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理解“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高效”。

高效课堂的问题,研究及论述很多。

基本描述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要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其它描述有:

1.高效课堂: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2.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更高要求。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我的理解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它是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实现课堂高效,要做到:

1、“清”。思路清、方法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清清楚楚一条线体现学科味”。

2、“新”。内容新颖,方法创新,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3、“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4、“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

5、“奇”。出其不意,与众不同,设计有效环节。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常态模式

不管我们运用、创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但都是立足于高校课堂的基本模式的。我们看一下“高校课堂的常态模式”:

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进行自学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扩展升华、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明确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拓展升华——各小组联系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展现的答案进行课外扩展;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去年,我们泽州县承担了晋城市区域课改推进现场会,在现场会上,我们统一要求上展示课,其目的是展示我们课改以来课堂的一些变化,在几个课改示范校,老师们非常疑惑,甚至觉得在做假。其实不然,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要经历:预习---展示---反馈的过程,当然,反馈要融入在展示的各个环节,只看我们老师怎么把握。)

高效课堂的原则: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就自然实现了学习和问题的前置,上课就能有备而来,在课堂上,学生有导学案上预设的问题做引擎,有围绕目标设计好的互动方案做指导,有教学目标的定向,展示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三、高效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效课堂要重“神”和“效”,不能只求“形”。拉开桌子的未必就是高效课堂。也许大家看过《秋海棠》这部电视剧。剧中二十年前的秋海棠因被残害隐姓埋名离开了舞台。二十年后,扮着戏装、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儿登台演出时,人们一片哗然:“啊!我们心中的秋海棠又回来了。”秋海棠的师傅说:“她不是秋海棠,她虽然貌似秋海棠,但她的神却没有秋海棠。”这就像我们今天所谈到的创建高效课堂拉开桌子。高效课堂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

●导学案的编写要重“导”,不能成为习题集。导学案是路线图、方向盘。形象地说就像是小孩的学步车。你从三个字上来审视导学案,导学案重在“导”,从哪到哪怎么走,我不知道,你给我一张地图,我就知道该如何走。导学案就是地图。高科技的导航仪,它告诉你前面一百米是什么就是这样的导。习题集有这样“导”的功能吗?其次,导学案的核心是“学”,是便于学生自学的习题。案是什么,是方案。所以三个字不可替代。总之,导学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统帅地位,是教和学的依托,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抓手,没有它,则教无所据,学无所依。它和教案有着本质的区别,导学案重在导学,始终围绕学生的学设计,服务与学生的学,学生是主体。而教案重在教师的教,是着眼于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案设计,虽然也考虑学生的学,但对老师的教考虑得更多些。教案是老师用,导学案是师生共用,用途不同,设计的理念也大不相同。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三优评选,其中一项就是优秀导学案的评选,但从评选来看,整体质量偏差,我觉得原因就在于对导学案的编写大家应注意什么,知识还不系统化,甚至还不清楚什么是导学案。(后面,专人讲,不展开讲)。我们对导学案有许多具体的要求,我们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导学案的编写要紧跟学生

思维走,不能为模式而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导学案时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并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切实引导,帮助他们自学、讨论和探究。在这我只讲一个问题:那就是导学案问题的设计,问题一定要以群呈现,这便于展示。问题设计不能过大或过于笼统,学生无从下手。要注重导的功能,不仅要有习题,更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融入其中,才能起到导的功能。要不真成了习题集。(举例水东)

●课堂生成要掌控,不能洪水泛滥。一强调重视生成,有的老师的课堂就变得无序,课上得信马由缰,学生漫无目的磨嘴皮,磨到哪里算哪里。其实,谁都知道,教师的备课是越充分越好,真正的预设应该是连课堂上可能会生成什么都能预料的。只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要尽量启发引导学生,不要限制学生思维。当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偏离轨道,甚至错误时,不能一味地说好,就应该及时纠正。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这指的是读者对于文学形象的感受是不完全相同的。“但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只是有些差别而已。如果某个读者头脑里的哈姆雷特变成了贾宝玉,那他就是没有准确把握住哈姆雷特的形象。”

●课堂上“讲”与“不讲”要结合,不能顾此失彼。现在许多学校都搞起了“自主”“高效”课堂。许多老师谈“讲”色变,教室四面墙壁都成了黑板,课桌也围成了圆形会议桌。我们听课成了看课,看学生上课围在一起,你说我说乱说,不知说啥。都说,这是新理念的“高效”课堂。但我心里仍然怀疑:这样能高效吗?“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东西,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下课前让学生展示时,乱糟糟地无序无味,甚至于互相重复展示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管学生的说法是多么肤浅,多么荒诞走板,和

自己的观点多么相左,都只有加以肯定、表扬的义务,而没有加以批评指正的权利。这是所谓的师生平等吗?师生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知识上是不平等的,如果知识技能上和学生平等还能称其为老师吗?

我们反对教师课堂话语霸权,反对整堂课讲析灌输,反对学生没有读读背背文本的机会。但是一味地讲求自主学习,而学习的目的及信息量又不够,动不动围在一起合作,一切都追随学生,完全消除教师的告知,学生怎么能够凭着绝对的“自主”,进入阅读、书写和思考?一节课下来,收获显然不大。“水过地皮湿”,学过一篇课文后,学生印象中留的东西仍然不多,这样和课改前的高耗低效有何区别?

●高效课堂该“讲”则“讲”

现状、误区:一、完全不讲或限制讲的时间,老师充分地放手、放权,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敢轻易多讲;二、重复讲解,生怕学生记不住,特别是学生已经明白的或通过合作探究能解决的问题。

高效课堂的“讲”主要指教师的点拨、追问、指导、启发,强调帮扶和引导。讲不讲应注意:学生独学能会的、群学能会的、点拨启发后能会的教师不要讲。高效课堂提倡少讲、精讲,以下几种情况教师坚决不能放弃自己的讲: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讲;当遇到学生答错和不会答的问题时要讲;在学生质疑时,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某一思维障碍要讲;对那些能开启学生心智、体现教学要求的内容,教师要放下包袱,悉心引导,甚至多讲、讲透。当总结某一知识点时,学生总结不全面的教师要补充。

少讲实际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少讲废话,讲准确,讲精当,讲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在与学生互动对话中做到能讲、善讲,讲出个性,讲

出自信,讲出智慧,讲出灵性,讲得“玲玲如振玉”,讲得“累累如贯珠”,让学生动容,令学生陶醉。为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要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自己的感情投入,要进入角色,眼睛有神,动作有力。

上展示课,我们学校有的老师不敢讲,生怕喧宾夺主。究竟课上何时讲、讲什么、怎么讲?这点大家最困惑。现在我们已经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但是我们要义正言辞的说“该讲的地方要痛痛快快的讲,学生会做的坚决不讲。”

●小组合作、课堂展示要求实,不能走马观花搞形式。

先谈小组合作,前面我们谈到小组合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总之,高效课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搞课改不是邯郸学步,合作、探究

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应贯穿于教学的环节中,而不仅仅是一种模式,教师追求的应当是本质的东西。在小组合作中应注意一下几方面的问题:1.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3.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座位方式的变革。

4.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5.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6.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再谈课堂展示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展示。小展示就是“同步展示”,在学生进行“小展示”的时候,教师是在做调查,发现学生有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大展示”。如果老师经过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展示的都对,还需要“大展示”吗。课堂的一切决策,都取决于学情。展示要选择共性的问题,展示要展示过程中的互动性,必须有现场的互动。其次展示要注重生成的价值性,漫无边际的展示不可以。老师一直要扮演的是教练员,不能下场踢球。一切为了展示而展示是不对的。

●课堂扩展、学科融合要适度,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有的老师上课,在引导拓展延伸或与其它学科联系时,就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相当注重在与其它学科的沟通上下功夫,把语文课上成了其它的课,没有一点“语文味”。把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美术课、科学课。像《春》这么美的课文,有的老师只让学生听一遍录音,没有充分诵读就让学生抛开课本,去画春。于是乎,学生整堂课都在忙于舞纸弄笔,直至下课老师才让其展出自己的作品。我们悄悄问学生,你能说出一两句你画的春花的句子吗?学生哑然。显然这堂课是把语文课上成了

美术课。还有的教师在讲一些说明文时,干脆上成了科学成果展示课或者科学现象研究课。

●高效课堂要收放自如

课堂上怎样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收放有度呢?也就是说课堂上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时要“放”,激发学生放飞想象,敢于争论;在学生需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时要“收”,通过老师画龙点睛的讲解,完成学习目标,落实知识与能力要求;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上要“放”,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在具体到每一位学生上要“收”,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要“放”,千方百计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结束时要“收”,使各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有所收获;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上要“放“,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上要“收”,通过引导,师生共同解决一些应该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做到“收”“放”自如,我们在新课改的路上一定会走得更远,收获更大。

●高效课堂需要动静相宜

现在的课总有小组讨论交流。有时讨论很热闹,但事实上,在这热闹的背后,是内容讨论的不落实,因为学生的讨论,没有经过思考,是无序的。他们的讨论(即“动”)没有准备,就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自然,同学们所回答的“好”是违背他们意愿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讨论好。

所以,高效课堂需要动静相宜,如果做不到在动与静上恰到好处地交融,那么,学生便只是过了一节课,而不是学习。

课上训练的基本方法为“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虽然这些方法都着重了一个“动”字,但“动”中有“静”,如“动耳听”“动脑思”。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现有的和即时的学习情况,确定是先“动”,还是先“静”,如何顺时而“动”,因势而“静”,调控好课堂节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一味地“动”,注重热闹,学生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动”也是盲目的,是毫无价值的。而一味地“静”,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可以说,“静”往往为“动”奠基,而“静”也需要“动”去延伸。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场景、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调控学习过程中的“动”与“静”。动静要结合,或“动”或“静”,或者“动”“静”穿插、交叉。但不管怎样,只要根据学情,注重“适宜”。自然,教师和学生都能从课堂中得到属于自我的收获。

只要能做到“动静相宜”,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高效课堂的学科味要浓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经典课例《小稻秧脱险记》中有一个片断,能让我们看到好课的标准,体会到语文课学科味道很浓。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叫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叉起来。

生:(叉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上述教例中,通过师生表演创设情境,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感悟词义。好课应该是紧紧围绕学科目标,充分体现学科特色,完成本学科独特的教学任务,具有该学科独特的“本味”。如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数学课就要有数学味。英语课要注重听说读写,科学理化要注重实验。于老师的课例中通过生动地表演,让学生品味词句,感悟词义,语文味十足。

然而,有些课却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学科性,特别是语文课表现得比较突出,一些教师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或是其他类型的课。正如王崧舟老师在《好课三味》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也就是学习课文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课堂教学抓落实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抓落实的几点思考(教师必读) 一.课前铺垫搞好上节主要内容的落实与新授内容的知识储备。 课前提问不能仅限于上节内容的机械回顾,如提问某一概念、公式等。要设计出针对概念的深化与应用,特别注意易错、易混点。可以用回答题或小的选择题、填空题,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二.学习新知识 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常见的有:知识的发现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公式的证明过程等。这一过程中含有:一般的思维方法、具 以学生能够自主解决为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诱导,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拓展。 概念的巩固。形成概念后的重点是理解与应用,应借助于具体的例子、题目去巩固概念。教师设计针对概念的题目,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总结注意事项及规律。

解题方法的巩固。对学习新知识中体现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提炼出来,分析应用的条件,适用的范围,并能设计针对该方法的题目让学生去尝试、体验。 三.应用举例 例题的落实。主要是巩固知识、方法,熟练技能。 生自主解决;②让学生分析题目,展示思路的形成过程,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③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反思解题过程;④教师作适当的变式引申、拓展、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完全放给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要给学生溜出一定的时间,先让学生自己审题、探究思路。然后,教师采用分步设问的方法,设计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去自主解决问题。即综合题是由几个相关问题组合而成的,分步设问就是给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台阶。解题后,要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反思,反思思路的形成过程、反思知识间的联系、反思用到的思想方法、反思解题规律。

学生作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方法。落实的方法:①练习与板演结合;板演的作用在于便于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规范步骤。但并不是板演的次数越多越好,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作出选择;②学生作练习,教师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作业的布置 针对本节所学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精选作业题,真正起到巩固基础、熟练技能、规范步骤,发展能力的目的。 五.几个问题的处理 1.复习提问时几个学生答不对?(略)。 2.对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只凭教师讲是不行的,要通过学生的亲身感悟才能搞好落实。可以采用故设“陷阱法”搞好落实。如①针对易错点设计错误解法让学生分析正误;②通过学生练习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错因;③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解题中应注意事项。 3.讲与练的关系。作到精讲、精练是抓好课堂教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改进教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比如,课程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倡导自主、探究、体验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等。这都给我们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有效教学”的理念的贯彻实行则能够更好的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构建民主与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实行。”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不但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地实行了思想和情感交流,教学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课堂生活才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教学中这样一个反面例子值得大家深思。一位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当时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问道:“同学们,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重回桃花源时‘寻向所志’,结果却‘遂迷,不复得路’,这说明什么?”话音刚落,一个男生几乎是大喊似的叫道:“老师,这说明渔人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议论纷纷。而那个老师马上找出那个男生厉声训斥了一番。不过当老师继续回到课文讲解时,却发现学生的反应明显冷淡了很多。课后,老师找了几个学生询问,他们战战兢兢的说:“老师,您可别生气,我们感到您很严厉,都不敢说,怕说错了。”这样的教学中,老师很严厉的剥夺了学生的安全感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对他们有出入的回答本能够借题发挥趁机引导的。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非常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从而实施有效教学。 二、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叶圣陶先生以前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材内容的“案例”作用决定了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例子的作用还是要发挥好其语言的典范作用。不过,很多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教材理解得不深刻、不透彻,缺乏对课文的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见解,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对教参解读的照本宣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面面俱到而不能抓住文章最重要、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单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高效课堂在我校已经实施快一年了,通过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和课堂听课,使我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就本人对高效课堂的看法与各位老师做以交流: 1.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掌控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时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2.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师要最大限度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的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当性,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体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3.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是无从谈起。 4.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实际,只有选择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的教学,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过中,我认为还应多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提高认识,转变角色 有效教学实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为了学生搭建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平台,把黑板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任务转移到学生身上。对于教师就要尽快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第二,学生学习方式转化是关键 现在学生是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是被动接受,高效课堂“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学生仍不动脑现象居多,要完成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变,需从问题入手,创设自由和谐的情境,多元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与热情,帮学生找回自信,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建议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还是传统教学,观念陈旧,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效率低下。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全面、具体、适宜。 3、教材处理不够恰当,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一是知识讲解要准确、科学,绝不可似是而非,更不能出现知识错误。二是要注意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教学重点要把握准确,教学过程要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要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 4、没有科学的教学思路,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是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一是教学思路设计要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二是教学思路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要清晰。只有这样,课堂效果才会有实效性。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5、时间分配不够合理。①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合理: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恰当,不能出现“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讲与练时间搭配要合理等。②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合理:教师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③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要合理:不应出现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6、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1、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结构鲜明,重点突出;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2、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3、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有感染力和吸引力。○4、操作: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英语听力)、多媒体等要熟练。在课堂上,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要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 7、部分教师作业批改不及时,学生错题无纠正,理科解题不写解,文科解题不写答。 8、配套练习完成不及时,部分教师无查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9、学生学习习惯差,动手能力不强,不记笔记。课堂回答问题不积极,消极应付。 10、学生学习效率低,两个小时自学时间,不会利用,没有目标。要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二、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对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查干湖镇蒙古族中心小学张威 高效课堂应该是高效率、高收益的课堂,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智慧等方面得到最大的收获和启迪。那么如何才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不仅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和提升呢?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退”,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更为清晰、流程更加了然于心,对课堂教学中必需的教具、学具的运用更加恰当,对教学辅助设施设备的使用更加自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内在联系,多查阅一些资料,广采博纳,选择合适、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并制作好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直观教具服务于教学。另外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做好课前必要的预习。教师和学生双方面做好课前准备,课堂才能更高效。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明确组员和组长的职责,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操作,建立分组合作学习的纪律制度。健全明确分组合作学习管理队伍体系:组长管组员,班长管组长,教师管课堂,管奖惩。明确学习小组评价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中协调、点拨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中能

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加大对先进典型和反面典型的表扬奖励和批评处理力度。如评选分组合作学习标兵,发言积极分子,优秀学习小组等等。教师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有效问题,适当指导学生展开思考,积极参与和展示,切实做到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和高效性。 三、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和课堂构建策略是高效课堂得以实施的关键。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由学习的主宰者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策划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书匠”变为终身学习者等等,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促进教师把以往一些不适合新课改的角色慢慢的转变过来,探索更加适应新环境、新对象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共同描绘高效课堂新景象。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细心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发现,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谐、高效的课堂。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同名44314)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同名44314)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 【摘要】:正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如何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一、潜心研究,认真备课"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长流水",所以,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 【关键词】:引导学生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解决问题高效性教学内容尊重学生教学实践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如何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潜心研究,认真备课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长流水”,所以,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认真钻研、理解文本,把教学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比较全面的、透彻的理解。只有教师的解读深入了、透彻了,才有底气和空间帮助学生透彻感悟。 二、优化环节,精心设计 1.导——简洁生动,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文本的特点、具体的课型的导课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2.问——有价值、富有启发性。 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会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设计的问题不仅要有价值还要紧紧围绕文本,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尤其是课堂提问要针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容易出现的差错。提出的问题难度适中, 数量适中,要有启发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要明确,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学生心里去,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3.讲——删繁就简,抓重难点。 人常说:“贪多嚼不烂”。假设教学中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就形不成教学重点,难点也难于处置。所以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的相关内容要精心预设,舍弃不清楚的、易了解的、非重点的, 把教学内容稀释成一点,再围绕这一点展开,让学生能接受实质性的知识信息。 4.练——巩固拓展。 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有一定梯度,既可以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又可以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从而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三、精选方法,顺学而导 高效的课堂应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因此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老师要以语文特有的语文美感和自己的教学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在讲课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意见和建议三篇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意见和建议三 篇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意见和建议 1 自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艰辛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领导和教师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并且在诸多问题面前感到无所适从,一些关键性问题始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现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问题进行疏理,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对教师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教师们对课改的主要精神还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观念系统,工作的着力点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多数教师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目前的课堂和传统的课堂还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2、导学案的编制问题。目前,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还不够落实,所提供的导学案基本上没有体现“导学”的思想,有的只是把书本知识以问题形式搬到导学案上,没有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诱

导、没有对学习知识过程的方法指导、没有对学习活动的安排指令。 3、预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学生的预习基本上还流于形式,教师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4、展示过程中的问题。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的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 5、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目前的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也不太清楚。 6、反馈过程中的问题。反馈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应该伴随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而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机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以学定教”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下。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虽然我们绝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扎实有效的,学生是满意和认可的。不过从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新的教学理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来看,我们当前的课堂教学还存有很多的问题和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备课中偏重知识的准备,轻教学过程的设计。 因为一些教师教学设计的意识不够,教案更多体现的是对所教知识或内容的罗列和堆砌,缺乏符合具体学情的和能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节课上下来,往往缺少整体结构也看不出清晰的环节和层次。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除了注意到所授知识的准备,更要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考虑。在实行教学设计时,要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做到有章有法。只有持续的改进教法和增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持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课堂上偏重对知识的传授,轻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 通过听课发现,有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同水准的存有着管教不管学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只考虑自己如何把本课的内容讲完,至于学生在怎样学、学的水准怎么样则没有给与充足的注重和指导,有的课教师讲得自觉很卖力气,而学生则神思不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是值得怀疑。所以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注重自己如何教的同时还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学的情况。重视对学生准确的学习态度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教学生怎样学,必须管学生是否在努力学、真正学。总来说之教师一定要做到既管教又管学。 三、责任上偏重教学内容的完成,轻教学实际效果的提升。 有的教师更多的考虑课本内容是否都讲了,而对学过的知识学生是否真正都掌握了,则不是十分清楚或不是特别在意。所以教师必须由注重自己的是否教过了,转移到学生学过的知识是否都真正掌握了这个重点上来,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矫正。 四、效率上偏重课下的机械操练,轻学生的当堂掌握。

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理解“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是高效”。 高效课堂的问题,研究及论述很多。 基本描述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要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其它描述有: 1.高效课堂: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 2.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教学高效益就其内涵而言,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预习、课堂中实践展示和课后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高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更高要求。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我的理解是:“教师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它是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实现课堂高效,要做到: 1、“清”。思路清、方法清、环节清、渗透点清。“清清楚楚一条线体现学科味”。 2、“新”。内容新颖,方法创新,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 3、“活”。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 4、“实”。又活又实,活而不乱,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 5、“奇”。出其不意,与众不同,设计有效环节。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常态模式 不管我们运用、创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但都是立足于高校课堂的基本模式的。我们看一下“高校课堂的常态模式”: 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进行自学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四川宣汉芭蕉中心校刘小英《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所提高。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

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官埠教育总支郑昌茂3 【摘要】课堂教学要高效不能只讲教学策略,因为教学策略是操作层面的内容。要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然后再操作。课堂教学要高效,作为教师要先处理好三个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充分关怀学生、具有超越普通公民的德性。在此基础上,再采取适当教学策略,才能促进课堂教学高效,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 【关键词】高效课堂;师生关系;关爱;德性。 实行新课改后,大家都在探讨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先后探讨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策略有:重过程的教学策略、形成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提供真实学习情景的教学策略、实施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等等。其实,课堂要高效不能只谈教学策略,因为教学策略是操作层面的内容,我认为:“做任何事情必须先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然后再操作。”因为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认识决定行动,有怎样的思路,才会有怎样的出路,有怎样的认识,才会采取怎样的行动。由此可见,思想与认识要比教学策略重要得多,下面我就高效课堂谈谈我在思想认识方面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八、九个年头,那么,新课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的改革,其内在的实质性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会说:“为什么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素质不高吗,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能力不强吗,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吗。”这是改革的原因,但是这只是表面原因,如果我们再问一问: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素质不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能力不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呢?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研究教育教学的专家分别在高中、初中和小学生的黑板上画了这个图形,然后问:“这是什么”? 高中生答:圆,别无其它答案。 中学生答:圆、鸡蛋、乒乓球等。 小学生的答案除了上面的答案外还有如下答案:歌唱家的嘴巴、老师的眼睛(发怒时)。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吗? 案例二:研究者向千余名中小学生提问:“树上有5只鸟,一位猎人举枪向树上的鸟开了一枪,请问:树上还有多少只鸟?” 初中生的答案有0只、1只和2只,而小学生还有一种答案为3只,为什么呢?因为5只鸟是一家,猎人开枪打死了鸟爸爸,吓飞了鸟妈妈,还剩下3只鸟宝宝,不会飞。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吗? 这两个案例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想象力没有小学生丰富,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因为心理学家认为:“想象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创造的源泉和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有了创造的想象,才可能有创造的行为。”德国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领域就是想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由此可见想象的重要性,而研究者的调查显示: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想象力还不如小学生,难道高中生还不如小学生吗?我们说知识方面高中生要多、要广,但想象力不如小学生,这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虽然我们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扎实有效的,学生是满意和认可的。可是从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新的教学理念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来看,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急需改进的地方,我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备课中偏重知识的准备,轻教学过程的设计。 由于一些教师教学设计的意识不够,教案更多体现的是对所教知识或内容的罗列和堆砌,缺乏符合具体学情的和能体现教师教学风格的课堂教学设计。一节课上下来,往往缺少整体结构也看不出清晰的环节和层次。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除了注意到所授知识的准备,更要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考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做到有章有法。只有不断的改进教法和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课堂上偏重对知识的传授,轻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 通过听课发现,有的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管教不管学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只考虑自己如何把本课的内容讲完,至于学生在怎样学、学的程度怎么样则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和指导,有的课教师讲得自觉很卖力气,而学生则神思不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的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是值得怀疑。因此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关注自己如何教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的情况。重视对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教学生怎样学,必须管学生是否在努力学、真正学。总之教师一定要做到既管教又管学。 三、责任上偏重教学内容的完成,轻教学实际效果的提高。 有的教师更多的考虑课本内容是否都讲了,而对学过的知识学生是否真正都掌握了,则不是十分清楚或不是特别在意。因此教师必须由关注自己的是否教过了,转移到学生学过的知识是否都真正掌握了这一重点上来,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和矫正。 四、效率上偏重课下的机械操练,轻学生的当堂掌握。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共3页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几点思考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情趣。在这种民主、与谐课堂氛围中,教师不断激发与引导学生逐步把兴趣转化为稳定学习动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锻炼克服困难意志,进而认识自己学习优势与不足,养成与谐、健康、向上品格。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让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引发我对课堂教学及实施更多思考。现将我感受与思考表述如下: 有效课堂教学需要: 一、合理利用教材难度把握适中 一节成功好课,设计是实施基础,而课堂教学设计要依据教材提供材料,确定学习目标,在合理利用基础上,创造性整合整合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要关注学生现有知识储备情况与新知识间融合,对教学内容可适当增减,或补充调整,预设难度要适中,同时关注学生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认知能力等因素对这一融合影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思,有所想。活动中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一种蹦一蹦就能够到桃子、吃到桃子成就感,轻松愉快学,而不是望而生畏,近而远之,从而达到合理建构知识,自然灵活运用语言能力。 二、情境创设要力求真实、有趣,易于操作 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课堂。“乐于参与,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实施好坏重要体现。只有乐学才能发挥学生最大潜能,学习效率才会得到有效提高。只有乐学,才能有效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享受,从而产生积极学习动机,表现出极大学习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较真实、生动有趣教学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还要考虑到活动可参与性与效率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31课教学中,本课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大象外貌特点,并会用It has ….语言结构描述大象外貌特点,在语用阶段,我会让学生猜一猜我描述是什么动物?并请学生小组交流描述动物,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做出一个尽可能完整描述,给学生一个交流、运用语言机会。学生会想到兔子、猴子、小猫、小猪等孩子喜爱动物,并展示出自备玩具动物,在教师引领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剖析、合作等方式,使活动更具有真实性,为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课堂教学语言应简单易懂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有意识、恰当合理使用英语,可以营造浓郁英语学习氛围,小学生语言知识水平有限,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使用要恰当、适度,力求简单,易懂。因简单明了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时间相对减少,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增加,应尽量使用学生能理解词句,但不可教条认为一定要全英教学,必要时可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意图。在以往教学中我总担心学生不明白教师意图而耽误课堂时间,使用母语较多,但通过学习,我尝试大胆使用

关于高效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效课堂评价的几点思考 高效课堂改革之风已经吹遍全国,笔者也正经受着高效课堂的洗礼。我是2012年从县城小学到乡镇小学来交流的,在未来之前,就听说这所学校在高效课堂的研究方面是全县小学起步最早的,而且已经初具规模。 开学第一天来到这所学校,我便饶有兴致地参观他们的教室。每个教室走廊有一块展示牌,内容分为展示之星,预习之星,发言之星,质疑之星,进步之星和团队之星,还能看到有的教室门口的展示牌上张贴着孩子的照片。走进教室,每个教室前面的黑板左上角画着一个表格,是高效课堂小组评价表。我心里想:果然名副其实,看来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了。 真正走进高效课堂,是在2012年10月份以后。因为全县上下开展高效课堂活动,小学的高效课堂说实在话,大多还没有起步,只有这所学校走在了全县的前列。2012年9月份,全县各小学已经由校长或者教导主任亲自带队,到县一高学习他们的高效课堂创建,以便回来直接“复制粘贴”。 我们学习归来,就正式启动了高效课堂。虽然这所学校以前也在进行高效课堂的改革,但是只是在课堂上实行了评价,还没有使用导学案,小组的评价也仅限于课堂的四十分钟,也没有个人评价。这次学习,不仅观摩了他们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学校领导在我的建议下,把他们的评价制度也拷回来了,让各班老师将他们的评价规则结合本班实际进行整合。 但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遇到了问题。他们的课堂评价表有这样几项:课前准备,自主学习,举手发言,发言质疑,讨论交流,作业完成,当堂检测和总评。我发现其中很多项目都有重复交叉的现象。比如,“课前准备,自主学习”就有重复之嫌,因为对于高效课堂来说,课前准备应该就是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导学案,也就是相当于我们原来说的预习部分。“举手发言,发言质疑”也有重复交叉的地方。在操作时,对于孩子的发言,我不知道该把分数打到哪一项上。“作业完成和当堂检测”也是如此。而且,“讨论交流”应该在“举手发言,发言质疑”之前。我在学校的教研会上,把自己的观点和领导说了之后,领导说教师自己看着办。我有时候真的很为难,拿着粉笔茫然不知所措,最后以领导的不了了之结束了这次建议。 为此,我自己设计了一个更科学的评价表格(见表1),并为此专门制定了一个课堂评价细则(见表2)。 所以我以为,小组评价是高效课堂的有力支撑,只有把评价设计到位、科学,我们的高效课堂才更具实效性。所以评价应该设计得更科学一些。在制定小组评价规则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七) 学会让所有学生都能说出心里的疑问? 如何处理不同层次学生的心中不同层面的疑问呢?可用小组内自由提问,一些胆量小的学生在小组内能够自在地提出他们的疑问,这样在他们解决基本层面的问题的同时,增加了提出问题的信心和勇气。然后全班集中研讨重点难点问题。这一阶段让那些积极思考大胆发问的学生作为小组的骨干,发挥他们的思维优势,引导本组内的其他同学,既提出他们的富有层次和水平的问题,又能解除他们的疑惑。这时既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更要老师的扎实而广博的知识和耐心的引导。 在这一层面的教学中,教师的必要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它可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对基本层面的问题,小组内自由讨论解决,主要落实:字音、词义、造句、作者、课文基本情节、主要内容等问题。落实办法可以采用:互听词语(布置了预习)、互问词义、互改造句、互问内容、交流资料、推荐好的造句和问题及资料等。大概计时15分钟左右。例如《小石潭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游记的特点设计“小石潭有哪些特点?”“游览后作者的心情如何?找出相关的语句。”等问题,在这一阶段就可以解决。老师巡视时发现一两个较普遍的问题提交全班研讨。对涉及主题的问题,也许小组内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也能解决,但教师有必要“明知故问”,以突出重点,强化主题,加深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差异,学生必定会有知识基础上的好差之分。浅显问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发问,而重难点问题可能

更多地是基础好地学生提出,这是我们应遵循的一个规律。但是,不可戴上有色眼睛,定势思维。对任何能抓住主题,富有创意的提问,都予以表扬,这时,你能从那闪亮而喜悦的眼光中找到那些提问的学生。答疑也同样根据学生层次来处理,浅显的问题让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难度大的问题更多地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对任何学生的“进步”,给以掌声鼓励。这样处理得多了,学生能很清楚地了解学生和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课标指导下,高效课堂建设的几点思考 淮师附小白春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常态教学高效化,是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追求,也是我校教科研活动的目标所在——走内涵发展之路。 什么是高效课堂?新课标在阐述语文的性质时,开篇就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紧接着在阐述新课程基本理念时,新课标又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置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首位,可见它是语文新课标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巧用策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那么在新课标指导下,在常态教学中,如何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和教研组的同志们一直行走在教科研活动的路上,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几点思考和有效做法。 一、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应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 良好的语文素养需要语文知识做支撑。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离开了语文知识是不可设想的。因此,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应是在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相机引导学生随文学习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只是注意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这也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也应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的课文——童话《小木偶》一文后,有一片断练习:续编童话。如何指导学生续编童话?只是泛泛了解一些童话的基本要求?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是片断指导,片断指导应扎实训练点什么?课堂上,在指导学生续编童话时,我们在学生合理想象好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年段作文训练的特点和《小木偶》课文用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对话描写的片断指导:充分利用了课文《小木偶》中的典型片断的赏析交流,使学生对对话描写在文

相关主题