的“严”,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不是真想干。因此我们看一个干部有没有严起来,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实不实。看一个地方风气严不严,就看抓落实有没有蔚成风气。

为什么一些好政策总是不能转化为基层发展的动力?为什么有的好措施在基层变形走样被变通?为什么有的干部想为百姓办实事群众却不领情?关键就在于没有把上级精神、政策要求对接基层实际、对接百姓心声,而是照猫画虎、机械执行。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批评过这种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没有吃透中央精神,只满足于当“二传手”,更没有沉下心去走进实际、贴近群众、研究问题。

还应当看到,有的工作没落实,有些政策推不开,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病根就是缺少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受限于狭隘的思想。诸如地方保护主义、“中梗阻”现象、“九龙治水”困局、“各吹各的调”的嘈杂,俱是这种狭隘意识的表征。有的部门奉行“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有的干部嗜好“我的地盘我做主”,对上级政令决策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玩阳奉阴违、打“太极拳”那一套。把改革推向纵深,动别人的利益没意见,部门的、自己的利益动不得;以法治为引领,把别人的权力关进笼子可以,自己可以搞点关系、不受约束。设若不拆除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心墙,不摆正“螺丝钉”位置,不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就难以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花水月。

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里的关键就在这个作字。要实现亿万人民的梦想,我们身上的担子不轻。惟有严字当头,靠实立身,一肩担子挑到底,我们才能无愧于人民的期待与重托。----《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6日 04 版)

守廉洁,一身正气养精神

——作风建设“严起来”的思考④

严守纪律、严明规矩、严肃追责、严厉惩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一个“严”字贯穿始终。党员、干部要“严起来”,正当守住廉洁、筑牢防线。

“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如同修行,不自律,再多的清规戒律也没有用。制度的防线是外在的,让人权衡利弊不伸手;心理的防线才是内在的,让人自觉自愿不动心。修身养德,需要“吾日三省吾身”。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经常打扫思想尘埃,时时自警自省,真正将自律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使严起来变成自觉行动。

孟子谈到养浩然之气时认为,“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所作所为不能心安理得,正气就会衰竭。慎微慎独慎初,正是守廉洁、养正气的关键。微小之处、独处之时、青萍之末,往往为人所不察、为制度所未及,唯有凛然自警,才能守住防线。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写道,对于觉悟高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是修身律己的理想境界,也是党员干部清廉从政的基本要求。

现实中,一些人对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是认为自己在“清水衙门”,没有条件、没有资源,党风廉政建设是别人的事;或是认为改作风是“表面文章”,对付一下检查就好,没必要认真;或是认为人情大于原则、关系高过纪律,因而和稀泥、打太极,用姑息换来“好人缘”“好口碑”;或是认为“多做多错”所以“为官不为”,不贪不占却也不干了。凡此种种,都是把党风廉政建设当成是负担,口头重视、内心轻视,长此以往,思想防线难免失守。

保持正气养精神,要常怀底线意识、常有危机意识。很多时候,危险就是源于疏忽大意,所以才有“小心”一词。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高速公路总会保持一定曲率,就是因为直道开久了,会让司机精神松懈,反而容易出车祸。为人为官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廉洁的最大考验,正存在于顺风顺水之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什么时候容易犯错误?就是以为自己万物皆备、一切顺利的时候,得心应手了就容易随心所欲,随心所欲而又不能做到不逾矩,就要出问题了。逆境考验意志,顺境更检验精神,关键就在时时绷紧“严”这根弦,才能防微杜渐,守住廉、保住洁。

领导干部走上各自的岗位,大多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因为违法违纪而翻了船,怎么走向更远?要让肌体保持健康,要让精神保持振奋,就必须自觉安装好“杀毒软件”,定期升级,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桌面”。以严守道、以严凝神、以严聚气,公正廉洁、踏实有为,才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航向,也才能在公众的支持和信任中更好地前行。

哲人言,头顶灿烂星空和心底道德律令,让人越思考越敬畏。领导干部正需要多沉思一下心底的律令,严字当头、自警自省,求一个问心无愧,养一身浩然正气,修一颗赤子之心。

法治如何走进心灵

“我们每天都在跟各种法律法规打照面,可以洋洋洒洒说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但对很多群众来说,法律依然离他们有些远。”读一些基层法官的工作手记,常常看到这样的感慨。拉近法治与人的距离,让法治融入社会生活,确乎是重要的现实课题。

日前,一本通俗理论读物为破解这一课题,作出了坚实努力。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法治热点面对面》一书面世后,专业人士点赞、广大读者欢迎,被称为“依法治国的说明书”。理论读物如何既叫好又叫座,政策宣传如何入脑入心?这本书带来了有益启示。

一般说来,法治问题的政策性和专业性都很强,解读起来容易陷入艰深枯燥,给人曲高和寡之感。一些地方的普法宣传动辄喇叭齐鸣、展板遍地,但内容僵化、强塞硬灌,使人避而远之,结果“发张卷子、做做样子”,流于形式。有道是真佛只说家常话,把政策精神翻译为群众语言,让专业知识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才能走下云端、接上地气,拉近理论与读者的距离。

比如,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内涵,在很多人看来是个“高大上”的话题,而在《法治热点面对面》中,一番解答别开生面。把法治中国比作恢宏大厦,党的领导、制度基础、理论指导是其“三大基石”,五大法治体系是其“五大支柱”,“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是“施

工方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则是“效果图”。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这样的解读,不端架子、不绕弯子,好理解、对胃口,再加上丰富的插图、问答小贴士、直观的表格等“佐餐”,读者怎能不喜欢?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很多时候,距离感的产生,在于回避问题而空有概念堆砌,在于唱独角戏而少了对接社会关切。法治,在人们心里,总是连接着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开门立法”怎么做、权力清单如何制定、“信访不信法”现象怎么看、司法腐败如何治理、守法和遵德的关系怎么把握……

对这些问题,人们有期待,也有疑惑。《法治热点面对面》的可贵之处,正在于直面问题、解疑释惑,把顶层设计与人们感受结合起来,把理念与案例结合起来,把宏观与细节结合起来,展现了一种顶天立地的理论品质。一个个问号被拉直、一团团迷雾被廓清的过程,也在水到渠成地凝聚一个个法治共识:“依法”首先要“依宪”、良法是善治前提、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等等。这也说明,扎根现实沃壤、凸显问题意识,击中人们心里绷得最紧的弦,理论才会有担当、有力量,理论之树才会有生机与活力。

20多年前,曾有一位老农把一头生了病的牛送到检察院,请他们帮忙“检查”牛得了什么病。这个有点“冷”的笑话,在基层普法干部中流传甚广,折射出普及法治是何等迫切。今天,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人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更加旺盛,对法治建设的思考也在深入。“文章合为时而著”,讲好法治故事、搭起文化桥梁,在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心贴心的思想共振中,让法治信仰照亮每一颗心灵,那么法治中国必定能行稳致远。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2日 04 版)

寒冬最是问暖时

“鲁甸的这个冬天不会冷”。寒冬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走进帐篷,他摸了摸棉被,问受灾群众“暖和不暖和”。温暖细节背后,牵挂的是灾区父老冷暖、谋划的是乌蒙山区扶贫开发。“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家万户彤彤日,十万乌蒙尽开颜”,大伙写的诗,写出了党心民意的共鸣,也诠释了干部的责任与情怀。

“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实实在在的新年贺词,为民情怀感动了无数人。太行踏雪访真贫、定西跋山思脱贫、湘西调研话扶贫……坚实的足迹中,为政理念一以贯之: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总是装着困难群众。这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倡导。

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对干部而言,难就难在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真心实意为他们解难。很多时候,对困难群众的态度,就是一枚试金石,检验着干部的成色。

一枝一叶总关情,寒冬最是问暖时。当年,在大雪封门的日子,焦裕禄强忍病痛,去看望农村孤寡老人、五保户。漫天风雪中,一个声音穿越时空——“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心中有民,脚下才有动力;心中有责,肩上才有担当。时刻牵挂百姓的安危冷暖,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就会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暖心事。

现实中,也有一些干部,把个人利益看得重,把群众利益看得轻。有的人总想着自己能拿多少福利,而不问百姓能分享多少红利;总惦记自己能有多大进步,而不管事业能有多少进展。这样的干部,干工作涛声依旧、惠民生乏善可陈,甚至罔顾民生疾苦,大做花上垒花、华而不实的虚功。冷漠如刀,扎伤的是人心;私心如墙,隔开的是党和人民群众。正因如此,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更显得关键。分清了公与私,明确了权与责,才能掂出轻与重、排好先与后,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一位基层干部蹲点一段时间后,感慨地说:原来以为自己干得不错了,下乡后才发现,还有许多工作不扎实,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还不少,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关心群众、排忧解困,没有完成时,更没有“限定时”;既看急时,更看平时。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山。做好这道考题,一则以“情”,一则以“实”。常去贫困地区走一走,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难群众聊一聊,民情民意自会了然于胸;扶贫扶到点上、根上,济困济在生计、出路,惠民惠出实效、长效,各项工作就会做到百姓心坎上。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悬挂在岳阳楼上的这副名联,标举着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政治抱负与追求。此时此刻的中国,茫茫雪原上,“暖心煤”惠及上百万农牧民;南疆大地上,“短平快”项目解决了数以万计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贫困山乡里,中央专项资金让孩子们有了崭新课桌椅……“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实在而又深沉的宣示,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信念,更是每一个干部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3日 05 版)

“县官”要能把三关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谆谆告诫县委书记们要经受考验,把好三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

第一把好权力关。

“县官”有多大权力?我听一位县委书记说过,他坐着火车从县里出发去北京,一路走下去越走越小,到了北京感觉自己官最小。再坐着火车从北京回县里,一路走下去越走越大,到了县里感觉是“我官最大”。此言不虚。“些小吾曹州县吏”,虽乃“些小”之官,却是一县之“长”,与一县之众朝夕相处、息息相关,群众甚至视你为“大官”。今天,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

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在本县这方天地,“县官”之权大如天,就要如张载说的“为生民立命”,如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郑板桥说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县官”在一个县里可能“说了算”,甚至可能一言九鼎,但绝不能一手遮天。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有可能导致绝对腐败。如果只拥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只行使权力而不接受监督,每一个执法者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法律破坏者,而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成为这种破坏行为的受害者。

第二把好金钱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县官”要推动一县发展,不能不围绕中心,不断与经济、与金钱打交道。城镇化,县改市,脱贫致富,发展县域经济……各种浪潮扑面而来。“县官”的财权空前大了,金钱的诱惑空前多了。可以支配资本而又不受制约的权力,很容易导致普遍性、塌方型腐败。不能不正视,腐败之风已在严重侵蚀我们的党政干部队伍。“县官”不大,也属“高危”行业。请牢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第三把好美色关。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一些人会直接或间接地、隐蔽或露骨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美色与权力进行交易。请小心“英雄难过美女关”。

三关难把,岂在“县官”?最近揭露出来的一批贪官污吏,大多都沦陷于贪财、贪色、贪官。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都比“县官”大得多,何以至此?都是把不好三关,变成了“三贪”,进而就拉拉扯扯、团团伙伙,甚至不讲规矩、结党营私、为所欲为,走向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三关怎么把?首先要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对党的忠诚,就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心中有党、对党忠诚,“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可以讲很多条,但主要看这一条”。在各种诱惑、算计、讨好、捧杀的包围中,对党的忠诚是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其次要心存敬畏。敬畏党和人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敬畏法律和党纪,“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归根结底,就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始终做一名人民的好公仆。

“县官”要能把三关,把好三关天地宽。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8日 04 版)

舆论“第一反应”当谨慎

从当年的“纸馅包子”事件到“村里一半都是支书娃”事件,再到最近的“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一个共同点就是,舆论都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逆转:先是义愤填膺,转而多方猜测,最后水落石出。舆论的最初反应和事情的最终结果相去甚远,这不禁让人想到:在沸沸扬扬的公共事件面前,舆论应有怎样的“第一反应”?

今天,人们获取资讯日益便捷,“手指轻轻一点,一切尽在掌握”。但“海量”不代表“有效”,往往是繁复庞杂无序,甚至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对“假信息”进行重新定义:“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很多时候,受众掌握的正是这种“支离破碎的信息”——不能说错,但也不反映真相。另一方面,与真相关联的各类信息,有一个逐步集聚、渐进呈现的过程。在公共事件刚刚发生时,信息尚不对称,各方也未全部发声,此时如果仅仅凭借只言片语,或是听信一面之词,就断言自己真相在手,势必得出片面的结论。

今天的舆论场中,理性客观的声音已逐步占据主流,公众对相关事件的评判也日趋冷静。但有些事件发生后,也有人不问真相如何,但逞一时口舌之快,不负责任乱说一通;有的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有意放大细节、回避重要事实;有的为了博人眼球,甚至移花接木,混淆时空概念。“标签代替了事实,情绪淹没了理性”。这种先入为主式的评判,导致了舆论“第一反应”失真失实。这些声音往往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极易在人群中发酵、扩散、传染,形成“网络声讨”的热潮。

价值判断不等于事实判断,舆论反应不代表事情真相。有些判断并非基于事实,而是基于一己之遭遇,一己之想象。有些夸张的声音,只是暗合了人们的心理感受,公众情绪很容易瞬间被点燃。这种脱离事实的价值判断,最终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一味抢占道德制高点,有意无视事实基本点,用道德标尺任意剪裁事实,以道德名义对当事人进行“舆论审判”。

消息来源是否可靠?具体情况和背景怎样?是否符合基本常识?情况掌握是否全面?先问真假,再论是非,这是舆论作出反应的基本前提。现实社会永远比头脑想象的要复杂,甚至“有图未必有真相”。此时为真,长远来看未必为真;一事为真,放在更大的背景来看未必为真。事件发生之后,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既从真实的角度,考虑渠道来源是否可靠,也从具体的角度,分析特定背景或特殊情况,还应从动态的角度,追踪事态可能出现的变化。

与曲折离奇的小说相比,生活有时毕竟稍显平淡。这种平淡虽然无法应和一些人“娱乐至上”的要求,但确是生活的底色。谁也没有权力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和所谓“道义需求”,而对事实进行有意无意的扭曲。在人人都可自由发声的舆论场,每个人更应珍惜表达权利,恪守言行底线,不能在“娱乐至死”的喧嚣中淹没了自己的判断。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29日 04 版)

“锯断的木头好抬”

在扶贫点工作时,因为需要维修村小学,便与七八位老乡到林场伐木。选定一棵树,轮番下锯,一会儿便将其放倒。问题来了,怎么抬回去?整棵抬,七八个人出力不均,走山路难免蹒跚磕绊。一位老乡说:“我们乡下有个说法,锯断的木头好抬!”于是,削枝留干,按所需尺寸锯成四截,分组扛抬,一起往回赶路。不到四个小时,四截木头整齐地码放在村小的操场上。

锯断的木头好抬,恰在说明责任清晰的事情好办。“事无定分,则人人各诿其劳而万事废;物无定分,则人人各满其欲而万物争。”古代士大夫把事、物皆有“定分”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务。企业管理实施“泰罗制”,划定工序,明确责任,大幅提高了工厂生产效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责任到户、权益到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数亿农民解决温饱、迈向小康。可以说,明晰责任能定纷争、增效益,甚至能创造传奇。

经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一些党政机关清风吹拂。首办责任制、包访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明责授权的制度相继实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大为减少。然而,不正之风,树倒根存。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身边同事居住的小区出现违章建筑,他在政府部门“向下交办”的回应中,从区政府追问到城建局,再追问到街道办,历时近两月,最终得到答复是“没有执法权”。基层治理中,如此这般的推来挡去,问题依然积压,让群众感到心凉。

切莫小看这种推诿扯皮现象,它似乎有一种“魔力”。事情一旦陷入“推”的旋涡,简单会变得复杂,容易也会变得困难;人一旦遇上“推”的循环,热情再高也会冷却,信心再足也会泄气。要战胜它,你必须意志特别坚强,耐力特别出众。不然,只能望“推”兴叹。

推诿扯皮的存在,规章制度的不合理常是重要原因。有的制度要求齐抓共管,但各方责任不明,谁也不去管;有的规定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让人生出把问题推出去了事的惰性;有的机制脱离实际,担心实行起来引发矛盾,管理者只好消极等待。从这个角度看,完善制度,是作风建设的题中之义。但必须看到,任何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都只是相对的,不可能什么都规定清楚。一些干部没有责任意识,即使“木头”锯断了、责任清楚了,还是不愿把“木头”往肩上抬,又怎能去归咎制度呢?有的人在其位不谋其政,碰上矛盾绕道走,遇到群众诉求躲着行,面对这样缺乏担当的干部,惟有坚持严格督查和严厉问责,方能促其认真履责不虚蹈。

“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对于那些缺乏担当的人不啻一记当头棒喝。从面对任务的那一刻起,就明晰责任、勇担责任、牢记责任,这既体现价值观,也是为政者重要的方法论。

----《人民日报》( 2015年01月30日 04 版)

理由找多了啥也干不成

在基层工作,不免要处理各种难题。今天,既要干净又要干事,呼唤着执政新境界;既要调结构又要稳增长,需要学会适应新常态;既要触动灵魂更要触动利益,考验着改革的担当和魄力。

在这个时候,尤其要防止一种倾向:一事当前,总是先强调客观原因,困难摆出一大堆、理由罗列一大筐。推进改革,总觉得时机“不成熟”,不妨再等一等、看一看;促进发展,认为经济形势“不好”,干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于是,“为官不易”成了“为官不为”的借口,发展机遇也在心安理得的“理由”中悄然溜走了。

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分析客观原因、做到未雨绸缪,这些都是必要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然而,如果最后只剩下畏难情绪,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想干,就走入了另一种误区。“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一味地害怕困难、回避矛盾,各项工作将停滞不前,干部自己也会一事无成。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借口都是成功之敌,理由找多了什么事也干不成。

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方法;不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理由。干成一件事,需要从多个方面想办法,从多个角度找出路;而不想干一件事,往往找出一条理由就够了。可以说,找理由比干成事容易得多,因为前者坐而论道就行,后者则需要勉力躬行;前者一劳永逸,后者则需要久久为功。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事实上,对于致力一方发展的领导干部来说,困难什么时候都有,但如何面对不利因素,体现着能力、展现着担当。一个领导干部,把可能变为可为,这是本职;把可能变为不可能,这是失职;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是本事。而一个地方的跨越发展,恰恰就是在对“不可能”的挑战中成就的。60多年前,笃信中国共产党“经济上只能是零分”的西方,今天谈论最多的是中国的经济成就;30多年前,在被国际舆论形容为“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的艰难条件下,我们实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这些伟大成就的背后,有国家宏观层面的擘画,也有无数基层干部的奋斗,将不利转化为有利,让不可行变为可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今天,我们实现转型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这一进程中,不能期待一本万利的好事,不能指望一马平川的成绩,不能幻想一帆风顺的发展。相反,既要习惯与新挑战相处,更要学会与新困难共舞,把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作为开拓前进的垫脚石;把解决问题的触角,深入到发生问题的根源之中。换句话说,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少从外在方面找借口,多从自身方面找出路,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难得发展机遇,善于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这才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人民日报》( 2015年02月02日 04 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